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费定价成本监审案例--宁波市发改委价格与成本调查队
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费定价成本监审案例
一、案例背景资料(一)基本情况
养老服务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养老服务机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和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政府投资举办(含部分投资)的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床位费实行政府定价,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床位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本案例所指床位费是指政府投资(含部分投资)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在满足“三无”老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等政策性照顾对象养老服务需求的前提下,利用本单位空余床位为自愿要求来养老服务机构安度晚年的老年人实行有偿服务时价格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收费标准。本案例所指养老服务床位费定价成本是指政府投资(含部分投资)的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在向社会提供养老服务时所产生的相关费用支出。
(二)监审范围
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所执行的会计制度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其所产生的床位费定价成本主要由工资福利费、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建筑物及设备购置费等4部分构成。床位费定价成本包括床位费定价总成本和床位费定价单位成本两部分。
二、成本监审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基于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性质及其服务内容,进行养老服务床位费定价成本监审时,对于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内人员性质、人员配备数量、人员工资水平、各类收入来源的界定及冲减成本问题、不同收费标准床位数如何进行成本分摊等问题应给予重点关注。
三、成本监审采用的技术方法
(一)人员性质及人员配备数量确定。从人员身份性质上看,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内工作人员有事业编制人员、聘用人员和临时工作人员等。从工作内容上看,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内工作人员有行政管理人员、护理人员、食堂工作人员、医疗工作人员等。在核定人员数量时,应从人员身份性质和工作内容两个方面综合加以考虑。对于具有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人数一般按以下方法核定。如果本机构具有正式编制的在职职工总数超过本机构定编数的,核减超编人员数量;如果本机构在职职工总数未达到本机构定编数的,不核增未达编人员数量;如果本机构主管部门没有核定本机构定编人数的,则按本机构前三年具有正式编制的在职职工平均数认定。对于养老服务机构全部人员配备数量的确定,可结合当地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内工作人员与入住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人员的平均比例确定,或以本机构前三年工作人员与入住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人员的平均比例确定,超过平均比例的,应核减超出人员数并相应核减工资福利费。
(二)工资及社会保障费的确定。核定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内工作人员工资及社会保障费应结合工作人员身份性质和工作人员工作内容进行。事业编制人员工资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如其发放标准符合当地政府规定,一般据实加以核定。对于聘用人员,不宜用统一的标准来核定工资福水平,应根据其工作内容分别加以核定。对于医疗工作人员,护理人员可按照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加以核定。对于食堂工作人员,如果食堂工作人员工资福利费支出列入单位财务报表中,则按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行业平均工资加以核定;如果食堂工作人员工资福利费列入食堂单独财务中,则不需要考虑这部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支出。对于临时工作人员,比如按钟点计算的护理工作人员报酬支出,如果当地价格主管部门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如果当地价格主管部门没有规定的,则按市场价格确定。各类人员社会保障费应根据核定的相应工资水平并按照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计提标准和比例进行核定。
(三)各类补贴收入的界定。事业单位补贴收入来源主要有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等。财政补助收入是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其主要用于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人员工资福利支出、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固定资产和设备购置费等。上级补助收入是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拨入专款是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拨入的有指定用途,并需要单独报账的专项资金。在用补贴收入冲减成本时应根据各项收入的性质和金额确定各项收入是否能够用于冲减成本及可以冲减的具体金额。如某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财政补助收入总金额为6796400元,其中,“三无老人”补贴1701100元,设备购置专项拨款500000元。成本监审时,“三无老人”补贴收入不能冲减总成本,因为这部分费用是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所直接发生的,非政策性照顾自愿入住老年人应承担相应的床位费成本。设备专项拨款收入500000元直接冲减设备购置费,因此可以用来冲减总成本的金额为(6796400-1701100-500000)=4595300元。
(四)其他收入冲减总成本。某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在提供养老床位服务的同时,还提供护理服务,提供护理服务人员与提供其他服务人员并没有严格区分,而是同时从事护理服务和其他服务,其所发生的人员工资福利费纳入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报表中,由养老服务机构统一支付,因此护理费收入1056187.90元冲减总成本。
(五)标准床位数的界定问题。之所以要进行标准床位数的计算是因为各种床位所发生的成本统一在报表上反映,无法分别获取不同床位费所发生的成本。在计算标准床位数时以实际使用的床位为对象进行计算,其理由在于: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空余床位占用资产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固定资产,比如房屋建筑物、房间内相关设备等,这部分资产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部门的财政补助、主管部门的补助和政府部门的专项拨款,在不计提折旧的前提下,空余床位不会产生相关成本费用。空余床位和使用床位成本费用的差异在于人员工资福利费、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费用、日常公用经费支出,而这些支出是由于福利养老机构提供养老床位而产生的,理应由实际使用的床位按一定标准进行分摊。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针对不同价位的床位所提供的服务是不一样的,如果简单地按实际使用床位总数进行成本分摊,就无法体现出不同收费标准所提供不同服务的差异性,产生了以床位数的统一标准掩盖了不同质量的服务标准,因而导致成本分摊不尽合理。进行成本分摊时采用以床位数、收费价格为权数将不同价位的床位数折算为标准床位数,在此基础上将总成本分配至各不同价位的床位,然后将不同价位所分摊的成本除以不同价位的实际使用床位数,从而得出不同价位的床位的单位成本。采用床位数、收费价格为权数进行总成本的分摊其依据在于以收费价格来统一衡量,有利于将不同标准统一为货币标准,也有利于不同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进行比较。而且由于养老服务内容种类繁多且比较抽象,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标准将不同种类的服务统一为某种标准进行计算。某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费收费标准为155元每床的床位282张,其中使用240张;300元每床的床位60张,其中使用60张;500元每床的床位96张,其中使用89张。不同收费标准床位折算为标准床位的计算过程如下:
155元每床实际使用数为240张,将其折算为标准床位计算方法:{155/[(155*240+300*60+500*89)/(240+60+89)]}*240=145.14张。300元每床实际使用数为60张,将其折算为标准床位计算方法:{300/[(155*240+300*60+500*89)/(240+60+89)]}*60=70.23张。500元每床实际使用数为89张,将其折算为标准床位数计算方法:{500/[(155*240+300*60+500*89)/(240+60+89)]}*89=173.63张。计算结果有如下几个特点:(1)实际使用床位数(240+60+89)=389张等于标准床位数(145.14+70.23+173.63)=389张;(2)收费标准在平均价格以下的床位其标准床位数相比实际床位数减少了。相应的,收费标准在平均价格以上的床位其标准床位数相比实际床位数增加了;(3)计算过程实际上是先计算出各类不同收费标准的床位的平均价格,再用收费标准与平均价格进行比较得出一个比例,将相关标准的实际床位数乘以该比例即得出标准床位数。
(四)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标准床位数折算的问题。在进行标准床位数折算时,实际上假定了一个前提,即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收费标准是合理的,真实地反映了各不同床位费所耗费的成本。否则,所计算出来的标准床位数就难以做到准确。但是,由于必须将不同收费标准的床位进行折算以便进行成本分摊,在没有其他更合适的折算指标时,价格仍不失为一个相对客观的折算指标。在今后的工作中可进行根据占用资产的不同,服务内容种类的不同运用其他指标进行折算的相关研究。
(二)床位利用率问题。以实际使用床位数进行成本分摊虽然是比较合理的方法,但是如果床位利用率不高,就会导致单位床位成本较高,有入住需求的老年人难以承受,这不仅有违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为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基本职能,而且会加剧床位利用率低下。对这类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进行定价成本监审时是否还应以实际使用床位数进行成本分摊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三)补贴收入冲减总成本的问题。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是在满足“三无”老人、“五保户”等特殊人群养老服务需求的前提下,利用空余床位向社会提供养老服务并收取相关费用。在核定养老服务床位费定价成本时,是否应将补贴收入冲减总成本实质是相关成本应该是由政府负担还是应由个人负担的问题。补贴收入不应冲减成本的理由在于:从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社会功能来看,其主要功能在于为“三无”老人、“五保护”等特殊人群提供免费服务,成本由政府负担,而对于有入住福利性养老机构需求的其他老年人,其可以选择进入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也可以进入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但应负担因此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因此在核定这些老年人养老服务床位费定价成本时,不应将政府各类补贴收入冲减总成本,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这些老年人所应负担的床位费成本。如果以补贴收入冲减总成本,则这些老年人所负担的成本小于实际发生的成本,其差额由政府承担。这样就导致入住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实际获得了一定的收益。而且,不将补贴收入冲减总成,向非特殊人群按全部成本收取费用也有利于减轻政府财政的压力。用政府补贴收入冲减总成本的理由在于: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是全社会的责任,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应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而且,如果以全部成本向非特殊群体老年人收取费用,可能会导致相当部分有进入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养老的老年人的经济状况无法承担养老费用,从而影响到这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比如某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不冲减补贴收入的单位养老服务成本为1096.44元/床.月,而冲减补贴收入的单位养老服务成本为222.15元/床.月。可见两者成本相差很大。在本案例中,定价成本以补贴收入冲减总成本,因为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经费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政府投入的资金主要是追求社会效益,是为履行政府责任服务的。
(四)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问题。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数是有限的,不可能向全体老年人提供机会均等的养老床位,是否将固定资产折旧纳入床位费定价成本是一个社会福利的分配问题。当前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财务处理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没有就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进行床位费定价成本监审时,由于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固定资产全部是由政府补助或社会无偿投入形成的,因而不需要考虑固定资产折旧的问题。由于没有计提折旧,因此床位费定价成本小于床位费的实际成本,非政策照顾的自愿入住养老服务机构的老年人所支付的床位费相应也得以减少,实际上获得了一定的社会福利,其差额部分由政府财政负担。而没有入住养老服务机构的老年人则无法享受到类似福利。是否应该计提折旧并将这部分成本计入床位费定价成本,从而保证床位费定价成本接近实际成本,由非政策性照顾的自愿入住养老服务机构的老年人来承担这部分费用,缩小社会福利分配带来的差异,部分实现所享受的服务与付出的成本相对应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二篇:4-《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 发改价格(2010)2613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
〈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调整成本公开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通知
发改价格(2010)26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近年来,按照国务院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积极稳妥地推进水价改革,对促进节约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和提高用水效率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水价改革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赢得理解和支持,更好地规范政府定价行为,决定在全国部分地方进行水价调整成本公开试点。现将《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调整成本公开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各地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一、(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调整成本公开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二、《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主题词:水价成本公开监审通知
抄送:住房城乡建设部
附件一: 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调整成本公开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近年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各地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对促进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完善水价形成机制,促进水
价调整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和公开透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决定在全国部分城市进行城市供水价格调整成本公开试点,现就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水价调整成本公开的重要意义
根据近年来各地水价调整工作的实践,决定在部分城市开展供水价格调整成本公开试点工作,这是价格主管部门转变工作职能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规范政府制定和调整价格行为;是价格主管部门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工作,有利于消费者了解供水企业成本状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推进垄断行业价格监管机制改革,完善水价形成机制的重要探索,有利于提高水价调整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增进社会各界对水价调整的理解和支持;是加强对供水企业监督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督促供水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自觉挖潜节支。
水价调整涉及千家万户的具体利益,人民群众高度关心。做好水价调整工作,对于保障群众基本需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深刻认识城市供水价格调整成本公开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统筹兼顾、稳步推进,把此项工作作为推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突破口和示范窗口,创新垄断行业价格监管方式,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根本利益。
二、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各试点城市在调整供水价格时,要建立包括供水企业成本公开和定价成本监审公开两个层面的公开制度,通过成本公开试点,逐步积累经验,扩大试点范围,使成本公开成为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和调整水价的一项基本制度,不断提高水价调整的科学性和透明度;让人民群众通过成本公开,正确认识水价调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水价改革工作。
(二)基本原则。一要坚持严格依法,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进行成本公开;二要坚持客观真实,按照本意见要求,对应该公开的事项,采取适当方式,公开真实情况;三要坚持积极稳妥,对成本公开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应对预案,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四要坚持改革创新,要立足各地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新方法、新手段,把成本公开工作做好。
三、试点范围
(一)试点城市和时间。各省、自治区要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选择 2个城市进行试点,并建议从最先调整水价的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地级市中选择;直辖市直接列入试点范围。2011年 1月 1日起,各地调整供水价格都要按本意见执行,并根据试点进展情况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二)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各省(区、市)价格主管部门要在 2010年 12月 31日前按照本意见要求,广泛征求有关方面意见,拟定并发布成本公开试点的实施办法,并报我委备案。
(三)及时报告有关情况。各省(区、市)水价成本公开实施办法下发后,各试点城市如要调整水价,试点城市价格主管部门应及时将水价调整计划及成本公开工作方案,经省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调整污水处理费的成本公开规定另行制定。
四、公开的内容、时间和要求
水价成本公开主要做好两个层面的工作:(一)供水企业成本公开。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启动调价程序时,供水企业要按照本意见要求,通过本企业网站或当地政府网站进行成本公开,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有关经营情况和成本数据(附表1、2),以及社会公众关心、关注的其他有关水价调整的重要问题。供水企业要高度重视成本公开工作,要设立专门的
咨询电话和电子邮箱,指定专人负责处理咨询事项,并在 5个工作日内回复公众信件。供水企业要在成本公开前,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便于群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成本公开的网址、咨询电话和电子邮箱等。供水企业成本公开时间截至到听证会召开当天,且不得少于 1个月。听证会举行 5个工作日前,供水企业要将成本公开及答复的汇总情况报有定价权的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于不按照要求进行答复的,社会公众可以向有定价权的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反映或技诉。鼓励供水企业建立定期成本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二)定价成本监审公开。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在成本监审过程中要认真调查,严格审核。为保证成本监审的客观、公正,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可以在成本监审过程中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参与监督,提高政府决策的公信力。成本监审报告要载明被监审企业的运营情况、财务状况、成本数据等有关情况,要重点说明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在成本监审过程中核增、核减企业成本支出等群众关心的问题。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在本部门网站上开辟专栏,在听证会举行前 15天,向社会公开成本监审报告。成本监审报告公开期间,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设立专门的咨询电话和电子邮箱,指定专人负责处理咨询和回复公众信件,并将有关问题答复情况向社会公开。
听证会举行过程中,供水企业应向听证会参加人报告企业成本公开的主要情况及企业答复情况;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也应向听证会参加人报告成本监审公开的主要情况及答复情况。
定价机关作出定价决定时,应当充分考虑成本公开期间有关方面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并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定价决定和对有关方面主要意见的采纳情况及理由。
五、试点工作具体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省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统筹协调本省(区、市)水价调整成本公开工作,既要积极推进,又要稳妥有序,避免大范围集中调整水价。各试点城市价格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水价成本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责任。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上下齐心,左右协同,共同推进水价成本公开工作。
(二)周密部署各项工作。各省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水价成本公开的实施办法,并严格按照本意见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任务,确保水价成本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三)严格执行规定要求。水价成本公开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方式新,敏感度高,社会广泛关注。各试点城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本意见要求的程序、内容和时间,落实水价成本公开各项工作;要严格审核把关,确保成本公开的内容全面、客观和真实;要准确把握现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工作预案,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四)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各试点城市有关部门要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水价成本公开试点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有关要求,要让人民群众了解成本公开的内容和途径,知晓表达意见的渠道和方式,为水价成本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进社会各界对水价改革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五)积极推进配套改革。在推进水价改革工作的同时,要逐步建立健全供水企业的投融资体制,地方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对供水企业补贴和支持力度,促进供水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健全供水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督促供水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六)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各省级和试点城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做好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跟踪分析工作,及时研究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各试点城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在水价调整结束后 1个月内,经所在地省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试点工作总结报告。
本意见从 2011年 1月 1日起开始执行。2011年 1月 1日前,凡已进入水价调整程序,但尚未召开水价调整听证会的试点城市,要按照本意见要求补充有关成本公开程序。
附表
1、城市供水企业基本情况表
2、城市供水成本费用表
附件二:
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规范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行为,提高政府制定城市供水价格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实施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的行为。第三条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工作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第四条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的核定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合法性原则。计入定价成本的费用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相关性原则。计入供水定价成本的费用,应与供水生产经营相关。(三)合理性原则。影响定价成本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当符合行业技术政策、相关标准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第五条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应当以经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部门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手续齐全的原始凭证及账册等资料为基础,对经营者成本合理归集、分析、审核,核定定价成本。
第六条城市供水定价成本包括制水成本、输配成本和期间费用。水资源费按照规定据实计入定价成本。
第七条制水成本是指城市供水经营者将地表水、地下水进行必要的汲取、净化、消毒、加压等处理后,使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净水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制水环节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折旧、原水费、原材料费、动力费、外购成品水费、修理费和其他制水费用。
第八条输配成本是指城市供水经营者将净水输送到用户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输配环节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折旧、动力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管网检测费、水质检测费和其他输配费用。
第九条期间费用是指城市供水经营者为组织和管理供水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管理费用是指城市供水经营者为管理和组织供水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包括管理部门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折旧、修理费、税金(包括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业务招待费、办公费、水电费、取暖费、租赁费、会议费、差旅费、技术开发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及其他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城市供水经营者(含供水所等专设供水销售机构)在供水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销售部门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折旧、修理费、办公费、代收手续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城市供水经营者为筹集城市供水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第十条原水费是指城市供水经营者为保障本区域供水服务购入原水的费用(含原水预处理成本)。按购入原水的数量和原水价格计算据实计入定价成本。
第十一条原材料费是指城市供水经营者直接用于制水过程中的各种药剂和净化材料费用。按城市供水经营者的实际发生费用核定计入定价成本。
第十二条动力费是指城市供水经营者直接用于原水汲取、输送、制水生产及输配净水所需动力的费用。动力费按城市供水经营者的实际发生费用分环节核定计入定价成本。原水汲取、输送和制水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实际动力费用计入制水成本,输配净水过程中所发生的实际动力费用计入输配成本。
第十三条职工薪酬是指城市供水经营者为获得职工所提供服务而给予的各
种形式报酬以及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第十四条职工工资总额按照核定的职工人数和平均工资确定。职工平均工资指职工获得的平均劳动报酬,包括各种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原则上据实核定,但最高不得超过统计部门公布的当地市政公用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城市供水经营者的职工人数原则上据实核定,但最高不得超过城市供水企业人员上限标准(详见附表1)。
第十五条住房公积金以及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计提基数按照核定的职工工资总额确定,计提比例按当地政府规定比例确定,超过规定计提比例的不得计入定价成本。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据实核定,但最高不得超过核定工资总额的 2%和 2.5%;职工福利费据实核定,但最高不得超过核定的工资总额的 14%。以上各项费用不得重复列支。
第十六条外购成品水费是指城市供水经营者从外部购入可直接供应用户的净水的费用。按照有关规定外购成品水的,按实际发生费用直接计入供水经营者的制水定价成本。供水经营者采购已经与当地人民政府约定服务协议和服务价格的独立制水公司的成品水,按政府约定的采购价直接计入供水经营者的制水定价成本。必要时,可对独立制水公司进行成本监审。
第十七条固定资产原值原则上按历史成本核定。按规定进行过清产核资的,按照财政或国有资产部门认定的各类固定资产价值核定;新增的,依据竣工决算报告和相关原始购置凭证核定;经营者发生合并、分立等改组活动的,可按经有关政府部门认可的评估价值核定资产成本。已投入使用但未经财政或国有资产管
理部门认定,或未形成竣工决算报告的固定资产,可由当地价格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合理确定。
第十八条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原值分类确定。残值率原则上按 3%-5%计算,折旧年限根固定资产的性质和实际使用情况确定(详见附表 2)。
第十九条固定资产折旧根据本期固定资产应计折旧考虑
本期生产能力利用情况确定。实际供水量不低于设计供水量 60%的,按照本期折旧核定。实际供水量低于设计供水量 60%的,按照下面公式核定: 核定折旧=本期折|日×实际供水量60%设计供水量
第二十条修理费是指城市供水经营者为维持城市供水正常生产运行需要发生的大修理费和日常维护费用,原则上据实核定,但最高不得超过核定的固定资产原值的 2%。
第二十一条水质检测费是指城市供水经营者为保证供水质量,对水质进行检测分析所发生的费用,根据国家、地方有关标准据实核定。
第二十二条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按照企业实际发生额的 60%计入定价成本,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 5%。
第二十三条无形资产从开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平摊计入定价成本。其中,土地使用权费用如果已计入地面建筑物价格且无法分离的,随建筑物提取折旧;其他情况下,均按土地使用年限分摊。其他无形资产,有明确受益期限的按受益年限分摊,未明确受益年限的按不低于 10年摊销。长期待摊费用一般按受益期限摊销。
第二十四条财务费用中贷款利息支出原则上根据与供水业务相关的实际贷
款余额与贷款利率核定,但贷款利率最高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并按照还贷期计算年平均贷款利息。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未具体规定审核标准的其他费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审核,原则上据实核定,但应符合一定范围内社会公允水平。
第二十六条下列费用支出不得计入城市供水定价成本:(一)经营者非持续、非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费用;(二)与城市供水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费用以及虽与供水生产经营活动有关,但有专项资金来源予以补偿的费用;(三)固定资产盘亏、毁损、闲置、出售和报废的净损失;(四)滞纳金、违约金、罚款和各类捐赠;(五)对外投资等支出;(六)超出管理费用列支范围而以“管理费”名义列支的各种费用,包括向上级公司或管理部门上交的费用、代上级公司或管理部门缴纳的各项费用、向出资人支付的利润分成以及对附属单位的补助支出等;(七)其他不合理支出。
第二十七条其他业务成本应单独核算,不计入供水成本。不能单独核算或者核算不合理的,核定供水定价成本时应当从供水总成本中扣除其他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收入比例法、工时比例法或资产比例法等合理核定。
第二十八条供水总量指供水经营者在一定生产经营时期内实际供出的全部水量。
第二十九条供水定价单位成本根据城市供水经营者在一定生产经营时期内所发生的合理费用与核定供水量计算。
供水定价单位成本=供水定价总成本/核定供水量供水定价总成本=制水成本+输配成本+期间费用核定供水量=供水总量 x(1-核定管网漏损率)管网漏损率按照行业主管部门的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相关规定核定。
第三十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解释。第三十二条本办法自 2011年 1月 1日起施行。
附表
1、城市供水企业人员上限标准参考表
2、城市供水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表
3、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填报表
4、城市供水定价成本核定表
《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
2017年8月30日 13:41:34 来源: 国家部委
发改价格〔2007〕1219号
第一条 为合理审核确定定价成本,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为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进行成本监审时审核确定定价成本的一般技术规范。具体商品和服务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审核确定定价成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计入定价成本的各项费用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规定的费用,不得计入定价成本。
(二)相关性原则。计入定价成本的费用,应当与商品或服务生产经营过程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与生产经营过程无关的费用不得计入定价成本。
(三)合理性原则。计入定价成本的费用应当反映生产经营活动正常需要,并按照合理方法和合理标准核算;影响定价成本水平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当符合行业标准或公允水平。
第四条 审核确定定价成本,应当以经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税务等政府部门审计(审核)的财务会计报告以及手续齐备的原始凭证及账册
为基础,按照成本监审的有关规定,将经营者成本合理归集核算为定价成本。
经营者成本是指根据经营者财务会计报告确认的成本、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资料核算得到的某种商品或服务实际生产经营成本。经营者成本不得直接作为定价成本。
第五条 在同一市场区域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营者生产同种商品或者提供同种服务的,应当在监审核定每一个经营者(经营者数量众多的,可以选取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经营者进行监审)成本的基础上,汇总计算所有被监审经营者的平均成本,再根据相关规定对平均成本进行审核后确定定价成本。
在同一市场区域内只有一个经营者的,应当在调查、核实该经营者成本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审核、调整并核定该种商品或服务的定价成本。
第六条 职工人数按下列方法核定:
职工人数定员标准有具体规定的,按照规定的定员标准确定;
职工人数定员标准没有具体规定但存在行业公认的定员标准范围的,应按照定员标准范围和实际生产(供给)能力据实核定。实际职工人数超过定员标准上限的,按定员标准上限核定;
实际职工人数低于定员标准下限的,按定员标准下限核定;
职工人数没有定员标准或者原行业定员标准不符合目前实际情况的,可以参照一定范围内或其他地区同类可比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等综合确定。
第七条 计入定价成本的职工平均工资(包括以货币形式向职工发放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各种报酬)原则上据实核定,但最高不超过以下两个数值中的较低值:
(1)统计部门公布的当地该行业职工平均工资;
(2)当地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与行业工资系数的乘积。行业工资系数由各地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职工工资总额按照核定的职工人数和人均工资核定。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按照一定年限分摊列入管理费。第八条 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住房公积金以及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的计提基数按照核定的相应工资水平确定;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计提比例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比例确定,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的计提比例按当地政府规定比例确定,超过规定计提比例的不得计入定价成本。应在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的费用,不得在相关费用项目中重复列支。
非货币性福利不计入定价成本。
第九条 原材料、燃料、动力的单位产品消耗数量和管网损耗率等主要技术指标按照行业标准或一定范围内行业内可比企业平均水平确定。没有行业标准或同行业内各企业之间技术指标不可比的,应适当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和区域差异等因素,并参照企业历史水平综合确定。
原材料、燃料等购进价格明显高于同期同类产品市场平均价格的,原则上应当按照同期同类产品市场平均价格确定其进货成本。
第十条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各类资产成本的确定应当遵循历史成本原则。
按规定进行过清产核资的,按财政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定的各类资产价值确认;经营者发生合并、分立等改组活动的,可按经有关政府部门认可的评估价值确定资产成本;其他情况下资产价值均应按照历史成本确定。
第十一条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采用年限平均法(交通等行业可以采用工作量折旧法)。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企业确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明显低于实际可使用年限时,成本监审时可以根据价格政策目标按照实际可使用年限调整折旧年限。
第十二条 实行特许经营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按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一)特许经营期满后资产无偿移交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最高不超过特许经营期;
(二)特许经营期满后资产有偿转让的,按第十一条规定确定折旧年限。
第十三条 全部或部分由政府补助或社会无偿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其折旧原则上不应计入定价成本,但后续支出可以计入定价成本。如政府允许计提折旧筹集更新改造资金的,该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可以计入定价成本,但应当在定价成本核定表中单独反映。
第十四条 无形资产从开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分摊计入费用中。其中,土地使用权费如果已计入地面建筑物价值且无法分离的,随建筑物提取折旧;其他均按照土地使用权年限分摊。特许经营权费用原则上不得计入定价成本。如政府明文规定允许特许经营权费用计入定价成本的,有特许经营年限的按照特许经营年限分摊计入,没有特许经营年限 的按30年分摊计入。专利权等其他无形资产,有明确受益期限的按受益年限分摊,未明确受益年限的按10年摊销。
第十五条 修理费据实核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定资产修理,应视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一)一次性发生的修理支出达到该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
(二)经过修理后该项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延长;
(三)经过修理后该项固定资产生产能力提高(如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
(四)经过修理后的固定资产被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予资本化,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租赁有效期内平均摊销。自有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帐面价值,并按预计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第十六条 管理费用中,除职工薪酬按上述有关规定审核外,会议费、交通费、差旅费、水电费等所有其他管理费用原则上按照财务制度和税前扣除的有关规定据实核定,但其总额占营业成本(营业成本指总成本减去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的余额,下同)的比例不得超过监审前三年本地区或更大范围内该行业平均管理费用(扣除职工薪酬)占营业成本的比例。有关价格管理办法规定了管理费用比例的,按照规定比例核定。
第十七条 销售费用中,除职工薪酬按上述有关规定审核外,其他销售费用原则上按照财务制度和税前扣除的有关规定据实核定,但其总额占营业成本的比例不得超过监审前三年本地区或更大范围内该行业平均销
售费用(扣除职工薪酬)占营业成本的比例。有关价格管理办法规定了销售费用比例的,按照规定比例核定。
第十八条 下列支出不得计入定价成本:
(一)经营者非持续、非正常活动发生的费用;
(二)与监审商品或服务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费用;
(三)固定资产盘亏、毁损、闲置和出售的净损失;
(四)滞纳金、违约金、罚款;
(五)公益性捐赠;
(六)公益广告、公益宣传费用;
(七)经营者过度购置固定资产所增加的支出(折旧、修理费、借款利息等);
(八)向上级公司或管理部门上交的利润性质的管理费用、代上级公司或管理部门缴纳的各项费用、向出资人支付的利润分成以及对附属单位的补助支出等;
(九)虽与监审商品或服务生产经营活动有关、但有专项资金来源予以补偿的费用;
(十)其他不合理支出。
第十九条 允许列入定价成本的其他费用,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已明确规定核算原则和标准的,按照相关规定审核;没有规定核算原则和标准的,可据实核定,但应符合一定范围内公允水平。
第二十条 经营者获得的与监审商品或服务生产经营有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购买固定资产的,按第十三条规定核算;用于补助专门项目的,直接冲减该项费用;未明确规定专项用途的,应当冲减总成本。
第二十一条 经营者生产经营多种产品或服务时,应采取合理的方法分配或分摊多种产品或服务共同发生的费用。
第二十二条 其他业务与主营业务(指从事监审商品和服务生产经营活动的业务)共同使用资产、人员或统一支付费用的,依托主营业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以及因从事主营业务而获得政府优惠政策的,应当按照其他业务收入净值(指其他业务收入扣除其他业务直接费用后的余额)的一定比例冲减总成本,该比例可按收入比例、直接人员数量(工资)比例、资产占用时间(面积)比例或其他方法合理确定;其他业务收入净值为负值的,直接将其他业务支出冲减总成本。
第二十三条 没有正式营业的,成本监审时应当以有权审批单位审查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批文、批件为基础,参考已正式营业的其他企业同类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并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和意见,合理测算、核定定价成本。
第二十四条 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参照本规范制定具体商品和服务定价成本监审办法。本规范未列入的项目或未作出具体规定的项目,应当按照有利于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原则确定核算方法和标准。
第二十五条 本规范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解释。第二十六条 本规范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四川省高中教育收费定价成本监审指导意见(川发改价格【2013】931号 附件1)
附件
四川省公办普通高中 教育收费定价成本监审指导意见
为规范高中教育收费定价成本监审行为,提高政府制定高中教育收费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保障全省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定价成本监审的顺利进行,根据有关的法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结合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的通知》(财教[2012]489号),特制定《四川省公办普通高中教育收费定价成本监审指导意见》。
一、成本监审的总体思路
针对我省公办普通高中教育收费标准已执行12年、运行成本上升的状况,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在《2013年全省成本调查监审工作要点》(川发改价格[2013]335号)中,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确定了开展公办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价成本监审工作。
本次监审,按国家七部委逐步规范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费的要求,根据市(州)所属的同类学校高中教育培养成本中由学生家长支出补偿的合理成本平均数,确定全省各类公办普通高中教育定价成本,为合理调整公立普通高中教育收费标准提供基本依据。同时,计算出公办普通高中培 养一名高中学生所需的全部合理成本。
二、成本监审的对象
本次监审对象为81所公办普通高中。确定成本监审学校,采取样本比例抽取的方法,在现有公办普通高中学校中按照具有代表性、普遍性和均衡性原则抽取。代表性是指所选取成本监审的高中既有国家级示范高中、又有省级示范高中和一般高中,既有城市高中、又有农村高中,既有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高中、也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还有贫困地区的高中;普遍性是指全省21个市(州)都要选取成本监审高中;均衡性是指根据各地人均可使用财力,将21个市(州)分为四类地区,每类地区选取各类(国家级示范高中、省级示范高中和一般高中)代表性高中的占比平衡。各市(州)按此原则和省上规定的各类学校所数,选定具体的成本监审高中学校。此外,省成本调查监审局负责对成都市树德中学、三台县第一中学、峨眉山市第一中学和遂宁市第七中学进行成本监审。
三、成本监审的基本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定价成本。
(二)相关性原则。凡与学校教学无关、与家长补偿成本无关的费用支出,一律不能计入定价成本。
(三)合理性原则。影响定价成本水平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符合行业标准和社会公允水平。
(四)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应计入本期成本,凡不属于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也不能计入本期成本。
四、成本监审资料申报
高中教育培养成本申报的资料,需提供经同级财政部门核准的《财务决算报表》或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政府部门认定的审计报告,以及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及账册。
学校必须按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求和规定表式核算、填报成本报表(详见附件),并对所提供原始凭证及账册、成本报表所填数据的真实性负责,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合理。被监审学校的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提供辖区内所有高中学校的收支情况(用于确定财政补贴平均比例或补贴量)。
五、培养成本与定价成本
高中教育培养成本是指学校培养高中学生的全部合理费用支出,按补偿渠道区分为由财政拨款、社会捐助、其他收入补偿的成本和由学生家长支出补偿的成本。
高中教育定价成本是根据成本监审机构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同类高中教育培养成本中,由学生家长支出补偿的成本,按照相关规定调查、测算、审核的平均数确定。
六、成本监审基本步骤
(一)确定高中学校账务管理及核算制度,弄清高中学校的财务会计核算是由学校直接核算还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核算中心核算;学校财务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还是权责发生制;学校实行“收支两条线”情况和财政教育经费补助情况。
(二)剥离初中义务教育成本。首先确定该学校初中和高中是否统一核算。如果学校初中义务教育与高中非义务教育财务账目独立,人员和资产管理清晰分离,则义务教育账目不纳入监审范围。如果学校初中义务教育和高中非义务教育财务统一核算,无法准确区分,则按以下两部分核定:
1、固定资产部分:按照初、高中班级教室数量比例分摊教学楼原值;按照高中生与初中生的学生人数比例分摊学生使用公共设施,如实验楼、音乐室、体育场、体育馆和图书馆等。
2、费用部分:按照初、高中学生标准核定人数比例分摊费用,如水费、电费等。
(三)剔除与高中教育培养成本不相关(或不得计入定价成本)的财政补助、财政专项资金(核减投入额或核减折旧额)、科教研究项目耗费和其他无关耗费,形成高中教育培养成本。
(四)对财政拨款中与教育培养成本有关的审核。在一个区域内,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核算中心管理多个高中学校的,应核查每一所高中学校每年上缴财政的收入数和财 4 政的拨款数。出现以下情况时的处理方法:
1、在两个及以上统一核算的学校中,如果某一学校上缴财政的收入数小于财政的拨款数,其差额为另一学校上缴财政数调配使用,则不视为财政投入数。
2、如果核算中心内所有学校上缴财政总额(含上年上缴结余)小于财政拨付总额,则差额确定为财政投入。财政投入比例=(对所有学校财政拨付总额-所有学校上缴财政总额)÷所有学校上缴财政总额*100%。该比例用以确定此区域内所有高中学校的财政投入情况,并在以后核算中均按此比例扣除财政拨款额。
(五)在监审过程中,首先核定出高中教育培养成本;其次对高中教育培养中的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固定资产折旧、财务费用调查、测算、审核,核定高中教育定价成本。
七、高中教育培养成本的构成
高中教育培养成本由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固定资产折旧、财务费用五部分构成。
(一)人员支出指学校支付给在职教职工和编制外长期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具体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绩效工资、社会保障缴费和其他人员支出。
(二)公用支出指学校用于日常行政管理及有关公务活 5 动的费用。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劳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和其他公用支出。
(三)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指学校支出的对个人和家庭的无偿性补助支出。包括离退休费、助学金等。不包括以单位或个人捐赠、赞助形式设立的专项奖学金。学校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学费减免不能计入。
(四)固定资产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800元以上,使用一年以上、基本保持原物质形态的资产。具体包括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文体设备、一般设备、交通工具、图书及声像资料和其他固定资产七大类。固定资产折旧包括:
1、房屋建筑物折旧指历年所置房屋建筑物(包括附属设施)当年应计提的折旧。对在调查期间内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房屋建筑物按预(结)工程价计算应提折旧。
2、设备折旧指根据教学和管理需要购置的专用设备(包括教学仪器、仪表、计算机、电教设备、标本、模型等)、文体设备(包括乐器、体育器材、文艺活动用品)、一般设备(包括学生课桌椅、办公用桌椅、通讯设备、医疗器械、办公设备等)、交通运输设备、图书及声像资料应计提的折 旧。
3、其他固定资产折旧指除房屋建筑物和设备以外的其他固定资产(不包括文物和陈列品)所计提的折旧。
(五)债务利息支出指学校为筹集教学、基建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债务利息支出、汇兑损失等。但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以前发生的相关财务费用应直接计入所购建的固定资产成本,不应计入债务利息支出。债务利息支出集中的,可按5年分摊。
八、不得计入高中培养成本的支出
(一)与正常教学无关的支出;
(二)学生住宿、食堂等支出;
(三)学校附属独立核算经济实体的支出;
(四)没有法律法规规定向行业主管部门上交的费用,向附属单位支付的补助支出;
(五)各类赞助、罚款和违约金、滞纳金、公益性捐赠支出;超标排污缴纳的排污费支出等;
(六)学校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学费减免;
(七)学校自行组织开展的各种奖励支出,如对考取名校教师、学生的奖励等。
九、定价成本项目及相关审核
(一)高中教育定价成本指在高中教育培养成本中扣除财政拨款、社会捐助和其它收入的年平均生均成本。
(二)标准学生人数指一个内该校初中学生或高中学生的分别加权平均数。先分别求出初中和高中标准学生数,再计算出初、高中标准学生数比例。
标准学生数按年初学生总数和年末学生总数加权平均计算,公式为:
标准学生数=(年初学生数×8+年末学生数×4)÷12
(三)在职教职工总数的审核。对学校在职教职工总数的审核应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实行办法>的通知》(川府办发[2002]46号)规定的定编标准人数,按照本次成本监审的要求核定。即:教职工与学生比,城市为:省级及以上示范校1:12.5,市级示范校1:13.3,一般学校1:14;县镇为:省级及以上示范校1:13,市级示范校1:14.5,一般学校,1:16;农村为:市级示范校1:13.5,一般学校1:17。
在职教职工总数如果突破学校可配教职工标准人数,则按可配教职工标准人数核减相应人员,未突破的不核增。
高中教职工指学校内从事教学、行政管理、教辅工作和后勤工作的人员,包括专任教师、行政人员、教学辅助人员和工勤人员。在核定教职工与学生比之前,应扣除与高中教育培养成本无关的人员。外聘教师或专家聘(雇)用人员、临时聘请的讲课人员和在编不在岗的教职工均不计入教职工总数;承担学生勤工俭学和实习任务的校办企业人员也不 得计入教职工人数。
专任教师:指具有教师资格,专职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占学校总编制的比例,不低于85%。
行政人员:指专职从事学校行政和教学业务管理工作的人员。
教学辅助人员:指从事教学辅助工作,为教学服务的人员,包括实验、图书管理、电化教育、卫生保健等的工作人员。
工勤人员:指从事后勤保障工作的工人和勤杂人员。包括水电维护、校舍维修、安全保卫等工作的人员。不包括校办工厂、农场、食堂支付工资的工作人员。
(四)人员工资审核。教职工工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0%工资(政策规定教师工资高于其他事业人员10%)、教龄工资、绩效工资、津贴等,各学校的教职工人均工资原则上据实核定。
对各学校教师超过日常法定工作时间工作形成的,在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之外发放的属于在政策规定允许的范围内的各种奖金、补贴、加班工资、各种奖励等,按照工资组成部分的40%核定,超过部分予以核减,不足部分不予核增。该项费用不得计入本项指标外的其他费用项目,不得作为其他项目计算的基数。
工资总额=核定的人均工资×核定的在职教职工总数 与教学活动无关的人员工资(如宿管老师工资、食堂炊事员工资等)不得计入高中教育定价成本。
(五)社会保障缴费。根据国家有关制度规定应当由学校缴纳的医疗和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障缴费计提基数按照核定的工资总额确定,计提比例按本地区人民政府规定确定。
(六)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分别按不超过核定工资总额的3%、2%和1.5%核算。超出部分应核减,未达到标准的应核增。
(七)维修(护)费的审核。维修费包括日常修理费和大型修缮。其中:日常修理费按实际发生的费用据实核定。大型修缮超过该固定资产原值20%的,计入固定资产原值,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年限分摊计提折旧。
(八)公务接待费支出总额按当年公用支出总额(扣除公务接待费和维修费)的2%控制,超出的应核减,未突破的不核增。
(九)其他公用支出总额不能超过当年公用支出总额(扣除招待费和维修费)的15%。超过部分予以核减。
(十)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只计算由学校负担的部分。
(十一)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基准利率计算,超出部分予以核减。
(十二)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对实行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学校的大宗材料(物品)和未计入固定资产的其他资本性支出应全额核减后,再按使用年限摊销。
(十三)固定资产折旧的审核。学校应提供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能证明由财政拨款购置或建造的固定资产指标或文件,否则全部视为由财政投入予以剔除。社会捐助的固定资产由学校提供资料认定予以剔除。对于2000年前无法确定原值或无账目记载的建筑物,按照当时修建年份同区域、同类型的建筑物成本造价估算固定资产原值。
固定资产应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不考虑残值。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框架结构房屋建筑物50 年,砖混及其他结构房屋建筑物30年,专用设备8年,(其中:计算机5年);文体设备5 年;一般设备5 年;交通工具、图书及音像资料和其他固定资产均按10 年折旧。
(十四)土地使用权费用分以下情况进行处理:土地使用权费用已计入地面建筑物价值且无法分离的,随建筑物提取折旧;其他情况下,均按照土地使用权年限分摊。征用与学生培养无关的土地所发生的土地使用权费用不得计入定价成本。
(十五)利用学校教学资源从事短期培训、场地租赁等活动的收入,能独立核算的项目按收入净额(指收入扣除直接费用后的余额)冲减总成本;不能独立核算的项目按收入 直接冲减总成本;对收取的名校名誉招生费直接冲减总成本。
十、成本合理预期
成本合理预期,由省成本调查监审局在汇总各市(州)上报高中学校监审结论数据的基础上,按照全省高中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对省级及以上示范性高中2013-2014年投入情况和需由家长承担的那部分支出进行核定。
十一、高中教育生均培养成本
高中教育生均培养成本=学校培养一名高中学生的全部合理成本(含由财政、社会捐助、其它收入补偿的成本和由学生家长支出补偿的成本)
十二、高中教育生均定价成本
高中教育生均定价成本=历史生均定价成本(由学生家长支出补偿的成本)+合理成本预期
附件1:高中教育定价成本监审表
附件2:高中教育成本监审表指标解释及填表说明
2013年8月21日
第四篇:江西省房地产估价师《制度与政策》:物业服务定价成本监审的定义考试试卷
江西省房地产估价师《制度与政策》:物业服务定价成本监审的定义
考试试卷
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一已知其临街深度30.48 m(即100英尺),临街宽度15 m的矩形土地,总价为100万元.相邻有一临街深度45.72 m(即150英尺),临街宽度15 m的矩形,根据“四三二一”法则,其总价为。
A:109万元
B:117万元
C:124万元
D:130万元
E:工业用地的监测点评估价格
2、某笔住房抵押贷款按月还本付息,其月利率为0.5%,计息周期为一年,实际利率是__。
A.1.061 B.0.061 C.0.500 D.0.060
3、某房地产投资项目,资产为6000万元,负债为3500万元,流动资产总额为3000万元,流动负债总额为1500万元。则该项目的速动比率是()。
A.80% B.120% C.171% D.200%
4、估价报告书中说明的限定了其用途。
A:估价原則
B:估价方法
C:估价目的
D:估价对象状况
E:工业用地的监测点评估价格
5、由于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导致借款人失去还款能力,以及由于主观原因、信用意识差等导致的拖延还款或赖账不还,这种风险因素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
A:操作风险
B:信用风险
C:市场风险
D:法律风险。
E:借款合同
6、成本法最基本的公式是。
A:房地产价值=房地产重新购建价格-建筑物折旧
B:房地产价值=土地重新购建价格+建筑物折旧 C:房地产价值=重新购建价格-建筑物折旧
D:房地产价值=重新购建价格+建筑物折旧
E:工业用地的监测点评估价格
7、某幢大厦的房地总价值为5 000万元,甲公司拥有其中的商业部分,此部分的房地价值为1 000万元;乙公司拥有其中的写字楼部分,此部分的房地价值的500万元.按房地产价值分摊法计算甲、乙两公司共同占有的土地份额为。
A:20%
B:10%
C:30%
D:40%
E:工业用地的监测点评估价格
8、韩某在向张某催要赌债无果的情况下,纠集好友把张某挟持至韩家,并给张家打电话,声称如果再不还钱,就砍掉张某一只手。韩某的作为__。
A.构成非法拘禁罪
B.构成绑架罪
C.构成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想象竞合犯
D.构成敲诈勒索罪
9、某在建工程项目计划建混合结构仓库2000m2,总预算为400万元,估价时,建筑工程中的基础工程已完成,结构工程完成50%,设备安装工程尚未进行。另据调查得知,基础工程、结构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的造价占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的比重分别是15%、60%、25%,该在建工程在估价时点的完工程度是()。
A.30% B.45% C.65% D.75%
10、造成公司接近大众、关怀民生的良好形象,同时做到“薄利多销”或“中利多销”的开发商定价方法称为__。
A.成本加成定价法
B.价值定价法
C.目标定价法
D.认知价值定价法
11、房产面积的精度分为级。
A:一
B:二
C:三
D:四
E:执行层的组织协调
12、某新建写字楼的公开售价为6000元/m2,现开发商推出以租代售的方式来促销,具体方案为:每年需支付净租金1450元/m2,5年付清。若同类物业投资收益率为8%,则开发商推出的以租代售方案对购买者来说__。
A.比售价优惠
B.不如售价优惠
C.与售价一样
D.难以判定是否给予了优惠
13、收益法是以__为理论依据的,决定房地产当前价值的,重要的不是过去的因素,而是未来的因素。
A.均衡原理
B.替代原理
C.预期原理
D.未来趋势原理
14、完全竞争的市场同时具备的条件中,不包括__。
A.市场上有足够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B.市场上的产品是不同质的C.资源完全自由流动
D.市场信息是完全畅通的15、房产图的测绘顺序为__。
A.先测绘分户图,再测绘分丘图,最后测绘分幅图
B.先测绘分幅图,再测绘分丘图,最后测绘分户图
C.先测绘分丘图,再测绘分幅图,最后测绘分户图
D.先测绘分幅图,再测绘分户图,最后测绘分丘图
16、选取可比实例时,应注意所谓地点的同一性或类似性,是指所选取的可比实例应与估价对象处于__。
A.同一地
B.同一城市
C.同一供求范围内的类似地
D.A或C
17、房地产项目的临界点分析,是分析计算一个或多个风险因素变化而使房地产项目达到__的极限值。
A.允许的最低经济效益指标
B.最大费用
C.利润为零
D.最大利润
18、城市基准地价是以一个城市为对象,在该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根据用途相似、地块相连、地价相近的原则划分地价区段。调查评估出的各地价区段在某一时点的()。
A.基准价格
B.平均价格
C.正常价格
D.市场价格
19、拆迁估价时点一般为__之日。
A.接受估价委托
B.实地现场勘察
C.开始实施拆迁
D.房屋拆迁许可证颁发
20、下列不属于优先股股东享有权利的是。
A:分配股息的优先权
B:股票转让权
C:有限的表决权 D:要求赎回权
E:执行层的组织协调
21、某出租的房地产的年租金收入为10万元,年出租总费用为1万元。建筑物重置价格为100万元,成新率为80%。已知土地资本化率为6%,建筑物资本化率8%。假设该房地产的土地使用年限为无限年,则该宗房地产的现值为()万元。
A.43 B.112.5 C.123.3 D.150
2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并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以有期徒刑,该刑期是__。
A.三年以上六年以下
B.二年以上五年以下
C.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D.五年以上十年以下
23、某建筑物实际经过年数为10年,估价人员现场查勘后认为该建筑物建筑设计过时和维护保养差造成功能折旧和物质折旧高于正常建筑物,判断其有效经过年数为18年,剩余经济寿命为22年,残值率为4%,用直线法计算该建筑物的成新率为()。
A.43.2% B.50% C.56.8% D.70%
24、流动比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100%
B:又称之为“银行家比率”
C:又称之为“二对一比率”
D:在国际上银行一般要求这一比率维持在100%以上
E:借款合同
25、某在建工程项目计划建混合结构仓库2000㎡,总预算为400万元,估价时,建筑工程中的基础工程已完成,结构工程完成50%,设备安装工程尚未进行。根据调查得知,基础工程、结构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的造价占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的比重分别是15%、60%、25%,该在建工程在估价时点的完工程度是。
A:30%
B:45%
C:65%
D:75%
E:工业用地的监测点评估价格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工程量计算顺序中,下列属于分部分项工程计算顺序。A:按施工顺序计算法
B:按“基础定额”和“计价规范”顺序计算法
C:按顺时针方向计算法
D:按“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计算法
E:按图纸分项编号顺序计算法
2、不属于数据收集方法的是。
A:直接观察法
B:间接观察法
C:采访法
D:报告法
E:执行层的组织协调
3、下列属于普通股股东权利的有__。
A.有限的表决权
B.股票的转让权
C.对公司剩余财产的分配权
D.对公司事务的质询权
E.要求赎回权
4、不可能引起房地产需求增加或减少的条件是。
A:消费者的自我需要
B:未来预期收益变化
C:政府税收政策
D:收入水平的变化
E:借款合同
5、工程勘察资质分为。
A:工程勘察专项资质
B:工程勘察行业资质
C:工程勘察综合资质
D:王程勘察专业资质
E:王程勘察劳务资质
6、当前我国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对象主要包括。
A:国家机关及其离休职工
B:国有企业及其退休职工
C:城镇集体企业及其在职职工
D:外商投资企业及其在职职工
E:城镇私营企业及其在职职工
7、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包括。
A:人的性别
B:班干部人数
C:人的年龄
D:工种
E:工人工资
8、房地产保险中,涉及房地产的人身保险主要包括{ A:建筑工程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B:贷款购房保证保险)。
C: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保险
D:安居定期保险
E:贷款购房保证保险
9、下列关于维修基金管理的表述中,错误的是__。
A.业主委员会成立以前,维修基金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代管
B.业主委员会成立以后,维修基金由物业管理企业代管
C.维修基金在银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基金闲置时,不得挪作他用
D.业主转让房地产所有权时,结余维修基金予以退还
E.因房屋拆迁或者其他原因造成住房灭失的,维修基金代管单位应当将维修基金账面余额按业主个人缴交比例退还给业主
10、下列关于房产税税率的表述中,正确的有。(2009年试题)A:按房产余值计证的为1.2%
B:按房产余值计征的为2.4%
C:按房屋租金计征的3%
D:2008年3月1日起,个人出租房屋按4%的税率征收
E:按房屋租金计征的为12%
11、证券可分三类。
A:商品证券
B:货币证券
C:有价证券
D:实物证券
E:资本证券
12、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包括。
A:房地产交易
B:房地产咨询
C:房地产估价
D:房地产经纪
E:物业管理
13、某房地产经营项目在市场前景为好、中、差的情况下的净现值分别为500万元、300万元和一80万元,市场前景好、中、坏出现的概率分别为30%、50%和20%,该项目净现值的期望值是万元。
A:240 B:284 C:300 D:316 E:借款合同
14、开发商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若建设工期不足一年的,则其到位资金原则上不得少于工程合同价的__。
A.20% B.30% C.40% D.50%
15、关于房地产价格中的房价与地价的关系是__。
A.相互影响论 B.相互补充论
C.相互制约论
D.需求带动论
E.成本决定论
16、__在本质上讲应是由委托人基于其估价需要而提出并决定的。
A.估价目的B.估价时点
C.估价程序
D.估价做业
17、固体废物按废物的形状可分为。
A:块状废物
B:泥状废物(污泥)C:颗粒状废物
D:粉状废物
E:固体的废物
18、运用市场法估价的操作步骤一般可分为。
A:搜集交易实例
B:选取可比实例
C:对可比实例的市场价格进行适当的处理
D:对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进行适当的处理
E:求取比准价格
19、当建筑长度的上部土层较软,承载力较低,不适宜采用载天然地基上作浅基础时,采用__。
A.条形基础
B.独立基础
C.桩基础
D.箱形基础
20、拆迁人拆除,不予补偿。
A:必须拆除的违章建筑
B:代管房屋
C:产权有争议房屋
D:抵押房屋
E: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
21、下列指标中,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规定性指标的有__。
A.建筑密度
B.建筑控制高度
C.建筑色彩
D.建筑红线后退距离
E.容积率
22、《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管理办法》规定,房地产估价师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册。
A: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B:刑事处罚已执行完毕
C:申请在2个或者2个以上房地产估价机构执业 D:年龄超过65周岁
E:不是现职公务员
23、下列会计行为中,属于会计舞弊的行为有。
A:将现金和费用科目同幅度多记,以侵占现金
B:因为会计政策理解错误,未计入应当计入当期的收入
C:材料核算人员因为疏忽,没有登记明细账
D:会计数据计算、抄写差错
E:为调节利润多记待摊费用
24、下列不属于申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条件是__。
A.已经办理该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
B.已经确定施工企业
C.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
D.建设单位已支付工程款
25、按照企业采取某些措施和行动后竞争者的不同反应,可以将竞争者划分为()。
A.随机型竞争者
B.凶猛型竞争者
C.选择型竞争者
D.从容不迫型竞争者
E.软弱型竞争者
第五篇:发改办价格〔2006〕2406号《客运出租汽车运营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征求对《客运出租汽车运营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颁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 【法规文号】发改办价格„2006‟2406号 【颁布日期】2006-10-24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征求对《客运出租汽车运营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发改办价格„2006‟240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
为适应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客运出租汽车运营价格的需要,提高政府定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42号令)的规定,我们起草了《客运出租汽车运营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现印送你们,请广泛征求当地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经营者、出租汽车驾驶员、消费者和有关专家意见,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并于11月30日前将修改意见报送我委(价格司),同时将意见的电子文档发送至我委价格司电子邮箱(gjjw0069@mx.cei.gov.cn或chengbenchu@npcs.gov.cn)。本通知附件电子文档请在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www.xiexiebang.com)和全国成本调查网(www.xiexiebang.com)下载。
联系人:万劲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
二○○六年十月二十四日
附件:
客运出租汽车运营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规范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客运出租汽车定价成本监审行为,提高政府制定价格的科学性、合理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等法律、规章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客运出租汽车经营者实施定价成本监审的行为。
出租汽车经营者包括出租汽车经营企业和出租汽车个体经营者(含产权及经营权均属个人、产权及经营权分离等其它形式)。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客运出租汽车,是指经主管部门批准的、按照乘客意愿提供客运服务并且按照行驶里程收费的小轿车。
第四条 客运出租汽车定价成本审核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计入定价成本的费用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合理性原则。影响定价成本各项费用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当符合行业标准或社会公允水平。
(三)相关性原则。计入定价成本的费用,需为客运出租汽车运营过程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费用。
(四)权责发生制原则。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应计入本期成本;不属于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也不得计入本期成本。
第五条 客运出租汽车定价成本,应当以经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审计等政府部门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审核无误、手续齐备的原始凭证及账册为基础,做到真实、准确、完整。
第六条 出租汽车经营企业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监审要求提交经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审计等政府部门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对出租汽车个体经营者,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成本调查机构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调查测算其平均经营成本。
第七条 出租汽车运营定价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构成。
第八条 直接成本是指在出租汽车运营中实际发生的
与车辆直接相关的各项支出,包括车辆折旧费、行车燃料费、车辆保险费、修理费、轮胎消耗费、车辆规费和其他费用。
(一)车辆折旧费:指按规定折旧方法计提的出租汽车折旧金额。
(二)行车燃料费:指出租汽车行驶时耗费的汽油、天然气等燃料的费用。
(三)车辆保险费:按投保强制三者险、第三者责任险、车损险、司乘险等四种基本保险的保费。
(四)修理费:指为维持或恢复出租汽车完好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和寿命,确保正常运行需要支出的费用,包括大修理费和日常维护修理费。
(五)轮胎消耗费:指出租汽车正常运营中更换轮胎的费用。
(六)车辆规费:指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合法收取的与出租汽车运营有关的养路费、车辆安全检验费、计价器检测费等各项支出。
(七)其他费用:指出租汽车日常运行中发生的存车费以及驾驶证审验费等其他支出。
第九条 间接成本包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两部分。
(一)出租汽车经营企业: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出租汽车运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障
费、运营权使用费分摊、固定资产折旧、修理费、业务招待费、税金(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办公费、租赁费、水电费、会议费、广告费、宣传费、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及其他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是指出租汽车经营企业为筹集出租汽车运营业务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车贷等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二)出租汽车个体经营者:管理费用是指除第八条所列各项费用以外的驾驶员社会保障费、运营权使用费分摊、驾驶员协会会费、出租汽车行业协会会费等费用以及上缴挂靠公司的管理费中扣除代缴费用后的余额;财务费用指购车贷款利息分摊。
第十条 出租汽车运营成本相关项目按本办法第十一条至第三十一条规定的方法和标准审核。
第十一条 出租汽车单车运营成本按照一车不超过两名驾驶员的标准核定。
第十二条 出租汽车折旧年限最低为5年,最高为8年,具体折旧年限由各地按照车型、年实际行驶里程等因素综合确定。出租汽车价值按车辆总价计算,车辆总价包括购车款、车辆购置费附加税和计价器、顶灯总成、防劫装置、当地政府统一规定安装的GPS等相关附件的费用以及安装费、证照费等;残值率由各地根据折旧年限和相关因素在3-5%的范
围内确定。
第十三条 出租汽车经营企业的其它固定资产折旧原则上按照监审核定的固定资产原值和财务制度规定的分类折旧年限的中值核算。重要固定资产实际可使用年限超过财务制度规定的分类折旧年限上限10年以上的,价格主管部门可按照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促进行业发展的原则合理确定其折旧年限。
第十四条 车贷利息总额原则上根据实际贷款额及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核定,并按照经营期计算年平均贷款利息。其中,贷款总额按不超过车价的50%核定。
第十五条 车辆保险费按照当地保险公司强制责任险、第三者责任险、车损险、司乘险等四种基本保险的平均保费水平确定。
第十六条 出租汽车经营企业的修理费包括大修理费用和日常修理费用。其中,大修理费用采用预提方式的,年预提额一般不得超过核定的固定资产原值的1.4%,且实际大修理支出不再重复计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大修理费用采用待摊方式的,待摊年限不得低于正常的大修理周期。日常修理费用据实确定。大修理费用和日常修理费用合计一般不超过核定的固定资产原值的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定资产修理,应视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一)一次性发生的修理支出达到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
(二)经过修理后有关资产的经济使用寿命延长二年以上;
(三)经过修理后的固定资产被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在租赁有效期内平均摊销。自有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如有关固定资产尚未提足折旧,可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如有关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可作为递延费用,在不短于5年的期间内平均摊销。
出租汽车个体经营者的大修理费按照折旧年限内合理大修理次数和当地大修理费平均水平确定;日常维护修理费据实确定。
第十七条 车辆规费原则上据实核定,但法律法规及国务院有关文件明令不得收取的费用不得计入。
第十八条 社会保障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制度规定应当缴纳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障费计提基数按照核定的相应工资水平确定,计提比例按当地政府规定比例确定。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分别按核定工资总额的14%、2%和1.5%计提。医疗保险费用已在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的,不得在社会保障费中重复计算;其他应由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的费用,也不得在相关费用项目中重复计算。
第十九条 行车燃料费根据当地道路、交通、地理特征等客观因素据实确定,但各车型平均百公里燃料消耗量一般不得高于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百公里轿车产品燃料消耗量的10%。
第二十条 出租汽车运营企业人员工资原则上据实核定,但最高不能超过当地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当地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按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确定,最高不得超过当地社会平均职工的1.2倍。人员工资总额按照核定的人员数量和人均工资核定。
第二十一条 业务招待费在以下限额内据实计算计入管理费用: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在1500万元及其以下的,不超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的5‰;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净额超过1500万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3‰。
第二十二条 出租汽车经营权使用费(包括性质相同的兼并重组费、经营权受让金等),原则上不能计入出租汽车运营定价成本。但2004年11月12日之前实行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出让政策并规定经营期限的,经营权使用费按政府公开拍卖价格或统一规定的标准计算,并按经营年限分摊;未规定经营期限的,一律按照30年分摊。
第二十三条 出租汽车经营企业的广告费按照不超过主营业务收入的2%核定;宣传费按照不超过主营业务收入的0.5%核定。
第二十四条 出租汽车经营企业的管理费扣除人员费用(工资、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经营权使用费分摊和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宣传费后的余额,按照不超过直接成本的10%核定。
第二十五条 下列费用支出不得计入出租汽车定价成本。
(一)经营者非持续、非正常生产经营造成的不合理费用;
(二)与出租汽车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费用;
(三)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闲置和出售的净损失;
(四)滞纳金、违约金、罚款和公益性捐赠;超标排污缴纳的排污费;
(五)对外投资等支出;
(六)超出管理费用列支范围而以“管理费”名义列支的各种费用,包括向行政主管部门上交的费用、向出资人支付的利润分成等。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未具体规定审核标准的其他费用项目按照有关财务制度和政策规定审核,原则上据实核定,但应符合一定范围内社会公允的平均水平。
第二十七条 出租汽车经营企业的其他业务收支情况应单独核算。不能单独核算的,应按照其他业务收入净额(指其他业务收入扣除直接费用后的余额)的不低于50%的比例
冲减总成本。
第二十八条 出租汽车经营公司向出租汽车驾驶员收取的承包费(管理费)中所包含费用项目的合理水平,可以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核定。
第二十九条 同一经营企业拥有不同车型档次的,应分别核算不同车型的运营成本。无法落实到具体车型的各项费用,按各车型年运营车次占企业总运营车次的比例分摊。
第三十条 出租汽车单位载客公里运营定价成本按照审核后的运营总成本除以平均载客里程数确定;每单位载客车次运营定价成本按照审核后的运营总成本除以平均载客次数确定。
第三十一条 出租汽车经营者数量众多的,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成本调查机构可以按照运营模式、运营规模、车型等分类选择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经营者作为调查样本进行调查审核,并在各调查样本平均数值基础上,按照本办法规定方法对有关费用进行测算调整,核定出租汽车运营定价成本。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7年月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