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设计复习

时间:2019-05-13 18:5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制冷装置设计复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制冷装置设计复习》。

第一篇:制冷装置设计复习

制冷装置设计

1.制冷系统的定义:任何使用外部能量不断把温度低的物质的热量移给温度较高的物质的系统称为制冷系统 分类:制冷系统可分为蒸汽制冷系统,空气制冷系统和热电制冷系统。其中蒸汽制冷系统又可分为:(1)蒸汽压缩式;(2)蒸汽喷射式;(3)蒸汽吸收式。

蒸汽压缩式: 单级、双级和复叠式。2.单级压缩系统的基本构成: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

3.双级压缩系统的基本构成:蒸发器、低压级压缩机(缸)、中间冷却器、高压级压缩机(缸)、冷凝器和节流阀 4.制冷系统原理图以平面的形式体现制冷装置中所有设备、容器、管阀及仪表的相互关系,它是表达整个系统全貌的关键图纸。看图时,循环的始点往往是从蒸发器的出口处出发。

5.单级压缩回路:蒸发器出口—回汽调节站—汽液分离设施—单级压缩机—油分离汽—冷凝器—高压贮液器—节流阀—重力桶(低循桶—氨泵)—低压液体调节站—蒸发器进口—蒸发器出口。

双级压缩回路:蒸发器出口—回汽调节站—汽液分离设施—低压级压缩机—(低压级油分)—中间冷却器—高压级压缩机—油分离器—冷凝器—高压贮液器—中冷供液(包括节流及过冷两部分)—高压中温液体调节站—节流阀—重力桶(低循桶—氨泵)—低压液体调节站—蒸发器进口—蒸发器出口。

6.提高制冷效率的基本措施:1.润滑油的分离与回收2.不凝性气体的分离3.高压液态制冷剂的过冷4. 设置高压贮液器

5、蒸发器的除霜 7.制冷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

1. 压缩机的安全保护

(1)机器上的安全保护装置

压缩机的安全保护装置主要有高低压保护、油压和油温保护、排气温度保护和水套断水保护等

(2)防止湿冲程的措施(汽液分离)

(3)压缩机的安全启动(轻载启动)

2. 液泵的安全保护

3. 压力容器的安全保护(除了油分离器和集油器外,其余的压力容器一般均需要设置安全阀)

4. 制冷装置的紧急泄液

5.(设备液面的控制和显示)(需控制液面的设备有中间冷却器、气液分离器、低压循环桶,使用浮球阀、电磁阀来控制)

8.几种供液方式原理及特点:

1.直流供液

(1)工作原理

直流供液就是将高压制冷剂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直接供到冷间蒸发器内。它是以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之差为动力。

(2)特点

优点:系统简单、结构紧凑。

缺点:效率低

2.重力供液系统

(1)工作原理:向蒸发器的供液是以汽液分离器内的液体与蒸发器之间的静压差为动力。

优点:易实现配液均匀,回汽经分离后被压缩机吸入,亦可保证压缩机安全运行。供液不需电耗。

缺点:汽液分离设施不安装在机房,操作管理不方便。单层冷库需加建阁楼,增加了一次投资。

3.液泵供液系统

(1)工作原理:液泵供液是借助液泵的机械作用来克服管道阻力及静压力向蒸发器输送制冷剂液体。

液泵供液方式同重力供液方式比较,具有如下特点:①汽液分离设施安装在机房,便于操作管理②超量供液,蒸发器传热效果好③ 便于实行自动化控制

缺点:耗电、系统复杂、故障多。

9.冷却方式定义:制冷剂把被冷却物的热量带走的途径称冷却方式

直接冷却:蒸发器直接安装在冷间内,制冷剂与冷间内空气或被冷却食品直接进行热交换。

间接冷却:制冷剂与食品的热交换是通过一道或一道以上的中间介质作为传热媒质来进行的 10.制冷系统的供冷形式:1.集中供冷式2.分散供冷式

11.蒸发温度回路:如果把制冷剂在循环时所经历的路径叫做“回路”,那么某种蒸发温度的制冷剂所对应的“回路”

就算作一种„蒸发温度回路‟。12.压缩机部分

范围:从压缩机入口处至油分离器入口处。1.单级压缩注意:

(1)在机头阀上方要设检修阀。

(2)其中要求一台单级机设反抽阀;没有油压卸载启动装置的压缩机,应设启动辅助阀。(3)在吸入管上增设切换阀,对切换阀的理解要透彻。2.双级压缩(重点理解单机双级的连接)3.中间冷却器

彻底理解中间冷却器的工作原理,通过热质平衡推导高、低压级流量关系,选径、选过冷盘管热交换面积 13.制冷剂流向的确定

(1)上进下出:制冷剂从蒸发器上部进、下部出。(2)下进上出:制冷剂从蒸发器的下部进,上部出。

蒸发器并联的接法主要是有羊角弯和同城式,也可用分液器。目的就是使各组蒸发器配液均匀。14.双阀双流向供液、回汽调节站 15.室外计算温度(t外)的确定:

1.计算围护结构传热取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为室外计算温度;

2.计算通风换气耗冷量时,应以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为室外计算温度; 16.邻室计算温度(t邻)的确定:取邻室的最不利情况下的温度,即最高温度 17.室外计算相对湿度的确定:

1、校核库房外围结构高温侧是否会结露以及根据两侧空气水蒸汽分压力计算隔汽层时需用的室外相对湿度,选用“最热月月平均相对湿度”。

2、计算“通风换气”和“开门”传入热量时,相对湿度取“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Q1——围护结构传入热;Q2——货物放热量;Q3——通风换气耗冷量;Q4——电机运转热当量;

Q5——操作管理耗冷量;库房冷却设备负荷Qq;机械负荷Qj 序号 1 2 3 4 5 类别 冷却间 冻结间 冷却物冷藏冻结Q1 Q1

Q1

Q1

Q1

Q1

Q1

Q1

Q2 Q

2Q2

Q2

Q2

Q2

Q2

Q2

3Q3

4Q4

Q4

Q4

Q4

Q4

5Q5

Q5

Q5

Q5

Q5

Qq

排管 冷风排管 冷风贮冰

18.活塞式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一、选型的一般原则:型号、台数、工作条件不得超过制造厂规定的使用条件

二、几个主要计算参数的确定(工况确定):蒸发温度、冷凝温度、中间温度(cop最高时的温度)19.冷凝器的选型计算

一、选型的一般原则:

1.水源丰富,但水质较差或水温较高的地区,宜选用立式冷凝器;

2.水温较低,水质较好的地区,可采用卧式冷凝器和分组式冷凝器;

3.水源不足,水质较差,而空气相对湿度较低的地区,应采用淋水式冷凝器;

4.对于相对湿度较低,又缺水的地区,宜采用蒸发式冷凝器;

5.采用循环水时,不受上述原则的限制。

二、选型计算:

单级压缩:Ql=G(h2-h3)

双级压缩:Ql=Gg(h4-h5)

F=Ql/K△tm=Ql/qf 20.冷却设备的选型计算

冷却面积计算:F=Qq/K△t

21.节流阀的选型

流量计算:对于具有5℃过冷度左右的制冷剂液体,通过各节流阀阀门通道的流量,可用下式计算

G2CDAPl

即:使Gmax·q0在1.5~2.0 Qon 22.中间冷却器的选型计算 34Ggv3gD1.1281.595g

(一)桶径的选型计算:

pgww

G(hh)

(二)盘管面积的计算: Fd56Ktm

4ppGp1.12823.油分离器的选型计算: DYFwxw

在高压部分都合在一起,共用油分、冷凝器、贮氨器等设备

v24.贮液器的选型计算: VZA3600G0.7

25.汽液分离器的选型计算

''桶径:立式:

G4Gv''Def1.128 ww

4Vp26.低压循环桶的选型计算 pD1.128(1)低压循环桶径计算公式为:

wnwn(2)低压循环桶容积的计算:Vd=V1+V2+V3(V1——保证泵能正常进液所需的体积;V2——停泵后从蒸发器的回汽管返回的制冷剂液体所占体积;V3——汽液分离所需的最小安全体积)V a.上进下出供液系统: d

( 

q  V

q 

0.6 V h)/ 0.5b.下进上出式供液系统:V d(0.2V'q0.6Vhbqb)/0.727.氨泵的选型计算

Qqv' qbq 0

(m3/s)

氨泵的流量:

氨泵扬程的计算:管道总压降: PPmPPhGvVVvvvvV

氨泵的扬程:HPPyg

P

y

=100kPa 28.排液桶的选型计算:排液桶的容积,应能容纳注氨量最多的一间库房蒸发器融霜前的排液量和融霜过程热氨的凝液量,其计算公式: VGzv'rGrv'p0.7

29.单相流体的阻力计算

Lw2(一)摩擦阻力计算: pmff—摩擦阻力系数,无因次;L—管子长度;dn—管子内劲;w—流体流速;g—重力加速度;—流体密度

(二)局部阻力计算:dn2pw22fLwd2en2

30.机房的建筑要求:1.机房在冷库总平面上的布置2.机房的组成3.机房的建筑形式4.机房的地面、墙裙和机座的要求5.考虑扩建余地

31.机器和设备的布置原则:1制冷剂流程顺畅2操作观察方便3控制噪音4通道宽度,设备间距5大型设备起吊空间

P123-124 32.制冷管道的布置原则:1冷剂流程顺畅,避免“气囊”或“液囊” 2弯曲半径、管间距3管高度4管定位顺序5穿墙处理及“冷桥处理”

P124

33.压缩机部分的布置

(一)压缩机平面布置:单列式(分为单列同向和单列对向)、对列式、双列式 标高考虑:(二)压缩机吸汽管和排气管的布置;(三)中间冷却器的布置 34.高压侧设备的布置:

(一)冷凝器的布置

(二)油分离器的布置

(三)贮液器的布置

(四)集油器的布置

(五)空气分离器的布置

(六)加氨站的布置 35.低压设备的布置:

(一)低压贮液桶和排液桶的布置

(二)低压循环桶和液泵的布置

(三)气液分离器的布置 36.调节站的布置:

(一)总调节站

(二)低压调节站的布置:1.分散式布置2.集中式布置

37.冷间设备布置及气流组织:肉类冷却间:1.功能(作用)2.承载工具及冷间规格3.设计参数(货物参数和室内冷空气参数)4. 冷却设备布置和气流组织:冷却间内一般采用干式翅片管冷风机。布置在库房一端,也可布置在室外穿堂或邻间内。气流组织一般采用纵向吹风式,可采用吊顶式冷风机或落地式冷风机。

38.白条肉冻结间:1.功能(作用)2.承载工具及冷间规格3.设计参数(货物参数和室内冷空气参数)

4.冷却设备布置和气流组织:采用落地式冷风机纵向吹风的冻结间内的气流组织。39.盘装、箱装食品的冻结间

(一)轨道吊笼式冻结间:1.功能(作用)2.承载工具及冷间规格3.设计参数(货物参数和室内冷空气参数)4冷却设备布置和气流组织:盘装食品水平搁在吊笼上,要使气流沿盘的上、下表面作水平流动,采用横向吹风。(二)搁架式冻结间:1.搁架式排管的设计2.搁架式排管的布置3.搁架式冻结间的气流组织(装设鼓风机:顺流吹风式、直角吹风式和混流吹风式)。

40.冷却物冷藏间:(一)设计参数和设计要点1.设计参数的确定2.设计要点(1)(2)(3)(4)(二)冷却设备的布置(三)送风管及气流组织设计:冷却设备必须为冷风机,并采用均匀送风道配合冷风机送风供冷。冷风机布置在库门一端,并根据冷间的尺寸规格配合均匀送风管进行合理配风(有单侧送风和双侧送风,送风主管下方作为通道和回风道)(四)通风换气设施1 进气设施:借助冷风机动力吸入新风。2 排气设施:①利用库门排气 ②专设排气口(保温启闭),尽量不与新风口同一面墙。不可避免时要合理错开。利用库门排气的地下室川堂要设安全性的排气设施。(防废气沉积)

41.空气自然对流循环式冻结物冷藏间:1.排管型式的选择:墙管或顶管2.排管的布置要求3.排管的连接方式 42.风冷式冻结物冷藏间:冷风机的布置及冷藏间内的气流组织:冷风机出口配置均匀送风道或使用带送风管的冷风机,冷风机送出的冷空气沿冷藏间平顶以贴附射流到对墙,引射混合后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回旋涡流,货物应处于此循环冷空气的回流区。对无包装冻品的冷藏间,不宜采用冷风机。

43.贮冰间对制冷工艺的要求:盐水间接冷却所制的淡水冰块,设计室温为-4℃,直接蒸发制取淡水冰块,设计室温取-8℃,贮存淡水片冰的库温取-12℃以下,贮存海水片冰的库温应在-20℃左右。

44.贮冰间一般应采用光滑顶管作冷却设备,而不宜采用墙排管,以避免冰垛倒塌时以及平时装卸时冰块的碰撞而危机排管,当贮冰间净高高于6m而需要增设墙排管时,墙排管应布置在冰垛以上的高度,贮冰间也不宜采用翅片管,因翅片管需要经常融霜,融霜水下滴后将会使冰块冻结在一起,顶排管在顶棚上必须铺开布置,顶管上层的中心线距平顶或梁底的间距不小于250mm

45.贮冰间的建筑要求:1.建筑高度2.地坪的标高3.地面排水4.贮冰间墙壁的防护5.冰块的进出库与堆装 46.盐水制冰

一、盐水的参数

1.盐水的平均温度ty2.盐水平均温度与蒸发温度的温差Δt3.盐水的浓度及凝固温度

二、制冰间的设备与工艺流程

P166

224gnclb

三、盐水制冰的有关计算:时间: b0.0桶数: G

负荷:1、冰池维

ty1000b护结构传热 Q1 2、原料水冻结的耗冷Q2 3、冰桶及冰桶架耗冷 Q3 4、搅拌器电机功率

Q4 5、融冰损失Q5流量: P167-168

制冰冷却设备的传热面积:F

四、盐水制冰的设备布置

三个循环:制冷剂循环、盐水循环、水循环

五、制冰间的建筑要求

QqbKt7000G

Kt

制冰间的长度由以下几项组成:制冰池离墙的间距(考虑氨液分离器、搅拌器位置要求或吊冰要求)+ 制冰池长度 + 融冰池宽度 + 倒冰架宽度 + 滑冰台长度

制冰间的宽度B=nb+(n-1)b1+2b2

N——横向冰池数b——一个冰池宽度b1——两个相邻池的间距b2——制冰池至制冰间墙壁的距离

制冰间的高度H=h1+h2+h3 h1——制冰池的高度h2——提出冰桶所需的高度h3——安装吊车所需要的高度

六、提高盐水制冰效率的措施:1降低盐水温度2制空心冰3原料水预冷4吊车的电控部分应集中操作5采用 液压推进机构

47.快速制冰 :

1、AJB-15/24型桶式快速制冰机

2、沉箱管组式快速制冰机

3、管冰机

4、片冰机:1立式片冰机2.卧式片冰机

5、板冰机

48.冰的输送:

1、块冰的输送

2、碎冰输送

3、冰块轧碎

第二篇:海084制冷装置设计复习题

《制冷装置设计》复习题

第一章

制冷系统方案的确定

一、填空:

1、冷却设备的冷却方式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基本形式。

2、在直接冷却方式中,按制冷剂对冷却设备供液方式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3、重力供液系统中,氨分正常液位至蒸发器最高位置的高差应为____________,一般以_____________为宜。

4、供液可靠起见,重力供液系统每通路允许长度不宜超过_____________。

5、在泵供液系统中,因制冷剂进出冷却设备的流向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6、循环桶应控制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液位,一般用___________配合________控制循环桶的正常液位。

7、常用的融霜排液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种。

8、我国采用的静液柱高度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

9、高压液体调节站的进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路。

二、问答:

1、选择制冷方案要确定哪些内容?

2、简述直接膨胀供液方式的特点。

3、简述重力供液系统的特点。

4、简述重力供液系统的设计要求。

5、上进下出式供液方式的特点。

6、下进上出式供液方式的特点。

7、泵吸入口的静液柱高度用来克服哪几项阻力损失?

8、为防止泵发生气蚀在泵回路设计时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9、提高制冷效率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10、食品冷藏库通常采用的液泵为什么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11、泵的扬程必须保证克服哪几项阻力损失?

三、画图:

1、画出采用热蒸汽融霜的低压液体调节站和低压气体调节站。

2、画出循环桶及泵回路图。(包括循环桶接管,液位控制及液位指示装置)

3、画出机房系统图。(包括冷凝器、油分、高贮、集油、高调、空分等设备,将这些设备连接成图)

4、画出一单双级兼有的制冷系统压缩机部分的配置图,并考虑不同系统之间的互相替代。

第二章

库房耗冷量计算

一、填空

1、冷库设计室外计算温度取________温度,计算库房开门热流量和冷间换气热流量时取__________温度。

2、冷库设计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取___________,计算库房开门热流量和冷间换气热流量时取__________相对湿度。

3、未经冷却的鲜肉进货温度按________计算,已经冷却的鲜肉进货温度按________计算,冰鲜鱼虾整理后的温度按_______计算。

4、存放果、蔬的冷却物冷藏间冷间每日进货量按不大于该间吨位的_______计算,存放鲜蛋的冷却物冷藏间冷间每日进货量按不大于该间吨位的_______计算。

5、库房耗冷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邻室为冷却间时,其温度为________,邻室为冻结间时,其温度为________。

7、货物耗冷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通风换气耗冷量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9、操作管理耗冷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问答

1、写出外围护结构耗冷量的计算公式,说明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2、写出货物耗冷量的计算公式,说明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3、写出通风换气耗冷量的计算公式,说明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4、写出操作管理耗冷量的计算公式,说明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5、机械负荷应如何汇总?为什么机械负荷要分蒸发系统汇总?

6、各冷间的冷却设备负荷如何计算?其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冷却设备负荷要分冷间汇总?

7、计算库房耗冷量的目的是什么?它由哪几项组成?

第三章

机器设备的选型计算

一、填空

1、冷却排管的传热系数K可由下式计算:K=KˊC1C2C3。其中各符号的意义为:Kˊ_____________;C1_____________C2____________;C3__________。

2、蒸发器所需传热面积的计算公式为F=_______。其中各符号的意义为_______________。

3、中间冷却器选型应计算其_______和_______,计算公式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油分离器选型时应计算其________,对洗涤式油分其w=_________。

5、低压循环贮液桶选型应计算其_______和________,其计算公式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

6、对水冷式冷凝器,其冷凝温度应按公式________确定,蒸发式冷凝器的冷凝温度为______,风冷式冷凝器的冷凝温度为_______。

7、对氨双级系统,规定中冷蛇管的出液温度比中间温度高_______。

8、冷却设备计算温度差确定时,对顶排管、墙排管和搁架式冻结设备,应按_________温差采用,并不宜大于_______,当冻结物冷藏间和冻结间的冷却设备为同一蒸发回路时,冻结物冷藏间冷却设备的计算温度差不宜大于_______。

二、问答

1、简述压缩机选型的原则。

2、写出单级压缩机选型计算的步骤。

3、写出双级压缩机选型计算的步骤。

4、写出螺杆式压缩机理论输气量的计算公式,说明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5、循环桶选型时为什么要计算桶径和容积两项?

三、计算

复习制冷系统设备选型计算题。

第四章 制冷管道的设计计算

一、填空:

1、工程设计中,一般采用限定_________来确定管径。

2、制冷系统的抽气管应接在_________的回气管上。

3、管架的作用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管架的间距应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

5、管道和设备隔热的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由于氟里昂的溶水性非常小,系统易_______,所以在系统中应设置_________。

7、氟里昂含水后会腐蚀及________其合金。

8、对氟里昂系统,为了有利于回油对蒸发器供液一般采用__________流向。

9、氟里昂系统管径确定时,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因素

二、问答:

1、管径确定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2、写出管道内径的计算公式,说明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3、简述管径确定的查图、表计算方法。

4、氟中溶油后对系统有哪些影响?在系统设计时应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5、氟系统回气管设计要达到什么要求?设计时应丛哪几方面考虑?

6、说明氟系统双上升回气立管管径的确定及工作原理。

7、简述排气管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8、对氟里昂系统应如何充注制冷剂?

三、画图

1、画出压缩机吸、排气支管与总管的连接。

2、画出低温管道吊顶布置的管道支架图。

3、画出氟系统多台压缩机并联时回气管的连接。

第五章

机房设计

一、填空:

1、机房设计的一般要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四方面。

2、制冷系统中一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设备布置在室外。

3、机器的布置形式大致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

4、中冷布置时,为避免冷桥,可在其底脚下垫以____________,基础露出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__________,桶体应________________。

5、中冷必须有液位控制装置,还应有______________装置,中冷液位以_____________配合______________来控制。

6、立式冷凝器安装在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为基础,基础离机房等建筑物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________________。

7、为保证洗涤式油分的供液,应使冷凝器出液口较油分进液口高___________,且油分进液应从冷凝器出液水平管段的_________接出。

8、氨管道必须采用_________钢管,冷却水、载冷剂管道可用__________钢管。

9、设备的布置形式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

10、系统中设备采用多层布置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二、问答:

1、简述机器间布置的要求。

2、如何根据冷凝器基础的高度确定洗涤式油分基础的高度?(画图说明)

3、如何确定循环桶的安装高度?(画图说明)

4、蒸发式冷凝器与贮液器的连接在接管上应遵循什么原则?

三、画图:

1、画出冷凝器与洗涤式油分的布置图。

2、画图表示两桶径不等的高贮的布置。

第六章 库房设计

一、填空:

1、冷却物冷藏间用________________作冷却设备,采用_____________加____________送风。

2、均匀送风道内空气的流速首段采用____________,末段采用_____________。

3、冻结物冷藏间一般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作冷却设备。

4、搁架式冻结间的吹风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5、冰库一般采用____________作冷却设备。

6、当冷却物冷藏间宽度________时,送风道布置在一侧,_______时,送风道布置在中间,两侧设喷风口。

7、气调库的气调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种方法。

8、气调库常用的设备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二、问答:

1、在冷却物冷藏间中,将均匀送风道布置在走道上方有那些优点?

2、冷却物冷藏间设计时应注意哪几点?

3、搁架式冻结间的特点。

4、冷却物冷藏间的通风换气应如何考虑?

三、画图

1、画出冷却排管并联布置时的同程连接方式。

第七章

制冰

一、问答:

1、对盐水制冰用盐水,应如何确定其凝固温度?

2、简述盐水制冰的工艺流程。

3、盐水制冰耗冷量包括哪几项?如何计算制冰耗冷量?

4、如何对制冰用蒸发器和盐水搅拌器进行选型计算?

二、计算:

1、一制冰间制冰能力为20T/日,冰块规格为50Kg,计算所需冰桶个数、Q2、Q3、Q4。

第八章

设计文件及施工图

一、填空:

1、冷库的三段设计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而一般采用两段设计,由_____和____组成。

2、施工图设计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文件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制冷装置自动化总结

自动调节系统:在无人直接参与下,能使被调参数达到给定值或者预先给定规律变化的系统。组成:一般是由调节对象、发信器、调节器、执行器组成的闭环系统。干扰作用:凡是可能引起被调参数波动的外来因素(除调节作用外)。它会使调节系统平衡破坏,使被调参数偏离给定值。调节通道和干扰通道

被调参数是发信器的输入信号,调节器的输入信号是发信器的输出信号,发信器的输出进入调节器的输入,调节器的输出信号是执行器的输入信号,执行器的输出信号作为调节对象的输入信号。(调节器对输入值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得到偏差信号e)如图:

反馈:通过发信器把输出信号引回调节系统输入端进行比较 正反馈:反馈信号使被调参数变化增大 负反馈:反馈信号使被调参数变化减小

开环系统:作用信号由输入到输出单方向传递,不对输出量进行任何检测,或虽然检测,但对系统工作不起控制作用。闭环系统(反馈控制系统):①定值调节系统②程序控制系统③自适应控制 阶跃干扰:在t0时刻作用于系统,干扰量不随时间变化,也不消失。(对于调节系统最不利,便于计算,易于实现)

过渡过程:调节系统在阶跃干扰作用下,被调参数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它是系统从一个稳态过渡到另一个稳态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故称之为过渡过程。只有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讨论其他调节质量才有意义。调节质量评价指标: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

稳定性:调节系统在外干扰作用下,被调参数能达到新的稳定状态的性能。衰减率:ψ=(MP-MP’)/MP=1-MP’/MP=1-1/n

衰减比:n=MP/MP’ 动态偏差(最大超调量):第一个最大峰值超出新稳态y(∞)的量Mp 静态偏差e(∞):残余偏差(稳态偏差),调节系统受干扰后,达到新平衡时,被调参数的新稳定值与给定值之差。(e(∞)=0,无差系统)最大偏差emax:静态偏差与动态偏差之和。

振荡周期TP:调节系统过渡过程中,相邻两个波峰所经历的时间。

调节过程时间ts:过渡过程时间,调节系统受到干扰作用,被调参数开始波动到进入新稳态值±5%范围内所需时间。

调节对象特性: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延迟时间τ、时间常数T、放大系数(传递系数)K】 容量:对象贮存能量或工质的能力称为对象的容量。

容量系数C:表示被调参数变化一个单位值时,对象容量的改变量,也就是容量对被调参数的一阶导数。

一般容量系数大的对象,调节性能好。

容量系数C大,被调参数变化小;C小,被调参数变化大。C大,较大储能能力,较大惯性,被调参数反应缓慢。放大系数K:表征静态特性,它与被调参数的变化过程无关,而只和过程的始态和终态值有关。对象的放大系数K越大,表示输入信号对输出信号的稳态影响越大;K值越小,影响越小。

自平衡:被调参数的变化会影响流入流出量的变化,流入流出量相互影响。时间常数T:数值上等于对象的容量系数C和阻力系数R的乘积,t=T时,y=63.2%y(∞);t=3T时,y=95% y(∞)。

对象的迟延:当调节(或干扰)作用加入后,被调参数不能立即随着变化,总要延迟一段时间(纯迟延τ0和容积迟延τC)。

减少迟延的措施:①应该选择惯性小的,灵敏度高的传感元件与调节仪表;②尽可能的减少原件信号传递路径;③尽可能缩短执行机构与调节对象之间的距离;④改进换热器等设备的结构与运行条件;⑤尽量减少中间容量及容阻(减小容积迟延)。【1.合理选择测量元件的安装位置,减少测量变送单元的纯滞后 ;2.选取小惰性的测量元件,减少时间常数;3.采用气动继动器和阀门定位器;4.从控制规律上采取措施】

传递函数:等于初始条件为零时,系统输出信号的拉式变换与输入信号拉氏变换之比。调解器的作用:将发信器测得的被调参数的输出实际值与要求的值进行比较,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对误差,并产生一个使误差为零或为微小值的控制信号。使被调参数恢复到要求的值或在要求的偏差范围内波动。(调节器输入的是偏差信号)

调节器分类:①双位(继电器)调节器②比例调节器③积分调节器④比例微分调节器⑤比例积分调节器⑥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

间接作用式调节器:将发信器和调节器组合成一体的设备,或单独由调节器组成的设备。间接作用式调节器优点:灵敏度高,作用距离长,输出功率大,便于集中控制。间接作用式调节器缺点:需要辅助能源,结构复杂,造价较贵。

直接作用式调节器:将发信器、调节器和执行器做成一体的调节仪表。直接作用式调节器优点:结构简单、紧凑、价格便宜、密封性好。直接作用式调节器缺点:灵敏度、精度差,不能用于高质量场合。

双位调节器:当调节器的输入信号发生变化后,调节器的输出信号只有两个值,及最大输出信号和最小输出信号。通常为“开”和“关”。

双位调节系统的过渡过程曲线是一个不衰减的脉动的过程曲线,整个双位调节过程曲线是由一段段对象的飞升曲线所组成的。(只有在被调参数出现超过上限或低于下限时,调节器瞬时动作。在上下限范围内不动作)

对象特性和双位调节器特性对调节过程的影响:

1.评价双位调节过程的好坏的两个指标:①调节过程y的波动值(被调参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决定了被调参数偏离设定值的大小,也就决定了调节系统的调节精度;②调节系统的开关周期T周期,决定了开关动作频率,也就决定了调解器开关的使用寿命。

2.分析τ、T、K对y波动及T周期的影响:①对象迟延τ越大,则被调参数y波动越大。反之,若对象迟延τ=0,则被调参数的波动范围等于调节器的差动范围,即y差动=y波动。但越大,T周期越长,在一定时间内,开关动作次数越少。反之。因此,迟延的存在,被调参数y波动增大,T周期增长,对开关使用寿命有利;②对象传递系数K越大,时间常数T越小,飞升曲线越陡,y越大,T周期越小,对于K很大、T很小,易引起发散性震荡。

影响双位调节的仅仅是y差动的值。y差动越大,则y波动越大,同时T周期变大。

双位调节器的特点:①结构简单;②输出信号突变,只有两个值,不能连续,非线性调节;③调节器有一定差动范围,改变差动范围可改变调节参数波动范围;④调节过程是周期性的、不衰减的、脉动的过程;⑤调节对象时间常数T越小,迟延τ越大,则特性比τ/T越大,被调参数的波动范围y波动越大。(一般τ/T小于0.3,适用双位调节器)。比例调节器:按比例调节规律变化的调解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成比例。

比例系数(放大系数):K=

比例带:

比例带的物理意义:比例调节器输出值变化100%时所需输入值变化的百分数。(当输入值变化某个百分数时,输出值将从最小值变化到最大值,那么输入变化的这个百分数,就是比例调节器的比例带。)

比例带可表示调节器的灵敏度,比例带越大(越宽),调节器灵敏度低;反之。比例调节系统不可能是没有偏差的系统,调节过程始终存在静态偏差。

静态偏差:当调节过程结束时,被调参数的新稳态值与给定值之差,也称余差。

①比例带越大,放大倍数越小,比例作用越弱,灵敏度越低,调节过程越易稳定,调节过程静态偏差大;反之。(如图“比例带对过渡过程的影响”)

②对于纯迟延τ较小,时间常数T较大,控制惯性比较大,传递系数K较小的对象,比例带δ可选的小一些,以提高灵敏度,减小静态偏差e,缩短过渡时间;反之。③调节器上设有比例带调节旋钮,用来设定比例带,一般在5%~300%

下图为比例带对调节过程的影响:

积分调节器:(能够消除静态偏差)调节规律是输出的变化速率与输入成正比。

积分作用的几个问题:

1、输出的升降与被调量的升降无关,与输入偏差的正负有关

2、输出的升降与被调量的大小无关

3、被调量不管怎么变化,输出始终不会出现阶跃扰动

4、被调量达到顶点的时候,输出的变化趋势不变,速率开始减缓

5、输出曲线达到顶点的时候,必然是输入偏差等于零的时候

积分调节器的输出信号与比例调节器不同,它的数值是浮动的,只要被调参数与给定值有偏差,积分调节器的输出信号数值即发生变化,偏差消失,积分调节器输出信号停止。(浮动调节器,无定位调节器)优点:可以消除偏差;缺点:易使调节过程出现过调现象,引起发散性震荡。

积分调节适用场合:迟延小、时间常数小,反应迅速、自平衡能力较大,负荷变化又小又慢的调节系统中,可用在被调参数反应迅速的压力、流量及液位的调节对象中。结论:

①积分控制作用输出信号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偏差信号的大小,而且主要取决于偏②差存在的时间长短。

③积分控制器输出的变化速度与偏差成正比。④积分控制作用在最后达到稳定时,偏差等于零。

微分调节器定义:调节器能够根据被调量的变化速度来对被调参数进行调节,而不是等到被调量已经出现较大偏差后才开始动作,赋予调节器以某种程度的预见性。

微分调节器不能单独使用的原因:①只要被调参数的导数为零,微分调节器就不再输出调节作用②微分调节器存在不灵敏区(呆滞区),如果对象的流入量和流出量之间稍有不相等,则被调参数的导数总是保持小于不灵敏区的数值,永远不能引起微分调节作用。

比例积分调节器:在比例作用的基础上加入积分作用而得到的作用规律。优点:既有比例调节器反应迅速(输出信号瞬即反应输入信号),又有积分调节器可以消除静态偏差。

注:比例作用能使调节器的输出及时响应偏差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积分作用是辅助的,用来消除静态偏差

下图为积分时间对调节过程的影响:

缩短积分时间,加强积分控制作用时,一方面克服余差的能力增加,另一方面会使过程振荡加剧,稳定性降低,积分时间越短,积分作用越强,振荡倾向越强烈,甚至造成不稳定的发散振荡。

比例微分调节器:在比例作用的基础上加入微分作用而得到的一种作用规律。

(①比例作用为主,决定调节器的最终输出变化量②微分作用只起超前控制的辅助作用)

①Td为带惯性性质的微分环节的作用下降了63.2%所需的时间; ②Td衡量微分消失的快慢;

③微分时间TD越大, 微分作用越强, 即超前时间越大。

比例微分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比例作用和微分作用结合时,构成比例微分控制规律:

比例微分控制器的输出Δp等于比例作用的输出ΔpP与微分作用的输出ΔpD之和。改变比例度δ(或Kp)和微分时间 TD分别可以改变比例作用的强弱和微分作用的强弱。

关于比例微分调节几个问题:(1)微分作用的强弱要适当

微分作用太弱, 即TD太小,调节作用不明显,控制质量改善不大.微分作用太强, 即TD太大,调节作用过强,引起被调量大幅度振荡,稳定性下降。(2)微分调节动作对于纯迟延过程是无效的。(3)PD调节器的抗干扰能力很差, 只能应用于被调量的变化非常平稳的过程, 一般不用于流量和液位控制系统.小结

1、微分作用具有超前调节的功能,输出减小的过程即为微分消失过程;在偏差还没有形成之前,已被微分调节作用消除。

2、微分作用不能单独用作调节器,一般与比例或者比例积分一起构成PD或者PID调节器;

3、微分时间短,微分消失得快,微分作用弱,反之;

4、调节器最后输出与偏差成比例,即剩下比例作用;

5、比例微分作用为有差控制器,适用于对静态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适合滞后、惯性较大的对象。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以比例作用为主,吸收积分作用能消除静态偏差以及微分作用能实现超前控制的优点,功能最为完善。优点:PID调节器与纯比例调节器及比例积分调节器相比,被调参数波动的幅值会有所降低,波动周期也会有所减小。与纯比例调节器相比,静态偏差也会相对有所降低。但微分调节作用的强弱要适当,微分调节作用太弱(TD太小),微分作用不显著;反之,微分作用太强(TD太大),不但不能使系统趋向稳定,反而容易引起被调参数的大幅度振荡。PID适用场合:对象时间常数大,容积迟延大,负荷变化又大又快的场合。

P—控制系统的响应快速性—现在(现在就起作用)

I—控制系统的准确性,消除过去积累误差—过去(清除先前错误)D—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有超前作用—将来(提前预计控制)

PID调节器的功能变化:

积分时间Ti为无穷大时,则相当于切除积分作用,变为PD; 微分时间Td为0时,则相当于切除微分作用,变为PI; 同时使Td为0且Ti为无穷大,则调节器变为纯比例P;

串级调节和补偿调节:

串级调节系统的特点及应用范围:串级调节系统是一个双回路系统,实际上是把两个调节器串接起来,它们协调工作,使一个被调量准确保持为给定值。通常,串级调节系统副回路的对象惯性小,工作频率高,当干扰进入副回路时,副回路快速调节,在干扰影响到主参数波动之前,即已被克服。(主回路主要克服落在副回路以外的干扰)

与单回路相比:等效对象时间常数减小,提高了工作频率,缩短了过渡时间。适用场合:①对象滞后比较大,用单回路控制时,过渡时间长,超调量大,被调参数恢复慢;②调节对象纯迟延时间长;③系统内存在变化激烈和幅值很大的干扰作用时,调节质量差。(一般副回路采用比例调节,主回路为比例积分调节。)补偿调节(前馈调节):前馈控制系统直接对测量负载干扰量进行测量,当干扰刚刚出现而能测出时,调节器就能发出信号使调节量作相应变化,使两者抵消于被调量发生偏差之前。前馈控制的特点:①按干扰作用的大小进行调节,如控制作用恰倒好处,一般比反馈作用要及时(基于扰动的控制,扰动补偿);②属于“开环”调节系统③使用的是视对象而定的“专用”控制器;④一种前馈控制系统只能克服一种干扰(具有指定性补偿的局限性)。

调节器参数的工程整定:

整定对象:比例带、积分时间常数、微分时间常数。三种整定方法:反应曲线法、稳定边界法、衰减曲线法 适用场合:衰减率ψ=0.75(反应曲线法);临界比例带过小、生产工艺要求严格时,等幅振荡影响生产安全(稳定边界法);衰减比为4:1,优点:稳定边界条件下,比例带小,动作快,被调量波幅小。缺点:时间常数大的对象不适用,耗时。

制冷装置的自动调节:制冷剂流量的调节、压缩机能量的调节、热交换器(蒸发器、冷凝器)能力调节。

制冷剂流量的调节:

1.毛细管(内径为0.4~2.0mm的细长铜管):节流是利用制冷剂在细长管内流动的阻力实现的。(毛细管背压多低于临界压力,尺寸一定的毛细管流量取决于入口条件,而与蒸发压力的变化几乎无关)毛细管对于工况引起的流量的变化有一定自补偿能力(微小变化)。

A:过冷液(压力P1,温度t1)流动后,压力降低至t1下对应饱和压力值(B点),此时为纯液体流动。

B:饱和液(压力P2,温度t2)继续流动,压力继续下降温度也下降,此时为气液两相流。C:临界出口状态(压力PC,温度tC),当背压(蒸发压力)等于临界压力时,毛细管出口压力为临界压力,制冷剂流速达到当地声速,压力下降,温度不变。

毛细管系统特点:①通流截面固定,不能按工况调整通流截面②有一定自偿能力,只适合工况变化不大情况③制冷剂充灌量有严格要求④压缩机停机时,高低压贯通,压力很快平衡,不允许带压差启动,不可以快停快启⑤流道细长,易堵,系统清洁度要求高,干燥,防冰堵,毛细管前设滤网除脏,防脏堵⑥盘绕毛细管应平滑,安装要求高。2.热力膨胀阀(内平衡式与外平衡式):用于干式蒸发器供液量调节,按蒸发器出口过热度与设定的静态过热度之偏差,成比例的调节制冷剂流量。(将发信器、调节器、执行器为一体。)

作用:①高压制冷剂液体节流降压,变为低压低温湿蒸汽;②按照感温包感受到的蒸发器出口过热度,改变膨胀阀的开启度,调节流量与热负荷匹配;③保持蒸发器出口一定过热度 注:热力膨胀阀一般有20%的容量富裕度,实际能力最大可达样本给出值的120%,所以设计时,热力膨胀阀选用不必再考虑留有过大的容量裕度。

热力膨

在的缺

3.电子膨胀阀:调节装置有温度传感器、电子调节器和电子膨胀阀组成,它们之间用导线连接传输电量信号,调节规律由调节器设定。电子调节阀特点:

1.流量调节不受冷凝压力变化影响;

2.对膨胀阀前制冷剂过冷度的变化具有补偿作用;

3.由于电信号传递快,执行动作迅速、准确,故能及时、精确地调节流量。即使负荷变化剧烈,也能避免振荡。

4.能够将蒸发器出口过热度控制到最小,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蒸发器传热面积的利用率。5.在装置的整个运行温度范围,可以有相同的过热度设定值;

6.可以根据装置的实际情况决定调节规律,不仅限于采用比例调节,还可以采用比例积分或其他调节规律,并且能够进行调节器参数整定。

压缩机能量调节:①压缩机间歇运行②吸气节流③热气旁通④压缩机变速⑤压缩机气缸卸载⑥压缩机运行台数控制 目的作用:

①使制冷装置的产冷量与外界热负荷匹配,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②减小蒸发压力的波动范围,提高被冷却物体的精度,壁面压缩机频繁启动; ③保证制冷压缩机轻载启动,避免引起电网负荷过大的波动。

热气旁通调节:

目的:通过旁通,抵消压缩机部分制冷能力,并能调节吸气压力低限 方法:将系统高压侧气体旁通到低压侧的一种能量调节方式

应用场合:主要应用于无变容能力的制冷装置,当吸气压力低于吸气压力低限以下,仍不希望停机时。(不能用在毛细管、不可调过热度的膨胀阀的系统中)注:热气旁通阀是一种受阀后压力控制的比例型气动调节阀。两种方法:

1.直接旁通到回气端:

①使用电磁阀和手动阀控制

②使用电磁阀和热气旁通阀控制

2.旁通到蒸发器的入口:

热气向吸气管旁通+喷液冷却和高压饱和蒸汽向吸气管旁通,这两种方法共同的缺陷是:负荷低到一定程度,蒸发器内制冷剂流速过低,造成回油困难。

直接旁通到蒸发器入口优点:①提供一个额外的负载②空调系统中可以除霜③可以将蒸发器作为一个④直接的混合室⑤使用最少的配件⑥回油性能极佳

对于多台压缩机(压缩机群)能量调节(位式能量调节):①用压力控制器控制压缩机启停;②用压力控制器和电磁滑阀控制气缸卸载;③用油压比例调节器控制气缸卸载;④用程序控制器进行分级能量调节。

压缩机变速能量调节: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变频器改变电动机电源频率使其变速。螺杆压缩机滑阀调节(有效工作长度)、数码涡旋调节。

冷凝压力调节:

冷凝压力对机组性能的影响:夏季运行,冷凝压力偏高,压缩机排气温度会上升,压缩比增大,制冷量减少,功耗增大;冬季运行,冷凝压力可能过低,对于热力膨胀阀,阀前后压差过小,供液动力不足,使热力膨胀阀能力下降很多;阀前液体很容易气化,也严重影响热力膨胀阀流通能力,造成蒸发器缺液。

水冷式冷凝器调节:

水量调节阀是一种比例型调节阀。按发信参数不同有压力控制水量调节阀和温度控制的水量调节阀两类。

风冷式冷凝器压力调节:

制冷剂侧调节:①系统中必须有高压储液器②储液器容积大,充灌量大。

工作原理:冬季冷凝压力过低,开机时,高压调节阀与差压调节阀都关闭,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积存在冷凝器中,积液使冷凝器中空间和有效换热面积减少,冷凝器中压力升高,待压力建立起来(达到设定压力以上)之后,高压调节阀稍微开启,高压调节阀为了维持冷凝器中的压力,差压调节阀在阀前后有压差时打开,为了保证储液器有足够的压力压力。

蒸发式式冷凝器压力调节:

蒸发温度降低影响:使冷库内空气除湿作用增强,加剧冷藏食品的干耗损失。场合:果蔬库、冷水器中,温度不宜过低,防止冻坏果蔬或者水管设备

蒸发压力调节方法:在蒸发器出口管上安装蒸发压力调节阀(受阀前压力控制),根据蒸发压力变化自动调节阀门开度(调节制冷机蒸汽流量)。

蒸发压力调节阀:分为直动式和继动式(导阀、主阀、大型)

注:止回阀在此处作用:避免停机时,由于各蒸发器压力不同,高温蒸发器的制冷剂流入低温蒸发器,造成下次开机时,吸气带液甚至液击。

吸气压力调节:

安全保护系统功能:制冷装置的安全保护系统是装置自动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它能在制冷装置运行参数出现不正常时,作出调节处理,防止事故发生及安全性监视。

制冷装置可能发生的事故:①压缩机液击;②排气压力过高;③润滑油供应不足;④蒸发器器内载冷剂冻结;⑤压缩机配用电机过载。⑥排气压力与吸气压力保护: 排气压力与吸气压力保护: 压力控制器(压力继电器):压力控制的电开关 高压控制器:接通压力值=设定压力-差动压力 低压控制器:接通压力值=设定压力+差动压力

排气压力过高的危害:压比大、效率下降、压缩机工作条件恶化、超出设备承压极限,造成人机事故。吸气压力过低的危害:蒸发温度降低,空气、水分渗入。油压差保护和制冷剂液泵压差保护: 油压差保护的原因:对于油泵强制供油润滑的压缩机,油压不足使润滑不良,易烧毁压缩机;对于气缸卸载机构,机构将无法工作。

制冷剂液泵压差保护原因:屏蔽泵电机需氨液冷却润滑,另外要防止气蚀。方法:用压差控制器--泵出口压力与进口(油泵为吸气压力)之差.压差控制器:含延时机构,保护时使电机延迟断开;启动时,在延迟时间内,可无压差启动。延时机构:双金属片延时或时间继电器。

温度保护:

1.排气温度保护:

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的危害:润滑条件恶化、润滑油结焦,影响机器寿命,严重时,引起制冷剂分解、爆炸(R717)。

措施:设排气温度控制器,超温时使压缩机保护停机。2.油温保护:

压缩机油温过高的危害:粘度下降,磨损加剧、烧轴瓦。

措施:设油温控制器,超温时(超过70 ℃)使压缩机保护停机。

其他保护装置:安全阀、易熔塞、安全膜、观察镜、止回阀

止回阀:

①用在压缩机排气管上,停机时防止制冷剂倒流到压缩机;②用在液体管路上,除霜系统中防止热气流回低压液管,以及热泵制热时,防止液体从不用的膨胀元件通过;③用在低压气管上,防止高温蒸发器制中冷剂向低温蒸发器中迁移。

DX:干燥过滤器 KVP:蒸发压力调节阀 TE:热力膨胀阀 ERV:电磁阀 KPXX:温度控制器 KVL:压力调节阀 KVR:高压调节阀 NRD:差压调节阀 MPXX:油压控制器 BM:手动截止阀 SGI:水分指示器

第四篇: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

冷藏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

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为了适应我国冷藏加工工业迅速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切实做好制冷装置安全技术工作,我们组织了有关方面的技术人员,对目前商业系统制冷机器、设备性能和技术装置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参阅了国外有关的标准资料,重新制定了《冷藏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暂行)》。现将《规程(暂行)》及随文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望及时报告我们。

1960年,商业部食品局制定的《冷藏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同时终止。

冷藏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暂行)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确保氨制冷装置的安全运行,保障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制冷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商业系统冷藏库氨制冷装置的设计、安装、操作、维修和管理。商业系统各有关单位和企业所制定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专业技术标准、技术条件等,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本规程服从于国家的有关规程和标准。

第二章 安全装置

第一节 安全防护

第三条 氨压缩机必须设置高压、中压、低压、油压差等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装置一经调整、校验后,应做好记录并铅封。

第四条 氨压缩机水套和冷凝器须设冷却水断水保护装置。蒸发式冷凝器须另增设风机故障保护装置。

第五条 为防止氨压缩机湿冲程,必须在氨液分离器、低压循环器、中间冷却器上设液位指示、控制、报警装置。低压贮液器设液位指示、报警装置。

第六条 在机器间门口或外侧方便的位置,须设置切断氨压缩机电源的事故总开关,此开关应能停止所有氨压缩机的运转。若机器控制屏设于总控制间内,每台机器旁应增设按钮开关。

第七条 机器间和设备间应装有事故排风设备,其风机排风量应不小于8次/小时换气次数的要求。事故排风用的风机按钮开关须设在机器间门口,并应用事故电源供电。

第八条 氨压缩机联轴器或传动皮带、氨泵、油泵、水泵等的转动部位,均需设置安全保护罩。

第九条 禁止闲人进入机器间和设备间。

第十条 设在室外的冷凝器、油分离器等设备,应设有防止非操作人员进入的围墙或栏杆。贮氨器(即高压贮液器)设在室外时,应有遮阳棚。

第十一条 检修氨压缩机、辅助设备、库房内冷风机、蒸发管道、阀门等,必须采用36伏以下电压的照明用具,潮湿地区采用12伏及以下的。

第十二条 机器间外应设有消火栓。机器间应配置氧气呼吸器、防毒衣、橡皮手套、木塞、管夹、柠檬酸等必须的防护用具和抢救药品,并设在便于取得的位置,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使用。操作班组的工人,应熟练地掌握氧气呼吸器等的使用和抢救方法。第二节 仪表和阀门

第十三条 每台氨压缩机的吸排气侧、中间冷却器、油分离器、冷凝器、贮氨器、分配站、氨液分离器、低压循环器、排液器、低压贮氨器、氨泵、集油器、充氨站、热氨管道、油泵、滤油装置以及冻结装置等,均须装有相应的氨压力表。

第十四条 氨压力表不得用其他压力表代替,且必须有制造厂的合格证和铅封。氨压力表量程应不小于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不大于最大工作压力的3倍,精度不得低于2.5级。蒸发压力侧应采用能测量真空度的氨压力表。

第十五条 氨压力表每年须经法定的检验部门校正一次,其他仪表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

第十六条 氨压力表的装设位置应便于操作和观察,须避免冻结及强烈震动。若指示失灵,刻度不清,表盘玻璃破裂,铅封损坏等,均须立即更换。

第十七条 每台氨压缩机、氨泵、水泵、风机,都应单独装设电流表,应有过载保护装置。

第十八条 氨压缩机间应设有电压表,并定时记录电压数值。当电网电压波动接近规定幅度时,要密切注意电流变化、电机温升,防止电机烧毁。

第十九条 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的完好性。电缆管用不燃的绝缘材料包裹,大功率负荷电缆不得直接与聚苯乙烯或聚氨脂隔热板型建筑物接触。

第二十条 氨压缩机的吸排气侧、密封器端、分配站供液、热氨站的集管上,应设置温度计,以便观察和记录制冷装置的运转工况。

第二十一条 氨压缩机上的高压安全阀在吸排气侧压力差达到16公斤力/厘米时应自动开启;双级压缩机之低压机(缸)上的中压安全阀,当吸排气侧压力差达到6公斤力/厘米时,应能自动开启,以保护氨压缩机。

第二十二条 冷凝器、贮氨器、排液器、低压循环器、低力贮氨器、中间冷却器等设备上均须装有安全阀。当高压设备压力达到18.5公斤力/厘米,中、低压设备压力12.5公斤力/厘米时,安全阀应能自动开启。

第二十三条 制冷系统安全管公称管径应不小于安全阀的公称通径。几个安全阀共用一根安全管时,总管的通径应不小于D32毫米,不大于D57毫米,安全阀泄压管应高出氨压缩机间房檐,不小于1米;高出冷凝器操作平台,不小于3米。

第二十四条 氨压缩机和制冷设备上的安全阀,每年应由法定检验部门校验一次,并铅封。安全阀每开启一次,须重新校正。

第二十五条 在氨压缩机的高压排气管道和氨泵出液管上,应分别装设气、液止回阀,以避免制冷剂倒流。

第二十六条 冷凝器与贮氨器之间应设均压管,运行中均压管应呈开启状态。两台以上贮氨器之间应分别设气体、液体均压管(阀)。

第二十七条 贮氨器、中间冷却器、氨液分离器、低压贮氨器、低压循环器、排液器、集油器等设备,均应装设液面指示器。玻璃液面指示器应采用高于最大工作压力的耐压玻璃管,并具有自动闭塞装置。采用板式玻璃液面指示器则更好。

第二十八条 中间冷却器、蒸发器、氨液分离器、低压贮液器等设备的节流阀禁止用截止阀代替。

第二十九条 在氨泵供液系统中,应设自动旁通阀保护氨泵。中间冷却器亦可采用自动旁通阀。

第三章 安全操作

第一节 氨压缩机的安全操作

第三十条 除出厂说明书的规定外,氨压缩机正常运转的标志为:

(一)系列化氨压缩机的油压应比曲轴箱内气体压力高1.5~3.0公斤力/厘米,其他采用齿轮油泵的低转速压缩机应为0.5~1.5公斤力/厘米。

(二)曲轴箱内的油面,当为一个视孔时,应保持在该视孔的1/3~2/3范围内,一般在1/2处;当为两个视孔时,应保持在下视孔的2/3到上视孔的1/2范围内。油温最高不应超过70℃,最低不得低于5℃。

(三)氨压缩机高压排气压力不得超过15公斤力/厘米,压比等于或小于8。

(四)单级氨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为80~150℃,吸气温度比蒸发温度(双级氨压缩机的高压级吸气温度应比中间压力下的饱和温度)高5~15℃。

(五)氨压缩机机体不应有局部非正常的温升现象,轴承温度不应过高,密封器温度不应超过70℃。

(六)氨压缩机在运转中,气缸、曲轴箱内不应有异常声音。

第三十一条 当库房内热负荷突然增加或系统融霜操作频繁时,要防止氨压缩机发生湿冲程。

第三十二条 当机器间温度达到冰点温度时,氨压缩机停止运转后,应将气缸水套和曲轴箱油冷却器内的剩水放出,以防冻裂。

第三十三条 当湿冲程严重而造成停车时,应加大汽缸水套和油冷却器的水量,防止汽缸水套或油冷却器冻裂。为尽快恢复其运转,可在氨压缩机的排空阀上连接橡胶管,延至室外水池内,将机器内积存的氨液通过排空阀放出。必要时可用人工驳动联轴器,加速进程。

第三十四条 将配组双级压缩机调换为单级运行,或将运行中的单级压缩机调换为配组双级运行时,须先停车、调整阀门,然后才能按操作程序重新开车。严禁在运行中调整阀门。

第三十五条 禁止向氨压缩机吸气管道内喷射氨液。

第二节 辅助设备的安全操作

第三十六条 热氨融霜时,进入蒸发器前的压力不得超过8公斤力/厘米,禁止用关小或关闭冷凝器进气阀的方法加快融霜速度,融霜完毕后,应缓慢开启蒸发器的回气阀。

第三十七条 冷风机单独用水冲霜时,严禁将该冷风机在分配站上的回气阀、排液阀全部关闭后闭路淋浇。

第三十八条 卧式冷凝器、组合式冷凝器、再冷却器、水泵以及其他用水冷却的设备,在气温达到冰点温度时,应将停用设备的剩水放出,以防冻裂。

第三十九条 严禁从制冷装置的设备上直接放油。

第四十条 贮氨器内液面不得低于其径向高度的30%,不得高于80%。排液器最高液面不得超过80%。

第四十一条 从制冷系统排放空气和不凝性气体时,须经专门设置的空气分离器放入水中。四重管式空气分离器的供液量以其减压管上结霜呈1米左右为操作适宜。

第四十二条 制冷系统中有可能满液的液体管道和容器,严禁同时将两端阀门关闭,以免阀门或管道炸裂。

第四十三条 制冷装置所用的各种压力容器、设备和辅助设备不应采用非专业厂产品或自行制造。特殊情况下必须采用或自制时,须经劳动部门审核批准,经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四十四条 制冷系统的压力容器是有爆炸危险的承压设备,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程、规定进行定期外部检查和全面检验。除每次大修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外,使用达十五年时,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严格检查缺陷和气压试验。对不符安全使用的压力容器,应予更新。

第四十五条 制冷装置中不经常使用的充氨阀、排污阀和备用阀,平时均应关闭并将手轮拆下。常用阀门启闭时要防止阀体卡住阀芯。

第三节 设备和管道检修的安全操作

第四十六条 严禁在有氨、未抽空、未与大气接通的情况下,焊接管道或设备,拆卸机器或设备的附件、阀门。

第四十七条 检修制冷设备时,须在其电源开关上挂工作牌,检修完毕后,由检修人员亲自取下。

第四十八条 制冷系统安装或大修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

系统气密性试验的压力值,处于冷凝压力下的部分应为18公斤力/厘米,处于蒸发压力和中间压力下的部分应为12公斤力/厘米。第四节 充氨的安全操作

第四十九条 新建或大修后的制冷系统,必须经过试压、检漏、排污、抽真空、氨试漏后方可充氨。

第五十条 充氨站应设在机器间外面,充氨时严禁用任何方法加热氨瓶。

第五十一条 充氨操作应在值班长的指导下进行,并严格遵守充氨操作规程。

第五十二条 制冷系统中的充氨量和充氨前的氨瓶称重数据均须专门记录。

第五十三条 氨瓶或氨槽车与充氨站的联接,必须采用无缝钢管或耐压30公斤力/厘米以上的橡胶管,与其相接的管头须有防滑沟槽。

第四章 安全规定

第五十四条 为防止损坏库内的蒸发器,货物堆垛要求:距低温库房顶棚0.2米,距高温库房顶棚0.3米,距顶排管下侧0.3米,距顶排管横侧0.2米,距无排管的墙0.2米,距墙排管外侧0.4米,距风道底面0.2米,距冷风机周边1.5米。库内要留有合理的通道。

第五十五条 温度为0℃及0℃以下的库房内,应设置专门的灯光和报警装置。一旦有人困在库内,可发送信号,传送给机器间或值班室人员,及时解救。

第五十六条 制冷设备和管道的涂色(见第669页上端表格)

如几条管道包扎在一起,隔热层外面可涂白色或乳白色,再以被包扎管道的性质,按规定颜色划箭头标明其流向。

库房内的管道可不涂色。

------------------------------------

名 称 | 涂

色 | 名

称 | 涂

------------------------------------

回气管 | 蓝 色

油 管

| 棕 色

排气管 | 红 色

冷凝器、贮 | 银白色

液体管 | 黄 色

氨器

水 管 | 绿 色

氨压缩机及 | 按出厂涂色

盐水管 | 灰 色

辅助设备

截止阀手柄 | 黄 色

各种阀体

| 黑 色

------------------------------------

第五十七条 氨制冷系统中设备的注氨量按下表所示:

------------------------------------

设 备 名 称 |注氨量(%)| 设 备 名 称 |注氨量(%)

------------------------------------ 冷 凝 器

| 15

| 非氨泵强制循环 |

| 供液:

洗涤式油分离器

| 20*

排管

| 50~60 贮 氨 器

| 70

冷风机

70 中间冷却器

| 30*

搁架式排管

50 低压循环器

| 30*

平板蒸发器

50 氨液分离器

| 20

壳管式蒸发器 |

80 氨泵强制循环供液:|

上进下出排管

| 25

上进下出冷风机 | 40~50|

下进上出排管

| 50~60|

下进上出冷风机 | 60~70|

------------------------------------

*设备注氨量按制造厂规定,氨液重度均以0.65公斤/升计算。

第五十八条 制冷系统应采用纯度为99.8%以上的工业用氨作为制冷剂。

第五十九条 检查系统氨泄漏应用化学试纸或专用仪器,禁止用点燃硫烛的方法。

机器间和辅助设备间内严禁用明火取暖。

第六十条 氨压缩机所使用的冷冻油,应符合机器制造厂所提出的要求。一般规定:360转/分的氨压缩机可用国产13号、18号冷冻油,720-960转/分的可用25号冷冻油;1400转/分以上的可用30号、40号冷冻油。

第六十一条 由制冷系统中放出的冷冻油,必须经过严格的再生处理,经化验合乎质量要求后方可使用。

第五篇:冷藏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

商业部关于颁发《冷藏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

规程(暂行)》的通知

【颁布单位】 商业部

【颁布日期】 19850212

【实施日期】 19850212

【章名】 通知

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为了适应我国冷藏加工工业迅速发展、变化 的新情况,切实做好制冷装置安全技术工作,我们组织了有关方面的技术 人员,对目前商业系统制冷机器、设备性能和技术装置的状况进行了调查 研究,并参阅了国外有关的标准资料,重新制定了《冷藏库氨制冷装置安 全技术规程(暂行)》。现将《规程(暂行)》及随文发给你们,请认真 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望及时报告我们。

1960年,商业部食品局制定的《冷藏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 》同时终止。

【名称】 冷藏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暂行)

【题注】(1985年2月12日)

【章名】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确保氨制冷装置的 安全运行,保障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制冷事业的发展,特制 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商业系统冷藏库氨制冷装置的设计、安装、操 作、维修和管理。商业系统各有关单位和企业所制定的技术规范、操作规 程、专业技术标准、技术条件等,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本规程服从于国 家的有关规程和标准。

【章名】 第二章 安全装置

【章名】 第一节 安全防护

第三条 氨压缩机必须设置高压、中压、低压、油压差等安全防护装 置。安全防护装置一经调整、校验后,应做好记录并铅封。

第四条 氨压缩机水套和冷凝器须设冷却水断水保护装置。蒸发式冷 凝器须另增设风机故障保护装置。

第五条 为防止氨压缩机湿冲程,必须在氨液分离器、低压循环器、中间冷却器上设液位指示、控制、报警装置。低压贮液器设液位指示、报 警装置。

第六条 在机器间门口或外侧方便的位置,须设置切断氨压缩机电源 的事故总开关,此开关应能停止所有氨压缩机的运转。若机器控制屏设于 总控制间内,每台机器旁应增设按钮开关。

第七条 机器间和设备间应装有事故排风设备,其风机排风量应不小 于8次/小时换气次数的要求。事故排风用的风机按钮开关须设在机器间 门口,并应用事故电源供电。

第八条 氨压缩机联轴器或传动皮带、氨泵、油泵、水泵等的转动部 位,均需设置安全保护罩。

第九条 禁止闲人进入机器间和设备间。

第十条 设在室外的冷凝器、油分离器等设备,应设有防止非操作人 员进入的围墙或栏杆。贮氨器(即高压贮液器)设在室外时,应有遮阳棚。

第十一条 检修氨压缩机、辅助设备、库房内冷风机、蒸发管道、阀 门等,必须采用36伏以下电压的照明用具,潮湿地区采用12伏及以下 的。

第十二条 机器间外应设有消火栓。机器间应配置氧气呼吸器、防毒 衣、橡皮手套、木塞、管夹、柠檬酸等必须的防护用具和抢救药品,并设 在便于取得的位置,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使用。操作班组的工人,应熟练地掌握氧气呼吸器等的使用和抢救方法。

第二节 仪表和阀门

第十三条 每台氨压缩机的吸排气侧、中间冷却器、油分离器、冷凝 器、贮氨器、分配站、氨液分离器、低压循环器、排液器、低压贮氨器、氨泵、集油器、充氨站、热氨管道、油泵、滤油装置以及冻结装置等,均 须装有相应的氨压力表。

第十四条 氨压力表不得用其他压力表代替,且必须有制造厂的合格 证和铅封。氨压力表量程应不小于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不大于最大 工作压力的3倍,精度不得低于2.5级。蒸发压力侧应采用能测量真空 度的氨压力表。

第十五条 氨压力表每年须经法定的检验部门校正一次,其他仪表应 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

第十六条 氨压力表的装设位置应便于操作和观察,须避免冻结及强 烈震动。若指示失灵,刻度不清,表盘玻璃破裂,铅封损坏等,均须立即 更换。

第十七条 每台氨压缩机、氨泵、水泵、风机,都应单独装设电流表,应有过载保护装置。

第十八条 氨压缩机间应设有电压表,并定时记录电压数值。当电网 电压波动接近规定幅度时,要密切注意电流变化、电机温升,防止电机烧 毁。

第十九条 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的完好性。电缆管用不燃的绝缘材料包 裹,大功率负荷电缆不得直接与聚苯乙烯或聚氨脂隔热板型建筑物接触。

第二十条 氨压缩机的吸排气侧、密封器端、分配站供液、热氨站的 集管上,应设置温度计,以便观察和记录制冷装置的运转工况。

第二十一条 氨压缩机上的高压安全阀在吸排气侧压力差达到16公 斤力/厘米时应自动开启;双级压缩机之低压机(缸)上的中压安全阀,当吸排气侧压力差达到6公斤力/厘米时,应能自动开启,以保护氨压缩 机。

第二十二条 冷凝器、贮氨器、排液器、低压循环器、低力贮氨器、中间冷却器等设备上均须装有安全阀。当高压设备压力达到18.5公斤 力/厘米,中、低压设备压力12.5公斤力/厘米时,安全阀应能自动 开启。

第二十三条 制冷系统安全管公称管径应不小于安全阀的公称通径。几个安全阀共用一根安全管时,总管的通径应不小于D32毫米,不大于 D57毫米,安全阀泄压管应高出氨压缩机间房檐,不小于1米;高出冷 凝器操作平台,不小于3米。

第二十四条 氨压缩机和制冷设备上的安全阀,每年应由法定检验部 门校验一次,并铅封。安全阀每开启一次,须重新校正。

第二十五条 在氨压缩机的高压排气管道和氨泵出液管上,应分别装 设气、液止回阀,以避免制冷剂倒流。

第二十六条 冷凝器与贮氨器之间应设均压管,运行中均压管应呈开 启状态。两台以上贮氨器之间应分别设气体、液体均压管(阀)。

第二十七条 贮氨器、中间冷却器、氨液分离器、低压贮氨器、低压 循环器、排液器、集油器等设备,均应装设液面指示器。玻璃液面指示器 应采用高于最大工作压力的耐压玻璃管,并具有自动闭塞装置。采用板式 玻璃液面指示器则更好。

第二十八条 中间冷却器、蒸发器、氨液分离器、低压贮液器等设备 的节流阀禁止用截止阀代替。

第二十九条 在氨泵供液系统中,应设自动旁通阀保护氨泵。中间冷 却器亦可采用自动旁通阀。

【章名】 第三章 安全操作

【章名】 第一节 氨压缩机的安全操作

第三十条 除出厂说明书的规定外,氨压缩机正常运转的标志为:

(一)系列化氨压缩机的油压应比曲轴箱内气体压力高1.5~3. 0公斤力/厘米,其他采用齿轮油泵的低转速压缩机应为0.5~1.5 公斤力/厘米。

(二)曲轴箱内的油面,当为一个视孔时,应保持在该视孔的1/3 ~2/3范围内,一般在1/2处;当为两个视孔时,应保持在下视孔的 2/3到上视孔的1/2范围内。油温最高不应超过70℃,最低不得低 于5℃。

(三)氨压缩机高压排气压力不得超过15公斤力/厘米,压比等于 或小于8。

(四)单级氨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为80~150℃,吸气温度比蒸发 温度(双级氨压缩机的高压级吸气温度应比中间压力下的饱和温度)高5 ~15℃。

(五)氨压缩机机体不应有局部非正常的温升现象,轴承温度不应过 高,密封器温度不应超过70℃。

(六)氨压缩机在运转中,气缸、曲轴箱内不应有异常声音。

第三十一条 当库房内热负荷突然增加或系统融霜操作频繁时,要防 止氨压缩机发生湿冲程。

第三十二条 当机器间温度达到冰点温度时,氨压缩机停止运转后,应将气缸水套和曲轴箱油冷却器内的剩水放出,以防冻裂。

第三十三条 当湿冲程严重而造成停车时,应加大汽缸水套和油冷却 器的水量,防止汽缸水套或油冷却器冻裂。为尽快恢复其运转,可在氨压 缩机的排空阀上连接橡胶管,延至室外水池内,将机器内积存的氨液通过 排空阀放出。必要时可用人工驳动联轴器,加速进程。

第三十四条 将配组双级压缩机调换为单级运行,或将运行中的单级 压缩机调换为配组双级运行时,须先停车、调整阀门,然后才能按操作程 序重新开车。严禁在运行中调整阀门。

第三十五条 禁止向氨压缩机吸气管道内喷射氨液。

【章名】 第二节 辅助设备的安全操作

第三十六条 热氨融霜时,进入蒸发器前的压力不得超过8公斤力/ 厘米,禁止用关小或关闭冷凝器进气阀的方法加快融霜速度,融霜完毕后,应缓慢开启蒸发器的回气阀。

第三十七条 冷风机单独用水冲霜时,严禁将该冷风机在分配站上的 回气阀、排液阀全部关闭后闭路淋浇。

第三十八条 卧式冷凝器、组合式冷凝器、再冷却器、水泵以及其他 用水冷却的设备,在气温达到冰点温度时,应将停用设备的剩水放出,以 防冻裂。

第三十九条 严禁从制冷装置的设备上直接放油。

第四十条 贮氨器内液面不得低于其径向高度的30%,不得高于8 0%。排液器最高液面不得超过80%。

第四十一条 从制冷系统排放空气和不凝性气体时,须经专门设置的 空气分离器放入水中。四重管式空气分离器的供液量以其减压管上结霜呈 1米左右为操作适宜。

第四十二条 制冷系统中有可能满液的液体管道和容器,严禁同时将 两端阀门关闭,以免阀门或管道炸裂。

第四十三条 制冷装置所用的各种压力容器、设备和辅助设备不应采 用非专业厂产品或自行制造。特殊情况下必须采用或自制时,须经劳动部 门审核批准,经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四十四条 制冷系统的压力容器是有爆炸危险的承压设备,应严格 按国家有关规程、规定进行定期外部检查和全面检验。除每次大修后应进 行气密性试验外,使用达十五年时,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严格检查 缺陷和气压试验。对不符安全使用的压力容器,应予更新。

第四十五条 制冷装置中不经常使用的充氨阀、排污阀和备用阀,平时均应关闭并将手轮拆下。常用阀门启闭时要防止阀体卡住阀芯。

【章名】 第三节 设备和管道检修的安全操作

第四十六条 严禁在有氨、未抽空、未与大气接通的情况下,焊接管 道或设备,拆卸机器或设备的附件、阀门。

第四十七条 检修制冷设备时,须在其电源开关上挂工作牌,检修完 毕后,由检修人员亲自取下。

第四十八条 制冷系统安装或大修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

系统气密性试验的压力值,处于冷凝压力下的部分应为18公斤力/ 厘米,处于蒸发压力和中间压力下的部分应为12公斤力/厘米。

【章名】 第四节 充氨的安全操作

第四十九条 新建或大修后的制冷系统,必须经过试压、检漏、排污、抽真空、氨试漏后方可充氨。

第五十条 充氨站应设在机器间外面,充氨时严禁用任何方法加热氨 瓶。

第五十一条 充氨操作应在值班长的指导下进行,并严格遵守充氨操 作规程。

第五十二条 制冷系统中的充氨量和充氨前的氨瓶称重数据均须专门 记录。

第五十三条 氨瓶或氨槽车与充氨站的联接,必须采用无缝钢管或耐 压30公斤力/厘米以上的橡胶管,与其相接的管头须有防滑沟槽。

【章名】 第四章 安全规定

第五十四条 为防止损坏库内的蒸发器,货物堆垛要求:距低温库房 顶棚0.2米,距高温库房顶棚0.3米,距顶排管下侧0.3米,距顶 排管横侧0.2米,距无排管的墙0.2米,距墙排管外侧0.4米,距 风道底面0.2米,距冷风机周边1.5米。库内要留有合理的通道。

第五十五条 温度为0℃及0℃以下的库房内,应设置专门的灯光和 报警装置。一旦有人困在库内,可发送信号,传送给机器间或值班室人员,及时解救。

第五十六条 制冷设备和管道的涂色(见第669页上端表格)

如几条管道包扎在一起,隔热层外面可涂白色或乳白色,再以被包扎 管道的性质,按规定颜色划箭头标明其流向。

库房内的管道可不涂色。------------------- -------------名 称 | 涂 色 | 名 称 | 涂 色------------------------- -------回气管 | 蓝 色 | 油 管 | 棕 色排 气管 | 红 色 | 冷凝器、贮 | 银白色液体管 | 黄 色 | 氨器 |水 管 | 绿 色 | 氨压缩机及 | 按出厂涂色盐水管 | 灰 色 | 辅助设备 |

| | 截止阀手柄 | 黄 色

| | 各种阀体 | 黑 色---------- ----------------------

第五十七条 氨制冷系统中设备的注氨量按下表所示:------ ----------------------------设 备 名 称 |注氨量(%)| 设 备 名 称 |注氨量(%)---- ------------------------------冷 凝 器 | 15 | 非氨泵强制循环 |

| | 供液: |洗涤式油分离器 | 20 * | 排管 | 50~60贮 氨 器 | 70 | 冷风机 | 70中间冷却器 | 30 * | 搁架式排管 | 50低压循环器 | 30* |平板蒸发器 | 50氨液分离器 | 20 | 壳管式蒸发器 | 80氨泵强制循环供液:| | |上进下出排管 | 25 | |上进下出冷风机 | 40~50| |下 进上出排管 | 50~60| |下进上出冷风机 | 60~70| |------------- ---------------------

*设备注氨量按制造厂规定,氨液重度均以0.65公斤/升计算。

第五十八条 制冷系统应采用纯度为99.8%以上的工业用氨作为 制冷剂。

第五十九条 检查系统氨泄漏应用化学试纸或专用仪器,禁止用点燃硫烛的方法。

机器间和辅助设备间内严禁用明火取暖。

第六十条 氨压缩机所使用的冷冻油,应符合机器制造厂所提出的要 求。一般规定:360转/分的氨压缩机可用国产13号、18号冷冻油,720-960转/分的可用25号冷冻油;1400转/分以上的可 用30号、40号冷冻油。

第六十一条 由制冷系统中放出的冷冻油,必须经过严格的再生处理,经化验合乎质量要求后方可使用。

【章名】 第五章 氨瓶的充装、使用和管理

第六十二条 氨瓶充装前须有专人进行检查,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 充装:

(一)漆色、字样和所装气体不符,字样不易识别气瓶种类的;

(二)安全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

(三)不能判别装过何种气体或瓶内没有余压的;

(四)超过检查期限的;

(五)钢印标志不全,不能识别的;

(六)瓶体经外观检查有缺陷,不能保证安全使用的。

氨瓶不得用贮氨器或其他容器代替。

第六十三条 氨瓶充装时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氨瓶充装系数不大于0.53公斤/升,严禁超量充装,严格 执行充装重量复验制度,发现充装过量的必须立即作减量处理;

(二)认真填写充装记录,其内容应包括:充装日期,氨瓶编号,实 际充装量,充装者和复验者姓名等;

(三)称重衡器应保持准确,称重衡器的最大称值应为常用值的1. 5~3倍,称重衡器的校验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

第六十四条 氨瓶每三年必须交当地劳动部门指定的检验单位进行技 术检验,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单位打上钢印,方可使用。

第六十五条 氨瓶在使用中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禁止敲击、碰撞;

(二)瓶阀冻结时,不得用火烘烤;

(三)不得靠近热源,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少于10米;

(四)不得用电磁起重机搬运;

(五)夏季要防止日光曝晒;

(六)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

第六十六条 氨瓶运输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旋紧瓶帽、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或撞击;

(二)氨瓶在车上应妥善加以固定,用汽车装运时应横向排列,方向 一致,装车高度不得超过车帮;

(三)夏季要有遮阳设施,防止曝晒;

(四)车上禁止烟火,禁止坐人,车上应备有防氨用具;

(五)严禁与氧气瓶、氯气瓶等及易燃易爆物品同车运输。

第六十七条 储存氨瓶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旋紧瓶帽,放置整齐,妥善固定,留有通道,氨瓶卧放应头部 朝向一方,防止滚动,堆放不应超过五层,瓶帽、防震圈等附件必须完整 无缺;

(二)氨瓶严禁与氧气瓶、氯气瓶同室储存,以免引起燃烧、爆炸,并在附近设有抢救和灭火器材;

(三)储存氨瓶的仓库必须在距离厂房25米、距离住宅和公共建筑 物50米以外的地方,仓库内不应有明火或其他取暖设备,氨瓶仓库的建 筑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四)禁止将有氨的氨瓶贮存在机器、设备间内,临时存放在室外的 氨瓶也要远离热源,并防止阳光曝晒。

【章名】 第六章 安全管理

第六十八条 各冷藏企业及各级主管部门,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必须 特别注意氨制冷装置的安全技术,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 和技术培训时,要同时列入安全技术的内容。

第六十九条 各冷藏企业和各级主管部门都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安全 技术机构,或配备安全技术管理人员,从组织上保证落实安全技术工作。

第七十条 各冷藏企业必须建立关于氨制冷装置的设计、安装、调试、维修、更新、事故等技术档案,机械设备应具备产品合格证、并作永久 性保存;制冷装置的车间运行记录至少应保存五年。

第七十一条 对从事氨制冷系统操作的新工人,必须进行安全生产的 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现场教育。徒工必须在老工人指导下才能进行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技术训练,并由地方商业部门会同劳动部门发 给合格证书,无证不准独立操作。企业职工应自觉遵守安全生产制度,不 违章作业并有权阻止他人违章作业,积极参加各项安全生产活动,爱护和 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及防护用品。

第七十二条 氨制冷装置发生事故,应按劳动部门的有关规程办理。凡属重大事故,企业必须立即报告当地劳动部门、直接主管部门及其他有 关单位。企业的各级主管部门在接到每一起重大事故报告时,也应立即报 告上级部门。发生事故不准隐瞒、虚报或拖延不报。同时,企业或企业的 主管部门要迅速组织专门调查,做出结论和处理意见。

下载制冷装置设计复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制冷装置设计复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冷藏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

    甘肃金大地食品有限公司 冷藏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暂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确保氨制冷装置的安全运行,保障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和......

    冷藏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精选)

    冷藏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 来源:互联网时间:2007年8月23日 11时36分发布评论进入论坛 冷藏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暂行) 【注】(1985年2月12日)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认......

    冷藏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5篇)

    冷藏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暂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确保氨制冷装置的安全运行,保障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制冷事业的发展,特......

    氨制冷装置辅助设备的安全操作

    氨制冷装置辅助设备的安全操作 2011-5-5 来源:中国职业安全网 作者:中国职业安全网 【导读】1、热氨融霜时,进入蒸发器前的压力不得超过0.8Mpa,禁止用关小或关闭冷凝器进气阀的......

    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运行管理措施

    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运行管理措施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确保氨制冷装置的安全运行,遏制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员工和周边居民的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

    制冷及制冷设备期末复习总结

    第一章 1制冷:作为一门科学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某物体火流体冷却,使其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低温。 2 制冷技术的研究内容和理论基础:1)研究或......

    真空泵密封水系统加装制冷装置探讨论文5篇范文

    摘要:当前火电厂大多采用水环式真空泵作为抽汽设备,凝汽器的真空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火电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保持合适真空是降低汽耗量,提高机组整体热效率的主要方法之一。......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 一、 行政许可条件 1、 2、 3、 设计单位和人员取得国家规定的资质、资格; 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规定形式; 建设项目在《昆明市雷电灾害防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