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新形势下财政信访工作的思考
对新形势下财政信访工作的思考
长期以来,信访工作作为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手段,在缓解社会矛盾、平衡各方面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正处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事关民生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财政部门作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承担着资金分配的重要职能,直接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因此,深入分析当前财政信访工作新情况、新问题,并有针对性加以解决,对于有序开展财政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财政信访现状及特点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步伐加快,财政对民生投入逐年递增,民生财政建设日渐成效。2009年,我县累计投入民生建设资金9.2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6%,涉及文化教育、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优抚抚恤、种粮直补、就业安臵等10余类。与此同时,诸如粮食直补、家电下乡、绩效工资等一些反映深层次矛盾问题和政策遗漏问题的财政信访案件越来越多,我局平均每月直接受理来信来访达10余件次,大量接待和信访处理工作影响了财政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
从当前财政信访的趋势来看,主要呈现五个特点:
(一)信访形式多样化
一是从登门上访、信件上访发展到网络信访、电话信访,信访渠道更广;二是从个人上访到群体集访,信访主体纷繁复杂;三是从到基层部门上访到越级信访,受访单位级别越来越高。此外,一信多投、一事多访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二)信访时间相对集中
为求信访效果,上访者往往选择一些特殊、敏感时期上访,以引起领导重视。如有的选择在“春节”、“十一”等法定长假期间或党代会、人代会等重大会议召开期间,或是国家和局部区域的重要活动期间;有的甚至选择在中央、市领导来彭视察、调研期间上访,扬言要亲自见上级有关领导。
(三)信访问题以求决类为主
在我县,财政信访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作为单位的信访者以争取和维护既得利益为目的,以要求解决某具体问题为信访请求,集中体现在社会各方面向政府争取利益,如争取预算、争取政策、争取项目等;二是以自然人为主体的信访者往往因为个人利益得失而上访,请求财政对涉及的诸如津补贴、补助金、失地养老保险等予以解决。之前,我局还发生过原农税助征员因不满政府解聘安臵补偿政策,向财政局信访申诉要求政府恢复工作,代缴社会养老保险等。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方方面面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涌现,涉及财政的信访越来越多。
(四)越级信访比较突出
群众唯上为大观念比较严重,认为只有找上级领导才能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信访效果,从而一味越级上访。比如,原农税助征员就曾在薄书记来彭调研期间到我局信访,扬言要见市领导。2 从近年来我局信访受理情况看,超过半数受理件为上级有关机关批转办理件,甚至有个别事项已经重复处理多次,属于典型重复越级信访。
(五)涉及的遗留问题较多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制破产造成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农业税收政策调整引发农税助征员解聘以及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需要等原因造成了诸多社会遗留问题,此类信访问题带有政策性和普遍性,处理和疏导工作的难度较大,是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二、财政信访存在的原因
从财政信访基本情况来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县域经济困难、财政保障不力、民生建设滞后等客观因素,也有个别部门重视不够、民生投入不均、群众素质偏低等主观因素。同时,财政信访也存在着各部门信访的共性因素和财政信访的个性因素。
(一)受县情因素影响
我县作为典型的农业穷县,农业弱,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交通建设滞后,地理劣势明显,以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也才刚刚起步,缺乏稳定的骨干财源,财政收入较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民生建设需求。同时,由于社会老龄化程度较高,农村留守人口主要以老少妇等弱势群体为主,社会保障需求突出。
(二)决定于财政部门行业特殊性
财政作为管“钱”的部门,社会敏感度高,易成为上访焦点单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财政体制改革和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一系列反映 3 国有资产流失、津补贴兑现、民生款项落实等问题集中于财政。而部分问题不易解决,重复信访现象突出,造成财政部门信访量偏大。
(三)县级单位成为信访受理中心
随着国家“以人为本”的民生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乡镇已从过去的管理型政府逐步过渡为服务型政府。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削弱,自我调控能力降低。因此,乡镇政府为减轻自身压力,往往把一些问题推给上一级政府。同时,大量赴市进京上访问题也转入到县区一级,从而使得区县一级信访量偏大,县级各部门自然成为信访受理主要部门。
(四)信访调解机制不健全
很多信访群众为反映问题,信访件投递实行“撒播”式,即同一信访件同时反映给市、县级政府,以及同一级政府的不同部门。部分批转到财政部门办理的信访件要么涉及到体制问题,要么决定权根本不在财政,承办起来难度大,经常是“哑口无言”、不知所措。比如,农税助征员问题就涉及到体制遗漏问题,仅财政部门根本无法予以解决。
(五)基层财政信访基础工作薄弱
就财政不稳定因素来讲,乡镇、村社是财政信访的源头,也是财政信访工作的重心。但是,随着财政对民生投入力度越来越大,乡镇工作已由过去的管理职能转变为以民为本的服务职能,特别是个别乡镇或缺乏办事人员,或办事人员素质偏低,办事效率不高,造成民生投入不公、资金兑付不及时等等问题,从而引发群众上访。同时,个别乡镇工作人 4 员经常把一些本该由他们解决事情推诿到财政局,使得到我局咨询、查询等信访事件增多。
(六)法制不健全,缺乏刚性政策
一些人把信访当作发财致富的手段,不实信访、无理信访时有发生。还有的把稳定和谐、“以人为本”作为“尚方宝剑”,闹访、缠访、集访现象非常严重。而对于死缠烂打型信访,政府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惩处办法。
三、我局信访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受理途径不同,我局财政信访件一般分为县政府批转办理件和直接受理件,处理程序基本一致。按照“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妥善处理群众利益问题,积极解决群众的要求和困难”的原则,我局高度重视财政信访稳定工作,成立了信访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对群众来信来访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追踪问效制,确保信访处理有成效。其程序大致为:政府批转—信访登记—科室受理—调查取证—信访处理—意见回复—追踪落实。经长期实践证明,我局信访处理程序是比较合理的,能够基本满足信访工作需要。
但是,我县当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民生财政和经济社会建设步伐加快,这也正是各方既得利益冲突明显、矛盾突出期。随着财政信访量的增加,财政信访稳定工作越显重要。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必须深刻认识到当前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进财政信访工作发展。
(一)对财政信访认识不到位
个别同志对财政信访工作在财政建设中的地位认识不到位,摆不正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群众观念不强,片面认为到财政信访就是找政府伸手要钱,对此不屑顾及。可一旦出问题,却往下一推了之,认为是基层乡镇服务不到位,资金兑付不及时造成;或以无决定权为由将信访群众拒之门外,人为地激化一些社会矛盾和信访问题。
(二)信访处理工作力度不够
有的同志在信访处理中怕得罪人,不敢硬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有的同志形式主义严重,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回避、推诿的态度,激起众怒;有的同志则“蜻蜓点水”,对问题不给予明确的答案,采取模棱两可的答复,误导群众看法。
(三)缺乏信访处理专业技能
机关内部无专门的信访处理机构,办公室承担着信访受理主要任务,虽然落实了专人,但因缺乏专业的信访处理经验,对待来信来访往往力不从心;在处理个别信访问题时找不到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已以及有关历史档案资料,使一些信访问题久拖不决,形成信访积案。
四、创新工作思路,做好财政信访工作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财政信访工作
全面把握财政信访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处理难度大的客观形势和群众信访新特点,把财政信访工作纳入全局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一是成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首长负责制和分工负责制相结合的信访 6 处理机制,健全“领导上阵,人人参与”的信访工作格局,为深入开展信访处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建立领导信访接待制度。每周确定一名局领导集中处理来信来访,提高信访处理效率。同时,落实专人负责处理日常信访案件,做到时时有接待、事事有接待,把信访接待工作落到实处。
(二)热情接待,倾情相助,认真处理来信来访工作
为强化信访稳定责任,及时发现、控制、化解信访稳定苗头,处理信访接待工作要严格按照“接待来访要热心,听取反映要诚心,了解情况要细心,说明解释要耐心,排忧解难要真心,处理问题不偏心”的要求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信访工作的新机制。具体说来,就是“按业务归口,分科室负责”的原则,实行科室(局属单位)负责制,由各科室(局属单位)对其业务范围内发生的信访事项实行“一包到底,一案一清”,做到“包接待、包协调、包督办、包落实、包稳定”。
(三)精通政策,讲求对策,切实抓好信访积案工作
作为形成已久的信访积案,一般属于历史遗留复杂案件和信访突出问题,涉及政策性强、处理难度大。因此,信访工作者必须精通财政政策,并对每件积案进行细致分析,实行因案施策;通过广泛争取上级支持、兄弟单位配合的“上下联动,左右交叉,多方协调”机制以及“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方法,不断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改革财政管理体制,力求从源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效化解信访积案。
(四)转变观念,重心下沉,深入开展干部下访活动
结合全县上下正在开展的“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等“三项活动”,拓展联系群众途径,丰富联系群众内容,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使财政干部联系群众具体化、制度化、常态化,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及时排查和妥善解决财政系统以及涉及财政工作的信访稳定问题。一是建立领导联系乡镇制度,每位领导及其分管的业务科室分别联系几个乡镇,每月至少到联系乡镇下访一次;二是建立信访初核制度,除可以当场做出明确的解释答复的简单明了的信访事项外,受理信访问题的科室应对信访问题进行初核并提出初步意见,初核一般采取走访的方式;三是督办回访制度,信访工作人员对已经明确处理意见的信访事项及时进行督办回访,确保信访事项处理落实到位。与此同时要求分管领导和科室定期到所管辖的部门、企事业单位调研掌握情况。深入开展干部大下访活动有利于了解基层财政财务管理状况,把握信访信息动向,及时化解信访苗头。同时,通过交流沟通还能增进各方友谊,融洽各方关系,对处理和解决信访问题提供了宽松的人际环境,也为财政工作赢得了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篇:新形势下对乡镇信访工作的认识和思考
新形势下对乡镇信访工作的认识和思考
“说道信访,头疼脑胀,一有上访,心中发慌”,这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对信访工作的普遍感觉,信访工作既是各级干部头上的高压线,也是各级党委政府考核下级的杀手锏,可见信访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和沉重分量。信访工作是我党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做好信访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须要求。抓好信访工作,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党和国家把信访工作的重要性上升到很高的高度,各级政府也把信访工作作为一票否决的工作纳入考核范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农村的可喜变化与广大农村干部的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农民群众对大多数基层干部是拥护的,干群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这几年农村信访问题增多,特别是集体上访次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少数人在上访时,采取过激方式,围堵、冲击党政机关,堵塞、阻断交通等,影响党委、政府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一、对乡镇信访形势的认识
当前,乡镇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现期,信访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社会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种分配格局日见雏形,农村信访工作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环境和多民族交叉分布杂居,加上洪灾旱灾经常发生,各项建设工程的实施,造成污染、基础设施破坏,导致了当前严峻的信访维稳形势。通过进村组、访农户、摸情况,通过带案下访,坐班接访,处理上访,我认为目前乡镇的信访形势有以下特点:
信访总量大,呈递增态势。信访涉面广,含各方各面。大量的信访案件涉及农村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和各类人群,从工作层面上涉及民政、计生、国土、道路、房屋、卫生、畜牧、安全、教育等,从人群上涉及党员干部、普通群众、弱势群体、优抚对象、流动人员、施工单位、办事机构等。遗留问题多,根源复杂化。历史遗留下来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有的是上访人要求不合理,没有事实依据,无法解决的个案,有的是没有政策依据无法解决的群体性案件,有的是客观条件限制暂无条件解决的普遍性问题,总之,这些遗留问题都是由于客观条件和政策原因长期或暂时无法解决,形成原因错综复杂,有人为原因、体制原因,有的已经没有条件查证和处理。
二、对抓好信访工作的思考 通过工作的开展,我认为要做好信访工作,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乡镇领导班子要树立大局观念,确实履行信访工作职责 这里所说的大局就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就是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抓发展必须抓稳定,抓稳定必须抓信访。当前,农村一些基层干部错误认为信访工作就是信访部门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大局意识。我们必须把信访工作放到农村发展稳定的大局去认识、去落实;要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开展工作,镇村干部要齐心协力,上下同心,形成抓信访的强大合力,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突破“就信访抓信访,就稳定抓稳定”的惯性思维,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全局。
2、干部要树立民本意识,扎实抓好矛盾纠纷解决 “屋漏在上,知之在下。”群众来访所反映的问题是政策落实情况的“反射镜”,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我们必须树立民本意识,切实把信访工作抓到群众的心坎上。一要有信心。要站在执政为民的高度,顾全大局,着眼长远,迎难而上,解疑释惑,信心满怀做好信访工作。二要有诚心。对待上访群众要用真心讲诚意,要学会换位思考,用真心与群众交流,出真力为群众办事。三要有耐心。信访工作繁琐复杂,群众素质参差不齐,因此要动之以理,晓之以情,耐心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用真心换取群众的真爱。四要有细心。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不管群众诉求是大是小,都要不厌其烦,耐心做好群众工作。五要有恒心。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问题、新的矛盾不断出现,要持之以恒,树立长期奋战思想,把信访工作作为联系群众,关爱百姓的德政工程,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当好群众的公仆。
3、政府要创新工作机制,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是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保证,依靠有效的信访制度,把信访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一是要坚持乡镇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实行领导接待日制度,是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纽带,是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途径。决不能图形式、走过场,为应付检查而“做秀”,而应该扑下身子,坚持信访接待值班,真正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老百姓满意。二是坚持信访“一岗双责”制度。镇村组干部不仅要抓好日常工作、本职工作,更要抓好信访工作,各级干部不仅是本职工作的责任人,还是本级信访工作的责任人,要按照联片、包村、包组抓好本级的信访维稳工作。三是坚持矛盾排查制度。信访工作处在群众工作最前沿,在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乡镇主要领导要亲自参加会议,掌握信访动态,把握稳定大局,稳定一方百姓,决不能让信访部门凭空写写,一报了之。四是坚持领导包案和责任追究制度。信访工作事关发展、事关民生、事关稳定理应成为党政机关的第一责任,只有切实肩负起第一责任,才能有效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目前,就案件报结而言,存在着主要领导认识高,一般领导认识潦草,推推动动,甚至推而不动,造成能按期结报的案件拖成积案,缺乏责任追究的力度和速度。
4、各部门要牢固宗旨意识,发挥便民服务作用 搞好便民服务,建立镇村便民服务网络,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通过优化镇机关岗位设置,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尽量不留尾巴是方便群众说事、办事、减少上访量的最有效途径。搞好镇村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可以让群众少走一段路,少进一扇门,方便群众快捷高效办事。各村要结合联合坐班、轮流值班制度的推广,建立便民服务站村干部值班制度,真正让群众话有处说,事有人办,足不出村诉求能够得到解决,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同时,镇机关干部要按照“一线工作法”的要求,真正到一线去解决实际问题,一星期办一件,一月解决一个问题也是成绩,决不能一喊了之,要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群众的信任,融洽党群干群关系。
第三篇:对新形势下信访工作职能定位的思考
对新形势下信访工作职能定位的思考
艾进德 吴才
我国的信访制度是符合政治文化传统和国民政治心理的制度安排,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文化底蕴,蕴涵着民本主义、和谐主义、德治主义的价值诉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党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依靠群众,适应群众工作新特点,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拓宽社情民意渠道,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的新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信访工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准确把握新时期信访工作的职能定位,又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基本前提条件。根据对较长时间信访工作实践的认知和思考,笔者对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职能定位有以下浅见:
一、信访工作是发扬人民民主的重要渠道,是对公民实行补充性行政救济的重要途径。做好信访工作,积极地引导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将公民分散的利益表达进行有效的利益整合,以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以维护公民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民主权利;信访领域发现公民权益受到漠视、折损或者伤害的问题,通过信访协调、信访督查等措施积极地加以救治,以实现及时有效的行政救济,更好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解决信访合理诉求的同时,对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群众树立法制观念,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引导群众知法、守法,依法信访,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的形成。
二、信访工作的终极价值是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弱势群体共享改革开放的胜利成果。做好信访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上,通过促进政策调整和政策完善,使得公共政策最大限度地实现各方面利益的均衡,使得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更加倾向于社会弱势群体,以实现社会的实质正义;通过畅通信访渠道、拓宽民意上达途径、完善信访工作流程、规范信访诉求行为、塑造信访法治秩序,将民众的利益表达引入理性化的渠道,不仅能够对行政权力的运行加以制约和规范,防止其不适当地侵害信访人的私利以及向私利受到实际侵害的信访人提供救济渠道,从而实现法律的程序正义。由此可见,卓有成效的信访工作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形成。
三、信访工作过程是积聚社会诚信资本的过程,是弘扬社会主义人文关怀的过程。信访工作者通过简便易行的矛盾化解机制,第一时间的信访诉求回应,严谨负责的信访办理时效,积极地解决信访群众的合理诉求,有利于弥补目前公民信任的缺失、填补公民信任的真空,有利于缓和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疏离与隔阂感,有利于推进诚信政府的建设步伐,有利于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形成;信访工作是“春风化雨”工程,通过深入细致地做信访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弘扬人道主义精神,解决其实际困难,让他们感觉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从而为社会积累“团结友爱”资本。由此可见,信访工作有利于塑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诚信友爱的良好氛围。
四、信访工作是激发社会活力的社会工作,是推进国家制度创新的重要动力。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标志。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通过信访工作解决信访人的合理诉求,解决信访人的后顾之忧,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理顺了群众的思想情绪,就能够更好地把人民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就可以调动他们参与“四个文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通过做好信访工作,畅通群众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渠道,汇集群众创造性的建议和意见供党和政府决策,使群众的智慧进入决策过程,必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必然推进国家各项制度的变迁和创新,从而进一步增强社会的创造活动,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五、信访工作是公共权威进行社会整合、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创造社会秩序的重要制度安排。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着利益冲突日益尖锐化、统筹社会利益关系难度增大的挑战,更应该正确处理利益冲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信访工作在化解社会利益矛盾、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创造和谐社会秩序、实行有效社会整合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通过做好信访工作,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有序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积极疏导信访群众情绪,有效化解社会利益冲突,推进党群关系的和谐、干群关系的融洽、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协调以及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良性互动。
第四篇:新形势下企业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企业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公民权利和义务意识的普遍提高,企业的信访工作也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进步,主要表现为信访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改善,然而,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经济发展结构的变革、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造成社会冲突的加剧,加大了信访工作的难度。鉴于此,企业更应该转变信访工作模式,提高信访工作水平。本文结合目前我国企业信访工作的现状,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企业信访工作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信访工作 现状 对策 企业
企业的信访工作,对于企业和企业员工之间关系的维系、企业的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信访工作还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企业和谐稳定,制约着企业持续发展。因此,找到企业信访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解决,完善企业信访工作至关重要。
一、加强信访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加强新时期的信访工作是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的调整转型,企业的综合服务功能也得到进一步扩大,信访工作条线专业性功能增强。在传统劳动用工、薪酬待遇等信访问题的基础上,由于环保等引发的许多潜在的信访因素也开始转移到企业。
其次,加强新时期的信访工作是适应运作模式新变化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单位部门进行管理、占有和分配权利的弱化。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企业在开展信访工作时能够将重点放在企业的发展问题上,提升企业信访工作的力度,进一步调动信访部门对于信访事件的化解能力,是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形势下对信访工作运行模式变化的需求。
第三,加强新时期的信访工作是信访职能调整的外在要求。伴随着我国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不断健全,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也在不断提升,企业的信访工作的处理方式也在不断进行改变,由原先处理“求决型”信访问题为主的情况,转变成了发挥“窗口”优势,进行民意了解反馈为主,实现信访工作民意反馈的作用。
二、现阶段企业的信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信访工作压力大
企业信访工作烦琐,但是信访工作人员配备少,信访机构压力大。企业不同于政府部门,部分信访事件接访后,自身无法处理,只能进行解释说明和协调,经常发生重复性上访。另外,信访工作涉及面广,对信访管理人员相关知识水平要求较高,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2)信访工作制度不完善
国家《信访条例》颁布后,各企业按照要求对信访工作制度进行了建立和完善,但在处理具体信访事件过程中,经常出现部分信访部门之间责任划分不清,各部门之间出现扯皮的现象,导致信访事件处理效率低下。此外,企业赋予信访工作者权利太小,同级部门之间工作协调难度大,影响信访工作深入开展。
(3)企业信访工作机构、人员不完备,素质不高
目前企业信访工作的负责人还主要是由办公室人员负责,没有发挥企业信访工作的主动性,使得企业信访工作总是处于一种应付的状态。负责信访工作的兼职人员,没有化解矛盾和处理信访问题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工作经验,信访工作人员的矛盾纠纷化解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特别是一些基层单位,在遇到信访问题时,没有与相关部门进行很好的沟通和汇报,更没有依靠当地政府的力量进行疑难信访案件的处理。
三、新时期加强信访工作模式创新的对策
(1)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企业信访工作的开展目的就是维护企业稳定,确保改革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信访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原则,不断推进企业信访工作处理手段的更新,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手段去解决遇到的信访问题,切实维护好企业的利益。同时,要树立正确、良好的群众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和勤政为民的处事原则,进一步推动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使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企业内部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工作氛围,促进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经济持续发展。
(2)建立完善企业信访机制
一是要建立企业信访依法处理机制。想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信访依法处理机制,就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企业信访工作的主动权。企业想要做好信访工作,对生产经营工作中出现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就必须坚持依法信访。二是建立企业信访工作的激励机制。对于企业工作中发现的矛盾能够进行有效的解决和处理的员工,企业需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调动各级、各类人员主动化解矛盾纠纷的积极性,实现企业信访状态的转变,进一步提升企业信访工作的工作质量。
(3)注重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提升企业信访工作的质量,强化企业信访人员的政治工作,提升其业务技能,就必须加强我国当前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政治路线的学习,做好企业信访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普及,向他们全面普及信访法律法规的立法宗旨,全面落实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树立为职工服务的思想,真正为群众思考和为群众办实事。此外,还需要企业信访工作人员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做到文明服务、廉洁奉公。同时注重信访人员的接待来访者的心理素质培养,定期进行信访人员的心理学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其艺术技巧,营造和谐融洽的信访工作氛围,这样才能实现信访人员全心全意的处理信访案件,帮助人民群众解决问题。
四、总结
企业信访工作的建设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旦企业信访工作不能顺利地开展,企业工作人员就不能对于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解决,将影响到企业稳定的大局,对于企业工作的开展产生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已经步入经济转型、改革攻坚的重要阶段,强化企业信访工作建设,规避企业风险,解决企业矛盾就变得更加重要。只有不断提高企业信访工作水平,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才能创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实现新常态、新发展的目标,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到广大员工。
>参考文献:
[1] 杨铁铭.关于构建企业信访工作新机制的思考[J].南北桥,2013(6):1-2.[2] 周庆.浅谈如何做好企业信访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0).[3] 薛国忠.对企业信访工作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2(16):97.(2)提案处理工作质量评价的原则。为总结提案处理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查找职代会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在提案处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提案处理工作的具体建议,对提案处理工作开展质量评价,促进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进一步加强提案处理工作,转变工作作风,加大处理力度,提高处理质量,提升提案人和广大员工对办理的满意度。同时,通过评议提案处理工作质量,拓展职工代表参政议政途径,进一步增强职工代表履行职能的责任感、使命感,充分发挥职代会提案作用。通过建立提案办理民主评议制度,对提案办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价,主要从提案的答复率、落实率、满意率等方面评议。
(3)提案处理工作质量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评价方式。1)提案处理工作质量评价的具体内容:一是领导重视程度:领导是否重视,分工是否明确、提案办理工作机制是否健全、提案办理责任是否明确。二是提案办理态度:是否做到办前沟通、办中协商、办后回访,认真解释;是否按规范要求答复,措施具体、内容详实、答复明确。三是提案办理结果:办理答复措施的落实情况,能采纳的是否采纳,不能采纳的是否认真解释;承诺计划办理的,是否兑现跟踪落实。四是提案办理时限: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限答复办理。五是提案答复格式:提案答复意见是否按照统一的行文格式答复,是否注明A、B、C、D、E,是否注明承办人。2)评价方式。第一阶段:组织提案人、提案单位相关专业部门职工代表采取测评的方式对每一项提案处理质量进行评价。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及时对评议情况进行汇总分析,适时将评议有关结果分别通报给相关部门,被评议的相关部门针对评议中反映的问题与不足,反馈整改措施与打算。一是组织提案人(包括第一提案人、联名提案人)本着理性思考、客观分析、公正测评的原则,对不同部门办理本人有关提案情况,分别进行评议,有“不满意”的,在文字栏中注明事由。提案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做到找问题到位,即在掌握情况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提建议到位,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对于承办单位在提案办理工作中的困难,尤其是那些普遍存在的、单靠个别部门的力量无法解决的困难或问题,要客观地分析原因,提出可操作性建议,推动问题的解决、建议的落实。二是组织提案单位相关专业部门的职工代表参与测评。在“值得肯定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建议”栏目中填写具体内容,以便承办部门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办理工作,增强办理实效。三是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收集各项提案处理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后,对提案处理工作的回复率、落实率分别进行考评。第二阶段: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对两个测评结果和专委会考评情况进行汇总,形成各提案处理工作质量的综合评价意见。其中,提案人评价意见占40%,职工代表评价意见占30%,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考评意见占30%。
(三)企业职代会提案征集处理工作激励机制的建立
(1)提案征集处理工作激励机制建立的目的、意义。所谓激励,是指能够调动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通过激发和鼓励以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激励机制是为了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建立职代会提案征集处理工作激励机制,并将提案工作处理考评情况与生产经营工作一样纳入部门责任目标考核奖励之中,其目的在于激励各提案处理部门,使其萌发实现提案处理工作目标的积极行为;并通过绩效评价,得到自豪感和相应的奖酬,提高提案处理工作的积极性、提升提案处理工作质量。
(2)提案征集处理工作评选组织机构、评选原则、评选范围、评选程序。组织机构:为规范、有序地开展提案征集处理工作评价,成立提案征集处理工作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党委书记、工会主席担任副组长,其余领导班子成员和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主任担任领导小组成员。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成员即为提案征集处理工作评选工作办公室成员,办公室主任由专委会主任兼任。评选原则:从提案质量评级情况和提案处理工作情况两方面进行评选。评选范围:一是根据提案质量评级情况对相关提案进行评选。二是根据提案处理工作质量对各部门进行评选。评选程序:由提案征集处理工作评选办公室根据提案评级情况、各部门提案处理情况及提案处理工作质量民主评议情况对提案质量、各相关部门的提案处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对提案和提案处理部门分别进行初步评定,提交提案征集处理工作评选领导小组讨论确定相关奖项。
(3)提案征集处理工作各奖项设置评选的条件。根据职工代表提案的质量和产生的成效、各部门办理提案情况以及提案工作开展情况,分别设立提案奖、办理奖、组织奖和优秀提案人,并予以表彰奖励。各奖项的评选条件如下:1)提案奖: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和参与奖。其评选基本条件为:一是提案格式符合要求,提交程序规范。二是征求职工意见与建议充分,调查研究分析深入。三是提案的主题明确,文字精练,表述清晰,重点突出。四是提出问题的依据科学,产生问题的原因清晰,解决问题的建议、办法或措施可行。五是提案对公司发展改革、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电网建设、经营管理以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或产生较为显著的成效。在符合以上评选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提案评定为A级提案的,评选为一等奖;提案评定为B级提案的,评选为二等奖;提案评定为C级提案的,评选为三等奖;提案评定为D级提案的,评选为优秀奖;提案评定为E级提案的,评选为参与奖。2)办理奖:一是分管领导和部门重视提案办理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办理程序规范,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办理任务。二是办理意见明确,依据充分,文字精练,表述清晰。三是答复和办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网公司、省公司的有关规定,针对性、时效性、可操作性强,对推动公司发展改革起到积极作用,得到了提案人的充分认可。符合以上评选条件的均评选为优秀办理奖,并可对部门进行一定的绩效奖励。3)优秀组织奖:一是本单位组织职工代表积极开展提案征集活动,参与率高,程序规范,提案数量相对较多,工作成效突出。二是本单位征集的所有提案均为合格提案,质量水平较高,能够促进公司的发展改革、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电网建设、经营管理等水平提升,并有提案获得优秀奖。符合以上评选条件的均评选为优秀组织奖。4)优秀提案人:一是积极参与提案征集工作,并对提案的处理落实工作进行跟踪督导,使提案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二是所提提案符合提案征集要求,质量水平较高,且被评选为“三等奖”以上者。
第五篇: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信访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信访工作的思考
发展是主题,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没有社会的稳定,改革和发展就成了空谈。因此,必须把维护稳定摆到压倒一切的位置。当前,税务工作的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各种矛盾和焦点比较突出,要实现税收事业的长足发展,重视和做好税务系统信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重视信访工作,提倡“小题大做”
对工作中那些易被轻视的问题、易被忽略的小环节,务必“小题大做”。一是小事当做大事办。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凡是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办的,就平安无事;凡是把大事当做小事来办的,就必然要出事。对于干部职工反映的任何一件“小事”,各部门应当做“大事”来认真对待,谨防小事拖大,矛盾激化。二是身体力行亲自办。对于信访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应做到经常下基层听民声,经常接访察民情,经常办访解民忧;应定期过问信访工作,亲自办理重点信访件。三是齐抓共管协力办。就是做到工作推进和维护稳定并举,分管的业务工作与稳定工作并重,不能只重业务工作而忽略稳定工作,更不能遇到矛盾就退避三舍,以不分管稳定工作为托词上推下卸。作为班子成员,无论分管哪项工作,都应树立处理信访问题到我为止的观念,为维护稳定大局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二、排查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力求“面面俱到”
排查不稳定因素是抓好信访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不断排查,才能不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一是排查做到全方位。既做到“眼观六路”,又达到“耳听八方”,做到全方位、多角度,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力求“面面俱到”。对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应注意重点从征、管、查、审批等方面扎实细致地抓好。二是建立信息员队伍。只有建立了信息网络,健全了信息预警机制,可能引发不稳定的苗头性因素才能得到及时反馈,才能早拿预案、早作处理、减少疏漏。三是排查工作制度化。排查工作不是突击行动,所以应形成定期排查的工作制度,层层明确责任,做到常抓不懈,切实将不稳定因素排细排足,早作处理,不留隐患。
三、多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立足“利为民谋”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所以在工作中应做到以民为本,执政为民。一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处理干部职工反映问题特别是信访工作中,应认真吸取教训,做到求发展不以损害干部职工利益为代价,单位再困难也不与干部职工争利益,坚持立足实际求发展,真心实意待干部职工。二是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对群众上访反映的每一件问题,应尽心尽职,认真对待,哪怕群众反映的问题只有1%的道理,应以100%的努力去帮助解决。三是注意不能突破政策底线。对一些群众反映的问题依照法律法规确实解决不了或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一时难以解决的,应耐心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千万不能轻易突破政策底线乱开“口子”,以致引发更多的矛盾。
四、多引导信访者的上访行为,善于“教育规范”
应注意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尤其是要打消上访者趋上心理,教育引导其就地解决问题。一是应坚持不懈地深入到干部职工中去,认真扎实地做到信访法规的宣传工作,使上访者进一步了解“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信访原则,进一步提高其法律意识,引导他们就地反映、解决问题,做到依法有序逐级上访。二是加大对国家信访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上访干部职工打消借访获利思想,增强政策观念,认识到通过合法渠道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违法上访不但不能获利,而且容易滑向犯罪的深渊。三是要整合全社会的力量,通过媒体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四是要通过正面教育为主与依法处理相结合的办法,规范其上访行为,教育其依法上访反映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探索解决信访问题的办法,做到“与时俱进”
税务工作在当前的发展中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关方面的应对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发展中的信访问题又日趋复杂,涉及面大的信访问题和群体性的信访问题又明显增多,这就需要在解决、处理信访问题时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一是对干部职工反映的一般性问题,明确专人办理,定期督查回访,确保处理到位。二是对矛盾集中、涉及面广、问题复杂、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信访问题,区别对待、慎重处理,严防事态扩大。对其中反映问题确属应该合理解决的,明确责任,责成专人或成立专班,及时处理解决,必要时可以实行“一事一策”、“一人一策”予以解决;对混在上访干部职工中策划、组织、指挥闹事的不法分子和借机进行打砸抢的典型分子,坚决依法予以严厉打击。三是对长期无理缠访、恶意闹访、干扰机关正常工作秩序的少数违法上访人员,要在思想教育疏导的前提下,适时依法处理和探索以法处理,同时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对策,制定出合理合法、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为规范信访秩序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确保税务工作长治久安,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