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贷款取得的成效[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3 17:3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农贷款取得的成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农贷款取得的成效》。

第一篇:三农贷款取得的成效

(一)今年10月初被总行列为全国农行8个面向“三农”金融服务试点分行之一,两个月以来,广西分行围绕出制度、出案例、出经验、出成果的试点工作目标,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并取得突出成效。

试点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建立和完善农行服务“三农”信贷业务管理和内部经营管理的基本制度办法,为全国农行总结出具有推广价值的发展“三农”业务的经验,为农行全面推开面向“三农”金融服务做好制度上的准备。因此,农行广西分行及时出台《服务“三农”试点实施方案》,并组织精兵强将,由一名行领导牵头,抽调专业人员封闭编写有关定价管理、内控管理、绩效管理、资源配置、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20多个制度办法。这些制度办法的制定,为再造一套农行广西分行面向“三农”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涉农行业调研方面,农行广西分行结合广西农业经济实际,成立了4个调研课题组对广西的糖业、蚕茧、木薯、藤编等四大行业进行调研,分析四大行业的现状、发展前景、金融需求,提出了信贷支持的建议和金融服务措施,为下一步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找到了方向和对策。

面向农村、农民的金融产品少和贷款难等突出问题,是农行广西分行试点工作中致力解决的重要方面。试点工作展开后,该行推出了“公司+农户”模式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支持农民发展家庭种养业,除了给都安瑶族自治县腾王编织公司、广西嘉联丝绸有限公司等发放贷款共500万元,用于收购蚕茧、发展桑叶基地或赊销给农民以外,还通过联保方式给宜州市三湾村、恒山村的甘蔗、桑蚕养殖户贷款53万元;由农行与制糖企业、蔗农三方共同签订合作协议,向农民发放甘蔗种植贷款;针对农民的金融需求,尝试推出只具有身份识别功能、不加载金融功能的服务“三农”连心卡,让从事种植、养殖、运输和服务“三农”业务的高端客户到农行办理存款、贷款、理财等业务时,凭卡享受VIP式服务,等等。今年头11个月,农行广西分行已累计发放涉农贷款49.06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81.21亿元;累计发放县域贷款172.49亿元,县域贷款余额507.69亿元(占总贷款余额的56.50%),比年初增加46.53亿元,同比多增15.32亿元。同时,该行还与全区40多家糖厂签订或意向签订新榨季兑付甘蔗款协议,预计整个榨季代兑付甘蔗款41.06亿元;拟提供授信约100亿元,用于支持新榨季蔗糖生产和储备。

真心实意为“三农”,一心一意谋发展。农行广西分行不仅想方设法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服务功能,优化县域网点布局,切实增强县支行的经营活力。该行对农村支行陈旧、内部设置不合理的营业网点进行了装修改造,增加配置ATM机、POS机、补登折机、排队叫号机、自助终端和存取款一体机等自助设备。1-11月,全行已经投入1360万元,装修改造县域营业网点33个,配置县域ATM机69台,自助终端219台。目前,全行县域网点ATM已多达283台,自助终端222台。同时,该行扩大了金穗田园卡、农民工金穗卡特色服务、网上银行、‘三农’保险代理等一批金融产品的服务范围,将差异化服务理念带入了农村。

(二)现代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村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农业发展银行向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转型步伐加快,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全面实施,邮政储蓄银行挂牌营业,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获准开业,初步构建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为了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特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推新,“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便捷化、人性化、个性化的信贷产品层出不穷。

农村金融机构实力明显增强。作为支农的主力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各项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资本实力不断增强,资产质量不断提高,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开始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农业银行在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在承担扶贫贴息贷款和开展信贷扶贫工作中,农业银行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始终把扶贫贷款的发放和管理放在全行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主动探索多种经营管理方式,在推动扶贫攻坚和“三农”发展中作用突出、成效明显,位居当时全国农行系统扶贫贴息贷款的发放前列,而直接扶持贫困农户数量则为全国第一,并创造了小额信贷健康持续发展的盘县模式,在全国引起了高度关注。

农业发展银行向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转型步伐加快。农业发展银行积极拓展支农领域,形成了“一体两翼”的业务发展格局,由过去单一支持粮棉油购销储业务,逐步形成以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为两翼,以中间业务为补充的多方位、宽领域的支农格局。信贷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内部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经营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是:农村金融服务产品有待拓展、金融体系有待完善、金融服务“三农”的方式有待提高、农村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有待挖掘、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政策和激励机制有待健全,等等。

发展路径

首先,努力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充分发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发展的重要作用。坚持“小额、流动、分散”的方针,大力发展农户、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积极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根据贷款对象适当扩大贷款额度。建议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将各县(市、区、特区)联社支持“三农”的贷款规模和增量纳入考核体系,确保对“三农”信贷投入的稳定增长。改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保持县级社法人地位稳定,发挥为农民服务主力军作用。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完善农村信用社“三会”议事规则,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体系。

拓宽政策性银行信贷支农功能。积极发挥政策性银行对我省农村金融的资金导向作用。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鼓励在继续做好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的同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教育和卫生、农业产业化、林业产业化、农村流通体系、农村中小企业、农村扶贫、农业科技转化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形成多方位、宽领域的支农格局。

加大商业银行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鼓励各商业银行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机械化农业、都市农业、休闲农业、园艺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服务好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开发业主联保贷款、订单贷款、供应链融资、厂房按揭贷款、通用设备贷款等多种信贷品种,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农村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机构合作机制,共同组织涉农和县域大型客户(项目)银团贷款,开展代理和批发性融资服务。促进大银行和小额信贷机构、资金互助组织等加强业务合作,把大银行的规模优势和专业优势与小银行的灵活性和地缘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延伸农村金融服务触角。积极开办流动银行服务。扩大各类商业银行对农村基层机构的信贷授权,改进和完善绩效考核办法。

坚持农业银行为农服务方向。农业银行县域机构筹集的资金,总体上都用于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并以农民生产生活经营、农村中小企业、现代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等方面金融服务需求为主要服务领域。完善服务组织架构和优化网点布局,下沉经营重心,扩大二级分行、县支行审批权限,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创新担保方式,简化业务流程,构建向“三农”业务倾斜的内部资源配置机制,改进激励约束机制,强化风险管理,逐步建立起一套有别于城市业务的信贷政策制度体系。

发挥邮政储蓄银行的优势。鼓励邮政储蓄银行发挥网点渠道优势,通过农户联保贷款、农户保证贷款、商户联保贷款、商户保证贷款以及小额质押贷款为县域内的广大农户、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等经济主体服务,推动小额贷款扩面增量工作。邮政储蓄银行可与涉农金融机构探索办理资金批发业务的途径,全方位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村。

拓宽开发银行支农领域。鼓励国家开发银行运用开发性金融产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农业资源开发和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及城镇化、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

积极稳步推进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继续稳步推进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办好以服务“三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为重点的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引导和督促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以面向农村、服务“三农”为目的,扎扎实实依法开展业务经营,在不断完善内控机制和提高风险控制水平的基础上,立足地方实际,坚持商业可持续发展,努力为农村提供低成本、便捷、实惠的金融服务。优化农村金融基层机构的功能,赋予其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努力把基层网点打造成专注为农户、个体工商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经营单位。减少银行机构在网点空白乡镇增设网点的成本,增设成本可算、安全到位,具备存款、取款、汇款等基本功能的简易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满足贫困地区基本金融需求,逐步解决全省乡镇金融服务空白问题。

其次,大力拓展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继续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逐步完善信贷联络员制度,不断加强对农户日常经营管理、信用情况的了解,根据农业生产发展、农户经济状况和信用程度确定贷款期限和额度。小额贷款期限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贷款项目生产周期等决定;贷款利率按照优惠的原则合理浮动;贷款发放鼓励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动态管理”的管理办法。完善扶贫小额信贷制度,帮助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自主创业、增加收入。

大力推广农户、个体工商户、农村中小企业联保贷款。由居住在本区范围内没有直系亲属关系的农村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有借款需求的借款人自愿组成联保小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多户联保、按需贷款、到期还款、强化管理、控制风险、共同发展”的原则,对联保小组成员提供贷款。

积极开展动产和权利抵(质)押贷款。稳步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提高林农直接贷款比例,鼓励各金融机构对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鼓励发放订单农业贷款,合理确定贷款对象和贷款额度,贷款期限与订单农业合同期限匹配,对信用较好的农户实行较为优惠的利率。

试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农户”的统一贷款方式。组织农户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一定规模的合作经济,农村金融机构在做好信用评定和偿还能力评估的基础上,试行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贷款,或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统一为成员农户贷款。

探索“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方式。探索农村信用社、农户、龙头企业、保险公司和政府“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方式,由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农村信用社负责提供贷款,保险公司承保,保险费由当地政府和农户双方按一定比例支付。

改进金融服务手段。推广使用具有小额贷款自助、小额信贷循环使用、资金汇兑、电子化缴费、生产消费“二合一”、涉农补贴资金兑付等功能的银行卡。扩大现代化支付系统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畅通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渠道。

第三,积极发展农村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

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试点品种和试点地域,用好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通过逐步扩大政府财政保险补助范围等措施,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探索通过财政对农户投保给予补贴、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联办农业保险的方式,逐步建立农业保险发展的长效机制。

鼓励支持开展农村商业保险。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积极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计划生育保险等其他涉农保险业务,引进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充保险机制,发挥商业保险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有效作用。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和支持证券经营机构提供更多面向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探索农村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试点。

探索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按照政府牵头、市场运作、管理规范的原则,可将部分农业部门产业化发展资金、乡镇企业发展资金和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作为引导资金,带动社会资金,率先探索围绕做大做强茶产业等优势产业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产业发展基金要充分发挥杠杆作用,集中使用,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优势产业等。产业发展基金运作实行专业化管理,强化风险控制,做到基金使用、管理的规范、透明。

第四,探索构建农村融资性担保体系。

鼓励发展支农贷款担保组织。由政府引导,省级每年从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乡镇企业发展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业担保机构扩大资本实力和风险补偿。支持农村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开展市、县两级现代农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组建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由政府出资引导、农民和农村企业参股,成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股份制担保公司,带动各类担保机构的发展。

推动担保公司与金融机构的有效合作。合理确定担保额放大倍数,保护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权。有效完善农村信贷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农村的融资服务。

扩大农村有效担保品的范围。按照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要求,将大型农用生产设备等纳入抵押品范围;将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财产权利纳入质押品范围。对现行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在农村能够作为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可实行“三农”贷款担保试点。探索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与抵押办法,选择部分县(市、区、特区)开展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或经依法流转取得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积极开展农产品预期收益担保试点,带动更多信贷资金支持“三农”发展。

完善农村担保的配套措施。建立健全农村担保抵押管理办法和相关配套政策,加强规范管理。建立适应农村要求的专业化评估机构,改进对农村担保物的评估方式。明确担保抵押的登记部门,降低或免收担保抵押收费。建立开放、规范的抵押物流转市场,通过加强包括初始、流转、抵押的登记和办证制度,使抵押物的权能得到充分利用。积极探索抵押物登记进入征信系统的方式方法,有效控制信贷风险。

积极探索其他担保方式。推行农户联保、农村专业合作社为成员担保等多种保证形式,发展留置、定金等担保方式,探索非金融的融资租赁机构,为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和广大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提供多样性的融资服务。

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户信用档案和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以信用档案为基础,积极开展信用评价工作,引导、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第三方外部信用评级,加快推进农村地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信息采集与信用评价机制。

第五,加强对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政策支持。

加强资金流向农村的政策引导。加强政策引导,健全和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认真落实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有关规定。对坚持市场筹资且涉农信贷投放达到一定比例的农村信用社,人民银行分支行可及时给予再贷款支持。邮政储蓄银行要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资金拆借等方式将资金更多地用于当地。

实行从宽的农村金融准入条件。执行农村金融机构在最低注册资本、存款准备金等方面比商业银行更低的要求和特殊规定。对农村地区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监管,同时可适当放宽“只贷不存”类金融机构在信息披露、会计准则、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标准,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继续鼓励成本低廉、开展简单业务、能够维持微利的各类贷款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鼓励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按照“宽准入、严监管”和“区别对待”的原则,对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实施不同监管,使农村金融机构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财税支持。以市场化为导向,按贷款利率覆盖风险的原则出发,建立利息补贴机制。省、市、县三级财政和农业部门要从每年预算安排的支农资金中调整一定的资金用于农村贷款贴息,帮助降低农村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对于农村金融中具有政策性特点的业务,财政给予一定扶持,扶持方式可根据业务和机构运作特点采用招标等形式进行选择,事先明确扶持机制和内容,提高扶持资金的运用效率。税务部门应加强对支持“三农”发展的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税收政策。完善扶贫贴息贷款制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方式,下放管理权限,引入竞争机制,固定贴息水平,灵活补贴方式,逐步探索建立风险防范和激励约束机制。

第六,进一步形成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合力。

加强对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组织协调。建立由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分别任召集人、副召集人,省直有关部门和金融单位为成员的省金融服务“三农”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组织协调。营造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良好环境。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改善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制裁有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提高涉农金融案件执行力度,维护金融稳定,注重干部金融知识培训,加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党的管理以及鼓励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扩大试点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制定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涉农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发展的工作机制和组织保障。发挥其他金融机构各自经营优势,积极支持“三农”发展,在全省形成金融业共同服务“三农”发展的合力

第二篇:三农贷款如何申请

三农贷款如何申请

农业贷款是我国银行贷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企业和农户提供贷币资金的信用活动形式。其中承包户、专业户贷款主要是贷给农村中的各种承包户、专业户及其相互组织的各种经济联合体。个体农户可以申请贷款,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申请:

1、邮储银行小额贷款

邮政银行农民小额贷款是指向农户发放的用于满足其农业种植、养殖或者其他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资金需求的贷款。这类贷款要求自然人保证或者是联保,最高可贷款5万元。

2、农业银行农民小额贷款

农行的小额贷款是农行对农户家庭内单个成员发放的小额自然人贷款。每户农户只能由一名家庭成员申请农户小额贷款。农行的农户贷款一般没有信用形式的,需要以保证、抵押、质押、农户联保等方式申请。

3、信用社个人小额信用贷款

农村信用社都有针对农民的小额贷款,一般需要办理贷款卡。以信用贷款的方式发放贷款,贷款额度通常都较低,一般是3万元以内可以信用贷款。农村信用社接到申请后会对申请者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并根据评定的信用等级,核定相应等级的信用贷款限额,并颁发《贷款证》。

农户需要小额信用贷款时,可以持《贷款证》及有效身份证件,直接到农村信用社申请办理。农村信用社在接到贷款申请时,要对贷款用途及额度进行审核,审

核合格即可发放贷款。以信用贷款的方式发放贷款,贷款额度通常都较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一般额度控制5~10万元以内,具体额度因地而异。

4、信用社还有农民联保贷款,三五户农民组成联保小组,相互为彼此贷款担保。有联保的贷款额度比个人信用贷款额度相对高一些。

农户小额贷款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按照现行规定,只有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生产费用贷款;农机具贷款;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贷款及购置生活用品、建房、治病、子女上学等消费类贷款才可以使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方式。农户在申请贷款时应注意检查《贷款证》上所注明的额度,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申请。邮储贷款的保证自然人一般要求是公务员或教师。

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社员申请贷款时应具备哪些条件?

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贷款额度分别根据信用状况、资产负债情况、综合还款能力和经营效益等情况合理确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额度原则上不超过其净资产的70%。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贷款可以实行优惠利率,具体优惠幅度由县(市、区)联社、农村合作银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利率政策及有关规定结合当地情况确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经营项目超出其所属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规定的经营范围的,不享受规定的优惠利率。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条件:

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取得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有固定的生产经营服务场所,依法从事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规定的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自有资金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按时向农村信用社报送有关材料;在申请贷款的银行开立存款账户,自愿接受信贷监督和结算监督;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无不良贷款及欠息;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社员贷款的条件:

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劳动能力或经营能力的自然人;户口所在地或固定住所(固定经营场所)在银行的服务辖区内;有合法稳定的收入,具备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社员可以用土地抵押贷款吗?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采取保证、抵押或质押的担保方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贷款采取“农户联保+互助金担保”、“农户联保+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农户联保+互助金担保+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或其他担保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担保法》、《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不得抵押。

家庭农场能贷款吗?

单户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贷款额度为1000万元,除了满足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等流动资金需求,还可以用于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和支付土地流转费用,贷款期限最长可达5年。

家庭农场贷款有哪些抵押或担保形式?

针对农村地区担保难的问题,农业银行创新了农机具抵押、农副产品抵押、林权抵押、农村新型产权抵押、“公司+农户”担保、专业合作社担保等担保方式,还允许对符合条件的客户发放信用贷款。

但是,家庭农场通过流转的土地不可以用于抵押。按照规定,借款人必须是有本地户口的家庭农场经营户、家庭农场经营状况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和拖欠他人资金的情况。那么,什么是农业小微企业呢?

按照我国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农、林、牧、渔行业,营业收入处于50万到500万之间的为小型企业,营业低于50万的为微型企业。农业小微企业可以向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各级农村信用联社申请贷款。我国银监部门规定,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享有国家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

农业小微企业如何申请贷款?

农业小微企业应首先向企业所在地的金融机构提出书面借款申请,金融机构在收到企业的申请后,会对企业的主体资格、基本情况、经营范围、财务状况、信用等级、发展前景、资金需求、偿还能力等进行初步调查,认定客户是否具备贷款的基本条件,做出是否受理的意见并答复企业,对于同意受理的贷款,金融机构将会要求企业提供营业执照、贷款卡、税务登记证、公司章程、近两年和最近月份财务会计报告等农发行规定的相关基本资料,在此基础上,将组织贷款调查评估、进行贷款审查、审议与审批,对于审批通过的贷款,将与企业签订正式合同,并根据企业用款进度发放贷款。贷款发放后,金融机构会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贷后管理,企业需要按照合同规定积极配合。

最后,小七为需要贷款的朋友附上申请贷款流程,以便防止东跑西跑的白忙活。

申请流程

1、受理借款申请

借款人按照贷款规定的要求,向所在地开户银行提出书面借款申请,并附有关资料。如有担保人的,包括担保人的有关资料。

2、贷款审查 开户银行受理贷款申请后,对借款进行可行性全面审查,包括填列借款户基本情况登记簿,或个人贷款基本情况登记簿和借款户财务统计分析表等所列项目。

3、贷款审批

对经过审查评估符合贷款条件的借款申请,按照贷款审批权限规定进行贷款决策,并办理贷款审批手续。

4、签订借款合同

对经审查批准的贷款,借款双方按照《借款合同条例》和有关规定签订书面借款合同。

5、贷款发放

根据借贷双方签订的借款合同和生产经营、建设的合理资金需要,办理借贷手续。

6、建立贷款登记簿

7、建立贷款档案

按借款人分别设立,档案上要记载借款人的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情况、贷款发放、信用制裁、贷款检查及经济活动分析等情况。

8、贷款监督检查

贷款放出后,对借款人在贷款政策和借款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政策和违约行为要及时纠正处理。

9、按期收回贷款

要坚持按照借款双方商定的贷款期限收回贷款。贷款到期前,书面通知借款人准备归还借款本息的资金。借款人因正当理由不能按期偿还的贷款,可以在到期前申请延期归还,经银行审查同意后,按约定的期限收回。

10、非正常占用贷款的处理

既要进行监测考核,又要采取相应有效措施,区别不同情况予以处理。

第三篇:三农贷款存在问题

(一)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进,农村合作银行按照党中央文件要求,也进一步加大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发展的信贷资金投入力度。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信用度普遍不高,涉农行业信贷风险居高不下,也使农村合作银行期积聚的金融风险逐步暴露。而由不良贷款占比居高不下形成的信贷风险尤为突出,其已严重地束缚了农村合作银行的改革与发展。如何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更好地支持县域经济和三农发展,已成为目前各级农村合作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目前农村合作银行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期盼农村合作银行小额农贷向大额农贷转向,进一步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并在贷款期限、利率、方式等方面放宽条件,取得贷款更灵活更快捷更方便。由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热情高涨,资金需求不断增大,以笔者所在的丹江口市为例,该市合作银行2010年对全市三农 贷款需求进行调查显示:服务区内共需三农 贷款25亿元,而该仅放贷8.7亿元。农村金融部门目前的服务还远远难以满足农村贷款户的需要。

(一)、资金流失制约支农实力。目前农村合作银行虽然加强了硬件设施建设,开展了优质服务,但目前农村合作银行与一些商业银行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国家下拨的涉农资金、城市低保资金等无法在信用社开户,大多数外出打工、经商、办厂的农民汇款结算由邮政部门或商业银行办理,农村合作银行失去了大部分存款源头。

(二)、服务滞后阻碍信贷投入。农村各类专业大户、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等是农村合作银行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贷款对象自身缺陷和金融服务的不适应,制约有效投入。为防范风险,农村合作银行制订了严密的信贷风险防控措施,提高了贷款门槛。同时,大额贷款审批程序繁琐,缺乏对优质黄金客户贷款优惠政策,对贷款户的有效抵(质)押物、证件条件苛刻等,阻碍有效投入。

(三)改革宣传力度不足,认识不到位。信用社在向农村合作银行转变,特别是对改革的指导思想、方法、步骤、内容等实质性政策,宣传不够广泛深入,使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对信用社改革产生了一些片面的认识,存在四怕思想:即一怕政策变,二怕人员换,三怕走基金会老路,四怕担风险。在农村合作银行内部许多员工不了解这次国家花钱买机制的目的和思路,认为金融改革是国家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信用社自成立以来改来改去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动,还是走老路,不会改出什么名堂来。这些错误的观点的片面的认识,对农村合作银行增资扩股、明晰产权、完善内部管理体制都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二、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近年来,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收入的逐步增加,使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发展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合作银行生存环境、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只有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实现农村合作银行的再发展。在管理中求生存,在管理中求效益,在管理中求发展。

(一)延长贷款期限。农业生产不再停留在春种秋收的耕作模式,随着生产与市场对接畅销的精优产品的农村种养加销专业大户、特色农业、农业基地、农庄经济等兴起,生产周期长,农村合作银行传统的春放秋收冬不贷信贷运作方式已不能适应农民日益增长的中长期贷款需求。

(二)降低贷款利率。目前,人民银行允许农村合作银行贷款利率上浮。笔者对丹江口市5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10%的农户无所谓,20%的农户可以接受,70%农户希望适当上浮。

(三)加快贷款速度。目前丹江口市农村合作银行下面的乡、镇支行的信贷员一般只有3至6人,要负责一个乡镇数千家农户贷款的调查、审批、发放,工作难度大。一些农村专业大户因证件不齐,不能提供完整的贷款资料,又无抵(质)押物和担保人而无法办理贷款。

(四)放松贷款限制。据丹江口市统计局统计,该市长年进城务工和经商农民的人数达到7000多人,外出务工农民工达8万多人。随着农民外出人数不断增多,金融服务空白和需求矛盾日渐突出。一些农民外出办厂、开公司,因户籍、证件及抵押物不足等原因,难以在异地金融机构办理贷款,而又由于不在本地经营又很难在本地金融机构取得贷款。

三、服务农村大三农的政策及思考

如何把握农村金融对现代农业的支持方向,有效配置农村合作银行信贷资源,需要地方党政、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为农村合作银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也需要农村合作银行不断研究探索支农对策,创新管理服务机制。

(一)拓展资金筹集渠道,缓解农业中长期贷款供求矛盾。目前,农村合作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自身存款和人行再贷款,期限短、成本高,使用周期短。因此,农村合作银行要开拓存款市场,开发存款品种,拓展筹资渠道。一是人行要帮助农村合作银行解决涉农资金开户问题。如财政预算外、社保、农业、水利、林业、国土、民政、移民等部门的涉农专项资金数额大、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周转性,应归口农村合作银行集中管理。二是拓展代理业务面。如为劳动保障部门代理发放城市低保资金,为民政部门代理发放农村优抚资金,为财政部门代发工资。三是国家和各级联社要尽快创造条件,帮助农村合作银行大力发展业务。农村合作银行要用以贷引存的方法,捕捉市场信息,从源头上吸引外出打工、经商、办厂的黄金客户资金回流农村合作银行。

(二)创新农业信贷品种,为农村提供多功能信贷服务。面对现代农业和县级金融同业的特点,农村合作银行要抢抓机遇,创新信贷品牌。一是转变支农观念。农村合作银行要从小三农小额农贷扶持一般农户,逐步转到大三农大额支持种养大户、民营企业方向上来。二是优化投向投量。农业贷款主要用于种植、养殖、加工、运销上,按照农业项目、市场销售、个人诚信等综合考核因素,确定贷款投量和期限。三是增强金融扶助的安全性。对100万元以上农业开发项目和民营企业的贷款实行金融整合扶持,制定贷款开户、投量、期限、利率和管理办法,防止因一户多贷,信息闭塞,管理混乱而出现的信贷风险。四是对农村专业大户、民企进行普查,拟定黄金客户条件,评定信用等级,授信贷款额度。

(三)营造外部信用环境,发挥保险担保在农业贷款中的补偿作用。近年来,各级对农村合作银行工作十分重视,但仍有一些实际问题需社会各方支持解决。一是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严厉打击非法六合彩活动,让存款、贷款资金回流信用社。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农村贷款大户予以优惠政策,降低或减免贷款户抵押物评估、过户、公证、处置等环节费用过高问题。三是推行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对重点民企、股份制企业实行财政担保或贴息办法,发挥农业保险、财政担保在贷款中的补偿作用。四是帮助农村合作银行盘活不良贷款,继续清收国家公职人员拖欠贷款,打击逃废债行为,努力帮助信用社盘活信贷资金。

(四)建立长效监督机制,防范贷款责任人道德风险和贷款风险。农村合作银行要完善抵押、担保、分散风险的监督约束机制。在投放大额农贷,特别是在投放中长期农业贷款时,防止见大眼开,一哄而上,盲目同商业银行争客户,防止重放轻管倾向,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加强对贷款的全程监控,做好调查、审查、发放、监测、清收各环节工作。正确处理营销贷款与加强贷款管理的关系,既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又防范贷款责任人道德风险和贷款风险。

(五)综合使用支农资金,培植农村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后劲。国家和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开发项目有一定数额的扶持资金,而农村合作银行对这些开发项目也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贷款。对这些资金可由政府、财政、农村合作银行及涉农单位、乡镇共同商讨,沟通信息,并到农村合作银行开户结算,捆绑使用,由审计等职能部门参与监督,防止支农资金被挤占、挪用,提高支农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益。

(二)【摘要】我国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历程中,发的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各地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的特点,使得农信社服务“三农”改革中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村信用服务“三农”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更好服务“三农”的对策建议,最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的改革中提供一点理论支持。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服务三农 存在问题 改革与对策

无论从历史责任、政治使命还是发展空间来看,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笔者通过近几年来对部分农村信用联社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的实践中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由于各地方具体的政策,措施的差异,大量的农村信用社资金用于非农产业,还有各地农民的需求不同也使得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不够充分。再有,农村信用社出于为自身利益考虑,在资金的投放上,把本该用于扶持“三农”的资金用于见效快,收益高的非农产业中。

综上所述,问题具体可以归纳于以下三个方面:

1、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导致扶持“三农”信贷资金供应不足

具体表现在:一是邮政储蓄增势迅猛,成为县域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邮政储蓄由于其业务单

一、力量集中,揽储优势更为明显,给农信社吸收存款带来了巨大压力;二是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各商业银行贷款管遍实行扁平式管理,致使县级行贷款功能逐渐萎缩,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大储蓄,资金大部分上存,造成县域资金的外流;三是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投资环境、信用环境落后,使部分经营业主抽走资金到外地投资。

2、大量资金外流,加上贷款农户自身的条件因素而无法获得贷款。

大量资金源源不断进入股市,加剧资金外流。随着各种投资理财产品的热销,股票和基金投资已成为分流本地区资金的重要渠道,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减少,加上金融机构好多的贷款条件限制,使农信社可贷资金相应减少,影响农信社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贷款增幅下降。

3、农村信用社对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实施态度消极,不能完全适应农户的需求。

“三农”领域自身存在一系列障碍,生产周期长,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强,易受灾害。粮猪型生产结构和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很难改观,商品化程度低,再加上近年的外出务工潮影响,务农队伍多是老弱病残妇,文化水平低,观念陈旧,经营效益差。诸如此类因素,导致农村信用社部分贷款,到期无法保证收回,经营风险增大,基于此,农信社对“三农”贷款积极性不高,造成农户贷款难也就在情理之中。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1.国家要制定扶持政策,提高农村信用社支农积极性,避免信贷资金“农转非”。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国家对农村信用社应实施必要的财税扶持:贫困地区信用社免交营业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由县联社盈、亏相抵后统一交纳所得税;对直接用于支农的贷款利息收入减免营业税。同时,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正确地引导农民发展适合本地的农业产业,创造良好的农业环境。信用社作为地方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应把帮助信用社组织存款、清收不良贷款、增资扩股等纳入工作重点,以引起地方政府对信用社工作的支持和重视。

2.应建立和完善农户贷款担保公司,发展农业生产保险。

这样,一旦发生借贷纠纷就可从多方面多渠道地进行救济,降低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提高农村信用社的放贷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更好地为支持“三农”服务。

3.建立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制度。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有三个质的规定性:一是针对农户,二是额度小,三是信用放款。从这一贷款的规定性来看,本身带有防范风险的要素。但目前小额农贷的对象主要是支持弱质产业——农业,服务弱质区域——农村,扶助弱质群体——农民,这客观上决定了小额信用贷款最少会面临市场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等三个方面的风险。作为一项国家信贷支农的新举措在全国广泛推行,国家未能就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问题及时制定一些相应的政策配套措施,给农村信用社推广该项业务留下了后顾之忧,而农村信用社本身又面临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对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缺乏动力支持。因此,应尽快建立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制度,从而促进国家信贷支农举措的有效落实。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本目标除了解决农村信用社以上问题外,更重要的目标还是要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以此作为基本约束条件。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的两个指导性文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明确规定:深化信用社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明晰产权关系,促进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转换,使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四自”)的市场主体;二是按照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三是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积极探索和分类实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各种产权制度,建立与各地经济发展、管理水平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四是按照权责利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明确信用社监督管理体制,落实对信用社的风险防范和处置责任。两个文件着重指出:不论采取何种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都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都要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其信贷资金大部分要用于支持本地区农业和农民。

因此,我认为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应当尽快制定一部完整的合作金融法律作为配套措施。对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地位、法人治理结构、组织形式、行为规范、权利和义务及其社会各方面的民事关系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明确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明确保护入股社员(股东)的合法权益,明确规范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权利和义务,约束农村信用社经营行为,防止超经济权利过度介入影响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保障农村信用社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更好地规范经营管理行为,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以及适应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对外交流的需求。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健康稳定发展,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中国农信社在改革的进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在理论的指导下,只有不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才能将中国的农信社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使其成为中国农村金融的一个支撑、扶持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第四篇:整改措施取得成效

单位整改措施显成效

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工作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大力加强法庭队伍建设,要让全体干警思想政治觉悟有新提高,司法能力水平有新提高,司法作风形象有新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有新提高。其中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一)宗旨意识方面。

全体同志特别是党员同志,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认真履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是我们干警思想观念要有较大改观,宗旨意识要进一步加强。

(二)特权思想方面。

大家近年来始终没有放松政治思想学习,不断加强对干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权力观的教育,让每名干警都能够理解手中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这个看似肤浅,但内涵深刻的道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坚持以提高干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原则,教育干警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指导审判工作,深刻、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实质,明确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根本性问题,做到慎用权力、用好权力。

大家在审判工作中,都能够自觉消除特权思想,增强“公仆意识”,履行好、维护好法官的崇高职业,自觉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清正廉洁的法官形象。

(三)执法规范化方面。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以提高法官的审判技能为起点,努力提升法官的执法规范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紧紧围绕“确保当事人打一个公正、明白、便捷、受尊重的官司”这一工作主题开展工作,并努力做到10各规范,即:立案规范、送达规范、调解规范、庭审规范、审限规范、报批规范、文书规范、卷宗规范、语言规范、着装规范。此外,出台和重新修订了11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执法规范化的管理和监督执行。

(四)司法文书规范化。

为了规范文书制作,全面树立法院的司法形象和司法权威,要继续实施“三级阶梯式校对把关”制度。即:

在此基础上,司法文书规范化要进一步增强,文书质量要进一步提高,全面杜绝低级错误的出现,真正让当事人看清文书、读懂文书。

(五)司法为民方面。

(1)大力开展巡回办案工作。法官定期到各站点巡回办案,参与指导人民调解。

(2)加强立案阶段便民工作。实行一站式服务和一次性告知;为农民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上门立案及格式化诉状,开通立案预约专线、法律咨询热线;对涉及拖欠民工工资,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各类社会弱势群体的案件,采取优先接待、优先立案、优先办理财产保全等措施,依法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对缴纳诉讼费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依法减、缓、免交诉讼费,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起诉权;同时,设立“假日接待”制度,在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指派专人负责接待和立案。

(3)建立联络长效机制。确定每季度召开一次由辖区乡镇党委政府、司法所、人大代表和相关村民代表参加的信息通报会,广泛听取各种意见和呼声,密切关注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把人民群众的意见作为改进审判工作的重要标准。同时,开展法官五进活动,进乡村、进矿区、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开展专项调研,举办法制讲座,召开座谈交流会,深入了解辖区各方面的司法需求及合理化建议。

(4)加强小额诉讼案件速裁机制。对简单民事纠纷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结”,提高办案效率,缩短办案周期,节约诉讼成本。

(5)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在辖区由法庭、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三方参加的调解工作网络的基础上,实行“四元一点”纠纷多元化处理方式。该机制实现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治安调解的有效衔接,实现既注重解决纠纷,更注重化解矛盾、减轻当事人诉累的效果。

第五篇:宣传工作取得成效

宣传工作

集中整治“三超一疲劳”专项行动工作开展以来,榆林市高交三大队以“五进”宣传为平台,以专项整治为契机,积极抽调专人组成宣传组深入辖区沿线村镇、企业、家庭、学校和社区,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以“珍爱生命 拒绝三超一疲劳”主题宣传活动。在宣传过程中,宣传组除了采取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散发资料、组织驾驶人及乘客观看展板之外,还充分利用电视、报刊、信息网络等多种传煤资源进行宣传,有效扩大了宣传覆盖面,收到良好效果。

据统计,宣传活动共散发宣传资料10000余份;张贴宣传挂画100份;发放《告驾驶人的一封信》5000份;悬挂宣传横幅36条;巡回展出宣传图板和事故典型案例展板10余次;播放交通安全广播5余次,受教育人数达6万人次。

“三超一疲劳”整治成效显著

坚持警力下沉一线,科学调整勤务模式,始终坚持“严打、严管、严防、严治”的方针,充分发挥省际卡口和测速设备的监控作用,加强超速交通违法行为的监管。集中时间、集中警力、集中地点,全力以赴抓好统一行动日专项整治工作的落实,并取得了可喜的战果。据统计,截至目前为止共出动警力824人次,警车210台次;投入使用测速车3台、执法记录仪12台、照相机30台;查处机动车超速8083起、客车超员5起、货车超载128起、疲劳驾驶98起,其他违法行为544起。

下载三农贷款取得的成效[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农贷款取得的成效[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农贷款存在问题和困难[共5篇]

    二、存在困难及问题 (一)供给渠道单一,资金缺口大。目前,长汀县信贷支持“三农”的承贷主体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农信社“一农独撑三农”的单一格局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据测算,今......

    农信贷款流程

    农村信用社按揭贷款操作流程 ( 住宅商铺 ) 按揭贷款实行合同利率,遇法定利率调整的于下年初开始按相应档次执行新的利率规定。贷款期限商铺最长不超过10年,住宅不超过15年,贷款人......

    农民住房抵押贷款:支持“三农”的新途径[合集]

    农民住房抵押贷款:支持“三农”的新途径近年来,湖州吴兴农村合作银行围绕农民贷款难、难贷款问题,在创新农民抵押担保方式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尤其在农民住房抵押贷款上大......

    联保贷款:联结信用社与“三农”的桥梁

    联保贷款:联结信用社与“三农”的桥梁──对获嘉县农村信用社发放联保贷款的调查与分析 河南省获嘉县地处豫北平原,总人口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万,占86.7%。全县耕地面积44万亩,......

    三农评论

    深化综合改革 更好服务“三农”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03日 01 版)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对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做出全面部署......

    情系三农

    情系三农,关注农民工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经与管理学院2010级4班 行政管理专业 小组成员:张英 沈玲玲 王威力 朱国超 张玉 王元捷 阿种达石 邵茂勋 辜丽玲 郑彩美 黄......

    专题三 聚焦“三农”(汇编)

    聚焦“三农” 浙江省富阳中学何志兴 【背景材料】 材料一201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为期两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2日在京闭幕。会议指出,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是:......

    三农演讲稿

    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听众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东买里乡中学教师黄春香。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根网线连四方,万紫千红总是春》。 记得在我上小学时,老师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