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钢铁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钢铁行业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钢铁行业
第一章 总 则
一、为了规范钢铁行业产品成本核算,促进钢铁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大中型钢铁企业,其他钢铁企业参照本制度执行。
本制度所称的钢铁企业,是指主要从事钢铁冶炼和压延加工的企业,一般包括炼焦、烧结和球团、炼铁、炼钢、轧钢等生产工序,或至少包括炼铁、炼钢和轧钢之一的部分工序。
三、本制度所称的产品,是指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成品钢材,以及其他可作为产品对外出售的半成品。
四、钢铁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包括:
(一)合理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二)根据实际管理需要,设置成本中心。
(三)以成本中心为基础,归集成本费用。
(四)对成本中心成本费用进行分配和结转,计算产品成本。具备条件的钢铁企业,可以采用基于工序的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
五、钢铁企业根据产品生产特点,通常设置“生产成本”等会计科目,按照成本费用要素进行明细核算。
六、钢铁企业应当设置或指定专门机构负责产品成本核算的组织和管理,根据本制度规定,确定产品成本核算流程和方法。
第二章 产品成本核算对象
钢铁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应当以生产工序为基础,以相应工序产出的产品为核算对象,通常包括炼焦工序产品、烧结球团工序产品、炼铁工序产品、炼钢工序产品和轧钢工序产品等。
一、炼焦工序产品,主要包括全焦、煤气等。
二、烧结球团工序产品,主要包括烧结矿和球团矿。
三、炼铁工序产品,主要包括炼钢生铁和铸造生铁。
四、炼钢工序产品,主要包括连铸钢坯和模铸钢锭。
五、轧钢工序产品,主要包括各种成品钢材。
六、辅助工序产品,主要包括自制耐火材料、冶金配件和备品备件,燃料和动力,内部运输、化验检验、检修劳务等。
第三章 产品成本核算项目和范围
一、产品成本项目
钢铁企业产品成本项目主要包括:
(一)原料及主要材料,是指为生产产品直接投入的构成产品实体的物料。
(二)辅助材料,是指为生产产品投入的不能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物料。
(三)燃料和动力,是指生产过程中耗费、成本归属对象明确、一次性耗费受益的能源介质。
(四)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及各项附加费用。
(五)制造费用,是指以成本中心为基础,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二、产品成本费用要素
(一)原料及主要材料费,是指为生产产品投入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的成本。原料及主要材料费主要包括投入的铁矿石、铁水、生铁块、废钢、铁合金、钢坯、钢锭、用于再加工的钢材、锌、锡、有机涂料等成本。
(二)辅助材料费,是指为生产产品投入的辅助材料的成本。辅助材料费主要包括投入的皮带、耐火材料、熔剂、电极、轧辊、酸碱类、油脂类、包装材料等成本。
(三)燃料和动力费,是指为生产产品耗用燃料和动力发生的费用。燃料和动力费主要包括耗用的煤炭、焦炭、助燃剂,以及风、水、电、气等费用。
(四)人工费,是指为生产产品向职工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及各项附加费用。人工费主要包括职工工资及各项津贴、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商业人身险、其他劳动保险及劳务费等。
(五)折旧费,是指为生产产品使用的生产装置、厂房、附属机器设备等计提的折旧。
(六)运输费,是指为生产产品提供运输服务发生的费用。
(七)维护及修理费,是指为维持产品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证设施设备原有的生产能力,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修理所发生的费用。维护及修理费主要包括材料费、修理工时费、备品备件费等。
(八)财产保险费,是指为组织产品生产管理,向社会保险机构或其他机构投保的各项财产所支付的保险费用。
(九)办公费,是指为组织产品生产管理,发生的文具费、邮电费、通讯费、印刷费等办公性费用。
(十)差旅费,是指为组织产品生产管理,职工因公出差所发生的住宿费、交通费、出差补助等。
(十一)会议费,是指为组织产品生产管理,召开或参加会议发生的费用。
(十二)外委业务费,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委托外部单位提供服务发生的费用。
(十三)低值易耗品摊销,是指为组织产品生产管理,耗用的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物品的摊销。
(十四)租赁费,是指为组织产品生产管理,租入的各种资产,按照合同或协议的约定支付给出租方的租赁费用。
(十五)机物料消耗,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未作为原材料、辅助材料或低值易耗品管理使用的一般性材料支出。
(十六)劳动保护费,是指为生产产品为职工提供劳动保护、防护等发生的费用。
(十七)排污费,是指为生产产品负担的排污机构处理废气、废水、废渣等所发生的费用。
(十八)信息系统维护费,是指为组织产品生产管理,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所发生的运行维护费用。
不能列入以上各项成本费用要素的项目,列入其他费用。
第四章 产品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
钢铁企业一般按照成本中心,分别成本项目,对产品成本进行归集、分配和结转。
一、成本中心的设置
钢铁企业通常按照生产工序设置成本中心,也可以按照车间(部门)等生产管理单元设置成本中心。
二、产品成本的归集
(一)原料及主要材料成本的归集。
生产产品使用的原料及主要材料按照实际成本进行核算,采用加权平均等方法结转原料及主要材料成本。
(二)辅助材料成本的归集。
生产产品使用的辅助材料按照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根据工序实际消耗量或预计可使用寿命计算其成本。
(三)燃料和动力成本的归集。
生产产品使用的外购或自产燃料和动力按照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根据相关数据确认其消耗量并计算其成本。辅助生产部门提供的自产燃料和动力,在辅助部门之间按照交互分配等方法分配后,按照各燃料和动力产品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
(四)直接人工成本的归集。
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人工成本,直接计入基本(辅助)工序生产成本。
(五)制造费用的归集。
为组织和管理产品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计入制造费用。
(六)回收物料、能源冲减成本。
生产过程产生的高炉返矿、高炉水渣、转炉钢渣、锭坯切头切尾、轧制氧化铁屑、剪切边角料、报废锭坯材等回收物料,返焦粉、煤气、蒸汽、循环水、余热发电、压差发电等回收能源,应当按照其价值冲减相应成本核算对象的原材料成本、燃料和动力成本等,回收物料、能源的价值应当参照市场价格予以确定;
如回收物料、能源无法明确归属至产品的,可按照成本核算对象的实际产量或根据有关技术经济资料分析确定的适当比例对回收物料、能源的价值进行分配后,冲减相应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项目。
三、产品成本的分配和结转
(一)制造费用的分配和结转。
成本中心发生的制造费用按照费用要素归集后,月末全部分配转入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钢铁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一般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机器工时、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产品产量等为基础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二)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和结转。
辅助生产成本费用归集后,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将提供的劳务和产品分配到各受益对象。各辅助部门之间相互提供辅助产品或劳务的,按照交互分配等方法进行分配。互相提供劳务不多的,可以不进行交互分配,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受益单位。
(三)产成品成本的分配和结转。
根据钢铁企业生产工序连续生产、顺序加工的特点,产品成本计算一般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
基本生产工序的产品成本,按照向下游工序的实际运送量和实际成本,分步结转为下游工序在产品、半成品和产品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工序的产品和劳务,按照输入使用单位的实际数量和实际成本,结转为使用单位的燃料及动力等成本。基本工序生产成本费用归集后,根据产成品和半成品的产量,计算商品产品总成本和各产品品种单位成本。
钢铁企业按照标准成本、计划成本、模拟市场价等非实际成本结转产成品成本的,应当在每月末汇总实际成本与非实际成本的差异,按受益原则分配至各工序的相应成本项目。
炼焦工序和含有伴生(共生)金属的冶炼工序以联产品为对象进行成本核算。炼焦工序一般采用“系数法”在全焦、煤气和焦油等产品中进行成本分配;含有伴生(共生)金属的冶炼工序一般采用“系数法”在钢铁产品和伴生(共生)金属产品中进行成本分配。“系数法”计算方法如下:
1.某产品成本积数=某产品成本系数×产品产量;
2.某产品总成本=某产品成本积数÷全部产品成本积数之和×全部商品产品总成本;
3.某产品单位成本=某产品总成本÷某产品产量。
联产品系数的确定,一般以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结构、产品收率和市场价值为基础,采用经济比值法等确定。联产品系数的确定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
期末,将产成品成本按照产品品种进行结转。
四、作业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归集、分配及结转采用作业成本法的钢铁企业,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成本核算。
(一)工序系统及作业划分。
钢铁企业工序系统及作业通常可以划分为:
1.铁前系统。
铁前系统,是指包括炼铁及其上游各主要工序的生产系统,主要包括炼焦、烧结和球团、炼铁。
2.钢后系统。
钢后系统,是指包括炼钢及其下游各工序的生产系统,主要包括炼钢、浇铸、热轧、冷轧、涂层、镀层、焊管工序等。
炼钢工序划分为粗炼、精炼等作业(如需要,也可将铁水预处理设为作业);浇铸工序按照工艺划分为连铸或模铸作业;热轧工序划分为加热、热轧、精整、包装等作业;冷轧工序划分为酸洗、冷轧、热处理、涂镀、精整、包装等作业。
3.辅助生产系统。
辅助生产系统,是指为生产主流程提供辅助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单位,主要包括电力、燃气、水、运输、修理等。根据管理需要,辅助生产系统可依据服务内容和性质设置相应的作业。
(二)作业成本的归集、分配及结转步骤。
1.根据生产过程划分工序系统和作业。
2.分析各作业设施、组织机构及业务类型与作业过程的关系,确定各作业过程对应的作业单元。
3.将各作业单元发生的成本费用(不包括上游工序结转到本工序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归集到对应的作业过程,形成作业成本。
4.将作业成本直接归集或按照受益原则分配到对应的成本中心。
5.将各作业过程归集的生产成本在各产品间按照受益原则、采用当量系数法等进行分配。
6.按照各产品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分配的作业成本,计算各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并据此结转产成品成本。
(三)辅助作业成本的分配和结转。
钢铁企业应当按照以下原则对辅助作业成本进行分配后计入相应的成本中心和作业过程:
1.水、电部门发生的费用,形成水、电等辅助产品成本,按照各受益对象接受的用水、电量分别计入相应类型的成本中心和作业过程。
2.运输部门、车管部门发生的费用,形成相应运输成本,按照各受益对象接受的运输工作量(台班、车次等)分别计入相应类型的成本中心和作业过程。
3.维修部门、准备部门发生的费用,形成相应服务成本,按照各受益对象接受的服务量分别计入相应类型的成本中心和作业过程。
五、特殊项目成本的确认
(一)副产品成本。
副产品,是指钢铁企业在同一生产过程中,使用同种原料,在生产主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一般采用可变现净值、固定价格等方法确定成本,从主产品成本中扣除。
(二)停工损失。
停工损失,是指钢铁企业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
季节性停工、修理期间的正常停工费用在钢铁产品成本核算范围内,应当计入钢铁产品成本;非正常停工费用应当计入企业当期损益。
附:钢铁产品生产流程
钢铁产品生产过程一般分为长流程和短流程。长流程即高炉转炉流程,是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通过人工造块、高炉炼铁、转炉炼钢以及轧钢等工序生产钢材的过程。短流程即电炉流程,是以废钢、生铁、直接还原铁等为原料,通过电炉炼钢、轧钢等工序生产钢材的过程。各工序的中间产品,一般用作下道工序的原料。但有的中间产品,如生铁、钢坯、热轧材等,也可作为成品出售。
一、原料取得和配料
钢铁企业购入铁矿石、焦煤、焦炭、铁合金、废钢等原料,一般经过装卸作业,存入原料库(场)。投入生产之前,有些原料需加工整理,例如,对成分不同的铁矿石进行混匀作业,有的废钢需要分拣、切碎作业等。
二、人工造块粉状铁矿石不能直接入炉炼铁,须通过烧结或球团等工艺使之成块,以提高其在高炉中的透气性。
(一)烧结工艺,是指在矿粉中掺入煤粉、焦粉及石灰等,混匀后在烧结机上点火燃烧,使矿粉熔结成块,经破碎、筛分,制成烧结矿的生产过程。
(二)球团工艺,是指将矿粉掺入粘结剂造球,送入回转窑或竖窑焙烧,生产出球团矿的生产过程。
三、炼焦
焦炭是高炉炼铁的主要燃料和还原剂。长流程钢铁企业有的通过炼焦自产焦炭炼铁,有的通过外购焦炭炼铁。
炼焦,是指将主焦煤与其他配煤混合装入焦炉,在隔绝空气条件下高温干馏,通过热分解、结焦,产出焦炭、焦炉煤气和粗焦油等的生产过程。焦炉煤气可用作钢铁生产工艺所需能源及发电。焦炉煤气和粗焦油可进一步深加工为其他化工产品。
四、炼铁
炼铁,是指在高温状态下煤炭中的一氧化碳从铁矿石中夺取氧,将铁矿石还原为生铁的生产过程。炼铁主要有高炉法和非高炉法(包括直接还原、熔融还原)两类。
五、炼钢和浇铸
炼钢和浇铸通常设在同一生产区域,其中炼钢是将铁水、废钢等含铁原料和合金元素转化为合格钢水,浇铸则将钢水凝结为固体。炼钢主要有转炉炼钢和电炉炼钢两种工艺;浇铸方式主要为连铸,少量为模铸。
(一)转炉炼钢,是指将铁水、废钢等含铁原料及石灰石等辅助材料装入转炉,通过吹氧等作业去除铁水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加入不同铁合金,生产出不同化学成分的合格钢水的生产过程。
(二)电炉炼钢,是指以电力产生热能熔化废钢等含铁原料,用吹氧去除杂质,加入铁合金,生产出合格钢水的生产过程。有铁水供给条件的电炉炼钢厂,通常加入一定比例的铁水,以降低电力消耗。
(三)钢水精炼,是指对钢水纯净度和化学成分要求较高的钢种,通常需要采用精炼设备,对钢水进行脱气、去除有害杂质和调节化学成分及温度的生产过程。
(四)连铸,是指将合格钢水连续注入连铸机结晶器,使钢水逐渐凝结固化,输出连铸钢坯的生产过程。依截面不同,连铸坯分为板坯、方坯、矩形坯、圆坯等类型,分别用于轧制不同品种的钢材。
(五)模铸,是指将钢水浇入事先制备的铸模,使之凝固成为钢锭的非连续浇铸的生产过程。模铸钢锭一般需经开坯作业,才能用于轧制钢材。
六、热轧热轧,是指将钢坯经加热炉加热到适当温度,利用轧机上轧辊的压延作用,将钢坯轧制成各种形状钢材的生产过程。
七、冷轧及延伸加工冷轧及延伸加工,是指将热轧钢材在常温状态下进一步加工,以达到用户所需的状态和性能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冷轧、压制花纹、涂镀层、剪切、焊管、冷弯、拉拔、抛光等。
第二篇: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分院成本核算工作,保障分院生产经营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总院财务管理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分院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适合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以及成本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如确需变更,应当根据管理权限,经批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第三条 成本核算制度是分院经营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应结合本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流程,明确责任,确保制度的贯彻实施。
第四条 本制度适用于分院所属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以及分公司和分公司性质的分支机构。
第二章 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第五条 成本核算是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各单位应认真组织各职能部门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计量验收。
一、定额管理 第六条 各单位对各种原材料、工具、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劳动工时、设备利用、物资储备、定额流动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都要制订先进、合理的定额,并定期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和修订。
第七条 定额的制订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要考虑各单位生产发展、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要求,同时兼顾各单位目前的生产能力和管理现状,使定额既先进又可行。
(二)要保持定额相对稳定,以利调动职工积极性,使分析和考核建立在可比基础上。但随着各单位生产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已不适应的定额应适时地进行补充和修订。
(三)要注意各种定额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相互脱节、彼此矛盾的情况出现。
(四)要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定期检查分析,保证定额的贯彻执行。
二、原始记录
第八条 各单位应根据生产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下列各项原始记录:
(一)材料物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材料的收、发、领、退等物流过程。包括:材料物资的分类编码、验收入库单、领料单、定额领料单、超定额领料单、退料单、材料切割单、工具请领单、委托加工材料单、委托加工入库单、材料物资盘点报告单等,并做好工具借交登记簿和材料仓库台帐的记帐工作。
(二)劳动工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职工人数、调动、考勤、工资、工时利用、停工情况、有关津贴等项记录。
(三)设计及工艺改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设计改动、工艺路线变化、工时材料定额变动等项的记录,如产品设计修改通知单、工艺路线变动通知单、定额变动通知单等。
(四)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从材料投入至验收入库的过程,如产品代码、制造单号、路线单、投料单、半成品领用单、转工单、废品通知单、零件短缺报告单以及零部件和产成品交库单等,并做好产品投入产出数量管理和工时统计工作。
(五)设备使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设备验收、交付使用、维修、封存、调拨、报废的情况,如固定资产验收单、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建工程转固验收单等,并做好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台帐的登记工作。
(六)动力消耗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根据动力电的实际耗用量,并做好动力电消耗统计报表。
第九条 各单位应指定专职管理原始记录的机构和人员,统一规定各类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填写、审核、签署、传递、存档等要求,保证原始记录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计量验收
第十条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各项财产、物资的计量验收制度,并保持计量工具的准确性,对材料、工具、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的收发和转移,都必须进行计量、点数和质量验收。
四.内部结算价格
第十一条 为了正确评价各单位的工作业绩,分清各自的经济责任,分院应当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内部价格体系,进行内部经济核算。
第十二条 内部结算价格的制订
(一)部门之间内部转移的材料物资、产成品以基于市场价格的内部转移价格作为内部结算价格。
(二)分院辅助部门的劳务供应,可以市场价为基础,由分院主管职能部门根据实际成本情况审定结算价格。
(三)生产的零部件、半成品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转移时,采用定额成本作为转移价格。
第十三条 各种内部结算价格,每年修订一次,如客观情况发生较大变动,影响成本的准确性由有关部门协作研究修订,经批准后施行。各单位不得擅自改变价格标准。
第三章 二级成本核算
第十四条 分院二级成本核算的形式为:二级财务负责统计生产工时、材料物资消耗、产品产量等成本核算所需基础资料,协助分院财务部进行产品成本分配核算。
第十五条 分院财务部设置成本核算组,负责成本核算有关工作的协调及制度的修订,负责分院产品成本的计算和分析。
第十六条 分院二级财务为研究所(直属工厂)级成本核算机构,接受分院财务部的业务领导。
第十七条 二级财务成本核算机构和人员工作职责:
(一)负责分院成本核算制度在研究所(直属工厂)的宣贯和实施;
(二)加强存货管理,确保存货帐实相符;
(三)负责本单位的内部结算有关工作;
(四)在本单位领导组织下,会同其他职能机构和人员,加强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五)协助本单位领导对生产费用耗费进行控制,贯彻成本管理责任制;
(六)协助本单位领导对内部各级机构或人员在执行成本计划和经济技术指标方面的实际效果进行考核。
第四章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第十八条 正确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满足分院成本管理及内部经济核算的需要。
第十九条 准确计算产品成本,客观反映产品实际成本。对于已实际发生的生产成本,必须及时、准确地归集和登记;对于尚需发生的成本,应进行科学、合理地预计。应当划清当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成本的界限、在制产品成本与已完工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得以估计成本、预算成本或计划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第二十条 真实、准确、及时、系统地核算和反映产品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
第五章 产品成本项目
第二十一条 成本项目包括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
(一)直接费用
1.直接人工费 指直接生产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等; 2.直接材料费 指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等的费用;
3.燃料动力电 指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动力电。
(二)制造费用
指生产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生产组织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等。
第二十二条 研究所直接生产人员是指研究所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包括研究室及车间生产人员;直属工厂直接生产人员是指工厂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即车间生产人员。
第二十三条 下列支出不得列入产品成本:
分院及各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分院因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因订立合同而发生的有关费用;各项罚款、赞助、捐赠支出;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
第六章 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第二十四条 •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如下:
(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分院以每一批次产品或配件为成本计算对象。
(二)确定成本项目。分院产品成本采用制造成本。
(三)设置下列各种成本和费用明细帐:
1.生产成本明细帐,按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核算生产部门发生的生产费用。
2.制造费用明细帐,按生产部门和明细项目别核算发生的制造费用。并按规定进行分配核算,月终不保留余额。
3.待摊费用、予提费用明细帐,根据划清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的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
4.产成品、自制半成品明细帐,按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核算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
5.主营业务成本明细帐,根据销售清单及出库单结转产品销售成本。
(四)二级财务对本单位的原始单据进行真实性、合规性审查,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集;财务部对所有已发生费用进行审核,确定这些费用是否符合规定的开支范围,在此基础上,确定应计入产品成本还是期间费用。
(五)财务部按照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设置分产品别的成本计算单(或称成本二级明细帐)。据归集的全部生产费用和成本核算资料,按成本项目计算各种产品的在产品成本、产成品成本和单位成本。
(六)结转产品销售成本。
第七章 材料费的核算
第二十五条 分院材料物资应按其性质进行分类类别的规范与调整由总库负责,并书面通知财务部。第二十六条 财务部设“库存材料”“低值易耗品”明细帐,按材料类别设置二级帐,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摊入费用。库房按材料品种和规格设置三级明细帐;按低值易耗品类别、品种、规格设置辅助帐薄,以控制其数量,掌握使用状况;库房保管设置数量卡片。材料三级明细帐根据采购验收单和领料单逐笔凳记。
第二十七条 材料的计价采用实际成本法。材料采购成本包括:
(一)购入材料的原价(不含增值税;不包括购入材料包装物或容器的押金);
(二)购入材料的外地运杂费;
(三)符合生产中心制订的、材料运输途中定额损耗率限额内的损耗;
(四)材料入库前,整理挑选时发生损耗的净损失及其整理费用;
(五)进口材料的国外进价,进口环节的各种税金和其他进口费用,以及应分摊的外汇价差。委托其他单位代理进口的商品的采购成本为实际支付给代理单位的全部价款。
以上第1项应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第2、3、4、5项,凡能分清的,可以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能分清的,应按材料的重量或买价等比例,分摊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
第二十八条 核算生产耗用的各种材料,要根据经批准的材料出库、退库原始凭证,按材料实际成本进行核算。对于尚未付款已经入库材料的领用,要按计划成本或合同估价入帐。所领用的材料应计入当期成本,不得任意提前或延迟实际领用期。出库材料成本的计价,除单独为某项产品采购的材料采用个别计价法外,其余采用加权移动平均法计价。
第二十九条 可直接区分受益对象的材料费,直接计入受益对象;由几种产品共同负担的材料,可分别按消耗定额比例、耗用重量比例、产品数量比例等方法,在有关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对需切割(如钢板)的材料,应制定合理的消耗定额,在领料控制单中反映,库房填制移库单将整数单位的该类材料转移至生产现场,生产人员签收后在定额范围内使用,库管员定期不定期对该类材料进行核实清点。
几种产品共同使用的生产专用工具、工艺装备、油料、气体等,领用后在“制造费用-机物料消耗”中核算,按制造费用分配比例分摊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无法再用于生产的废料、边角短料,应按月回收交库,还能再利用的应办理退库手续,并冲减当月完工产品成本。
第八章 直接人工费的归集与分配
第三十条 分院支付正式员工、临时工、合同工的各项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以及属于国家规定工资总额范围内的辅助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都应当根据手续完备的原始凭证进行计算、支付、汇总、分配,计入不同的成本费用科目。
第三十一条 生产部门的人员工资由二级财务根据本单位内部组织机构按费用性质进行分配。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工资计入制造费用,车间及研究室人员工资计入直接人工费,科研及四技项目人员工资计入科研及四技成本,对于既参与产品生产又参与科研及四技项目人员的工资按实际工作天数计算分配率,分配后分别计入相关费用科目。
对于可直接区分受益对象的直接人工费,根据工资单据直接计入受益对象;几个项目共同负担的直接人工费,可按以下方法在各项目之间进行分配:
1.采用定额工时制的,根据工时定额分配计入生产成本。应计入生产成本中的职工福利费按同一分配标准分配计入。
某一配件(工序)直接人工费=工时定额×单位工资标准 某一产品直接人工费=∑某一配件(工序)直接人工费 2.采用计件工资制的,根据完工量分配计入生产成本,应计入生产成本中的职工福利费按同一分配标准分配计入。
某一配件(工序)直接人工费=完工量×单件工资标准 某一产品直接人工费=∑某一配件(工序)直接人工费 3.采用实际工时制的,根据实际工时分配计入生产成本,应计入生产成本中的职工福利费按同一分配标准分配计入。该法适用于研究所及工厂未实行1、2的人工费的分配。
直接人工费分配率=(当期直接人工费总额÷各成本计算对象实际生产工时总和)×100%
某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该产品实际生产工时×直接人工费分配率
研究室或生产车间实际生产工时可以按天也可以按小时统计。有条件的生产车间原则上应按小时计算,并与工时定额对比,作为修订工时定额的依据,研究室暂按天统计,多产品情况下,分别统计各产品工作天数。
第九章 动力电的归集与分配
第三十二条 为加强内部经济核算,分院电费管理部门应在生产部门安装电表,在其生产车间安装分表。每月向供电局支付电费后,财务部凭电费支付有关单据先在“管理费用-电费”科目核算,月末根据电费管理部门编制的动力电分配表进行分摊,冲减“管理费用-电费”科目。
第三十三条 生产部门及其生产车间消耗的可直接区分受益对象的动力电,根据电费单据直接计入受益对象;几个项目共同耗用的动力电,可按以下方法在各项目之间进行分配:
1.定额工时制下
动力电分配率=(当期动力电耗用总额÷各成本计算对象定额工时总和)×100%
某产品应分配的动力电=该产品定额工时×动力电分配率 2.计件工资制下
动力电分配率=(当期动力电耗用总额÷各成本计算对象直接人工费总额)×100%
某产品应分配的动力电=该产品直接人工费×动力电分配率 3.实际工时制下
动力电分配率=(当期动力电耗用总额÷各成本计算对象实际生产工时总和)×100% 某产品应分配的动力电=该产品生产车间实际生产工时×动力电分配率
规模相对较小、动力电耗费较少的研究所所属研究室及生产车间,暂不单独核算动力电,其支出在制造费用-电费科目中核算。
第十章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第三十四条 制造费用发生时,先在“制造费用”账户归集,月末进行汇总并按一定标准进行分配,记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生产成本中。分配的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各成本计算对象直接人工费总和)×100% 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直接人工费×制造费用分配率
第十一章 完工产品实际成本的确定
第三十五条 为了分期确定损益,在有未完产品的情况下,需要将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划分。其平衡公式为:
完工产品实际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全部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
第三十六条 期末未完产品实际成本的确定采用约当产量法。约当产量法 是指将月末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完工产品产量,并按在产品约当产量与完工产品产量比例分配在产品与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原材料不折算)。(为简化计算,暂采用50%作为综合折率计算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公式是: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本月完工产品(约当)单位成本(原材一次投入时不含直接材料费)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本月实际完工数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
=材料费+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月完工产品(约当)单位成本
第三十七条 各种自制零件及自制售后用备件应按品种单独计算自制件成本。为简化工作,自制件成本的计算采用定额成本法,不分摊间接费用,“动力电”“制造费用”月末全部计入产品生产成本,自制零件作为材料进行管理。即:
自制件成本=材料消耗定额+人工费定额
各种自制零件及自制售后用备件期末无在产品余额。
第三十八条 各种用于销售的半成品应按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计算自制半成品成本,自制半成品作为成品进行管理。
第十二章 产品销售成本的结转
第三十九条 成品管理部门应会同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制定产成品出入库、退库流程,健全产成品库房管理制度,建立发出商品登记管理制度,确保产成品帐实相符。第四十条 月末,财务部根据成品库房编制的产品出库汇总表采用移动平均法结转销售成本。
第十三章 成本计算的分批法、分类法
第四十一条 根据分院产品生产实际,各单位零部件生产可以采用分批零件法计算零部件成本,进而计算产品成本。
第四十二条 根据分院产品多规格多型号实际,各单位同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可以采用分类法,按品种分类计算产品成本,再以分类标准系数计算各规格、型号产品成本。
分类标准系数的确定方法:以该类产品标准配置的定额成本基数1确定其他产品的相应基数。
第十四章 成本核算原始记录的管理
第四十三条 成本核算原始记录填制时可以用钢笔或圆珠笔,也可以采用计算机程序编制,签章齐全、字迹清楚。
第四十四条 各单位填制的原始记录必须经审核签章后才能向接收部门传递。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记录,接收部门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主管领导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记录,应返还经办人,重新填制或予以更正;原始记录有错误的,应当由填制单位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填制单位章或更正人个人名章。原始记录一般不得向外部单位报出。
第四十五条 成本核算有关汇总表、统计表、登记表、帐、卡等的数据必须以审核过的真实的原始记录为基础,必须经过复核程序,由填制单位安排人员进行专门复核,填制单位负责人签章后方可向接收部门传递。编制单位不得对原始记录进行篡改和错误引用。
第四十六条 各种成本核算有关原始记录,必须妥善保管,不得损坏和遗失。对过时的记录,如认为没有保存价值,应呈请分院主管领导批准,并经财务部负责人核准后,方可销毁。
第十四章 监督与检查
第四十七条 分院对各单位成本核算的执行实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成本核算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不相容岗位混岗及岗位间不协调的现象。
(二)成本核算有关原始记录的管理情况。重点检查原始记录的填制是否合规,传递是否及时。
(三)了解基本的生产流程和作业规程,检查生产程序是否合理,内部生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超限额领料责任处理情况。
各单位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成本核算中的薄弱环节,必须采取措施,及时加以纠正和完善。
第四十八条 监督检查小组由分院财务部牵头,经营部、生产中心主要负责人参与,每月不定期检查,检查报告经参加人会签后报院长办公会通报,分送策划部备案,作为年终考核依据之一。
第十五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本制度由分院财务部拟订,报院长办公会批准后执行,其解释、修改权归分院财务部。第五十条 本制度自二○○五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产品成本核算操作规程(试行)
第一条 为保证分院产品成本核算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程。第二条 分院成立成本核算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成本核算的领导、协调工作,通过明晰职责、强化考核确保成本核算制度的贯彻实施。
成本核算的实施由财务部具体组织,二级核算由二级财务负责组织实施,在财务部的指导下开展本单位的成本核算有关工作。
第三条 各单位应在成本核算工作小组的领导下,建立健全成本核算有关制度,狠抓基础工作,完善内部流程。
第四条 定额成本由生产中心会同科技中心、经营部、财务部、研究所、直属工厂制订,每年修订一次,并作为成本考核的依据。
第五条 内部结算价格由经营部会同生产中心、销售公司、财务部、研究所、直属工厂制订,每年修订一次,作为内部经济核算的依据。
第六条 产品(含半成品及自制件)代码由生产中心会同财务部、研究所、直属工厂制订,建立代码库,并及时更新。
第七条 通过部门协作,合理组织,科学安排,实现均衡生产,增强成本信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
第八条 分院成本核算单证传递基本流程:
1.销售公司根据顾客定单(合同)填制合同任务通知单,分别向生产中心(调度)和销售发货部门下达,送仓库和财务部。2.生产中心(调度)根据合同任务通知单编制生产任务通知单,下达生产部门(研究所、直属工厂),并送财务部备查。1、2为订单制下生产任务下达流程;生产任务由生产部门根据销售计划、市场预测、分院指导性计划下达的,生产计划必须经生产中心批准后,生产部门根据批准后的生产计划编制生产任务通知单。
3.生产部门根据生产任务通知单及定额资料编制领料控制单、外购外协计划报送生产中心审核,依审批权限报院领导批准后分送库房和财务部。
4.生产部门根据外购外协计划实施采购和外协。材料到达后须及时办理验收入库手续;财务部根据合同和材料验收情况支付货款。(区别:外协、外委)
5.委托加工需签定委托加工合同,并将委托加工材料发运到协作厂。委托加工材料到达后须及时办理验收入库手续,财务部根据合同和材料验收情况支付加工费。
6.生产部门在领料控制单范围内支领料,超限额支领填制“超限额领料单”,其他领料填制“领料单”。领料单必须详细写明用途。领料必须经过批准,生产部门应制定领料核准权限,库管部门对领料单要严格把关,有权拒收字迹不清晰、用途不明及未经批准的领料单。
7.生产部门在组织生产过程中要做好各种生产记录,组织班组及时登记作业卡片,各班组要严格按分院要求的工艺流程及技术指标进行生产;产品、自制件完工后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8.二级核算根据研究室、车间汇总的各种生产记录,编制按品种分制造单号归集的材料消耗汇总表、生产工时及工资分配汇总表,编制月份产品生产汇总表,每月的26日(3.6.9.12月为当月的最后一天)报送财务部门。
9.电费管理部门应编制部门电费分摊表,每月的26日(3.6.9.12月为当月的最后一天)报送财务部门。
10.资产管理部门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转移、毁损、减值的有关报表,每月的26日(3.6.9.12月为当月的最后一天)报送财务部门。
11.财务部门依据各单位提供的成本费用信息进行整理、归集、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12.每月财务部门应向有关部门报送当月产品成本报表。第九条 分院产品出库及销售流程:
1.销售发货部门根据合同通知单到库房提货,填制出库单(四联,第一联为发货部门存查联,第二联为库房登记台帐联,第三联为销售公司登记台帐联),库房凭出库单办理出库手续,商品由在库转作发出。
2.销售发货部门发货时,应核对发运货物与合同或顾客定单是否一致,并经销售公司合同经办人签字确认。
3.库房负责在库商品的管理,销售发货部门及销售公司负责发出商品的管理,并分别设置发出商品台帐。开票结算时,销售公司开具开票(代销售出库)通知单到财务部开具销售发票。月末,财务部根据开票通知单、发票、出库单、产成品台帐结转产品销售成本。
4.财务部定期与库房核对在库商品、与销售公司核对发出商品台帐。
第十条 因特殊原因货物退回的,应办理退库手续,并注明原因。因质量问题需维修的应先办理退库,注明原因,并编制可识别的造单号,单独记录维修的料、工、费,完工后再一次办理入库手续。已出售产品的维修其发生的费用在“营业费用”中列支。
第十一条 本规程由分院财务部负责解释、修订。第十二条 本规程自二○○五年一月一日起开始实施。
第三篇:2014江苏会计继续教育—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判断题:
1、批发与零售企业的成本项目一般为进货成本、所得税等相关税费、采购费等。[题号:Qhx010434]
2、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将收获为农产品或为出售而持有的生物资产。[题号:Qhx010426]
3、房地产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题号:Qhx010430] A、对B、错B、错
4、《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在内容上,贯穿了管理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导向。[题号:Qhx010429]
A、对
5、《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将行业划分为十大行业加一个其他行业,实际上是来自于财政部以往发布的若干行业会计制度和行业核算办法涉及的行业。[题号:Qhx010425] B、错
6、无论是制造一颗卫星,拍摄一部故事片,造一条巨轮,还是印制100份婚礼请柬,给一个幼儿园做60套订制的幼儿校服,都可以采用分批法核算成本。[题号:Qhx010433] A、对
B、错
7、《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仅仅是过去的历史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延续。[题号:Qhx010423]
8、企业的产品可以是无形的,可以包含企业提供的劳务或服务。[题号:Qhx010431] A、对
9、《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可以定位为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题号:Qhx010422]
10、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半成品成本并不随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题号:Qhx010424] A、对A、对
11、成本按经济内容分类,能够反映出费用与产品的关系,揭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题号:Qhx010436]
12、综合结转分步法一般需要将综合结转算出的产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题号:Qhx010427]
13、无论中外,成本会计准则都是具有法律强制执行特征的准则。[题号:Qhx010428] B、错
A、对A、对B、错
14、分包成本,是指按照国家规定开展分包,支付给分包单位的工程价款。[题号:Qhx010432]
15、信息传输、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企业,只能采用作业成本法等对产品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题号:Qhx010435]
B、错
单选题:
1、对制造企业来说,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中规定的独立的成本项目的是()。[题号:Qhx010438] C、工资及福利费
2、建筑企业一般按照订立的单项合同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具体操作上:[题号:Qhx010441]
B、为建造一项或数项资产而签订一组合同的,按合同合并的原则,确定建造合同的成本核算对象。
3、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先计算半成品成本,再随实物依次逐步结转,最终计算出产成品成本,其中()。
[题号:Qhx010440] A、成本计算对象既包括最终完工产品,也包括各步骤的半成品
4、《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成本项目中虽没专门提及废品损失,但它是产品成本核算的不可或缺的组成,它是指:
[题号:Qhx010444] D、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两者之和,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净损失。
5、《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下,信息传输企业的成本项目没有单独设置:[题号:Qhx010449]
A、通讯基础设施费
6、《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中,采矿企业的成本项目没有单独设置:[题号:Qhx010451] D、机械作业费
7、下面的发出材料计价方法中,《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不作推荐的是:[题号:Qhx010443]
B、后进先出法
8、下面方法中哪一种不适用于联产品的联合成本分配?[题号:Qhx010442]
9、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成本核算对象一般不宜是:[题号:Qhx010445] D、定额比例法C、一个开发团队
10、在产品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问题上,下面哪一种讲法是错误的?[题号:Qhx010448]
D、在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前提下,企业可采用计划成本、标准成本、定额成本等类似成本代替实际成本进行直接材料的日常核算。
11、作为一项细化的成本核算制度,不同于1992年会计准则出台前的旧办法,《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中成本核算依据的口径是:[题号:Qhx010437] C、制造成本
A、燃料与动力
12、《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中,农业企业的成本项目没有单独设置:[题号:Qhx010447]
13、季节性生产企业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制造费用:[题号:Qhx010450] C、在开工期间进行合理分摊后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14、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中有,在财政部以往发布的若干行业会计制度和行业核算办法也包括的行业种类,但是却不适用新制度的行业是()。[题号:Qhx010439] D、金融业
C、电力中断停工
15、不能列为成本的停工费用是:[题号:Qhx010446]
多选题:
1、《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所指的批发零售业包括的业务有:[题号:Qhx010457]
A、品牌专卖店销售 B、进出口贸易和贸易经纪、代理 C、自动售货机销售 D、百货商店和超市销售
2、以下哪种生产类型属于多步骤连续式生产?[题号:Qhx010455]
A、纺织 C、金属冶炼 D、食品加工
3、现代企业多维度、多层次的管理需要中的“多维度”是指:以产品的最小生产步骤或作业为基础,按照企业有关部门的生产流程及其相应的成本管理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合出的:[题号:Qhx010454] 查看答案
A、产品维度 B、工序维度 C、生产设备维度 D、客户订单维度 E、变动成本维度
4、在产品成本在期末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包括:[题号:Qhx010452]
A、约当产量比例法 B、定额比例法 C、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D、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5、《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创新表现的“重大变化”包括:[题号:Qhx010456]
A、全流程观 B、调整规范 C、为管而算 D、行业扩容 E、中外兼容
6、对建筑企业的产品成本结转问题,可以采用:[题号:Qhx010453] 查看答案
B、按完工百分比法结转服务的成本。
C、按已发生额直接结转。
第四篇:某单位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分院成本核算工作,保障分院生产经营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总院财务管理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分院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适合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以及成本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如确需变更,应当根据管理权限,经批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第三条 成本核算制度是分院经营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应结合本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流程,明确责任,确保制度的贯彻实施。
第四条 本制度适用于分院所属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以及分公司和分公司性质的分支机构
第二章 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第五条 成本核算是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各单位应认真组织各职能部门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计量验收。
一、定额管理
第六条 各单位对各种原材料、工具、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劳动工时、设备利用、物资储备、定额流动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都要制订先进、合理的定额,并定期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和修订。
第七条 定额的制订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要考虑各单位生产发展、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要求,同时兼顾各单位目前的生产能力和管理现状,使定额既先进又可行。
(二)要保持定额相对稳定,以利调动职工积极性,使分析和考核建立在可比基础上。但随着各单位生产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已不适应的定额应适时地进行补充和修订。
(三)要注意各种定额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相互脱节、彼此矛盾的情况出现。
(四)要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定期检查分析,保证定额的贯彻执行。
二、原始记录
第八条 各单位应根据生产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下列各项原始记录:
(一)材料物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材料的收、发、领、退等物流过程。包括:材料物资的分类编码、验收入库单、领料单、定额领料单、超定额领料单、退料单、材料切割单、工具请领单、委托加工材料单、委托加工入库单、材料物资盘点报告单等,并做好工具借交登记簿和材料 仓库台账的记账工作。
(二)劳动工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职工人数、调动、考勤、工资、工时利用、停工情况、有关津贴等项记录。
(三)设计及工艺改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设计改动、工艺路线变化、工时材料定额变动等项的记录,如产品设计修改通知单、工艺路线变动通知单、定额变动通知单等。
(四)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从材料投入至验收入库的过程,如产品代码、制造单号、路线单、投料单、半成品领用单、转工单、废品通知单、零件短缺报告单以及零部件和产成品交库单等,并做好产品投入产出数量管理和工时统计工作。
(五)设备使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设备验收、交付使用、维修、封存、调拨、报废的情况,如固定资产验收单、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建工程转固验收单等,并做好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台账的登记工作。
(六)动力消耗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根据动力电的实际耗用量,并做好动力电消耗统计报表。
第九条 各单位应指定专职管理原始记录的机构和人员,统一规定各类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填写、审核、签署、传递、存档等要求,保证原始记录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计量验收
第十条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各项财产、物资的计量验收制度,并保持计量工具的准确性,对材料、工具、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的收发和转移,都必须进行计量、点数和质量验收。
四、内部结算价格
第十一条 为了正确评价各单位的工作业绩,分清各自的经济责任,分院应当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内部价格体系,进行内部经济核算。
第十二条 内部结算价格的制订
(一)部门之间内部转移的材料物资、产成品以基于市场价格的内部转移价格作为内部结算价格。
(二)分院辅助部门的劳务供应,可以市场价为基础,由分院主管职能部门根据实际成本情况审定结算价格。
(三)生产的零部件、半成品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转移时,采用定额成本作为转移价格。
第十三条 各种内部结算价格,每年修订一次,如客观情况发生较大变动,影响成本的准确性由有关部门协作研究修订,经批准后施行。各单位不得擅自改变价格标准。
第三章 二级成本核算
第十四条 分院二级成本核算的形式为:二级财务负责统计生产工时、材料物资消耗、产品产量等成本核算所需基础资料,协助分院财务部进行产品成本分配核算。
第十五条 分院财务部设置成本核算组,负责成本核算有关工作的协调及制度的修订,负责分院产品成本的计算和分析。
第十六条 分院二级财务为研究所(直属工厂)级成本核算机构,接受分院财务部的业务领导。
第十七条 二级财务成本核算机构和人员工作职责:
(一)负责分院成本核算制度在研究所(直属工厂)的宣贯和实施;
(二)加强存货管理,确保存货账实相符;
(三)负责本单位的内部结算有关工作;
(四)在本单位领导组织下,会同其他职能机构和人员,加强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五)协助本单位领导对生产费用耗费进行控制,贯彻成本管理责任制;
(六)协助本单位领导对内部各级机构或人员在执行成本计划和经济技术指标方面的实际效果进行考核。
第四章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第十八条 正确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满足分院成本管理及内部经济核算的需要。
第十九条 准确计算产品成本,客观反映产品实际成本。对于已实际发生的生产成本,必须及时、准确地归集和登记;对于尚需发生的成本,应进行科学、合理地预计。应当划清当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成本的界限、在制产品成本与已完工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得以估计成本、预算成本或计划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第二十条 真实、准确、及时、系统地核算和反映产品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
第五章 产品成本项目
第二十一条 成本项目包括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
(一)直接费用
1.直接人工费 指直接生产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等;2.直接材料费 指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等的费用;3.燃料动力电 指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动力电。
(二)制造费用
指生产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生产组织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等。
第二十二条 研究所直接生产人员是指研究所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包括研究室及车间生产人员;直属工厂直接生产人员是指工厂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即车间生产人员。
第二十三条 下列支出不得列入产品成本:分院及各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分院因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因订立合同而发生的有关费用;各项罚款、赞助、捐赠支出;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
第六章 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第二十四条 •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如下:以下内容需要回复才能看到
(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分院以每一批次产品或配件为成本计算对象。
(二)确定成本项目。分院产品成本采用制造成本。
(三)设置下列各种成本和费用明细账:
1.生产成本明细账,按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核算生产部门发生的生产费用。
2.制造费用明细账,按生产部门和明细项目别核算发生的制造费用。并按规定进行分配核算,月终不保留余额。
3.待摊费用、予提费用明细账,根据划清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的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
4.产成品、自制半成品明细账,按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核算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
5.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账,根据销售清单及出库单结转产品销售成本。
(四)二级财务对本单位的原始单据进行真实性、合规性审查,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集;财务部对所有已发生费用进行审核,确定这些费用是否符合规定的开支范围,在此基础上,确定应计入产品成本还是期间费用。
(五)财务部按照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设置分产品别的成本计算单(或称成本二级明细账)。据归集的全部生产费用和成本核算资料,按成本项目计算各种产品的在产品成本、产成品成本和单位成本。
(六)结转产品销售成本。
第七章 材料费的核算
第二十五条 分院材料物资应按其性质进行分类类别的规范与调整由总库负责,并书面通知财务部。
第二十六条 财务部设“库存材料”“低值易耗品”明细账,按材料类别设置二级账,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摊入费用。库房按材料品种和规格设置三级明细账;按低值易耗品类别、品种、规格设置辅助账薄,以控制其数量,掌握使用状况;库房保管设置数量卡片。材料三级明细账根据采购验收单和领料单逐笔凳记。
第二十七条 材料的计价采用实际成本法。材料采购成本包括:
(一)购入材料的原价(不含增值税;不包括购入材料包装物或容器的押金);
(二)购入材料的外地运杂费;
(三)符合生产中心制订的、材料运输途中定额损耗率限额内的损耗;
(四)材料入库前,整理挑选时发生损耗的净损失及其整理费用;
(五)进口材料的国外进价,进口环节的各种税金和其他进口费用,以及应分摊的外汇价差。委托其他单位代理进口的商品的采购成本为实际支付给代理单位的全部价款。
以上第1项应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第2、3、4、5项,凡能分清的,可以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能分清的,应按材料的重量或买价等比例,分摊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
第二十八条 核算生产耗用的各种材料,要根据经批准的材料出库、退库原始凭证,按材料实际成本进行核算。对于尚未付款已经入库材料的领用,要按计划成本或合同估价入账。所领用的材料应计入当期成本,不得任意提前或延迟实际领用期。出库材料成本的计价,除单独为某项产品采购的材料采用个别计价法外,其余采用加权移动平均法计价。
第二十九条 可直接区分受益对象的材料费,直接计入受益对象;由几种产品共同负担的材料,可分别按消耗定额比例、耗用重量比例、产品数量比例等方法,在有关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对需切割(如钢板)的材料,应制定合理的消耗定额,在领料控制单中反映,库房填制移库单将整数单位的该类材料转移至生产现场,生产人员签收后在定额范围内使用,库管员定期不定期对该类材料进行核实清点。
几种产品共同使用的生产专用工具、工艺装备、油料、气体等,领用后在“制造费用-机物料消耗”中核算,按制造费用分配比例分摊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无法再用于生产的废料、边角短料,应按月回收交库,还能再利用的应办理退库手续,并冲减当月完工产品成本。
第八章 直接人工费的归集与分配
第三十条 分院支付正式员工、临时工、合同工的各项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以及属于国家规定工资总额范围内的辅助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都应当根据手续完备的原始凭证进行计算、支付、汇总、分配,计入不同的成本费用科目。
第三十一条 生产部门的人员工资由二级财务根据本单位内部组织机构按费用性质进行分配。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工资计入制造费用,车间及研究室人员工资计入直接人工费,科研及四技项目人员工资计入科研及四技成本,对于既参与产品生产又参与科研及四技项目人员的工资按实际工作天数计算分配率,分配后分别计入相关费用科目。
对于可直接区分受益对象的直接人工费,根据工资单据直接计入受益对象;几个项目共同负担的直接人工费,可按以下方法在各项目之间进行分配:1.采用定额工时制的,根据工时定额分配计入生产成本。应计入生产成本中的职工福利费按同一分配标准分配计入。
某一配件(工序)直接人工费=工时定额×单位工资标准某一产品直接人工费=∑某一配件(工序)直接人工费2.采用计件工资制的,根据完工量分配计入生产成本,应计入生产成本中的职工福利费按同一分配标准分配计入。
某一配件(工序)直接人工费=完工量×单件工资标准某一产品直接人工费=∑某一配件(工序)直接人工费3.采用实际工时制的,根据实际工时分配计入生产成本,应计入生产成本中的职工福利费按同一分配标准分配计入。该法适用于研究所及工厂未实行1、2的人工费的分配。
直接人工费分配率=(当期直接人工费总额÷各成本计算对象实际生产工时总和)× 100%某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该产品实际生产工时×直接人工费分配率研究室或生产车间实际生产工时可以按天也可以按小时统计。有条件的生产车间原则上应按小时计算,并与工时定额对比,作为修订工时定额的依据,研究室暂按天统计,多产品情况下,分别统计各产品工作天数。
第九章 动力电的归集与分配
第三十二条 为加强内部经济核算,分院电费管理部门应在生产部门安装电表,在其生产车间安装分表。每月向供电局支付电费后,财务部凭电费支付有关单据先在“管理费用-电费”科目核算,月末根据电费管理部门编制的动力电分配表进行分摊,冲减“管理费用-电费”科目。
第三十三条 生产部门及其生产车间消耗的可直接区分受益对象的动力电,根据电费单据直接计入受益对象;几个项目共同耗用的动力电,可按以下方法在各项目之间进行分配:
1.定额工时制下动力电分配率=(当期动力电耗用总额÷各成本计算对象定额工时总和)× 100%某产品应分配的动力电=该产品定额工时×动力电分配率
2.计件工资制下动力电分配率=(当期动力电耗用总额÷各成本计算对象直接人工费总额)× 100%某产品应分配的动力电=该产品直接人工费×动力电分配率3.实际工时制下动力电分配率=(当期动力电耗用总额÷各成本计算对象实际生产工时总和)× 100%某产品应分配的动力电=该产品生产车间实际生产工时×动力电分配率规模
相对较小、动力电耗费较少的研究所所属研究室及生产车间,暂不单独核算动力电,其支出在制造费用——电费科目中核算。
第十章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第三十四条 制造费用发生时,先在“制造费用”账户归集,月末进行汇总并按一定标准进行分配,记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生产成本中。分配的计算公式如下:制造费用分配率=(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各成本计算对象 直接人工费 总和)×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直接人工费×制造费用分配率
第十一章 完工产品实际成本的确定
第三十五条 为了分期确定损益,在有未完产品的情况下,需要将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划分。其平衡公式为:完工产品实际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全部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第三十六条 期末未完产品实际成本的确定采用约当产量法。
约当产量法是指将月末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完工产品产量,并按在产品约当产量与完工产品产量比例分配在产品与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原材料不折算)。(为简化计算,暂采用 50%作为综合折率计算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公式是: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本月完工产品(约当)单位成本(原材一次投入时不含直接材料费)=(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本月实际完工数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材料费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月完工产品(约当)单位成本
第三十七条 各种自制零件及自制售后用备件应按品种单独计算自制件成本。为简化工作,自制件成本的计算采用定额成本法,不分摊间接费用,“动力电”“制造费用”月末全部计入产品生产成本,自制零件作为材料进行管理。即:自制件成本=材料消耗定额+人工费定额各种自制零件及自制售后用备件期末无在产品余额。
第三十八条 各种用于销售的半成品应按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计算自制半成品成本,自制半成品作为成品进行管理。
第十二章 产品销售成本的结转
第三十九条 成品管理部门应会同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制定产成品出入库、退库流程,健全产成品库房管理制度,建立发出商品登记管理制度,确保产成品账实相符。
第四十条 月末,财务部根据成品库房编制的产品出库汇总表采用移动平均法结转销售成本。
第十三章 成本计算的分批法、分类法
第四十一条 根据分院产品生产实际,各单位零部件生产可以采用分批零件法计算零部件成本,进而计算产品成本。
第四十二条 根据分院产品多规格多型号实际,各单位同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可以采用分类法,按品种分类计算产品成本,再以分类标准系数计算各规格、型号产品成本。
分类标准系数的确定方法:以该类产品标准配置的定额成本基数 1确定其他产品的相应基数。
第十四章 成本核算原始记录的管理
第四十三条 成本核算原始记录填制时可以用钢笔或圆珠笔,也可以采用计算机程序编制,签章齐全、字迹清楚。
第四十四条 各单位填制的原始记录必须经审核签章后才能向接收部门传递。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记录,接收部门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主管领导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记录,应返还经办人,重新填制或予以更正;原始记录有错误的,应当由填制单位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填制单位章或更正人个人名章。原始记录一般不得向外部单位报出。
第四十五条 成本核算有关汇总表、统计表、登记表、账、卡等的数据必须以审核过的真实的原始记录为基础,必须经过复核程序,由填制单位安排人员进行专门复核,填制单位负责人签章后方可向接收部门传递。编制单位不得对原始记录进行篡改和错误引用。
第四十六条 各种成本核算有关原始记录,必须妥善保管,不得损坏和遗失。对过时的记录,如认为没有保存价值,应呈请分院主管领导批准,并经财务部负责人核准后,方可销毁。
第十五章 监督与检查
第四十七条 分院对各单位成本核算的执行实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成本核算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不相容岗位混岗及岗位间不协调的现象。
(二)成本核算有关原始记录的管理情况。重点检查原始记录的填制是否合规,传递是否及时。
(三)了解基本的生产流程和作业规程,检查生产程序是否合理,内部生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超限额领料责任处理情况。
各单位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成本核算中的薄弱环节,必须采取措施,及时加以纠正和完善。
第四十八条 监督检查小组由分院 财务部 牵头,经营部、生产中心 主要负责人参与,每月不定期检查,检查报告经参加人会签后报院长办公会通报,分送策划部备案,作为年终考核依据之一。
第十六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本制度由分院财务部拟订,报院长办公会批准后执行,其解释、修改权归分院财务部。
第五十条 本制度自二○○五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第五篇:产品成本核算练习题[定稿]
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是()。A.直接材料B.应付职工薪酬C.销售费用D.管理费用
2.某企业2009年3月份发生的费用有:计提车间用固定资产折旧10万元,发生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万元,支付广告费用30万元,预提短期借款利息20万元,支付车间固定资产修理费用10万元。则该企业当期的期间费用总额为()万元。A.50
B.60
C.100
D.110 3.辅助生产成本交互分配法的交互分配,是指将辅助生产成本首先在企业内部()。A.辅助生产车间之间分配B.辅助生产车间与销售部门之间分配
C.辅助生产车间与基本生产车间之间分配D.辅助生产车间与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分配
4.某企业本月生产A产品耗用机器工时120小时,生产B产品耗用机器工时180小时。本月发生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万元,产品生产人员工资30万元。该企业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本月B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为()万元。A.1.2
B.1.32
C.1.8
D.1.98 5.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甲产品,2009年4月1日期初在产品成本5万元。4月份发生如下费用:领用材料8万元,生产工人工资3万元,制造费用1.5万元,行政管理部门物料消耗2万元,专设销售机构固定资产折旧费1万元。月末在产品成本5万元。该企业4月份完工甲产品的生产成本为()万元。A.9 B15.5 C14.5
D.12.5 6.某企业“生产成本”科目的期初余额为10万元,本期为生产产品发生直接材料费用80万元,直接人工费用15万元,制造费用20万元,企业行政管理费用10万元,本期结转完工产品成本为100万元。假定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期末“生产成本”科目的余额为()万元。A.5
B.15
C.25
D.35 7.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时,如果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适于采用()。A.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 B.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算C.约当产量比例法 D.定额比例法
8.某生产车间生产A和B两种产品,该车间共发生制造费用200000元,生产A产品生产工人工时为4000小时,生产B产品生产工人工时为6000小时。若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A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为()元。
A.80000
B.120000
C.200000
D.100000 9.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是()。A.财务费用B.折旧费C.直接人工
D.税费 10.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分配后,一般应记入()科目。
A.库存商品
B.本年利润
C.生产成本
D.主营业务成本
11.下列各项费用中,不能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是()。
A.车间生产工人薪酬B.构成产品实体的燃料和动力费用C.车间管理人员薪酬D.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费用
12.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没有专门设立成本项目的成本,以及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成本,应先记入()科目。A.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C.管理费用
D.其他业务成本
13.下列各项,应当计入工业企业产品成本的是()。A.销售费用B.管理费用C.财务费用D.制造费用
14.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是指将辅助生产费用()。A.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方法 B.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的方法
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或产品的方法 D.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单位或产品的方法
15.某公司生产甲产品和乙产品,甲产品和乙产品为联产品。6月份发生加工成本600万元。甲产品和乙产品在分离点上的销售价格总额为750万元,其中甲产品的销售价格总额为450万元,乙产品的销售价格总额为300万元。采用售价法分配联合成本,甲产品应分配的联合成本为()万元。A.360
B.240
C.300
D.450 16.下列各项不属于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的是()。A.直接分配法B.代数分配法C.顺序分配法D.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
17.代数分配法适用于()企业。A.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受益程序有明显顺序的企业
B.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C.计划成本核算比较准确的企业D.定额准确的企业
18.某工业企业设有机修和供电两个辅助车间,2010年5月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之前,机修车间发生费用1300万,按修理工时分配费用,提供修理工时600小时,其中供电车间20小时,供电车间发生费用2500万元,按耗电度数分配费用,提供供电度数20万度,其中机修车间耗用4万度,采用代数分配法计算出单位工时成本和每万度电的成本是()。(最后一步保留四位小数)A.3.3871
123.3871B.3.0200
127.9985 C.127.9985
3.0200D.123.3871
3.3871 19.某企业A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A产品耗用的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生产成本在完工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2009年6月与A产品有关的资料如下:(1)A产品单位工时定额10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40小时,第二道工序60小时,每道工序在产品工时定额(本工序部分)按本工序工时定额的50%计算。第二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为()。A.70%
B.30%
C.20%
D.40% 20.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时,可能导致()。A.月初在产品成本为负数B.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负数C.本月完工产品成本为负数 D.月末在产品成本为负数
21.某公司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还生产了某种副产品。该种副产品可直接对外出售,公司规定的售价为每公斤200元。6月份主要产品和副产品发生的生产成本总额为100万元,副产品的产量为200公斤。假定该公司按预先规定的副产品的售价确定副产品的成本。则副产品的成本为()元。A.960000
B.0
C.40000
D.1000000 22.某产品需经两道工序加工,第一道工序工时定额为20小时,第二道工序工时定额为18小时,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A.76%
B.100%C.53%
D.47% 23.生产车间发生的生产工人工资,一般应记入()科目。
A.库存商品
B.本年利润
C.生产成本
D.主营业务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属于成本项目的有()。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2.下列各项中,属于期间费用的有()。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C.制造费用
D.财务费用
3.下列应通过制造费用核算的有()。A.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 B.生产工人的工资 C.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D.季节性的停工损失 4.下列各项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有()。A.企业购买的一项专利权B.企业购买的一项固定资产 C.企业支付本月房屋租金D.企业销售产品确认的收入
5.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在确定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时,应考虑的具体条件有()。
A.在产品数量的多少B.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C.各项成本比重的大小D.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
6.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的有()。A.约当产量比例法B.交互分配法C.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
D.定额比例法 7.下列各项中,最终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有()。A.生产工人工资B.生产产品耗用的材料费用
C.生产设备的折旧费
D.按行政管理人员工资一定比例计提的工会经费 8.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有()。A.约当产量比例法B.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算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
9.制造费用的分配,通常采用的方法有()。A.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C.机器工时比例法D.约当产量比例法
10.计入产品成本的各种材料费用,按照用途分配,应计入()科目。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生产成本
D.在建工程 11.下列费用中,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有()。
A.车间机器设备修理费用
B.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设备折旧费用C.制造费用
D.行政管理人员薪酬
1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固定成本计算的方法适用于()。A.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大B.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情况下
C.月末在产品数量大且变动较大的情况下D.月末在产品数量大但变动较小的情况下 13.以下各项支出中,可以计入产品成本的有()。A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B因操作不当造成的废品净损失
C存货跌价损失
D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
14.下列划分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方法中,能使某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的有()。A.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B.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算C.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 D约当产量比例法
15.某企业生产的产品需要经过若干加工工序才能形成产成品,且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所占比重较小。该企业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时,不宜采用()。
A.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B.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算的方法C.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
D.约当产量比例法
16.下列各项属于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的有()。
A直接分配法
B代数分配法C顺序分配法
D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 17.下列各项费用中,应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是()
A车间生产工人薪酬
B构成产品实体的燃料和动力C车间管理人员薪酬
D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费用
18.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时,如果企业月末在产品较多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不适于采用()。A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B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算C约当产量法D定额比例法 19.成本核算账户应设置()。A制造费用
B主营业务成本C生产成本
D累计折旧
三、判断题
1.收益性支出是指发生的该项支出不但由本期受益,在以后期间也会受益。
2.辅助生产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费用与其他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费用总额相同。()。
3.管理费用属于费用,但不属于产品成本。()4.生产产品发生的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最终须要转入到生产成本中。()
5.可修复的废品损失,应按照实际成本将其从“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方转入“废品损失”科目得借方。()
6.制造费用与管理费用不同,本期发生的管理费用直接影响本期损益,而本期发生的制造费用不一定影响本期的损益。7.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不属于直接工资,因而不能计入产品成本,而应计入期间费用。()8.折旧属于成本项目。()
9.定额比例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小的产品。()
10.企业购买的一项固定资产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11.代数分配法适用于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
12.用的直接分配法,是指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单位或产品的方法。()13.辅助生产成本交互分配法的交互分配,是指将辅助生产成本首先在企业内部辅助生产车间与基本生产车间之间分配。14.在基本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下,制造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下;制造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
15.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是指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成的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16.企业发生停工损失应当在该科目的借方归集,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从贷方转入其他应收款,属于自然灾害负担的转入营业外支出,应由本月产品负担的部分转入基本生产成本科目,本科目月末有余额。()
17.顺序分配法,也称梯形分配法,其特点是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分配费用,受益多的先分配,受益少的后分配,先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后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18.某企业生产的产品需要经过若干加工工序才能形成产成品,且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所占比重较小,宜采用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算的方法。()
19.应计入产品成本,但不能分清应由何种产品负担的费用,应作为制造费用处理,期末再通过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20.采用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科目及所属明细账都应没有月末余额。()
21.企业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下,本期发生的构成产品成本的费用均为直接费用。()22.期初在产品与期末在产品的数量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对生产费用进行分配时,可以不考虑期初和期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生产费用。()
23.约当产量是指月末在产品数量和产成品数量之和。()24.企业发生的废品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25.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种原材料成本以及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活动的各种原材料成本,应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所属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直接材料”成本项目。()26.成本计算方法一经选定,一般不得随意变动。()
27.“生产成本”科目的月末余额,就是尚未加工完成的各项在产品的成本。()
28.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 的情况。()
四、综合题
1.甲公司拥有机修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2009年5月各车间发生的费用及其相互间提供的劳务如下表所示:
辅助车间名称
运输车间
机修车间
待分配费用
24000元
47000元
供应劳务数量
80000公里
94000小时
耗用劳务数量
运输车间
4000小时
机修车间
5000公里
基本一车间
30000公里
46000小时
基本二车间
25000公里
34000小时
企业管理部门
20000公里
10000小时
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编制与辅助生产费用有关的会计分录。
五、计算分析题 1.丙公司基本生产车间领用某种材料4 000千克,单价100元,材料成本合计400 000元,生产A产品4 000件,B产品2 000件。A产品消耗定额为12千克,B产品消耗定额26千克。要求:(1)计算材料的分配率和各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2)填制“材料成本分配表”并完成账务处理。
材料成本分配表 应借科目
共同耗用原材料的分配 直接领用的原材料(元)
耗用原材料总额(元)
总账及二级科目
明细科目
成本或费用项目
产量(件)
单位消耗定额(千克)
定额消耗用量(千克)
分配率
应分配材料费(元)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A产品
直接材料
408000
B产品
直接材料
32000
小计
440 0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锅炉车间 直接材料
125000
供电车间
直接材料
75000
小计
200000
制造费用
基本车间
机物料消耗
60000
合计
2.甲产品经两道工序完工,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各项生产费用。2009年4月份,甲产品完工产品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200件,第二道工序100件。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原材料分两道工序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第一道工序的消耗定额为20千克,第二道工序的消耗定额为30千克。甲产品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共计136000元。(2)甲产品完工产品工时定额为5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为20小时;第二道工序为30小时。每道工序在产品工时定额(本工序部分)按本工序工时定额的50%计算。甲产品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共计9150元,制造费用共计12200元。
要求:(1)按原材料消耗定额计算甲产品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列出计算过程)。(2)按工时定额计算甲产品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列出计算过程)。
(3)按以原材料消耗定额确定的完工率计算甲产品在产品约当产量(列出计算过程)。(4)按以工时定额确定的完工率计算甲产品在产品约当产量(列出计算过程)。
(5)分别计算原材料费用、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费用的单位成本(列出计算过程)。
(6)根据上述计算的原材料费用、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分配率,分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及月末在产品成本(列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