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简单想法——以杭州市龙井村为例(最终版)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简单想法 ——以杭州市龙井村为例
摘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 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建设 , 以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 ,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 合理规划村庄建设和产业布局 , 促进新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农村环境是涉及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的大事 ,是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 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交织 , 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极大障碍。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共存共荣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超越了敬畏自然、反思了征服自然,最终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 环境友好 和谐发展
一、调查背景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保障。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认识水平的不断深化,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其中环境问题首当其冲。因为农村环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依托。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根本保证。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风景区的建设与更新在全国各地快速进行着。一般出于景区保护的目的,景区内的居民往往需要搬出景区实行集中建设,以扩大风景区的环境容量,达到风景区保护与发展的目的。但是这种景区更新的方式往往会带来新的问题,比如造成景区本身浓郁地域文化的丧失,让游客失去了了解居民原生生活状态的机会,从而不能全面地挖掘风景区的旅游潜质,对于旅游品质的提高和旅游活动健康有序地发展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 以,如何让风景区村落在保持自身活力和特色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适应旅游的发展,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西湖龙井村的整治更新紧紧抓住了休闲的理念,通过挖掘村落的休闲元素与旅游活动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旅游发展的需要。休闲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对于探讨景区以及景区村落的更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龙井村的发展更新
(一)龙井村的环境特色
1:资源条件与生态环境品质
龙井村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是西湖龙井茶的原产地,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而且村内保存了大量的传统民居,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整个村落呈“丫’字形分布,四周青山环绕,茶园成拢,环境非常优美。2: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龙井村作为一个山地自然村落,在空间形态上表现为建筑与自然山水的相互融合。建筑依山而建,溪水穿村而过,小桥穿插其中,具有浓郁的自然山水村落风情。村内小道沿山而上,曲折蜿蜒,与建筑空间互相渗透,空间关系变化十分丰富。3:浓郁的茶乡风情
龙井茶是我国的名茶之一,位居中国十大绿茶之首。龙井村是杭州著名的龙井茶产地之一,拥有近千亩的高山茶园。茶叶的采摘、加工和品尝,无不折射出了龙井村丰富的茶文化。茶农世世代代形成的茶乡风情,是龙井村作为一个茶文化村的特色之一。
(二)龙井村的更新
龙井村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茶乡风情使其成为当地城市人假日休闲的好地方,他们经常前来爬山、品茶、吃农家饭,体验乡村生活。村民们通过自产自销茶叶和开设茶馆来获得经济收益,但是由于缺乏相应机制的管束,村民之间展开了对公共资源的无序争夺和使用,给这个原本基础设施条件就相当薄弱的自然村落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污水随处排放,车辆随处停放,垃圾遍地;由于缺乏规划,建筑风格也呈现杂乱无章的局面,各种欧式建筑遍地开花,违章建筑乱搭乱建,给这个原本乡土氛围浓郁的自然村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对龙井村进行整治更新显得十分必要。1:休闲硬环境的更新(1)基础设施的完善
休闲功能的体现首先要保证基础设施的健全与完善。以道路为例,它起到组织休闲空间的作用,同时本身又是休闲空间的作用组成部分。在基础设施方面,整治更新工程将龙井村的水网纳入了城市自来水管网系统中,使人居用水质量得到了保证。对产生的污水、废水,有条件的纳入城市污水管网,不具备条件的就地处理达标后排人溪涧。垃圾集中收集,统一外运处理。各类管线尽可能做入地处理,不能入地的以植物遮挡。完成了人行道、停车场等石板铺装11000 m2,新铺沥青路1.5 km,新建石坎4300 m3,新建桥梁29座,新建滚水坝22座。基础设施的完善极大地改善了龙井村的生活环境,为其休闲功能的体现提供了基本保障。
(2)建筑立面的整饬
杂乱的建筑立面容易让游客产生糟糕的第一印象,破坏休闲度假的美好心情。村落的整体形象反映了村落的地域文化,龙井村作为西湖山地自然村落,恢复其自然村落的山居风貌显得十分重要。在龙井村的整治更新中,通过对建筑风格的统一、建筑色彩的统一,营造出了清新雅致的品茶氛围。对于特色老房子进行保护并加以修缮,还其本来面貌,以体现村落的历史文化。民居立面整饬的主要措施有:山墙加坡檐;f-j窗换成木窗木门或传统花式门 窗;屋顶改成悬山,屋面改成小青瓦;外墙面以白色为基调,西洋式栏杆换成中式木栏杆等。在整治中总共完成农居立面整治145户,共计建筑面积20336 m2;完成了龙井村委、龙井御茶室、龙井菜馆、龙井水厂等集体公房的立面整治。整治后的龙井村面貌焕然一新,体现出了山居人家浓郁的乡土氛围。(3)空间形态的整合
龙井村的整治更新对散乱的休闲空间进行了组织,通过将各个要素的重整从而构建出了全新的空间环境。在自然山景方面,通过对山水环境的梳理、周边环境的整治以及特色植物景观的塑造,拓展了游赏空间,同时也显现出了山林野趣。在建筑空间方面,拆除了覆盖在溪流上的水泥混凝土盖板、路面,以简朴的石板桥沟通两岸交通,从而再现了龙井一带“溯流而上,择水而居”的闲适生活意境。整治更新工程恢复了龙井村龙眼、小龙井、龙井村御茶室、十里锒铛、凤簧岭等新景点,新建石牌坊和木牌坊各1座。休闲空间首先是物质空间,具有多样性、差异性和独特性的空间环境可以吸引不同的游客,从而提升了休闲旅游的品质。2休闲软环境的更新(1)茶文化的挖掘
龙井村作为龙井茶的原产地之一,承载着龙井茶的演化史。茶文化是龙井村休闲旅游的灵魂所在,为了能更好地适应旅游的发展,未来龙井村的发展更强调了茶文化的挖掘、营销和普及,通过记录与茶文化有关的“历史碎片”,挖掘茶文化的旅游产品,从而更好地体现龙井村的茶文化特色。在休闲理念的引领下,鼓励茶农开设农家特色旅馆,提供特色茶膳,并利用现有资源开设部分茶吧、农家茶楼、茶艺表演活动,从而更好地繁荣夜间旅游市场,吸引过夜游客停留,以体现龙井村休闲旅游的全时性。(2)舒适心理环境的营造
对于游客来说,龙井村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舒适与否决定了游客心理的舒适程度。龙井村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品质,所以在自然环境层面可以给游客带来舒适的休闲体验。在人工环境层面,通过对龙井村松散、自在的环境的整合与组织,使建筑与环境共同构成具有显著特性的统一整体,让游客获得了良好的休闲心理环境。在社会环境层面,通过对茶农开设茶楼茶馆的监督与管理,通过对其保持朴实茶乡风情的教育与引导,从而保证游客拥有舒适的休闲体验,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完成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发达的工业国的跨越 ,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提升 ,我国正在努力推进城镇化 ,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农村污染治理体系尚未建立 ,环境污染不仅将迅速“小污”变“大污”,而且已经“小污”成“大害”,给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中国农村有 3 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 ,1 5 亿亩耕地遭到污染。
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造成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我国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大 ,利用率低 ,污染严重。化肥的低利用、高流失率 ,不仅导致农田污染 ,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这两类污染在很多地区还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 ,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同时因为大棚农业的普及 ,地膜施用量大 ,回收率低 ,对环境的污染也在加剧。由于地膜难以降解 ,不仅破坏了土壤的结构 , 造成农作物减产;而且在大风季节里随风飘扬 ,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二是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规模迅速扩大 ,但其 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未能跟上 ,加上农民的环境意识薄弱 ,生活垃圾、污水排放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农村生活污染对农民的生活环境及人群健康的威胁与日俱增 ,令人担忧。三是由于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 ,工业污染给农村环境、农业和农民均带来了较大的危害 ,污染形势十分严重。
(二)城市化使农村失去了乡土环境特色
城市化给自然生态和文化遗产带来了很多不可逆的破坏。在新农村建设中 ,很多地区盲目按照城市风格 ,对农民现有住宅进行拆迁、改造 ,对原来分散的村落进行盲目的合并 ,甚至出现了推山、砍树、填塘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破坏了农村的自然田园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 ,使农村失去了乡土环境特色。
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
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农村环境管理体系薄弱。由于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及其长久陋习的影响 , 加之缺乏必要的环卫设施随意处置垃圾、随意排放污水的现象非常普遍难以适应农村环境形势变化的需要。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导致污染治理不力。由于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导致了在环保领域也是如此 , 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 , 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 , 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 , 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 , 如排污费返还使用 , 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时征地低价或无偿、运行中免税免排污费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还可以申请用财政资金贷款贴息等。乡镇和村一级行政组织普遍财源不够 , 连应付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都不够 , 更难以建设污染治理基础设施。
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不和谐 , 矛盾越来越突出。许多地方只注重经济建设 ,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 甚至不惜牺牲生态环境谋求经济发展 , 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当前 , 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 主要体现在 : 生态环境退化与自然资源短缺导致的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 , 粗放型增长方式与有限的生态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 , 人民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与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矛盾 , 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与实际监管能力严重滞后的矛盾。
五、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措施
统筹城乡环境保护 , 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及基础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 , 我国将全面进入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 , 在环境保护上消除城乡差距、保障基本的环境公平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 , 要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和城市环保同等重要的地位 , 纳入全国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 , 并作为实施的重点 ,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必须抓紧制订《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并制订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及农药、化肥使用规程等相关标准、规定。以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 , 推广符合生态要求的施肥和施药技术。
政府要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管理体系 , 充实农村环保机构的力量 , 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 , 中央集中的排污费等专项资金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加大对乡镇企业污染治理力度 , 制止城市、工矿企业向农村排放 “三废”。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研究制定乡镇和村庄两级投入制度。
以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生态农业 , 达到农村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和谐。农业循环经济是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农业相关产业发展 , 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 , 以科 学技术为支撑 , 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良性循环。应用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做到产业间协调发展和产业内部的高效、清洁生产 , 延长农业及相关产业的产业链 , 建立合理的生产结构 , 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 , 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在广大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可以有效缓解生活用能 , 改善农村生产状况 , 防止环境污染 , 保持村容整洁。建立集约化畜禽养殖和生态农业的“种养平衡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 , 可以既实现对已有污染物的综合利用 , 也避免化肥、农药可能造成的污染。
建设和发展生态农业是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 ,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一项重要措施 , 也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应充分认识生态农业的公益性 , 在税收、银行贷款和产品标识等方面制定更优惠的专项扶持政策 , 以降低生态农业改造过程中的生产成本 , 提高生态农业产品的经济效益。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 促使农业产业化 , 使现代农业与生态型农业有机结合 , 达到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体系与农业经济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合理规划村镇建设和产业布局 , 严防新农村建设导致新一轮的生态破坏。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专门编制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 把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 , 统筹考虑农村的村镇布局 , 发展中心镇、中心村 , 萎缩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自然村 , 统筹考虑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 , 按照资源有效配置的理念 , 将交通、教育、医疗、环保等优先配置中心镇、中心村 , 要将环保基础设施和饮用水源建设等作为重要内容;要统筹考虑产业布局 , 按照既要发展又要保护的理念 , 合理布局特色产业区、规模养殖小区和保护小区 , 为各业持续发展提供空间。
当前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 是在新农村建设中 , 一些地方忽略生态环境保护 , 存在着“一刀切” 的错误倾向 , 把绿树掩映、小桥流水的农村建成了钢筋水泥的城市居民点 , 使农村失去了原有的生态优势。这种倾向必须防止和克服 , 绝不能让一些地方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破坏农村生态环境 , 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 , 加强村庄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
六、结语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Z〕.77.20076-4.[3]池静,崔凤军;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公地悲剧”研究--以杭州梅家坞、龙坞茶村、山沟沟景区为例[期刊论文]-旅游学刊 2006(07)[4]孙啸野“休闲城市”理念下杭州城市空间环境问题及其理论思考[学位论文] 2006 [5]李包相,沈济黄;城市近郊休闲空间整合的新理念--杭州“十里梅坞”休闲空间规划实践[期刊论文]-建筑学报2006(03)[6]国家统计局.《2006 中国统计年鉴》
[7]苏杨; 新农村建设应重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J〕.红旗 , 2006 ,(10): 16~18.[8]苏杨,马宙宙; 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2006 ,(2): 12~18.[9]陈国锋,张祝平;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浙江丽水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调查与思考
第二篇: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为载体促进农村文明建设
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为载体 促进农村文明建设
××市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以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真抓实干,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各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推动了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共同发展,全市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文明程度有了显著的提高。尤其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实施“双百万十”工程,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为载体,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培育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营造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氛围,开创了我市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一、建设生态文明村的基本做法和体会
(一)上下联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
1.实施“双百万十”创建工程,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薄弱点。它不仅影响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相对落后的生活方式和小农经济的思想观念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以提高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结合我市农村实际和特点,经过分析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双百万十”创建工程,即创建100个文明单位、100个生态文明村、10000个文明户、10条文明示范街活动。在农村则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作为载体,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全面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2.领导挂点,深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村建设。在市委的领导下,市精神文明委员会制订创建百个生态文明村活动方案,确定在三县一市以及郊区力争在3年内创建100个生态平衡、环境良好、秩序良好的生态文明村,使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连片发展的新格局,使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上一个新台阶。为了确保创建活动落到实处,成立××市创造生态文明村领导小组,由市副书记×××担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点,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制订和落实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具体措施,解决了具体问题,确保生态文明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市长×××多次到×县×××镇×××调研,与镇领导和村民一道研究建设方案,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副书记×××深入到×××市×××镇大和村,与村民一道研究建设生态文明村的规划问题,并现场拍板解决一些困难。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与×××县文镇新村挂点,帮助村解决建设生态文明村急需的部分资金和水泥等问题。副市长×××则与×××村五组挂点,协调各部门大力扶持该村搞好生态文明村建设。在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有力地推进了我市生态文明村建设。同时,市文明委多次组织召开县、镇文明办主任会议,了解情况,做好协调工作,并在×××市和×××县召开创建生态文明村现场交流会,交流情况,推广经验,使我市的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得到全面推开。
3.三级联动,调动各方积极性。在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市、县和镇三级联动机制。爱卫、卫生、水电、土地、建设、规划、教育、环保、能源、林业、农业等部门做到明确分工,挂点定村,明确目标和任务,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同时,各部门领导带队进村入户,抓规划、抓项目落实等,有力调动各方参与共建生态文明村的积极性。各部门按照各自的特点,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及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和扶持。如×××县免收城市建设配套费、耕地占用税等税费,金融部门实施贷款建房优惠政策等。在资金方面,市、县镇三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也给予支持,×××县政府拨款5万元,县建设局拨款2万元,县各单位支持资金15万元,镇政府支持3万元,市建设局支持水泥130吨,扶持挂村建设生态文明村。规划、环保、农业、卫生、水电等部门单位也通力合作,帮助创建村做好规划、生活环境卫生治理和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等工作。据统计,目前,市、县、镇三级各部门支持资金 万元,水泥 吨等物资支持我市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
(二)建设生态文明村,农村精神文明带来新变化
从去年4月开始,我市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全面启动至今,全市已初步建成 个生态文明村,新铺水泥路 米,新建沼气池 座,新建卫生厕所 座。基本上达到了创建标准。在生态文明村中基本实现道路水泥化,饮水洁净化,能源沼气化,村内环境绿化美化,村风民风文明化,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农村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1.以道路硬化,能源沼气化作为突破口,加大创建力度。在创建活动中,开始时,村民对建成生态文明村信心不足,往往看不到好处,因此创建热情不高。我们抓住了这一情况,以实施村道硬化和能源沼气化作为突破口,先抓示范村,以带动其他村的创建活动。在各级领导的挂点定村和各级部门支持下,×××县挂村、×××县×镇良村,×××市台村、×××县连村、郊区新村5组等10多个村作为创建示范村。由各县(市)、区、镇领导组织人员到示范村,深入了解,观农家厕,闻猪栏“味”,踏泥泞路,体农家难。面对面倾听农~见。帮助农民做好规划,筹建创建项目,落实具体任务,解决资金、用地、技术以及政策优惠等问题。×××县挂村修建了一条主干村道宽8米,巷道4米宽,长880米的水泥路。×××县江镇良村修建了一条长2.3公里的主干水泥道路,水泥路通到各家各户,建成沼气池45座。郊区新村修建了一条长近3公里,宽10多米的水泥路,家家户户出门就能踏上水泥路,其中5组村民家家用上沼气。在示范村的带动下,各村也纷纷加快了创建力度,×××县江镇在良村的带动下,也掀起了修建水泥村道和沼气池的热潮,权村、大山村、大水村修建了水泥路,大洲村修建了一条环洲水泥路,建成了11个水泥码头,同时,修建沼气池,煮饭、冲凉用上了沼气。据镇政府统计,全镇各村共修建水泥路32公里,建沼气池2780多座。目前,在我市各县(市)区的家村正掀起了创建生态文明村新一轮热潮,从原来确定创建100个生态文明村增加到105个目标。已建成的生态文明村村道和巷道基本上修建或铺设了水泥路面,家家户户建起了沼气池和打水井,饮上洁净的井水或山泉水,实现了水、电、路三通。配合改厕,新建住房在村内修建了排水系统,改变了过去卫生赃、乱、臭的现象。许多村建成了文化活动室、球场、村头花园。电视电话进村入户。在改善生活环境的同时,各村根据各自的特点,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有的村以发展水果种植为主,有的以发展养殖为主,充分利用沼渣沼液发展生态农业致富。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使农村的社会经济文化发生可喜的变化,村民的文明程度有较大的提高。
2.农村面貌新变化。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载体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给农村带来了可喜的新变化。一是村容村貌发生新变化。在创建前,在村内看到的是赃、乱,牛粪猪粪鸡屎遍地,污水随处流,闻到的是猪栏和厕所的臭味。创建后,道路宽阔洁净,村内绿树成荫,果树飘香,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三层五层错落有致。村中公园有凉亭小息,并建有单杠、秋千等健身场所,有些村建成了水泥篮球。在村民家中,家家户户用上沼气炉和沼气热水器,既节约能源又干净卫生。如×××市容镇和村,呈现在人们面前是一座漂亮的山庄,内有游泳池、篮球场、冲浪池、花园和鱼池等。×××县良村,村头建起了一座标准的篮球场,村中周围荔枝树花蕊飘香,一条平坦的水泥路通向各家各户,一座座沼气池整齐建在村边,同时建成了完整的排水系统。村中建起2-5层不等的新房,外墙装饰漂亮的墙砖,家中打制水井和抽水管道,屋内建有卫生系统,沼气炉和沼气热水器。村容村貌发生根本的变化。二是村风民风出现可喜变化。在创建生态文明村前,由于缺乏高尚的文化娱乐活动,赌博现象时有出现,封建迷信思想较为严重,建庙搞迷信活动大有市场。创建生态文明村后,制订村规民约,经常进行法制教育,法制观念和意识有较大的提高,村民的整体文明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良村以前民风骠旱,赌博、偷窃、迷信活动常有出现。创建后,赌博、偷窃现象没有了,甚至喝酒时行拳的现象也少了。村民办白事时,也没有大操大办,更不会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关心集体,相互帮助在村中已蔚然成风。良村郑组长,以人工1000多元把几个困难村民请来种植蘑菇,使他们既学到种植技术又增加了收入。许多村成立篮球队,与邻村举行比赛,在节日期间参加县、镇举办的各种体育比赛。三是思想观念发生可喜变化。在创建活动中,村民得到实惠,使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已悄悄地发生变化,尤其是改变了过去的小农经济的意识,逐步树立起开放的意识和市场经济的意识,村民文明意识也得到提高,增强了村民的集体观念和凝聚力。如在修建村道时,需占用到的屋地或房屋,村民能以集体利益为重,自动拆除,也不需要补偿。修建集体项目全部由村民义务投工,在资金方面,大家踊跃集资,有些困难村民,较富裕的村民主动借款。在修建沼气池中,能互相帮助,共同修建。村民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了新的认识,着重发展绿色食品,利用沼液沼渣作为肥料种植蔬菜、瓜果,建立生态农业。×××县良村发展蘑菇种植和荔枝种植,同时发挥靠近圩镇优势,大力栽种绿色蔬菜,目前已发挥效益,一些单位、酒店已专程到村内定购蔬菜,而且价格比其他蔬菜高出2-3角钱,去年17户种植的蘑菇每户收入达4000-5000元,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江镇大山头村和郊区新村等则发展种桑养蚕业。生态文明村建设,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增加了收入,农民对建设生态文明村的自觉性不断提高,热情更加高涨,村与村之间出现了你追我赶的争创热潮。如×××镇二叉、三叉两村,提出了各自的创建招数,大摆创建“擂台”。四是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党群、干群关系融洽了,干部自觉深入农村基层,察民情、体~,解民忧,真真正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农民也自觉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三提五统”自觉上交,过去“天下第一难事”的计生工作好做了,村民自觉执行计生政策,结扎率达100%,超生现象也没有了,个别村民自愿只生一个小孩。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城乡互动,促进全市人民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
一是大力宣传,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互动发展的局面。在开展“双百万十”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中,通过×××日报、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情况进行大力的广泛的宣传报道,各县(市)、镇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宣传创建活动的典型。同时召开创建活动经验座谈会,组织人员到农村参观学习,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相互促进,互动发展。城镇单位和居民在感受到农村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的热情,深受鼓舞,也加大了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小区的活动,投入资金建设文化娱乐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如×××花园小区,经常组织住户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和文艺比赛等,活跃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二是城市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创建精神文明活动中,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也出钱出物或从技术上为农村生态文明村建设出力。有些单位送书送技术,为农民送上精神食粮,有些单位送去水泥,厕所瓷盘等物资。在全市文明单位中开展“工农手拉手,文明单位助农友”活动,文明单位积极从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有些单位与农村结成对子开展共建活动,出现了军民共建、村镇共建、城村共建等创建形式。
(三)一点体会
1.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突破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能事半功倍。在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中,首先确立了真真正正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利益的创建新思路。因此,从修路、改水、改厕、建沼气池等作为创建突破口,使农民能得到实惠,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深得农民欢迎,农民对创建活动热情高涨。因此,以为农民办实事好事的形式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适应了当前梧州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适应了农民渴望文明,追求新生活水平需要;适应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自身发展的需要;适应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极具生命力。农民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甚至能牺牲个人的一些利益,自筹资金,积极义务投工,毫无怨言。
2.政府重视,积极引导,把创建活动变为群众性活动。在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中,政府给予高度的重视,市领导挂点定村,带队深入农村调研,解决困难。并把创建任务具体分解、量化和落实到有关部门、单位,实行目标责任制。从政策上,资金上,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和扶持,同时,做好分类指导,积极引导农民身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如召开村民会议,讨论和制订创建方案和规划,通过讨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使创建活动变成群众性的活动,发挥村民自身的积极性,把政府的要求,变为农民的愿望和自觉行动。目前,需要更积极的引导,在农村中全面铺开,扩大创建范围,从整体上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
3.依靠农民,发挥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农民是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的主体,因此,只有依靠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自身积极性和作用,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推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第三篇: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为载体 促进农村文明建设
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为载体 促进农村文明建设
××市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以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真抓实干,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各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推动了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共同发展,全市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文明程度有了显著的提高。尤其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实施“双百万十”工程,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为载体,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培育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营造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氛围,开创了我市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一、建设生态文明村的基本做法和体会
(一)上下联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
1.实施“双百万十”创建工程,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薄弱点。它不仅影响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相对落后的生活方式和小农经济的思想观念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以提高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结合我市农村实际和特点,经过分析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双百万十”创建工程,即创建100个文明单位、100个生态文明村、10000个文明户、10条文明示范街活动。在农村则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作为载体,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全面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2.领导挂点,深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村建设。在市委的领导下,市精神文明委员会制订创建百个生态文明村活动方案,确定在三县一市以及郊区力争在3年内创建100个生态平衡、环境良好、秩序良好的生态文明村,使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连片发展的新格局,使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上一个新台阶。为了确保创建活动落到实处,成立××市创造生态文明村领导小组,由市副书记×××担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点,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制订和落实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具体措施,解决了具体问题,确保生态文明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市长×××多次到×县×××镇×××调研,与镇领导和村民一道研究建设方案,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副书记×××深入到×××市×××镇大和村,与村民一道研究建设生态文明村的规划问题,并现场拍板解决一些困难。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与×××县文镇新村挂点,帮助村解决建设生态文明村急需的部分资金和水泥等问题。副市长×××则与×××村五组挂点,协调各部门大力扶持该村搞好生态文明村建设。在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有力地推进了我市生态文明村建设。同时,市文明委多次组织召开县、镇文明办主任会议,了解情况,做好协调工作,并在×××市和×××县召开创建生态文明村现场交流会,交流情况,推广经验,使我市的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得到全面推开。
3.三级联动,调动各方积极性。在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市、县和镇三级联动机制。爱卫、卫生、水电、土地、建设、规划、教育、环保、能源、林业、农业等部门做到明确分工,挂点定村,明确目标和任务,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同时,各部门领导带队进村入户,抓规划、抓项目落实等,有力调动各方参与共建生态文明村的积极性。各部门按照各自的特点,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及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和扶持。如×××县免收城市建设配套费、耕地占用税等税费,金融部门实施贷款建房优惠政策等。在资金方面,市、县镇三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也给予支持,×××县政府拨款5万元,县建设局拨款2万元,县各单位支持资金15万元,镇政府支持3万元,市建设局支持水泥130吨,扶持挂村建设生态文明村。规划、环保、农业、卫生、水电等部门单位也通力合作,帮助创建村做好规划、生活环境卫生治理和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等工作。据统计,目前,市、县、镇三级各部门支持资金 万元,水泥 吨等物资支持我市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
(二)建设生态文明村,农村精神文明带来新变化
从去年4月开始,我市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全面启动至今,全市已初步建成 个生态文明村,新铺水泥路 米,新建沼气池 座,新建卫生厕所 座。基本上达到了创建标准。在生态文明村中基本实现道路水泥化,饮水洁净化,能源沼气化,村内环境绿化美化,村风民风文明化,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农村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1.以道路硬化,能源沼气化作为突破口,加大创建力度。在创建活动中,开始时,村民对建成生态文明村信心不足,往往看不到好处,因此创建热情不高。我们抓住了这一情况,以实施村道硬化和能源沼气化作为突破口,先抓示范村,以带动其他村的创建活动。在各级领导的挂点定村和各级部门支持下,×××县挂村、×××县×镇良村,×××市台村、×××县连村、郊区新村5组等10多个村作为创建示范村。由各县(市)、区、镇领导组织人员到示范村,深入了解,观农家厕,闻猪栏“味”,踏泥泞路,体农家难。面对面倾听农民意见。帮助农民做好规划,筹建创建项目,落实具体任务,解决资金、用地、技术以及政策优惠等问题。×××县挂村修建了一条主干村道宽8米,巷道4米宽,长880米的水泥路。×××县江镇良村修建了一条长2.3公里的主干水泥道路,水泥路通到各家各户,建成沼气池45座。郊区新村修建了一条长
第四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陕西华秦水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文章汇总
陕西华秦 2018/6/26
美丽乡村发展战略、中央政策、生活污染处理方案等
收录文章标题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两会观察丨携手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 3.全球首份国别美丽生态指数评价结果出炉
4.重磅!中央明确乡村振兴时间表,未来农村将发生这10件大事
5.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 6.特色小镇土地一级开发模式及盈利模式 7.案例: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实例借鉴两则
8.四部门发文整治垃圾围村:2020年基本遏制垃圾向农村转移 9.“垃圾包围农村” 农村垃圾处理前景广阔 10.11.12.13.水污染防治攻坚路线图密集出炉 黑臭水体、劣V类水,是什么水质级别? 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运作模式探讨
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存在问题、政策支持、技术路线、项目运作问题与模式探讨
第五篇: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以武汉为例)
生态文明建设之我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这在以前提出的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生态建设。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他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十八大的成功召开以及中国梦的顺利推行,说明当今的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就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走可持续发展路线,不能再以牺牲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要谨慎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发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发展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反过来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最后受害的还是人类。根据长江日报通讯报道,2013年1月12日,雾霾锁武汉,城区许多地方全天都是灰蒙蒙的。在环保部公布的报告中,武汉空气污染指数排位全国第10。12日上午9时许,汉口江滩能见度不足10米。浓浓的大雾加剧了霾的浓度。环境监测报告,武汉已连续3天空气污染程度达到最高等级的严重污染。从4日起,受持续多云少风无雨天气的影响,武汉空气污染指数持续走高,从52飙升至359。其中,10日污染指数为359,11日为326,均属于严重污染等级,在空气质量新国标中位列污染最重级别。12日20时,武汉9个空气质量监测点中,吴家山污染指数为431(最近24小时污染指数)、汉口花桥
423、青山钢花388、汉口江滩341、汉阳月湖359、武昌紫阳站
326、东湖梨园278、东湖高新264、沌口新区251。最低的污染指数都超过重度污染。而首要污染物则全部是PM2.5。
雾霾天气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我们可以看到。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还是空气受到污染导致自然环境的失衡。这些被污染的气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长期吸入易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气溶胶颗粒凝聚后悬浮在空中,还会造成人视程障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这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有重大影响。十八大报告中增加了生态建设这一内容,就说明了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为了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健康,为了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早日建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首先,从国家角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要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相关制度和宏观调配政策必不可少。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使得五种建设相得益彰、共同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可以把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新型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制定并实行资源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督体系,用严格的制度从上至下地规范人们的行为。从上到下严格遵守相关法纪,明确目标和责任,同时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法分子。
第三,积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工作,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马克思曾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如果每一个公民都能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都能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保护自然,那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的实现指日可待。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除了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也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除了国家的政策和号召,我们还应该从自身做起,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第一,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增强自身的道德文化素质。现代化的社会,电视网络都报道了很多商家使用地沟油,过期肉等产品,我们常常听到人们评价那些商家没有道德,没良心。这些不良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更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每个人都有高素质和公德心,那么这样的事情也不会层出不穷了。我们的社会也会多一些信任,多一些和谐。
第二,我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和自然和谐相处。我们要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不管是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有生态意识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比如说尽量不要使用一次性碗筷和塑料袋。
在我国面临着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之际,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就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有义务去为生态平衡呐喊,响应党的号召,贯彻落实十八大的精神,增强生态文明的意识,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