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法治新北(5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18:0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法治新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法治新北》。

第一篇:建设法治新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努力争创“法治常州合格镇”

各位领导、同志们:

开展“建设平安薛家,构建和谐社会”活动是我们薛家镇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平安江苏、创建最安全地区”的一项重大决策。三年来,我镇连续三次获得了常州市“社会治安安全镇”、“无毒社区乡镇”;2004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去年,镇司法所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先进司法所”,今年,我镇被常州市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镇。

建设“法治常州合格镇”是进一步深化“平安薛家”创建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镇的重要举措。根据2006年市、区政法会议精神:继续开展平安创建工作,大力推进依法治镇建设的要求。我们薛家镇将紧紧围绕争创“法治常州”、“法治新北”建设主旋律,从 “落实五个保障,着力四个抓手”方面努力争创“法治常州合格镇”。

“落实五个保障”:

第一、落实组织保障。近阶段以来,镇党委、镇政府十分重视“法治常州合格镇”的创建工作,连续下发7个文件,主要规划、部署综合治理平安创建、依法治镇、安全生产、大调解机制建设、社区矫正、“五五”普法等争创“法治常州合格镇”工作计划,下半年我们将专门成立镇、村 两级创建班子,进一步明确“一把手”是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我们还将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镇的要求,在8月份,高标准、高起点完成 “

十一、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规划,我们的创建目标是立足常州,走出江苏。

第二、落实责任保障。3月份,全镇召开了政法工作会议,就平安建设,争创“法治常州合格镇”进行了再动员、再发动,会上,11个行政村、78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和28个单位签订了“无毒社区”、“无邪教村”及“铁路护路”责任书,为强化责任,8月底,我们将组织4个考核组共20人,对全镇6个行政村、5个社区、5所学校、8个综治成员单位、35家企业就落实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检查,重点考核单位争创“法治常州合格镇”贯彻执行情况,并将考核结果在大会上给予通报,并作为年终考核重要依据。

第三、落实制度保障。制度建设是推动创建工作的重要环节,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调处中心、社区矫正办及基层调委会、治保会都建立了办公例会,奖惩,检查和考核等19项制度,下半年镇政法委将坚持每周半天集体办公制度,汇报交流上周工作,分析当前全镇治安形势,认真研究和部署下周工作。由综治办牵头,派出所、司法所、调处中心协调配合,坚持每半个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对重大纠纷进行集中调处,一般纠纷指派分流,我们要求司法所民事纠纷调解率达到了98%,成功率达到了96%。为全力维护社会稳定,镇党委已经出台了[2006]18号文件,就行政村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制止违章三大重点工作进行单项考核,安全生产奖全年8000元,如发生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取消8000元的安 全生产奖,社会稳定奖5000元;如发现村干部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的社会不稳定事件和一起赴京上访事件,年终取消5000元的社会稳定奖,如发生一起赴省、市上访,将分别取消3000元、2000元的社会稳定奖,各行政村也建立了1000元安全生产,500元社会稳定奖,针对顺园新村盗窃案件增多,为强化保安工作制度,下半年镇派出所、物管办将加大对顺园新村保安治安防范考核力度,如能协助破获一起盗窃团伙,奖励2000元,如能协助破获一起偷盗案件奖励1000元,如工作不到位而发生了盗窃案件,将扣除当班保安1200元标准的年终考核费。确保新村居民安居乐业,同时增强防范意识。

第四、落实经费保障。为确保争创活动的开展,镇财政单列综治和创建经费30万,并获得了人代会的通过,上半年,镇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社区矫正办、调处中心在平安法治建设、“无毒社区“、铁路护路、普法宣传、基层综治办建设和民主法制示范村建设方面已累计投入经费45万元,其中村级创建经费投入23万元,为创建省规范化司法所、调处中心,镇政府将调整办公场地,离地建设400平米的司法大院、调处中心,将增设调解一室、调解二室和领导信访接待室,大调解机制人员单位将派员实行集体窗口办公接待,预计这项工作将在十月底前建成交付使用。

第五、落实队伍保障。争创“法治常州合格镇”,重在队伍建设。我们薛家镇现有人口3.98万人,其中外来人员8136人,派出所民警、司法所、调处中心工作人员按上级标准,全部超过了规定要求,专职保安和协管员按万分之

十五、500比1的要求,也达到了标准。下半年,我们将充实调整司法所工作人员适当增加联防保安力量,切实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教育 管理,充分发挥百名平安建设志愿者,80名综治、460名治安信息员、50名综合治理50名青年禁毒宣传志愿者队伍及顺园新村185名义务治安巡逻小分队群防群治组织的作用,努力把社会治安防范覆盖到全镇每一个角落。

“着力四个抓手”:

第一、加强村(社区)综治办建设。根据区政法委的要求,我镇在7月份分别在6个行政村、5个社区相继建立了“十位一体”综治办、社区民警、保安、治保、调解工作人员全部到位,各项工作开始正常运作,综治办建设受到了各村党支部高度重视,漕河村委专门腾出近40平方米的房间作为综治办的办公场地,并投入经费2万元,添置了办公设施和台帐资料,船坊村委在交通便捷地选址新建了24平米的综治办和警务室,任葛村48平方米标准综治办公场所正在建设之中,在此基础上,10月底前,全镇5个社区综治办将在所属社区会展中心新址全部同时建成达标。我们还将在8月份部署建立学校警务室,以保障在校师生的人生安全。

第二、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建设“民主法治示范村”是创建“法治常州合格镇”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法制示范村的建设,将有力促进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基层行政行为,提高基层干部行政执法能力。今年6月份,各村(社区)按照组织建设,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法治建设六大内容建立了台帐资料,内容包括村民自治17项制度,村委换届一系列资料,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民主评议,村务公开和依法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等27项内容,镇要求各村(社区)在8月底在辖区内设置3-4个村务公开栏,5-8个群众评议箱,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公正,把公正、公开、社会稳定和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作为考核“民主法治示范村”的重点。我们将加强监督,强化指导,加大“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力度,立争年内六个行政村、五个社区全部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第三、加强技防镇建设。近几年来,我们薛家镇进入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时期,全镇共有17条新建道路,顺园新村入住人口已达1.5万人,我们按照政法委的要求和我镇的实际情况,我镇技防建设规划已经出台,将围绕确定的镇区8个主要交通要道口,5个社区,4个重点单位,3个公共场所,2个金融网点等实施技防监控,强化对常州奥林匹克花园按装18个探头,6个红外线监视装置和新建一个技防监控室、以及二条技防步行街监控建设。我镇将投资100万元对顺园新村五个社区按装了42处治安巡呼棒,顺园小区一、二、三、五个新村的车库、门卫及薛家中心广场、主要地段、公共场所按装32个探头,联网技防监控中心正在加紧施工,8月底将全面建成交付使用。届时,集镇将形成三纵四横五点技防监控区。

第四、加强 “五.五”普法宣传教育。今年是“五五”普法教育的第一年,我们在 “四.五”普法教育获得省先进的基础上,全面制定“五.五”普法总体规划,并着力落实06年普法实施计划。按照镇、村二级干部全年不低于法制教育二次,公民学法全年不低于四次的要求,大力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以国务院《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为载体,以建成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法治镇为目的,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宗旨,全面启动“法治江苏”建设,不断推进“法治常州合格镇”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从特别是镇、村两级领导干部的法治 观念和能力,做到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企业依法经营、基层民主自治、公民知法守法、社会和谐稳定;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强化法律服务和法律监督,维护社会公平、公正;落实“保稳定、创安全、促发展”的长效普法工作措施。各位领导、同志们:

争创“法治常州合格镇”的工作还只是刚刚开始,我们将按照上级要求,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提出的实现“四大”目标,建设一流强镇;大力推进“依法治镇”方略,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政绩观,把平安建设与依法治镇结合起来,把争创“法治常州合格镇”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镇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努力使我镇在全区率先建成“法治常州合格镇”。

二00六年七月

第二篇:奏响与时俱进法治建设新乐章

奏响与时俱进法治建设新乐章

当前,以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为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等一系列重要概念,不仅是加快法治建设步伐的指导思想,奏响了与时俱进推进法治建设进程的新乐章、主旋律,而且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辉煌前景,对于公安交警部门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继续谱写激越壮丽的法治建设新篇章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鼓舞力。

笔者认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首要应当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安交通管理各项工作,其中最关键是要树立严格尊重科学的态度,就是在开展各项执法活动过程中,坚持自始至终把尊重科学作为执勤执法的重要原则之一,最大程度地保证执勤执法的客观公正,保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高度科学性。党的十七大将民主法制建设提到新高度,进行了系统的新概括,明确提出了民主法制建设的新思路。这就凸现了民主法制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生活进程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作为执法机关,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是时代赋予公安交警的神圣使命。因此新时期的公安交警,更应当始终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工作中心,以创建“平安畅通县区”为抓手,以机制改革和警务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推

进依法行政进程,全面规范执勤执法行为,狠抓队伍正规化、法治化建设,通过公正、高效、廉洁、文明的执勤执法工作,树立德州交警的良好形象,推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完善组织保障,健全管理机制。

公安交警部门的权责是统一的,既有权也有责,既不能失职,又不能越权;既不能不作为,又不能乱作为;办事权限要合法,办事程序也要合法。全体公安交警要依据法定职权、按照法定程序办事,正确行使权力,防止滥用权力,把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办好。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是关键。有法不依等于无法,在一定意义上比无法的影响还要坏,因为它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和老百姓对法制的信心。因此,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应当叫响“向法律要素质、要形象”的口号,进一步加强法制队伍建设,为依法行政提供组织保障。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法制员工作制度。要积极从民警中选拔综合素质高、具有责任感的民警担当法制员工作,加强教育培训,确定法制员的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利用法制员对本单位民警的执法办案情况进行法律审核,并为基层民警执法提供指导和咨询。二是要建立和完善民警个人执法档案管理制度。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应当严格按照《山东省公安交警系统民警执法档案管理规定》的要求,对民警的执法资格等级、每月检查考评情况、办案奖惩情况以及办理案件的数量等具体执法情况实行档案化管理,并确保执法档案能够真实反映民警的法律、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三是要建立和完善案件法律审核制度。对于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行政处罚案件,在做出处罚决定前,要予以审

核把关,并经主管领导审批。四是要建立和完善执法工作评析制度。公安交警部门应当始终坚持对重大、疑难、复杂的行政案件以及群众投诉,定期进行评析,对错误案例进行内部通报,以案为鉴、举一反三,从中吸取教训,从而提高执法办案水平。

二、规范执法行为,创新执法方式。

随着国家法治建设进程加快和人民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公安交警公正规范文明执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深入践行党的十七大精神,还应当具体体现在坚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不断修订、完善和落实好各项便民、利民、亲民措施。同时不断创新执法方式,大力规范执法行为。规范是公正的前提,规范的执法行为才能最大程度地达到公平正义。落实到交警的执勤执法过程中,就是严肃公正的态度、文明规范的用语、适用准确的法律、符合法定的程序、便捷高效的作业、便民利民的措施等等。规范执勤执法既是开展“三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抓好交警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应当结合交警不同的岗位,细化每个执勤执法环节并使之工序化、流程化,并不折不扣的加以落实。要进一步提升交通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和工作效率,把科技强警战略有效运用到法制建设中,大力推进执法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及网上办案流程,对于一般程序的案件,全部实行网上办理、网上传输、网上审批。通过实施网上办案,充分发挥法制员、法制科的执法监督职能,把执法监督管理工作贯穿于交通管理的事先、事中、事后,全方位、全过程对民警执法工作实施监督制约,从根本上解决执法中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不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案的问题,提高了行政执法质量。同时应当以路面巡查、车管岗位为重点,认真查摆执勤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坚决查处和纠正不作为、乱作为、不严格、不规范的问题,确保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实现提升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促进队伍建设、塑造交警良好形象的工作目标。不断推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三、加强法制监督,提高执法水平。

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应切实加强执法监督、执法回访,认真执行绩效考核、警务公开、承诺服务等制度,通过多种渠道积极收集和充分倾听人民群众对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增强群众监督的力度。一是舆论监督。要主动加强工作透明度,将警力、警务及一系列收费标准、服务承诺等向社会公开,欢迎群众、媒体监督、举报,广纳良言,逐项汇集,认真研究整改,为提高民警执法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群众监督。要以行风评议等活动为契机,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镇代表及社会知名人士作为警风警纪义务监督员,通过定期座谈、建议、讨论等形式,主动将执法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三是内部监督。要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在各项执法活动中实行互相监督、互相评议的体制,在上下级之间、民警之间形成层层监督的网络,制约民警执法行为,同时坚持不定期地对民警的执法活动、警容风纪、内务等进行明查暗访,对办事拖拉、效率低下、作风粗暴、执法不公、履职不认真、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一旦发现立即查处,并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当事人和领导的责任。由此形成内外结

合、上下联动、纵横交错的执法监督制约体系,以进一步增强全体民警干好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真正确保广大民警把法规政策理解好、执行好、落实好。同时要积极建立实行法律专家咨询制度,聘请精通业务的公、检、法部门的领导、长期从事法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专家学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声望的律师及一直从事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老领导、老同志开展法律咨询,通过充分发挥各方面领导、专家、学者的专业优势,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为公安交警部门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公安交警部门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只有紧跟时代奋进的步伐,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继续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弘扬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坚定积极进取的意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化创新发展,提高执法水平,让民主法治更健全、各方面制度更完善,让社会更加稳定与和谐,努力开创公安交通管理事业的新局面。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部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部署

魏淑君

2012-12-18 21:28:36来源:文汇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治国理政的方式看,视“法治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二是从法治建设的内容看,在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方面,既提出了“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总体要求,又对这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的新要求;三是从法律调控的领域看,“法治”贯穿了改革发展的全过程,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领域;四是从法律保护和规范的主体看,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并最终实现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注重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

要求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是十八大报告中突出亮点之一,是党第一次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进自己的行动指南。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全面进入转型期,改革和发展均处于“攻坚克难”阶段,法治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面临着法治的考验。但实践中,部分领导干部往往缺失法治理念、忽略制度建设,自觉不自觉地藐视法律权威,甚至把个人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更有甚者,个别领导干部借改革之名罔顾法律而行事,为个人寻求无制度约束的绝对权力自由,最终可能造成“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恶果,极大地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十八大报告向领导干部提出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要求,这对于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化解前进中的社会矛盾、保持国家长治久安、促进国家繁荣稳定意义重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法治思维”,是对领导干部在思想观念和认识层面提出的要求,指的是领导干部应持有法治理念,行事理政要坚持以“合法性”为首要判断标准、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取向,学会运用法律精神、法律原则、法律规范和法律逻辑思考、认识和解决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和矛盾。这里强调的是领导干部执政要摒弃“人治”的思维惯性。

“法治方式”,是对领导干部在具体行为层面提出的要求,指的是领导干部必须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并运用法律所创设的各种制度和程序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从而解决各种经济社会问题、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这里强调的是,领导干

部不仅要摒弃“人治”工作方式,并且更要学会以“法治方式”统领并规范过往所习惯运用的“经济方式”和“行政方式”。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意味着党更加注重和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这里实际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命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公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数千年传统社会人治特征的惯性和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实,我们在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与现代法治精神不相和谐、甚至相悖的矛盾和问题。分析这些矛盾和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关键在于我们现在还没有形成与现代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法治文化。

法治文化主要体现为社会公众广泛认同和持有的法治观念,以及以法治为价值取向的行为方式。它是一种与人治文化相对立而存在的先进的文化形态,是我们要着力倡导、培育和建设的主流性文化。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的情况下,我们应更加强调法治国家建设的“文化背景”,因为驱动一个国家民主法治进程的动力,是一国社会成员的法治意识,是全社会对法律理性的认识和思考,并最终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为一种对法律的遵从。因此,营造法治氛围,通过多种途径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应有之

义,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容上,我们既要积极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同时又要注重对中国传统法文化中契合现代性内容的整合与吸纳,使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蕴含民族文化的脉络和现代文明的理念。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途径上,既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社会组织的推进作用,又要有多层面的宣传教育,以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作者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第四篇:法治建设

意义

也许与湖湘与生俱来的灵秀地气有关,近年来,湖南总是在全国率先走出先声夺人的一步,创造一项项引人注目的成绩,“填补中国行政程序立法空白”、“建设法治政府的‘湖南模式’”„„如今,《法治湖南建设纲要》的审议通过,更是让湖南在法治建设的探索与创新的这个节点更加光芒四射,让“法治湖南”的名片大放异彩。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曾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湖南将“法治湖南”提升到法规层面,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显然是把“法律”当成必须的社会管理“信仰”,无疑对湖南来说意义重大。

纲要的出台是保障湖南科学发展得以践行的稳固基石。

周强多次强调,建设法治湖南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湖南的具体实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需要,是省委根据新形势,立足新起点,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他还提出“抓法治就是抓发展,就是抓科学发展”的口号,为此,湖南积极打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来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但是无疑这会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坚持不懈地去推动。《纲要》作为法治湖南建设的行动纲领,会要求湖南按设定的目标持之一恒的走好、走下去,那么它对于湖南的科学发展之路就像投下了“定盘石”。这个《纲要》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推动湖南尽快的走上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进程,提高整个湖南的法治化水平,让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在湖南生根、开出奇葩、结出硕果。

纲要的出台是保障人民“四项权益”得以彰显的重要条件。

法治是政治的重要内容。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深入,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参与,将呈现出越来越积极的发展趋势。法治湖南的进程,人民群众应当是积极的建言者与参与者。为此,省委书记周强在湖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大力推进‘法治湖南’建设,切实保障广大劳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切实保障湖南人民的四权,是“法治湖南”建设问民意、聚民力、合民心的重要保证。《纲要》的出台,显然有利于更好维护、实现、发展人民群众参与“法治湖南”建设的各项权利,为社会各阶层成员都能自由的表达自身权益诉求提供了条件与法律支持。由此也就有利于拓展法治建设的内生动力,让人民群众成为“法治湖南”建设的重要推力。从而实现上下相得益彰,形成整体建设的合力。纲要的出台是保障法治政府“湖南样本”更加出彩的得力推手。

当代中国,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控制模式必然是法治而非人治。只有实行“法治”才能更好的限制权力,约束权力,让权力在合法合理的轨道上运行。五年来,以《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为起点,湖南开启了中国行政程序立法破冰之旅,之后,《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作为我国首部关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省级政府规章出台。几个规章的出台,打造了一条依法行政逻辑链条,像是在干部头上戴上“紧箍咒”,开启了一场行政机关“作茧自缚”式的革命,并由此打造了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湖南模式”。《纲要》的出台,会让政府更能“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会提高政府按程序办事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会让服务老百姓不仅成为广大干部的一种自觉意识,而且成为一种法定义务。由此,会推动法治政府这个“湖南样本”更加出彩出新。[

第五篇:浅谈法治建设

浅谈法治建设

——如何加强基层法治建设

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法治确定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为我国的法治进程指明了方向。2010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党中央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已有十三年,但是与发达国家的法治建设相比,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加快建设,努力推进法治化进程。

一、内涵与外延

(一)内涵:法制工作是围绕党的执政方针,按照国家职能定位,在法律、法规、规章的规范范围内指导、监督、协调本单位的行政执法活动,实现制度化、程序化、系统化。

(二)外延:法制工作是将行政执法理念和行政管理目标具体化的重要环节,从主观上看,它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服务于人民,源于历史又调整现实的哲学范畴;从客观上看,社会进程的客观状态(人类的普遍认知)要求调整和维护社会关系的职能部门“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基层法制工作是最基础的规范和最根本的运作,它服从于国家职能的定位,指导于基层的实践。窃以为“中规中矩”理应成为现在基层法制工作的核心指导。

二、我国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民法律素质有待提高

基层群众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民主法制意识欠缺,法治观念淡薄。有的人在自身合法权利被侵害时,不能正确反映诉求,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权,要么浑然不知,以“法盲”形态出现;要么畏于权势,忍气吞声;要么置法律而不顾,“以暴制暴”,导致违法犯罪。有的农民法律知识缺乏,无视法律,排斥法律权威,崇尚“无讼有德”、“权大于法”,喜欢采取越级上访、聚众闹事、围堵政府机关来解决问题。个别公职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知法犯法、以权压法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法速度较快,截止2010年,已颁布法律236部、行政法规690个、地方性法规8600个,基本建成法律体系。但部分法律质量不高,效果不佳。一些法律、法规的逻辑结构不严密,条文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法律体系不健全,没有及时进行立、改、废活动,造成一些法律、法规的内容相互抵触,影响法律的整体和谐。在法律之间,基本法和单行法之间,法律法规与实施细则之间,原则规定与具体措施之间,还没有完全配套,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出现了“断层”和“缺项”。如按照简易程序罚款,1996年《行政处罚法》规定数额为50元,而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为200元。

(三)实施法治不够彻底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关其实际权力并未完全到位,立法机关在行使立法权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权力资源和程序保障。根据宪法规定,行政机关由权力机关产生并接受其监督。但实践中,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干预太大,因而导致一部分法律带有明显行政部门利益的色彩,使法律的公正性、权威性、可行性受到影响。由于财权、人事权都掌握在党政部门手中,司法机关相对独立性程度较低,抗干扰能力较差。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依然存在,造成法治化进程缓慢。执法者与管理相对人缺乏交流沟通,互相戒备排斥,甚至对立、对抗;个别执法者方式简单粗暴;有的甚至吃、拿、卡、要,收受贿赂;办“关系案、人情案”,执法不文明、不规范,未能体现法律的权威。

(四)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存在“官从政法、民从私约”传统习惯。一些基层干部“重人治、轻法治”。强调人治而藐视法治,漠视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对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习惯用人治来管理,忽视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问题;错误认为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工作就越来越难做。或者口说法治,实为人治,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部分领导“重经济建设、轻法治建设”。没有摆正二者的辨证关系,认为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认为经济建设是硬指标,是大事,法治建设工作是软任务,可有可无,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一些执法人员“重实体、轻程序”,认为主要结果正确,就不管过程是否合法。程序意识淡薄,忽视行政权力的规范运作。

(五)社会治安形势趋于复杂

社会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增多。纠纷的主体、案件的形式、潜在的问题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复杂化。因土地承包、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纠纷有增无减,上访行为和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治安案件和侵财类刑事案件频发,赌博、伤害类案件时有发生。农民犯罪率较高,例如,2006年,河南章丘长清区法院判处刑罚的308名罪犯中,农民274人,占罪犯总数的89%,且多为故意伤害、盗窃、抢劫、交通肇事等类型犯罪;社会黑恶势力猖狂,侵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破坏和谐稳定。

(六)基层自治难以落实

现行的《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存在缺陷,使基层自治制度难以落实。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法治成为薄弱环节。

建设法治国家,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农民。然而部分村民自治组织不健全,自治机制缺乏活力,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不到位,村民自治流于形式。两委关系不明确。村委会议事、决策的民主程度不高,群众很少参与,缺乏公开透明;农民选举意识差,出现“贿选”、“家族控选”现象。村民自治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名存实亡。因村财管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宅基地建房等矛盾纠纷增多,征地补偿范围窄,计算方法不科学。涉农行政执法的不规范,涉农维权的艰难。影响人们对法律权威的看法和对民主法治建设的信心。

三、措施

(一)确立中枢地位,理顺职能关系

从工作部署到内部日常监督考评,都应该将法制机构作为中枢环节,各项职能工作的职责、任务、程序、时限首先应该从这里发散,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产生的情况都应归结到法制机构,该解决的解决,该向决策系统提供的要上报。基层法制工作的职能应该是指导、协调、监督,依此细化、定位具体的工作职

责:

对内职责:1.规范性文件的审查把关;2.本局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的核审及听证,简易程序处罚案件的备案监督;3.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及复议案件的应对;

4.行政诉讼案件的应诉及行政赔偿事务的办理;5.行政执法检查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6.法制员的指导和培训;7.法制工作情况的统计;8.本局领导及上级法制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对外职责:法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是内部行政执法活动的中枢,又是执法活动衔接外部环境的门户。包含以下具体工作:1.与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如与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督、卫生监督、文化稽查等部门的协作,在职能定位上的把关,在协作方式上的指导。2.与司法部门的协作配合,如行为人构成犯罪,需移送公安或检查院;当事人阻碍、抗拒执法行为,交公安治安处罚;相对人不履行受处罚义务的,交法院强制执行。3.处理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让政府充分了解工商职能、职责,正确安排、指挥工商部门的工作,在与其它部门发生意见分歧时,能及时作好协调,理顺工作关系。

其他工作应从法制机构剥离出去,如:职工培训,组织主体应是人事机构,即使是法律培训,法制机构也只安排培训内容。

由是观之,法制机构从职能、任务、作用等方面,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都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工作量大,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能熟练掌握和应用法律知识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各地的法制机构普遍存在人员数量、素质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的现象,应尽快充实高素质人才,以发挥法制机构应有的作用,提高队伍的监管水平,保证部门执法质量。

(二)建立和完善规范执法活动的各项制度

按照登记、收费、办案分类确定工作职责、任务、流程、时限及考核标准——“立规立矩”,特别要加强对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细化和完善,将过错责任追究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个人,不能只纠正错案,不惩戒责任人,只追究单位责任,不追究个人责任,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指南,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思想,熟练掌握各项执法技能,从而达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故”的执法境界。

(三)规范案件审查,细化处罚尺度,提高执法办案质量

要解决审案仅停留在形式上的问题,实现实质性的审查。一方面,必须进一步明确划分法制机构与办案机构的职责。法制机构应超脱于相对人与办案机构之间,避免办案机构因主观情绪造成滥用行政强制措施及不适当的行政处罚,在办案监督方面,应当履行以下职责:1.制作统一规范的办案文书;2.对强制措施审查、把关,即法制机构认可后方能实施强制措施;3.对处罚种类及幅度予以确认(重大案件由集体研究决定);4.制发《处罚决定书》。

办案机构应该在法制机构指导、监督下,按照办案程序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形成完整的案件材料,并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提出处罚建议,提交法制机构核审,只对办案程序、案情清晰、证据合法、有效、真实、完整几个方面负责,不形成最终的处罚决定。这样从根本上实现办、审分离。

另一方面,对案件处罚幅度的确认或调整方面,应尽快细化处罚幅度和等次标准,避免办案过程中的主观性、情感化。等次标准的确定不是凭空的,而应从办案实践中加以总结、提炼,根据案件性质、情节确定处罚尺度;从轻掌握处罚应有起点数,并在法定幅度高限的20%内,一般处罚在法定幅度高限的20%—60%内,从重处罚在60%至高限,减轻处罚在低限以下。只有确立合理的等次标准,并以此调整不适当的处罚建议,案件核审才能进行实质性的审查,体现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从而提高办案质量。

(四)强化法制工作的监督职能

法制监督的最恰当方式就是按照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及标准进行严格考评,一是对各类执法行为进行不定期检查,予以记载,并作为依据;二是半年一次定期考评,局对所考评,各所对每个岗位及个人考评,并根据考评结果落实奖惩,作为干部提升、晋级、调换岗位、待岗的重要依据。

只要我们充分认识法制工作的中枢地位,落实职能、职责,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规范案件核审,强化监督,就一定能建设好基层法制,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

下载建设法治新北(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法治新北(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北小学举行

    新北小学举行“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班会 发布时间:2013-06-09信息来源:新北小学 作者:张思伟 浏览次数:61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民主法治社区申报材料-青北

    青北社区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汇 报 材 料自青北社区成立以来,在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求真务实,创新发展。紧紧围绕“服务居民群众,构建平安社区”这一主题,不断创新思路,深......

    建设法治政府文档

    建设法治政府严格执法应是文明执法的基础,离开了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就无从谈起,同时文明执法反过来也能促进严格执法的实行,两者相辅相成,也缺一不可。首先文明执法离不开严格执法......

    法治建设致辞(精选合集)

    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适应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满足青......

    法治建设2017年度工作计划

    法治建设XX年度 工作计划 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完善法治交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交,营造良好的法治交通环境,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将我局2017年法治建设工作计划汇......

    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县信访局 2018年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2018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法治××建设总目......

    法治建设心得体会

    法治建设心得体会 法治建设心得体会 牢固树立法治观念 加快建设法治交通 两天的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丰富的学习内容却使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培训,既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浅谈加强法治中国建设[合集]

    浅谈加强法治中国建设 摘 要:当前,要高度重视加强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坚持与政治体制改革协调一致,服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导向,结合我国国情,全面推进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