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防火监督处半年工作总结
2012年防火监督处半年工作总结
2012年,防火监督工作以 “三句话”总要求为指导,推动各级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深化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提升社会消防管理创新水平;提升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现将防火处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防火监督工作
(一)督促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职责,提高火灾防控水平一是州县政府把消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当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同研究、同部署。政府领导多次听取消防工作汇报,并深入一线指导消防工作开展,解决了一大批制约消防工作发展的重大问题。二是州县政府按期召开消防工作会议,确定消防工作目标,明确消防安全责任、细化工作任务,与政府、行业部门层层签订了《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稳步推进全年消防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支队向州政府上报了《关于将消防工作纳入县党政领导班子2012年度目标责任(绩效)考核目标的请示》,将《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纳入政府年终考核。三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实施意见》,支队向州政府上报了《黄南州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得到了州委州政府的支持,并向全州广泛征求《实施意见》的意见,此《意见》将在州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正式实施。
(二)大力开展社会消防管理创新年活动
一是全面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州公安局、民政局
—1— 联合下发了《黄南州“家庭消防安全”和“社区平安使者”工作方案》,打牢了社区火灾防控基础,州政府下发了《黄南州推行基层消防安全网格精细化管理工作模式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州公安局、州综治办、州民政局、州安监局、州工商局联合下发了《黄南州关于实施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以“36773”(即划分“三级”单元网格,明确“六类”责任主体,开展“七项”工作内容,建立“七项”工作制度,落实“三项”保障措施)的工作模式进一步细化了全州230个网格,实现了监管全面覆盖。目前支队正在筹备黄南州“网格化”管理试点现场会,预计现场会将在7月中旬召开。二是加强消防产品监督管理。以州公安局、州工商局、州质监局名义联合下发了《黄南州集中开展消防产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多次联合州工商局、州质监局对全州人员密集场所、在建建筑工地的消防产品进行专项检查,检查组依据《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针对消防产品的市场准入条件,产品一致性及现场性能检测仔细检查,对不合格的消防产品进行了现场罚没。同时在受理业务时,向申报单位发放《使用消防产品告知书》。期间,支队共检查单位411家,现场判定不合格案件6起,抽样送检应急照明灯1具、灭火器2具,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70份,联合质监、工商部门查处案件8起,扣押,没收不合格消防产品50件,检查各类消防产品500余件(次)。三是全面建立消防管理“进寺院”工作机制。支队下发了《关于对全州宗教寺院消防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排查摸底的通知》,对全州77座藏传佛教寺院,17座伊 —2— 斯兰教寺院,1座汉族佛教寺院的建筑规模、消防设施、道路水源等情况进行了摸底排查,逐步建立了全州95座寺院基础台账,同时将16座省级以上寺院组建僧人志愿消防队写入四县政府《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中。
(三)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活动,夯实抗御火灾根基 为坚决打赢“清剿火患”战役和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战,保持整治火灾隐患高压态势,确保全州火灾形势的稳定,开展各类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活动。一是圆满完成“清剿火患”战役。清剿火患”战役开展以来,在总队和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州各职能部门、社会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和支、大队及公安派出所的依法监督,创造了排查范围、执法力度、宣传声势三个“历史空前”,部局第二阶段工作考评中我支队被评为“清剿火患”先进支队;被总队评为2011年度全省消防部队宣传报道先进集体;在全省“清剿火患”战役各类综合考评中6次名列全省第一;尖扎县大队被部消防局评为“清剿火患”战役成绩突出单位。二是开展重大火灾隐患挂牌督办单位“回头看”。为巩固“清剿火患”战役成果,全面清除各类火灾隐患,州政府对全州13家尚未整改的重大火灾隐患挂牌督办单位专题下发《督办通知》,要求隐患单位务必整改火灾隐患。三是在重大政治和社会活动、节假日期间,认真研究部署,先后开展了“两节”、“两会”、“五一”、“清明”、“端午”、“消防设施”、“消防产品”等专项治理行动。截止目前,共检查单位2313家,发现火灾隐患5893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1374份,处罚48家,临时查封32
—3— 家,三停21家,拘留5人,罚款7.95万元。
(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网上自查和交叉考评工作 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网上自查和交叉考评工作,支队认真分析问题原因,并开展消防监督业务培训提高监督员消防业务水平和监督管理能力,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二、建设工程审核验收工作
截至6月19日支队共审核建设工程19项,总建筑面积11.83万平方米,消防设计备案10项,验收建筑工程2项,验收备案2项,征收公共消防设施费327434.81元。
三、宣传工作
上半年支队各级认真开展了消防宣传工作,在省级电视台、报刊、电视刊发文稿、视频30篇,在青海政法杂志刊发3篇,在互联网站刊发179篇,在青海消防在线刊发107篇,在总队内网刊发150篇,在部局内网刊发12篇,一是宣传助推清剿火患战役。以“清剿火患”战役为载体,开展消防宣传工作。二是开展“迎新春、进万家、保平安”消防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共发放消防宣传资料10000余份,悬挂横幅15余条、展板30余块、全州受教育群众达万余人。三是千余本《消防法》和《青海省消防条例》走进黄南“两会”。2月21日,支队以“两会”为契机,将千余本新《消防法》和《青海省消防条例》读本以及消防知识宣传送单送到每位“两会”代表手中。四是借“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之机全面强化校园消防安全。支队借“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之机在全州开展了“全国中 —4— 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消防安全宣传活动。五是开展举报投诉宣传周活动。4月24日,支队召开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方式公布会,并张贴《黄南州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方式公告》300余份;印刷《黄南州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方式宣传单》5000份;协调州电视台滚动播出公告及宣传标语、黄南报刊登《黄南州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方式公告》,发送宣传短信10000余条。4月27日上午,支队召开黄南州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及春季防火工作新闻发布会,对举报投诉中心受理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工作情况及“清剿火患”战役回头看和春季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六是举办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支队下发了《黄南州2012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的通知,协调州电视台等单位播出防灾减灾知识及宣传标语;在黄南报刊登防灾减灾知识;发送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标语短信30000余条。5月10日,支队组织开展红门开放活动,300名师生走进“红门”。七是举办《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宣传周活动。5月25日,黄南州人民政府举办了《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宣传周启动仪式。发放各类消防宣传资料5000余份,并制作的50余条宣传横幅,悬挂在城区主干道上。八是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支队组织人员上街开展宣传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九是建立消防宣传媒体联动机制。3月29日中共黄南州委宣传部、黄南州公安局联合下发《关于建立黄南州消防宣传媒体联动机制的通知》为更好的开展消防宣传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5—
(一)严格执法监督,从执法工作中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入手,改进完善执法监督工作,确保执法权利得到切实有效的监督。
(二)在总队防火部和支队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按照总队《2012年防火监督工作计划》要求,精心谋划、认真组织,力争完成下半年支队防火监督工作任务。
(三)规范执法,加大交叉检查力度。支队将每月开展网上交叉考评,规范消防执法工作,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支队将针对此次网上自查和交叉考评情况,就各单位检查出的问题进行通报,督促各大队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限期整改。
—6—
第二篇:质监局监督处工作总结
质监局监督处工作总结
质监局监督处工作总结
2011年,在市局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市局提出的“责任、务实、创优”的总体要求,以服务和保障民生为主线,以促进经济方式转变为重点,深入开展“强责任、促规范、严监管、见实效”主题教育,忠实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积极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促进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方面:截止12月,围绕安全、民生等重点产品,科学编制监督抽查计划,突出与安全直接相关的项目,兼顾能效和主要性能指标,共部署市级监督抽查产品158种,共抽查了5405家企业,实际抽查企业4470家,抽查产品5212批次,不合格624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8.0%,本市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9.2%,高于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对监督抽查结果全部上网公告,累计完成192类产品的后处理移送,开展不合格企业后处理938家,责令企业收回不合格产品34.9万余件,移送执法查处企业139家;全面推进企业质量建档工作,企业整体建档率达90%,较同年5月增长61个百分点,圆满完成既定任务目标;通过修订《XX市产品质量监督条例》等质量监管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了产品质量监督的长效机制。
许可证管理工作方面:本市共有许可证获证企业2029家,全年受理企业许可证申请655家,其中省级审查418家。共发放许可证证书541张,其中省级发证343张。不予行政许可84家,注销生产许可证企业507家,办理委托加工备案企业303家。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严格节能类产品许可证监管,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等产品许可证受理和审查,全年共受理涉及“三高”产品企业申请327家,不予受理申请59家,审查未通过企业29家;通过近年的严格审批和证后监督检查,热轧带肋钢筋、水泥、电线电缆等三类产品生产企业数量分别由2007年以前的12家、33家和160家锐减至今年年底的9家、12家和87家。加大对危险化学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等18类重点许可证发证产品证后监管力度,组织各区县局对所属辖区内的涉及产品企业进行了全面清查,注销159家企业许可证,另有2家企业因监督抽查复查不合格拟被吊销许可证。
行政执法工作方面:组织全局系统执法力量开展了“双打”、“保两节、迎两会”、“3·15”、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絮用纤维制品、农资、家电下乡、节约能源法、汽车轮胎、建材产品、黑心棉整治以及化工产品生产企业“打非”等25项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有效遏制了重点产品、重点地区制售假冒伪劣和无证生产违法行为,规范了本市市场经济秩序。截至12月底,共立案查处案件1150起,涉案金额5895万余元,罚没款3944万余元,责令改正案件551起,移送公安司法机关案件41起。同比前两年,全系统案件总数、立案数、罚没款、移送公安案件数等主要指标均明显上升。
二、工作中的主要亮点:
(一)创新监管方式,产品质量监督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
1、大力推进“国家、市、区”三级监督抽查机制建设。扎实开展全国联动监督抽查,按照总局统一部署,全面完成了塑料购物袋、车用汽柴油、胶合板等6大类产品联动监督抽查任务;加大市级监督抽查力度,将日常抽查和专项抽查相结合,突出安全、民生、节能环保等重点产品,兼顾安全、能效等核心指标,日常抽查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占96%,涉及“衣、食、住、行”等与市民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产品占79%,涉及节能环保类产品占17.8%,产品抽查比重均较往年明显提升。针对今年以来“玻璃幕墙”、“楼房失火”、“保障房砖墙爆裂”等突发事件,及时组织开展对建筑安全玻璃、消防产品、建筑用砖等产品专项监督抽查,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深入开展区级监督抽查,松江、闵行、浦东等区局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电线电缆、床上用品、验配眼镜、内(外)墙涂料等19种产品区级监督抽查,共抽查380家企业的400批次产品,平均抽样合格率达91.5%。
2、探索建立部门联动的质量监管机制。与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开展了对XX市石材加工生产企业的专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检查,努力尝试建立上海地区进口工业产品从国门到厂门的链条式闭环监管模式。与市教委联合发文开展对学生服、棉被等学生用纺织品的专项抽查,为在沪学生打造绿色安全的生活环境。与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联合召开“XX市首饰企业诚信自律质量工作会议”,宣讲技术标准,介绍知名企业经验,树立行业典型,签署诚信倡议书,有效督促企业更好地承担产品质量主体责任,规范生产,诚信经营。
3、严格加强产品监督检验规范化管理。以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为基础,分批组织专家开展了XX市监督抽查实施细则库的编制工作,完成家电、服装2大类产品实施细则的编制,使监督抽查工作更趋科学、规范和透明;加强对质检机构监督检查,突出监督抽查工作的“计划时效性、抽样规范性、检验科学性、数据准确性”,先后组织对37家承担监督抽查、许可证发证的检验机构进行飞行检查,向9家质检机构发出13份责令整改通知书,做到重要环节层层把关,发现问题责令整改;发挥监督抽查工作质量承诺机制保障作用,与全市承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30家质检机构签订任务承诺书,通过自主承诺,提高质检机构工作质量。
4、突出重点加强基层专项督查督办。通过飞行检查等方式,对全市近三年监督抽查两次以上不合格或受到行政处罚的本市生产企业、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证后监督检查或年审不合格的100余家生产企业质量状况,以及全市12个区县局监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查找存在问题,指导工作改进,有效规范了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促进了基层质量监督职责的履行。
(二)完善监管机制,许可证管理工作更趋规范化和科学化
1、加强研究,完善工作制度。深入贯彻实施《条例》和《实施办法》,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实现生产许可证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订了《XX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证后监督检查工作规范》及《XX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注销程序工作规范》。为从制度上规范审查员现场审查工作,建立审查员绩效考评和廉洁记录系统,制定了《XX市审查员管理考核办法》,从制度上建立健全审查员长效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审查员从业行为。
2、整合资源,加强行政指导。通过组织各行业专家和技术机构专家配合区县局开展证后监管工作,在监管同时重在为企业提供专业的质量诊断。帮助指导区县成立专家库,对企业进行分类指导。通过监督检查,帮助企业查找质量管理的溥弱环节,指导企业整改,督促企业强化企业质量管理,确保企业具备持续稳定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
3、强化监督,提高审查质量。一是对审查工作质量开展飞行检查,对审查和检验均结束的拟发证企业进行突击抽查,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不予发证,并对核查的审查员建立黑名单制,对审查员和企业形成威慑,促进了发证工作质量的提高;二是对现有审查员进行专业分级分类,每个审查员根据专业背景和特长最多只能报三个专业,编制审查计划时优先考虑第一专业;三是进行审查员履职承诺活动,每个审查员签订廉政承诺书,严守审查纪律;四是建立检验机构约谈机制,确保检验工作的公正权威和及时。
(三)重拳严厉打击,“双打”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质检总局和XX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自去年10月份起在全市生产领域广泛开展了为期9个月的“双打”专项行动,严厉查处了一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无证生产等违法案件,捣毁了一批制售假劣产品窝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围绕重点产品用力打,打出威慑力。始终坚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形成拳头,狠狠打击无证生产、制售假冒伪劣等严重质量违法行为,紧紧围绕国家质检总局确定的汽车配件和手机两大类重点产品,以及列入本市的涂料、电线电缆、电动自动车、洗涤剂、服装等五类重点产品,先后组织开展了多项集中执法行动,捣毁了80个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窝点,立案查处案件503起,涉案货值金额3384万余元,其中百万元以上的大要案有9起,在全国质监系统名列前茅。移送公安司法机关案件30起,有力了震慑了违法分子,形成了强大的打假治劣声势。
2、整合执法资源联合打,打出凝聚力。为了有效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和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工作,形成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合力,我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部门间执法联动和工作协作机制,“双打”行动期间,全市质监部门先后与公安、工商、检验检疫、消防等部门,组织对汽车配件、手机、服装、电器、消防器材等重点产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12次,实现了行政执法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无缝衔接,大大提高了联合执法的整体效能,部门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凝聚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3、发动社会力量共同打,打出影响力。会同相关行业协会、名优品牌企业开展联合打假,发挥街道(乡镇)、居(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信息港作用,积极举报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及时掌握造假动向,使打假治劣的影响力大大提升。同时,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及时在主流媒体上发声音,定期在网站专栏上发信息,注重在市政府新闻通气会、市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政风行风热线等重大活动中加强宣传。对外宣传“双打”动态信息1616次,编辑双打信息简报46期,名列全国质检系统第一,受到质检总局的通报表扬。
由于“双打”工作突出,市局监督处等4个单位,潘春军等15名个人分别荣获质检总局和XX市“双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此外,在“全国双打专项行动成果网展”中,我局有8起案件被选入质检总局公布的大案要案,并有多幅现场执法照片在网上展厅展出,充分展现了本市质监系统执法人员打假治劣、执法为民、创优争先的良好形象。
(四)夯实基础建设,监管队伍的综合能力明显提升
我处根据“强责任、促规范、严监管、见实效”主题教育的要求,对全系统内一线执法办案人员、产品质量监管人员、检验机构抽样人员、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注册审查人员近千人开展全员业务培训,夯实工作基础,切实提高质量监督和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夯实思想基础,增强责任意识。整个培训将增强责任意识与改进作风等问题作为重点,通过开展党风廉政、预防渎职和作风纪律教育,结合学习胡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受训人员的群众观念,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廉洁从政意识,提高自身修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通过正反案例教育,引导和警示学员有所“为”,有所“不为”,增强自身岗位风险意识,提高自律意识。
2、创新教育模式,提高实践能力。培训根据监管、执法、抽样、审查四个不同岗位的工作需要,组织资深师资力量,为受训人员讲授工作中重点运用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和思考,不断提高认知水平,促进理论研究和工作实务。为提升教学效果,创新培训教学模式,采用学生“点菜式”授课,以课堂教学、分组讨论、学员互动,集体军训等形式多样性的场景教学形式,从实际工作着眼,精心准备了相应的实务操作课程,灵活机动地安排教学内容,使学员更易学、易懂、易接受、易操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坚持分类施教,严格考核制度。培训工作按照监管、执法、抽样和审查四个不同类型工作人员分别制定教学大纲,坚持分类施教,并根据领导干部与一线人员的不同情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每次培训结束,都组织统一考试、并严格考试纪律,考后向受训人员所在单位通报考核成绩,确保教学成效。
(五)不断探索实践,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初显成效
2011年,继续深化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采集和风险评估工作,聚焦人才,以科研促进风险监测工作,以风险监测促进行政监管工作,提高了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工作继续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1、扩大风险信息采集渠道。一是依托承担监督抽查工作的质检机构,建立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报送、风险评估的通道;二是扩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研读人员的范围,由市质检院硕博信息采集和研究小组参与;三是积极参加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协作网,共享安全风险信息。2011年我局共编辑出版了21期《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参考》,涉及信息1500余条,为各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提供监管信息参考。
2、以风险监测促进行政监管工作。2011年,我们组织有关的检测机构分别对纸巾纸与卫生纸的灰分含量、牙刷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等8个项目实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及时向总局上报了童鞋、纸巾纸与卫生纸两类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同时,我们将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相结合,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立即启动风险监测。
3、以科研推动风险监测工作。为更好地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专家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采集、识别、研判、监测、评估、交流、预警、应急预案、应急处置等各环节的作用,我们着手建立XX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专家组,目前已征集到115名的专家名单。同时,我们采取理论和实践互相促进的办法,积极参与质检总局申报科技部的科研项目。通过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科研,推动产品质量监督风险管理工作。
4、规范风险监测工作流程。在对产品质量风险监测的探索中,我们不断总结,形成了14个主要环节的基本工作流程。我们还编制了风险监测前、风险监测后、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报送和风险信息企业告知书等规范,为科学、规范地开展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奠定了基础。
第三篇:基金监督处工作总结
2009基金监督处工作总结
2009年,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全省社保基金监督战线的同志们认真遵照中纪委十七届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五项社保基金专项治理中心工作,奋力拼搏,努力工作,全力维护社保基金的安全与完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全省形成了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加重视、支持社保工作的良好局面。
一、2009年主要工作
1、领导重视,部门联行,扎实做好专项治理工作 在国家统一部署下,2009年我们在全省范围内认真开展了社保基金专项治理活动。首先,各级政府都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主管领导亲自挂帅,各相关部门领导和业务人员参加了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有力的保证了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与领导。其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监察、地税、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相互协作,扎扎实实的做好五项社保基金的自查自纠工作,本省专项治理办公室召开了5次全省性工作会议,组织业务培训6次,印发了6期工作简报,指导全省工作。通过检查验收,我们进一步摸清了底数,对发现的问题高度重视,认真梳理,分类指导,能够纠正的立即纠正;不能立即纠正的制定了整改计划,限期纠正。各部门在检查验收期间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有效的推进了部门联动,大力推进了社保经办与基金监督工作。通过这次社保基金专项治理活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基金征缴,强化了监督检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金征缴力度逐年加大,保持了社保基金整体运行平稳,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支付。
2、严格审核,服务企业,积极推动企业年金
贯彻落实《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按照企业自主、市场运营、政府监督的原则,严格考察和审核具备资格的机构报备的企业年金基金合同,按照规定,适时发放企业年金计划登记号,认真履行对企业年金市场运营的监管职能。
3、规范流程,定期报告,建立协同监管机制
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对基金监督工作情况,举报案件受理情况、挤占挪用基金回收情况、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情况等重要工作实施定期报告制度,保证基金监督工作的信息渠道畅、准确、及时。为提高基金监督机构人员、队伍的素质,本组织了三期业务培训,并按照部规定对《社会保险审计检查证》持证人员进行了年检换证工作,进一步规范基金监督工作人员的资格,增强了业务能力,提高了专业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对社保基金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不能实施主动监督。
2、监督体制没有理顺,专门从事基金监督的工作人员很少,大量的工作任务得不到及时落实处理,直接影响基金监督的工作质量。
3、监督工作缺乏协调,社会保障基金目前是多部门、多机构、多行业的管理体制,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协同监管,各自为政,多头监管,重复检查的现象严重,给经办机构形成了一个监督混乱的形象。
三、2010年工作设想
1、充分利用社保基金专项治理成果,规范完善基金监督政策。针对专项治理发现的保险费征缴、财政专户管理、支出范围和项目、财务管理、基金存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明确相关政策,统一口径,规范管理。督促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落实社会保险信息披露制度、要情报告制度,及时完善相关措施。
2、做好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工作。研究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基金监督机制,实现对基金的全面、动态、适时监控。加强监督举报工作,畅通举报渠道,及时受理社会群众举报,根据规定程序和时限及时处理,并通报查处情况。
3、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的作用。研究制定省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章程,明确其形式、职责、监督检查办法和协调议事规则,提升基金监督工作的领导层次,整合基金监督资源,树立基金监督工作的领导层次,整合基金监督资源,树立基金监督的权威性。结合机构政策,理顺社保基金监督管理的体制。
4、进一步加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监督工作。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要求,研究制定我省企业年金基金运营机构报备、年金资金提取审核、运营情况定期报告等制度,规范企业年金基金管理。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一定成绩,这与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与各处室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基金监督工作的科学化管理,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和高科技手段,组成全方位的立体监督体系,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与完整,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基金监督处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六日
第四篇:软件处2014半年工作总结定稿
上半年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软件处
一、软件业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我处围绕企业自主创新、“一企一策”、外包转型升级、“两化”深度融合,大力扶持工业软件研发,培育发展新兴业态,全面实施软件产业振兴工程,企业服务和行业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
上半年软件业运行情况。全行业运行态势总体平稳,增速放缓。截止到5月30日,全市软件业实现销售收入593亿元,同比增长23.7%。出口17亿美元,同比增长20%,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34%。企业达到1993家,从业人员突破20万人。预计6月底全市软件业实现销售收入730亿元,同比增长25%,出口21亿美金,同比增长22%。高新区上半年预计实现收入600.5亿元,增长23.6%;出口创汇16.5亿元,增长7.2%。企业1180家,从业人员14.6万人,在连著名跨国公司发展势头良好。IBM公司、埃森哲、思科、简伯特等欧美公司人员和业务增长较好,在母公司全球业务布局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花旗大连已经被列入花旗全球外包支持中心中代表中国的重点发展基地。外包业务层级也在提升,高端业务已占据30%左右,国际市场比重由原1 来的90%对日逐步调整到日、美欧、其它市场占比60%、13%和27%。
企业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不断提升。如博涛多媒体年初已签订1.2亿订单,正在积极融资扩大市场,并争取上市。美恒、贝斯特、启明海通、现代高技术等一批有核心技术产品的企业市场开拓良好。企业跟随技术和市场的变化,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产品研发与技术服务,涌现出很多新产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应用开发,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上半年新认定软件产品129个、新登记软件企业48个。
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企业运营成本压力仍然较重,日元汇率对企业的影响还未有大的改观;政策扶持力度不强,产业发展环境与其它城市比较相对落后;软件高端人才供给不足,用人成本不断攀升;企业的投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成本过高;重点项目由于土地等配套工作不到位,造成部分企业园区建设推进困难。
二、完成的主要工作
1、完成软件业一季度“开门红”工作。分管领导带队对产业发展七个重点区进行走访调研,并召开企业座谈会。了解各区产业及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存在问题和发展瓶颈等,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提出解决办法的建议。先后召开区级座谈会7次,企业座谈会10次,走访企业30家,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60份,完成开门红调研报告。
2、抓好重点项目、督办项目和“一企一策”工作的落实。调整了本“一企一策”企业名单,对2家列入重点跟踪企业的问题进行了一对一沟通明确,并根据2家的问题点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如博涛的融资问题,协调中小处与企业一道探讨中小企业贷款资金的续贷。与华信公司就其拟建设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模式与方案进行讨论,明确平台建设目标、为企业服务的功能等问题。上述2家企业我处将持续跟进服务。产业共有6个项目列入我市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项目名单,我处做好项目跟踪工作。落实2项市领导督办项目的跟踪和问题解决,已完结一项,继续推进一项,并协助电力处完成华信、电信数据中心执行工业电价的报批工作。
3、完成各级政府专项资金项目的组织申报。为做好项目的储备与情况掌握,年初开展了全行业项目征集工作,建立了项目库,征集到122家企业的341个新项目。完成国家电子基金、物联网专项的组织申报以及大连市软件专项自己的申报工作,并按计划在7月按照程序完成资金的各阶段工作。省软件专项本暂停申报。
4、完成产业政策起草制定工作。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制定了包括电子产品、IC设计、信息安全和信息化等行业在内的《大连市关于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的起草,完成企业意见征求,形成征求意见稿。
5、做好产业研究及新业态的培育工作。重视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完成《大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结构调整工作方案》、《大连市大数据应用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大连市大数据应用与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大连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大连市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计划》、《2014年大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报告》、《大连服务业行动及计划和分解任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部分》等文稿的调研编写,摸清产业状况,理清工作思路。
6、抓好产业运行分析和监测工作。完成2013年软件业年报统计工作。进一步完善“市、区、园区、企业”的四级统计体系,做好软件业年报和月报统计分析工作,形成《201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报告》,对产业运行状况作了分析和总结。完善样本库,做好基本数据的收集整理。
7、推动低端外包业务转移庄河工作。根据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针对庄河提出要承接大连软件低端业务的需求,先后到庄河现场考察,与庄河市政府就相关政策及承接工作开展需作的工作进行多次交流。提交相关材料,讲解工作难点,提出建设性建议等,目前庄河市政府提交了政策初稿,我处将切实推动工作落实。
8、跟踪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年初已完成创建中国软件名城相关申报材料的准备,正在跟踪工信部落实部省市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
9、做好企业服务工作。搭建对接平台,召开了工业CAE技术交流对接会、大连市两化深度融合推进暨技术交流对接会,评选颁布大连市11个工业优秀示范项目和10个工业优秀软件产品,推介本地企业和产品,树立品牌。组织企业参加北京软博会、大连软交会,搭建展台,宣传城市、企业和产品。启动“IT精英大讲堂”系列高端培训课程,邀请国内专家及著名企业经理人授课,开拓企业高层人员的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推动IBM与理工大学智慧城市大数据联合实验室项目在本地的实施,从企业大数据人才培养入手,结合本地应用,为我市大数据人才和技术培育做好铺垫。
10、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强化协会的服务功能,授权其成为大连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认定地方组织机构,发挥双软认定咨询部门的作用,为企业提供服务;支持协会与民生银行成立城市商业合作社,帮助小微企业融资;领导协会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个人信息保护整改工作,通过了日本方面的验收,保证双方互认合作工作的持续开展,向为领导提交了《关于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下一步开展的请示》。
11、改进规范处内工作。坚持每月工作计划和总结制定与例会制度,做到处内人员对全处工作、个人工作的了解与掌握,在计划框架下,主观能动地安排好各自工作。完善网上办公平台,规范认定审批工作流程,协调处与协会、中介机构的职责分工。强化重点工作在标准、制度、执行环5 节的规范性,树立服务企业的意识,减少官僚作风、形式主义的做法。积极参加委内党务、纪检等相关学习活动,保证工作落实年我处相关业务圆满完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我处的工作正按照年初计划在逐一落实中,半年总结中,将对照《2014年工作任务内容及落实责任分工表—软件处》,对工作开展及进度查遗补漏,抓好工作质量,将列入任务的工作内容完成好。重点工作如下:
1、重视产业运行状况的跟踪,保证实现年初预定指标 做好各区及企业统计工作的日常跟踪,挖据企业资源,做好产业指标的分析预测,切实将数据落实到企业及县区,完成绩效考核任务。
2、通过专项资金的扶持引导,做好创新培育工作 按照时间进度及程序,完成本项目选拔及资金拨付工作,对新兴业态加大扶持,培育好项目、好技术、好企业。同时,对以往项目做好验收工作,并对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自查分析。对《大连软件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修订。
3、推动重点工作的落实。
金州新区工业软件集群的建设,在企业、产品、工业软件技术平台、软件大厦的企业落户及政策服务等方面有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加以落实。加紧与庄河市政府的沟通,力促低端外包业务在人才培养、厂房、优惠政策三方面能落实。“一6 企一策”及市领导督办工作能有效完成任务。
4、关注数据中心及数据产业基地的调研与项目引进 结合现有数据中心的发展状况及趋势,考虑数据产业的规划与基地建设,重点跟踪新加坡腾飞集团及其他数据中心及业务链相关企业的项目引进、产业政策的研究。
5、推动新政策出台及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工作。
6、继续开展好为企业服务工作
发挥协会作用,做好对接会、技术及管理培训,三名评选及宣传活动等。
第五篇:森林防火半年工作总结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财经类,论文类文档,欢迎下载-----森林防火半年工作总结
森林防火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我县森林防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市森防指、市林业局的领导及指导下,全面落实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监管,我县未发生森林火灾。现将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切实把森林防火的责任落实到乡镇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责任制。今年,我县森林防火机构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力争,县政府与各林权乡镇和有关部门签定了森林防火责任书,并将森林防火工作纳入了目标考核,真正把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落到了实处。县防火办切实履行了职责,做好森林防火日常管理工作,坚持森林火警119报警电话24小时值班制度,一旦接警立即报告,及时组织扑救,确保万无一失,尽最大可能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财经类,论文类文档,欢迎下载-----
二、建立适应林区新的经营机制下森林防火组织体系和机制
针对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区出现的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形式多样化、林权结构分散化的新格局,要如何建立适应新的经营机制下的森林防火组织体系和防火机制,我县作了以下几点尝试,一是森林火灾扑救以村社义务扑火队伍和承包经营业主为主要扑救力量,县乡两级防火机构主要负责协调、指挥。二是实行业主防火责任制和抵押金制度。我县林区乡镇与辖区内的经营业主签定了森林防火责任书,并且每年收取一定数额的防火责任抵押金。若当年发生了森林火灾,就在押金中扣除劳务等扑救费用,并在当年底补足押金。三是督促乡镇和业主搞好防火重点时段和区域的防火宣传和检查。四是积极向县财政争取防火专项经费。
三、突出重点,严格管理
火源管理是森林防火的关键环节。在火源管理上必须“严”字当头,严肃对待,严格要求,严格管理。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一------------------------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财经类,论文类文档,欢迎下载-----是在2至5月森林防火警戒期和戒严期严格执行林区野外用火制度,严禁烧荒烧垦,严禁烧田边地角杂草,严格控制和监管农事用火、痴呆人员玩火,严格管理游客和学生春游野外用火。二是组织人员对重点地段、险段的林下堆积物进行清理,采取严密监控措施集中焚烧。特别是为确保“清明、五一”节和双抢季节的防火安全,制定了防火预案,对彭祖山景区等重点区域开展了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隐患限期整改。三是以村社为单位,组织巡山队伍。四是强化森林防火执法职能,加大对违章用火和火灾肇事者的查处力度,真正做到见火就查、违章就罚、成灾就抓,依法从重、从严打击。
四、强化宣传,提高意识
上半年我县在宣传上下功夫,对林区农户发放《森林防火知识》宣传单2万份,在3月的法制宣传月和科技三下乡活动中,利用科技赶场的机会向广大林农宣传《森林防火条例》及森林火灾扑救基本知识;------------------------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财经类,论文类文档,欢迎下载-----在县政府组织的应急知识宣传活动中,我们向广大群众展示了灭火器具及森林火灾应急处理知识;各乡镇利用各种会议宣传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在林区主要道口书写森林防火警示标语130幅、设立警示标牌245个;农忙季节在电视台滚动播放严禁燃烧秸杆,农忙期间注意森林防火的公益广告;通过中国移动等在森林防火期内向手机用户发送森林防火手机短信20次共发送了40000条,极大地扩大了宣传收益面,使森林防火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浓郁的防火氛围,持续保持森林防火工作的紧张态势。
五、加强督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为逐步配套完善扑救森林火灾基础设施,增强我县基层的森林火灾扑救能力。我县防火办与县应急办、县安办一起对林区乡镇开展联合督查,凡没有购置防火机具的,一律限期整改。目前,我县11个林区乡镇都购置配备了基本的森林火灾扑救机具。------------------------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财经类,论文类文档,欢迎下载-----
二〇一〇年五月三十一日
森林防火半年工作总结可完全免费阅读或下载全文。淘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复制或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