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化商务贸易环境
优化商务贸易环境 提升粤港区域竞争力1
——《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有关商务贸易内容的解读
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
《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从2009年粤港两地高层领导会晤达成共识,到2010年3月3日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准,到4月7日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党中央、国务院及粤港两地政府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全力以赴,最终形成这一份涵盖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合作文本。《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其实质是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落实CEPA及其补充协议,推动粤港两地进一步融合。
省外经贸厅主要负责《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中有关商务贸易领域的内容的调研、编写以及与香港有关部门的协调和对接。其内容,紧扣《规划纲要》中对专业服务、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贸易投资促进等方面内容。根据2008年汪洋书记视察省外经贸厅重要讲话精神,省外经贸厅成立了以梁耀文厅长为组长的粤港澳台经贸合作专责领导小组,印发了《省外经贸厅深化粤港澳台经贸合作工作方案》及《省外经贸厅深化粤港澳台经贸合作重点工作事项分工方案》,认真落实、总结有关工作任务并形成了《省外经贸厅推进粤港澳台经贸合作专责小组关于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重点》。结合本厅职能,对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了初步的工作安排,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个优化着力‛(简称124),即:‚以《规划纲要》提出的粤港合作战略任务为中心‛,‚紧紧围绕落实《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及《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重点工作》两个基 1 2010年3月3日,省外经贸厅以粤外经贸开函〔2010〕12号报送了此解读材料。本点‛,在商务贸易领域要重点抓好‚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着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着力创新招商引资机制;优化对外投资合作方式,着力加快‘走出去’步伐;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推进合作平台建设‛。
一、以《规划纲要》提出的粤港合作战略任务为中心
《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紧紧围绕《规划纲要》主要精神,在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了对接,是对《规划纲要》提升粤港合作水平要求的具体回应。
(一)总体指导思想的对接。《规划纲要》高度重视广东与港澳的更紧密合作,提出珠江三角洲‚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的历史机遇,率先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我国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粤港澳三地经济加快融合,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后劲‛;粤港澳合作‚有利于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保持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则具体提出了粤港合作的发展定位,明确了粤港在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区域环境和生态保护、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六方面的发展方向。从商务贸易领域来讲,提出了‚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发挥香港服务业和广东制造业优势,加快形成国际一流的现代产业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等发展定位。
(二)工作目标对接。《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2年,区域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粤港澳经济进一步融合发展。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形成粤港澳三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的发展目标。《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则对目标任务具体化,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深入实施CEPA及服务业对港开放在广东先行先试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跨界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建成,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生产和生活要素流通‛,‚到本世纪二十年代,基本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要素便捷流动的现代流通经济圈、生活工作便利的优质生活圈、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建成世界级城市群和新经济区域‛。
(三)工作内容对接。《规划纲要》对珠江三角洲区域商务贸易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包括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化落实CEPA‛、‚全力建设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努力构建规范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等内容。《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对应《规划纲要》的工作内容,相应提出现代服务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工作措施。如‚落实CEPA及服务业对港开放在广东先行先试政策措施,支持香港服务提供者依照相关规定到广东开办会计、法律、管理咨询、中介服务等专业服务机构,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搭建粤港服务外包合作平台,共同拓展国际服务外包市场‛;‚支持港资加工贸易企业产业链延伸,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支持港资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商贸协作机制‛、‚共同应对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和推动自由贸易‛;‚推进电子签名证书互认试点‛等方面具体措施。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对落实《规划纲要》有关精神提出具体措施。
二、紧紧围绕落实《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及《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重点工作》两个基本点
(一)落实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文本。
《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正文紧扣《规化纲要》推进商务贸易的有关精神,是我厅今后推进粤港商贸合作的重要指导文本,通过一系列举措,力争在服务贸易、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走出去及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一是在服务贸易方面,将CEPA作为推动粤港澳服务业合作的抓手,稳定香港作为我省首要外资来源的地位,优势互补,推动我省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积极推动广东先行先试工作,在目前21个领域共34项措施在广东省先行先试的基础上,继续争取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进一步降低香港服务提供者在我省投资的准入条件,简化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大力发展服务外包,重点推动粤港在金融后台服务、软件外包、研发设计外包、与物流相关的数据处理外包等领域合作,研究出台我省服务外包专项扶持政策,开展服务外包发展‚十二五‛规划,召开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座谈会,组织境外服务外包推介活动。
二是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面,力争到2015年,全省港资加工贸易产业创新能力、配套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逐步建立起港资加工贸易企业的国内营销和物流体系,创立一批内销品牌,实现港资加工贸易企业内销幅度呈现较大增长;基本完成港资来料加工企业的不停产转型工作。到2020年,率先实现港资加工贸易企业全面转型升级,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建成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其中,港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左右,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占进出口总额的85%和60%,ODM和OBM的比重达到70%以上,全省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总金额超过2500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带动国内配套产业的产值超过10000亿元,加工贸易内销总额比2008年翻一番。
三是在推动企业‚走出去‛方面,充分利用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具有国际化的市场运作机制和管理经验这一平台,帮助企业寻找海外投资合作机会,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并通过在香港投资营商,熟悉国际经营规则,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四是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健全联合招商平台和联合工作机制,落实重点合作项目。努力深化粤港联合海外推广、开拓市场、承接‚双转移‛、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网络推介、培训调研等工作机制,打造粤港合作大平台。
(二)落实好《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重点工作》。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重点工作为我厅今年推进粤港经贸合作提出具体要求和方向,根据协议内容,我厅2010年主要要做好‚落实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举办‚广东外博会‛以及贸易投资促进等方面内容。今年我厅将紧紧围绕《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重点工作》,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继续推进CEPA广东先行先试相关工作,推进粤港澳咨询、会展、金融等领域合作;二是继续加强粤港两地经贸往来与合作,筹备好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率团出访的经贸招商活动,做好粤港交流会等重点经贸活动,举办粤港联合推介大珠三角系列经贸活动。三是办好‚外博会‛,组织粤港企业参与‚广货全国行‛等内销拓展活动。四是联合香港有关部门筹办好港资企业赴我省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投资考察互动,积极推进‚双转移‛。五是为有意赴港发展的企业提供更加详细的指引和操作资料。六是继续和香港贸发局推动广东企业赴港发展长效培训体系——‚广东企业赴港发展高级培训班‛。
三、落实《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的重要工作举措
我厅今后推进粤港商贸合作的中心工作将紧紧结合《规划纲要》和《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精神,做好‚四个优化,四个着力‛,即‚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着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着力创新招商引资机制;优化对外投资合作方式,着力加快‘走出去’步伐;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推进合作平台建设‛。
(一)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着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港资加工贸易企业对广东经济腾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形势变化,当前的在粤港资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着产业增值能力有待提高、产业增值能力有待提高、部分组织方式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等问题。我厅将根据市场规律,引导企业自愿参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工作。
一是引导加工贸易产业加快延伸价值链。引导现有港资加工贸易产业链条向研发和营销两端延伸,优化存量;鼓励港商来粤设立研发中心、总部和采购中心,加快引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增量。二是加快推进加工贸易企业组织制度创新。以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为突破点,用好资金等扶持手段,力争用3—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全省不具备法人资格来料加工企业的转型工作,为企业开展自主经营、自主创新、建立国内外营销网络创造条件。三是继续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不断完善内销服务机制,用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项资金,加大对企业内销的服务和融资支持力度。继续办好‚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博览会‛,为企业产品进入国内市场提供良好的展示交流和服务平台。四是稳步实施加工贸易‚双转移‛战略。用好扶持政策,鼓励‚外发加工‛,促进珠三角地区现有港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加快向东西北地区梯度转移。五是加强粤港联手推进转型升级的力度。健全粤港粤澳联合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粤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题专责小组等沟通平台,加强信息交流与服务,重点推进粤港在科技和生产性服务领域的合作,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研发和配套服务支持。
(二)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着力创新招商引资机制。
香港是我省外资主要来源地,截至2009年底,全省累计实际吸收香港实际投资1429.58亿美元,占全省吸收外资总额的六成以上。今年我厅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中心,保规模、调结构、促发展,大力改善吸收外资产业结构、来源结构和地域分布结构,在提高吸收外资质量和水平方面有新的突破,推动吸收外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创新招商机制和方式,巩固和完善外资工作协调、重大项目用地保障、重点外资企业联系机制等;推进与境外知名机构联合招商、网上招商、专业性主题招商等。二是加强平台建设,科学筹划省领导带队境外招商及‚粤港交流会‛等系列经贸活动,千方百计扩大合同外资储量。三是积极引导外资投向,制定并实施《2010年广东省吸收外资指导意见》,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四是推动出台《广东省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办法》,鼓励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培训基地等;加强对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带动配套企业转移,增强聚集效应。五是认真落实我厅《深化粤港澳台工作方案》及重点事项分工细则中粤港经贸工作内容,用好CEPA和服务业对港澳开放在广东先行先试的政策,推进粤港、粤澳在咨询、会展、金融、法律、会计等服务领域的合作。
(三)优化对外投资合作方式,着力加快‚走出去‛步伐。香港一直是广东企业实施‚走出去‛的重点市场,特别是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截至2009年底,广东在香港投资设立企业1176家,协议投资金额66.44亿美元,分别占全省总额的49.5%、61%。目前华为、中兴、美的、TCL等企业通过香港公司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企业,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和境外生产基地,开展国际化经营。我们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积极推动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具体建议如下:一是加强引导和服务,推动投资便利化。粤港两地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要加强联系,促进双方信息和资源共享,特别是通过联席会议制度这个平台加强政府间的配合协调,加大宣传力度,推介政府的便利措施,形成促进广东企业到香港发展的合力。香港应抓紧内地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这个机遇,加大推介力度,加强信息沟通,推动投资便利化,支持广东民营企业在香港融资及拓展国际贸易网络。二是发挥香港优势,创新合作机制。我省民营企业有较大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需求,与香港的孵化能力相结合,可以实现高增值的双赢局面。要善于利用香港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有利条件,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三是借鉴港资企业,提高国际化水平。我省企业到香港发展要学习借鉴香港企业的成功经验,转变经营观念,强化品牌意识,自觉地寻求自身体制的变革,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企业信用制度建设,提高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四是加大培训和交流,深化互利合作。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商(协)会的作用,加大对赴港投资企业的培训力度,让他们尽快熟悉香港的政策和营商环境,增强投资香港的信心。香港社会团体、行业协会要积极帮助民营企业了解香港,熟悉国际规则,使民营企业真正融入香港社会。
(四)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推进合作平台建设。
香港作为我省企业普遍认同的进军国际市场的理想商贸平台,主要具有以下优势:融资方便,专业人才多,税率低且税制简单,政府和中介提供专业服务、企业运作效率高,拥有众多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合作机会多等。通过粤港两地交流合作,逐步完善信息交流平台,加强联合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的防范能力。我厅主要措施有:一是建立健全外经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加强信息收集和整理,为企业提供政策、商业和经济环境等信息服务;推进外经贸电子政务建设,加快完善省、市、县(区)三级联通的外经贸电子政务网络;充分发挥广东易发网和粤港商贸通等电子商务网站的作用,组织企业开展网上贸易,抢占国际市场份额。二是联手香港贸发局,举办3-5场广东外经贸网上拓市推介会和2-3场网上政策咨询和专题培训。三是落实《广东省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规范》和《广东省应对国外反补贴调查工作规范》,继续完善应对贸易摩擦的相关机制。四是完善预警方式,继续推进趋势预警、重点产品预警和专项预警,及时向企业通报信息,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五是联合香港,抓好大案要案的应对,提高地方、行业组织参与贸易摩擦应对和贸易救济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六是粤港双方共同举办粤港协同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合作论坛,研讨粤港共同应对国家贸易摩擦经验和方法。
广东与香港两地商贸合作基础深厚,联合竞争力强。在未来发展中,粤港两地全面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更加积极互动密切配合,进一步深化落实CEPA先行先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新经济体。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日
第二篇:优化环境
优化发展环境,人人有责
(西和县喜集九年制学校唐兴娟)
目前全县上下正大力开展“优化环境发展,塑造良好形象”活动,对全县各级各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县的教师和青少年将是以后优化环境发展的主力军,更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西和的先锋队。
我们作为乡村教师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为优化发展环境做贡献:
一.首先应树立环保意识,人的生活离不开环境,大到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小到家庭环境,心灵环境,个人生存环境。不难看出,处处是环境,人人是环境,要克服优化发展环境是投资商的事是政府的事的错误认识,树立优化发展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新农村,新教师,新作为”发展计划。一是大力提高农村教育,二是培育乡村孩子的环保意识,着力倡导乡村新风尚。
二.着眼于长远发展,加快完善机制,引导青少年转变观念,积为优化发展环境做贡献。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组织广大青少年观看革命旧址,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1
和洗礼,以此增强艰苦奋斗,勤学上进,热爱西和,建设西和的决心和信心。优化发展环境,核心是优化政务环境,关键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作为教师应在广大青少年中牢固树立“人人是环保,处处是形象”“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观念,把思想统一到优化西和发展环境做贡献上来,把力量凝聚到为优化西和发展环境先锋上来。
三、抓思想先导,高度重视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针对建校后教学规模迅速扩大,学生数量激增,但文明素养偏低,基础文明建设难度加大的实际,学校高度重视并在学生中积极开展补课加提升并举的基础文明教育。一是通过持续开展以新生始业教育、毕业生教育、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做有志青年、当文明学生”、“共建美好家园、共享文明成果”等专题教育活动,为不断提高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在学生日常管理中,把基础文明的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宿舍(公寓)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文体活动开展等各项管理工作中,贯穿到学生学习、生活、交往、活动的各个层面,有力地保证了学校对学生基础文明的要求得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落实。
四.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诚,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互助、感恩图报。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优化发展环境,树立良好形象”主题教育,把广大青少年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为西和发展做贡献上来。以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成效为目标,努力完善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设施。我们充分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设施,既是学校教学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加强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改善育人环境、营造育人氛围、提高育人成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中,高度重视和精心策划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按照品位、特色、氛围相协调的原则,以营造品位高雅的文化环境,严谨开放的学术环境,催人奋进的学习环境,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清新亮丽的生态环境,和谐奋发的人际关系环境为目标,在新老两个校区持续实施了绿化、美化、净化、靓化工程,努力做到了绿化及时、美化合理、保洁彻底、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有线低音广播系统和宣传、文化设施系统等,为提高文化品位、浓厚育人氛围和为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成营造更加优良的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硬件支撑。
建设一个好的发展环境人人有责,可以说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事事关乎陇南形象。我们每个西和人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把建设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当成自己份内的事情,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2010年4月5日
第三篇:优化环境讨论稿
优化环境,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怎么办
为了找准全委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存在问题及薄弱环节,明确今后努力方向,以便更好地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程序,尽力使干部群众满意,促进全州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全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习近平同志提出的 “三心做人”要求,学习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近期重要讲话精神等,开展解放思想优化环境,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怎么办大讨论。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和不足,认真剖析原因,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推进加快发展的具体措施。
发展环境是一个地区思想解放程度、市场发育程度和政府执政水平的具体表现。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环境经济”。那里的环境好,那里的发展就充满活力,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发展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地区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后劲。今年是“十二五”开头之年,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海南的重要一年,就必须把优化发展环境放在首位,做到以环境促开放、以环境促发展。近年来,全州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第一要务不动摇,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范围不断浓厚,力度措施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当前,全委领导干部坚持原则、勤奋敬业、艰苦奋斗、踏踏实实、任劳任怨、甘于奉献、作风过硬,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骨干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们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体制机制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营造环境、服务发展的认识不足、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强,制约了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当前领导干部队伍的实际状况出发,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增强权为民所用的宗旨意识,解决好“履职尽责”的问题,确保各级领导干部工作按规矩做事不乱为,尽职尽责求作为。
(一)着眼发展,解决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切实转变职能,构建开放创新的人文环境.我州在区位、交通、资金以及人才技术等方面与省内外其它地区比较无明显优势可言。如果我们再没有一个宽松的优化的发展环境,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大潮中,不仅要落后,而且将会被边缘化。因此,要更新观念,把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机关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要强化责任,建立健全挂点服务制度,对所有拟建、在建项目,尤其是新落户的重点项目,要组成跟踪服务队,专人负责,全程服务,确保项目顺利落地、投产、发展。要打造诚信,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诚信意识、培育诚信风尚、建立诚信形象,努力做到打造诚信、践行承诺,营造诚实守诺的信用环境。要注重引导,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广泛深入宣传优化发展环境方面的方针和政策,深化广大群众优化发展环境重要意义的认识,使优化环境的政策措施深入人心,切实增强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做贡献的自觉性。建立快捷优良的服务环境,要完善创业政策扶持平台。围绕优化发展环境,大胆探索、积极尝试,建立有利于企业发展和项目实施的政策环境,抓好具体政策措施的创新实践,做到企业、项目建设单位和纳税人最满意。完善创业资金支持平台,优化金融环境。进一步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充分创造条件,加强与各级金融部门、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对接,积极创造融资机会,着力破解项目推进资金瓶颈,加大中小企业发展金融支持力度,帮助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认识招商引资方面存在的投资结构不优化问题,优化招商环境,提高效率。有些招商引资项目门槛过低,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比较突出,不利于产业集聚效益的形成。在引进尖、高、外项目上有一定突破,但数量不多,技术含量也比较低。环境和服务还需进一步优化。个别单位和少数机关干部还存在服务意识淡溥、大局观念不强、工作效率低下、服务承诺和优惠政策不到位。企业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主体缺位现象仍较突出。虽然各级各部门积极运作组织招商引资,而大多数企业招商引资的意识不强,主动性差,缺乏招商引资的动力机制,缺乏开放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坚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进一步加快开放融入步伐。积极组织企业进行特色产品展示和展销,进一步宣传海南,为下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实现新的开端。做好重大产业项目的审批落户、后续跟踪等系列服务,围绕重点发展战略实施项目招商,完善重大产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做到对重大产业项目实行联席审批一揽子服务、零距离服务、全过程跟踪“保姆式”服务。强化综合治理,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严厉打击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及时帮助企业协调处理相关问题。进一步增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抓住机遇、高位推动,加大争项争资力度。领导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持续跟进从高位推动争项争资工作的有效进行。加大调度、完善监管,提高项目建设质效环境。建立和完善项目建设督查落实制度,抓好进度督查、专项督查、日常督查,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协调整改,要科学调度,做好服务,真正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项目建设单位要进一步细化和季度投资计划,克服各种因素的影响,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强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检查,实行重大项目工程“终身负责制”,按照“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要严肃追究失职人员的责任。强化项目资金的财务管理,坚持公开、透明、科学、效益原则,财政、审计等资金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审计,防止资金被截留、挪用以及违反规定用途使用,切实发挥项目资金的效益;项目建设单位要切实将资金用在刀刃上,珍惜来之不易的项目资金。简化手续、加强协调,营造建设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各部门单位的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加强效能建设,为项目的引进及建设创造一个高效温馨的办事环境。要按照“两转两提”的要求,结合开展优化环境活动,切实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服务好重点项目建设,促进项目早审批、早落地、早建成。大力提升行政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作用节省项目建设的成本,加快建设进度。
(二)着力解决提高素质的问题。
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端正学风是根本。古人言,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学风与素质是联在一起的。所以,领导干部要真正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修养,一种人生追求的境界。
(三)着力解决不务实的问题。
“务实”就是把从客观实际中所获得的规律性认识,转变为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务实体现在工作上,就是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在锤炼“务实”作风,狠抓落实方面。大力推进“一线工作法”,把工作重心往下移,化解矛盾,打开局面。在贯彻上级决策和工作部署的同时,要坚持深入企业、深入群众,努力找准上级精神和本地、本部门实际的结合点、贯彻落实的突破点、解决关键问题的着力点,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招,狠抓落实,从而使各项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要牢固树立刚性的执行理念,坚持令行禁止,确保政令畅通,提高工作任务的落实。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坚决执行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做到对号入座领任务,脚踏实地干工作。
(四)着力解决不自律的问题。
生活作风不是小事。对于领导干部来讲,生活情趣不是个人的私事、小事,而是关系到人品官品、党风政风的公事、大事。大量事实表明,一些领导干部蜕化变质,往往是由于生活作风细节开始的。作为领导干部要时刻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努力干事,增强自律意识,知所守、知所辨、知所拒,慎独慎微,克己慎行。要带头廉洁从政,带头遵守纪律,筑牢道德防线,净化生活圈,规范工作圈,还要严格要求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树立清正廉洁、干净干事、勤政为民的好形象。要慎同行、慎同事、慎其事,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以其养身,以其立威,以其服人。
第四篇:优化环境
车站街办事处整顿作风
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情况汇报
我车站街办事处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把整顿作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列为重要的议事日程。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了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活动。经过学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党员对该项活动的认识。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履职意识和发展意识。遵照转型跨越,先行发展的理念,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下面,就这一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活动开展情况
(1)、班子重视,机构人员到位。
办事处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高向阳任组长,办事处主任鲁建辉,副书记李川杰为副组长,辖区四个社区主任为成员的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为优化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各站所、各部门、各社区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服务内容,做出服务承诺;办事处在门口大厅设立了党务、政务公示栏。公布举报电话,以方便办事的群众联系和监督,进一步了规范党政干部领导和干部职工的行为。
(3)、措施得力,整改落实到位。
自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开展以来,结合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以机关纪律作风整顿为契机,办事处党员干部通过认真学习,深入查找了在思想、工作作风上存在的不足和差距。通过“自己查、群众提、组织点、上级帮”的方式,认真查找和整改。一是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加强与党代表、人民代表、退休老干部及企业的联系,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共征求到意见和建议62份,693条。二是自我剖析不足,每个工作人员结合各自职责,认真查摆,深刻剖析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服务意识等各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差距。积极寻求解决对策,各自写出自查报告和整改措施。
二、取得的成效
通过优化发展环境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形成了风清气正、思上进、干事业、促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了服务零距离、办事无阻力,形象高标准,群众评议好的目标。
一是学习意识明显提高。广大干部职工逐步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并在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上下功夫、在更新观念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学习,看到了差距,更新了观念,解放了思想。
二是责任观念明显增强。通过优化发展环境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办事处上下一致认识到,没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而思想如果还停滞在以前的发展思维上,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发展意识淡漠,就很难在新一轮的竞争中立足,我们只有不断增强责任意识,站在新的起点上,以新的视角,超前谋划,力争优化发展环境、增强服务意识,加快发展速度,才能推动辖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工作作风明显转变。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办事处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干事的良好局面。通过此次教育活动,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振奋了精神,理清了工作思路,党工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
三、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推进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活动的重要前提。
办事处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贯穿于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活动的始终。在活动中,我们及时传达区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活动会议精神,并及时总结我办事处在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对下一阶段活动进行更准确地部署。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各社区必须深化对此次活动的认识,吃透活动精神,认真
做好学习和查摆问题,及时对所查摆出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促使广大党员干部提高了认识,确保了活动顺利进行。
(二)、把创新活动形式作为推进活动的突破口。
一是结合实际,开展了“一查二摆三调研四服务”主题实践活动,深刻查摆了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制定了整改措施,思路清晰,分析准确,认识深刻,使活动进行得有声有色。二是深入基层,“三听三访”作调研。办事处班子成员以及各社区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包单位和居民,开展“三听三访”的调研行动。(“三听”指听取私营经营者、基层干部、普通群众对办事处和各单位的呼声;“三访”指访人大代表、访离退休领导干部、访老党员。)调研组就“着力改善民生;转变干部作风,建设新型干部队伍;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开展调研活动。通过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和建议,找准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总结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办法,寻求对策。共召开专题讨论会、座谈会13次,参加人次153人;办事处设立意见箱1个。三是立足实际谋发展,把专项活动贯穿到谋思路、抓发展、促落实的具体工作中,创新思维抓重点。实行包抓重点工作责任制。为确保2012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办事处把低保、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安全监督、计划生育、党建等重点工作,逐一进行分解立项,分别由班子成员任第一责任人包抓,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始终把重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四是抓好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我们充分利用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对专项活动进行宣传,活动期间,各社区编写简报16份,站所简报12份,为开展专项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坚持把“三个结合”作为专项活动的落脚点。第一,把专项活动与加快发展相结合。各单位、各部门、各社区立足各自实际,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求重点工作有突破,整体工作上水平,尤其是各社区要对照年初与办事处党工委签定的各项目标管理责任书认真抓紧抓实。
第二,把专项活动与维护稳定相结合。当前,社会矛盾比较突出,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我们把维护稳定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继续从基础性工作、从治本措施入手,高度重视并做好信访工作,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政策,积极研究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把专项活动与抓好当前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完成年初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在开展专项活动时注重结合当前区委、区政府所部署的中心工作,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正确
处理中心工作与专项活动的关系,做到了既不脱离中心工作,孤立地搞专项活动,也不以工作忙为理由,疏于开展专项活动,做到工作与专项活动两不误、两促进。
总之,办事处开展优化发展专项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发展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破解难题、服务基层、扎实干事的作风在办事处蔚然成风,切实使专项活动成为促进我办事处各项事业大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有部分问题和不足,如部分同志没有充分认识到专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对有的认为承诺与不承诺一个样,有的对那些事项该承诺那些事项不该承诺还认识不清;有的思想解放得还不够,因循守旧,得过且过,没有充分体现在有力地促进工作上。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加以改进,以期更强有力地推进我办事处的各项工作。
第五篇:优化环境参考
石龙区政府办公室“加强行政效能建设、优化
经济发展环境”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促进石龙区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石龙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办公室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富民强区”目标,以转变干部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促进工作落实为主题,以解决机关效能、投资环境中的突出问题为重点,认真查摆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强化整改措施,进一步激发办公室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极大发挥办公室参与政务、搞好服务、协调事务的作用,推进西湖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深化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双月整治”活动,要在以下四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责任意识明显加强。找准单位和个人在西湖又好又快发展进程中的位置,摆正局部与全局、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克服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的倾向。认真履职、勤于工作、敢于负责、勇于创新,竭尽全力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
——机关作风明显改进。机关作风和部门、行业的行风明显改进,广大机关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机关单位和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服务投资者、服务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到机关作风状况群众满意、基层满意、领导满意和上级机关满意。
——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机关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公开,工作流程更加优化,办事效率更加快捷,服务措施更加完善,行为规范、运行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得以尽快形成。
——投资环境明显优化。通过坚持不懈地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依法办事的法制环境、安商富商的服务环境,进一步打响“四最”环境品牌,创造出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最具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优势。
三、工作原则
办公室的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坚持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干部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四、方法步骤
办公室开展“深化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双月整治”活动,从6月中旬开始,集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分为学习动员、查找差距、集中整改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6月16日——6月30日)
主要任务:进行广泛的思想发动,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的思想认识。
重点工作:
1.建立领导机构。
组长为黄细华,副组长为高峰、熊伟伟、黄燕,成员为余全、饶明珠、罗长风、熊君毅,领导小组下疫办公室,由黄光辉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2.制定实施方案。要根据区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紧密结合办公室职能,围绕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操作性、时效性的工作方案。
3.组织学习讨论。组织办公室干部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学习市委、市政府领导在活动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学习市委、市政府《十条规定》、《南昌市优化投资环境条例》、《南昌市损害经济环境行为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暂行规定》、《关于机关工作人员诫勉教育和效能告诫暂行办法》、《南昌市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五条禁令》、《南昌市行政
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法规、制度,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市委、区委的重大部署上来。同时,要联系实际,围绕查找妨碍西湖又好又快发展以及单位、个人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讨论。要对照加快西湖发展的要求,讨论单位和个人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强不强,工作标准和工作效率高不高;对照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效能建设的要求,讨论单位和个人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工作效能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对照建设高效政府的要求,讨论本单位的各项工作流程是否规范、有序、高效、便民;对照项目引进快、落地快、建设快、竣工快、服务好的要求,讨论本部门、本单位现行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工作方式中有无影响效率、不利发展的问题;对照“创业富民,创新发展”的要求,讨论单位和个人是否存在政令不畅、本位主义、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等问题。通过大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自觉地为加快西湖发展服务。
第二阶段:查找差距(7月1日——7月15日)
主要任务:围绕改进作风、提高效率、加快发展,采取广泛征求意见、开展谈心活动、召开座谈会、深刻剖析等形式,认真查找本单位和本人在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主要原因。重点查找内容:(1)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官僚主义严重,脱离群众,漠视群众,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2)责任心和执行力不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办事拖拉,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3)本位主义盛行,部门利益至上,行政审批不按规定和承诺办事,窗口授权不到位,遇事推诿扯皮的问题;(4)滥用职权,吃拿卡要,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乱培训,不讲诚信的问题。具体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1.征求群众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开设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网上调查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服务对象和外来投资者的意见建议。
2.开展谈心活动。单位领导班子之间,领导干部与普通干部之间,机关干部相互之间要广泛开展谈心活动,沟通思想,相互提醒,共同提高。
3.撰写书面材料。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对照查找在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工作效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明确努力方向,形成书面材料。
第三阶段:集中整改(7月16日——7月31日)
主要任务: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及导致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采取有力措施,集中力量整改。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针对查摆出的突出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重点,落实整改责任,切实整改到位。整改措施和进行整改的情况,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充分听取群众、上级领导和服务对象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2.建立和完善效能建设制度。修订、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度等制度。
3.认真落实《十项规定》明确任务。市委、市政府《十项规定》对每项工作任务都作了责任分解,明确了完成时限和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办公室要认真履行职责,主动抓好协调,积极配合。各项工作都要做到项目推进,责任到人。
4.修订完善效能建设公开承诺内容。根据《十条规定》要求,紧密结合自身职能,面向社会作出服务承诺。承诺内容要有具体的行为规范,具有可操作性。要在承诺中公布本单位的监督投诉电话。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领导小组组长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把此项活动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确保双月整治活动取得实效。
(二)加强各项协调。注意统筹兼顾、进行谋划、科学安排,把活动与推动“双创”活动、民主评议政风等工作结合起来,确保开展活动和推进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促进工作作风的大转变,工作效率的大提高。
(三)加强舆论宣传。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和板报、墙报、简报等宣传阵
地,为活动营造氛围。及时向区效能办报送活动动态,充分利用舆论宣传作用,加大典型报道力度。
(四)加强请示报告。各项实施计划和材料做到及时汇报,按时上报,对活动开展中遇到的新情况,要加强研究,并及时请示报告,保证此项活动顺利有序的展开,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西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