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村治理创新之社区营造(模版)
乡村治理创新之社区营造
近些年,社区营造这一新鲜事物在中国,尤其是经济较发达、思想观念较开放的沿海地区备受推崇。学者、民间力量及政府开始尝试将这一理念应用于乡村治理中,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社区营造的定义是:“居住在同一地理范围内的居民,持续以集体的行动来处理其共同面对社区的生活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创造共同的生活福祉,逐渐地,居民彼此之间以及居民与社区环境间建立起紧密的社会联系。”因有着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持续性,社区营造成为日本和中国台湾城乡社区更新的主要建设模式,台湾的桃米社区即是成功案例之一。
危机即转机,“大家一起来清溪”
桃米社区又叫“桃米里”,是台湾一个乡土气息浓厚的村落。这里有森林、河流、湿地、果园及农田,但却是埔里镇最贫穷的村落之一,加上埔里镇的垃圾场就设在此,桃米里又被讽刺性地称为“垃圾里”。即便是毗邻著名景点日月潭,但旅游经济的效应从未辐射至此。随着城市化巨大吸引力的裹挟,桃米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逐渐离开,使它同很多村庄一样衰退和萎缩下去。
直到世纪之交的台湾“921”大地震,桃米里又受到了重重一击,当地的建筑和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它以重灾区的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这才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反思。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巨额补贴每户贷款建房,自己建房,同时引进新故乡文教基金会帮助桃米里进行社区营造。至此,桃米里的发展出现了转机。
“新故乡”以“大家一起来清溪”的公共行动,作为灾后重建的启动项目。以公共事务作为促进公众参与的媒介,虽然一开始受到大部分村民抵触和反对,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逐渐促进了村民思想的转变,社区体制的改变和农村治理模式的转型。在活动过程中,村民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最为珍贵的成果。
“造人运动”,绿色民宿
青年劳力的外流,知识精英的缺失,造成发展动力不足是乡村建设一道迈不过去的坎。因此,“新故乡”一直将“造人”作为社区营造的核心理念,村民有改变现状的需求,社区营造才有成功的可能。重建初期,“新故乡”并不急着大兴土木,而是在保证村民维持基本生活的情况下,将大部分政府补助、社会捐款用于教育培训,遵循“教育学习——观念改变——行动实践”的理念,培育新的社区生产力。
课堂内外,桃米人与“新故乡”、教授们共同讨论出了桃米社区的重建愿景,提炼出“桃米生态村”的概念,目标是将桃米里从一个传统农村,转型成为一个结合有机农业、生态保育和休闲体验的教育基地,绿色民宿成为了极佳的切入点。
绿色民宿的一大特色是靠口碑相传,就是要让客人感到新鲜多元、舒适自由、值得选择,这其中“造人”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新故乡”通过教育培训,构建了一个“知识经济的社群”,在此基础上逐渐产生了具规模的知识农民经营的民宿,他们乐于合作互助,重视客户体验,渐渐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通过新的方式连结起来。这种模式得到了市场的肯定和欢迎,桃米人的生活也因此得到了质的提升。
文化名片,“青蛙共和国”
正因为桃米里过去鲜为人知,未被开发,因此当地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未被破坏。全亚洲有51种青蛙,台湾有29种,而桃米里就有23种;台湾有143种蜻蜓,桃米里就有49种。通过研究,桃米里将“青蛙”提炼为新文化符号,建设“青蛙共和国”、发展“青蛙观光”经济、“售卖”青蛙知识。
为了让社区居民们了解自己的社区,“新故乡”和“农委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一同为桃米人开展了一系列生态讲座,讲授青蛙保育知识、培训“生态解说员”、协助桃米人做生态调查和规划。逐渐地,“青蛙”这一文化元素充满了桃米社区的房前屋后;桃米人疏通河道、建湿地公园、造生态污水池,创造了更多适合青蛙生活的栖息地。在桃米人的共同努力下,“青蛙共和国”受到了社会的极大关注,看青蛙、观蝴蝶、赏油桐花、游纸教堂等成为了桃米里旅游的经典项目。
通过桃米社区案例的分析,总结了以下关于乡村治理中社区营造实践的启示,以期给乡村建设和规划治理指导和借鉴作用。
1.村民意识形态的觉醒
社区营造的核心是“造人”,桃米里震后重建的过程中,首先以公共事务作为触发点,打造具有向心力的社群组织;进而通过文化建设和教育培训,培育社区文化,提升村民的社区共同体意识,推动村民自发的合作互助,从而实现永续经营。
2.知识精英的引导
台湾的社区营造其实质是创造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乡村生活创意产业,学者、大学教授、大学生、中产阶级等成为了社区营造的中坚力量,虽然村民在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但知识精英的引导作用不可或缺。他们敢于批判的面对现实处境,明确真正的梦想,掌控行动的方向并实现目标。是他们带来了改变现状的勇气和和超前的价值理念。
3.良性的组织发展模式及利益分配机制
桃米里在震后重建期成立了“社区重建委员会”,统一组织社区建设。活动中,村民的参与意愿和热情被激发,强化了社区网络结构与功能。同时在内部制定了自主性的社区公约与组织章程,大大提高了居民之间的信任,激发村民参与意愿。重建工作结束后,桃米里对社区发展协会进行改组和组织结构调整,强化社区组织的体制,形成里办公室、社区发展协会和自然保育及生态旅游协会三个组织共存的局面,各司其职,互相合作。
桃米里规定,所有以社区生态旅游而获得的收入,都需要提拔部分作为社区公共事务运作的经费来源,以保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灵活调整的组织模式和可持续的利益分配机制,很好的满足了桃米里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4.非营利组织的扶持与推动
非营利组织长期地以“伙伴”的角色与桃米社区保持互动,和村民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从而深入的了解社区的情况并取得社区居民足够的信任。长期地驻扎过程中,非营利组织在初期以领导者的姿态制定愿景和目标,构建社区建设动力和基础,后期则以陪伴者的角色推动社区共同体的形成,与社区一同成长。
5.政府部门的积极配合
“921”地震后,政府给予桃米里各项补助和优惠政策,并引进“新故乡”作为宣传和实践社区营造的倡导者。在桃米生态村建设过程中,“新故乡”作为联络者,促进了政府与社区之间建立新型的互动关系。政府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适时地推动项目的立项和开展,鼓励社会精英回到社区支持建设。
相信在政府、规划师、社会组织和乡村居民等的不断实践努力下,社区营造定能在城市社区乃至乡村治理中发挥巨大作用,为城乡社区的人文环境与经济发展带来更好的明天。
第二篇:文化营造推进新农村社区治理研究
文化营造推进新农村社区治理研究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农村社会正经历着历史性变革。在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强力推动下,传统农村社会的“乡土性”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本的农村行政化主导的治理方式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实现农村社区治理的现代化是大势所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强调:“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农村社区创新治理有利于激活农村活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是新时期解决我国城乡二元发展困境、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乡村文化在凝聚村民力量、增加村民的认同感、提升居民参与融入度和构建社区共同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弱化的文化引领与农村社区治理困境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在内外力量的冲击下,农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级政府为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对新时代农村社区的治理方式在不断寻找新思路、新模式,努力完善共建共享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推动农村社区全面发展。但是,在这样一个融合多种文化的居民聚集的农村社区,以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的文化建设却滞后于农村社区经济、制度建设,并未形成具有独特性的文化理念意识来引领农村社区治理。
(一)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不高
陈宗章提到:“良性的社区参与,能够增强邻里互动,融洽邻里关系,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从而提升自我认知,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社区人’身份;能够有效地协调社区中各类利益群体的关系,摆脱现代性极端发展的‘紧箍’,培育社区居民的公共精神;能够促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的发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遵循基本的行为准则。”的确,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是衡量一个社区的综合治理水平和成果展示的重要指标。然而,目前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由于管理者对村内文化建设的忽视,缺乏对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引导,同时,村民对整体的文化认同感较弱,导致农村社区治理存在一个普遍性问题,即居民的社区各项活动参与度不高。其次,在每次的社区活动中参与人员的数量有限,参与人员较为固定,活动的波及范围较为狭窄,居民参与率较低;再次,参与人员的结构不够合理,以老年人为主,中青年人较少,女同志占多数,男同志占少数,对于儿童与青少年的活动以小学以下儿童和婴幼儿为主;最后,志愿活动参与人员较少,自愿参与意识较弱,对于社区公益建设的愿望不强。
(二)社区文化共同体的意识较弱
伴随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快速流动,农村居民身份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乡土性较强的农村社区,具有高度封闭性、同质性的“熟人型社会”的架构被打破,体现文化共同体凝聚力和黏合力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团结互助意识不断弱化,逐步演变为开放性、流动性、异质性较强“弱熟人型社会”。曾经对乡村治理、凝聚村民力量、促进团结互助发挥重要作用的家族宗族治理体系完全被取代,构建农村社区文化共同体的传统民俗、礼仪日渐没落,使得社区的文化共同体意识缺乏一定的生成基础,居民对于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融入性都较为薄弱。社区,对于居民而言,只是一个家庭“居住性的场所”,而没有“共有”和“共同”的意识,并没有真正地融入社区,缺乏主人翁意识,没有将自己作为社区治理的主人来真正参与到社区的治理和建设过程中。居民之间逐渐趋于孤独和冷漠而原子化,在日常的生活中较多地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和处事方法,他们内心深处并未认识到:“这是我的社区,我的家园,在这里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与我有关,我有责任和义务去参与、去关心”“社区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居民间应当互帮互助、守望相助”。同时,长期在外的农村当地居民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多样化的文化选择引起其家乡地域文化的淡化,使其文化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弱化。
(三)居民对社区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不强
在传统的农村基层治理中,村委会作为最基层的政府管理组织,担负着整个村的行政、服务、经济、管理等各种职能,协调多种利益主体,化解社会矛盾与利益冲突,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几乎村内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由村委会来决策和管理解决。村委会的角色严重错位,从一个基层自治组织变为一个行政性组织,村委会与居民之间形成一种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居民在这种体制下,作为一个被管理者的角色,对村委会在社区事务上的各类决策和管理一般都是服从态度,形成对村委会的一种依赖,其结果导致了村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受挫。随着农业税的取消,政府逐步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努力打造“多元共治”的乡村治理格局,提倡农村社区多元主体的参与性。然而,村委会长期的行政化单中心的治理模式,对其居民自我管理、自主参与社区自治的意识和能力缺乏必要的培养和引导。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提高居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教育事业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对村内文化建设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致使居民自身尚未形成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充分行使居民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识和能力,严重地抑制着村民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这些都致使现在农村居民没有充分意识到居民才是社区治理的主体,缺乏主动参与意识,未能积极承担参与社区治理的责任,对社区内的事务漠不关心,除非事关自身利益。
二、文化冲突与共同体组织被解构
文化引领的弱化导致居民认同感、归属感不强,不能主动参与社区治理,而其深层次原因是农村社区在变迁过程中面临多元文化的冲突,现代性的张扬使私人空间日益膨胀,共同体组织面临被解构的危机,文化建设滞后发展。
(二)农村社区的变迁与多元文化的冲突
传统的农村以血缘、地缘为基础村民聚集而形成,从事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经营活动,关系亲密、守望相助有着家族共同体的特性。每一个宗族(或家族)内部都有着一整套基于其自有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体系之上的宗族管理体制,承担着整个家族的自我治理功能,对家族内部成员和事物进行有效的管理,成员都必须遵守并以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对集体具有高度认同感,是一种典型的“熟人社会”。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在内外力量的冲击下,农村社区封闭的大门被打开。严格的户籍制度被取消,乡村社会的封闭性被打破向开放式发展,第二三产业也逐步在农村得到良好的发展,农村居民的身份、职业向各阶层分化,人口社会高速率流动,传统农村走向现代城镇化。农村打破了原先宗族式的形态,原本延续了几千年的“熟人社会”逐渐经历着“半熟人社会”和“弱熟人社会”的转型发展。
在这样一种高速的发展和流变下,农村固有的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变迁。農民接受到的来自各地的思想文化的交汇,使得农村文化领域出现各种多元文化相互冲突的现象。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文化不可避免地会遭受来自城市文化的碰撞和冲击。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注重时间、效率和创新,呈现的是一种快节奏的竞争式形态,知识更新快,独立进取,创新意识强。而原先农民的勤劳本分、生活安逸、思想保守,家族文化共同体认同感较强,时间和效率观念较弱,创新创业意识不强,这些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广大农村也被卷入全球化的大潮,城乡一体化又相当程度上加速了农村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进程。西方文化中的民主、平等、竞争和一些“拜金主义”等利益至上的观念都在逐步浸染着农村。传统的家族共同体观念被逐步瓦解,村民追求平等、民主的发展,“重义轻利”的传统转变为追逐个人利益。
(二)现代社会文化的理性化发展
曾经“熟人社会”的农村,在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开放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家族共同体文化与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理性思想所碰撞,致使维系传统农村社区的文化资源流失。在传统的农村社区中,人们生活在一种以血缘、地缘和亲缘为基础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稳定的熟人型社会结构中,村与村之间有严格的地域性划分,城乡间人员的流动性不足,村民之间关系亲近、彼此熟悉,也就伴随着高度的信任感。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现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呈现出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所有的个人主义、多元化、开放性和法治化的理性原则。
在现代社会,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使得相互间紧密的亲缘关系被打破,人与人之间的有机团结也不断弱化,使得人们渐渐走向疏远、走向陌生化。人们更注重“个体主义”,强调身份的平等,公私分明,更加关注的是个人的切身利益与权益,而并不是农村社区整体的公共利益。社区应是在私人空间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的公共空间,但现代性所张扬的主体性,却促使现代人的私人空间以膨胀的态势挤占了公共领域和空间,形成一种对抗性的冲突和矛盾[3]。所以,在这样一种现代性理念的支配下,基于情感与合作而形成的共同体组织被解构,居民之间逐渐趋于孤立、冷漠和陌生,相互间的熟悉度和信任感逐渐降低,家族共同体的认同感不断退化。现代理性的发展致使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生活中,居民的主动参与精神和责任意识比较淡漠。
(三)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性
1923年,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在《社会变迁》一书中首先提出“文化堕距”概念。奥格本认为,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物质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变迁速度往往是很快的,而制度与观念等部分的变化则较慢,这就产生了一种迟延现象,由这种迟延产生的差距即文化堕距。奥格本所讲的文化堕距现象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存在。在不断追求经济物质的发展进程中,农村村民的人均消费水平和人均GDP都显著提高,农民的吃、穿、住、用和行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然而,在农村经济建设的大步前进下,整体文化建设与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较为缺乏,体系不健全,切实满足村民生产需要的技术、法律等题材的教育培训较少,群众缺乏参与文化活动的氛围,一些封建迷信的落后文化活动盛行等现象普遍存在。
而导致农村文化堕距现象长期存留的原因大概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国家治理倾向于经济建设。1987年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也都较多地围绕农村经济建设而展开,而文化建设却并没有得到与经济建设同样的国家政策倾向。二是县、乡、村各级领导的忽略。虽然近年来国家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多部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文件,但在农村的实际发展建设中并没有按照上级党委、政府部门的要求将文化建设真正纳入新农村建设体系。不少县、乡、村领导狠抓经济建设而轻视甚至忽视文化建设,并未真正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思想认识不到位,出现社会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主的偏差认知,导致对于文化建设事业的财政投入不足,发展滞后。三是专业人才的缺乏。各乡镇都应设有文化宣传站,定期为村民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挖掘培育农民文化骨干。然而,不少乡镇的文化站形同虚设。专业工作人员较少甚至没有专业人才,有时工作人员还需负责非文化管理业务,无法全身心地投入文化事业,并没有真正发挥农村艺人文化骨干的作用,没有切实地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对于农村的文艺人员和团队,大都是自学成才、自娱自乐,缺乏专业人才的指导和培训。
三、文化营造与推进新农村社区治理
文化营造是新农村社区文化的培育过程,通过文化培育提升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引导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通过社区公共精神的培育,提升社区内社群社会资本,凝聚和团结社区力量,共同行动,达到推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目的。
(一)加大对农村社区文化教育的投入
真正调动农村居民参与到社区基层治理,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需要促进农村居民思想观念的转化和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彻底改变村民之前对于村委会管理的依赖和“等靠要”的错误想法。农村社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知识水平普遍低于城市社区居民,要想让农村居民转变思想观念,有序地参与农村社区治理,必须加大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宣传力度,改善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配备,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鼓励有志于发展教育事业的教师和企事业单位在农村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的同时逐步普及高中教育,使更多的农村青少年儿童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农村下一代整体的文化水平和素质。同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需求的成年居民,提供各式教育,扩大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的范围。多途径开展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的各年龄段人群的受教育水平,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逐步转变其旧有的、落后的、保守的思想观念。村委会等基层自治组织要适当简政放权,确立正确的角色定位,在日常的管理中注重对农村居民主人翁意识和有序参与治理素养的培育,有意识地引导广大居民的参与性行为,促使村民迫切希望参与社区管理。农村居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村民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也逐渐得到提高和培养,能够更加积极地主动参与农村社区基层治理,为农村的发展献计献策,共同推进社会的发展。
(二)以文化力量凝聚居民,重建农村社区共同体
共同体的形成基于一种对社区的治理、生活行为、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认同,而文化具有凝聚、融入、协调社区居民的心理和行为的功能,恰恰是共同体重建和维系的纽带。重建社区文化,就要建设一种具有公共性的能够得到广大居民认同的社区公共文化。这种公共性文化可以是农村传统文化的升华,也可以是注入新时代的价值观,即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弘扬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1.要充分挖掘农村社区的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于户籍人口的凝聚力较强,而对于外来人口能够让他们进一步了解社区传统文化,增加对社区的认同感。所以,挖掘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充分发挥文化的聚合力,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村庄的伦理价值,维护村庄道德秩序,推动共同体的重建与维系。社区要加强对农村公共性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居民提供文化活动的公共领域,促进居民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和亲密度,共同培育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具有凝聚力和认同感的社区特色文化。社区要恰当地利用传统文化节日,通过庆祝传统节假日的各种活动,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性,有力地将社区居民融入到社区。
2.要大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增强居民的凝聚力。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为社区的共同思想基础注入新的时代元素,提升社区认同感和凝聚力。通过传播、教育和渗透等多重有效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深入地被居民所认可、接受,并逐渐转化为一种信仰,形成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共同体意识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社区家园意识。通过开展一些如“家风家训”“最美志愿者”“十大文明杰出模范”等活动,充分调动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居民对社区文化、社区治理、社区建设的认同;发动建立各行业自律规范、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学生守则等道德自律规范,推进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要目的的道德实践,以共建诚信的方式增加社会信任资本。
(三)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创建和文化娱乐活动
要想构建农村社区共同体,提升居民的融入感,增强居民间的信任度,促使居民真正参与到社区治理中,组织开展各类社区文化活动是最直接的有效途径。利用信息化建设,通过对社区居民的走访调查居民的基本信息、需求意愿、兴趣爱好,建立社区大数据实现智能化治理。在此基础上,组建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社会团体组织或者俱乐部的形式,以趣缘凝聚社区居民,使原本陌生的居民以趣缘相识,加强彼此间的交流沟通,建立亲密和谐的邻里关系。其次,在对大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开展各种类型的文艺表演、课堂学习、评比赛事活动、外出活动和志愿活动等,满足社区居民对精神文化建设的多样性需求,使居民的尊重感、认同感得到提升,以此逐渐增强“社区人”和“社区家园”的意识,主动地融入社区。同时,社区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时,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改变社区活动参与人员有限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通过在社区公众平台发布消息、楼道街道粘贴通知、动员村民组长和楼道组长告知居民等多种途径,让更多的居民知晓社区活动,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扩大社区活动的覆盖人群。
多样化的社区活动,广泛的居民参与,使得社区居民人与人之间的“陌生”被逐步打破,再度向“熟人型社会”转变。社区居民(包括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对社区事实认同感、情感认同感、行为认同感得以提升,统一的价值观和共同体意识得到塑造,调动其对社区事务的主动参与性,切实行使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权利与责任,最终实现农村社区治理的转型发展。
第三篇:xx社区治理创新行动计划
xx社区治理创新行动计划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础基石,是党委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为贯彻落实民政《xx》以及xxxx工作部署,进一步推进全省“和谐自治标杆区”建设,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促进人民共同富裕为努力方向,秉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强化数字化改革牵引,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机制,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村社组织服务能力和各类要素保障,更好构建“一肩挑”背景下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奋力打造“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一)基层治理创新更亮。
加大力度复制推广国家级、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引领型农村社区优秀经验做法,深化以“和谐自治标杆区”为重点的系列改革试点项目,实现城乡社区治理多面发力,多点突破,多片开花,亮点纷呈。(二)基层群众自治更畅。
党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完善,村(居)民民主协商主体、程序、机制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便捷化。社区党组织统领的社区、物业、业委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全面形成。(三)社区服务空间更优。
建立健全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集居民会客厅、社工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等于一体的社区服务矩阵。探索整合镇街养老、文体、教育等现有服务设施,打造社区服务综合体。(四)公共服务能力更强。
优化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健全政府、市场、社会力量三方协同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夯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城乡基层治理基础。(五)社区工作保障更好。
推动资源要素向基层下沉,对落实到村(社区)事项实行县级清单管理,切实减轻村(社区)负担。建立村社干部薪酬待遇保障机制,加快社区工作队伍现代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年内专职社区工作者持证比例达到xx%、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数量达到xx名。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系列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协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以及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强化党建引领,深化群众自治,创新“五社”联动机制,加强社区与社会工作站、社会组织中心等功能整合,形成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合力,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二)构建城乡社区服务体系。
编制发布《x省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聚焦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服务供给、服务效能、服务手段、服务队伍等短板弱项,围绕“均等可及,普惠共享”发展目标持续发力,强化城乡社区服务机制改革创新、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现代服务提质增效、智慧服务高效协同、服务队伍素质提升,增进城乡社区为民、便民、安民、惠民功能。(三)健全基层民主协商机制。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x省村民代表工作规程(试行)》,进一步抓好村民代表规范化履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健全村(居)务会议、村(居)务公开制度,完善村规民约(社区公约)。优化村社议事协商,制订出台议事协商标准,完善民主协商机制体制。继续推进农村社区分类指导、分层提升,做好第五批省级引领型农村社区评估筛选工作,同步开展引领型农村社区“回头看”。指导全省各地推进村级议事协商探索创新,着力抓好xx个“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积极变革与破圈,贡献x新经验、新样板。组织开展“最强”村规民约(社区公约)评选和展播交流。(四)加快专项改革试点步伐。
着重抓好嘉兴市和x市海曙区高水平建成“和谐自治标杆区”、杭州市西湖区和诸暨市创新“五社”联动机制、x市江北区基层治理“一件事”改革创新等试点工作。鼓励各地围绕“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进行探索创新。会同“x省城乡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专家团队在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效能、创新“五社”联动、健全党组织领导“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一件事”等方面取得突破,展示成果。(五)推动数字化改革纵深发展。
优化省级村(社区)基层组织信息管理平台,有效对接民政部功能应用,指导市县进一步明晰核心业务、重点任务,完善应用流程、应用场景的开发打造。从夯实智慧社区基础、完善治理服务平台、提升智慧治理能力、提高智慧服务水平、打造社区智慧场景五个方面对首批xx个“智慧社区”试点单位的工作进度、建设成效开展评估,视情调整试点单位,加快试点工作步伐,务求取得成效、产出成果。(六)深化城乡社区治理实验创新。
总结各地经验实践,研究制定新时期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政策指导意见。积极参加国家级社区治理实验区创建活动。组织开展第三批省级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评估验收,启动第四批省级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分层分类打造集基本公共服务与便民惠民服务于一体的社区服务综合体。(七)协同推进未来社区建设。
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维价值坐标和未来社区九大场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专项部署要求,加大参与未来社区改革创新工作力度,加快邻里、治理、服务等场景迭代升级。通盘考虑养老、育婴、助残、康复等公共服务需求,主动介入未来社区建设规划,优先布局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空间,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夯实社区服务基础,鼓励各地探索创新未来社区治理和服务场景元素标准与规范。继续打造xxx个以上具有民政辨识度、温馨感的城乡社区“居民会客厅”。(八)巩固提升城乡社区减负增效。
进一步落实村(社区)减负清单,规范村(社区)机构牌子、工作事项、证明事项等,建立健全基层减负增效长效机制。配合组织部门建立上级事项过筛统合机制,对落实基层事项实行县级清单管理。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加大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支持党组织健全、管理规范的社会组织优先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服务项目,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示范作用。(九)开展新时代新生活新社区活动。
组织策划以“建美好家园,创幸福生活”为主题、省市县三级联动的“邻里节”活动,展现社区共富基本单元建设成效、社区工作者服务居民风采以及“五社”联动成果,塑造民政领域新品牌。同步开展全省最美社区工作者、百名社区工作领军人才选树与宣推活动。(十)强化村(社区)工作队伍建设。
突出现代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目标,优化社区工作者考试录用、考核评价,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学习交流、知识更新和实务操练,倡导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试,不断提高参与社区治理能力水平。加大村(社区)工作者关爱力度,严格落实激励关爱疫情防控一线专职社区工作者七项举措;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专职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保障工作的意见》,落实社区工作者薪酬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办法;配合组织部门建立村干部基本报酬与当地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机制。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责任,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强对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工作的领导,纳入重点工作内容,形成工作合力,层层抓好落实,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二)加大政策创制。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果导向,发挥“x省城乡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智力支持,动态总结各实验区、示范区、标杆区经验做法,深化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完善社区治理政策体系。(三)落实资金保障。
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村(社区)基本保障制度,落实省定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社区工作经费和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财政保障标准,建立健全正常增长机制。(四)强化督查考评。
探索建立社区治理和共同富裕基本单元质量评价体系、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定期开展工作督查,鼓励多方参与和第三方评估。注重正向激励,加大对实验区、示范区、标杆区等工作先进地区和单位的激励支持力度,引导各地真抓实干、担当作为。第四篇:20150717 社区创新治理项目
社区创新治理项目
第一站
秦淮区双塘街道弓箭坊社区“议治共融”项目周年会议,会议展示了项目实施一年来的成效,各界人士对项目进行了深入讨论。“议治共融”项目是双塘街道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罗伯特议事规则”指导社区居民通过协商合作的方式开展社区居民自治试点的工作,俗称“萝卜进社区”。
(一)了解自己
自2014年5月13日项目启动以来,弓箭坊社区和居民自治项目组全体成员,利用近40天时间,完成了社区内200份问卷和100份访谈的调研,共有300位弓箭坊社区居民参与了前期调研工作,共收集整理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建议80多条。
(二)有事大家一起议
弓箭坊社区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对居民自治项目进行了全面宣传动员活动,累计发放《双塘人家》社区报3500份,悬挂宣传横幅25条,6月中旬至7月下旬,在居民议事代表的选举工作中,弓箭坊社区和项目组全体人员在全社区范围内完成了两轮入户宣传动员工作,前后累计入户3116户,入户率达到82%。有119位居民自愿报名参选弓箭坊社区首届居民议事代表。居民大家一起议~一起决定社区的发展。
(三)议事规则让交流变得科学民主
为尽快让居民议事代表了解居民自治项目要求,明确工作职责,弓箭坊社区于8月3日和9月2日召开了居民议事代表大会,对选举产生的居民议事代表和社区积极分子进行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培训。培训邀请了罗伯特议事规则专家袁天鹏老师前来授课。罗伯特议事规则是一个实用型的工具,多位居民与议事专家袁天鹏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还表示了学习罗伯特议事规则后跃跃欲试的心情。罗伯特议事规则将会在弓箭坊社区居民议事代表大会上发挥实效,期待居民议事代表运用罗伯特议事规则实现居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
(四)启动公益,关爱社区
社区主办了居民自治项目工作的首届义集活动。这是双塘街道引入萝卜规则,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后开展的首次活动,居民参与的热情远远超出了预期。200多名社区居民将家中闲置物品拿来,摆出将近80个摊位进行义卖。义卖结束后,居民所得收入购买成米、面、油、洗化用品等生活必需品自愿捐赠到社区义仓,用于资助社区弱势群体。义集”激发出了社区内生的活力,搭建了公众能参与的公益平台,让社区里充满互帮互助的温暖。
第二站
成都“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刘飞,大家都爱称她“飞哥”。她带来关于社会组织成长和社区居民参与共融等议题的分享。爱有戏自2009年注册成立以来,通过义集、义仓、义坊合作社,来尝试促进社区融合、构建社区邻里互助体系。通过不同类型的文化艺术活动,如“一个观众的剧场”、“百姓故事会”,“社区艺术节”等,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社区文化、凝聚社区精神,也使爱有戏具有了“以文化活动推进社区参与、培育社区本土文化”的独特工作手法和实际运作能力。
飞哥首先谈到了发起成立爱有戏至今,成为一个拥有130多名正式员工的社会组织的一些心得:公益草根组织,项目就是我们的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是重中之重,然而提升的关键是人,需要重视和聚焦人才。培育机构学术文化,提供员工晋升发展机制,创新机构发展模式,要求专业人员来自多个领域能博采众家之长是飞哥引以为傲的发展秘诀。
在讲到社区融合时,飞哥认为,要弄明白社区居民自治的目标在哪?最优状况是什么?现在爱有戏定位于培育社区自治组织,改善社区组织体系,培训社区领袖等几个维度。社区生态系统的重建,就如同自然生态的重修一样,有时这种社会系统的重构更加困难。要始终坚持,社区建设5年为一小步,10年才一大步,不是短期能看到突出成效的。有台湾机构在社区扎根近十年,进行社区共融服务。所以,发掘工作的意义感并不断保持热情成为社区社会工作的动力源泉,正因为坚持才能看见长效,我们也应该向那些孜孜不倦的社区工作者们致敬!~ 第三站
仁恒翠竹园社区,社区居民来自24国,3000户居民温馨如一家。这里共有居民约3036户,8000余人,却来自全球24个国家。在业主互助会发起人阿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翠竹园社区中心的各项陈设:社区公益超市、各类健身活动场地、图书吧、书画社、茶室、创意设计室、青少年涂鸦活动天台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社区的生活竟然还可以这么丰富和好玩儿!
最让阿甘自豪的还不仅仅是这些优厚的硬件设施,翠竹园的居民自治互助模式才是整合提升社区资源,提升竹园幸福生活的重要推手。现在翠竹社区居委、业主委员会、仁恒物业、社区互助中心四方联动,形成四方会谈平台,四方针对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定期召开会议。
由于社区居民来自不同国家,有几千户,为拧成一股绳,他们成立注册了南京最大的社区公益NGO组织“翠竹园社区互助会”,下辖43个社区俱乐部。让上至退休老人,下到学龄前儿童都能找到自己的组织和乐趣呢。
从2010年创办至今翠竹园互助会累计举办各类公益活动100余次,累计参加18500人次,成立:网球、羽毛球壁球、golf、足球、篮球、乒乓球、少儿体育、太极、舞蹈、瑜伽、跑步、读书、童书、少儿英语、无敌少儿团、成人英语、心灵成长、快乐成长、亲子、摄影旅游、自驾游、创业及人生规划、非诚勿扰、家政、美食、绘画、老人等30多个俱乐部。
互助会提供的帮助就是一个平台,一个信息互通的平台,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通过有效挖掘和激发社区居民的需求,倡导健康生活,招募各俱乐部核心成员,给予全方位的扶持,在此平台下衍生若干个俱乐部。
(一)实施策略
业主、互助会、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五位一体,互为依托。互助会形成社区活动标准化流程;业主自发组织活动和俱乐部;物业支持提供软硬件支持;开发商通过采购方式支持互助会的建设;居委会从政府层面与互助会打造社区和谐氛围;业委会从程序上解决互助会的后顾之忧.(二)财务制度
在相对固定的格式框架内,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披露互助会会运营管理的核心信息及监管要点。事前备案,事后汇报,公开透明,专业高效。从收入来源和支出项目中,公众一目了然、一清二楚地知晓互助会的财务状况。我们承诺所有针对互助会的捐助我们不从中抽取一分钱的管理费,所有人力费用均从经营费用中列支。
(三)公益制度商业化运作
借鉴企业ISO管理体系,把公益组织规范化运,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运营,形成有造血功能又具有可复制性的公益组织。公益不是免费是我们一直想传递给每个受众的信号,希望通过有效的经营创造更多的财富回馈公益事业。
(四)立体化信息传播
社区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群,单一的媒体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信息传播的要求。互助会发现在网络BBS和QQ群的受众还比较狭窄,于是推出了社区刊物—BambooLifestyle竹园幸福生活
(五)积分制度
借鉴国外时间银行的手段形成互助会积分制度,每次帮助别人将会得到相应的积分,而被别人帮助将要付出相应的积分,完善积分体系,激励互助精神。(下图为青少年活动涂鸦天台)
第五篇: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
欧鹿社区
社会治理和服务创新自查报告
根据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社区就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进行严格自查,现将自查报告如下:
一、关注民生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一)积极关注民生,帮扶救助工作暖民心。青山区公安分局政委封玉军同志、区纪委常委张志明等6名领导干部分别深入伍镇娜、金赣等困难党员、群众家中送去米面油、粽子、鸡蛋、月饼等慰问品共计4000余元;为辖区内白艺萌、高天旭2名孤儿发放了孤儿抚育费共计2.4万元,社区联系南京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白艺萌大学毕业前每个月为他捐赠1000元人民币;慰问了王兰英、李树林2名困难党员共发放党建爱心基金1000元;全体在职党员献爱心捐款4200元,春节期间全部用于社区困难家庭的救助,帮助辖区困难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成立“一个大厅”模式审批低保,公开、公正、透明进行低保审批,居民百姓举手称赞。
(二)建立“温馨家园”,残疾人工作成效显著。社区建立了“残疾人温馨家园”,开放了康复训练室和日间照料中心,为残疾人免费提供康复训练场所。5月15日,成功举办了欧鹿社区助残日活动,残疾人现场表演了包头首创的轮椅操训练项目,展示了残疾人手工编织品,使残疾人实现了居家创业梦想;为10名残疾人办理低保补贴;为3名残疾人发放了米、面、油、拐杖、轮椅等生活用品;为24名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1.2万元,受到广大残疾人朋友的好评。
(三)积极落实惠民政策,便民服务居民点赞。与包商银行民主路支行共建了“惠民服务圈”,发放了便民优惠券、打折卡,居民在社区范围内的商家持卡消费,最高可以享受7折优惠;积极与“芝麻开门”公司商榷,在健康新城、欧鹿生活城、福泰嘉苑等小区5内投放了“芝麻开门”快递存取终端,同时在健康新城居委会开设了邮政缴费一站通服务,实现了缴费、收发邮件等便民服务全覆盖。
二、强化社区党委职能,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欧鹿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物业管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帮助物业公司改变经营策略,组建业主委员会并真正发挥其作用,加强对物业公司的日常监管,维护业主权益,提升物业水平,提高居民满意度,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一)发挥党委的核心作用,建立社区参与物业管理的协调机制。
社区党委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以“社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党建物业联建的新型物业服务模式,实现组织联动机制。通过构筑物业服务网格、建立物业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党员志愿活动等方式来协调物业服务机制,社区党委协调居民和物业公司的关系,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二)履行党委监管职能,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社区党委通过物业联席会机制对物业公司予以监管,对居民反映小区物业不作为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整改。针对欧鹿生活城物业不作为的情况,欧鹿社区党委在充分开展居民满意度调查后,经过与业主委员会多方考察后,更退原有物业公司,重新引进永盛成物业。入驻的永盛成物业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是的便民措施。如:投资近20万元购置小区巡逻车一辆,新装高清监控探头31个,更换了37栋电梯主板,施画了85个停车位,清理前物业遗留建筑垃圾、堆放物28车,清除小区枯死树、野榆树900多棵(株)、并将所有绿地全部清理平整。通过整改,居民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三、丰富社区活动,打造品牌社区
(一)合理设置,开放社区活动用房。包钢市长在街道、社区调研时多次强调让各功能室用起来,不要成为摆设。按照这一要求,欧鹿社区成立了鹿林书画社,为辖区内爱好书法的老年人免费提供了活动场所和笔墨纸砚;成立了小翰林书社和小小合唱团,为辖区青少年购买图书500册,简易书架10个,每周末为社区的孩子们开放了多功能活动室;设立了电子阅览室,为辖区内未成年人、流动人口和老年人提供免费上网查询。
(二)整合资源,打造品牌主题活动。三八妇女节与兄弟社区联合组织了“铿锵玫瑰、快乐LADY”趣味运动会;与一机退管中心联合举办了“消夏文艺晚会”;中秋节开展了“迎中秋优生优育营养知识讲座”;开展了“珍爱生命、拒绝邪教、远离毒品”——关爱青少年主题活动,组织40名辖区的青少年观看了反邪教、禁毒的纪录片;组织包头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参观了包头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为新入校大学生讲解了防震防灾、应急自救的基本知识及各种应急救援车辆的用途;由于健康新城、朝二小区老年人较多,重阳节举办了“喜迎国庆、共度重阳”关爱老年人义诊活动,朝聚眼科医院、李德皮肤医院等6家医院为200名老人进行了义诊;针对两劳释放人员,社区邀请鹿城律师事务所的王大中律师为他们讲解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刑事诉讼法》;为提高青少年防震减灾意识,组织中小学生参观消防支队。
(三)发挥优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参加包头市“雷锋号”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公益服务;配合物业公司集中清理了社区的小广告、野树杂树;社工王丽萍会理发,她每个月定期上门为社区残疾老人王爱国免费理发;组织小翰林书社的孩子们为辖区寂寡老人打扫卫生。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深受社区居民的好评。
(四)提升社会组织能力,满足居民多种文化需求。
培养多种形式的社会组织,拓展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功能。辖区社会组织糖果俱乐部成立以来,组织辖区35名青少年开展“万圣节”主题活动,进行居民同亲“圣诞节”温馨活动等,增强居民之间的沟通联系,满足辖区居民多元需求。
欧鹿社区
2015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