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县教育系统开学工作会议讲话稿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范文大全
(可编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全县教育系统开学工作会议讲话稿
来
全县教育系统开学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县开展涉校安全管理和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一年,这需要教育系统上下齐心,拿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今天,参加会议的,不管是主会场的同志还是分会场的同志,你们都有一个特别的身份,都属于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之后的监察对象,你们都行使着一定的公权力,权利虽小,但责任重大。1310位监察对象,这么大的教育管理人队伍,没有过硬的工作作风,没有强有力的全面监督,要完成教育强县的既定目标就是一句空话。“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再续xx教育的辉煌,也不是光靠喊喊号子,撸撸袖子就能完成的。全体教育人,就是要一级带着一级干,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干,一年接着一年干。
年前,中央、省、市、县委先后召开纪委全会,市纪委相继出台了常纪发(2018)1号、2号文件,凸显了十九大之后全面从严治党不松劲、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不停步、再出发的坚定决心,省委第三轮巡视也将马上进驻我县开展巡视工作,全体教育人一定要对照党章党规将工作作风摆进去,对照初心使命将工作职责摆进去,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深化党的建设 做到思想上对标对表,行动上紧跟紧随,执行上坚定坚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
1.坚决确保政令畅通。督促机关、学校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对党章党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中央、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实行常态化督查促落实,严格执行常纪发(2018)1号文件关于开放强市产业立市“问责21条”,严肃查处在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工作开展、重要任务落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政令不通、工作不实的行为。
2.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各党支部要不折不扣抓好《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贯彻落实。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防止“七个有之”、做到“五个必须”。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形象关,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和“带病上岗”。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绝不允许自由散漫;坚决纠正无组织无纪律、自由主义、好人主义等现象;坚决清除对党不忠诚老实、阳奉阴违的“两面人”;坚决抵制信谣传谣、妄议大政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方针等问题,旗臶鲜明地与歪风邪气作斗争。重点检查执行民主集中制、班子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谈心谈话等制度是否落实;是否召开了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真正达到了红脸出汗、整改问题的效果。
3.加强党员教师队伍建设。“兴国必先强师”。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学校党支部和教师党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充分发挥教学校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健全主题党日活动制度,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教师增强“四个意识”,自觉爱党护党为党,敬业修德,奉献社会,争做“四有”好教师的示范标杆。把党的纪律教育纳入教育系统各级党员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切实推动党纪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
二、坚持问题导向,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全面聚焦纠治“四风” “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也是省委巡视和县委巡察的重点。当前,“四风”在面上有所收敛,但树倒根在,“四风问题”更为隐蔽。我们要从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抓起,瞄准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让好的作风成为共识、成为习惯、成为自然。
1.要聚焦“12个严禁”。要聚焦常纪发(2018)2号《关于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大对“四风”问题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的通知》中提出的10个方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体表现,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紧盯隐形变异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认真落实市委“12个严禁”。要紧紧抓住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从为民服务“管卡压”“推绕拖”等行为抓起,从上班工作纪律、会风会纪、调查检查等具体问题改起,下更大功夫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禁公款饮酒、“一桌餐”、公款送礼、违规收送红包礼金、违规使用公车、私车公养、违规发放津贴福利等,严防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改头换面反弹回潮。各单位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要带头转变作风,经常摆摆表现,找找差距,坚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机关干部、学校二层骨干要对照县委干部作风建设“三治九禁”的要求,经常“照镜子”、“正衣冠”,坚持自我剖析,当好表率。党员教师要带头遵守教育部、省、市、县关于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的各项禁令,坚持不越雷池,不踩红线,为全县教师做出榜样。
2.强化制度建设。各单位要认真学习省委《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办法》和市纪委(2018)1号、2号文件精神,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及时修补堵塞制度漏洞,把制度的废、改、立作为长效要求,持续抓好,真正让制度的“笼子”能关住权力、管好权力。要紧紧盯住重点人、重点事、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针对行政审批、教育项目建设、招生考试、教师招录、职称评审、招标采购、后勤管理等工作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完善相关制度。要制定完善机关干部从政和教师从教相关纪律规定,进一步加大校长述责述廉力度并促进结果运用。
3.严肃监督执纪。对照市委“12个严禁”和县委“三治九禁”规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定和省、市、县纪委全会精神,根据行业特点,紧盯国家节假日、新生入学、春秋季开学、寒暑假前后、毕业升学考试等关键节点,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师生家长进行随机暗访,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对不知止、不收敛等顶风违纪行为,坚持露头就打、快查严处。要把“四风”问题作为巡察监督、线索处臵、谈话函询、纪律审查的重点,对信访、巡察和执纪审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优先查处,持续释放越往后对“四风”问题盯得越紧、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4.抓实廉洁教育。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廉政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教育系统资源,大力弘扬正能量,积极发掘身边的先进典型,发挥教育系统立德树人的文化优势,通过教育云、校刊、板报、校园广播、微信、微博等广大师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教师坚定文化自信,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家风。充分发挥案件警示教育作用,对查处的案件点名道姓公开曝光,让群众知晓,让教师干部知羞。
三、巩固整治成果,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全面推进专项治理。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工作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教育系统行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利益和教育的成效。近年来,我们针对一些学校违规办学、违规征订教辅、违规有偿补课等进行了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要继续按照省、市、县各级要求,手握戒尺,积极回应人民期待,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1.把整治教育扶贫作为头等大事。维护好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继续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狠抓教育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针对教育扶贫领域违纪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从源头上做好预防。一是整治和查处落实教育扶贫政策不实的问题。重点查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教育扶贫政策是否全覆盖,是否存在对惠民政策搞变通,打折扣,甚至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等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的行为。二是整治和查处教育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中的违规违纪问题。重点跟踪融资1亿元的校舍项目建设和薄弱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项目招投标、建设施工管理、项目验收、资金拨付等方面存在违规操作、“吃拿卡要”、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等突出问题。重点查核各类教育资金、教育基金使用管理中是否存在以权谋私、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突出问题。三是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中存在的“四风”问题。重点整治和查处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涉及的扶贫工作人员作风不实、履职不力问题。对群众反映的扶贫领域的问题要高度关注,始终保持“零容忍”,发现问题从重从快从严处理,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2.把整治损害学生利益不正之风作为重点方向。要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的作用,派驻纪检组和纪检室要紧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重点查处在教辅资料、校服、保险、食堂管理、推荐生源、收受学生家长红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净化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利用每年的常规审计发现线索,并每年选择2个单位进行回头看,查看整改落实情况。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利用“互联网+监督”平台,推动“三湘E监督”微信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公众号关注全覆盖,织密群众监督网。
3.把整治违规征订教辅材料、有偿补课作为重要抓手。按照限年级、限学科、限范围、限数量、限总额的“五限”要求,继续按照省纪委要求,重拳整治违规征订教辅材料问题,采取开学检查和平时抽查相结合,实地检查和电话问询相结合,对违规征订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严管重罚,一查到底,绝不留情。深入学习全国人大代表王怀军几十年扎根山区和皂市中心学校送教老师的先进事迹,引领良好师德风尚。坚决查处教师有偿补课,特别是利用小学生午休期间补课行为。对群众举报反映强烈违反市、县中小学教师禁令的行为经查证属实的,一律从严从重实行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并在学校全体教师会上公开检查,利用廉洁常德、xx教育云等媒体公开曝光。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上实行“一票否决。”
四、抓牢“关键少数”,以问责追责的利器全面压实两个责任。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作为县纪委派驻监督,就是要突出工作重点,为推进教育强县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1.牵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各单位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要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其它班子成员要履行“一岗双责”,始终把作风建设摆在首位,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要管人,管人就要管思想。在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上,局长、校长、园长决不能当“甩手掌柜”,不仅要“坐镇指挥”,而且要“上阵出征”,增加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要严格落实市委“五项谈心谈话”制度,充分发挥谈心谈话的教育、预防、警醒作用。特别是做好“例8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行谈话”和“两同时”谈话。
2.发挥监督责任这个助推器。对驻在单位进行监督执纪问责是党章赋予纪委的职能。派驻纪检组和驻在单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因此,要把握监督内涵切实履行监督职责,有力督促推动党组主体责任的落实。党组和纪检组应努力做到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落实从严治党责任上“同频共振”,在组织推动上“同向发力。”要擦亮“探头”,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紧盯关键人、关键事、关键岗位,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教育、早提醒、早处理,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错误”演变成“大错误”。县纪委派驻组要突出加强教育局班子成员、局管干部、二层骨干和授权监督单位班子成员的谈心谈话,对日常管理和制度执行等方面的苗头性问题,要咬耳扯袖、及时提醒、督促改正。坚决执行干部在提拔调整前党风廉政建设征询意见关。按照上级要求建立健全廉政档案制度。县纪委派驻组每半年向县纪委报告一次同级党组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执行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等情况。
3.用好执纪问责这把手术刀。谭书记在县纪委全会上说,一个单位的从严治党出现问题,主体责任不可推卸,监督责任也难辞其咎。因此,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县纪委派驻组要用好问责“杀手锏”,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从严治党责任不到位的,对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失责、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力、不作为乱作为的单位,一律严肃追责问责。要强化“一案双查”,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让有责必问、失责必究成为常态,真正发9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挥问责的“利器”作用,推动“两个责任”落地生根。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二种形态,既让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心存敬畏,又让他们感觉到组织的信任、关心和爱护。
同志们,“幸福是靠奋斗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教育系统任务艰巨而繁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希望我们全体教育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实现新的作为,展现xx教育新的气象!来
第二篇:教育系统工作会议讲话稿
教育系统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在省“两会”召开之前,今天我们召开一年一度的全省教育系统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目标,总结经验、凝聚共识、明确方向,研究部署新时代深入实施教育现代化和高教强省战略的新思路、新任务,团结和凝聚更广泛的力量,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而努力。
首先,我代表省教育厅,向受到表彰的2018全省教育工作业绩考核的获奖单位表示热烈祝贺。限于考核的指标内容、方式方法,考核往往很难做到完全客观、全面,只能反映一个地区在某个时候、某些方面的工作成效。因此,获奖的地区固然要祝贺,其他地区也工作得非常辛苦、很有成效。过去的一年,全省教育系统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待,积极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发展,涌现了许多工作亮点,取得了许多改革突破,收获了许多发展成果。尤其是各地各学校与我们一道,共度时艰、共克难关,冷静、高效地应对高考英语加权赋分事件,继续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维护了教育公平,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此,我要向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下面,根据省教育厅领导班子研究讨论的意见,结合我们“三大三服务”活动的初步成果,我讲几点意见。
一、全面认识xx教育的新成就新方位
去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望40年来教育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历程,我省教育系统砥砺前行、发奋图强,教育事业开启了新篇章,实现了大跨越,走进了新时代。
教育普及走在前列。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先后实施了义务教育“两基”、教育强县、教育强省、教育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教育容量,教育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2004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到2018年全省15年教育普及率已达xx%;学前三年入园率xx%,高中阶段毛入学率xx%,基础教育普及程度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1998年至今,普通高校从xx所增加到如今的xx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从xx万人增加到xx万人,在读研究生数从xx万人增加到xx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xx%增长到xx%;普通高考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到如今录取率持续稳定在xx%以上。
教育公平得到保障。着眼于教育的均衡和公平,在全面发展教育事业的同时,我们更多地把教育资源向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倾斜,实施了教育对口支援、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薄弱学校改造、标准化学校建设、农村学前教育补短提升、基础教育重点县提升等重大工程,农村学校和农村教育面貌焕然一新;同时落实外来人员子女就地入学并参加考试、获得升学等政策,在全省4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全部建成特殊学校,率先运用“教育券”方式确保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取消一系列有违公平原则的考试加分、入学优惠政策,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2015年,我省所有县市区都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目前全省有57个县(市、区)创建成为教育基本现代化县。我省还通过建设农村书香校园、中小学校改水改厕、改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热水沐浴设施、推迟小学生早晨上学时间、开展小学生放学后托管服务等一系列实事、暖心事,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教育质量持续提高。先后实施了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富民惠民安民行动计划教育篇等计划,基础教育保持高水平发展态势。到2018年,全省提前一年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在2016-2017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场抽测中,我省优秀率连续两年名列全国第一;在2015-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我省中小学的学业成绩居全国前列。通过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和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进一步增强了职业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招生吸引力。以重点高校、优质暨重点高职院校、一流学科、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等为抓手,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提升办学水平。全省已建成xx所本科院校、xx所高职高专院校,有3所高校、xx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入选学科数全国排名第5;有54个学科(其中xx大学18个)进入全球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前1%,数量列全国第7位。2013—2018年,我省高校主持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共48项,占全省获奖总数的78.69%,高校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面向社会的教育培训服务不断拓展,各类院校培训规模已达到xxx万人次以上,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劳动力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积极推广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2016-2017年,我省教育信息化综合发展指数连续两年居全国首位。
教育改革从未停步。我省教育事业发展成就,无不得益于全省教育人推进各项教育改革的勇气、担当和实践。我们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1987年开始就在绍兴柯桥开展以“基础教育和人的现代化”为主题的“柯桥实验”,并由此掀开了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段教育的课程改革,学前教育的“安吉游戏”成为国际品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我们开展了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开办独立学院、建设高教园区、发展民办教育,使高等教育快速进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2018年成功以新机制创办西湖大学,为国家探索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路子。我们开展了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提升农村教育和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的政策措施,城乡教育差异系数日益缩小。在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基础上,建立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长效机制并在全国推广,使培训成为教师职业生涯的权利和义务。还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和“县管校聘”管理机制,“县管校聘”已覆盖全省88.1%的中小学教师和77.8%的中小学校,有效盘活了中小学教师资源,xx基础教育质量和均衡水平获得普遍认可。我们在全国率先将教师职称评聘权全部下放给高校,不断扩大高校的用人自主权和办学自主权。我们大力推进教育开放,建立了中国第1所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宁波诺丁汉大学和中美合作的温州肯恩大学,目前在我省高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总数达3.75万人,其中攻读学历的留学生占53.2%。
教师队伍不断壮大。这些年来,我省一直把教师队伍作为教育事业的关键环节来抓。努力按照事业发展要求配备教师,通过调整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农村中小学按县镇中小学标准核编、对小规模学校实行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办法核编等途径,壮大教师队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高学历比例达到97.6%,其中研究生学历比例达到3.5%。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制度,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集体宿舍危旧房进行了全面改造,实施了教师工资统发制度和绩效工资改革,中小学教师待遇有新的改善。高校日益成为高层次人才的重镇,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占32.45%,有高级职称的占45.6%,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超过35%;已拥有“两院”院士49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415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2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195人,国家“杰青”17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130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56人,在我省高校汇聚的高端、拔尖人才实现了“质”和“量”的同步快速提升。
党对教育的领导进一步加强。突出体现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率先在中小学和高校二级学院试点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校长)负责制,努力破解高校基层党建“中梗阻”现象。省委连续召开中小学育人工作会议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推动各地各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美育、体育等政策文件,编写使用了具有xx特色的德育系列教材,研制了操作性强、易记易行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出台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指导意见,实施高校思政工作“三项计划”、“四项工程”,加强文化校园、美丽校园、平安校园建设以及文明寝室创建活动,把立德树人融于教育、融于日常。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安全稳定责任制,积极防范和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多年来xx校园未发生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重大事件,师生精神面貌总体向上向好。制订出台清廉教育、清廉学校建设的意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和责任层层向基层和学校传导、压实。
回顾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我省教育事业日新月异、翻天覆地,从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跃居全国前列,并正在迈向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这些成就,是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是在一代代教育系统干部师生的艰苦奋斗下取得的,是在全社会重视、支持教育的大环境下取得的。我们为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和骄傲,我们向为xx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所有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因为,对照“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的定位,对照我省“两个高水平”建设对人才这一“第一资源”的需求,对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对照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我们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但这一方向目标在一些地方、一些学校发生了偏差,不正确、不全面的教育观、人才观、政绩观影响了评价导向、办学方向,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强化应试教育的“背多分”现象仍然比较多,重硬件轻软件、重外延轻内涵、重升学轻育人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家庭教育迫切需要纠偏,不少家庭教育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溺爱、过高要求,以及对孩子培养和教育盲目焦虑现象仍较突出。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辅导和校外课业负担仍然很重。
德智体美劳“五育”不均现象比较普遍。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还有待增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机制亟待健全,德育与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仍存在一定的脱节问题。体育有待加强,我省青少年肥胖率及近视率依然相对较高,尤其是初高中学生的近视率大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美育需要更加重视,学生发现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待提升。劳动教育需切实加强,部分儿童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比较普遍。
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存在。虽然我省教育总体水平较高,但教育仍然存在薄弱环节、薄弱地区。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比较薄弱,全省公办幼儿园覆盖面为42.89%,最低的地区仅为3.04%;省一、二级幼儿园覆盖面为58.12%,最低的地方仅为26.27%。义务教育“城镇挤”“乡村弱”问题仍比较突出,城乡学校“硬件均衡、软件不可比”现象比较普遍,全省还有177所6个班以下小规模小学(教学点)、26所6个班以下的初中学校办学相对薄弱。高中段学校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局面尚未形成,升学通道仍然比较单一、狭窄。高水平大学不足仍是最突出的短板,“高峰”学科偏少,学位点和研究生培养数量满足不了实际需求。教育服务地方和经济的活力还未充分激发,能力有待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
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教师队伍的城乡结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教师的准入、交流、退出机制还不完善。部分教师缺少责任心、荣誉心、进取心,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事业单纯当作谋生的职业,甚至发生师德败坏行为,并由此引发了社会对教育、对教师的不信任感。教师薪酬待遇落实不到位,收入增长机制不健全,还不足以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乐教,近两年师范类专业投档线在一段线以上的比例仅为47%左右。
全面从严治党还存在软肋、盲区。一些学校仍然存在党建、业务“两张皮”现象。教育领域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还有空白点,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小学党的建设还相对比较薄弱,且党建工作力度存在层层递减,导致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在一些地方、一些学校、一些教育教学实践中得不到及时有力的贯彻。
以上列举的这些问题,有些是新情况新矛盾,有些已是积重难返,难以宿弊一清。正视这些问题,重视这些问题,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xx教育的现状,明确当前的历史方位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人民导向,精准发力,久久为功,齐心协力,不断提升xx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二、科学谋划扎实做好2019年教育工作
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们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关键一年。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省将高水平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因此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强省战略,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努力突出重点工作、解决重点问题、取得重大进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一)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作为全年工作主线,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省教育系统干部师生头脑,引导全社会全面落实“九个坚持”的要求。开好全省教育大会,推动出台《xx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xx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进一步明确xx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举措。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召开教育大会,切实把教育理念、教育行动统一到党的教育方针上来,把“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教育定位转化为优先发展的实际行动。继续组织好对各地党政领导干部和教育行政干部的培训,不断坚定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教育工作目标。补强立德树人薄弱环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深入实施“立德铸魂”工程,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项目试点。继续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广“课程思政”工作试点经验。积极创造条件、营造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强化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在各学科教育中渗透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劳动观念的培养,增强实践、实验和实训环节。落实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要求,丰富综合实践活动,推进校内劳动常态化、家庭劳动经常化、社会实践多样化。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广泛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将劳动教育表现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在中小学探索技术教育、工程启蒙教育课程建设,推动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改造升级。在职业院校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大力倡导和培养工匠精神。加强对教材、课程的建设和管理,构建与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材体系,规范教材的建设、选用、审定和管理机制,发挥教材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落实体育、美育的课程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养和审美素养。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建设,开发校园育人功能,完善学校育人环境。充分发挥xx教育政务新媒体联盟在宣传正确教育理念方面的作用,做大做强教育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二)推进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
把组织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作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投入更多资源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意见》。优化省域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完善高校分类管理、分类发展办法。引导高校科学制定学科专业发展规划,下决心调减一批学科专业,优化高校专业结构。鼓励和支持高校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加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推进专业认证。加大对人文社会科学类“一流学科”建设的投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扶优扶特扶强人文社科类学科建设。着力推进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大工程中心、国家及省重点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重点智库。加大高水平大学引进力度,争取2019年有5个以上合作项目成功落地。支持部分重点建设高校拓展新校区,扩大存量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深化应用型高校和重点暨优质高职校建设。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整合,条件成熟的实行合并办学或紧密型合作办学。建立并实施省内高校对口合作援助机制。提高高校生均基准定额标准。深化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遴选若干重点建设高校开展全面放权试点。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体系。落实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调整优化高校本科专业,发展优势特色专业、交叉融合专业和民生急需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加强本科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广度,减少“水课”,增加“金课”。推广小班化教学,到2020年本科小班化教学比例不低于70%。规范学业管理,加强学习过程考核,严肃考试评价,严格毕业标准。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落实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加大对本科教学优秀教师的奖励表彰力度。探索完善学分制,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健全辅修专业制度。实施“游学计划”,鼓励本科生通过跨校学习获得学习经历和专业学分。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监测工作,完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设。2019年开始将本科高校校长教学述职调整为本科教育述职,全面考察本科教育水平提升情况。
不断提升教育服务能力。把产教融合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的全方位融合,为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统筹优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布局结构,完善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扩大校企合作范畴,鼓励企业多形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新设专业原则上应有相关行业企业参与,鼓励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实验实训基地和创新实践基地。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广“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扩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规模,并重点向各产业集聚区推广建设。积极组织高校服务数字经济和科创大平台建设。
培育实施高等教育“五十百亿”工程。引导高校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服务企业。适应我省“八大万亿”产业和数字经济需求,研究制订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规划。充分发挥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和优势特色专业对于产业、行业的拉动和支撑作用,利用高校的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引领、培育、支撑一批5亿、10亿、100亿产值的产业或企业。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的学科专业,省给予相应的重点扶持。
(三)维护基础教育良好的发展生态。
基础教育量大面广,关涉群众切身利益,关乎群众切肤之痛。要切实维护基础教育的良好生态,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满足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关系千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我省促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办法,重点是加大学前教育公共财政投入,全面落实学前教育生均经费制度,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规范办园行为,提升保教质量。推动落实第三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施“xx省农村幼儿园补短提升工程”,争取2020年公办园覆盖面达到50%以上。督促各地把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并实施。2019年新建(改扩建)普惠性幼儿园200所。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向优质普惠方向发展。探索弱势群体优先在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入园的办法。提升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落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依法配足配齐教职工并保障其工资待遇。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目标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着力解决“城镇挤、乡村弱”的问题;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适应新型城镇化和人口集聚的趋势,优化城镇中小学布局规划和建设,扩大学位供给,巩固消除城镇“大班额”成果。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信息化建设,扩大城乡学校共同体和集团化办学覆盖面;办好小规模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跨区域的教育教学体系,推广城乡学校“同步课堂”建设,努力用新技术缩小区域教育差距、城乡数字鸿沟,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下大力气加强初中教育,实施薄弱初中质量提升计划,支持一批初中学校完善教育技术装备,深化教育管理与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研究与施教能力。
推动高中段教育协调特色发展。开展普通高中分类办学试点,逐步形成科技、人文、艺术、语言、综合等学科见长的不同类型特色高中,建设一批不同类型的高质量选修课程。深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通过课程共享推进普职融通,着力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职业素养。
推动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延长残障儿童受教育年限,确保到2022年学前和高中段入学率达到90%和85%。落实个别化教育,持续推进随班就读和卫星班工作。
扶持并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既要大力扶持,又要规范管理,充分发挥民办教育对扩大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教育的作用,同时防止其对良好教育生态的冲击。推动落实我省民办教育“1+7”文件的政策和要求,对民办学校实施分类管理、扶持发展。进一步规范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合作办学行为和民办学校的招生行为、教育教学行为、教师管理行为,让民办教育在法治的框架内充分发展、协调发展。
(四)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也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振兴教育必先振兴教师,优先发展教育也必须优先建设教师队伍。要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把队伍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基础性位置。各地各学校都要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工作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努力把全省63万名教师的心凝聚起来,把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保障和提高教师待遇。我们已经在研究中小学教师收入与公务员平均收入的比较口径,推动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与当地公务员待遇联动调整的机制,努力保障和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各地要积极争取、多方呼吁,采取务实有力的措施,落实中小学教师待遇政策,让他们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在社会上有荣誉感、在生活上有获得感、在收入上有自豪感,从而真正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的职责上来。要通过提高待遇,让教师成为令人艳羡的职业,吸引最优秀的人去教出更优秀的孩子。
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对教师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是天经地义的,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民族负责。”去年11月,教育部出台了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就师德师风建设明确了底线和红线。要把师德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引导广大教师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塑造“清正教风”,把清廉教育和清廉学校建设的要求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争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楷模。研究制订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及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严肃举报受理和违规查处,维护教师职业形象,提振教师道德风尚。
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启动实施教师教育攀登计划。积极推进实施以“三位一体”招生为主要方式的师范专业招录制度。继续面向山区、海岛及偏远乡村地区及有特殊需要的专业或领域实施定向招生培养办法。开展六年制双学科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试点探索。积极争取扩大教育硕士培养规模。扎实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启动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加强中小学教科研队伍建设。
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完善中小学校岗位结构调整方案,适当提高小学和幼儿园高级岗位比例。协调有关部门创新公办幼儿园人员编制管理办法,落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与教师交流制度的衔接。深化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进一步健全外籍和港澳台籍教师资格认证办法。深化教师培训学分制改革,逐步扩大校本培训比例。加强对幼儿园园长、乡村幼儿园教师、民办幼儿园教师和特殊学校教师的培训力度。
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育工程。深入实施好“xx省高校海外英才集聚计划”“xx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和“院士结对培养青年英才计划”等三大计划。全年争取引进500名以上高端海归人才。加大在职教师海外研修力度;大力推进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紧缺领域教师技术技能传承创新等项目。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培训,大力提升高校教师的“师范素养”。继续落实高校青年教师助讲制度。继续实施“本科高校访问学者”和“高职高专院校访问工程师”计划。
(五)继续推进深化教育改革。
改革过去是、今后仍然是xx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坚持不懈地把教育改革进行到底。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努力以改革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各级各类学校按教育规律办学治校、按人才成长规律教书育人。深化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全面消除“小学化”和“看管式”两种倾向。持续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坚持小学“零起点”教学,继续倡导“轻负高质”课堂教学,扩大STEM教育试点范围,大力推进作业改革。全面实施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推动普通高中继续完善基于学生选择的“走班选课”制度。推行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现行中高职一体化招生培养制度设计,进一步加强中高职衔接,深化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人才培养试点,推进混合所有制等产教融合二级学院改革试点。继续实施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计划,努力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承办好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加快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推动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的衔接。
深化评价制度改革。坚决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倡导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质量观、全面的成才观。对政府,开展市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工作,以此推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修订《xx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指标》并实施教育现代化水平监测,引导各地对标查补薄弱环节,创建全面教育现代化县(市、区)。加快10个基础教育重点县“脱帽”并加快向教育基本现代化迈进。加快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步伐,争取2020年20个左右县(市、区)创建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2022年50%以上的县(市、区)创建成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对学校,制订《xx省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推动创建一批现代化学校,切实改变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的导向。坚决制止和查处学校之间、地区之间无序抢生源、挖名师的行为。对学生,修订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努力改变简单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做法。对教师,改革完善教师分类评价机制,更加重视对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评价与考核,逐步把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的最重要依据。鼓励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建立科研反哺教学的长效机制。完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业绩的考核,强化服务区域经济需求和注重实际贡献的评价导向。
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保持高考综合改革的定力,稳步推进深化高考改革试点;在深入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调研基础上,提出完善高考改革方案的对策思路。探索建立中职、高职(专科)、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分阶段有机衔接、上下贯通的应用型人才招录体系。全面推进深化中考改革,到2020年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全面落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按不低于60%的比例定向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要求,并向农村初中和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倾斜。探索中职学校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职业倾向测试的录取方式。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制度,规范小学入学、“小升初”招生办法,公办小学按学区进行划片招生,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双学区招生;逐步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民办小学、初中原则上在审批区域内,采取自主报名、随机摇号、面谈或体能测试等方式进行招生。
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与协作。增加省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吸引更多外国留学生来我省高校接受学历教育。搭建中外人文交流平台,培育和打造若干个具有鲜明特色的xx教育对外开放品牌项目。深化“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交流活动”,努力将其办成国家级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进一步做实做深“千校结好”学校,丰富和拓展双向交流活动。组织好“‘安吉游戏’国际行”,实施安吉游戏国际推广计划。推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设“丝路学院”。积极参与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长三角教育资源的共享交流和协作发展。完善教育部与xx省政府的部省会商工作机制,推动落实重大教育改革发展和协作事项。
加强教育标准化建设。按照管业务必须管标准的要求,完善教育标准体系,及时将标准类政策文件转化为教育标准。加快制定、修订学校设置和建设标准、教育装备标准、教育信息化标准、教师队伍建设标准、学校运行和管理标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标准、教育督导标准、语言文字标准等重点领域标准,用标准引领和推进教育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推进教育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全面引领和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加快数字教育建设,努力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革传统教育。实施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精准教学、精准学习”试点,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能。完善“之江汇”教育广场平台建设,扩大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范围,构建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加快教育治理方式的数字化转型,建设好教育政务协同办公平台、教育业务管理应用平台、“之江汇”教育广场资源平台和教育大数据仓,尽快搭建“数字教育”的“四梁八柱”。
(六)办好几项关键实事。
一是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要出台我省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综合施策逐步扭转近视高发且逐年上升的势头。联合卫生部门全面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调查,建立常态数据。与各地签订责任书,层层压实近视防控责任,确保实现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阶段性目标。发挥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指导中心的作用,倡导科学用眼、实施科学防控。积极推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时间。积极推进国家级校园足球试点省份建设工作。二是全面实施小学放学后托管服务。
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鼓励和支持教职工在保证按质按量完成正常职责工作任务前提下,参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2019年春季学期开始,全省范围有托管服务刚性需求学生的小学都要开展校内托管服务工作。三是减轻学校和教师的非教学负担。
在全面梳理调研的基础上,清理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和“小手拉大手”活动,精减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和环节,杜绝各类商业APP进入校园,减轻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师的非教学工作负担。四是多渠道解决归国人才子女入学。
加强宏观规划,统筹建设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优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条件。遴选若干学校开展试点,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归国人员子女提供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水准的基础教育服务。五是整治校外培训机构。
制订加强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置和管理办法,健全民办学校与培训机构健康发展的管理体制。积极稳妥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落实分类整治、分类规范要求,规范校外教育培训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外学业负担。六是努力解决青年教师住房问题。
按照促进住房供给主体多元化的要求,研究教师住房保障政策,推动各地妥善解决人才住房。运用好“允许高校利用自有存量土地建设公共租赁房”的政策,推动有关高校开展试点。完成省高校人才公共租赁房(下沙)项目建设并按时交付使用。(七)切实加强领导和保障。
推动建立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组织全省教育系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指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推进深化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扎实开展教育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制订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办法。贯彻落实高校领导人员管理实施办法,精准科学地选优配强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大力加强学校年轻干部的发现、培养和使用。加大对高校中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培养。深化教育系统“党建质量提升”工程,实施高校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加大在高知识群体、少数民族学生中发展党员力度。研究制定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标准,推动把党建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内容和中小学校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体系。深化高校二级学院(系)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系主任)负责制试点、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
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实施“清明政风、清净校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四大工程,建设清廉教育体系。督促各级各类学校承担起“清廉学校”建设的主体责任。梳理编制办学行为
“小微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规范教育、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标准和要求。规范中小学学区划分和招生入学行为。研究出台进一步加强高校招投标管理、完善省属高校科研项目资金使用的政策文件,进一步加强高校继续教育合作办学、校办企业等重点领域的管理。用好审计手段,健全内部控制。出台改革容错正面清单和不作为不担当负面清单,持续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
加强依法治校。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信息公开等机制,大力培育校园法治文化,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教育执法体制改革。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强化督学督政力度,探索对高等教育进行督导的机制、办法。
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深入实施《xx省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逐级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常态化管理,推行学校一日常规,实行清单化管理,推进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强化溺水、消防、交通、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卫生健康部门合作建立完善心理危机的转介机制,新建200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争取20%的中小学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机构达到标准化建设水平。
以上工作思路,供各地各高校参考。这周,我们正在进行机构改革后的干部人事调整,调整到位后鼓励大家谋划更多的创新举措。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制订印发2019教育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全年教育重点工作任务。
三、知行合一,带着情怀和责任投身教育现代化事业
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规律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以哲学的思维、专家的视野、工匠的精神、父母的爱心才能真正把教育搞好。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管教育的领导部门和领导干部更要尊重和钻研教育,努力成为教育管理的行家里手。在座各位都是管教育的领导干部,都应该牢记总书记的要求,登高望远,履职担当,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推进教育现代化。当前,社会对教育的一些诟病,有些是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的矛盾,更多的是不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成才观引发的。但如果我们教育系统63万教师都能坚守全面发展的理念,坚定教书育人的初心,实践素质教育的理论,并形成大合唱、发出最强音,就一定能引领全社会构建健康的教育生态,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制度环境、舆论环境。
坚持和实践科学的教育理念,关键是要深入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矛盾论、辩证法,做到知行合一,在“大学习大调研”活动中深化“知”,在“大抓落实”和“三服务”活动中落实“行”,不断提高教育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要“知”大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做好教育工作,首先必须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深刻领会加强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改革发展、党管干部人才,使各级各类学校成为党领导的坚强阵地;深刻领会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地位,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深刻领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深刻领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不断增强自己的使命担当,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深刻领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原则,认清“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深刻领会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坚定自信,培养具有中国心、中国情、中国味的下一代;深刻领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维护发展教育公平,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需求;深刻领会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的鲜明导向,用改革破解难题,用改革激发活力;深刻领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作用,引导教师更好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
要“知”规律,深入学习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教育是一门专业活,有自成体系的科学理论谱系;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遵循客观的规律。教育的对象是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是教育的目的。但有的学校、有的干部“跟着媒体、跟着家长、跟着别人”办教育,被迫就范于社会功利性的教育诉求,或者被片面的教育评价指标所绑架,以致无视教育规律,违背了教育原理,畸化了教育评价,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学生太苦太累,办学中的一些做法太短视太功利,更严重的是大家都知道这种状况是不对的,但又在沿着这条路走,越陷越深,越深越陷!”当前在一些中小学存在的“起于竞争,迫于焦虑,逼于考试,累于抢跑”现象,都是违背教育科学理论、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突出表现。
要“知”方法,深入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强调要学哲学、用哲学,尤其强调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我们要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认识现状、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决不能好高骛远,异想天开,用暂时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破坏教育生态。要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善于分析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既讲“两点论”又讲“重点论”,用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推动改革发展。
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要求、关于教育规律的认知和理解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努力以“知”促“行”,做到知行合一。
第一,努力“行”以人为本之道。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教师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坚决摒弃“见物不见人”、“见分不见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育模式,杜绝变着法子掐尖抢生源,或明或暗违规补课,片面强调升学率等行为和做法。教育要公平,就是要让每个孩子通过教育都获得成长,而不能仅仅培养少数几个“尖子生”。我们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更加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可塑之才、可用之材。要紧紧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创设丈量教育、丈量学生、丈量政绩的新“标尺”,重点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改”:以分数贴标签的做法必须彻底改;不利于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做法要坚决改过来;考试招生制度的指挥棒要改;对学校、教师、学生、教育工作的评价体系要改,坚决改变简单以考分排名评老师,以考试成绩评学生,以升学率评学校的导向和做法;以升学率奖优罚劣的做法要改;把升学率与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的潜规则也要改。
第二,努力“行”综合改革之道。要按照普遍联系观点,建立教育改革的综合协同联动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长、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谁都不是旁观者,谁都不能置身事外。”从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看,教育改革从来不是孤立独行的改革,也不是教育部门独职全责的改革,而是全局性、全要素的系统性改革;必须有全社会的协同、支持与支撑,教育改革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有些教育问题不是缘起教育自身,社会才是不少教育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但我们以往只侧重于“教育”改革,而淡化了“综合”改革,使教育改革进入“教育改、改教育”的内部循环死结。如高考综合改革,必须通过基础教育改革课程设置、高等教育改革招生办法、考试机构改革命题思路、政府部门完善条件保障、全社会更新教育理念、社会各界更新用人导向等协同创新,才能真正推进深化。我们要强化“综合”思维,更多地利用全社会各方面的有利资源和积极力量,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第三,努力“行”情怀责任之道。教育工作者的眼光,从来不在当下,而在长远;教育工作者的追求,也不应是自己的职位和得失,而是下一代的成长成才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他又强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一项需要情怀、需要奉献、需要责任的事业。唯有如此,方能面对困难不抱怨,面对挫折不退缩,面对责任不推卸,面对目标不放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业从来不是立竿见影的工作,必须要经过几年甚至数十年的积累才能显现成效,这无不考验着我们的耐心与毅力,因此需要我们有“功成不必在我”、甘做无名英雄的奉献精神。我们的荣耀应该是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我们的幸福应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同时要以“干在实处”的作风,“走在前列”的理想,“方显担当”的勇气,推进深化教育改革,革除陈弊旧习,勇于改革趟路,勇于试错纠错。我们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深耕主责主业,切实把我们这一代教育人的使命承担好、职责履行好。
我还要强调一下教育宣传工作。教育系统每年做了很多工作,发表了很多学术文章,但很多地方、很多时候往往“只做不说”,不会宣传、不愿宣传、不敢宣传。在信息社会,酒香也要会吆喝。教育系统必须强化媒体意识、宣传意识,充分运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大力宣传党中央关于教育的新部署新要求,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育人规律,宣传教育改革发展的好经验好成效,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典型和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要通过宣传,不断塑造学校新形象、教师新形象、教育新形象。
同志们,新时代有新事业新要求,新事业新要求要有新作为新担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攻坚克难,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更务实的作风,书写新时代xx教育的“奋进之笔”,为全面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篇:2018全省教育系统工作会议讲话稿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范文大全
(可编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2018全省教育系统工作会议讲话稿
来
2018全省教育系统工作会议讲话稿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何杏仁书记工作报告要求,做好2018年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第一,紧扣教育现代化战略和高教强省战略,高度聚焦发展目标。一要对标管理。这个“标”指的是目标、指标。我们在研制浙江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和高教强省实施意见时,筹划提出一些具体指标,到2020年每个县(市、区)创建为教育基本现代化县,x%左右县(市、区)创建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x%;到2022年x%以上县(市、区)创建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x%,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省。过去这些年,在创建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工作中,我们设立了教育基本现代化41项指标,对达到条件的县(市、区)进行了创建评估,目前全省已有54个县(市、区)实现了教育基本现代化,覆盖面已经超过x%。这项工作,越往后面的县(市、区)难度越大。尤其是两轮基础教育重点县19个县(市、区),目前,仅江山市已创建成功,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其他重点县不仅要“摘帽”还要“换帽”。已经创建成功的县(市、区)要巩固创建成果,不能松劲,否则不进则退。我们对全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评,有的创建成功的县(市、区)在后退,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已经创建教育基本现代化的县(市、区)要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高教强省体现在人才培养能力强、科研创新能力强、服务支撑能力强、综合竞争能力强,对基本建成高教强省也提出了一些具体指标:(1)10所左右高水平大学;(2)50个以上学科达到一流学科标准;(3)研究生培养规模进入前8位;(4)高等教育综合竞争力进入前6位;(5)高等教育贡献率明显提高。高教强省最大的短板在高水平大学、高峰学科,各相关高校要对标“双一流”建设目标,实施好重点高校建设计划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聚焦建设32个优势特色学科和一批A、B类建设学科,形成学科梯队。同时,其他各类型高校都要在各自类型的高校中争创一流,建设高水平,为高教强省建设作出贡献。所以,各高校都要把战略目标和要求落到各自学校规划计划和建设实践中去。这里我讲一下关于引进20所国内外著名高校来浙合作办学。出发点是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补高水平大学不足、高层次人才培养短缺的短板。方式是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大学或二级机构、校区、特色学院、研究生院。要充分发挥浙江高校作用,在引进中合作,在合作中提升。
二要对表安排。所谓对表,这个表主要是指时间进度的安排和考虑。“两大战略”都有明确的时间节点要求,近的是2020年,中的是2022年,远的是2035年,甚至还包括到本世纪中叶的预期考虑。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各地各高校发展基础各不相同,条件支撑各不相同,达到程度也不完全相同,无论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和现实水平,都要重新审视战略实现的时间节点要求,既要排出时间表,挂出作战图,更要作反向思考,反弹琵琶,倒计时推进落实。最怕工作安排走到哪儿算哪儿,缺少精心谋划、精准安排,没有时间表、路线图,留下工作遗憾,从而耽误事业发展和群众利益。
三要对路推进。所谓对路,就是抓工作要有办法,要有抓手,要有载体,要有配套条件支撑,要解决好“桥”和“船”的问题。围绕实施“两大战略”目标,谋划了实施富民惠民安民行动计划七项工程和党建质量提升、立德铸魂、清廉教育三项工程,全省层面已经谋划设计了这些载体和相应的条件配套保障,我们要很好地抓好这些工程项目的落地,这既是省一级的总任务总要求,也是对各地各高校的任务和要求,虽然各地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谋划一些对自己路的抓手和载体。换句话说,也就是按照省里规定动作,谋划做好自创动作,把“上”与“下”很好地结合起来。第二,紧扣教育主要矛盾变化,深入查补短板。
一要从显性问题中找。矛盾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全省层面要抓住一些共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来加以突破。从各类教育看,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是短板。从学前教育看,农村学前教育又是短中之短。从高等教育看,高水平大学和学科是短中之短。对一地一校而言,既要关注普遍性,也要关注特殊性,抓住了特殊性这一短板才能使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二要从表象背后中找。问题本身很重要,但问题的背后更加重要,不仅要搞清楚是什么,更要搞清楚为什么,发展趋势和结果怎么样。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深入研判,及时掌握实质性的短板问题所在。如消除大班额问题,其实质是城镇拥挤、乡村薄弱、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去年义务教育大班额数从801个减少至124个,成绩巨大。但这仍是个表象,其背后的实质性短板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依然矛盾突出。还需加倍努力。
三要在比较中找。教育要在比较中找准差距和不足。要与人民群众的需求比,看对群众需求的满足程度,看群众的获得感,看群众的满意度。要与教育先进地方和进步发展快速地方比,从比较中思考人家已做的我们做了没有,别人能做的我们做了没有,先进地方做了的,我们能不能做。通过比较,让我们更好地找到差距,让我们头脑更加清醒,让我们方向更加明确。
第三,紧扣教育发展规律和趋势,不断强化前瞻性研究和思考。一要遵循和把握教育规律特点。认真辨析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成长规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等。规律既是过去经验做法的源泉,又是教育现实演进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只有真正把握了教育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教育的趋势,并以此推动创造出一个好的教育未来。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目前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乱象问题,其实是教育理念出现偏差,都是违背教育科学规律的问题。
二要不断调查研究。教育现实、教育现象有着天然的复杂性多样性,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解决了当前问题、现实矛盾,并不意味着不再产生和出现新的困难和问题。要积极推动广大干部教师迈开“大脚板”,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师生,及时发现和掌握各个教育群体的所思所急所盼,并真心问计于基层群众,问计于专家学者。随着当前各级政治建设的加强和改进,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以及媒体、网民中都蕴藏着十分宽阔的意见渠道和丰厚的意见资源。现代化的发展更加需要发挥智库作用,依托专家智囊作用。各地各高校要注意把这些优势利用好发挥好。三要注重学习借鉴。要向国际国内教育先进发达地区学习,向一些教育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解决得好的地方学习,学习他们的工作理念,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学习借鉴他们的好做法好经验。要大力创造条件让干部教师多走出去,甚至走到境外国外去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使他们开阔视野,感受变化,既增强自信,又增添压力和动力。第四,紧扣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要转变质量观念。积极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真正从粗放式外延式增长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转变,朝着优质均衡努力奋斗。真正办出适合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办出因材施教的教育,办出“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办出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教育,办出数量规模结构效益相得益彰的教育。
二要采取质量行动。凡是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措施都要积极采用,凡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又个性发展的办法都要坚决摒弃,尤其对那些过去粗放发展阶段适用的老办法,那些大量依赖人财物投入、不惜牺牲学生时间精力甚至身心健康的错误做法,那些人云亦云、跟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风从众地盲目给孩子“加班加点”学习培训的不良行为,都要旗臶鲜明地反对,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勇于舍弃、改弦更张、换道推进,运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引导广大家长及全社会形成正确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推进全社会教育质量观念的转变。三要强化质量保障。围绕提升质量要求,合理配臵教育各方面资源,对不利于质量进步的勇于“断舍离”,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切实用在刀刃上。加快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人才选拔考核评价体系,尤其是将中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挥棒。既有系统内部、学校内部评价,又吸纳社会参与;既要考虑基础条件,又要体现进步程度。在信息时代,尤其要注重用好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推动教育质量变革,提高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和结果运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第五,紧扣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一要完善工作落实机制。认真研究各级对新一年工作的部署,认真对照各级对教育工作的要求,认真思考本地本校对各方面工作的安排,建立并严格执行工作任务分解落实机制和督促检查考核机制,把工作落实到岗到人到点,有效形成一个实施、检查、监督、反馈、改进、追责的有力管理闭环。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我们推进工作落实,更好服务群众的有效机制和有力抓手,也是今年全省要继续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全省教育行政部门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八统一”梳理成果没有有效落实,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力度还不大,“跑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改”专班力量不足,等等。新的一年,要按省里统一部署和要求,进一步优化和落实办事标准,推进市县已有自建办事系统特别是中考报名系统与浙江政务服务网的深度融合和有效对接,加快浙江教育政务服务网建设,争取省市县三级80%以上的办事事项开通网上办理、50%以上的事项实现“一证通办”。
二要增强纪律规矩意识。这方面,这些年我们是有教训的,在省委省政府重要会议文件精神传达学习贯彻上、在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要求落实上、在“减负提质”推进上、在有偿补课治理上、在高中课改实施和新高考确保平稳落地上,都出现了一些纪律规矩意识不强、“最后一公里”不通,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着干的现象和倾向。上下同欲则胜,步调一致则强。一方面,各地各校都要加强执行力建设,加快增强干部教师的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实现教育人的本领高强。另一方面,更要严肃纪律规矩要求。我们要把丑话说在前头,今后决不允许再出现类似问题。要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对于违反纪律规矩的人和事,不论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纵容。不仅要在系统内按层级进行处理,在考核评估、评优评先等方面加以否决,我们还要视情节轻重,把情况反馈通报给有管理权的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提请他们作出相应处理。
三要推进依法治教。推进依法治教治校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是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途8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径,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保障。现代法治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是一项基本工作方法。各地各校要带头做好教育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工作,积极推动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全面落实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对一些教育重大事项,要努力争取通过地方立法的方式来提供保障。对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要勇于善于拿起法律武器加以制止和纠正。各地各校要切实推进以章程为统领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尤其是要依法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招生考试、职务评聘、人才引进、干部选拔、经费使用、物资采购、合作办学、基建后勤、对外投资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程序办法。与此同时,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工作,运用内部审计、加强执纪监督,确保依法依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
四要鼓励改革试点。抓工作既要全省一盘棋,全局一个调,但又要考虑各地各校的特殊性、多样性,尤其对于一些认准了的创新性探索性的工作,往往本身就缺少已有经验做法作为借鉴。要大力鼓励各地各校进行先行先试,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小范围、局部的试点,试错了不可怕,走弯了也没关系,只要停下来、改过来就行。对于实践证明成功可行的经验做法,要积极加以总结推广,扩大改革探索成果。
五要扩大社会参与,尤其是要鼓励全社会对教育工作进行监督评价。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要切实加大教育政策举措公开公示力度,以此倒逼我们的工作。要积极推进督导工作,加强督政、督学、9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评估监测工作。要加大第三方社会满意度调查力度,避免教育自说自话,增加可信度,更好地取信于民。
来
第四篇:开学工作会议讲话稿
开学工作会议讲话稿
各位老师,新年好,借此机会给大家拜个晚年。
时间匆匆,一晃又到了开学的时间,我们要从愉快的春节中回到紧张的工作状态,在上一年里,通过全体师生地共同努力,学校各项工作得到了全面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养成得到了加强,卫生环境明显好转,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欺凌事件基本消除,学校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安全零事故等等,这些成绩与老师们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在此谢谢大家,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卫生习惯较差,乱丢乱扔现象依然存在,破坏公物的行为时有发生。这就要请老师们、团支部、学管中心齐抓共管。
老师们,安全无小事、安全重于泰山。如果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学校也就无法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甚至会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严重的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尽管从目前来看学校安全工作总体来说还是平稳的,但是我们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在安全工作上尽可能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下面结合学校安全工作的实际,请全体老师做好如下工作。
一、思想上重视,警钟长鸣。尽早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开学前,学校组织学管中心和后勤中心人员对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排查,对校舍、教学设施、用电线路、食堂、商店、功能室及重点区域进行细致排查。建立台帐,落实整改措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校园进行全面消毒,加强实时监管,督促食堂、商店承包经营者严把进货关,严禁售卖三无产品;加强校内外车辆的管理,加强学校保卫工作,把好门禁关。我们要认真落实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制度,切实上好安全第一课。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加强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的建设。
二、工作上要细致。一个班级的安全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作为班主任、任课老师,一定要清楚自己该做哪些工作。上学期学校每周布置的班会课。有些班主任完全是应付态度,根本没有落到实处,上传一张图片了事,当然大部分班主任责任感还是很强的。另外,在此请任课老师在发现学生违纪时,请第一时间加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或交学管中心,切忌漠不关心,听之任之。
1、活动安全工作。学生在学校里许多活动,如早晨、早自习前,一般学生比老师到校早,你是怎么安排的?是让学生毫无目的的自由散漫的活动,还是有所组织,是否想到这段时间存在安全隐患;又如大课间活动,你是否提前给学生讲清楚活动的内容、要注意的事项,还是让学生一哄而散,自由活动,甚至自己连现场都不去,让学生脱离你的视线,这要是出了事故的话,明显是责任事故;还有早餐,中餐,午间活动也一样。校务值日领导、班主任,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多去学生活动的地方走走、转转,总是不会错的,总能发现一些问题。
2、心理安全问题。现在的学生由于社会、家庭、网络的影响,心理疾病还在逐步增多,对于这部分学生的教育问题,教育的方式方法还是很有讲究的,你得了解学习属于哪种情况,有的是内向型的、有些是抑郁型的、有些是爆燥型的等等。你得根据这些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
3、设施的安全。随着教育装备地初步增加,班级的设备设施也慢慢增多了,这固然给教育教学带来了便利,但也增加了安全隐患,作为教师平时是否经常对学生予以教育,看到破坏的设施设备,应立即予以报修,这都是细节。但是在对待这些细节的认识和处理上,能够看出老师对安全工作的细致和细心。
三、加强我校的安全管理,落实班主任安全工作。
1、切实加强对学生各类安全教育管理,严禁学生在教室私拉、乱接电线,携带易燃、易爆及强腐蚀性的药品入校。严禁学生私自到河塘游泳,洗澡。
2、学生因病、事请假,班主任必须打电话告知家长,再填写好请假放行单,上课时间,学生未到教室学习,班主任、科任教师应立即通知家长,查明未到原因。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将学生拒之于教室外或撵出学校。在未经学校同意和未及时通知家长的情况下,学生在校外出的事故。视其情节,追究教师责任。
3、末经学校批准,任何班级不得私自安排校外一切活动,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4、切实加强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教育和管理。
5、切实加强校园楼道管理,防止踩踏事件发生。告知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走。
6、教育学生严禁在校内外打架,赌博、敲诈、饮酒、严禁学生携带管制刀具、棍棒以及危害安全的物品到学校、教室。
7、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按时放学,在放学时段原则上要求学生以班为单位排队离校。
8、发现班级学生有传染性的疾病和流行性感冒等疾病,应及时向学校报告。班级三人以上的流感必须报疾控中心。
9、发现学生意外受伤和突发性疾病,应立即拨打“120”或送医院救治。
10、要注意活动安全,督促学生上体育课前做好准备活动。
11、加强上、下学交通安全教育,行人靠右行走。
12、严禁学生在校内走廊攀爬、追逐打闹;从楼上往下丢东西。
13、每周给学生上一堂安全知识教育课,尤其是开学第一堂安全教育课,要有教案,内容要全面,有记录,写好安全教育计划,签订安全责任状;出好安全知识黑板报。
14、经常性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思想道德及心理健康教育。
15、每天必须进行晨检,午检,必须要有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规避责任。
16、对学生是否参加非法帮派组织进行摸排,严禁学生非法建微信群,QQ群。
17、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按照邵阳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科学精准做好全市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方案》有关要求,做好开学前后疫情防控工作,全体师生上交身体健康情况和行程登记表于学管中心。配合门卫进行体温检测。
老师们!隐患险于明火,预防胜于救灾。希望通过在座的老师们共同努力。将思源学校的安全工作做的更好。
最后祝各位老师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第五篇:2019年全市教育系统工作会议讲话稿发言
2019年全市教育系统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经局党委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学习贯彻市五届三次党代会、市五届四次人代会和全省教育系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经验、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擘画新时代xx教育高质量发展美好蓝图。刚才,一批单位和个人受到表彰,4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从不同角度展示全市教育系统凝心聚力谋发展、担当有为促改革、一心一意育新人、从严治教强队伍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讲得精彩,源于干得出彩。为你们点赞!
当然,其他没发言的县市区和学校以及未受表彰的局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工作干得也很辛苦、也很有成效,亮点纷呈,成果丰厚。特别是应对英语高考加权赋分事件,大家劲往一块使,心往一处想,共度时艰,有效保障了全市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有序,维护了全市和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此,我代表市教育局向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下面,根据局党委研究意见,我代表市教育局讲三点意见。
一、认识新方位,xx教育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望xx教育改革发展四十年的艰苦历程,教育人不忘初心、恒守正念,坚守教育情怀,秉承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创造许多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xx经验”,增强了砥砺奋进的教育自信:xx是被公认为“教育股份制”发源地,多元开放办学“xx样本”为国家制订《民办教育促进法》提供实践依据;义务教育免费入学比全省提前4年启动,“乡镇中心校战略”写入《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率先在全省探索教育管理的“四制”改革,“校长职级制”试点在全省第一个落地;监测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两次代表浙江亮相教育部新闻发布会。
改革开放40年,xx教育筚路蓝缕,走过恢复重建、基础教育普及提高、“两高”教育大发展、均衡公平、教育现代化创建五个发展阶段,实现了从“有学上”走向“上好学”的华丽转身,推动xx教育行稳致远,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无论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初全民集资的壮举、2003年第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本科大学xx学院宣告成立,还是2007年实施义务教育“阳光招生”、2016年成功实施市区普通高中一体化,都彰显党委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举全力办好教育的坚定决心和意志,更是一代又一代教育人勇立潮头、担当有为的奋斗成果。每一次政策的突破、改革的推进、事业的腾飞,背后都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引领和支撑,那就是──信仰、信念和信心。
改革开放40年,无数精彩教育故事在演绎,教育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教育普及率高,2003年xx比全省提前一年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到2018年全市15年教育普及率已达x%;学前三年入园率x%,义务教育完成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x%,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从1978年建立xx师范专科学校发展到目前4所普通高校、1所成人高校,普通高校在校生从1978年x人增加到目前x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7年x%提升到目前x%;高考从当年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变成如今“惠及寻常百姓家”,2018年普通高考录取率x%,高职录取率x%。教育公平得到保障,教育投入从1986年x亿提高到2017年x亿,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从2010年5.42%提高到2018年x%,幼儿教师持证率从2013年42.3%提升到2018年x%,公办幼儿园比例从2012年x%提升至2018年x%;2015年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覆盖,目前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4个,三个基础教育重点县顺利摘帽。教育质量大幅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从2013、2014年全省倒数第一跃升进入全省第二方阵;全市高考成绩稳步提升,中职创业创新大赛获一等奖数量和获奖总数连续六年居全省前列,高校有4个学科进入省“十三五”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个专业获省“十三五”优势、特色专业立项。改革开放40年,xx教育事业开启了新篇章,实现了大跨越,走进了新时代。
过去的2018年,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自觉以“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坚定教育理想,牢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使命,以无限忠诚和无私奉献,干出了新气象、干出了新力度、干出了加速度,书写了有温度、有厚度的教育答卷,各项工作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新成绩。
过去一年,陈奕君书记、张晓强市长专题调研教育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市委常委会首次在xx学院专题研究高等教育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补齐高等教育短板的新目标;市委建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秘书组,开启新时代教育新征程;出台《xx社会事业人才发展三十条》,实现教育人才引育新突破;举办镇海中学xx分校,打造市区教育发展新引擎;全市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尤其是市区普通高中质量大幅提升,进一步增强了教育自信,凝聚起办更好教育的强大合力。
过去一年,我们坚定信仰,加强党的领导,形成“抓党建就是最大政绩”共识,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党建引领有新气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组织“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扎实推进教育领域“三服务”工作。抓牢基层党建,先后召开民办学校、公办学校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制定中小学校党支部建设标准、学校党建工作规范,深化“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建立教育党建巡查工作制度,开展党员“先锋指数”民主评议,全市教育系统党组织和党的覆盖率分别达到70.4%和99.7%。创建一批党建品牌,入选首批全省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数全省第一。从严治党有新作为。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和一岗双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四风”常态化,深入实施党风廉政建设约谈制度,出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工、考核办法,制定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和清廉学校建设实施办法。完成4所市直学校(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研究制定《财务管理制度补充规定》《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及规定》。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牢牢占领主阵地,把握住主导权;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平稳处置英语高考加权赋分事件。压实教育扶贫责任,择优推选65名援疆援藏教师、选派40名援川援贵教师,落实与阿坝州、通化及本地6所薄弱学校帮扶,对接黄岩并落实专项资金,多次开展教育助推乡村振兴活动。加强党群工作,召开市教育工会第四次代表大会,率先在全省教育系统工会实施工会改革。党管队伍有新成效。重视教育人才工作,制定《xx市社会事业人才发展三十条》实施细则,首次把引育高层次人才纳入市对县考核。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程,新增7家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新增3名国家、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入选全国首批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新增14名正高级职称教师、22名省特级教师、9名“500精英计划”创新人才,3人获2018马云乡村教师奖,5项成果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全省第二。加强教师培训,出台校本研训示范校认定和加强市直学校校本研训政策;走进经典,致力于用科学思想武装教师头脑;组织14个高端研修项目,新增5所省示范性教师发展学校。抓好暑期师德专题培训,成立xx市教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大力开展正风肃纪,全年查处各类违规违纪违法
48人。
过去一年,我们坚守信念,谋发展补短板,树牢“发展是第一要务”理念,开创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温岭通过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正式评估,临海、玉环和仙居通过预评估,天台完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申报,临海、温岭、仙居和黄岩、三门分别通过重点县建设项目“回头看”验收和中期评估。重点项目精准发力。首次召开全市教育重大项目现场推进会,全年完成投资x亿,比上年提升55%。完成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新(改、扩)建二级及以上幼儿园38所,建成14个笼式足球场、10个综合实践基地。引进项目加快落地,镇海中学xx分校开工建设并完成首次教师招聘,北师大实验学校开始内部装修,华师大附中开工建设。教育短板加快补齐。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增优质学位8971个,新增省一级和二级幼儿园49所、普惠性示范园20所,公办幼儿园比例达x%、覆盖面达x%,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达x%,幼儿教师持证率达x%。出台并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学前段入园率、义务段入学率、高中入学率分别达x%,提升x%。完成义务教育改薄项目14个,新增17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内涵建设持续加强。加强质量监测、教学联考联评、新课程标准全员培训、体质健康抽测、特色项目建设,高质量抓好市直普通高中发展共同体。中职教育基础能力提升,新增省级校企合作共同体5个、品牌特色专业10个、中职技能大师和名师工作室6个,全省中职学生创业创新大赛获奖数全省第一,获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
5人。加强成人教育,评出市级现代化成校21个,新增省学习型城市2个,各类成人学校社会培训人数达x万,xx电大获“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荣誉称号。加快推进智慧教育,承办全国中小学云图书馆助推OTO阅读高峰论坛,创成2个省教育装备规范管理示范县,3个项目入选省政府数字化转型重大项目应用试点,资源平台活跃度位居全省第4;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入选省级优课数全省第三。启动科技创新教育行动计划,全市209所中小学建有创新实验室或学科教室;召开两次中小学STEAM教育会议,成立STEAM协作团队,确认17所市级STEAM种子学校,xx一中被确定为省STEAM领航学校。高等教育跨越发展。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成立xx学院申硕升格创一流工作领导小组;xx学院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航空工程学院开工建设,建立北航xx研究院,德国莱比锡工商业联合会国内第二家考试中心、浙工大xx研究院落户台职院,台科院成立全国高职院校首个乡村振兴研究院,北航长鹰无人机学院有序推进。引进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人才1人、省千人计划人才2名、学科带头人4名、到岗博士80多名,柔性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团队9个。97项科研成果转化,到帐横向科研经费近x万元,获国家授权专利309项,其中发明专利63项。
过去一年,我们增强信心,深化教育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更多群众。系统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制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清单,并经市深改委审议通过。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召开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专项整治会议,梳理确定
3批市级白名单215家,黑名单166家。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项督查工作,完善政务服务网有关办事项目。4县(区)落实小学晚托服务,5县(市、区)试点推进小学推迟上学、弹性上学改革。扎实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县管校聘”改革实现全覆盖。首次明确将初、中级职称评审权下放到学校,着力发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引导作用。稳妥推进招生考试改革。出台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政策,进一步深化市区普通高中招生改革,完成中职应用型本科一体化招生任务,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行为,严格规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认真实施免试就近入学、规范有序入学、阳光监督入学,继续巩固“零择校”。制定出台高端人才、荣誉市民和纳税百强民营高管子女入学优惠政策。纵深推进四类课程改革。落实学前教育课改试点,召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会、联席会,初中主要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改革试点面扩大到35所,学生解放行动经验在全国首届新样态论坛上推广。抓好生涯规划教育,聘请72位市、区处级领导干部担任市直24所普通高中学生人生生涯规划导师。扎实开展省、市现代学徒制试点,7所学校入选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大力推进教育开放合作。新增2所省“千校结好特色学校”,举办中美校长(xx)研讨会。加强甬台教育合作,赴宁波对接考察,中高职院校与宁波开展学习交流、专业合作等。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比赛,编写《xx教育改革四十年》。高校与国外
40多所大学开展交流合作,中外联合培养项目7个,xx学院培养国际学生148人。
过去一年,我们不忘初心,强化立德树人,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使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立德铸魂工程成果累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宣部微信推广我市“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主题教研活动,获全国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组织特等奖,囊括省“五好小公民”朗诵比赛中学、小学组冠军,代表浙江参加国赛获“特等奖”;召开宣传思想工作暨校园文化现场推进会,命名26所德育工作示范学校,评出25所文明校园。加强实践教育,评出3个综合实践示范基地,新增1个国家级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2个省级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县,增加7个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教育基地。加强家庭教育,开展“四个家”主题征文活动,参加省“浙江好家风”主题演讲比赛获小学、中学组一等奖。深入实施“百万学生法治素养提升工程”,开展“国家宪法日”系列活动,中小学校、幼儿园配备兼职法制副校长实现全覆盖。进一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推进“1+N”思政课教学改革,建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150多个,评出12名“最美大学生”,4所高校思政品牌入选全省高校党建“双百示范”工程,4个项目入选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载体名单。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举办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成语听写、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活动,推广使用《xx地方艺术》《生存教育》教材,编写《xx和合文化》。参加全省中小学生艺术节,艺术展演类获
22个一等奖、比例全省第一。举办第二届教育系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召开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工作推进会,全市高校大一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平均分、合格率增幅全省第一。获全国高中生篮球联赛亚军、省校园足球初中女子组比赛第1名,入选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最佳阵容数占全省x%。平安校园建设成效显著。实施防溺水、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综合提升工程,承办全省防溺水现场会并作典型发言,全年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比上年下降x%。着力提升学生疾病预防、科学营养、卫生安全、禁毒控烟等方面素养,中小学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x%。加强学校食堂量化等级管理,中小学食堂量化分级A、B等级率x%。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室达标率x%,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建成率x%。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长期存在:从严治党存在软肋、盲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的自觉性和能力亟需提高,党的领导在学校尤其是民办学校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学前教育公办幼儿园就读比例低,义务教育优质学位供给依然紧张,特殊教育办学水平有待提升,基础教育国际化总体水平低;“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动”问题急需破解,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落后,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质量不均衡现象存在;教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有待提升,基础教育人才引育整体水平还不高,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谋划新思路,扎实做好2019年教育工作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是全面贯彻首个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的关键之年。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省将高水平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省委省政府即将召开教育大会,并将制定《浙江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浙江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市五届三次党代会提出“以现代化湾区建设统领xx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建设现代化湾区是决胜xx未来的大计、大局,教育必须优先发展,为现代化湾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现代化湾区建设的空间美、环境美、品质美、生活美、心灵美的“五美”要求,教育是核心内涵;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大陈岛垦荒精神升华为xx城市精神,教育人必须奋勇当先、勇立潮头,自觉担当起伟大时代伟大精神的诠释者、继承者、传播者、弘扬者。
2019年全市教育工作总体思路: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目标,不断强化改革担当,积极创新改革举措,擘画新时代xx教育高质量发展美好蓝图,为建设现代化湾区和“两个高水平”xx篇章贡献更多教育力量,以优异成绩向建国70周年献礼。
(一)全面推进“两个战略”落到实处
按照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和高等教育强省战略要求,贯彻市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投入更多资源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和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一是开好全市教育大会。
推动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将“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教育定位转化为优先发展的实际行动。高起点谋划未来xx教育现代化蓝图,制定并出台《xx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二是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市创建。
进一步落实创建督查、考核、通报、问责四位一体制度,完善美好教育考核制度,扎实做好现代化学校创建。建立督政、督学、督教一体,市和县市区整体推进、协调一致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做好省对市、县(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全面开展教育现代化水平监测,指导各地对标查补短板。继续开展乡镇街道学前教育发展状况评估。确保临海、玉环、仙居通过省教育基本现代化评估,推动黄岩、三门实现基础教育重点县“摘帽”,同步启动教育基本现代化创建;支持天台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支持椒江、路桥、温岭等地创造条件申报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市)。三是稳步推进高等教育跨越发展。
落实《关于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xx学院申报硕士学位授予点,为创成xx大学积极创造条件,支持xx职业技术学院申报国家“特高计划”专业,争取5年内进入全省一流高职院校行列。在办好现有高校基础上,支持和引导xx高校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合作举办特色鲜明的二级学院。加快推进xx学院航空工程学院建设,加快xx学院、台职院、台科院、xx电大二期工程建设。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和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减少“水课”,增加“金课”。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加强示范基地、职教集团建设,实施校企协同育人,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实效。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扩大国际化文化交流合作范围。(二)维护基础教育良好发展生态
基础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关注度高。出台《关于推进xx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若干意见》,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
一是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
制定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的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学前教育公共财政投入,全面落实学前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制度,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实施学前教育补短攻坚计划,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确保在公办园就读比例、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教师持证率等有较大提升。新增学位600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达到90.5%,等级幼儿园覆盖面达到95%,幼儿教师持证率达到97%。
二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实施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攻坚计划,压实政府履行义务教育主体责任,优化学校布局,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改薄”工程,巩固班额控制成果,逐步改变“城中挤、乡村弱”局面。加快优质资源项目引进和落地,加快镇海中学xx分校、华师大附属xx学校等项目建设,确保北师大xx实验学校建成投用。深化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办好小规模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健全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制度,解决好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升格、达标。三是推进高中段教育协调特色发展。
进一步统筹优化普通高中校网布局,加强普职融通,分类实施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行动计划,构建学校特色鲜明、课程优质多样、资源共享开放的教育体系,破解“千校一面”难题。加强市直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加快永宁中学建设,启动三梅中学项目,谋划黄二高改扩建,优化市区普通高中校网布局。深入实施中职“三名”工程,全面推进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四是推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
落实第二轮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新建、扩建部分特殊教育学校,推动学校标准化建设。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建成3个卫星班、20家随班就读资源教室。五是推进民办教育和成人教育健康发展。
出台《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办法》,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招生、教育教学和教师管理行为,让民办教育在法治的框架内充分发展、协调发展。深入实施“成教服务工程”,深入推进社区教育,加强学习型城市、现代化成校、成教培训品牌项目创建和学分银行建设,建设省级现代化成人学校6所、成人教育品牌项目5个。(三)推动教育改革再出发
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40年实践证明,改革创新越坚决,事业发展就越快,就越能激发出干事创业的激情活力。
一是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全面推进教育全领域改革。统筹推进市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群众办理事项数据共享。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推进第二轮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加强课程游戏化建设,继续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持续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落实小学“零起点”教学,初中基础性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改革试点扩大到50所。落实教育部等九部委《减负三十条》,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倡导“轻负高质”,深化推进学生解放行动。全面实施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发挥生涯规划导师作用,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三是深化评价制度改革。
坚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倡导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全面的质量观、科学的成才观。加强学校督导,切实改变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的导向,坚决制止和查处学校间、县市区间无序抢生源、挖名师的行为。完善并实施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办法。改革完善教师分类评价机制,逐步把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评职评优和收入分配的最重要依据。四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深化中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逐步形成中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考试招录模式,稳妥推进中考外语听说能力人机对话考试和科学实验考试改革。完成市区考点双回路供电项目改造。试点学前教育招生服务区招生改革,全面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制度改革,规范小学入学、小升初招生,公办小学按学区进行划片招生,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双学区招生,逐步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民办小学、初中原则上在审批区域内通过自主报名、随机摇号、面谈或体能测试等进行招生。全面落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按不低于60%的比例定向分配到初中学校的要求,并向农村初中和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倾斜。深化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试点。
五是扩大教育对外交流合作。
深化“千校结好”,丰富和拓展双向交流活动,选派一批学生赴德国游学,扩大提升教师海外研修规模质量,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着力提升基础教育国际化水平。积极参与长三角教育合作,继续在教科研等方面开展交流共享和协作发展。加强甬台教育合作,实施甬台教育同行计划,重点推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教科研合作、教师培养以及中职专业共建、技能赛合作等。发展现代化湾区教育,把市区教育打造成全市教育的高地和窗口,建立湾区教育联盟,扩大东部湾区学校发展共同体范围。六是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
落实好浙江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省首批政府数字化转型重大项目应用试点工作。加强智慧校园环境建设,大力推进学科教室和创新实验室建设和应用,增加中小学生均教育装备投入。升级“校园无线网络、交互式电子白板、移动学习终端”新三样,建设“括苍云”教育大数据平台,全面推进课堂精准教学。云图书馆接入率达到80%。推进智慧教育试点。实施中小学校网络牵手计划。推进中小学科技教育。深化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四)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是做实中小学育人工作。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时政教育、法治教育,推进全面德育、全程德育和全员德育。重视劳动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在学科教育、实践实训实验环节中增强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地方教材建设,做好《生存教育》《xx和合文化》地方教材的使用,加快《大陈岛垦荒精神》地方教材编写、出版。按照“五美”要求,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抓文明行为规范养成。加强家庭教育,深化“做好家长、建好家庭、树好家风、传好家训”主题活动。提升美育工作水平,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开齐开足开好美育课程,狠抓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学改革。高质量承办全省中小学艺术节。推进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广泛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时间。加强校园足球学校创建工作。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工作,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二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大力推进“1+N”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思政工作方法,探索“互联网+思政”新模式,打造一批“三全育人”和思政品牌。充分挖掘地方德育资源,建成一批思政教育实践基地。继续开展“最美大学生”评选活动,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加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职辅导员,提升思政课亲和力、针对性。落实各级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研判校园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加强对课堂、论坛、讲堂等阵地管理,筑牢防范和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防火墙”。
三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建立、完善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制,严格执行学校安全的省级地方标准,加强安全教育,深入开展交通、消防、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控、禁毒防艾、防溺水等方面教育,探索开展中小学生安全素养评估并纳入市对县考核。开展防校园欺凌、防侵害体罚学生等专项治理。深入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持续推进“平安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五)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的第一资源。要把队伍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基础性位置。制定出台《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信赖的教师队伍。各地各校要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工作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
一是狠抓师德师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对教师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是天经地义的,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民族负责。”要把师德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大力加强师德教育和管理,对照教育部三个《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相应的处理指导意见、处理办法要求,严格举报受理和违规处理,对于发生准则中禁止行为的,一查到底,依法依规严肃惩处,绝不姑息。加强师德培养学习,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水平,强化师德考评,注重师德师风监督监察。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塑造新时代教育新形象活动,用三个月时间集中开展“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专题教育活动。二是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
深化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继续扩大校长职级制试点。妥善解决中小学教师的结构性矛盾和临时性短缺问题。按照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加强与编制机构部门对接,增加学前教育在编教师数量,贯彻好《浙江省民办事业单位报备员额管理办法(试行)》,鼓励符合条件的民办学校试行员额报备制。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深入推进县域内中小学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强化教师培养培训。大力支持市直高校办好教师教育专业。强化中高端研修培训,与国内知名高校、教师培训机构建立联系,拓展市级高端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做好中小学校本研训示范校认定工作。建立骨干教师成长培养长效机制。健全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培训机制。加强对幼儿园园长、乡村幼儿园教师、民办幼儿园教师和特殊学校教师的培训力度。三是加大人才引育力度。
落实党管人才责任,用好用足《xx社会事业人才发展三十条》及实施细则,鼓励中小学引进高学历师资,鼓励在职教师获取高一级学历学位。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程”,加强“知名专家工作站”建设,新建名师工作室3家,工作室总数达到30家。加快汇聚高校高水平人才队伍,引进一批推动学科发展、平台建设的高层次人才、高水平团队,着力提升xx学院的博士学位教师比例,搭建人才培养平台,打造最优人才生态,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四是努力形成尊师重教浓厚氛围。
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督促各地严格按照省里研究的中小学教师收入与公务员平均收入比较口径,落实关于同时间同幅度给教师发放年终考核奖的政策,保障和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要积极争取、多方呼吁,采取有效措施,让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在社会上有荣誉感、在生活上有获得感、在收入上有自豪感,使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待遇上令人羡慕的职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乐于从教、终身从教,真正实现让优秀的人去教更优秀的学生。加强对优秀教师的发现和宣传,大力选树教育系统先进典型,评选、推荐好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等项目人选。(六)办好十件教育实事
要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和社会关切,从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办好十件教育实事。
1.完成基建项目投入50亿以上,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10000个以上。
2.创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2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达到95%。
3.新建、改建二级以上标准公办幼儿园30所,公办幼儿园覆盖面提升5%。
4.新建、改扩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10个,创建一批省级和市级研学旅行基地(营地)。
5.出台我市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打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攻坚战,逐步扭转近视高发且逐年上升的势头。
6.扩大小学生延迟上学、弹性上学试点范围。
7.2019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市范围有托管服务刚性需求学生的小学都要开展校内托管服务工作。
8.清理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和“小手拉大手”活动,精减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和环节,杜绝各类商业APP进入校园,减轻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师的非教学工作负担。
9.制定加强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置和管理办法,健全民办学校与培训机构健康发展的管理体制,积极稳妥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
10.加强STEAM教育,创建20所中小学STEAM教育领航(种子)学校。
(七)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领导一切。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
一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发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秘书组统筹协调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作为全年工作主线,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市教育系统干部师生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强对市直高校和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党建工作的指导,扎实推进中小学和高校二级学院探索党组织
领导下的校长(院长)负责制试点,召开全市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加大高知识群体、少数民族学生中发展党员力度。
二是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作用。
全面落实好《中国共产党支部条例(试行)》,打通党支部建设“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联合党组织建设,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强化教育党建巡查和三级联述联评联考,推进全市教育党建全面规范、全面提升。深化教育党建品牌创建。推出一批“党建红引领教育蓝”品牌,评出一批主题党日、支部工作法、青年党员学习社典型案例。三是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和“一岗双责”。把巡察整改作为最严肃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积极配合市委巡察组工作,开展市直学校内部巡察。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市委实施细则精神。坚持阳光决策,研究出台“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政策。加强作风建设。继续开展市直单位和学校经济责任内部审计。深入推进“清廉教育”主题活动,深入实施“清明政风、清净校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四大工程,进一步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加强“清廉学校”品牌建设。加强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信息公开等机制。推进教育执法体制改革。
三、强化新引领,提升教育现代化事业新境界
“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规律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以哲学的思维、专家的视野、工匠的精神、父母的爱心才能真正把教育办好。教育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涉及到方方面面,光靠教育系统一家是办不好的,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才能办好。当前,社会对教育的一些诟病,有些是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客观原因导致的,有些是社会上不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成才观导致的,有些是教育系统自身的问题导致的。如果全市8万教师都能坚守教育初心,坚持和弘扬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大合唱、发出最强音,那种“起于竞争、迫于焦虑、逼于考试、累于抢跑”现象就会大量减少,“跟着媒体、跟着家长、跟着别人”办教育的魔咒就会打破,有利于各类人才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就会更早形成。
坚持和实践科学的教育理念,关键是在“大学习大调研”“三服务”中不断提升“知大局”的水平、“守正念”的自觉、“强服务”的理念、“重宣传”的意识,不断提高教育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一要知大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教育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知大局、识大体、顾大局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功。必须突出政治引领,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当前,关键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领会加强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改革发展、党管干部人才,使各级各类学校成为党领导的坚强阵地;深刻领会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地位,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深刻领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深刻领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不断增强自己的使命担当,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深刻领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原则,认清“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深刻领会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坚定自信,培养具有中国心、中国情、中国味的下一代;深刻领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维护发展教育公平,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需求;深刻领会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的鲜明导向,用改革破解难题,用改革激发活力;深刻领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作用,引导教师更好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
二要守正念。“守正念”就是要懂规律、知方法、行正道,做到知行合一。教育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一门“艺术活”,有其特殊的一套科学理论和教育规律。教育规律主要包括教育的发展规律、办学规律和育人规律。育人规律如因教施材、循序渐进、学以致用、以文化人,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懂得把教育规律转化为常识,内化为行动。
“知方法”,就是要学哲学、用哲学,不断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认识现状、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动工作。要行以人为本之道,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坚决摒弃“见物不见人”“见分不见人”教育模式,通过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每个孩子成为可塑之才、可用之材。为此要创设丈量教育、丈量学生、丈量政绩的新“标尺”,重点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改”。要行综合改革之道,系统性、协同性推进。习总书记说:“办好教育事业,家长、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谁都不是旁观者,谁都不能置身事外。”教育改革从来不是独行侠,要坚决打破“教育改、改教育”的内部循环死结,走全社会协同、支持与支撑之路,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要行情怀责任之道。教育是一项良心事业,其价值不能简单地用金钱名利来衡量,担负更多的是责任、爱心和奉献,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呵护,懂得静待花开,懂得宽容学生、善待教师、支持校长、理解学校。教师在过去是称“先生”的,能称得上先生,品行标准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教师的眼光应该着眼于“诗和远方”“育才造士,为国之本”,要有为师的大格局、从教的大情怀、育人的大智慧,追求的不应是自己个人得失,用自觉、担当和定力换得桃李满天下!
三要强服务。教育本质就是服务,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当前,要结合“三服务”活动,开展服务基层、服务师生、服务家长系列活动,重塑新时代新形象,办人民满意教育。要开展“以生为本、五心妈妈式”服务主题活动,核心是弘扬“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三大理念,落实学生选课自主权,落实学校“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四大服务保障体系,认真问一问:教室灯光亮不亮?食堂饭菜香不香?宿舍被窝暖不暖?图书室看书静不静?校园环境美不美?要开展“五讲五进”活动,即通过书记讲党课、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老师讲专业、学生讲感悟,走进课堂、走进社团、走进学生、走进家庭、走进心田,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网络、“三全育人”大格局。要开展“四个家”活动,提升家长育人理念,指导帮助家长形成三大理念:诚实守信是孩子人生真正的“第一粒扣子”,身心健康是孩子真正输不起的“起跑线”,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是真正影响孩子一辈子的“传家宝”。千万不要把孩子当作家长的私有物品,把孩子的成就作为家长炫耀的资本。
四要重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教育系统做了大量工作,但往往不会宣传、不愿宣传、不敢宣传。在信息社会,长此以往,老百姓听到正面的教育信息偏少,容易产生对教育工作的隔阂和误解,不了解教育的实情、学校的难处、教师的辛苦,一点教育负面舆情满天飞,造成教育形象受损、正能量被掩盖,正确教育理念被无情吞噬。教育系统要强化媒体意识、宣传意识,要知网、触网、用网。要提高
“xx教育”微信、网站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发挥教育政务联盟阵地作用,重视《中国教育报》《浙江教育报》《xx日报》以及“xx发布”“教育之江”等主流宣传平台,讲好教育故事,宣传教育改革的好经验好成效、优秀教师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塑造学校新形象、教师新形象、教育新形象,让教育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同志们,奋进新时代,改革再出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仰、信念和信心,大力弘扬垦荒精神,立垦荒之志,发垦荒之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加快推动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擘画新时代xx教育高质量发展美好蓝图,为建设“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作出教育人应有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