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2008年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全5篇)

时间:2019-05-13 18:32: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爱问2008年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爱问2008年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一篇:爱问2008年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

2008年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 体系建设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2008年,省财政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为规范项目申报和资金管理,特编制本项目申报指南。

一、项目建设内容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内容包括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标准体系建设、例行监测、农产品认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包括标识推广、市场监督检查、宣传培训、市场调研、信息发布、事故应急等内容。

(一)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

省上统一配发设备,设备配备原则是能够对当地水质、土壤、大气等农业产地环境进行常规分析,对优势种植产品农药残留和畜、水产品兽(渔)药残留的检测,对农药、化肥进行常规检验。

(二)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

2008年计划开展4次例行监测工作,累计抽检各类农产品样品2960批次,其中:蔬菜类产品2240批次,畜禽产品560批次,水产品160批次(已安排)。

(三)标准制修订 2008年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项目,主要制定农业基础标准、农(兽)药等污染物残留限量及检测方法、农业环境控制、投入品合理使用、大宗特色农产品分等分级、农产品包装与标识、通用生产管理规范等标准,计划安排40项左右。

(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2008年,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一体化认证,继续做好到期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的复查换证工作,力争在数量和规模上有一个新的提高。

做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试点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总结验收工作。

(五)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建设

2008年,在做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的同时,开展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县建设工作,优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基础条件。

二、申报条件

(一)检测体系建设

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项目申报单位必须是经编委批准成立(要求是综合性检测中心,职能必须农、畜、水产品),并已通过计量认证或2008年年内可以完成计量认证的检测中心。有开展对主要农产品检测的基本设备和检测能力,并已开展正常检测工作的机构。2007年已扶持的市(州)不得重复申报,平凉市可再申报20万元以内的设备配置项目。以市(州)为单位只能申报一个综合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项目。

(二)例行监测

1、申报单位必须通过省级计量认证;

2、申报单位必须是经省农牧厅审查认可,并委托承担相应的检测工作的。

(三)标准制修订

1、申报单位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2、申报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工作基础。

(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此项目仅限于承担种植业产品、畜牧产品、水产品认证业务的省农业环保站、动物卫生监督所及渔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申报。

(五)标准化示范县(场)建设

1、示范品种。申报的示范品种仅限1种,具体品种为:种植产品包括蔬菜、水果、中药材、马铃薯四类产品;畜禽产品包括生猪、奶牛、蛋鸡等三类产品;其他名特优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2、示范规模。马铃薯、蔬菜、水果以县为单位,种植面积不少于10万亩;中药材以县为单位,种植面积不少于5万亩或单品种种植面积不少于3万亩;畜禽养殖中奶牛存栏不少于1000头,生猪年出栏不少于10万头,蛋鸡存栏不少于30万羽。具体示范规模另定。

3、产地环境。有较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项目区内没有工业“三废”污染源,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要求,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等。

三、申报数量和补助标准

(一)检测体系建设

市(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限报1个项目,资金规模控制在40万元以上。主要购置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不搞土建。

(二)例行监测

各检测单位申报承担的检测品种和检测数量不能超出自身能力范围。具体按省农牧厅《关于开展2008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的通知》(甘农牧〔2008〕94号)下达的检测任务申报。蔬菜类产品检测一个项目补助200元,畜禽产品和水产品检测一个项目补助500元。每个产品检测2-3个项目。

(三)标准制修订

每个市(州)推荐数量不超过3个,厅属单位上报数量不超过2个。制定新标准的项目每个补助经费为1.0万元,修订标准的项目每个补助经费0.5万元。

(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根据省农牧厅统一安排的认证工作量,每个新认证产品补助经费0.2万元,认定产地每个补助经费0.4万元,复查换证产品和产地每个补助经费0.2万元,一体化认证每个补助0.5万元。

(五)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项目

每个市(州)推荐数量为1个,每个项目的补助经费为10万元。

四、资金补助方式

检测体系建设项目资金全部由省上统一组织进行政府采购,购置必要检测设备配发各地检验检测机构。

例行检测、标准制修订、无公害产品认证等项目,各单位根据省上下达的任务先开展工作,工作完成后省财政厅、省农牧厅进行审核,根据工作完成情况按标准下达拨付资金。标准化示范县(场)建设参照农业部对同类项目的管理办法,先下达资金,后按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程序组织验收。

五、申报书应提交的附件

1、检测机构通过计量认证的证书复印件(检测体系和例行监测项目提供);

2、机构成立批文复印件(检测体系建设项目提供,要求提供综合性检测机构批文);

3、省农牧厅委托承担检测和认证工作的文件复印件(例行监测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项目提供);

4、现场检查员证书复印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项目提供)。

5、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产地认定(合格评估)证书(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场)建设项目提供)。

空格号

第二篇:爱问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项目工作总结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项目工作总结

自治区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

一、项目完成情况

200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项目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工作站建设3个分项目。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制定(修订)广西种植业地方标准。本项目部门预算安排100万元。本项目支出:制定广西地方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标准补助经费94.5万元,主要用于标准制定(修订)的调研、起草、征求意见、验证、修订、审定等工作;标准制定编写工作培训班等管理费5.5万元。重点是制订我区名特优新水果、蔬菜等主要优势和地方特色农产品的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配套完善地方标准,确保我区主要农产品特别是地方名特优农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都有标准可遵循。实际全年组织制定广西地方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标准70项.其中,农产品质量标准10个、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50个、农产品病虫害测报及防治标准10个。其中,有《香蕉生产技术规程》等60项地方标准通过了专家审定,目前正在报批当中;有《绿色食品--荔枝生产技术规程》等58项(含上年结转48项)通过了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审定并批准发布,其中10项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是全国第一批地方绿色食品标准。举办标准制定编写工作培训班一期,参加培训人员60人。此外,由我厅负责起草制定的《荔浦芋》等3项行业标准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专家审定。

2、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本项目部门预算安排100万元,本项目支出主要用于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包括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检查员现场检查、材料审查、统一评审、组织认定、证书和牌匾制作等33万元,50个申报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地认定环境检测补助35万元,70个申报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质量检测补助7万元,16个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验收及现场查定补助8万元,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监测和监督管理10万元,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业务知识培训班等7万元。

全年组织创建了30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其中粮食7个、蔬菜9个、水果7个、茶叶和中药材各1个、糖料蔗3个、桑蚕2个;组织建设100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其中粮油22个、蔬菜(包括食用菌)39个、水果13个、茶叶3个、中草药5个、花卉7个、桑蚕6个、糖料蔗5个,示范面积达到400万亩。全年实际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58个,认定面积达613.05万亩,超额完成63.05万亩,完成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6个,产量达70万吨,超额完成26个;分别举办了广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检查员培训班和广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评审专家知识培训班共培训人员250人,其中有157人获得了“广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检查员资格”证书.3、开展名牌产品认定工作。本项目部门预算安排100万元,全年实际支出90.7万元,年终结余9.3万元。本项目支出主要用于组织开展优势特色品牌农产品市场调研,专家实地考察、制定考评指标体系等10万元,品牌农产品宣传、奖励扶持名牌(优质)产品生产企业30万元,开展名牌(优质)产品培训和监管15万元,申报名牌产品检测费补助5万元,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18.7万元,开全区推进品牌农产品工作现场会等12万元。

通过组织开展农口类广西名牌产品、优质产品的评审认定工作,积极培育农产品品牌,扶持发展品牌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品牌农业的发展。根据今年名牌产品申报目录对43个企业申报的54个水果及其制品类、蔬菜及制品类,罗汉果及其制品、桑蚕茧及生丝、肥料、农药等6类产品进行综合评价及认定,其中有10个产品获得广西名牌产品称号,22个产品获得广西优质产品称号。全年共有15个产品获得或正在申报原产地证明商标、原产地标记、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同时,对广西30多个名优水果品种进行鉴评。

4、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本项目部门预算安排100万元,因按照全区蔬菜质量安全工作现场会的部署和要求,以蔬菜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工作为重点,要在全区14个地市开展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工作,项目经费不足,经请示领导同意从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完善项目经费(300万元)中调出200万元,故项目部门预算安排改为300万元,其中,购买30套上海复博CL-BIII型蔬菜农药残留速测仪及配套计算机和打印机等设备75万元,仪器设备的采购,实行统一招标,开展色谱定量检测监测药品补助140万元,20个市场及30个市、县蔬菜农药残留速测监测药品补助70万元,工作培训及全区蔬菜安全现场会等15万元。按照全区蔬菜质量安全工作现场会的部署和要求,以蔬菜质量安全测监测工作为重点,先后于2月和8月分别为14个市及16个县(市、区)农业局统一配备了30套上海复博CL-BIII型蔬菜农药残留速测仪及配套计算机和打印机等设备,并举办了两期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达80多人并经考试合格获得上岗资格证书。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启动开展农药残留检测监测工作。从2月份起,组织全区14个市每月统一开展快速定性检测,并实行计算机联网,对检测结果即时监控;从8月份起,定期组织自治区、有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开展色谱定量检测监测;从9月份起组织16个创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每月统一开展快速定性检测。并及时对检测监测结果认真进行统计分析和通报,对存在问题追根溯源加强整改,同时抄报、报送自治区、各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自治区有关部门,此项工作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肯定和支持。此外,还组织对全区20个重点市场进行上市蔬菜农药残留定点监测。开展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工作。通过建立监测制度、创建专销网点、实施追溯和承诺制度,积极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一是组织对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主要农产品批发(农贸)蔬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进行定期检测和随机检测等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确保农产品采收上市前和市场销售前质量安全符合有关标准要求。二是组织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和无公害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进行抽检,保障无公害生产与消费。三是积极探索实行无公害农产品等“放心农产品”连锁经营、集中配送和建立专销网点。

(二)建设自治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和市级检测分中心。本项目部门预算安排400万元,其中, 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完善项目100万元,梧州、玉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分中心建设300万元,重点是完善建设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和建设梧州、玉林等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分中心,逐步建成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网络。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验检测体系。

1、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完善项目。项目经费100万元,其中:检测中心大楼用电增容59万元,由南宁市供电局承建安装;购置检测中心大楼办公、培训家具35万元,通过内部议标方式选择在广东大雄家具公司采购。项目形成固定资产75万元以上。项目的实施,如用电增容、家具等采购后使得检测中心大楼能够运转起来,能够按照农业厅的要求开展各项检测任务。一是科学准确开展农药残留定性定量检测。按《2004年广西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方案》、《广西蔬菜质量安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检测中心承担北海、钦州、防城港和百色四个市的例行监测任务。完成4次监测共880个蔬菜样品的检测,包含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乐果、敌敌畏、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等18个农药成分。二是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按全区2004年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方案要求,检测中心利用RP-410型、CLB-Ⅲ型两种速测仪,共检测了叶菜、果菜、豆菜等5大类63个品种1765个/批次蔬菜样品,超标样品159个,超标率9.0%。同时,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于2004年10月30日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之际正式挂牌成立。

2、梧州、玉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分中心建设投资300万元,每个分中心15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室大型仪器购买和实验室配套设施建设等,不足部分由市级财政解决。投资主要用于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实行统一招标,每个分中心仪器采购110万元。实验室基本建设及设施、人员配备的经费主要由地方财政配套解决,梧州市地方财政配套150万元,玉林市地方财政配套100万元,自治区对每个分中心补助40万元。梧州检测分中心建设地点在梧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实验室建筑面积1000m2,玉林检测分中心建设地点在玉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实验室建筑面积1200 m2。自治区采购的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由广西云龙招标公司组织招标,按合同要求两个分中心的仪器均为:进口气质联用仪和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国产原子吸收光谱仪(北京通用普析公司)、原子荧光光谱仪(北京吉天公司)各一台套,合计金额216万元。这些仪器已于2004年十一月上旬到货,现梧州分中心已安装调试完毕,可以运行,玉林分中心正在安装调试,预计3月底可以试运行。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检测工作站建设。本项目部门预算安排400万元,全年实际支出379万元,年终结余21万元。其中,拨给14个市58个县的运转补助等经费为70万,购买仪器、车辆及所需设备和酶片的费用为156万,培训20万,其他费用33万元。在32个县(区)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建立200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检测工作站,配备专门检测车辆,加强对生产源头蔬菜农药残留进行快速检测。完善2003建成的10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工作站建设。8月底举办了岗前培训班,对南宁、崇左、百色、玉林、钦州、北海、防城港等14个市的460多名有关人员进行了培训;9月底已将所有车辆仪器设备及资金及时发放到位,使新建站得以运转;编印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工作站工作手册。新建的200个流动工作站和2003年建立的106个流动工作站正在逐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据统计目前流动工作站的站点已遍布全区14个市的58个县(市、区)的200个乡镇,监控着全区的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监(检)测网络已基本形成。截止年底,共计监测9062次,培训11.94万人次,宣传1.26万人次,技术指导18.4万人次,检测样品7.74万份,合格样品数7.29万份,合格率为94.26%,发放延期采收通知单4440份,以每亩抽检一个样本,平均亩产2000公斤计,相当于阻止了8880吨农残超标的蔬菜采收上市,避免了生物资源的浪费,维护了公民的健康权。

二、项目取得成效

(一)标准的制修订步伐明显加快。继2003年由我厅提出并起草制定的30项广西地方种植业标准获得批准发布后,今年又有58项通过了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审定并批准发布,其中10项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是全国第一批地方绿色食品标准。还有60项地方标准通过了专家审定,目前正在报批当中。至此,我厅自2002年组织开展农业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以来,已累计制修订广西地方种植业标准148项。此外年内由我厅负责起草制定的《荔浦芋》3项行业标准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专家审定。

(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目前全区已累计组织创建了50个全国、自治区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建设了200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示范面积约600万亩。此外,还积极争取农业部立项支持,承担了扶绥县糖料蔗、柳江县蔬菜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以及南宁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快了我区农业标准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年示范带动全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2500万亩。2004年底经组织专家组对8个国家级示范基地县进行检查验收,全部达到基地县创建标准。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初步形成。目前我厅已建成能够承担农产品产地环境和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执法监督工作的质检机构5个,建成或在建市级检测分中心6个,全区近1/3的县(市、区)建起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300多个乡镇、生产基地建起了快速流动检测室,约100个主要农产品批发、农贸市场和超市建成了蔬菜农残检测室,全区初步形成了自治区、市、县、乡、基地(市场)农产品(蔬菜)质量安全监测网络,检验检测手段日趋完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当中。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2004年我厅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全面增强了各地、各部门的质量安全意识。各地通过及时查找存在问题和追根溯源,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整改,使我区蔬菜质量安全状况得到根本好转。据统计,全区14个市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法定性监测平均合格率由2月的65.48%上升到了下半年的90%以上;下半年色谱法定量监测平均合格率稳定在87%左右。全区16个蔬菜基地县下半年快速法定性监测平均合格率达到90%以上,流动工作站蔬菜农残检测平均合格率达到94.3%。全年农业部对南宁市蔬菜质量安全进行了5次例行监测,平均合格率达到89.3%,列全国37个重点监测城市的第28位,比上年大幅度提高,得到了农业部领导的充分肯定。此外,由农业部组织对我区8个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了8批次抽检,共抽检样品总数190个,平均合格率蔬菜为90.8%、水果为85%、茶叶为100%。年内我区没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责任事故,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期间也没有发生一起因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而引起人员中毒的事件。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全年我区各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种植业生产基地有58家、面积达到613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5倍和11.5倍。截止2004年12月底,全区累计共有90家企业(单位)的689万亩生产基地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全年有76个产品获得农业部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比上年增长了6倍多,年产量达67.66万吨。年内组织全区43个单位、六大类共56个产品申报广西名牌产品、优质产品认定,其中有10个产品获得广西名牌产品称号,22个产品获得广西优质产品称号。全年共有15个产品获得或正在申报原产地证明商标、原产地标记、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

三、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

(一)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县工作没有专项经费。创建基地县工作除我们帮助解决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的检测经费外,部份县财政拿出的经费很少,造成一些县创建工作力度不强,积极性不高,定程度上制约我区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进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及分中心的建设。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力度有待提高。目前,全区开展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农业厅除提供检测设备外仅补助检测药品,监测工作由各地市、县农业局自己完成,由于一些市、县农业局经费严重不足,对监测工作意见较多,工作积极性不高。

(三)部份检测中心一些老化农药质量分析色谱仪器,需要及时更新,对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检测项目要及时进行计量认证并加快实验室认证以及部级中心申请进程,保证检测数据具有法律效力。

(四)一些乡政府对流动工作站工作重视不够。个别乡政府领导有挪用检测车辆的现象,影响了流动工作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目前流动工作站主要靠上级的财政支持才能运转,如何能使它逐步进入自我正常运转还有待进一步摸索。

空格号

第三篇:爱问2011年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工作计划

附件1:

2011年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

建设项目工作计划

为扎实推进2011年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建设工作,不断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着力构建垦区、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农垦示范带动作用,按照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农垦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垦专业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工作目标,坚持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任务,把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作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措施,按照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追溯的要求,以垦(热)区 “三品一标”认证企业、标准化示范农场(园区)为重点,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进一步完善制度、理顺机制,优化系统、拓展功能,扩大范围、提升质量,加大宣传、促进对接,加快推进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建设,为构建垦区、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一体化保障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目标要求

(一)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抓好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推广与应用,力争到2011年末,全程可追溯企业数量扩大到150家,可追溯产品种类扩展到8大类、160个品种;实现信息有记录、质量可监管的企业数量达到300个,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适用面和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追溯产品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健全覆盖项目管理全过程的制度体系,提高项目建设、运行与管理质量;按照优化界面、简化操作、科学实用、分类管理的原则,优化软件系统,促进追溯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体系的有机融合,提高追溯系统使用效能;运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信息采集准确性和易用性,提升企业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三)作用效益进一步显现。通过技术支持、个性服务、产业联合等形式,加强垦地合作,充分发挥农垦在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以通过项目总结验收、能保证持续有效上传生产关键信息、规范使用追溯标识的可追溯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探索建立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可追溯企业集群,打造优质安全可追溯品牌,体现可追溯企业社会责任,促进可追溯农产品优质优价。

三、重点工作

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项目工作组、省级主管部门、项目承担单位和质量检测机构要根据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积 极主动抓好相关工作。

(一)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项目工作组。在农业部农垦局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理顺工作机制,重点在完善工作制度、科学项目管理、优化系统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加强标识监管、推进市场对接等方面组织开展工作。

1.完善制度。一是在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发布《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验收办法》;组织修订《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信息管理办法》、《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标识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组织制定《农垦追溯企业后项目期管理办法》,为规范项目管理提供保障。二是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交换接口规范》农业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为规范行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行为提供技术依据。

2.项目管理。一是组织召开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工作会议,统一思想、推进工作。二是继续组织做好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培训、指导、验收、总结、经费监管等工作,重点在形成制度化、电子化管理模式上下功夫。三是组织开展追溯标识使用权的申请、授予、监管、年检等工作,推进标识的使用和管理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四是组织开展项目总结验收,积极探索建立后项目期可追溯企业运行与监管模式,切实巩固项目建设成果。五是积极引导省级主管部门、部级质检中心在项目建设和农产品质 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发挥指导、监督、服务等作用,促进全国垦区、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再上新台阶。

3.系统建设。一是优化现有信息系统、完善农垦农产品质量综合监管平台,重点提高系统和平台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构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多种监管模式提供借鉴。二是根据不同类型企业需求,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强信息系统个性化功能开发,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推动追溯工作可持续发展。三是指导新建项目单位开展设备配置、网络建设等工作,优化实施方式、提高实施效率。四是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壮大技术人才队伍。五是做好对部级数据中心日常监管和数据安全和运行质量的维护工作,解决中国电信短信查询问题,确保数据可实时查询和监管。六是加强与海南等地方农业部门合作,开发建设以农户为主体、以责任追溯为主线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创新追溯模式,加快地方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4.研究推广。一是及时总结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结合国际通行做法及我国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政策,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元化农产品质量追溯模式。二是探索建立可追溯企业与市场流通企业的合作平台,促进可追溯农产品与市场对接,扩大社会影响力。三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对项目建设成果的宣传报道,广泛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理念。四是加强农垦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网站建设,增设栏目、美化页面,扩大信息发布数量,提高信息发布质量,增强消费者参与程度。

(二)省级主管部门。在农业部的统一领导下,以项目为抓手、扎实做好本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重点在项目管理、指导服务、示范宣传等方面务实推进各项工作,切实发挥垦区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示范带头作用。

1.建设省级管理平台。项目建设单位达3家以上的垦(热)区,应明确机构、专人负责省级质量安全监管平台的建设与项目的日常监管。要以监管平台为依托,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本辖区内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全过程的指导、监督与控制。鼓励具备条件的垦(热)区建立省级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中心,专门负责本辖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

2.项目管理。一是组织推荐上报2011年项目创建单位和2012年项目建设单位,按要求组织做好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工作。二是协助完成项目建设期和总结验收工作,对在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负责组织整改到位;组织完成本辖区内项目单位的考核工作。三是组织本辖区内通过建设期验收并完成改进的项目建设单位开展追溯标识的申请、资料初审和推荐上报工作。四是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五是对辖区内项目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3.运行监管。一是对本辖区内追溯信息系统运行、标识使用等情况进行定期监管,不定期进行实地核查,按时上报监管报告。二是指导创建单位结合生产实际认真落实生产记录制度,及 时反馈建设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为建立产地准出制度做出有益探索。三是运用网上填报系统做好本辖区内“三品一标”产品认证等质量安全工作情况的填报和管理工作,扩展追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提高自身监管能力。

4.示范宣传。一是加强与地方农业部门的沟通,带动地方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追溯制度建设。二是与新闻媒体建立合作,不同途径、多种模式宣传项目建设成果。三是组织本辖区可追溯企业参加各类展销对接活动。

(三)项目承担单位。在农业部和垦区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重点做好项目建设、系统运行管理、成果宣传推广等工作,确保质量安全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项目建设单位。一是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切实发挥制度保障作用。二是要建立起符合本企业生产实际、科学实用的追溯系统,确保追溯制度持续运行。三是要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加强生产档案的管理,及时准确记录、传递生产关键信息,在农产品种养期间原则上保证每月报送两次信息,加工销售期间实现实时信息上报,确保消费者所查询的质量安全信息真实、有效、及时。四是要按制度要求,规范使用项目资金,及时上报工作总结。五是要做好与销售企业的市场对接工作,努力提高可追溯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有条件的企业,可在大中城市建立可追溯产品专卖店、销售专柜,努力提高可追溯产品 市场认知度。六是通过项目总结验收的可追溯企业,要积极参与可追溯集群的建设,共同打造农垦可追溯品牌。

2.项目创建单位。一是要积极参加部、省举办的相关培训活动,熟练掌握信息填写及报送要求。二是要按照我部要求,及时填报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关键信息,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记录制度和产地准出模式,为构建我国农产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做出积极探索。

(四)质量检测机构。在农业部的统一领导下,重点做好对指定项目单位的产品检测及质量监管工作。

1.产品抽检。制定2011年工作计划,对指定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创建单位进行定期抽检及质量管理指导,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被检测单位反馈检测报告,并及时通过农产品质量监管平台填报检测结果。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被检测单位沟通,提出改进建议,充分发挥质检机构技术支撑作用。

2.质量监管。一是利用监管子系统,对项目承担单位填报的质量信息进行定期监控、综合分析,按时出具质量控制分析报告,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二是针对追溯企业生产、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和隐患,协助企业完善质量控制方案,提高企业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保障能力。各项目单位应充分认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 好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把项目建设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上,加强领导、常抓不懈。省级主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质检中心要建立主要或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的工作机制,统筹各方资源,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将职责落实到部门、将任务分解到人员,形成领导有力、责任明确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业务能力。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建设涉及到生产、质量、市场、信息等多个部门,各项目单位应加强学习研究、提高综合能力。省级主管部门要全面把握项目建设要点,熟练使用监管系统,重点在项目把关、运行监管、制度建立等方面提升能力;质检中心要加强对质量安全标准的研究,结合追溯企业产品生产实际,提高指导服务能力;项目建设单位、创建单位要加强对管理和技术骨干的培养,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形成一支能规范使用追溯设备、准确记录追溯信息、确保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线人才队伍。

(三)加强合力形成,提高执行能力。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涉及到行政、技术、企业等不同层面,各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追溯制度建设。省级主管部门要建立完善网上监管制度,加强对项目单位的监管,准确掌握追溯产品生产情况、网上信息填报情况、追溯系统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解决;质检机构要及时开展产品抽检、填报检测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汇报;项目单位要按照工作计划要求,明确任务目标、细化责任分工、强化工作落实,按时保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四)加强开拓创新,提高发展能力。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工作。各项目单位要围绕垦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充分发挥追溯体系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升现代农业管理水平、促进现代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开拓视野、创新理念,把项目建设与标准化示范场(园)建设、“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和市场体系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拓展追溯系统发展空间,充分发挥项目综合效能,为加快垦区、热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空格号

第四篇: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防控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的供应链管理

所谓现代农产品供应链,是以超市为龙头,由连锁超市、农产品供应商、供应商的直属农场和协作生产农户为主要参与者的农产品供应链。

由于农产品供应链的链条长,由超市经营农产品,进而实现基地建设,不仅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而且在目前有关部门对农业环境污染立法不完善和执行难的制度空间下,可以把源于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要转化为利益动力,传递到整个供应链体系中,利用“优质优价”的机制,实现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者的激励。同时还可以排除价格信号“失真变形”等问题,探索一条借助超市等企业运用“看得见的手”的制度因素,来治理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路子,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式防治模式,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农业环境健康、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面,今后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充分重视超市作为现代农产品供应链在提高食品质量安全和防治农业环境污染的积极作用,努力倡导超市零售业态的发展,特别是大型连锁超市的大力发展。

2.鼓励超市等供应链关键节点组织按照“一体化”经营模式进行联结,发展“超市农业”,建立比较稳定的有数量品质标准的产品供求关系;鼓励在农户与公司之间采用合同生产等契约模式,使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超市供应商能够获得安全优质农产品,在帮助合同农户获得稳定高收入的同时,又保护了农业生产环境。

3.鼓励农户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广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组织模式,促进农户与现代农产品供应链的联结,逐渐改变农户小规模、分散化的局面,提高农产品供应链效率,促进各种保证农产品质量和产地环境安全的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集成使用,缓解和防治农业污染。

六、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当前,农业污染防治实践普遍显示,许多好的技术模式被束之高阁,无法实施。因此,防控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不应仅考虑技术层面的问题,还应考虑政策层面的问题,要进一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建立经济激励机制;二是实施政策调控措施;三是构建高效管理制度;四是建立政府、市场、社会联动机制;五是制定法规保障体系。

第五篇: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实际行动迎接奥运会的到来。该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员制度,在各乡镇(街道)配备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员,负责对本辖区范围内农资经营户,农产品生产、加工、经销单位和个人进行监管。

农产品质量安全员具体承担四大职责:一是对本管辖区域内的农资、种子、兽药等经销户进行日常的进货或进场等相关的票证检查,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方可销售;二是对不符合要求的相关产品禁止其在管辖的区域内销售,并把相关情况及时上报;三是对本区域内销售的相关产品定期和不定期地配合区执法大队人员进行抽检;四是监督经销户进行进货和销售记录,建立购销登记台帐等,以便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同时,区农业局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员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员必备的相关工作技能。目前,首批12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员已正式上岗。

下载爱问2008年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爱问2008年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产品质量安全

    章力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展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巡视员 章力建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业。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

    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情况

    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情况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情况。全市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23个,其中市级1个,县市区级12个,乡级10个,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市级4人,县市区级2......

    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基础薄弱。 监督管理不力,缺乏严格的生产技术标准、检验检测制度和监督机制,致使不合格的农产品进入市场。 2、 3、 4、 农产品生......

    创建省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批发市场实施方案

    创建省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批发市场实施方案X蔬菜批发市场X年被省食药局确定为全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达标第一批创建市场。X年X月,县委、县政府下发了《X县创建省......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语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语(一): 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标语 1、齐心协力抓农产品质量,真心实意保消费者健康 2、关爱生命,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 3、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4、加强农......

    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集锦(精选合集)

    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范文集锦五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承诺书,承诺书本身虽无法律效力,但有约束作用,签下承诺书,就得考验诚信。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承诺书......

    【精华】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大全

    【精华】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4篇在当下社会,承诺书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承诺书通常是要求以书面订立的合同,其承诺也必须采取书面形式。那么,怎么去写承诺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合集七篇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篇1 为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