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地方规范性文件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地方规范性文件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关于印发本区“十二五”时期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通知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文件 海政发„2011‟52号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本区“十二五”时期全民健身
实施计划的通知
各镇(乡)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区属各单位:
经区领导研究同意,现将《海淀区“十二五”时期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落实。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二O一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体育
健身△
计划
通知
海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9月30日印发
海淀区“十二五”时期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1-2015年)
2011年9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计划》)和《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实施计划》),进一步发展我区全民健身事业,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面临形势
199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我区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发展格局,全民健身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截至2010年底,全区共建立公益性体育组织787个,社会经营性体育俱乐部300多个;累计建设体育场地1100余个,全民健身工程734个,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率达到5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50%,成年人体质测试合格率达到85%以上。
海淀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际知名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聚集区,国内知名的旅游、文化、体育活动区。海淀区全民健身工作要结合区域特点,围绕中心任务,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充分发挥群众体育“强身、健心、睦邻、乐群”的基本功能,为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富裕、民主、文明、和谐”
身市场规范有序,居民体育健身消费意识明显增强,体育健身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培育和形成一批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的体育健身服务企业和品牌,打造海淀公共体育服务网络化、信息化平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 1.按照国务院《条例》规定,各级政府要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2.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条例》、《计划》,北京市《实施计划》和本实施计划,依法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逐步把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政府部门目标管理体系和文明城市指标体系等。构建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公共体育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
3.制定《海淀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任务分解方案,切实推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履行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责任。要建立健全协调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责任,落实任务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内容 1.要以全民健身体育节、全民健身周、全民健身日和传统节
假日等为契机,引导全区各街道、乡镇、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驻区单位和广大居民,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逐步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季季有高潮、年年有创新,积极推进“体育生活化进程”。
2.要遵循“因地制宜、业余自主、小型多样、就近就便”的原则,结合海淀区实际,组织开展广泛经常的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提高活动普遍化、经常化、科学化、社会化水平,积极打造具有海淀区域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不断扩大海淀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影响力。
3.区直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要结合自身特点,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区各单项体育协会要普及推广体育项目和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要组织举办好全区机关、行业、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竞赛活动。有条件的单位要每年组织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
(三)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 1.将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区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安排。新建居住区要按照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建设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广场建设一批室外健身场地设施。完善社区和农村体育服务设施,加快北部地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2.建立全民健身设施长效管理机制,充分体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新建小区和老旧社区全民健身工程的配建,按照区政府和
科学大讲堂、科学健身咨询服务、全民健身科普图书编辑等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科技服务活动。
2.深入实施《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建立国民体质监测和海淀区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制度,为我区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和完善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测试网络,积极探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结合的居民体质测定服务。
3.通过对居民进行日常体质测试,依据个人体质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增强全民健身的吸引力,提高全民健身质量和水平。继续开设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大讲堂,创新形式,丰富内容。编辑全民健身科普图书,提高居民体育健身科学素养。
(七)发展体育健身服务产业,提高体育健身消费水平1.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区体育健身服务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围绕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需求,不断丰富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大力推进海淀区体育健身服务产业的发展,使体育健身服务产业成为我区体育产业中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增长点。
2.加快海淀区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加快体育健身休闲专业人才培养。加快推行体育服务质量认证制度,建立和完善体育服务规范标准,提高全民健身服务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推动体育休闲产业发展。
3.大力扶持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业,把人民群众体育健身的积极性激发出来,逐步引导居民体育消费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形成公共体育服务与大众健身服务市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格局。不断创新体育健身方式,促进体育与文化、医疗、教育、旅游相结合,相互带动,共同发展。
(八)加强科技园区健身指导,推动园区健身活动开展 1.成立海淀园体育协会,以坚持工间(前)操制度为基础,组织和指导园区企业广泛开展符合园区特点、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科技人员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积极创办“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体育大会”,并逐步将其打造成海淀区群众体育“品牌活动”。
2.海淀体育中心、新建温泉体育中心以及区教委所属的对外开放体育设施的中小学,要对园区企业举办运动会和职工参加健身活动实施优惠开放政策;对有条件的园区企业要逐步配建篮球、网球、乒乓球等专项球类场地或全民健身居家工程,方便园区职工就近参加体育锻炼。
3.做好园区全民健身活动的科技服务工作,委托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每年定期对园区企业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体育现状跟踪调查,及时掌握园区职工身体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健身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活动,指导园区职工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科学健身运动。
五、组织实施
区教委: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支持和引导学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设施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尚未向社会开放的公办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
海淀园管委会:组织和指导园区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广大科技人员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公安海淀分局:依法保护公民参加全民健身的合法权益,维护大型全民健身活动的安全。
区民政局:推动体育类社会团体、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建设,鼓励对全民健身事业提供捐赠和赞助。
区老龄办:依法保障老年人参加全民健身的权利,积极组织老年人开展健身活动。
区财政局:将全民健身事业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工作的投入。
国土资源海淀分局:严格管理城乡体育设施建设用地,将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对新建住宅小区按规划配置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进行督查,方便群众就近参加健身活动。
区文化委:组织开展与全民健身相结合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文化设施为居民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便利。
区卫生局:组织宣传健身康复、体育医疗知识,开展健康咨询、预防健身创伤等工作。
规划海淀分局:组织全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编制工作,居民住宅区、商业小区、公园绿地的规划要安排健身活动场地。
区园林绿化局:新建或改造公园、公共绿地等场所,应结合自身条件和环境,安排全民健身活动场地。
区市政市容委: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公益广告、公益性体育彩票广告审批,维护户外大型全民健身活动环境。
区旅游局:在规划、建设旅游景点时,必须配套建设全民健身设施,并按一定比例配套建设体育休闲区域。
区民宗侨办: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组织开展民族体育健身活动。
区工会:动员全区职工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创新职工体育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
团区委:动员全区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开展团员青年全民健身志愿者的工作。
区妇联:动员全区妇女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经常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竞赛。
区残联:指导残疾人开展健身康复活动,举办全区残疾人体育竞赛,组队参加市残疾人体育比赛。
各街道、乡镇:加强全民健身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第四篇: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1-2015年)
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发展我县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县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加快体育强县建设进程,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1〕5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沧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全民健身发展特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体育强县、杂技名城”的要求,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逐步完善符合县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得到提升,全县人民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第五篇:沁水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沁水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1—2015年)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发展我县全民健身事业,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令第560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山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现结合沁水县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发展这一契机,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逐步完善高效能、广覆盖、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建设“三晋十强县”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紧紧抓住沁水人文环境资源,广泛开展富有沁水特色的低碳、绿色、生态、休闲的全民健身活动。初步建立与沁水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覆盖全县各乡(镇)、行政村的,基本满足广大群众体育健身需求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培养群众健身意识、健身习惯,使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进一步增加,人民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全面提高。加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群众体育组织建设,不断壮大群众体育骨干队伍,加大乡镇、农村体育 1
设施建设力度,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调动和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到2015年,全面完成覆盖县、乡(镇)、村(社区)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提高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二)城乡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明显增加。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其中达到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超过20%。
(三)体育健身设施有较大发展。县、乡(镇)、行政村普遍建有体育场地,配有体育健身设施。有条件的公园、绿地、广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各类体育设施的开放率和利用率有较大提高,进一步改善群众体育健身条件和环境。加快以沁水县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综合馆、游泳馆)为重点的项目建设。
(四)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大力开展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等竞技性强、普及面广,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广泛组织秧歌舞、武术、太极拳(剑)、骑车、登山、门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
(五)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单项体育协会达到20个以上;85%以上的县区街道、60%以上的乡镇、农村建有体育组织;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站(点);50%以上的农村建有体 2
育健身站(点);所有乡镇有专职体育工作者;建成“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定期开展全面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
(六)成立沁水县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加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每年培训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120人,力争“十二五”末实现全县城乡每1000人有1名以上的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保证社会体育指导员人均每周开展体育健身指导服务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
(七)全民健身服务业发展壮大。形成规范有序的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消费意愿明显增强,体育健身服务从业人员不断增加。
三、工作方法
(一)抓好“三个环节”
1、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推进体育生活化。健身活动要遵循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近就便的原则,突出健身性、参与性、趣味性。利用传统节日、法定假日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打造富有沁水特色的,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体育活动。认真开展好“健身大拜年”、“全民健身周”等一系列活动。
2、加快建设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进一步加强社区和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强农村基础体育设施建设。要积极创造条件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防止公共体育设施闲置浪费。
3、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指导水 3
平,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档案,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登记注册制度;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吸纳优秀教练员、运动员,授予相应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称号,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体育指导服务活动中的引领作用;加大同民政、共青团、教育、工会等部门和单位的联系,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和组织体系。
(二)突出“三个重点”
1、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创造良好的体育人才培养环境。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俱乐部和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形成文化教学和运动训练相结合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开展中小学生篮球、足球联赛,使学生全面发展、多项选择、发挥特长。拓宽竞技体育投入方式,逐步加大竞技体育资金投入力度,使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并重发展。
2、加快发展农村体育。虽然我县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一些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地域相对封闭、经济欠发达乡(镇)、村群众体育发展比较滞后。我县在“十二五”期间,要将农村体育工作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偏远、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事业。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新农村示范点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广泛组织开展农民体育活动,开展“体育下乡”活动,丰富农村体育文化生活。
3、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十二五”期间,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我县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评价内容。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全县广泛深入开展中小学生体育比赛和健身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运动会,使学生在高中毕业前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
(三)加强“三项建设”
1、完善规章制度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规定》和《全民健身条例》要求,推进全县城乡居民体质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加大实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人民体质监测制度。
2、加强优势体育项目建设。充分利用我县秧歌舞、门球等项目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打造专业队伍,形成特色,形成气候。打造沁水群众体育品牌,形成镇镇有精品,村村有特色的体育氛围。
3、加快各类民生体育工程建设。加快以沁水县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综合馆、游泳馆)为重点的项目建设。2015年底,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达到2平方米以上,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
(四)服务“三类人群”
1、重视发展老年人体育。广泛开展经常性体育健身活动,不断创新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和方法。社区服务兼顾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做到有专人负责。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老年人体育服务机构和体育健身设施。
2、大力推进残疾人体育。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组织,培养为残疾人服务的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为残疾人建设就近方便的体育健身设施,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必要的无障碍改造,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
3、着力推动职工体育。充分发挥体育部门、总工会等各类组织的作用,广泛建立职工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健身团队,开展符合单位特点和职工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坚持工间(前)操制度,丰富基层职工体育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各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将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激励机制,把全民健身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文明社区、社会事业发展评价体系等各类评比、表彰活动的重要指标。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社会团体各尽其能、各司其职,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执行本实施计划。
(二)加大经费保障,确保全民健身事业财政投入
各级政府要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以捐赠形式支持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并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三)健全设施管理,确保健身设施的开放率和完好率
健身设施实行属地化管理。乡(镇)负责本辖区内健身设 6
施的日常管理,确保器材使用安全,常年无事故发生。同时落实健身器材的日常维修保养、更新及保险资金,所需经费纳入乡(镇)财政预算。任何组织和人员未经县体育部门同意,不得擅自改变社区健身设施的性质、用途和面积。加大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力度,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完善体育设施,为职工参加体育锻炼创造条件。
(四)加强健身宣传,开展信息化、数字化工作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载体不断加大全民健身、科学健身的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质量。建立县级全民健身网站,方便群众查询体育健身信息。建立全民健身数据库,为群众开具科学健身处方,逐步形成全民体质监测服务系统和预警机制。
(五)加强法制建设,建立督办检查机制,强化工作考核,维护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权益
县体育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加快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职责,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建立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等方面机制。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做好全民健身的长效管理。
五、组织实施
本实施计划在县人民政府领导下,由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会同有关部门、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共同推行。各乡(镇)人民政府要依照本计划,并责成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各乡(镇)体育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全民健身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 7
保障、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监督奖励等措施,并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考核。
各乡(镇)体育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对《沁水县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并在2014年对实施成效进行全面评估,将评估报告报本级人民政府。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把全民健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对为全民健身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