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治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和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的讲话
加大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力度努力
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兼政法委书记 符强
刚刚闭幕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深刻分析新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战略部署。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为加快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疆作出新贡献。今天召开自治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和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主要是通报中央和自治区对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和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开展监督检查的情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和专项治理工作的措施,为下一步全面整改打好基础。
开展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这两项工作都是中央部署的重要工作,对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腐败问题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践中,我们要把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发挥事半功倍的成效。
采取有力措施,抓好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 这次中央和自治区检查组发现的问题,主要是建设进度缓慢、管理水平不高、配套资金不落实、整改措施不到位、财务管理有漏洞、建设质量不过硬、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等7个方面的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自治区共排查了3460个项目,这次中央和自治区检查组抽查了119个项目,仅占3.4%,发现96个项目存在问题。最近,财政部驻疆专员办稽查的81个项目也发现了同类问题,说明这些问题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这应该引起我们深思和警醒。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举一反三,抓好整改。
(一)努力转变思想观念。这次中央和自治区检查组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工程建设基本程序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如擅自提高或降低建设标准、改变建设内容、扩大或缩小建设规划、设计变更、未批先建、工程监理和施工管理不规范等等。这方面的问题大量存在,是自治区工程建设领域中的高发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自治区工程建设管理粗放,无论在任务下达、前期工作,还是招投标中,都存在程序不到位、工作不够细的问题。我们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由原来的粗放型模式向精细化模式过渡,切实把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
(二)扎实抓好问题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明确整改责任,分管领导对整改意见要作出书面承诺,并对整改情况签字确认。各有关部门要正视存在问题,该重新报批的尽快报批,该开展审计的要立即审计,该追究责任的要追究处理,绝不能一味强调客观原因和困难,等靠依赖、敷衍应付,整改不彻底。要从主观思想、法规制度、权力制约和监督、行政监管、市场环境等方面深入分析原因,认真研究,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和方法。自治区将把问题突出的项目列为重点督查项目,结合工程专项治理整改阶段的工作,全程跟踪整改落实情况。
(三)深入做好排查工作。按照自治区的要求,专项治理第二阶段排查工作应于3月底结束,从4月开始,进入整改阶段。从这次监督检查的情况看,目前仍有个别地州市工程专项治理排查工作滞后,有的甚至到检查时还没有开展排查。大部分地州市虽然已完成了排查工作,但排查得不深不细、没有进行原因分析。现在虽已进入整改阶段,各有关部门、存在问题较多的地州市要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中央和自治区检查组没有检查到的项目,继续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专项治理工作不留死角,为深入整改奠定基础。自治区将再次组织对监督检查出的整改项目和工程专项治理工作进展情况,以及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联合督查,对 3 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
(四)积极加强人员培训。这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地区各部门和建设单位的业务管理人员对政策规定不熟悉,业务素质不高。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参照中央和自治区工程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业务培训的做法,对有关人员开展集中培训和岗位培训,加大政策规定和业务知识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懂政策、会管理、善督导的行家里手以尽快适应专项治理工作的任务要求,真正使项目建设越来越规范,工作越来越高效。
突出重点环节,推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从专项治理排查阶段统计分析看,共发现有问题的项目2350个,其中,地方和部门违法违规决策和审批的174个,占7.4%;破坏生态环境、未办环评手续的1228个,占52.3%;违法违规审批和出让土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152个,占6.5%;违反城乡规划管理、提高建筑容积率的112个,占4.8%;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的166个,占7.1%;工程建设管理不严、质量和安全责任不落实的295个,占12.5%;物资采购和资金管理有漏洞的223个,占9.5%。下一步,要针对上述7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出实招、求实效,切实纠正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有新进展。在工程建设项目决策上,重点解决未批先建、违规审批以及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等问题,研究关口前移、加强事前监督的有效措施,健全重大项目决策制度,推行专家评议和论证制度、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从决策阶段开始,就要确保项目规划和审批公开透明、依法实施。在招标投标上,重点解决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评标不公等问题,积极总结基层的有益尝试,及时推广有效做法,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奠定基础。在工程建设上,重点抓好工程质量,着力强化工程建设项目标后监管和施工监理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在查办案件上有新突破。工程建设是腐败的多发易发领域,必须把查办案件贯穿到监督检查和专项治理工作的全过程,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截至今年3月底,通过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已掌握违纪违法案件线索60件,立案25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6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3人。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中,虽然查处了一些案件,但力度仍显不足。最近,中央纪委印发了《党员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领域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我们要认真学习好《解释》,按照规定加强案件查办工作,力争有所突破。要拓宽案源渠道,以中央和自治区检查组查出的 5 问题为突破口,在项目稽查、财政监督、项目审计、执法监察和新闻媒体报道中发现案件线索,深挖工程管理和安全质量背后的腐败问题。要突出办案重点,严肃查办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要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注重从案件中吸取教训,剖析原因、健全制度,做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达到标本兼治的要求。
三是在建立长效机制上有新进步。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靠深化改革、创新制度。要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制度、投资体制和工程建设领域监管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及其他各种问题的发生。政府法制办要牵头组织,认真梳理工程建设领域的法规制度,适用的继续坚持,不完全适用的修订完善,不适用的及时废止。经信、发改、国土、建设等牵头部门要加快组织实施“两个市场、一个体系”建设的调研考察,在调研的基础上出台有关制度,9月底前要拿出具体实施方案。要注意及时总结、提炼监督检查和工程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好做法好经验,抓紧出台一批法规制度,巩固监督检查和专项治理工作成果。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大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协调指导的力度
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19个省市对口援疆工作的全面展开,投资力度将不断加大,工程项目将不断增多,中央和自治区对这两项工作的标准也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因此,必须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指导、抓好协调配合上下功夫。
(一)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监督检查和专项治理两项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涉及众多部门和行业,各有关部门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抓好工作落实。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既明确责任分工,又相互支持配合,牵头部门要切实负起主抓的责任,协同部门要积极主动协助,形成分工明确、配合有力、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各部门在抓好职责范围内工作的同时,还要发挥职能优势,做好对下级部门的业务指导,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工作局面。要进一步完善各部门之间的日常沟通、联席会议、案件协查、工作考核、联合督查等工作制度,理顺工作关系,畅通信息渠道,形成抓工作落实的合力。
(二)加强监督检查,推动工作落实。要科学安排监督检查工作,每个工作阶段结束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年至少安排两次集中检查。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和日常监管相结合的办法,抓好对建设项目的经常性监督检查。要突出检查重点,围绕问题集中的地区和部门、治理工作 7 的重点环节、易发生问题的重点项目开展监督检查。要严肃处理发现的问题,对不符合法规政策的要及时纠正;对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得力的要督促整改;对思想不重视、工作推诿扯皮、隐瞒问题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按照中央规定,对屡纠不改的,将取消计划、抽回资金,并按照问责制的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三)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创新。要把调查研究贯穿于监督检查和工程专项治理工作的全过程,加强信息收集,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进展情况,及时向领导小组反映。要加强政策指导,及时研究各地区各部门在贯彻落实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对策建议。要认真总结经验,特别是各地区各部门在推动科学发展、开展监督检查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概括总结、推广运用。要不断探索规律,研究监督检查、加强教育、完善制度、深化改革方面的有效办法,不断丰富解决突出问题的方法手段,推动工作向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
(这是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符强在自治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和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摘登,题目系编者所加)
第二篇:关于做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
教监[2009]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
实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的战略决策。加强监督检查工作,是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的重要保证。教育系统作为国家加快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直属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切实把中央交给我们的重要任务完成好,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切实落实监督检查工作责任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直属高等学校要切实加强对中央扩大内需有关教育项目建设监督检查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组织协调机制,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监督检查体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下级部门工作的领导、指导和督促检查;对工程建设任务重、工作基础薄弱地区,要靠前指挥,一抓到底。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相关业务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逐级将工作责任落实到部门、学校和个人。实施工程项目的县和学校都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确保每个项目、每笔资金都有责任部门和人员实施监管。地方各级教育行政监察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对教育行政部门及所属系统落实中央投资项目和履行监管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建章立制,为规范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直属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扩大内需投资项目监管制度建设。各相关业务管理部门要按照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管理规定,加强对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中西部特殊学校建设工程、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以及高校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技术升级和应用示范项目等教育项目建设的管理,结合本地区实际,建立健全工程项目规划、立项、资金管理使用和建设质量监管等方面的制度,进一步强化细化工作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监察部门要督促和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工作制度,通过严格的制度要求,确保项目立项符合中央政策规定投向和教育事业需要;通过完善经费管理制度,做到项目资金管理规范透明,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通过严格执行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保证项目工程质量合格,达到教学设施安全要求,为扩大内需教育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三、强化监督,确保监督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直属高等学校要按照中央加强扩大内需投资项目监督检查工作总体要求,建立和完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突出监督检查工作重点,加强对中央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情况,工程项目规划和立项,工程项目审批和建设程序,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以及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检查;监督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认真落实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及合同管理制等项制度。要建立起重点督查、定期巡查和经常性自查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防范由于监管不到位出现的工程质量和建设资金安全等问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与中央、地方和主管部门沟通协调监督检查工作,形成监督工作合力。在教育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过程中坚持公开透明原则,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地方各级教育行政监察部门要督促和配合相关职能部门查找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使用中的廉政风险点,做到监督关口前移,切实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监督检查,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违纪违法行为。
四、严明纪律,严肃查办违纪违法问题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直属高等学校要严明政治纪律,确保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在教育系统全面落实,促进教育发展。要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违纪行为。对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不力,行动迟缓的部门和学校,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干部的责任;对因失职渎职致使中央决策部署得不到落实、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要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监察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对领导干部插手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及政府采购等经济活动,在工程建设中贪污、挪用、挤占、私分资金,以及弄虚作假和铺张浪费等的违纪违法行为,要坚决从严查处,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按照中央的工作部署,教育部已明确分管领导和有关司局负责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直属高等学校要按照本通知要求,建立和完善监督检查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要认真总结监督检查工作的好经验,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并定期向我部报送本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情况,通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地方各级教育行政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督促各相关部门落实工作责任,实现监督检查工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增强监督检查工作整体合力,确保教育系统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工作全面、协调、有效地开展。
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直属高等学校对本地区、本校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对扩大内需投资有关教育项目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的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与本部门监督检查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情况一并于7月20日前报监察部驻教育部监察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九年六月二十日
第三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情况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情况检查的通知(共)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情况和工程建设领域
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情况检查的通知
农办计[2010]9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畜牧、兽医、渔业、农垦、农机厅(委、局、办),部直属单位:
现将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情况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情况开展检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转发给你们,并就我部开展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情况的自查
(一)检查范围
自2008年第四季度至2010年6月底下达投资计划、有关省(区、市)和部属单位承担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项目类型具体包括:
1.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垦区棚户区改造项目。
2.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农村沼气工程、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优质粮食产业工程(2008年第四季度安排)、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天然草原退牧还草、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油料糖料生产基地及旱作农业示范基地、植物保护工程、种养业良种工程、渔政渔港、保护性耕作工程、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建设、草原防火、农垦专项、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工程、生物质能试点示范、棉花生产基地等建设项目。
3.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包括电子政务建设项目(金农工程)。
4.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包括湿地保护工程项目。
5.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包括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
(二)报送要求
请地方农业主管部门和部属单位认真做好本地区、本单位承担的各类项目的自查工作。按《通知》要求形成自查报告,包括检查情况、实施效果情况、有效做法、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等,并分项目类型、分批次填写《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统计表》、《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监督检查情况统计表》以及《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实施效果统计表》。自查报告必须于9月30日(星期四)前报送我部归口管理司局,同时报送驻部纪检组监察局和发展计划司。各归口管理司局分类汇总后,报送发展计划司统一汇总,统一报送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对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进展情况的自查
(一)检查范围
自2008年初至今下达投资计划、部属单位承担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
(二)报送要求
请部属单位结合《农业部2010年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农治工发[2010]1号)要求,认真开展本单位承担项目的自查工作。按《通知》要求形成自查报告,包括检查排查和整改工作进展情况、工程质量相关工作进展情况、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情况、有效做法和经验、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等,并填写《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排查情况统计表》、《工程治理相关工作进展情况统计表》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违法违纪案件查处情况统计表》。自查报告必须于10月11日(星期一)前报送驻部纪检组监察局和发展计划司,发展计划司统一汇总后,提交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请有关省(区、市)农业主管部门和部属单位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相关项目的自查和总结工作,按规定时间和要求提交自查报告和统计表。
特此通知
附件: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情况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情况开展检查的通知》
二○一○年九月十日
第四篇: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文件
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文件
中治工发〔2009〕3号
关于印发《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和招标投标活动指导
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按照《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部署,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和招标投标活动指导意见》,已经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和
招标投标活动指导意见
根据《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9〕27号)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中治工发〔2009〕2号)精神,现就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和招标投标活动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工作目标
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项目为重点,用2年左右的时间,对2008年以来规模以上的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坚持集中治理与加强日常监管相结合,着重解决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未批先建、违规审批以及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等突出问题,着重解决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评标不公等突出问题,推进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促进项目规划和审批公开透明,促进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建立规范的工程建设市场体系。
二、具体措施和责任单位
(一)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
1.加强项目建设程序的监管。严格执行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管理程序,规范项目决策。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以下简称《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严格执行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规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建设规划、市场准入标准、土地使用、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验收等方面的要求严格审查,加强监管,全面清理。(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商务部、电监会、国土资源部、财政部)
2.科学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严格执行有关工程造价和建设标准的规定。严格执行《建筑法》、《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等规定,认真落实强制性建设标准、施工许可证制度、开工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概算调整管理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1550号)等有关规定,加强项目概算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3.在审批(核准)项目时加强节能评估审查,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对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监管。严格按照《节约能源法》、《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以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在审批、核准项目时必须进行节能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未进行、未通过节能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和开工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
4.在审批(核准)项目时加强土地管理。按照《土地管理法》和有关要求,严格用地预审,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要严格审批。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的项目,以及应当审批、核准和备案的项目但未办理审批、核准和备案手续的项目,严禁办理土地使用相关手续,未获得土地使用证书的项目不得擅自开工建设。对已经审批的项目建设用地,严禁变更其用途。严禁在项目建设时“以租代征”。(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5.研究起草《政府投资条例》。2009年年底前将送审稿上报国务院法制办后,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争取尽快出台。该条例将明确政府投资的资金来源、投资方式、决策程序、计划等内容,进一步健全完善科学的政府投资决策、建设和监督管理制度,并为违法行为的处罚和违法责任追究提供法规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法制办)
6.积极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的起草工作,争取在2010年上报国务院法制办。该条例将进一步规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行为,设定对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种类和措施,推动我国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法制办)
7.推行专家评议和论证制度、公示制度。按照《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要求,对特别重大的项目实行专家评议制度。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政府投资项目一般要经过符合资质要求的咨询中介机构的评估论证,咨询机构要引入竞争规则。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
8.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相关规定,向社会公示建设项目信息,明确审批流程,及时公布审批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
9.推行责任追究制度。以出台后的《政府投资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条例》为依据,提高责任追究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对于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工程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和单位违反法律法规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国家发展改革委、监察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
(二)规范招标投标活动
1.根据《招标投标法》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以及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9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时核准招标内容的意见的通知》(发改法规〔2005〕824号)的规定,在审批(核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或资金申请报告时,严格核准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确保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全部实行招标。(国家发展改革委)
2.推动《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尽早颁布实施。2009年9月通过法制办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等方式,听取招投标市场主体、中介机构、地方政府招标投标行政监管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及有关专家的意见,争取2010年第一季度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法制办、国家发展改革委)
3.继续做好《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贯彻实施工作。2009年12月前,启动简明标准文件、生产设备和设计-施工标准文件、设计采购施工标准文件编制工作,2010年年底前以部门联合规章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
4.推行电子招标投标。研究起草电子招标投标政策办法和技术标准,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后尽快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
5.抓紧研究起草《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积极开展《建筑市场管理条例》起草、调研和论证工作,争取2010年报送国务院法制办,做好出台前的征求意见和修改论证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法制办)
6.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的管理,规范设计变更。健全勘察设计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对勘察设计的经济、技术、功能的比选和评价,防止简单以价格竞标的评标行为。(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商务部、财政部)
7.推进建立统一规范的工程建设有形市场。组织调研,广泛征求招投标市场主体、中介机构、地方政府招标投标行政监管部门意见,研究提出建立统一规范的工程建设有形市场工作思路和步骤,逐步整合利用好各类有形建筑和建设市场资源。(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监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法制办)
8.发挥招标投标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健全招标投标法规文件制定事前协商机制和事后审查机制。加强工作情况交流,建立招标投标统计制度。健全招标投标行政监督机制和举报投诉处理机制,健全招标投标违纪违法线索处理和案件查处协作机制,及时有效查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纪违法案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商务部、财政部、监察部、法制办、国资委、工商总局)
9.抓紧落实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尚未建立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平台的部门,按照《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要求尽快建立;各有关部门在2009年年底前对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平台建立和运行情况进行自查。完善招投标市场信用记录,逐步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和互认共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商务部、财政部、监察部)
10.完善招标代理机构准入管理,建立和完善招标代理机构动态监管和市场清退机制。监督指导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主体行为。颁布实施全国统一的评标专家分类标准和专家管理办法。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组建国家综合评标专家库。加强行业评标专家培训,改革和完善评标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商务部、财政部、工商总局)
三、自查标准
(一)自查内容
1.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
重点检查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中的有关内容。具体包括:
(1)项目审批(核准)程序方面。是否存在未经审批、核准或备案进行建设问题;是否存在越权审批或核准问题;是否存在以备案代替核准问题;是否存在未通过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但已审批或核准问题;是否存在“分拆审批(核准)”等其他问题;是否存在违反产业政策问题;是否存在违反发展建设规划问题;是否存在违反市场准入标准问题。
(2)项目建设方面。是否科学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严格执行有关工程造价和建设标准的规定;是否严格执行《建筑法》、《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等规定,落实施工许可证制度、开工报告制度;是否严格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概算调整管理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1550号)的规定,加强项目概算管理。
(3)环评和节能方面。是否按照《节约能源法》、《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以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在审批、核准项目时进行了节能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是否存在未进行、未通过节能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就开工建设的情况;是否存在越权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问题;是否存在未按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要求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问题;是否存在应备案而未备案,但已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其他问题。
(4)土地审批方面。是否存在越权审批建设用地问题;是否存在未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问题;是否存在越权批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特别是越权批准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问题;是否存在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的项目批准土地问题;是否存在应审批、核准和备案的项目未办理审批、核准和备案手续,但已办理土地使用相关手续问题;是否存在“以租代征”等其他问题。
(5)信息公开方面。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相关规定,是否存在应向社会公示建设项目信息而未公开的情况;是否存在应向社会公开有关投资管理程序和审批流程而未向社会公开的情况;是否存在未及时向社会公开应该公开的审批结果的情况。
(6)责任追究方面。是否存在违反项目建设程序审批(核准)投资项目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有关咨询评估机构在咨询评估时是否存在弄虚作假或者评估结论意见严重失实的情况;有关勘察、设计等单位,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严重失职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
2.规范招投标活动
重点检查招投标活动中执行《招标投标法》及配套法规、规章的情况。具体包括:
(1)依法实施行政监督情况。招投标投诉举报处理机制是否健全;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平台是否建立,是否依法公告违法行为记录;是否依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有关规定,积极推进招标投标信息公开;是否存在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的情形;是否存在阻挠、干预外地投标人进入本地市场,或者对阻挠、干预外地投标人进入本地市场的行为纵容、包庇,限制公平竞争等情形;围标串标治理情况;招投标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哪些不足。
(2)严格执行依法必须招标制度情况。达到国家规定范围和规模标准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重要设备和主要材料采购是否严格执行了招投标制;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是否严格核准其招标事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是否依法采购自主创新产品;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公告,是否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规定在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媒介发布;是否存在要挟、暗示投标人在中标后分包部分工程给本地区、本系统承包商、供货商的情况;投标人是否存在挂靠有资质或高资质单位并以其名义投标,或者从其他单位租借资质证书等行为;中标后,投标人是否转包,项目分包是否限定在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分包单位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是否有另行订立背离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有形建筑市场是否依法办理招投标事宜,是否存在乱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
(3)保证评标活动公正性情况。评标委员会的组建是否依据法定条件,是否严格执行回避制度;评标标准和方法是否在招标文件中公开载明,在评标过程中是否存在随意改变评标标准和方法的情况;依法必须招标项目推荐的中标候选人是否限定在一至三人,并标明顺序;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项目中标人的确定是否严格执行了有关特别规定;评标专家是否存在收受投标人财物或者其他好处,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情况、与评标有关的其他事项等情况;对评标专家在评标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是否依法给予查处。(4)规范招标代理机构行为情况。招标代理机构是否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是否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是否存在违反《招标投标法》和《行政许可法》规定,设立和认定招标代理机构资格的行为;对违法违规的招标代理机构是否依法给予处理。
(5)招投标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情况。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是否存在非法设定投标许可、资质验证、注册登记等与《招标投标法》和《行政许可法》相抵触的规定和要求;是否存在通过设定歧视性资质要求、评标标准或者不依法发布招标信息等方式,限制或者排斥其他潜在投标人的规定;是否存在以获得本系统、本地区奖项作为评标加分条件或者中标条件的情况。
第五篇: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塔城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 专 项 治 理 工 作 会议材料
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情况汇报
塔城市畜牧兽医局(2010年10月20日)
自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地区和市开展工程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有关要求,坚持整体推进和突出重点相结合、自查自纠和集中整治相结合,从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投标、资金使用、工程监督等方面入手,围绕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积极开展了畜牧业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局高度重视专项治理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各项目领导具体负责制,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局长、纪检委书记任副组长,各项目主管领导为成员的建设突出领域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设立办公室,由纪检委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开展治理工作。结合实际,制定了《畜牧兽医局建设突出领域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治理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和时间进度。在治理工作中,定期召开阶段项目专项治理座谈会,听取各项目负责领导关于项目专项治理情况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 的困难问题,及时安排部署下阶段各项工作,保证了专项治理工作扎实开展。
(二)集中力量,深入排查治理。按照市专项治理工作要求,我局集中人员力量,对2008以来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及自治区财政补贴项目进行了全面自查自纠,共检查退牧还草工程、游牧民定居工程、基层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生猪奶牛标准化项目15余项,检查率100%,主要对各项目的开工建设情况、资金到位情况、资金完成情况进行仔细核查,查出问题3个,解决3个。在自查自纠基础上,我局多次组织财政、建设、审计等部门开展项目检查,深入施工现场实地查看工程建设实施和质量管理情况,查找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各项问题困难。同时进一步规范了项目管理制度,分别对200万元以上项目建立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项目排查台账,对200万元以下项目建立项目建设情况核查登记表,实行项目进展询报制,每月按时上报项目进展及资金落实完成情况。
(三)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在治理工作中,我局重点抓好了游牧民定居工程和退牧还草工程等重大项目的专项治理工作,按照项目检查验收的要求,派专人对项目报建程序、竣工验收等环节进行管理,及时办理环评、土地、建设规划等手续,严格项目招投标制和施工监理制,认真对项目建设进行监督,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设计进行建设,有效避免和减少项目变更。同时,积极开展项目整改工作,针对中央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情况及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情况第二十一检查组抽 查2009年游牧民定居工程中提出问题,专门制定整改方案,进一步强化整改措施,明确时间任务,按照规定要求一一落实整改,实行整改跟踪制,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督查,按时按量完成整改任务,保证了整改实效。
(四)严格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对每个项目建设资金,我局都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做到专款专用,账目规范,工程建设资金全面实施预算管理,严厉查处资金挪用的违法行为,加强财务核算力度,按照工程进度拨付工程款,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同时,健全完善财务和会计制度,认真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审批办法,加强项目资金的动态监督,并委托审计部门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项目资金下达及拨付方面 个别项目存在中央资金到位晚,给项目按时完工造成了一定影响。如2010年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项目,自治区对该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于6月11日下达,我市于6月17日公开进行了公开招投标。按照项目实施方案,项目于2010年6月24日全面开工,但由于中央项目资金于7月中旬才到位,资金拨付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进度。
2、建筑材料供给方面
在建筑材料供给方面主要原因是2010年我市及周边县市建筑工程大幅度增加,造成本地建筑材料(如红砖)供不应求且价格大幅度上涨,尤其是我市红砖需从克拉玛依、沙湾、和丰等地购买,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进度造成了很大影响。
3、施工环境外部方面
施工环境外部方面主要是限水限电及人员紧缺问题。一是进入夏季用电高峰以来,我市出现间断性限水限电现象,给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产生一定影响,由于5个施工点均受限水限电影响,致使工程间断停工,造成项目工期整体延误,不能按时完工。二是今年我市建设工人相对紧缺,且工人工资较高,需每2-3天支付一次工资,存在不及时支付工资就停工现象。
三、整改思路及措施
针对专项治理工作中查找的问题,我们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和行业部门规定,加强整改力度,强化整改措施,一一制定解决办法,提出整改时限和要求,督促专人负责整改。
一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及时支付各施工单位工程款,项目资金下达后,我局将按照项目资金支付要求,严格按照施工进度,支付工程款,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是加强项目建设监督力度。积极组织建设、质监、发改、设计、施工等单位到项目现场进行全面复查,发现问题,立即组织解决。
三是加大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大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坚决遏制腐败现象多发易发的势头,推进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四是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坚持边排查、边纠正、边整改、边规范,把制度建设融入到项目建设的各部位、各环节之中,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