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税收中性原则在中国税制建设中的运用研究
税收中性原则在中国税制建设中的运用研究
2011-4-30 21:48:00 浏览:174 来源:
------------------
【字体: 大 中 小】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关键字:财政政策
经济效应 财政分权
税收中性原则在中国税制建设中的运用税收中性是一个理论原则问题,是指导税收实践朝着良性发展的一种税收思想;而中性税收则是一种税收制度,是在税收中性原则指导下建立的一种理想税收制度。我们研究税收中性原则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税制。回顾近代世界各国税收制度发展的历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税收制度的发展过程,呈现出由非中性税收向中性税收发展的趋势。
按营业额征税的商品课税制度,在欧洲出现于约14世纪。当时商品经济还处于工场手工业和封闭的、狭小的市场交换的阶段。按营业额全额逐道课税,税负随生产经营环节增加而递增的矛盾表现得还不明显,而其征收的普遍性、及时性、可靠性和计算简便、便于征收的优点,则表现得十分明显,因而这种课税制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一直是大部分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到了I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商品经济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协作式的大生产日益形成,商品交换的领域日益扩大,国际贸易更趋频繁,市场竞争更加剧烈。
在这种情况下,商品课税逐渐成为自由竞争和市场运转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其税负随生产经营环节的增加而递增、扭曲价格信号、破坏市场供求关系、阻碍对外贸易等。这种国家征税数额与社会实际所支付的代价相背离的状况,使征税本身失去了公平性,破坏了市场机制所要求的平等竞争的基础,妨碍了市场的正常运行,表现为一种非中性的状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就商品生产而言,按营业额课税的制度,因税负随生产环节增多而递增,造成同一种产品因生产结构不同,单位产品的税负含量不同。全能型的生产企业因生产环节少税负轻,专业化协作生产企业因生产环节多而税负重。这与商品经济要求向专业化、现代化大生产方向发展背道而驰。②就商品流通而言,按营业额课税制度同样因税负随商品流通环节增多而递增,造成同一种产品因流转环节多少不同而税负含量不同。
它的政策效应是支持最原始的产销见面直接交易形式,打击发达的多环节、多渠道的商品流通形式。这不利于统一的社会化大市场的形成。③就进口产品而言,按营业额课税制度在进口环节所征税款,仅相当于本国生产产品的最终产品生产环节所征收的税款,而国内生产产品除最终产品生产环节征收的税款外,还包括以前各环节所征收的税款。这样进口产品的税负实际上低于国内生产产品的税负,不利于保护国内产品的生产。④就出口产品而言,按营业额课税制度即使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其所退税款也只相当于最终产品环节所征税款。由于退税不足,不利于提高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⑤从核算商品的经济效应而言,按营业额课税制度,因税负随生产环节增加而递增,同一产品在市场售价相同的情况下,其单位产品的税收含量是不同的,反映出的经济效益的核算基础高低不等,从而使商品失去了准确的核算基础。正是由于营业额课税制度本身存在上述弊端,马克思在当时就指出这种间接税“破坏多种商品价值的对比关系,损害自由竞争和交换”,并把它看成是干预市场经济机制的不良税制。因此,马克思甚至主张完全废除间接税而普遍代之以直接税。这充分说明,税收应不千扰市场配置资源,从而保持税收中性的问题,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己经提出来了。
以商品课税为主的税制结构由于其课税的负效应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结构的发展。因此,由一种对市场干扰较小的“中性税收”一一所得课税取代商品课税的主体税种地位成为历史之必然。所得税自1799年在英国创行以来,得到了迅速普及。这是由它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所决定的:①所得税是对人税的特性使其既能普遍课征,又能量能征收,符合税收中性原则的公平性。所得税是对人税,课税对象是自然人和法人的所得,一切有所得的单位和个人都须依法纳税,它的税源是非常广泛的,能充分体现普遍征税的原则。所得税以所得作为衡量纳税能力的标准,它一般都规定起征点、免征额以及扣除项目,可以在税收上照顾低收入者,不会影响纳税人的基本生活与再生产,课税所得经过一系列对所得的调整和必要的扣除,较之以土地、财产、消费、人口等为标准能更好的体现和测度纳税能力。由于采用累进税率,在征税过程中同一收入水平的不同纳税者的税收负担相同,体现横向公平;不同收入水平的纳税者的税收负担不同,体现纵向公平,从而可改善收入分配格局,调节社会贫富差别,实现税收的社会政策目标。
②所得税对市场经济价格体系与资源配置保持中立性,且不会伤及税本,符合税收的中性原则。所得税一般不存在税负转嫁问题,税收的增减变动对物价不产生直接影响,不改变产品或产业之间的比价关系,只对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水平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不会给商品流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带来层层障碍,对市场运行干扰不大。所得税是对生产经营成果的课征,征税环节单一,对同一课税主体不会产生重复征税,对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影响也较小;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纯所得,而且还要从纯所得中作一些必要的扣除和照顾,因而它不致于影响纳税人的生活,能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需要,不会触及营运资本,不会侵蚀纳税人的财产,不伤及税本,能保证企业必要的补偿、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所以对国民经济不利影响较少。由此可见,所得税是与近现代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它具有中性税收的特征,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主体税种之一。
世纪50年代自法国开始的以增值税取代营业税制的重大改革,既保留了间接税原有的优点,又排除了间接税干预市场经济运行的非中性的弊端,使间接税制由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转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使间接税获得了新生。从此以后,增值税先后在100多个国家推行,以增值税为主要内容的间接税制又重新受到了各国的重视。增值税与全额流转税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消除了原税制因重复征税因素而产生的税负不公、以致于干预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矛盾,从而使税制从非中性向中性迈进了一大步。与按营业额课税制度相比,增值税在确定税率以后,其征税数额将始终保持在一定的征税额度内,不会因征税制度本身的不合理而增加社会和纳税人的额外负担。它的中性特点表现在:①它消除了生产环节的重复征税因素。无论生产采取何种组织形式,是全能式生产还是协作化生产,只要售价相同,税负也相同,有利于企业以最佳方式组织生产,不因税制因素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能够促进社会化大生产向专业化、协作化方向发展。②它消除了税负随商品流转环节增加而递增的弊端。一个产品,只要零售价格相同,无论经过多少道流转环节,其税收含量始终相同,这有利于促进商品流通,使税制更加适应于每一种产品;只要价格相同,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国内生产的,其税负始终保持一致。它体现了税收的国民待遇原则,或者说是税收对纳税人不同国籍保持中性的原则,这有利于进口产品和国内产品在同等税负基础上开展竞争。③它消除了出口产品退税不足的弊端。通过规定税率为零的制度,把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征税款一次彻底退清,从而使出口产品以无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这样当该产品进入进口国,再按进口国税法征税时,可以使该产品的税负与该进口国同种产品的税负一致,以取得同等纳税的待遇。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增值税对同一产品,无论是进口、出口,无论采取何种生产形式,无论是经历多少经营环节,只要售价相同,其单位税收含量就相同,以体现税负公平的原则。不会因税负不公而干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正是因为增值税消除了原间接税税负不公的弊端,在市场机制运行中,体现了公平税负的原则,才使一个干预市场经济的不良税制转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税制。所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制本身就客观上存在着如何使征税制度符合中性原则,以有利于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问题。
根据以上对税制发展的中性化趋势与主体税种功能特点的分析,我个人认为所得税与增值税是当代符合税收中性原则的两个主要的主体税种,它们适应于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中国的税制结构建设,应顺应世界税制发展的中性化趋势,主体税种应选择建立以所得税和增值税并重的复税制结构体系,并应该逐渐相对增加所得税的比重。从目前的情况看,增值税在国家税收收入总额中所占比重过大,财政收入过分依赖于单一税种,不利于所得税功能作用的发挥。除此之外,辅助税种的配合作用也不可忽视。
遵循税收中性化的原则和目标,在税制设计和税收政策选择上就应依照适度课税理论,在维持一定的政府收入的前提下,使课税行为所导致的效率损失达到最小化,从而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所得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构建合理的税制体系。这既全面地体现税收多元化的政策目标,又能尽量减少税收给社会经济带来的额外负担。这要求税收立足于“经济一税收一经济”的治税思想,在微观上减少税收对经济的干扰,在宏观上适度调控。具体来说,中国目前税收制度设计和税收政策决策的中性取向至少应做如下的考虑第一,要降低税率,拓宽税基。为增进税制的中性,减轻税收给纳税人带来的效率损失和福利损失,首要的措施就是要降低税率特别是高额累进的所得时的高边际税率。由于高税率特别是累进程度较高的税率容易造成税负过重,挫伤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对储蓄和投资的刺激能力,造成企业缺乏活力、经济效率低下,这样也就缩减了税基、衰竭了税源。
而降低边际税率意味着更高的边际收入,这无疑对纳税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从长期看,这有利于刺激劳动供给乃至效率的提高。这里包含着一个浅显的经济学道理,即如果政府的经济政策使纳税人得到好处,则政府将可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得更多,因为这时的税基更为雄厚了。应当明确,中国目前的税基较为薄弱,所以适当降低税率,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有助于增加企业活力与市场竞争力,提高社会经济效率,促进市场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当然,降低税率的幅度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且要和拓宽税基、扩大税源相配合。
第二,要少税收减免,无税收歧视。为增进税制中性,并体现税负公平,就要削减税负减免,减少税收的特殊优惠,以避免由于过多的优惠政策造成的行业之间及不同形式和来源的所得之间的实际税率的差异和不同的税收待遇。由于不同的税收待遇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税后净所得的多少,从而造成了资本流向和经济活动不是根据市场规律的客观要求确定,而是受税收待遇的驱使,干扰了正常的投资决策和经济选择。所以,按适度课税政策的要求,在可接受的税收收入损失及纳税人利益损失的条件下,尽量减少税收导致的经济变形,减轻或消除各种税收歧视,保持在不同的所得来源和不同的工商企业组织形式之间的税收中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内外资企业间的税负差异过大,不利于内外资企业间的平等竞争,使外资企业轻而易举地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下一步的税制改革应加强这方面的税收中性,取消对外资企业普遍给予优惠的做法,仅保留对投资于基础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与投资于这些领域的国内企业相同的税收优惠。
第三,在税种设置上,应尽量简化,选择能够体现税收中性和调节收入分配功能强的税种作为主体税种。在直接税方面,所得税的征收,要对内对外统一企业或法人所得税法,规范税收征免范围,走一条“低税率、宽税基、少减免、无歧视、简税制、严征管”的道路;尽快开征具有较强中性、能够维护和促进市场竞争的社会保险税。在间接税方面,增值税的实行要由选择性征收向普遍性征收方向接近,同时严格控制免税和实行零税率的范围,使增值税对竞争和消费都呈中性。
文章来源: 论文工场-税收中性原则在中国税制建设中的运用研究http://www.xiexiebang.com/news_list.asp?id=3494
原文地址:
第二篇:国际税收竞争条件下我国涉外税制改革研究
国际税收竞争条件下我国涉外税制改革研究摘要:本文分析我国涉外税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国际税收竞争环境下,我国涉外税制的改革着力点。
关键词:国际税收竞争,涉外税制,改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税制改革普遍采取减税政策,这与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税收竞争有直接关系。在此环境下,我国如何在涉外税制改革中,充分考虑国际税收竞争对我国涉外税制的影响,规划和制定合乎国际规范、充满竞争力的涉外税收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税收竞争力影响因素及效应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必然在税收政策上开展国际竞争,从而吸引国际资本或经营活动,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国际税收竞争。从根本上说,国际税收竞争就是通过良好的税制环境吸引更多的国际经济资源、运用适当的税收优惠措施提升本国产品的竞争能力,促进
本国经济的发展。
(一)国际税收竞争力影响因素
1.简化、公平和透明的税制是进行税收竞争的基本要求。只有在简化、公平、合理和透明的税制下,纳税人才易理解税务部门的要求,才能很好地预测自己的税收成本,才能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竞争。同时,税制的合理与否,直接或间接影响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及是否对它们有吸引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的基调就是简化税制、公平税负。
2.总体税负水平是决定税收竞争的关键因素。国际税收竞争力首先表现在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和引导能力上,而低税负无疑对国际生产要素更具吸引力。如,从1996年到2002年,亚太经合组织国家的最高公司所得税率平均下调6个百分点,由37.6%下降到31.4%,而这
些地区的吸引外资活动也随之蓬勃发展。
3.税收优惠措施是国际税收竞争的主要手段。税收减免的多少、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资本的利润或实际收益。因此,税收优惠程度越大,税制越有竞争力。为吸引其他国家(地区)的经济资源流入本国(地区),近20年来,世界各国先后调整法律制度,实施特别政策。同时,各国为保障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往往对出口货物实行出口退税政策。给予税
收优惠已成为各国普遍采取的一种国际税收竞争手段。
4.税收管理水平、国际税收协调能力成为提高国际税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国际税收管理工作是税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主要管理对象是跨国纳税人,它是一国维护和行使税收管辖权、参与国际税收分配的重要体现。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特别是做好咨询辅导、联合税务审计、反避税、非居民管理、税收情报交换、税收协定执行等工作,可促进跨国公司遵循公平交易的原则,更好地维护国家税收权益,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税收管理成本、管理效率的高低及国际税收的协调水平对遏止有害税收竞争,真正提高本国国际税
收竞争力起到关键的制度保障作用。
(二)国际税收竞争的正负效应。积极参与国际税收竞争有利于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各国主动减少税收负担、参与国际税收竞争,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并防止本国资本外流,发展国内经济,已成为一国有效配置资源、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此外,适度的国际税收竞争也有利于贯彻税收中性原则。在税收竞争潮流的冲击下,扩大税基、降低税率成为各国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税收对经济活动包括对劳动、储蓄和投资的扭曲作用,从而使资源配置在全球范围内得以优化,提高了国际经济效率。国际税收竞争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恶性国际税收竞争的目的在于吸引非居民税基,把生产要素与经济活动引向本国。如果各国都竞相参与减税竞争而未受到任何约束,流动性较强的经济活动将从各国税基中消失,造成全球性财政功能弱化,使各国公共需要得不到满足;优惠税收措施的泛滥,将会影响跨国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经营地点的选择,从而使富有流动性的资本、金融及服务业从高税负国转移到低税负国,扭曲国际税负的分布,引发新的国际或区域性不公平;税收的恶性竞争,导致税收功能扭曲,破坏税收中性、增加税收成本,不利
于公平和就业及保护本国幼稚产业的升级改造。
二、我国现行涉外税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涉外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外资企业长期享受超国民待遇。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采取全面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的国家之一,优惠之多,范围之广,鲜有国家能比。在所得税方面,内外资企业名义法定税率都是 33%,但外资企业实际税负仅为8%左右,而内资企业为28%;在流转税方面,内资企业进口机器设备要缴纳进口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而外资企业则可减税或免税。但上述税收优惠的政策效益并不理想,我国以牺牲租金和税收为代价给予外资“超国民待遇”,严重削弱了内资企业的竞争力,加剧了我国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增加了我国资源、环境压力。另外,总体上外资的财务效益并不如内资企业。如,2001年外资工业企业每百元销售收入所交增值税为3.37元,而同期国内工业企业则为4.64元。而且,外商投资企业关联交易多,常使用内部转让定价手段避税。2004年,我国外国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亏损面达51%至55%.其中,很大部分是不合理的亏损,而同期美国企业盈利面高达90%至95%,平均亏损面
10%.据专家估计,跨国公司每年在我国的避税高达300亿元以上。
2.税收优惠层次多,内容庞杂,税制缺乏透明度。我国现行涉外税收的主体税种虽以法律的形式实施,但大量的税收政策却主要体现在行政机关制定的条例、实施细则、决定、通知中,它们之间相互矛盾、弹性大、可操作性差、透明度不高。这些问题造成我国涉外税制税收优惠过多,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我国税收(不含关税和农业税)的减免额为901亿元。其中,涉外企业的减免额高达357亿元。除此以外,还存在下述问题:部分优惠政策有失公平,妨碍内资企业竞争力;税收的产业导向不合理,涉外税收产业导向集中在第二产业,特别是加工业等高能耗、高污染、技术水平低的行业,不利于我国产业的升级换代和国家竞争
力的提高。
3.税务信息的交换不畅,涉外税收征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各级税务部门近年来实施金税工程,税务信息化水平有显著提高。但国税、地税系统工作协调制度,包括税收法规政
策实施协调制度、税收征管工作联系制度、税务信息交流制度、协调会议制度、税收工作仲裁制度等还没有正式建立;税务机关同海关、工商、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还不很畅通、效
果也不尽如人意;国际税务信息的收集、分析体系还没有建立,我国一些主要贸易伙伴及离岸中心的税务信息交流协定还没有签订,影响国际税务信息交流的畅通和涉外税收征管
水平的提高。
三、国际税收竞争条件下我国涉外税制改革的着力点
1.建立统一规范内外资企业税收制度,提高涉外税收政策的透明度。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已取得重大进展,企业都应在“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下发展。规范现行涉外税收政策,统一内外资企业税收优惠,增加税收政策的透明度已势在必行。在近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讨论中,为增强我国国家竞争力,对特定技术、特定产业给予外商企业适当的税收优惠是必要的,但同时在对投资环境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应适当注重对我国战略产业的保护,增强其竞争力。为此,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都应以统一规范的形式在税法中确定下来,严禁“法外有法”。与此同时,要不断增强涉外税收立法、执法和司法的透明度;建立定期涉外税收政策和税收案件的公报制度;提供网上税务信息查询
平台,以满足广大纳税人对税务信息的需求。
2.规范和优化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增强涉外税收政策的产业导向作用。我国现阶段外商投资已初具规模,外商投资对我国国民经济影响在不断加大。因此,在下一步涉外税制改革中,一定要体现税收对国家产业的导向作用。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和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现实,我们应对能源、交通、通信、基础产业和设施,对高新技术和产品出口企业,对技术含量高、低污染、低能耗等国家鼓励的产业和项目,保持或提高税收优惠措施。同时,取消现行的不分产业、行业、规模而仅凭外资身份就能获得税收优惠的税收政策。
3.加强涉外税收管理,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税务机关要结合国际税收管理的特点和涉外企业税源管理的需要,遵循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将属地化与专业化很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属地管理基础上的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机制。要提高各级税务机关对涉外企业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税务、工商、海关、银行间的协作,实现信息共享,互换涉税信息;规范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程序,减少税务部门在执行税收政策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进一步提高税务人员的素质,建立高水平的涉外税收征管队
伍,加强税收征管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
4.完善国际税收协调机制,加强国际税收协调和合作。针对目前国际有害税收竞争的不断加剧、国际避税和逃税手段的多样化和隐蔽化的特点,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当前,国际税收协调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税收协定和反避税上。适应新形势需要,我们必须通过双边和和多边预约定价安排,逐步建立和完善税务信息数据库,尽快和主要贸易伙伴及离岸中心签订税收信息交换协定,以加强国际间的税收信息交流;建立与我国签订税收协定国家的反有害税收竞争机制,提高我国的反避税能力,维护国家的税收权益。
第三篇:国际税收竞争条件下我国涉外税制改革研究
国际税收竞争条件下我国涉外税制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我国涉外税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国际税收竞争环境下,我国涉外税制的改革着力点。
关键词:国际税收竞争;涉外税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6)09―0007―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税制改革普遍采取减税政策,这与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税收竞争有直接关系。在此环境下,我国如何在涉外税制改革中,充分考虑国际税收竞争对我国涉外税制的影响,规划和制定合乎国际规范、充满竞争力的涉外税收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税收竞争力影响因素及效应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必然在税收政策上开展国际竞争,从而吸引国际资本或经营活动,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国际税收竞争。从根本上说,国际税收竞争就是通过良好的税制环境吸引更多的国际经济资源、运用适当的税收优惠措施提升本国产品的竞争能力,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一)国际税收竞争力影响因素
1.简化、公平和透明的税制是进行税收竞争的基本要求。只有在简化、公平、合理和透明的税制下,纳税人才易理解税务部门的要求,才能很好地预测自己的税收成本,才能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竞争。同时,税制的合理与否,直接或间接影响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及是否对它们有吸引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的基调就是简化税制、公平税负。
2.总体税负水平是决定税收竞争的关键因素。国际税收竞争力首先表现在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和引导能力上,而低税负无疑对国际生产要素更具吸引力。如,从1996年到2002年,亚太经合组织国家的最高公司所得税率平均下调6个百分点,由37.6%下降到31.4%,而这些地区的吸引外资活动也随之蓬勃发展。
3.税收优惠措施是国际税收竞争的主要手段。税收减免的多少、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资本的利润或实际收益。因此,税收优惠程度越大,税制越有竞争力。为吸引其他国家(地区)的经济资源流入本国(地区),近20年来,世界各国先后调整法律制度,实施特别政策。同时,各国为保障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往往对出口货物实行出口退税政策。给予税收优惠已成为各国普遍采取的一种国际税收竞争手段。
4.税收管理水平、国际税收协调能力成为提高国际税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国际税收管理工作是税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主要管理对象是跨国纳税人,它是一国维护和行使税收管辖权、参与国际税收分配的重要体现。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特别是做好咨询辅导、联合税务审计、反避税、非居民管理、税收情报交换、税收协定执行等工作,可促进跨国公司遵循公平交易的原则,更好地维护国家税收权益,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税收管理成本、管理效率的高低及国际税收的协调水平对遏止有害税收竞争,真正提高本国国际税收竞争力起到关键的制度保障作用。
(二)国际税收竞争的正负效应。积极参与国际税收竞争有利于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各国主动减少税收负担、参与国际税收竞争,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并防止本国资本外流,发展国内经济,已成为一国有效配置资源、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此外,适度的国际税收竞争也有利于贯彻税收中性原则。在税收竞争潮流的冲击下,扩大税基、降低税率成为各国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税收对经济活动包括对劳动、储蓄和投资的扭曲作用,从而使资源配置在全球范围内得以优化,提高了国际经济效率。
国际税收竞争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恶性国际税收竞争的目的在于吸引非居民税基,把生产要素与经济活动引向本国。如果各国都竞相参与减税竞争而未受到任何约束,流动性较强的经济活动将从各国税基中消失,造成全球性财政功能弱化,使各国公共需要得不到满足;优惠税收措施的泛滥,将会影响跨国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经营地点的选择,从而使富有流动性的资本、金融及服务业从高税负国转移到低税负国,扭曲国际税负的分布,引发新的国际或区域性不公平;税收的恶性竞争,导致税收功能扭曲,破坏税收中性、增加税收成本,不利于公平和就业及保护本国幼稚产业的升级改造。
二、我国现行涉外税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涉外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外资企业长期享受超国民待遇。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采取全面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的国家之一,优惠之多,范围之广,鲜有国家能比。在所得税方面,内外资企业名义法定税率都是33%,但外资企业实际税负仅为8%左右,而内资企业为28%;在流转税方面,内资企业进口机器设备要缴纳进口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而外资企业则可减税或免税。但上述税收优惠的政策效益并不理想,我国以牺牲租金和税收为代价给予外资“超国民待遇”,严重削弱了内资企业的竞争力,加剧了我国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增加了我国资源、环境压力。另外,总体上外资的财务效益并不如内资企业。如,2001年外资工业企业每百元销售收入所交增值税为3.37元,而同期国内工业企业则为4.64元。而且,外商投资企业关联交易多,常使用内部转让定价手段避税。2004年,我国外国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亏损面达51%至55%。其中,很大部分是不合理的亏损,而同期美国企业盈利面高达90%至95%,平均亏损面10%。据专家估计,跨国公司每年在我国的避税高达300亿元以上。
2.税收优惠层次多,内容庞杂,税制缺乏透明度。我国现行涉外税收的主体税种虽以法律的形式实施,但大量的税收政策却主要体现在行政机关制定的条例、实施细则、决定、通知中,它们之间相互矛盾、弹性大、可操作性差、透明度不高。这些问题造成我国涉外税制税收优惠过多,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我国税收(不含关税和农业税)的减免额为901亿元。其中,涉外企业的减免额高达357亿元。除此以外,还存在下述问题:部分优惠政策有失公平,妨碍内资企业竞争力;税收的产业导向不合理,涉外税收产业导向集中在第二产业,特别是加工业等高能耗、高污染、技术水平低的行业,不利于我国产业的升级换代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
3.税务信息的交换不畅,涉外税收征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各级税务部门近年来实施金税工程,税务信息化水平有显著提高。但国税、地税系统工作协调制度,包括税收法规政策实施协调制度、税收征管工作联系制度、税务信息交流制度、协调会议制度、税收工作仲裁制度等还没有正式建立;税务机关同海关、工商、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还不很畅通、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国际税务信息的收集、分析体系还没有建立,我国一些主要贸易伙伴及离岸中心的税务信息交流协定还没有签订,影响国际税务信息交流的畅通和涉外
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
三、国际税收竞争条件下我国涉外税制改革的着力点
1.建立统一规范内外资企业税收制度,提高涉外税收政策的透明度。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已取得重大进展,企业都应在“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下发展。规范现行涉外税收政策,统一内外资企业税收优惠,增加税收政策的透明度已势在必行。在近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讨论中,为增强我国国家竞争力,对特定技术、特定产业给予外商企业适当的税收优惠是必要的,但同时在对投资环境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应适当注重对我国战略产业的保护,增强其竞争力。为此,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都应以统一规范的形式在税法中确定下来,严禁“法外有法”。与此同时,要不断增强涉外税收立法、执法和司法的透明度;建立定期涉外税收政策和税收案件的公报制度;提供网上税务信息查询平台,以满足广大纳税人对税务信息的需求。
2.规范和优化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增强涉外税收政策的产业导向作用。我国现阶段外商投资已初具规模,外商投资对我国国民经济影响在不断加大。因此,在下一步涉外税制改革中,一定要体现税收对国家产业的导向作用。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和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现实,我们应对能源、交通、通信、基础产业和设施,对高新技术和产品出口企业,对技术含量高、低污染、低能耗等国家鼓励的产业和项目,保持或提高税收优惠措施。同时,取消现行的不分产业、行业、规模而仅凭外资身份就能获得税收优惠的税收政策。
3.加强涉外税收管理,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税务机关要结合国际税收管理的特点和涉外企业税源管理的需要,遵循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将属地化与专业化很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属地管理基础上的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机制。要提高各级税务机关对涉外企业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税务、工商、海关、银行间的协作,实现信息共享,互换涉税信息;规范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程序,减少税务部门在执行税收政策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进一步提高税务人员的素质,建立高水平的涉外税收征管队伍,加强税收征管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
4.完善国际税收协调机制,加强国际税收协调和合作。针对目前国际有害税收竞争的不断加剧、国际避税和逃税手段的多样化和隐蔽化的特点,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当前,国际税收协调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税收协定和反避税上。适应新形势需要,我们必须通过双边和和多边预约定价安排,逐步建立和完善税务信息数据库,尽快和主要贸易伙伴及离岸中心签订税收信息交换协定,以加强国际间的税收信息交流;建立与我国签订税收协定国家的反有害税收竞争机制,提高我国的反避税能力,维护国家的税收权益。
(责任编辑:李 琪)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第四篇:中国环境税制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环境税制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上)
李慧凤(北京联合大学)
摘 要: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实施环境税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介绍了环境税的理论基础,分析了中国环境税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国现行有关环境保护的税费政策,由于存在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现有涉及环保的税种中有关环保的规定不健全、考虑环境保护因素的税收优惠单一等问题,其力度和系统性不足以形成对环境的保护。并对中国环境税制度建设对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将部分排污费改为环境污染税,征水污染税、二氧化硫税和垃圾税,使其成为中国环境税的主体税种的基础上,调整现行资源税和消费税,构建中国环境税收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环境税,环境税制,税收体系,环境保护
一、引言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大和深入,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污染是市场机制外部不经济的典型表现,为了克服这一市场机制的缺陷,各国都在积极探索一条协调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政府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管制措施和经济措施两种类型,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愈演愈烈,传统的“命令—控制”式管制手段因无法约束日益市场化和分散化的经济个体的行为以及可能带来的高成本与低效率等问题正日益暴露其弊端。在这样的背景下,环境税作为一种基于市场的经济措施,具有使污染者承担环境污染责任,使其外部效应内部化,从而限制对环境有损害的经济活动,矫正市场失灵的效果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建立环境税收体系调节经济运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在环境税方面的立法非常薄弱。在全球掀起低碳经济浪潮的今天,研究中国环境税制度现状、问题及建设对策,对于保护中国脆弱的环境和生态,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环境税及其理论基础
环境税是国家为了保护环境与资源,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的程度征收的一种税。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以污染物排出量为标准的直接课税,如排污税,该税具有征税成本低、控制污染有针对性等优点,但因其只针对某一污染物,因而不利于同时解决连带性的环境间题。二是对商品和服务的间接课税,这是指通过改变营业税、增值税等间接税的税率来防止环境污染。三是环境减免税,这是指政府对某些有利于环保的行为或环保设施进行的税收减免。
环境税的思想来源是“庇古税”(Pigou Taxes)。
英国现代经济学家阿瑟·庇古早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中主张对污染者按排污量征收一定的税,使之等于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私人成本之差。污染制造者在庇古税的刺激下可以从两方面控制污染量:一是采取污染治理技术,降低单位活动的排污量;二是减少制造污染的活动总量。污染者将根据自己的成本和利润函数作出对自己最优的选择,同时达到对社会的最优。庇古的外部性理论,是环境税最初的理论来源。
现代经济学认为,市场自由交易可以实现私人物品的有效生产,但环境等公共物品则应该由政府提供。环境税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其不能生产的公共物品。在环保领域中,个人的最优选择与社会利益往往相背离,所以,在环境保护领域仅强调市场的作用是不够的,单纯的市场作用很难保证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有必要通过征收环境税的方式校正市场失灵,并利用税收收入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税国内外研究现状
环境税作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国内外环境税研究进展归纳、总结如下:
1.国外环境税研究进展
庇古税是环境税思想产生的第一个里程碑,20世纪70年代末,环境税思想开始得到拓展和深化,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环境税实施的可接受性研究。为保证政府和公众对环境税政策的接纳,尤其是要慎选税基和税率。对环境税费标准的确定,庇古以一般均衡模型导出,对单位污染所征的税费应等于污染所造成的边际社会损失。该理论的确立为减少税收扭曲、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理论基石。到1990年,Bovenberg A.L和Goulder L.H也利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在经济系统存在扭曲税种时,最优环境税率的标准问题,并指出最优排放率往往低于庇古税税率,且其他税种造成的扭曲越大,最优税率越低。该标准的提出,拓宽了税率确定的约束条件,也更为接近经济制度起作用的现实基础。
(2)环境税的分配影响研究。环境税会产生较大的分配影响,即增加了不公平分配税收支付负担的可能性,这种影响包括环境税对不同收人群体、不同类型家庭、以及企业与家庭之间的分配影响等。以欧美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在承认环境税费环保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税可以通过减少扭曲性税收的方式使人们在非环境方面受益。Tullock G认为,利用从环境税得到的收入,可以减少原有的扭曲性税收,从而减少税收的额外负担。Ballared和Medema还应用数学仿真模型分析了减少污染而采取征税和补贴方式对福利所产生的影响,并得出征税比补贴更为有效的结论。
(3)环境税的“双重红利”效应研究。庇古税以及之后的环境税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税的负外部性的纠正作用,而实际上,环境税不仅能够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而且能够通过收人返还来削减具有扭曲效应的税收负担,减少效率损失,甚至提高就业水平,这就是环境税的“双重红利”效应。“双重红利”效应最初是由美国著名环境经济学家Pearce提出。而Goulder并不认同“双重红利”假说,认为环境税加重而不是减轻了已经存在的税收扭曲。
总的说来,国外环境税研究是以发达国家,尤其是以OECD国家的情况为背景进行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考虑较少,但其研究方法及思路对于中国环境税问题的研究是有借鉴意义的。
2.国内环境税研究进展
(1)环境税征收依据研究。沈满洪对外部性理论的内涵及意义加以分析,在指出科斯理论局限性的基础上论述了环境税的征收依据;杨林则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两个角度,包括环境的公共性、市场机制对外部效应无法内化、环境资源产权虚置、环境市场不充分、环境信息不对称、政策制定不当、政府调节手段有限、政府目标偏离等方面对环境税征收依据进行了系统论证,该研究丰富了环境税开征的基础理论。
(2)环境税“双重红利”效应实证研究。李洪心等利用CEG模型模拟了中国税收改革政策对生产、消费和政府收入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对不同行业根据污染强度设置不同的税率按产值征税,可以在控制污染行业产量、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整体税制改革,减轻企业和居民的所得税负担,增加政府收入,从而验证了环境税的“双重红利”效果。
(3)环境税国际实践介绍和借鉴研究。武亚军、王志文、陈少强、魏珣等、李伯涛等对实施环境税制较成功的国家,如荷兰、瑞典、丹麦以及美国等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并且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环境与税制特点对我国环境税税种的设立、税基的确定、税率的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纵观中国国内有关环境税的相关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
其一,对环境税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在翻译、介绍国外有关环境税的理论、制度和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环境税的特点和功能、环境税概念界定、环境税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其二,关于中国环境税具体实施政策研究。主要是以国外环境税的制度经验为借鉴,来构想中国的环境税制度,从环境税税种的设立、税基的确定、税率的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而深层次考察分析中国国情、立足于中国实际,对中国现行税制中与环境有关的税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方向缺乏深入的分析。因此,梳理、总结中国环境税制度现状,深入分析中国现行环境税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完善现有税收制度,是中国环境税制度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中国现行税制中与环境有关的税种及存在的问题
1.中国现行税制中与环境有关的税种
中国在环境税方面的立法非常薄弱,在环保方面采取的税收措施很少。中国目前尚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中国现行税制中与环境保护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税种主要有:
(1)资源税。现行资源税于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税种征收的主要目的是抑制对矿产资源的滥采滥挖和掠夺性开采,保护矿产资源,促进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2)消费税。这是1994年税制改革在流转税中新设置的一个税种,国家将高能耗、不可再生以及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品如鞭炮、焰火、汽油、柴油等商品纳入消费税的征税范围,目的在于限制损害环境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3)城镇土地使用税。该税于1988年11月1日起对在中国境内使用土地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定额征收的一种税。征收目的主要在于加强对土地的管理,促进合理使用城镇土地。
(4)耕地占用税。于1987年开始征收,是对在中国境内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征收的一种税。其目的是为了约束和调节纳税人占用耕地的行为,加强土地管理。
(5)城市建设维护税。该税于1985年开征,成为环境保护融资的一种“专项税”。
(6)车船使用税。本身并不具有能源、环境方面的意义。但由于车船的使用与能源消费直接相关,对抑制能源消费有一定的作用。
(7)增值税。在增值税中,对一般纳税人生产以自己采掘的沙、土、石或其他矿物连续生产的砖、石灰,以及在原料中掺有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炉底渣等的建材产品,实行按简易办法征收。
另外,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等税种,也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税收政策上的激励。
第五篇:国际税收竞争条件下的中国税制改革策略
国际税收竞争条件下的中国税制改革策略
摘 要:伴随着国际贸易的产生,国际税收政策在各国的政策体系中逐渐显现出其重要性的一面。在国际经济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中,各国政府均在不同程度上在国际税收政策上实行了趋向一致的变革,国际税收竞争行为也随之而生。本文提出国际税收竞争现象的存在有其内在合理性的观点,分析认为:国际税收竞争存在对资本课税税率不为零的均衡点,过度竞争问题可以通过税收协调加以解决。最后,本文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国际税收竞争;税制改革;策略
一、国际税收竞争文献回顾
国家间税收差异逐渐被认为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球经济健康、协调、有序的发展过程中,正常的规范的国际税收竞争已经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以吸引或保持经济资源为目标,有利于一国投资目标战略和投资促进战略的构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经积极投身到这一经济活动中来,随之国际税收竞争的形式也
日趋完善。
Wilson,J.D.(1986)提出:所谓狭义国际税收竞争,指在非合作的税收体系中,独立的政府“竞争”一个活动的税基。而广义国际税收竞争,则指在非合作的税收体系中,每个
政府的税收政策都会影响到其他政府的税收收入。
国家税务总局(2002)给出了如下定义:国际税收竞争指各国政府通过竞相降低税率和实施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纳税人税收负担,以吸引国际流动资本、国际流动贸易等流动性生产
要素,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和税收行为。
国际税收竞争的目的是多元的。Haufler and Schjelderup(2000)认为,各国政府在竞争资本流入的同时,也在竞争可征税利润的流入(flows of taxable profit)。跨国公司会在国家与地区间通过价格转移等手段来实现利润转移,其目的是减少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总体税项负债。转移价格制定的高低,与相关国家税率的高低密切相关,从而直接到各相关国家税基的大小。在这个模型中,政府运用税率和税收津贴两个工具来竞争资本和可征税利润
这两种流动资源。
Hines(1997;1999)回顾了美国相应的文献,研究认为:调高1个百分点的税率会引致0.5至0.6个百分点的FDI内流的下降。税率已经对跨国公司的决策行为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国家间法定税率的差异刺激了通过债务契约、价格转移等方法进行的利润转移行为,对子公司的股利汇回(dividend repatriations)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更影响着跨国公司投资
区位的选择。
我们再从实际情况看,随着资本流动性的急速发展,针对流动资本的税收总量并没有呈现下降的趋势,这种非反比特征在工业化国家尤其如此。Devereux et al.(2002)的研究表明,在欧盟和七大工业集团国家的过去数年中,当法定税率下降时,资本的平均税收负担并
没有下降。Devereux 通过对OECD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研究表明,资本流动性和资本的税收负担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甚至于还有相关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即两者的关系是正相
关的。
另外,恶性税收竞争也一直存在着,比如避税地税制等,对国际经济的协调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强化了跨国公司的内部化优势,影响了生产要素的正常流动,弱化了经济
运行效率。
正常的国际税收竞争是各国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效率方面的竞争,同样要遵循市场竞争
规律,它区别于恶性税收竞争,应该有合理的均衡状态。
二、国际税收竞争的存在合理性与均衡点
1.税收竞争的具体手段形式。税收竞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税率的调整;二是税收优惠政策条款。具体手段形式有:(1)低所得税率;(2)免税期;(3)亏损向后结转;(4)加速折旧;(5)投资、再投资补贴;(6)社会保险金减免;(7)基于雇工人数或其他与劳动相关的支出来减征企业销售收入税;(8)减征营销或促销支出的公司所得税;(9)根据产出中当地成分比例给予公司所得税减免或抵免;(10)根据净增加值给予所得税抵免;(11)免征资本品、设备或原材料、零部件和其他投入品的进口关税;(12)进口原材料退税;(13)减免出口税;(14)出口收入税收优惠;(15)特殊创汇活动或制成品出口所得税减免;(16)根据出口业绩对国内销售予以税收奖励退税;(17)关税退税;(18)出口净当地成分所得税抵免;(19)出口行业国外开支或投资减免出口税;(20)外商利润汇回免征所得税;(21)长期投资收益的优惠待遇;(22)政府
以财政补贴形式给予的其他税收方面的优惠等等。
从实际情况看,这些实现手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其发展趋势逐步得到强化。
2.国际税收竞争存在的合理性。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各国竞相采用这些竞争手
段的动力到底是什么呢?这一竞争现象持续存在的合理性在哪里呢?
本文认为:
(1)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税收竞争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跨国公司持续的跨国兼并浪潮、互联网络的普及、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预示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靳东升(2003)认为,国际税收竞争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国际贸易、国际信息交流以及劳动力的流动更加便捷,使国家间吸引经济资源成为可能,国际税收竞争就是企业竞争、经济竞争、国家竞争和地区竞争在国家税收宏
观调控上的表现。
(2)科学合理的策略是国际税收竞争得以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科学合理的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策略有助于为本国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争取到更多的生产要素,尤其是国际流动资本的投入,并通过国际资本的输入取得技术外溢效应。“外国直接投资(FDI)是资本、专利及相关技术的结合体,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技术先进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不相同。”(Balasubramanyam等,1996)。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其吸引的 FDI通过示范—模仿效应、竞争效应、联系效应、培训效应,分别在MNE与东道国企业之间、产
业内各经济单元之间以及产业间、核心与非核心人力资源之间实现溢出,有力的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当然,要实现正的技术外溢效应,必须要走好引进核心技术、利用核心技术、争取自有知识产权“三步曲”,尽量避免技术空心化。
(3)国际公共产品的存在部分抵消了国际税收竞争的负面影响。陈涛(2003)对国际公共产品给出了一个定义:“具有国际外溢性特征的公共产品,这类公共产品会存在国际上的‘搭便车’行为,比如空气环境治理、科学公共资助的R&D以及有全球扩散危机的病毒与细菌的控制等等”,“一般来讲,此类公共产品的外溢效应带来的外部性通常是正的”,因此,各国政府在国际公共产品提供这一行为上动力先天性不足。Bjorvatn & Schjelderup(2002)通过模型阐述了公共产品的国际外溢性(international spillovers)与国际税收竞争之间的关系,认为一国通过税收竞争获得的好处由于国际公共产品外溢性特征的存在而被弱化了,制约了税收激励行为,从而一定程度上牵制了税收竞争向更低的均衡状态发展,均衡状
态得以相对稳定。
(4)经济宏观的优化调整的要求。赫伯格三角形模型通过有关税收因素的变化,分析了超额税收负担导致的社会福利的变化,间接表明:通过参与国际税收竞争使各国政府降低税负的行为,达到了吸引国际流动性生产要素和促进了经济增长的目的。这从理论上证明了国际
税收竞争存在的必要性。
3.寻找国际税收竞争的均衡点。基于国家经济利益的寻求,国际税收竞争这一现象将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存在,且将变得越发激烈。但是,只要是规范有序的竞争,其就一定有合理科学的竞争结果。
在各种竞争中,每一个竞争主体都会在评估其他竞争主体行为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决策。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跨国公司的资本流动越来越频繁,涉及的资本量也越来越大,资本流失给本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这无形中给各国政府施加了减税的压力,那么不断的税收竞争与调整过程会不会使税率达到特别低甚至是税率为零,也就是出现“竞争到底”的状况呢?理论模型回答了这一问题。Zodrow,Mieszkowski(1986)的基础税收竞争模型(The Basic Tax Competition Model:BTCM)通过四个假设:(1)交易无成本;(2)要素价格不等;(3)资本可以自由流动;(4)劳动力不可以自由流动。在屏蔽了较为复杂的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与交易成本情况后,分析认为:(1)资本的流动性导致对资本的低税率;(2)资本流动性与资本课税税率负相关;(3)如果资本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对资本税率作微小的上调能导致Pareto的改善。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影响资本课税税率的直接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资本外流量;二是税基侵蚀效应。“竞争到底”并不是表示税收竞争的结果是税率等于零,而是指会达到一个相对较低的次优的正的税率,并在此水平上达到均衡状态。当然,有关外界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导致该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基础税收竞争模型认为,针对流动资
本的税收与资本在地区间的流动性成反比,即存在“竞争到底”的现象。
税收差异在长期的竞争过程中得到缩减,各国税制结构有趋于一致的倾向,简单的说,国际税收竞争的均衡点在税制准同质化的竞争(产生向下的压力)和公共产品提供效率(产生
向上的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得以产生。
国际税收竞争无论由哪一个国际组织来主导,都要避免恶性的竞争,所以税收协调的难
度都是不可低估的。
三、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策略选择
1.目前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
(1)实现增值税制的调整。目前,在中央财力逐渐强大、国家经济稳步发展的情况下,我国正在实现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鼓励了企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了生产
结构的调整,加强了我国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调整现有的税收优惠制度。实际的税收差异之所以形成,首先在于税收优惠的存在,其次才是法定税率。依据1991年颁布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外资企业在我国享受企业所得税上的优惠政策。由于外资企业能够比内资企业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所以,虽然内外资企业法定税率分别为30%和33%,但是实际的外资企业有效平均税率为13%,内资企业为25%,外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比内资企业几乎少
到一半,这种状况不尽合理。
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开始清理税收优惠政策,严格监督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尽量避免各地争相越权减免、私下扩大优惠范围从而弱化中央政策实施效果的现象发生,并逐
渐将税收优惠政策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兼顾到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不仅是税率和优惠政策实现统一,还在税前成本和费用扣除标准上实现统一,实现了企业的国民待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市场主体的机会差异,有
利于我国在国际税收竞争中把握住主动权。
2.未来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
(1)进行宏观税负的科学调整。我国的税率情况比较复杂,近年呈现出先降后升的态势。实际数据统计显示,即使考虑到物质生产领域的税收负担高于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税收负担,我国宏观税负比大多数工业化国家也要低很多。但是由于我国存在税外负担的现象,即存在各种政府收费和制度外收费,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可能要较大程度地高于宏观税负,在各
国竞相参与税收竞争的新形势下,税率和税外负担存在调整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2)发挥出税收优惠的真正作用。需要减少直接优惠,更多地实行间接优惠,增加税收优惠政策的透明度,并将优惠税种的范围适当扩大,合理、有限、灵活地发挥税收优惠政策
在行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3)继续加强国际间的税收合作与协调。税收优惠的实际效果需要其他国家的税收饶让政策的配合,从这一点上就显示出加强国际间的税收合作与协调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加强税
收协定作用的发挥,加强国际税收信息的有效交换,建立健全反避税制度。
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我国在将参与国际税收竞争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一个手段时,面临的约束条件是比较复杂的,在进行实证分析的同时上需要研究出一个满足实际需要的中国税收竞争模式,该模式应体现出如下三点基本认识:(1)发挥各国际组织的作用,限制发
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税收竞争;(2)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税收竞争通过协调确定竞争的底线;(3)建立我国税收的制度优势。
注释:
①资料来源:主要整理自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World Investment Report》(1996)
和《96‘世界投资报告》,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②也有测算为其他值,但基本上都是近似1:2的关系。
③大约占到我国GDP的10%左右。
参考文献:
1.陈涛.国际税收竞争与公共产品提供.税务与经济,2003,(1).2.靳东升.论国际税收竞争与竞争性的中国税制.财贸经济,2003,(9).3.国家税务总局教材编写组著.税收基础知识.中国税务出版社,2002:278.4.Bjorvatn,Kjetil and Schjelderup,Guttorm.Tax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s.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2002,9:111-1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