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车辆调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车辆调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车辆调度管理水平怎样才能进行提高是企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要非常重视的问题,同时也要对车辆调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解决的措施。在车辆管理方面要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同时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重视。
车辆管理现状
1.1 车辆运用频繁,供需矛盾突出
车辆在使用过程中要对消耗情况进行重视,在使用的时候要将其控制在合理的水平,这样能够更好的缓解车辆在使用中存在着的使用供需矛盾,同时也能更好地对车辆情况进行掌握。对车辆的使用消耗情况进行控制同时也是强化车辆管理和提高效益的重要措施。在对车辆进行管理的时候也要进行宏观控制,这样能够更好的对供需不平衡情况进行解决。
1.2 人员素质不强,安全隐患尚存
很多的驾驶员在使用车辆的时候,通常都只是会开车,在车辆保养方面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这样在车辆出现故障的时候无法及时进行解决,同时在排除故障方面也存在着技能不成熟的情况。还有些驾驶员将公车进行私用,这样就使得很多的公车逐渐成为了私家车,在车辆使用过程中经常存在着保养不到位的情况,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随机性和分散性,这样也使车辆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1.3 管理随意化
一些车辆管理人员对车辆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对车辆安全影响因素比较重大的方面重视程度是不够的,在平时的时候对驾驶员的教育也是非常少的,在管理方面也是非常松懈的。很多的人员在使用车辆的时候也出现了出车手续不规范的情况,同时在车辆使用方面也存在着时间过长的情况,这样非常容易导致驾驶员出现疲劳驾驶的情况,同时对行车安全也是有一定的威胁的。很多的事业单位在车辆使用方面通常存在着一人多车的情况,这样就使得驾驶员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对车况不熟悉的情况。
1.4 维护保养落实难,维护保养意识不强
一些驾驶员在工作中责任意识是非常淡薄的,同时在维修技能培训方面也存在着不到位的情况,很多的驾驶员通常只是会开车不会修车,这样在车辆出现故障的时候经常存在着不能及时排除的情况,这样非常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出现。车辆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车辆的性能进行掌握,性能降低会导致机械故障的发生率增加,这样就要求在平时驾驶员一定要在保养方面达到要求。
车辆管理方面采取的对策措施
2.1 强化法规意识,坚持依法施管
在车辆管理方面要不断强化教育,在对驾驶员进行教育的时候可以将车辆管理法规进行深化,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将只能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同时在教育的时候要提高思想认识,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驾驶员在法制方面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重视日常的学习,这样能够更好的在日常工作中进行落实,同时能够更好的将车辆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要重视长远利益,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不懈。
2.2 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分责定管
在车辆调度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在管理思路方面进行改进,在对车辆进行管理的时候可以实行车辆管理责任制,在日常管理中可以对工作进行分解,同时可以将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同时将责任进行划分,这样在管理过程中能够更快的明确责任。在管理中要对责任意识进行强化,同时,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保证每辆车都有人来进行管理,同时要保证每个人员都明确自己的责任。
2.3 强化人才意识,坚持人才促管
车辆调度管理也是要有专业的人员来进行管理的,因此,在管理方面要不断的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要重视人才的选拔,同时对人才的培养也要进行重视。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既要对人员的专业管理素质进行要求,同时也要对其文化素质和思想进行重视。在确定好人员以后要对其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式上也是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的,通过不同的培训方式能够更好的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在车辆调度管理方面进行提高。
2.4 强化创新意识,坚持科技兴管
创新是不竭的动力,创新是发展的源泉,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始终坚持把创新贯穿于车辆管理的全过程。一方面,要创新管理理论。车辆管理人员应积极更新观念,努力探索适合新形势下的车辆管理机制,构筑科学、实用的车辆管理理论体系。
2.5 强化大局意识,坚持齐抓共管
车辆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单位各个部门,要从大局出发,积极调动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使人力、物力、财力、业务向车辆管理聚集和倾斜。各个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全,尽职尽责,做到上下一股劲、机关一盘棋、同唱“一台戏”、合拧“一股绳”,真正形成抓车辆管理工作的整体合力。
完善车队管理的各项环节
3.1 车辆管理
单位要严格按编制和标准配备车辆,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车辆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台帐,确保行车安全。落实车辆例保制度驾驶员对车辆要做到勤检查、勤维护、勤保养,确保车容整洁、车况良好。车辆须按期年检,过期未检的车辆严禁上路行驶。坚持车辆安全检查制度,单位每月对车辆普查一次,遇重大节日、大型活动要对机关车辆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车辆完好率达100%以上。
3.2 车辆使用
车辆使用时,调度人员应按规定详细填写《车辆调度记录表》,并确保记录的真实性。所有车辆在行车时应带齐所有交通部门备查的证件。驾驶员驾车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及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服从交通警察的指挥和检查,维护交通秩序,谦虚谨慎,文明驾车,确保行车安全。每车应设置《车辆行驶记录表》,司机使用前应核对车辆里程表与记录表上前一次用车的记载是否相符。由司机登记行车来往地点,用车人员签字核实。车辆油料管理实行定额用油、一车一卡、专卡专用的制度,不得转借。车辆加油回执应按月交单位统一登记备查。车辆的一切费用(修理费、油料费、路桥费、停车费、保险费等),必须经单位办公室统一登记再按程序办理报销手续。
第二篇:接送学生车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管理对策
接送学生车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管理对策
一、接送学生车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辖区个别幼儿园仍无视国家法律法规,仍有个别人使用违法车辆接送学生,名义上在方便学生、家长,节省学校成本,实际上是在用孩子的生命安全做代价,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学校、幼儿园不但要付出高额的经济代价,而且学校负责人、老师、车辆所有人及驾驶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受到处理,并将造成较大的政治负面影响。
1、驾驶人安全意识淡薄。接送学生车辆的驾驶人大多是个体业主,常年忙于营运,逐利思想较重,法律意识、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有的人驾龄短、驾驶经验不足,有的没有客运车辆驾驶经验,缺乏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
2、。接送学生车辆存在超员情况,个别车辆核载七、八人,可是实际装载一、二十人,与交警部门打蹭边球,甚至有的车辆超载更多。学生乘坐的车辆五花八门,防护设施较差,安全系数较低。
3、管理存在漏洞。接送学生的车辆有的是私用的面包车、三轮车,根本无法识别是否是接送学生的车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措施不力,对交通安全不重视,各项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对于交警的治理配合不积极。
4、车辆性能状况差。接送学生车辆既有学校自备车,又有临时租赁车辆等,而且其中有相当部分车辆经过私自改装,或超过使用年限和存在严重机械故障,安全技术性能难以保证。
5、部门综合管理机制不全。公安、教育、交通、安监等部门以及学校都有履行其管理职责的义务。但是在管理工作中,呈现出一家或几家各唱“独角戏”的局面,难以有效发挥综合管理作用,诸多工作环节上的不到位,给脱管、漏管违法上路提供了可能。
6、正规校车购置运行成本较高。目前,在校车的购置及使用上,一般都是由学校自行购置、自行维护管理,而规模小、资金紧缺的学校则会退而求其次,通过市场寻找、租赁低价位的客车服务来接送学生。
7、接送学生的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接送学生车辆的驾驶人大多是个体业主,常年忙于营运,逐利思想较重,法律意识、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有的人驾龄短、驾驶经验不足,有的没有客运车辆驾驶经验,缺乏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甚至有的驾驶人无证驾驶,给学生交通安全埋下了重重隐患。
8、接送学生的车辆大部分比较隐蔽,有的是私用的面包车、三轮摩托车,根本没有办理营运许可证,无法识别是否是接送学生的车辆,管理上存在着漏洞,这给校车驾驶人创造了可乘之机。办学者大部分都有各种各样的关系网,往往这边才查获,那边说情电话已接踵而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警工作积极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对校车管理措施不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对交通安全不重视,各项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对于交警的治理配合不积极。
9、当前社会上“校车”结构呈现多样化、复杂化。既有学校自备车,又有临时租赁车辆;既有公交、大客等大型客车,又有中客、7座小面包等,而且其中有相当部分车辆经过私自改装,或超过使用年限,或存在严重机械故障,安全技术性能难以达标。此外,在一些农村地区以及民工子弟学校,他们大量使用和聘用异地号牌车辆和驾驶员,一些已报废或安全技术性能极差的“黑”车也乘机混入校车运行队伍,加上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极易引发学生群体性的交通事故。
10、目前,在校车的购置及使用上,一般都是由学校自行购置、自行维护管理,而规模小、资金紧缺的学校则会退而求其次,通过市场寻找、租赁低价位的客车服务来接送学生。由于校车运行成本较高,其运行经费主要依靠学生乘车付费收入已难以维持,从而进一步加剧车辆维护不及时、校车司机待遇不高流动性大,导致校车安全隐患增大。当前城乡运行的“校车”之所以不规范,私人运营者为节约成本、租用旧车或报废车、逃避缴费等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加强接送学生车辆管理的工作对策
1、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特征,开展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宣传教育效果。从小培养他们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自我防护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应长期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活动,配备专职的交通安全教育宣传员、督查员,使得交通安全宣传经常化、制度化。此外,还要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教师进行家访等多种形式,增强家长对自己子女进行安全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和示范感。家长率先垂范,影响孩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提高自我防护能力。通过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让交通安全深入每个人的心中,从而切实提高学生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做到上、放学拒乘无牌证车辆和非客运车辆、报废车辆及农用机动车等等,从而达到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目的。
2、加强对校车的管理。农村地区校车问题,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采取简单的查纠手段和粗暴的方法取缔都是不切实际的,也违背了广大农民和学生的切身利益,势必为人民群众所不能接受。我们认为对学生接送车只能采取严查违规、整肃源头、正确引导、逐步规范、统一管理的方法,既正视它的存在,又要通过政府协调,教育、交通、安监等部门协商研究适合本地区需求特点的学生接送车管理办法,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管得严、控得住,才能符合广大农民、学生的根本利益,才能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使学生接送车步入安全、规范的运作轨道,才能把学生的交通安全保障落到实处。
3、加强源头管理。由公安交警、交通运管和教育部门携手对“校车”进行集中排查,完善“户籍化”管理措施,对“校车”及驾驶人、“校车”运行时间、行驶路线等情况进行登记建档,并对“校车”实行动态管理,严把“校车”安全技术关,严禁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车”接送学生,确保“校车”行驶安全,保障学生人身安全。
4、实行校车统管机制。严格培训校车司乘人员,按片区划分统一安排接送,校车管护经费全部由地方财政负担。严格规范校车管理,实行一车一档,定期培训学校安全员。建立规范的车辆及驾驶员管理档案,并及时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备案,严禁租用拼装车、报废车和个人机动车接送学生。在日常工作中,学校要与校车驾驶人签订安全驾驶责任状,切实增强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守法意识,严禁车辆超员运输学生。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党委、政府牵头,交警、交通、教育、监察等部门联动共同参与整治工作。各部门定职定责,各司其职,加强协作配合,彻底卡住、卡死些幼儿车生产的源头,使其无利可图。
5、加大查处学生接送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大对接送学生车辆的巡查力度,结合校车的行经路线、行驶时间,有针对性的查处校车的交通违法行为,对在巡查过程中发现的学生接送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要严格处理,成高压态势,做到“查必纠,纠必严,严必果”,确保学生接送车辆安全有序地运行,保证学生的交通安全;加强交通管理机关与教育行政经过的联系,定期通报校车驾驶人交通违法信息,为对学校及校车驾驶人的考核提供信息,使校车的安全管理更加规范、严格。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和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管理。中队要联合教育、交通部门对校车安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对校车安全责任制不落实的单位,要追究学校领导的直接责任和教育部门的管理责任。要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对驾驶人的驾驶资格进行全面登记、审验。强化对校车的安全管理,要会同教育、安监等部门深入开展校车交通安全整治,要求学校要抓好对校车及驾驶人的管理和教育,建立健全校车的维修保养和安检制度并保证贯彻落实;教育校车驾驶人要增强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意识,开车要做到守法、安全、文明,杜绝交通违法行为,全力防范发生交通事故。
6、进一步对校车进行安全大检查。对没有参加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校车不得发放校车使用标志,并立即停运;严禁学校使用安全技术条件不合格车辆、报废车辆、非法改装车辆接送学生;对达到报废年限的校车要强制报废;严禁租用个人车辆作为校车,车型必须是技术性能合格的客运车辆。校车必须经本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并放置统一的校车标志。对存在 “黑校车”现象的个别乡镇,要联合教育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认真组织清理、整顿。
7、实行户籍化管理。建立电子档案。交警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与交通、教育部门联合对学生接送实行户籍化管理,落实一校一警、一车一警、一车一薄管理模式,建章立制,为接送学生校车和驾驶人建立电子档案,“一车一档”、“一人一档”,实行人车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掌握主动权,确保接送学生校车的上路安全。为检验合格的校车发放、粘贴统一的标识。要在对校车严格检验、合格的基础上,交通管理部门和学校在校车上张贴统一标识和《学生乘车须知》,让校车自觉接受监督。学校、幼儿园要针对接送车少而且座位有限、学生、幼儿多的实际情况,实行错时放学、分班次接送,每天安排两名教师为接送值日,负责将学生带上车,确认没有超员后,方可放行。
8、规范校车驾驶队伍。要公开招聘有一定驾龄和驾驶经验,能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无重大违法和发生交通事故负主要责任以上记录的驾驶员;强化车辆日常保养和维护,严格校车的定期安全检测,保证车辆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对校车统一外观标识,便于识别。交警部门要加强对校车驾驶员的管理,对于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负主要责任以上的驾驶员应及时通知学校,取消其校车驾驶资格。
9、加强路面巡逻监控。严查严处校车交通违法行为。基层公安交警部门要迅速组织警力在校车通行的路段查控,对无牌无证、假牌假证、套牌套证、无校车使用标志和将报废车辆作为校车上路行驶以及校车严重超载、超速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要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从严查处,并抄告当地教育部门追究学校有关责任人的责任。通过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校车和驾驶人员符合规定要求,坚决防止校车交通伤亡事故的发生。
10、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中队要经常性地会同乡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创建“平安学校”和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为契机,深入学校进行安全宣传教育,结合典型案型,使学校、家长、学生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乘坐病车、超载车、无校车标识的车辆,并积极地与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作斗争,打一场整治校车交通违法行为的群众战争。
第三篇: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最近,我们根据近两年来对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中提供的情况,对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车辆管理状况进行了汇总与分析。我们发现,这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车辆管理方面漏洞很多,公车私照、购车资金来源不明、旧车处理资金去向不明等问题,使这些公务车辆长期游离于管理之外,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一、公务车辆普遍不入固定资产账两年来,我们对全县近三十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中发现,有相当部分单位的公用车辆未计入固定资产账。这样做造成了在车辆管理方面,机关内部管理与国资部门管理衔接过程中的脱节,还在一定程度上使国资部门对其国有资产管理失控。
二、公务车辆购买手续不合规定在审计中我们发现,一些单位为了逃避检查,在车辆购入时,在购车手续上大做文章,有的甚至以个人的名义购买。从表面看,这些个人车辆不在审计的范围之列,但是这种行为却为以后车辆的变卖作了铺垫,这就意味着国有资产的潜在流失。
三、公务车辆费用开支不尽合理由于这些单位很多车辆从审批、购买环节就是畸形,因此,在车辆费用开支方面必然会出现漏洞。有的是有车辆但没有相应的费用开支;有些是车辆费用开支很多但在账上却找不到车辆。这种前后不相符的情况本身就说明这些单位车辆管理十分混乱。
四、公务车辆变卖更新随意性大目前,由于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尚未对这类固定资产拍卖程序实行统一管理,使得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随意变卖、更换或是与其他单位长期交换使用公务用车。由于这部分公务车辆大都未被列入固定资产账,使得其从购置到变卖,痕迹不清,国资部门很难对其实施控制和管理。
经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单位内部管理与国资部门有效监控之间发生脱节,造成一些单位受部门利益的驱动,钻了空子。二是管理观念淡薄,造成一些单位片面地认为反正这些车辆无论以什么形式购买都是国家的,变卖了再重新购买,也是国家的财产,不会流到别处。殊不知,在这种变更的过程中,旧财产价值的随意变迁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资产的流失。三是监管不力,造成公务车辆变更缺乏必要的审批程序,处置国有资产随意性较大。四是公共财政框架尚未建立对公务车辆管理也有负面影响,很多单位在车辆管理上处于散兵游勇状态,缺乏长期统一的监控管理机制。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采取措施让隐姓埋名的公务车辆浮出水面。从目前情况看,还这一部分隐藏了真实身份的有问题车辆以本来面目是尤其重要的。对已经既成事实的挂着私家拍照的公车如何处理,我们建议纪检、监察及财政等有关部门尊重既成事实,制定具体的处理办法,出台相关政策,使之浮出水面,纳入正常的使用管理范围,从而避免被上级收缴、处理的尴尬局面产生。
第二、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车辆管理平台,搞好内部监控。这种平台的建立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而且这也不是简单的建立一个固定资产账的问题。应该说,这种平台代表了一个单位内控制度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其内涵主要包括建立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公务车辆管理系统;严格公务车辆购置、修理及处理的审批程序;实行公务车辆使用及保养的责任制等等,使公务车辆从购置到处理的各个程序都有人负责,有章可循,有账可查。} 第三、实行公务车辆变更的核准制和备案制,强化外部监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的管理,外部监控主要依靠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我县应该针对公务车辆管理出台相关政策,对于公务车辆要实行到国有资产部门办理核准或备案手续的硬性规定,会进一步强化对各单位公务车辆的管理和监控。
第四、加快评估中介机构的建设速度,使公务车辆管理规范化有所依托。尤其是在公务车辆处置环节,科学、规范的评估是极其必要的。我们认为,应该尽快成立一个有评估资质的中介机构,协助国资部门来公正合理的完成应该交由统一管理的公务车辆拍卖程序,使这一行政行为市场化,避免失控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第五、公共财政框架要在更加广泛意义上建立起来公共财政框架不仅仅局限在对公务经费的集中支付上面,我们认为就公务车辆的管理来看,我县的大财政框架应该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建立起来。虽然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需要雄厚的财政力量作后盾和支撑,但是我们认为,应该从局部环节入手逐步实施。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从目前情况看,我们的财力达不到对各单位公务车辆的统一配置和统一管理,但是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我们能做的是将这些公务车辆的费用在集中支付的制度下统管起来,我们能做的是启动公务车辆的拍卖程序,将符合更新标准的公务车辆以公开透明的价格和程序变卖,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第六、推动公车改革,避免公车使用弊端。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公车改革试点地区的经验,并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尝试进行公车改革,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效避免在公车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不尽合理的现象产生。我们在尝试改革的过程中,既要避免照搬,又要切合实际。
第七、搞好公务车辆清查,及时更新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底账。我们认为,应该在全县范围内搞一次公务车辆清查,不仅是为了摸清各单位公务车辆底数,还要达到促进这些单位尽快建立本单位的公务车辆管理系统,形成科学规范的内控管理体系的目的,当然,这后一个目标是比较高的,需要我们共同做出努力。
竹山县严把三关加强公务车辆管理
今年以来,竹山县严把公务车辆配置、使用、处置关,着力规范公务车辆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取得了明显成效。
坚持“五不批”,集中采购制,严把车辆配置关。坚持“五不批”,源头严控公务车辆配置。一是单位欠帐或职工福利待遇落实不到位的不审批;二是未通过纪委审查的不审批;三是对配置数量超过标准的不审批;四是对价格超过配置标准的不审批;五是申请单位必须有相应的购车资金渠道或规定的指标,不得占用其它专项资金,无相应来源的不审批。本级公务购车一律通过政府集中采购,公开、公正、节约购车,并对车辆一律登记建卡,拍图上网,公开管理。对违规超标购置车辆一律收缴划转或拍卖。
坚持“七举措”,严把车辆使用关。采取七项措施着力规范公务用车。一是由纪委统一组织印刷公务用车标识,实行统一编号管理,接受社会监督;二是驾驶人员一律不得饮酒驾车;三是公车一律杜绝私用,节假日除留值班车外其它车辆一律封存车库。领导干部不得驾驶公车,违者将通报;四是对高档宾馆、娱乐场所进行寻查,掌握公务车辆进出使用情况,杜绝使用公车进入高消费场所;五是对车辆使用费用实行分类定额,限额包干,按规定标准核销,节余留转使用,超支不予核销。由于驾驶员过失或违规造成的损失由驾驶员自己负责,单位不得通过其它渠道变通核销;六是将公务车管理纳入单位综合治理、文明单位的考核,凡有在公务车管理上违规的将取消评选资格;七是实行举报制,对举报公务车管理违被规定,经查属实的,对举报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坚持“六标准”,严把车辆处置关。公务用车处置必须按程序报批,公开、透明处置:一是坚持处置必须达到规定行驶里程和使用年限的标准;二是处置车辆时,将车辆统一交回财政局设置的资产处置平台,统一组织评估,统一组织集中公开交易,收入入财政专户,扣除相关费用后用于车属单位的资产更新改造;三是车辆报废由车辆管理所出具强制报废检测报告,然后将车辆收回统一送到规定的报废车辆回收站;四是车辆捐赠、划转必须有相关依据和有关领导批示,方可审批;五是其它车辆损失必须有相关的法律文书,对车辆有明确认定,否则不予审批;六是对不按程序规定违规处置车辆收入一律收缴国库,平衡预算。
打造公务车监管“四个四”模式
(一)坚持“四结合”,掌握公务用车现状。坚持调整工作思路与抓住主要环节相结合、争取领导重视与发动群众支持相结合、突出工作重点与拓展清理范围相结合、开展自清自查与深入调查核实相结合,对全市各单位车辆编制和配备、现有车辆超标、车辆注册登记等情况,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集中清理整顿。
(二)实施“四严控”,加强公务车辆配备管理。一是严格控编。对全市各单位原有的车辆编制进行重新修订,严格控制公务车辆编制数。二是严格控标。出台了《岳阳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地厅级单位只能配备25万元以内、排气量2.0升(含2.0升)的国产轿车;县处级单位只允许配备20万元以内、排气量2.0升(含2.0升)以下的国产轿车;乡科级单位一般不配备公务用车。三是严格控购。作出“四个一律”的规定:即超编制、超标准、高配置配备公务用车的单位,市控购办一律不得办理控购,市交警部门一律不得注册登记,市公务车辆联席会议一律不列入集体审核议程,未达到车辆规定使用年限或行驶里程数更新车辆的,一律视为违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四是严格控费。实行“四个定点”,即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定点保险、定点停放。
(三)推行“四分权”,规范公务车辆审批行为。一是明确定编权。将市委编办纳入市直公务用车管理职能单位,在市委编办新增公务车辆编制管理科,建立市直单位公务用车编制档案,专门负责全市各单位公务车辆的编制管理。二是明确控购权。将公务用车编制审核权从市财政局剥离,市财政局控购办只负责办理已由市委编办核准了编制数量与配备标准的公务用车的控购手续。三是明确审核权。建立由市政府办牵头,市财政局、市委编办、市廉洁自律办、市公安交警支队等部门组成市公务用车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公务用车审批联席会议,集中对全市新购或更新车辆实行集体审核,全方位进行监督。四是明确注册权。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对全市公务用车注册登记,车辆实际标准与审批标准不一致的,一律不予注册登记。
(四)落实“四保障”,狠刹公务车辆使用上的不良风气。一是建立报告制度。出台《岳阳市公务车辆事故报告制度》,要求全市所有单位发生交通事故的,事故单位和交警支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以书面形式向市纪委党风廉政室报告情况;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立即报告。二是明确监管责任。向全市处级单位党政“一把手”寄出了《致党政主要负责人的一封信》,要求认真履行“一把手”对本单位公车管理的监管职责,对因工作失职导致职责范围内工作人员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按照“一岗双责”的规定,对单位“一把手”严格进行问责。三是组建督查队伍。由市交警部门、市电视台、市纪委监察局等联合组建一支对公务用车不正之风进行督促检查的工作队伍,不定期开展对全市公务车辆管理使用的明察暗访。四是严肃予以惩治。凡领导干部擅自驾驶公车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且一律由市纪委直接立案调查。
第四篇:春运期间客运车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春节到到来的日益临近,外出务工人员与家人团聚、学生放假,一系列的民工流、学生流无疑给春运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也为客运车辆交通违法创造了条件,为道路交通带来不安全因素。尽管交通、交警部门严管重罚,但客运车辆超员超速、管理不到位等各种不安全因素仍然存在。笔者就如何加强春运期间客运车辆管理谈几点看法:
一、春运期间客运车辆交通违法现状
一是客车超员。客车车主无视安全、唯利是图是客车超员的关键因素。平时乘客不多,收效不高,而春运期间民工集中返乡、学生集中放假,客源增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广大车主铤而走险,只顾眼前,不顾以后,这些车主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迎合并利用乘客乘车心切的心理,胆大妄为地见人就装,见钱就赚。
二是车辆状况差。客运车辆中存在很多旧车,车辆带“病”行驶现象严重。一些客运车主(承包人)为了挣钱,车出了毛病不停车检修,而是一直凑合使用,最终导致因车辆故障而肇事。更有些单位和个人,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将交通安全抛之脑后于不顾,将一些旧车、淘汰车、接近报废期的车,以低廉的价格购进和出售,买主购进车后略加修整便上路行驶,从事营运活动,从而成为交通事故的直接隐患。
三是疲劳驾驶。虽然交警部门规定驾驶人每天累计驾车不得超过8小时,从事公路客运的驾驶员一次连续驾驶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要让驾驶人、车主自觉遵守这项规定是难以做到的,他们为了经济利益,总是多载快跑,舍不得多请驾驶员,舍不得停工休息。当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时,大脑皮层的细胞处于休眠状态,此时反应迟缓,注意力不能集中,遇到突发情况,往往处于被动态势。
四是超速行驶。节假日时乘客多,为了多跑一趟,驾驶人开英雄车横冲直撞,超速行驶;无节假日又出现“客车多,乘客少”的状态,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同线路车与车之间的竞争,为了多拉客、多挣钱,形成了路上抢客源、争当车头、相互追逐等超速行驶的交通违法行为。
五是乘客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乘客因急于回家与家人团圆而继续挤上车,造成一些客运车辆超员。由于乘车心切,许多乘客完全把出行安全抛在脑后,便慌不择车,不管客车是否有无座铺位、是否超员,反正只要能够将就上车、只要能够到达目的地就行;由于超员客车相比较那些豪华客车的票价便宜一些,大部分从农村的民工乘客自然而然地选择乘坐超员客车。
二、加强客运车辆管理的几点对策
一是以客运管理为重点,严查严纠客运交通违法。在汽车站、重点路段、路口设立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实行24小时执勤,对9座以上客运车辆逐车登记、检查,重点检查客运车辆超员、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对查处超员的客运车辆,责令驾驶员进行就地卸客转运,坚决不消除违法行为不放行的原则。同时,加大巡逻力度,不定点设卡,强化路面管控,让超员客车无机可乘,对查到的违法驾驶人及车主在给以处罚的同时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二是加强客运车辆及驾驶人的检审工作。车辆管理部门要继续加大对客运企业的源头监管力度,对尚未参加检验和临时检验的客运车辆要逐一登记造册,摸清底数,对检验不合格的车辆进行扣留,及时通知车辆所有人,强制进厂修理,防止检验不合格的客运车辆上路营运。同时对从事客运的驾驶员也相应采取严格审验制度,促进驾驶人遵章守纪和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减少交通违法行为。
三是客运管理部门要对客运线路、发车时间、数量进行适当的调控。交管部门根据掌握的路面执勤情况,和有关客运管理部门紧密联系,早预测,早安排,根据乘客的增减情况,合理调整客车的班次,尤其是在春运客流高峰时段,要及时协调、适当增加客运车辆次数,缩短发车间隔时间,加快乘客疏导和分流,避免造成客少车多、相互抢客、超速行驶而引发事故的不良后果。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交警部门平时要加大宣传力度,以“五进”交通安全宣传为载体,组织民警深入车站、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采取举行道路交通事故图版展、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材料等措施,提高群众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以“遵章出行,平安回家”为主题,组织车站负责人、广大车主和驾驶人召开交通安全教育座谈会,增强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遵守交通管理法律、法规的自觉性,营造浓厚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为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遏制客运车辆交通违法行为打下坚实基础。
五是加强客运车辆社会化管理。客运车辆是大众的交通工具,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而,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这一出发点,各乡镇和有关职能部门按照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的要求,始终突出客运车辆这个重点。首先逐级成立交通安全工作机构,加强对辖区内的交通安全管理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交警单枪匹马的工作格局。其次是改变客运车辆的运行环境,使道路状况进一步好转,危险路段、安全隐患得到进一步有效治理,客运市场进一步规范。
第五篇: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
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
黄永强
车辆安全管理工作,是部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全局影响全局,不是中心牵动中心,越来越受到部队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近年来,部队担负的各项勤务保障任务日益繁重,车辆管理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导致部队车辆事故明显增多,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正常工作。如何加强当前车辆安全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预防车辆事故发生,更好的服务中心工作,是新时期做好部队安全工作的迫切要求。
一、把握规律特点,摸清管理现状,充分认清车辆管理的极端重要性
我们熟知的“蝴蝶效应”原理,说明一个极小起因,经过一定时间,在其它因素的参与作用下,可能导致极为巨大和复杂后果。“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有再过硬的技术,再完善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车辆安全管理的两点认知:一是严格的规章制度、积极的方法手段和严密的工作措施要覆盖车辆管理的全过程,保证各个环节均在有效控制中;二是小隐患、小问题是产生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而致使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当前,部队车辆安全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车辆安全管理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容不得半点的麻痹和大意,可以说车辆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到位,-1-
直接影响到各项工作开展和部队安全稳定。然而,部分领导的重视仅仅是局限在会上强调和口头部署,不能准确掌握驾驶员队伍的思想、工作情况和车辆状况;车管干部和驾驶员对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把握不够,没有从根本上将工作落在实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给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埋下了很大隐患。
(二)维护保养不到位。当前部队车辆安全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重使用、轻保养。一方面,由于车辆使用频率高、行驶路况差,需经常性、定期性的维护保养,但部分单位由于经费的制约,车辆维修投入不足,往往将保养工作集中在每年的装备换季前,导致车辆安全性差。另一方面,驾驶员责任心不强和技能不过硬,大部分驾驶员普遍对车辆保养维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掌握,导致车辆维护不及时。
(三)制度落实不到位。近年来,在部队车辆管理方面,各级均出台了一些管理制度,如车辆派遣、车辆维修保养、车场日等等。但在落实过程中,这些管理制度往往成为一纸空文,得不到落实。个别驾驶员存在侥幸心理和特权思想,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偶有发生。
(四)监督检查不到位。从以往经验看,车辆派出后的车辆动态、驾驶员动态难以实时掌握,是车辆管理的一个盲区和软肋。另外,当前分管车辆的领导和车管干部的监督检查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车管干部大多为兼职,由于自身工作量比较大,平时仅仅将工作落实在簿册填写上,自身对车管知识掌握有限,不能对
车辆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有效监督。
二、准确研判形势,找准根源症结,客观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当前,影响部队车辆安全管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车辆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当前部队各项任务繁重,确保车辆绝对安全是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也是前提。部分领导存在侥幸心理,不能对车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时刻保持清醒认识,认为只要不出问题,不发生事故,车辆管理工作就算过关,盲目乐观,麻痹大意,疏于管理,致使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安全隐患成为了事故苗头,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同时,个别领导干部认为车辆管理属于行政管理工作范畴,业务部门不负主要责任,有的甚至“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工作主动性,出了问题推诿扯皮。
(二)车管干部和驾驶员技能水平不够。由于受客观条件和驾驶员自身因素的影响,驾驶员的驾驶技能也往往只停留在“会开车”的层次上,多数驾驶员对现有的驾驶水平缺乏精益求精的进取态度,实战意识不强,只满足于一般的驾驶操作。有的驾驶员虽然通过了培训、取得驾照,但自身驾驶技能不过硬,更谈不上对车辆保养维护基本常识和技能的掌握,从而制约了车辆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车辆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够。当前,虽然车辆管理工作制度比较健全,也能够做到定人定车,但车管干部以及
驾驶人员作为车辆管理执行人员,普遍存在工作责任心不强,落实上级规章制度力度不够。有的驾驶员只开车、不养车,认为只要车能跑起来就不需要维护和保养,导致车辆故障和隐患积少成多、毛病由小到大。有的驾驶员虽然落实车场日制度,但只是对车辆外表清洗和擦拭,并没有对车辆发动机、机油、电路等进行彻底检查和保养,久而久之,造成部件的损坏或报废。还有的个别领导干部或车管干部考虑眼前利益,不按规定行驶里程对车辆进行保养,车辆各部件的性能下降,缩短了使用寿命,甚至带来车辆安全隐患。
三、抓住主要矛盾,注重信息应用,进一步堵塞漏洞提升管理效能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在部队管理各个方面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以往制度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等问题,部队管理效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对于部队车辆管理,也应注重信息应用,提高部队车辆管理的科技含量,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管理模式,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远的拉近管、近的放大管、动的全程管、静的精细管”。
(一)抓牢学习教育环节,实现安全教育网络化。驾驶员是车辆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抓好车辆安全管理,必须坚持“管车先管人,管人先抓思想”的理念,首先解决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要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利用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开展专题教育、技能培训和警示教育,进一步提
升驾驶员的安全意识,通过学习教育可有效解决安全教育制度不落实、驾驶技能不过硬等问题。同时,依托地方交通监控系统,建立交通违章月抄报制度,有效解决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不系安全带、打手机、开“霸王车”、“英雄车”等问题。
(二)抓牢检查监督环节,实现奖惩激励制度化。林纳斯定律告诉我们,足够的眼睛,就可以让所有的问题浮现。当前,车辆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是车辆派出后,即脱离了管理视线,往往各类事故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发生。对此,可安装车辆GPS定位系统和车载无线电话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借助卫星定位系统和移动通信网络,对车辆运动轨迹、行驶区域、行驶路线、行驶速度进行实时、全程跟踪监控,回放倒查,确保车辆管理实时化、可视化、可控化。通过跟踪监控情况,对驾驶员进行奖惩激励,激发驾驶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抓牢维修保养环节,实现分析评估科学化。车辆的日常维护是保持汽车正常技术状况的基础性工作,日常维护保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对此,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研发车辆维修保养管理系统,对每台车辆建立电子维修档案,详细记录车辆的故障问题、维修保养时间、维修保养次数等,实时掌握车辆维修保养数据,从而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和使用,使车辆技术状况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安全可靠,还可延长车辆的使用年限。
(四)抓牢车辆派遣环节,实现动态管控常态化。当前,部
队车辆管理存在派车审批不落实、随意出车等问题,给安全稳定造成了很大隐患。对此,要紧紧抓牢派车环节,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管理,在源头上做好预防,减少隐患。要研发车辆派遣管理系统,在营门设立配套的门禁系统,记录出入车辆及时间,未经审批的车辆外出将及时报警予以阻止,同时通过系统实现进出车辆自动分类登记、违规事件报警、车辆动态数据自动传输、车辆识别、语音管控、外出车辆情况自动跟踪等功能,进一步规范车辆派遣程序,杜绝车辆未经审批外出问题,并简化车辆派遣和登记手续,实现无纸化、网络化、快捷化派车。
作者系某集团军装备部助理员
通联:江苏省徐州市金山东路8号73061部队装备部
邮编:221008
电话:0591-42440(军)、0516-83342440(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