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发展观与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初探
科学发展观与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初探
科学发展观与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初探
乡镇财政是我国五级财政最基层的一级,是我国财政体系的基础环节。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乡镇财政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乡镇财政体制自身的缺陷,其间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尤其是乡镇财政缺口的日益扩大,不仅阻碍了乡镇财政的正常发展,甚至还危害到了乡镇政府以及农村社会的稳定。因此,解决乡镇财政缺口,理顺乡镇财政体制,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乡镇财政存在的问题
1.乡镇财政负担沉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乡镇财政从小到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县财政收支平衡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回避的是,近几年乡镇财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收入增幅下降,支出增幅增强,收支矛盾日趋突出,从而造成乡镇财政出现了巨额负债。
2.乡镇财政体制不完善。乡镇财税体制的不配套,对乡镇预算执行造成了很大影响收入任务能否完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税、地税部门的配合,而乡镇又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协调国税、地税。乡镇为了完成任务,有时甚至不得不拿钱“买税”,或借款垫交税既增加了税收成本,又加大了乡镇财政负担,也扭曲了乡镇政府与税务部门的关系。工乡镇财政管理水平低。随着乡镇经济建设的发展,乡镇出现了各部门自立账户、分散管钱、各自为政的现象。这不仅肢解了乡镇财力,而且还导致么镇败府对整个乡镇经济难以进行宏观调控,特别是预算外资金,对乡镇一级来说仍处在失控状态,部门分割比较严重。
二、科学发展观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关于发展的实质、目标与要求的经典论述。邓小平曾指出:发展就是硬道理。但是由于当时发展经济学理论中GDP发展观占据着主流地位,所以我国基层干部职工普遍存在着“GDP增长即发展”、“税收增长即发展”的观念。诚然,这种观念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乡镇经济的发展,但同时我国乡镇财政也出现了上述“任务型收入机制”、“吃饭型支出机制”等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弥补了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不足,纠正了传统的GDP发展观的错误,并吸取了可持续发展观等各种发展观中的合理因素。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则更加明确提出: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之后,他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更加注重节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和环境保护,实现既快又好发展,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走在全国前面。所以科学发展观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以人为本;第二,全面性;第三,协调性;第四,可持续性。科学发展观是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纲领,作为经济发展全局中的一个小问题——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当然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
三、运用科学发展观进行乡镇财政改革。科学发展观从上述方面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以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其核心是以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学者提出,我国的政绩观存在一定缺陷,由于发展观上的偏差,政绩观仍然存在由“增长即发展”的观点决定的“GDP增长即政绩”、“税收任务即政绩”的不足。现在乡镇干部考核把税收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形成了乡镇财政“任务型收入机制”,造成了税收刚性。而作为一个较小的经济个体,乡镇经济是有波动的,税收也应该随经济波动而有增有减,否则就会违反经济规律,影响经济健康运行。“以人为本”要求乡镇财政根据农民的需求调整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因此应该降低税收任务指标在乡镇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的地位,而应该把农民满意度等体现“以人为本”的指标加入乡镇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改变过分强调税收增长的政绩考核制度,从而打破“任务型收入机制”,顺应经济规律,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可持续性”的要求;并且这样也会使得乡镇干部更加全心全意地为农民服务,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以人为本”的要求。
(二)加强乡镇干部的监督体系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以人为本”的要求,还需要加强乡镇人大的监督作用。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人大既要敢于监督,又要善于监督,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监督的目的。所以乡镇人大要敢于监督乡镇干部职工的行为,敢于监督乡镇财政的政策导向。当乡镇财政的服务对象发生偏离时,乡镇人大应敢于提出异议,并且要善于监督,采取适当的方法纠正乡镇财政的错误政策。同时,应建立农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性,从而促进农民、农业协会对乡镇干部、职工的监督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三)努力化解乡镇债务风险。乡镇在注重防止新增债务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债务风险的化解工作,坚持采取可行措施,积极稳妥地解决债务问题。一是对债务进行清理认定,制定化债计划。乡镇债务虽然全区已进行了清理,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后,债务结构与数额又有了新的变化,笔者认为至少两年要进行一次清理,并制定针对性的化债方案,分期分批逐年化解。二是建立偿债准备金,专项用于化债。各乡镇应在年度预算中,按照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偿债准备金,专项用于化债。同时,还可以从行政事业性收入、国资收益等非税收入中安排一定的资金,专项用于化债。三是上级财政要适当补助,支持乡镇化债。对于乡镇在特殊历史时期和特定条件下,欠下的债务,上级财政部门要根据自身财力状况,加大补助力度,支持乡镇债务化解,减轻乡镇压力。四是坚持量力而行,控制新增债务。乡镇在支出安排和建设发展过程中,要坚持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能举债办企业、搞建设,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五是区财政应建立乡镇债务监管机制,对乡镇债务化解情况、新增债务情况进行监督,并加强督办,确保乡镇债务化解工作落到实处,债务风险得到有效化解。
(四)规范建立转移支付制度。根据财政部“三奖一补”政策和各级转移支付政策,综合考虑各乡镇的具体情况,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一是合理确定转移支付基数。在测算乡镇的上解、补助基数时,要充分考虑乡镇的实际,科学预测乡镇财政收支形势的变化,制定合理的补助标准,保证乡镇各项事业的正常开展。二是努力实现乡镇之间的平衡。由于乡镇发展很不平衡,乡镇之间财力差别很大,因此,区财政在制定转移支付政策时,要更多考虑贫困乡镇,加大支付力度,保证贫困乡镇财力不断增加,努力实现乡镇之间的基本平衡,做到“富乡镇有肉吃、穷乡镇有汤喝”。三是尽力实现财力下移。对于上级财政部门增加的转移支付资金,本级财政增加的可用资金,应尽可能的向乡镇倾斜,缓解乡镇财力的不足,解决乡镇实际困难,支持乡镇发展。
第二篇:深化大冶市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与对策
深化大冶市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与对策
乡镇财政作为我国五级财政中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农村政权建设和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何抓住农村税费改革这一有利时机,以创新的精神,进一步推进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对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冶市乡镇财政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1995年撤县建市以来,大冶市委、市政府按照分税制提出的要求,采取过渡的办法,先后试行了两轮财政管理体制。一是从1995年至1997年,对乡镇收支基数在考虑乡镇发展状况进行微调后,采取“核定收支、收支挂钩、结余留用”的超收分成体制。按该体制结算,至1997年末,全市原有的23个乡镇有17个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比1994年末增加1个,贡献型乡镇14个,比1994年末增加5个,吃补贴乡镇降至1个。二是从1998年至2001年,按照“理顺关系、划分责权、增加收入、增强调控、刺激经济、鼓励超收”的原则,对乡镇采取“划分收支范围,核定收支基数,收入分税返还,超收比例分成,欠收自补,一定三年”的分税分成体制。按这种体制结算,2001年全市现有的15个乡镇中有8个乡镇获得超收分成,吃补贴的乡镇由1999年的11个降到了7个。大冶市乡镇财政体制已从最初的统收统支过渡到“分税返还、比例分成”,打破了市乡同吃一锅饭的分配格局,正逐步向完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靠拢,对调动乡镇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增收节支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进,现有的乡镇财政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乡镇经济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制结算负盈不负亏。
按现有的体制结算,凡有分成、奖励的乡镇,市财政要确保兑现,欠收乡镇往往为保乡镇工资发放赔付又难以扣回,结果是超收分成,欠收难扣,负盈不负亏,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市级财政的负担和风险。如2001年全市15个乡镇中,有分成乡镇8个,共返还分成款660万元,市财政已全部予以兑现;欠收乡镇7个,应扣赔付款 150万元,但市财政却分文未取。
(二)乡镇财权与事权不统一。
由于机构改革滞后,乡镇土地、卫生、教育等职能部门财权上划到市,而事权却在乡镇,财权与事权严重脱节。其后果,一是影响乡镇工作的正常开展。事权在乡镇,农村或关系到农民的大量工作必须由乡镇政府出面组织,并要具体负责实施,但由于财权、人权在市,乡镇缺令必要的手段和有效的约束,行政命令在这些部门往往“失灵”。二是不便于加强管理和监督。市级主管部门延伸到镇的站所,市主管部门想加强管理,往往是鞭长莫及,而乡镇政府是“看得见”,却“管不着”,使这些单位成为了管理上“盲点”。
(三)财政再分配不平衡。
由于乡镇占有资源状况不同,市乡两级转移支付不完善,造成了财政收支水平和困难程度不同。灵乡、陈贵、还地桥等一些资源丰富、发展较快的乡镇,可用财力和财政供给水平明显高于那些经济增长较慢的边远山区乡镇。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3个乡镇个人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10个乡镇个人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2个乡镇个人年收入仅为1万元左右。有的乡镇人平公用经费高达3—4万元,有的乡镇人平公用经费却不足0.5万元。乡镇之间贫富悬殊较大。
(四)乡镇一级财政职能不完整。
在征管上,由于税务机构与乡镇财政所设臵不配套,造成乡镇一级财税信息不灵,收入串户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乡镇之间的财力分配。同时由于我市目前还有12个乡镇未建立金库,乡镇财政有“财”无“库”,财政收入全部上缴市级金库,支出靠市财政下拨,财政资金在途时间长,不利资金调度和管理,资金的使用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二、大冶市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进,客观上要求进一步理顺市(县)乡之间的分配关系,扩大乡镇理财的积极性和独立性,实现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同时,随着“三提五统”等各项规费的取消,新的农业税收征管模式的建立,分税制在市(县)乡两级全面推行的条件已经成熟。大冶市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益财政、公共财政的总体目标,按照国家、省有关财政方针政策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以理顺市(县)级与乡镇级财政分配关系为主要内容,改革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市(县)和乡镇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以达到壮大乡镇财政、稳定市(县)财政综合实力的目的。根据这个总体思路,具体来说,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要实现三大目标:
1、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将适合乡镇管理的收支下放到乡镇管理,进一步加强乡镇一级政权建设。
2、建立较为规范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下决心将“三核一代”财政改革落实到位,确保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每月按时发放到位,杜绝挪用、欠发工资现象。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补贴实行财政核定到岗,发放到人。
3、既要考虑兼顾公平、又要考虑发展经济的原则,通过体制的调整和完善,合理分配市(县)乡财力,充分调动乡镇发展经济和组织财源的积极性。
(二)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围绕以上总体思路和目标,从2002年起,大冶市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模式为:“划分收支,分级分税,核定基数,上交递增或补贴递减,超收全留,自求平衡,一定三年”。具体内容包括:
1、划分收支。财政收入包括隶属乡镇管理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纳税户缴纳的各种税收及附加、国有资产经营收益、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专项收入、其他收入等。财政支出包括除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非乡镇供给单位外的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基本支出、乡镇行政机构和农村义务教育正常运转支出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支出等。具体支出项目类别为:(1)支援农村生产支出;(2)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3)工交交通等部门事业费;(4)文体广播事业费;(5)教育事业费;(6)卫生经费;(7)其他部门事业费;(8)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9)国防支出;(10)行政事业费;(11)城市维护费;(12)专项支出;(13)其他支出等。
2、分级分税。遵循分税制原则,按照上级有关调整财政体制的政策,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以2001年为基数年,实行市与乡镇共享。市级收入:增值税83%,营业税30%,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75%,资源税50%。乡镇级收入:增值税17%,营业税70%,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25%,资源税50%。其余工商税以及农业四税全部为乡镇固定收入。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两附加全部用于村级组织,实行乡镇财政专户管理。
3、核定基数。乡镇收支基数在2001年实际发生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农村税费改革后各种政策性增减变化后确定。收入基数包括国税收入、地税收入、财政部门负责征收收入和转移支付专项补助。支出基数分为实际支出基数、固定性支出基数和过渡性支出基数三类。
4、上交递增或补贴递减。各乡镇财政收入基数加上税费改革后市财政对乡镇的转移支付专项补助,其总额大于支出基数总额的部分核定为上交基数,反之,则核定为补贴基数。上交(或补贴)基数确定后,根据乡镇经济实力强弱和所占有的公共资源情况,将乡镇分为递增上交、定额上交、定额补贴、补贴递减四种类型。
(三)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1、新体制有利于调动乡镇发展经济、培植财源、自主理财的积极性。在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中,市财政只按2001年基数保留了既得利益,对超基数部分,除中央、省级财政参与分享部分外,市级财政分文未取,全部留给了乡镇。同时,将市直国有企业按属地征管的原则,下放给乡镇,让乡镇参与市直企业上缴财政收入的分享,有利于鼓励乡镇改善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基数,将乡镇在非计税面积上据实征收所增加的收入全部留给乡镇,并将上级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补助,全部用于乡镇,壮大了乡镇财政的实力。
2、新体制有利于确保乡村组织政权的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正常经费的需要。在核定支出基数时,既考虑了税费改革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乡村机构撤并、人员分流等因素,按规定计算出了各乡镇固定性支出基数,又考虑到了机构撤并、富余人员分流较为困难的实际情况,按规定计算出了过渡性支出基数。并将固定性支出基数和过渡性支出基数一并纳入为乡镇支出基数范围,确保了乡村组织政权的稳定。同时,按核定的教师编制,编内在职在岗人员算足基本工资,确保离退休教职工的基本离退休费足额到位。对有编而缺教师的,在保证教学质量不减的前提下,按每人每月安排300元的工资标准,聘用代课教师,保证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对农村税费改革所取消的“五统筹”,全部纳入了财政预算范围,由市财政作专项补助下拨给乡镇,保证了乡镇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3、新体制有利于促使乡镇减人、减事、减支出,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对因过渡性支出基数而导致增加的乡镇补贴,市财政以后视具体情况逐年减少,到2004年将全部予以取消,促使各乡镇压减支出和加快机构改革步伐。对乡镇其他事业单位经费,按2002年的预算支出指标包干,不考虑新增,超支不补,节余留用,促使减人、减支。
三、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财源建设力度。发展经济,壮大乡镇一级财政实力,是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行新的乡镇财政体制后,乡镇一定要更新理财观念,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新体制提出的要求,大力培植财源。一是调整财源建设的总思路。主动适应公共财政提出的要求,加快乡镇企业改革改制力度,让政府从直接参与财源建设的位臵上退出来,重新构造适应分税制要求的财源结构,尽快把各乡镇的资源优势转化为财源优势。二是务实基础财源。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税费改革之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农民致富,促进财政增收。三是壮大主体财源。加大对那些产品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有发展前途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引导乡镇企业抓改革、抓改造、抓管理,促进其提高技术和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努力培植乡镇新的财源增长点。
(二)加大机构改革力度。一是完善乡镇政府职能。要打破部门利益、条块分割格局,将那些本该由乡镇管理的部门,从人、财、物、事全方位下放到乡镇,使乡镇真正成为一级实体政府。今后凡下放乡镇政府的事权,由乡镇自己决策,自己提供财力保障,做到乡事乡办、乡财乡理。凡是乡镇不能决策的事权,不再由乡镇政府承担,也无需财力保障。二是要精简机构和人员。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效能的原则,合理设臵乡镇机构。税费改革之后,全市乡镇机关内设机构统一设臵为4个,即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计划发展办公室、政法办公室。将畜牧业诊疗服务站,乡镇法律服务所等一批具有经营收费性质的乡镇“站所”分离开来,改为自收自支的经济实体和社会中介机构,实行市场化运作。严格核定人员编制,按照总体压减20%的要求,多渠道妥善安臵非在编人员。适当合并现有的乡村学校,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对教师队伍在确保教学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整顿和压缩。
(三)加大财政管理力度。一是强化收入征管。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惩治腐败”的精神,坚持依法治税,以税聚财,强化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尽快建立和完善乡镇一级金库,真正做到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金库。二是强化乡镇预算管理。各乡镇要按照《预算法》的要求,建立健全财政预决算制度,坚决转变过去预算管理形同虚设、乱支滥用、随意开增支口子和提高支出标准的局面,逐步使乡镇预算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有条件的乡镇要实施部门预算,支出测算实行零基预算。切实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做到预算内外资金统筹使用,综合平衡。三是完善乡镇零户统管改革。通过出台全市统一规范的支出管理制度,坚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艰苦奋斗、勤俭办事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乡镇财务的监管,有条件的乡镇要建立工资直达专户,实行乡镇干部、教师工资由财政统一发放,直接拨付到个人工资账户。
(四)规范政府内财政转移支付。一是规范一般性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乡镇一级财政收入规模将缩小,乡镇人员工资和公用经费需要上级以规范的转移支付方式予以解决。二是增加专项转移支付。主要用于解决因历史原因造成的乡镇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以及改革所带来的成本。如危房改造资金可用于逐步偿还乡镇“普九”欠债。过渡性转移支付支出用于弥补乡镇机构改革成本。
1.
第三篇:浅议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浅议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六大上首次出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之后多次提出并加以完善,最后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得到完整定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简洁、明确,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回答了我国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的根本问题。“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就是要着眼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回答了“为谁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回答了“发展什么”、“如何发展”。其内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以人为本、造福人民的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整体推进的发展观;坚持和平发展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正如温总理所说:我国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包括教育、科技、卫生。我们的目标不是几十年,而是一代人,几代人、、、这话虽然简单,但是它有着深刻丰富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想协调。
二、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的必经路
面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总体环境的恶化,人类已经被自己逼到了一个必须做出历史抉择的关头:人类或者依然坚持传统发展理论,从而使自己进一步走向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危险的境地;或者与传统的发展理论彻底决裂,用一种新的理论探讨并建立资源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关系,从而使人类生活在一个更为安全、更加繁荣之中。基于地球资源有限性的认识和造成环境恶化根源的深刻理解,在总结以往人类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
理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是当前人类解决环境问题、走出发展困境的正确选择。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在时间上,它体现着当前利益与未来利益的统一;在空间上,它体现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统一;在文化上,它体现了理性尺寸与价值尺寸的统一。可持续发展观把社会发展理解为人的生产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包含着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生态持续性原则”;二是“经济持续性原则”;三是“社会持续性原则”。强调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当代人发展与后代人发展的关系、贫困、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中国幅员辽阔,各种能源丰富。但是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就少之又少了,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排名很靠后了。中国发展新能源,多年以来都在强调发展新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我们在两年多以前,全国人大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我们强调要发展太阳能、风能这样的可再生能源,也是在多年以前就开始。我们连续三年,风电的装机容量都是成倍、翻番地增加。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是不影响人类子孙后代之发展的发展,即在追求经济增长时不能破坏环境,不能肆无忌惮地开发和使用不可再生性的资源和能源,不能灭绝生物物种,这是对传统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深刻变革,一经提出便很快在全球形成共识。科学发展观为实践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促进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科学发展观赋予了全面协调可持续以新的含义。全面是指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法展相互适应;可持续发展是指法展进程的持续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方法手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针对我国现实的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指出了经济发展要走低消耗、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观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共同认可的发展战略和发展
思想,必将促进人类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指导我国更好的发展,为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
四、总结
在一定意义上,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向自然界索取能源的历史,就是一部能源技术不断发展变迁的历史。从1895年在美国宾西法尼亚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开始,经济的发展就与石油的兴起和能源危机相伴随,世界能源系统已锁定了化石能源,向清洁、可持续能源的转变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全世界长期共同努力来实现的。
能源技术发展到今天,从最初的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推动,到由市场力量引致的技术变迁,再到现在的有公共政策主导的面向清洁、可持续能源系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更趋于和谐与理性,在此背景下,我国未来的能源之路必须走创新之路,完善能源政策,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必须实施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相结合的策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粗放型经济为集约型经济,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我们要坚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继承发展科学发展观,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好的可持续的新型的发展之路------科学发展之路。才能做到如温总理所说的成为一个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道德水平高的,谁也战胜不了的国家啊!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四篇: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 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当前,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有关系。处理好可实现“双赢”,处理好不则两败俱伤。这一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富民强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悖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反过来会制约经济的增长,甚至制约一些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经济增长不足或增长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
第三,发展经济要有可持续性。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给后代人留下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我们必须负起的历史责任。
第四,环境问题是发展带来的也只有通过发展都能加以解决。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缺乏改善环境的条件和资金的支持,保护环境难以奏效。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程度密切相关,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才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综上所述,保护和改善环境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解决今天环境问题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及如何发展的问题。
二、当前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发展的影响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首先是经济损失巨大。其次,环境污染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成为群众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第三,环境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第四,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我国国际形象,同周边国家存在的环境问题处理不好 会成为外交摩擦的隐患,还会影响我国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解决环境问题应从经济发展入手。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明确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2、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倡导和鼓励绿色消费,关注并采取措施解决老百姓关心的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室内污染和白色污染等问题。
3、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环境保护跨越发展
4、做好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企业的行为对环境质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要健全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其配套的制度和标准;要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收费制度;要逐步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5、增加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政府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增加对环境保护投入是非常关键的措施。这一方面是政府实施公共财政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环境问题往往表现为外部的不经济性。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尽可能减少在环境方面的投入是其自发倾向。政府为维持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必须加大法制的力度,严格要求企业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政府自身也应加大投入,起到引导促进作用。
6、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积极参加有关全球环境问题公约和议定书的谈判和相关项目的合作。国际交往中需要处理好环境与贸易的关系。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实质上是要处理好眼前和长远利益、局部和全局利益的关系。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其支撑的环境息息相关。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我们今天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这就是1992 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即要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发展模式,从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走上良性循环的生态型发展模式,促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其中经济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社会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与目的,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即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是人类21 世纪的基本任务。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要发展,就不能不提经济。因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该首先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富民强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悖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反过来会制约经济的增长,甚至制约一些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经济增长不足或增长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一些地区毁林开荒、陡坡种粮等,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把环境成本外部化,不考虑资源更新的速度及生态服务价值。低成本的工业扩张,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短缺的根源所在。
第三,发展经济要有可持续性。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给后代人留下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我们必须负起的历史责任。
第四,环境问题是发展带来的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加以解决。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缺乏改善环境的条件和资金的支持,保护环境难以奏效。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程度密切相关,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才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综上所述,保护和改善环境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解决今天的环境问题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及如何发展的问题。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要求正是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要求我们从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做起。同时要发挥群众的力量,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推动环保事业最强大的力量。
环境污染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我们不能再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初期严重污染环境、后来再治理恢复的路子。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子,实现环保跨越式发展?一靠机制、体制创新,二靠科学技术进步。今后技术进步应更加重视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这既有利于缓解资源不足,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企业的行为对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政府部门应当健全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其配套的制度和标准,严格查处违法排污企业。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收费制度,从机制上促进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
政府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增加对环境保护投入是非常关键的措施。这一方面是政府实施公共财政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环境问题往往表现为外部的不经济性。政府为维持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必须加大法制的力度,严格要求企业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政府自身也应加大投入,起到引导促进作用,还要通过各项政策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社会资本投入环境保护,推动污染治理的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应结合当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尽快确定一个宏伟的目标以及架构起一套可行的制度框架,从而使我们这一代的即时利益与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将一个地区的局部利益与整个世界的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公正合理地与他人分享我们这个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同时 最大限度地杜绝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样才有可能为后人留下一片静谧而丰腴的乐土,使人类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
顺应自然是我国千年来的文化思想精华,科学发展观是对其的升华与补充。只有尊重自然,争取与其和谐发展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才能长久得,稳定得发展下去,这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可以看到,在城市的建设中,已经开始注重对原有植被的保护、对资源的回收以及对污染物的处理,环境问题也有所改善。虽然不能过分乐观,而且有些地区的环境问题还在日趋严重。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并使越来越多的人致力环境保护,环境问题一定会有得以解决的一天。
第五篇:民族团结与科学发展观
文章标题:赞颂民族团结演讲稿
一曲优美动听的《新疆好》,唱出了两千万天山儿女的心声。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大地安定祥和,到处奏响民族团结的凯歌。
“团结月”凝铸兄弟情
新疆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47个民族,在历代抵御外敌入侵、反对分裂祖国的斗争中,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意。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平等、团结、互助、进步”的新型民族关系。在加强民族团结、搞好民族工作的实践中,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总结出一套成功经验,那就是加强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群众性的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的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1982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隆重召开新疆首次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发出了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把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的倡议,将每年5月定为全区的民族团结教育月。从此,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天山南北广泛开展起来。
每年5月春暖花开时,新疆各地的农村牧区、工厂矿山就荡漾起民族团结教育的思想之风和政策之风,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报刊、广播、电视宣传,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和党的民族政策带到各族干部群众的身边,团结互助蔚成风气。
20年来,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以月促年,在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使他们懂得了“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百姓遭殃”的道理。针对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和暴力恐怖分子的活动,自治区党委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使破坏民族团结的极少数人无处藏身。民族团结教育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密切结合,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得到普遍尊重。同时,一大批德才兼备、立场坚定的少数民族干部被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目前,全区少数民族干部已达34.8万人,占干部总数的51.8%。随着少数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少数民族各级各类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的第20个年头,各地不仅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和报告会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而且举办了一系列的电影周、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吸引各族群众广泛参与。自治区各家新闻媒体通过对20年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回顾和评论进行宣传,营造出浓厚的舆论氛围。
盛开的民族团结之花
1963年,一名刚从扬州医专毕业的青年,满怀希望来到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的帕米尔高原,在海拔2100米的乌恰县做了一名医生。他就是已经退休的原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吴登云。
来自江南水乡的吴登云没有被高原恶劣的环境吓倒退缩,而是兢兢业业地在西部边陲的高原上救死扶伤38年。他视柯尔克孜族牧民如亲友、如手足,忠实履行着自己“做一名人民的好医生”的诺言,前后30次为病人无偿鲜血,累计鲜血7000毫升,被当地牧民亲切地称作“白衣圣人”。
吴登云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换回了少数民族同胞的尊敬和爱戴,多次获得各级政府颁发的民族团结模范称号。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党中央表彰了一批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党务工作者,这位始终如
一、扎根边疆缔结各族人民兄弟情谊的人民医生也名列其中。
在并肩建设社会主义、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当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像吴登云这样无私奉献的民族团结先进模范。从1982年至今,新疆共表彰奖励了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748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273名。
白克日•卡依尔是塔什店火电厂一位普通工人,今年夏天为了抢救不慎落水的汉族儿童,他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这名优秀的维吾尔族工人眼中,汉族同胞就是自己的“吐汗吾干木”(亲兄弟)。他不止一次地伸手援助遇到困难的汉族乡邻同事,替不认识的汉族病人垫付医药费,在各族群众中间传唱成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杨忠贤,巴里坤草原上的一名乡村医生。他为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妇女接生3000名婴儿,挽救了数百濒危病人的生命,培养出上百名弟子在草原上救死扶伤。在他死后,哈萨克牧民破例第一次用自已的风俗接纳了这位汉族兄弟,将他安葬在雪山脚下的哈萨克族部落墓群中。
阿布旦,阿勒泰草原上的哈萨克族牧民。1996年冬天,阿勒泰地区遭受3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上百名汉族矿工被大雪围困在离阿布旦家毡房不远的地方,随时有生命危险。阿布旦毅然把自家储备的面粉分给断粮的人,把自家正在怀胎的8头奶牛宰杀,将牛肉分给饥饿的汉族弟兄。他让冻伤的矿工住进自己的毡房并让儿子冒着被大雪埋没的危险踩着雪橇下山送信。他说:“为了挽救汉族兄弟的生命,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难和危险,也要把信送到。”
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通过树立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在全区营造出一种人人讲团结、个个争先进的氛围,推动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民族团结的思想,已经深深扎根在新疆各族百姓的心中。热爱民族团结的无数群众,在生活和工作
中身体力行,数十年如一日地贯彻民族团结的精神,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默默付出。
团结稳定促社会发展
民族团结带来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形成了建设合力,为新疆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新疆的发展。20多年来,新疆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3000多亿元,其中国家投资占60%以上。这一时期,新疆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建立起以农业为基储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一批大型骨干项目的完成和生产能力的实现,使新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大大加强。
棉花和石油是新疆两大优势资源,在中央政府和兄弟省市的支持下,这两项资源已经变成新疆的支柱产业。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的三分之一,这几年各级干部和技术人员下到田间地头,帮助各族群众掌握生产技术,使得棉花连年高产,棉农收入稳步增长。随着塔里木盆地和 准噶尔盆地两大油气田不断探明新的储量,新疆已经成为我国石油资源战略接替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也给新疆各族人民带来巨大实惠。伴随石油开发进行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了长期困扰南疆人民的出行不便和照明问题,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活条件。
新疆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世居高原和沙漠边缘,尤其是南疆地区的各族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特别艰苦。解决这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始终是自治区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工作。去年,新疆30个贫困县市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138元,比“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前增加了570多元,农牧区的贫困发生率从1994年的20%下降到目前的4.4%左右,贫困地区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了新疆对内对外的经贸合作,吸引了大量外来资金。无论是首府乌鲁木齐,还是南疆重镇喀什或西部边城伊宁,到处都是一派和睦安宁的景象,吸引着国内外的投资者。
党的十六大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在新疆这片祖国西部的热土上,各族人民正团结一心,共同营造着团结、稳定、繁荣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