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成本核算

时间:2019-05-13 17:2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事业单位成本核算》。

第一篇:浅谈事业单位成本核算

浅谈事业单位成本核算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制度,适应国家提过的建设“节约型政府机关”。作为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是需要更是必然。随着事业单位经费投入机制的转变,作为办事主体的事业单位有责任向社会公开办事成本及其核算方法。但是目前由于事业单位会计体制的局限再加上事业单位成本的非精确性和不透明性等特点,使得事业单位成本核算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办事系统机制。事业单位成本核算问题及时理论研究的课题,又是实践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一、总体大局情况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政府采购法、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和地区也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机关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法制保障。严格机关经费预算管理。这是从源头上控制行政成本、推进厉行节约的根本手段。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要针对不同部门机关特点,分类细化定额,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要加强机关运行经费预算审核,严格预算标准,防止超预算支出。要加强成本核算,推行绩效管理,健全内控制度,切实改变重形式轻实效、重投入轻效率的做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铺张浪费。

且在今年(2012年3月5日)举行的两会期间,许多与会政协委员也提出了中国下一步必须坚持政治改革!中国现在已有一千多万名公务员,政府机构庞杂臃肿,官员贪污受贿,执法部门监督不力等等,严重的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正常发展。

因此,我想以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方向,结合管理与经济的观点,浅谈行政事业单位须引入企业单位的严格的成本核算体系。建设节约型机关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要在成本核算上把关,严格管理和控制各项经费收入支出情况,落实各个岗位职责,做到资金监管,人人有责。

二、事业单位会计和成本的基本概念、含义和作用

(一)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概念

事业单位一般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不以盈利(或积累资本)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抗议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

过去,事业单位同行政单位采用相同的会计制度,1997年已对两种分别制定会计制度。目前,事业单位大部分均采用预算会计制度,而且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国家财政补助,由国家财政来平衡单位预算。由于没有太大的资金压力,也无需承担多少经济责任,所以事业单位大多未进行成本核算。而随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开展,绩效预算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势在必行。

(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含义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指事业单位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有形劳动和无形劳动的价值总和。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也是一定时间内的经营成果。

(三)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作用

成本是综合反映单位经营和业务活动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原材料和能源的节约或浪费,生产工艺及设备利用是否合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都会反映在产品(项目)成本水平上。就事业单位而言,我认为进行成本核算具有如下3个作用:

一是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命运掌握在政府手中,因为他们所需要的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而市场经济时代政府通过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财政拨款集中在公用事业,而其他事业单位财政拨款已大大减少,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命运掌握在成本手中。要在市场竞争中立足不败之地和长远发展,则必须利用价值规律不断进行资源配置,加强管理,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积累社会财富。

二是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改革想纵深方向发展。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可以合理定编定员,分流富余人员,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少事业单位发展中的瓶颈,让在岗人员劳有所得,安心工作,富余人员自谋适合自己的职业并挣得更多的收入,从而实现了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样不但推动了分配制度改革也促成了认识制度改革,从而 2 促进事业单位向高效、精简、服务方向发展。

四是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有利于考核事业计划的执行情况。当前政府和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考核是通过目标责任制来完成,而目标责任书的制订主要依据成本核算。因此,如何订立一份合符实际的成本核算制度有为重要。

三、现行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内容

1、人员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福利费用、社会保险费等。

2、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办公费、专用材料支出、水电费、差旅费、电话通讯费、维修费、宣传费、培训费、期刊资料费、劳务费、交通费、租赁费、广告费、招待费等。

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包括离退休费、就业补助费、住房公积金、医疗补助、生活补助等。

4、固定资产构建和大修理包括建筑物购置费、基础设施建设、大修理、折旧、办公设备购置费等。

5、税费包括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等。

(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单一。事业单位一般采用预算会计,由于没有太大的资金压力,也无需承担较大经济责任,所以不重视经费消耗,不重视经费支出效益。办事人员的节约意识不强,每天浪费了大量的纸张用于复印和打印文件。如,4、5年前,一箱打印纸才200元,之前一年只需1000元左右,这些费用计入办公费。但是最近2年,尤其每到省、市来审计检查时候,用的纸张加倍的增多,平时复印纸张也是用单位打印或复印,造成了每季度都要用3箱左右,一年下来,由于纸张升价,250一箱纸,一年就要用到8箱纸,金额2000元,增加了1000元。这些都造成了大大的经费浪费。

2、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及减值准备。例如,我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不符。很多早已丢失、报废或使用长期占用的固定资产,以及实物形态严重磨损、毫无实用价值的固定资产未作清理、催收或报废处理,账面上反映的仍然是其原始价值。

3、普遍缺乏成本效益观念。许多事业单位在现行的资源配置机制下,从管 理层到财会人员都普遍缺乏成本效益观念,缺乏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动机。在事业活动中不仅不注重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而且有成本最大化倾向。与企业组织不同,事业单位作为非盈利组织,其运营不以盈利为目的,事业单位的资金提供者不要求得到经济回报,政府及其他出资人也不需要事业单位提供利润信息,所以也就没有核算成本的外部压力。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对经营性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成本核算;对非经营性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不进行成本核算。由于不计算成本,难以对非经营性业务进行正确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与考核。另外,实际工作中由于两者业务不易区分,使用费用难以合理分摊,造成成本不能准确核算。这不仅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不利于国家预算资金的有效运用,而且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综上,我认为事业单位应在不违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基础上,在其内部推行一套能满足内部管理需要的成本核算制度,才能有效地促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才能应对未来生存与发展的要求,且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全面的成本核算更有利于节约资金和提高运行效率。如在事业单位内引入《企业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应用指引》。

四、引入企业经济(绩效工资管理)方法管理

2009年9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规范津贴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对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分三步展开。第一步从2009年1月1日起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第二步从2009年10月1日起,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第三步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对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例如,丰台区某医疗机构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尽管进行了几次工资改革,但由于一些改革缺少配套的细则,不少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制度属于老制度与新制 度的混合体,而这也导致了单位不同而引发的工资收入差异。该人士还认为目前可以实现相对统一的就是基本工资,也就是事业单位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而造成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差异的,主要来自于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津贴补贴每个单位有很大区别,单位不同,效益不同,都会造成津贴补贴的差异。”她说,一些事业单位存在午饭补助、水电补助、通讯补助、住房补助等多个名目,还有一些补助并不叫“补助”,但性质也类似于补助,如职务补贴,根据不同职务的人,设定不同的消费金额。她表示,目前自己所在单位尚未实施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的改革也在逐步推进,目前还没有到我们领域,也没有细则。”

五、事业单位降低成本核算的方法

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指引解读及案例分析》第七章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中提到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的总体要求有6点。我挑其中的3点来简要分析:

1、制度建设是基础,风险控制点是关键。事业单位更应该做好预算控制,确定目标,提高资金运行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例如我所在办公室,把移民群众的钱用在实处。办公室制定了一些列关于移民项目工程资金的拨款流程制度。如果目标不明确,决策不正确,控制措施就难以执行到位,资金活动将难以顺利进行。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相关财务会计制度,尤其对于成本核算会计制度必须落实到实处。通过严格的监督管理和项目评议等制度,跟踪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据以修正制度、改善控制效果。具体而言,是明确业务流程以后,事业单位应该针对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认真细致地进行分析,根据不确定性的大小、危害性的严重程度等,明确关键的业务、关键的程序、关键的人员和岗位等,从而确定关键的风险控制点,集中精力管控住关键风险。

2、资金集中管理是方向,严格执行是保障。我认为,作为中国那么大部分的事业单位,有些事业范围更是多层级多部门多机构,都应该加强资金的集中统一管控。而且,资金集中管理的优势突出、效果明显。对资金活动进行内部控制是,虽然找对了业务流程、找准了关键风险控制点,但是如果不采取具体措施,对关键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那么同样可能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制度的执行到位与否是事关整个内控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只有严格执行,才能保障实现资金活动决策目标。

六、事业单位降低成本核算的途径及应重点做好的工作

1、降低人员支出、实现减员增效。人员支出是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人员支出的比例过高必须严格控制,合理定岗定员,建立严格的临时用工制度,减少临时用工开支,降低管理人员费用开支,实现高效管理,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积极性的调动。如,我单位对于两位临时工司机的工资计算,我认为就有所浪费。今年落实公车改革以来,单位只留有一部公务用车,而单位司机却有两位,且工作的范围和内容都非常的清闲和空暇,每个月支付工资2000元/人,每年共支出48000元。这笔费用对于单位的成本来说就显得不符合盈利效益。我认为有两种选择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一是改变临时聘用模式,按次结算他们的工资,设置最低工资标准,然后每次出车,他们能拿相应的补贴,合计为他们的月工资收入;二是把他们并入其他相关部门,使他们有事可做,提高办事效率,兼司机的职务。

2、加强流动资产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部分事业单位一方面向政府和主管部门积极争取资金,另一方又不注重流动资产的管理,如货币资金挪用严重把货币资金借给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单位,存货库存过多等问题存在。加强流动资产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资金占用,降低经营成本。

3、推行招标采购,降低成本。事业单位的1000元以上资产应积极推行招标采购,降低成本。杜绝采购中的不正之风,真正降低成本,让利于民。现在部分事业单位的采购还由单位负责人说了算或者说采购委员会只是一种形式,他们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利从中吃回扣,损公肥私。实行阳光采购,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4、绝对降低与相对降低相结合。只有成本绝对的降低才能使成本真正降低和相对成本的降低,绝对成本的降低是关键。例如企业相关制度规定业务收入净额在1500万元以内,招待费按不超过收入净额的0.5%计算,事业单位一年的招待费不能超过7.5万元,若发现超标,应该严格控制。

5、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减轻事业单位负担。事业单位后勤开支占有重要的部分,涉及诸多方面,降低成本大有潜力可挖,凡社会能有效提供的后勤保障,都应该交给社会去办,利用社会资源服务于事业单位。如当前实行的会计集中核算制、代理记账制等就是有益的探索,事业单位花较少的成本就可以做过去同样 的事,这也是资源的整合。

七、对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中的问题及建议。

存在问题:

1、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这种性质对其财务行为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1)看银行存款花钱“有钱不花,过期作废”的错误观念比较严重;(2)较少关注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2、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直接来源于财经专业的很少,大多数会计人员是从其他岗位转岗而来或直接由其他岗位人员兼职。

改进建议:、进一步深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实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是解决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一是快速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二是有效改善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有利于让会计人员能在没有羁绊的环境中依法行使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职能。三是加速会计电算化步伐,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力度。(1)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以贯彻实施新《会计法》为契机,切实加强会计队伍的后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严格执行修改后的新《会计法》及一系列相关配套制度,提高财会信息质量。(2)明确经费开支标准,规范经费支出渠道。建议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经费支出标准,在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统一执行,只有通过执行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才有可能遏制各单位在费用支出上互相攀比,滥发钱物的现象。(3)规范财政专户管理与核算。一是要规范收入管理。二是要规范支出管理。第一,在支出拨款上要注明用途,方便核算;第二,专户内部帐户之间不要划转,一切支出通过拨款途径解决

八、结束语

大家都知道,现在是以社会责任最大化来衡量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一个机构的可持续性,只有准确及时地进行成本核算,把握成本核算的整个流程,才能降低生产过程的总成本,以节约资源,节省费用,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后续发展的过程中,达到符合国家政策规定且人民满意的标准。同时为国家制定收费项目提供参考标准,通过相互参考,促进服务和成本的对等性。

第二篇: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2019)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工作,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夯实绩效管理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适用于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且开展成本核算工作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

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成本,是指单位特定的成本核算对象所发生的资源耗费,包括人力资源耗费,房屋及建筑物、设备、材料、产品等有形资产的耗费,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耗费,以及其他耗费。

第四条

本指引所称成本核算,是指单位对实现其职能目标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分配,计算确定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总成本、单位成本等,并向有关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的活动。

第五条

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应当满足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的特定成本信息需求。单位的成本信息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一)成本控制。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完整、准确核算特定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揭示成本发生和形成过程,以便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条件施加影响或管控,将实际

成本控制在预期目标内。

(二)公共服务或产品定价。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准确核算公共服务或产品的成本,以便为政府定价机构、有关单位制定相关价格或收费标准提供依据和参考。

(三)绩效评价。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设置与成本相关的绩效指标并加以准确核算,以便衡量单位整体和内部组织部门运行效率、核心业务实施效果、政策和项目资金使用效果。

第六条

单位应当以权责发生制财务会计数据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财务会计有关明细科目设置和辅助核算应当满足成本核算的需要。

第七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成本费用相关原始记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和完善成本数据的收集、记录、传递、汇总和整理等基础工作,为成本核算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

第八条

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相关性原则。单位选择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分配成本、提供成本信息应当与满足成本信息需求相关,有助于成本信息使用者依据成本信息作出评价或决策。

(二)可靠性原则。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为依据进行成本核算,保证成本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三)适应性原则。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应当与单位行业特点、特定的成本信息需求相适应。

(四)及时性原则。单位应当及时收集、传递、处理、报告成本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及时作出评价或决策。

(五)可比性原则。同一单位不同期间、相同行业不同单位,对相同或相似的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和依据等应当保持一致,确保成本信息相互可比。

(六)重要性原则。单位选择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应当区分重要程度,对于重要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应当力求成本信息的精确,对于非重要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可以适当简化核算。

第九条

单位可以根据成本信息需求、成本核算对象等确定成本核算周期,并按照成本核算周期等编制成本报告,全面反映单位成本核算情况。

第二章

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条

单位应当根据其职能目标、所处行业特点,以及不同的成本信息需求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一条

单位可以多维度、多层次地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二条

单位按照维度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主要包括:

(一)按业务活动类型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

(二)按政策、项目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

(三)按提供的公共服务或产品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三条

单位按照层次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主要包括:

(一)以单位整体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二)按内部组织部门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

(三)按业务团队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四条

单位为满足成本控制需求,可以以业务活动类型、项目、内部组织部门等作为成本核算对象;为满足公共服务或产品定价需求,可以以公共服务或产品作为成本核算对象;为满足内部绩效评价需求,可以以项目、内部组织部门、业务团队等作为成本核算对象;为满足外部绩效评价需求,可以以政策和项目、单位整体等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第三章

成本项目和范围

第十五条

单位应当根据成本信息需求设置成本项目,并对每个成本核算对象按照其成本项目进行数据归集。

成本项目是指将归集到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按照一定标准划分的反映成本构成的具体项目。

单位可以根据具体成本信息需求,按照成本经济用途、成本要素等设置成本项目。

第十六条

单位成本项目的设置,应当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中“加工物品”“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等科

目的明细科目保持协调。

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在本条前款规定的成本项目下设置进一步的明细项目或进行辅助核算。

第十七条

不属于成本核算对象的耗费,不计入该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

成本核算对象为业务活动类型的,与单位开展业务活动耗费无关的费用,如资产处置费用、上缴上级费用、对附属单位补助费用等,一般不计入成本。

成本核算对象为单位整体的,单位负有管理维护职责但并非为满足其自身开展业务活动需要所控制资产的折旧(摊销)费用,如公共基础设施折旧(摊销)费、保障性住房折旧费等,一般不计入成本。

第十八条

为满足公共服务或产品定价需求开展的成本核算,应当在对相关成本进行完整核算的基础上,按规定对成本范围予以调整,如按规定调减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费用、有财政资金补偿的费用等。

第四章

成本归集和分配

第十九条

单位一般通过“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等会计科目,按照成本项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种费用,据此计算确定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

当成本核算对象为自制或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物品、建设工程项目、自行研究开发项目时,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规定分别通过“加工物品”“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会计科目,按照成本项目归集并结转实际发生的各种费用。

第二十条

单位应当根据成本信息需求,对具体的成本核算对象分别选择完全成本法或制造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

完全成本法,是指将单位所发生的全部耗费按照成本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成本核算对象为单位整体、主要业务活动的,可以采用完全成本法。

制造成本法,是指只将与产品制造或业务活动有联系的费用计入成本核算对象,不将单位管理费用等向成本核算对象分配的方法。成本核算对象为公共服务或产品、项目、内部组织部门、业务团队的,可以采用制造成本法。

第二十一条

单位所发生的费用,按照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方式不同,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是指能确定由某一成本核算对象负担的费用,应当按照所对应的成本项目类别,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

间接费用是指不能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费用,应当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或方法分配计入各个成本核算对象。

第二十二条

单位应当根据业务特点,按照资源耗费方式确定合理的间接费用分配标准或方法。

间接费用分配标准或方法一般遵循因果关系和受益原

则,将资源耗费根据资源耗费动因分项目追溯或分配至相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如根据工作量占比、耗用资源占比、收入占比等。

同一成本核算对象的间接费用分配标准或方法一旦确定,各期间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动。

第二十三条

单位应当根据其职能目标确定主要的专业业务活动,作为基本的成本归集和分配的对象。

第二十四条

单位内直接开展专业业务活动的业务部门所发生的业务活动费用,如直接开展专业业务活动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用、开展专业业务活动领用的库存物品成本、业务部门所使用资产的折旧(摊销)费用等,应当区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归集、分配计入各类业务活动等成本核算对象。

第二十五条

单位内为业务部门提供服务或产品的辅助部门所发生的业务活动费用,应当采用合理的标准或方法分配计入各类业务活动等成本核算对象。

辅助部门之间互相提供的服务、产品成本,应当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交互分配。互相提供服务、产品的成本较少的,可以不进行交互分配,直接分配计入各类业务活动等成本核算对象。

第二十六条

单位本级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开展管理活动发生的单位管理费用,如单位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发生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资产折旧(摊销)等费用,以及由单

位统一负担的费用,可以根据成本信息需求,采用合理的标准或方法分配计入相关成本核算对象。

第二十七条

成本核算对象为公共服务或产品的,可以合理选择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方法进行成本核算。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行业事业单位(如医院、高等学校、科学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具体指引等,应当由财政部遵循本指引制定。

第二十九条

行政单位、参照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非行政事业单位主体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可以参照执行本指引。

生的制造费用在开工月份第三十条

本指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指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浅谈事业单位的内部成本核算

浅谈事业单位的内部成本核算

摘要:本文在简要分析特检所等检验检测机构在内的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事业单位现行的会计核算方法已不能满足检验检测机构等事业单位管理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应在事业单位内部推行内部成本核算,并对推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一些基本原则和重点内容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成本核算

一、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已使WTO的成员国,国外先进的检验检测机构可按照WTO协议中的约定进入我国市场,这必将对长期处于保护状态的国内检验检测机构具有政策性强、地域性明显、技术门槛不高等特点,导致了国内的检验检测机构在与国外同行竞争时就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另一方面,就国内而言,整个行业目前还很不规范,存在许多问题。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化进程加快,像检验检测机构这类事业单位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其他诸多事业单位也同样存在,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五六年里,我国事业单位的市场理念、竞争意识、效益观念等讲发生巨大变化并会逐步与企业趋同,这就对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提供与企业会计相类似的有关财务成本指标。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仍是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进行的,这种会计核算体系存在着许多缺陷,导致它不能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的会计信息(含成本核算信息),利用这种成本核算的数据来进行决策,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显然是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的。因此,事业单位引入企业化的成本核算体系,是势在必行。

二、内部成本核算的释义

事业单位的“内部成本核算”可定义为:事业单位(这里仅指像特检所之类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根据其自身业务特点,参照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成本开支范围、指定相应的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标准,从而计算出其内部开展业务活动的成本费用额并将这种成本信息提供给单位内部管理人员使用。与企业成本核算相比,它既不是“完全”的成本核算,又不是“严格”的成本核算,只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对单位所经营的产品或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进行计算,借以为考核业务成果、指定收费标准、丑话资金来源、进行经济决策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其提供的成本信息只提供

第四篇: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作用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作用

成本是综合反映单位经营和业务活动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原材料和能源的节约或浪费,生产工艺及设备利用是否合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都会反映在产品(项目)成本水平上。就事业单位而言,我认为进行成本核算具有如下3个作用:

一是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命运掌握在政府手中,因为他们所需要的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而市场经济时代政府通过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财政拨款集中在公用事业,而其他事业单位财政拨款已大大减少,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命运掌握在成本手中。要在市场竞争中立足不败之地和长远发展,则必须利用价值规律不断进行资源配置,加强管理,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积累社会财富。

二是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改革想纵深方向发展。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可以合理定编定员,分流富余人员,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少事业单位发展中的瓶颈,让在岗人员劳有所得,安心工作,富余人员自谋适合自己的职业并挣得更多的收入,从而实现了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样不但推动了分配制度改革也促成了认识制度改革,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向高效、精简、服务方向发展。

四是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有利于考核事业计划的执行情况。当前政府和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考核是通过目标责任制来完成,而目标责任书的制订主要依据成本核算。因此,如何订立一份合符实际的成本核算制度有为重要。

第五篇:浅谈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会计报表体系改革

浅谈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会计报表体系改革

2013-3-11 10:25 石丽岩

一、事业单位强调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也越来越参与到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另外随着我国政府强调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调财政支出更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更合理社会分配。必然会加强对财政支出的有效管理,所以作为承担行政支出成本一部分的事业单位,也有必要强调其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一)强调成本核算有助于事业单位资源的有效利用

事业单位强调成本核算,一方面有利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与事业运行的合理搭配,使人力资源得到效率最大化的使用,促进人均工作效率的提高,进而整体上提高事业单位运行效率。强调成本管理也能有效地遏制社会资源浪费现象,使社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高效,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

(二)强调成本核算有助于事业单位提高自身盈利水平,进而更好实现社会效益

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实行财政自收自支运营模式,自身的良好运作需要事业单位自身追求经济效益来实现,在盈利的运营目标下,事业单位应当强调成本核算,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经营效益,进而更好地实现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

(三)强调成本核算有助于考核事业单位的业绩工作情况

目前我国考核事业单位主要是采用目标责任制的方式来进行,其中的标准之一便是事业单位服务成本和运行成本。事业单位强调成本核算,加强成本列支的明细与准确,有助于外界了解事业单位的具体工作情况,有助于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与提高管理。

(四)强调成本核算有助于规范确定事业单位运营成本,有助于收费标准的科学制定

事业单位的收费项目标准大多由国家宏观制定指导价格,一方面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加强成本核算,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水平,提高事业单位自身经营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效益。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可以计算出真实的成本,提供准确的成本帮助国家制定宏观指导价格,有助于提供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促进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五)强调成本核算有助于加强事业单位改革的内在动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方式就是加强内部成本核算的实现。通过加强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更明确保证事业单位运行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和资源,可以确定对事业单位的资源合理调配,包括人员编制、预算编制,固定资产购置编制。这样有利于减少冗余人员,减轻财政负担,为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带来活力。而且冗余人员通过自谋生路也可以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事业单位自身高效地发展也会提高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效率的帕累托最优。

所以事业单位强调成本核算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二、事业单位改进成本核算的措施

总体上说,事业单位改进成本核算的指导思想是:借鉴和学习企业成本核算的创新方法,积极重视事业单位成本支出的会计数据分析。

具体地说,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应当借鉴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资本金核算机制等成本核算体系,这些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应用,对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益大有裨益。

事业单位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的成本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讲究配比原则,能够客观真实地核算反应事业单位的财务结果和状况。另外,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作为对运行支出的制约控制,也应当实行权责发生制来进行核算,与预算进行配比,这样预算的规制才能起到效果。

事业单位也应该借鉴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借鉴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所采取的方法,正确评估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特点和损耗方式,制定会计折旧政策,创建“累计折旧”科目,这样做可以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有一个准确、客观真实的反应。另外,事业单位由于承担着科研、教学等非盈利性经济活动,其中运行中会研发无形资产也要有相应的成本支出,其中研究和开发支出能资本化的应当予以资本化,不能资本化的应当费用化处理,正确核算无形资产的价值,也是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的重要措施。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还应该建立资本金核算制。建立资本金核算制,是对事业单位法人资格、履行民事义务、依法享有民事权利的经济保证。资本金核算制度有利于保障投资主体的合法利益。

三、新时代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的不完善之处

市场经济已经步入了信息经济时代,即使是事业单位,也参与到市场经济的运行中来,虽然事业单位的盈利性不是第一位的,但是事业单位运营经济行为也涉及到了投资者、政府部门等外部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行为,所以事业单位的报表也有必要加强其信息相关性、准确性和真实性。然而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却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之处:

(一)会计报表体系更多倾向于政府部门,忽略了内部管理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表格式,实现了指标口径的统一和汇总,但是偏重于收支的汇报,尤其是支出信息列举得很详细,这实际更多考虑的是满足政府财政信息方面的相关需求,满足了政府宏观调控方面的需要。但是这样做没有考虑到事业单位自身的经营管理状况、负债状况、还有资本保值增值状况,所以现行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并不全面完整,没有考虑到其他信息使用者,如内部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的财务信息需求。

(二)权责发生制和固定资产折旧没有在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中采用

事业单位会计没有应用权责发生制和固定资产折旧,由此产生的会计报表数据是不够准确的:权责发生制的缺位使支出与收入不配比,无法从报表体系中看出事业单位的具体业务的运行成本,更很难找出其利润的数额。固定资产折旧的缺位,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原始成本或重置成本计价,没有核算固定资产在使用中的磨损和减值,使资产总量虚增,而且事业单位支出中也应当包括固定资产的折旧,然而不核算固定资产减值,资产损耗没有被包含在支出中,实际上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所列的支出其实是虚减的,真实性并不够。

(三)现金流量表及相关变动表没有在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中应用

事业单位也是要参与市场经济运行的,相应的也会发生一定的筹资和投资活动,事业单位的运营资金来源越来越多元化,财政拨款只是其运营发展资金中的一定比例。尤其在信息经济时代,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信息,应当增加现金流量、存量方面的内容,这样外部的投资者、贷款银行,事业单位内部决策者了解事业单位的现金变动情况,才能据此更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四、事业单位改进会计报表体系的措施

所以,据前文所述,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体系应当加以改进,其主要思路为:提高现行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信息可靠性、准确性、增加满足各方对事业单位会计报告信息需求的信息。主要改进措施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资产负债表加以改进

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应当增加对负债的列报明细,例如将现行的应收应付科目下,增加长期负债、短期负债等科目,以满足债权人的信息需求。同时增加无形资产方面的核算,增加对外投资,例如长期股权投资、短期金融资产等的列报,这样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者对事业单位运行情况的判断。

在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体系中,应当增加权责发生制会计政策的应用,让支出和收入更好地进行配比,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固定资产项目,事业单位应当增加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在会计核算上,增加“累计折旧”科目,同时,根据折旧支出金额,冲抵“固定基金”科目,使固定资产的会计数值与实际价值相吻合。而且应当增加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附注,在附注中披露事业单位负债的分类情况,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选择,事业单位的投资情况,以增加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完整性,更好地满足不同方面外部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二)增加事业单位现金流量表的列报

现金流量表可以列报事业单位在会计的现金流入来源、流出用途及余额。由于现金流量表能够提供事业单位筹资、投资、偿债能力的财务信息,所以,对外部使用者,尤其是金融部门非常重要。所以参与市场投资筹资、经营活动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的事业单位应当倡导编报现金流量表,来列报现金来源及用途,作为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的补充。

但是事业单位毕竟不同于企业,其收入来源、成本费用、结余形成及分配的内容与会计核算方法与企业相比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所以现金流量的分类上也应当与企业有所不同:可以大致分类为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也可简化处理,但是一定要包含这三方面的内容。

五、结束语

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越来越与我国市场经济相一致,推动我国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会计报表体系的改革,建立健全更好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制,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相关、准确的信息,会更好地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

下载浅谈事业单位成本核算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事业单位成本核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强化事业单位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若干思考

    强化事业单位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若干思考 王梅 在事业单位中,做好成本的核算问题就应该要对核算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要降低成本的核算,并且要处理好质量与成本的相互关系,做好......

    经典—成本核算个人简历

    姓名:个人简历网 目前所在: 肇庆 年龄: 20户口所在: 肇庆 国籍: 中国婚姻状况: 未婚 民族: 汉族培训认证: 未参加 身高: 160 cm诚信徽章: 未申请 体重: 55 kg人才测评: 未测评我的特长:求......

    成本核算申请

    起重机械与安全产品检测所 关于申请独立核算成本和效益工资的报告 尊敬的院领导: 我所于2011年7月4日正式开展对外检测服务。我所成立之初,院领导对我所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

    建筑工程成本核算

    建筑工程成本核算 计算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方法-----施工成本 1、当月成本的核算 2、多个工程的成本核算 3、竣工结算的处理 一、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 成本核算对象,是......

    成本核算制度

    项目成本核算制度 为规范项目部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完善项目核算机制,加强项目成本核算工作力度,确保公司两级管理、两级核算机制的落实,结合本项目部成本核算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司的成本核算工作,根据财政部颁布的《公司财务通则》和《公司会计准则》、《工业公司财务制度》,以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

    成本管理是实现企业财务目标——利润最大化的主要手段之一,成本核算与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有机构成了成本管理系统。组织好成本核算,对全面提高......

    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 1 第二章 职责分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