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团省委学校部2016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精选]
团省委学校部2016年工作要点
(征求意见稿)
2016年团省委学校部将以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团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布局,落实好团中央学校部的各项任务和团省委重点工作,一个核心(思想引领),四轮驱动(基础团务、创业就业、信息传播途径建设、团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发挥好各工作项目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协同作用,形成工作项目间系统化互动发展的格局。
一、始终把思想引领作为工作核心
1.扎实推进辽宁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继续举办辽宁省“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示范培训班的基础上,探索长效培养方式,进一步完善省、市、校、院四级培训互动机制。依托青马学员成立省、市、校三级大学生红色理论宣讲团,以同伴引领的方式教育引导更多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2.深入开展“党的知识进校园”活动。以建党95周年为契机,继续以“七个一”为活动载体深入推进“党的知识进校园”活动,使活动覆盖省内所有中学。探索在高校推进此项活动的有效载体。深入开展“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主题宣传活动,让党团知识陪伴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增强爱党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3.全面开展“家风教育”活动。根据总书记提出 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要求,在2015年试点开展“家风教育”活动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总结经验,以寻家史、写家书、传家训等形式引领学生弘扬传统家风文化。
4.继续开展“四进四信”等思想引领主题活动。开展“四进四信”、“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抓住重要节点,将活动融入到各项团学工作之中,使之能够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题活动,于3月和9月在大中学校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月”活动。继续做好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工作,组建“自强之星”报告团,用他们的事迹激励更多青年学生敢于超越自我、实现梦想。在高校,以帮助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举办“与信仰对话”名家报告会活动。在中学,以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和确立人生奋斗目标为重点,举办“与人生对话”主题教育。在中职学校,以帮助学生建立自尊自信和培养职业精神为重点,举办“彩虹人生”优秀毕业生分享活动。继续开展“光盘行动”,在广大学生中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5.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全面推进辽宁—新疆、西藏三地中学生“同升一面旗、同学一部法、同爱一个家、同开一个主题团会”活动。继续做好“辽宁省新疆籍、西藏籍大中学生民族团结骨干培养工程”。落实好《关于“在全省新疆籍、西藏籍大中学生所在团支部,开展成长服务工程”的通知》。持续推进辽宁与新疆、西藏中学生(中职学生)结
对子工作。
二、着力夯实学校战线团学组织基础
1.召开辽宁省学联第九次代表大会。以大会召开为契机,按照《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相关规定推动各校明确学代会、研代会的地位、职责。完善大会提案征集工作,让大会成为征集学生需求、解决学生问题的重要平台。扩大学生对团学工作的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规范学生干部的产生程序,增强学生干部的代表性,使团学组织更好地根植于学生。
2.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按照《关于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的通知》要求,逐步规范基层团支部的工作内容和活动开展的流程与基本形式。重视理顺团支部、班委会的工作关系。规范完善团内统计、团费收缴和团费支持基层团建工作制度。
3.实施中学、中职学校共青团“强基固本”工程。按照《团章》和《关于在中学、中职学校实施共青团“强基固本”工程的通知》要求,切实保证团员发展质量,在2016年底必须将初中和高中阶段(含中职学校)毕业班团学比例控制在45%和85%以内,2017年年底必须将初中毕业班团学比例控制在30%以内,2018年年底必须将高中(含中职学校)毕业班团学比例控制在60%以内。强化入团仪式教育,规范并坚持执行“三会两制一课”的基本制度,探索中学、中职学校学校班主任担任团支部辅导员的路径。
4.加强对青年教师和未稳定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服务工
作。针对省内青年教师及未稳定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相关调研工作,深入分析青年教师及未稳定就业高校毕业生的现状和诉求,切实加强有针对性的服务工作。在高校中普遍成立青年教工团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培训挂职等工作,结合共青团品牌工作促进青年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5.辽宁省学校共青团优秀研究成果选拔与申报。继续选拔个人或单位围绕学校(高校、中学、中职)共青团思想引领、素质拓展和权益维护中某一方面,或在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新媒体运用、学生骨干培养、校园文化建设、学生会、学生社团、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等专项工作中形成的学术专著、理论文章、教材读本以及其他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以理论成果促进学校战线工作水平的提升。
6.规范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按照《高校学校社团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进一步深化高校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积极促进高校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加强红色理论社团建设,营造良好的红色理论学习氛围。推进创新创业社团发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依托体育类社团,广泛发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促进“三走”活动的开展,鼓励举办具有地方和高校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和趣味性体育竞赛活动,并继续做好“大学生百炼之星”寻访和“全国优秀体育公益社团”创建活动。
三、服务学生创新创业助力辽宁经济发展
1.办好“创青春”系列竞赛。开展“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促进大赛中优秀项目的落地转化。开展“挑战杯—
彩虹人生”全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为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搭建专属平台。
2.完善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联盟服务功能。积极运用市场功能,吸引有意愿支持学生就业创业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加入联盟。整合各地、各校创业孵化基地资源,以联盟活动促进基地影响力提升,同时发挥孵化基地的辐射作用,带动更多学生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开展有利于学生就业创业的项目,增加联盟的活跃度。丰富省学联微信公众号就业创业板块内容,搭建掌上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3.推动KAB创业培训在省内高校的发展。继续开办“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辽宁师资骨干培训班”,增加各校KAB师资力量。推广部分高校将KAB纳入学分管理的经验做法,促进更多学校面向有意愿创业的学生开设KAB课程。
4.创新开展辽宁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设计实践方向,聚焦学生实践成果为地区发展献计献策。督导各校对学生实践成果严格把关,避免抄袭等不良现象发生。
四、充分运用新媒体打造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 1.推进“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建设。不断推进各校“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作用的发挥,在省内高校实现“青年之声”应用全覆盖。定期收集各校的优秀做法和经验成果,面向省内高校进行推广,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2.加强和改进网络新媒体建设。进一步完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阵地建设,增加贴近学生需求的内容板块。加强新
媒体与传统工作的有机结合,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学校共青团活动的宣传力度。鼓励各地、各校发挥学生能动作用,创作推广优秀网络文化产品。
3.完善网络宣传引导工作。建立网上信息采集和各级团学组织信息分享联动机制,做好舆情信息报送及维护校园稳定工作。开展网络新媒体工作队伍专项培训,健全各级团学组织人力资源共享机制,组建一支有战斗力的网评员队伍。
五、全面加强学校共青团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1.加强团干部培训交流工作。充分利用各级团组织的培训资源,逐步推动学校团干部在各级培训基地完成轮训,针对重点推动的工作项目对团干部进行专项培训。通过培训加强全省团学干部遵守党、团政治纪律的意识,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确保工作思路统一,工作步调一致,工作方法得当。
2.完善各项考核制度。建立考核和通报相结合的工作评价机制。对各市级团委学校部的考核将侧重于重点工作项目的完成情况、信息报送及时性、优秀典型的选树和推广等方面。对高校重点工作的通报将集中于全团重点工作领域的政治性工作任务。
3.试点开展兼职团干部工作。按照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团省委的工作安排,在学校部试点开展兼职团干部工作。遴选各领域杰出青年兼职负责辽宁学校战线相关领域的工作,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专业优势,打造更符合学生需求的工作项目。
第二篇:【冀团办字6号】2012年河北省团省委学校部工作要点
2012年全省共青团学校战线工作要点
2012年全省共青团学校战线工作的指导思想:以纪念建团90周年和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契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八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团省委十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要求,围绕学校育人根本目标,深入推进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两大战略任务,继续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推动我省共青团学校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加强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
切实履行团的根本职能,始终把引导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作为核心目标,突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旗帜作用,不断探索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思想引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探索大学生骨干、专职团干部、青年教师三大培养群体的培养目标、内容、途径和机制,举办第六期‚河北省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班‛,以省级培训为示范带动,积极落实有关课程设置和安排,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总结推广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加强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科学化、专业化和系统化建设。
2、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径,紧紧把握迎接建团90周年和党的十八大召开等重要节日契机,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举办‚青春大讲堂——与信仰对话‛形势政策报告会,帮助学生认识国情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引导他们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开展‚学雷锋‛主题团日活动,动员各级团组织特别是基层团支部集中开展以敬老扶幼助残、参与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以纪念建团90周年为契机,组织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青年典型到高校举办‚与信仰对话——我的青春我的团‛巡回报告会,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活动,组织动员全省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和校园媒体在广大同学中集中宣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邀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走进高校举办十八大精神解读报告会;深化中职学生‚迈入青春门,走好成人路‛主题教育,以开展18岁成人宣誓仪式、组织志愿服务等形式,丰富教育内涵,增强中职学生的爱国情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深化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将社会实践活动与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相结合,引导青年学生在服务河北建设的实践中,树立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远大理想;组织动员青年学生,引导发动高校教育资源,深入城乡、深入基层,了解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荐言献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河北沿海发展战略、环首都经济圈发展战略,引入省内外高校教育资源,服务‚一圈、一片、一带、一批‛重点经济区和产业发展;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引导青年学生将奉献精神转化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定的意志品质;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以政策宣讲、专题辅导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中真心认同和拥护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事业。
4、充分发挥优秀典型带动作用。不断创新优秀典型选树机制,充分运用网络、短信平台等现代化手段,在学生中评选出一批具有较高认可度和影响力的‚校园之星‛、‚自强之星‛。继续开展优秀中职毕业生报告会活动,使之成为中职学生励志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最好素材。
5、稳步推进学校共青团‚红网工程‛。继续抓好全省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建设,提供展示平台,增强工作交流;推动全省高校团学干部飞信群建设,利用飞信工具及其短信群发功能,构建省级、校级、院系级三级共青团组织间高效、精准的联系、指挥平台;完善各高校团组织网站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各高校的工作交流和信息沟通;推广面向本校学生的‚校园微生活‛手机报,努力建设对学生进行信息传播和思想引领的新媒体集群。根据校园生活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联合学生关注度、参与度较高的媒体,打造贴近学生的时尚品牌活动,形成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渗透和强化正面思想引导。
二、把握学生现实需求,切实提高服务青年学生能力 坚持以青年学生为本理念,把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与关心服务青年学生发展有机结合,针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握学生现实需求,切实为青年学生提供具体有效服务,维护学生合法权益,解决实际困难,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
6、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创业‘面对面’‛活动。深化‚青春大讲堂‛活动;以大学生创业教育项目(简称:KAB)为载体,探索推行KAB创业教育方法途径,进一步提升我省大学生创业指导专业化水平;完善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总结和推广具有普遍性的工作经验,推动建立学校党委领导下、团委与就业指导部门协同配合、各院系广泛参与的见习工作体制,进一步规范见习基地建设,提高工作质量。
7、服务青年学生现实困难和需求。广泛吸纳社会力量,拓宽帮扶渠道,帮助更多困难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积极发挥共青团、学联的组织优势,整合校外内资源,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继续开展‚蓝色梦想〃牵手未来——中国移动河北省青少年助学励志行动‛。深化‚心理阳光工程‛,发挥网络和学生社团的作用,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册、组织心理拓展训练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围绕学习、就业、恋爱等方面为大中专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青年学生构建健康的学习和生活心理;举办河北省中职学校团干部心理辅导培训班。
8、举办‚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新竞赛机制,深化竞赛在引导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方面的时代内涵。深化高校创业计划大赛与企业专项竞赛相结合的模式,促进竞赛活动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促进成果转化,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统一。
三、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按照‚高校求活跃,中职求发展‛的团建思路,积极总结推广基层组织建设的有益经验,完善团学工作格局,不断创新基层组织模式,扩大组织覆盖面,增强团学组织自身活力,更好的吸引凝聚青年学生。
9、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工作。加强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引导基层积极创新和发展新的建团模式,建立推进学生公寓、学生社团、互联网、活动项目和实验室等团建工作的机制和规范,实现团组织多重有效覆盖。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团的建设。继续组织开展自主团日活动,进一步活跃全省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以挂职锻炼、理论培训、工作交流等方式,不断加大对高校基层团干部的培养力度。
10、着力推动中职学校团组织建设和工作。加强《省教育厅、团省委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意见》的督导落实,确保规范团组织设置、配备专职团干部和相关待遇政策落实到位,推动我省中职团建工作规范化发展。广泛开展自主团日、青春大讲堂、‚金牌‛工人进校园、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激活中职团的基层活动,增强团员意识,进一步提高中职学校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着力加强中职团干部培训工作,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耐力较强、作风过硬的团干部队伍。
11、加强对学联、学生会、学生社团的指导。完善省学联网站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各学校学生会组织的工作交流和信息沟通。下发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和高校学生会工作指导大纲,规范学生会、研究生会干部的产生程序,增强组织活力和影响。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干部作风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干部自警自醒,不断强化群众意识、纪律意识、表率意识。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指导和服务,鼓励和引导学生社团在繁荣校园文化、促进人才成长中发挥积极作用。探索通过学代会、研代会大会提案机制以及‚校长与学生面对面‛等活动,为青年学生参与校园管理、维护正当权益搭建平台。
四、配合党政切实维护校园稳定
把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维护校园稳定作为服务党政工作大局的重要内容,从提高工作效率和能力、完善工作制度和机制入手,做好有关工作。一是完善学生舆情信息收集与报送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健全完善舆情信息观测点和信息员队伍制度,做好日常学生舆情信息的收集、报送和分析,重点提供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和阶段性总结。做好春、秋季新学期开学学生思想动态专项定期滚动调查。二是加强对校园网络的舆情监控。充分发挥学生熟悉网络等现代媒体的优势,建设校内网络舆情信息员队伍,在做好校内网络监控的同时,积极做好网络舆情的疏导工作。三是切实维护校园稳定。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坚持敏感期和重大社会事件期间启动值班报告制度,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配合党政切实维护好校园稳定。
第三篇:团省委学校部2009年工作总结
团省委学校部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学校部按照团中央工作的总体精神和团省委十四届二次全委会的工作要求,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扎实推进了各项工作。
一、狠抓思想引领,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
围绕五四运动90周年,一是做好了省委书记苏荣同志形势报告会和“弘扬五四精神,加速江西崛起”全省团员青年座谈会的组织工作;二是成功举办了“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文艺晚会”。省领导刘上洋、洪礼和、郑小燕等与来自全省的1000余名大学生一同观看了演出;三是积极组织高校团干部、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苏荣书记讲话精神。围绕建国60周年,举办了“唱响青春 献礼祖国”江西省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全省80余所高校的300余名选手参赛,省政协副主席汤建人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选手颁奖。大力开展了名家讲坛活动,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到高校开展讲座,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择业观念。全省各高校共举办名家讲坛活动302场。
二、服务成长成才,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一是推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功举办了第11届“挑战杯”竞赛江西赛区赛事,共收到来自全省22所高校的264件作品,是参赛学校最多、参与人数最广、参赛作品数量最多、作品质量最高的一次竞赛。最终我省共有14所高校的29件作品入围全国竞赛,并组织了107人的代表团赴京参赛。决赛中,我省取得一等奖2件,二等奖5件,三等奖22件的好成绩,南昌大学名列全国高校第12位,并获得“优胜杯”。5所大学获得校级优秀组织奖。此外,世博专项竞赛取得二等奖1件,三等奖10件的成绩。在省级决赛期间,邀请了全国资深评委来赣指导并举办讲座。省政府副省长史文清出席了开幕式,省政协副主席汤建人出席了闭幕式。
二是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4月12日,组织召开了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并形成调研报告通过《团情专报》上报省委。苏荣书记对此作了重要批示。同时牵头做好了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研究,向省政府提交了《团省委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汇报》。截止年底,已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647个,为大学生提供就业见习岗位16911个,到岗15625人,转就业3970人。同时在全省85个高校中组建了专门的信息员队伍,按期上报大学生就业情况。此外,与江西电信合作建立了一批 “青春动力创业社”。在此基础上,及时汇总基地名单,建立了114语音查询平台。12月份,连续推出了“赢在大学”系列创业大赛活动。
三是切实服务于建设和谐校园。年初开展了为贫困大学生送温暖活动,省政府副省长孙刚到江西农大看望并慰问了春节留校大学生。为倡导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联合省直工委、省新闻出版局,举行了“与祖国同行,促江西崛起”读书活动,省领导刘上洋、蒋如铭、孙刚等出席启动仪式和颁奖仪式。围绕构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联合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等九部门联合实施了“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江西行”活动,省政协副主席李华栋出席了启动仪式。
四是继续深入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如铭出席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并讲话。专门印制了“三下乡”活动《简报》12期。据统计,全省共组建全国重点团队19支,省级重点团队180支,校级和院系级社会实践队2030支,参与社会实践的指导老师1609人,全省参加实践活动人员共255369人,建设社会实践基地413个,举办各类讲座、培训班844场,为地方培训人数47365人次,印发农技、环保、卫生知识等宣传材料253660份,制作宣传板1990块,捐款捐物(价值)410036.6元,收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和心得体会 177526份。
三、创新分层体系,全面深化学校战线组织建设
一是全面推进学校战线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试点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试点工作指导细则》,确定了6个全国试点单位和5个省级试点单位。从2009年6月份开始,学校部分别前往所有试点单位进行调研。同时专门制作了铜牌,邀请团省委分管领导逐一授牌,试点单位党政领导接牌,有力地推动了试点工作的开展。特别是进一步加强了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探索和创新,在樟树中学开展了“无职团员设岗定责”的团建模式创新,并在宜春地区全面试点。12月14日召开了“樟中模式”现场会。12月15日召开了试点单位阶段中期总结会议。
二是全面创新学校战线组织建设。下发了《关于加强全省学校战线共青团组织建设的意见》,对全省高校实施分层指导管理。
4月20日,召开了江西省专科院校中专学校共青团工作研究会20周年庆典大会,12月5日召开了全省高职专科院校共青团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了对全省高职专科院校的指导。11月9日,在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召开了全省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研讨会,进一步加强了对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的指导。12月14日,将全省所有民办高职院校全部纳入属地团委管理,彻底解决了民办高校团组织隶属问题。
三是进一步规范了学联和学生会组织建设。2009年4月和10月分别召开了省学联七届八次、九次主席团扩大会议。省学联首次增设了高职学生会驻会执行主席。不断强化省学联地位,全年下发的团省委文件全部连同省学联一同发文,邀请省学联驻会执行主席一同出席活动。首次联合省教育厅评选全省优秀学生会,首次对长年不参加活动的省学联委员单位进行处理,通报批评了5个委员单位,暂停了7个委员单位的资格。同时首次在全省的表彰评选中针对高中设立了“优秀团学干部”的奖项,有效的激励了中学共青团工作的积极性。
目前,江西已初步形成了以学校部为核心,以设区市团委学少部为支撑,以省大中专研究会为手臂,以省学联为辅助,分层管辖全省所有普通高等院校团委的“四位一体”组织体系。
此外,加强了信息工作建设,建立了飞信平台和QQ群,发布网上信息168篇,位列机关各部门之首;编发简报8期96篇。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工作,服从职能部门的统一协调,按时上交领导行程、大事记、图片等相关材料。为厉行节约,部门下发文件一律采用电子版,除表彰文件外,包括简报不再印发纸质材料。部门学习氛围浓厚,定期举办部门干部讲坛,同时组织干部开展素质拓展,增强了凝聚力。干部按时到岗,工作兢兢业业。
第四篇:【冀团办字6号】2012年河北省团省委学校部工作要点
2012年全省共青团学校战线工作要点
2012年全省共青团学校战线工作的指导思想:以纪念建团90周年和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契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八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团省委十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要求,围绕学校育人根本目标,深入推进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两大战略任务,继续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推动我省共青团学校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加强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
切实履行团的根本职能,始终把引导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作为核心目标,突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旗帜作用,不断探索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思想引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探索大学生骨干、专职团干部、青年教师三大培养群体的培养目标、内容、途径和机制,举办第六期‚河北省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班‛,以省级培训为示范带动,积极落实有关课程设置和安排,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总结推广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加强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科学化、专业化和系统化建设。
2、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径,紧紧把握迎接建团90周年和党的十八大召开
等重要节日契机,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举办‚青春大讲堂
——与信仰对话‛形势政策报告会,帮助学生认识国情和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引导他们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开展‚学雷锋‛主题团日活动,动员各
级团组织特别是基层团支部集中开展以敬老扶幼助残、参与公
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以纪念建团90
周年为契机,组织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青年典型到高校举办‚与
信仰对话——我的青春我的团‛巡回报告会,引导学生弘扬民
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活动,组织动员全省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和校园媒体在广大同学中集中
宣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邀请专家
学者、政府官员等走进高校举办十八大精神解读报告会;深化
中职学生‚迈入青春门,走好成人路‛主题教育,以开展
18岁成人宣誓仪式、组织志愿服务等形式,丰富教育内涵,增
强中职学生的爱国情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深化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将社会实践活动与理想信念
教育、国情教育相结合,引导青年学生在服务河北建设的实践
中,树立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远大理想;组织动员青年学生,引导发动高校教育资源,深入城乡、深入基层,了解河北经济
社会发展状况,荐言献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河北沿海发
展战略、环首都经济圈发展战略,引入省内外高校教育资源,服务‚一圈、一片、一带、一批‛重点经济区和产业发展;推
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引导青年学生将奉献精神转化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定的意志品质;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改革发展
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以政策宣讲、专题辅导等形式,引导学
生在分析比较中真心认同和拥护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改
革开放事业。
4、充分发挥优秀典型带动作用。不断创新优秀典型选树机
制,充分运用网络、短信平台等现代化手段,在学生中评选出
一批具有较高认可度和影响力的‚校园之星‛、‚自强之星‛。继续开展优秀中职毕业生报告会活动,使之成为中职学生励志
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最好素材。
5、稳步推进学校共青团‚红网工程‛。继续抓好全省高
校团组织微博体系建设,提供展示平台,增强工作交流;推动
全省高校团学干部飞信群建设,利用飞信工具及其短信群发功
能,构建省级、校级、院系级三级共青团组织间高效、精准的联系、指挥平台;完善各高校团组织网站建设,充分利用网络
平台,促进各高校的工作交流和信息沟通;推广面向本校学生的‚校园微生活‛手机报,努力建设对学生进行信息传播和思
想引领的新媒体集群。根据校园生活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联合学生关注度、参与度较高的媒体,打造贴近学生的时尚品牌活
动,形成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渗透和强化正面思想引导。
二、把握学生现实需求,切实提高服务青年学生能力
坚持以青年学生为本理念,把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与关心服
务青年学生发展有机结合,针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
题,把握学生现实需求,切实为青年学生提供具体有效服务,维护学生合法权益,解决实际困难,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
6、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创业‘面对面’‛活动。深化‚青
春大讲堂‛活动;以大学生创业教育项目(简称:KAB)为载体,探索推行KAB创业教育方法途径,进一步提升我省大学生创业
指导专业化水平;完善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总结和推广具
有普遍性的工作经验,推动建立学校党委领导下、团委与就业
指导部门协同配合、各院系广泛参与的见习工作体制,进一步
规范见习基地建设,提高工作质量。
7、服务青年学生现实困难和需求。广泛吸纳社会力量,拓
宽帮扶渠道,帮助更多困难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积极发挥共青团、学联的组织优势,整合校外内资源,提供更
多的勤工助学岗位;继续开展‚蓝色梦想〃牵手未来——中国
移动河北省青少年助学励志行动‛。深化‚心理阳光工程‛,发挥网络和学生社团的作用,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册、组
织心理拓展训练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围绕学习、就业、恋爱等
方面为大中专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青年学生构
建健康的学习和生活心理;举办河北省中职学校团干部心理辅
导培训班。
8、举办‚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新竞赛
机制,深化竞赛在引导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方面的时代内涵。
深化高校创业计划大赛与企业专项竞赛相结合的模式,促进竞
赛活动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促进成果转化,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统一。
三、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按照‚高校求活跃,中职求发展‛的团建思路,积极总结
推广基层组织建设的有益经验,完善团学工作格局,不断创新
基层组织模式,扩大组织覆盖面,增强团学组织自身活力,更
好的吸引凝聚青年学生。
9、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工作。加强基层团组
织规范化建设,引导基层积极创新和发展新的建团模式,建立
推进学生公寓、学生社团、互联网、活动项目和实验室等团建
工作的机制和规范,实现团组织多重有效覆盖。进一步指导和
规范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团的建设。继续组织开展自主团日活
动,进一步活跃全省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提高基层组织的凝
聚力和影响力。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以挂职锻炼、理论培训、工作交流等方式,不断加大对高校基层团干部的培养力度。
10、着力推动中职学校团组织建设和工作。加强《省教育
厅、团省委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意见》的督导
落实,确保规范团组织设置、配备专职团干部和相关待遇政策
落实到位,推动我省中职团建工作规范化发展。广泛开展自主
团日、青春大讲堂、‚金牌‛工人进校园、技能大赛等系列活
动,激活中职团的基层活动,增强团员意识,进一步提高中职
学校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着力加强中职团干部培训工作,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耐力较强、作风过硬的团干部队伍。
11、加强对学联、学生会、学生社团的指导。完善省学联
网站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各学校学生会组织的工作
交流和信息沟通。下发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和高校学生会工作指导大纲,规范学生会、研究生
会干部的产生程序,增强组织活力和影响。切实加强和改进学
生干部作风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干部自警自醒,不断强
化群众意识、纪律意识、表率意识。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指导和服务,鼓励和引导学生社团在繁荣校园文化、促进人才
成长中发挥积极作用。探索通过学代会、研代会大会提案机制
以及‚校长与学生面对面‛等活动,为青年学生参与校园管理、维护正当权益搭建平台。
四、配合党政切实维护校园稳定
把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维护校园稳定作为服务党政工作大
局的重要内容,从提高工作效率和能力、完善工作制度和机制
入手,做好有关工作。一是完善学生舆情信息收集与报送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健全完善舆情信息观测点和信息员队
伍制度,做好日常学生舆情信息的收集、报送和分析,重点提
供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和阶段性总结。做好春、秋季新学期开
学学生思想动态专项定期滚动调查。二是加强对校园网络的舆
情监控。充分发挥学生熟悉网络等现代媒体的优势,建设校内
网络舆情信息员队伍,在做好校内网络监控的同时,积极做好
网络舆情的疏导工作。三是切实维护校园稳定。进一步完善‚突
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坚持敏感期和重大社会事件期间启动
值班报告制度,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配合党政切实维
护好校园稳定。
第五篇:09年全市标准化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
2009年南京市标准化工作要点
(征求意见稿)
2009年是贯彻全市创新大会精神的一年。全市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双轮驱动”,按照国标委和省局的部署,紧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技术标准战略为新动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全市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发展后劲,为促进全市走在新一轮发展前列作贡献。2009年将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核心技术高地,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1、围绕全市四大支柱产业和八大新兴产业,重点在电子信息、新能源、重大装备、环保材料、轨道交通等领域,组织企业加快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技术委员会”)建设步伐。年内,争取组建10个技术委员会,使在宁技术委员会总数达到40个;继续争取国家、省和行业部门支持,新批准筹建技术委员会5个。
2、围绕百强企业重大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引导企业主导制定一批国家和行业标准,形成有南京优势的核心技术制高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帮助南瑞继保、红太阳集团、工装集团等龙头企业新立项《数字化变电站》、《3-甲基吡啶》、《滚动圆弧导轨副》等国家标准20项;指导南高齿、汽轮电机、熊猫电子等企业加强与行业技术委员会的协调与合作,完成《风力发电机组 齿轮箱》、《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用汽轮机》、《卫星定位个人位置信息服务系统》等20项国家标准研制任务,力争使我市国家标准总数突
破500项;重点支持国电南自、普天通信、中船绿洲等一批企业拥有的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智能化光保护系统、碟式分离机等10项专利技术,通过技术标准加速产业化进程,推进产业向高端延伸。
3、加强部门合作,强化技术标准战略推进力度。会同财政部门贯彻落实市政府文件精神,制定出台标准化创新奖励办法。会同市科技部门,继续组织开展重要技术标准科技专项,推进“卫星数据回传(RCS)通信技术”、“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和“塑木复合材料”等一批专利技术产业化进程。会同市经委,继续在重大新产品项目研发、优秀专利新产品转化和企业技术中心创建中,建设一批重要技术标准研发基地,主导一批国家标准话语权。
二、实现标准国际突破,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4、继续引进国际标准化资源。帮助一批企业成为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成员,邀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专家来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全面与我市企业进行对接,为驱动高新技术产业向高端集聚、迈向国际市场提供技术帮助和实践支持。
5、贯彻市政府宁台合作协议精神,加强南京与台北两地技术标准交流,会同市台办举办驻宁台资企业标准化研讨会。积极推进南京和台北两地标准化机构往来与合作,开展电子、通信、新材料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对标”工作,提升我市产业技术标准水平。
6、会同市外经部门,以开发园区新型产业为重点,组织企业
实施技术标准战略,鼓励企业开展标准创新政产学研合作,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核心技术标准,增强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
7、指导老山药业组建国际专家小组,开展《蜂王浆》国际标准调研、论证和编制工作。同时,指导老山药业在取得国际标准话语权的基础上,积极向ISO TC34争取,承担国际蜂产品标准化工作组秘书处工作。
8、继续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工作力度,确保全市主要工业产品采标率增加5%,食品、消费品等领域安全性能的标准100%采用国际标准,涉及人身安全的检测方法标准100%采用国际标准,出口产品100%采用国际标准。鼓励企业加快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创新。
三、深化循环经济试点,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9、牵头经委和环保部门,继续在石化、钢铁、矿山、水泥等重点行业推进南钢、化工园等10个单位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缺标补标”的原则,将先进技术及时转化为标准规范,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10、组织开展好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国家级试点工作,围绕吨钢综合能耗、废气、废水、废渣排放达标率、水重复利用率、吨钢SO2排放量等指标,帮助指导企业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设备、流程、人员等管理标准为支撑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标准贯彻实施率达到100%。
四、实施服务标准创新,促进服务提档升级
11、开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标准化试点工作,落实国务院长三角发展指导意见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在商务、物流、金融、科技、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一批标准化试点项目,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增长和对新型工业的支持能力。同时抓好旅游、文化、商贸等服务领域的试点工作,发挥标准化在改造、提升服务业中的引领作用。在贯彻实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规范》和《服务品牌建设评价准则》两个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引导试点单位建立健全标准体系,打造服务品牌。争取出台南京市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长效管理机制和奖励办法,保障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12、按照省局统一部署,结合各区县服务业发展特点,做好省级服务业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及新建标准化试点项目组织申报工作。根据民政局、交通局等部门的标准制订需要,研究制订和谐边界、交通稽查等地方标准。组织有关区县完成“和谐社区建设”、“阅江楼旅游景区”、“江心洲农业旅游”等服务标准化试点省级验收,抓好“汤山旅游”、“春牛首生态旅游”两个新增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
13、针对当前存在的企业用工不规范、社会歧视、职业健康、环境污染以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发挥我市“全国和谐社区标准化研究工作组”资源优势,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化研究和试点,获取第一手资料和数据,为我国制订《企业社会责任》国家标准和参与ISO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研制打下基础,并通过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为我市和谐社会建设添砖
加瓦。
五、推进农业标准战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14、从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对标准化需求出发,在抓好省、市级农业地方标准申报的基础上,会同市农林局,对全市重点推广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以及农产品分等分级要求,计划制(修)订市级农业地方标准15项,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全过程标准体系的完善。
15、围绕都市农业、现代农业和高效农业需要,推广“龙头企业+基地+标准+农户”和“专业合作组织+标准+农户”等农业标准实施模式,继续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规模示范点建设,新建5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2个农业标准化规模示范点。同时,继续加强对已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长效管理,做好验收准备工作。
16、依照“选好一个产品、制订一套标准、确立一片基地、致富一方百姓”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对六合区大泉村、大圣村,高淳县东坝镇开展农业标准化帮扶工作,通过与超市对接,帮助大圣水芹和高固双孢蘑菇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
17、积极争取国家总局支持,开展固城湖螃蟹和云锦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申报、发放和监管工作,强化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实施的监管,督促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