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职人员岗位廉政风险防范基本知识
公职人员岗位廉政风险防范基本知识
(供参考)
一、岗位廉政风险的含义
岗位廉政风险主要是指党员干部在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或者是:实施公共权力的主体可能产生或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可能性。
二、岗位廉政风险主要种类及其表现形式
岗位廉政风险主要有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产生的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行为过程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
1、思想道德风险
思想道德风险指因私欲、私利等自身思想道德偏误或因亲情请托等情节,可能造成个人行为规范或职业操守发生偏移,行政管理行为失控,或授意他人违反职业操守,导致行政行为结果不公正不公平,行政行为对象利益受损或不当得益,构成“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
主要表现为: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低;背离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阳奉阴违、我行我素,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
2、制度机制风险 制度机制风险是指由于缺乏工作制度的明确覆盖,工作程序的明确规定,工作时限、标准、质量的明确约定,工作程序不规范,个人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缺乏有效制衡和监督制约,可能造成行使权利失控,行政行为失范,构成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
主要表现为:未能根据改革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需要,及时完善和认真执行各项制度,造成部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贯彻落实不到位;部分机制缺乏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约束力和监督力的作用不明显,不能形成有效的常规化工作措施。
3、岗位职责风险
岗位职责风险是指由于岗位职责的特殊性及存在思想道德、外部环境和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实际风险,或者由于工作对象、服务对象、行业所谓“潜规则”对正确行使权力的干扰,或者为了达到行政结果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目的,行政管理对象可能对相关行政人员进行利益诱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常影响,可能造成行政人员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或不作为,导致行政人员行为失范,构成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
主要表现:不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行不到位;违反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违反民主集中制,独断专行或软弱放任;失职渎职、不作为或滥用职权等。
4、行为过程风险
行为过程风险是指干部职工在执行决策、行使权力、开展服务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流程设计不规范不科学,由于监督不到位是产生消极腐败行为的可能性。
5、外部环境风险
外部环境风险是指干部职工面对外各种诱惑,可能产生消极腐败行为的可能性。
三、查找岗位廉政风险的方法
(一)依据:主要依据《廉政准则》、部门惩防体系实施办法、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以及其他党纪条规和部门法律法规。
(二)方法:
1、思想道德类风险查找:主要围绕《党章》关于党员义务、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体的基本备件、《公务员法》关于义务和责任规定的相关内容以及公职人员其他各项规定。
2、岗位职责风险查找:主要围绕岗位职责、廉政职责的具体内容,从履行职责、服务审批、表态决策、资源调配、财务处理、物资采购、基建等方面查找。
3、制度机制风险查找:主要围绕上级要求和部门的工作需要的实际,围绕工作流程和办事程序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围绕管理和制度的缺失和不管用的情况。
4、行为过程风险查找:主要围绕干部在为民服务过程中不规范、不科学的情况,对照公职人员行为规范,结合查处的典型案例,围绕监督不到位时产生消极腐败行为的情况进行查找。
5、外部环境风险查找:主要围绕干部交友、干部与社会各类机构、组织、人员的联系等外部环境方面查找。
(三)构成和表述方式
每个风险点查找由风险源、风险点、危害性三个要素组成。表述方式比如:由于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风险源),造成思想退步、信念滑坡(风险点),在处理事务时不能从政治上看问题(危害性)。
(四)等级划分
岗位廉政风险发生几率或危害损失程度越大,其风险等级就越高。主要依据廉政风险点的个数对行政权力进行廉政风险等级评估,按照风险大小,由高到底,分为A、B、C三个等级。有3个及以上廉政风险点的行政权力一般确定为A级;有2个廉政风险点的行政权力一般确定为B级;有1个廉政风险点的行政权力一般确定为C级。
四、制定防范措施
(一)防范思想道德风险,要着力抓好党员干部的经常性学习教育、落实廉政教育长效机制、加强人文关怀,实施对各级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方面的日常化监督。
1、加强教育培训。采取举办培训班、讲党课、报告会、专题研讨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好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并将开展情况记入学习教育台帐。做好学习笔记的检查工作,促进党员干部养成自觉学习、自省自励的习惯。
2、落实廉政教育长效机制。采取谈心、互帮互助等形式,随时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在党员干部面临职务任免、岗位调动、家庭发生重大事项等人生重大关口时,及时进行警示、告诫。
3、坚持以人为本。从政治、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爱护、帮助党员干部。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创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
4、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通过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等方式对党员干部作风情况进行考核。
5规范党员干部日常行为。将党员领导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等八小时之外的表现纳入管理和监督范围。
(二)防范制度机制风险,要建立综合监督机制、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落实现有各项规章制度。
1、建立综合监督机制。单位纪委(纪检组)、部门机关纪委、纪委委员要积极参与到各项工作的决策、执行过程中,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法定程序实施,并核查工作落实结果,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监督。
2、完善制度体系建设。针对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以及工作初中中暴露出来的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指导、敦促和责令限时改进和完善制度机制,必要时进行通报。
3、做好现有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要以规范权力运行,提高执行力为根本,以有效落实组织人事制度、财务制度、“三重一大”制度,采购和招投标规定为重点,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办事公开,规范公开内容,公开办事程序和结果,提高工作透明度。通过听证质询、办事公开、权力制衡等办法,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和民主监督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缩小和规范自由裁量权。
(三)防范岗位职责风险,明确党员干部职责范围内的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加大对涉及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1、全程监督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提高工作透明度,确保干部考察的全面性。建立和完善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加大对违规用人行为的查处力度,严肃追究用人失察失误者的责任。
2、严格财务审批。重要经费支出、对外投资和资产处置等事项,特别是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加强成本费用和公务消费的控制管理,公务活动招待费的支出情况应定期进行公示。对财务状况,要开展经常性审查,重点审查公务活动招待费、对外投资和资产处置等事项的财务运行情况,及时纠正不合理的支出。
3、公开岗位职责,推行公开承诺制。党员干部要针对廉洁从政、履行“一岗双责”、强化自身作风建设等方面做出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四)防范业务流程风险,要明权确责,细化工作环节,明确相应的责任人,强化内部监督。
(五)防范外部环境风险,要强化社交圈、生活圈的自律,加强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净化社会风气。
第二篇: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基本知识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风险?
辞海的解释是:人们在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中遭遇能导致人身伤亡、财产受损及其他经济损失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及其他不测事件的可能性。其基本的核心含义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或可定义为“个人和群体在未来遇到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对这种可能性的判断与认知”。
二、什么是廉政风险?
廉政风险,就是实施公共权力的主体产生或发生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可能性。主要是指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可能产生不廉洁行为的风险。
任何掌握公共权力的部门和个人都客观存在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每个权力岗位都存在廉政风险。只要有权力就存在着滥用权力的可能性;只要有职能就存在着不作为、乱作为的可能性。
三、什么是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风险管理从1930年开始萌芽,最早起源于美国,1938年以后,美国企业对风险管理开始采用科学的方法。1950年风险管理发展成为一门学科,风险管理一词形成。1970年以后逐渐掀起了全球性的风险管理运动。
中国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开始于1980年代。作为一门学科,风险管理学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
四、什么是廉政风险防范管理?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将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际,针对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现或正在演化中的腐败问题,采取前期预防、中期控制、后期处臵等措施,依托计划、执行、考核、修正的PDCA循环管理机制,对预防腐败工作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通俗地讲,就是查找出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廉政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在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对廉政风险实施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五、廉政风险有哪些基本特征?
廉政风险是危害廉政的。廉政风险不是明确的腐败行为,而是腐败行为发生的条件,是廉政的隐患。
廉政风险是可描述的。廉政风险的表现形式是具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廉政风险是可防范的。针对廉政风险制定的防范措施应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从而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六、什么是廉政风险点?如何排查廉政风险点?
廉政风险点是指公共权力运行流程中可能产生廉政风险的具体环节或岗位。廉政风险点及与其相对应的廉政风险是动态的、变化的,随着权力运行的变化或岗位职能职权的调整,而相应发生变化。
排查廉政风险点要紧密结合单位职能和业务工作实际,按照“梳理履职用权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找准廉政风险点(重点环节或岗位)和风险表现形式——组织审定并公示结果”的思路进行,全面查找岗位、科室单位和行业(系统)廉政风险。排查岗位风险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参与,明确各自岗位职责,查找个人在履职用权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及风险表现;排查科室风险要求各单位组织科室对照职责定位,梳理科室业务流程,查找出科室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及风险表现;排查单位风险要求各单位及其领导班子结合本部门本单位职能和业务工作,重点梳理在决策“三重一大”事项、行使行政审批、执法或司法权等方面的工作流程,查找出权力运行流程中可能产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及风险表现。排查行业(系统)风险,重点排查对行业(系统)业务工作中可能产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及风险表现。
七、廉政风险有哪些类型?
廉政风险具体可分为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外部环境风险五种类型。
思想道德风险:指因私欲、私利等自身思想道德偏误或因亲情请托等情节,可能造成个人行为规范或职业操守发生偏移,行政管理行为失控,或授意他人违反职业操守,导致行政行为结果不公正不公平,行政行为对象利益受损或不当得益,构成“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
岗位职责风险:指由于岗位职责的特殊性及存在思想道德、外部环境和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实际风险,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或不作为,构成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
业务流程风险:业务流程各环节缺乏有效的相互制约、制衡的监督内控机制,造成管理者易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
制度机制风险:指由于缺乏工作制度的明确覆盖,工作程序的明确规定,工作时限、标准、质量的明确约定,个人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缺乏有效制衡和监督制约,可能造成行使权利失控,行政行为失范,构成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外部环境风险:指为了达到行政结果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目的,行政管理对象可能对相关行政人员进行利益诱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常影响,导致行政人员行为失范,构成失职渎职或“权钱交易”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
八、风险防控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控制思想道德风险的一般预防措施。思想道德风险来源于世界观、信念方面出了偏差,控制风险的一般模式:正面激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真善美为体,道德信念为用;立足教育,反复强化。概括为:激励+信念+强化。
控制岗位职责风险的一般预防措施。岗位风险存在于每一个岗位上,控制风险的一般模式:定岗定员+岗位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检查评比制+奖惩激励机制。
控制制度机制风险的一般预防措施。制度机制风险来源于制度机制的不完善或制度的不落实,控制风险的一般模式是:原则性+灵活性+协调力。
控制业务流程风险的一般预防措施。业务流程风险贯彻于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中,控制业务流程风险一般模式可以概括为:制定规范+执行规范+监督检查+考核评比+奖惩兑现。
控制外部环境风险的一般预防措施。外部环境风险因外在客观原因而产生,控制风险的一般模式是:排查和锁定风险+预警机制+日常监控。
九、如何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
(一)查找并评估风险等级。从权力行使过程入手查找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薄弱环节,确定“风险点”,评估风险等级,以预防、监控和处臵为主,制定防范措施。1.梳理职权清单。一是对权力进行全面清理。按照“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自上而下进行排查,行使那些权力,行使依据是什么,列出权力名称和行使依据。二是对权力进行确认。对清理出来的权力,按照文件授权原则进行确认。三是对确认的权力汇总,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2.查找廉政风险点。一是查找岗位(职责)风险。对照以往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的情况,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组织定等多种形式,分析并查找出个人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二是查找处室风险。对照职责定位和行使的权力,查找出在业务工作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三是查找单位风险。重点查找领导班子在“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的风险。
3.进行风险评估。按照风险发生的机率或者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估,确定排查出来的风险点的风险等级,经审核后在一定范围进行公示。
(二)制定并实施防范措施。对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重要岗位、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严密的监控措施,通过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和后期处臵办法,及时纠正不当行为,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变为违纪违法行为,并适时将风险防范措施上升、固化为反腐倡廉制度,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1)岗位(职责)风险防控。对照岗位职责以及与业务工作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2)处室风险防控。对照职责要求,根据查找出来的在管理事项、审批事项、执法检查事项和单位职能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点,从工作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部门防控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3)单位风险防控。由党政领导班子对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围绕决策、执行过程和监督、检查、考核等关键环节,研究制定具体防控措施和相关工作程序,统一以流程图或表格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
(三)评估及检验防范效果。通过差距分析、量化效果、评估反馈等方法,对廉政风险实行动态防控,对于未实现预定目标的,重新分析查找原因,制定防范措施,直至达到预定目的。对风险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对等级较高的风险点,在分管领导管理的基础上,单位主要领导负责防控;对等级一般的风险点,分管领导负责防控;对等级较低的风险点,科室领导负责防控。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结合,整合监督资源,实施有效监督。
(四)考核防范效果,完善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考核制度,通过信息监测、上级检查、社会评议等方式,对风险防控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考核工作与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考核、工作目标考核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等结合进行。根据考评结果,纠正存在问题,完善工作措施,修正风险内容,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及时纠错、内外监督、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逐步形成内部管理有制度、岗位操作有标准、出现问题能修正、事后考核的依据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
十、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从阶段上分有哪些主要预防措施? 针对确定的廉政风险点,建立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处臵“三道防线”,对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实施有效控制。
1、前期预防措施是针对风险点采取的预防性措施。主要是综合运用各种工作手段,将预防腐败融入各项业务工作中,贯彻于各个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制定前期预防措施的关键在于从本单位、本岗位的具体工作中找准“风险点”,将前期预防措施明确为具体工作任务,以便组织实施和监督考核。
2、中期监控机制是开展风险预警和工作检查的动态性措施。主要是通过信息监测、定期自查和垂直抽查等三种手段,对党员干部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落实中期监控机制的关键在于发挥好各类监督渠道的作用,形成对廉政风险的有效的监控“网络”;同时发挥及时纠错功能,确保各项前期预防措施落实到位。
3、后期处臵办法是针对中期监控发现的问题实施的惩戒性措施。主要是通过警示提醒、诫勉纠错和责令整改等手段,对存在风险表现的个人进行告诫,对前期预防不到位的单位进行督导。实施后期处臵办法的关键在于对可能发生的腐败问题实施超前处臵,及时纠正偏差,避免廉政风险演化为腐败行为。
十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有哪些基本要求?
(一)重在预防。在明确和充分评估廉政风险种类和级别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和完善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建立预警和防范机制,做到弥补漏洞,降低风险,防患于未然,把保护干部和注重预防的工作落到实处。
(二)要突出重点。通过查找评估廉政风险和制定防范措施,把重大决策、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审批及使用、重要人事任免等重点工作岗位和关键工作环节纳入重点监控管理范畴。
(三)必须强调过程管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原理,对管理事项从经办开端到完结进行全程监测,通过预防措施,及时发现潜在的廉政风险和管理的薄弱环节,纠正问题,循环往复,达到规范权力运行的目的。
(四)自我完善。从自己最熟悉的日常工作环节入手,发现最容易产生的廉政风险,选择确定最适用的防范措施,达到确保自己不出现“以权谋私”等腐败问题的效果。
十二、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有哪些作用?
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内在需要,是贯彻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对公共权力运行实施有效监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内部管理、推进工作规范高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一是有利于深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排查廉政风险点,让每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了解知晓自己的岗位职责、潜在的廉政风险,从而在思想上确立“从政有风险,防范除隐患”的意识,变上级要求防范风险为自身需要而自觉防范风险。
二是有利于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排查廉政风险点,找出可能引发腐败的制度漏洞,增强了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有利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既给党员干部敲响了廉政风险警示钟,又通过多种预防措施,使党员干部远离腐败,真正为党员干部编织起一道廉政“保护网”,保护干部,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四是有利于构建反腐倡廉建设与业务工作之间的关联机制,较好地解决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的抓手和载体问题,既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平台,也会促进业务工作规范高效。
第三篇: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基本知识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基本知识
一、几个基本概念
风险:风险是指遭受损失、伤害、不利或毁灭的可能性及概率。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风险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部分构成。风险因素增加或产生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引起损失,三者共同构成风险。风险具有三个特性:客观性、损失性和不确定性。风险事故是造成损失的直接的或外在的原因,它是使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转化成现实性的媒介。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原本是作为企业的一种管理活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1953年8月12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密歇根州的一个汽车变速箱厂因火灾损失了5000万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损失最为严重的15起重大火灾之一。1956年,《哈佛经济评论》发表了格拉尔的论文《风险管理—成本控制的新时期》之后,风险管理的概念才开始广为传播。风险管理的目标有两种:一是损失发生之前,全面地消除损失发生的根源,尽量减少损失发生频率;二是在损失发生之后,努力减轻损失的程度。
廉政风险:廉政风险是指党员干部在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或者是:实施公共权力的主体可能产生或发生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可能性。
理解廉政风险概念,必须紧紧把握三个要素:
第一,廉政风险是危害廉政的,发现的廉政风险不是明确的腐败行为,而是腐败行为发生的条件,但可能不是唯一的;
第二,廉政风险是可描述的,风险点的表现形式是我们在行政和廉政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第三,廉政风险是可防范的,可以通过防范措施降低廉政风险的大小,即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廉政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失性以及不确定性的特性。
客观性是指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存在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正视而不能回避。它揭示了任何有业务处置权、有职责的岗位都有风险。
损失性是指廉政风险一旦发生,必定会给党和政府形象、公共事业、干部个人带来或轻或重的损失和危害。它揭示了一旦风险发生,就会对本人有效履行职责,对事业、对社会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有责任、有必要主动防范,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到最低。
不确定性是指如果主动预防,廉政风险可以不发生,或纠正在萌芽初期,把损失和危害降至最低程度。它揭示了风险只是有可能发生的,并不是必然会发生的,是可以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预防措施,增强自身的自律意识,去防止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通过努力把它降到最低程度。
防范管理:防范,是指做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对廉政风险的防范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办法和措施,有效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损失。管理,在普遍意义上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通过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有效集合和协调组织内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的服务或运行过程。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际,围绕权力运行,在微观层面上找出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制定有效防范措施,并在宏观层面进行科学管理。强调预防腐败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关注和遏制“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针对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现或正在演化中的腐败问题,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措施,依托计划、执行、考核、修正的PDCA【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纠正)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循环管理机制,对预防腐败工作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
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产生的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相关规定,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进一步增强预防腐败工作实效,北京市崇文区结合自身实际,率先提出了廉政风险防范的理论,并以此为核心逐步形成了“廉政风险理论”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
【北京市崇文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张岚是最早的实践者,张岚是美国阿肯色州理工大学教育学专业管理学硕士,2006年底出任北京市崇文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如何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落实中央关于构建惩防体系的要求,成了张岚关注的重点。于是她结合所学的管理学知识,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借用现代管理方法,在每个权力岗位、每个工作环节中,查找风险点,然后,制订相应防范措施,将预防腐败的关口前移,最大限度地降低廉政风险。最终她取得了成功,于是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如火如荼的开展。】
崇文区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为在新形势下开展反腐倡廉积累了新的经验、探索了一条新途径,得到了中纪委的高度肯定,北京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意见》(京发[2008]26号)文件,要求2009年在全北京市各单位进行推广。
今年,省上安排眉山在内的6个市州和部分省级部门开展廉政风险防范工作试点,为全省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提供可行性经验。7月1日上午,市委召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推进动员大会。会议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吴小可主持。会上,市水务局、市国税局负责人先后发言,介绍了该部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试点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会议总结了2009年眉山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试点工作经验,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及市属以上企事业单位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市委书记蒋仁富作动员报告,对全市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推进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特点及其意义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特点:
第一,注重预防。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在明确和充分评估廉政风险种类和级别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和完善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建立预警和防范机制,做到弥补漏洞,降低风险,防患于未然,把保护干部和注重预防的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突出重点。紧密联系所承办的具体行政事项,通过查找评估廉政风险和制定防范措施,把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重点工作岗位和关键工作环节纳入重点监控管理范畴。
第三,过程管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原理,对管理事项从经办开端到完结进行全程监测,通过预防措施,及时发现潜在的廉政风险和管理的薄弱环节,纠正问题,循环往复,达到规范行政行为的目的。
第四,自我完善。从自己最熟悉的日常工作环节入手,发现最易伤害自己的廉政风险,选择确定最适用的防范措施,达到确保自己,不出现“以权谋私”等腐败问题的效果。
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首先,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客观需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反腐倡廉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就是按照中央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结合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增强预防腐败工作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把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作为加强预防腐败工作的重要措施和具体实践。
其次,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重要举措。中央提出,今后5年要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使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反腐倡廉法律制度比较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基本形成。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就是以创新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抓好教育、制度和监督工作,有利于突出重点、落实责任,整合力量,调动各方面参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四、廉政风险主要种类及其表现形式
廉政风险主要有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产生的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
(一)思想道德风险的主要表现
思想道德风险是指因私欲、私利等自身思想道德偏误或因亲情请托等情节,可能造成个人行为规范或职业操守发生偏移,行政管理行为失控,或授意他人违反职业操守,导致行政行为结果不公正不公平,行政行为对象利益受损或不当得益,构成“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
主要表现为: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低;背离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阳奉阴违、我行我素,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
(二)制度机制风险的主要表现
制度机制风险是指由于缺乏工作制度的明确覆盖,工作程序的明确规定,工作时限、标准、质量的明确约定,工作程序不规范,个人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缺乏有效制衡和监督制约,可能造成行使权利失控,行政行为失范,构成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
主要表现为:未能根据改革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需要,及时完善和认真执行各项制度,造成部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贯彻落实不到位;部分机制缺乏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约束力和监督力的作用不明显,不能形成有效的常规化工作措施。
(三)岗位职责风险的主要表现
岗位职责风险是指由于岗位职责的特殊性及存在思想道德、外部环境和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实际风险,或者由于工作对象、服务对象、行业所谓“潜规则”对正确行使权力的干扰,或者为了达到行政结果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目的,行政管理对象可能对相关行政人员进行利益诱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常影响,可能造成行政人员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或不作为,导致行政人员行为失范,构成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
主要表现为:不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行不到位;违反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违反民主集中制,独断专行或软弱放任;失职渎职、不作为或滥用职权等。
三类风险的相互关系:思想道德偏误是导致“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的主观诱因;外部环境影响是导致“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的客观诱因;制度机制缺陷是导致“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的必要条件。
五、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方法步骤
(一)正确认识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积极意义
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客服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四担心”。由于“风险”一词表述上比较尖锐,部分党员干部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查找风险点其实就是公开“腐败点”,担心大范围查找和公开风险点会给本部门的社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担心查找风险点会影响自身的“政治前途”、担心公开风险会招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担心公开风险点会“受人非议”等。所以,对这项工作的实际效果心存疑虑,存在等待观望、敷衍应付态度等。认识上“四担心”倾向,客观上影响了推动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是风险点“四多四少”。即查找共性、原则性、普遍性风险点较多,查找个性、针对性、特殊性的风险点较少;结合岗位、职责、职权查找的风险点多,联系个人品行、修养、道德查找的风险点少;查找八小时内履职环节风险点较多,查找八小时外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方面潜在风险点少;对眼前的廉政和监管风险点分析查找较多,对以往已经过去但仍然没有消除的风险点查找少。
三是工作步调“两张皮”。“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是改革发展过程中易出现腐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针对问题提出的有效应对措施,大部分部门将“三重一大”事项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没能有机结合,大部分的实施意见就事论事,缺乏针对部门实际将“三重一大”事项和风险防范结合起来。
四是查找方式“一代多”。在查找风险的策略上,由一人大包大揽为多人查找风险的“扩散”法取代多人用多种方法为一人查找的风险的“汇聚”法,很大程度上导致查找出的风险点不准、不全、不细、不实。
(二)找准廉政风险点
找准廉政风险点是这项工作推进的前提,也是区别于以往预防腐败工作的标志。在找准风险点过程中要把握三个环节。
一是要清权确权,明确部门和岗位职责,梳理工作流程。
二是要围绕岗位权力、权力运行这个核心找准可能出现廉政问题的点和环节,而不是找工作差距。
三是要分析评估风险。按照风险发生几率、危害程度和违法、违纪等方面确定风险等级。
查找廉政风险点的方式方法:一是自己找;二是群众帮;三是领导指;四是专家提;五是案例查;六是组织审。
查找廉政风险点要注意三点:
一是要以干部职工自己找为主,辅之以群众帮、领导指、专家提、案例查、组织审等形式,体现自我防范、自我监督的原则。
二是可以通过征求工作服务对象单位和基层干部群众意见,结合系统地区发生重点廉政问题等方式开放式查找。要坚持上下结合,领导带头查找。
三是要审查把关,确保查得全面,查得准确,切中要害。
(三)确定廉政风险的等级
廉政风险发生几率或危害损失程度越大,其风险等级就越高。主要依据廉政风险点的个数对行政权力进行廉政风险等级评估,按照风险大小,由高到低,分为A、B、C三个等级。有3个及以上廉政风险点的行政权力一般确定为A级;有2个廉政风险点的行政权力一般确定为B级;有1个廉政风险点的行政权力一般确定为C级。
(四)建立“三道防线”
对可能发生“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的重要行政管理岗位,有针对性地完善工作制度程序,明确工作标准和重点工作岗位工作环节的监控措施。落实预防措施,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预防腐败的思想教育,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变为违纪违法行为。针对确定的廉政风险点,建立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处置“三道防线”,对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实施有效控制。
前期预防措施是针对风险点采取的预防性措施。主要是综合运用各种工作手段,主动防范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和岗位职责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制定前期预防措施的关键在于从本单位、本岗位的具体工作中找准“风险点”,将前期预防措施明确为具体工作任务,以便组织实施和监督考核。
中期监控机制是开展风险预警和工作检查的动态性措施。主要是通过信息监测、定期自查和垂直抽查等三种手段,对党员干部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落实中期监控机制的关键在于发挥好各类监督渠道的作用,形成对廉政风险的有效监控;同时发挥好质量管理机制的及时纠错功能,确保各项前期预防措施落实到位。
后期处置办法是针对中期监控发现的问题实施的惩戒性措施。主要是通过警示提醒、诫勉纠错和责令整改等手段,对存在风险表现的个人进行告诫,对前期预防不到位的单位进行督导。实施后期处置办法的关键在于对可能发生的腐败问题实施超前处置,及时纠正偏差,避免廉政风险演化为腐败行为。
(五)制定防范措施
防范思想道德风险,要着力抓好党员干部的经常性学习教育、落实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加强人文关怀,实施对各级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方面的日常化监督。
1、加强教育培训。采取举办培训班、讲党课、报告会、专题研讨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好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并将开展情况记入学习教育台帐。做好学习笔记的检查工作,促进党员干部养成自觉学习、自省自励的习惯。
2、落实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采取谈心、互帮互助等形式,随时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在党员干部面临职务任免、岗位调动、家庭发生重大事项等人生重大关口时,及时进行警示、告诫。
3、坚持以人为本。从政治、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爱护、帮助党员干部。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创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
4、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通过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职代会、民主评议等方式对党员干部作风情况进行考核。
5、规范党员干部日常行为。将党员领导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等八小时之外的表现纳入管理和监督范围。
防范制度机制风险,要建立综合监督机制、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落实现有各项规章制度。
1、建立综合监督机制。各单位和部门纪(工)委、纪检组、纪检员要积极参与到各项工作的决策、执行过程中,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法定程序实施,并核查工作落实结果,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监督。
2、完善制度体系建设。针对各单位、各部门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以及工作实践中暴露出来的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指导、敦促和责令相关单位、部门限时改进和完善制度机制,必要时进行通报。
3、做好现有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各单位、各部门要以规范权力运行,提高执行力为根本,以有效落实组织人事制度、财务制度、“三重一大”制度、采购和招投标规定为重点,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办事公开,规范公开内容,公开办事程序和结果,提高工作透明度。通过听证质询、办事公开、权力制衡等办法,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和民主监督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缩小和规范自由裁量权。
防范岗位职责风险,明确党员干部职责范围内的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加大对涉及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1、全程监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高工作透明度,确保干部考察的全面性。建立和完善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加大对违规用人行为的查处力度,严肃追究用人失察失误者的责任。
2、严格财务审批。重要经费支出、对外投资和资产处置等事项,特别是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加强成本费用和公务消费的控制管理,公务活动招待费的支出情况应定期进行公示。对各单位、各部门的财务状况,要开展经常性审查,重点审查公务活动招待费、对外投资和资产处置等事项的财务运行情况,及时纠正不合理的支出。
3、公开岗位职责,推行公开承诺制。党员干部要针对廉洁从政、履行“一岗双责”、强化自身作风建设等方面做出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第四篇: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基本知识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风险?
辞海的解释是:人们在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中遭遇能导致人身伤亡、财产受损及其他经济损失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及其他不测事件的可能性。其基本的核心含义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或可定义为“个人和群体在未来遇到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对这种可能性的判断与认知”。
二、什么是廉政风险?
廉政风险,就是实施公共权力的主体产生或发生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可能性。主要是指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可能产生不廉洁行为的风险。
任何掌握公共权力的部门和个人都客观存在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每个权力岗位都存在廉政风险。只要有权力就存在着滥用权力的可能性;只要有职能就存在着不作为、乱作为的可能性。
三、什么是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风险管理从1930年代开始萌芽,最早起源于美国,1938年以后,美国企业对风险管理开始采用科学的方法。1950年代风险管理发展成为一门学科,风险管理一词形成。1970年代以后逐渐掀起了全球性的风险管理运动。
中国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开始于1980年代。作为一门学科,风险管理学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
四、什么是廉政风险防范管理?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将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际,针对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现或正在演化中的腐败问题,采取前期预防、中期控制、后期处臵等措施,依托计划、执行、考核、修正的PDCA循环管理机制,对预防腐败工作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通俗地讲,就是查找出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廉政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在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对廉政风险实施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五、廉政风险有哪些基本特征?
廉政风险是危害廉政的。廉政风险不是明确的腐败行为,而是腐败行为发生的条件,是廉政的隐患。
廉政风险是可描述的。廉政风险的表现形式是具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廉政风险是可防范的。针对廉政风险制定的防范措施应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从而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六、什么是廉政风险点?如何排查廉政风险点?
廉政风险点是指公共权力运行流程中可能产生廉政风险的具体环节或岗位。廉政风险点及与其相对应的廉政风险是动态的、变化的,随着权力运行的变化或岗位职能职权的调整,而相应发生变化。
排查廉政风险点要紧密结合单位职能和业务工作实际,按照“梳理履职用权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找准廉政风险点(重点环节或岗位)和风险表现形式——组织审定并公示结果”的思路进行,全面查找岗位、科室单位和行业(系统)廉政风险。排查岗位风险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参与,明确各自岗位职责,查找个人在履职用权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及风险表现;排查科室风险要求各单位组织科室对照职责定位,梳理科室业务流程,查找出科室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及风险表现;排查单位风险要求各单位及其领导班子结合本部门本单位职能和业务工作,重点梳理在决策“三重一大”事项、行使行政审批、执法或司法权等方面的工作流程,查找出权力运行流程中可能产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及风险表现。排查行业(系统)风险,重点排查对行业(系统)业务工作中可能产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及风险表现。
七、廉政风险有哪些类型?
廉政风险具体可分为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外部环境风险五种类型。思想道德风险:指因私欲、私利等自身思想道德偏误或因亲情请托等情节,可能造成个人行为规范或职业操守发生偏移,行政管理行为失控,或授意他人违反职业操守,导致行政行为结果不公正不公平,行政行为对象利益受损或不当得益,构成“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
岗位职责风险:指由于岗位职责的特殊性及存在思想道德、外部环境和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实际风险,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或不作为,构成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
业务流程风险:业务流程各环节缺乏有效的相互制约、制衡的监督内控机制,造成管理者易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
制度机制风险:指由于缺乏工作制度的明确覆盖,工作程序的明确规定,工作时限、标准、质量的明确约定,个人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缺乏有效制衡和监督制约,可能造成行使权利失控,行政行为失范,构成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
外部环境风险:指为了达到行政结果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目的,行政管理对象可能对相关行政人员进行利益诱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常影响,导致行政人员行为失范,构成失职渎职或“权钱交易”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
八、风险防控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控制思想道德风险的一般预防措施。思想道德风险来源于世界观、信念方面出了偏差,控制风险的一般模式:正面激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真善美为体,道德信念为用;立足教育,反复强化。概括为:激励+信念+强化。
控制岗位职责风险的一般预防措施。岗位风险存在于每一个岗位上,控制风险的一般模式:定岗定员+岗位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检查评比制+奖惩激励机制。
控制制度机制风险的一般预防措施。制度机制风险来源于制度机制的不完善或制度的不落实,控制风险的一般模式是:原则性+灵活性+协调力。控制业务流程风险的一般预防措施。业务流程风险贯彻于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中,控制业务流程风险一般模式可以概括为:制定规范+执行规范+监督检查+考核评比+奖惩兑现。
控制外部环境风险的一般预防措施。外部环境风险因外在客观原因而产生,控制风险的一般模式是:排查和锁定风险+预警机制+日常监控。
九、如何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
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对廉政风险实行PDCA循环管理。(一)查找并评估风险等级(计划Plan)。从权力行使过程入手查找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薄弱环节,确定“风险点”,评估风险等级,以预防、监控和处臵为主,制定防范措施。
1.梳理职权清单。一是对权力进行全面清理。按照“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自上而下进行排查,行使那些权力,行使依据是什么,列出权力名称和行使依据。二是对权力进行确认。对清理出来的权力,按照文件授权原则进行确认。三是对确认的权力汇总,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2.查找廉政风险点。一是查找岗位(职责)风险。对照以往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的情况,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组织定等多种形式,分析并查找出个人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二是查找处室风险。对照职责定位和行使的权力,查找出在业务工作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三是查找单位风险。重点查找领导班子在“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的风险。四是查找行业(系统)风险。针对行业或系统特点,查找行业(系统)在业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共性问题。对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上级组织要进行审定,并在一定范围进行公示,接受监督。
3.进行风险评估。按照风险发生的机率或者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估,确定排查出来的风险点的风险等级,经审核后在一定范围进行公示。(二)制定并实施防范措施(执行Do)。对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重要岗位、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严密的监控措施,通过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和后期处臵办法,及时纠正不当行为,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变为违纪违法行为,并适时将风险防范措施上升、固化为反腐倡廉制度,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1)岗位(职责)风险防控。对照岗位职责以及与业务工作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2)处室风险防控。对照职责要求,根据查找出来的在管理事项、审批事项、执法检查事项和单位职能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点,从工作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部门防控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3)单位风险防控。由党政领导班子对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围绕决策、执行过程和监督、检查、考核等关键环节,研究制定具体防控措施和相关工作程序,统一以流程图或表格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
(4)行业(系统)风险防控。分析行业(系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控风险的相关规章制度,形成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上下一体、左右联动的通畅、有效运行机制。
(三)评估及检验防范效果(考核Check)。通过差距分析、量化效果、评估反馈等方法,对廉政风险实行动态防控,对于未实现预定目标的,重新分析查找原因,制定防范措施,直至达到预定目的。对风险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对等级较高的风险点,在分管领导管理的基础上,单位主要领导负责防控;对等级一般的风险点,分管领导负责防控;对等级较低的风险点,科室领导负责防控。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结合,整合监督资源,实施有效监督。
(四)考核防范效果,完善管理体系。(修正Action)。建立和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考核制度,通过信息监测、上级检查、社会评议等方式,对风险防控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考核工作与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考核、工作目标考核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等结合进行。根据考评结果,纠正存在问题,完善工作措施,修正风险内容,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及时纠错、内外监督、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逐步形成内部管理有制度、岗位操作有标准、出现问题能修正、事后考核的依据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
十、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从阶段上分有哪些主要预防措施? 针对确定的廉政风险点,建立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处臵“三道防线”,对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实施有效控制。
1、前期预防措施是针对风险点采取的预防性措施。主要是综合运用各种工作手段,将预防腐败融入各项业务工作中,贯彻于各个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制定前期预防措施的关键在于从本单位、本岗位的具体工作中找准“风险点”,将前期预防措施明确为具体工作任务,以便组织实施和监督考核。
2、中期监控机制是开展风险预警和工作检查的动态性措施。主要是通过信息监测、定期自查和垂直抽查等三种手段,对党员干部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落实中期监控机制的关键在于发挥好各类监督渠道的作用,形成对廉政风险的有效的监控“网络”;同时发挥及时纠错功能,确保各项前期预防措施落实到位。
3、后期处臵办法是针对中期监控发现的问题实施的惩戒性措施。主要是通过警示提醒、诫勉纠错和责令整改等手段,对存在风险表现的个人进行告诫,对前期预防不到位的单位进行督导。实施后期处臵办法的关键在于对可能发生的腐败问题实施超前处臵,及时纠正偏差,避免廉政风险演化为腐败行为。
十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有哪些基本要求?
(一)重在预防。在明确和充分评估廉政风险种类和级别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和完善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建立预警和防范机制,做到弥补漏洞,降低风险,防患于未然,把保护干部和注重预防的工作落到实处。
(二)要突出重点。通过查找评估廉政风险和制定防范措施,把重大决策、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审批及使用、重要人事任免等重点工作岗位和关键工作环节纳入重点监控管理范畴。
(三)必须强调过程管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原理,对管理事项从经办开端到完结进行全程监测,通过预防措施,及时发现潜在的廉政风险和管理的薄弱环节,纠正问题,循环往复,达到规范权力运行的目的。
(四)自我完善。从自己最熟悉的日常工作环节入手,发现最容易产生的廉政风险,选择确定最适用的防范措施,达到确保自己不出现“以权谋私”等腐败问题的效果。
十二、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有哪些作用?
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内在需要,是贯彻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对公共权力运行实施有效监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内部管理、推进工作规范高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一是有利于深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排查廉政风险点,让每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了解知晓自己的岗位职责、潜在的廉政风险,从而在思想上确立“从政有风险,防范除隐患”的意识,变上级要求防范风险为自身需要而自觉防范风险。
二是有利于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排查廉政风险点,找出可能引发腐败的制度漏洞,增强了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有利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既给党员干部敲响了廉政风险警示钟,又通过多种预防措施,使党员干部远离腐败,真正为党员干部编织起一道廉政“保护网”,保护干部,促进干部健康成长。
四是有利于构建反腐倡廉建设与业务工作之间的关联机制,较好地解决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的抓手和载体问题,既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平台,也会促进业务工作规范高效。
十三、我省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的工作目标
试行,积累、总结经验;初步建立起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将深入推进,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长效机制。
十四、全国开展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基本情况
2007年10月,北京市崇文区将风险管理理论引入预防腐败工作,在全国率先开展廉政风险防范试点,得到了中央纪委、监察部的充分肯定。2009年,北京市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全面推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马文出席会议并讲话。目前,上海、河北、吉林、江西等省市和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也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
十五、开展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基本情况
机关单位、农村乡镇、基层站所、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展以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为重点党风廉政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简称“三化”建设)试点工作,今年已召开全市干部大会、年上半年开始,在市规划和建设、国土资源、交通系统开展廉政风
第五篇: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基本知识参考资料
△
一、什么是廉政风险?
廉政风险,就是实施公共权力的主体产生或发生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可能性。主要是指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可能产生不廉洁行为的风险。任何掌握公共权力的部门和个人都客观存在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每个权力岗位都存在廉政风险。只要有权力就存在着滥用权力的可能性;只要有职能就存在着不作为、乱作为的可能性。
二、廉政风险有哪些基本特征?
廉政风险是危害廉政的。廉政风险不是明确的腐败行为,而是腐败行为发生的条件,是廉政的隐患。廉政风险是可描述的。廉政风险的表现形式是具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廉政风险是可防范的。针对廉政风险制定的防范措施,应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从而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三、廉政风险有哪些类型?
廉政风险具体可分为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外部环境风险五种类型。
思想道德风险:指因私欲、私利等自身思想道德偏误或因亲情请托等情节,可能造成个人行为规范或职业操守发生偏移,行政管理行为失控,或授意他人违反职业操守,导致行政行为结果不公正不公平,行政行为对象利益受损或不当得益,构成“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
岗位职责风险:指由于岗位职责的特殊性及存在思想道德、外部环境和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实际风险,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或不作为,构成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
业务流程风险:指业务流程各环节缺乏有效的相互制约、制衡的监督内控机制,造成管理者易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
制度机制风险:指由于缺乏工作制度的明确覆盖,工作程序的明确规定,工作时限、标准、质量的明确约定,个人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缺乏有效制衡和监督制约,可能造成行使权利失控,行政行为失范,构成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
外部环境风险:指为了达到行政结果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目的,行政管理对象可能对相关行政人员进行利益诱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常影响,导致行政人员行为失范,构成失职渎职或“权钱交易”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
四、什么是廉政风险防范管理?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现代管理学应用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经过实践探索建立起来的一种预防腐败工作机制。具体是指:针对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产生的廉政风险,开展风险防范工作,降低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并对风险防范工作实施质量管理,形成PDCA工作循环。通俗地讲,就是查找出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廉政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在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对廉政风险实施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由北京市崇文区纪委提出并率先用于实践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创意是在研究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具体办法时产生的。其创意来源于制度反腐,方法取自现代管理学,类型归结为管理反腐。
五、什么是廉政风险点?
廉政风险点是指公共权力运行流程中可能产生廉政风险的具体环节或岗位。廉政风险点及与其相对应的廉政风险是动态的、变化的,随着权力运行的变化或岗位职能职权的调整,而相应发生变化。
六、查找风险点有那些步骤?
(一)开展廉政风险宣传教育,使参与其中的党员干部树立风险观念,掌握查找风险点应把握的标准和方法。
(二)自已找。在查找自身岗位职责风险时,可以运用表格分析法,列举自身职责涉及的履职步骤和操作规范,对照廉政规定查找自身存在的风险点;在查找制度机制风险时,可以运用流程图分析法,梳理工作流程,分析制度机制中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问题及环节,确立本单位、本部门的制度机制风险点。
(三)群众帮。主要是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聪明才智,将查找出来的风险点通过大家的共同评定,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四)领导提。即发挥主管领导全面掌握业务流程和相关信息的优势,由他们对其负责领域的风险点进行审核。
(五)组织审。由单位领导班子和纪委监察部门对风险点进行评估,直到风险点查找准确。
(六)公示风险点查找结果,进一步听取群众意见,形成风险识别的初定方案。
(七)上一级组织实施机构审查风险识别初步方案,并对下一级实施机构改进风险识别方案提出指导意见,形成工作互动的关系,最终确定风险识别的具体内容。
七、如何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
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对廉政风险实行PDCA循环管理。
(一)查找并评估风险等级(计划Plan)
从权力行使过程入手查找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薄弱环节,确定“风险点”,评估风险等级,以预防、监控和处臵为主,制定防范措施。
1.梳理职权清单。一是对权力进行全面清理。按照“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自上而下进行排查,行使那些权力,行使依据是什么,列出权力名称和行使依据。二是对权力进行确认。对清理出来的权力,按照文件授权原则进行确认。三是对确认的权力汇总,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2.查找廉政风险点。一是查找岗位(职责)风险。对照以往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的情况,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组织定等多种形式,分析并查找出个人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二是查找处室风险。对照职责定位和行使的权力,查找出在业务工作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三是查找单位风险。重点查找领导班子在“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的风险。四是查找行业(系统)风险。针对行业或系统特点,查找行业(系统)在业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共性问题。对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上级组织要进行审定,并在一定范围进行公示,接受监督。
3.进行风险评估。按照风险发生的机率或者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估,确定排查出来的风险点的风险等级,经审核后在一定范围进行公示。
(二)制定并实施防范措施(执行Do)
对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重要岗位、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严密的监控措施,通过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和后期处臵办法,及时纠正不当行为,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变为违纪违法行为,并适时将风险防范措施上升、固化为反腐倡廉制度,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1)岗位(职责)风险防控。对照岗位职责以及与业务工作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2)处室风险防控。对照职责要求,根据查找出来的在管理事项、审批事项、执法检查事项和单位职能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点,从工作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部门防控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3)单位风险防控。由党政领导班子对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围绕决策、执行过程和监督、检查、考核等关键环节,研究制定具体防控措施和相关工作程序,统一以流程图或表格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
(4)行业(系统)风险防控。分析行业(系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控风险的相关规章制度,形成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上下一体、左右联动的通畅、有效运行机制。
(三)评估及检验防范效果(考核Check)
通过差距分析、量化效果、评估反馈等方法,对廉政风险实行动态防控,对于未实现预定目标的,重新分析查找原因,制定防范措施,直至达到预定目的。对风险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对等级较高的风险点,在分管领导管理的基础上,单位主要领导负责防控;对等级一般的风险点,分管领导负责防控;对等级较低的风险点,科室领导负责防控。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结合,整合监督资源,实施有效监督。
(四)考核防范效果,完善管理体系。(修正Action)
建立和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考核制度,通过信息监测、上级检查、社会评议等方式,对风险防控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考核工作与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考核、工作目标考核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等结合进行。根据考评结果,纠正存在问题,完善工作措施,修正风险内容,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及时纠错、内外监督、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逐步形成内部管理有制度、岗位操作有标准、出现问题能修正、事后考核的依据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
八、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从阶段上分有哪些主要预防措施?
针对确定的廉政风险点,建立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处臵“三道防线”,对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实施有效控制。
(一)前期预防措施是针对风险点采取的预防性措施。主要是综合运用各种工作手段,将预防腐败融入各项业务工作中,贯彻于各个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制定前期预防措施的关键在于从本单位、本岗位的具体工作中找准“风险点”,将前期预防措施明确为具体工作任务,以便组织实施和监督考核。
(二)中期监控机制是开展风险预警和工作检查的动态性措施。主要是通过信息监测、定期自查和垂直抽查等三种手段,对党员干部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落实中期监控机制的关键在于发挥好各类监督渠道的作用,形成对廉政风险的有效的监控“网络”;同时发挥及时纠错功能,确保各项前期预防措施落实到位。
(三)后期处臵办法是针对中期监控发现的问题实施的惩戒性措施。主要是通过警示提醒、诫勉纠错和责令整改等手段,对存在风险表现的个人进行告诫,对前期预防不到位的单位进行督导。实施后期处臵办法的关键在于对可能发生的腐败问题实施超前处臵,及时纠正偏差,避免廉政风险演化为腐败行为。
九、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有哪些基本要求?
(一)重在预防。在明确和充分评估廉政风险种类和级别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和完善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建立预警和防范机制,做到弥补漏洞,降低风险,防患于未然,把保护干部和注重预防的工作落到实处。
(二)要突出重点。通过查找评估廉政风险和制定防范措施,把重大决策、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审批及使用、重要人事任免等重点工作岗位和关键工作环节纳入重点监控管理范畴。
(三)必须强调过程管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原理,对管理事项从经办开端到完结进行全程监测,通过预防措施,及时发现潜在的廉政风险和管理的薄弱环节,纠正问题,循环往复,达到规范权力运行的目的。
(四)自我完善。从自己最熟悉的日常工作环节入手,发现最容易产生的廉政风险,选择确定最适用的防范措施,达到确保自己不出现“以权谋私”等腐败问题的效果。
十、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有哪些作用?
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内在需要,是贯彻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对公共权力运行实施有效监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内部管理、推进工作规范高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一是有利于深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排查廉政风险点,让每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了解知晓自己的岗位职责、潜在的廉政风险,从而在思想上确立“从政有风险,防范除隐患”的意识,变上级要求防范风险为自身需要而自觉防范风险。
二是有利于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排查廉政风险点,找出可能引发腐败的制度漏洞,增强了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有利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既给党员干部敲响了廉政风险警示钟,又通过多种预防措施,使党员干部远离腐败,真正为党员干部编织起一道廉政“保护网”,保护干部,促进干部健康成长。
四是有利于构建反腐倡廉建设与业务工作之间的关联机制,较好地解决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的抓手和载体问题,既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平台,也会促进业务工作规范高效。
五是有利于推动惩防体系建设,体现了惩防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制度建设),体现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特点,提高了预防腐败工作的可操作性,协调了惩治和预防的关系,满足了健全惩防体系建设的要求。△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防范的是廉政风险,管理的是防范工作”,是将现代管理科学引入党风廉政建设形成的预防腐败工作长效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
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廉政风险是指党员干部在执行公务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把现代管理科学中的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际,针对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产生的廉政风险,以有效防范或及时化解为核心内容,通过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理等措施,对预防腐败工作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
(二)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创新举措,具有比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实现关口前移,把有效防范和化解廉政风险的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岗位和每个人,从而建立预防腐败的长效工作机制,有利于掌握反腐倡廉建设主动权、增强预见性,真正把十七大提出的“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的工作方针,按照“大宣教”、“大预防”工作格局,采取以住房保障工作为中心,以重点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拆迁、招投标工作为重点,以队伍建设、文明执法、微笑服务、勤政高效为主线,推动全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为全委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围绕目标是:贯穿一条主线、强化两个意识、立足三个建设、明确监督重点。即:把《实施纲要》贯穿到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始终,强化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立足班子作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把行政审批项目、为民服务事项、政务公开工作作为监督重点,建立起教育在先、制度制约、监督及时的防范机制,积极营造廉政勤政的工作格局。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程序和预防措施。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是在实践中探索出的预防腐败的新途径新方法,是预防腐败的创新成果,是从源头预防腐败的治本之策。它的探索实践为今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拓展预防腐败工作思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是预防腐败工作只有实现自律与他律有机统一,才能提高群防群控综合效益。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把查准找全和监控管理好风险点作为重点,引导党员干部结合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和集体定等多种形式,认真分析并找出个人在岗位职责、思想道德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及其表现,同时组织查找单位、部门、行业风险,这就把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人人查找风险,人人公开风险,人人制定措施,人人参与监督,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良好局面。通过查找风险点,也使监督对象从被动变为主动、由客体转为主体,提高了党员干部的风险意识,拓宽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同级之间的监督渠道,有效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群众基础。
二是预防腐败工作只有实现监督与管理的有机统一,才能使预防腐败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把风险防范作为监控对象,按照计划、执行、考核、修正四个阶段的工作程序,实行过程化管理。对岗位职责风险点的查找和制度建设,贯穿于权力运行的全过程,通过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围绕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提出并实施防控措施,确保权力运行到哪里,风险防范措施就跟进到哪里,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就落实到哪里。这样,风险点找得准不准,措施订得严不严,落实情况好不好,每个环节都纳入了监督管理的范围,可以随时纠错补漏,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
三是预防腐败工作只有实现防范与业务的有机统一,“以廉促政”的联动效应才能进一步增强。廉政风险与具体的职务和岗位密切相关,涉及权力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做好预防腐败工作,必须把廉政风险防范与各部门各单位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与各个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在这个问题上,过去往往存在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各抓各的“两张皮”现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以各个单位各项具体工作为切人点,一方面通过查找工作中的廉政风险点,通过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责任清楚,目标明确,使预防腐败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通过对制定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形成对风险防范工作的评价,不仅促进了反腐倡廉建设,也推动业务工作不断改进,产生了“以廉促政”的联动效应。
四是预防腐败工作只有实现继承与创新有机统一,纪检监察的工作领域才能进一步拓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明确和细化了各项任务,对工作的各个环节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操作办法,便于实施和考核,初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制推进落实制度。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对反腐倡廉建设的创新具有示范作用,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拓宽了工作思路,提高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特别是各单位结合政府信息公开、政风行风评议、行政投诉、案件检查、治理商业贿赂等专项工作,对各类廉政风险进行逐一排查并建立台账,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有效开展预防腐败工作,提供了工作平台,增强了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岗位认同感,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从幕后走到了前台”,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明显提高,工作状态焕然一新。
△科学定点、标本兼治、加强督查和考核,推进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
第一,认真研究分析,科学确定廉政风险点。一是要重点围绕工商部门和执法人员行使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队伍管理权、财物管理权的部门和环节,围绕管人、管钱、管物、管项目的重要岗位,将注册登记、市场巡查、违法行为查办、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确认为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的重点。在此基础上,针对上述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特点,进一步细化具体的廉政风险点。二是要对各廉政风险点不同的行为特点以及产生风险的原因进行认真评估分级,分类、分级查找廉政风险点,实行动态管理。廉政风险点情况不一,有的情况紧急,有的刚出现苗头,有的只是存在可能,必须把它们分级,如将情况紧急的定为一级、出现苗头的定为二级、存在可能的定为三级,实施分类处臵。一级风险点由局领导、纪检监察部门重点监控;二级风险点由局领导、纪检监察部门、部门负责人重点监控;三级风险点由纪检监察部门、部门负责人随时掌控。对这些风险点要加强动态管理。三是要在密切关注重点廉政风险点的同时,还要对那些一般性的、廉政风险小的岗位加强管理,坚决杜绝顾此失彼、此消彼长现象的发生。
第二,加强标本治理力度,科学制定风险防范管理措施。一是公开廉政风险点。其目的是为了促进自律与监督,让干部群众明白,推行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其次,分层督察。基层工商局、工商所都要成立督察组,分级、交叉进行督察。要加强与廉政监督员、行风评议特约监督员的沟通与联系,组织开展调查问卷、行政执法人员向监管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征求意见等活动,着力建立干部廉政测评、预警制度,引导社会力量加强对廉政风险点的监督。三是要加强系统内部廉政文化建设,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干部任用监督制度以及资金分配使用、物资采购、工程建设项目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风险点管理的相关制度,体现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特别是要从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财务审批权、队伍管理权、行政征收和市场巡查等方面制定和完善严密的、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和防范管理措施。再次,建立健全廉政公开制度、廉政告知制度、廉政提醒制度和基层工商行政执法人员向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制度,始终让基层工商人员处于群众监督之中。四是要进一步完善政务督查督办机制。制定工作监督规则,做到工作有要求、违规受追究、执行有保障。通过对廉政风险点实施防范管理,形成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工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体系,促进干部牢固树立执法为民、依法行政理念,切实履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推进干部廉洁从政和队伍建设健康发展。
第三,加强监督与考核,科学建立廉政风险点评价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加强对基层工商部门的内部督查考核,把日常考核与全年目标考核相结合,量化考核指标,细化考核办法,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通过对党建、廉政建设、业务工作全面实行包保责任制,将包保责任制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并增加分值权重,使人人感到有压力、有动力、有目标、有责任,切实形成“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监督有效、考核科学、奖惩分明”的管理新机制,努力实现对风险岗位的全程监控。
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长效机制的积极探索,是拓展源头治理腐败、优化反腐倡廉工作格局、有效预防腐败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