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3 17:18: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最近,我们根据近两年来对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中提供的情况,对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车辆管理状况进行了汇总与分析。我们发现,这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车辆管理方面漏洞很多,公车私照、购车资金来源不明、旧车处理资金去向不明等问题,使这些公务车辆长期游离于管理之外,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一、公务车辆普遍不入固定资产账两年来,我们对全县近三十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中发现,有相当部分单位的公用车辆未计入固定资产账。这样做造成了在车辆管理方面,机关内部管理与国资部门管理衔接过程中的脱节,还在一定程度上使国资部门对其国有资产管理失控。

二、公务车辆购买手续不合规定在审计中我们发现,一些单位为了逃避检查,在车辆购入时,在购车手续上大做文章,有的甚至以个人的名义购买。从表面看,这些个人车辆不在审计的范围之列,但是这种行为却为以后车辆的变卖作了铺垫,这就意味着国有资产的潜在流失。

三、公务车辆费用开支不尽合理由于这些单位很多车辆从审批、购买环节就是畸形,因此,在车辆费用开支方面必然会出现漏洞。有的是有车辆但没有相应的费用开支;有些是车辆费用开支很多但在账上却找不到车辆。这种前后不相符的情况本身就说明这些单位车辆管理十分混乱。

四、公务车辆变卖更新随意性大目前,由于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尚未对这类固定资产拍卖程序实行统一管理,使得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随意变卖、更换或是与其他单位长期交换使用公务用车。由于这部分公务车辆大都未被列入固定资产账,使得其从购置到变卖,痕迹不清,国资部门很难对其实施控制和管理。

经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单位内部管理与国资部门有效监控之间发生脱节,造成一些单位受部门利益的驱动,钻了空子。二是管理观念淡薄,造成一些单位片面地认为反正这些车辆无论以什么形式购买都是国家的,变卖了再重新购买,也是国家的财产,不会流到别处。殊不知,在这种变更的过程中,旧财产价值的随意变迁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资产的流失。三是监管不力,造成公务车辆变更缺乏必要的审批程序,处置国有资产随意性较大。四是公共财政框架尚未建立对公务车辆管理也有负面影响,很多单位在车辆管理上处于散兵游勇状态,缺乏长期统一的监控管理机制。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采取措施让隐姓埋名的公务车辆浮出水面。从目前情况看,还这一部分隐藏了真实身份的有问题车辆以本来面目是尤其重要的。对已经既成事实的挂着私家拍照的公车如何处理,我们建议纪检、监察及财政等有关部门尊重既成事实,制定具体的处理办法,出台相关政策,使之浮出水面,纳入正常的使用管理范围,从而避免被上级收缴、处理的尴尬局面产生。

第二、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车辆管理平台,搞好内部监控。这种平台的建立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而且这也不是简单的建立一个固定资产账的问题。应该说,这种平台代表了一个单位内控制度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其内涵主要包括建立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公务车辆管理系统;严格公务车辆购置、修理及处理的审批程序;实行公务车辆使用及保养的责任制等等,使公务车辆从购置到处理的各个程序都有人负责,有章可循,有账可查。} 第三、实行公务车辆变更的核准制和备案制,强化外部监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的管理,外部监控主要依靠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我县应该针对公务车辆管理出台相关政策,对于公务车辆要实行到国有资产部门办理核准或备案手续的硬性规定,会进一步强化对各单位公务车辆的管理和监控。

第四、加快评估中介机构的建设速度,使公务车辆管理规范化有所依托。尤其是在公务车辆处置环节,科学、规范的评估是极其必要的。我们认为,应该尽快成立一个有评估资质的中介机构,协助国资部门来公正合理的完成应该交由统一管理的公务车辆拍卖程序,使这一行政行为市场化,避免失控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第五、公共财政框架要在更加广泛意义上建立起来公共财政框架不仅仅局限在对公务经费的集中支付上面,我们认为就公务车辆的管理来看,我县的大财政框架应该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建立起来。虽然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需要雄厚的财政力量作后盾和支撑,但是我们认为,应该从局部环节入手逐步实施。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从目前情况看,我们的财力达不到对各单位公务车辆的统一配置和统一管理,但是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我们能做的是将这些公务车辆的费用在集中支付的制度下统管起来,我们能做的是启动公务车辆的拍卖程序,将符合更新标准的公务车辆以公开透明的价格和程序变卖,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第六、推动公车改革,避免公车使用弊端。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公车改革试点地区的经验,并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尝试进行公车改革,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效避免在公车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不尽合理的现象产生。我们在尝试改革的过程中,既要避免照搬,又要切合实际。

第七、搞好公务车辆清查,及时更新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底账。我们认为,应该在全县范围内搞一次公务车辆清查,不仅是为了摸清各单位公务车辆底数,还要达到促进这些单位尽快建立本单位的公务车辆管理系统,形成科学规范的内控管理体系的目的,当然,这后一个目标是比较高的,需要我们共同做出努力。

竹山县严把三关加强公务车辆管理

今年以来,竹山县严把公务车辆配置、使用、处置关,着力规范公务车辆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取得了明显成效。

坚持“五不批”,集中采购制,严把车辆配置关。坚持“五不批”,源头严控公务车辆配置。一是单位欠帐或职工福利待遇落实不到位的不审批;二是未通过纪委审查的不审批;三是对配置数量超过标准的不审批;四是对价格超过配置标准的不审批;五是申请单位必须有相应的购车资金渠道或规定的指标,不得占用其它专项资金,无相应来源的不审批。本级公务购车一律通过政府集中采购,公开、公正、节约购车,并对车辆一律登记建卡,拍图上网,公开管理。对违规超标购置车辆一律收缴划转或拍卖。

坚持“七举措”,严把车辆使用关。采取七项措施着力规范公务用车。一是由纪委统一组织印刷公务用车标识,实行统一编号管理,接受社会监督;二是驾驶人员一律不得饮酒驾车;三是公车一律杜绝私用,节假日除留值班车外其它车辆一律封存车库。领导干部不得驾驶公车,违者将通报;四是对高档宾馆、娱乐场所进行寻查,掌握公务车辆进出使用情况,杜绝使用公车进入高消费场所;五是对车辆使用费用实行分类定额,限额包干,按规定标准核销,节余留转使用,超支不予核销。由于驾驶员过失或违规造成的损失由驾驶员自己负责,单位不得通过其它渠道变通核销;六是将公务车管理纳入单位年度综合治理、文明单位的考核,凡有在公务车管理上违规的将取消评选资格;七是实行举报制,对举报公务车管理违被规定,经查属实的,对举报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坚持“六标准”,严把车辆处置关。公务用车处置必须按程序报批,公开、透明处置:一是坚持处置必须达到规定行驶里程和使用年限的标准;二是处置车辆时,将车辆统一交回财政局设置的资产处置平台,统一组织评估,统一组织集中公开交易,收入入财政专户,扣除相关费用后用于车属单位的资产更新改造;三是车辆报废由车辆管理所出具强制报废检测报告,然后将车辆收回统一送到规定的报废车辆回收站;四是车辆捐赠、划转必须有相关依据和有关领导批示,方可审批;五是其它车辆损失必须有相关的法律文书,对车辆有明确认定,否则不予审批;六是对不按程序规定违规处置车辆收入一律收缴国库,平衡预算。

打造公务车监管“四个四”模式

(一)坚持“四结合”,掌握公务用车现状。坚持调整工作思路与抓住主要环节相结合、争取领导重视与发动群众支持相结合、突出工作重点与拓展清理范围相结合、开展自清自查与深入调查核实相结合,对全市各单位车辆编制和配备、现有车辆超标、车辆注册登记等情况,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集中清理整顿。

(二)实施“四严控”,加强公务车辆配备管理。一是严格控编。对全市各单位原有的车辆编制进行重新修订,严格控制公务车辆编制数。二是严格控标。出台了《岳阳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地厅级单位只能配备25万元以内、排气量2.0升(含2.0升)的国产轿车;县处级单位只允许配备20万元以内、排气量2.0升(含2.0升)以下的国产轿车;乡科级单位一般不配备公务用车。三是严格控购。作出“四个一律”的规定:即超编制、超标准、高配置配备公务用车的单位,市控购办一律不得办理控购,市交警部门一律不得注册登记,市公务车辆联席会议一律不列入集体审核议程,未达到车辆规定使用年限或行驶里程数更新车辆的,一律视为违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四是严格控费。实行“四个定点”,即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定点保险、定点停放。

(三)推行“四分权”,规范公务车辆审批行为。一是明确定编权。将市委编办纳入市直公务用车管理职能单位,在市委编办新增公务车辆编制管理科,建立市直单位公务用车编制档案,专门负责全市各单位公务车辆的编制管理。二是明确控购权。将公务用车编制审核权从市财政局剥离,市财政局控购办只负责办理已由市委编办核准了编制数量与配备标准的公务用车的控购手续。三是明确审核权。建立由市政府办牵头,市财政局、市委编办、市廉洁自律办、市公安交警支队等部门组成市公务用车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公务用车审批联席会议,集中对全市新购或更新车辆实行集体审核,全方位进行监督。四是明确注册权。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对全市公务用车注册登记,车辆实际标准与审批标准不一致的,一律不予注册登记。

(四)落实“四保障”,狠刹公务车辆使用上的不良风气。一是建立报告制度。出台《岳阳市公务车辆事故报告制度》,要求全市所有单位发生交通事故的,事故单位和交警支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以书面形式向市纪委党风廉政室报告情况;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立即报告。二是明确监管责任。向全市处级单位党政“一把手”寄出了《致党政主要负责人的一封信》,要求认真履行“一把手”对本单位公车管理的监管职责,对因工作失职导致职责范围内工作人员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按照“一岗双责”的规定,对单位“一把手”严格进行问责。三是组建督查队伍。由市交警部门、市电视台、市纪委监察局等联合组建一支对公务用车不正之风进行督促检查的工作队伍,不定期开展对全市公务车辆管理使用的明察暗访。四是严肃予以惩治。凡领导干部擅自驾驶公车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且一律由市纪委直接立案调查。

第二篇: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单位办公、科研及其他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利用的效率,构建节约型政府,树立廉洁奉公的社会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问题 对策

(英文内容提要与关键词)

Abstract The fixed assets of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unit is an unit to transact, research and other businesses develop of the important material promise and strengthen the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of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unit, for exaltation the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unit fixed assets make use of of efficiency, set up an economy type government, set up incorrupt receive male of the social image has important meaning, this text manages to the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unit fixed assets medium the existent problem carry on concrete analysis combine at this foundation up put forward the counterplan of strengthening the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unit fixed assets management.Key words: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unit Fixed assets Problem Counterplan

目 录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含义„„„„„„„„„„„„„„„„„„„„„„„„„1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

(一)资产购置存在漏洞„„„„„„„„„„„„„„„„„„„„„„„„„„„„„2

(二)资产使用问题较多„„„„„„„„„„„„„„„„„„„„„„„„„„„„„2

(三)资产处置不够规范„„„„„„„„„„„„„„„„„„„„„„„„„„„„„3

(四)会计核算存在滞后„„„„„„„„„„„„„„„„„„„„„„„„„„„„„3

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3

(一)、管理机制仍不完善„„„„„„„„„„„„„„„„„„„„„„„„„„„„3

(二)、管理体制仍需理顺„„„„„„„„„„„„„„„„„„„„„„„„„„„„4

(三)、管理过程亟待规范„„„„„„„„„„„„„„„„„„„„„„„„„„„„4

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4

(一)从思想认识入手,提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加大领导重视力度。„„„„„„„„„„„„„„„„„„„„„„„„„„„„„„„„„„„„„„4

(二)从体制和机制入手,消除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深层次障碍,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制度。„„„„„„„„„„„„„„„„„„„„„„„„„„„„„„„„„„„4

(三)从管理制度入手,建立系统、透明、规范的管理体系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4

(四)从监管和执法入手,将问题消灭于萌芽,大力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4

(五)从人员培训入手,建立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5 【参考文献】

1.苏文胜,王巧丽;会计政策选择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 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 2.刘晓北;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J];财会研究;2006年03期

3.肖成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0年07期;4.王 建;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J];潍坊教育学院院报;2009年03期;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陶 波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含义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就是利用价值形式,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调拨、报废、出售等方面进行控制监督和考核,提高使用效率。但由于政策性因素及单位内部自身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严重影响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一大隐患。因此只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才能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更好的实现公共财政的目的。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自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第35号令《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第36号令《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逐步规范,管理效率明显提高,但在具体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一)资产购置存在漏洞。由于审批单位和使用单位间的管理脱节,监管机构不可能详细了解使用单位资产的实际状况和具体用途,“架空”审批权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某些行政事业单位利用专项经费,以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或指挥部等名义脱离财政部门监督,在原有办公设备和专业设施比较齐全的基础上,大量购买,借机更新换代原有办公条件。尽管财政部门在固定资产购置环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合理使用的前提下避免浪费,但由于资金控制权仍属于预算单位本身,尽管《两个暂行办法》实施多年,但是有些预算单位的负责人把握政策性能力欠缺,利用预算资金购买固定资产的时候,甚至没通过财政部门的审批监管,直接购买固定资产。有些预算单位在预算资金比较宽裕的状况下,通过购买固定资产来花掉当预算结余的情况屡有发生,重复购买、大量采购、超规模购买等现象自然应运而生。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固定资产时仍存在一些漏洞。某些地方在谈判小组的选择、标书的撰写上不够规范,导致人为因素加大;一些单位采取“化整为零”的战术分解采购规模,刻意规避政府采购。政府采购相关人员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但在具体执行时力度不够。私下交易、暗箱操作、“人情采购”等不规范甚至不合法的行为依然存在。盲目采购、攀比采购、重复购置等现象在个别地方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固定资产违规购置、采购成本增加,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资产使用问题较多。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重行政轻管理的指导思想,内控制度又不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是粗放型的,账、卡、物三方面不是缺一就是少二,很多会计人员只起了记账的功能,账面只反映固定资产二级明细科目的汇总数,至于具体的实物是什么、由谁具体负责资产的安全等问题大多成了糊涂账。依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及时入账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职责,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也是财政部门、主管部门等有关各方处理问题的基础。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普遍没有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或者由非专业人员参与管理,账实不符成了必然。如单位购置或者通过其他渠道取得的固定资产 3

不入账或不及时入账,账外物资游离于管理之外;单位处置固定资产不核减或不及时核减,早已经报废的资产长期挂账,虚增资产的价值。

(三)资产处置不够规范。为了防止行政事业单位任意处置固定资产,达到能从宏观上调剂资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以及加强对处置收入的管理,《两个暂行办法》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固定资产时,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处置价值有规定限额,未经财政部门、主管部门的批准不得自行处理,固定资产的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但由于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使用部门的信息沟通上的问题,处置资产不上报、处置收益不上交的现象时常发生,甚至有些行政事业单位价值不菲的固定资产早已私下处理了,未办理任何核减手续,导致财务人员无法调整账务,造成账实不符,至于处理后的收益,则形成了单位“小金库”。

(四)会计核算存在滞后。

1、会计核算不及时。无法及时反映资产变化,应入未入,该销未销,导致账物脱节、存量不清,个别单位建造的楼房已使用多年,工程支出仍挂在“在建工程”和往来账户中。

2、会计核算不准确。购入固定资产或改扩建固定资产只按发票买价入账,实际支出的运杂、保险、安装等费用不计入固定资产,人为缩小了固定资产的价值;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固定资产借款利息及有关费用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而记入当期事业支出,违反了借款利息资本化原则的;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盘盈、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不进行任何账务处理和卡片登记,长期游离于账外,极易造成资产流失;已投入使用但尚未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只使用,不记账,有的甚至一拖数年,造成严重的账实不符。应据实入账的报废、损毁固定资产,不进行任何账务处理,造成这些固定资产有账无物。

3、不计提折旧,虚增了净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核算中不计提折旧,却设置了“固定基金”科目以反映单位固定资产的价值归宿,明显虚增了净资产。

4、一些单位的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差,一些用公用经费所购置的固定资产,都是借记“经费支出”或“事业支出”科目,没有同时按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导致账实不符。

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既有体制机制的原因,也有管理过程中的缺陷,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一)、管理机制仍不完善。资产形成和配置过程中的管理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导致人为因素过多,没有形成透明、规范、高效的政府采购制度。资产使用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造成管理滞后、浪费严重。资产处置缺乏规范的处置程序和监管措施,致使随意处置、随意核销的情况屡禁不止,资产流失、资产浪费的问题较为普遍。现行的会计制度漏洞较多,亟待完善,如会计制度中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均不计提折旧,这使得资产负债表反映不出固定资产的磨损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背离的程度越来越大,形成资产总量的虚增。监管制度不完善,约束力度不足,尚未形成高效的管理体系和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既难以及时的发现问题,也难以有效的查处违规违纪。

(二)、管理体制仍需理顺。在管理机构上,有的地方归财政部门管理,有的地方归国资部门管理;有的单位内设有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更多的单位则采用兼职。在管理职责上,部门间条块分割、责权不清的问题比较突出,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

(三)、管理过程亟待规范。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仍有待加强,监管内容应更加全面,监管程序应更加规范,监管过程应更加透明。社会化监督工作亟待开展,单一的垂直化部门监管存在较多弊病,社会化监督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全社会的认识有待提高。必须克服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倾向,必须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的认识程度, 必须规范和强化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行政开支不断增加、地方性政府的债务负担也逐渐加大,如何有效利用国有资产,减少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开支,进而减少行政成本也成为建设节约型政府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并使国有资产可以有效利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从思想认识入手,提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加大领导重视力度。对固定资产管理单位的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有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作为组织部门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促使各单位“一把手”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购建、保管、使用、维护和盘存等制度。组织人员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盘点,把国有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本单位工作目标。

(二)从体制和机制入手,消除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深层次障碍,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由于现行总预算会计核算着重反映的是体现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的资金流入和流出。而对于财政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和投资权益得不到反映,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为此,变革现有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参照企业会计制度,试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一方面反映固定资产因自然损耗或资产贬值等原因引起的价值减损,准确地反映单位真实的财务运营状况;另一方面反映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的价值补偿,即单位对购置一项新资产的资金积累和来源,以反映经济资源价值的真实变化情况;在会计核算的帐务处理上可在资产类别中增加“折旧”、“累计折旧”等科目,使折旧和固定资产在资产类项目中结合,直接明了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年末净值。可避免造成账实、账卡不符,滥用“折旧”的名目“冲账”,使国有资产流失;增加“固定资产清理”、“待处理财产损益”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以核算反映固定资产因改建、扩建等原因价值增加或减少以及清理后净损益的情况。

(三)从管理制度入手,建立系统、透明、规范的管理体系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购置、验收、保管、使用、处置等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固定资产的入账手续,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完善固定资产的台账,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固定资产盘点清查,确保本单位资产安全、效益和完整。提倡单位领导人上任时必须进行固定资产的盘点,让主要领导人对单位的固定资产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在调离时,也必须进行固定资产的盘点这样可以将单位领导在任职期限内的固定资产变动情况及时掌握,为领导干部考核提供一个参考数

据。

(四)从监管和执法入手,将问题消灭于萌芽,大力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主管部门或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要把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监督的重点,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固定资产的采购和出入库应有不同的人来担任。不能出现一人兼任数职的情况。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对盘盈、盘亏、报废、损毁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视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要依据清查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内控制度。

(五)从人员培训入手,建立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坚持会计人员持证上岗, 杜绝无证上岗现象;建立健全相关考核制度,并定期进行考核,奖惩分明。

1、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会计人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

2、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业务素质。要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注重在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更新会计知识,熟悉会计处理程序和核算办法,精通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准确判断会计事项,新会计制度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强调会计职业判断,恰当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加强计算机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培训,使财会工作由单纯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使会计人员素质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所以提高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从业素质是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

3、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首先要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保证其独立于其它职能部门,以确保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是否有独立性和权威性是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是否有效实施的关健因素。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除了审核单位会计账目外,还应包括稽核、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和单位内部各组织结构执行指定职能和效率,监督单位业务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并向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更完善的内部控制、纠正错误的建议,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正确处理单位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单位领导人要积极带头遵守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自觉服从监督,同时帮助审计人员克服困难,排除监督和干扰和压力,从而达到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保护国有财产的完整。

4、应用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现代先进管理手段,开发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动态的信息化管理,及时、准确、全面、动态地反映资产的使用和增减变动情况,同时便上同级财政及上级部门掌握信息,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走向信息化、现代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苏文胜,王巧丽;会计政策选择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 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

2.刘晓北;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J];财会研究;2006年03期

3.肖成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0年07期;4.王 建;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J];潍坊教育学院院报;2009年03期;7

第三篇: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机制不健全、管理程序混乱等现象,既不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更不利于贯彻节约能源法,推进公共机构的节能。因此,本文从建立岗位责任制,设置管理岗位,加强固定资产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做好固定资产的报废和清理工作等,最终实现统一使用资产管理软件,数据上传,与财政预算接轨,从而使固定资产管理进入自动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新纪元。

【关键词】固定资产 管理 机制 手续 电算化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国家投资为主体的社会公共和公益事业得到迅速壮大,行政事业单位添置了大量的通用设备、专业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等等,固定资产总额不断扩大,新会计准则在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核算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修改,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工作存在着机制不健全、管理程序混乱等诸多问题,这些情况不仅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存在着不利影响,更加不利于贯彻节约能源法,推进公共机构的节能。为此应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把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轨道。本文就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和发展对策做了粗浅探讨。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

1、领导不够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

在平时的财务管理中,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由于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注重对有严格的财务开支制度规定的管理,比如对开支权限、开支标准、差旅费的开支标准、集体福利等方面的规定较多而且较为具体和明确;而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忽视,甚至不予理睬。

2、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和相应的专业知识,常常有意无意漏记固定资产账的现象常有发生,比如某些单位为个人配置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还有些单位由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为兼职人员或者无证上岗,不具备基本会计专业知识等原因。

3、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各方面的有效衔接,不仅要有金额核算,而且要有数量控制,固定资产数量金额核算需要财务、物资、使用部门的通力合作。但由于许多行政事业单位未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约机制,使内部各部门之间缺少相互的制约,无法保证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置于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之下。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有关人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不强,存在侥幸心理,往往有章不循,有规不守,使内控制度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

4、责任人处罚机制不到位

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要求,应该对造成违规现象的责任人进行处罚。但实际上,一些责任人往往是现任领导或曾担任过领导工作,对其处罚往往是象征性的,或者根本不处罚,造成一些责任人长期逍遥“法”外,制度成为一纸空文。由于对责任人的处罚未得到彻底落实,造成有关负责人责任意识差,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不重视,结果形成恶性循环,产生更多的违规现象。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程序混乱

1、固定资产管理手续不严

固定资产采购、领用、保管、报废、清查等程序不健全,平时只在会计账面上做出反映,缺少实物登记台账,固定资产领用没有记录,手续不完备,造成固定资产资产管理责任的不明确。固定资产毁损、报废、调拨、变卖、转让时,不按规定的程序报经审批,自行处理,不严格履行规定的程序,账务处理不规范。对固定资产缺乏定期的清查盘点,疏于日常管理。

2、重货币资产,轻实物资产

长期以来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对资产的管理没有形成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造成资产闲置和重复购置现象突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拨款的使用和资产的利用效率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

3、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现象突出

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及时、无法真实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资产实物状况,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数量和增减变化情况,有的单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有固定资产相差甚远。如有的办公楼早已竣工投入使用多年了,仍挂在往来账上,没有按照财务制度规定清理入账。还有新购置的固定资产无验收、无登记入账;报废、报损的固定资产没有冲减等。

三、政府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没有充分利用预算、政府采购等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事前、事中监控。财务部门在做预算的时候,对本单位现有固定资产的情况缺乏整体概念,对固定资产购置的预算编制随意性较大,没有从节约、整合资源的角度合理安排固定资产购置预算。在购买固定资产的时候,对必须进行政府采购的固定资产范围、种类认识不深,导致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政府采购制度执行不严,单位自行采购了事。如此一来,难免出现“价高货廉”、“人情采购”,达不到“少花钱多办事”,建设节约型机关的目的,严重者还会导致商业贿赂等违法违规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之所以会存在上述种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历史上长期粗放式管理形成的遗留问题积淀,还有一部分源于现有体制的不完善。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做到“权责分工明确,管理高效有序,过程公开透明,监督检查到位”。据此我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人

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运输设备、家具、文物和陈列品、图书等。这部分固定资产占单位资产比重较大,因此要明确责任人,严格执行《》,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并按照国定资产的有关规定办理报批手续。各单位应建立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实行单位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切实管好各项资产管理工作。

2、设置管理岗位,加强岗位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首先单位领导必须重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意识是提高管理的关键。认识不到位,措施就难以落实,要克服那种重面上、形式上的重视,把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和每一名管理人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实行竞聘上岗。资产管理员作为各级资产业务的具体经办和管理人员,必须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资产管理员必须由会计人员持证上岗,杜绝无证上岗现象,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规范和完善账务处理,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保证账账、账实相符。资产管理员应认真学习相关资产管理的知识和文件,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对各类资产的名称、功能、存放地点、使用情况等要做到心中有数。要认真学习相关固定资产管理及业务流程,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办理各项业务,保证账实相符。同时要及时建立健全各级固定资产台账,完备实物信息资料。要对各部门管理使用的资产由具体保管、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报财务部备查,按月对财务部入账登记的新增资产进行核对、确认。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3、加强固定资产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

加强固定资产的事前管理,就是要把好“预算关” 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对固定资产购置预算根据实际需要作全盘考虑,坚持面向基层、突出重点、保证急需、勤俭节约的原则,根据各部门的职能需要,制定合理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在单位需要整批购置设备且金额超过3万元以上,要通过政府采购方式,进行招投标方式进行购买,防止采购过程过出现商业贿赂等违法违规的情况发生。

加强固定资产的事中管理就是:一要健全固定资产保管领用制度,做到购置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要在固定资产出库环节及时登记固定资产卡片,制作标签,认真粘贴,做到账卡签一对一。二要规范固定资产日常核算,健全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卡片等资料,做到账卡、账账、账实相符。三要建立固定资产使用人责任制度,确保固定资产按规定用途合理使用。四是要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有关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对随意侵占、挪用、非法交易以及毁坏、窃取、丢失固定资产的违法违纪和失职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造成严重损失的还应该追究法律责任。

加强事后管理就是各单位处置资产(包括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应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一律不得随意处置。处置资产应按规定程序进行,以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资产处置后要如实进行资产核销账务处理,对残值收入和转让收入要及时入账,不得私设“小金库”或另存经费支出专户以外的账户。

二、做好固定资产的报废和清理工作

1、分析固定资产报废原因

分析固定资产报废原因能引导行政事业单位做好之后的报废审批和账目清理等固定资产报废工作。

固定资产报废原因有以下几条:

1、固定资产已达到使用期限,并经确定已失去使用效能,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作报废处理。

2、电子设备及高科技产品未达到使用期限,但因技术发展已列入同类产品淘汰产品范围的,已限制了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在技术人员认证后,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作报废处理。

3、由于自然灾害、不可抗力等原因致损而无法修复,或因被盗而无法找回的,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作报废处理。

2、把好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关

根据《福建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一)凡单台(件)价值在三千元以下的资产,由各单位财务、财产管理人员鉴定后,报单位领导审批,定期报机关事务管理局备案。

(二)凡单台(件)在一万元以下,三千元以上的资产,由占用单位提出申请,报主管部门审批,并由主管部门定期报机关事务管理局备案。

(三)房屋建筑物以及单台(件)在一万元以上(含一万元)的资产,占用单位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批。

(四)各单位除规定限额内的资产可自行处置外,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处置须按程序上报,经批准后方可处置和调整有关账目。由管理局或主管部门出具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批复书》作为调整单位有关资产账目的依据和原始凭证。不履行报批手续的单位,按违反财经纪律进行处理。

3、加强固定资产清查,建立完善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一个变动状态,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价值总量看,总是在不断地增减变化。为了掌握固定资产的结构、数量、质量和管理现状,必须有一套完备的资产清查制度。因此,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备的资产清查制度,使资产清查工作步入制度化、经常化轨道。一是要建立定期清查制。各行政事业单位至少每年年终要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核对来摸清“家底”,对盘盈盘亏的资产,要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按规定及时处理;对资产结构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盘活存量资产。防止积压闲置,做到物尽其能,物尽其效。二是建立重点抽查制。各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要依据会计核算资料,对资产使用重点部门进行重点抽查核对,做到账、卡、物相符。三是建立离任核查制。单位领导或资产管理人、使用人员离任时,要组织核查,办理资产移交和监交手续,确保人走账清,防止资产流失。

三、实现固定资产电算化管理

1、政府设置机关事务管理局进行管理

为了规范资产管理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使用管理,保证电算化工作的质量,政府设置机关事务管理局进行管理。开展资产管理电算化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包括资产管理电算化岗位责任制、计算机硬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只有形成了完备的管理制度,加上政府统一监管,才能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电算化管理不断改进与发展。

2、统一使用资产管理软件,数据上传,与财政预算接轨

固定资产电算化管理是利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单位财会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建议使用由金网际公司开发的预算单位资产管理软件,该软件可以让使用单位的主管部门和政府管理部门实现数据逐层上传,而且与财政预算接轨,达到统一管理。

3、固定资产的管理进入自动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新纪元

软件根据固定资产十一大类不同类别属性设置不同的管理模块,各模块既有独立功能又互相联系,集账务处理、汇总统计,数据分析于一体,进行固定资产不同类别的数据输入、修改、删除、查询统系、报表输出等,可以全面掌握本单位的资产存量、结构及分布等情况,为单位制定有关政策、资产调剂及采购提供科学依据并当好参谋,充分发挥资产管理的职能作用。

设备管理模块包括主设备和附件的增加、删除、修改,对主设备和附件的查询统计并输出相关报表组成。采用单台件管理方式,既一条记录对应一台/件设备,设备编号是唯一的,系统自动给出,不能有重复。可按分类号、类别名、设备号、设备名称来定位要删除可修改的设备,打印验收清单、固定资产管理卡片、标签等;可通过设备号,保管人、使用部门、存放地点、登记日期等进行单项查询,让单位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动向及使用情况。同时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报废、处置、调拨、清查都可以通过该软件实现数据连接与上报。

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坚持单位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使用中的不当损失和浪费。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应当定期清查盘点,做到家底清楚,账、卡、实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最终实现自动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固定资产管理。

[参考文献]

1、王静、王环《加强事业单位财产管理的思考》中国工会财会杂志社,2007年2期,第22页;

2、宁召锋《关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中国工会财会杂志社,2008年1期,第22页;

3、杨城、黄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创建节约型行政管理机关》论文天下;

3、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4、冯力涛:浅论企业财务战略,财会月刊,2001年10月,第21页

5、黄静:《存货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经济管理,2000年7月第1版,第99页。

第四篇: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固定资产是资金的实物形态,是保证完成各项行政工作和事业计划所必须的物质条件。通过几年来的审计发现,长期以来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重钱轻物,对固定资产管理不严、核算不实、记账不规则,造成固定资产状况不清。笔者认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1、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制不够健全,无固定资产卡片账、无固定资产明细账,无固定资产

验收、登记等各项制度。一些单位账面只反映固定资产总值,没有记载明细资产的实物数量及其价值,由于固定资产实行原始计价一惯制的办法,单位会计无法确认盘存资产数量的多和少及其价值的增和减,账面资产总值失去了对实物的控制。

2、增减固定资产不能及时、正确地进行账务处理。导致账物脱节、资产存量不清。审计中发现一些单位购入、捐赠的资产应入账未入账,变买或报废的资产应核销未核销。甚至还有一部分单位购买、建造的办公楼已使用多年,一直未入账或仍挂在“在建工程”账户中。

3、出租资产管理不规范。审计发现一些单位出租部分办公用房,收入未全部进账,直接抵顶了账外的单位招待费、福利费支出,财会部门对本单位租凭收入的情况没有任何记录,会计监督失控。并且有的单位一部分资产长期在帐外出租、出借,其收入极易形成“小金库”,容易诱发腐败行为,不利于对资产的监管。

4、固定资产的盘点不及时,或报损过于轻率。部分单位领导只重视购置,忽视日常管理。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不强,长期不予盘点,以致于有部分固定资产已长期不存在,单位领导却一无所知,或即使知道也不愿意加以处理,形成长期挂账。再者有部分领导对固定资产处置存在随意性,未按有关程序报批。在处理上也过于轻率,有部分可以追回的资产或是碍于情面、或是怕麻烦不予追回,大笔一挥加以报损,造成资产的严重流失。

5、私下交易,长期滞留账外或被借用。审计中发现有部分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主动或被动地与被征收对象达成默契,以对方提供的实物,如小汽车等,抵顶行政事业性收入,这些资产长期滞留账外或被借用,逃避了正常的监督检查。

为合理、有效地利用固定资产,保障其完整与安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杜绝可能发生的违纪违规行为,现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建立健全财会人员考核制度,并定期进行考核,对财会管理工作做得好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不能胜任会计岗位的要及时进行调整。

2、每年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按有关规定、有关程序及时进行处理。尤其是领导变动时必须进行固定资产的盘点,让前任领导走的明白,后任领导接的清楚,两任领导对有所了解,也可以掌握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限内的固定资产变动情况,为领导干部考核提供一个参考数据。

3、加大领导重视力度,对固定资产管理衽单位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有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作为组织部门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促使各单位“一把手”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购建、保管、使用、维护和盘存等制度。把国有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本单位工作目标。

4、大力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经济监督部门要把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监督的重点,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

第五篇: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由于财务管理工作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显著,逐渐地成为了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只不过因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致使在我国,财务管理并不能得到相应的重视,还因为存有一些不稳定因素,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更加困难,成为了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中较为薄弱的一环。可见,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加强的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与此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方法作为对策。【关键词】财务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 资金安全

一、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定义

为了充分发挥行政单位所支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更好的完成行政单位对于财务管理所进行的工作,就必须将做好其财务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也是一种反腐反贪的关键措施,因为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其中包括同时也是防止贪污、腐化行为的重要举措。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管理、定员定额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监督和财务分析等内容。

二、行政财务管理存在的意义

改革的深化与市场经济的完善促使资金的来源渠道与层次增多,致使事业单位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此时如果事业单位继续墨守成规,按照本来的模式去管理,那将会使事业单位丧失经营的主观能动性,丧失事业单位人员的创造力。于是,为了完善企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并应对外界激烈的竞争需求,行政财务管理便应运而生了。

三、行政财务管理过程中突出的问题(一)体制落后,漏洞较多

首先是专项资金与预算外资金管理问题。由于管理体制的混乱,致使专项资金出现了分类不明,款项杂乱的问题,而预算外资金则由于分流收支不调的缘故,出现了预算外资金供养原本是由财政供养的项目的情况,这不但加大了财政的压力,削弱了财政所供给资金的使用效益,还大大削弱了其所具有的宏观调控能力。其次分配制度不合理的问题。社会的不公平分配与分配主体多元化是致使腐败现象频发的一个原因。之所以会产生预算外资金,其中一大部分原因就是政府对地方行政部门的放权让利,地方行政部门对预算外资金性质的不理解,导致政资金分配权力的分流与混乱。在利益的驱使与攀比心理的作祟之下,部分地方行政部门想尽办法获取预算外资金的渠道,使得腐败现象日益严重。

再者是事业单位并不能对财务管理进行有效及系统的控制。现如今,国家事业单位因其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主要渠道是由国家财政投入,致使国家被迫成为了事业单位所持有的净资产最终所有人。然而国家又将所提供资产的管理与经营权交给了公共事业单位,让其进行自行管理与经营,这种只投资而不进行管理的现象只会导致财务管理的混乱以及财务管理的效率低下,而且大部分事业单位会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对国家财政资金投入的争取,从而忽视了对于国家财政资金的管理,对其使用效率的探究,甚至有少数事业单位会出现财政支出严重超标的现象,从而导致腐败现象的逐步养成。(二)会计管理工作混乱

首先是由于会计工作的方式没有得到统一,一些事业单位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记账方法,而不进行会计工作的电算化,致使会计的核算得不到统一,财务的不规范处理,记账凭证的填制多有错误,账簿所记录的数据差错也比较多,甚至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连按规编报的要求都做不到。可见会计管理工作这一环节十分薄弱。

其次,由于部分事业单位的不够重视,使其会计核算极其马虎,不严格按照规范来行使,还有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的现象也常有发生。一些事业单位并不能完整地记录财务管理的基础信息,不能很好地建立明细台账,不能健全其内控制度。一些协议与合同不完整,收费数据不完整,资金不严格管理,业务与财务管理之间的联系断裂,脱节,致使会计工作效率十分低下。而且部分事业单位没有按照规范来分离会计与出纳的职能,出现岗位之间相互串为的现象,让监督工作的实施变得复杂,大大削弱了监督工作的力度,致使一些违规现象例如白条抵库现象的大量存在。(三)票据管理的混乱与挂账现象的繁多

税款流失、小金库等问题的频繁出现,是由于规范不严格的票据管理造成的。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中,白条与假发票堆积成山。有些事业单位还采用自制的票据用来完成费用的收取工作,对事业内外部的控制与检查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一些发票的填写出现了不规范的现象。在一个就是挂账的混乱,由于没有对往来款的挂账进行及时的清理,领导人员与相关财务人员重视不够,致使许多的单位存在往来款挂账的现象,而且其挂账余额慢慢由小变大,挂账的时间慢慢的延长,这不仅仅影响到了负债与资产的真实性,更是大大增加了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风险,极大地削弱了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能力。

四、解决财务管理突出问题的方法(一)进行资金的分类管理,资金的统一支配

为了资金的统一支配,完善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必须加强借款合同的履行力度并重申相关规定,严格规范地方行政人员的行为,严厉杜绝职工借用公款的现象,并对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借款业务进行借款条件的抬高,监督其履行力度。在此基础上,还需明确一点:政府财政部门拥有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资金的所有权和支配权。

要弥补国家消极对待资金管理与经营的现状,首先需做好一件事,那就是规范政府采购项目,和对项目进行招投标工作的准则,在政治资金管理的源头上进行有效及系统的资金控制,并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对各项支出进行跟进调查,做好项目工程最终的验收工作。并要求相关事业单位内部必须采取对财务进行集中与统一的管理办法,这也是大部分现代企业进行经济管理的常用办法,这样就能够加强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的监督与协调从而应对财务检查与财务审计力度的加大,防止财务风险的增多。

(二)健全单位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

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我们的事业单位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更加合理地对部门内外预算进行编制,统筹,从而方便收支项目的进一步理清与细化。事业单位与会计人员必须遵守部门预算,不任意更改预算方案,坚持按规程实行,以达到收支平衡与以收定支的效果,防止财务缺口的出现。

责任分明,职能细化。事业单位在进行人事管理时,一定不能将一些职务职能相混杂,要坚守职能到位,责任分明的原则,以保证账务与实际相符,而且财务人员必须跟进所负责项目的实施,参与到该项目监督与管理工作中,从而使财务与工程的联系更加紧密,防止脱节现象的发生。(三)加强票据管理与挂账的处理

票据的合法使用是票据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采用自制的票据用来完成费用的收取工作是不合规范的,相关票据应该由事业单位的财会部门进行统一领取与购买,并加以严格控制管理,其它不关联机构和个人并没有购买的权利。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还需加强对票据的缴销工作,进行票账相对,以做到票账额度相等。对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进行制度规范是处理长期挂账的有效措施,在建立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对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进行必要的教育与检查,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才是提高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与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使挂账现象得以有效的改善。

结语:当前,如何进行预算编制的改进,如何实施国有资产管理,如何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只有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理改进,不再停留不前,才能顺应经济时代的发展,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所支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参考文献:

[1]张东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财会通讯,2010(10).[2]郭雪飞.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J].会计之友,2011(1).[3]许群.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与会计工作实务.中国市场出社,2007年版.[4]赵秋敏.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会计之友》.2006(2).[5]单永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技资讯.2006(4).本文转载自 会计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如需转载 请注明出处 谢谢!

下载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 者 杨娓娓 学籍批次 1303 学习中心 江苏盐城响水奥鹏学习中心 层 次 专升本专 业......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加强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单位,其所拥有的国有资产是单位正常办公以及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物质保障和前提,因此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至关重......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欧阳光辉 内容摘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行使职能及各项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管好用好这......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有资产在保值和增值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其管理的对象和重点并未涉及到行政事业单位及非经营性资产。由......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文提纲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相关制度方面的现状(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面的现状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状 (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发挥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作用日益彰显。内部审计不仅可以促进廉政建设,提升政......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及时发现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能够帮助及时纠正错误所在,提高财政管理工作,从而减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压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