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中资保险公司吸收外资参股有关事(最终版)

时间:2019-05-13 17:1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中资保险公司吸收外资参股有关事(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中资保险公司吸收外资参股有关事(最终版)》。

第一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中资保险公司吸收外资参股有关事(最终版)

【发布单位】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文号】保监发[2001]126号 【发布日期】2001-06-19 【生效日期】2001-06-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

规范中资保险公司吸收外资参股有关事项的通知

(保监发[2001]126号)

各中资保险公司:

为规范中资保险公司吸收外资参股行为,切实保障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现就中资保险公司吸收外资参股等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中资保险公司吸收外资参股,应向中国保监会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1、公司股东大会通过的吸收外资股份的决议;

2、外资参股的可行性报告及具体实施方案;

3、公司业务发展、资产、分支机构分布等基本情况;

4、拟参股的外资股东的有关背景材料;

5、中国保监会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二、经批准进行外资参股的中资保险公司应当向中国保监会报送下列外资股东的材料,进行股东资格审查:

1、公司董事会同意参股中资保险公司的决议;

2、公司最近三年的年报或资产负债情况及有关证明文件;

3、公司所在国家或地区主管当局核发给公司的营业执照(副本);

4、监管部门出具的监管报告;

5、中国保监会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或资料。

三、参股的外资股东应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外国金融机构,其中保险机构不得少于两家。已获准在中国保险市场开业的外国保险集团或公司原则上不得再投资参股中资保险公司。

四、外资股东的股本金应当在通过中国保监会资格审查后2个月内足额到位。涉及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章程等变更的,应按有关规定在股本金到位后的1个月内向中国保监会提出变更申报。

五、参股的外资股东,自参股协议签订之日起或参股资金到位之日起,三年内不得转让或置换。转让时,受让方不得与转让方有任何关联关系。

六、中资、外资股东作为投资人,应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规定,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与义务。

七、中资保险公司要按照国际资本市场的通行规则和惯例,聘请信用优良的财务、法律、资产评估及审计等方面的中介机构,对外资参股工作进行咨询、辅导,维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八、外资参股的中资保险公司,应通过设立独立董事、建立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权力制衡”机制等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逐步与国际通行的公司运作方式接轨。

九、中资保险公司要及时向保监会反映和汇报吸收外资参股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和情况。未经保监会批准,中资保险公司不得擅自与外国企业签定任何参股协议。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00一年六月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财产保险公司产品管理有关工作的

【发布单位】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文号】保监发〔2008〕106号 【发布日期】2008-11-23 【生效日期】2008-11-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财产保险公司产品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保监发〔2008〕106号)

各财产保险公司,各保监局,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为贯彻落实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秩序的工作部署,解决部分保险产品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推动财产保险市场的稳定、健康、规范发展,根据2008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和《关于印发〈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秩序工作方案〉的通知》(保监发〔2008〕70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产保险公司产品管理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各财产保险公司应立即对本公司所有正在使用的保险产品(包括分支机构在保监局备案的保险条款、费率)开展全面清理、自查和整改。凡存在如下问题之一的保险产品,应立即停止使用,如需继续使用的,应作出修改,并重新报保监会备案:

(一)存在侵害消费者利益、有失公平性原则的内容的;

(二)“有条款、无费率”的,或者有费率但费率已不再适应市场实际情况的;

(三)存在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保监会有关规定的内容的。

各财产保险公司应于2008年12月31日前完成上述清理整改工作,并将修订后的保险产品重新报保监会备案。报送备案产品时,除提交规定的备案材料外,还应同时提交保险产品整改情况的清单,包括被整改保险产品的名称、备案号、备案时间、备案监管机关以及处理结果(被修改或被废止)。

二、各财产保险公司应督促分支机构及时将本公司有关保险产品清理整改情况向所在地保监局报告,并切实承担起监督分支机构严格执行经审批或备案的保险条款、费率的管理责任。

三、各保监局应加大对未依法履行保险条款和费率变更申报程序即擅自修改保险责任范围、保险费率行为的检查和处罚力度。在2008年12月31日保险产品清理整改工作结束后,如发现有继续使用本通知第一条所列的有问题保险产品的,保监局应对其进行重点检查,并依法、从严、从速作出处罚。

四、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应积极组织专业人才力量,研究借鉴国际保险市场上的成熟经验和技术,收集、统计和分析全行业历年来的经营数据,研究制定标准化的指导条款、测算有关商业风险的纯风险损失率数据并予以公布,逐步解决长期以来我国保险公司在开发设计有关保险条款、费率过程中(特别是大型商业风险项目)缺乏基础数据、缺乏经营经验的问题,探索和推进保险条款、费率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工作。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会联系。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试

【发布单位】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文号】保监发〔2006〕2号 【发布日期】2006-01-05 【生效日期】2006-01-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试行)

(保监发〔2006〕2号)

各保险公司、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各保监局:

为加强保险监管,建立现代保险企业制度,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现发布《关于规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试行)》。请各公司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二○○六年一月五日

附件:关于规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试行)

为保护被保险人、投资人及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防范化解风险,促进我国保险业稳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就规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主要股东义务

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有较大影响的主要股东,应当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持续出资能力,支持保险公司改善偿付能力,不得利用其特殊地位损害保险公司、被保险人、中小股东及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保险公司股东之间形成关联关系的,应当主动向董事会申报。保险公司应当及时向中国保监会报告股东之间的关联情况。

二、加强董事会建设

(一)明确董事会职责

保险公司董事会除履行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所赋予的职责外,还应当对以下事项负最终责任:

1、内控。使保险公司建立与其业务性质和资产规模相适应的内控体系,并对保险公司内控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定期进行检查评估。

2、风险。使保险公司建立识别、评估和监控风险的机制,并对保险公司业务、财务、内控和治理结构等方面的风险定期进行检查评估

3、合规。使保险公司建立合规管理机制,并对保险公司遵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内部管理制度的情况定期进行检查评估。

(二)强化董事职责

1、董事应当具有良好的品行和声誉,具备与其职责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企业管理经验。

2、董事应当诚信勤勉,持续关注公司经营管理状况,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履行职责。

3、董事应当并有权要求管理层全面、及时、准确地提供反映公司经营管理情况的各种资料或就相关问题作出说明。

4、董事应当对董事会决议事项进行充分审查,在审慎判断的基础上独立作出表决。

5、董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致使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的,投赞成票和弃权票的董事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6、董事会应当每年将董事的尽职情况向股东大会报告,并同时报送中国保监会。

(三)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为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促进科学决策和充分监督,保险公司应当逐步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

1、独立董事的任免

与保险公司或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存在可能影响其对公司事务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人士,不得担任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应当就其独立性及尽职承诺作出公开声明。

保险公司董事会应当至少有两名独立董事,并逐步使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的比例达到三分之一以上。

除失职及其它不适宜担任职务的情形外,独立董事在任期届满前不得被免职。独立董事辞职或者因特殊原因被提前免职的,保险公司应当向中国保监会说明情况,独立董事可以向中国保监会陈述意见。

2、独立董事的权责

对保险公司的高管人员任免及薪酬激励措施、重大关联交易以及其它可能对被保险人或中小股东权益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独立董事应当认真审查并向董事会提交书面意见。

董事会不接受独立董事意见的,半数以上且不少于两名独立董事可以向董事会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董事会不同意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或股东大会不接受独立董事意见的,独立董事应当向中国保监会报告。

半数以上且不少于两名独立董事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聘请外部审计机构提供审计意见,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

(四)专业委员会

为切实提高董事会决策效率和水平,保险公司至少应当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和提名薪酬委员会。

1、审计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以上不在管理层任职的董事组成,独立董事担任主任委员。审计委员会成员应当具备与其职责相适应的财务和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审计委员会负责定期审查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内控评估报告、风险管理部门提交的风险评估报告以及合规管理部门提交的合规报告,并就公司的内控、风险和合规方面的问题向董事会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审计委员会负责提名外部审计机构。

2、提名薪酬委员会

提名薪酬委员会由三名以上不在管理层任职的董事组成,独立董事担任主任委员。

提名薪酬委员会负责审查董事及高管人员的选任制度、考核标准和薪酬激励措施;对董事及高管人员的人选进行审查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对高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并向董事会提出意见。

提名薪酬委员会应当使保险公司高管人员薪酬激励措施与公司经营效益和个人业绩相适应。

三、发挥监事会作用

保险公司应当制定监事会工作规则,明确监事会职责,为监事会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

监事应当具备与其职责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审慎勤勉地履行职责。

监事会发现董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时,应当依法要求其立即改正。董事会拒绝或者拖延采取改正措施的,监事会应当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股东大会不接受监事会意见的,监事会应当向中国保监会报告。

监事会应当每年将监事的尽职情况向股东大会报告,并同时报送中国保监会。

四、规范管理层运作

(一)健全运作机制

保险公司应当制定管理层工作规则,明确管理层职责,清晰界定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关系。

保险公司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其责任不因其它管理层成员的职责而减轻或免除。

保险公司应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完善董事长与总经理设置,健全制衡机制。

(二)强化关键岗位职责

1、总精算师

人身保险公司应当设立总精算师职位。

总精算师既向管理层负责,也向董事会负责,并向中国保监会及时报告公司的重大风险隐患。

总精算师应当参与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产品开发、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合规负责人

保险公司应当设立合规负责人职位。

合规负责人既向管理层负责,也向董事会负责,并向中国保监会及时报告公司的重大违规行为。

合规负责人负责公司合规管理方面的工作,定期就合规方面存在的问题向董事会提出改进建议。

(三)建立相关工作部门

为加强内控、风险和合规方面的工作,保险公司应当设立以下职能部门。

1、审计部门

审计部门负责对保险公司的业务、财务进行审计,对内控进行检查并定期提交内控评估报告。

审计部门应当是独立的工作部门,专职负责审计工作。

2、风险管理部门

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对公司的风险状况进行检查并定期提交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评估报告应当经总经理或其指定的管理层成员审核并签字认可。

风险管理部门既可以是专职工作部门,也可以是由相关业务部门组成的综合协调机构。

3、合规管理部门

合规管理部门负责对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对外投资等重要业务活动进行合规审查,对公司管理制度、业务规程和经营行为的合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测并提交合规报告。合规报告应当经合规负责人审核并签字认可。

合规管理部门应当独立于业务和财务部门。业务规模较小、没有条件成立专职合规管理部门的保险公司,应当采取其它方式强化合规管理职能。

五、加强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管理

(一)关联交易

保险公司应当制定关联交易内部管理制度,并报送中国保监会备案。关联交易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关联方的界定、报告与确认,关联交易的范围和定价方式,关联交易的内部审批程序、表决回避制度和违规处理等内容。

保险公司重大关联交易应当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查后报董事会批准。

保险公司应当按照监管规定及时向中国保监会报告关联交易情况。

(二)信息披露

保险公司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披露财务、风险和治理结构等方面的信息,并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保险公司应当建立信息披露内部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信息披露事务。

六、治理结构监管

(一)资格管理和培训

保险公司股东的资质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的任职资格,应当按规定报中国保监会审查。

保险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怠于履行职责或存在重大失职行为的,中国保监会可以责令保险公司予以撤换或取消其任职资格。

保险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应当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按照规定参加培训。

(二)非现场检查

1、保险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的重大决议,应当在决议作出后三十日内报告中国保监会。

2、保险公司董事会应当每年向中国保监会提交内控评估报告。内控评估报告应当包括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3、保险公司董事会应当每年向中国保监会提交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评估报告应当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投资风险、产品定价风险、准备金提取风险和利率风险等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措施。

4、保险公司董事会应当每年向中国保监会提交合规报告。合规报告应当包括重大违规事件、合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三)现场检查

保险公司应当积极配合中国保监会的治理结构检查,并按照要求进行整改。

(四)沟通机制

中国保监会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列席保险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及其专业委员会的会议,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股东反馈监管意见。

七、其它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股份制保险公司。其它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参照实行。

保险公司应当结合自身状况,修订公司章程,逐步落实本指导意见的各项要求。

中国保监会根据保险公司发展实际,采取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强督导,推动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中资财产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研究

中资财产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研究

引言:1990年,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哈德和哈默尔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在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布罗哈德和哈默看来,核心竞争力首先应该能为企业提供进入不同市场的潜力。其次,核心竞争力对最终产品的顾客价值贡献巨大。最后,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复制的。【1】

摘要:中资财产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中资财产保险公司目前存在的经营问题分析

1.1财产险产品比较单一。

当前,我国财产险市场主要有机动车辆险、企业财产险、货物运输险、责任险和家庭财产险等几大产品,但各中资保险公司目前的竞争焦点主要集中在企业财产险、机动车辆险、货物运输险这三大传统险种上。“从2005年我国财产险产品结构看,机动车辆险保费收入占全部财产险保费收入的比重为66.88%;企业财产险保费收入所占比重为11.6%。” 【2】在国外,保险业中占半壁江山的责任险在我国仅占3.53%,这种高度集中的产品结构,导致业务空间狭窄,势必使得保险市场有效需求相对过剩、价格竞争加剧、利润水平下降。

1.2服务过程质量较差。

重展业、轻服务在不少保险从业人员甚至基层公司的领导中还比较普遍。公司制定的一些很好的服务举措得不到落实。在一些职工的头脑中,服务被异化为展业时的敲门砖。待被保险人出险索赔时服务却打了折扣。相对于国外的保险公司来说,国内保险公司的保险服务尚属起步阶段,服务内容缺乏人性化和个性化,服务手段也比较落后,科技含量不高,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的调查资料表明:成交后业务员与顾客从未联系过的占 36.7%;保户打多次电话业务员才回应的占3.6%;保户因找不到业务员而要求退保的占20.5%;保户发现正式保单条款与业务员推销时承诺不一致的占6.4%;业务员要求保户退保、转投自己的占26%;业务员在保户面前贬低其他业务员、抬高自己的占21.8%.服务质量较高的“平安”保险公司尚且如此,可见,中国保险业服务质量的确难尽人意。

1.3人才队伍的建设速度落后

保险专业技术的重要性弱于业务增长的紧迫感,对专业人才的重视往往流于形式,企业经营管理的环境不利于人才的发展。目前,财产保险市场高级管理人才、财务管理人才、核保核赔人才、产品开发人才、精算人才、营销人才以及资产管理人才非常紧缺。2 提高中资财产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构成要素是众说纷纭,但通过对大多数学术理论的调查都表明,创新能力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构成。我认为财产保险公司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

2.1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首先体现在险种创新上,因为保险产品同质化制约中资保险公司的发展。保险产品是保险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石。直接影响着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现阶段虽然各家公司都加大了产品开发的力度,而可供消费者选择、适销对路的险种却很少。

财产保险市场的供求关系在很大成都市取决于财产保险险种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因此,保险技术创新是保险创新的集中体现。参与竞争是保险技术创新的外在压力,追求利润是保险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保险公司的技术创新决定着公司的业务流程体系和产品的发展方向,是保险公司赢得市场份额的根本所在。一个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和优势,主要取决于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范围和效果。技术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第一

推动力。保险公司技术创新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由于提供了一种新的产品从而抢先占领了市场,满足了市场需求;二是由于改进了销售方式使产品销售成本相对下降;三是由于节约了某种资源,从而使公司内部资源配置更趋合理。

而技术创新的关键是引进优秀的保险专业人才,这就要求中资保险公司一方面要善待人才,使用激励机制使其收入与劳动付出相匹配,以较高的待遇和良好的机制留住专业人才;另一个方面,加速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的人力资源,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的财产保险人才,实现人才利用的市场化合国际化。

2.2服务创新

当前,保险服务创新应着重实现从传统服务向现代服务的跨越:即由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由功能服务延伸到心理服务;由单向服务转变为人性化的双向服务;由基础服务延伸到知识服务;由粗放化服务转变为精细化品牌化服务,努力构筑保险公司独特的服务文化。

2.2.1服务理念创新

要改变保险服务可有可无和关系不大的思想观念,把服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要通过有意识地投入、培养、提炼、积累、引发和塑造体现企业自身优质服务特点的文化和精神,以有效地激励、规范、约束、协调每个员工的服务思想和行为,在保险服务领域里造就一种追求卓越,创造辉煌的精神优势。要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一切为了客户,为了客户一切,为了一切客户,真正把客户当上帝,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把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每一个职工的自觉行为。要树立大服务的意识,在公司上下形成一个深入人心的服务链,形成领导为员工服务,上级为下级服务,机关为基层服务,管理为业务服务,全员为保户服务,公司为社会服务的浓厚氛围。提倡无断层服务,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全员化服务,把保险服务贯穿于市场展业的整个过程,使保户从投保开始到保险责任终止,都能享受到不间断的、优质高效的保险服务。

2.2.2服务手段创新

保险服务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方面,也必须与时俱进,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不断充实服务的内容,不断提高服务的科技含量。在这方面舍得投入,加强软硬件建设,努力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的现代化水平。要整合现有资源,积极进行开发和技术升级,把客户服务热线电话建设成为功能强大、技术先进、服务完备的展业平台。要重视计算机技术在保险服务中的运用,减少服务中的一些非人为因素,提高服务的效率和准确度,实现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要通过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运用,积极开展网上保险、电子商务和通保通赔等,为客户投保和理赔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不断拓宽客户服务的渠道。

2.2.3服务内容创新

客户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保险服务的内容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要认真研究客户的需求,不断扩大服务内涵。对为公司作出较大贡献的黄金客户,宜推行客户经理制,为他们提供“一对一”的超值服务,实现客户利益和公司利润最大化的双赢。在常规服务之外,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向客户提供风险咨询、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投资咨询、理财顾问、信息交流、法律顾问、代步车、汽车优惠养护、免费检测等保险责任以外的高附加值服务。在服务内容上同样要注重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减少理赔单证,简化理赔手续,加快理赔速度,尽最大可能地方便客户。同时,要在差异化服务上多下功夫,多为客户提供一些竞争对手所没有的个性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新”,把服务真正送到客户的心坎上,做到“周到为客户,温暖万人心,胸有大目标,市场铸诚信”。

【1】赵国浩.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48.【2】中国保险年鉴编委会.2006中国保险年鉴[J].中国保险年鉴,2006,(年刊):30-32.【3】吴定富.又快又好做大做强保险业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J].保险研究,2006,(5):3-5

第五篇:近年来我国中资外资保险公司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国中资外资保险公司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国保险公司的数量增长较快,仅2005年全国就有23家新的保险公司相继开业,其中包括2家中资专业健康保险公司、2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4家综合性人身险公司、5家外资综合性寿险公司、9家中资财产保险公司和1家外资财产保险公司。

从中资保险公司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有五个明显趋向:第一,数量显著增长。1996年前,我国只有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太平洋、新疆建设兵团、天安、大众等6家中资保险公司。而到2005年底,已有中资保险公司42家。第二,从事专业保险经营的中资保险公司不断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类:(1)养老保险公司。2004年12月,国内首批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开业。(2)健康保险公司。2005年上半年,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开业。(3)汽车保险公司。2004年12月,国内第一家全国性汽车保险公司——天平汽车保险股份公司开业。(4)农业保险公司。2004年9月17日,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挂牌开业。第三,出现了公司组织形式的创新。2005年1月,我国成立了国内第一家相互制保险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该公司是在黑龙江垦区十多年风险互助实践的基础上,参照国际成功经验组建的。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将垦区风险互助合作规范为相互制公司化运作,在垦区范围内经营种养两业险、财产保险、责任保险等险种。第四,重视混业经营的大趋势,通过建立保险控股公司或集团公司实现综合经营。第五,在金融业率先完成了国有公司股份制改造,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先后在境外成功上市,为金融企业改革探索出新的道路。其中,中国人保成为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国有金融企业,中国人寿创造了2003年在国际资本市场上首次公开发行的最高纪录,中国平安成为第一家以集团形式在境外上市的金融企业。此外,外资和民营资本参股中资保险公司的情形日益增多,股权结构更趋多元化。

从外资保险公司的发展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切实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稳步开放国内保险市场,目前已对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了全部地域和除有关法定保险以外的全部业务。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市场上全面扩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机构数量快速增加。截至2005年底,外资保险公司的数量已经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的18家增加到40家,《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中的46家外国保险公司中,已经有27家在我国设立了营业机构。第二,保费收入的增幅巨大,市场份额显著提高。2005年,中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 586.15亿元,同比增长8.52%,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41.19亿元,同比增长248.45%(如果剔除中意寿险公司获得其中资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93.3亿元的团体年金大单的因素,增幅为50.9%),增幅明显高于同期中资保险公司的增长速度;从市场份额看,2005年外资保险公司的寿险保费和财产保险保费在全国保费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8.9%和1.3%,各自比上年增加了6.3和0.1个百分点。从北京、上海等外资公司相对更为集中的区域保险市场来看,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更高,例如在北京、上海、广东地区,外资寿险的份额分别为51.86%(含中意人寿大单)、19.79%、12.24%。第三,地域限制逐步放开。外资公司除了在东部经济发达的重点中心城市积极拓展业务外,也开始向中西部扩张,西部的中心城市成都、重庆等成为新的扩张重点。

保险公司的不断增加,对促进中国保险市场的竞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个最直观的例证就是保险市场的集中程度显著下降,保费收入排名前三位的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之和已经分别从2001年的95.4%、96.1%下降到2005年的72.6%、70.2%。

下载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中资保险公司吸收外资参股有关事(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中资保险公司吸收外资参股有关事(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