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幼儿园书香环境的创建策略
论幼儿园书香环境的创建策略
1.VIP俱乐部 2.查看资料 3.订阅资料 4.在线投稿 5.免费阅读 6.会员好评 7.原创检测 8.教材赠送 9.联系我们 10.常见问题
一创设适合阅读的物质环境
主要有幼儿园的大环境、教室的墙面环境、区角环境及其它刺激所构成的物质环境。它的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为孩子们的阅读活动提供了空间和条件。幼儿通过活动与阅读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一)适合孩子阅读的丰富的藏书
幼儿园要有自己的小型图书馆,每个班级要有自己的班级藏书,提供的图书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既有适合小班孩子看的,也有适合中、大班孩子看的书。图书的选择要多样化,从幼儿生活到科学知识,从环境问题到生命教育、亲情、友情、克服困难、个人成长等不同题材的读物,以及多种绘本读物。绘本读物深受孩子喜爱,是低幼儿童阅读学习的主要对象,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同幼儿的接受视野相融合,它所呈现的形式是语码和图码的有机结合,它所具有的价值是阅读过程中生成的意义的显现。而师生共同解读绘本读物的内容,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幼儿阅读能力以及智力和情感的发展。图书的来源除了幼儿园购置,家长捐赠以外,还可以是老师、家长、孩子们共同制作的,这样孩子可以体会到阅读的多元化风貌,会感觉更亲切更有趣,更能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对书籍的热爱。我园每年的小书制作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布书、照片书、手绘书、植物书,手工粘贴书,都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读本。
(二)能吸引孩子浏览和挑选的陈列方式 图书的陈列方式影响着图书是否可以受到更多的关注。例如宽敞明亮、藏书丰富的幼儿园图书室;装饰漂亮有趣的主题活动书车;有着适合幼儿身高取放的儿童书架、舒适的椅子、松软靠垫的班级阅读区;布置在幼儿园公共区域的故事墙、新书推介栏;定期开展的书展活动等等。从色彩搭配、家具购置、阅读的舒适度上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满足幼儿阅读时的不同需要,让孩子的视野所见都与书籍有关,让他们可以随时看到、听到、借到、读到他们想要的书籍。要让幼儿园的整个大环境散发出一种书香气息。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会不知不觉地进入到阅读状态,体会阅读的快乐。
(三)能让人专心不被打扰的阅读场所
阅读的场所和我们阅读的乐趣、情绪、专心度有着极大的关系,要提供明亮、舒适、安静的阅读场所。例如园内可供所有班级轮流使用的小型图书馆或图书室,各个班级的阅读区、阅读角,公共区域的小小书吧等,这些阅读场所要有适合阅读使用的桌椅、书架、图书展示台,家具和装饰要色彩柔和,照明光线充足,要舒适,不能拥挤,并且相对封闭和安静,不容易受到其他活动的干扰。
二创设适合阅读的制度环境
显性的制度环境,是指按照儿童阅读的需要在园内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制度是用于支配行为与约束相互关系的一系列行为规则。人们通过这些规则来界定自己的选择空间并共同遵守一些行为规范,进而创造有效的运行条件,促进阅读活动的开展。科学有效的制度是对资源充分认识和合理开发运用的结果,人总是在由现实制度所制约的条件中活动的,这些规则的存在使阅读变得有序,使各种资源的配置使用更为合理,从而提高了幼儿进行阅读活动的效率。主要有图书的购置和管理制度、图书室及活动书车的使用制度、阅读时间安排、阅读规则、阅读计划等。制度环境可以直接影响教师和幼儿的行为,确保阅读活动开展的质量,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安静、舒适、有序的阅读氛围能对孩子的阅读活动产生积极的帮助。
(一)制定时间表保证孩子有足够的阅读时间
阅读是需要专注投入的活动,需要完整的时间。有些幼儿园因为班级多,每个班级轮流到图书室看书只是个形式,除去排队、脱鞋、选书、收书等一些常规工作,孩子能看书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而班级内部的阅读区、阅读角也因为位置不够、常受到其他活动的干扰、统一安排的集体活动太多等各种原因,孩子们根本没有坐下来好好阅读的完整时间。建议在图书室的轮流使用上,一定要给予每个班级足够的时间,用表格的形式安排好每个班级使用图书室的时间和频率,可以用增加流动图书车的办法,保证每个班级幼儿的浏览和借阅时间。而对于班级内部的阅读区角,要布置在教室中比较安静的区域,尽量使读书的孩子不受干扰,用进区规则限制人数和阅读时间,可以有随机的、自由的阅读时间,也可以有午餐前听故事,午睡前集体阅读的固定时间。每天的纯阅读时间不少于20分钟,由幼儿园统一制定,要求大家严格遵守。
(二)制定阅读区的规则和图书管理制度
用切实可行的阅读制度管理图书室和阅读区,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借阅制度以及幼儿阅览制度,认真做好幼儿园图书室、班级阅读区、活动书车等的环境创设、书目的管理和完善工作。老师和幼儿一起制作如“静”、“请小声说话”等标志,提醒幼儿轻轻走路、轻拿轻放图书,看完书要懂得放回原处,放时封面向上,封底向下,看书时不折书、不撕书、不在书上涂画等。还可以定期组织孩子们一起整理和修补图书,用制度来管理图书,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抑制不良习惯,学会安静专注地看书,爱护图书。
(三)制定班级、小组、个人的阅读计划
幼儿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很多时候的行为是随意的,缺乏计划性和持久力。教师在指导孩子进行阅读活动的时候,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进行。比如结合自己班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教学内容,制定班级的阅读计划,按计划投放书籍、推荐书目。再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兴趣点和接受能力,把孩子分成小组,制定小组的阅读计划,比如热衷于阅读有关动物世界书籍的孩子、热衷于阅读太空科学知识的孩子、热衷于阅读神话故事的孩子等,这些有着共同兴趣的小组阅读活动,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了交流和分享的乐趣,让孩子们的阅读更深入,更积极,他们迫不及待地和伙伴谈论自己的阅读心得,讨论书里的一些内容,从而对继续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不同的小组之间的交流活动,又扩展了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帮助孩子们建立更广泛的阅读兴趣。个人的阅读计划包括教师的和幼儿的。教师要热爱阅读,才能给予孩子好的阅读指导,除了专业书籍,教师还要培养自己广泛的阅读兴趣,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孩子的指导需求。幼儿园在学期末制定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同时,要制定本园的阅读活动计划,把和阅读有关的大型活动做初步设计,并要求教师制定个人的阅读计划,提供教师书吧、阅读心得会、好书推荐等活动平台,促进教师阅读水平的提高。教师要帮助自己班级的每一个孩子制定个人阅读计划,计划每个月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读一本同伴或老师推荐的书,每天阅读多长时间等,鼓励孩子从简单的记录阅读书目开始,过渡到记阅读笔记,并逐步形成个人的阅读品味。
三创设适合阅读的心理环境
隐性的心理环境,是指影响因素的潜在性、隐蔽性,影响效果的渐进性、长效性等。主要有教师态度、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亲子关系等所构成的人际环境,即心理环境。心理学研究指出:心理环境可以直接影响幼儿的行为,是幼儿园整个环境创设的灵魂。安全、关心和爱的氛围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和愿望,是孩子乐于阅读的良好心理基础。
(一)教师是早期阅读的引路人
孩子的每次阅读活动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循环历程的,包括选书、阅读、回应三个环节,其中每一个环节都牵动着另一个环节,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在这个循环中,教师是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对孩子的阅读起着重要的支持、带领、帮助、指导作用,在孩子阅读活动的开展和阅读能力的提升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很关键。一个从不阅读或者缺乏阅读经验的人,是难以为孩子提供帮助的。为了能够称职地指导孩子阅读,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充实自己,首先教师自己要是一个成熟的读者,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并且教师们进入自己的专业领域时要对出版的儿童文学有完整而广泛的知识,也知道如何将这一切带给孩子,那么教师对阅读的指导就会很有效。教师对待阅读的态度,教师的阅读行为、阅读习惯,甚至是对待书籍的态度都会影响孩子阅读的发展。如果教师态度和蔼,说话亲切,热情地指导帮助孩子们的阅读活动,孩子就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并表现出较高的阅读兴趣;如果教师严谨呆板,不拘言笑,冷漠地对待孩子们的阅读活动,孩子则会随意附和教师,对阅读兴趣较低。教师应每周固定抽出20分钟的时间,和孩子们聊一聊期望他们读的书,或叙述其中一小段情节,或针对一本书说明自己的想法和欣赏它的原因,或介绍这位作者吸引人的地方,或讲述可以引起孩子们兴趣的细节;教师应坚持每天对孩子朗读,至少一天一次,用优美的朗读引起孩子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师可以示范讲故事,并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故事内容和人物,或者一起表演故事中的一些情节;教师应以实际行动让孩子们见识一位优秀的读者该有的样子,教师不仅要给孩子提供图书和时间去阅读,还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吸引人的阅读环境,在集体中协助孩子响应和分享阅读心得,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一件既可以独乐又可以分享的有趣的事情,让孩子们主动积极地参与阅读,爱上阅读。可以说,教师在幼儿选书、阅读、响应的阅读循环中,做了提供、刺激、示范、响应的工作,是孩子阅读的引路人,肩负着帮助孩子成为终身读者的重任。
(二)家长是早期阅读的榜样和陪伴者
许多研究表明:父母越早开始经常地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同时家长也是幼儿园教育的合作伙伴。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是幼儿园取得教育成功的必要途径。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很多,却很少在时间上正确投入和孩子一起进行阅读。调查表明,能够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的家庭,即使在北京这样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地区,比例也不到50%。幼儿园应通过家长学校、专家讲座、家长园地、读书节、好书推荐、亲子阅读计划等系列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让家长明白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孩子学习能力、性格发展、情感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用专业的指导帮助家长解决读什么书,怎么读的问题。鼓励家长经常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定时定内容地去指导幼儿阅读图书,建立每天的纯阅读时间;鼓励幼儿在听书的过程中跟读;指导家长为孩子营造温馨自由的家庭阅读空间,让孩子随手可以拿到喜爱的书;给家庭中的物品做一些标记,如电视机、洗衣机、宝宝的房间等;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向家长展示我们的阅读形式,帮助和指导家长的亲子阅读活动。
(三)幼儿园是早期阅读的宣传者和推动者
一所在早期阅读上有着明确的培养目标和鲜明特色的幼儿园,能影响到一批教师、一批孩子、一批家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能影响到一个社区的家庭教育水平。幼儿园应该让整个环境充满浓郁的书香,让置身其中的孩子和家长都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从而爱上阅读,潜移默化中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幼儿园首先通过教师培训、家长培训让教师和家长在儿童的阅读活动中成为专业的、有协助能力的大人,会制定班级、小组、个人、家庭的阅读计划,再通过大量长期的、固定的、随机的、灵活的与阅读有关的系列活动,让阅读趣味盎然、精彩纷呈、深入人心,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幼儿园通过开展读书节、故事会、小书制作、话剧表演、新书推介海报、读书心得涂鸦板、阅读俱乐部、趣味读书墙等丰富多彩的与阅读有关的系列活动,使幼儿与环境亲密接触、良性互动、有效对话,让幼儿园环境真正成为了幼儿发展的平台。并且这些活动让教师、孩子、家长、社区都参与到了阅读活动中,大家在活动的策划、准备、进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享受快乐,收获成长。孩子们不仅爱上了阅读,能领悟书中的内涵,还全面提升了各方面的能力;在见证和参与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准和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和孩子们一起得到了成长。
本文作者:朱红倚 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幼儿园
需要定制原创文章的朋友请点击>>> 需要快速发表文章的朋友请点击>>> 公务员之家办的非常成功,极具口碑。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时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当然,因为免费和开源,大家都可以学习、借鉴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专属于个人的原创文章,请点击以上链接获得专业文秘写作服务,点击以下图标可以分享到你自己空间。
第二篇:创建书香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创建书香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曲阜市王庄乡辛庄小学
学校要想发展,就必须走一条自己的路。我们确定了“内抓管理,强素质,外塑形象,拓视野”的工作思路。要想走好这条属于自己的新路。首先要从教师队伍抓起,“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有一个思想境界高,业务水平强的教师队伍,不愁我们学校不发展,不愁学校打不出品牌。只有让教师参与阅读,与精神大师对话,教师的思想境界才能不断提高,只有让学生从小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学生才能成人成才。我们的教育才能成功。因为“ 一个爱读书的华人,方能将龙的血脉相承。一个学习型的民族,才是一个不老的民族。真知总在书中,忽微忽著;精神永存行间,时隐时现。”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就是这个民族的阅读史”。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为了进一步推进我们学校营造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巩固营造书香校园成果,努力创建书香型校园,优化育人环境。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整体着眼,点面结合,营造书香氛围
我校把书香校园的创建作为我校的重要工作来实施的。将课题研究和学校常规活动有机结合,使学校散发着阵阵书香。我们学校专门
成立了“书香校园”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挂帅,教导处、德育处、图书馆等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分发动、活动、评比、验收四个阶段,认真务实地将“创建书香校园”的各项活动落实到点、贯彻到面:
1.张挂通栏宣传标语,开辟读书活动专栏,进行每日诵读推荐。
2.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有专职老师和图书管理员负责,做到书橱专用,整洁卫生,图书摆放整齐美观。移动玻璃门上的读书宣传标语齐全醒目(如缺损的自主补齐)。学校统一印发班级图书管理登记台帐,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定小助手操作登记事项,保证既开放阅读,又管理有序。
3.设立班级图书角,孩子们将自己喜爱的书籍带到学校,进行图书漂流,让其他同学分享书籍的美妙,感受读书的乐趣。
4.开展了“读书节”等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家校互联”读书氛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化底蕴。
5.扎扎实实地实施了“五名工程”,旨在通过诵名诗、读名篇、看名著、赏名曲、唱名歌,引导全体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传承民族精华,争当文明少年”,校园里呈现出了“德馨绿满园,诗书香满楼”的景象。
6.纳入课程计划,强化阅读指导
学校严格控制作业量,每天下午上课前保证每个学生有半小时静静的自由阅读时间,低年级由语文老师指导阅读,中高年级则采用指导阅读和自主阅读相结合的形式。强化午间阅读效能,措施落实,排出各班午间阅读教师值班表,在学生阅读时间,教师进教室陪同读书,巡视指导,做到专时专用。每周还开设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由语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在实践中,教师不断地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思路,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
积极健康的“书香”活动寓教于乐,切实引导学生多读书、乐读书、读好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打好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小处入手,多样活动,培养阅读情趣
少先队大队部紧密配合学校中心工作,力求从小处入手,着力打造读书节一系列活动的群众化、多样化:
1.组织“书香班级”、“博览之星”、“诵读大王”、“十佳歌星”评比,开展“伟人在我心中”讲故事比赛、“校园诗歌”朗诵比赛、“我最爱读的一本书” 征文演讲赛、“我最喜爱的名言警句”书签创新制作竞赛、“绿色、书香、文化”小报设计比赛,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提升学生读书质量。
2.充分发挥了宣传阵地的积极作用:“红领巾广播站”每天播放各班读书活动实况,有猜谜、相声、小品、舞蹈、课本剧、诗歌朗诵、器乐表演等,每天午间休息时还准时播放古今中外的名曲供大家欣赏;每个班级精心刊出每一期黑板报、学习园地,教室外的走廊文化更是布置得精彩纷呈,吸引得每一位观赏者驻足流连,与“每一面墙壁开口说话”。
3.“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开展“爱心接力好书都来读”活动,高年级的学生把自己读过的书送给或者借给低年级的学生阅读,“一对一结对子”,手拉手,共读书,同成长。
“好雨润物细无声,书香沁心益成长。”学生们在喜闻乐见的活动舞台上生动活泼地学习、争先恐后地表演、身心自由地发展,焕发了灵性,开发了潜能,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发,创造的能力不断提高。他们从小与文明结伴,与圣贤相约,与诗人握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三、以身立教,率先垂范,共赏读书风景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全体教师身居教学第一线,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共识到: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义不容辞,教师理所应当成为学生心目中是一本活生生的大书、好书,成为阅读的旗舰、知识的海洋、生活的楷模、精神的支柱、理想的火炬。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
“台上一堂课,台下千日功”,“好书伴君侧,居高声自远”。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巨人;方向明确了,主动学习的劲头格外高。全体教师纷纷挤时间去图书馆读书,在图书馆或办公室摘记,在电脑上敲出自己的心得;大家坚持摘录教育教学理论或经验文章撰写读书随笔或教育教学论文,年轻教师在教育网站开设个人博客,将自己的心得,感悟让大家分享,并在“教育在线”上发主题贴。大家感到多读一本好书,多得一份经验,多增一份智慧,多添一份力量,多享一份幸福;大家在读中学、读中教,与书为友,童心永存、激情
永葆,为学生的成长、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机。
2.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强化考核评比激励机制,是促进学校课外阅读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的一个重要工作思路。读书节期间,我们学校把完成各项任务作为教师月度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各项评优的同时,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总结经验、推出典型、解决困惑,以保证学生读书行动方案的顺利实施,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播撒读书的种子,共同欣赏读书的风景,共同收获读书的成果。
不读书,无以知窗外的精彩;不读书,无以知世界的宽广;不读书,无以知知识的力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提高每个公民的民族素质和文化底蕴,是现代社会的呼唤,是祖国腾飞的需要。校园是学习的“伊甸园”,我们在书香校园里读书、思考,丰富思想;我们在心灵沟通中对话、感悟,品味生活;我们在求索之路上实践、发展,积淀人文精神。读书,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幸福;读书,使我们的思想更成熟、更健康。“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多读书”,“让书香洋溢生命的魅力”,必将成为我们辛庄小学全体师生坚定的信念和永恒的追求。
创建书香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辛庄小学创建书香校园活动纪实
曲阜市王庄乡辛庄小学
2007.9
第三篇:论幼儿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论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策略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是新科技、新成果层出不穷的时代。人的个人创造能力被充分地肯定着。因此,时代呼唤的是具有创新精神与无穷发展潜力的新人类。我们的集体教学活动又能为幼儿提供多大的发展空间呢?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又能获得多少发展的可能性呢?这是值得引起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幼儿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教学专家余文森教授说:“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指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幼儿在各个方面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幼儿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对于“集体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问题?”余教授认为: “集体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是最为核心的一点是“看幼儿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有效的集体教学是兼顾知识传授、情感交流、智慧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如何组织合理、有效的集体教学,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集体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就成为我们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切入点。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集体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集体教学是一个集教师、幼儿的多种活动于一体的集中活动。其中包含了教师“教”的活动,而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学”的活动。在全面考察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在“有效性”为维度的标准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对第一线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增强集体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一、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也正发生着时代性的变化。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正发生着“从注重静态知识到注重动态知识,从注重表征性知识到注重行动性知识,从注重‘掌握’知识到注重‘构建’知识”的重大变革。但在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的实践领域里,我们看到的现实却不容乐观:
1、陈旧的教学观对教师的影响根深蒂固。
教学观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也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的认识。目前幼儿园教育仍然受到传统陈旧的教学观的禁锢。
(1集体教学活动目标单
一、不具体:教师仍然把知识技能作为集体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目标不够全面,只就学科提出单一技能目标或只有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情感态度兴趣等方面的目标。忽视了诸如思维能力的发展、兴趣的培养等其他方面的目标。如手工活动撕贴“柳条”,教师只提出一条目标“学习用较大的皱纹纸撕成柳条”。活动目标不具体:目标无法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地贯彻与落实,其他教师看后不能清楚地了解授课老师的教育思路。如:歌曲“小鱼游游”中目标“初步熟悉歌曲,愿意和大家一起唱歌;能积极参加音乐活动”。
(2教育活动过程乏味,教师教法单一;一些陈旧的不符合现实社会的教学方法我们要大胆扬弃,要不断探索新的教法。
A、发现、激发兴趣法
从教学的角度看,具体地说就是在教学中教师不是给幼儿现成答案,而是激发幼儿的探究心理,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思维特点和已有经验,发挥个人的创造性、独立思考,自行发现和掌握知识,并形成学习中的大量“迁移”,即举一反三。使用发现法,要激发幼儿对所学课程的兴趣,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发现。
B、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就是对教学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各种综合方式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高度的学习动机,激发幼儿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心理潜力,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习得更多的知识。
C、图表教学法
操作材料单一;教学内容单调。
(3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活动过程中往往是单向施动,幼儿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参与活动。为此,我们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交给幼儿。首先,要转换角色,教师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幼儿由被动的接受变为学习的主人。其次,要充分相信幼儿,全方位放权,让幼儿明确目标后自己去看图书,自己去提出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师再引导幼儿总结规律等。再次,要丰富教学形式,以利于幼儿自主的进行学习。
可采用的方式有: A、自主式。以问题引路,幼儿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辅之以教师精讲导学,以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思考精神和自学能力。
B、讨论式。教师据幼儿生成的课题展开讨论,随后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强调幼儿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这种环境中,幼儿增强了参与意识和成就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2、教师对现代教育理念的掌握和理解有失偏颇,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呼唤幼儿园课程改革,强调幼儿主体地位、主动学习的今天,一部分教师把课程改革看作是与传统的决裂,甚至有不少教师产生了一些极端的想法:他们认为现在提倡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就是否定了传统的单科教学模式;认为提倡幼儿自我知识的建构就是否定了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认为提
倡幼儿的体验学习就是幼儿的自我游戏,忽视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有效互动。如何在新《纲要》思想的指导下,改变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的现状,探求适宜幼儿终身发展的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粗浅的知识,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的兴趣”,最大效能地实现《纲要》提出的多元的教育目标,是当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策略
(一、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前所要处
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也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具体说来,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如下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材料的准备、教学的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就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而言,有效的教学准备策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幼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在集体教学中一定要先明确教学目标。目标的确立须从幼儿角度出发;目标应涵盖态度情感、能力、知识经验多个纬度;目标是可测的、可评价的、具体的、明确的;目标必须是适宜大部分幼儿最近发展区需要的,是可以共同达到的。
例如:小班科学领域“认识时间”,某教师的目标表述为:“认识白天黑夜,了解其主要特征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正确区分白天黑夜”。显然,其目标过于单一,仅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幼儿其它能力的发展。结合有效教育目标的标准,我们可将目标进行改动:“认识白天黑夜,了解其主要特征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正确区分白天黑夜,尝
试运用时间词汇;帮幼儿树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准备操作材料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教师应结合活动的要求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准备最佳的操作材料,在活动中发挥最大效应。
(1材料的可操作性。集体教学活动中所提供的材料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使幼儿愿意操作、探索。如:整合活动“有趣的线条”,线条的可操作性强,幼儿可利用线条自由表现,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并充分体验创造想象的乐趣。
(2材料的层次性。同一年龄层次的幼儿发展水平不一致,存在个性、智力、能力上的差异。教师提供的材料千万不能“一刀切”,要有层次性,使幼儿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操作、探索,有效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如:中班社会领域《神奇的筷子》,教师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易夹的纸团、难度大的黄豆、米粒等,不同层次的幼儿就可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材料和方法,兴趣自然很浓。
(3材料的丰富性。要想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须保证有足够的、丰富的材料供幼儿操作。如:大班科学领域“认识磁铁”,教师动员家长为幼儿准备磁铁、回形针、螺丝帽、钥匙、硬币、木块、布条、纸条、玻璃球、塑料玩具、竹筒等。通过动手操作探索磁铁的特性,并运用磁铁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材料的多功能性。活动中所提供的材料要丰富多样,尽可能一物多用。如幼儿常玩的套桶,可作为数数、区分大小、排序的操作材料,如果加上数字卡,也可以作为认数的材料,充分发挥套桶的作用。
3、选择适宜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
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活动的组织形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 的 效 能 ,为 此,要 选 择 适 宜 的 教 学 行 为 和 组 织 形 式。(1)教 学 方 法 多 样 化。据 幼 儿 的 年 龄 特 点,采 用 一 些 幼儿喜爱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法、观察法、比较法等进行教学。如“认识蔬菜”,应通过视觉、触觉、味觉进行教学。避免单一的说教,“被动接受”知识。(2)组 织 形 式 生 活 化。将 抽 象 的 活 动 生 活 化 不 但 内 容 丰富,生动具体,而且幼儿不会觉得离生活太远,学习过程 轻松自然。如小班排序活动“穿项链”,请幼儿用色彩鲜艳 的串珠,按大小、颜色、形状等标准进行排列,制作彩色项 链。(3)教 学 手 段 现 代 化。借 助 多 媒 体 课 件 进 行 教 学,更 易帮助幼儿释疑,提高工作效率。如:大班数学活动“目测 数群”,传统的教学幼儿较难理解其实际意义,通过课件演 示,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枯燥的问题生动化、趣 味化;复 杂的问 题简单化,但并 不是所有 的教学 内容都适 合 课件演示。我们须抱着“扬弃”的态度,使现代化教育手段
和传统教 育教学 有机结合、取长 补 短,提 高教育 教学的整 体 效益。
(二)、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 教 学 过 程 的 实 施 策 略,主 要 是 指 教 师 为 实 施 教 学 方 案 而 发 生 在 集 体 教 学 活 动 内 外 的 一 系 列 行 为。集 体 教 学 行 为 包 含 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行为,二是教学行为。
1、管 理 行 为。集 体 教 学 的 管 理 行 为 是 为 了 使 教 学 能 顺 利地进行而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及为了确保单位时间内的教 学效益的活动。
2、教 学 行 为。教 学 行 为 包 含 两 种 行 为 : 一 是 直 接 指 向 目标和内 容的,可以事先 作好准 备的行为 ;二是 直接指向 幼 儿和教学情景的,无法事先作好准备的偶发事件。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教学行为应该是: 6(1)形 成 教 师 与 幼 儿、幼 儿 与 幼 儿 之 间 积 极、有 效 的 互 动。教师 与幼儿 之间的关 系应该 是合作的,而不 是权威型 的 命令或控制。A、营 造 轻 松 愉 快 的 活 动 氛 围。例 如 大 班 数 学 活 动 — — 《娃娃超市》,教师不作限制,只要求幼儿注意轻拿轻放,爱护玩具。幼儿开心、自由地选择喜欢的玩具,主动介绍玩 具的玩法,探讨 带的钱够 不够买 他喜欢的 玩具„ „可见,轻 松、愉快的活动氛围是师幼有效互动的前提。B、注 重 以 同 伴 式 的 身 份 参 与 幼 儿 活 动。集 体 教 学 活 动 中的师幼互动的过程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教师与幼儿相 互界定、碰撞与调整的过程。教师应以“合作伙伴”的身份 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实现真正的师幼互动。C、注 意 适 时、适 度 的 干 预。集 体 教 学 活 动 中 教 师 不 要 过多的干预,尽量让幼儿自己思考、尝试解决问题。抓住幼 儿遇到的 困难,设计相应 的问题 情境启发 幼儿的 思维,促 进 幼儿知识的建构,帮助幼儿掌握知识,发展能力。(2)关 注 幼 儿 的 个 别 差 异。首 先 要 善 于 观 察、了 解 幼 儿。古代孔子了解学生是“视其所以,观其所能,察其所安”。通 过 观 察 捕 获 幼 儿 发 展 的 各 种 信 息 并 作 出 判 断,找 出 幼 儿 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其次,对观察的结果要客观分析,找出适 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要求。如:一部 分 幼 儿 对 于 10 以 内 的 数 量,目 测 即 能 说 出 总 数,因 此,这 些幼儿的学习内容可随机调整为“练习按群计数”。真正落 实因人而异的个别教育。
(三)、教学评价策略: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 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是一种过程性评价。
1、评 价 应 科
学 合 理。应 避 免 采 用 统 一 的 标 准 评 价 不 同 发展水平的幼儿。例如,有的幼儿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常 常 给 予 批 评、挖 苦,这 样 不 仅 会 伤 害 幼 儿 的 自 信 心 和 自 尊 心,挫伤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严重时还会造成幼儿的心理障碍。7
2、评 价 应 具 有 针 对 性。避 免 在 一 次 活 动 中 不 断 出 现“ 不 错”、“很好”、“真会动脑筋 ”等词语。这样的评价缺乏 针对性,不能对幼儿进行有目的的指导。
3、评 价 应 指 向 教 育 活 动 的 全 过 程。活 动 过 程 中 的 赞 扬 和 鼓 励 对 激 发 幼 儿 积 极 性 有 很 大 作 用。这 不 仅 有 利 于 教 学 过 程的调节、控制 和反馈,而且对 幼儿在活 动中的 表现也能 及 时 强 化 或 纠 正,幼 儿 渴 望 得 到 评 价 的 心 理 需 要 也 能 得 到 及 时 满足。幼儿园教育与其他阶段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幼儿 的一日生活都是课程”。建立在建构主义知识观基础之上 的课程观 认为,课程不仅 是预先 设定的目 标或计 划,而且 是 学习者 自 己 主 动 建 构 的 过 程,是 学习者 运 用 自 己 的 头 脑 形 成 对 事 物 或 现 象 的 解 释 和 理 解 的 过 程,是 探 索 问 题、发 现 问 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开放、互动、探究是建构性课程观 的 关 键。正 如 后 现 代 课 程 论 学 者 多 尔 所 说,“建 构 主 义 的 课 程 是 通 过 参 与 者 的 行 为 和 相 互 作 用 而 形 成 的 ;不 是 那 种 预 先 设 定 的 课 程。作 为 一 种 模 体(matrix),它 自 然 没 有 起 点 和 终 点;但它有界限,有交叉点。因此建筑在模体基础上的课程 模式是非线性、非序列性的,但它由各种交叉点予以界定,充满相关的意义网络。课程越丰富,交叉点越多,构建的联 系性越多,随之 意义也就 越加深 化。我们 除注重 集体教学 活 动 外,还 要 充 分 利 用 日 常 生 活 的 其 它 环 节 拓 宽 操 作 活 动 的 时 间 和 空 间,幼 儿 集 体 教 学 活 动 是 幼 儿 课 程 中 不 可 或 却 的 一 部 分。新 的 课 程 观 和 知 识 观 也 告 诉 我 们 :“ 幼 儿 不 是 被 动 的 接 受知识,而是建构和发现知识;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知 识 意 义 的 主 动 建 构 者 和 创 造 者。而 且 幼 儿 的 这 种 角 色 不 是 教 师仁慈地赐予的,而是他们作为学习者天然具有的”,要使 幼 儿 园 的 集 体 教 学 活 动 真 正 做 到 有 效 甚 至 高 效,还 有 很 长 的 一段路要走,让我们共同努力!8
第四篇:论幼儿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论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策略
[内容摘要]
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幼儿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要提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反复研读教学内容,课前对教材认真钻研、思考,依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经验,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有效预设课堂问题,组织教学探究活动,增加幼儿与操作材料之间的互动;另外,教师还要有效开展教学评价,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发展。本文针对幼儿园教学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着眼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评价阶段等方面,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做出了阐述。
[关键词] 幼儿
集体教学
有效性策略
[正文部分]: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是新科技、新成果层出不穷的时代。人的个人创造能力被充分地肯定着。因此,时代呼唤的是具有创新精神与无穷发展潜力的新人类。我们的集体教学活动又能为幼儿提供多大的发展空间呢?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又能获得多少发展的可能性呢?这是值得引起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幼儿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教学专家余文森教授说:“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指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幼儿在各个方面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幼儿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对于“集体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问题?”余教授认为: “集体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是最为核心的一点是“看幼儿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有效的集体教学是兼顾知识传授、情感交流、智慧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如何组织合理、有效的集体教学,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集体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就成为我们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切入点。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集体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集体教学是一个集教师、幼儿的多种活动于一体的集中活动。其中包含了教师“教”的活动,而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学”的活动。在全面考察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在“有效性”为维度的标准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对第一线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增强集体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一、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也正发生着时代性的变化。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正发生着“从
注重静态知识到注重动态知识,从注重表征性知识到注重行动性知识,从注重‘掌握’知识到注重‘构建’知识”的重大变革。但在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的实践领域里,我们看到的现实却不容乐观:
1、陈旧的教学观对教师的影响根深蒂固。
教学观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也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的认识。目前幼儿园教育仍然受到传统陈旧的教学观的禁锢。
(1)集体教学活动目标单
一、不具体:教师仍然把知识技能作为集体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目标不够全面,只就学科提出单一技能目标或只有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情感态度兴趣等方面的目标。忽视了诸如思维能力的发展、兴趣的培养等其他方面的目标。如手工活动撕贴“柳条”,教师只提出一条目标“学习用较大的皱纹纸撕成柳条”。活动目标不具体:目标无法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地贯彻与落实,其他教师看后不能清楚地了解授课老师的教育思路。如:歌曲“小鱼游游”中目标“初步熟悉歌曲,愿意和大家一起唱歌;能积极参加音乐活动”。
(2)教育活动过程乏味,教师教法单一;一些陈旧的不符合现实社会的教学方法我们要大胆扬弃,要不断探索新的教法。
A、发现、激发兴趣法
从教学的角度看,具体地说就是在教学中教师不是给幼儿现成答案,而是激发幼儿的探究心理,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思维特点和已有经验,发挥个人的创造性、独立思考,自行发现和掌握知识,并形成学习中的大量“迁移”,即举一反三。使用发现法,要激发幼儿对所学课程的兴趣,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发现。
B、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就是对教学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各种综合方式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
向,创造高度的学习动机,激发幼儿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心理潜力,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习得更多的知识。
C、图表教学法
操作材料单一;教学内容单调。
(3)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活动过程中往往是单向施动,幼儿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参与活动。为此,我们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交给幼儿。首先,要转换角色,教师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幼儿由被动的接受变为学习的主人。其次,要充分相信幼儿,全方位放权,让幼儿明确目标后自己去看图书,自己去提出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师再引导幼儿总结规律等。再次,要丰富教学形式,以利于幼儿自主的进行学习。
可采用的方式有:
A、自主式。以问题引路,幼儿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辅之以教师精讲导学,以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思考精神和自学能力。
B、讨论式。教师据幼儿生成的课题展开讨论,随后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强调幼儿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这种环境中,幼儿增强了参与意识和成就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2、教师对现代教育理念的掌握和理解有失偏颇,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呼唤幼儿园课程改革,强调幼儿主体地位、主动学习的今天,一部分教师把课程改革看作是与传统的决裂,甚至有不少教师产生了一些极端的想法:他们认为现在提倡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就是否定了传统的单科教学模式;认为提倡幼儿自我知识的建构就是否定了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认为提倡幼儿的体验学习就是幼儿的自我游戏,忽视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有效互动。
如何在新《纲要》思想的指导下,改变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的现状,探求适宜幼儿终身发展的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粗浅的知识,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的兴趣”,最大效能地实现《纲要》提出的多元的教育目标,是当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策略
(一)、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也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具体说来,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如下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材料的准备、教学的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就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而言,有效的教学准备策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幼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在集体教学中一定要先明确教学目标。目标的确立须从幼儿角度出发;目标应涵盖态度情感、能力、知识经验多个纬度;目标是可测的、可评价的、具体的、明确的;目标必须是适宜大部分幼儿最近发展区需要的,是可以共同达到的。
例如:小班科学领域“认识时间”,某教师的目标表述为:“认识白天黑夜,了解其主要特征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正确区分白天黑夜”。显然,其目标过于单一,仅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幼儿其它能力的发展。结合有效教育目标的标准,我们可将目标进行改动:“认识白天黑夜,了解其主要特征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正确区分白天黑夜,尝试运用时间词汇;帮幼儿树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准备操作材料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教师应结合活动的要求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准备最佳的操作材料,在活动中发挥最大效应。
(1)材料的可操作性。集体教学活动中所提供的材料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使幼儿愿意操作、探索。如:整合活动“有趣的线条”,线条的可操作性强,幼儿可利用线条自由表现,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并充分体验创造想象的乐趣。
(2)材料的层次性。同一年龄层次的幼儿发展水平不一致,存在个性、智力、能力上的差异。教师提供的材料千万不能“一刀切”,要有层次性,使幼儿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操作、探索,有效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如:中班社会领域《神奇的筷子》,教师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易夹的纸团、难度大的黄豆、米粒等,不同层次的幼儿就可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材料和方法,兴趣自然很浓。
(3)材料的丰富性。要想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须保证有足够的、丰富的材料供幼儿操作。如:大班科学领域“认识磁铁”,教师动员家长为幼儿准备磁铁、回形针、螺丝帽、钥匙、硬币、木块、布条、纸条、玻璃球、塑料玩具、竹筒等。通过动手操作探索磁铁的特性,并运用磁铁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材料的多功能性。活动中所提供的材料要丰富多样,尽可能一物多用。如幼儿常玩的套桶,可作为数数、区分大小、排序的操作材料,如果加上数字卡,也可以作为认数的材料,充分发挥套桶的作用。
3、选择适宜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
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活动的组织形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能,为此,要选择适宜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
(1)教学方法多样化。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一些幼儿喜爱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法、观察法、比较法等进行教学。如“认识蔬菜”,应通过视觉、触觉、味觉进行教学。避免单一的说教,“被动接受”知识。
(2)组织形式生活化。将抽象的活动生活化不但内容丰富,生动具体,而且幼儿不会觉得离生活太远,学习过程轻松自然。如小班排序活动“穿项链”,请幼儿用色彩鲜艳的串珠,按大小、颜色、形状等标准进行排列,制作彩色项链。
(3)教学手段现代化。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更易帮助幼儿释疑,提高工作效率。如:大班数学活动“目测数群”,传统的教学幼儿较难理解其实际意义,通过课件演示,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枯燥的问题生动化、趣味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课件演示。我们须抱着“扬弃”的态度,使现代化教育手段和传统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二)、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
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主要是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发生在集体教学活动内外的一系列行为。集体教学行为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行为,二是教学行为。
1、管理行为。集体教学的管理行为是为了使教学能顺利地进行而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及为了确保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的活动。
2、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包含两种行为:一是直接指向目标和内容的,可以事先作好准备的行为;二是直接指向幼儿和教学情景的,无法事先作好准备的偶发事件。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教学行为应该是:
(1)形成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积极、有效的互动。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合作的,而不是权威型的命令或控制。
A、营造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例如大班数学活动——《娃娃超市》,教师不作限制,只要求幼儿注意轻拿轻放,爱护玩具。幼儿开心、自由地选择喜欢的玩具,主动介绍玩具的玩法,探讨带的钱够不够买他喜欢的玩具„„可见,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是师幼有效互动的前提。
B、注重以同伴式的身份参与幼儿活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的过程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教师与幼儿相互界定、碰撞与调整的过程。教师应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实现真正的师幼互动。
C、注意适时、适度的干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要过多的干预,尽量让幼儿自己思考、尝试解决问题。抓住幼儿遇到的困难,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启发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知识的建构,帮助幼儿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2)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首先要善于观察、了解幼儿。古代孔子了解学生是“视其所以,观其所能,察其所安”。通过观察捕获幼儿发展的各种信息并作出判断,找出幼儿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其次,对观察的结果要客观分析,找出适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要求。如:一部分幼儿对于10以内的数量,目测即能说出总数,因此,这些幼儿的学习内容可随机调整为“练习按群计数”。真正落实因人而异的个别教育。
(三)、教学评价策略: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是一种过程性评价。
1、评价应科学合理。应避免采用统一的标准评价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例如,有的幼儿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常常给予批评、挖苦,这样不仅会伤害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挫伤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严重时还会造成幼儿的心理障碍。
2、评价应具有针对性。避免在一次活动中不断出现“不错”、“很好”、“真会动脑筋”等词语。这样的评价缺乏针对性,不能对幼儿进行有目的的指导。
3、评价应指向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活动过程中的赞扬和鼓励对激发幼儿积极性有很大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教学过
程的调节、控制和反馈,而且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也能及时强化或纠正,幼儿渴望得到评价的心理需要也能得到及时满足。
幼儿园教育与其他阶段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都是课程”。建立在建构主义知识观基础之上的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预先设定的目标或计划,而且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头脑形成对事物或现象的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开放、互动、探究是建构性课程观的关键。正如后现代课程论学者多尔所说,“建构主义的课程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是那种预先设定的课程。作为一种模体(matrix),它自然没有起点和终点;但它有界限,有交叉点。因此建筑在模体基础上的课程模式是非线性、非序列性的,但它由各种交叉点予以界定,充满相关的意义网络。课程越丰富,交叉点越多,构建的联系性越多,随之意义也就越加深化。我们除注重集体教学活动外,还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的其它环节拓宽操作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幼儿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课程中不可或却的一部分。新的课程观和知识观也告诉我们:“幼儿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建构和发现知识;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而且幼儿的这种角色不是教师仁慈地赐予的,而是他们作为学习者天然具有的”,要使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让我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
四川教育信息网
谌业锋
[3]新知识观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
《学前教育研究》2004(1)
姚伟
吴琼
[4]我们应当确立什么样的课程知识观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1)
黄中敬
(
第五篇:论幼儿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定稿)
论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策略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是新科技、新成果层出不穷的时代。人的个人创造能力被充分地肯定着。因此,时代呼唤的是具有创新精神与无穷发展潜力的新人类。我们的集体教学活动又能为幼儿提供多大的发展空间呢?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又能获得多少发展的可能性呢?这是值得引起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幼儿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教学专家余文森教授说:“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指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幼儿在各个方面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幼儿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对于“集体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问题?”余教授认为: “集体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是最为核心的一点是“看幼儿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有效的集体教学是兼顾知识传授、情感交流、智慧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如何组织合理、有效的集体教学,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集体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就成为我们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切入点。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集体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集体教学是一个集教师、幼儿的多种活动于一体的集中活动。其中包含了教师“教”的活动,而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学”的活动。在全面考察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在“有效性”为维度的标准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对第一线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增强集体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一、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也正发生着时代性的变化。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正发生着“从注重静态知识到注重动态知识,从注重表征性知识到注重行动性知识,从注重‘掌握’知识到注重‘构建’知识”的重大变革。但在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的实践领域里,我们看到的现实却不容乐观:
1、陈旧的教学观对教师的影响根深蒂固。
教学观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也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的认识。目前幼儿园教育仍然受到传统陈旧的教学观的禁锢。
(1)集体教学活动目标单
一、不具体:教师仍然把知识技能作为集体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目标不够全面,只就学科提出单一技能目标或只有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情感态度兴趣等方面的目标。忽视了诸如思维能力的发展、兴趣的培养等其他方面的目标。如手工活动撕贴“柳条”,教师只提出一条目标“学习用较大的皱纹纸撕成柳条”。活动目标不具体:目标无法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地贯彻与落实,其他教师看后不能清楚地了解授课老师的教育思路。如:歌曲“小鱼游游”中目标“初步熟悉歌曲,愿意和大家一起唱歌;能积极参加音乐活动”。
(2)教育活动过程乏味,教师教法单一;一些陈旧的不符合现实社会的教学方法我们要大胆扬弃,要不断探索新的教法。
A、发现、激发兴趣法
从教学的角度看,具体地说就是在教学中教师不是给幼儿现成答案,而是激发幼儿的探究心理,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思维特点和已有经验,发挥个人的创造性、独立思考,自行发现和掌握知识,并形成学习中的大量“迁移”,即举一反三。使用发现法,要激发幼儿对所学课程的兴趣,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发现。
B、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就是对教学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各种综合方式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高度的学习动机,激发幼儿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心理潜力,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习得更多的知识。
C、图表教学法
操作材料单一;教学内容单调。
(3)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活动过程中往往是单向施动,幼儿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参与活动。为此,我们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交给幼儿。首先,要转换角色,教师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幼儿由被动的接受变为学习的主人。其次,要充分相信幼儿,全方位放权,让幼儿明确目标后自己去看图书,自己去提出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师再引导幼儿总结规律等。再次,要丰富教学形式,以利于幼儿自主的进行学习。
可采用的方式有:
A、自主式。以问题引路,幼儿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辅之以教师精讲导学,以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思考精神和自学能力。
B、讨论式。教师据幼儿生成的课题展开讨论,随后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强调幼儿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这种环境中,幼儿增强了参与意识和成就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2、教师对现代教育理念的掌握和理解有失偏颇,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呼唤幼儿园课程改革,强调幼儿主体地位、主动学习的今天,一部分教师把课程改革看作是与传统的决裂,甚至有不少教师产生了一些极端的想法:他们认为现在提倡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就是否定了传统的单科教学模式;认为提倡幼儿自我知识的建构就是否定了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认为提
倡幼儿的体验学习就是幼儿的自我游戏,忽视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有效互动。
如何在新《纲要》思想的指导下,改变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的现状,探求适宜幼儿终身发展的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粗浅的知识,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的兴趣”,最大效能地实现《纲要》提出的多元的教育目标,是当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策略
(一)、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也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具体说来,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如下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材料的准备、教学的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就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而言,有效的教学准备策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幼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在集体教学中一定要先明确教学目标。目标的确立须从幼儿角度出发;目标应涵盖态度情感、能力、知识经验多个纬度;目标是可测的、可评价的、具体的、明确的;目标必须是适宜大部分幼儿最近发展区需要的,是可以共同达到的。
例如:小班科学领域“认识时间”,某教师的目标表述为:“认识白天黑夜,了解其主要特征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正确区分白天黑夜”。显然,其目标过于单一,仅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幼儿其它能力的发展。结合有效教育目标的标准,我们可将目标进行改动:“认识白天黑夜,了解其主要特征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正确区分白天黑夜,尝 4
试运用时间词汇;帮幼儿树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准备操作材料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教师应结合活动的要求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准备最佳的操作材料,在活动中发挥最大效应。
(1)材料的可操作性。集体教学活动中所提供的材料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使幼儿愿意操作、探索。如:整合活动“有趣的线条”,线条的可操作性强,幼儿可利用线条自由表现,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并充分体验创造想象的乐趣。
(2)材料的层次性。同一年龄层次的幼儿发展水平不一致,存在个性、智力、能力上的差异。教师提供的材料千万不能“一刀切”,要有层次性,使幼儿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操作、探索,有效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如:中班社会领域《神奇的筷子》,教师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易夹的纸团、难度大的黄豆、米粒等,不同层次的幼儿就可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材料和方法,兴趣自然很浓。
(3)材料的丰富性。要想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须保证有足够的、丰富的材料供幼儿操作。如:大班科学领域“认识磁铁”,教师动员家长为幼儿准备磁铁、回形针、螺丝帽、钥匙、硬币、木块、布条、纸条、玻璃球、塑料玩具、竹筒等。通过动手操作探索磁铁的特性,并运用磁铁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材料的多功能性。活动中所提供的材料要丰富多样,尽可能一物多用。如幼儿常玩的套桶,可作为数数、区分大小、排序的操作材料,如果加上数字卡,也可以作为认数的材料,充分发挥套桶的作用。
3、选择适宜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
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活动的组织形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能,为此,要选择适宜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
(1)教学方法多样化。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一些幼儿喜爱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法、观察法、比较法等进行教学。如“认识蔬菜”,应通过视觉、触觉、味觉进行教学。避免单一的说教,“被动接受”知识。
(2)组织形式生活化。将抽象的活动生活化不但内容丰富,生动具体,而且幼儿不会觉得离生活太远,学习过程轻松自然。如小班排序活动“穿项链”,请幼儿用色彩鲜艳的串珠,按大小、颜色、形状等标准进行排列,制作彩色项链。
(3)教学手段现代化。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更易帮助幼儿释疑,提高工作效率。如:大班数学活动“目测数群”,传统的教学幼儿较难理解其实际意义,通过课件演示,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枯燥的问题生动化、趣味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课件演示。我们须抱着“扬弃”的态度,使现代化教育手段和传统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二)、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
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主要是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发生在集体教学活动内外的一系列行为。集体教学行为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行为,二是教学行为。
1、管理行为。集体教学的管理行为是为了使教学能顺利地进行而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及为了确保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的活动。
2、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包含两种行为:一是直接指向目标和内容的,可以事先作好准备的行为;二是直接指向幼儿和教学情景的,无法事先作好准备的偶发事件。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教学行为应该是:
(1)形成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积极、有效的互动。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合作的,而不是权威型的命令或控制。
A、营造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例如大班数学活动——《娃娃超市》,教师不作限制,只要求幼儿注意轻拿轻放,爱护玩具。幼儿开心、自由地选择喜欢的玩具,主动介绍玩具的玩法,探讨带的钱够不够买他喜欢的玩具„„可见,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是师幼有效互动的前提。
B、注重以同伴式的身份参与幼儿活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的过程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教师与幼儿相互界定、碰撞与调整的过程。教师应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实现真正的师幼互动。
C、注意适时、适度的干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要过多的干预,尽量让幼儿自己思考、尝试解决问题。抓住幼儿遇到的困难,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启发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知识的建构,帮助幼儿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2)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首先要善于观察、了解幼儿。古代孔子了解学生是“视其所以,观其所能,察其所安”。通过观察捕获幼儿发展的各种信息并作出判断,找出幼儿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其次,对观察的结果要客观分析,找出适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要求。如:一部分幼儿对于10以内的数量,目测即能说出总数,因此,这些幼儿的学习内容可随机调整为“练习按群计数”。真正落实因人而异的个别教育。
(三)、教学评价策略: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是一种过程性评价。
1、评价应科学合理。应避免采用统一的标准评价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例如,有的幼儿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常常给予批评、挖苦,这样不仅会伤害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挫伤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严重时还会造成幼儿的心理障碍。
2、评价应具有针对性。避免在一次活动中不断出现“不错”、“很好”、“真会动脑筋”等词语。这样的评价缺乏针对性,不能对幼儿进行有目的的指导。
3、评价应指向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活动过程中的赞扬和鼓励对激发幼儿积极性有很大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教学过程的调节、控制和反馈,而且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也能及时强化或纠正,幼儿渴望得到评价的心理需要也能得到及时满足。
幼儿园教育与其他阶段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都是课程”。建立在建构主义知识观基础之上的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预先设定的目标或计划,而且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头脑形成对事物或现象的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开放、互动、探究是建构性课程观的关键。正如后现代课程论学者多尔所说,“建构主义的课程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是那种预先设定的课程。作为一种模体(matrix),它自然没有起点和终点;但它有界限,有交叉点。因此建筑在模体基础上的课程模式是非线性、非序列性的,但它由各种交叉点予以界定,充满相关的意义网络。课程越丰富,交叉点越多,构建的联系性越多,随之意义也就越加深化。我们除注重集体教学活动外,还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的其它环节拓宽操作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幼儿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课程中不可或却的一部分。新的课程观和知识观也告诉我们:“幼儿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建构和发现知识;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而且幼儿的这种角色不是教师仁慈地赐予的,而是他们作为学习者天然具有的”,要使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让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