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构建智慧德育的“立交桥”

时间:2019-05-13 17:0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美育人构建智慧德育的“立交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美育人构建智慧德育的“立交桥”》。

第一篇:以美育人构建智慧德育的“立交桥”

以美育人构建智慧德育的“立交桥”

日前,嘉兴五高召开2012学年第二学期结业典礼,结业典礼上全面回顾一学期以来,学校确立“以美育人” 教育的观念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思想,抓好教育基础常规,从严治教,管理到位,使嘉兴五高的教育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尚美”教育。

一、构建“尚美”课程体系,促进学校优质特色发展

开展构建“尚美”课程体系,促进学校优质特色发展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工作,构建多样化“尚美”课程体系与内涵、创建特色以及创建成果等内容。学校从培养具有“阳光心态、优秀学业、明显特长、国际视野”的尚美现代公民出发,分别开设“身心意志美”系列课程,培育学生阳光心态;开设“求真智慧美”系列课程,培育学生优秀学业;开设“个性特长美”系列课程,培育学生明显特长;开设“开放包容美”系列课程,培育学生国际视野。2013年第24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高二年级有24人获大市级以上奖,其中张婧嫣同学获国家级三等奖,徐勇、金佳华、周群、王超、陈磊、杜诗鉴、龚颖超、吴家军、冯磊、李赵晨等获大市一等奖。高一年级有27人获大市级奖,其中梅家豪同学获国家级三等奖,温美娟、金云云、陈叶磊、庄伟成、张余辉等获大市一等奖。我校新一届高一招生工作也获得了圆满成功,又有560多个新鲜血液注入到我们五高的大家庭中来。

二、狠抓常规管理,加强检查督促

为了抓好学校的清洁卫生工作,保证师生有一个整洁、卫生的环境,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检查监督。同时,又采取量化积分的方法,确保评比的公正、公平、公开,使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不断上台阶。在具体操作上,德育处、学业指导中心、学生会加强督查,发现有违纪行为,及时批评教育、通报扣分。最后以班级常规管理积分作为评比文明宿舍、文明班级的依据。

三、学生公民教育措施得力,学生自主管理成效显著;

1.高一13名政协委员助理走进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6个讨论点,旁听政协委员们的讨论,真切感受政协委员们参政议政的氛围。开学初《浙江日报》报道“中学生关注社会 嘉兴五中设立联系点”介绍民盟嘉兴市委参政议政联系点正式落户嘉兴五高。2月26日,学校开学始业教育时,我校将第一堂课定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班会课。“光盘光荣,浪费可耻!”“光盘行动从我做起!”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勤俭节约、低碳生活”宣传。开学初,我校学生志愿者们来到了嘉兴市脑瘫儿童引导式教育基地,和孩子们结成一对一爱心对子,在一起画画做游戏中给孩子们带去了欢乐,志愿者们还给孩子们送去了学习用品。

2.三月五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纪念日。嘉兴五高高一(2)班开展了一堂以“积聚正能量,雷锋精神传承中”为主题的道德讲堂。学生和家长一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通过盘点身边的“活雷锋”,讲述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学生对弘扬雷锋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高一(10)班等近60名学生来到英雄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在告慰先烈英灵的同时创新性地开展了“放飞中国梦”主题团日活动,同学们在纪念碑下立下了“超越自我,用奋斗放飞希望;永不言弃,用信念实现梦想”你我共努力,实现中国梦的铮铮誓言。

3.《嘉兴日报》报道:“嘉兴五高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介绍民盟界别的浙江省政协委员一行11人,在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常委、民盟浙江省委员会专职副主委徐向东的带领下,来到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实地调研全国第一个中学生参政议政联系点——民盟嘉兴市委嘉兴五高参政议政联系点开展“学生政协委员助理”活动的情况,对我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做法予以高度肯定。

4.《南湖晚报》报道:“高中生选修课里问民生”,介绍我校选修了这门课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政协委员,就当下热点民生问题提建议,然后由另外的同学扮演部门领导予以现场答复。《南湖晚报》报道:“高中生提的建议 成提案热门话题”介绍我校政协委员助理社的高中生们,向市政协委员提出了重视和保护嘉兴方言的一些建议。这些建议经写成提案后,受到了各方的热切关注。日前,市政协专门在嘉兴市档案局召开了提案办理协商会,市档案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局等相关单位就嘉兴母语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建议。开展了www.xiexiebang.com 以“实现自我、赢得人生”为主题的第五届心理健康活动月。依托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每一位高三考生参与其中,享受心理健康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放松。前期,嘉兴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桥牌比赛决赛在嘉兴市少体校体育馆开展,我校派出的代表队并取得可喜成绩,高一(1)班刘茜茜同学获得第二名,高一(1)班彭浩同学、罗聪同学并列第五名。由210班严勤、202班李琴、俞李清、209朱思怡、207班陆稚华、211班胡翼琦、107班张译之、113班罗杰组成嘉兴五高健美操队荣获嘉兴市属高中第八届健美操大赛一等奖。5月末,我校为即将参加2013年高考的高三学生,举办浙江交响乐团的专场音乐会。这是学校在高考临近的时候,为同学们集体进行的心理减压。

5.第九届“科技读书节”活动内容之一开展“我喜爱的图书”推荐活动。充满活力的文学社团——端阳文学社的诞生。6月20日学校组织同学观看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感受航天知识 见证祖国辉煌成就。我校第一届德语DSD毕业班举行了简短的证书颁发仪式。共有8位同学取得了B1语言证书,5位同学取得了A2语言证书。期末测试中,有的同学取得了好的成绩,希望你们不要骄傲,再接再厉,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有的同学可能没有考好,我送你们几句话:一个人最可贵的就是不怨天尤人,不灰心丧气。即使暂时落后,或者是偶尔失败,也应以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去拼搏,去奋斗!而最可悲的则是自暴自弃,甘愿拜倒在他人的脚下,去哀叹自己的无能与渺小,去羡慕别人的能耐和伟大!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想在新的学年里,同学们会有更多的进步。

在学习成绩取得的同时,我们更获得了精神文明的双丰收,一学期来,全校好人好事、助人为乐的事迹不断涌现,105班薛鑫婷、207 班陆稚华、311班吴美燕等21位同学拾到钱物主动上交,同学们拾金们不昧的行为,反映了我校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二(14)班周悦同学拾到钱包主动交还失主,失主写来感谢信,感谢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德才兼备的好学生,体现五高平凡学生的身上,散发出人性的光辉,温润而感人。充分就明了一个人的美丽,不仅体现在他的外表,更体现在他的心灵。

为了确保不让一名经济困难学生辍学,学校开展了“情暖学子、爱满五高”活动,这学期里,我校共有216人次同学享受了市属学校助学教育券和国家助学金192745元。

一学期来,在课堂上勤勉上进,在舞台上展示魅力,留下串串足印。我们相信,在众多优秀的嘉兴五高的学生中,也许只是平凡的一个,但同时也是独一无二的一个,我们相信,明天的嘉兴五高学子会更加努力,更加刻苦,更加懂得把握自己,塑造自己,为老师和家长交上一份精彩的答卷!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以美育人

以美育人,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化州市平定镇新华小学

张诗宁

审美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育。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朱光潜说得更明白:“美育具有三种解放功能。一是情感的解放,二是眼界的解放,三是自然限制的解放。”美育就是将人最大限度地从动物中解放出来,升华到一个无限美好的自由王国。

语文教育是以感悟自得为核心的语文素质教育。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佳作,涉及古今中外。文章立意美、塑造的形象美、抒发的情感美、表达的语言美、方法美、层次结构美等等,这一切构成了语文审美教学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是把审美观的建立和语言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把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统一在语文教育的全过程,使儿童认识语文美质,培养语文美感,开展语文美育,陶冶美的心灵。从语文教育自身而言,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审美教育,反过来又会促进对语言文字更深刻的理解,使语文教育和审美统一起来。因此在小学语文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用眼睛去观赏美

美感首先来自于对事物形象的直觉感知,通过看,使美的形象更加明确、具体,不仅给人的印象突出,而且给人以精神愉悦。

1、利用课文插图欣赏美

插图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年级越低,插图越多。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插图由于颜色鲜艳,形象生动,使学生强烈的情绪感染,达到显著的审美效果。如五年级上册《我家门前的海》一课,描写了海的各种模样,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我就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画面中感受美、欣赏美,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描绘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恰当地运用图片、投影、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欣赏美

恰当地运用图片、投影、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教材内容转化为视觉形象,使学生觉得生动、真实,如身临其境。如《海豚救人》一课,我制作了课件,以神秘变幻的海底世界,海豚救人的样子在学生眼前展示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再配以教师精彩的讲解,让学生在直接用视觉感知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海豚,从而收到更好的审美效果。

二、在自主阅读中充分感受美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作品为主的,所以作品内容则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知的材料,而自主阅读文本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1、激发美的情趣

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为其接受机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而自主阅读必须坚持“自读自悟”的正确取向,并在感悟自得的过程中培养语感,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创造。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教师以“读”为着眼点,使学生由读生疑,由读求悟,由读生趣,由读生情,而教师的引导就是重要的桥梁。实践证明:自读文章是激发情趣的关键和前提。通过读,文章中的美学意蕴得到了初步的揭示,美学价值得到了相应的开掘。

2、树立美的意识

学生美的意识是在美的情趣激发以后,潜移默化逐步确立起来的。教师要分外珍惜,精心呵护,要在阅读范文上下功夫,花气力。阅读范文既有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更有学生富有表情的朗读。如前者是导径的灯,后者则是寻路的杖。学生在寻路之时则能把教材中优美的诗歌,散文,动人的童话故事,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体味出作品的美感,从而进入作品中特定的意境,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发现美,感受美。

3、增强美的感受

朗读不仅要再现文章的情境,更要能深刻体会文章的情感,只有真正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学生正值一个初步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内心世界一刻也不会平静,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因势利导,使其从作品中吸取营养,产生爱心,升发美感。比如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教师通过舒缓,欣喜的语调,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读”美,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美读,是指灌注了充沛饱满的感情,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朗读,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美读极富节奏感和旋律感,以声传情,将文学中的情感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此来打动听众,给人带来审美愉悦。a、读出音乐美

小学语文课本的大多数课文,读焉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如《刘三姐》的山歌描写音调优美,音高而不重,读来节奏鲜明,顿挫响亮,使美一直渗透到人的心灵深处。b、读出意境美

加强朗读训练,体会作品独特的意境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书不厌百回读。好的文章需要多读,让学生在优美的朗读中,细细品味作品美的意境。例如《海上日出》一课,文章一开头就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派美丽的景象,太阳升起来的整个过程,对于这些不用过多讲解,而应让学生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明快的语调反复朗读,从而唤起他们的想像,使他们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美好意境中,融入美的氛围中。

c、读出情感美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作者的真情流露,朗读时要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去把握作品中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情感,以作品美的情感打动听众,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获得情感得以宣泄和净化后的轻松愉悦。如课文《凡卡》写得生动细腻,感情真切,读来催人泪下。为使学生进入语言所描绘的感情氛围中,可以借助各种形式的读,以读激情。通过指导,让学生在动情的朗读中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增添悲剧感人的力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耳朵去聆听美

“听”,首先要求师生都坚持讲普通话,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听”能获得美的信息,给听话者带来审美享受。小学语文课本中入选的文章,都含有生动的艺术语言,从各个方面反映了美好的事物和人们美好的心灵。可见,利用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审美教育是得天独厚的。

1、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感受美

朗读中教师的范读,以音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来抒发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音美和语感美,由此形成深刻的印象,产生积极的学习欲望和良好的心态。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回忆她的老师将《满江红》读得“出神入化,语调十分感人”时,“一室寂静无声,我们全班同学都被深深地感动,他课上完,学生也能流畅地背诵了。”这就是学生从教师成功的范读中感受到的美的力量后产生的优良效应。

2、听音像资料感受美

专门为指导课文朗读所录制的磁带更是学生朗读的优良范例。学生通过欣赏磁带中的朗读范例能更好地体味课文所描写的意境和情感。

3、听同学优美的描述感受美

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利用已有生活经验课文中的情境,让学生在倾听同伴生动的描述中感受美。如教学《体育课》一课时,让学生说说同学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知道关心别人、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好品德,从而自觉指导自己的行动。

四、在深入阅读分析中正确鉴赏美

语文作品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1、抓住美的语言

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如《海上日出》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日出壮阔的图画,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浓浓的喜悦,当教师讲析到这段文字时,一幅光彩相间,色彩分明,充满生机的景象显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语言的中介使他们感觉出景物中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意境,激起了活跃的想象,升发出喜悦和满足。这正是美的语言产生的奇妙效果。

2、抓住美的形象

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作品中所展示出的往往是使人身临其境的风景,或有血有肉的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如严守纪律的邱少云,聪明可爱,机智勇敢的雨来等.抓住人物形象,并深刻体验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情感,细心揣摩,反复品味,必能使学生作出富有情感的审美评价,从而使审美鉴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3、抓住美的意境

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实践证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五、在说写训练中创造美

一个人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与他审美能力的深化和拓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课堂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

俗话说,言为心声。说话文明,举止礼貌,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的素质水平。因此,训练的第一步骤是“说”,“说”是学生把对美的感受与理解通过内部审美机制的加工描述美、评价美、创造美的活动,是美的表达。而语文课本是最好的说话训练材料,它提供了许多口语训练的素材和形式。

1、以说代析,表达美。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巧设问题,启发学生说:(1)面对无情的烈火,邱少云会怎么想,怎么说?(2)面对离他仅六十多米的敌人,他会怎么想,怎么说?(3)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会对自己怎么说?(4)当烈火吞噬着他的生死关头,他会对战友说什么?又会对自己的亲人说什么?(5)还会对祖**亲说什么?层层设问,诱导学生透过邱少云的外表,深入他的内心,感受邱少云的人格美,使邱少云的形象变得高大丰满,使说者动情,听者动容。

2、以说激发想像,创造美。

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离不开合理的想像。儿童最富有想像力,利用这种天性,可以帮助学生将形象与情感结合,产生美的体验。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审美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和丰富,这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陶冶感情为目的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我们语文教师如果能用心去发现和调动教材中丰富的美的潜因,用美的形象去启迪学生,用美的情景去感染学生,并用美的语言贯穿教学过程,在训练语言文字基础认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把一定的注意力放在审美情感的培养上,会让学生在美的感受、美的情感中体验美的生活,培养审美能力,塑造美的心灵。

第三篇:以美育人

以美育人

——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诸因素中,又以“德”为首,可见德育在教育方针中的地位。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部分,在中小学教育中可谓举足轻重,各校都在为抓好德育工作而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都在不断的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改进工作方法,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力图把学校德育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但收效总是不那么令人满意。针对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一 0 九中学在构建实施“以美育人”的教育模式中,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并取得了较好的实效性。

一、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学校在实施德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是,随着 21 世纪的到来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更艰巨的任务和挑战。从当代社会现实和中学生思想品德的一般特点来看,传统的德育工作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才能适应新时期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1.观念必须更新

学校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必须更新传统的观念,确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青少年心理特点的社会主义德育观。当代学校德育应该确立开放意识、整体意识、主体意识、实效意识和主旋律意识。

开放意识是指学校德育工作要联系社会实际,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和针对性,不能自我封闭,在观念上从封闭状态中解放出来,牢牢地确立开放意识,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坚持正面教育,充分说理,提高学生辨别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

整体意识是要充分发挥德育整体功能,即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德育作用。在学校行政统一领导下,以级长、班主任为主、各科任教师为辅,团结一致,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一股教育的集体力量,并积极争取社会各部门和家长的支持,构成最佳的德育环境。

主体意识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的作用,在德育工作实践中要尊重学生,注意吸纳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理能力。

实效意识就是德育工作要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以达到预期目标,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这就要求我们要营造愉快的德育氛围,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展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做到有明确的目的性,有周密的计划性、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

主旋律意识就是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主旋律,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方法有待改进

我国传统的德育工作,在方式方法上与西方不同。西方注意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其个性;而我国长期以来受“师道尊严”的影响,强调服从、师说生听,使用的是“外压型”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学生在教师的高压下,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大量灌输——要这样,要那样,不能这样等等。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对立的,因此对教师所灌输的东西有砥柱的情绪而听不进,导致德育工作事倍功半,德育工作流于形式,收效不尽人意。这些都是学校德育工作急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才能发挥德育工作的应有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3.教育的“排斥”现象,增大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

由于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所以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样的。学生掌握的知识不仅仅是从老师那获得,还可以从其他的渠道获取,这就必然出现教育的“排斥”现象,学生对老师的崇拜程度降低,增大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解决的途径之一是实施以美育人,改进德育工作。

二、实施以美育人,改进德育工作

我校从 1994 年开始,在营造“艺术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实施“审美教育模式”(98 年正名为“以美育人教育模式”)。通过几年的实践,在努力探索现代德育的实效性方面,做了不少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1.树立我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宗旨

我校的教育理念是:美为尚,和为贵,求发展。

美为尚就是追求高尚的人格;和为贵就是儒家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主张现代人应增强兼融、互补、互利、共同发展、包融共融的意识;求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发展才是硬道理”,扬长促发展,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我校的办学宗旨是:以美立校、以美施教、以美育人。

“以美立校”就是以美作为建设学校的主旨,按美的规律来建设学校;“以美施教”就是以美作为课堂组织教学(合理的教学进程)、师生关系(和谐)和教学方法(恰当的)选择的主旨,按美的要求来进行教育教学;“以美育人”就是要求教师以自己美的心灵、美的言行、美的人格,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的“排斥”现象,干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这就要求我们按照“以美育人”的要求处理人际关系,建立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由于“情感因素”而理解老师,理解这是由于当今社会知识的获取途径多样化所造成的,从而把由于教育的“排斥”现象导致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小。否则,学生看不起老师,认为老师的水平低,那我们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都难以开展。

我校的育人目标是: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发展”为导向,发挥以美育人的“内化”功能,着力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造就适应 21 世纪竞争环境里的创新人才。2.我校对学生提出“**四六”要求。

根据我校以美育人德育子模式,对学生提出“**四六”要求: ①.牢记六字校训:求真(做人的动力)

立善(做人的基础)

创美(做人的目标)

②.争取做个“四美”的好学生:塑造心灵美、学习语言美、养成行为美、保持仪态美。

③.努力做到“四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发展。

④.待人有情,胸有大志,培养“六爱”情感:爱自己、爱父母、爱集体、爱国家、爱社会主义、爱中华民族。

在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前提下学会爱惜自己的生命,爱护自己 的健康,爱护自己的名誉。理解父母为了孩子的苦心,不忘报答父母的恩情。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又怎能会爱他人、爱集体?更谈不上爱国家了!我们通过“国旗下的专题讲话”、“主题班会”、“慰问贫困地区的演出”等形式教育学生,促使他们自觉的融入集体,以集体之荣为荣,以集体之辱为耻,认识到我们从社会中获得需要,也应为社会着想,回报社会。

3.提倡“动机迁移”和“情感迁移”原理

我校注意让学生扬长促发展,注意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或得成功感,进而激发其上进的动机,再把其上进的动机引致文化课学习中去,最终让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成功,转化为文化素质乃至整个素质的提升,实现动机迁移。98年艺术类考生在高考中的表现是最好的例证之一,这是我校恢复高中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全年级只有 57 人。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多:一方面是教学参考资料的不足;另一方面是缺乏横向比较,不知学生的学习程度如何;再就是从校长、教导处到老师都不知道该如何管理。但我们大家只有一个信念:认真对待决不怠慢,一定要成功。4月底,艺术专业考试成绩出来了,我们的战果辉煌:牛丽雅同学获全省第一名,第三名、第五名、第八名、第十名都是我们的学生; 16 位艺术类考生,只有 3 人上省大专线,其余全上本科线,且名次较前。但“一模”的文化课成绩不理想,于是我们运用“动机迁移”原理,鼓励和教育学生把艺术训练的刻苦精神,转移到文化课的学习中去。事实证明,我们的做法是对的。在最后两个月的冲刺中,同学们投入、认真,终于在高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6 位艺术类考生全部上本科线,而且基本上是 500 多分(注:当时艺术类考生还没有单列统计成绩,而是与文科一并统计成绩),我们首届高中毕业班工作获市一等奖。

在情感迁移中,我们要求老师先要爱学生,诱发学生爱老师,进而爱老师所教的学科,提高学科的成绩。

我校提出的“动机迁移”和“情感迁移”,在实践中证明了其科学性和时效性。

4.以“内诱型”激励式取代“外压型”灌输式的教育方法

我校坚持以“内诱型”激励式的教育方法取代“外压型”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在工作中遵循如下原则:对学生倾之以爱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立之以信——导之以行——规之以范。实践证明,坚持运用以情感为核心,感染为手段,“内化”为中介的塑造人的方法是可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也只有运用此现代教育方法,才能培育出 21 世纪需要的主动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5.提出学生在家、在校、在社会言行的具体要求是 在家:爱亲人、自料理、做家务、会作息。在校:敬老师、友同学、想他人、为集体。在社会:守公德、交益友、立正气。

三、实施以美育人的成果

我校十二年的改革,尤其是实施以美育人教育模式后,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使 109 中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 1.塑造了美的教育者

学校干部、教师自觉以美育己,以美正己。他们淡薄名利,以“栽盆景”的心态对待工作和学习,在愉悦的心境中自我实现。以“森林原理”处理人际关系,在竞争的工作环境中培养自己的兼融、互补意识,创造和谐融洽、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以“荷花原理”对待荣誉和成绩,个人融于集体,与集体荣辱与共。

109中的教师爱生如子,涌现出很多的感人事迹,通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诱发学生热爱教师,热爱学习,热爱集体,热爱学校。许多家长慕名把孩子送来我校,他们说:“ 109 中的教师特别爱学生,相信我们的孩子在这环境里,一定能健康成长”。2.学生思想素质显著提高

通过国旗下的讲话等系列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校园环境中的教育思想物化,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精神情操。《羊城晚报》曾在头版头条以《美育,竟有如此神力;不信,请看一 0 九》、《一棵美树,硕果多多》报道了我校以美育人的巨大变化。《人明日报》、《参考消息》、《中国教育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广州青年报》和香港《大公报》等 30 多家新闻单位采访和报道了我校以美育人的教育成果。3.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由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以情感为核心的功能,善于激励学生,我校的人才加工能力明显优于同类学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上学期末东山区统考,我校初一级总分派第 4 位,在铁一中、16 中和育才实验学校之后;初二级排第 4 位,在铁一中、16 中和 7 中之后;初三毕业升学考试在东山区同类学校中排第二位,在育才中学之后仅差一分多(若以原始分统计则排第一)。高三毕业班工作连续四年获市一、二等奖,去年升大率为 96.6% ;今年省大专以上的上线率超过市一级学校的最高指标(60%)达 60.4% ;艺术类考生的专业成绩 100% 上本科线。

参加市学科竟赛也获多项奖励,如:在 “OM 头脑竞赛”中,初中组和高中组均获二等奖等等。4.艺术教育成果显著

十二年来我校在国内外、省市的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项目比赛中均获奖甚多,成了广州市学校艺术类竞赛的“获奖大户”,为广州市艺术教育增了光。

2000年我校在星海音乐厅举行了《庆祝改革十周年音乐会》,林树森市长和陈传誉副市长出席观看。2001年我校在广东美术馆举办了《广州一 0 九中学视觉艺术作品展》,我校“蓓蕾室内乐团”还应德国汉诺威 2000 年世博会和法兰克福海德中学的邀请,访问了德国,成功的演出轰动了法兰克福。今年美国朱利亚音乐学院音乐家来我校访问,与我校蓓蕾乐团同台演出,显示了我校艺术教育已达到了国际交往的水平,我校已成为广州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受到国内外和港澳教育界、艺术界人士的关注。

我校的巨变,验证了以美育人——学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广州市第109中学

曹方

第四篇:以美育人

培养兴趣,以美育人

内容提要: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堂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工作的重点是实施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并用多种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标。那么过于强调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情感需求;因过于强调学习结果而忽视了教育过程的真实价值;因片面追求机械统一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丰富的个体差异„„在这样的课堂上,儿童最可珍贵的好奇心、想象力、独特性、创造力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日渐流失,音乐本身也失去了它应有的光彩。我们工作的核心就是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得到最大化的收益。本文我就是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活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列举了一些我在教学中案例阐述我的论点:通过音乐让学生寻找“美”体会“美”“享受美”到最后“创造美”。真正起到“以美育人”的教学目的。主题词: 培养兴趣 寻找美 体会美 创造美 以美育人 正文:

作为教师,能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这门课,并从中获取知识、得到快乐是最大的心愿。有时候,我经常扪心自问:音乐是什么?你想让学生在你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哪些方面的知识呢?渐渐地我发现音乐是使人们快乐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带给人们美感和幸福。音乐是一座特殊的桥梁,沟通着人的情感、影响人的心灵,使我们得到美的滋润。多种的结论告诉我:“以美育人”是音乐教育的根本。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从小懂得求真、向善、爱美。

然而,当我们用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我们因单纯强调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情感需求;因过于强调学习结果而忽视了教育过程的真实价值;因片面追求机械统一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丰富的个体差异„„在这样的课堂上,儿童最可珍贵的好奇心、想象力、独特性、创造力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日渐流失,生命也由此失去了应有的光彩。这些,无不是教育的遗憾和悲哀。而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展示它应有的美丽呢?

一、教学目标的活用,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找美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一个“活”的教学目标,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努力,方向明确,学得有趣。例如:第二册《春天》,本单元选择的音乐作品都是涉及春天的,以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春天的歌很多,咏春的单元也会多次出现。我先制定总的单元目标:突出春天的美——去“寻”春“找”春。“找”是有所发现、有独特的感悟的主动探究,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寻找春天,在音乐中感受春天。在教学中我这样告诉学生:你们就是春天的使者,让我们用美好的事物打扮我们的生活空间,使它春意昂然。鼓励学生想象,除了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神奇的画笔,还能用哪些音乐以外的方法来装扮美丽的春天?例如:动听的歌喉,优美的舞姿、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春天美景。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教学内容的活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美

1、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进行教学 在新教材中,为教师留出的教学空间和可支配因素增多了,课堂不仅是课本的实施场所,而且也是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不仅是教材的执行者,也应是教材的编写者。教师钻研教材,不仅要弄懂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教材编写意图,而且要透过教材的图文结合,挖掘教材育人的潜在因素,切实把握教学目标,才能正确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全面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音乐故事──三只小猪》中,教学内容是音乐活动──配乐讲故事,教学目标是根据教材的插图,听辨音乐情绪,配上相应的画面。在教材上,这一课没有过多的要求,这就给教师的教学留出了很多的思想空间。我的教学过程是根据图片的顺序,选好音乐让学生听辨各段音乐的情绪,再把音乐连起来,让学生听着音乐按照图片的顺序讲一个自己的音乐故事。教师还可以打乱图片的顺序,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根据图片的内容,排列故事的顺序,并且选择欣赏过的音乐或歌曲来讲述这个音乐故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还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组分别进行讨论,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讲述音乐故事。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他们的音乐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还促进了他们的合作能力。2.根据教学内容重新组合、补充教材进行教学 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它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弹性,教师应针对教材这一特点,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补充教材。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现行的教材是以单元形式出现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标题,单元中的每一课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互独立的。和以往的教材不同,单元中每一课的内容都不是固定的,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所安排的课程顺序进行教学,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可爱的动物》这一单元,教师可以按照教材的顺序授课,也可以先上活动课,学习“音的长短” 以后,再讲其他内容。还可以把《动物说话》这一课当做这一单元的导入课或结束课等。教材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授课的内容。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体会音乐带给我们的美。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享受美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土壤,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催生学生健康成长的阳光雨露。只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在民主化,生活化的课堂中,教师要具有诚挚的态度与爱心,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心态,要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使学生觉得师生是朋友、伙伴。课堂的民主性不仅体现在师生关系的情感和谐上,而且还应体现在对教与学关系的矛盾处理中,使学生以宽松的心态,自主的思维,亲历认知过程,让学生因能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而对学习充满自信。而在这一点上,过去不为大家所重视。常出现师生关系民主而在授知上是专制的,学生情绪放松而思维却禁锢。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解放学生的口,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脑,放飞学生心灵的翅膀,使课堂教学体现真正的民主性。1.避免认知强加,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民主

在“小雨沙沙”歌曲教学中,当学生把“沙沙沙”和“在说话”故意唱得很重时我们以往总是不尊重或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感受,以“权威”的姿态将所谓最优化的处理方法强加给他们,或以“对不对”、“是不是”的假民主掩盖教师教学的专制,迫不及待的将他人的感受强加给学生。其实,我们在进行强加的同时,也剥夺了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这种权利的丧失,将直接扼杀他们处于萌芽状态的个性化的思维方式。面对同样的情景,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教师是这样处理的:首先让学生们讲讲自己这种处理的理由,然后用比较法请其他同学(或者老师范唱)用另一种轻声甜美的语气演唱,对比哪一种更合适,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能逐渐体会到不同处理的特点,并根据情境选择适合的唱法。教师启发学生创设一个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让学生参与即兴创造。几个孩子扮演小雨,几个孩子双手手腕相先靠,掌心相对,托在下巴外,作种子发芽状。构成一副美丽的画卷,在音乐伴奏下,“小雨”和“种子”翩翩起舞,在欢乐的气氛下,种子出芽的成长情况。在音乐中愉悦孩子的心情,陶冶了孩子的情感,不仅感受了美,更表现了美。让学生自然的改变了错误的理解,解除了师生之间的“矛盾”。突出了课堂教学中的民主精神。2.摒弃教师权威,允许学生说“不”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由于对教师“权威”的过分强调,通常只有教师对学生说“不”。学生在“只能这样,不能那样”的学习情景中,因缺乏自己的独立见解而逐渐丧失灵性,泯灭个性。要改变教学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被动模仿,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要灵活多样。对音乐兴趣的培养“不仅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再创造上,而且更体现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时所采用的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上”。改变过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教师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学过程中就是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互助互动、自由和谐,共同体验、创造、分享音乐美的过程。为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融洽的课堂环境;了解并适应学生的兴趣、情感、心理、个性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鼓励学生持不同的观点、意见。最终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都得到开发,终身享有音乐带来的乐趣。

四、灵活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创造美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乐于学、主动学,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学实验中,我特别注意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探索知识的兴趣,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情感转化。如在音乐教学之前将歌曲内容设计成一组生动形象的图片,让一年级的学生通过视觉观察图片的内容,对图片产生正确的理解。然后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把图片内容表达出来。在这个基础上,再将歌曲用电声设备向学生播放,由教师向学生进行范唱,使其运用听觉和视觉的综合感知效果欣赏并体会歌曲的魅力。当学生对歌曲基本理解的时候,教师再教他们学习演唱,不用很长时间学生就能学会歌并基本掌握正确演唱的方法。平时上课我还经常会精美的教具激发学生兴趣;以律动来激发学生兴趣;开展竞争激发学生兴趣等等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入地想一想,在学习的新内容中,学生哪里能够自己学会,哪里难以学会,哪些内容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课堂中怎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这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研究教学。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够针对性强,讲能讲在需要时,导、能导在关键处,问、能问在点子上。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教学的认知过程中,学生的情绪也会随之参与并不断变化。积极的情绪会对学习起到推动的作用,而消极的情绪会对学习起到抑制的作用。因此,要使学生真正地“活”起来,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激起学生情感,激励学生干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大教育家第斯多慧说:“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不把现在的知识和盘托给学生,不追求走过场热闹。而这些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得到答案,老师只是一个设计者的角色,尽量地把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通过各个活动参与,学生会觉得教师要传授的知识是他自己发现得出来的,而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得到的,他们会有种满足感。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音乐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亲自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时,对音乐知识技能的真正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音乐的欣赏与创造,才会成为可能。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大力表扬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表扬会学习的学生,引导全体学生比、学、赶、帮、超,自主地发挥主体作用。享受成功,是保持学生音乐兴趣的有效方法。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即使做的不是很好,只要他努力做了,就值得肯定。把握知识的难度,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不仅能够使学生持久地保持音乐学习兴趣,更增加了音乐学习的动力。

音乐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索与实践的。要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音乐不是一件苦差事,让他们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让音乐课堂成为孩子们的精神家园,使音乐成为其心灵里最美好的东西。课堂上不要追求表面的热闹,不要追求形式,课堂要变得简洁,而简洁并不等于简单,是简洁而有活力的课堂,努力做到活中求实,实中求活,活中见效。真正做到“以美育人”。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假如音乐是清泉,就让它流得更欢;假如音乐是熔炉,就让它烧得更旺。让孩子们不断的享受、参与音乐吧!使他们深入音乐艺术的殿堂,成为人生中永远的主旋律!

编号:

题目: 培养兴趣,以美育人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活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列举了一些我在教学中案例阐述我的论点:通过音乐让学生寻找“美”体会“美”“享受美”到最后“创造美”。真正起到“以美育人”的教学目的。

主题词: 培养兴趣 寻找美 体会美 创造美 以美育人

单 位: 海淀区实验小学 作 者: 魏鸿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7号 邮 编: 100037 联系电话:***

第五篇:回归生活 以美育人

回归生活

以美育人

[摘要] 思想政治课从教学的基本任务与美的本质作用出发,按照学生的审美要求,进行审美施教,在教学活动遵循美的规律,以审美立美为手段,寻求以美育人的教育方法,营造以美育人的教育环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回归生活

思想政治

审美

中学思想政治课,就其本质而言是德育课。审美教育着眼于人的心灵的净化,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目标有其一致性,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完善人的伦理结构,而审美教育有 利于人的伦理结构的完善。如果我们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能结合学科特点融合、回归生活、渗透审美教育,不仅将使思想政治课教育和教学改革出现新的突破,而且必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的魅力之所在。

一、回归生活,寻求以美育人的教育方法 1.关注学生的生活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1]思想政治课教学教育应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思想寄寓于形象之中,理性积淀于情感之中。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和理解力,审美鉴赏和创造力,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崇高的审美理想,促进全面和谐的发展,构建理想人格。马克思主义美育观赋予思想政治课课堂教育以生命活力,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双方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展现过程。在充满生机与乐趣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和谐的心理结构去对美的形式作出正确反映,获得审美愉悦体验,使思想政治教学过程成为涌动着生命的力量、智慧的生成、创造的激情的审美艺术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课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的全面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塑造个体健康的人格,使社会成员形成崇高丰富的精神世界,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优秀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心理健康是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作用的基本因素。

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赋予课堂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回归生活,用生活逻辑来统整知识逻辑,用生活事件来润泽知识命题,知识的意义世界就会向我们敞亮。教学回归生活不是对日常生活的简单再现、复制翻版,它需要教师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筛选,其回归的生活应是经过过滤、净化、改造过的生活和文明、健康、有益的生活。在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对学生的生活加以筛选、提炼和升华。不仅要从有利于学生知识接受、思想引导等各个角度来发掘材料,而且要根据材料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对进行疏理、加工、整合和改造,去掉杂质,保留精华,以引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中获得知识,激发情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升华思想,陶冶品性,实现全面发展。在对学 1 生日常生活的材料进行筛选时,必须注意所选择材料之间的相关性,避免出现相互矛盾。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即教学过程的完成,也就是学生“知——信——行”的转化过程。这一过程完成了,一个完美的人也便被塑造出来了。在这种塑造过程中,我们要在教学及生活中,教育学生时刻以积极的生活态度,乐观向上的精神,高尚的审美情趣,高涨的情绪,稳定的心境,面对生活和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世界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正确认识社会、人生和自我,这对于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内容的美育因素,善于选摘现实生活中美的事例,并体现美的教育手段,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一方面乐于接受思想政治观点,另一方面提高对美的事物的鉴赏能力,划清美与丑的界限,形成追求真善美的心理定势。

2.以审美方式存在的教学也是对话人生的教学

教师和学生与教学活动中的他人展开着对话,与教学中的知识进行着对话,与具有生命形式的活生生的教学实现着对话。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与知识进行着精神交流,体味着知识所蕴涵的精神人格力量,从而获得一种精神愉悦。学生就是在与知识的对话过程中理解着社会、理解着人生,实现自己精神世界的拓展和人生经验的增长。人与教学活动的对话,就是师生在彼此的交往中,在与知识和其它各种信息的交流中不断进行着能量交换,从他人、知识和各种信息、事件中汲取营养,补充自己,丰富自己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更新、创造着自己的生命,使自己不断获得成长。在这一生命的对接和能量的交换中,人能够不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感受到作为动态生成系统的教学活动的生命节奏和韵律,与人的生命活动和谐一致,从而产生生命的愉悦,获得美的享受。[2]

新课程理念改变了传统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肯定了课程的“过程”性和“发展”性含义,以及“非确定性”的意义。它强调课程的创生性,强调课程中的人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主张回归生活世界,注重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注重探究、体验、理解、反思和创造。在很大程度上,人文学科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的过程。政治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这是思想课的核心价值,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也主要引导学生为人的个性、完整性、历史性而努力,致力于人性的生成、扩展和人性境界的提升,致力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讨论与反思人生的意义。思想政治课的道德教育应充分揭示道德规范对于人类的发展和对于个体道德人格尊严建构的必要性(合目的性)。尤其要发动德育对象的道德精神需求,使道德规范成为其改造自身建设美好人格形象、幸福和诗意人生的惬意工具。因此,激情的生成与宣泄理所当然地成为人文学科教学的审美特色。当教师、学生、教学内容这三者的情感高度一致,形成具有相当冲击力的情感场效应时,就是人文学科教学的美好境界实现之时。[3] 审美是一种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审美能力本身就是一种高品位的创新能力。人的各种素质中,审美文化素质是最主要的。教育,就要使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世界、审视他人、审视自己,就要注意培养学生个人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回归生活,营造以美育人的教育环境

1.引导学生获得生命意义的领会与生命境界的提升

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气氛、情绪环境,是审美活动得以“生长”的“土壤”。能够使审美化教学活动得以展开、生长的“土壤”必须是能够孕育生命、滋养生命的。我们应该在教育环境和教学活动中建立一个关照生命、有助于生命成长的情绪情感氛 围,这种氛围便是爱的氛围、自由的氛围和平等的氛围。

结合时政热点,以思想政治学科自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教育,从而实现道德上的升华。在《文化生活》中《弘扬民族精神》这一框题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观看视频:《天安门升旗仪式》和《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片断。让学生学会用所学道理分析热点,点评时政,感受国歌蕴含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提出探讨课题:弘扬民族精神的课题。这样,在视频欣赏、感悟中,积累爱国的情感体验。在合作、探究与体验中,进而培养学生具有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保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2.课堂应赋予主体在教学中作为“人”的生命意义

教学回归生活,就是要借助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体验,在学生与文知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以促进学生感知和领悟文本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建构。通过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开辟一条进入文本世界的通道。回归生活不是对日常生活的简单再现、复制翻版,它需要教师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筛选,其回归的生活应是经过过滤、净化、改造过的生活和文明、健康、有益的生活。在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对学生的生活加以筛选、提炼和升华。不仅要从有利于学生知识接受、思想引导等各个角度来发掘材料,而且要根据材料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对进行疏理、加工、整合和改造,去掉杂质,保留精华,以引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中获得知识,激发情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升华思想,陶冶品性,实现全面发展。

人们的行为美中,只有那些充分体现先进的社会趋向时,才能表现出美的和善的行为来。为此,我们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营造以美育人的教育环境,挖掘以美育人的教育因素,开展研究性学习,创造一个“知、能、情、理、美”多位一体、水乳交融的最佳教学境界,达到在趣味中增长知识,在体验中学懂理论,在理解中提高觉悟。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在实践中增知识,长才干,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我们引导学生勇于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以利实现知识到能力的功能转化。首先,指导学生确立综合探究的课题,有的放矢参与经济社会生活实践。例如,学生确立了《中学生消费心理面面观》、《福安市民的消费层面》、《和谐开发瓜溪桫椤自然保护区》、《走进廉村,感受闽东文化遗产》、《高中生如何选择专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詹溪自然遗迹―――冰臼景观的开发和保护》等探讨课题。其次,在此基础上,分成小组走向社会和基层,参观采访、座谈、摄影、问卷调查、上网查询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收集大量、丰富的真实资料。最后,通过制作课件、调查报告、小论文等成果,运用多媒体手段在班级和校园进行交流。教师将学生的成果在自评、小组互评的基础上得出学科初评学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此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从而有利于学生在思想或价值观的“碰撞”中培养并提高自己内在的道德判断力。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取得实效性的根本所在,也是思想政治课以美育人带来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4 [2] 王敏.新课程与教学审美化.课程研究

[3]余立新.文、理、艺学科教学的审美差异.课程 教材 教法,2006,2:18

福建省福安市第三中学:陈绍灿 2008-7-15

下载以美育人构建智慧德育的“立交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美育人构建智慧德育的“立交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美育人,发展内涵

    以美育人,发展内涵 武进市邹区中心小学朱小砂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需要美,因为美是教育的磁石,它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增进人的知识、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

    以“美”启智 以“美”育人

    以“美”启智 以“美”育人 第29课说课 《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册第八单元的课文。它是一篇论理型的文章,讲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去钓鱼,好不容易钓到一......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德育科研规划[最终版]

    哈密市彭德荪希望小学“以美养德,以美育人”小学育人模式课题研究方案 (2013年12月10日) 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至2020年,......

    关于“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的研究

    关于“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的研究 禅城区东方村尾学校校长 王树贵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在中小学强调思想道德教育,但德育的实效性并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

    以美修德,多维育人(精选合集)

    以美修德多维育人 重庆市大渡口区马王小学是一块“寄生”在九龙坡区范围内的“教育飞地”,是一所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接收小学,学生流动性大、基础较弱。基于此现状,我校在重塑学......

    以美育人,培养特长[精选5篇]

    以美育人 培养特长 ——侨中学艺术特色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侨中学是一间属普通高中。学校以艺术教育(音乐、美术、体育)为特色,是“粤北校园广场文化活动示范学校”。侨中学创办......

    以美引趣立美育人

    以美引趣立美育人 〔摘要〕学前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对学前音乐教师美学素养和艺术修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

    与德同行 以美育人

    与德同行以美育人 【摘要】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