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环保产业发展政策及趋势分析(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3 18:41: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年环保产业发展政策及趋势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年环保产业发展政策及趋势分析》。

第一篇:2017年环保产业发展政策及趋势分析

2017年环保产业发展政策及趋势分析

摘要:

环保风暴来袭。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此轮改革的重要构成,近期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环保相关政策密集出台。部委层面,环保部牵头4部委6省市联合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旨在强化“2+26”城市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全面降低区域污染排放负荷,涉及行业多达16个。中央层面,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成立,不仅实现31个省市全面覆盖,督察力度也逐批上升,前三批督察问责、约谈人数累计过万,拘留人数过千。当前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已进入督察反馈阶段,第四批也已完成督察入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政策加码源于当前环境状况持续恶化。以大气污染为例,中国PM2.5浓度是美国的7倍、全球均值的1.3倍。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以往中国经济以工业投资驱动,石化、钢铁、煤炭、水泥、有色、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是罪魁祸首,它们在支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治理污染有赖于经济结构调整,随着工业供给收缩,污染物排放量随工业化率同步见顶回落。主席曾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常态下经济更应注重增长的质量,从排污到治污势在必行。环保约束产能改善供需。从整体看,近几年来中国环保政策不断加码,对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无度扩张形成约束,过去5年来,石化、钢铁、煤炭、水泥、有色、化工等行业投资增速逐年下滑。而从具体行业看:

钢铁行业是16、17年去产能重点行业,16年大幅去产能6500万吨,产能利用率触底回升。《方案》要求重点城市钢铁限产50%,将对生产形成约束。7个重点城市钢材产量占全国1/5,错峰生产将导致产量缩减3600万吨,若28个城市均错峰生产,产量将缩减6400万吨,17年钢材产量或现负增长。

水泥行业过去几年自主去产能,12年以来新增产能逐年下滑,16年降至2000万吨、低于新增产量。《方案》要求不承担民生任务的水泥企业全部实施错峰生产。16年28个城市产量占全国的1/5,而17年前7月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仅增长0.3%,因而错峰生产或将导致17年产量出现负增长。未来四年水泥行业将压减3.9亿吨熟料产能,熟料、水泥产能利用率将升至80%、70%。

煤炭行业过去几年在逐步降低新增产能的同时,也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16年大幅去产能2.9亿吨,引发煤价大涨。虽然《方案》中未提及煤炭行业错峰生产,但受下游钢铁等行业错峰生产影响,煤炭需求、生产或双双走弱。

电解铝行业产量和产能保持稳定增长,《方案》要求电解铝、氧化铝限产30%。冀豫鲁晋四省电解铝产量、产能占比约40%,豫鲁晋三省氧化铝产量、产能占比80%,环保限产意味着采暖季电解铝产量缩减12%、氧化铝产量缩减24%。未来电解铝、氧化铝产能将持续收缩,产能利用率有望继续回升。

火电行业当前产能利用率仍处低位,产能仍待去化。火电不在错峰限产之列,短期影响较有限,但《方案》对火电行业实行了排污许可证的控制制度,未来供给收缩力度或有所提升。

从复苏到滞胀、盈利改善受阻。环保限产令高污染高耗能行业供给收缩,并引发工业品价格短期上涨。但与16年去产能所不同的是,17年环保限产对产量也形成了约束,因而17年很难出现16年“产能降产量升”的局面,工业品也将由“量价齐升”转为“量缩价涨”。从宏观角度看,16年工业产品的“量价齐升”对应的是经济复苏,而如果工业品步入“量缩价涨”阶段,对应的经济环境是滞胀,亦即经济没有增长,但是价格显著提升。而在滞胀阶段,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同时贷款利率趋于上升,上游和银行等行业明显受益,但由于需求回落,中下游行业难以转嫁成本,将显著受损,因而整体看企业盈利难以继续扩张。正文:

1.环保风暴来袭 1.1 环保政策密集出台 顶层设计完成,环保风暴来袭。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被放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突出位置。15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1+N”形式的顶层制度设计开始启动。其后,历次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了一系列事关生态文明改革的配套政策文件。而今年以来,环保相关政策更是密集出台。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此轮改革的重要构成,近期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以来所召开的38次会议中,审议通过环保政策文件的会议就有15次之多。特别是16年6月以来,几乎每两次会议就会有环保文件出台,环保政策制定明显提速。

1.2 城市大气污染强化督查

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26”城市的大气污染专项督查将多措并举强化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全面降低区域污染排放负荷,主要涉及到16个行业,且针对不同的行业,污染治理任务也不尽相同。

《方案》强调,工业企业采暖季错峰生产。水泥、铸造行业全面错峰生产,除承担民生任务的,采暖季全部错峰生产;重点城市加大钢铁企业限产力度,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电解铝、化工类企业生产调控,电解铝厂、氧化铝厂限产30%,炭素企业不达标的全部停产、达标的限产50%,医药、农药企业VOCs原则上停产。1.3 中央环保督察第四轮启动

15年7月,中央深改组第14次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明确建立环保督察机制,《方案》属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N”系列文件之一。中央环保督察组借鉴反腐领域的中央巡视组思路,代表的是党中央与国务院,其组长、副组长由国务院确定,督察流程包含督察准备、督察进驻、形成督察报告、督查反馈、移交移送问题及线索、整改落实等六个环节。15年底至16年2月环保督察率先在河北单独展开,16年7月19日,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工作全面启动。到今年7月底,第三轮也已进入督察反馈阶段,而第四批已在8月中旬完成督察入驻。

与以往的环保督查相比,中央环保督察存在三方面不同。一是级别更高,代表的是党中央与国务院,而以往环保督查代表的是环保部。二是范围更广,31个省份全面覆盖。三是力度更大,从第三轮督察反馈看,问责、约谈、拘留人数均较前两轮显著上升。第四轮环保督察已于8月中旬启动,并在8月24日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省级层面督察任务,进入下沉地市阶段。而仅第一阶段已立案处罚2115家,问责1797人。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1 当前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对环保的重视源于环境状况的持续恶化。以大气污染为例,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5年美国、英国和日本这三个主要发达国家PM2.5年平均浓度分别为8.44微克/立方米、12.41微克/立方米和13.33微克/立方米,而中国PM2.5年平均浓度为58.38微克/立方米,约是美国的7倍,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33倍。

在温室气体排放上,早在2005年,我国便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占比最高的国家,而过去十几年间,CO2排放量占比仍在不断上升,12年已高达24%。相比之下,美国的比重则持续下降至12%,日本、英国均在3%左右。较高的温室气体排放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经过过去几年的植树造林,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2%,但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约8个百分点。而美英普遍在30%以上,而我们的东亚邻居日本则高达68%。2.2 传统工业是污染主要来源

而我国大气污染的产生和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生产活动密不可分。从74城PM2.5月平均浓度和制造业生产PMI关系来看,两者显著正相关,且PMI生产略领先于PM2.5,而16年以来,两者变化的同步性更为明显。

从构成看,火电、钢铁、水泥、有色和化工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行业。这些行业约占15年工业废气排放的85%。化工、造纸、纺织、煤炭、农产品加工、钢铁和火电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行业,这些行业约占15年工业废水排放的63%。而造成土壤污染的固体废物上,钢铁、火电、煤炭、有色和化工行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占比约为88%,集中了大部分的工业固体废物。化工、有色、水泥和造纸行业则产生了约67%的危险废物。

2.3 从排污到治污势在必行

环境恶化源于过去经济依靠工业投资驱动。过去中国经济主要以工业投资驱动,钢铁、水泥等行业是重要抓手,而高污染高耗能行业产品产量增速和GDP累计增速几乎保持同步变化。而以这些行业推动经济增长的代价就是环境的持续恶化。主席早在05年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常态经济下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环保限产势在必行。

“从工业到服务业,从排污到治污”早有先例。回顾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历程,先后经历了公害治理、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等三个阶段。英美日等国普遍在工业化率即将见顶时集中爆发环境公害事件,而环境污染的治理则依赖于经济结构调整,污染物的排放量伴随工业化率的下降而下降。

以美国和日本为例。美国工业化率在50年代见顶,而40年代后期,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和多诺拉烟雾事件相继爆发。日本工业化率则在70年前后见顶,而67、68年间日本先后爆发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水俣病事件、富山痛痛病事件以及爱知米糠油事件。美国、日本均在70年代开始全面治理环境污染。1970年美国通过《清洁空气法》,同年成立国家环境保护局,而1971年日本成立环保厅。随着污染治理力度升级,美日污染物排放量及浓度逐年下滑,而工业化率也见顶回落。3.环保约束产能改善供需

钢铁、水泥、煤炭和有色等行业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元凶。环保限产所针对的也主要是这些污染较重的行业,不难发现,这些行业本身也是产能过剩的行业。因此,环保限产具有“一石二鸟”之效——既能治理污染,又能约束产能、改善供需关系。3.1 环保趋紧约束供给

从美国、日本经验看,环保是压垮“工业化”的“最后一根稻草”,环境公害事件普遍爆发于工业化见顶前夕,而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意味着工业将不得不“做减法”。中国工业化率在06年见顶,过去十年间逐年下滑,而环保政策姗姗来迟,近几年来力度渐增。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逐年下滑。从过去5年各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看,均呈持续下滑态势。其中,煤炭行业自13年以后跌幅持续扩大,石油炼焦、钢铁等行业也都一度大幅负增长,化学原料及制品行业增速逐年下滑并在16年转负,化纤、水泥玻璃行业持续下滑并归零,电力热力行业增速14年见顶回落。环保政策趋于严厉是这些行业投资下滑的一大原因。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环保限产政策加码,这些行业的产能将进一步被压缩,企业面对高昂的环保支出,扩张产能的意愿将被削弱。

环保督察领域持续拓宽。回顾年初全国及地方两会,17年去产能行业将从钢铁、煤炭向建材、有色、电力等行业扩展。而从第四轮中央环保督察所涉及的省份看,山东在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中均占有一席之地,浙江是化工、造纸大省,而新疆和青海则是化工、有色大省。这几个行业供给料将明显收缩。环保限产将如何影响各行业供给?以下我们将逐一分析。3.2 钢铁:从去产能到去产量

前期去产能主要从产能约束供给。钢铁行业是16、17年去产能重点行业。政府提出5年去产能1.4亿吨的目标,而16年实际去产能高达6500万吨,带来两方面影响:一是产能利用率回升,虽然产能大幅缩减,但产量较15年基本持平,因而产能利用率从15年的67%回升至16年的71%。二是产销率回升,17年上半年欧美经济回暖而中国经济超预期,令钢材需求有所回升,钢材产销率从16年底的98.1%回升至17年6月底的99.7%。若17年钢铁行业去产能5000万吨、全年粗钢产量增速保持在前7月5.1%的水平,则17年粗钢产能利用率有望进一步回升至78.3%。

环保限产将从产量约束供给。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石家庄、唐山、邯郸、安阳等重点城市将实施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而目前淄博、长治、焦作也已出台相关方案,明确要求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以上。以上7个城市16年钢材产量2.1亿吨,占全国比重18.8%,而全部“2+26”城市钢材产量3.8亿吨,占全国比重33.3%。而采暖季通常为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即4个月。考虑到17年前7月钢材产量同比仅增长1.1%,我们假定不限产情形下全年产量增速1.1%。则限产将导致7个重点城市采暖季产量减少:21352*1.011*0.5/3=3598万吨,采暖季钢材产量下降:18.8*0.5=9.4%,17年钢材产量下降:9.4%/6=1.6%,全年增速从1.1%降至-0.5%。若“2+26”城市均限产,则采暖季产量减少6383万吨,采暖季钢材产量下降16.6%,而17年钢材产量下降:16.6%/6=2.8%,即全年增速从1.1%降至-1.7%。

3.3 水泥:产量产能双双缩减

前期行业自主去产能。过去几年,水泥行业主要为自主去产能,表现为12年以来新增产能逐年下滑。16年水泥熟料新增产能仅2000万吨,产能增幅低于产量增幅,令产能利用率从15年的73.7%回升至75.2%。而得益于17年上半年需求回暖支撑,产销率也从16年98%的历史低位回升至17年上半年的98.8%。17年水泥行业产能有望由升转降,需求平稳、供给收缩料将令行业供需格局改善。环保限产约束产量。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除承担民生任务的,水泥行业采暖季全部实施错峰生产。2016年“2+26”城市水泥产量合计4.65亿吨,占全国比重19.4%。我们虽无从得知承担民生任务的水泥企业及其产量占比,但考虑到17年前7月水泥产量同比增速仅0.27%,这意味着错峰生产或将导致17年水泥产量再现负增长。

未来四年大幅去产能。而根据《水泥行业去产能行动计划(2017-2020年)》,到2020年压减熟料产能39270万吨(占当前熟料总产能近20%),关闭水泥磨粉站企业530家(约占总数的25%),使全国熟料、水泥的产能平均利用率分别达到80%、70%,实现“产能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目标。这意味着未来4年平均每年熟料产能减少1亿吨,结合错峰生产带来的产量缩减,即便需求整体持平,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也将大幅回升。

3.4 煤炭:需求生产间接承压

过去几年煤炭行业在逐年降低新增产能的同时,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原煤开采新增产能由11年最高时的4.1亿吨降至15年的约2.3亿吨,焦炭由10年最高时的7700万吨降至15年的不到2600万吨。与此同时,动力煤在16年以来的大部分月份也屡现供需缺口,但17年4月以来需求疲弱,虽有环保限产等加强措施,仍有供给相对过剩现象出现。17年全国计划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截止17年6月末,全国共退出煤炭产能1.11亿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4%。

虽然《方案》中并未提及煤炭行业错峰生产,但钢铁、水泥、电力均是其下游行业,其中钢铁是焦炭的主要下游,而钢铁行业错峰生产料将令焦炭需求、生产双双回落。3.5 电解铝:产量产能同步收缩

电解铝产量在10年-14年间保持稳定增长,而15年增速飙升至28.8%,高基数效应使得16年增速大幅下滑至1.5%。而产能方面,在产产能和总产能从14年来基本保持缓慢增长势头。而从15年中开始,电解铝行业产能利用率和开工率均出现明显下滑,而从15年末至16年中以来,由于环保政策因素的出台,供给出清使得电解铝行业产能利用率和开工率均出现明显回升。

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 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各地采暖季电解铝厂限产30%以上,氧化铝企业限产30%左右。我们无从得知“2+26”城市具体铝产量数据,但仍可粗略估算,17年上半年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四省电解铝产量、产能占比约为40%,山东、山西、河南三省氧化铝产量、产能占比约为80%,限产30%意味着采暖季电解铝产量缩减12%、氧化铝产量缩减24%,占全年比重分别为4%和8%。这意味着未来电解铝行业产能利用率将继续回升,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由于生产1 吨电解铝需2 吨氧化铝、0.5 吨预焙阳极。而16年电解铝产量3252万吨,氧化铝产量6068万吨,不足电解铝产量的2倍,而从环保限产影响看,氧化铝缩减幅度同样是电解铝的2倍。这意味着当前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的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氧化铝供给相对不足的情况延续。

3.6 火电:短期影响仍较有限

火电供需状况基本保持均衡,火电发电量的增长近三年幅度不大。火电行业产能自08年以来稳步提升,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火电发电设备容量由08年的6亿千瓦左右增加至16年的约10.5亿千瓦。在产能利用率上,16年火电行业产能利用位于低点,火电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约为15年的95%。在新增产能上,16年有较明显下滑,火电发电新增设备容量只有15年的75.6%左右。在此轮大气污染督查中,火电虽然不在错峰限产之列,但对火电行业污染也实行了排污许可证的控制制度。4.从复苏到滞胀,盈利改善受阻4.1 供给收缩推升短期价格

在需求整体稳定、供给大幅收缩的情形下,价格将明显上涨。比如,去年三季度,钢铁、煤炭等行业因大幅去产能而价格大幅上涨;今年2季度末,清理地条钢、煤炭限制进口引发的供给收缩则令煤、钢价格再次上涨。而3季度以来,环保限产政策持续推进,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供给收缩预期升温,令工业品价格再度走强,8月制造业PMI购进价格指数更是创年内新高至65.3%。

4.2 从复苏到滞胀,盈利改善受阻 然而,17年环保限产与16年钢铁、煤炭去产能有着很大不同。16年强制清理产能,在收缩供给、改善供需关系的同时,也引发价格上涨,而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大幅回升,在需求端地产基建刺激、生产端产量并未受约束的背景下,又导致企业生产扩张,形成“产能去化、产量回升”的景象。而工业品量价齐升则令16年下半年、17年上半年工业企业盈利持续改善。

但17年环保限产不仅继续约束产能,还直接约束产量——不承担民生任务的水泥企业错峰生产,钢铁企业限产50%,电解铝企业限产30%,排放VOCs的化工类企业原则上停产。而钢铁、水泥、有色、化工均是代表性工业行业,这些行业大幅限产,意味着代表性工业品产量、工业增加值增速将明显承压。即工业品将由“量价齐升”转为“量缩价涨”。从宏观角度看,16年工业产品的“量价齐升”对应的是经济复苏,而如果未来工业品步入“量缩价涨”阶段,对应的经济环境是滞胀,亦即经济没有增长,但是价格显著提升。而在滞胀阶段,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同时贷款利率趋于上升,上游和银行等行业明显受益,但由于需求回落,中下游行业难以转嫁成本,将显著受损,因而整体看企业盈利难以继续扩张。

第二篇: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查看报告详细内容。

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RF)将机器人分成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

机器人产业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各国都在推进机器人发展,2012年,全世界总共售出159000个机器人,几乎与2011年的最高纪录165000所差无几。机器人销量略微下降主要源于电子制造与金属和机械行业的收缩。然而,汽车工业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却增长了6%,化学、橡胶和塑料行业以及食品工业定单量都有所上升。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全球机器人销量年平均增长率为9%。2012年,大约70%的工业机器人主要被销往五个国家:日本、中国、美国、韩国和德国。与国外相比,我国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建立了9个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和7个科研基地。产业化基地的建设给产业化带来了希望,为发展我国机器人产业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已经能够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平面关节型装配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弧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搬运码垛机器人等一系列产品,不少品种已经实现了小批量生产。目前,汽车行业是机器人订单最大的行业,食品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经成熟,电子行业则是工业机器人应用较快的行业。

我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研发与日本、美国等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在服务机器人研究和产品研发方面已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目前,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浙江、沈阳、哈尔滨、广州、江苏、西安等地。

机器人产业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2012年,我国出台《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攻克一批智能化高端装备,发展和培育一批高技术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核心企业;同时,将重点培育发展服务机器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公共安全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平台和模块化核心部件等四大任务。在政策的扶持下,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及产业链等,接着分析了国际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环境及发展状况。然后详细分析了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的发展。随后,报告对中国机器人产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应用领域分析、技术分析、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趋势。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第三篇: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摘要】:文中介绍了新能源,通过对新能源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提出了新能源行业整体策略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发展,现状,趋势

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等。中国风电资源主要是在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区,煤电资源主要在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和甘肃西北等地。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川渝云贵以及两湖两广地区。但是电力消费的中心却是在沿海地区,所以说我国能源的产生地区和电力消费中心是不匹配的,这对电网搭设和能源的利用都具有一定的考验。

一、中国经济整体概况

1.中国经济现状

目前世界经济危机并没有改变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趋势。中国未来经济依然表现为高储蓄、高投资、高资本与高速度,如表1所示。对于中国经济的分析,主要从出口、房地产、内需三个部分剖析,这三个部分被称为中国的三驾马车,同时日益和国外接轨是中国经济的主流趋势。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平滑增长的过程,它和消费能力、需求能力紧密相关。产业弥补式的增长特性使得在对待一个产业时需要有收放自如的控制力,不能过分的打压。但是中国经济增长轨迹的变化将被缓慢启动,调整的模式具有明显的需求先导型、产业内部深化等特点。此外,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较长时期的“次高速经济增长时期”,人们原来所想象的各种增长模式大转变并非想象得那么迅猛。

2.重点关注的新兴战略产业领域

1)新能源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和新能源汽车等。此外,核电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和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也颇受关注。

2)新材料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

3)信息通信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传感网、物联网,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软件和信息服务,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和成套工艺等专项。

4)生命科学领域:关注的对象包括转基因育种、干细胞研究,生物医药、生物育种,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新、重大传染病防治。

二、新能源分类与特征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新能源定义为: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具体来说,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所以概括的说新能源的两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新技术和可再生。

世界新能源的分类可以分为三类:传统生物质能,大中型水电和新可再生能源。其中新可再生能源具体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据ICTresearch研究分析表明,未来的新能源有:波能、可燃冰、煤层气、微生物、第四代核能源等能源。

三、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国际能源署(IEA)对2000年~2030年国际电力的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将最快。IEA的研究认为,在未来30年内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比其他任何燃料的发电都要增长得快,年增长速度近6%,在2000~2030年间其总发电量将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将提供世界总电力的4.4%。ICTresearch认为,IEA的研究过于保守,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至少应占世界总电力的10%以上,要翻10~15倍。

1.中国新能源市场特征

中国风电资源主要是在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区,煤电资源主要在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和甘肃西北等地。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川渝云贵以及两湖两广地区。但是电力消费的中心却是在沿海地区,所以说我国能源的产生地区和电力消费中心是不匹配的,这对电网搭设和能源的利用都具有一定的考验。

2.中国新能源市场现状

1)光伏:市场短期的阴霾不掩长期灿烂,光伏辅料的国产化机会备受关注。光伏行业正在经历因产能扩张增速远大于需求增速而导致的供给过剩,全产业链面临价格下跌、利润水平下降的压力。ICTresearch认为短期内,从组件、电池片、硅片到多晶硅均面临利润被压缩的压力;但长期看终端价格的下降有利于更早实现光伏平价上网,ICTresearch维持行业长期高景气的判断。

2)风电:行业整合加剧,行业龙头优势将愈加凸显,关注风机材料国产化的蓝海市场。短期供给过剩导致的全行业价格下行压力仍将持续。政策面对于风电制造业门槛的抬高和行业规范化治理的重视,将有利于风电行业走出无序竞争,提升行业集中度,未来行业将呈现强者恒强态势。

3)核电:安全风险巨大,等待政策明朗。由于日本核电事故造成的深远影响,各国相继出台政策计划逐步退役核电站;国内政策并未改变目前的核电建设规划,但建设进度可能放缓,未来审批标准将愈见严格。

4)新型电池: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量产启动可期,关注电池材料商的业绩释放。政策方面目前以示范运营先行,ICTresearch认为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已经为新能源汽车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充电/换电模式并行,为新能源汽车运营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施。

四、细分产品详细分析

1.世界光伏市场发展历程

在能源紧缺、节能减排的格局下,太阳能的安全、无污染和资源无限等优良属性注定了太阳能必将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光伏行业在政策扶持、成本下降、能源优势三大因素的引导下将长期高速发展。如图1所示。

2.中国与世界光伏市场规模现状

如图

2、图3所示,中国2015年光伏装机量要达到10GW,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对日本地震十分重视,重新检讨了能源结构,把新能源(PV)看做了重点。除了ICTresearch传统意义上要求光伏组件价格下降以便在有限的财政补贴内最大限度的推动光伏发展外,另外一个因素是电网建设。这主要是要解决长距离输送的问题,就是电网的建设(电网的覆盖范围要包含新疆、内蒙等)和输电成本的下降(主要包含超高压输电和直流输电等技术的突破)。随着今后国家输电网络的完善,给西北地区大规模光伏电站建设打下基础。但是,2011年多晶硅、硅片附加值、电池片附加值、组件附加值等各光伏产业链走势低位盘整。

3.光伏市场主要驱动因素及博弈方式

2011年8月1日,发改委网站正式发布非招标光伏项目实施统一上网电价。发改委将根据投资成本变化、技术进步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如图4所示。2011年8月12日,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在京发布《中国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路线图》。《路线图》分析,按照以下假设:2009年光伏上网电价为1.5元/kWh,以后每年下降8%;火电上网电价以后每年上涨6%。则到2014年,中国工商业用电价格首先超过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率先实现“平价上网”。

4.光伏市场的细分产品现状

光伏逆变器是光伏系统核心功率调节组件,占整个并网光伏系统成本的10%~15%,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目前全球逆变器市场主要被SMA所控制,市场份额高达40%以上;KACO,FRONIUS,SIEMENS等第二梯队厂商占据了全球约30%的份额。目前,国内光伏逆变器生产企业处在成长阶段,发展潜力很大,但行业集中度高,进入难度大。

5.风电市场现状及分析

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在经历了从2006至2009年连续4年翻倍成长后,2010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1892万kW,再创历史新高,如图7所示。中国风能市场在未来几年行业增速将会下降,出现风机产能过剩严重的局面,风电采购电价补贴也将取消。ICTresearch预计从2012年开始,中国风电建设速度进入稳定增长期。

6.新型电池市场的细分产品现状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开展两年多以来,示范推广已初具规模。截至目前,25个试点城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超过1万辆,其中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超过1千辆,建成充/换电站近100座,充电桩4500多个,示范运行总里程超过33000万公里。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任务艰巨,还有较大的挑战,需要加强协作,共同推进。

2011年,国内锂离子电池的累计产量达到约22亿只,同比增长22%;镍氢、镍镉等碱性二次电池的累计产量为约5.8亿只,同比增长20%,铅酸蓄电池累计产量为12000万千伏安时,同比增长9%。从单月的情况来看,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速从高位逐步回落;镍氢、镍镉等碱性二次电池月产量增速触底反弹。铅酸电池的月产增速呈下降态势。

动力电池市场的放量仍需等待。对于市场最为关注的动力电池市场,ICTresearch认为前景不容质疑,但其放量启动的时点应该2013年左右。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正处在基础设施的完善、相关标准的确定和商业模式的确定等阶段,相关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和定位的过程还都没结束。因此其真正启动拐点的到来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空间同样广阔的储能市场,ICTresearch认为其发展时点应该在动力电池大规模应用之后,目前受制于高成本而难给行业带来实质影响。

五、行业整体策略建议

在面对这样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新能源的产品厂商较多,种类较多,技术发展也比较快,所以竞争会比较激烈。因此,如何把握客户的需求,如何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金融压力,怎样去寻求更好的合作伙伴,怎样保持成本领先,技术领先,并具有环保优势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深思熟虑的方面,解决这些问题,才能领跑新能源这个行业。

参考文献

[1]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马重芳,大众用电,2007.[2]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报告.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悠悠期刊 :http:///

淘宝店铺:http://fabiaolunwen.taobao.com

第四篇:我国中药产业发展机遇及未来趋势分析

我国中药产业发展机遇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药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其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多年来,中药都以其产量多、分布广、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占据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半壁江山,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对中药产业的重视程度不足,中药产业的技术标准体系也不健全,导致中药产业发展缓慢。

近年来,我国的中药产业渐渐迎来了希望的曙光。2006年,国家出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我国要在中药产业中重点开展理论创新和研究;2007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如今,新医改政策出台将使我国中药的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

一、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机遇

1、新医改为中药产业带来的机遇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资料显示,新医改中明确指出,3年内,我国将投入8500亿元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五项医改重点工作,这些都表明了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老百姓切身利益问题的决心,也反映出深化医改对当前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性。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认为,医改不仅体现出国家花大力气进行医疗体制深化改革的决心,也将对行业产生深远意义的影响,未来几年,我国的医药市场将继续扩容、国家基本药物将会作为制度推行、中医药事业扶持力度将继续加大、而创新将继续成为行业发展的主题。

2、国家政策倾斜为中药产业带来的机遇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国务院最近发布的各项中药产业支持政策都提出了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并扶持有条件的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将中医药推向世界。它不但表明政府将逐步增加对中医药产业的投入,扶植中药产业的建设,还从根本上保护中药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整个中药产业水平的提升。

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推进,国家相继出台的这些政策对中药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也将对所有中药生产企业带来利好影响。受这些政策的影响,我国主要的中药生产企业将迎来一个快速的发展期,而有望进入基本药物目录里的中药企业也会从中受益,从而促使整个中药生产企业业绩的提升。

3、基本药物出台为中药产业带来的机遇

一拖再拖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最终定于六月底正式出台,基本药物目录里面有一半品种是中成药和中医药,而进入基本药物目录里面的药品将来全部要在基层机构配备使用,大医院也要作为首选,基本药物目录里面的药品会得到广泛使用,而且在医保报销比例上明显高于其他的药品,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将来新医改里面中医、中药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基本药物目录一旦发布,会使我国医药产业的整体格局有所变化,而对于一些小的中药二线企业则有可能难逃消亡的厄运,对于我国传统中药老字号企业来说,其影响最多仅仅只是体现在价格会相应的降低,而并不会影响这些传统老字号企业的生存及发展。

4、甲型H1N1流感为中药产业带来的机遇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甲型H1N1流感疫情主要会为预防疫苗企业带来巨大的机会,而国内涉及预防型疫苗的生产企业大多数都是以传统中医药为主的制造企业。比如以治疗流感和预防病毒感染为主的三九医药、以生产保健药为主的同仁堂集团以及生产板蓝根和抗生素为主的传统中药为主的白云山等等。

如果疫情继续加大或者蔓延全球之势愈演愈烈,市场上预防型的疫苗企业需求将不断扩大,从而给中药疫苗产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比如2008年我国最大的流感疫苗生产企业华兰生物和专业生产疫苗及血液制剂的天坛生物等。此外,一些中药饮片企业也会在这一轮流感疫情中有所发展,比如以生产保健类中药饮片为主的康美药业、以生产提高人体免疫力为主的东阿阿胶及上海莱士等等企业会在近期有所斩获。

二、我国中药产业存在的四大问题

1、中药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差

我国虽然是中药传统国家,但是在中药科技上还是一个弱国。我国每年人均用药仅为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而且我国医药工业生产的医药品种约95%是仿制国外品种,中药出口额也不足国际中草药市场的十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很难承受国外“洋中药”的冲击。这对我国中药产业是个致命的打击。

2、新药研发与国际规则差距大

我国的中药产品常常遇到国外市场的限制,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的药品规范与准则与国外的规则有一定差距,我国中药企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企业规模小,没有一些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中药企业对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和科技能力落后,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3、中药企业规模小、人才缺乏

我国中药行业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存在一些例如中药产品重复,疗效相差不大、国际竞争力差等严重问题。我国中药企业绝大多数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重复性的仿制产品很多,另外,我国中药产业方面的人才缺乏,对整个中药产业来说影响非常大。

4、缺少科学有效的监督综合体系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认为,我国对中药基础研究非常薄弱,而且直到现在我国还未能建立起一个适合中药发展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现在有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仍未清楚,对中药质量的监督缺乏一个系统的综合评价,设计标准时对技术壁垒考虑少,监督不够透明有效。

三、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对策

1、加大对中药研发的投入力度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首先,我国要加大对中药研发的投入力度,对中药产业实施重点保护,在政策上要对中药产业有所倾斜,不断加强对传统中医理论的挖掘和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理论体系,另外,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中药的自主知识产权也很重要。

2、尽快完善中药产业标准化进程

其次,中药要尽快完善其标准化进程,只有把中药品种标准化才能够确保中药的安全性和可监督性,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研制生产具有剂量小、毒副作用小、储存方便的现代中药,从而达到国际主流市场的标准要求。

3、推动全球范围中药产业交流学习

第三,建立全球性的中药文化,大力推动中药行业形象建设,鼓励中药企业同国外加强交流,支持出版和向全球推行各种中药方面的书籍、期刊以及论文等,鼓励和倡导东西医学的交流与学习,推动全球范围中医医疗服务和网络建设等。

四、我国中药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1、企业将向兼并重组方向发展

近年来,医药领域的兼并重组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主题。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我国的中药企业也迎来了新一轮整合期,通过兼并重组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效益,这些措施都提高和改善了中药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了医改和中药产业的双赢。

2、各方资金加快向中药行业倾斜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认为,中药作为我国医药行业“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新医改和国家刚发布的《意见》都表明了我国对中药行业的发展导向和相应的扶持政策,未来各方资金都将会加快向中药行业倾斜,以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

3、企业更注重品牌的发展

郭凡礼同时指出,国家发布《意见》提出要加大对中药行业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扶持中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如今,我国已经有一批中药企业被誉为“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未来更多的中药企业将更加注重自身品牌的发展。

4、产业发展将愈加规范化

另一方面,随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中药产业的规范化程度也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中药行业内多、小、散、乱的局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可以预见今后中药产业的发展将愈加规范化,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炮制以及中药商业等各个环节。人大经济论坛

2009年6月

第五篇:休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定稿)

休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姓名:王建学号:B1204031

5【内容提要】:休闲产业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于欧美十九世纪中叶初露端倪。它是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适时而生的。尽管它还是一个年轻的产业,但已经显示出强有力的生命力和极大的发展空间。休闲产业不但可有效的带动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有助于解决区域收入差异化问题,有利于缓解资源约束问题。我国休闲产业的起步比较晚、比较落后,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是,中国休闲产业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本文针对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自己在休闲产业发展趋势方面的看法。

【关键词】:休闲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涌现出一些新兴产业,其中休闲产业更是方兴未艾。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休闲已经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

休闲产业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的契机,而且形成了一种能优化和美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既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又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此相应的是,日渐富裕的人们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来面对消费层次的提升。因此,休闲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正逢其时,利国利民。

一、休闲产业的概念、类型、特点以及作用

休闲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物质的与精神的)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特别是以旅游业、体育业和文化产业为主业而构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它是一种产业群或产业链,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休闲产业不仅包括物质产品的生产,而且也为人的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提供保障。

休闲产业一般涉及到国家公园、博物馆、体育(运动项目、设施、设备、维修等)、影视、交通、旅行社、导游、纪念品、餐饮业、社区服务以及由此连带的产业群。

休闲产业有着极其鲜明的特征。具体如下:

 旅游业占休闲业的主导地位 ;

我国旅游业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2006年国内旅游总收入6230亿元,增长17.9%,收入占第三产业收入的7.5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39.5亿美元,增长15.9%。旅游创汇创收成效显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目前呈现出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全面发展的势头。

 休闲产业的主体是第三产业,已扩大到第二三产业;

休闲产业的四大支柱产业是旅游业、文化传媒业、体育休闲以及会展业等,由于休闲产业所涉及的产品提供绝大多数都是由第三产业所提供的,所以休闲产业的主体是第三产业,2006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9.5%。随着休闲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休闲产业所涉及的领域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服务业或第三产业,目前正在逐步向、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延伸。

 公共休闲产品的开发与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谐社会及和谐社区的建设,政府更加重视城市绿地、广场、公共体育设施等的建设。

 休闲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我国休闲产业逐渐形成了以休闲旅游及会展旅游、休闲餐饮、休闲娱乐、休闲购物为主体的休闲产业群。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物质层面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开始更多地关注文化、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休闲产业的增长速度和占GDP比重将越来越高。休闲产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将是巨大的、长期的和可持续的,并且会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引擎。

休闲产业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达到较高阶段时,休闲消费将成为推动社会消费力增长的主要因素,城市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越来越依赖于各种休闲要求的实现。如休闲产业可增加就业,休闲产业能够缓解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扩大内需等等。

休闲产业有利于实现我国现提出的人口和谐社会的目标。休闲能够产生巨大的休息功能和良好的社交功能。休闲可完善人的本能,很多伟大发明和创造都是在休闲中产生的。

休闲产业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特殊意义。它能帮公众提高休闲质量,广泛促进和谐。休闲产业能从微观层面促进和谐:增加个人幸福感;有助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从宏观层面可以促进和谐,协调社会不同侧面(城乡、地区、国内外、休闲与就业、与工作等等),支持政治、经济制度。

二、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势头迅猛;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旅游第一大国。中国人通过消费享受休闲的时代正在到来,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尽管中国目前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尚未进入真正的“休闲时代”,但休闲经济已具备了相当规模,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尤其是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背景下,休闲度假旅游发展会呈现更快的趋势。

(二)发展面临瓶颈制约;

不可否认,我国现在发展休闲旅游还存在着很多制约。集中性的节假日制度,对旅游能级的提高起到严重阻碍作用。由于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及由此派生的旅游产品的不可储存性,决定了缓解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时间矛盾冲突的弹性非常有限。因此,目前的休假制度只适应浅层次的观光旅游,却制约和阻碍了高层次休闲度假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文化认同也是我国休闲旅游发展的另一制约因素。

(三)市场尚需培育;

休闲度假市场还需要多方共同培育。从政府宏观管理角度而言,要促进休闲产业的发展,就要在全社会倡导选择健康、积极的休闲消费和生活方式,制订适合休闲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制度法规。从游客受教育程度讲,休闲方式的选择与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来倡导健康的休闲文化和休闲消费,同样是促进发展休闲产业的重要途径。当然企业的积极参与更是休闲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

当然,休闲产业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急需解决。

1、休闲产业发展很不平衡;

我国GDP总量虽居世界前列,但是人均GDP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5,世界排名在100位以后,并且目前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行业差别仍然很大。因为国民收入人均水平偏低且不平衡,特别是城乡差别较大,致使我国各地区及城乡之间休闲产业发展很不平衡。

2、休闲观念还较落后 ;

我国传统消费观往往崇尚节俭,重生产轻消费,这种传统思想观念成为制约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强调集体利益,忽视个体利益,重劳作轻休闲,休闲消费动力缺失。

3、近距离休闲,低水平消费;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再加之受个人消费偏好和恩格尔系数偏高(2006年城乡恩格尔系数为35.8%和43%)的制约,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休闲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出短期性、近距离。在消费水平上,大多还无法追求高水平的休闲消费,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休闲。

4、认识肤浅,传统休闲;

由于缺乏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们对于休闲的理解十分肤浅,很难将休闲同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方式联系起来。目前休闲消费仍以传统的休闲旅游为主导项目,休闲消费“破窗效应”屡有发生,部分消费者的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现代消费意识水准尚待提升,这与国民综合素质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5、品种单一,供给不足;

目前休闲产品主要集中在吃、住、游、玩四个方面,文化艺术休闲、健康疗养休闲、教育学习休闲等产品还处于原生状态或睡眠状态。目前的休闲项目无特色、无品位、缺乏文化内涵,根本满足不了消费者获得愉悦、放松身心的要求。同时,由于我国休闲产业起步晚、还存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致使我国的休闲产业供给种类、供给数量和供给水平偏低,又由于休闲产业是典型的消费----生产型产业,主要依靠消费的驱动得以发展,进而制约了休闲产业的发展。

6、与相关产业整合度不高;

休闲产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相关产业的支持,只有形成良好的整合关系及形成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相关产业链,才能在相互的供给与需求的博弈中共同发展。从目前我国的假日经济看,交通、餐饮方面存在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明显制约休闲产业发展的突出障碍。

7、政府支持力度不强;

国外人们对休闲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如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户外娱乐资源审查委员会,60年代成立了国际休闲研究中心,70年代制定了《休闲宪章》。目前我国政府对休闲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系统还没有很好形成,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对休闲经济的需求日渐攀升,更加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全社会的关心。

三、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趋势

人们在寻求休闲的同时也在追求利益,因此休闲业市场必须去发现。休闲活动中有许多利益(见表1),休闲业的需求多种多样,有巨大的发展机遇。可支配性收入的增加、工作时间的减少、与日俱增的寻求业余成就的愿望为休闲业的市场推广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休闲为人们实现参与有意义且相关的生活体验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参与休闲活动是作为一种提高、扩展、维系生活质量的方式,是作为一种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和改善彼此关系的方式。休闲活动是造就自我价值的强大力量、是辅助价值观和社会规范形成与交流的强大力量、是帮助我们提高个人及社会生活条件的强大力量。

1、休闲活动的利益

础条件较差。这就决定了中国休闲产业的发展不可能有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所以,在未来,为了更好地发展休闲业,会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规划,优先发展;

鉴于休闲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以及我国各地区休闲产业发展不平衡的事实,今后会把休闲经济发展放在优先产业的规划中,按照大休闲、大产业、大市场的理念,分析研究不同地区休闲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市场前景,进而确定休闲产业发展战略,从休闲产业的内涵方面开发休闲资源、设计休闲产品,形成各具特色的休闲产品。同时,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时,应合理布置各种休闲没施,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休闲设施建设与经营。

2、加强理论研究,增强休闲观念;

借鉴国际研究成果,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休闲观念,促进休闲企业发展,掌握休闲的规律性,用以指导工作实践,为从事休闲活动的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使国民在休闲观念上达成共识,从而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培养公众良好的休闲心态和休闲心理,让休闲深入人心,使人真正实现“闲”。

3、形成合理产品结构,正确引导消费行为;

针对我国休闲消费水平低、人们认识不到位及休闲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休闲产业的发展要面向大众。正确引导人们对休闲产品的消费行为。根据我国的国情,休闲产品在结构上应采取“中低档为主,兼顾高档”的设计模式,广泛开展具有民俗民风、健康文明的民间休闲活动以满足大众的需求。同时,在产品开发上要实施多元化战略,以满足不同层次休闲者的个性化需求。

4、建设休闲产业支持系统,形成强大产业联动效应;

由于休闲产业的关联性较强,所以休闲产业的发展能够推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但相关产业对休闲产业既有支持作用,又有制约作用。故不仅要着力加强休闲特色产品的开发,还要着力加强交通运输、餐饮住宿、休闲产业服务质量等休闲产业支持系统的软硬件建设和管理,以缓解休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进而促进休闲产业的发展及关联带动作用。

5、调整相关经济政策,构筑公共支持系统;

休闲产业的发展与国民收入呈正相关,但在我国属于弱势产业。只有不断调整并实施积极稳健的经济政策,建立公共政策支持系统,实施公共政策支持、加大政府投入,才能推进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

6、政府采取有效手段,促进休闲产业发展;

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仅仅靠市场机制是难以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的,这就需要政府从宏观上采取一定措施,促进休闲产业的发展。在政策法规方面,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来鼓励休闲产业的创办;制定法律规章来规范休闲产业的运作等。在经济方面,通过降低利率引导居民消费,或通过加大休闲基础设施建设来扩大内需。在舆论方面,通过舆论来宣传休闲产业、推介品牌企业和产品,普及健康、文明、科学的休闲观念等。

(七)培育国际市场,拓展国内市场

在激烈的国际旅游竞争中,为了加速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就要充分发挥我国在历史、文化、特种旅游、部分环境和度假地等方面的优势,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来发展休闲产业,大力拓展入境旅游市场,引导和扩大海外休闲消费。建设“休闲城市”、开发休闲市场和抓好寒暑假市场等。

小结:

本文分析了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现状特征、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虽然休闲产业是朝阳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目前我国的休闲观念和休闲生活还

处于初始阶段,休闲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与此相关的机构、设施、休闲产品等也有待于开发,因此,我国休闲产业发展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苟自钧:发展休闲经济与解决当前经济难题的契合关系.经济经纬,2002(3);

[2]曹琛:中外休闲体育产业比较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3);

[3]张利 丁亚兰: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休闲体育产业.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

[4]北京体育休闲产业协会筹备工作报告,2003.5 ;

[5]刘海鸿:我国休闲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6);

[6]卢 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0);

下载2017年环保产业发展政策及趋势分析(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年环保产业发展政策及趋势分析(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视、广播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电视、广播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查看报告详细内容。广播电视属于信息......

    民营医疗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民营医疗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民营医疗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民营医疗机构是我国医疗机......

    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铜仁地区的新型材料前沿发展方向及产业化 摘要: “十五”期间,在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十五”期间发布的《国......

    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发表日期: 2011-02-11 来源: “十五”期间,在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十五”期间发......

    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院 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发展速度正在从高速转入中高速,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和发......

    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

    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 在高温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促动下,我国耐火材料工业迅速发展,技术进步成效显著,产品品种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耐火材料消耗逐年下降。当前我国耐火材料产......

    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

    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 2006年5月23日 在高温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促动下,我国耐火材料工业迅速发展,技术进步成效显著,产品品种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耐火材料单位消耗逐年下降。......

    武汉环保产业发展情况

    武汉环保产业发展情况 一、基本概况 武汉环保产业门类齐全、形成了规模。重点领域有4个:水污染治理领域,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固体废物综合循环利用,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制造。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