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二王安石变法学业分层测评人民版选修1课件

时间:2019-05-13 18:3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二王安石变法学业分层测评人民版选修1课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二王安石变法学业分层测评人民版选修1课件》。

第一篇: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二王安石变法学业分层测评人民版选修1课件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二 王安石变法学业

分层测评 人民版选修1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辽宋金卷)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相应的变法措施是()A.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B.募役法 D.市易法

【解析】 农田水利法和方田均积法都是与农业相关的变法措施,故A、C两项错误;募役法是与劳役相关的变法措施,故B项错误;市易法是与市场相关的变法措施,故D项正确。

【答案】 D 2.王安石上书宋神宗:“陛下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募役(也称免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________。”空白处应填写的语句是()A.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B.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C.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D.贫者举息于豪民者少矣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募役法(免役法)规定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它使原来轮流充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官府也因此增加了收入,故A项正确;B项为保甲法的作用,C项为市易法的作用,D项为青苗法的作用,故排除B、C、D三项。

【答案】 A 3.王安石为改变积弱局面推行的变法中,既能够增强国防力量,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是()A.保马法 C.保甲法

B.将兵法 D.设军器监

【解析】 保甲法是政府把农民编成保甲,平时参与社会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所以既能够增强国防力量,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答案】 C 4.王安石说:“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为解决这一问题,王安石变法时所采取的措施 是()A.整顿太学,重新编撰教科书 B.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 C.由皇帝直接控制录取权 D.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解析】 王安石指出了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要内容不能选拔出实用型人才的弊端。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早在王安石变法前就已经确立,排除;C项属于北宋初年科举制度发展的表现。

【答案】 D 5.史书记载,王安石变法时,“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这句话反映了王安石变法()①改善了北宋积弱的局面 ②改善了北宋积贫的局面

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使广大人民安居乐业,连年有余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 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题干现象主要反映了对积贫局面的改善,因而①错误,②正确;③是变法的作用,④不符合史实,王安石变法时间短,没有达到这种效果,故选B项。

【答案】 B 6.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图一

图二

A.保守派的反对、用人不当 B.变法措施过急 C.失去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民族矛盾尖锐

【解析】 图一体现了保守派反对变法,图二体现了变法用人不当,故选A项。B、C两项也是原因,但不是材料提供的原因,排除;D项在图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 A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

——《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二 “免役钱”令百姓一体出钱,以代替“衙前”等向民间征发的义务差役,可是乡民无钱,也等于在农村推行金融经济,而此时金融在城市里反不能展开。“市易法”不能集中于批发业务,以致执行者自己成为零售商,到街上去卖果卖冰,甚至“卖梳朴即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为神宗亲谴责。“青苗钱”以常平籴本一千四百万作本钱,等于农村贷款,春散秋敛,收息二分。但是无银行主持,缺乏法庭处理贷款的权利义务。有些县官就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的核心主张及其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

【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可知,作者核心主张即变法,根据材料一从国家财力、社会风俗、人才培养的角度来分析其依据。第(2)问,由材料“免役钱”“市易法”可以看出变法措施脱离实际,违背经济规律;由材料“青苗钱”可以看出缺乏与经济改革相配套的措施;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答案】(1)主张:必须变法,应对时局。

依据:国家财力不足,需采取措施增加财政收入;社会风俗败坏,因循守旧风气浓厚;朝廷人才欠缺,要采取措施培养人才。(答对两点即可)(2)原因:变法措施脱离实际,违背经济规律;新法执行过程偏离改革设计意图,出现地方官员乘机贪污现象;缺乏与经济改革相配套的措施;反对派势力强大。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 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王安石、司马光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争论的实质,并回答变法触动了哪部分人的既得利益。

(2)王安石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一的关键词“理财”,可知二人的问题就是围绕着“理财”展开的;第二小问,结合司马光对变法的总体态度分析,司马光坚决反对变法,而王安石主张变法,这正是二人争论的实质;第三小问,结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是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因此得出变法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第(2)问的第一小问,属于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结合所学知识中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内容或“富国”之策即可作答;第二小问,要结合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分析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则要结合材料中王安石的观点进行总结。

【答案】(1)政府要不要“理财”和祖宗之法是否可变。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2)措施: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募役法。原因:宋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王安石的思想具有前瞻性。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士无廉让,职此之由。其源未澄,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傥国家不思改作,因循其弊,官乱于上,风坏于下,恐非国家之福也。

——范仲淹《奏上时务书》

材料二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二月,宋神宗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议行新法。„„熙宁四年二月,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策论试进士。„„熙宁六年三月,置经义局,修《诗》《书》《周礼》“三经义”。„„熙宁八年六月,颁《诗》《书》《周礼》“三经义”于学官。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

材料三 朱熹尝论王安石变法:“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宋史》

(1)材料一中范仲淹认为“官乱风坏”的源头是什么?他提出的解决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具体解决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和范仲淹取士主张的相同之处,并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王安石取士措施的看法。(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

【解析】 第(1)问考查学生史料阅读能力,分析材料一“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可知范仲淹认为“官乱风坏”的源头是士人没有继承儒家的“师道”大旨。第二和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的史实回答即可。第(2)问分析材料二“„„熙宁四年二月,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策论试进士”并结合材料一可知王安石和范仲淹取士主张的相同之处在于都主张取士不以词赋、明经为主。这种取士制度客观上有利于培养人才和改革的中坚力量;有利于推动改革进程;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第(3)问依据“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是与守旧派发生冲突、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答案】(1)源头:士人没有继承儒家的“师道”大旨。途径:整顿吏治;改革取士制度。措施:吏治方面,改革文官升迁方法;严格“恩荫”制度。取士方面,改革贡举制(改革科举制)。

(2)相同:都主张取士不以词赋、明经为主(重策论)。看法:有利于培养人才和改革的中坚力量;有利于推动改革进程;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3)因素:与守旧派发生冲突;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第二篇:2017-2018学年人民版历史选修一 专题综合测评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专题综合测评(四)

(时间:45分钟 分值:90分)本试卷共6个非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列营京畿,以备藩卫,……其边防要郡须兵屯守,即遣自京师诸镇之兵,亦皆戍更。……兵无常师,帅无常帅,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虽有暴戾姿睢,无所厝(安置)於其间,是以天下晏然(安定),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

材料二 宋代养兵之多,为历代罕见。而养兵之费大致占宋代财政支出的十之八九。兵制上的严重缺陷,使军队管理涣散,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进而北宋在与辽、西夏的战争中接连失败,并因此向辽和西夏进行巨额的贡纳,“积弱”的局面日趋加剧。

——摘编自《探讨王安石军事改革中的利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初期军事改革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其改革动机。(6分)(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初期军事制度的利弊。为解决材料二中“积弱”的局面,王安石采取了哪些相关措施?(9分)【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归纳军事改革的特点;第二小问结合改革的指导思想进行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利弊即可;第二小问,列举出王安石变法采取的措施即可。

【答案】(1)特点:“强干弱枝”、“兵将分离”、“内外相制”。(任答其中两点即可)动机:吸取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教训,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2)利弊:一方面,兵权的集中有利于宋王朝统治的巩固;但另一方面,军队数量庞大导致财政支出困难,分化军事管理权导致军令不畅,兵将不知则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任答其中两点即可)措施:整编禁军、实行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军器监等。

(任答其中三点即可)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冬十月丁未,诏曰:“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绝望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困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常平、广惠之物,守藏积滞,必待年歉物贵然后出粜,而所及者大抵城市游手之人而已。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凡此皆以为民,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亦先王散惠兴利以为耕敛补助,衰多益寡,而抑民豪夺之意也。

——《宋会要辑稿·食货》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的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孝文帝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9分)(2)材料二中的措施和孝文帝改革相比,其显著的特点是什么?这些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归纳社会问题即可;第二小问,结合孝文帝改革的相关措施回答即可。第(2)问的第一小问,通过对比两则材料得出特点;第二小问,根据特点进行问题的说明。

【答案】(1)社会问题:土地兼并严重;百姓贫饥流亡;政府赋税得不到保障。评价: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均田制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保证了政府赋税徭役的来源,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没有改变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等社会问题又会重新出现。

(2)特点:青苗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协调矛盾,发展经济。说明:宋朝的商品经济、货币经济十分发达;王安石具有超前的市场经济意识,是了不起的改革家。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荆公知明州鄞县,读书为文章,三日一治县事。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兴学校,严保伍,邑人便之。故熙宁(宋神宗年号)初为执政,所行之法,皆本于此。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

材料二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材料三 范纯仁(范仲淹之子)批评王安石:

“欲求近功,忘其旧学。舍尧、舜知人安民之道,讲五伯(霸)富国强兵之术。尚法令则称商鞅,言财利则背孟轲。”

——《续通鉴纪事本末》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在鄞县推行了哪些变法措施?

(3分)(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实行募役法的初衷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分析,新政客观上造成了哪些不良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反对派否定王安石变法的理由。(4分)(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确保社会改革措施顺利贯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兴学校”“严保伍”等关键信息概括。第(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故此民间怨恨新法”等关键信息归纳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忘其旧学”“舍尧、舜”“讲五伯”“尚法令”“言财利”等关键信息概括即可。第(4)问,从上述三则材料出发,成功的经验要肯定,不足的教训和反对的意见要汲取,综合进行论述,分点进行表达即可。

【答案】(1)措施:农田水利法;青苗法;保甲法;兴办学校。

(任答其中三点即可)(2)初衷: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影响:增加了农民负担,新政危害百姓。

(3)理由:舍弃义理;强调法令和王霸之道;追求利益;忽视仁政。

(4)因素:兼顾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得民心;要形成共识,有社会舆论的支持;用人得当等。

(言之有理即可)

4.北宋中期,王安石及其追随者编撰刊发一系列论著,阐发了其在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和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被称为“新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之不见全经(指儒家经典)久矣,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故某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均为古代中医著作)、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然后于经为能知其大体而无疑。盖后世学者与先王之时异矣,不如是不足以尽圣人故也。

——王安石《王临川集》

材料二 己酉,王安石进所撰《诗、书、周礼义》。帝谓安石曰:

“今谈经者言人人殊,何以一道德?卿所撰经义,其以颁行,使学者归一。”遂颁于学官(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号曰《三经新义》。辛亥……安石《新义》行,士子以经试于有司,必宗其说,少异,辄不中程。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新学”的治学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新学”出现的时代背景。(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学”在变法中的作用。(7分)【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概括其治学特点;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推行“新学”的背景。第(2)问,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分析“新学”在变法中的作用即可。

【答案】(1)特点:立足儒学,汲取百家之长。

背景:儒学没落;北宋统治危机加深;王安石倡导变法革新。(任答其中两点即可。)(2)作用:“新学”一度成为北宋官方统治思想;有利于统一思想;有利于培养变法人才;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曰:“夸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夸先急务。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摘编自[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一人立标,万人射之,强者嫌其近,弱者恶其远。岂标有远近哉,亦射者之力不同耳。安石敢为异议而不顾,其才力气勇,必有大过人者,特急于见功,知有己而不知有人,知有利而不知有害,故其为法也,即无不善,以刚狠暴戾之心行之,宁有不为害者乎,况乎其未能尽善也。

——[清]张彦士《读史矕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主张所要调节的矛盾及对应的变法措施。(7分)(2)材料二肯定了变法中的王安石有哪些长处?在作者看来,哪些因素制约了王安石变法的实际效果?(8分)【解析】 第(1)问,结合王安石变法涉及的主要阶层分析矛盾即可;结合王安石变法中与农业有关的措施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安石敢为异议而不顾,其才力气勇,必有大过人者”分析长处即可;结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即可。

【答案】(1)矛盾:调节政府、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

措施:募役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或答矛盾:调节政府、商人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措施:市易法。)(2)长处:力排异议,变法意志坚定;才华和勇气超人。

因素:急于求成,不听取他人意见;变法手段简单粗暴;未看到变法措施不利和不完善的一面。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业师梁启超先生说,王安石是大改革家,中国千古一人,在他以前,有过改革家,如在齐的管仲,在秦的商鞅。然而,论到有见识,彻底了解宋朝的政治缺失、人民疾苦,有办法解决他的问题,有毅力贯彻他的计划,在宋朝以前或其以后,中国只有王安石。

——黎东方《我对历史的看法》

材料二 王安石既执政……神宗曰:“不知卿所施以何为先?”王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变,正方今所急也。”

——《二十二史札记》

材料三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

——《二十二史札记》

(1)王安石变法前“政治缺失”与“人民疾苦”的主要表现是什么?(5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为减少“人民疾苦”,王安石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5分)(3)结合史实评述材料三中的观点。(5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的信息和题干限制,列举相对应的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即可,并对措施的成效进行分析。第(3)问,首先弄清楚材料三所要表达的观点,然后对该观点进行评述。

【答案】(1)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费开支,造成“三冗”现象。土地兼并,高利贷和沉重赋役的盘剥,造成北宋人民生活困苦,许多人成为流民。

(2)措施:实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成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3)材料三完全否定王安石变法,并认为北宋灭亡也是因王安石变法,此观点是错误的。新法并非只是“害天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并非“引用奸邪”,只是用人不当。

第三篇: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专题综合测评人民版选修1课件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专题综合测评 人民版选

修1

(时间:45分钟 分值:90分)本试卷共6个非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对曰:“夫国不富,不可以用兵,兵不强,不可以摧敌。欲富国,莫如力田,欲强兵,莫如劝战。”

材料二 卫鞅对曰:“夫富强之术,不得其人,不行;得其人,而任之不专,不行; 任之专而惑于人言,二三其意,又不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他是怎样“力田”“劝战”的?(9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商鞅认为变法成功的条件有哪些?结合史实指出商鞅新法能在秦国长行不废的根本原因。(6分)【解析】 第(1)问,从材料“夫国不富,不可以用兵,兵不强,不可以摧敌”可以看出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力田”“劝战”的做法结合商鞅变法经济、军事的措施回答。第(2)问,注意从材料二分析变法成功的条件,主要涉及用人问题,变法或改革胜利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答案】(1)根本目的:富国强兵。

力田:废除井田,奖励耕织。劝战: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连坐制。(2)条件:统治者得人善任并坚定支持。根本原因: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术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患信而不楛(粗劣的),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

——《荀子·疆国》

材料二(商鞅的法令)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钅且(指农具),虑有德色(指脸上显出给父亲恩德的表情);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指恶语相加)„„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讥。其慈子耆利(指爱自己的孩子、贪求财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

——《治安策》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后“百姓”、“百吏”、“士大夫”、“朝廷”的生存现状,分析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哪些?(6分)(2)商鞅变法中的哪些内容导致了材料二所述社会风气的变化?(3分)(3)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特征。(6分)【解析】 第(1)问,要从户籍制度、县制、中央集权等方面分析。第(2)问,注意强调的是“社会风气”,应从土地制度、法令、习俗等方面,并依据变法内容分析即可。第(3)问,特征应从政治、观念等方面分析出专制、愚民等要素。

【答案】(1)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以及风俗改革等措施,强化了对百姓的控制;普遍推行县制,奖励军功等措施,加强了对各级官吏和士大夫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增强了国君的权威,提高了决策的效率。

(2)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推行家有二男则分户的“分异”令。

(3)重视加强对百姓和官僚士大夫的控制;重视等级权威;重视培养人民的私有观念和竞争意识;强化个体小生产者的意识,推行愚民政策。(答出三点即可)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大声宣读法令:“

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

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

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41个县,由国君主直接委派官司吏治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请回答:

(1)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新兴封建地主,你会对法令中哪些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5分)(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原因是什么?(5分)(3)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农民,你对法令的看法如何?(5分)【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措施及影响。材料中涉及到四项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项承认土地私有,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对土地的所有权,故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第二项奖励军功,有利于激发秦军的战斗力,但没有军功的奴隶主贵族则受到抑制和打击,故他们反对这一法令;第三项为奖励耕织,对农民有益;第四项建立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有利于中央集权。据此逐问回答即可。

【答案】(1)承认土地私有,保证了“我”对土地的占有;奖励军功使“我”能得到以前只有奴隶主贵族才能享有的爵位、官司职;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稳定。(2)对按军功授爵这一条最为不满。因为如果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世袭的贵族特权,严重损害了“我”的利益。

(3)对改革表示欢迎。因为奖励农耕,调动了“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同时,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稳定,能让“我”安定地生产、生活。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秦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商鞅的严刑峻法给他们养成循规蹈矩的习惯,商鞅的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以最强悍、最有纪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发展,秦人遂无敌于天下。

——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三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改革中涉及民生问题的措施。(6分)(2)材料二、三对商鞅变法是如何评价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9分)【解析】 第(1)问,根据“民生”的提示可以从经济措施中提炼概括为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度,允许民间买卖土地;统一度量衡。第(2)问的第一小问,材料二认为使秦国移风易俗,赏罚严明,终于由弱转强,影响深远;材料三认为商鞅严刑少恩,导致车裂下场,评价片面;第二小问,可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全面地对商鞅变法加以评述。

【答案】(1)民生: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度,允许民间买卖土地;统一度量衡。

(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充分肯定,认为变法使秦国移风易俗,赏罚严明,终于由弱转强,影响深远。材料三认为商鞅严刑少恩,导致车裂下场,评价片面。

看法: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成功的改革。为秦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基础;许多变法内容影响深远。(言之有理即可)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那七国地广兵强,大略相等。余国如越,虽则称王,日就衰弱。至于宋、鲁、卫、郑,益不足道矣。自齐威王称霸,楚、魏、韩、赵、燕五国,皆为齐下,会聚之间,推为盟主。惟秦僻在西戎,中国摈弃,不与通好。及献公薨,子孝公代立,以不得列于中国为耻。

——《东周列国志》

材料二 分秦国为三十一县,开垦田亩,增税至百余万。„„于是道不拾遗,国无盗贼,仓廪充足,勇于公战,而不敢私斗。秦国富强,天下莫比。于是兴师伐楚,取商于之地,武关之外,拓地六百余里。周显王遣使册命秦为方伯,于是诸侯毕贺。

——《东周列国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以前秦国的发展状况怎样?(4分)(2)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变化。(11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那七国地广兵强,„„日就衰弱”“秦僻在西戎,中国摈弃,不与通好”“子孝公代立,以不得列于中国为耻”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2)问,主要根据题干材料“于是道不拾遗,国无盗贼,仓廪充足,勇于公战,而不敢私斗。„„于是诸侯毕贺”,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治安与环境等方面作答。

【答案】(1)秦偏僻落后,被中原各强国鄙弃。

(2)政治上:政治地位得到提高。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军事上:军事力量增强,在争霸中不断获得胜利。社会治安与习俗:尚武且怯于私斗,社会稳定。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流观点有:“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苏轼《商君功罪》);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司马迁《商君列传》)

——据《中国古代史》改编

材料二 人说惠王(即秦惠文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8分)(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商鞅遭车裂而“秦人不怜”。(7分)【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商鞅是著名法家”分析;第二小问,从对政治体制和国家统一的影响角度分析。第(2)问,结合材料一中的“其民见刑而不见德”“残伤民以峻刑”及材料二商鞅变法触犯了贵族利益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1)法家思想。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2)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利益;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对百姓剥削与压迫。

第四篇:[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二商鞅变法试题

专题二试题

高中选修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民版)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巩固方案

一级目标

1.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理论基础是

A.儒家学说 B.兵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道家学说 2.战国七雄中最早实行变法的是 A.魏国 B.楚国 C.秦国 D.齐国 3.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兵家思想 D.道家思想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A.“燔诗书而明法令” B.废除“世卿世禄制”

C.“为田开阡陌封疆” D.“父子无别,同室而居” 5.商鞅变法时以《法经》为蓝本,制定了秦律。《法经》的作者是 A.商鞅 B.吴起 C.李悝 D.韩非子

6.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奴隶制度冲击最大的是

A.废除井田制B.废除“世卿世禄制” C.推行县制D.重农抑商

7.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勤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8.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

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废除“世卿世禄制”D.建立县制 9.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措施是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B.废除“世卿世禄制”

C.制定连坐制度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10.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废除“世卿世禄制”D.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 11.商鞅变法的举措主要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二级目标

1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

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B.农民与地主的矛盾

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D.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

13.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级爵制,使得①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 ②按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③中央集权制建立起来 ④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进爵的机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假设李三是秦国的商人,他会遇到哪些事情①做生意时买卖公平、童叟无欺,获得政府奖励白银十两 ②从齐国贩卖纺织品到秦,在秦国被课以重税 ③在市场上出售纺织品没有明码标价而被重罚 ④生意亏本致家境贫寒,家人被政府罚为奴婢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15.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措施主要适应了哪些阶级或阶层的要求①新兴地主阶级 ②自耕农阶级 ③奴隶主阶级 ④商人阶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6.下图秦砖像《奖励耕织》图,所反映的现象的历史作用是A.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B.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C.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D.铁器从此得到广泛应用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áng,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评论商鞅的主要标准是什么?这一标准对材料一的结论有何影响?(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指出评论者的基本立场。(3)材料三评论商鞅主要着眼于什么?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4)你认为评价商鞅变法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举上述材料中一例说明商鞅变法后阶级关系的变化。

二 秦国的崛起 巩固方案 一级目标

1.商鞅变法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B.商鞅的智慧与策略

C.变法措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D.始终以“富国强兵”为宗旨 2.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生产关系的变法措施是

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 C.废井田、开阡陌 D.奖励军功 3.战国后期秦国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主要原因 A.实行了商鞅变法B.普遍使用了牛耕和铁农具

C.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D.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4.下列言论与商鞅的思想不相符的是①“刑不上大夫” ②“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③“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④“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A.春秋 B.战国 C.秦国 D.汉朝 6.一代雄才商鞅最终因遭诬告而为变法献身。处死商鞅的是

A.秦穆公 B.秦孝公 C.秦惠王 D.秦始皇 7.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争频繁,但为结束分裂混乱局面、走向统一准备了条件。其条件有 ①实现了区域性统一 ②促进了民族融合 ③变法中秦国强大 ④人民渴望统一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与其他诸侯国的变法相比,商鞅变法最突出的特点是 A.最彻底B.时间最长C.开始的最早D.规模最大

9.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改革和变法,其中比较彻底而又确立了封建制度的是A.管仲在齐国的改革B.李悝在魏国的变法C.吴起在楚国的变法D.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0.能够证明商鞅变法达到了“富国强兵”目的的史实有①公元前312年打败楚国 ②公元383年淝水之战,打败前秦 ③公元前340年左右打败魏国 ④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打败袁绍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11.简要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二级目标

12.下图是秦墓出土的武士斗兽纹铜镜,表现了商鞅变法后秦人形成的 A.法治意识B.重农精神C.娱乐意识D.尚武精神 13.商鞅变法的历史功绩不包括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打击了血缘宗法制度 D.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14.“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人说惠王”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A.没落贵族B.立功将士C.新兴地主D.富裕农民 15.《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16.商鞅变法后,秦国“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其主要原因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B.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C.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D.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17.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主要作了哪些规定?试加以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2)材料二、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3)材料三中“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作者对此态度如何?你如何评价? 专题二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变法的根本动力是 A.生产力迅速发展 B.称雄天下的欲望

C.阶级斗争十分尖锐 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2.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史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B.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C.新兴地主产生、奴隶主贵族势力完全消失D.思想文化呈现繁荣景象 3.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B.各诸侯国为争霸注重生产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 4.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根源是

A.生产力的显著发展 B.社会处于剧烈变革时期

C.科学的发展,大量新思想的出现 D.争霸战争的需要 5.下列事件,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的是 A.管仲改革 B.李悝变法 C.吴起变法 D.商鞅变法 6.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反映了

A.存在决定意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D.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7.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等礼仪道德斥为削国危邦的“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其实质是

A.统一思想B.加强中央集权C.思想文化专制D.打击旧贵族的势力 8.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主要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9.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有①重农抑商 ②“燔诗书而明法令” ③奖励军功 ④废除井田制 ⑤实行连坐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

10.右图“商鞅铜方升”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什么内容A.为田开阡陌封疆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统一度量衡D.加强中央集权

11.商鞅变法措施中有可能激化阶级矛盾的是①连坐法的推行②轻罪重罚③户赋、劳役沉重④重农抑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建立县制D.禁止弃农经商 13.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这些变法运动是 A.周王室为了巩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地位 B.奴隶主贵族巩固统治的尝试

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必然结果 D.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

14.依据商鞅变法中法令的主要内容,商鞅的思想明显属于

A.儒家学说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5.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二十级爵制,使得①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②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③中央集权制建立起来④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进爵的机会A.①② B.③④ C.③ D.④

16.对秦国来说,商鞅变法起到的决定性的历史作用是 A.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B.秦国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

C.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

17.商鞅变法在社会经济方面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废除井田制 B.奖励耕织 C.重农抑商 D.建立县制

18.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 19.郭沫若认为:东周列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阶段。能说明的史实是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战国初,各国纷纷变法,废除奴隶制

D.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0.下列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B.连坐法的推行,加重了人民的痛苦 C.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D.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20分)21.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áng„„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三个材料中哪一个对商鞅变法完全持肯定态度?(2分)(2)你认为材料一中哪句话最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为什么?(3分)(3)材料二中作者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错在哪里?(4分)(4)材料三中“务本”是指什么?(2分)22.材料一(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所述改革内容,总结商鞅变法在秦国的效果。(4分)(2)材料二如何评价商鞅?怎样给商鞅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评价?(5分)

三、问答题(20分)2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施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除商鞅变法外,还有哪些国家进行的改革变法影响比较大?(12分)24.商鞅变法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勤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指出这里商鞅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及根本着眼点,并对这一思想作简要评论。(8分)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1.C 2.A 3.B 4.D 5.C 6.A 7.B 8.D 9.B 10.D 11.参考“学法激活”部分的“商鞅变法”作答。12.D 13.A 14.B 15.A 16.A 17.(1)着眼于对个人品质的评价,忽略了对商鞅变法的社会客观效果的考察,因此不能全面地评价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2)肯定了变法富国强兵的实际作用,否定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及变法对奴隶制统治秩序的破坏作用,但是其基本立场是肯定商鞅变法。(3)着眼于变法取得的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实际效果,看到了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与材料二不同的是肯定了变法所建立的新秩序。(4)应主要着眼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根据生产力的性质考察其社会变化的意义。“庶人之富者累巨万”反映了变法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

二 秦国的崛起

1.C 2.C 3.A 4.A 5.C 6.C 7.D 8.A 9.D 10.D

11.参考“学法激活”部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作答。

12.D 13.B 14.A 15.D 16.D

17.(1)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奖励军功;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推广县制;统一度量衡。(2)变法使秦国富强。(3)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肯定与否定兼有。可根据材料内容作出不同评价,但要抓住基本观点: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一种进步的社会运动。

专题二综合测试

1.A 2.C 3.A 4.A 5.A 6.B 7.C ?8.A 9.B 10.C 11.A 12.B 13.C 14.D 15.A 16.A 17.A 18.A 19.C 20.D

21.(1)材料一完全支持商鞅变法。(2分)(2)“民以殷盛”。变法后,对老百姓来说负担仍比较重。(3分)(3)认为商鞅为“刻薄人也”,其变法为“挟持浮说,非其质矣”,指责变法。仅从其品德方面评价,没有认识到其历史进步性。(4分)(4)重视农业生产。(2分)

22.(1)内容:废分封,行县制;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征收赋税,统一度量衡。效果:秦国日益强大,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4分)(2)认为商鞅“天资刻薄”、“严刑少恩”是被车裂而死的原因。商鞅变法是进步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商鞅执法公正、措施果断是当时激烈斗争的必然要求,它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商鞅被车裂而死的最主要原因是保守势力的反扑,但商鞅的轻视教化、严刑峻法和文化专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5分)

23.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分)其他变法: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变革已经开始。著名的有齐国管仲改革和鲁国的改革。齐国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权。(4分)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主持变法。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影响也较大。吴起主张限制和削弱贵族势力、整顿吏治和改良社会风气。楚国经过改革,成为了战国中的强国。(4分)

24.重农抑商。(1分)根本着眼点: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保护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封建经济基础,确立封建制度。(2分)评论:从长远来讲,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予以压制,其结果必然会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业生产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的低水平上,其弊端到封建社会晚期愈加严重。但在当时,把农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并加以重视是正确的,它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使之逐渐成为七国之中实力最强者,奠定了统一全国的物质基础。(5分)

第五篇:【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素材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学素材)

背景:1内部:三冗——积贫积弱,国家财政开支庞大,社会“上窘下穷,中间富”现象突出,即国库财政困难(上窘),民间农民困苦(下穷),社会财富较多集中在富商、地主和官僚手中(中间富)

1.外部: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交锋屡屡受挫。二.主要内容(财政经济方面):

主要从国家收支、农民减负、平抑富豪三方面着手。第一.国家收支方面: 1.增加国家收入:

税赋+介入金融借贷+介入中介性商业经营 增加税赋:免役法、方田均税法 介入金融借贷:青苗法、农田水利法

介入中介性商业经营:市易法。政府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既可平抑物价,又直接介入中介性商业经营,增加政府收入。2.通过规范采购来,节省国家开支:

均输法,统一采购,规范采购,并且在采购过程中遵循“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

第二.农民减负方面:

1.减轻农民财力压力:青苗法规定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可向政府借贷,这样可让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2.减轻农民时间压力:免役法,政府实行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可在农忙时,一定程度上保证农时。

3.减轻农民经济上的心理压力:农田水利法规定豪强垄断的公用水渠,须重新“疏通均济”;方田均税法规定,官僚、地主也在受政府重新丈量土地之列,须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缴纳赋税,免役法规定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第三.控富贵平抑豪强方面:

1.抑制民间高利贷:青苗法

2.抑制豪强垄断社会公用设施:农田水利法

3.抑制官僚地主兼并土地,逃避社会义务:方田均税法、免役法

三.性质:

是一次“提两头,控中间”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四.地位

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家积贫积弱困局,缓和社会矛盾,同时这也是一次由国家直接介入金融借贷和中介性商业经营的大胆尝试,其中的统一采购,规范采购等措施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

【答案】(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王安石变法。(1)是概括,从材料“以诗赋记诵求……士”“以科名资历叙位”,可得出结论。(2)中第一小问,“思想”由材料“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可知,强调实用性;第二小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也就是列举王安石变法中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注意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考虑。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安石能在今日引起中外学者的兴趣,主要是他的经济思想和我们的眼光接近。他的所谓“新法”,要将财政税收大规模的商业化。他与司马光争论时,提出“不加赋而国用足”

其方针乃是先用官僚资本刺激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如果经济的额量扩大,则税率不变,国库的总收入仍可以增加。这也是刻下现代国家理财者所共信的原则,只是执行于十一世纪的北宋,则不合实际。

——摘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二王安石变法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他自己也清正廉洁,一身正气。但问题是,他的一系列从良好愿望出发的变法政策,在传达到下面之后,在下级官吏执行时却完全走了样。比如王安石认为最为重要、也是他最得意的“青苗法”……这是一种充分考虑到农民利益的低息货款。而且王安石自己在任鄞县县令时,也成功地推行了这一方法。然而,当王安石把他在鄞县成功实行的方法推向全国之后,却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当时农村里的广大农民,几乎都不识字,如果去申请青苗法的贷款,过程大约如此:首先,为了填写申请书,就要花钱请书吏;然后再拿到衙门去申请,碰到贪官污吏,中间不知要花多少打点费。据史书记载,虽然变法设定的利息是二分,但经过中间贪官污吏的层层盘剥,最后贷款农民要返还的利息,竟达到原先设定的三十五倍,加起来比高利贷还要高许多,于是逼得农民宁肯去借高利贷,也不向政府贷款。

——摘自许志林《从王安石变法失败看当今的农民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王安石主张“不加赋而国用足”,据材料一分析王安石为达到此目的采取了什么措施?黄仁宇为什么在肯定这个措施的同时,又认为这个措施在11世纪不合实际?

(2)依据材料,指出北宋农民的负担主要有哪些?

(3)材料二在哪些方面肯定了王安石?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1)青苗法。肯定原因:采用的方法是商业化的办法,不增加人民负担,却能增加财富。不合实际原因:当时中国还处在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够发达。(2)负担:赋税、高利贷、苛捐杂税等。

(3)肯定:王安石的出发点、个人品行、青苗法的做法考虑到农民利益。失败原因:未能考虑下级官吏层层盘剥与农民的具体情况。

【解析】(1)本题材料一“不加赋而国用足”,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王安石为达到此目的采取了青苗法。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商业化的办法不增加人民负担而增加财富的角度说明肯定的原因;再从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角度说明不合实际的原因。

(2)本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北宋农民的负担主要有赋税、高利贷、苛捐杂税等。

3)本题据材料二“出发点都是好的,他自己也清正廉洁,一身正气”即可从王安石的出发点、个人品行、青苗法等方面回答材料在哪些方面肯定了王安石。再从下级官吏盘剥、农民的具体情况等方面回答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的业师梁启超先生说,王安石是大改革家,中国千古一人,在他以前,有过改革家,如在齐的管仲,在秦的商鞅。然而,论到有见识,彻底了解宋朝的政治缺点、人民疾苦,有办法解决他的问题,有毅力贯彻他的计划,在宋朝以前或其以后,中国只有王安石。

——黎东方《我对历史的看法》

材料二王安石既执政……神宗曰:“不知卿所施以何为先?”王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变,是方今所急也。”

——《二十二史札记》

材料三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

——《二十二史札记》

请回答:

(1)王安石变法前“政治缺失”与“人民疾苦”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减少“人民疾苦”,王安石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3)结合史实评述材料三中的观点。

【答案】(1)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费开支,造成“三冗”现象。土地兼并,高利贷和 沉重赋役的盘剥,造成北宋人民生活困苦,许多人成为流民。

(2)改革:实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任答两点即可)成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

(3)材料三完全否定王安石变法,并认为北宋灭亡也是因王安石变法,是错误的。新法并非只是“害天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局面;王安石并非“引用奸邪”,只是用人不当。选择题答案:

【解析】(1)本题据材料“了解宋朝的政治缺点、人民疾苦,有办法解决他的问题,有毅力贯彻他的计划”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三冗”现象、土地兼并、高利贷和赋役、人民生活困苦等方面回答王安石变法前“政治缺失”与“人民疾苦”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本题结合材料二“变风俗,立法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方面回答为减少“人民疾苦”王安石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再从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

(3)本题据材料三“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人皆咎安石为祸”并结合史实即可说明该观点错误。再从一定程度上改变积贫积弱局面、用人不当等方面加以评述。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设问关键词“主要表现、改革措施、成效、评述观点”,再据此从材料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设问逐一用规范语言作答,在评述观点时注意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加以评价。

下载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二王安石变法学业分层测评人民版选修1课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二王安石变法学业分层测评人民版选修1课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