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公共卫生的成就及其面临的挑战(下)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中国公共卫生的成就及其面临的挑战(下)
赵根明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
二、公共卫生的成就和挑战
(二)公共卫生的挑战
3、应急体系
第三,应急。国家很重视,但SARS期间,我国建立了卫生应急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那我们应急体系当中有什么问题在里面呢?主要的薄弱地区在农村地区,公共卫生的应急,包括传染病爆发引起的应急处置,都需要合作。如禽流感,卫生和农业部门,学校里面发生的疾病爆发,卫生和教育部门合作机制问题,还有实验室的检测问题,快速地病原体检测问题,还有经费问题,还有储备问题,你有多少货,假如发生的话,事情来的话,你能否应付。如我们谈到的达菲,用于流感,达菲够不够用?假如出现流感来的话,预防的达菲药物够不够用?这就是储备了。这个很矛盾,我预防了,我准备得这么多,疾病不来,这又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怎么样平衡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信息不够灵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你会注意看,有的时候叫我去,人家都说好,一般来说,人家说好的,我不太多说,我说你们现在建立了传染病的报告网络,请你告诉我上海发生的历届的传染病爆发是网络发现的,还是传统的电话报告?他们跟我说,绝大部分还是学校里面报告,那网络起了什么作用?花了这么多钱,给人看,计算机网络,所有的信息都在计算机里面,这个信息是给领导看的,关键问题是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信息不灵敏,反映不够及时,处置不够合理,你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疾病的时候不够合理。包括刚才谈到的体系问题、队伍问题、基础问题,这还是非常薄弱的,尤其是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应急反应。
4、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
当然还有全球化、工业化的问题,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尤其是各类污染,还有职业病,这是在前年还是大前年,后来人家追踪报道的“开胸事件”,他说他是接触了工厂的粉尘之后得到矽肺,工厂不承认,证据没有,主动要求开胸,让外科医生证明他是矽肺患者,职业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病。另外还有一个南水北调工程,这是地方病,昨天还是前天人家叫我看个材料,南水北调工程大家都知道,但曾经有专家提出,南水北调,南边的水里面有血吸虫的,到北京、天津去之后,北京和天津会不会有血吸虫?人家说,当时北京分管的副市长、天津分管的副市长说,假如有血吸虫的话,我宁可不要南方的水来,因为水进去之后,因为钉螺有的时候是能够浮在水面,有的时候浮在水草当中,它漂过去的时候会把钉螺带过去,但它到一定的时候钉螺会死掉,也有争论。包括三峡工程,现在还有争论,但现在三峡工程建好之后,血吸虫的影响至少是负面为主。还有不良的生活方式,当然现在的压力很大,压力带来的精神问题等。
5、卫生资源的不公平性
还有一个挑战,不公平,主要是体现在资源的不公平,体现在人员的不公平。大家看,这个数据不是最新的,但我想跟大家说明这个问题,70%的农村人口只占了38%的卫生资源,我国70%的农业人口只占了38%的卫生资源,所以在排名当中,一块是我国都不承认,这个谁排的,我国能排到倒数第四位,总共192个成员国,我国排在188位了,而且是把我们的一个同事骂得半死,我们的同事在世界卫生组织工作,肯定他排的,他对中国的情况最熟悉,所以他不敢回国,这个不仅仅是领导骂,谁都怕领导,这是公平性的问题,188名。后来经过SARS之后,大家都认可了,的确是这样,所以导致我不看其他的数据,从婴儿死亡率,从传染病死亡率来看,虽然我谈到很低,但从婴儿的死亡率,从传染病死亡率来看,城市和农村哪一个高?农村高。城市和农村,农村高。从东、中、西部来看哪个高?西部。也是不公平的,农村来说不公平,地区之间不公平,城乡之间不公平,直接反映这个数据是能说话的,要有数据说话的。
6、公共卫生中的伦理学
最后一个问题,伦理方面的问题。现在医学研究,尤其是临床研究当中的伦理较少考虑,但公共卫生当中的伦理有问题,的确也很麻烦,所以在去年的“两会”当中,我国的CDC主任就谈到能否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的艾滋病病人能不能公开他的信息?这是伦理方面的问题,很麻烦,因为我国的艾滋病性病是匿名报告,但匿名报告出现的问题是,他可以用张
三、李四报,出现的问题是我找不到这个人,这个人继续在社会当中,作为一个传染源传播;第二个,也不利于对病人的管理,但又有问题,现在中国面临的问题歧视,我刚才PPT上有,歧视问题。我在杭州说卫生公共服务调查当中,因为都是调查,落户调查,调查他的医疗服务,调查他的公共卫生,调查他的家庭信息,调查他的医疗保险,我说能否给我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加一个问题,我说能否问家里面有没有人得精神疾病,今后我提出来的问题,因为只有我是代表公共卫生调查,其他临床的,他说这个问题肯定不行,不要放,我说为什么不要放?当地的也不支持我,他说,赵教授这个问题不能放了,放的话这个问题就完成不了的,我说为什么?他说一看精神病就不行了,精神病就是歧视,精神病就等于神经病,老百姓就是这样认为的,神经就是这个人有问题,这个人家里面有问题。但是,我想说的是,不管怎么说,我们做任何事情,从国外来说,比如说我问你一个问卷,你是不是抽烟,你住在什么地方,你是不是饮酒,我又没有要你签字,但又很麻烦,所以我刚才说黄金大米,黄金大米,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没有什么问题,除了知道不知道之外,就差了一个,后来好多人反映说媒体也没有办法,好像这个事情是拉下中国人面子了,你说任何新的药物、任何新的产品都要有人走第一步,不然这个新的药物、新的产品怎么推广,我们一直讲中国人创新不够,那我们这个工作都不做的话,我们的创新从哪里来,新,总是要有人做的,当然前期应该做过实验,但总之要有人开始用,然后我也看到疗效,然后再进一步推广到其他领域,所以我是支持CDC的,不管现在下台的观点,就差一个让消费者知道,国外已经证明是有效的,无非我是在黄种人身上证明是否有效。但要知情同意,总而言之要有益无害,要公平公正,这是宣言当中的知情同意的几个原则。
7、我国面临的各种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
我给大家总结一下,自1985年以来,我国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公共卫生危机。1985年艾滋病传入中国;1988年,有的同学还没出生,上海甲肝爆发,30万人,上海发生甲肝,是什么引起的?大家听说吗?吃启东的毛蚶,我们同事吃,他一直要我吃,他说用开水泡一泡,然后带一点血的毛蚶是最鲜的,因为开水泡一泡,没把甲肝病毒杀死,上海人以前都这样吃的,开水里面一过,马上就吃毛蚶,然后把盖开了之后,就像我们吃的。然后,1994年、1995年河南的血浆引起的艾滋病,然后2003年的SARS,2005年的猪链。
2007年,这个主要是在上海发生的群发性的下肢瘫痪,主要是在复旦大学的附属儿科医院发生的鞘注仅仅是一个用来治疗肿瘤的非常经济有效的药物,在当时治疗白血病患儿当中发生了大量的白血病患儿,下肢瘫痪,有的甚至是全身瘫痪,几十例,不知道什么原因,然后在东方,在浦东的儿童医学中心也有,在云南、昆明也有,很紧张,原因一直找不到,但就是用了这一个批次的药找不到原因,检查来、检查去,成份也是一样的,后来原因是什么?是这一个批次的MTX混了硫酸根,因为生产这批次药之前,药厂不可能一条生产线生产一种药,这条生产线生产着另外一种药物,另外一种药物含有硫酸根,但没有清洗干净,这条 3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生产线换了新的生产的药之后,没有清洗干净之后就生产了MTX,然后引起的。后来我不太清楚了,我参加过几次座谈,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一把手局长来了几次,我听说是后面,硫酸根是肯定的,后面谁检查出来这类药品有硫酸根呢?不是我们国家,是欧盟检查出来的,这有点不太面子,人家检查出来我们的问题。后来赔了不少钱,这个药厂也基本上半倒闭,这个药物,而且后续的问题是什么?要用这个药物没有了,停掉了,这个药物是普通老百姓最用得起的药物,又便宜、又医保、又能有效。后来三鹿奶粉事件、汶川大地震,这是公共卫生问题,这是我们经历过的,对不对。
8、长期困扰的公共卫生问题
但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公共卫生问题,比如说流动人口。流动人口,上海有多少万?大概有700到800万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上海传染病的高位、高发人群,农村的公共卫生,平衡的问题、弱势人群的问题、职业的问题、烟草的问题,烟草院士,我们同时有很多人签字,当然我们的签字是非常弱小的,取消烟草院士,好多人都反对的,这是两个要谈到的。烟草的问题、毒品问题、艾滋病问题、精神病问题、慢性病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以公共卫生范围很广,这都是我们后续引起的一系列的公共卫生问题。
三、公共卫生的职能和任务
跟大家简单地说一下职能,公共卫生,SARS以来,我用了三句话。第一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今年的温总理的报告当中就谈到了,今年要将人均的公共卫生经费增加10块钱,增加10块钱是什么概念?全国什么概念?从25块增加到35块。另外,SARS之后,望全国人民广泛关注,尤其在SARS期间,好多人变成了流行病学专家,都会讲SARS怎么回事,虽然不知道SARS病死率和死亡率,所以这是一个高度关注。然后,投入增加,投入增加非常明显。
我们刚才跟大家说公共卫生,公共卫生主要是预防疾病,保障和促进公众的健康,所以它可以分解成四个任务,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流行;改善健康环境条件;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这是我们刚才在介绍公共卫生的时候,我给大家的定义当中包含的内容。所以,它有四个支撑的结构,体系与机构,有技术,要有法规,当然要有经费以及人,公共卫生平时做什么呢?当然宗旨是预防控制疾病,平时做监测,比如说,如卫生局网站,上海是传染病的发病的监测,我刚才谈到了上海市18岁以上的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30%是通过监测和调查来的,所以,我们要制定和完善公共卫生对策,要实施,如计划,为什么传染 4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病发病率这么低?你也很少听说现在儿童当中的传染病,所以SARS之后,儿童医院专门建了一栋很好的楼,收治儿童传染病,但现在有多少床位在利用?很少,很少。归功于疫苗,当然也归功于条件改善,打了疫苗之后基本上不会发病,像国外打疫苗,我打疫苗给你保险,你打了我的疫苗,你得的疾病之后,我给你保险。然后是评价,高校里面,我评价做得多了,如我评价过上海市150多万支流感疫苗打了之后,前年,2009年打了之后效果如何,我也在评价2010年上海儿童强化麻疹疫苗之后效果如何,我就是做评价的。我评价过很多国际性很大的项目,他们几亿美元的项目我都评论的,但我一般不太愿意给政府交流评价,虽然它出的钱更多,但我不太愿意,我拿了人家的钱,给人家说话,我觉得不太好,评价要具有公正性。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因为时间关系。
第一个任务是预防应对各种各样的公共卫生问题;第二个,改善卫生条件,健康的环境,如我们谈到的治理,空气的治理,当然复旦大学前一段时间,我看专门有报道,复旦大学的环境卫生学科,它就谈到的是环境污染,我前两天在公司讲课,就谈到为什么对人群的疾病健康,他会谈到这个到身体之后怎么办,然后他从各种各样的文献,支持、引起XX疾病,这是公共卫生的问题,环境跟疾病的关系。
提供基本医疗,现在社区当中,现在好多都在考核社区的公共卫生,社区考核当中,80%,你去看,不管你所在的地方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的药物是做公共卫生的,不是看病的,包括现在的家庭医生,家庭医生主要是公共卫生,如测量血压,给他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给他配药,指导他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公共卫生。
第四个,健康素养。我想讲几句话,刚才我讲我国的健康素养只有6.8%,什么是健康素养?健康素养不是健康知识,健康素养是指人的一种能力,它使一个人能够获得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以维持并促进自己的健康。这是你们中学当中会看到的,什么是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指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身体、心理,还有社会适应能力,有的小孩一直闷在家里面,网瘾,不出去跟人打交道,这肯定不是一个健康的人。关心自己家人和他人健康,用更多的科学知识、更深刻的理解预防为主,更好地把握健康行为,更注意创造和维护健康的环境,更合理地对健康投资、更主动地参与社区的公共卫生活动,这是健康素养。所以,除了要有健康行为之外,还要理解、获取这些知识,所以,这是健康素养。
这是科学的支撑体系,体系和结构,科学的技术、伦理和法律,资源和分配。这里面注意几个方面,要建立国家为主导的大公共卫生团队,包括CDC、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还有卫生机构、科研院所,要加强公共卫生机构的建设,尤其要重视医院公共卫生功能的建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设,最近有要求每一个医院都要设立公共卫生科,做什么?医院里面,现在做的什么?院内感染的控制、医院的废弃物的处理,还希望做医院病人当中的健康管理,康复指导等,都希望在医院公共卫生科来完成。
模式方面我就不说了。但公共卫生的特点是什么?你可以注意看,根据我们前面介绍的概念,公共卫生是国家所有,所以,公共卫生不仅仅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督所、妇幼保健院、高校公共卫生学院以及预防学科学院等,从SARS来看,对政治的敏感性。对于科学的依赖性,公共卫生对于科学的,如SARS期间口罩究竟有没有用?每个人都说。所以,那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戴口罩肯定有用,然后口罩洗了有没有用,口罩几层有用,都没有依据。对于公共参与的需求性,以人群为对象的,所以公众的参与很重要。
公共卫生除了生命价值之外,公共卫生也有其经济价值,预防了多少疾病,就节省了多少资源;预防了多少糖尿病,就省了多少的资源在里面。公共卫生的社会价值,能影响到社会稳定的。
四、国家医改中的公共卫生问题
最后,花一点点时间跟大家说国家医改当中的公共卫生问题。国家医改,大家可能听说过,我们称作为“四梁八柱”,就像造房子那样,四个梁,八根柱子。四个梁是什么?四大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那医疗服务体系最难的正在试点做,公立医院改革,希望去掉以药养医,你去看病大部分花的钱是医药费上,现在好多地方,因为我基本上全国各地都去了,药费控制,然后把钱转到什么地方?检查费。医疗保障体系,主要国家拿钱的,或是大病医保,或是合作医疗,或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是城镇职工保险等,我国现在医保做得很好,你要交600多块钱,享受得病了之后的优惠,因为你只要交100多块钱就可以了,还有500多块钱政府给你交,就是我们说的全民参保。药品供应体系,又有问题在里面了。药品供应,现在好多地方,村卫生室只有100多种基本药物,然后乡村卫生院只有几百种基本药物,所以现在医改之后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村卫生室、乡村卫生院病人很少,因为配不到他所需要的药物,所以,今年国家要增加基本药物,但这是“四个梁”。
“八个柱子”是什么,这里面要有管理机制,要有运行机制,要有筹资机制,要有个价格机制,要有个监管机制,要有个人才保障机制,要有个信息系统,要有个法律制度,所以,这是八大支撑。
当然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最终目标是要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国家医改2009年到现在,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马上五年过去了,有进展比较好的,有进展比较慢的,有的刚刚才起步,显然这个是最难的,政府不补,你叫它取消以药养医,医务人员工资怎么办?做得比较好的,这一个,因为医保当中主要是农村医保当中,绝大部分由政府买单,但好多老百姓不愿意掏20块钱,叫他掏20块钱他也不愿意掏,因为他觉得我很健康,我并不医保,我投了医保,我的20块钱为什么给其他人用呢?他是这么想的,我肯定不会看病的,为什么我要出钱给你用?所以我不投保,做得比较好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也是政府给钱的,所以我给大家说一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这个是我刚才谈到的,这是一个四梁,帮助人支撑,所以形成一个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你要做脑CT,你要做核磁共振,你要拿进口药,你不要到这里面去拿,这是最基本的。但这四套体系是相辅相成的,配套建设的,是协调发展。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主要几个方面:第一个,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包括乡村卫生院;第二,确立公共卫生服务范围;第三,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第四,加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卫生服务监督。这是整个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当中的,有的机构有的是机制,有的是体系。
那在重点当中,当然已经过去了,公共卫生的重点的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那再谈什么是均等化?一开始,所以,有的时候领导不知道均等化了,西部地区,我看到西部地区有的分管公共卫生的副省长,他是怎么做的呢?文件也不读,均等化就等于平均,然后的话,把国家的钱按每人多少钱发下去,这是均等化吗?均等化是,你该享受服务的都应该享受到,不论地区、不论民族、不论性别,如你是6岁以下儿童,应该享受儿童服务的,你去享受,你不要70以上也享受,那不是均等化,65岁以上的老年人享受每年的健康体系,你就享受,60岁以下的不要享受,不是说除多少人,理论有的,那孕产妇去生小孩,你也去生吗?所以,这是一个。
现在公共卫生均等化的方面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在的话,这个都是免费开展的,国家来说11项、41类,也有重大的公共卫生项目,如白内障、改水改厕、宫颈癌、乳腺癌的筛查、免费的住院分娩,以及孕妇的补充叶酸,预防什么疾病?大家都知道,先天性疾病、补脑等。但这是有条件的地区,不是有条件的贫困地区,白内障,不是每一个白内障都可以是免费治疗的,贫困地区每年都有指标的,比如国家每年说一千万人,那分配到各个不同的地方,政府给钱,上海人不到,上海都是自己解决的。保障经费。
具体做哪些工作呢?如全人群可以建立健康档案。每一个人的健康档案,所以现在都在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比,我前一段时间看去年的国家的医改报告,说全国建立健康档案的百分之九十几,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百分之七十几,我不相信这个数据,至少说我所在的小区,我的档案好像没人帮我建立。从事公共卫生的专家,我们经常开会,全国各地,谈到健康档案,结果我们十几个专家没有一个建的,我们几个专家没有代表性吗?不在这百分之九十以内?这是全人群。重点人群,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另外针对大的,对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重症精神病人,为什么前一段时间的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当中,我建议加一个重症精神病人呢?现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当中,糖尿病、高血压,尤其高血压做得比较好,糖尿病做得比较差,做得最差的是重症精神病人,根本没管起来,有的时候,哎呀,我们这边管的,我说管在什么?他昨天拿了把刀上来,被公安局关起来,我说这不是管,这是被抓起来,你要管,你要公共卫生人员管,让他服药,让他动员民政、动员社会来关心他,关心他的家庭,假如病情稳定的话应给他找一个合适的工作,这是公共卫生希望做到的,但公共卫生不是负责找工作,但至少你要对这些人管起来。
这是从经费来说,今年要长到35元,但我也评估过这些钱怎么用?就全国来说,上海到了60,这些钱在中西部地区,大概有三分之二是中央转移支付给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是地方给的,但这个钱,国家有明确的规定,这个钱只能用在乡村两级医务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但我仔细翻了他们的账,当时15元钱的时候,我给你报一下,15块钱,8块钱乡镇卫生院,2块钱村医,5块钱考察、吃饭、接待,为什么?上海卫生局来了,你这个钱怎么用的,钱怎么用的,这个钱用得不好,我扣你钱了,为了给领导一个好印象,这个钱要吃饭,吃了一顿饭,然后吃完饭打麻将,然后继续喝酒,喝酒之后就卡拉OK,最后结束。看到这个钱,我向卫生部领导反映过的,我说领导你们要关注一下下面钱怎么用,人家的数据也好,首先声明,一致认为公共卫生在这四大体系当中做得最好,但我发现很多问题在里面,数据作假,这个钱怎么用的,每年我要考核你的,你管理了多少,我发现管理类都超过100%,什么意思?最多管理,100个人管理100个人,它会报给我120的,那这个数字就有问题了,所以这是有很多问题在里面。
不管怎么说,但公共卫生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至少政府重视,至少我从事公共卫生,我是从80年代末做公共卫生的,做了这么多年,我感觉形势是非常好的,至少申请的,从高校来说,科研渠道增多了,经费的渠道增多了,现在不管怎么说,我们也做得比较好,跟国外也有联系,国内拿公共卫生经费,当然其他也是这样,看领导的脸色,看关系,我从国外拿不到,我从国内拿;我从国内拿不到,我从国外拿,这里面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工作。25:33 最后,我跟大家说一下,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公共卫生学家Richard说的这句话,“公共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卫生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牺牲品(预防么),由于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疾病的预防、控制的收益,是没法证明的,这个疾病被你控制住了,领导说,你不控制也得发生这个疾病,没法控制,因此正常状态下公共卫生被媒体和政府忽视,他们认为不会出什么事情,公共卫生就是这样一直被忽视着,但当发生重大灾害时,如SARS,如甲流、如禽流感,他们意识到应加强公共卫生,但当疾病从记忆中消退时,公共卫生又重新从其脑海中消失。
好了,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二篇: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结课论文
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论文摘要:当今世界就是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抉择,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所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西方化和美国化的暗流趋势,我们要有一种十分清醒的认识,从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使之立于不败之地。
论文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挑战与机遇;全球金融危机 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和主体是经济全球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最有利的投资,组织最有效的生产、最快捷的流通,以求获得最大的效益。全球化便成为世界生产力发展和运动的一种外在表象,其主要表现为一国的市场、生产过程和资本运动超越一国范围而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纵观世界经济,全球化既是一个难以阻挡的世界性进程,也是一把“双刃剑”,对接受者来说利与弊兼而有之。它为世界各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后发性优势”,广泛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但全球化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利因素和风险。由于经济和科技水平的相对落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总体上处于不利地位,不仅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和技术优势的巨大压力,而且带来国家经济安全的风险,甚至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稳定。
一、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 经济全球化无疑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背景,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无法摆脱它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所面对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经济全球化时代,制定全球化规则的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主要世界性组织大都为富国所控制,这就使当前的全球化规则侧重于发达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维护其利益的工具。发展中国家虽然也能利用已有规则,但无论在自身经济实力上,还是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上,都只能成为已有规则的遵守者,而非制定者。对此,发展中国家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其次,经济全球化时代,知识的传播与使用离不开人的作用,随着人才流动日益加快,世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更趋激烈。发展中国家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在全球化自由流动的旗帜下纷纷流向发达国家,而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却少之又少。因此,发展中国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中无疑是最大受害者,人才流失现象已严重危及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在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知识资本的作用显然应大于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的作用,没有掌握知识资本的人才,什么发展都不可能。
再次,在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最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利用全球化自由开放的口号,利用已有的全球化规则,达到向发展中国家推销过剩产品、打开发展中国家这片广阔市场的目的。他们推销的仅仅是他们的产品,附带着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而不是生产这些产品的能力。因此,技术是排除在外的。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还要千方百计地垄断其先进技术,以达到其垄断市场的目的。尽管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获得了迅猛发展,贸易的领域也不断扩大,由—般商品贸易发展到劳务技术贸易,但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消亡。一旦发展中国家想获得这些技术,即使是对发达国家而言早已不是先进的技术,也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如同因特网和信息技术,尽管发展中国家也能对之利用或享受到其带来的便利,但核心技术仍牢牢地控制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相反,由于发达国家最先发展了这些技术,他们已从因特网和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运用中获取了巨大的利益。
二、提升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当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竞赛并非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存在着历史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只有正视这种差距的存在,才有发展的动力。发展中国家尽管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存在着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的流动,这使得发展中国家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容易学习和借鉴到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从而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几率大大增加。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确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了经济发展。较典型的是日本,日本战后能从一片废墟中发展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获益于大量引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从而创造了一个时代的经济奇迹。所以,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而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对策主要有:
首先,重视新技术的运用,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力。发展中国家在前三次科技革命中都落后了,面对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只有奋起直追,才有可能后来居上。对传统产业,如纺织业和钢铁业,通过引进和运用新技术给它们注入新的活力,如广泛运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提高其竞争力;对新技术革命下诞生的新兴产业,如互联网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由于发达国家也刚刚起步,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吸收和联合攻关,争取在一两个领域获得突破,发展成适合本国国情的主导产业,并以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其次,重视制度因素。制度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后进国家的后发优势变为“后发劣势”。同样,—个良好的制度,又可以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腾飞的“助推剂”。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支撑,发展中国家想要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怎样为本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呢?由于各国的情况各异,因而并不存在—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办法,但各国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逐步推行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改革中摸索适应本国发展的道路。同时,发展中国家应加强立法,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技术的引进和开发保驾护航。
再次,重视适用技术的引进,通过引进而带动国内的技术开发与创新,实现引进、吸收、开发的良性循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主要体现在对世界知识和技术存量的开发利用上,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就在于能够利用前人的知识和技术存量,引进适用于本国发展的技术,实现赶超战略。当然,引进的目的还在于最终能自主开发,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揭示的道理一样,通过引进带动国内的技术的模仿与创新,从而促进国内产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最后,重视人才的作用,实现由引进技术到自主开发的转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世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也将越来越激烈。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人的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国与国的竞争最终将体现于人与人的竞争。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力三要素中,人的因素始终是排在首位的。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能否发挥出来,还在于能否有效地利用世界已有的知识和技术存量,而能否有效利用这些知识和技术,则取决于高素质的决策者、技术人才和劳动者。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全球经济秩序和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原有的全球经济体制也产生了一些质疑,但从根本上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是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仍将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而作为发展中国家就要认清形势,顺应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在危机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本国的经济发展,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就是目前发展中国家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第三篇: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余胜海/文
改革开放近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也同步快速增长。尽管中国人均GDP世界排位还很靠后,但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把发展速度调整到8%左右,能源增长率控制在4%左右。但是,我国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仍然将依靠高碳能源作为驱动力。既要保持如此巨大的能源需求,又要适应低碳经济时代对节能减排提出的新要求,对中国来说是个严峻挑战。目前,我国在能源安全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一、资源贫乏,能源供应前景不容乐观。
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我国能源资源蕴藏总量较为丰富。按目前估计,我国有世界第一位的水能资源蕴藏量,第3位的煤炭探明储量,第11位的石油探明储量和第18位的天然气探明储量。除了当前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常规能源外,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蕴藏量也较为丰富。
尽管从总量来看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但从人均拥有量来看,我国实际上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能源可采储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煤炭的人均可采储量为89吨,石油为2.48吨,天然气为1408立方米,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7%、10%和5%,与美国、欧盟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成员国相比,差距较大。
从我国化石能源储采比来看,能源供应前景不容乐观,除煤炭资源尚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外,石油、天然气则后继乏力。从能源储藏结构来看,我国是个“富煤缺油少气”的国家,与世界的能源全局状况正好相反。预计2020年以后,国内石油产量将逐渐下降。
二、能源技术落后,利用效率低。
无论从单位GDP能耗,还是从能源系统效率或单位产品能耗水平来看,我国的能源效率都属于世界上最低的一类。在《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对世界59个主要国家的资源绩效水平的调查排序中,中国资源绩效居世界倒数第6位。由于长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的能源效率为33.4%,比世界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而能源系统总效率则更低,仅为11.2%。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水泥、纸(包括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12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至3倍。能耗高是由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管理不力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三、石油来源地较为集中,运输路线单一。
国际石油出口地区主要是中东,石油运输从中东到中国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鉴于我国对世界能源丰富地区的外交实际影响力及海上能源运输线路的军事自卫能力非常有限,依靠国际石油资源满足国内基本需求,将使我国处于石油不安全状态。因此,维护产油地区稳定,确保国际能源通道安全,中国与相关国家一样,面临着很大压力。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地主要为中东地区,然而中东历来是国际政治热点地区,容易出现动荡。此外,我国的石油运输大部分经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一线海运,而这条石油运输路线有可能被相关势力封锁,使我国石油海上运输中断。
同时,中国石油运输安全主要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是运输线路安全,二是运输能力安全。前者决定中国是否能够确保运输通道的安全,后者决定中国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把所需石油从海外运回国内。因此,从运输能力来看,中国石油运输安全同样令人担忧。
发展中国的石油运输能力,既需要壮大中国的海军力量,又需要整合中国的油轮事业。这种发展无疑受地缘政治的影响,而发展本身又会在某种程度上反作用于地缘政治。因此,中国在考虑自身能源运输安全时,必须从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大局出发,注意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兼顾二者的协调发展。如何才能做到既壮大自身护航和航运能力,又在地缘政治上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安全困境,将是中国考虑能源安全战略时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四、石油战略储备不足,“走出去”战略受阻。
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从2006年开始建立,目前石油储备量仅仅达到30天进口量的标准,离国际能源机构成员通用的90天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石油战略储备数量的不足,大大削弱了我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
石油领域的海外合作,主要是与一些拥有石油资源的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在石油开采、石油提炼和石油贸易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然而,一些与我国在石油合作上关系比较密切的国家,是与美国在政治上敌对或者有距离的国家。美国也不愿意看到我国在石油安全问题上拥有更大的空间,借助于“中国威胁论”,对我国的石油海外合作进行刻意阻挠,石油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面临挤压。利用大型国有企业在海外展开并购,是扩张海外油气资源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避免比较敏感的国家间合作的政治问题;另一方面又可借助我国充裕的外汇储备,发挥我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优势。然而,由于一些政治性的因素,我国石油企业的海外收购也频频遭遇阻碍,有些并购功亏一篑。
同时,我国周边地区的不少领土和主权争端,都与石油资源有关,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同时缺乏与相关国际能源合作组织的协调与合作。我国的石油外交经常采取的是“单打独斗”方式,缺乏与有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的有效协调与合作。这不仅使我国在与产油国打交道时容易处于被动地位,且使得我国不能分享主要国际石油组织的石油信息与成果,更重要的是,使我国在国际能源问题上的话语权不能提高。
五、消费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是造成我国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的重要原因。尽管今后中国将逐渐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但不会改变以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仍将占55%至56%。纵观世界能源结构变迁,每一次都不是由于前一种能源资源的枯竭,而是由于优质能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大。可以设想,即使未来世界油气资源枯竭,也不可能再回到煤炭时代。历史证明,能源结构的改变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进程来看,世界上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基本完成了以煤炭为主向以油气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所以,我国应奋起直追。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国家之一。根据历年的资料估算,燃烧过程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约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70%,其中燃煤排放量占整个燃烧排放量的96%。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硫排放第一大国,二氧化碳排放第二大国(仅次于美国),40%的地区降酸雨,70%的水体遭污染。2005年监测的319个城市中,仍有近45%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暴露于未达标空气中的城市人口超过统计城市人口的60%。全国527个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有298个,占统计城市的56.5%,有些地区的酸雨频率达100%。空气污染对居民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都带来了不利影响。据专家分析,因空气污染,国民经济损失2至3个百分点。照此发展,到2020年,我国将为此付出3900亿美元的代价,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
六、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石油供应受制于人。
石油是世界各国的战略性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能源问题也就是石油问题,能源安全实质上就是石油安全。我国主要油田或增加产量难度大,或开发成本较高,因此不得不依赖于大规模的石油进口,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隐患。
石油供应安全与石油进口依赖程度是一种正相关关系,依赖程度越大,供应安全的风险就越高。2011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5.2%,已超过美国(53.5%),到2020年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将突破70%。对于中国来说,潜在的石油供应来源主要是中东、北非、俄罗斯和南美,其中,由于中国与南美一直缺乏紧密的政治关系和经贸外来,因此,中东、北非和俄罗斯便成为中国最现实的主要石油供应地。幸运的是,中国与这三个地区政治关系一直比较良好,尤其是中东北非地区,大部分产油国都与中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能源合作潜力很大。但不幸的是,这些地区都是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地区。中东和北非地区的产油国不是经历着严重的地区和国内冲突,就是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尽管这些地区的产油国依赖石油出口为其提供必要的财政,但不断的战乱使能源出口大受打击。美国对部分产油国,如伊朗、伊拉克、利比亚、苏丹的经济制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国家的石油生产和出口。现在,石油主要生产国面临的另外一个难题是如何为能源发展寻找必要的资金投入。因此,尽管中东和北非地区是中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但它们却不是一个稳定的来源。中国石油供应安全不仅取决于中国同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而且更取决于这些地区本身的稳定和安全。
七、国际原油市场长期供应堪忧。
国际能源经济学家、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特雷弗?豪瑟认为,中国近期由于短期政治因素而做出的决定,不太可能改变其长期能源发展道路。但是,中国对于石油的依赖,则是一项远为紧迫的关切。中国经济对石油的需求超过了美国或欧洲,半数的石油进口来自于中东和北非地区--美国的这一比例仅为四分之一。如果原油价格维持在当前水平,那么今年中国在原油上的支出,将超过向美国出口货物的收入。
长期而言,中国的最佳选择是减少经济增长对石油的需求。近几年来,中国政府鼓励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参股国际石油项目。这种被称之为“股本石油”的政策,旨在防范油价波动和供应中断。
但是,中国在世界各地进行大规模的能源投资,给中国政府造成了外交政策上的难题。利比亚的动荡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2011年2月,在一些石油工人遇袭后,3万多中国公民不得不撤离该国。现在利比亚新政府已经成立,但是中国企业在利比亚的投资项目能否收到成效,还是一个未知数。
从国际市场原油定价权争夺上看,从本质上来说,让油价回归到供求基本面,符合大多数原油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利益。国际原油市场金融化只是满足了一小部分投机者的利益,油价疯涨猛跌,对原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均不利。
特雷弗?豪瑟认为,对于中国而言,从短期来看,可以通过与合作伙伴签署为期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供应合同,锁定价格和供应,确保双方利益。但从长期看,推动建立一个受到更加严格监管、少受投机资金操控的国际原油市场,才是正道。
此外,当前国际市场原油交易以美元定价,美元的涨跌对油价的影响巨大。要确保油价的稳定,还应推动以比美元币值更稳定的货币充当原油交易的计价货币,这就涉及到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要实现这些长期的目标,中国必须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其工作无疑任重而道远。(本文摘自《能源战争》一书,作者余胜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当当网、卓越亚马逊、京东商城和全国各地新华书店有售。)
> 正文
全球化背景下的能源安全形势及战略选择 2011年03月24日 14:34 来源:中金在线
字号:T|T 3人参与3条评论打印转发
随着廉价能源时代逐渐走向终结,能源安全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问题。目前,国际上的能源争夺愈加激烈,甚至引发了局部地区的冲突与动荡。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能源安全问题已是一个世界性的焦点问题。只有构建完善的世界能源安全体系,各国才能在稳定的环境中共同解决能源引发的各种问题。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能源安全的特点
世界能源安全包括能源生产安全、供应安全和使用安全,既要以合理的价格保障世界能源的供给,维持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又要对能源的使用所产生的环境损害给予高度重视,保护好人类生存自然环境,还要保护国际社会及其成员免遭由于当前和未来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变化而可能带来动荡的风险及威胁。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不断加深,世界能源安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首先,全球对中东地区能源供应的依赖性进一步加强。据统计,世界前20位产油国的原油日产量为5700万桶(占世界原油产量的87%),其中,2400万桶产自欧佩克成员国(占世界原油产量的43%)。根据联合国能源开发署的预测,全球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将从1997年的26%提高到2040年的40%。其次,能源安全国际间合作的意向不断加强。近年来,受石油价格的波动、中东局势动荡、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猖獗等因素影响,能源安全问题已成为许多国际性会议的重要议题。各国旨在通过会议协商达成一致,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共同保障能源的正常供给和应对恐怖主义对能源设施的威胁和破坏。再次,国际能源的短期投机行为容易引发世界经济的动荡。能源与经济发展联系紧密,而能源的暴利性也驱使着投机行为的泛滥,使世界经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此外,能源安全问题往往与政治纠结在一起,从能源领域的问题引申到政治领域的矛盾,加剧了能源市场的不稳定。
二、能源安全面临的问题
1.金融危机延误了新能源开发的进程。2005年以来,全球掀起了替代能源的发展高潮。但是,当前新能源开发仍未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大大延缓了新能源开发的进程。此外,新能源开发的技术还没有实现新的突破,新能源很难在短期内大规模替代传统能源。
2.消费的持续上升加大了能源供给的压力。随着世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世界能源消费量也呈持续增长的趋势,消费量的加大正逐渐考验着世界能源供给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据统计,1973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仅为57.3亿吨油当量,而2007年已达到111亿吨油当量,年均增长率为1.8%左右。供需矛盾将会对能源安全体系施加更大的压力。
3.能源争夺不利于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能源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在地域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中东一北非、中亚一俄罗斯两大板块合计储量占世界储量的73.4%,而亚太和北美地区的储量明显偏少。这种地域上的分布不均导致了对能源的争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战略竞争从未停止过。
4.国际能源价格的非正常波动.影响大量实体产业的发展。国际能源市场价格体系较为脆弱,给许多投机行为以可乘之机,能源价格的大起大落对中下游产业带来了不利影响。目前,海湾地区由于金融地位的缺失而无法左右国际油价,决定当前国际油价的仍然是美国金融界。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资本市场,确立了“石油美元”的国际地位和优势,美国金融市场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到石油价格的波动。此外,投机交易也会对正常价格产生极大的破坏,不利于与能源相关的整体产业的正常运行。
5.能源过度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据统计,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5%是由于燃烧石油、煤炭等矿物质燃料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推动者。当前,化石能源消费占世界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的90%,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排放,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有可能发生灾难性后果。目前,各国共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还无法摆脱对自然资源使用的依赖。虽然,各国已经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但还无法从根本上抑制对环境的破坏。
三、能源安全战略的选择
1.充分把握金融危机的机遇,确立新能源产业的主导产业地位。金融危机的爆发对能源安全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延缓了新能源开发的进程,但也对构建完善的能源安全体系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能源价格回落只是经济增长与能源紧缺两者矛盾激发的一种表现。恢复经济发展,需要通过有效和合理的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并寻求新的能源来代替传统能源。根据以往的经验,金融危机的爆发往往都会孕育出新的产业革命。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靠金融,目前,其经营模式和结构都面临着根本性的调整。这意味着金融业很难在短期内成为经济复苏的基础产业,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提高发达国家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地位等紧密相关,将很可能成为下一轮经济繁荣周期的主导产业。
2.生产国与消费国协调统一,实现能源供求平衡。供给安全和消费安全是国际能源安全的重要表现,要尽可能地实现能源的供求平衡。从供给的一方来看,作为生产国一般根据市场上消费国愿意支付的价格来确定相应的投资规模,从而保证足够的生产能力。由于生产方与消费方总是存在着不确定的博弈,生产方一般担心中长期生产的稳定性,而需求方则要求生产方能尽可能地增加产量。这就要求生产方对需求作出正确的评估,加强各环节供应的顺畅,保障连接消费者的渠道畅通,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长期能源供给机制,同时,实现生产方利益的最大化。从需求的一方即消费方来看,消费国一般要从减少对能源的消费入手,尽可能地提高对能源的使用效率,消费方对资源消费的有效控制和节约也能有效缓和供求矛盾。供给方与需求方要相互合作,有效衔接,共同致力于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稳定。
3.倡导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凭借自身的力量来解决能源的保障问题,必须加强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能源合作。能源安全体系是全球性的,世界各国都有共同的责任、共同的风险和利益,能源合作对化解国际能源供求矛盾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在共同的利益约束下,应加强生产国、运输国和消费国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的协调作用,通过团体组织的纽带连接作用,把各国的利益更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当然,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许多已建立的国际安全体系已经与当前复杂的能源安全形势不相适应,这就要求这些团体组织适时调整计划,构建更加灵活的能源体系。各个国家还应联合起来,集中科技攻关,加快能源集体研究步伐,共同推动能源的国际合作以及新能源的充分开发利用。
4.完善全球金融市场,稳定世界能源价格。能源与许多产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能源价格的波动会通过传导机制影响大部分中下游产业,对产品市场和消费品市场都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保持能源价格的相对稳定。首先,从供给上增强能源的储备,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开采利用效率,保证能源的正常供给;其次,要抑制能源投资,加强对能源期货市场的价格控制和交易监管,理顺能源市场和价格机制,使能源期货市场变成正常的投资市场而不是投机市场,避免价格因不必要的投机行为而大起大落,弱化“石油美元”的国际影响,提高亚元、欧元等与国际能源的紧密联系,从而降低能源价格特别是油价对美国金融市场的依赖;再次,完善政府的能源价格补贴政策,随着政府对能源价格补贴的逐步透明和减少,以及能源的稀缺性将在价格上的逐步体现,稳定能源价格应更多的表现在抑制能源价格的过快上升。此时,一些国家特别是新兴发展中国家实行的能源补贴政策,应以合理、公平、有效、透明为标准,弱化能源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此外,应加强国家间的合作与和平共处,特别是要控制和稳定中东地区的局势,用和平的手段取代武力手段解决问题。
5.加强节能环保,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把能源的使用与供求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使用效率,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以提供经济、安全、高效、清洁的可持续能源供应为目标,积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炭消费比重,相应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的普及,积极开发利用风电和热力等清洁高效能源和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各个国家和地区要加强新能源开发的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开发技术的突破,开发出更加完善、更加适合经济发展需求的替代性能源,使人类能真正彻底地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也彻底地解决化石能源使用所带来的污染。当前,国际能源市场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如亚洲、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选择或重新选择开发利用核能发电,亚洲及美国积极推动风电市场的发展等,清洁能源的开发使用和普及,以及化石能源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对环境的保护和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大幅开放近海油气 核电建设或将重启 奥巴马2012国情咨文高亮能源 本报记者 于欢 《 中国能源报 》(2012年02月06日
第 07 版)
奥巴马在内华达州大谈美国未来能源政策。
上月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演说,能源连续第三年成为这一演讲的中心话题。随后奥巴马用3天时间出行美国5州,进一步阐述其新一年施政理念和工作重点,在内华达州和科罗拉多州,奥巴马再次将话题锁定能源,细化了美国2012能源战略。
墨湾油气大解放
奥巴马在国会演讲中首先肯定了美国近些年在化石能源方面取得的成绩。“现在美国的石油产量为8年来最高水平,同时去年我们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已降至16年来的新低。”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日均原油产量为510万桶,到2011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580万桶,增幅达14%,同期天然气产量也增加了10%。EIA预计到2020年,美国的石油产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增加20%,届时美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有望从当前的49%降至38%。
奥巴马在演讲中强调,白宫将进一步解禁近海油气开发,计划开放美国75%的近海油气田,同时政府方面将继续全力支持天然气开发,并提出将为使用天然气的汽车制定优惠政策。“我们拥有可供美国使用100年的天然气资源,未来政府将采取一切可行措施继续确保天然气的安全开发。”
奥巴马透露,美国内政部将于今年6月启动墨西哥湾地区新一轮的油气田租赁竞标,计划出租的区块总面积达1500万公顷。美媒认为,这意味着2010年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阴影已彻底散去,深海石油开采热潮将重回美国。
据美国内政部预测,本轮油气田出租将使美国增产10亿桶石油和4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这一消息得到了美国石油业界的一致欢迎,但美国石油协会对这一计划的执行能力持怀疑态度。
与此同时,奥巴马重申将寻求取消每年总值达40亿美元的化石燃料补贴。“与其向昨天的能源提供补贴,不如投资明天的能源。”在此之前,奥巴马曾在每年的政府预算中要求取消化石燃料补贴,但始终未在国会获得通过,石油业界的激烈反对是这项政策难以实施的最大阻力。此外,争议不断的美加原油管道运输项目Keystone XL则再次遭到奥巴马的否决。
清洁能源继续受捧
奥巴马在国会演讲中提出,美国应争取在2035年之前实现85%的电力供应来自清洁能源的目标,为此美国将毫无偏见地发展所有类型的清洁能源。“一些人想要风能和太阳能,其它人想要核电、清洁煤和天然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需要所有这些清洁能源。”
在科罗拉多州,奥巴马别有用心地将演讲地点选在巴克利空军基地,这座基地是去年美国空军首次进行生物燃料试飞的场地,当地还建有一座装机为1000千瓦的太阳能电池阵。
奥巴马在演讲中提出,政府将进一步加大针对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投资力度。主打绿色能源牌的奥巴马虽然未能给美国清洁能源产业带来革命性巨变,但美国清洁能源产业在其任期内得到快速发展也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美国太阳能发电量已达2008年的3倍,风力发电量几乎也实现了同样的增幅,但这两种清洁能源电力在美国电力总量中的比例依然渺小。
清洁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奥巴马政府在经济危机期间推出的刺激政策,但这一政策已于去年底到期。目前美国清洁能源的政策支持只剩税收优惠,但也面临过期窘境,其中风电优惠将于今年底到期,太阳能为2016年。业界呼吁政府延长可再生能源的优惠政策,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对此作出正面回应,明确表示政府将继续推行清洁能源的税收减免政策。
核电建设有望重启
核能是奥巴马演讲中缺失的话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核电将继续在美国遇冷。
目前美国31个州中有104座仍在运行的核反应堆,为美国供应着1/5的电力,但是自1979年三哩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以来,美国尚未新建任何核电站。
2010年2月,奥巴马曾宣布政府将提供80亿美元的政府贷款担保,用于在佐治亚州建设两座新的核电站,但因审批、日核危机等因素影响,该计划始终未能落实。
但据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等美媒的最新报道,有确切消息显示,新建核电站的计划将在“未来几周内”扫清所有障碍,美国长达30年的核电沉默有望就此破除。
就在新电站建设传出好消息的同时,美国现役的核电站却遇到了麻烦。
美国核能监管委员会(NRC)1月31日发布报告称,美国中部和东部的反应堆恐难以承受大地震侵袭,而在此之前,监管机构认为这些反应堆不会受到地震威胁。NRC指出,这意味着美国中东部的96座反应堆必须进行新的地质测试,相应的升级改造工作将耗费大量资金,部分反应堆可能因此被迫关停。
总体而言,美媒认为,大选年的奥巴马明显表现谨慎,在能源规划中不再一味地倾向清洁能源,而是试图寻求平衡,不再排挤传统化石能源,能源领域的每一个行业都成了赢家。
中美贸易摩擦向新能源新产业等领域蔓延升级
正文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2012年04月14日15:50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打印
字号
大|中|小
从贸易摩擦到产业升级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出现了向新能源、新产业等领域进一步蔓延升级的态势,其背后更折射出美国“再工业化”战略调整下中美产业冲突的常态化格局
文/张茉楠
中美贸易争端正处在高发期。恰逢2012美国总统大选,中美贸易争端频繁不可避免。但值得关注的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出现了向新能源、新产业等领域进一步蔓延升级的态势,其背后更折射出美国“再工业化”战略调整下中美产业冲突的常态化格局。
步入2012总统大选年,美国贸易保护大棒频频砸向中国企业。美国参议院3月5日通过一项修订《1930年关税法》法案,保留了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越南等国获得政府补贴商品征税的权力。而就在早前的2月28日,按照奥巴马国情咨文中的计划,美国终于启动了跨部门的贸易稽查中心。新机构成立有两大看点,一是新机构的设立将帮助奥巴马实现其出口增加目标,从2009年的1.57万亿美元,到2015年翻一番,达到3.14万亿美元;二是这个新机构将协同美国多个部门,以应对世界各地的所谓不公平贸易行为,矛头直指中国。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与中美贸易额的上升成正比。而产业走向升级的中国企业,也面临着日益升级的贸易摩擦,这些贸易摩擦,正从原来的“中低端”领域,上升到“高端领域”。数据表明,中美互为对方第二大贸易伙伴,2011年全年双方贸易额突破4000亿美元。伴随双方贸易往来接触面的增大,摩擦之事自然有增无减。根据商务部发布的《全球贸易摩擦研究报告(2010)》,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对华发起的贸易调查继续呈高发态势,同时,以知识产权、技术性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形式出现的摩擦也不断增多,这是贸易摩擦向高端领域升级的体现。
拉锯了近半年时间的中美光伏“双反”博弈,标志着中美在新能源领域的鏖战已经开始。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主席亨利表示,“美国正面临失去清洁能源领导地位的危险。”
美国上诉光伏企业在破产声明中,都将公司崩溃归咎于全球需求下降及竞争过于激烈,特别是来自中国同行的竞争。
国际金融危机后,奥巴马政府意识到需要改变过去那种“债务推动型”增长模式,重归实体经济的愿望强烈,但“再工业化”绝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超出了“再工业化”的范畴,实质上是产业升级和“归核化”(即向设计、研发、标准等价值链高端抬升)。从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来看,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美国制造业在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因此,奥巴马不仅将其视作短期内应对金融危机、拉动国内就业、刺激经济复苏、吸引全球资本回流美国的重要手段,从长期看,更希望通过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带动新一轮产业周期,并为掌握新一轮技术革命主导权、重塑美国竞争优势进行长远谋划。
而中国同样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整体经济转型与结构升级的引擎和关键所在。金融危机后,在新兴产业振兴规划的推动下,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出现了爆发式增长。目前中国产品在可再生能源市场已占据主要地位,2010年中国光伏产量已达16GW~17GW。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对而言,中国太阳能电池等光伏产业还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下游,竞争形势日趋激烈。尤其是越往下游(组件生产、太阳能应用产品)竞争越激烈,主要是由于下游产品生产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技术和资金门槛低、最接近市场,因此也造成了中国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更易受到外部冲击。去年以来,外部需求大幅萎缩造成光伏产品价格急速下滑,多晶硅电池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新统计显示,国内40多家多晶硅企业除6至7家上市公司外,其余已陷入全面停产状态。
现在,对新能源的市场需求已经趋于饱和,但各国都要在有限的市场中获得更大的份额,自然不可避免地“短兵相接”。美国已经确定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其实现“再工业化”和重塑美国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而中国也必须加快产业技术和品牌升级,重新夺回并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
展望未来,中美是影响全球贸易格局走向的最重要的两大力量,这其中既有相互合作,也有相互竞争。眼下,中国产业整体上还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积极应对外部挑战,要求我们把握科技与产业变革的大趋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扩大和创造市场需求,形成经济发展新动力,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从某种程度上说,打破贸易摩擦的制约,变“被动”为“主动”,对中国具有决定性意义。□(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温家宝:中国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达到2.9亿千瓦
第四篇: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你认为如何解决应对?
2008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彻底地把全球经济打向谷底。美国作为这场危机的主导者,其国内经济受到不可估量的冲击,日本经济增长乏力,东南亚地区问题较多,欧洲经济也不如预期目标。在这样不利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下,中国的GDP表面上平稳增长,背后却隐藏着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央行大幅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印钞票,放松信贷。这无疑为新一轮通货膨胀埋下祸根。中国作为持续的顺差国, 2009年以来出口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没有经历过的最大降幅。与此同时,尽管世界经济呈现复苏迹象,但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市场的消费仍在萎缩、储蓄率仍在上涨,显示消费领域的“去杠杆化”仍然在持续,这意味着中国出口好转的势头是有限的。更为重要的是,全球经济的复苏将使得流动性更加活跃,过剩流动性将推高国际商品价格,这不仅会使得中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也将加大国内制造业的成本压力。IMF数据表明, 2009年以来,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在改善,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贸易条件逐渐恶化。
其次,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体制转型,不但要从传统 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还要由原来的粗放、低效成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和高效成长方式。在这一 转变过程中,宏观经济运行会面临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由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等,使得我国城市社会引发了诸多经济、社会矛盾,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型期内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加剧,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其表现既可以为穷人更穷和富人更富,也可以为穷人小富和富人更富,或者是穷人的收入不变,而富人的收入提高。据政府测算,近年来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迅速提高,由1996年的0.375提高到2008年的0.49,高于同期美国和日本。根据国际标准,基尼系数超过0.4为“警戒线”。中国的贫富差距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而且大量涌进城市寻找工作的农民工,会使转型过程中城市贫民的生活境况更加严峻。
二、转型时期企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下降,下岗职工增多,失业率有攀高趋势。
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再次,国际经济环境混乱,导致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结构失衡和储力持续大幅增长的总量失衡,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其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增加了当前宏观调控的复杂性。近年来,外汇持续大量净流入,使得外汇债款成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尽管中央银行交替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并不断创新调控方式以回笼市场的流动性,但在外汇储备持续狡狯增长的情况下,这些调控政策的作用空间受到了限制,加大了货币调控操作的难度,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及宏观调控的自主性与灵活性。其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放大了脆弱性,当前我国一定程度上存在市场流动性偏多问题,是全球流动性过多的组成部分,通过国际收支顺差渗透进入我国金融体系。这种流动性偏多会造成明显的通胀压力和经济泡沫,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不容忽视。
面对严峻的经济挑战,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多的着眼于调整国内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时时进行宏观调控,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入手,要立足与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来推动经济增长,适当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贸易的依赖,以消除巨额贸易顺差产生的中长期的影响。科学合理地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外贸平衡发展,改变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和低廉价格追求数量型的增长方式,提高对外经济贸易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调控货币
供应总量。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适当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增加金融避险工具,培育企业应对汇率波动的意识和能力,为促进国内收支基本平衡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规则制定,努力营造国际有利的环境,加强同各国的磋商、协调,在积极承担自身国际义务的同时,促进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贸易赤字,一方削减财政赤字,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第五篇: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学习目标
1、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国际竞争的实质
二、重点、难点: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三、教学过程
1.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新世纪,国际局势变化
2、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机遇和挑战并存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3、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P74环球视点
立意:
使学生明确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作为国家的未来的主人,中学生必须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设三个问:
1.根据上述材料,你对当前国际竞争有什么认识?
2.我国应该怎样应对新世纪的国际竞争?
3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
参考答案:
第一,世界格局的变化,各国目标的调整,形成了国家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国家间在加强合作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新世纪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科技和经济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二,我国要应对新世纪的国际竞争,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第三.作为中学生,必须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再创中华民族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结。
四、练习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