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兹华斯生态自然观———以《咏水仙》为例
华兹华斯生态自然观
———以《咏水仙》为例
今天我们主要是通过华兹华斯的诗歌代表作《咏水仙》来探究华兹华斯的生态自然观,先请大家欣赏这首优美的自然颂歌《咏水仙》!
(放诗歌朗诵,ppt上中英文双语分左右两栏展示)
全诗从总体上看,诗人以自上而下的视觉,以动静结合的笔法,描绘了水仙之美,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以青山碧湖为背景,以金色水仙为主体,对比强烈、动静结合的山水画。诗人在自然景物影响之下产生的强烈的感情激流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呈现出来的。
诗人借诗歌所表达的正是他自己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个体的真实的思想、感情、经历、认识等。所以,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把这里的“我”看作诗人华兹华斯本人。这是“主人公”类型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此时的诗人、诗中的叙述者、诗中的“主人公”和诗外的读者四位一体,进入诗的状态,感受诗的韵致。
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华兹华斯通过《咏水仙》向我们传达的内心深处对自然神力的悸动和震撼。
1、对自然的崇拜和赞美
诗作的开篇诗人就以孤云设喻,勾勒了一幅随风嬉舞的水仙的动人风景,当大片的水仙花突然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诗人的欢喜之情溢于言表。“遍染出满地金黄”,初春之时,万物复苏,这充满了活力的蓬勃绽放的水仙无疑就成了孤傲的诗人自由纯粹的灵魂和精神的象征。
华兹华斯在第二与第三节中,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造了一个鲜明的意象水仙。我们随着诗人的视野看到了“金色的水仙”,“
摇曳的花枝随风飘荡”,看到它们“不绝如缕似银河的星斗,隐约闪烁出一片光芒” “颔首嬉戏,浪舞轻妆”,看到它们同粼粼的波光一同起舞。所有的这一切显得那么的生机盎然,怎能不叫我们随同诗人一起“满心欢喜”!
第四节描写了诗人在这自然美景的影响下,激情澎湃而出。曾经为诗人排遣寂寞的水仙花,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他的记忆中越飘越远,而总是与他相随,总能在他落寞时让他快乐。
可以说,全诗滥觞于一种对于纯洁优美的自然的歌颂和崇拜,华兹华斯毫不吝啬对于水仙的赞美之词,他的笔下绽放出一片随灵魂而飘动的自然。
与同时代德尔任何作家相比,华兹华斯是更乐于写大自然的,他写的这方面的诗,既是他诗歌中最有造诣的部分,在英国的同类诗歌中也是获得最高成就的,他一生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在他出生地所在的湖区度过的,他的诗歌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直观的描绘那里的自然风貌。无怪乎艺术评论家罗斯金称他为那个时代英国诗坛上的“风景画家”。正如他自己比喻的,华兹华斯像一架风一吹就会响起和谐乐音的竖琴,对周围的世界感觉极为灵敏,自然界中的千姿百态都逃不过他的身影,而他的观察力又颇不寻常,它不仅能从最平凡的事务中清楚地看到美,而且往往能透过表面,找出事物的内在含义。然后,在真实而准确的把这种美描绘出来的同时,又使之带有不寻常的色彩。
让我们通过几首同主题的诗歌来深入了解华兹华斯的风格—— 《致蝴蝶》:
我整整半个钟头看着你, 你在那朵黄花上歇息,小小的蝶儿,我真的不知你 是在安睡还是把花蜜吮吸? 纹丝不动,即便冰封的海洋 亦不过如此凝然静止!尔后轻风吹来 唤起欢乐的期待,你又出没在绿色的树海。
《致杜鹃》:
杜鹃哪!你这受祝福的鸟!
你使世界起了变化,她像是成了缥缈的仙岛,成了配得上你的家。
《致雏菊》:
你漫游在广阔的世界里,没有骄气和犹疑妨碍你,不管是否有谁向你致意,总是那么乐意和高兴,驯服的听从机遇的吩咐,尽管受过各种各样的苦,你把自己使徒般的任务,在安宁平静中完成。
可见,不管是舞步欢畅的水仙、纹丝不动的蝴蝶、备受祝福的杜鹃还是顺从平静的雏菊,诗人都毫无保留、热情洋溢地流露出心底对这一切强烈的赞美之意,如此自然而然,如此浑然天成···
2、自然对心灵的救赎和对精神的慰藉
诗人开始以孤独流云自比,既点明了他高傲的性格,又暗示了他一片忧郁孤寂的心情。可当一簇簇水仙进入诗人的眼帘,整个诗作就洋溢着欢欣,激动的情绪,和最开始诗作的情绪完全不同;因为,孤傲的诗人发现了一大片金色的自由自在生长的水仙,它们欢快地遍地开放。以水仙为代表的为诗人所崇尚的不被现代工业文明浸染的质朴自然之美被诗人神奇的笔描写得淋漓尽致。在诗人看来,这种自然之美可以丰富人的情感、净化人的思想,构筑人类灵魂的激情,可以一扫都市生活的喧嚣浮华、世故无情。于是,在大自然中,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救赎、精神找寻到了慰藉。“多少次,每当我卧榻独处,无端的思绪里慵倦迷茫,这景象便会如返照的回光,送轻温抚慰我寂寞的心房。我的灵魂于是又注满了,伴水仙同乐舞步飞扬。”这最后一节诗表明这种自然的力量在长时间内都不会消退,成为诗人心中永恒的安慰。
华兹华斯自然观概括为一句话:自然是神性、理性和人性的结合,这也是他诗学理论的基础。
在华兹华斯那里,自然主要是指“与城市相对的乡村,在城市生活中,人们忘记了他们生活所依赖的土地,他们已经不再真正认识它,他们记得田地和森林的一般外貌,但不记得自然生活的细节,不记得那些微笑的、清醒的、光荣的和可怕的景象的不同变化”。城市的生活与现代的文明已使人丧失了对自然的敏感,以至于大多数人说不出各种森林里的树木和牧场上的花卉的名称,不知道云彩疾急飘过,薄雾从山上升起,牛群羊群的动作对天气变化预示着什么。华兹华斯却依然珍藏着一颗感应自然的灵敏之心,并在孤独的生活境遇中养成了与大自然交流的习惯,自然成了滋养他心灵成长的温床,自然也是他精神与情感的寄托与归宿。他对自然的无限崇拜之情,达到了宗教化的程度,因而有人称他的这种感情为“宗教化的自然之爱”(religious love of nature)。而在这背后,寄寓着华兹华斯对纯真人性的沉思与追寻。
在华兹华斯的自然观中,自然是神性、理性和人性的结合;儿童是成人(人类)重返自然的中介;自然是拯救人类社会的良药。人在幼年时期对自然感受比较敏感,是世界上欢乐和美的集中体现,因为婴儿直接来自创造了大自然的造物主,带有对生前那个世界的回忆。按照他的说法,人在童年时与自然界、造物主之间所具有的这种亲密关系,员应贯穿于人的一生,使人的整个一生崇高而又幸福,然而社会生活和反自然的城市生活却在剥夺和扭曲人的天性,因此只有返回自然,去过简朴的生活,才能使人免除各种不幸。不仅如此,它还感到人在童年时的天然本能和欢乐是人间正正的幸福,而一切人为的欢乐很快就会使人厌倦。
华兹华斯显然不接纳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认为这种所谓的文明使人迷失了自我,他认为“城市生活及其烦嚣已经使人忘却自然,人也已经因此受到惩罚;无尽无休的社会交往消磨了人的精力和才能,损害了人心感受淳朴印象的灵敏性”。他在与柯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的序言中,明确表示了他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厌恶,认为只有远离工业文明的乡村才是纯洁和富有诗意的,他说,乡村人“交际的范围狭小而又没有变化,很少受到上流社会虚荣心的影响,他们表达感情和看法单纯而不矫揉造作”。所以,这些乡村人就是处于自然状态的人,因而是人性不被异化的人。因此,诗歌应当描写那些处于自然状态的“事件”与“情节”,“诗的主要目的”,是表达“单纯状态之下”的人的“基本情感”。华兹华斯高度肯定远离城市喧嚣的乡间生活与自然风光,并将其作为诗歌描写的主要对象。他的诗歌大量描写田园生活和抒发对自然风光赞美之情,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以此与工业文明形成对照甚至对抗,更深一层的是借此寻找并讴歌“单纯状态之下”的人的“基本情感”,也即未被异化状态的纯净的人性。华兹华斯可以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卢梭主义”者。
华兹华斯总是怀揣着一颗纯真的童心,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沉思、静听,等待着捕捉纯然的人性之美。他的代表作《致布谷鸟》传达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而独特的感受,给人们描摹了人与自然亲和交融的似真如梦的佳境:阳春三月,山谷幽幽,绿枝掩映,芳草蒌蒌,布谷鸟的叫声隐隐地从绿树丛中飘然而至,悠悠回荡在融融的阳光下寂静的山涧。诗人没去描写那有形的布谷鸟,而是沉醉于如梦的幻景去追寻飘忽不定的鸟鸣。正是这无形的和灵化了的鸟鸣,给人们编织了一个“如梦年华的童话”,让人回忆起金色的童年岁月。华兹华斯希望人永远保留着童年的天性。他尊崇儿童,显然与尊崇自然相通,而尊崇自然又与尊崇天然纯真的人性相通。按基督教的说法,人类原本生活在伊甸园中,那时,园中的一切都未受文明的熏染,生活于其中的人也就像儿童一样保存着天然本性。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意味着文明人类的开端和人性的“堕落”,所以,上帝把人类的祖先赶出了伊甸园,伊甸园永远成了人类可望而不可归的家园。伊甸园是与人类文明相对的自然状态,或者说是人类追寻的自然人性的理想国。华兹华斯认为:“人在出生之前就有灵魂存在,而且是天国中领受上帝的圣恩,对于人来说,那是一种至圣完美的‘前存在’,那里才是人类永恒的家园。”既然只有上帝所在的世界才是至圣完美的“自然”的世界,那么,刚刚接受上帝的圣恩来到人间,纯然的天性尚未被成年人类的文明所改变,因而,在追寻人的自然天性的意义上,儿童无疑更贴近于上帝,更贴近于自然,儿童便是自然的对等物,天然人性的象征。无怪乎,在他的诗歌中,如此频繁地出现了儿童的形象以及对儿童的讴歌。《致布谷鸟》通过鸟的啼鸣勾起人们对金色童年的回忆,人们在心府悠悠再现往昔金色的岁月的同时,顿然也如处身于如梦的幻境,心灵得以净化,情感之泉怦然开启,汩汩而出的是天然人性之清流,在超然俗世、人性回归的意义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诗人描绘的如梦的幻景,不只是“如梦年华的童话”,而且是上帝之神光普照的伊甸园。在此,人性自然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然而,这毕竟是一个“伊甸园式”的家园,是可望而不可归的,因而,诗的字里行间又透出了一缕缕淡淡的哀怨与忧伤。那是来自诗人沉积于心腑的关于文明与现实之思的无奈,那里透出了追寻自然人性的艰辛。然而,“金色的岁月”毕竟伴随那份清澈的情感珍藏在心府,那是“一种爱,一种希望,永不可见,但仍被追求”。天然人性的伊甸园显然永不可及,但它永远是人们尊崇与追求的精神家园。
这里,我们也通过华兹华斯的另外两首诗印证其生态自然观—— 《序曲》:
呵,轻风带来了祝福 它轻轻拂着我的脸,像是特意从绿野的蓝天,给我送来了喜悦。
何用问它来意!
这风来得及时,令我十分感激。
我刚逃出了,曾经长期困居的庞大城市,把抑郁换成了今天的自由,自由的像小鸟,到处为家。
什么房舍将我接待?
什么溪谷将我收容?
在什么树下成家?
什么清澈的溪流将低吟,用它的潺潺给我催眠?
整个大地在等着我。<夜思> 在赞美月亮的同时说:
我们任性的人类却大不相同,万千的人虽很幸运,很富有,心中却不快,脚步很沉重,慢慢走自己的路,这些不知感恩的人,整年里,脸上都没有笑意。
回到《咏水仙》,我们就不难知道,诗中通过对水仙花“随风嬉舞,随**荡”,“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以及“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等大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一幅大自然恬淡快乐的画面。以水仙花为代表的大自然的欢快、美好、淡泊和充实,恰恰是丑恶社会所不具有的,从而暗喻了他对城市文明说带来的丑恶现实的否定。其次,诗作也展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理想,寻找安慰,寻找人性最后归宿的情怀。
3、天人合一的不懈追求
初春之时,万物复苏,水仙花象征了诗人生命的复苏。只有融合到自然环境中,诗人那被现代工业社会压抑的人性和生命才能复苏。华兹华斯接连使用对个意象:湖畔,树下,银河,星星,海湾。这些意象就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和前面出现的诗人,山谷和浮云共同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美好画卷,有像一章交响乐,既优美和谐,又仿佛无穷无尽没有休止符。
诗篇从一开始就带有极其强烈的个人意识,开篇就说“我宛若孤飞的流云,闲飘过峡谷山岗”。诗人是孤独的,在孤独中求索的诗人其实渴望有人相伴与人交流。他想和旅伴一起分享他旅途中的种种感受和发现。水仙花被世人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它们既象征了诗人和自然融为一体后获得的新生命,又被人性化,象征了诗人在城市中苦苦寻觅不到转而在自然中所找到的“自然人”旅伴。与自然人的交流让他欣喜若狂,让他忘记作为一个孤独者的寂寞。诗人在脑海中一遍遍的重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与水仙花对话交流的快乐。诗情画意真正进入了他的生命。虽然现实中人类的精神状态令她忧心忡忡,他是他作为个体的精神却达到了这种诗意栖居的状态。在这种理想的精神状态中,他也看到了人类和自然消除对立,人与人之间冲破隔阂的希望。所以他的心中各有重新充满了欢乐。
正如华兹华斯自己所说的那样,一切好的诗歌都是强烈情感的流露。诗人在诗中与大自然交流、对话、沟通,与自然和谐相处,感到无比的欣喜,天赋受到灵感的启迪,进入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忘我境界。“我只是凝望,凝望,却未曾想到,这美景将于我价值无双!—— ”诗人在此用破折号把我们的注意引向最后一节,得出财宝价值的真正含义,当诗人一个人心中茫然或默默沉思时,水仙在脑海中闪现时所带来的极大的幸福,孤独中永远的福祉,这里与第一节遥相呼应——我 已不必 像云一样孤独和漫游 而是伴水仙同乐共舞,这就是自然带来的极乐世界。
诗句字里行间不仅饱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赞美和眷顾之情,更重要的事传神的表达了“我”的感受,“我”与在自然的关系。诗人飘转在自然之中,并不是对自然的征服,而是自然对他的承托和包容。自然不在人之外,人更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生存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就是天人合一。
华兹华斯的诗作,着力表现人与大自然在情感上的共鸣,既注意自然的可感性而着意捕捉细节,又注意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情感变化;既有宁静的沉思,又有丰富的想象力。诗作淳朴自然,风格清新,开创了英国乃至欧洲浪漫主义诗风。在水仙花这样的自然景物中,华兹华斯认为它们有着与他一样相近的精神和个性,个自然界都充满了不朽的宇宙精神。它与人真正的生活、真正的人生本质相通。“既有这快活的旅伴相依,诗人们怎能不心花怒放”的诗句,就深刻地体现了人的情感与大自然的精神之间的互动关系:谁的精神与自然的精神达成一致与和谐,谁就会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欢乐。诗人向人们发出了回到自然中去并与大自然精神沟通的呼唤。
以上三个观点是我们在阅读华兹华斯的诗歌时发现的他的写作主题,大家不禁要问,《咏水仙》是怎样把这三个主题统一起来的呢?
《咏水仙》整首诗洋溢着一种巨大的生命激情和愉悦之感,我们都能感受到诗人当时心灵的激荡。突然闯入视线的奇异的自然美景拯救了诗人苦闷抑郁的情绪,激发出诗人对美好生命的无限渴求,诗人被激发出的精神力量与这种伟大的自然景象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自然完成对精神救赎的同时诗人完成了天人的融合,这样的美妙感受在今后的时间里也持续影响着诗人,所以诗人涌起对自然的无限赞美和崇拜,深深陶醉于这种自然之美中。
第二篇:浪漫主义文学的两种形态——以郭沫若和华兹华斯为例
浪漫主义文学的两种形态——以郭沫若和华兹华斯
为例
何先慧
内容提要 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和中国现代诗人郭沫若为例,详细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态:华兹华斯的诗是朴素的,不追求新奇,不喜夸张,重视细节的真实,惯于写小人物和微贱的田园生活;而郭沫若的诗,气势如大江狂澜,情境离奇,把“奇人、奇事、奇境”推向极致,感情放纵到了扼杀诗真和诗美的地步。
关键词 浪漫主义 华兹华斯 郭沫若 唯能论
一
浪漫主义的特征表现为浪漫主义精神,即理想主义精神,特别侧重于主观情感的抒发。“人心是艺术的基础,就好像大地是自然的基础一样。”[1]P9正由于浪漫主义主要表现理想,因而它不像现实主义作品是对现实的反映,它更多是采用远离现实的神话传说、奇异故事等为表现对象,如中国的《西游记》和《聊斋志异》以及郭沫若的《女神》和《地球,我的母亲》,也如西方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以及高尔基的《伊则吉尔老婆子》。高尔基在这个作品里的主人公丹柯,在率领众人走出威胁生存的大森林时,火把熄灭之时,丹柯掏出自己的心,将其点亮以给人们照亮前进的道路,从而走出死亡之地。
所以,对于浪漫主义,大家认同了“奇人、奇事、奇境”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特征。这一点,在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与英美同类文学的比较中,更能显示出其鲜明的特色。
二
我们读英美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诸如惠特曼的《草叶集》,仅仅以草叶象征美国人民。正如诗人所说:“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宽广的地方和狭窄的地方都一样发芽”[2]P332。惠特曼的诗歌风格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有其相似之处,那就是崇高而朴素的风格。英国著名文艺批评家安诺德特别赞扬了华兹华斯的自然诗风即是“崇高而朴素的风格”,并据此认定,“我们将要承认他的地位,正如承认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地位一样;而且承认他的不只是我们自己就是全欧洲也都要承认他”[3]P201。
华兹华斯的诗是朴素的,不像浪漫主义惯用的主体无限扩张,气势如大江狂澜,情境离奇,环境特异,把想象、夸张的成分写到极致,像《西游记》和郭沫若的《女神》那样。华兹华斯反对追求“新奇”和“刺激”的题材,不喜夸张,而是选择普通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与情节,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做题材,诗歌中悲喜剧的主人公主要是下层人民,如个体的农民、破产的农户、流浪汉等。他惯于写小人物和小艺人,基本未出现过叱咤风云和一呼百应的英雄。他笔下有大量的夜莺、云雀、蝴蝶、小猫、小狗和小野鸽,他对这些物种似乎有一种特殊的爱好。他曾兴致勃勃地谈到过他的这种写作爱好:
“野鸽孵着自己悦耳的啼声”;
“„„我们通常叫野鸽作‘咕咕’,这个声音很像它原来的啼声。但是加上孵着这个比喻后,我们的想象力就使我们更能注意到野鸽一再柔和地啼叫,仿佛很喜欢倾听自己的声音,带着孵卵时所必然有的一种平静安闲的满足。”[4]P44 众所周知,浪漫主义的想象(如孙悟空这一形象)不求形似,不追求细节的真实,可谓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而华兹华斯正好与此相反,特别重视一切细节包括听觉和视觉的真实,正因了这种真实,他这个“孵着”的比拟传达出的想象实在是美妙极了。这当然源于诗人对自然的感受格外的敏锐而细腻,因而给我们以传神的美感和真实感。他写伟人,也同样是遵循现实的原则,而不是沉缅于奇人奇境的描写。譬如,他在《密尔顿,你应该„„》一诗中写道:
“密尔顿,你应该生活在这个时代/今日英国,多需要你那样的伟才/她已变成了一湾泥淖,一泓死水/祭坛、刀剑、文明风俗和豪门巨富/已保不住英国人往昔的/得天独厚的内向的幸福/啊,请回来使用我们从自私中奋起/给我们以道德风范、自由和伟力/„„”[5]P200 作品少有浪漫主义特征的诗人为何又冠以“浪漫主义诗人”呢?这源于18世纪中后期英国感伤主义文学和法国以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文学,强调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世界的表现。而这时的英国是欧洲最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由于英政府的日趋残暴,社会矛盾和弊病已暴露无遗,而人民的自由思想和反抗精神正普遍高涨。因此,歌颂自由,反对压迫,解放个性,崇尚感情这股文艺思潮,便促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华兹华斯一开始便是这股文学思潮的代表和弄潮儿,但他的诗歌最具魅力的品质则是充溢着的作者真诚的内心情感,真实地、逼真地表现自然,精细地描写生活,即不要夸张,也不要强调,只要事实。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华兹华斯从青年时代起,一直在目睹和审视法国的“革命”。在拿破仑执政后,他以诗抨击拿破仑的专制性革命。他认为,革命的结果是新暴君代替了旧暴君,人民仍然遭受苦难。既然革命不能给人民带来自由和幸福,那就从别处去寻找这失去的理想,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了远离暴力流血的恬静的田园风光,转向能够给人带来希望和启迪的美丽大自然。从这时开始,他全身心执迷于英格兰西北湖区温柔秀丽的牧歌式的田园生活,以及夕阳明月、黎明薄暮;山川、田野、瀑布、野鸽、野葡萄;春天的杜鹃,高天的云雀,娇小的蝴蝶,无不引起诗人极大的兴趣。
读华兹华斯的诗,我们偶尔会想:与其说他是浪漫主义诗人,还不如说他是大自然的诗人。但我们又不能说他脱离了浪漫主义,因为他对大自然的爱,是建立在“博爱、平等、自由”的思想理想基础上的。作为浪漫主义核心的理想在他身上是一以贯之的,只是在描写生活时他与另一些浪漫主义诗人有别罢了。
三
华兹华斯(1770—1850)和郭沫若(1892—1978)是中英两国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两人生活的时代虽然相距一百年左右,但他们面对的社会矛盾和思想诉求有其相似之处,都要求冲决长期以来的专制统治对人性和文化的束缚,都要求激活一切在陈规陋习下僵死了的生命力,都注重自我和精神自由,都热烈地讴歌和抒发一切属于个人的感觉和情怀。可以这样地说,是泰戈尔、歌德等人的作品,煽起了郭沫若热爱文艺的心火,是浪漫主义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的精神,使郭沫若“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6]P143。“五四”运动发生时,郭沫若虽远居日本,但他以本名和“夏社”(留日学生团体)的名义撰写文章在上海出版的《黑潮》杂志上发表,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行径。他这一爱国热情,紧接看在《匪徒颂》、《凤凰涅槃》、《炉中煤》等诗篇中燃烧起来。
郭沫若显然是一个激情和理想的革命派和浪漫派。他公开宣传称:“凡是革命家也都是浪漫派„„有理想、有热情、不满足现状而企图创造出更好的什么的,这种情况便是浪漫主义。”[7]P244郭沫若是属于那种最狂放的浪漫主义。《匪徒颂》共6节36行,感情奔放的惊叹号就有42个。再看《天狗》:“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我啃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经上飞跑。/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8]P191-192可谓灵感爆发,炽热的情感完全进入了迷狂状态,到了自我极端膨胀的地步。
郭沫若诗中的个性解放确实到了极致。他高唱“自我”之歌,热烈追求“自我发展”、“自我扩张”。凡是读过《女神》的人,谁能忘记那个“立在地球上放号”的歌者?谁能忘记那只不停地飞奔、狂叫、燃烧着的“天狗”?谁能忘记凤凰的自焚?这就是郭沫若的“个性解放”。他所需的“解放”是那么大胆,那么狂放,狂放得几近疯狂了。
四
郭沫若和华兹华斯诗歌中的个人情感与个性主义色彩显然迥然不同,这除了他们对浪漫主义本质的不同以外,还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郭氏反抗黑暗现实的强烈革命性,而华兹华斯“后期的政治思想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9]P132。我们不能以此来否定诗人,歌德、席勒在1793年后都对革命抱否定态度,但其光辉仍然不减。所以不减,乃是因为审美的现代性所否定的不是革命本身,而是它所蕴含的暴力和非人性因素。二是郭氏以“唯能论”的观点解释生命。这一点,在过去郭沫若的研究中从未言及。郭氏早期的《生命底文学》有如下论述:
一切物质皆有生命。无机物也有生命。一切生命都是Eneygy底交流。宇宙全体只是个Eneygy底交流。接着,郭沫若说明了文学与生命的关系:
Eneygy底的发展便是创造,便是广义的文学„„ Eneygy底发散在物如声、光、电热,在人如感情冲动、思想、意识。感情、冲动、思想、意识底纯真的表现便是狭义的生命的文学。[10]P62 这就是“唯能论”,郭氏以“唯能论”的观点解释生命,把“精神作用”说成“能底发散”,就根本混淆了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生命的本质属性也不是“唯能”,而在于物质运动。文学是精神现象,仅是第二性,社会生活即物质才是第一性的。郭氏把文学说成“能”的发散,如天狗凭借“能”穿越一切,这就把“能”看得高于一切,把精神现象与物质现象混同起来了。
五
对于个性、主观性的表现,是浪漫主义的重要环节,但是不能把内心的开端趋向极端而显得畸形。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曾感叹“德国的浪漫主义病院里收容了一些多么古怪的人物”[11]P8,甚至说它“从其源头来说就中了毒”[11]P12。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越来越对这种泛滥的情感渲泄抱有成见。浪漫主义诗歌倍受新批评的责难,艾略特是始作俑者,他竭力主张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我们所以持相似的看法,乃是觉得放纵的情感内容超出了客观物质形式本身的意义,是精神溢出了物质,理念压倒了形象,虽然也有时感到美,但却远离了真。郭氏的《女神》即是理念的心灵内容大大超出了客观物质形式本身的意义,是主体性的无限扩张。你看《女神》中的“我”几乎征服了“一切的一”和“一的一切”,他“创造日月星辰”,“驰骋风雨雷电”,真是魔力无边。郭氏诗歌中那种罕见其匹和超越一切的力量是故意通过一种粗糙的形式来表达的,直到徐志摩从英国归来在1926年创办他的《诗刊》的时候,那场严肃的革新——特别用诗歌韵律美抗拒粗糙形式方面——才算是开始上路。
反传统、革命、幻想、夸张、扩张、个性主义、英雄主主义、超越一切是郭沫若诗歌的特质;而华兹华斯却重视传统、重视小人物和小生物、和平、宁静、真实、质朴,其最大的特点是人与自然的融合。与华氏比肩而立的另一位英国浪漫主义诗歌骄子——济慈,对诗的观念与华氏不谋而合,他把真与美统一起来,强调真的美,或者美即是真,真即是美。他特别赞同华氏关于诗人的个人情感要与人类共同情感息息相通,要做到“诗人唱的歌全人类跟他合唱”[12]P161。这样的诗才不致因为个人感情的放纵而扼杀掉诗真和诗美。
参考文献:
[1]雨果.论文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2]王田葵,杨荫庭.外国文学史纲[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3]安诺德.评华兹华斯[A].殷葆臻,译.安诺德文学评论选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4]刘若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5]华兹华斯.华兹华斯抒情诗选[C].谢耀文,译.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1991.
[6]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A].沫若文集:第1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7]郭沫若.学生时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8]北京师范学院.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9]Aicleun Day.Romanticism[M].C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6.[10]凌宇主.中国现代文学名家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勃兰兑斯.德国浪漫派[A]十九世纪文学主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2]刘象愚.外国文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贵州都匀558000)
第三篇:浅谈生态休闲旅游小镇规划--以乌镇为例
浅析生态休闲旅游小镇规划 ——以乌镇为例
班 级 城规1102班 姓 名 王 武 倩 学 号 1915110424 指导老师 戚 智 勇 日 期 2014.5.1
浅析生态旅游小镇规划
——以乌镇为例
班
级
城规1102班 学
号
1915110424 姓
名
王
武
倩
摘要:乌镇是江南四大名镇之首,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本文对于乌镇现状的一些分析得出乌镇的优势和劣势并针对劣势提出几点建议,探讨乌镇的远期规划,最后对乌镇进行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旅游 乌镇 规划 反思 正文:
一.乌镇现状简介:
1.简介:
乌镇曾名乌墩和青墩,有6000余年的历史,以其是国家级AAAAA级景区之一,江南四大名镇之首,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乌镇风景秀美,水街环绕,民风淳朴,令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2.区位分析:
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端,位于长三角地带,杭嘉湖平原腹地,接湖州市,北连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为二省三市交界处。同时位于于上海经济圈、太湖经济圈、杭州经济圈的重合地带,具有极佳的区位优势。
3.交通分析:
乌镇距桐乡市区13公里,距嘉兴、湖州、吴江三市分别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距杭州、苏州均为80公里,距上海140公里,周边有杭宁、沪杭,申嘉杭、申嘉湖等高速,使得杭州、上海、宁波、苏州、南京距离乌镇均在2.5小时车程内,交通位置十分优越。便捷的交通,给乌镇带来了大量的游客,也给乌镇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4.周边环境分析:
乌镇处在长江三角洲地带,经济受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发展较为快速的城市辐射,未来发展前景良好,且周边有许多类似的旅游景区,如周庄、同里、南浔、西塘等水乡古镇,这样一个旅游片区,形成聚集效应,打响了江南水乡旅游业的名气,其影响力和吸引力相比单独存在更加巨大。
5.资源优势分析:
①.文化资源。
多个文化遗址,如:谭家湾遗址、马家滨文化、修真观、六朝遗胜、慈云寺、石佛寺,茅盾故居等等。
人文活动,如:茅盾故乡,桐乡花鼓戏、皮影戏等民间演艺,江南水乡狂欢节等节庆,城隍庙会等集会。②.旅游商品。
姑嫂饼、三珍斋鸭、乌镇羊肉、熏豆茶、杭白菊等地方饮食,小湖羊蚕茧,鱼等农产品,杭白菊等中草药制品,还有当地蜡染雕刻等手工艺品。③.自然资源。
唐代银杏等古树,杭白菊等中药材,秀美的自然湖泊风光,“人家尽枕河”的独特居住景观。④.建筑。
传统的明清砖木式建筑,门窗雕花精美,古朴沧桑。代表建筑有:林家铺子、宋家厅,张同仁宅、茅盾故居、翰林第等。水系丰富因而桥梁众多,建筑多傍建在水上,称为“水阁”,荡一叶小船从街巷中穿过,尽览江南水乡的柔美恬静。
6.主要景点分析:
乌镇被市河分为东西两栅,东栅作为游览区,主要功能为旅游观光,分布旅游景点,对外开放。主要景点有:江南百床馆,江浙分府,江南民俗馆,木雕陈列馆,钱币馆,茅盾故居,汇源当铺等。旅游线路为回形,单程不重复,旅游路线明确。
西栅打造商务旅游,以休闲度假为主。西栅街区秉承“保护利用历史建筑,重塑历史街区功能”的理念,相对一期保护开发工程,二期西栅景区的保护开发更加完善彻底,人和环境、自然、建筑更为和谐。相对东栅的纯粹观光,西栅给游人提供了参与进来的机会,融合现代观光度假体验休闲的功能,在旧建筑的外壳里注入了酒吧,咖啡厅等新元素,更能符合新时代旅游的趋势。7.现状优势劣势分析。
①.优势。
[1].文化。乌镇具有1300多年建镇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这些历史传统表现在丰富的人文遗产,保存完好的极具特色的枕水式民居,众多的手工艺品,美食特产,这些都是对外来游客的极大吸引点。
[2].便捷的交通和绝佳的地理位置。地处长江三角洲,周边多条高速公路,紧接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为游客前来参观旅游提供前提条件。[3].政府的大力扶持。居于江南四大水乡之首的乌镇倍受重视,上级政府多次颁布乌镇保护规划,强调发展与保护并重,现已对乌镇进行精心规划,大力推进乌镇旅游业发展。
[4].高度的知名度。曾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A级景区,2005魅力古镇等诸多殊荣,在海内外游客心中占有极高的地位。②.劣势。
[1].周边古镇众多,与周庄、西塘、南浔等旅游产品和形式雷同,特色不够鲜明。[2].东栅景区以观光为主,缺乏群众参与,趣味感不足。[3].部分景区商业化过度,部分景区过于淳朴,脱节严重,如何平衡保护与开发,值得深思。
[4].客源主要为长三角周边,全国乃至世界性的游客较少。针对这些优势和劣势,我提出几点我的建议:
1.开发特色旅游专题,增加游客参与景点。近年来,旅游业快速发展,人们不再只满足于单纯的走马观花式旅游方式,人们越来越多的想要参与到其中,比如提供旅游产品,开设家庭旅馆,增开群众参与式手工制作,增加民俗表演项目等,充分利用当地人力物力财力资源。2.针对不同旅客,采取不同游览方式,开辟多套旅行线路,满足大众需求。如,针对商业人士,蜜月情侣,在校学生,家庭团队等不同层面有不同的旅行线路,实现旅游的针对性,多元性,丰富性。
3.开发与保护并重,平衡好商业化和本土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发,实现景区旅游业与文化保护双赢。
4.分散的旅游景点,雷同的旅游产品和创意无疑会拉低整体水平,互相竞争,成一盘散沙。可考虑使乌镇与周边水乡联合,各个水乡具有自己的特色,与旅游业共同策划,组合形成不同旅行线路,打造江南水乡体系,形成聚集效应。
5.在电视、网络上进行宣传,还可以与影视和广告相结合,成为拍摄基地、取景点,增加知名度。
二.乌镇远期规划 1.规划介绍
乌镇现有东西两栅,为市河分隔成两片区,政府现已对其做出更长远的规划,将乌镇分为东西南北四栅,每一片区承担功能均不相同,旨在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规划正在实施阶段,南栅计划在2015年竣工。下为部分乌镇近期总体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框架要求: ①实行重点保护与一般保护相结合
在规划期内重点对东西南北四栅传统水乡风貌地区进行保护,保护以黑,白,灰和木板刷桐油为特点的古镇色彩基调,以及以一,二层传统民居构成的沿河呈“线形”发展的整齐,笔直的古镇空间形态格局,对新老城镇发展轴交汇处等破坏古镇肌理的地区,市河两岸地区进行重点风貌整治,对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规划区范围采取一般保护和环境协调控制相结合的保护模式.②通过节点,轴线和区域三个层次空间上的相互联系,组构乌镇古镇传统空间格局.节点:(1)自然景观类:河道,港湾,古树等
(2)建筑物类:寺观,民居,厅堂,茶楼,船湾,弄巷等;(3)构筑物类:古桥,河埠,门券,牌坊等.轴线:乌镇古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四街三河二路”的轴线体系:(1)“四街三河”历史发展轴线: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沿市河,西市河,东市河呈十字型分布并形成东西南北四栅的水乡特色风貌轴;(2)“二路”现代城镇发展轴线:在水陆交通被公路交通替代的今天,子夜路和隆源路成为城镇的主要轴线,也是游客进入和游览古镇最便捷的通道.区域:乌镇中市处于东西南北四轴的交汇之地,是乌镇最重要的中心历史街区.以此为枢纽,向东,西,南,北四栅延伸形成四处各具风貌特色的传统街区.③构筑系统,形成整体性的古镇风貌格局,展示古镇历史文化积淀。
通过抓住名人文化,水乡风貌,传统民俗三条线索,使乌镇的历史文化得到充 分的展现.名人文化线:充分利用名人效应,重点对茅盾,夏同善故居及其与之相关的书 院,学堂等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进行重点保护,整治,整理,挖掘或恢复与沈 约,裴休,陈与义等历史名人相关的六朝遗胜,唐代银杏等古迹和“南轩”,“三 友亭”,“丞相裴休府”,“沈约故居”,“昭明书馆”等历史遗存.水乡风貌线:通过对东,西,南,北四栅历史地段原汁原味的风貌保护与整治, 体现普通古朴又独具特色的水乡古镇风情.传统民俗线:在现状修真观戏台,东栅徐家厅等作为展示乌镇传统民俗的舞 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地方文化,利用传统厅堂,民居建筑形成具有浓郁地 方特色的博物馆和民俗馆系列,将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展示融合起来,多 层面,多视角的展现乌镇的地方文化.规划将乌镇建成四个不同片区:
西栅以商务休闲为主,结合已形成的会议,度假,养生等旅游资源,打造成以商务会谈,企业交流等为主题的高端商务休闲区。
东栅以原味民俗为主,融合了民俗表演,民俗展览的原汁原味的乌镇老街。南栅以欢乐水肆为主,以水上市场,虚拟清明街市为特色的市井主题体验区。北栅以创意民俗为主,以艺术工坊、民俗手工作坊、动漫展演为主的创意集聚区。
四个片区的连接点为中市,作为繁华市镇,综合旅游服务和特色夜市,聚集四方人气的核心市镇。
新的规划使乌镇分区明确,极具特色,具有同其他国际旅游景点的竞争力。三.总结与反思。
中国的传统古镇千千万,如何在如此多的旅游景区脱颖而出独树一帜,是一件值得深入挖掘和思考的。乌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各类条件,使得它轻易获得众多殊荣和游客们的青睐。但是值得思考的是,未经过开发的乌镇古貌更加让人神往还是充斥现代化元素的乌镇更有吸引力?开发与保护本来就是两个矛盾的东西。桐乡的发展,大部分靠乌镇的旅游业来带动,要想刺激游客消费,就必须开发出更多更有新意的产品和项目,对于发展而言,当然是需要对乌镇进行开发,这样才能提高乌镇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原始古朴的老镇是有味道,但是在时代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开发迫在眉睫,然而作为全国唯一的一个枕水古镇,国家级重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乌镇,本身最好是对它进行修复保护,尽量少的开放给游人的,对于这两个都得兼顾的点而言,我们对乌镇的开发,只能是对于重点要保护的地区不能动,一般性要求保护的地区适度开发,尽量做到旅游业和保护双赢的局面。然而对于这个点的把握是很难的,这杆秤稍微偏离,可能景区就像凤凰古镇那样过度商业化,古镇味道就变了,对于这点,我只能说需要万分小心,谨慎拿捏,不要被短期的利益蒙蔽双眼,要为长远子孙后代的利益着想,可持续发展。
对于乌镇今天的成功,获得众多赞美,我想也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是它极具江南水乡特色,对于江南水乡,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场景,乌镇是典型的水乡,这种奇特的枕水式建筑形式,是建筑与水的完美结合,是一种宁静恬淡又悠闲的生活缩影,人们看惯都市繁华和喧嚣,内心无比向往这样的生活,这是一个持久的巨大的吸引力。
其次是建筑的形式,砖木式建筑充满历史沧桑感,青石板路,狭窄的街巷,建筑在空间上的尺度恰如其分的印证了古镇给我们的印象和记忆。再次是游线和节点布置,不同于现代城镇方格网式的道路布局和圈定死的直线街道,乌镇的街道弯弯曲曲,自然又富有生活气息,房屋和道路是沿着河流延伸的,流动的河水给街道一种生生不息的活力,有河流便有桥,桥点缀了河也美化了人们的生活,沿河流线型的道路系统穿插上古树和石桥等节点的点缀,使古镇变得鲜活灵动起来,千百年的古镇经久不衰,应该就是靠着这些水道吧,然而现代的无疑对冲击着古镇的发展威胁古镇的生命,历史上,古镇靠着河流成市慢慢发展而来,因为当时陆运交通不甚发达,全靠水运,来往的船只带来商业发展河道是乌镇的生命线,而现在陆运交通的发达,慢慢侵蚀着古镇的边缘地带,人们不再靠水生活,古镇也不再向外扩散,走向衰败,我很担心总有一天,人们会搬离这个闭塞又拥挤的地方,那一天乌镇将何去何从?到那时我们保护的只是一个躯壳,没有了灵魂。
像乌镇这样的生态旅游小镇还有许多,它们将来的发展方向,能不能健康发展全取决于我们规划者,我们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和长远的目光以及历史责任感,用心做好每一个规划,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使命。
参考资料:
[1].《桐乡市乌镇历史文化区保护规划》 第八条 [2].百度百科—乌镇、乌镇东栅、乌镇西栅 [3].《乌镇国际旅游区概念规划》
第四篇:生态建筑论文 以西藏阿里小学为例
生态建筑技术地域性应用研究
——以西藏阿里苹果小学为例
【摘要】在我国海拔较高的高原地区,选用常规的建筑材料时间及其奢侈的行为,昂贵的运输成本会大大超出材料本身的价值,如何通过地域性的生态技术,利用当地的传统材料、低成本低能耗的满足建筑试用功能已成为目前被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生态可持续理念的指导下,研究生态建筑的特点及设计策略,并以西藏阿里苹果小学为重点案例分析了其在材料、墙体、群落、单体、色彩和景观等方面的设计策略,讨论了所运用的建筑与自然生态协调的方法,通过简单方式赋予建筑地域特征和当代性的建造手段。并提出了生态建筑地域性应用的切实可行性,希望能推动生态建筑技术更快更好的付诸实践,建立更完整更成熟的生态建筑技术实际应用体系。
【关键词】生态建筑技术
地域性
传统材料
西藏小学
1、生态建筑介绍
1.1生态建筑定义
什么是生态?《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
什么是生态建筑?生态建筑,有时又被称作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20 世纪 60 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学的概念,即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认识建筑,将生态学的理论应用到建筑中去,生态建筑应具备节能的特征,充分考虑绿色能源的使用;其次应注重使用可再生和循环利用的材料,注重环境保护,尊重地域的环境和历史文化,与乡土结合,继承城市脉络。
我们可以暂且把生态建筑视为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我们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然后通过对室内外环境的建筑设计和改造,添加一定的适用的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进而可以使这个小的生态系统能利用尽可能少的能源带给居住或者工作于其中的人以更舒适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同时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最好能利用所在地域的自然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以及生物能(如沼气等),从而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1.2生态建筑特点
节约能源和利用可再生能源。
大量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利用太阳能、风能转化产生的电能等二次能源。结合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利用自然采光、通风、遮阳等被动节能措施来达到节约能耗,并利用新材料所建造的外围护结构等达到防寒、防冻、保温、隔热的需求,为改善建筑物理环境采用多种节能技术措施,以此来提高室内外环境的舒适性。材料的循环再利用。
积极利用可再生和循环利用的资源和建筑材料。提倡使用本地的建筑材料,以减少运输费用。在建筑使用过程中,水资源的分类循环利用,如生活用水与生产用水分离,饮用水与非饮用水分管进户,雨水污水分流,水的二次利用等,废物分门分类处理以及建筑废弃物的充分利用,并处理和回用污水等。
保护环境,减少废弃物排放。
更多的关注室内外物理环境:自然通风、室内外空气质量、建筑隔声和遮阳等。1.3国内外生态建筑技术现状
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了生态建筑的研究工作,太阳能等新能源利用、建筑节能及屋顶绿化等各种节能技术和设备已在建筑设计中广泛应用。1969 年英国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是从整体上研究人及其环境相互关系的著作,提出了在城市设计中应用生态学的设计思路。作者提出以生态原理进行规划操作和分析的方法,对城市、乡村、植被、气候等问题均以生态原理加以研究,并指出正确利用的途径。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把人们从单纯考虑环境保护引导到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切实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资源利用模式,走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我国的生态建筑研究起步较晚,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在此背景下,1994年我国颁布了《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等文件,内容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资源等各个方面。1999年6月23日,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北京宪章》,并在分析和整合20世纪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成就与问题以及各种新思路和新观点的基础上,展望了21世纪建筑学的发展方向。2001年《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作为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出台,内容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从小区环境规划设计、能源与环境、室内环境质量、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等五个方面对居住小区进行全面评价,并兼顾社会、环境效益和用户权益。2005年6月1日——2005年6月3日“二十世纪人居环境回顾”全球学术论坛提出了“人居环境”。
2.1生态建筑技术
生态建筑包含3个技术层次 低技术
传统民居在选址上以“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为最佳选择,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小气候。传统民居普遍采用的四合院建筑也较好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传统居民就地取材,应用自然材料的生态精神。西藏的石屋、内蒙古的帐篷等,它们均是就地取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高技术
高技术生态建筑则强调建筑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融合共生,利用先进的结构、设备、材料和工艺,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理想的人工建筑环境
德国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楼常被人们称作是。世界上第一座生态摩天楼。
塞维利亚博览会英国馆建筑展现了白天/夜晚的不同建筑效果,运用太阳能帆板、水幕墙等高科技技术以支撑环保思想,成就了“有活力的生命有机体”理念。
适宜性技术
所谓适宜性技术生态建筑是针对地方气候条件,融合生态建筑创作原则,运用现代生态技术与传统节能技术相结合而创作的建筑。相比传统地域建筑被动地应对自然环境,适宜性技术生态建筑则是被动应对自然环境和主动维护生态环境相结合。
棚屋设计者针对不同风速和风向,通过调节百叶的开合和不同方向上百叶的配合来控制室内气流,从而卖现被动式自然通风,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目的。
2、地域性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生态建筑理论都强调了生态建筑设计中回应地域建筑材料的重要性。在做建筑设计前,建筑师就应该了解建筑项目当地的建筑材料状况,就地取材,找到适合所设计的建筑的当地建筑材料,并且将其作为建筑构思出发点的一部份,而不是漫无边际的纸上谈兵,在做出基本方案后很勉强地辅以地域建筑材料。运用地域建筑材料,不仅要体现在结构和装饰上,更要了解地域建筑材料的物理、化学、美学和文化性能,避免使用高蕴能量、破坏环境、产生废物以及带有放射性的建筑材料,争取重新利用旧的建筑材料和构件,同时积极探索传统地域材料的现代更新及创造性运用,扩大和推广传统地域建筑材料的应用范围,最后对地域建筑材料的运用还要考虑经济和文化的因素,满足人性的审美需求。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回应地域材料的建筑设计。
地域性生态建筑设计策略包括 1“就地取材”的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2 传统地域建筑材料的现代更新运用策略 3 废旧材料的重复利用策略 4 回应地域经济的材料运用策略
回应地域文化的材料运用策略
2.1“就地取材”的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建筑材料金字塔
新华字典中对“就地取材”的解释为:“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就地取材,不仅包括就近的天然建筑材料,也包括就近(通常以小于 500 公里为标准)生产的人工建筑材料,更包括就近回收利用的废弃材料,要针对每种地方材料的不同的特性,不同的优缺点,以合乎其性能、经济性和生态性的方式运用于不同的部位。“就地取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地域性,因此也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就地取材”,“就地取材”的精髓和关键在于减少原材料在生产、加工和运输中的成本、能量消耗、污染物排放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例如王晖设计的西藏阿里苹果小学,选址于海拔 5000 米的高原,如果选用非地域材料,所带来的高昂运输成本和环境污染会使建筑具有非生态的一面。因此,王晖选择了遍布高原的卵石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除了平整的水泥屋顶和正面的太阳能玻璃幕墙外,墙和地形都是由鹅卵石做成的混凝土砌块垒砌而成的,节省造价、方便施工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生态性。
3、西藏阿里苹果小学案例研究
阿里一年中大多数时光都是—夏季短暂而冬季漫长。阿里苹果小学位于佛教胜地——海拔48com的冈仁波其峰脚下。这是由今典集团捐资的苹果教育垂金所启动的第一个新建项目。
最初的设计问题来自五个方面:
1、如何能让新建筑不去破坏这里的自然环境,2、如何能对建筑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有所促进,3、如何能让孩子们有一个丰富的空间体验:呼,4、如何能将当代性引入到建筑中来,5、如何能最节省但又让建筑的存在较为久远。
1、材料
这几乎是一个以材料开始的设计,因为在这样的海拔高度,仅有一种当地材料——鹅卵石可以大量地使用。距此不远的普兰县。在中一印一尼三国交界处的民贸市场。所有的”建筑“都是用较大的卵石干垒而成,没有任何砌筑的痕迹。在西藏的很多的地方人们用石头垒起牲口的放养地,同时。也用石头垒起“玛尼堆“。石头在西藏随处可见。由于人们的使用方式。这种对不同石头的不同使用方式本身也就具有了文化特征。在进一步比较设计和建造的各种方法的经济性后我们大量地采用了自制鹅卵石砼砌块的这种材料。建筑的新建体量和原有的基地由于材料相同的关系。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像是一种生长。
2、墙体
鹅卵石的墙体顺着坡地与群落式散布的建筑一起将整个学校划分成一个个院落,纵向布置的墙体起起伏伏。有着山体的自然形态。墙体有着非常重要的物理作用——挡风。位于阿里腹地塔尔钦,年均大风天气为149天,山谷中的西风几乎是影响这里建筑设计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风和阳光在一年当中的每一天都相伴着出现。阳光是美妙的,特别在极为寒冷的冬天。如果没有风,即使在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条件下。当地的人们还是喜欢在室外。晒着太阳,这一组间距不等的墙体的初始功能就是来源于此。在没有风的院落里阳光里的紫外线产生的热效应让这里的人们享受替室外的快乐。
墙体的不规则形态和间距来源于对西藏当地的建筑研究。藏式小院的墙体高度和距离就是在解决风和安全的前题而形成的。藏式小院的规模不同。但房子的面宽、院子的大小和院墙的高度却有着一定的关系。院子越大院墙也相对越高以起到挡风的作用。周边地区的院子宽度一般在9m到16m之间,我们选用了这些高地建筑的研究成果更为自由的布里方式。同时采用使得这些室外空间的时间感觉产生变化。像手风琴一样的墙体可以向两侧增减也为以后的发展留有改变的可能。3群落
墙体最后以一种不规则的。由鹅卵石堆成的地形隐没在基地当中。更重要的是这些墙体在完成了对风的阻挡的同时。形成视觉导向。将人们的视线引向神山。神山冈仁波齐峰是藏传佛教的宇宙中心。是这里的独特景观。
建筑的布里随著大致三层高度不同的基地。采取了一种群落的方式。群落的布置方式源自我们对周边的100km左右的几个村镇的建筑群体空间研究。尤其是帕羊镇。由建筑形成的多种不同的室外空间。相互间通过道路或更小的院落连结,由空间形成的时间感受十分丰富。此外,群落的布置方式可以在施工操作阶段采取分片同时施工的方法。能够有效地缩短工期,在塔尔钦。每年的可施工时间共有二个半月。建筑群落和成组出现的墙体形成更为丰富的院落关系,这些20多个形态相近,但又各不相同的院子为孩子们的居住和学习生活增添乐趣。由于台地之间的高差形成建筑之间的南北向间距变化。所以建筑也分为三层,标高布里。这样。就像观影厅的座位从后排的建筑南望,可以越过前面建筑看到绵延的雪山美景
4单体
所有单体建筑都是朝南的,这样就可以在完全没有电能的条件下。更为充分地利用太阳作为能源。南面的整个墙体都用双层钢框玻璃窗加上对土太阳能的改良而形成透光、通风、采暖等综合功能。土太阳能实际上是一种传统的黑色瓦楞铁,放在朝南的双层大玻璃窗之间,白天的阳光将铁晒热后。打开朝向室内的窗户热空气完全可以满足取暖要求。太热了就把两层窗都打开。形成对流。这就像藏袍的设计,只有一半袖子方便随冷热调节。对风能的利用也是我们的设计的内容之一,将风能转化为可资利用的电能是对绿色能源的利用。但是简单风车形设备将会破坏这里的自然景观。所以我们设计了“风洞“式发动机的设备用房,体量很小,而且同样的建筑形态。
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和最后的结果,是最可能的条件下用最经济的方法完成的。所有的建筑都采用了单层的设计,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难度,同时。对于需要现场制作的鹅卵石砼砌块而言,也有效地降低其强度要求,从而达到减少水泥用量的目的,提高建筑的经济性指标。因为考虑抗双和耐久性,钢筋砼结构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时砼的主材料之一鹅卵石得到了大量的使用。而水泥和钢筋的运输由于对结构设计的要求而使其运量减到了最少。
5、色彩 建筑的檐口部位使用了阿里藏区人们最为喜欢的象征雪山和白云的白色,而其它的十多种颜色,我们从传统西藏建筑中选出,由学校的师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而自主决定颜色的使用。我们希望通过使用颜色选择的方法将当地人们对建筑的某些理想带到他们自己使用的建筑中来。这样建筑也就比较自然地带有了地域的特征,以及当代性。
6、景观
最后。我们再回到材料,鹅卵石堆起的折线形地形成为了一种多功能的景观装置,可以是运动场的看台。可以是孩子们室外躺卧,读书的地方。也可以是师生升旗的地方。
阿里这个地方的天气是多变的一片云飘过来。就可能下起小雨。但雨后的景色却很不同。
阿里苹果小学雨后也有变化。因为表面灰色的鹅卵石在雨后却变成了彩色。
7、整体评价
建筑布局舒展而紧凑,但有意思的是,布局的灵感与高原无关,而来源于运河与船只,一次威尼斯之行让王晖目睹了堵船,当时他正好站在桥上,看到很多船只间距适度却又动弹不得的情景,由此他想到了正在设计的阿里苹果小学,于是便将其移植在了苹果小学的平面布局之中,高原盛行狂风,因此防风是建筑不可忽略的功能,王晖巧妙地把挡风体与自然地形结合,同时将神山的天然景色引入学校的每一个院落中。
对于很多人而言西藏是最神秘而遥远的世界屋脊,而阿里地区无疑是这屋脊上最荒凉的地方,在这里生命变的格外单纯、真实。王晖的实践是成功的,无论是从无偿设计的立场还是设计过程中的因地制宜的种种作法,都体现出来设计者纯然的创作状态。
4、总结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由于经济基础的提高,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生态建筑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生态技术应用于新建筑和旧建筑的改造。生态建筑技术的应用、生态建筑的建设,极大的降低了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能源损耗,提高了人体在建筑中的舒适度,并将建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生态建筑技术的地域性的应用,可以真正的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国内国外已经建成的生态建筑以及尚未建成的生态建筑,可以为以后生态建筑技术应用于实际建筑中提供充分的实践经验与教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地域性生态建筑技术必将更广泛的应用于实际建筑,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建筑必将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 李海英,白玉星等编著.生态建筑节能技术及案例分析[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3)[2] 林宁.地域性生态建筑技术策略研究——川东地区生态技术应用[D].南京:东南大学,2007 [3] 周曦,李湛东著.生态设计新论——对生态设计的反思和再认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22~92 [4] 涂逢祥, 建筑节能技术,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6, p69-73 [5] 李湘洲.生土建筑的今天和明天[J].小城镇建设,1992(6)
[6] 黄 磊.回应地域自然环境的生态建筑设计策略初探.重庆大学 2010.[7] 王晖.西藏阿里苹果小学[B].时代建筑2006 [8] 支文军;朱金良;;中国新乡土建筑的当代策略[J];新建筑;2006年06期 [9] 姚侃;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运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第五篇:以春晓为例
以《春晓》为例,谈信息化环境下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
〖打印内容〗发布时间:2015-12-13 16:42:13 来源:语文网 浏览:18463 作者:匿名
有
奖投稿
【摘要】
信息化环境下,多媒体教学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从素质教育的背景出发,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准确表达和演绎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年龄、智力、个性特点,力求易用、生动,体现科学性、辅助性、实践性的原则,切实这学科教学服务,为课堂教学改革服务,为学生服务。通过教学设计的展示和演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促使学生领会知识、学会学习,主动发展。
【关键词】
语文 教学设计 依据 原则 技术的应用
当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条件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信息化环境下,依据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对象,如何促使人(师生)机、技术与课程、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最佳组合成为广大教师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的问题。本文以 《春晓》一课为例,试谈信息化环境下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遵循的依据
多媒体教学形式在传递信息方面适用范围很广,但目前更多的是表现在学校的课堂教学。这就表明学校中的多媒体教学必须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依据学科的要求和特点及教学对象来展开。就一年级语文而说,它的教学设计必须有下列依据。
1、素质教育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语文的教学必须体现:⑴ 全面性;⑵ 学生个性特点;⑶ 教育规律;⑷ 主体性、主动性和发展性。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所以素质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一切都是为人服务,语文的教学设计也是为人而设计。同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人而设计的教学手段和内容,必须围绕学生来进行,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不仅为学生的智力提高,也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2、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与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语文教学设计在总体目标的框架下,着重体现阶段性目标。就一年级而言,语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技能,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技能,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语文教学的多媒体设计必须反映这些目标,而不能跳出这一圈子,哗弄取宠。
我设计《春晓》一课就紧围绕该课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包括:情感目标(热爱自然春天,环境时光和生活,感赏诗美)。能力目标(学会生字、拼写、朗读、背诵、初步审美)等。在教学目标的展示和演绎中,我配予明丽的色彩、生动的画面及动听的音乐来进行,效果极好。
学生年龄、智力特点和个性。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生理、智力的发展远未成熟,经过幼儿园的教育,有一定接授知识的经验,但是低层次的,仅仅是初步具备认识世界的能力。所以,语文的教学设计,一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年龄、智力特点,从他们的主场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他们虽小,但他们是好动的,活泼的,具有极强的求知欲,急于了解周边的事物。设计的内容力求做到反映儿童的求知需求,分量程度适当,便于教和学。在《春晓》一课中,从目标至过程,从画面色彩的选择到音乐声音的搭配,都体现出反映儿童的求知特点,突出主体,顺序渐进。
3、技术条件: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课堂。信息技术的成熟,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为教学软件的制作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和依据。各学校为迎合信息化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普遍建立教学平台和校园网。这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客观条件。市场上可供购买的教育软件很多,有资源类、教学课件类、试题类、管理类、平台软件类以及刚刚兴起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类教育软件等。掌握了技术,制作课件是不难的。我在制作《春晓》教学辅助课件,就使用了工具软件Flash、PhotoShop。这些工具在动画制作、图片处理方面效果好,且占用内存空间小的特点,还可以将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形成具有学科特色与知识结构体系的教学系统。为教师备课、讲课提高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设计遵循的原则
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是以党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注重培养学说读写能力,打好语文基础,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科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信息环境下,语文的教学设计必须围绕这一教学目标而进行。在设计中要体现科学性、辅助性、实践性和可变性的原则,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作用,真心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1、科学性:
首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对象,以现行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主要依据,脚本的编写包括识字(生字)、写字(笔顺)、朗读(情感发挥)、口语(注音)、练习(作业)等准确表达教学内容。其次教学程序设计要合理,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特点,它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具体表现。
如《春晓》一课,程序设计为:〖封面导言〗以小学语文课本封面图案为基础;〖知识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生字、课文、等;〖交互方式〗让使用者在一组多个可能的对象中进行选择,各种可能的选择项以菜单形式显示在屏幕上;〖跳转关系〗根据教学重点、难点、知识要点确定超文本的节点,丰富节点的内容,以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节点间的联结关系,从而改变了一般教学软件死板的线性或树状结构,成为跳转灵活的网状结构使本课件在教学中产生了革命性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实施因材施教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导航关系〗通过导航条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进行更有效的学习;〖评价与练习〗提出问题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强化、矫正和定位的作用。
2、辅助性: 就目前社会发展的要求来说,无论现代教育技术多么先进,都不能取代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虽说课堂教学可以进行人机对话,但任何机器同人是不能比拟的,因为人是有情感的,有血有肉的,所以教师才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仅是辅助性的。如果教师不注重课程与技术的整合,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仅靠令人眼花暸乱的多媒体技术的展示来开展教学,那将是失败的教学。虽然动人的画面一时可以吸引儿童,但它没有实际的内容,靠纯技术性的运作是短暂的,时间一长将被儿童厌弃。当然,辅助并不是简单的辅助,它必须尽可能体现出人机、技术与课程、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最佳组合,切实体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优势和作用。
3、实践性:
首先是实效性。在信息化环境下,语文教学设计要做到目标明确、程序合理、易于操作、画面简洁生动、色彩明丽、适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的个性。在实践中有效果,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其次,适合交流与合作。教学设计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赋予课件以生命,便于人机交流与合作。通过教师的指导作用,使每位儿童在课件的生动演绎中享受到人机对话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会认知,学会学习。
4、可变性: 语文教学设计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除了追求教学效果,易于操作外,还应该可以进行修改和补充。因为当今知识递增迅速,被教育者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应得到不断的整合,体现其最高的价值。
在信息环境下,语文的教学设计还应探讨,现代教育技术该如何运用,媒体该如何选择等问题。本文不再一一探讨。概括来说,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和信息化环境下,语文教学设计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围绕学生年龄进行、围绕易用生动进行,以科学性为指导,以实践性为核心,以生动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把德、智、美、情、境、意、声、形、色融于一炉,课堂教学的演绎中,使学生领会知识,学会学习,主动发展。
────────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北京·人民教育·1999、7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一年级下册》·人民教育版社·2001、12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一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
5、《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春晓》一课设计的六个步骤】
《春晓》是一篇古诗文。古诗,有别于其文体,它语言凝炼含蓄、想象丰富,并且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优雅的韵律美。须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求其形体且难,解其神韵则更不易,而将其授之儿童,以一堂课的时限,达到其形,明其意,会其神之目标,岂不难于上青天?而我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展示情境,点化含义,学生如身临其境,教者借学生情,情境交融,神情随感觉而动,于是神韵由情感而生,本篇课文的重点、难点随多媒体教学的意趣而解。一幅百花争艳、百鸟争鸣的春景,流入学生惜春、爱美、赏心悦目愉快的心田。为突破这一重点和完成常规教学目标,我按以下六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动画激趣
分别演示四幅动画,伴以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耳目一新,兴趣谐厚,注意力集中,在享受中初步感知整首诗蕴含的诗情画意。
第二步:润画引诗 在感知动画的基础上,再由每一幅画面分别引出四句诗,最后展示全文,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这样设计合乎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特点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第三步:朗读体会
引导学生通朗读,进一步感受整首诗,为下面学习生字,理解诗意打基础。
第四步:掌握生字
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识字,要能读准字音,辨清字形,按其笔划顺序书写,更重要的是能理解其意灵活运用,我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快捷性,生动性优势,设计了注音、读音、笔顺、组词等多媒体方式,从而轻易地实现了准确掌握、活用字词。
第五步:读背诗文
根据诗歌的音韵特点,诗歌教学中,朗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不仅能从中感受到诗歌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品尝中国古代诗歌别有的风味,而且能实现更深层次的理解,历史中的现实、现实中的意境、意境中的神韵:──“作者胸有境,心境始与亲”。朗读时,我除注意指导节奏和音韵外,还要求学生在脑海浮现《春晓》的多媒体的动画意境。第六步:想象复述
古诗语言精炼含蓄,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才能领会诗的内涵,体验诗的情味。因此,复述时我注意指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超越时空限制,描绘《春晓》多媒体动画中的情境。同时,指导学生感悟诗中蕴含的历史背景、作者的情感。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达到共鸣。结合提问:看到如此美丽的春色,作者有何感受呢?鲜花被风雨吹打在地作者又会怎样?我们平时应如何对待我们周围的花草树木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环保的思想教育。回查字典首页>>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