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山西省卫生计生工作重点抓好六方面
2015年山西省卫生计生工作重点抓好六方面、办好十件实事
(健康时报记者 刘志友 通讯员 刘翔)日前,山西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在太原市召开。山西省省委副书记楼阳生,副省长张建欣,省政协副主席、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卫小春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会上,卫小春主任总结了2014年山西省卫生计生工作情况,并对2015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进行了部署。卫小春主任指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重点在于坚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推进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努力提升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理能力,努力提升群众对卫生计生事业的满意度,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富民强省做出新贡献。2015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重点抓好六方面,同时,要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挂号难、看病难、办证难问题,针对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健康教育等薄弱环节,集全系统之力,办好十件实事。
十件实事包括:
第一,启动为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项目;第二,在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设健康教育讲堂;第三,为全省农村家庭免费发放健康知识口袋书;第四,在全省推行计划生育阳光便民办证服务;第五,在全省所有三级医院推行预约诊疗服务;第六,在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医院推行同级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第七,为6岁以下儿童提供免费健康管理服务;第八,为3万个家庭提供免费中医小儿推拿健康服务指导;第九,为40万农村妇女进行免费宫颈癌筛查;第十,为育龄妇女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5年底前在全省119个县(市、区)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参与改革的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科学调整服务价格,建立新的补偿机制。
不断提高新农合保障标准和服务水平,参合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人均筹资标准由390元提高到470元,门诊慢性病保障由30种增加到35种,重大疾病保障由22种增加到24种。加大支付方式改革力度,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扩大分级诊疗试点,逐步形成全省分级诊疗格局。加快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实现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网络化互联互通,推进医疗信息系统与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对接。
全面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加快推进市、县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开展“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年”活动,开展十县百乡千村“三级联创”。扎实稳妥推进单独两孩政策,继续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确保“十二五”期间年均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2.8‰和6.5‰以内。
推行计划生育惠民便民服务,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关怀力度,将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从每人每月270元、340元,分别提高到400元和500元。推进生育服务证改革,实行一孩生育登记,精简和规范再生育办理程序;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严厉打击和治理“两非”不法行为,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全面推进医疗卫生重心下移,加大资源下沉力度
实施医疗能力提升工程,强化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启动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打造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社会广泛认可的专科专病品牌。以三级医院为核心创新医疗联合体建设模式,力争覆盖所有二级综合医院,开展县乡医联体建设试点;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启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开展公立医院帮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试点。
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完善中医药体制机制建设,指导中医医疗集团深化协作,促进中医药优质资源下沉。深入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2015年底力争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全面启动实施卫生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推进医教协同,用三到五年时间培养百名高端领军人才、千名骨干精英人才和万名基层适宜人才。重点引导和扶持全科、儿科、产科、精神科等薄弱学科发展,大力开展基层适宜技术推广应用。
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做好重大疾病防控
强化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每人每年35元提高到40元。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大力推进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
加大各类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力度,完善传染病联防联控,扎实开展预防接种,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开展结核病“三位一体”防治服务规范管理年活动;加大艾滋病咨询检测力度,做好艾滋病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工作。组织做好城乡饮用水监测,尘肺病和职业中毒等职业病监测工作。完成好放射卫生防护调查任务。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大力推进基层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优化整合,努力创建一批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启动“妇幼安康工程”,开展农村妇女“两癌”筛查、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十项服务。
提升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扎实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和信息沟通机制,做好专项预案修订管理工作,编制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建立完善卫生应急专家库。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健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三位一体”的食源性疾病管理模式,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和通报机制。全面提升卫生计生依法治理能力,切实加强行业监管
实施医疗监管强化工程,强化财务监管工作,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健全医疗机构执业监管机制,出台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度,完善医师定期考核制度。大力推进综合监督执法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全省综合监督人员集中培训和技能竞赛。启动医疗秩序整治“亮剑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整顿医疗(生活)美容和医疗广告,强化学校卫生、城市生活饮用水等公共卫生监督。全面开展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强化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
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抓好分管领域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切实强化政风行风和医德医风建设,进一步简政放权,不断深化卫生计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公开曝光典型案例,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加快推进医疗器械、医疗设备、体外诊断试剂和高值医用耗材的阳光采购、集中招标。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深化“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健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审评制度,切实维护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
1月15日,山西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在太原市召开。山西省省委副书记楼阳生,副省长张建欣,省政协副主席、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卫小春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会上,卫小春主任总结了2014年山西省卫生计生工作情况,并对2015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进行了部署。卫小春主任指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重点在于坚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推进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努力提升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理能力,努力提升群众对卫生计生事业的满意度,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富民强省做出新贡献。2015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重点抓好六方面,同时,要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挂号难、看病难、办证难问题,针对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健康教育等薄弱环节,集全系统之力,办好十件实事。
十件实事包括:第一,启动为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项目;第二,在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设健康教育讲堂;第三,为全省农村家庭免费发放健康知识口袋书;第四,在全省推行计划生育阳光便民办证服务;第五,在全省所有三级医院推行预约诊疗服务;第六,在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医院推行同级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第七,为6岁以下儿童提供免费健康管理服务;第八,为3万个家庭提供免费中医小儿推拿健康服务指导;第九是为40万农村妇女进行免费宫颈癌筛查;第十,为育龄妇女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5年底前在全省119个县(市、区)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参与改革的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科学调整服务价格,建立新的补偿机制。不断提高新农合保障标准和服务水平,参合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人均筹资标准由390元提高到470元,门诊慢性病保障由30种增加到35种,重大疾病保障由22种增加到24种。加大支付方式改革力度,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扩大分级诊疗试点,逐步形成全省分级诊疗格局。加快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实现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网络化互联互通,推进医疗信息系统与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对接。
全面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加快推进市、县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开展“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年”活动,开展十县百乡千村“三级联创”。扎实稳妥推进单独两孩政策,继续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确保“十二五”期间年均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2.8‰和6.5‰以内。
推行计划生育惠民便民服务,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关怀力度,将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从每人每月270元、340元,分别提高到400元和500元。推进生育服务证改革,实行一孩生育登记,精简和规范再生育办理程序;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严厉打击和治理“两非”不法行为,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全面推进医疗卫生重心下移,加大资源下沉力度
实施医疗能力提升工程,强化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启动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打造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社会广泛认可的专科专病品牌。以三级医院为核心创新医疗联合体建设模式,力争覆盖所有二级综合医院,开展县乡医联体建设试点;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启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开展公立医院帮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试点。
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完善中医药体制机制建设,指导中医医疗集团深化协作,促进中医药优质资源下沉。深入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2015年底力争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全面启动实施卫生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推进医教协同,用三到五年时间培养百名高端领军人才、千名骨干精英人才和万名基层适宜人才。重点引导和扶持全科、儿科、产科、精神科等薄弱学科发展,大力开展基层适宜技术推广应用。
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做好重大疾病防控
强化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每人每年35元提高到40元。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大力推进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
加大各类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力度,完善传染病联防联控,扎实开展预防接种,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开展结核病“三位一体”防治服务规范管理年活动;加大艾滋病咨询检测力度,做好艾滋病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工作。组织做好城乡饮用水监测,尘肺病和职业中毒等职业病监测工作。完成好放射卫生防护调查任务。
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大力推进基层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优化整合,努力创建一批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启动“妇幼安康工程”,开展农村妇女“两癌”筛查、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十项服务。
提升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扎实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和信息沟通机制,做好专项预案修订管理工作,编制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建立完善卫生应急专家库。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健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三位一体”的食源性疾病管理模式,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和通报机制。全面提升卫生计生依法治理能力,切实加强行业监管 实施医疗监管强化工程,强化财务监管工作,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健全医疗机构执业监管机制,出台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度,完善医师定期考核制度。大力推进综合监督执法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全省综合监督人员集中培训和技能竞赛。启动医疗秩序整治“亮剑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整顿医疗(生活)美容和医疗广告,强化学校卫生、城市生活饮用水等公共卫生监督。全面开展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强化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
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抓好分管领域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切实强化政风行风和医德医风建设,进一步简政放权,不断深化卫生计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公开曝光典型案例,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加快推进医疗器械、医疗设备、体外诊断试剂和高值医用耗材的阳光采购、集中招标。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深化“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健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审评制度,切实维护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
第二篇:2012计生工作重点
2012年计划生育工作目标
2012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继续加大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力度;实现服务网络全覆盖、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指导全覆盖;继续改革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建好工作机制,实现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上的新突破,为建设经济开发区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全年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实 施意见》精神,不断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和新机制建设。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牢固树立“大人口”观念,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稳定低生育水平,确保人口计划完成及计生责任状的完成。
二、坚持依法行政,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依法完善和规范信访工作规章制度,推进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做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费、计划生育独生子女特别家庭扶助费和城镇双无业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的审批、发放工作;做好关停企业独生子女父母退休补助费的登记、审批和发放工作,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使新型生育文化深入人心。以 1
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为载体,推进先进、和谐、文明的人口文化和婚育文化,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家庭健康促进计划”。继续抓好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综合治理,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加大打击“两非”专项治理工作力度。
四、加强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巩固两镇计生服务中心国家级优质服务示范站工作成果,狠抓服务网络和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五、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础工作。
一要扎实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继续做好《辽宁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应用工作。
二要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模式,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待遇。
三要加强计划生育免费药具发放的管理,实行多渠道开放式发放。
第三篇: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今年切实抓好十项重点工作
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今年切实抓好十项重点工作
来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 日期:2014-02-26
2月10日,2014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总结2013年卫生计生工作,深入分析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2014年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会上传达了李克强总理和刘延东副总理的批示精神。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李斌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孙志刚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王国强、马晓伟、陈啸宏、李熙、王培安、刘谦、尹力、崔丽、徐科出席会议。
李斌在报告中指出,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卫生计生事业在新的起点上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卫生计生系统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抓改革,促发展,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实现了良好开局。
李斌在报告中强调了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推进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新提升,推进单独两孩政策稳妥实施,继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更加注重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改革红利,更加注重科学精准的治理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
李斌要求,2014年要切实抓好10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是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医改。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继续巩固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完善基本药物政策,提高基本医保制度的保障能力,积极鼓励社会办医,创新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加快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二是稳妥扎实有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精心做好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工作,提升基层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管理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三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深入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质量管理,推广便民惠民措施,推进“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继续加强援藏、援疆、援青、吕梁山片区扶贫开发与对口支援,促进区域间卫生计生工作协调发展。四是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做好重大疾病防控。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加强卫生应急工作,加强妇幼健康服务管理,扎实做好爱国卫生工作。五是加大行业监管和综合监督力度,树立良好形象。加强立法工作,强化依法综合监督,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六是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和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七是依法加强监测评估和标准制定,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有效支撑。八是着力加强宣传倡导和健康促进工作,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九是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新领域,服务国家外交工作大局。十是加快保障机制建设,增强事业发展后劲。
李斌要求,全国卫生计生系统要进一步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敢于担当,扎实工作,确保完成工作任务。要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工作合力。深入调查研究,强化改革创新。改进工作作风,狠抓任务落实。严明组织纪律,推进反腐倡廉。
孙志刚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高举旗帜、突出改革,是一次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的会议,是一次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创新发展的会议。要按照李斌主任要求,搞好学习传达,加强统筹协调,坚持“严”字当头,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以锲而不舍精神抓协调,以精准化作风抓管理,一抓到底,抓出实效。
有关部委代表,国家卫生计生委部分老领导,委机关各司局负责人,各直属和联系单位负责人,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卫生厅、人口计生委)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
来源: 日期:2014-02-2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环境保护局:
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实行以来,医疗废物管理进入法制化轨道。但是,部分地区还存在医疗废物管理不规范、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医疗废物非法收集、利用和处置等现象时有发生。为贯彻落实《条例》,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措施
(一)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严格执行《条例》及有关配套规章、文件的规定,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提高全体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意识,切实做好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交由集中处置单位处置等环节工作,落实转移联单制度。
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能力建设。具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条件的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并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不具备集中处置条件的农村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6号)的规定做好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关于明确医疗废物分类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2005〕292号)要求,对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加强统一管理,严禁混入针头、一次性输液器、输液管等医疗废物。
(二)规范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经营管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依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依法申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并参照《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记录和报告经营情况指南》(环境保护部公告2009年第65号)进行管理,包括建立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记录簿,定期向环保部门报告经营活动情况;制订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配置应急防护设施设备,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建立日常环境监测制度,自行或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等。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要按照《条例》要求,做好相关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措施。
二、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一)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管理。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监督机构要把医疗废
物管理工作纳入医疗卫生机构日常监管的主要内容,将《条例》实施情况列入重点监督检查计划。以偏远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重点,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建立及落实、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暂存、集中处置以及不具备集中处置条件的机构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医疗机构校验管理等工作挂钩。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商环境保护等部门建立完善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统一回收、处理的具体办法。
(二)加强对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监督管理。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监督检查和监督性监测,对不能稳定达标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要依法报当地人民政府关停。坚决取缔无证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行为。对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医疗废物经营活动的,要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由发证机关吊销经营许可证。
三、完善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条例》等法律法规,健全领导机制,明确责任和分工,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重点、有步骤地完善医疗废物管理有关制度。
(一)完善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机制。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环发〔2004〕16号)内市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的组织协调力度,限期完成建设任务。对于不能达到集中处置医疗废物要求的地区,要制订过渡性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自行处置医疗废物工作的指导,规范处置行为。
(二)落实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收费政策。各地要按照《条例》和《关于实行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促进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的通知》(发改价格〔2003〕1874号)要求,于2015年底前建立较完善的医疗废物收费制度。根据医疗机构的级别、类型不同,综合通过医疗保险和财政投入等渠道,妥善解决医疗废物处置费用分担问题。
(三)加强信息通报和部门协作。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间的信息通报机制,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违规处置医疗废物行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信息通报,加强同公安部门之间的协作。对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医疗废物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交公安机关查处,并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15号)予以严厉打击。各地区应当制订并动态调整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卫生计生、环境保护等多部门联动机制,提高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篇: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今年切实抓好十项重点工作
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今年切实抓好十项重点工作
来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 日期:2014-02-26
2月10日,2014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总结2013年卫生计生工作,深入分析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2014年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会上传达了李克强总理和刘延东副总理的批示精神。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李斌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孙志刚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王国强、马晓伟、陈啸宏、李熙、王培安、刘谦、尹力、崔丽、徐科出席会议。
李斌在报告中指出,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卫生计生事业在新的起点上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卫生计生系统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抓改革,促发展,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实现了良好开局。
李斌在报告中强调了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推进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新提升,推进单独两孩政策稳妥实施,继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更加注重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改革红利,更加注重科学精准的治理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
李斌要求,2014年要切实抓好10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是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医改。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继续巩固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完善基本药物政策,提高基本医保制度的保障能力,积极鼓励社会办医,创新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加快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二是稳妥扎实有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精心做好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工作,提升基层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管理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三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深入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质量管理,推广便民惠民措施,推进“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继续加强援藏、援疆、援青、吕梁山片区扶贫开发与对口支援,促进区域间卫生计生工作协调发展。四是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做好重大疾病防控。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加强卫生应急工作,加强妇幼健康服务管理,扎实做好爱国卫生工作。五是加大行业监管和综合监督力度,树立良好形象。加强立法工作,强化依法综合监督,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六是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和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七是依法加强监测评估和标准制定,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有效支撑。八是着力加强宣传倡导和健康促进工作,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九是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新领域,服务国家外交工作大局。十是加快保障机制建设,增强事业发展后劲。
李斌要求,全国卫生计生系统要进一步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敢于担当,扎实工作,确保完成工作任务。要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工作合力。深入调查研究,强化改革创新。改进工作作风,狠抓任务落实。严明组织纪律,推进反腐倡廉。
孙志刚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高举旗帜、突出改革,是一次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的会议,是一次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创新发展的会议。要按照李斌主任要求,搞好学习传达,加强统筹协调,坚持“严”字当头,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以锲而不舍精神抓协调,以精准化作风抓管理,一抓到底,抓出实效。
有关部委代表,国家卫生计生委部分老领导,委机关各司局负责人,各直属和联系单位负责人,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卫生厅、人口计生委)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
来源: 日期:2014-02-2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环境保护局:
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实行以来,医疗废物管理进入法制化轨道。但是,部分地区还存在医疗废物管理不规范、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医疗废物非法收集、利用和处置等现象时有发生。为贯彻落实《条例》,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措施
(一)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严格执行《条例》及有关配套规章、文件的规定,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提高全体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意识,切实做好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交由集中处置单位处置等环节工作,落实转移联单制度。
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能力建设。具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条件的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并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不具备集中处置条件的农村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6号)的规定做好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关于明确医疗废物分类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2005〕292号)要求,对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加强统一管理,严禁混入针头、一次性输液器、输液管等医疗废物。
(二)规范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经营管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依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依法申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并参照《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记录和报告经营情况指南》(环境保护部公告2009年第65号)进行管理,包括建立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记录簿,定期向环保部门报告经营活动情况;制订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配置应急防护设施设备,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建立日常环境监测制度,自行或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等。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要按照《条例》要求,做好相关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措施。
二、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一)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管理。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监督机构要把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纳入医疗卫生机构日常监管的主要内容,将《条例》实施情况列入重点监督检查计划。以偏远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重点,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建立及落实、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暂存、集中处置以及不具备集中处置条件的机构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医疗机构校验管理等工作挂钩。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商环境保护等部门建立完善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统一回收、处理的具体办法。
(二)加强对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监督管理。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监督检查和监督性监测,对不能稳定达标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要依法报当地人民政府关停。坚决取缔无证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行为。对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医疗废物经营活动的,要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由发证机关吊销经营许可证。
三、完善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条例》等法律法规,健全领导机制,明确责任和分工,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重点、有步骤地完善医疗废物管理有关制度。
(一)完善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机制。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环发〔2004〕16号)内市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的组织协调力度,限期完成建设任务。对于不能达到集中处置医疗废物要求的地区,要制订过渡性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自行处置医疗废物工作的指导,规范处置行为。
(二)落实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收费政策。各地要按照《条例》和《关于实行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促进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的通知》(发改价格〔2003〕1874号)要求,于2015年底前建立较完善的医疗废物收费制度。根据医疗机构的级别、类型不同,综合通过医疗保险和财政投入等渠道,妥善解决医疗废物处置费用分担问题。
(三)加强信息通报和部门协作。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间的信息通报机制,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违规处置医疗废物行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信息通报,加强同公安部门之间的协作。对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医疗废物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交公安机关查处,并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15号)予以严厉打击。各地区应当制订并动态调整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卫生计生、环境保护等多部门联动机制,提高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
第五篇:山东省2012年卫生工作重点
关于印发《2012年全省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鲁卫办发〔2012〕4号
各市卫生局,省(部)属医疗卫生单位,大企业卫生处,厅机关各处室:
《2012年全省卫生工作要点》已经厅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安排,强力推进实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〇一二年三月五日
2012年全省卫生工作要点
2012年是医改承前启后、持续深入推进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年各项卫生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年全省卫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及全省“两会”精神,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中心,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着力增强落实各项改革任务的执行力,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推进卫生强省和“健康山东”建设,着力加强卫生文化和行业作风建设,解放思想,突出重点,攻坚克难,统筹做好各项卫生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一、以提高农民受益水平和加强精细化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00元,其中,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240元。进一步调整补偿方案,使统筹区域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75%左右,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提高到90%。探索建立重大疾病保障制度,从政府新增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建立大病补充医保基金,并与医疗救助有效衔接,用于参合农民大病保障。全面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大力推行门诊总额预付和住院单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加强新农合信息化建设,争取年内在全省范围内实现符合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简化统筹地区外就医转诊手续和医疗费用补偿审批程序,进一步方便参合农民工就诊报销。加快推进新农合市级统筹试点工作。
深入开展新农合精细化管理活动,从提升经办管理能力、优化补偿方案、规范补偿程序、严格基金监管、控制医药费用增长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提升运行质量。继续推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完善诚信等级评价制度。建立健全新农合基金运行分析和风险预警制度,防范基金风险,提高使用效率。认真落实《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违法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开展全省新农合基金安全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和查处各种违规套取、骗取新农合基金等违法违纪行为。
二、以扩大实施范围和规范集中采购为重点,全面推进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严格落实基本药物配备使用、零差率销售、集中采购配送、提高报销比例等政策,规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指导村卫生室配备适宜的基本药物,确保纳入省统一规划的村卫生室规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逐步将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制度实施范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占基本药物总数的比例提高到90%以上。开展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督导调研。做好基本药物后续集中采购工作,对流标、废标品规进行补充采购。国家调整基本药物目录后,及时调整完善省增补目录,启动我省第二轮基本药物采购工作。加强对基本药物货款结算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配送到位率,重点做好农村和边远地区基本药物的配送工作。健全医药企业及药品质量综合评价标体系,建立规范的企业诚信记录,严格市场清退制度,确保中标药品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供应及时。协调落实省里确定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债务清理和化解政策,推动基层机构健康有效运行。推广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处方点评制度,以村卫生室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指导和培训。
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多渠道补偿机制,加大人事分配改革力度,严格实施绩效工资和绩效考核,真正建立起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根据卫生部的统一部署,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回头看”活动,巩固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
三、以体制机制创新和便民惠民服务为重点,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认真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药品供应、服务监管等综合改革。以实施医药分开、取消以药补医为突破口,开展30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认真评估、总结和推广潍坊、东营、东阿、即墨等地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经验,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大力推动县级公立医院标准化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年底前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至少有1所医院达到二甲水平。继续推行优质服务、临床路径、预约诊疗等惠民便民措施,把惠民便民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在全省县级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方式,并逐步向市级医疗机构推广。完善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积极稳妥做好医师多点执业工作。配合省编办等部门出台并落实公立医院编制标准,扎实做好公立医院编制事项核定工作。配合省发改委等部门出台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若干政策,逐步提高社会办医疗机构的比重,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和服务管理。认真学习贯彻卫生部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2011年版新标准,结合“三好一满意”活动工作任务和要求,围绕医疗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等关键环节,持续改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大“三双行动”实施力度,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进一步降低群众就医用药成本。突出抓好抗菌药物使用等专项整治,全面启动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工作。巩固无偿献血先进省成果,推动医疗机构科学、合理、节约用血,完善血液保障应急预案,切实加强血液质量控制,保证血液安全。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全面建立第三方调解机制,有效化解医患纠纷。
四、以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和完善基层服务网络为重点,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订出台《关于建立山东省全科医生制度的实施意见》,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力度,力争年内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加快推动建立全科医生团队和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探索建立初诊在社区、按需进医院、全专结合、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逐步实现分级医疗和双向诊疗的新格局。认真组织实施《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实施方案(2011-2012年)》,加大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力度,落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任务。创新卫生人才流动配置机制,以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为重点,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家及省级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推动全省医疗机构全面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做好乡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加强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管理和培训质量控制,完成乡村医生第二周期培训任务。进一步完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深入实施“卫生强基工程”,重点对30个综合改革的县(市)进行帮扶。加强东西部地区卫生对口援助和交流合作,完善互惠双赢的对口支援模式和共建机制。继续实施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工程。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发挥好国家和省级示范机构作用,带动面上整体推进。加强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进一步落实好乡村医生补助政策。
五、以加强项目管理和提高实施质量为重点,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认真组织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大力推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精细化管理。协调落实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搞好项目成本测算,合理调整分配项目资金。加强对基层人员资金管理使用的培训,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项目资金监管,严禁分割、挤占和挪用资金等行为发生。完善督导考核机制,加大考核结果使用力度,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继续扩大疾控机构基层责任制指导团队试点,加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帮扶力度,推动专业公共卫生队伍下沉基层。全面评估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推进卫生监督协管等新增项目,研究制定新周期项目实施方案。
六、以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卫生工作。加强流感、手足口病、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完善疫情预警与处置机制,落实综合防治措施,确保疫情平稳。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调查处理,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开展“基层免疫规划管理规范年”活动,强化艾滋病、结核病、地方病、麻风病等疾病防治工作,努力实现消除麻疹和消除疟疾目标。加强重性精神疾病救治和服务管理。以创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实施减盐防控高血压、脑卒中筛查干预项目为抓手,建立完善慢病监测、发现、治疗、干预的一体化模式。积极推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疾病控制职能科室规范化设置,探索建立疾控机构、医院、社区三位一体的防治结合型服务体系。推进“全科型”疾控人才培训,开展疾控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重点专业示范岗位创建活动。
努力推动“健康山东行动”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延伸,巩固完善多部门合作机制,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开展“健康山东行动”中期评估考核及评选系列活动,发展壮大“健康大使”队伍,进一步完善工作激励机制。深入开展城市、县城、乡镇、村四级卫生创建和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举办爱国卫生运动60周年纪念活动及“健康山东”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科普巡展,推动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
认真落实国家“一法两纲”和省妇女儿童发展“两个规划”,大力实施母婴安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妇女儿童疾病防治和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系统工程,努力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加强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开展县级妇幼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巩固无烟医疗卫生系统创建成果,进一步推进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七、以提升工作能力和扩大监管覆盖面为重点,强化卫生应急、食品安全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深入开展卫生应急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做好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开展卫生应急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加强志愿者培训和管理,完成第三届亚沙会医疗卫生保障任务。健全完善我省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建设方案,确保10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级区域性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建设项目,着力打造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培训演练基地。
加强食品安全相关工作。开展创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示范单位活动,风险监测范围扩大到全省17市。健全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体系,做好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和标准跟踪调研工作。加强事故现场卫生处理、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工作水平。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和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做好食品安全技术队伍和业务骨干培养培训工作。
认真实施卫生系统“六五”普法规划,学习落实《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继续实施卫生监督“三项工程”,切实加强对社会公共卫生事务和医疗市场的监管。按照国家和省里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职业卫生各项工作,继续做好职业病哨点监测和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加大对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特别是农村生活饮用水公共供水单位卫生监督力度,监督覆盖率和供水单位分户建档率达到100%。开展大中型医疗机构综合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切实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消毒产品和涉水产品等监督管理。
八、以推动参与医改工作和提高服务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抓好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作用,做好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工作。巩固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成果,开展好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加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力度,遴选全省第四批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抓好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能力建设项目,在所有县(市、区)建立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做好国家级和省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项目,继续评选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开展“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建设年”活动,努力打造齐鲁中医药文化品牌。
九、以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增强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后劲。贯彻落实卫生部和省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深入推进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加大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做好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和支持服务工作。落实“齐鲁人才特区”建设政策措施,扎实做好医疗卫生单位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努力构建人才优先的工作格局。做好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临床重点专科的设置规划与建设评估工作,力争年底前建设50个左右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加强省卫生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实施5个卫生科技创新联盟项目。建设30个省医药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
认真实施《山东省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2015年)》,加快推进省、市、县、乡、村卫生信息化建设,突出抓好140个县级数据中心和2096所基层医疗机构应用系统建设等重点项目。做好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字化医院和城乡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继续加强远程医学惠民工程建设,扩大联网医院覆盖范围,拓展远程医学服务项目。启动实施居民健康卡试点工作。
十、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为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按照省委部署,以“党员更红、支部更强、窗口更亮、服务更优,以优异成绩为党的十八大添光彩”为主线,突出抓好 “信仰、信念、信心”教育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四项重点工作,组织开展群众评议工作、新一轮“承诺、践诺、评诺”活动和创先争优专项表彰三项推进措施,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把“三好一满意”活动作为落实“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具体内容和重要载体,抓好工作任务量化分解指标的落实,与开展医院等级评审、加强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紧密结合,积极推进服务、质量品牌创建工作。在继续抓好“服务好、质量好”的基础上,重点在“医德好”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落实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培养树立一批医德医风先进典型,促进服务作风和质量全面改善。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卫生文化建设的意见》,打造富有山东特色的卫生文化品牌。抓好文明机关、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卫生行业文明单位覆盖率。
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总结深化“学习年”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开展“能力年”建设活动,严格落实《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大力推行党务公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落实廉政风险防控各项措施,着重抓好对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和“小金库”专项治理。深入推进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认真抓好已有防控商业贿赂长效机制的落实,着力从体制、机制、政策方面铲除商业贿赂赖以存在的土壤和条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继续抓好《廉政准则》的贯彻执行,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和案件查办力度,着力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统筹做好其他各项卫生工作。全面总结三年医改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深入发掘工作亮点,提炼出有规律性、可操作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统筹谋划“十二五”医改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加强规划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绩效考核,推进规划任务落实。加大卫生信访责任落实和积案化解力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维护卫生系统和谐稳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好援藏、援疆等卫生对口支援工作。加强财务管理,强化成本核算,控制费用支出。提高医疗保健服务水平,搞好大型会议、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强化节能措施,完成各项节能指标。发挥各级工会组织桥梁和纽带作用,深化民主管理,完善职代会制度,推动院务公开,积极落实职工工资集体协调制度,切实维护合同制、编制外职工的合法权益。继续抓好离退休干部“两项待遇”落实,提高老干部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强重大卫生政策、工作亮点、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的宣传,为卫生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012年卫生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牢牢把握深化医改这项中心工作,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卫生事业的能力和水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重点突破,攻坚克难,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