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救灾资金发放流程
梅里斯区救灾资金发放流程
1、灾情发生后,乡镇政府要向区政府提交灾情报告,同时每日要报灾情,有要灾情变化表。存档的为灾情报告和灾情变化表。区政府要向上级提交提交灾情报告,同时每日要报灾情,有要灾情变化表。存档的为灾情报告和灾情变化表。
2、乡镇和各村要根据本村受灾情况进行核查,确定转移人口、倒损房情况,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后,公示3-7天。
2、乡镇召开会议:乡镇研究抗灾、救灾工作及本乡镇需要救灾资金额度、救灾人口、救灾范围。形成记录存档。
3、乡镇救灾资金申请:根据乡镇党委会或政府会议研究决定申情救灾资金。题目:XXX乡镇关于生活补助的资金申请。
4、区民政府根据各乡镇的报告和申请向区政府申请,并进行灾情核查认定。
5、各村要根据区重建领导工作小组的核定情况,确定转移人口、倒损房情况,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后,公示3-7天。
6、省级资金下拨。
7、区民政府召开会议研究救灾款项的发放建议。并形成会议纪要。
8、区政府根据民政府及各乡镇申请、实情况召开会议,研究资金分配情况,并形式会议纪要。
9、下拨通知,民政府根据各乡镇的申请及核查情况下拨关于XXX乡镇救灾款物的通知。各乡镇存档一份。
10、乡镇召开会议:乡镇研究救灾款物详细的发放明细后附各村需要的救灾款物明细。
11、村级会议:研究本村需救灾款物的发放,后附个人名单
12、村级向乡镇提出申请:关于XXX村救灾款物的申请
13、乡镇根据村的申请向村里下拨救灾款物
14、村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本村需要的救为物资、转移人口、倒损房屋认定工作。
15、公示,按照上级的工作要求公示三到七天。
16、资金发放。
第二篇:民政社会救助救灾资金发放实施方案
柏树乡民政社会救助救灾资金发放实施方案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保障城乡特困群众基本生活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救助工作的总体要求
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障农村特困群众基本生活为目标,以规范程序、科学管理为重点,坚持政府救济、社会互助、子女赡养、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立足本地实际,积极采取科学、规范、有效的办法和措施。通过采取政府救助与社会互助相结合、生活救助与扶持生产相结合、定期救助与临时救助相结合的办法对农村特困户实行救助,努力构建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体系,使农村特困群众逐步摆脱贫困。
二、农村特困户救助的条件
1、发放对象为登记在册的城乡低保对象、城乡优抚对象、农村五保对象
2、未享受五保、低保待遇、无劳动能力、生活特别困难的孤独老人;
3、因痴呆傻残无劳动能力、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
4、因灾、因病等其它原因丧失主要劳力,致使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
三、救助资金发放流程
由乡民政办公室向乡党委政府提出救助资金、物品发放救助方案。领导会议讨论审批同意,并做会议记录存档。由乡民政办将救助资金下发至各村书记(领款村干部签字)。各村及时召开两委干部及村民代表会议对救助对象进行评议,确定特困救助对象,并张榜公示。群众公认后,救助对象本人在特困户救助表上签字按手印领取救助,同时村书记、主任、会计签字按手印。救助表一式两份,村委会留存一份,一份与村会议记录报乡民政办备案(参会代表必须在会议记录上签字按手印)。为了确保救助资金的安全发放,各片片长要对社会救助资金发放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落实到位。
四、救助发放工作要求
社会救助的发放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我乡各村干部要高度重视,确保把好事办好、办实,保证我乡困难群众救助足额按时发放;不得优亲厚友照顾亲属,不准擅自改变救助资金数额,不准以任何形式抵扣资金,不准截留、挤占、挪用救助资金,不准无故拖延发放时间,不准以任何理由增加救助对象负担。同时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对于工作不到位,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的村干部将严加处理。
第三篇:冬春救助资金发放流程
受灾家庭申请(申请报告报村居委会)
↓
村(居)评议【村居发放名册(参照附件2)、村居民主评议记录(附件1)、村居公示照片报镇区民政办】
↓
镇(区)审核【镇区发放名册(民政干事、分管领导签字,附件2)、村居民主评议记录(附件1)、村居公示照片、资金审批表(一式两
份,附件3)报市民政局】
↓
民政局审批【资金审批表(一份民政局存档,一份镇区存档,附件3)】
第四篇:资金发放及管理制度
资金发放及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镇民政资金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民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民政部门管理使用的救灾救济资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专项资金、城乡医疗救助资金、优抚资金及其他明确规定用于民政的财政性资金(以下简称民政资金)。
第三条 民政资金的会计核算适用于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
第四条 民政资金是党和政府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急需的保障资金,必须做到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优抚抚恤金用于优抚对象的优待抚恤、定期定量生活补助、优抚事业单位的建设和其他优抚政策落实。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用于解决城乡低保对象及其他城乡特殊困难对象的生活保障问题。
救灾救济资金用于特大自然灾害、灾民紧急抢救和“转移安置”,解决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无力克服和临时衣、食、住、医等生活困难,因灾倒塌房屋的恢复重建和损坏房屋的修缮补助等;农村五保供养金用于农村五保对象的吃、穿、住、医、葬等方面的保障需要。
城乡医疗救助金用于城乡特困群众重病、疑难病、慢性病的医疗补助救助。
第五条 优抚抚恤金: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参核退伍军人、革命伤残军人等对象,由民政局按标准分季度向财政局提供分配方案,经财政局审核,由民政局负责将资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优抚对象持证领取。现役军人的优待金由市民政局根据镇现役军人情况,拟定军人优待金分配方案,报市领导审批后拨付镇兑现到个人。
第六条 退役士兵安置保障金:民政局负责审核退役士兵档案,在核准符合安置政策、人数的基础上,按照市政府确定的安置标准报市政府纳入当年财政预算,将资金兑付到个人,报财政局备案。镇社事办负责造册发放工作,并将发放情况进行汇报。
第七条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1、城镇低保金的发放程序:本人申请→社区入户调查核实(民主评议、公示)→乡镇审核(公示)→民政局审批(公示)→社会化发放。
2、农村低保金的发放程序:本人申请→村入户调查核实(民主评议、公示)→乡镇审核(公示)→民政局审批(公示)→乡镇编制补助对象花名册→民政局核拨资金→社会化发放。
第八条 救灾救济资金(含捐赠资金):市民政局根据镇上报的情况,在据实核查的基础上,提出资金分配建议方案并与市财政局协商后,报市政府审定后,由市财政局将资金划拨到民政局,再由民政局拨付给乡镇。办理程序:救助对象申请→村委会审查→乡镇审核→民政局审批。救灾救济资金的发放:市民政、财政部门根据镇灾情、灾区群众自救能力等因素提出资金分配意见,报市政府同意后拨付到镇。镇在接到市上拨款文件后,根据灾情严重程度制定分配方案,编制发放花名册,在10个工作日内发放给灾民,冬春救灾资金在15个工作日内发放给灾民。不得用救灾资金抵扣其他费用。救灾资金物资原则上由乡镇直接发放,并由镇驻村干部及时通知救济对象,村级组织不得代领代发;对于无能力领取救灾资金物资的老弱病残人员,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直接将救灾资金物资送到救济对象家中,并妥善办理相关手续。
第九条 农村五保供养金:个人申请→村委会审查、公示、申报→乡镇审核→民政局审批发证、编制资金分配方案→财政局核拨资金实行社会化发放。镇在接到资金发放通知后,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发放化名册》、《五保供养证》的填写、审核,将当期五保供养资金及时发放到户。
对人员相对固定的(如:优抚、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和军队离退休人员、城镇退役士兵等),逐步通过银行实行社会化发放;对人员不固定或暂不具备发放条件的(如:救灾救济、医疗救助人员及偏远地区等),由市民政局和乡镇负责发放,便于群众监督。没有当事人明确委托的,不得指定人员转送或代领、互领。
第十条 按照“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社会化发放,资金直达个人”的要求,除退役士兵安置保障金由市民政局直接发放给个人外,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金和城乡医疗救助、优抚抚恤定补、救灾救济、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资金等直达个人的专项资金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乡镇社事办备案。
第十一条 镇社事办对市上拨付的民政资金要按照规定时限发放,按要求定期公开公示,及时报民政局核销。对帐上滞留的民政资金余额过大、单据未核销、未公开公示、问题未整改到位的乡镇,分配资金时只分配计划,待整改到位后再予拨付。
第十二条 对民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全面或专项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应视具体情况,提出处理或整改意见,凡涉及违纪违法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市审计局每年对民政专项资金审计一次,确保民政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镇社事办要建立民政资金台帐,及时掌握资金的使用情况,主动接受各级监督。
第十三条 所有民政资金的审批和分配,必须严格程序,杜绝暗箱操作、违规审批等现象的发生。市民政局负责资金的分配使用、划拨,审计、监察局负责对民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资金分配出了问题追究民政局责任,资金运行管理出了问题追究财政部门责任,资金使用出了问题追究乡镇政府及相关责任人责任。
第十四条对在资金管理使用中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理:
(一)对党员的纪律处分: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二)对国家公务员的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三)对违法违纪单位和责任人的行政处理、处罚:停拨或缓拨资金、收缴违规资金、没收违法所得、罚款。
(四)对违法违纪情节较轻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组织处理:口头告诫、书面告诫、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离岗培训、调离岗位、责令辞职、免职。
(五)对违法违纪党员同时又具有公务员身份的,应当同时进行行政处理和党纪处分;党员领导干部从重处分。
第十五条对在资金管理使用中违法违纪行为的责任追究:
(一)乡镇及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民政资金的管理、监督和使用负主要领导责任和直接领导责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工作人员负直接责任。
(二)对在审计、检查中发现的严重违反财经纪律,且未按审计、检查决定纠正、整改的部门,市政府给予通报批评,并追
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主管人员及其他责任人员的责任。
(三)对因监管不力、工作不实、底子不清、使用不当,贪污、私分、挪用、乱支、虚报、冒领的单位和个人,除追回经济损失外,还要视情节轻重,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其他责任人的责任,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监察机关对在民政政策落实、民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依法提出监察建议,责成有关部门或人员限期纠正,对拒不纠正的,严肃追究责任。
(五)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在民政政策落实、民政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中徇私舞弊、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责的,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涉及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六)对村干部在民政资金管理使用中有违纪行为的,由乡镇政府责令整改,逾期不整改者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向申请民政救助人员和民政救助户收取费用、索取钱物,经发现将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纪依法追究其责任,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一)民政专项款物不按规定审批、下拨和发放到户影响受灾、困难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克扣、冒领、截留、拖欠、挪用、贪污、虚列、虚支民政专项款物的;
(三)不按程序操作,擅自增减人员名额,或优亲厚友,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
(四)因管理不善致使民政专项款物遗失的;
(五)其他弄虚作假、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第十八条救助对象采取欺骗、贿赂等非法手段申请或获取民政资金(物资)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责令限期交回骗取的款物;情节严重的移交纪检监察或司法部门,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2011年救灾款物转向资金的管理使用发放情况自查报告
2011年救灾款物转向资金的管理使用发放
情况自查报告
呼伦贝尔市民政局:
根据呼伦贝尔市《关于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督查的通知》(呼民政发【2012】57号)精神,我局高度重视,及时进行安排。我局下发了文件,印发了表格,并在各苏木、镇进行自查的基础上,采取“查帐目、查手续与入户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对全旗2011年冬季以来的救灾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1年冬季以来救灾款的收支情况
(一)救灾款的收入情况
2011年冬季以来共收到上级拨付救灾款 万元。其中:呼财社[2011] 号拨
2011年冬令款 万元,呼财社[2011]2 号拨2011年春荒款 万元;市本级救灾2011年冬令和2011年春荒配套资金 万元。
(二)救灾款的支付情况
全市财政共计下拨救灾资金2200万元,具体情况: 万元。市社会福利厂100万元用于加工救灾衣被。另,市财政直拨400万元(永和100万元、吉县300万元)专项救灾资金,部分用于7月份风雹、洪涝灾灾民生活救助。
二、救灾款的使用管理情况
我旗所辖7苏木、镇2011年冬季以来救灾资金全部及时下拨各苏木镇,用于灾民救助。在救灾款的使用上,我们以春荒冬令灾民救助工作为重点,采取发放现金、面粉、衣被等形式,使灾民得到及时救助,采取保障了灾民越冬所需。在救灾款物的使用管理过程中:一是严格程序,规范发放,始终坚持“户报、嘎查评、苏木审、旗定”和“以户计灾,以户救灾,民主公开”的原则。基层发放救灾款时,不论是发放现金还是实物,都将数额公开。二是坚持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被救助对象普遍使用了《灾民救助卡》。三是专款专用、及时发放。救灾款是用于安排灾民生活的专项款、救急款,是灾民的救命钱。为了切实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提高救灾资金的使用效率,各级各部门以最快的速度兑现落实到灾民手中,做到不拖、不欠、不截留、不挪用。四是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民政部《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办法》。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是对灾民的受灾程度、受灾人数、自救能力等底数掌握还不够准确细致,因此在帮助灾民恢复生产、生活保障方面,措施还不够十分有力。
二是救灾款物的发放上还存在着平均分配的现象,发放救灾款物时标准不够具体明确。即什么程度的灾害应该发放多少救灾款粮才能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没有相应的标准,盲目性、随意性较大。
三是个别苏木镇市灾民救助卡的发放、填写不规范。主要表现是苏木镇民政助理员将灾民救助与特困救助混淆,填写日期和发放人不具体,担心灾民无休止的持卡要求救助。
四是旗局救灾工作人员流动性大,苏木、镇民政助理员兼职过多、业务生疏给救灾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建议市局定期对救灾人员进行专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