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试题(答案)
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试题
姓名:(职务/职称:)得分:
一、填空题(2分/空)共计30分
1.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 的专用运送工具。
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 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3.Ⅰ级生物安全柜至少装置一个高效空气过滤器对排气进行净化,安全柜上部为观察窗,下部为操作窗口,工作状态时保证工作人员不受侵害,但不保证试验对象不受污染。
4.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开始工作前必须留本底血清进行有关检测,以后定期复检。
5.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将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二、选择题(单项)每题4分,共计20分
1、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指()
A、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B、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C、第三类病原微生物 D、第四类病原微生物
2、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由不少于()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3、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颁发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证书,证书有效期为()年。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4、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
A、1名 B、2名 C、3名 D、4名
5、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年。
A、10 B、20 C、30 D、40
答案:
1、AB
2、B
3、C
4、B
5、B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1、何为消毒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2、何为灭菌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影响化学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
(1)消毒剂的浓度与作用时间;(2)环境温度与相对湿度;(3)pH值;(4)有机物;
(5)表面活性剂和金属离子;(6)微生物的数量。
4、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1)生物膜:细菌可粘附于利于生长的物体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中细菌比浮生菌对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2)微生物的数量和环境
(3)温度: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消毒因子的杀菌能力增强,杀菌速度加快(4)湿度:相对湿度最适宜时才能发挥消毒的最佳杀菌作用
(5)酸碱度:含氯消毒剂在酸性条件下杀菌作用明显高于碱性。戊二醛在酸性条件下,大部呈单体状态,当pH为6时,单体开始出现聚合倾向,当pH为9时,这种聚合体作用达到最快,失去杀菌作用,但是,戊二醛在pH7.5—8.3时杀灭芽胞作用最强。
(6)有机物:对消毒效果有双重影响,一是保护微生物免受理化因子的作用,二是消耗消毒剂
(7)化学拮抗(中和)作用。
5、空气消毒应注意的事项
(1)空气的相对湿度,有利于消毒剂与带菌颗粒接触;(2)保持室内密闭,消毒后通风;
(3)物理法消毒,要注意消毒器放的位置,有利于空气循环通过消毒器,没有死角;
(4)通过消毒器的风量,应是室内体积的8-11倍;(5)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在有效空间体积内使用;(6)进行空气消毒同时,应湿式打扫地面、物品表面。
检验科生物安全考核试题
答
案
姓名:(职务/职称:)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下列不属于实验室一级防护屏障的是:
(D)
A生物安全柜
B 防护服
C口罩
D 缓冲间
2.下列哪项措施不是减少气溶胶产生的有效方法:
(B)
A 规范操作
B 戴眼罩
C 加强人员培训
D 改进操作技术
3.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须有不少于2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下哪种运输方式目前是不允许的(A)
A 城市铁路
B 飞机
C 专车
D 轮船
4.国务院颁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是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所依据的主要法规,该法规是何时公布的?(B)
A 2004年12月1日
B 2004年11月12日
C 2005年1月1日
D 2005年6月1日
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计80分)
(1)BSL-2实验室生物安全设备有哪些,有哪些使用的基本要求?
1、生物安全柜,放置在人员走动少,离门较远的位置,与墙保持30cm。
2、高压蒸汽灭菌器,按期检查验证。
3、洗眼器,靠近出口处。
(2)进入BSL-2实验室应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1、应穿工作服,外加防护服
2、戴口罩、帽子,戴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后再次使用。
3、微生物操作在生物安全柜外面时应该有防护目镜、面罩、个体呼吸保护用品等。
(3)实验室的废弃物分类?
1.感染性废物 2.病理性废物 3.损伤性废物 4.药物性废物 5.化学性废物
临床实验室的废弃物主要是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
(4)真菌感染的原因? 主要由于操作不当引起 真菌的平皿和试管等器材未及时处理 3 实验台或净化台不及时消毒处理 4 意外事故造成实验室污染 5 打破容有活真菌的培养皿、试管 真菌很容易在空气中传播影响整个实验室 7 污染制备环境、采血器材、培养基、细胞培养瓶 8 检测结果不准确或制备环境不合格
检验科生物安全考核试题
答
案
姓名:(职务/职称:)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25分)
1.PCR实验室要求严格分区,一般分为以下四区
(B)
A 主实验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B 试剂准备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C 主实验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试剂准备区
D 主实验区、试剂准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2.甲类传染病的霍乱进行大量活菌的实验操作应该在哪种级别的实验室?(B)
A BSL-1 B BSL-2
C BSL-3 D BSL-4 3.生物安全柜操作时废物袋及盛放废弃吸管的容器放置要求不正确的(B)
A 废物袋及盛放废弃吸管的容器必须放在安全柜内而不应放在安全柜之外
B 因其体积大的放在生物安全柜一侧就可以
C 污染的吸管、容器等应先在放于安全柜中装有消毒液的容器中消毒1h以上,方可处理
D 消毒液后的废弃物方可转人医疗废物专用垃圾袋中进行高压灭菌等处理
4.避免感染性物质扩散实验操作注意点
(D)
A 微生物接种环直径应为2~3mm并且完全闭合,柄的长度不应超过6cm
B 应该使用密闭的微型电加热灭菌接种环,最好使用一次性的、无需灭菌的接种环
C 小心操作干燥的痰标本,以免产生气溶胶
D 以上都是
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计80分)
(1)病原微生物根据危害不同分为几类,分类的主要依据。
可以分为4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2)感染性材料洒溢处理的一般原则?
1、戴手套和防护服
2、用布活纸巾覆盖
3、倒消毒剂
4、消毒,由外向中心,适当时间后处理
5、再次消毒
6、污染材料放置在废弃物处理容器中,并通知有关部门。(3)检验科HBV感染的可能途径?
1、离心
2、加样
3、洗涤
3、HBV阳性标本易溢出污染工作仪器、台面、器物及其周围环境,检验人员经常接触标本及工作器械,接触感染是实验室感染HBV的主要途径(4)实验室感染的控制如何实现?
1、建立控制实验室感染的管理制度
2、重视专业知识教育与更新
3、加强消毒的质量的他方与己方监测
4、加强仪器设备的消毒
5、保持台面清洁
检验科生物安全考核试题
答
案
姓名:(职务/职称:)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20分)
1.生物安全柜在使用前需要检查正常指标,不包括(A)
A 噪声
B 气流量
C 负压在正常范围
D风速 2.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抗力从高到低的顺序(B)
A 细菌芽孢、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孢子、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B 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C 细菌芽孢、分枝杆菌、真菌孢子、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D 真菌孢子、细菌芽孢、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3.干热灭菌效果监测应采用(B)作生物指示物
A 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B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C 短小芽孢杆菌
D 粪链球菌
4.一本实验原始记录本的封面被细菌污染,适宜的消毒方法是:(D)
A干烤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 75%酒精浸泡
D紫外线照射
二、问答题(每题16分,共计80分)
1、什么是HIV职业暴露? HIV职业暴露是工作人员,如实验室技术人员、医生、护士、护理员、警察、监狱管理人员等,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意外地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税器刺破皮肤,而导致有被HIV感染可能性的情况。
2、职业暴露的主要方式?
(1)皮肤针刺伤或锐器切割伤;
(2)粘膜或破损皮肤(如皲裂、皮肤炎症等)接触感染性材料;(2)皮肤虽然完整无破损,但大面积或长时间(几分钟或更长)接触感染性材料
3、生物安全的概念?
是指防范由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即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构成的危险或潜在危险。
4、实验室污水如何处理?
1.实验室污水须经无害化处理后排放
2.血细胞仪和尿沉渣仪等用桶存放的废水,先用有效氯处理后倒入下水池 3.全自动生化仪的废水可直接通过管道入医院废水处理池
5、菌(毒)种和生物样本怎样保存? 1.专人负责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的保藏
2.用可上锁的冰箱、双人双锁,或冰箱无锁,储藏室门双人双锁 3.要有菌种名录清单,有销毁记录
检验科生物安全考核试题
答
案
姓名:(职务/职称:)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20分)1.脱卸个人防护装备的顺序是(A)
A 外层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口罩帽子→内层手套
B 防护眼镜→外层手套→口罩帽子→防护服→内层手套
C 防护服→防护眼镜→口罩帽子→外层手套→内层手套
D 口罩帽子→外层手套→防护眼镜→内层手套→防护服 2.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硬件设施方面必须具备的条件(D)
A 送排风系统
B 三区两缓布局
C UPS电源
自动闭门系统
3.生物安全柜内少量洒溢,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属于
(B)
A 严重差错
B一般差错
C 一般实验室感染事故 D严重实验室感染事 4.全自动高压灭菌器的使用哪项是正确的(B)
A 同类物品装放一起
B 液体和固体物品分开存放
C 敷料与器械同时灭菌时,应将敷料放在下层
D 常用各种物品的灭菌时间(110-121℃)20-30min
二、问答题(每题16分,共计80分)
1、什造成职业暴露的原因及风险因素?
(1).防护意识淡漠
(2).手卫生不规范
(3).安全注射操作不规范
(4).医疗废物处置不当
D
2、手套损坏、污染(脱手套流程)?
(1).用一手捏起另一只手套近手腕处的外缘(2).将手套从手上脱下并将手套外表面翻转入内(3).用戴着手套的手拿住该手套
(4).用脱去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腕部内面
(5).脱下该手套使其内面向外并形成一个由两个手套组成的袋状(6).丢弃在高温消毒袋中待消毒处理。(注意)以上操作要远离面部。
3.生物样本的处理方法?
1.弃置的菌种、生物样本、培养物和被污染的废弃物应在实验室同一建筑内消毒灭菌,达到生物安全后再按感染性废弃物收集处理
2.微生物标本、废弃物先集中在高压蒸汽灭菌器内消毒灭菌后再送出实验室,有记录
3.带盖的血液标本和未高压的废弃物应置于专用的硬盒外包装容器送医疗废弃处置单位集中处理
4、实验室内如何消毒?
1.实验室内应有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的设备和设施
2.空气用紫外灯或移动的紫外线车
3.操作台表面用巴氏或含氯消毒液消毒(清洁工人)
5、怎样处理利器?
1.2.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安培瓶、微量管使用后及时放入利器盒
检验科生物安全考核试题
答
案
姓名:(职务/职称:)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20分)
1.国务院颁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是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所依据的主要法规,该法规是何时公布的?(B)
A 2004年12月1日
B 2004年11月12日
C 2005年1月1日
D 2005年6月1日
2.干热灭菌效果监测应采用(B)作生物指示物
A 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B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C 短小芽孢杆菌
D 粪链球菌
3.甲类传染病的霍乱进行大量活菌的实验操作应该在哪种级别的实验室?(B)
A BSL-1 B BSL-2
C BSL-3 D BSL-4 4.下列哪种不是实验室暴露的常见原因
(C)
A 因个人防护缺陷而吸入致病因子或含感染性生物因子的气溶胶
B 被污染的注射器或实验器皿、玻璃制品等锐器刺伤、扎伤、割伤
C 在生物安全柜内加样、移液等操作过程中,感染性材料洒溢
D 在离心感染性材料及致病因子过程中发生离心管破裂、致病因子外溢导致实验人员暴露
二、问答题(每题16分,共计80分)
1、衣物被污染后的处理流程?
1)尽快脱掉最外层防护服,并注意防止感染性物质进一步扩散 2)将已污染的防护服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待高压灭菌 3)脱掉手套,到污染区出口处洗手 4)更换防护服和手套
5)必要时对发生污染及脱防护服的地方进行消毒 6)处理(如果内衣被污染,应立即脱掉已污染的衣物,消毒处理)
2、刺伤、切割伤或擦伤的应急处理?
1)保持镇静,立即停止实验,脱掉手套。2)用清水和肥皂水清洗伤口。
3)尽量挤出伤口处的血液,取出急救箱,用碘酒或75%的酒精擦洗伤 口,适当的包扎。
4)及时就医,告知医生受伤原因及可能的微生物污染,必要时要进行医学处理。
5)向实验室生物安全小组报告,进行事故记录。
3、进入实验室如何执行登记制度?
1.实验室应建立人员进出登记制度,非实验室人员进入实验室,必须要遵守相关的生物安全规章制度 2.要有准入规定
3.本科人员由科主任签字准入
4.进修实习人员经培训后由主任或组长同意 5.非实验室人员进入要有组长同意并有记录
4、生物安全柜内为何不能明火? 1.生物安全柜内不能使用明火
2.酒精灯火焰会影响安全柜内的气流走向 3.明火的长期高温会破坏安全柜内的过滤膜 4.可使用电热消毒器或一次性接种环
5、污染报告单如何处理?
1.在污染区出具的检验报告,需经消毒处理 2.门诊查检处集中打印报告 3.病区检验结果网上传输 4.病区也可按科室集中打印
5.凡是手写的非打印原始报告单,可用微波炉消毒后发出.检验科生物安全考核试题
答
案
姓名:(职务/职称:)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20分)
1.国务院颁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是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所依据的主要法规,该法规是何时公布的?(B)
A 2004年12月1日
B 2004年11月12日
C 2005年1月1日
D 2005年6月1日
2.干热灭菌效果监测应采用(B)作生物指示物
A 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B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C 短小芽孢杆菌
D 粪链球菌
3.甲类传染病的霍乱进行大量活菌的实验操作应该在哪种级别的实验室?(B)
A BSL-1 B BSL-2
C BSL-3 D BSL-4 4.下列哪种不是实验室暴露的常见原因
(C)
A 因个人防护缺陷而吸入致病因子或含感染性生物因子的气溶胶
B 被污染的注射器或实验器皿、玻璃制品等锐器刺伤、扎伤、割伤
C 在生物安全柜内加样、移液等操作过程中,感染性材料洒溢
D 在离心感染性材料及致病因子过程中发生离心管破裂、致病因子外溢导致实验人员暴露
二、问答题(每题16分,共计80分)
1、衣物被污染后的处理流程?
7)尽快脱掉最外层防护服,并注意防止感染性物质进一步扩散 8)将已污染的防护服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待高压灭菌 9)脱掉手套,到污染区出口处洗手 10)更换防护服和手套 11)12)必要时对发生污染及脱防护服的地方进行消毒
处理(如果内衣被污染,应立即脱掉已污染的衣物,消毒处理)
2、刺伤、切割伤或擦伤的应急处理?
6)保持镇静,立即停止实验,脱掉手套。7)用清水和肥皂水清洗伤口。
8)尽量挤出伤口处的血液,取出急救箱,用碘酒或75%的酒精擦洗伤 口,适当的包扎。
9)及时就医,告知医生受伤原因及可能的微生物污染,必要时要进行医学处理。10)
3、进入实验室如何执行登记制度?
1.实验室应建立人员进出登记制度,非实验室人员进入实验室,必须要遵守相关的生物安全规章制度 2.要有准入规定
3.本科人员由科主任签字准入
4.进修实习人员经培训后由主任或组长同意 5.非实验室人员进入要有组长同意并有记录
4、生物安全柜内为何不能明火? 1.生物安全柜内不能使用明火
2.酒精灯火焰会影响安全柜内的气流走向 3.明火的长期高温会破坏安全柜内的过滤膜 4.可使用电热消毒器或一次性接种环
5、污染报告单如何处理?
1.在污染区出具的检验报告,需经消毒处理 2.门诊查检处集中打印报告 3.病区检验结果网上传输 向实验室生物安全小组报告,进行事故记录。4.病区也可按科室集中打印
5.凡是手写的非打印原始报告单,可用微波炉消毒后发出
第二篇: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材料
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材料
一、人员防护
1、在实验室工作时,任何时候都必须穿着工作服。
2、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材料或感染性动物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手套。手套用完后,应先消毒再摘除,随后必须洗手。
3、在处理完感染性实验材料后,以及在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前,都必须洗手。
4、为了防止眼睛或面部受到泼溅物、碰撞物或人工紫外线辐射的伤害,必须戴安全眼镜、面罩(面具)或其他防护设备。
5、严禁穿着实验室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如去餐厅、办公室、员工休息室和卫生间)。
6、不得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子。
7、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隐形眼镜。
8、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储存食品和饮料。
9、在实验室内用过的防护服不得和日常服装放在同一柜子内。
二、操作规范
1、严禁用口吸移液管。
2、严禁将实验材料置于口内。严禁舔标签。
3、所有的技术操作要按尽量减少气溶胶和微小液滴形成的方式来进行。
4、应限制使用皮下注射针头和注射器。皮下注射针头和注射器不能用于替代移液管或用作 其他用途。
5、出现溢出、事故以及明显或可能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必须向实验室主管报告。实验室应保存这些事件或事故的书面报告。
6、必须制订关于如何处理溢出物的书面操作程序,并予以遵守执行。
7、污染的液体在排放到生活污水管道以前必须清除污染(采用化学或物理学方法)。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因子的危险度评估结果,可能需要准备污水处理系统。
8、需要带出实验室的手写文件必须保证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
三、基本生物安全设备
1、生物安全柜,在以下情况使用:
——处理感染性物质;如果使用密封的安全离心杯,并在生物安全柜内装样、取样,则这类材料可在开放实验室离心;
——空气传播感染的危险增大时 ;
——进行极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包括离心、混匀、剧烈摇动、打开内部压力和周 围环境压力不同的盛放有感染性物质的容器以及采集感染性组织)。
2、一次性塑料接种环,也可在生物安全柜内使用电加热接种环,以减少生成气溶胶。
3、螺口盖试管及瓶子。
4、用于清除感染性材料污染的高压灭菌器。
5、一次性塑料移液管,尽量避免使用玻璃制品。
在投入使用前,像高压灭菌器和生物安全柜等设备必须用正确方法进行验收。
第三篇: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材料
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材料
一、我科根据危险度评估结果将微生物因子归入二级生物安全水平要进行二级生物安全 水平的设施、仪器、操作和规程。实验室操作时加防护服、生物危害标志放实验台 外需BSC 用于防护可能生成的气溶胶。生物安全水平对设施最低要求高压灭菌器、生 物安全柜。二、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要求 1人员防护
1、在实验室工作时何时候都必须穿着工作服。
2、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材料或感染性动物 的操作时戴上合适的手套。手套用完后先消毒再摘除后必须洗手。
3、在处理完感染性实验材料后及在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前必须洗手。
4、为了防止眼睛或面部受到泼溅物、碰撞物或人工紫外线辐射的伤害须戴安全眼镜、面罩具其他防护设备。
5、严禁穿着实验室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如去餐厅、办公室、员工休息室和卫生间
6、不得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子。
7、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隐形眼镜。
8、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储存食品和饮料。
9、在实验室内用过的防护服不得和日常服装放在同一柜子内。2操作规范
1、严禁用口吸移液管。
2、严禁将实验材料置于口内。严禁舔标签。
3、所有的技术操作要按尽量减少气溶胶和微小液滴形成的方式来进行。
4、应限制使用皮下注射针头和注射器。皮下注射针头和注射器不能用于替代移液管或用作 其他用途。
5、出现溢出、事故以及明显或可能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须向实验室主管报告。实验室 应保存这些事件或事故的书面报告。
6、必须制订关于如何处理溢出物的书面操作程序予以遵守执行。
7、污染的液体在排放到生活污水管道以前必须清除污染用化学或物理学方法根据 所处理的微生物因子的危险度评估结果能需要准备污水处理系统。
8、需要带出实验室的手写文件必须保证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3基本生物安全设备
1、生物安全柜以下情况使用
—— 处理感染性物质果使用密封的安全离心杯在生物安全柜内装样、取样 这类材料可在开放实验室离心 —— 空气传播感染的危险增大时
—— 进行极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括离心、混匀、剧烈摇动、打开内部压力和周 围环境压力不同的盛放有感染性物质的容器以及采集感染性组织.。
3、一次性塑料接种环可在生物安全柜内使用电加热接种环减少生成气溶胶。
4、螺口盖试管及瓶子。
5、用于清除感染性材料污染的高压灭菌器。
6、一次性巴斯德塑料移液管量避免使用玻璃制品。
7、在投入使用前高压灭菌器和生物安全柜等设备必须用正确方法进行验收。
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处理的首要原则是所有感染性材料必须在实验室内清除污染、高压灭菌或焚烧。
污染性材料和废弃物的处理和丢弃程序
对感染性物质及其包装物进行鉴别并分别进行处理关工作要遵守国家和国际规定。废弃物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可重复或再使用按普通“家庭”废弃物丢弃的非污染感染性弃物
2、污染染性器——皮下注射用针头、手术刀、刀子及破碎玻璃些废弃物应收 集在带盖的不易刺破的容器内按感染性物质处理
3、通过高压灭菌和清洗来清除污染后重复或再使用的污染材料
4、高压灭菌后丢弃的污染材料
5、直接焚烧的污染材料。
锐器
皮下注射针头用过后不应再重复使用括不能从注射器上取下、回套针头护套、截断 等将其完整地置于盛放锐器的一次性容器中。单独使用或带针头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应 放在盛放锐器的一次性容器内焚烧需要可先高压灭菌。
盛放锐器的一次性容器必须是不易刺破的且不能将容器装得过满。当达到容量的四 分之三时将其放入“感染性废弃物”的容器中进行焚烧果实验室规程需要以先 进行高压灭菌处理。盛放锐器的一次性容器绝对不能丢弃于垃圾场。
高压灭菌后重复使用的污染潜在感染性料
任何高压灭菌后重复使用的污染潜在感染性料不应事先清洗何必要的清洗、修复必须在高压灭菌或消毒后进行。
废弃的污染潜在感染性料
除了锐器按上面的方法进行处理以外有其他污染潜在感染性料在丢弃前应 放置在防渗漏的容器有颜色标记的可高压灭菌塑料袋高压灭菌。高压灭菌后品 可以放在运输容器中运送至焚烧炉。如果可能使在清除污染后生保健单位的废弃物 也不应丢弃到垃圾场。如果实验室中配有焚烧炉可以免去高压灭菌.污染材料应放在指
定的容器.如有颜色标记的袋子.内直接运送到焚烧炉中。可重复使用的运输容器应是防渗
漏的.有密闭的盖子。这些容器在送回实验室再次使用前.应进行消毒清洁。
应在每个工作台上放置盛放废弃物的容器、盘子或广口瓶.最好是不易破碎的容器.如
塑料制品.。当使用消毒剂时.应使废弃物充分接触消毒剂.即不能有气泡阻隔..并根据
所使用消毒剂的不同保持适当接触时间。盛放废弃物的容器在重新使用前应高压灭菌并清 洗。
实验室中生物安全柜的使用 位置
最为理想的是物安全柜应位于远离人员活动、物品流动以及可能会扰乱气流的地方。在 安全柜的后方以及每一个侧面要尽可能留有30 cm 的空间利于对安全柜的维护。
操作者
手和双臂伸入到生物安全柜中等待大约一分钟使安全柜调整完毕并且让里面的空气“扫 过”手和双臂的表面以后可以开始对物品进行处理。要在开始实验之前将所有必需的物 品置于安全柜内尽可能减少双臂进出前面开口的次数。
物品放置
Ⅱ级生物安全柜前面的进气格栅不能被纸、仪器设备或其他物品阻挡。放入安全柜内的物品 应采用70%酒精来清除表面污染。可以在消毒剂浸湿的毛巾上进行实验吸收可能溅出的 液滴。所有物品应尽可能地放在工作台后部靠近工作台后缘的位置使其在操作中不会阻 挡后部格栅。可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如混匀器、离心机等靠近安全柜的后部放置。像 有生物危害性的废弃物袋、盛放废弃吸管的盘子以及吸滤瓶等体积较大的物品该放在安 全柜内的某一侧。在工作台面上的实验操作应该按照从清洁区到污染区的方向进行。耐高压灭菌的生物危害性废弃物袋以及吸管盛放盘不应放在安全柜的外面则在使用这些
物品时双臂就必须频繁进出安全柜样会干扰安全柜空气屏障的完整性而影响对人员
和物品的防护。
操作和维护
大多数生物安全柜的设计允许整天24 h 工作。研究人员还发现续工作有助于控制实验 室中灰尘和颗粒的水平。A1 型及_级A2 型生物安全柜不使用时是可以关闭的。其他如 _级B1 型和_级B2 型生物安全柜通过硬管安装的必须始终保持空气流动以维持房 间空气的平衡。在开始工作以前以及完成工作以后至少让安全柜工作5min 来完成“净 化”的过程.亦即应留出将污染的空气排出安全柜的时间。
紫外灯
生物安全柜中不需要紫外灯。如果使用紫外灯的话该每周进行清洁除去可能影响其 杀菌效果的灰尘和污垢。
明火
在生物安全柜内所形成的几乎没有微生物的环境中避免使用明火。在对接种环进行灭菌 时以使用微型燃烧器或电炉不应使用明火。
溢出
一旦在生物安全柜中发生有生物学危害的物品溢出时在安全柜处于工作状态下立即进行
清理。要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在处理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气溶胶的生成。所有接触溢出 物品的材料都要进行消毒和高压灭菌。
清洁和消毒 在实验结束时括仪器设备在内的生物安全柜里的所有物品都应清除表面污染移 出安全柜。在每次使用前后清除生物安全柜内表面的污染。工作台面和内壁要用消毒剂 进行擦拭用的消毒剂要能够杀死安全柜里可能发现的任何微生物。在每天实验结束时
应擦拭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台面、四周以及玻璃的内外侧等部位来清除表面的污染。在对目标 生物体有效时以采用漂白剂溶液或70%酒精来消毒。在使用如漂白剂等腐蚀性消毒剂后
还必须用无菌水再次进行擦拭。推荐将安全柜一直维持运行状态。如果要关闭的话应在 关机前运行5min 以净化内部的气体。
清除污染
生物安全柜在移动以及更换过滤器之前须清除污染。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甲醛蒸气熏蒸。
应该由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来清除生物安全柜的污染。
个体防护装备
在使用生物安全柜时应穿着个体防护服。手套应套在隔离衣的外面以戴加有松紧 带的套袖来保护研究人员的手腕。有些操作可能还需要戴口罩和安全眼镜。
实验室技术
实验室中标本的安全操作
标本容器
标本容器可以是玻璃的最好使用塑料制品。标本容器应当坚固确地用盖子或塞子盖 好后应无泄漏。在容器外部不能有残留物。容器上应当正确地粘贴标签以便于识别。标本的 要求
或说明书不能够卷在容器外面是要分开放置好放置在防水的袋子里。
标本在设施内的传递
为了避免意外泄漏或溢出当使用盒子等二级容器将其固定在架子上使装有标本的容
器保持直立。二级容器可以是金属或塑料制品该可以耐高压灭菌或耐受化学消毒剂的作 用。
密封口最好有一个垫圈定期清除污染。
标本接收
需要接收大量标本的实验室应当安排专门的房间或空间。
打开包装
接收和打开标本的人员应当了解标本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接受过如何采用标准防护方
法的培训其是处理破碎或泄漏的容器时更应如此。标本的内层容器要在生物安全柜内打 开准备好消毒剂。血清的分离
1、只有经过严格培训的人员才能进行这项工作。
2、操作时应戴手套以及眼睛和黏膜的保护装置。
3、规范的实验操作技术可以避免或尽量减少喷溅和气溶胶的产生。血液和血清应当小心吸 取不能倾倒。严禁用口吸液。
4、移液管使用后应完全浸入适当的消毒液中。移液管应在消毒液中浸泡适当的时间后 再丢弃或灭菌清洗后重复使用。
5、带有血凝块等的废弃标本管加盖后应当放在适当的防漏容器内高压灭菌和焚烧。
6、应备有适当的消毒剂来清洗喷溅和溢出标本
离心机的使用
1、离心机放置的高度应当使小个子工作人员也能够看到离心机内部正确放置十字轴和 离心桶。
2、离心管和盛放离心标本的容器应当由厚壁玻璃制成最好为塑料制品且在使用前 应检查是否破损。
3、用于离心的试管和标本容器应当始终牢固盖紧好使用螺旋盖
4、离心桶的装载、平衡、密封和打开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5、离心桶和十字轴应按重量配对在装载离心管后正确平衡。
6、操作指南中应给出液面距离心管管口需要留出的空间大小。
7、空离心桶应当用蒸馏水或乙醇丙醇70来平衡。盐溶液或次氯酸盐溶液对金属 具有腐蚀作用此不能使用。
冰箱与冰柜的维护和使用
1、冰箱、低温冰箱和干冰柜应当定期除霜和清洁清理出所有在储存过程中破碎的安瓿 和试管等物品。清理时应戴厚橡胶手套并进行面部防护理后要对内表面进行消毒。
2、储存在冰箱内的所有容器应当清楚地标明内装物品的科学名称、储存日期和储存者的姓 名。未标明的或废旧物品应当高压灭菌并丢弃。
3、应当保存一份冻存物品的清单。
4、除非有防爆措施则冰箱内不能放置易燃溶液。冰箱门上应注明这一点。
对血液和其他体液、组织及排泄物的标准防护方法
标本的收集、标记和运输
1、所有操作均要戴手套。
2、在静脉抽血时当使用一次性的安全真空采血管取代传统的针头和注射器为这样 可以使血液直接采集到带塞的运输管和培养管中。用完后自动废弃针头。
3、装有标本的试管应置于适当容器中运至实验室。检验申请单应当分开放置在防水袋或信 封内。
4、接收人员不应打开这些袋子。
打开标本管和取样
1、应当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标本管。
2、必须戴手套建议对眼睛和黏膜进行保护目镜或面罩
3、在防护衣外面要再穿上塑料围裙。
4、打开标本管时用纸或纱布抓住塞子以防止喷溅。
玻璃器皿和“锐器”
1、尽可能用塑料制品代替玻璃制品。只能用实验室级别硅酸盐玻璃何破碎或 有裂痕的玻璃制品均应丢弃。
2、不能将皮下注射针作为移液管使用。
用于显微镜观察的盖玻片和涂片
用于显微镜观察的血液、唾液和粪便标本在固定和染色时必杀死涂片上的所有微生物和 病毒。应当用镊子拿取这些东西善储存经清除污染和高压灭菌后再丢弃。
清除污染
建议使用次氯酸盐和高级别的消毒剂来清除污染。一般情况可使用新鲜配制的含有效氯1g/L 的次氯酸盐溶液理溢出的血液时效氯浓度应达到5g/L。戊二醛可以用于清除表面污 染
实验室应急程序
刺伤、切割伤或擦伤
受伤人员应当脱下防护服洗双手和受伤部位用适当的皮肤消毒剂要时进行医学
处理。要记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应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潜在感染性物质的食入
应脱下受害人的防护服并进行医学处理。要报告食入材料的鉴定和事故发生的细节保留 应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生物安全柜以外
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何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应当立即通知实验室负 责人和生物安全官员。为了使气溶胶排出和使较大的粒子沉降一定时间内如1 h 内
严禁人员入内。如果实验室没有中央通风系统应推迟进入实验室如24 h
应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过了相应时间后生物安全官员的指导下来清除污染。应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保护装备。
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质的溢出
应当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受感染性物质污染或受感染性物质溢洒的破碎物品。然后在上 面倒上消毒剂使其作用适当时间。然后将布、纸巾以及破碎物品清理掉璃碎片应用 镊子清理。然后再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如果用簸箕清理破碎物.应当对他们进行高压灭
菌或放在有效的消毒液内浸泡。用于清理的布、纸巾和抹布等应当放在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 容器内。在所有这些操作过程中都应戴手套。如果实验表格或其他打印或手写材料被污染.应将这些信息复制.并将原件置于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脱下受害人的防护服并进行
医学处理。
未装可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
如果机器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关闭机器电源机器密闭如30min
使气溶胶沉积。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破裂立即将盖子盖上密闭如30min发 生这两种情况时都应通知生物安全官员。随后的所有操作都应戴结实的手套厚橡胶手 套必要时可在外面戴适当的一次性手套。当清理玻璃碎片时应当使用镊子用镊子夹 着的棉花来进行。所有破碎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心桶、十字轴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 的、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活性的消毒剂内。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 剂的容器中后回收。离心机内腔应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擦拭再次擦拭后用 水冲洗并干燥。清理时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在可封闭的离心桶全杯离心管发生破裂
所有密封离心桶都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装卸。如果怀疑在安全杯内发生破损该松开安全杯 盖子并将离心桶高压灭菌。另一种方法是全杯可以采用化学消毒。
实验室材料的清洁
氯氯酸钠
氯属于快速作用的氧化剂一种可广泛应用的广谱化学杀菌剂。它一般以次氯酸钠NaOCl
溶液来作为漂白剂销售用时可以用水稀释成各种不同的有效氯浓度。氯其用作漂白 剂时强碱性的够腐蚀金属。有机物白质显著减弱其活性。如果在开口容器 中储藏高浓度的或使用浓度的漂白剂其在高温条件下释放氯气而减弱其杀菌能力。要根据漂白剂工作液的初始浓度、容器的类型有无盖子大小、使用的频率和特性以 及室内条件确定它们的更换频率。一般而言于那些需要一天多次浸泡处理含有高浓 度有机物的材料的漂白剂溶液当至少每天更换一次那些使用频率较低的漂白剂溶液
则可以维持一周时间。常规实验室消毒剂的有效氯浓度应为1 g/L。推荐使用含有5 g/L 有效
氯的更强作用的溶液来处理生物危害性物质的溢出以及含有大量有机物的情况。作为家用漂 白剂的次氯酸钠溶液含有50 g/L 的有效氯此分别需要进行150 或110 的稀释来达 到终浓度1 g/L 和5 g/L。工业用漂白剂的次氯酸钠溶液含有近120 g/L 的有效氯须进行
相应的稀释来达到上述浓度。
清除局部环境的污染
需要联合应用液体和气体消毒剂来清除实验室空间、用具和设备的污染。清除表面污染时可 以使用次氯酸钠NaOCl液有1效氯的溶液适于普通的环境卫生设备是当 处理高危环境时议使用高浓度5 g/L液。用于清除环境污染时有3氧化氢 的溶液也可以作为漂白剂的代用品。
可以通过加热多聚甲醛或煮沸福尔马林所产生的甲醛蒸气熏蒸来清除房间和仪器的污染。这 是一项需要由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来进行的、非常危险的操作。
洗手除手部污染
处理生物危害性材料时要可能均必须戴合适的手套。但是这并不能代替实验室人员需要 经常地、彻底地洗手。处理完生物危害性材料和动物后以及离开实验室前均必须洗手。大多数情况下普通的肥皂和水彻底冲洗对于清除手部污染就足够了。但在高度危险的情 况下议使用杀菌肥皂。手要完全抹上肥皂洗至少10 秒钟干净水冲洗后再用干 净的纸巾或毛巾擦干果有条件以使用暖风干手器推荐使用脚控或肘控的水龙头。
如果没有安装使用纸巾或毛巾来关上水龙头防止再度污染洗净的手。如上所述 果没有条件彻底洗手或洗手不方便该用酒精擦手来清除双手的轻度污染。
溢出清除程序
当发生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物质溢出时采用下列溢出清除规程
1、戴手套防护服要时需进行脸和眼睛防护。
2、用布或纸巾覆盖并吸收溢出物。
3、向纸巾上倾倒适当的消毒剂立即覆盖周围区域常可以使用5%漂白剂溶液在 飞机上发生溢出时应该使用季铵类消毒剂
4、使用消毒剂时溢出区域的外围开始向中心进行处理。
5、作用适当时间后如30 min将所处理物质清理掉。如果含有碎玻璃或其他锐器 则
要使用簸箕或硬的厚纸板来收集处理过的物品将它们置于可防刺透的容器中以待处理。
6、对溢出区域再次清洁并消毒有必要复第25步
7、将污染材料置于防漏、防穿透的废弃物处理容器中。
8、在成功消毒后知主管部门目前溢出区域的清除污染工作已经完成。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的顺序
戴口罩→戴帽子→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穿鞋套→戴手套 脱卸个人防护装备的顺序
外层手套→防护眼镜→隔离衣→口罩和防护帽→鞋套→内层手套__
第四篇: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计划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计划
参照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手册》以及《贵州省卫生厅关于一、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规定》和医院??管理及“三甲”创建中有关实验室安全的要求,开展一系列,保证实验室安全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管理,提高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认识
1、完善实验室安全层级管理体系。
2、广泛宣传,树立安全意识。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实验室安全培训。科室将通过板报、专题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努力营造建设实验室安全的工作氛围。
二、综合整治、确保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成效
1、定期检查。每个季度组织人员进行实验室安全的全面检查
2、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三、实验室安全主要工作安排
1、个体防护用具的完善,力争在有生物安全要求的部门配备规范的防护服(如隔离衣、连体工作服、围裙)、一次性使用橡胶手套、安全眼镜、护目镜、洗眼装置、防护罩(面具)和应急淋浴设备(洗涤设施)。
2、实验室硬件设施的完善:完成实验室装修,明确实验室分区,绿色环保实验室
3、连续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安全全面检查: 1)所有仪器设备是否都经过安全使用认证?
2)在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之前,是否进行了清除污染工作? 3)生物安全柜和通风橱是否进行定期检测和保养? 4)高压灭菌器和其他压力容器是否定期检查? 5)离心机的离心桶及转子是否定期检查?
6)是否有盛放玻璃器的安全容器和是否配备并使用供丢弃锐器的容器?
4、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1)在重要地点放置急救箱;
2)在显著和必须位置张贴生物安全标志;
3)与医院职工保健部门共同制定与实验室工作有关的免疫计划;
4)举行正确的生物安全操作的培训,鼓励实验室成员报告潜在的暴露事件
5、实验室培训生物安全培训计划:
1)职业暴露和化学危险品溢出后的应急预案; 2)实验室安全的全面认识。
第五篇: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要求的相关规定进行日常诊疗和临床检验。
2.医院检验科只设置从事一般临床开展的检测和诊断的微生物室,不用于其他实验活动,不从事含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和临床检验项目。
3.从事微生物检测的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
4.所有临床实验检测一律在微生物室内进行,工作场所要保持卫生,各种操作排列有序,注意窗户密闭,防止污染,严格保管传染菌种。
5.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确保报告准确无误。普通微生物标本要保留到出报告结果的两天后方可处理,特殊微生物标本经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销毁。
6.发现和怀疑由第一和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时,立即对病人进行隔离,并在两小时内上报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市疾控中心的统一部署下治疗处理。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场所,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进行现场消毒,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并进行其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7.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存与使用、安全操作、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并对有关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实验室设施、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
8.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微生物安全知识培训。
9.医院每月对检验科的工作正常秩序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且定期对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