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预防保健公共卫生服务

时间:2019-05-13 18:3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区预防保健公共卫生服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区预防保健公共卫生服务》。

第一篇:社区预防保健公共卫生服务

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财政局关于上海市社区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项目的指导意见

2007-02-01 各区(县)卫生局、财政局:

社区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以下简称“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投入和使用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体现,也是公共卫生服务公益性的重要保证。各级政府按分级管理体制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对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予以保障。为规范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使用,确保经费投入的效果和效益,特制订本指导意见。

一、制订依据

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本市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定位,在《上海市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方案(试行)》(沪卫疾控〔2004〕2号)和《关于上海市社区预防保健项目经费使用的指导意见》(沪卫疾控〔2005〕19号)的基础上,制订本指导意见。

二、基本原则

(一)保证公平原则。强化社区卫生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能力,为本市社区居民提供适宜的公共卫生服务,探索对外来人口的公共卫生管理,加强对脆弱人群的健康干预力度。

(二)稳步发展原则。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应相应增

加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投入,逐步拓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适应社会公共卫生需求。

(三)效率效益原则。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门预算,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核拨制度,严格服务项目的质控和考核,确保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和经费使用的效率和社会效益。

(四)条块结合原则。在市卫生行政部门的全行业管理和预防保健机构的专业指导下,强化区(县)发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责任,各区(县)可根据实际能力和现实需求,拓展具有区域特点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三、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项目范围

(一)社区公共卫生基础性项目

社区公共卫生基础性工作是本市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完成的基础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项目分类如下:

1.健康信息管理与卫生统计

(1)健康档案

项目列举:维护居民健康档案和老年人、残疾人信息数据库,并根据社区卫生防病和卫生服务的要求,更新和管理数据库。

(2)生命统计

项目列举:出生资料核对,危重收集婴儿追踪调查,开具居民在家死亡推断书,居民(含流动人口)死亡资料收集与核实,社区人口资料分析。

(3)疾病和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项目列举:甲、乙、丙类传染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疾病的报告,幼托机构意外事故报告,群体性疾病和不明原因死亡报告,疫苗接种率、免疫接种不良事件报告。

2.传染病防治

(1)免疫规划

项目列举: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与管理,预防接种证、卡、簿管理,生物制品及其冷链管理,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的管理及应急处理,应急接种与强化免疫,第二类疫苗接种管理,免疫可预防疾病管理,免疫规划咨询。

(2)结核病防治

项目列举:结核病病人筛查、转诊、报告,对可疑病人追踪落实,结核病人全程督导管理(DOTS),菌阳病人接触者管理。

(3)艾滋病及性病防治

项目列举:社区性病咨询,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社区管理。

(4)其他传染病防治

项目列举:重点职业人群传染病预防,传染病病人访视及疫点处理,传染病漏报调查和自查,麻风病病人社区随访。

(5)寄生虫病防治

项目列举:郊区血防与钉螺查灭工作,血吸虫病病人随访,疟疾诊治和预防,丝虫病防治。

(6)消毒管理

项目列举:传染病病家随时与终末消毒,留家传染病病人消毒指导,家庭消毒知识教育及措施指导,辖区内学校、厂矿等单位消毒隔离管理、社区消毒指导。

(7)病媒管理

项目列举:对公共场所、单位、家庭进行病媒生物控制技术指导和评估、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疫点处理和应急控制、不明原因病媒生物种群、数量异常情况的处理。

3.慢性病防治

(1)社区诊断(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

(2)肿瘤防治

项目列举:肿瘤登记报告核实、病人随访管理(建卡、访视、病人康复指导等),肿瘤早发现的组织管理。

(3)高血压防治

项目列举:3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压登记,按照《上海市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指南》开展高血压病人随访管理,心脑血管意外和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指导。

(4)糖尿病防治

项目列举:按照《上海市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指南》,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者开展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干预,糖调节异常患者和糖尿病病人随访管理,康复护理指导。

(5)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价与干预

项目列举:居民营养咨询与指导、控烟干预,其它行为危险

因素评价和预防控制。

4.妇女保健

项目列举:早孕建册,高危孕产妇随访,妊娠梅毒孕妇和新生儿胎传梅毒管理,产后家庭访视,更、老年期保健等,协助组织50岁以上贫困妇女宫颈癌筛查。

5.儿童保健

项目列举:婴幼儿母乳喂养指导,儿童生长发育系统观察,儿童常见营养性疾病筛查与随访,儿童常见五官疾病筛查,智力障碍筛查与随访,听力障碍筛查与随访;幼托机构营养工作指导。

6.计划生育指导

项目列举:新婚访视,避孕节育方法咨询和指导,常见避孕节育副反应咨询指导,宫内节育器随访,免费避孕药具发放及管理。

7.精神病防治

项目列举:精神疾病病人建卡登记与随访,辖区精神疾病防治培训,精神疾病的干预、康复指导,心理健康指导,无业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管理。

8.职业病防治

项目列举:尘肺、慢性职业中毒患者访视,指导辖区内企业建立职业卫生档案。

9.环境与饮水卫生

项目列举:土井消毒管理,水箱(水池)档案管理,分质供

水系统档案管理。

10.眼病、牙病防治

项目列举:口腔卫生保健,学生龋齿普查普治,老年人群摸盲、定盲及眼病防治,学生视力普查、眼病筛查,白内障术后复查。

11.社区健康教育

项目列举:各类宣传日活动,社区及医院健康教育专栏建设,发放健康处方和宣传品,各类疾病防治等公共卫生知识宣传、培训,志愿者队伍建设。

12.学校卫生

项目列举:学校卫生档案管理,中小学生贫血等常见病筛查,中小学生膳食指导。

13.意外伤害预防控制

项目列举:儿童意外伤害干预,伤害社区诊断、干预和评估。

(二)社区常住人口、外来流动人口公共卫生项目

社区常住人口、外来流动人口公共卫生项目是政府有关部门认为有利于推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确定的本市居住6个月以上外来常住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项目列举:

1.常住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疾病和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免疫规划、外来人员“三病”检疫与管理(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孕产妇保健、婴幼儿保健、饮水卫生、健康教育、意外伤害预防控制,职业病防治、重点精神性疾病管理等危及公共安全事件卫生管理;

2.常住人口健康档案、生命统计管理;

3.常住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

4.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条件提出的其他地区性项目。

(三)社区公共卫生项目性工作

社区公共卫生项目性工作是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疾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对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突发事件发生地下达的工作任务。

项目列举:

1.根据抽样确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的社区预防保健综合监测项目;

2.与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的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调查等;

3.社区卫生需求调查;

4.与突发事件相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的应急处置任务;

5.经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并下达的其他项目性工作。

(四)健康促进公共性项目

健康促进公共性项目是社区“六位一体”综合服务中惠及重点脆弱人群的不收费项目。

项目列举:

1.建立家庭健康责任制相关服务,定期联系签约家庭,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各项预防保健服务和健康咨询;

2.80岁以上高龄老人年度保健和定期访视;

3.社区公共场所、集体单位、养老机构健康促进;

4.残疾人社区康复训练指导和定期家庭访视;

5.幼儿园、中小学实施口腔龋齿筛查。

上述项目中涉及的免疫规划用疫苗,病人免费服药药品、避孕药具等政策规定免费向市民提供的药品、材料等根据相关文件由专项经费列支,不列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使用范围。

四、社区公共卫生专项经费管理

(一)经费预算

各区(县)应严格执行本市确定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有条件的区(县)可按照本市确定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另行核定本市居住6个月以上外来常住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原则上达到本市确定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50%,并根据提供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和服务量的增加相应增加经费投入。对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根据项目提供的服务量予以核定。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公共卫生服务具体项目的成本,会同财政等部门合理确定支付标准,报区(县)政府和市卫生局备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按照区(县)卫生等行政部门确定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支付标准和提供服务数量,编制年度预

算,按规定程序报批。

(二)经费使用管理

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必须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进度,按规定及时予以拨付;年末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质量和居民满意度等指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考核清算;对服务效果差的,要相应扣减经费,以提高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全面完成。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确保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专款专用。区(县)卫生、财政等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能,加强对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区(县)审计部门必须定期对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以往下发的文件与本文件有不一致的,以本文件规定为准。

上海市卫生局 上海市财政局

第二篇:社区预防保健及护理名词解释

1.三级预防:即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为减少危害而采取的措施;三级预防的目的在于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命质量,包括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

2.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生化性、化学性有毒的食物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慢性疾病。

3.重大职业中毒事件: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工人急性中毒事件。若急性职业中毒同时发生3人或死亡1人以上,职业性炭疽1人以上,称为重大职业中毒事件。

4.疫点:是指病人,疑似病人或发现带菌的地方。

5.传染病隔离:将处于传染期的传染病病人,可疑传染病人及病原菌携带者控制在特定区域,与一般人群暂时分离,缩小污染范围,减少传染病传播机会。

6.脊髓灰质炎疑似病例:所有15岁以下的儿童发生急性迟缓性麻痹(AFP),包括临床初步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症和横断性脊髓炎的病例,以及任何年龄的脊髓灰质炎临床确诊病例。

7.接种事故:是指在疫苗生产和预防接种实施时的差错或污染造成的加重反应或异常反应,有些照成持久性的组织器官损伤,严重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8.终末消毒:对传染源因住院、转移、死亡而离开的一些疫源地应实施终末消毒。随时消毒:对传染源尚存在的疫源地实施随时消毒。

9.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职业活动过程中由于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即职业性有害因素是该病的的直接原因。

10.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各种生产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因素。

1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指由于内分泌功能调节失常所致的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等异常的子宫出血,而并非由于器质性疾病引起。

12.围婚期保健:指围绕结婚前后为保障婚配双方及其下一代健康所进行的一系列保健服务措施。

13.高危妊娠:在妊娠中,因一些致病因素或妊娠并发症使孕产妇,胎婴儿受到危害或导致难产,称为高危妊娠。

14.产褥期:从胎盘娩出到产妇除乳腺以外,全身器官恢复到正常未孕状态或接近此状态所经历的时间,一般需要6周。

15.性保健:性健康的的定义是指有性欲的人在身体上,感情上,知识上和社会上和社会方面等整体的表现,是积极地增进人格、交往和情爱。

16.女性不孕症:婚后1年以上,无避孕措施而未受孕者,为原发不孕,曾经受孕而1年以上未孕者,为继发不孕。

17.低体重:体重较同龄,同性正常儿童均数低2个标准差以下。

18.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综合症:以与其年龄明显不相符的注意缺陷,与所处环境明显不相宜的动作过多为主要特点,多伴有不计后果的的冲动性行为,不能取得预期的学习成绩,但智力大多正常或接近正常。

19.人工喂养:因各种原因于婴儿出生后,母亲没有乳汁分泌或者母亲因故不能亲自进行母乳喂养婴儿,婴儿从一开始就以牛奶、羊奶、豆浆或其他代乳品喂养的,叫人工喂养。

20.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结扎脐带开始---出生后28天。

21.婴儿期:出生后—满1周岁。22.幼儿期:1周岁后----满3周岁之前。

23.急性疼痛:疼痛是机体对具有伤害性刺激所引起的一系列感受反应。疼痛延续不超过6个月的为急性疼痛。

24.排便失禁:是由于某种器质性病变或支配肛门括约肌的神经作用失常,照成肛门括约肌的控制功能发生障碍的表现。

25褥疮:局部受压,血循环障碍,以致局部组织缺氧水肿,甚至溃烂坏死所致。

26.撅嘴呼气:在用鼻吸气后,呼气时口形成口哨状,有利于肺内更多的残气呼出。

27.老年性痴呆:是指智能障碍为主的和行为人格改变的慢性进行性疾病。

第三篇: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管理制度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医德管理制度

1、医务人员必须牢记自身职业责任,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要做到医德高尚,业务精能。

2、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3、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及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4、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5、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6、为病人保守秘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和秘密。

7、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8、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二、就诊服务管理制度

1、门诊指示明确,设立导医台,主要负责解答咨询及提供相关便民服务工作。

2、做好门诊患者接待与分流制度,认真听取患者自诉,精力集中细心诊断,杜绝误诊。

3、门诊张贴相关健康宣教。

4、医务人员在接待过程中,要态度和蔼可亲,举止端庄大方。

5、医护师人员按照健康咨询——健康状态辨识及风险评估——中医体检:体质辩识——健康干预与健康教育——疗效评价与信息反馈的流程有序的开展相关工作。

6、详细询问病情,并认真听取患者对病情的叙述,然后进行必要的检查。

7、医生在诊治中,注重中医体质辨识等体检工作,对病人的病史、体征、临床印象、诊断及处理应重点记入病案,处方记录符合规范与相关要求。

8、针对就诊者选择合适的调护方案,告知患者相关健康干预措施的意义及相关注意事项。诊断证明要求正规填写,应把药品的用法、日服剂量及其它健康干预措施的相关注意事项写清楚。

9、合理安排“冬病夏治”及“冬季进补”工作,确保工作有序,有效,安全的进行。遵从“五个统一”中的规定,规范流程,确保疗效。

10、注重科室要关卫生,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范。

11、注重临床与科研并重,做好相关信息及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工作。

12、注重健康调护与健康宣教并重。

13、对随访患者详细记录,已备查阅。

三、工作职责

1、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目标,达到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2、积极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宣传墙报等形式,大力开展传染病、慢性病教育工作,提高群众预防保健、防疫的能动性。

3、主动配合、协助上级业务部门完成各项公共卫生工作。

4、设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宣传员按上级要求进行各项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自编健康教育宣传材料。

5、积极参加各种宣传日的活动,并作好记录和总结。

6、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根据健康人群、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的不同需求完成预防保健管理工作。

7、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针对危害社区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普及卫生知识,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第四篇: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制度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制度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加强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健康档案要采用统一表格,在内容上要具备完整性、逻辑性、准确性、严肃性和规范化。

2.建立专人、专室、专柜保存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安全。居民健康档案要按编号顺序摆放,指定专人保管,转诊、借用必须登记,用后及时收回放于原处,实现档案微机化管理,档案信息及时录入居民健康管理系统。

3、为保证居民的隐私权,未经准许不得随意查阅和外借。在病人转诊时,只写转诊单,提供有关数据资料,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把原始的健康档案转交给会诊医生。

4、健康档案要求定期整理,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增补内容及档案分析,对辖区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总结报告保存。

5、居民健康档案存放处要做到“十防”(即防盗、防水、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工作。

6.达到保管期限的居民健康档案,销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办法,禁止擅自销毁。

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制度

1、居民建档率要符合区卫生局的要求。设立健康档案资料室,以户为单位,一人一档的原则为家庭和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2、健康档案要集中档案室保管,按行政村名和编号顺序存放,档案专柜存放,保持整洁、美观和规范有序,逐渐实行计算机化管理。

3、居民健康档案应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责任医生要对健康档案进行按照65岁以老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人及重性精神病人等进行分类专册登记,档案盒要设目录和分类信息登记。

4、定期开展随访工作,按疾病分期随访病人,做好重点人群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及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对体检和随访发现的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

5、资料管理人员及责任医师,应及时登记已经获取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统计,及时反馈。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1、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管理相关信息,利用计算机管理健康档案。

2、公共卫生科信息员每个月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新增建档花名册、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按要求上报的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3、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登记、统计制度,做好统计汇编,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计算机化健康档案,要在技术上加强用户权限和密码管理设计,使所有操作和使用者在获得认可后,才能登陆。

4、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5、逐步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做好数据录入及整理工作。

6、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范,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维护及数据备份。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岗位责任制度

1、负责健康档案文本保管,资料微机输入,保持微机内的记录与文本记录一致,并做到同步更新及动态变更,管理有序。

2、居民健康档案由保健科保管,应保证居民信息资料的完整性与可利用性。

3、非档案资料管理人员,不得随意翻阅已经建好的各种档案资料。未经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得调出、转借各种档案资料。凡非本人管辖区居民的诊疗情况应及时反馈给辖区责任医生,以便纳入该居民本人的健康档案;凡居民因大病转上级医院住院时应随带健康档案,出院后继续交由社区责任医生保管并及时将本次住院概况记入档案。

4、责任医生是辖区内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的第一责任人。对填写健康档案的责任医生应进行培训。按统一的规范来描述记录,内容要真实可靠;符合逻辑,不得随意涂改。如有改动,责任医生必须签字,以示负责。做到字迹清晰,格式规范统一。

5、对各科室查阅、使用电子版健康档案设臵不同层级的使用权限,保证信息安全。调阅或更新档案必须有登记。

6、熟练运用各种卫生服务管理软件,保证信息渠道通畅,每月有资料汇总、统计、分析,主要数据上墙。做好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辖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掌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

3.对人群重点慢性病分类监测、登记、建档、定期抽样调查,了解慢性病发生发展趋势。

4.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举办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材料。

5.对本辖区已确诊的二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控制管理。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规范管理,跟踪随访,详细记录。

6.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对慢性病患者的连续性服务。

慢性病监测制度

1、慢病室全面负责慢性病监测管理工作。是慢性病的报告责任人。

2、报告范围:高血压、糖尿病。

3、接诊医生发现确诊的上述二种需要报告的病例,定期内向慢病科报告,慢病室收到报告卡,审核合格登记后。

5、凡未按要求上报者,按考核细则的规定与考核挂钩,若隐瞒不报的,一经查实加倍处罚。

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1、免费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检出率。

2、全科诊室(内、外、妇科、康复、五官、皮肤等)、慢性病管理室、中医门诊等科室,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日志和病历中记录血压值。

3、发现高血压病人,门诊医生应填写慢性病患者登记本,交给该慢病室医生,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4、责任医生掌握的高血压病人按照高血压病管理的要求,纳入规范管理。

5、定期对各科室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列入考核范围。

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按照市卫生局要求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开通辖区健康服务咨询,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

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

6、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资料管理制度

1、各种文件、计划、宣传资料等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严格管理好,由专人负责管理,专室存放。

2、资料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即计算机资料、网络技术资料、多媒体、音像资料和文字资料等,应分类存放分类管理。

3、文字资料中的教材、参考书、工具书等应按图书分类统一编目注册登记,期刊杂志、报纸、合订本、宣传折页、海报等均须统一登记编目。

4、音像资料中的录音带、录象带、软盘、光盘等必须分类登记编目,分类存放,并定期检查其质量变化情况。

5、计算机资料、网络技术资料等应按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工具软件等分类管理,注意用时升级、更新等,并配备相应的杀毒软件。

6、资料必须始终为卫生工作服务,其他人员均可借阅有关资料,但必须履行以下手续:

(1)、每借阅一次登记一次,每次限借5盘或5本或5盒,如遇多集多本连续资料也只能依次归还后再续借。(2)、每次借阅期限不得超过一星期,如因工作需要继续借阅者必须办理续借手续。

(3)、孤本资料或数量较少的资料均不外借,可临时使用。(4)、借出资料归还时,资料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如发现有损坏者必须照价赔偿,如资料丢失,应借阅人重新购买完全相同的资料进行赔偿,或处以原资料价值的3—5倍罚款。

7、所有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为别人借阅本单位的资料。

8、声像资料其版权所有,借阅人不得翻版,如有未经许可私自翻录的,责任自负。

9、外的部门或人,如因工作需要借阅资料的,必须经领导批准,并办理正常的借阅手续。

10、宣传资料收发做到每张(份)出入库有登记有签字。

服务接待制度

1、端正接待工作态度,重视文明接待工作。本着:热情、耐心、负责的精神,禁止“生、粗、冷、硬、推”言行;

2、对接待外来咨询的人员,都必须首先认真了解病情,做到:无论何时来访,随时给予接待;来访无论干部、群众,态度好坏一个样;坚持谁接待谁负责落实;

3、坚持自办、转办、联办、指导办相结合的原则。对咨询者出的问题和要求,能立即解答的就当即答复;对不了解的问题,既要坚持医学原则,又要说明原因,做好解释工作;

4、绝不允许对群众来访互相推诿或臵之不理。要严格落实接待工作“四个及时”的要求,即:及时登记、及时送领导阅览、及时办理、及时回复;

5、严肃接待工作纪律。对接待工作不负责任、无故拖延时间、影响较坏的人员要追究责任;

6、对接待工作中反映出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中心领导汇报。

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职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3、对以社区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行服务需求评估,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及精神慰籍、舒缓治疗服务。

4、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 进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指导。

5、对于高危行为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进行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

1、成立本辖区重性精神疾病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街道、居委会、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2、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将相关报表上报至市重性精神疾病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

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

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对新发现或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5、建立随访制度。定期走访居委会,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进行康复治疗指导。

6、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病人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7、病人就诊或医务人员到病人家中诊疗时,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

8、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9、对“三无”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对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帮助申请享受、发放免费药物治疗。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专人负责辖区内新生儿、婴幼儿、托幼园所儿童保健工作以及生命监测等工作。

2、掌握辖区内0-6岁儿童基本情况和开展健康体检。

3、每年第一季度做好上工作总结并制定散居和托幼园所儿童保健工作计划。

4、完成各项儿童保健工作指标,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指导和考核评估。

5、按时参加上级的工作例会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6、及时、准确完成儿童保健信息的统计和上报工作。

7、配合上级部门,完成好儿童保健科研工作。

8、做好0-6岁儿童的健康宣教工作。

妇女保健工作制度

1、社区卫生中心应有专人负责孕前与孕产期保健管理与指导、妇女多发病防治与管理、妇女保健相关信息收集与管理、避孕节育咨询与指导等妇女保健工作。

2、制定工作计划,按照妇女保健各项工作规范和考核标准开展工作,做好阶段性和年终工作总结。

3、掌握辖区内人口、育龄妇女、孕产妇等基本情况,掌握辖区内人口出生、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等情况,掌握妇女病防治开展情况,定期与相关部门进行核实。

4、开展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提高服务对象主动保健的意识。

5、完成各项工作指标,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指导、考核评估。

6、定期参加工作例会、参加专业技术与管理培训,完成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7、做好妇女保健相关基础信息的采集、登记、统计与管理。

8、配合上级业务指导单位开展专项调查和适宜技术研究。

9、做好社区卫生中心妇女保健日常工作。

10、开展好新婚妇女的工作,建立花名册,跟踪生育情况。指导服用叶酸。

免疫规划管理制度

1、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1)要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2)做好预防接种信息登记报告,在要求的时限内完成登记、录入和更新,及时将个案信息上传国家信息管理平台,并查询掌握流动儿童接种信息。尚未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上报。

(3)对未建立预防接种电子档案的适龄儿童,应及时将儿童的基本信息和疫苗接种信息录入到接种点客户端软件系统,并及时补充上传到国家信息管理平台并及时统计分析。(4)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长期保管。儿童预防接种个案的基本信息未经儿童监护人同意,不得向其他人员提供。

2、疫苗和冷链管理制度

(1)所有疫苗有专人管理,做好疫苗领发登记。为保证疫苗来源正规渠道,应从本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取,领取时要索要疫苗批签发或批检验证明文件复印件、进口疫苗的“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过期疫苗要登记并上交。(2)每年及时正确地制定下一年的疫苗需要量计划及时掌握疫苗使用量及耗损量。

(3)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均按照冷链要求操作。(4)冷链应有经培训的专人管理,建立冷链设备档案,做到账物相符、专物专用。

(5)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充足冷链设备,并对其使用、维修、报废和更新严格按上级规定执行。

3、免疫接种服务管理制度

(1)根据辖区接种对象数量,合理安排接种门诊周期。根据具体情况可设立周、旬或半月接种门诊,并设成人接种日,向成人提供疫苗接种服务。

(2)通过多种渠道全面掌握接种对象。

(3)对接种对象及时建立接种卡、接种簿与接种证。及时预约接种通知,并宣传免疫预防知识。

(4)免疫接种场所、接种人员、消毒、体检及接种均应严格按要求进行。

4、接种率监测和评价制度(1)按统一要求做好接种率监测,做好常规接种月报表统计,每月评价疫苗接种情况。

(2)开展常规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活动。

(3)建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管理制度,对疫苗接种后的各种反应做好登记、调查,填写异常反应调查表,采取适当措施对患者及时救治,异常反应要及时上报。

(4)防止各种预防接种差错与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要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避免更严重的不良后果发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工作制度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和相关信息报告:如在辖区内发生或怀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要求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卡》。

①报告程序与方式:按相关要求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报告,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②报告时限: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内的事件时,应按有关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

③订正报告和补报:发现报告错误,或报告病例转归或诊断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等进行订正;对漏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进行补报。

二、做好日常应急物资和应急队伍的应急处臵准备工作,一旦辖区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及时对伤者进行急救、转诊并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处理等应急处臵工作,同时指导辖区内单位和居民应急处臵工作。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制度

一、开展职业卫生咨询指导

对前来就诊的居民,发现从事接触或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提供咨询服务,并指导其到有职业健康体检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对辖区内职业健康体检中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的企业,及时报告职业病诊断机构;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做好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

二、开展饮用水安全巡查协管服务

(1)掌握本辖区内集中式供水单位、二次供水单位和现制现售饮用水单位的本底资料。

(2)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开展饮用水水质抽检服务,及时报告有关饮用水污染情况。

(3)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做好供水单位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开展有关宣传工作。

三、开展学校卫生服务

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定期对学校传染病防控、饮用水卫生、教学环境卫生和游泳场所、厕所、宿舍等学生活动场所开展巡访,指导学校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和按规范做好登记报告等工作;协助有关专业机构指导学校改善饮用水、教学环境和学生活动场所的卫生条件,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报告;协助有关专业机构指导学校设立卫生宣传栏,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协助有关专业机构对校医(保健老师)开展业务培训。

四、开展非法行医信息报告

对辖区内无证行医、药店坐堂行医、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许可擅自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行为和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等非法行医行为进行巡访,并及时将相关信息报告区卫生监督机构。

五、开展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

定期对辖区进行巡查、发现辖区内医疗机构内部非法采供血行为、出租屋血头、血霸及买卖血行为、辖区非法招募采血行为等及时报告辖区卫生监督机构。开展非法采供血危害的宣传。

六、开展食品安全信息报告。

发现或怀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或时间,及时报告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机构并协助调查。

七、按卫生监督机构的要求设立和填写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基本台帐、表卡,整理上报有关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表。

第五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半年汇总报告

2012年牛道口卫生院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半年汇总报告

牛道口镇位于宝坻区西北方向,辖区面积36.6平方公里,户籍 人口22810人,服务人口224210,60岁以上老年户籍人口数3248人。开展慢性病筛查以来我院组成由副院长带队的体检小组和下设的9个社区服务站都投入到此项工作中,在院长的带领下,全体工作人员工作热情高涨,基本完成了既定目标,也赢得了群众满意。

通过与镇政府、派出所协调沟通,与村委会的合作摸清了辖区人口基本资料:我辖区共有常住人口24210人、户籍人口22810人、暂住人口1143人、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3243人、本新达到60岁的常住老年人277人、享受低保户155人、五保79人,不同类别残疾人总数199人,其中肢体残疾129人,有康复需求的肢残人数32人,精神病患者人数32人。

我中心以辖区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主要筛查对象,通过结合村委会进行逐村筛查,共筛查完成60岁及以上人员1321人,并进行档案动态管理

60岁以上老年人数3662人,体检1321人,妇女体检635人,2012内死亡 236人;居民建档14438人,其中高血压1965人,建档1965人,糖尿病244人,建档244人,困难人员234人,建档234人,残疾人建档199人,精神病人数32人,建档32人,本辖区新达60岁277人,以筛查68

人。

同时我们又有很多不足之处,有的地方还有差距,通过这次反馈,目前我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老档案存在着空项,档案填写不规范,35-59岁人员不全,老档案无更新,有的地方缺乏科学逻辑性。同时,人员缺乏,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特色不明显;群众尚未完全接受、并且存在不配合我们的工作现象,这些都是制约我们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的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政府各部门的重视、群众的参与外,作为我们必须在明确定位和目标后,认真研究本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需求,确定自己的工作范围,并根据需求完善各种服务,使群众确实满意。同时,根据自己的服务人群展开有效的宣传,使人民群众了解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与意义,得到大家的认可与配合,与社区居民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依赖的紧密联系的关系,使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总之,我们在时间紧任务重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还要搞好十八项工作,使之迈上一个新台阶!再上一个新水平!

2012.06.15

牛道口卫生院

2012年牛道口卫生院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下载社区预防保健公共卫生服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区预防保健公共卫生服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2011半年整改

    红石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半年督导整改情况汇报 1加大人员的投入,使社区工作更细化。我院防保站新增两人,现有十人 ,具体负责妇女保健及慢性病的管理,通过近一个月对其的培训......

    好医生继续教育试题答案(社区预防保健)(大全)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其他科目-社区预防保健 社区预防保健(一) 1.根据2001年的调查,引起健康寿命损失的十大疾病中不包括:D. 肝癌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社区医生职责:C. 制定公共卫生......

    宁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指导方案

    关于成立市疾控中心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指导组的通知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

    中医药特色社区保健服务实施方案(范文)

    中医药特色社区保健服务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卫生部、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创建全中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通知精神,加快中医药融入社区......

    中医药特色社区保健服务实施方案

    中医药特色社区保健服务实施方案 中医药特色社区保健服务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卫生部、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创建全中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孕产妇保健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 1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孕产妇保健项目实施方案孕产妇保健服务是妇幼保健服务的重要内容,对降低孕产妇死 亡率、保障儿童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2009年起孕产妇基本保......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保健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 2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保健项目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湖北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意 见》,使我省儿童平等接受基本保健服务,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按 照《......

    社区预防与保健(个人复习整理资料)

    第一章 1、影响健康的因素P4 1)环境因素约占20%,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约占50~60%,主要指由于人们自身的不良行为生活方式给个人、群体乃至社会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