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怎样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换角度:世界环境问题主要是什么?对人类有何影响?对策?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1)必须把建设“两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2)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和机制。
(3)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
(4)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的先进实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5)发展环保产业。
(6)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7)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
(8)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及其产生的原因【2008上海厅考笔试题】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1)全球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其它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o3)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o2),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就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3)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在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时北欧的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甚至飘浮很远的距离,形成了更广泛的跨国酸雨。此外,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4)淡水资源危机。地球表面虽然2/3被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然而,在这样一个缺水的世界里,水却被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加之,区域分布不均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遍,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 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预测再过20~30年,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将达46~52个,缺水人口将达28~33亿人。我国广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全国5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这些缺水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北、沿海和省会城市、工业型城市。世界上任何一种生物都离不开水,人们贴切地把水比喻?quot;生命的源泉“。然而,随着地球上人口的激增,生产迅速发展,水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珍贵。一些河流和湖泊的枯竭,地下水的耗尽和湿地的消失,不仅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而且许多生物也正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河流改道、湿地干化和生态环境恶化而灭绝。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5)资源、能源短缺。当前,世界上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已经在大多数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人类无计划、不合理地大规模开采所至。本世纪九十年代初全世界消耗能源总数约100亿吨标准煤,预测到2000年能源消耗量将翻一番。从目前石油、煤、水利和核能发展的情况来看,要满足这种需求量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新能源(如太阳能、快中子反应堆电站、核聚变电站等)开发利用尚未取得较大突破之前,世界能源供应将日趋紧张。此外,其它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在日益减少,这些资源终究会被消耗殆尽。
(6)森林锐减。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球上曾经有76亿公顷的森林,到本世纪时下降为55亿公顷,到1976年已经减少到28亿公顷。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其中占绝大多数是对全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热带雨林。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尤以巴西的亚马逊情况最为严重。亚马逊森林居世界热带雨林之首,但是,到九十年代初期这一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比原来减少了11%,相当于70万平方公里,平均每5秒钟就有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消失。此外,在亚太地区、非洲的热带雨林也在遭到破坏。
(7)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1996年6月17日第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发表公报指出: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到1996年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到二十世纪末,全球将损失约1/3的耕地。在人类当今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8)物种加速灭绝。物种就是指生物种类。现今地球上生存着500~1000万种生物。一般来说物种灭绝速度与物种生成的速度应是平衡的。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这种平衡,使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据《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估计,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到2000年地球上10~20%的动植物即50~100万种动植物将消失。而且,灭绝速度越来越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发出警告:现在鸟类每年灭绝一种,在热带雨林,每天至少灭绝一个物种。物种灭绝将对整个地球的食物供给带来威胁,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预料和挽回的。
(9)垃圾成灾。全球每年产生垃圾近100亿吨,而且处理垃圾的能力远远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已处于垃圾危机之中。美国素有垃圾大国之称,其生活垃圾主要靠表土掩埋。过去几十年内,美国已经使用了一半以上可填埋垃圾的土地,30年后,剩余的这种土地也将全部用完。我国的垃圾排放量也相当可观,在许多城市周围,排满了一座座垃圾山,除了占用大量土地外,还污染环境。危险垃圾,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理问题(包括运送、存放),因其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产生的危害更为深远,而成了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环境问题。
(10)有毒化学品污染。市场上约有7~8万种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危害的约有3.5万种。其中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约500余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今每年又有1000~2000种新的化学品投入市场。由于化学品的广泛使用,全球的大气、水体、土壤乃至生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毒害,连南极的企鹅也未能幸免。自五十年代以来,涉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污染事件日益增多,如果不采 取有效防治措施,将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怎样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怎样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9年湖北厅考笔试题】
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第二、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第三、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第四、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第五、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
第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第七、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
第八、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如果出题“怎样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2009湖北厅考笔试题:怎样理解和贯彻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的新方针新要求?。具体内容请参考“热点聚焦”之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
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总体思路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对于破解“三农”工作难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1、重大意义:第一、加快形成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是我国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必然要求;第二、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第三、是推动城乡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第四、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2、具体措施:在加快经济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六个一体化,逐步实现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发展权利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活质量均等化。即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利用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四个规划合而为一);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共基础设设、社会保障等); 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劳动力就业、自然资源配置、土地使用、技术推广等)
【也可借鉴此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可替换为文化产业、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等】
1、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投入】
2、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科技、创新】
3、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
4、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品牌、营销战略】
5、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世界眼光、战略思维、体制机制创新】
6、用现代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教育、培训、人才】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1)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怎样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答题要点:
胡锦涛2006年1月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
概括讲,即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
具体讲,即四个必须:一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首要任务;二是必须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三是必须培养造就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四是必须以创新文化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
(2)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3)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
(4)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5)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8)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给智慧的火焰加上利益的燃料”
(9)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技术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怎样增强发展协调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结合本地实际论述,答案与上题基本相似,可将两题结合起来答题,亦可自选任何一题作答】
关键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方法是要坚持九个统筹。
重点是八个方面: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个转变)。
c、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
d、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e、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用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流通)。
f、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增强国有企业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g、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h、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怎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1)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有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力。
(3)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
(4)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5)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
(6)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7)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2009.9.20辽宁公选副厅笔试题】
一、所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促使传统的、旧的发展方式向现代的、新的发展方式转化,用现代的、新的发展方式替代传统的、旧的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以来,我国虽然已在这方面取得不少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短期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发展规律基础上确定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二、转变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第一,更好地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增长方式而言,发展方式不仅包括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增长方式只回答了在要素投入方面用什么办法做大“蛋糕”的问题,而“发展方式”不仅在要素投入上回答怎样做大“蛋糕”的问题,而且在发展道路上回答了用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什么样的环境代价做大“蛋糕”的问题。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第二,更深刻地反映了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内外需结构不平衡,国内需求结构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是转变增长方式提出多年而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单纯就转变增长方式做文章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必须直奔成因,从本源上抓好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等的调整,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内外需结构平衡了,产业结构优化了,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消耗高的粗放型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更强、现实指导意义更大。第三,更全面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一些地区不顾自然规律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导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退化,越来越多的区域成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空间。由于一些地区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过度开发,导致水资源短缺,绿色空间锐减,环境污染加剧。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快速增长和收入增加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实现经济增长,而且也要求以尽可能少的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增长。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确定更全面、更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方针。所以,用“经济发展方式”替代“经济增长方式”,更好地体现了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需要的内容。
三、实现“三个转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这就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
具体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理念上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不仅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要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小,社会物资匮乏。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在推动经济发展时,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把速度看得更重,更多地追求总量的增长。现在我国经济总量已跃至世界第四,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一定程度的相对富裕,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在解决了这些紧迫问题、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后,我们不仅要继续保持发展得快,更要注重发展得好。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继续保持量的增长,而且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道路上要根本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坚 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水泥消耗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的第二大国。如果说以往缓解能源资源矛盾还有较大回旋空间,发展到今天,由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负担过重,一些地区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同时,随着地球环境变化,为保护全球气候和地球家园,我们也必须为此作出贡献。因此,不管是从可利用的能源资源看,还是从保护环境看,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的国际环境上要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经济加快重组和国际产业加快转移,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呈现高技术化、服务化、生态化的特征。一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分工地位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整体上还处在“要素驱动型”而不是“创新驱动型”阶段,资源消耗过大,低劳动力成本投入,科技贡献率低,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服务贸易发展滞后,都表明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还不高。不转变这种发展方式,我们就不能从根本上提升经济的整体素质,就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经济发展的理念、道路、环境,都是对经济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战略问题。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是艰苦的过程,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我们要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三个转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根本性突破。
第二篇: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会讲稿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会讲稿
刚才,我们收看了全省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电视会议,王书坚常务副省长做了重要讲话,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围绕做好我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主要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践行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自然基础。我们讲发展、谋发展、推动发展,但是坚决不能以浪费能源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坚决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当前,全国各地都在限“两高”,淘汰落后产能,关停替代过剩产能,就是要通过这种转型的阵痛,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一)这是强化法治思维的必要之举。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在“双碳”目标大背景下,要进一步强化《节约能源法》《反食品浪费法》《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推动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全省多地已经试点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纳入综合考核,*区在去年已经全面纳入并建立了较为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其他县市区可以作为借鉴,力争明年实现全覆盖。(二)这是重视节约能源资源的战略举措。
站在历史的角度思考一下,近代以来多少战争都是因为能源争夺而起?所以说,能源资源是发展的命脉,是每一个大国都输不起的博弈。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进程之中,能源和资源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白的说,省一度电要比发一度电容易,省一滴油要比采一滴油简单,这一点一滴乘以*亿这个巨大的基数,得出的就是节约的重大意义。(三)这是加快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举措。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机关作风建设,影响着社会风气形成,影响着城市文明建设进程。做好这项工作,公共机构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一方面,通过制度建设、宣传教育、考核督导等方式,引导各级机关工作人员养成节约行为。一方面,在项目审批上鼓励企业推广使用节能设备,给新能源和绿色产业项目提供政策优惠,建立健全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的考核机制等。这些工作也是加快文明城市创建的当务之急,各级各部门会后都要认真研究、尽快落实。
二、突出工作重点,抓牢绿色发展“牛鼻子”,推动我市“十四五”时期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公共机构节能信息化建设。
“十四五”期间,我市被列为省级公共机构节能信息化试点,计划用三年时间,按照“三步走”的思路,*年完成市行政中心综合办公区能源监测系统建设,并搭建市级管理平台。*年,全面铺开市直独立办公单位能源监测子系统建设,并建立各县市区县级管理平台。*年完成县域各办公建筑能源监测子系统建设,并实现数据上传。各级各部门要通力协作、积极推进,完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管理,严格实行能源资源分户、分类、分项计量,顺利实现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监测一张网。(二)高质量落实能耗“双控”和定额管理要求。
为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今年,我市已下达“十四五”公共机构能耗总量与强度目标,制定了*县市区强度目标和市直定额指标,*年全市公共机构要实现能耗强度指标分别至少下降*%的目标。各县市区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管理责任,协调推进机关和教科文卫体系统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抓好重点领域、重点用能单位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确保完成市下达的双控目标。市直各部门单位要结合节约型机关建设、制止办公室浪费和制止餐饮浪费等工作,不断完善节能措施,确保完成公共机构能源资源定额管理任务。(三)着力提升全市公共机构综合能效。
以供暖制冷改造为重点,实施公共机构综合能效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一体化综合能效提升,形成zf引导、机构履责、企业支撑、全员参与的发展格局。要积极开展屋顶光伏行动、大力培植绿色数据中心,搞好供热供暖新型节能技术设备改革,全面推行新能源汽车配备,提升公共机构节能效率。各县市区要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综合一体化改造试点,通过开展一个试点,带动一个地区、一个系统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的推开,促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的良性发展。(四)大力抓好示范引领行动。
要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把“过紧日子”的思想贯穿节约型机关建设始终,确保*年年底前*%以上的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年年底前*%以上的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达到创建要求。要持续开展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和能效领跑者遴选活动,按照上级要求,以学校、医院为重点,按照挖掘与培育并重、整体与区域协同的原则,“十四五”期间逐步实现国家级示范单位“县县有示范”的目标。三、加强领导,强化保障,切实把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好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汇报和传达好这次省、市会议精神,拿出工作方案和具体举措,把节约型机关建设工作列入*部门工作要点。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要在绩效考核、项目审批、资金保障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地、落细。
各级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带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建设“富强、活力、幸福、美丽”新时代现代化新*做出应有的贡献。
要进一步强化工作考核和责任落实,对节约型机关建设成效显著的部门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并推荐授予国家和省级荣誉,对完不成能耗“双控”指标和定额管理要求的,在全市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第三篇: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好环境。
【总结】 人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广泛性定义
是在一九八七年由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布伦特兰报告书所载的定义,其亦即: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 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 连续性原则
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因此,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体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4.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
5.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落后,只有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
。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其实,勿论欠发达的萍乡或者已经较为发达的其他地区,可持续发展才是不变的道理。萍乡市是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城市之一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步枯竭,可持续
发展能力的不断弱化。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才是关键之关键。首先便是构建体制机制、着眼长远发展,推动经济转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着力解决资源枯竭产业和企业遗留的各种历史问题,优先安排解决其人员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确保资源枯竭企业平稳退出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础。只有做到这点才是萍乡得以长远发展的基础。同时,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其次是着力项目建设,以接续替代产业支撑转型。项目建设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如前所说,萍乡有着良好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发展第三产业便成为一个极不错的选择。萍乡是一个资源型城市,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市,如何优化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便是转型过程中的第一要务。
最后便是注重创新,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创新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在发展的过程中,利用科技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也能得到许多机会。同时,加强创新能力也是萍乡人急需解决的问题。前文所说,萍乡工业规模较大,但却极为传统,污染重,产量低。加快萍乡工业转型的需求极为迫切,这依靠的便是创新能力啦。总之,无论是为了好好发展,还是长久发展创新都是最为有利的手段。换句话说,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好凭依。
自然资源优势极为明显的萍乡,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变得极为贫困。于是大力发展工业,但“粗制滥造”的工业并未带给萍乡人富裕,反而带来了再次贫困的恶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正是摆脱这个循环的有利手段。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萍乡市的转型。我想,不久的将来我的家乡萍乡定能变得更好。
资源问题
材料一提到的资源问题首要便是我国资源短缺的问题。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总是有一个极限,特别是不可更新资源在一定时间和地区是有限的,是会出现资源枯竭、短缺问题的。但资源短缺问题不仅仅是这个自然极限造成的,人类不合理的利用、不适当的管理,人口增长过快,经济-社会结构的不适应、科学技术水平低,环境恶化等因素,才是资源短缺的最主要的原因。在这里就一个国家或区域范围,资源稀缺问题谈点看法。特别是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处于世界后列,经济上又正处于一个高速增长阶段的国家,自然资源短缺的问题更显得突出,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根本的改善。
自然资源利用是不平等的。首先,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是不平衡的。中国发正面临资源短缺的瓶颈,如何应对资源短缺,为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提供资源保障,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立科学能源观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尽管中国目前还有条件依靠国内保障能源供应,但从发展来看,形势非常严峻。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和今后的挑战,必须依靠科学的方式来确保能源供应安全。
首先是树立科学能源观。具体而言,应该做到以下5个方面:1.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在经济转型期,会出现新的矛盾和不确定因素,必须从战略高度、人类文明的高度来谋划或制定资源战略。2.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世界是个整体,要从全球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借助外力,加强内力,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信息时代的各种资源。3.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发展循环经济,不能走重工业道路。要对资源进行科学开发、科学利用、科学配置和科学管理,滥肆开发资源,破坏生态平衡,是不可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4.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资源战略要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负责,既要创造物质文明,也要创造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扎扎实实的符合民众的意愿和需要。5.符合科学规律。要完善机制、调整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减少能耗。
开源则是获得更多的可利用资源。就矿产资源问题可具体细化为三个方面:第一,立足国内,获得更多可利用的矿产资源;第二,开拓境外,以更经济、更安全的方式,如投资、合作、期货、现货等多种方式获得更多的国外资源;第三,积极开拓新型的替代资源。寻求新型的、非常规的替代资源,是解决人类矿产资源短缺的崭新思路,也是新兴产业崛起的需求。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在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对生态的破坏与环境的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现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的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所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也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人类中心主义 可持续发展从显层面看是重在解决生态危机中 的资源与环境的再生性和可持续问题, 追求人类与 自然界和谐发展。但从深层次看, 可持续发展也是一 种解决世态危机和人态危机而使人与人、人自身和 谐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一是关于生态危机和生态和谐。传统的社会发 展模式浸透着一种纯功利主义的“ 人类中心主义” 观 念。这种观念认为, 人是整个宇宙中至高无上的绝对 目的主体和无所不能的绝对理性主体, 自然界不过 是人用来满足自己物质需要的“ 有用物”。近代以来 的实证科学, 工业和技术革命以及市场经济, 加剧了 人类对自然界的单向度物质征服和物质改造, 助长 了人类从纯功利目的出发去无限度的掠夺自然资源 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盲目倾向, 客观上破坏了人与自 然之间的有机联系, 弱化了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 使 社会的发展难以持续进行。可持续发展观以现代生
态学革命为契机, 倡导“ 没有破坏的发展” , 认为人类 的发展不应干扰和削弱自然界多样存在的发展能 力, 人类的发展必须考虑自然成本。人类在与自然界 的各种变换关系中, 必须把自己置与自然生态系统 的关联网络中, 在自身发展中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 生存和发展, 在自然界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有机 统一中实现自己从自然界的真正提升和不断解放, 确认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合理性的主体地位, 从而达 到与自然界的互利共生、和谐发展。二是关于世态危机和世态和谐。自有人类社会 以来, 人类的活动一方面推进社会进步, 另一方面又导致了人与人, 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全面紧张及至根 本对立的世态危机的出现, 显示出传统社会发展模
式所具有的社会对抗性质。
可持续发展从一个更深的层面来说, 寻求的是世态 和谐。这种和谐, 归根到底, 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罗马俱乐部主任佩奇说
:“ 我们是地球上变化的最高代
行者, 我们要做的一切, 都会给今后的各种世态带来影响, 成为左右我们自己未来的主要因素„ „ ” , 我 “ 们所选择的道路, 不论成功的道路还是破灭的道路, 它都不会局限与各个孤立的国家和地区, 而会将整 个人类卷进去。”
三是关于人态危机和人态和谐。世纪以来生态危机、世态危机的出现在更深的层次上也揭示了 人性的异化, 人自身和谐丧失的人态危机日趋严重。人类所追求的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而在传统社会 发展模式中, 对人有两个设定, 一是经济的人, 一是
理性的人
可持续发展观一反传统社会发展观的“ 物本”倾 向, 强调社会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自然诸领域协调互动, 全面进步的过程, 是人的多种价值要求的实现过程和人的自身价值的 提高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元价值和终 极目标, 也是实现人自身的和谐, 即人态和谐, 这就 要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 即“ 培养社会的 人的一切属性, 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 的人生产出来”。
» 这样, 人才能在整个自然界中
确立自己真正的主体地位, 成为社会的人, 成为造福
于人类的人, 唯其如此, 经济— 自然— 社会— 人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有可靠的保证。综上所述, 可持续发展从显层面是为了能解决 生态危机, 实现生态和谐, 但更深层面的是为了解决 世态危机、人态危机, 实现世态和谐和人态和谐。而 这一切都是以人为中心展开进行的, 所以可持续发
展观实际就是一种新的“ 人类中心主义。”
第四篇:申论:能源资源节约
申论范文:能源资源节约[1] “能源资源节约”政策背景:
能源资源节约指的是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污染物排放。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我国“能源资源节约”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干部的认识尚未完全到位。由于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许多地方对干部的考核仍主要侧重于经济增长、招商引资等内容,加之现行财税体制方面的问题,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把GDP增长作为硬任务,把能源资源节约作为软指标,特别是一些市(地)和县(市)还不够重视,还没有制订能源资源节约总体性方案,责任不够明确,措施也不够具体。
二、淘汰落后产能总体进展缓慢。除淘汰小火电工作按计划进行,淘汰落后钢铁、有色、水泥产能工作正在推进之中外,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等落后产能淘汰工作起步晚,进展迟缓;淘汰不彻底,一旦市场行情好转,落后产能容易死灰复燃。
三、能源资源节约重点工程建设滞后。今年计划现有燃煤机组脱硫设施投运3500万千瓦、设市城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00万吨/日(不含原有污水处理厂增加处理水量),但上半年分别仅完成31%、25%。
四、激励政策不完善。鼓励研发、生产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以及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的财政税收政策还不完善,影响节能环保技术、设备、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五、价格机制不健全。一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资源性产品的前期开发成本、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和资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没有在价格中得到充分体现,企业开发利用资源的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水平普遍偏低,如煤炭价格、居民用电价格、供水价格没有反映资源补偿和环境成本。
六、监管不到位。覆盖各省(区、市)的节能监察体系至今尚未建立,节能执法主体不明确,节能监察队伍能力建设滞后,法规政策的实施没有监督保障。现有环境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弱,环保部门缺乏强制执行权。有的地方政府保护环境违法企业,干扰环境执法。
七、基础工作薄弱。能源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严重滞后,能耗和污染物减排统计制度不完善,有些统计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差,科学统一的能源资源节约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尚未建立,各级政府部门能源统计力量不足,统计经费落实困难,不适应能源资源节约工作的要求。
实现“能源资源节约”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责任,建立政府能源资源节约工作问责制。一方面,将能源资源节约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另一方面,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公开严肃查处一批严重违反国家节能管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者的责任,起到警醒教育作用。
二、加大政府引导资金的投入,完善相关政策,形成能源资源节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政府应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能源资源节约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同时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品(设备、技术)目录及相应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能源资源节约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优先为符合条件的能源资源节约项目、循环经济项目提供直接融资服务。另一方面,政府应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同时创新模式,深化循环经济试点,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三、、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对重点用能单位加强监督。凡与政府有关部门签订能源资源节约目标责任书的企业,必须确保完成目标;对没有完成能源资源节约任务的企业,强制实行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对未按规定建设和运行污染减排设施的企业和单位,公开通报,限期整改,对恶意排污的行为实行重罚,追究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四、加快能源资源节约技术研发和推广。优化能源资源节约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资源环境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能源资源节约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同时,广泛开展能源资源节约国际科技合作,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节能环保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拓宽节能环保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五、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完善能源资源节约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处罚标准,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积极推动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的制定及修订工作。同时,组织开展能源资源节约专项检查和监察行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公开曝光,依法查处,对重点案件挂牌督办。
六、建立和完善能源资源节约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对全部耗能单位和污染源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健全涵盖全社会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区域间流入流出及利用效率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实施全国和地区单位GDP能耗指标季度核算制度。同时,加强能源统计巡查,对能源统计数据进行监测,并及时向社会公告重点监控企业污染物排放数据。
七、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制订能源资源节约宣传方案,在主要新闻媒体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进行系列报道,刊播能源资源节约公益性广告,广泛宣传能源资源节约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宣传能源资源节约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对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
第五篇: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计划草案
2010年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计划
(草案)
一、2009年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四保”中心工作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节能减排、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进展顺利。一是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扎实推进。严格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签订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19份, 建立减排档案70卷。加快污染减排项目建设,80个减排项目已完成或即将完成的项目76个,占95%。关停了部分实心粘土砖企业和砖瓦厂,关停平阴县小地瓜淀粉加工企业10家,取缔济阳县、商河县等十五土(小)企业近30家;完成济南医院等10家单位6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任务和章丘华电有限公司等9家超标企业限期治理任务。二是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实施市、区(县)和企业三级在线监控网络,安装了63套烟气、54套废水自动监控装置,实现了全天候监控;对市控107家重点企业的二氧化硫超标单位实施红、黄牌督办制度。加强对市政建设、拆迁、物料及渣土运输等6类扬尘污染源的重点监控,查处治理重
点扬尘污染源426处;加强了机动车尾气整治,完成35家企事业单位的在用机动车抽检工作,进行了6家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认真落实山东省“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和小清河流域综合整治方案,加快推进小清河及其支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开展了典型乡镇饮用水源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情况调查,启动了章丘部分乡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危险废物重点产生单位规范化达标率80%以上、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全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95%以上。三是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加快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督促建设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全市规模化养殖场外排污染物达标率73%。开展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启动了济西湿地规划建设,策划了济西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护项目。2009年,预计全市COD、二氧化硫可以实现分别削减4.88%和1.59%计划指标。
(二)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重点企业节能目标基本完成。完成了全市百户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完善了100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管和能源利用报告制度。上半年,列入国家、省重点监控企业中的42户单耗同比下降,实现节能量19.32万吨。二是重点工程实施顺利。今年建设投用的40多个重点节能项目,实现节能量约50多万吨。推广节能灯63万只。获得国家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项目4
个,实现节能量10.7万吨。三是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全面展开。工业节能领域,完成了黄台电厂1-4号小火电机组、4条立窑水泥生产线关停工作,淘汰小火电机组14.5万千瓦、熟料产能39万吨,基本完成了目标任务。建筑节能领域,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97万平方米,正在实施改造的项目98.83万平方米;实施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工程252万平方米;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交通节能领域,积极发展“节能公交”,上半年全市新投入使用的300多部公交车全部达到国Ⅲ排放标准,100辆新能源公交车已服务于全运会,改装100多部为CNG单燃料车。公共机构节能领域,完成了节能管理体系建设,启动实施了节约型机关建设等活动。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认真落实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着力推进“678”工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初见成效,形成了济南复强动力公司再制造发动机、富美科技有限公司年产环保激光硒鼓等循环利用模式,预计2009年全市可实现再生资源回收额14400万元,回收废钢铁41000吨,废有色金属330吨,废造纸原料38000吨。清洁生产工作积极推进,45家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审核,减少废水288.78万吨、固体废弃物4.54吨,年节约新鲜水使用5333.29万吨,节电2.94亿千瓦时,节约原煤5.99万吨。
(三)水资源管理和保护进一步强化。一是加强水资源保护。认真实施《济南市地表水水功能区划》,完成了水功
能区重要水源地立碑标石的前期准备工作,严格执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控制入河排污口管理。完善水源地水质监测通报制度,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二是认真开展节水基础性工作。重点开展了平阴、章丘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实施农业、生活和工业节水工程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实施了邢家渡引黄灌区、章丘胡家岸灌溉区节水改造工程和节水灌溉示范项目。三是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完成了历城区葫芦套、长清区润玉泉、章丘市法家峪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现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平方公里;加快推进历城区四邱、邢家、花坦、潘家流域,长清区郭庄、春峪口流域,平阴南岸、长沟泉、南刘庄、蛮子流域,市中区西渴马东村流域,商河县芦家风沙区等流域治理工程,预计年底可以完工。2009年预计可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6平方公里。
(四)土地矿山管理更加规范。一是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土地执法目标责任,加强耕地占补平衡和土地复垦工作,实施土地综合整治7万亩,新增耕地13600万亩。我市耕地保有量549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80万亩。二是用地需求得到保障。2009年共落实使用新增用地计划指标29000亩,上报国务院和省政府审批用地34000亩,保障了全市扩大内需项目和全运会、园博会、小清河、西客站等重点工程及重点工业项目、民生项目用地需求。三是矿山管理进一步加强。加大破损山体治理力度,完成了重点区域58座破损山体整治任务。
(五)防震减灾能力不断增强。一是地震监测网络日益完善。完成了济南市地震监测中心暨历城综合地震台和济阳地震台建设任务,目前我市地震监测台站数量达到6个,实现了适时监测辖区及周围1.5级以上地震、5分钟内实现速报的目标。二是地震监测能力不断提高。加强台网及监测设施升级维护,定期检查维修地震监测设施,新建槐荫区数字前兆监测站,更换了七星台网络传输设备、长清数字化水温观测设备及洪范池数字化前兆观测仪器水温探头,安装了章丘瓦山数据采集器。三是震害防御工作进一步加强。认真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督促重点建设项目按照评价结果抗震设防。积极开展防震减灾地方立法,初步完成了《济南市防震减灾条例》。积极开展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加快推进章丘市“十个示范村”、“百个建设村”地震安全农居试点工程,完成了省级示范工程平阴县黄河滩区整体搬迁。认真开展区县地震小区划工作,启动了章丘市地震小区划,将小区划面积由原定的40平方公里增加到70平方公里。积极推进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目前我市省、市级示范学校达到65所,槐荫区新世界阳光花园社区被评为全省首批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四是地震应急措施逐步落实。加强乡镇、街道、社区、居委会地震预案建设管理,实现了地震应急预案“全覆盖”。加快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全市确立了489所学校及奥体中心等10处体育场(馆)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六)基础测绘工作有序推进。为实现中心城建设用地范围内1:500地形图全覆盖,采用全野外地形数据采集成图法开展了长清老城区和大学园区(70平方公里)、奥体龙洞片区(10平方公里)1:500地形图测绘。目前,野外测绘工作已经完成60%,年底完成全部工作。加强测量标志维护,开展了济南市连续运行定位服务系统(JNCORS)的维护,基本完成了一类保护范围测量标志的维修维护工作。为了满足南部山区“三线”(道路红线、河道蓝线、高压输送线路)规划标定工作的需要,采用航测法和野外地形数据采集及成图方式完成了南部山区仲宫镇、柳埠镇、西营镇驻地1:2000地形图24.64平方公里测绘。
从发展现状看,虽然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约束性指标均按计划进度实现,但是全市节能减排工作任务依然繁重。一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重化工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所占比例仍高达76.6%,短期内难有大的调整,将给节能减排带来持续压力;二是能源结构不合理,原煤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例近年来一直维持在63%左右,污染物排放强度仍将高居不下;三是在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政策下,消化新增排放量的压力巨大;四是城镇化的稳步发展,既直接增加了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又增加了对重化工业和能源的刚性需求;五是以污水处理厂、燃煤电厂脱硫为重点的工程减排空间日益缩小,减排难度逐步加大。
二、2010年工作思路和目标
2010年是推动我市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十一五”规划指标任务的目标年。综合考虑2009年我市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工作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初步确定明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市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加强土地管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经济方式转变,突出抓好治污减排、节能降耗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2010年主要预期目标: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8.67万吨以内,COD排放总量控制在4.86万吨以内,万元GDP能耗控制在1万吨标准煤以内,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万元GDP取水量下降5%;
——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市区无劣五类水体,地下水水质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
——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低于70dB(A);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低于55dB(A)。
三、2010年工作重点
(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1、切实做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认真落实“三大减排体系”实施方案,确保“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顺利完
成。切实抓好结构减排。加快淘汰平阴小淀粉加工企业5家,关停4家企业水泥立窑和4家砖瓦窑。加快推进工程减排。完成水质净化四厂、柳行中水处理站等相关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配套完善污水处理管网,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继续抓好火电、钢铁等重点行业脱硫设施的建设和优化完善,实施一批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能源替代项目。强化措施减排力度。继续推进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和县(市)区环境监控分中心完善工作,加强对107家国控、省控和市控重点单位的全过程监管。
2、进一步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继续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结合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山东省小清河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发布实施,加快推进小清河流域及市区各支流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保护饮用水源地,适度调整饮用水源保护区,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8%以上。积极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大力推广清洁燃烧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完成重点大气污染源限期治理工作。加强在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定期检测,确保监测率达到80%以上。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坚决查处已取缔“三小”回潮现象。
3、深入开展环境生态建设。切实加强生态示范区建设,做好“两区一园”创建工作,争取保护地区覆盖率达到10%以上。加强南部山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保护,做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监督管理。积极开展农村生态保护,实施一批具备条件的规模化畜禽养
殖污染治理示范工程。继续做好湿地生态保护,加快实施济西湿地项目建设,适时启动沿黄湿地生态保护规划建设工作。
(二)节能降耗
1、严格控制能源资源消耗。建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与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 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积极推进黄台电厂“上大压小”工作,切实完成“十一五”淘汰目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建立专业化、网络化、市场化的制造业技术服务体系。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地热能、沼气、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2、继续抓好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适用节能技术,组织实施低能耗、节能建筑示范工程,绿色照明示范工程,实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示范项目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广项目,推广高效照明产品,重点发展LED半导体照明产业,认真做好财政补贴节能灯的推广工作,市直机关率先更换节能灯。
3、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着力推进6个县(市)区、7个工业园区、80个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探索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以重要资源为纽带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途径,发展清洁能源,加大科
技投入力度,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推进低碳消费,建立支持低碳经济的市场体系和政策体系。
(三)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1、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管理。严格落实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资源费征收、入河排污口管理等制度,建立完善以水质在线监测为重点的水资源保护信息化系统。加强水功能区管理,继续开展功能区的立碑工作,逐步实行动态水质水量管理。
2、继续抓好节水工作。督促指导自备井取水企业加大工业节水力度。完成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等一大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示范推广项目。继续开展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深入推进章丘和平阴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力争两县区各项节水指标在全省试点单位中位于前列。
3、加快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实施南部山区泉域补给区综合治理,完成20多条小流域水土治理工程,总治理面积80平方公里,改善南部山区生态环境,提高地下水涵养功能。
(四)土地矿山管理
1、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力度。继续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围绕守红线保安全,强化耕地保护监管,确保市本级违法占用耕地的面积比例控制在5%以下,各县(市)控制在8%以下。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积极稳妥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2、进一步做好土地供求平衡。搞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鼓励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加快城中村改造,推进村庄整合、旧村改造,积极拓展用地新空间。建立与供地率相挂钩的分配使用机制,有限保障重点项目用地。优化供地结构,在用地计划指标安排、用地预审、土地供应等环节严格管理。完善土地市场运作流程,全程跟踪土地熟化,依法做好征地补偿、收购筹备、整体策划、市场运作等用地服务。
3、不断强化矿山管理。深化矿产资源整合,开展好“打非治违抓责任”活动,促进矿山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完成第二批50座破损山体治理,加快推进燕翅山等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五)防震减灾
1、不断完善地震监测体系。加快推进长清地震台、强震台和GPS监测站建设,形成完善的地震台网。完成地震骨干监测站(点)的数字化改造,加强各类地震监测设备的维护保养,完善群测群防市、县、乡(镇)观测网络,提高数据分析和监测预报水平。
2、不断提高地震综合防御能力。抓好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小区划项目成果的推广,加快县(市)区地震小区划工作,尽快启动平阴、济阳、高新区地震小区划。积极推进农村民居防震保安试点项目的开展,建立农村防震抗震技术服务体系。继续做好防震减灾立法工作,尽快完成《济南市
防震减灾条例》。
3、进一步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继续推进地震应急救援队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和应急救援训练,定期组织地震应急实战演练,建立地震应急救援协作机制。继续推进避难场所建设,确保每个县区至少建设一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4、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不断完善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宣教功能,继续开展防震减灾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的“五进”活动。加快推进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和示范企业建设,各县(市)区要建设1处以上“地震安全示范企业”和“地震安全示范社区”。
(六)基础测绘
启动我市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建立统一的空间数据标准体系,实现政务信息和基础地理信息、基础地理信息和公众地理信息的分布式管理。更新修测二环以内150平方公里1:500地形图,缩编1:2000比例尺地形图。完成经十东路二环南路以南、南绕城高速以北335平方公里1:2000地形图更新修测及数据建库工作。采用全野外地形数据采集成图法测绘腊山片区16平方公里,济钢片区14平方公里,并用1:500地形图缩编1:2000比例尺地形图。为满足“数字济南”建设及辅助政府部门决策的需要,制作东至巨野河、西至黄河、南至仲宫镇、北至天桥区界2600平方公里范围卫星影像图,完成二类测量标志的普查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