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

时间:2019-05-13 18:10: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

第一篇: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

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

(1993年9月29日贵州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7年9月29日贵州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清理地方性法规情况报告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提高我省产品质量,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开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生产者、销售者),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产品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经检验合格。

禁止下列行为:

(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名优标志及生产许可证标记、条形码等;

(二)隐匿、伪造或者冒用产品的产地、厂名、厂址;

(三)伪造产品质量证明材料、生产日期;

(四)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足含量冒充明示含量,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第四条 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

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领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或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实施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规章;

(二)协调各有关部门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三)规划和管理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

(四)负责产品质量公证评价和质量认证有关工作;

(五)受理质量问题投诉,负责质量纠纷调解,查处质量违法行为;

(六)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和质量监督检验人员。

第六条 工商行政、卫生、医药、商检等管理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权范围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第七条 行业、企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本部门内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第八条 用户、消费者以及消费者协会、用户委员会、行业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等社会团体和新闻舆论机构,对产品质量实行社会监督。

第九条 生产者、销售者按《产品质量法》和本条例的规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并履行义务。

第十条 积极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由省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协调。

第十一条 实施产品质量监督的依据是:

(一)国家和省有关质量的法律、法规及规章;

(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按国家规定制定的企业标准;

(三)经济合同、产品说明中的质量约定和技术条件;

(四)省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产品质量检验方法或质量评价规则。

第十二条 本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重点是:农用生产资料、建筑材料、烟、酒、药品、食品、家用电器、汽车等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用户、消费者、有关社会团体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目录由省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发布。

第十三条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实行监督抽查、定期监督检验、售前报验等制度。

对生产领域中列入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目录的重点产品按规定实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对某些重要生产资料、关系国计民生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按规定实行定期监督检验;

对流通领域中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种子、农药、农膜、化肥等重要生产资料实行售前报验及其它临时性监督管理措施。

第三章

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

第十四条 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并颁发证书的检验机构为我省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

第十五条 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承担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公证性评价检验,其在授权范围内为社会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具备法律效力。

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对其检验结果负责,并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需样品,由质量监督或监督检验人员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凭证按规定数量向受检单位随机抽取。检验后的样品除已损耗或者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均应返还受检单位。

第十七条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中发生的检验费用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监督抽查检验费用由同级财政列支;

(二)定期监督检验按国家有关规定收取检验成本费;

(三)售前报验以及监督检查中不合格产品复查检验费用由受检单位承担;

(四)复验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五)委托检验费用由委托方承担。

第十八条 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必须依据法定的方法、程序和期限进行检验,并将检验报告送达交办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委托单位和受检单位。

受检单位对检验报告有异议的,应在收到检验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特殊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下同),向交办的或其上一级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书面申请复验。收到复验申请书的部门应在十日内,指定有关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行复验。复验结论为终局检验结论,应书面通知复验申请人。

第四章

产品质量的纠纷处理

第十九条 用户、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查询,向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及其他有关部门申诉、举报;有权就因产品质量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按《产品质量法》有关损害赔偿的规定向生产者、销售者提出赔偿要求。

第二十条 因产品质量发生民事纠纷,当事人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及用户委员会、消费者协会等社会团体调解解决。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无效的,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产品质量仲裁。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各方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章

第二十三条 对产品质量违法行为,依据《产品质量法》罚则和本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据《刑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产品或销售明知属上述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依法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第二十五条 销售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的,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生产者、销售者违反本条例第三条第(一)、(二)、(三)项规定的,责令公开更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生产者、销售者违反本条例第三条第(四)项规定的,按《产品质量法》第三十八条处罚。

第二十七条 对已被查处而又重复同一违法行为的责任者,除按有关条款的规定处罚外,并处原罚款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 不按规定履行产品质量售前报验的,责令限期报验。逾期不报验的,处该批产品价值金额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五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 生产者、销售者伪造产品质量证明材料或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产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对以行贿、受贿或其他非法手段推销、采购《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七条至第四十条和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至第二十七条所列产品的主要责任者,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在生产、流通领域中,凡属产品质量责任问题,由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查处;在市场管理和商标管理中发现生产、销售掺假产品、冒牌产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查处;在市场上非法倒卖、骗卖劣质产品的,按照“谁先发现谁处理”的原则,分别由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按上款规定执行分工职责时,应互相配合、协助,但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得重复处罚。

法律、法规对行使行政处罚权的机关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二条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在查处产品质量违法行为的过程中,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与违法行为有关的活动,查阅、复制有关的发票、帐册、凭证、文件、业务函电等材料。

在违法嫌疑产品或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实物进行暂扣、封存,但应填写暂扣、封存通知书,并规定时限,在此时限内作出处理决定。

第三十三条 生产者、销售者以及有关人员应接受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等部门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提供样品、有关材料及必要的工作条件,不得拒绝检查,不得隐匿产品和有关材料。

对确有生产、销售《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七条至第四十条和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至第二十七条所列产品的违法行为拒不提供有关违法产品数量、金额等材料的责任者,视情节处一万元以下罚款,并继续追究其法律责任。

生产者、销售者对监督检查的手段和方法有异议的,可以向实施检查部门的上一级机关反映;对重复检查,有权拒绝。

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复议机关应当在接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复议决定的,当事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五条 依据本条例收缴的罚、没款和没收物品变价款,上缴同级财政。

第三十六条 从事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对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单位或者个人故意包庇、纵容使其不受追诉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第三十八条 建设工程和军工产品不适用本条例。

军工企业生产的民用产品适用本条例。

第三十九条 省人民政府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四十条 本条例具体运用中的问题,由省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2004.5.28)(共)

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

(1993年9月29日贵州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7年9月29日贵州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改,根据2004年5月28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部分地方性法规条款修改案》第二次修正,根据2012年3月30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

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提高我省产品质量,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开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生产者、销售者),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产品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经检验合格。

禁止下列行为:

(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名优标志及生产许可证标记、条形码等;

(二)隐匿、伪造或者冒用产品的产地、厂名、厂址;

(三)伪造产品质量证明材料、生产日期;

(四)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足含量冒充明示含量,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第四条 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 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领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或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实施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规章;

(二)协调各有关部门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三)规划和管理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

(四)负责产品质量公证评价和质量认证有关工作;

(五)受理质量问题投诉,负责质量纠纷调解,查处质量违法行为;

(六)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和质量监督检验人员。

第六条 工商行政、卫生、医药、商检等管理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权范围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第七条 行业、企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本部门内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第八条 用户、消费者以及消费者协会、用户委员会、行业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等社会团体和新闻舆论机构,对产品质量实行社会监督。

第九条 生产者、销售者按《产品质量法》和本条例的规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并履行义务。

第十条 积极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由省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协调。

第十一条 实施产品质量监督的依据是:

—1—

(一)国家和省有关质量的法律、法规及规章;

(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按国家规定制定的企业标准;

(三)经济合同、产品说明中的质量约定和技术条件;

(四)省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产品质量检验方法或质量评价规则。

第十二条 本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重点是:农用生产资料、建筑材料、烟、酒、药品、食品、家用电器、汽车等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用户、消费者、有关社会团体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目录由省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发布。

第十三条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实行监督抽查、定期监督检验等制度。

对生产领域中列入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目录的重点产品按规定实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对某些重要生产资料、关系国计民生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按规定实行定期监督检验;

对流通领域中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种子、农药、农膜、化肥等重要生产资料实行必要的监督管理措施。

第三章 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

第十四条 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并颁发证书的检验机构为我省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

第十五条 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承担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公证性评价检验,其在授权范围内为社会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具备法律效力。

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对其检验结果负责,并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需样品,由质量监督或监督检验人员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凭证按规定数量向受检单位随机抽取。检验后的样品除已损耗或者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均应返还受检单位。

第十七条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中发生的检验费用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监督抽查检验费用由同级财政列支;

(二)定期监督检验按国家有关规定收取检验成本费;

(三)售前报验以及监督检查中不合格产品复查检验费用由受检单位承担;

(四)复验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五)委托检验费用由委托方承担。

第十八条 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必须依据法定的方法、程序和期限进行检验,并将检验报告送达交办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委托单位和受检单位。

受检单位对检验报告有异议的,应在收到检验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特殊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下同),向交办的或其上一级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书面申请复验。收到复验申请书的部门应在十日内,指定有关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行复验。复验结论为终局检验结论,应书面通知复验申请人。

第四章 产品质量的纠纷处理

第十九条 用户、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查询,向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及其他有关部门申诉、举报;有权就因产品质量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按《产品质量法》有关损害赔偿的规定向生产者、销售者提出赔偿要求。

第二十条 因产品质量发生民事纠纷,当事人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及用户委员会、消费者协会等社会团体调解解决。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无效的,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产品质量仲裁。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各方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章 罚则

—2—

第二十三条 对产品质量违法行为,依据《产品质量法》罚则和本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据《刑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产品或销售明知属上述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依法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第二十五条 销售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的,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生产者、销售者违反本条例第三条第(一)、(二)、(三)项规定的,责令公开更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生产者、销售者违反本条例第三条第(四)项规定的,按《产品质量法》第三十八条处罚。

第二十七条 对已被查处而又重复同一违法行为的责任者,除按有关条款的规定处罚外,并处原罚款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 生产者、销售者伪造产品质量证明材料或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产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对以行贿、受贿或其他非法手段推销、采购《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七条至第四十条和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至第二十七条所列产品的主要责任者,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在生产、流通领域中,凡属产品质量责任问题,由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查处;在市场管理和商标管理中发现生产、销售掺假产品、冒牌产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查处;在市场上非法倒卖、骗卖劣质产品的,按照“谁先发现谁处理”的原则,分别由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按上款规定执行分工职责时,应互相配合、协助,但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得重复处罚。

法律、法规对行使行政处罚权的机关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一条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在查处产品质量违法行为的过程中,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与违法行为有关的活动,查阅、复制有关的发票、帐册、凭证、文件、业务函电等材料。

在违法嫌疑产品或者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对有关物品依法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第三十二条 生产者、销售者以及有关人员应接受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等部门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提供样品、有关材料及必要的工作条件,不得拒绝检查,不得隐匿产品和有关材料。

对确有生产、销售《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七条至第四十条和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至第二十七条所列产品的违法行为拒不提供有关违法产品数量、金额等材料的责任者,视情节处一万元以下罚款,并继续追究其法律责任。

生产者、销售者对监督检查的手段和方法有异议的,可以向实施检查部门的上一级机关反映;对重复检查,有权拒绝。

第三十三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复议机关应当在接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复议决定的,当事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四条 依据本条例收缴的罚、没款和没收物品变价款,上缴同级财政。

第三十五条 从事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第三十六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对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单位或者个人故意包庇、纵容使其不受追诉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建设工程和军工产品不适用本条例。

军工企业生产的民用产品适用本条例。

第三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具体运用中的问题,由省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条例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4—

第三篇: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暂行办法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业产品质量监督

抽查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科学、规范、有效的组织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省局”)工业产品监督抽查(以下简称“监督抽查”)工作,充分发挥监督抽查工作在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督促生产者落实主体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国务院办公厅质量工作考核办法》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监督抽查分为计划监督抽查、专项监督抽查和跟踪监督抽查。计划监督抽查按调整制定,分季度实施;专项监督抽查针对突发事件,结合风险监测情况,不定期实时组织实施;跟踪监督抽查针对抽查合格率较低的产品或企业,不定期适时组织实施。

省局组织开展的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工作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产品是指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监管的产品。抽查重点应突出国务院制造业质量合格率指标考核当年确定的抽查产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产品和3C认证获证产品。

第四条 凡经国家质检总局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合格的产品,自抽样之日起6个月内,对该企业同批次、同规格、同型号产品不再重复进行监督抽查,但依据有关规定为应对突发产品质量事件开展的监督抽查除外。

第五条 省局负责制定和发布监督抽查产品目录、组织实施监督抽查、汇总分析并通报监督抽查信息。

市州级质监局(以下简称“市级局”)负责指导、督促县(市、区)级质监局(以下简称“县级局”)完成监督抽查不合格结果处理工作,对省局交办的重点企业不合格结果处理工作进行整改复查验收,汇总上报县级局完成的不合格结果处理工作情况。

县级局完成监督抽查不合格结果处理工作,并向市级局报告工作情况。

第六条 监督抽查应当与风险监测(控)相结合,运用风险管理手段,排查安全隐患,防范产品质量风险。

第七条 省局负责对承担监督抽查检验工作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评价。

第八条 省局建立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总体指导协调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工作,研究制定重大政策措施,审议工业产品监督抽查计划目录和季度工作方案,研究处理通过监督抽查、风险监测、舆情检测、日常监管、案件查处、举报投诉、部门通报等方面发现的可能引发系统性、行业性、区域性质量安全的问题。

第二章 监督抽查的组织

第九条 省局应于每年年底前制定下一监督抽查计划目录,报联席会议审定后,分季度组织实施,必要时可依据监管工作需要对计划目录进行动态调整。

第十条 省局指定有关部门或者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承担监督抽查相关工作,应当下达指令文件或者与承担监督抽查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承检机构”)签订委托书。承检机构应当委托范围内开展检验工作,并对检验结果和检验结论负责。未经省局批准,不得租赁或者借用他人检测设备。禁止分包检验任务。

第十一条 监督抽查生产者覆盖范围及检验项目覆盖范围原则上按照下列要求进行确定。

对国务院制造业合格率指标考核范围内产品抽查覆盖所有合法生产者,检验项目覆盖产品有效执行标准所有检验项目;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和3C认证获证企业抽查覆盖所有合法生产者,检验项目覆盖重要功能性和安全性指标;对其余产品抽查覆盖部份合法生产者,检验项目覆盖重要功能性和安全性指标。

第十二条 省局应当依据抽查计划目录制定季度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工作方案并报联席会议审定。

方案应当包括监督抽查产品名称、生产者范围、适用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以下简称实施规范)或者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抽查工作分工、进度要求等。

第十三条 省局应当根据监管工作需要,结合质检总局制定的实施规范或省级实施细则,在季度监督抽查工作方案中确定每种产品的具体检验项目和判定依据;质检总局尚未制定实施规范的产品,应当自行组织制定省级实施细则。

实施规范或者实施细则应当包括检验项目、检验依据、抽样方法、数量、样品运输贮存、判定原则、异议处理等内容,并向社会公布。

涉及国务院制造业质量合格率指标考核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原则上按照产品明示的执行标准(或强制性标准)全项目检验。

第十四条 承检机构应该制定监督抽查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当包括抽查产品的采用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或实施细则名称和编号或标准名称和编号、本次抽查方案与前几次抽查方案比较调整的项目或内容、各阶段工作(如业务培训、抽样、检验、结果确认、材料汇总等)的时间节点、抽样及检验工作保障措施、承检机构的资质认定有效期说明、现场检验规程(适用时)等。

第十五条 专项监督抽查和跟踪监督抽查根据情况实(适)组织实施。专项监督抽查和跟踪监督抽查原则上参照计划监督抽查程序和要求执行,必要时可以简化内容和流程。

第三章 监督抽查的实施

第一节 抽样

第十六条 有关部门和承检机构不得将监督抽查信息以任何方式事先告知被抽查单位。

第十七条 抽样人员应当是省局或者承检机构的工作人员,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并经省局组织培训考核合格。

第十八条 抽样时,抽样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向被抽查单位出示省局开具的“监督抽查通知书”和有效的省级“抽样证”。不能出示的,被抽查单位可以拒绝接受抽样。

抽样人员在抽样过程中发现被抽查单位存在无证无照生产等不需检验即可判定明显违法的行为,应当终止抽查,立即将有关情况报告省局。

第十九条 抽样应使用由省局统一制定的文书表格,并经抽样人员和被抽查单位代表签字,加盖被抽查单位公章。对特殊情况,由抽样人员登记被抽查单位代表身份证明信息,并经抽样人员和被抽查单位代表双方签字确认即可。

抽样人员应当准确、完整记录抽样信息,字迹工整、清楚。需要更改的信息应当由抽样人员、被抽查单位有关人员签字或加盖企业公章确认。

第二十条 被抽查单位无正当理由拒绝监督抽查的,经劝说无效,抽样人员应当填写拒检认定表,列明情况,由市级或县级局和抽样人员共同确认,并报省局。

第二十一条 在市场抽样的,承担监督抽查抽样工作的部门或检验机构应当填写样品确认通知书,书面通知样品标称生产者。生产者对样品有异议的,应当于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省局或者其委托的部门(或检验机构)提出,并提供证明材料,逾期无书面回复视为无异议。

经核查,样品不是产品标称生产者生产的,承担监督抽查抽样工作的部门或检验机构应移交销售单位所在地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二条 因被抽查单位转产、停产、破产等原因导致无法抽样的,抽样人员应当如实记录相关情况,经当地市级或县级局确认,及时报省局。

省局对停产的被抽查单位应适时组织再次实地核查,对恢复生产的及时组织进行抽查。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抽样:

(一)被抽查单位产品不在监督抽查通知书所列范围;

(二)有充分证据证明拟抽查的产品不用于销售;

(三)产品不涉及强制性标准要求,仅按双方书面合同约定的技术要求加工生产,且未执行任何标准;

(四)有充分证据证明被抽查产品用于出口,且出口合同对产品质量另有规定;

(五)产品或者其包装、说明书标有“试制”、“处理”或者“样品”等字样;

(六)产品抽样基数不符合监督抽查方案要求;

(七)企业提供6个月内同批次、同规格、同型号产品国家监督抽查抽样单或者合格检验报告。

第二十四条 对因被抽查单位拒绝抽样或拒绝配合送样,以及转产、停产、破产等原因导致无法抽样等特殊情况需要所在地的质监局配合的,所在地质监局应当予以配合。

对拒不配合以及通风报信或设置障碍等人为原因造成抽样工作不能按时保质完成的,省局将通报所在地政府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二节 检验

第二十五条 检验机构必须如实填写检验原始记录,保证真实、准确、清晰,留存备查;不得随意涂改,更改处应当经检验人员和报告签发人共同确认。

第二十六条 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应当内容真实齐全、数据准确、结论明确。

对监督抽查产品检验结果,应当按产品标准与实施规范或实施细则的判定原则进行综合判定,作出检验结论。检验报告中的结论应当以标准和检验结果为依据,所检项目结果符合标准要求,可以作出所检产品符合标准相关要求的结论;不符合实施规范或实施细则判定原则的,可以作出不合格的结论;不符合标准要求,但符合判定原则的,可以作出符合实施规范或实施细则相关要求的结论。

第二十七条 监督抽查结果综合判定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当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本次抽查实施规范或实施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标准要求时,应当按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二)当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或缺少本次抽查实施规范或实施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当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三)当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或缺少本次抽查实施规范或实施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应当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但应当在检验报告备注栏中进行说明。

第三节 结果处理

第二十八条 检验机构应当在检验完成后及时出具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应在3日内用直接送达或特快专递寄送等方式,通知生产者及其所在地的县级局,同时将抽查结果明细表寄送生产者所在地的市级局及省局。在市场上抽样的同时寄送销售单位。检验结论为不合格的,检验机构应当同时向生产者送达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通知书(以下简称结果通知书)。

结果通知书是省局(或者其委托的部门、检验机构)告知被抽查单位检验结果和法定权利的文书。直接送达的应由生产者签收,特快专递寄送的资料要确认送达。

第二十九条 被抽查单位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结果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省局书面提出复检申请。逾期未书面提出的,视为对检验结果无异议。

异议处理由省局负责,异议复检原则上由原委托检验机构进行,也可根据需要指定其他具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

第三十条 异议复检原则上只检验异议项目。异议项目不具备复检条件的,不进行复检,维持原检验结论。

原样品具备检验条件的,用原样品复检;原样品不具备检验条件的,采用备样复检。备样必须是完好无损、未经调换的样品,否则不得进行复检。

负责异议复检的机构应当在检验工作完成后3日内作出复检结论并书面报告省局。

第三十一条 复检结论分为维持原检验结论、变更原检验结论两种形式。复检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三十二条 复检结论与原检验结论不一致的,复检费用列入监督抽查经费。复检结论与原检验结论一致的,复检费用由异议单位承担。

第四节 费用、样品及样品的处理

第三十三条 监督抽查不得向被抽查单位收取费用,所需费用由省局在财政专项经费中安排解决。

第三十四条 监督抽查的样品由被抽查企业无偿提供,数量应当按监督抽查方案规定抽取,不得超过检验的合理需要。

第三十五条 监督抽查结果综合判定为不合格的样品,应当在异议期满三个月后的两周内,由受检单位凭抽样单、检验报告领取样品;其他样品应当在异议期满后由受检单位凭抽样单、检验报告等领取样品。被抽查单位明示样品无需退还的,双方协商处理。

样品因检验造成破坏或者损耗而无法退还的,检验机构应当向被抽查单位说明情况。

无需退还的样品及市场购买的样品,检验机构应当制定样品处置管理办法。

第三十六条 检验机构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样品管理制度,妥善保存样品,详细记录样品传递情况。

第五节 质量状况信息汇总与发布

第三十七条 实施监督抽查的部门或检验机构应当按省局监督抽查工作方案规定期限和要求,向省局报送抽检工作总结、检验结果汇总表和抽检产品质量分析报告等材料。

抽检工作应分行业进行分析总结,抽检产品质量分析报告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①该行业国内外发展现状;②该行业贵州省发展状况、企业数量和分布、设计产能;③本次抽查基本情况;④产品质量按规模、经济性质、产品结构等分析对比情况及近几年抽检对比情况;⑤抽查合格率提升或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⑥建议采取的监管措施、对策以及我省该行业发展前景。

抽查任务由两家或两家以上抽查实施部门或机构共同承担的,信息汇总工作由牵头部门或机构负责。

第三十八条 监督抽查结果应及时进行分析汇总,向社会发布监督抽查结果,并通报下级质监部门所在地人民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监督抽查信息。

对监督抽查发现的重大质量问题,经联席会议审定后向省政府进行专题报告,同时报国家质检总局。

第三十九条 生产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局及时向社会发布生产者违反监督抽查相关规定行为的公告:

(一)监督抽查产品不合格,无正当理由拒绝整改;

(二)监督抽查产品不合格,整改期满未提交复查申请,也未提交延期复查申请;

(三)在规定期限内向负责监督抽查结果处理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负责后处理的部门)提交了整改报告和复查申请,但复查仍不合格;

(四)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监督抽查的。

第四十条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监督抽查信息暂缓发布:

(一)不合格产品的检验结果未经受检企业确认的;

(二)未经承检机构核实的;

(三)异议处理未完成的。

第四十一条 涉及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务院、省政府规范性文件规定的不得公开的信息,不予发布。

第四章 监督抽查不合格结果处理

第四十二条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者,除因停产、转产等原因不再继续生产,或者因迁址、自然灾害等情况不能正常办公且能够提供有效证明的以外,必须进行整改。因迁址、自然灾害等情况不能正常生产且能够提供有效证明的,待迁址完成或自然灾害消除后,仍必须进行整改。

生产者应当自收到责令整改通知书之日起,查明不合格产品产生的原因,查清质量责任,根据整改要求和不合格产品产生的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在30日内完成整改工作,并向负责后处理的部门提交整改报告,提出复查申请。不能按期完成整改的,可以申请延期一次,并应在整改期满5日前申请延期,延期不得超过30日。确因不能正常办公而造成暂时不能进行整改的生产者,应当提供有关证明,停止同类产品的生产,并在办公条件正常后,按要求进行整改、复查。

整改复查合格前,生产者不得继续生产、销售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

第四十三条 县级局在收到监督抽查不合格检验报告后,应当向不合格产品生产者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其自收到检验报告之日起停止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限期改正。对库存的以及已出厂、销售的不合格产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书面报告有关情况。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局指定市级局负责后处理整改复查工作,生产者复查申请由县级局负责接收后转交市级局。

(一)监督抽查产品严重不合格的;

(二)规模企业生产产品抽查不合格的;

(三)抽查不合格产品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省局认为有必要时,后处理整改复查工作可由省局自行组织进行。

第四十五条 县级局接到生产者复查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组织符合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按原抽查方案进行抽样检验。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者整改到期无正当理由不申请复查的,负责后处理整改复查的部门应当组织强制复查。复查检验费用由不合格产品生产者承担。

第四十六条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者经复查其产品仍然不合格的,由负责后处理部门责令生产者在30日内进行停业整顿,属于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同时向生产许可证管理部门通报情况;整顿期满后经再次复查仍不合格的,通报有关部门吊销相关证照。

第四十七条 监督抽查发现产品存在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或者产品质量问题严重的,市级或县级局应组织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分析质量问题,督促生产者整改。

第四十八条 所在地质监局应建立健全约谈制度,对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者按规定组织进行约谈,促进生产者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并完善约谈档案。

第四十九条 对存在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以及不合格产品发现率高的地区,由省局发出质量警示,通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被通报地区质监部门负责对产品质量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并将整治情况向省局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第五章 监督抽查管理

第一节 承检验机构监管

第五十条 省局负责对承担监督抽查工作的承检机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

承检机构工作质量包括抽样、样品管理、检验、检验结果确认、异议处理、绩效评估、能力比对等方面的内容。

第五十一条 省质监部门对承检机构实行分类考核评价制度,分类考核评价工作按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工作质量分类监管办法》规定组织进行。对考核评价中发现的问题,承检机构应当制定整改方案,按期整改。

第五十二条 承检机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局限期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减少或取消下一抽查任务委托。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按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进行处理。其中有六至十项情形的,还应取消当批次产品抽样和检验费用核拨。

(一)未按照要求内容及时限报送相关抽查信息的;

(二)未按照规定时限出具、寄送并核实送达检验报告的;

(三)能力比对结果为不满意的;

(四)在抽查范围的企业无正当理由未进行抽查的;

(五)分包检验任务或者未经组织监督抽查部门批准,租借他人检测设备的;

(六)由于抽样手续不全或程序不当等造成异议处理工作无法进行的;

(七)备查样品封存不当、丢失或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异议处理工作无法进行的;

(八)未进行样品确认或未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样品确认造成异议处理工作无法进行的(适用时);

(九)未进行检验结果确认或未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检验结果确认造成异议处理工作无法进行的;

(十)违反本办法第四条规定重复进行监督抽查的;

(十一)违反其它有关工作要求和工作纪律行为的。

第五十三条 承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有关纪律要求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门和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涉及抽样人员有下列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有关纪律要求情形之一的,还应由省局依法撤销其考核合格资质。

(一)向被抽查企业收取费用或者超过规定的数量索取样

品的;

(二)在开展抽样工作前事先通知被抽查企业;

(三)接受被抽查企业馈赠的;

(四)在实施监督抽查期间,与企业签订同类产品的有偿服务协议或者接受企业同种产品的委托检验的;

(五)利用监督抽查结果参与有偿活动,开展产品推荐、评比活动,向被监督抽查企业发放监督抽查合格证书或牌匾的;

(六)伪造检测数据或检验结果的;

(七)擅自发布监督抽查信息的;

(八)利用工作之便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第二节 监督抽查不合格结果处理工作监管

第五十四条 监督抽查不合格结果处理(简称后处理)工作质量由省局责进行监督,并通报有关情况。

后处理工作质量包括后处理工作文书、程序、时效、整改复查、行政处罚等方面的内容。

第五十五条 负责后处理的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局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或拒不改正的,由省局通报当地人民政府。

(一)相关后处理工作文书使用错误的;

(二)未及时启动后处理工作的;

(三)未按照规定程序组织进行后处理工作的;

(四)未按照规定要求和时限报送后处理工作信息的;

(五)区域内抽查发现存在行业性质量问题未组织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的;

(六)违反规定,擅自发布后处理相关工作信息的;

(七)整改复查时由企业自行抽、送样品的;

(八)违反其它有关工作要求和工作纪律行为的。

第五十六条 负责后处理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质监部门和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一)在后处理工作中违规向企业收取费用、接收企业馈赠或变相向企业推销有关产品的;

(二)在后处理工作中利用监督抽查结果参与有偿活动,开展产品推荐、评比活动,向被监督抽查企业发放监督抽查合格证书或牌匾的;

(三)应当进行行政处罚未作出处理或应当移送司法机关未移送的;

(四)利用工作之便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七条 市(州)、县级质监部门组织的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十八条 本办法规定“5日”及以下的期间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第五十九条 本办法由省局负责解释。

第六十条 本办法自2014年3月1日开始实施。

第四篇:2010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思路

2010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思路

今年,按照省局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我市产品质量监督总体工作思路是:紧紧围绕三个提升,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切实做好五项工作。

三个提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检验机构检验能力;不断提升监管和服务工作水平。

四个转变:从管微观到既管微观更要管宏观的转变;从管产品到既管产品更要管企业的转变;从管结果到既管结果更要管过程的转变;从管事后到既管事后更要管事前的转变。

五项工作:

一、切实加强源头监管,严把市场准入关。按照质量技术监督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依法打击各种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加大质量监督执法力度的方式,提高我市产品质量。增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性。利用行政管理职能,积极探索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新途径,通过行政监管和企业内部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前移质量监管阵地,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出厂门。

二、切实加强证后监管,督促指导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生产许可证省级发证工作,提高我市从生产许可工作从源头抓质量的有效性。继续加大获证企业后续监管力度,积极开展获证企业巡查工作。认真搞好获证企业年审,通过年审

加大对部分重点产品的证后监管力度。深入开展对部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发证产品进行专项整治。落实分级分类监管制度,以掌握企业生产运行的真实情况。切实为获证企业提供服务,及时的为企业提供生产许可证相关信息,定期召开企业负责人会议,聘请专业人员帮助企业培训相关管理人员,进一步明确其质量安全责任。

三、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工作,确保监督检查的有效性。首先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制定好监督抽查和定期监督检查计划,并按照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其次,对监督检查结果进行深入地分析,从而找出带有普遍性的苗头性的问题,并及时组织企业、检验机构及有关专家进行研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确保产品质量稳定上升。其三,要加强后处理工作,对检查出的问题,不能一罚了之。要跟踪问效,直到真正解决为止。

四、切实加强对检验机构的监管工作,不断提升检验机构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对检验人员分级分类分层次地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通过开展技术比武活动,通过比对试验,不断提升检验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进一步解决部分机构检不出、检不准、检不了、检得慢,甚至弄虚作假,出具虚假报告的问题;通过监督对检验机构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检验机构人员、管理、装备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其始终保持获得资质的状态;大力推进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能力提升。组织实施好2010年检验能力提升项

目,督促我市符合条件的系统内检验机构申请设立国家中心。

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服务和监管的能力与水平。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加大对一线工作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一线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及时更新补充业务认识,满足监督管理和检验工作的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人员整体业务水平。提高政治素质,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把增强党性、依法行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生产企业、服务基层群众落到实处。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严谨、奋发有为的产品质量监督队伍,为开创质量监督工作新局面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五篇: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总结

太和县局上半年加强产品质量监督

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紧紧围绕市局产品质量监督工作部署,结合我局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动态监督管体系,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坚持“查、治、管、扶、建”多管齐下,不断推进质量监管和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开展工作企业普查工作。为全面掌握本地工业企业数量质量状况,建立健全工作企业质量档案,切实做好源头抓质量工作,今年上半年,我局对全县工为企业开展了普查建档登记,在排查登记中,我局采用与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座谈等方式详细了解企业的经济类型、企业规模等企业基本情况,并细致统计了企业生产许可证、3C认证和质量环保安全体系认证等信息,同时认真调查了企业的产品执行标准、生产状况、主要原材料标准执行、产品出厂检验、主要原料进厂把关能力等关系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合格生产的重点情况。从排查中发现,生产企业都建立了原材料进厂检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成品出厂检验,产品质量追溯和售后服务制度,对不完善的,我局进行指导,尽快完善了各项制度。此次摸排,共排查工业企业家,其中眼镜加工企业 家、人造板生产企业家、服装生产企业家、冶炼铅业 家、水泥生产企业家、纸业家、化工家、机械家

安全套、湿巾、家具、油漆、装饰扣板、洗衣粉生产企业各 1家。共与家企业签订了《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

二、认真开展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整顿活动。为着力解决重点消费品生产加工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我局从4月份开始,在全县范围内认真开展了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进行明确了分工。我局制定工作措施的基础上,按照方案,突出重点,严格监管,相继组织开展了四项检查,即开展对生产企业大检查、对重点产品大检查、对重点地区大检查、对自身监管大检查。在对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时,重点检查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具备生产必备条件,质量保证体系是否保持有效运行,是否严格实施原材料进厂把关、生产过程关键点控制和产品出厂检验,并健全和完善企业电子档案,做到动态掌握实际情况;对重点产品检查时,突出重点产品和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性能指标检验,加强对行业“潜规则”问题的调查,收集重点消费品安全隐患信息,及时开展风险监测;对重点地区检查时,注重摸清生产集中、企业数量较多、质量安全隐患较大的生产加工区内企业的情况,坚持打击和帮扶相结合,支持优秀企业发展,起到行业示范带头作用,加强对守法经营的小型企业的帮扶,促进其合法经营、实现质量提升;对自身监管工作检查时,认真查找自身监管与执法

工作中制度不完善、措施不合理、工作不到位、能力不适应的地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完善巡查制度和措施,提高巡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风险监测的信息收集、情况报告、监测和问题处置等工作制度化。为确保整治效果,根除质量安全隐患,在整治中坚持做到“四个必须”即发现企业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必须责令停产;整改未达到要求的,必须吊销生产许可证;对违法企业和责任人,必须按规定处罚;对涉嫌犯罪人员,必须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三、认真开展化工产品生产企业督查活动。为积极配合食品添加剂整治工作,按照市局《关于开展化工产品生产企业督查的紧急通知》的要求,我局立即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相关化工产品生产企业的督查活动,一、认真排查,健全档案。在以往建立的企业质量档案的基础上,我局按照辖区企业监管责任制的分工,各辖区执法队及时对本辖区食品生产企业添加剂进货渠道进行调查了解,进一步对辖区内相关化工产品生产企业开展摸底排查,摸清企业数量,对照《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逐单位核查有无名单中的产品品种,以及生产、销售、使用等基本情况,进一步完善了企业档案。

二、强化监管,规范行为。经排查,我县辖区内符合《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中规定的产品生产企业共两家:一家是安徽省福泰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准备投产的产品是甲醛和甲缩醛,该企业目前尚未正式投产,正在做环境和安全评估。另一家是安徽银丰日化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是天然薄荷脑,产品一小部分销往上海化工产品经销部,大部分出口东南亚。为加强对化工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管,监督企业依法生产经营,我局监督生产企业在产品标签上加印“严禁用于食品和饲料加工”等警示标识,要求企业建立销售台账,实行实名购销制度,严禁向食品生产单位销售。三,落实企业责任,注重监管实效。我局在督促化工生产企业承诺不生产和不向食品生产企业销售本企业的产品的同时,分别与化工生产企业签订了责任书,责任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限期加印“严禁用于食品和饲料加工”等警示标识、不向食品生产企业销售本企业的产品和建立实名购销制度等。同时,我局还加大了对农村、城乡结合部、县域结合部等重点区域进行检查,加大了对企业外租的厂房、车间、仓库以及城镇临时建筑、出租民房等重点部位的经常性排查,确保及时发现、彻底清剿违法制造非法添加物的“黑窝点”。

四、认真开展产品定期检验和监督抽查工作。产品质量检定检验和监督抽查工作是掌握企业产品质量状况的重要手段,也是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因此,我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上半年,全面完成了市局下达的定检和监督抽查工作任务,共抽检各类样品组,其中合格组,合格率为%。同时,我局还加大了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整改督查力度,对定期检验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除依法予以处罚外,重点做好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整改督查的力度,督促企业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帮助和指导企业做好原因分析和整改。

五、下半年工作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进一步提高对产品质量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重点做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完善动态监管体系,完善组织网络建设,发挥质量监督、行政执法、检验检测的整体优势,形成各尽其职、相互配合、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消除监管死角和盲区。

(二)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依法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保证责任,切实建立质量诚信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安全岗位责任制。

(三)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强化企业现场监督检查,加大处罚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坚决取缔非法生产行为;严格准入许可,严格监督检验,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督促企业进行整改,同时,要帮助企业强化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内部质量管理,切实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下载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质检科在技术制造部的领导下,负责本企业生产全过程中的质量检验、控制工作。 第二条:认真贯彻本公司有关产品质量的精神,不断加强检验......

    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条例

    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条例 (2001年12月28日天津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四十五号 《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条例》已由天......

    内蒙古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3号) 发布日期:2011-03-03 来源:内蒙古质量技术监督局 浏览次数:91 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范文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以下简称监督抽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

    论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精选合集]

    论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一.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含义、目的、作用 1.含义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是指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及地方各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

    建筑材料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暂行条例

    建筑材料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暂行条例【颁布单位】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颁布日期】 19871224 【实施日期】 19871224 【章名】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使建材企业贯彻......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整改报告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整改报告 恩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股 : 本单位生产的_无线传声器(型号规格为:PS-7300 P-SOUND®)_产品在_广东省质监局组织的_ 监督抽查中,因_产品技术参数的......

    铁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2014

    铁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国铁科法〔2014〕33号,2014年6月12日印发。)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铁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以下简称“监督抽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