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18:24: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关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统计数据能否取信于社会、能否得到社会的承认,关键取决于数据质量。从总体上看,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主要宏观统计数据能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但是,在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统计数据不实的现象也确实存在,有的甚至与实际情况还相差很远,导致社会各界包括国际上对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看法比较多。在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统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数据不准作为统计部门来说责无旁贷,但究其根本原因并不仅仅是统计方法制度技术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要彻底根治,必须从制度着手,从源头抓起。如何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确保统计数据准确、真实、可靠,是摆在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者面前的突出问题,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一、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

近年来,统计工作越来越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统计地位不断提高,统计方法技术日趋先进,统计工作条件不 断改善,各级统计机构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总体上来看,现有的统计数据,基本上能够客观地反映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再加上体制转化过程中经济秩序混乱,人为干扰增多,统计调查对象的法制观念淡泊,统计执法不严、部分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较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搞准统计数据的难度也就日益增大,统计数据失真的潜在危险性已逐渐暴露,并日渐严重。现行的统计制度、传统的统计方式与日益增长的统计信息需求已经成为统计工作的主要矛盾。在一些企业、部门、基层单位还存在虚报、瞒报,甚至伪造、篡改统计数据的违法行为,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处理,尽量减少和避免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净化统计环境,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信。

二、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其因素有:

1、统计法制意识淡薄。在一些地方,从主管部门到基层单位,从领导到群众,很大一部分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与其他触犯刑律的行为一样,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在当前这种统计法制意识淡薄的社会环境中,对不据实填报统计数据者不仅法律 的约束力太小,而且行政监管、纪律处分、社会舆论的压力都几乎没有。在统计执法缺乏应有的打击力度的情况下,《统计法》似乎是一部与其他法律不同的“虚法”,失去了其应有的震慑作用,由此导致社会对统计数据不实的容忍,使本已非常淡薄的统计法制意识更加淡薄,进一步助长了统计数据造假的不正之风。

2、政治经济利益驱动。一是有的地方、部门、单位领导党性原则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为了突出个人的政绩,直接或间接地干预统计数据,所谓“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不正之风也应运而生。有的为了获得上级更多的经济补助,虚报、瞒报统计数据,基层统计员尤其是乡镇街道统计员往往不是考虑怎样把统计数据搞准,而是首先考虑上报多少统计数据才能完成当地政府目标任务,让领导满意,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统计制度不能得到有效实施。这些已成了干部队伍中一种特殊的腐败现象,而且导致和助长了统计数字造假的不良风气,从而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影响了在此基础上所制定的一系列重要政策、决策的科学性。二是统计调查对象不愿提供真实的统计数据,其主要原因是调查对象有“怕缴税”、“怕露富”的思想,能瞒则瞒,所报送的涉及与自身利益有关的统计数据远低于实际情况。

3、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主要体现在:一是一些基层单位对统计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统计岗位形同虚设,统计人员专职的少、兼职的多。统计工作经费难以保证,办公条件差,统计手段落后,没有配备电脑等相应设备,甚至有的连资料柜都没有;二是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稳定性差。一些单位不仅安排未取得统计上岗证书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而且频繁更换,刚换上来的又没有参加过任何统计业务培训,工作没有交接好就匆忙上阵,做起统计工作来,不知从何着手。有的统计人员身兼多项工作,统计只能算是附带性的工作,使统计人员不能专心搞统计,造成部分统计人员虽然在统计岗位上工作多年,但仍是对统计业务一知半解,难于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三是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低,分析评估能力弱。目前基层统计人员,尤其是中小企业、乡镇村统计人员的文化水平偏低,对统计指标的理解出现偏差,业务处理能力低,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更谈不上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和评估了;四是统计台帐不健全。在日常的统计业务工作检查和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很多基层单位统计原始记录不全、没有健全的专业统计台帐。

4、社会道德诚信失衡。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和深刻变革,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无庸讳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社会的道德诚信水平出现了明显的滑波,不轻信别人,不对别人说实话已成为普遍现象。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被调查对象不如实提供资料,这种社会道德失衡、诚信失范的不 正常现象影响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5、统计工作本身因素。一是统计方法制度不适应客观形势变化,现行的统计报表表种太多、指标繁杂,有的指标设置不科学、不合理,有的专业报表时间太紧,没有与基层单位的财务核算时间衔接。二是统计技术性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由于统计指标、统计分组、调查方法、汇总方法设计不当等形成的设计误差;由于计量单位误差、计量方法误差、提问不当误差、申报误差、不回答误差、调查覆盖面误差、记录误差、抽样误差、代表性误差等形成的调查误差;由于手工汇总时记录、抄写、计算产生的误差和数据处理时编码、录入产生的误差等形成的汇总误差。三是统计质量意识不强。有的统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包括统计部门的一些领导,没有形成统计数据是产品的观念,对统计数据质量事后把关的多,建立事前预防、控制制度的少,一些统计数据存在质量问题。

三、建立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长效机制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要做到统计工作所提供的产品——统计数据能够准确、及时、全面、客观、适用,得到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者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1、树立新的统计质量理念。高质量的统计信息必须符合“快、精、准”的要求。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质量的观 念,由使用性能向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以及为取得统计数据所需的成本转变。作为生产统计数据的统计部门,准确性已不是惟一的标准。要转变质量观念,要从取得数据的成本、数据的及时性和数据提供者的条件、能力和使用者的需要等多种角度来衡量数据的质量,做到准确、及时、低成本、高效益。

2、改革干部考核制度,完善干部管理体制。干部考核制度和干部管理体制不完善,是导致和助长统计数字造假的一个重要原因。“数字出官,官出数字”这是一种具有重大危害的政治腐败,其影响范围之广,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风气损害之大,不逊于贪污行贿。因此,必须进一步改革干部考核制度,完善干部管理体制。对各级干部的考核、评价以及相应的升迁、任免要建立严格、科学、规范的业绩评估制度,不能仅从“数字”上看政绩,要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并赋予群众监督那些用于考核干部政绩的统计指标的权力。对该地区、部门、单位的各种考核评价指标的完成情况,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估。

3、强化统计法制建设,加强全民统计意识教育。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统计法》是统计工作者捍卫统计数据质量最强大、最有力的武器。要充分发挥统计法律、法规的作用,增强《统计法》的刚性与可操作性,维护《统计法》的严肃性。一是要严格执法。强有力的法律实施机制,使违法 成本极高,从而真正杜绝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等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在各级统计机关建立一支稳定的统计执法队伍,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把常年性检查与执法大检查结合起来,提高统计服务水平的同时,加强统计监督职能,树立统计部门的权威。要严厉打击、处理一批严重的统计违法案件,不开后门,不留情面。加大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对比较典型的统计违法案件进行曝光。二是要在全社会大张旗鼓地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开展统计意识教育,提高全社会对统计的认同意识,特别是提高政府、企业领导干部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全社会树立诚信统计理念,使得社会公众充分认识到统计数据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各级政府宏观决策的依据,作为被调查对象有义务向统计调查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统计数据,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调查对象自觉遵守统计法、自觉履行统计义务的良好氛围。

4、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各级政府和统计机构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落到实处,规范基层统计基础工作,扎实做好统计源头基础工作。加强统计队伍建设,业务培训和指导常抓不懈,不断提高基层统计干部队伍素质,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大力弘扬务实求真、忠于职守的统计精神。改善基层统计工作条件,提高基层统计人员待遇。

5、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统计调查方法制度。科学可行的统计调查方法制度是保证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统计指标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直接关系到能否获得高质量的原始数据。首先,要对现行各种统计报表和指标,按照调查目的、对象、范围、频率等方面进行全面清理,精简和整合现行各专业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适当增加反映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节能降耗、文化产业、新兴产业等相关的统计指标。其次,进一步完善统计方法制度。能利用现有资料进行科学推算的数据不再增加新的调查项目;能通过抽样调查或其他非全面调查方法搜集到的统计数据不进行全面调查;通过一次性调查取得的统计数据能基本满足需要的不进行周期性调查;能通过部门统计或行政记录搜集到资料的就不增加新的调查项目。第三,调查统计报表设计时必须同时兼顾被调查者自身管理的需要。第四,弱化敏感性问题,以达到降低其敏感度、争取被调查者合作的目的。

6、建立完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制度。统计数据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开展主要数据评估,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透明度,确保统计数据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统计人员特别是县级统计机关的统计人员要消除汇总出了报表就万事大吉的思想,一定要对重要的统计指标进行定期的评估论证。一般来说,各项普查和一些抽样调查对主要指标进行评估已形成了制度,而全面报表的主要指标评估较少。因此,要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全面报表主要指标评估论证制度,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作者:统计局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15更新时间:2011-5-30

浅谈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的生命线,搞准统计数据,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一直统计部门工作的重点和孜孜追求的目标。为此各级统计部门千方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力度,广大统计工作者也为此付出了辛勤劳动和汗水。尽管如此,统计数据质量仍不尽如人意。面对社会公众的压力,面对变化的统计对象和统计方法制度,每个统计工作者都深感一种莫大的责任和压力。

一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

1、部分企业法制意识淡薄。有些企业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统计法律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重会计轻统计,一方面企业统计人员基本上是由会议人员兼职,末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只知道《统计法》的存在,具体内容并不了解;另一方面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统计人员依法统计意识淡薄,不认真执行统计制度,填报的报表随意性大,不规范,有时有迟报和瞒报统计报表的现象。

2、不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现行的考核评价体系很大程度是以统计数据为主要考核依据。考核是对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也是领导政绩的体现。考核作为指挥棒,具有很强的引导性。近年来,各级各类的工作考核,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互相攀比,二是数据失真,三是围绕考核想尽“办法”拿名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统计数据质量偏差较大。

3、乡镇统计人员任务繁重。乡镇统计人员配置不足,大部分乡镇统计人员只有一人,面对日益繁重的统计业务同时还要兼顾政府的中心工作,每月只用几天的时间来处理报表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时间和精力上对统计人员都是严峻的考验。统计上除了每年正常的统计报表以外,还有大型普查工作。多年来统计工作形式了一个倒金字塔形,这种形式下务必造成统计数据质量的失真

二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建议

1、优化统计环境。是要加大普法力度,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加大执法力度,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我们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统计环境的健康发展。强有力的法律实施机制将使得违法成本极高,从而真正杜绝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阻挠统计执法检查等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统计部门的执法检查结果要起到一定的作用,每年要有一定针对性的统计执法检查,对违法案件进行处罚和曝光,对检查后的数据质量认定要有一个结果,这样才能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统计员的统计法律意识,统计数据质量才能得到较大提高。

2、要改善统计方法 提高统计质量。一方面当前统计制度存在着调查方法单

一、对全面报表的依赖仍然过多、指标体系不尽合理、任务繁重以及完成任务的条件脱节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快统计制度及调查方法的改革。如每年的成本费用调查表。企业现在代帐会议居多,对于会计的指标都没有我们统计上的经济指标设置的详细,资料取得全面较难。另一方面现有统计上报的时间性与企业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出入。企业的具体经济指标还没出来时,统计部门就要上报相关指标,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指标数据质量失真,为此上级统计部门要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统计方法口径。

3、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要逐步淡化考核工作或建立一种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考核体系,以引导各级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使统计数据不受包括政府在内的各方干扰,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要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工作,提高统计人员素质。统计基础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石,要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就必须加强基层统计组织的建设。一是狠抓基层统计机构的设立,统计人员的配备工作;二是加强对基层统计基础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三是抓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针对部分乡镇统计力量薄弱,工作条件差,有些部门统计、行业统计工作削弱、人员精减、统计人员兼数职、统计台帐、原始记录不全的状况,必须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强化统计基础工作(贾汪区统计局朱梅)

第三篇: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统计数据的需求不断增加,统计数据质量却难以提高。如何适应时代发展,不断改进统计工作,提高数据质量,是摆在每一位统计工作者面前的历史性课题。

一、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问题分析

1、管理体制滞后,影响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管理层级过多,行政干扰过大,独立统计的地位难以实现,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腐败现象,对数据的真实性影响较大。

2、统计法制不健全,影响了统计数据的权威性。

现行统计法于1983年颁布,1996年修改,最后一次修改也距今有十来年的历史,在此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统计环境和统计对象都有了较大的改变,统计法在调整新时期的统计关系,规范统计行为等方面有明显滞后之处。一是处罚力度太小。统计法对统计违法行为的最高处罚额只有5万元,对有的单位来说,其违法成本小于守法成本,为逃避有关费用,他们宁愿支付罚款也不愿因守法而承担更多的费用支出。二是对违法主体的责任追究有失公平。统计法对企事业单位的违法主体有处罚权,对行政单位却没有处罚权,致使行政单位的统计违法行为因缺乏有力的惩处措施而无法有效遏制。三是对部分统计管理领域的规范不完善,如统计资料的公布、使用等没有规定相应的违法责任,对网络平台上的统计行为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条文等。这些法制上的不健全,使统计监管乏力,难以树立政府统计的权威。

3、基层基础薄弱,影响了源头数据的可靠性。

一是基层统计工作任务重,条件差,在客观因素上影响了源头数据的可靠性。现在,各项调查和普查接连不断,各专业统计报表也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严,都纷纷向基层加压,加上基层单位的工作条件有限,大部分基层统计人员都是超负荷工作,致使敷衍了事、闭门造车等现象层出不穷。二是基层统计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低,在主体因素上影响了源头数据的可靠性。正是因为基层统计工作的弱势性,很多同志不愿从事该工作,致使统计人员更换频繁,这既影响了基层数据的连贯性又不利于统计队伍业务水平的提高。三是部分基层领导对统计工作认识不足,在领导力量上影响了源头数据的可靠性。他们认为统计工作既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也不会给当地社会的稳定带来隐患,所以无关紧要,随便应付就行。笔者曾对基层基础工作作过调研,有一位乡镇党委书记对此直言不讳,他说,他在乡镇领导岗位上干了多年,也曾在多个地方工作,没有一个地方是把统计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的,都是当作一个“搭头”来对待。事实上,基层领导的作用举足轻重,领导的重视是统计工作开展的动力,否则就会成为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阻力。

4、报表报送渠道不畅,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及时性。

报表报送渠道不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调查对象不配合。当前,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主普遍存在怕露富、怕麻烦、不信任统计部门等思想,对待统计调查的态度十分消极,有的甚至有比较强的抵触情绪,使统计原始资料的取得越来越难。二是基层统计机构不得力。部份基层统计人员工作热情不高,不能及时主动地报送各种报表,往往要反复催收,使收集报表比处理报表更难。据一位从事工业统计的同志反映,迟报工业月报的企业多达80%,有的单位甚至故意推托,直到统计执法人员上门,他们才肯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统计信息的及时披露。

5、统计制度不完善,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首先是部门统计制度不完善,各部门的统计各自为政,指标口径不统一,数据发布秩序混乱,统计成果和资源不能充分共享,“数出多门,数数不同”的现象严重。其次是统计核算制度不完善,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如规模以下工业产值、农村固定资产投资、GDP核算中第三产业增加值等数据的统计没有建立完备的抽样调查制度,原始数据的来源不充分,这些数据大部分由专业人员凭主观推断,其随意性较大,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从思想认识上抓数据质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统计工作而言,只有提高公众对统计的认知度,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领导不重视、调查对象不配合等问题。首先,我们要积极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不断宣传统计工作,报道统计工作中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让人们了解统计,懂得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其次,是要结合工作实际,在开展各项调查和普查的过程中,抓住与群众接触的机会,积极地宣传统计工作,让人们理解统计,支持统计。第三是要创新宣传模式,以举办统计知识竞赛,开展统计服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宣传,让人们深入了解统计,认同统计。

2、改革统计体制,从体制机制上抓数据质量。

既然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已成了制约数据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那么改革统计管理体制就应该提上工作日程,我们应积极探索统计的垂直管理,将省、市、县三级统计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其人、财、物与地方政府脱钩。乡镇统计员实行委派制或聘任制,由县(区)统计局直接管理。只有这样才能避开不正当的行政干扰,实现独立统计,提高数据的真实性。

3、加强队伍建设,从人员力量上抓数据质量。

事在人为,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计队伍整体素质的好坏。我们应当从思想、组织、作风和业务素质等方面全面加强统计队伍建设。首先是要加强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通过政治学习、典型引导等方式,提高统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在统计系统内形成一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第二是要加强统计队伍的组织建设,从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配强领导班子,优化领导结构,提高队伍的整体合力。第三是要加强统计队伍的业务能力建设。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抽调基层骨干到上级统计部门跟班学习等形式,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通过组织统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以及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师资格考试等,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工作实际,促使统计人员岗位成才,在实践中提高其综合素质。

4、建立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从管理上抓数据质量。

在现有体制和条件下,加强监管,建立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是提高数据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对此,一是要从组织上加强监管,各级统计部门要成立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领导小组,做到有领导分管,有专人负责。二是要建立一整套严密的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制度,全程监控,严格把关,首先要把好数据“收集关”,任何指标的统计都要做到有据可查,杜绝“闭门造车”,对已收集的源头数据也要反复审核,全面评估,只有经过评估认证的原始数据才能进一步使用。其次,要把好数据“产出关”,对经过统计加工形成的数据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层层把关,坚持个人审核与组织联合审核相结合,手工审核与微机审核相结合,逻辑审核与对比审核相结合,堵住虚假、瑕疵数据的产生。最后,要把好数据的“公布关”,统一公布途径,并逐步实现政府统计、部门统计以及民间统计的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减少重复统计。三是要切实做好统计巡查工作,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文件精神,组织好对部门和基层的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规范基层基础工作,从源头上抓数据质量。

首先要制定一套规范基层基础工作的标准,为基层基础建设提供行动指南。其次是要在人员力量上为基层基础建设创造条件,可以通过委派制或聘任制对基层统计实行定编、定人的管理,稳定队伍,同时加大培训和指导的力度,全面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第三是要在物质和技术上为基层基础建设提供帮助,通过多方集资,为基层配备电脑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并逐步实现联网,提高基层统计的工作效率。此外,还可以通过培养典型,逐步推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方式,全面提高基层基础工作水平。

6、探索新方法,从工作方式上抓数据质量。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统计对象和统计工作环境,我们应当积极推动统计方式和方法的创新。针对统计调查对象急剧增加,全面统计因点多面广难以把握的情况,我们应当在周期性普查的基础上广泛运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等方法;针对调查对象利益多元化,情况复杂化的特点,我们应积极探索统计代理等新的方式和方法,借助民间统计机构和其他社会力量的优势破解统计调查中的难题。如工业统计,可以将各乡镇企业办定为统计代理机构,将他建成责、权、利明确,管理灵活的统计机构,充分发挥其既熟悉乡镇企业情况,又便于联络的特点,为基层统计服务。此外,还应积极利用现代发达的通讯和网络技术,大力推进基层报表的联网直报制度,改进报表传送方式,提高统计工作效率。

7、加强统计法制建设,从法纪层面上抓数据质量。

一是要积极推动统计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使统计法在调整统计关系,规范统计行为等方面更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的特点;二是要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统计违法行为,对典型案例要及时通报,扩大影响面。三是要坚持全面执法与全员执法相结合,拓宽执法检查的范围,壮大执法检查的队伍。积极组织各专业统计人员参与统计执法检查,在充实执法力量的同时增强专业统计人员依法治统的能力。三是要加大执法监督的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建立执法监督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让广大群众参与监督,增强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和廉洁性。

8、突出统计服务,从提升职能上抓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的实用性也是其质量高低的内涵之一,再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如果没有实用价值,不符合人们的统计需求,也谈不上高质量。因此,我们应当以社会的各种统计需求为导向,突出统计的服务职能,增强其实用性。对此,一是要围绕当地的时政热点,积极开展统计分析,为党政领导的决策作参考。二是要因地制宜,设计符合地方特点的统计指标和统计调查方案,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统计服务。如安化县统计局在组织统计年报时,曾围绕县委、县政府确立的茶业、矿产等六大支柱产业设立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基层报表,及时统计了县域内六大支柱产业的相关数据,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了针对性较强的信息。三是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已有的数据,充分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详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预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第四篇:对提高金融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对提高金融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金融统计数据质量是金融统计工作的生命和灵魂。提高金融统计数据质量对加快金融统计与国际接轨进程, 发挥金融统计工作职能, 提升金融统计工作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一、金融统计工作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金融统计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各项法律、法规相继出台, 金融统计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特别是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数据公布通用系统(简称GDDS)后, 对金融统计工作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只有按国际标准加工、公布数据, 提高数据质量, 使金融统计数据真正成为国际语言, 才能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金融的了解。

二、金融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指标设置落后, 直接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些新兴产业发展并壮大起来, 企业的所有制类型、主管业务也

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再用旧的行业分类标准来区分贷款已不合适。

2、贷款指标的分类标准有按期限、行业、企业性质、贷款用途划分, 票据融资和各项垫款

根本未按任何标准细分, 每一种分类标准都未能贯穿整个指标体系, 反映不出贷款的全貌

(二)金融机构新增的部分指标归属口径不统一, 影响统计报表数据质量。

(三)各金融机构会计科目设置不同, 部分会计科目不完整, 难以保证统计指标的统一性和

数据的准确性。

(四)现行统计指标体系中还有大量附报指标需手工填报, 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五)金融机构现金收支统计汇总表不能准确反映全辖现金收支总量及构成情况。

(六)各金融机构重视程度不够, 基层统计基础相对薄弱。

三、提高金融统计数据质量的建议和措施。

(一)及时修订或完善金融统计指标体系。

1、在原统计指标体系设置的基础上, 广泛征求各数据来源主体、应用主体等方面的意见,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GDDS 的标准, 结合当前金融业运行及各项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对现有统计指标进一步完善, 统一口径, 调整部分指标, 新增部分反映金融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发展所需要的指标, 建立一套能够涵盖各种需要的、符合国际标准的统计指标体系, 使其真正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和时代性。

2、在同一层次下使用惟一标准, 用多个层次对同一指标进行不同描述。减少多重标准并存的现象, 使统计归属准确惟一, 缩小或消除统计人员在填报数据时主观想象发挥的空间。

(二)统计指标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各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及发展状况, 及时对新增指标口径进行统一归属, 使各金融机构报送人民银行的指标口径归属相一致, 确保金融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和权威性。

(三)细化会计科目设置, 加快金融会计制度改革步伐。

第五篇: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统计数据的需求不断增加,众所周知,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的命脉,准确的统计数据对实行科学决策和现代化管理,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统计数据不实,不仅会造成财务成本核算失实,领导决策失误,常此以往,还会造成国民经济秩序混乱,统计信誉丢失。所以,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保证统计数据真实、有效,已成为业内及全社会关注统计事业人士高度关注的话题,对此,我结合基层统计工作的实践,就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和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谈几点认识。

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问题分析: 一是基层单位内部因素:

1、基层单位领导对统计工作不重视,一些基层单位领导认为统计工作可有可无,统计数据不影响生产经营,与单位关系不大,甚至认为统计工作给企业增添了负担,所以随便应付就行,事实上,基层领导的作用举足轻重,领导的重视是统计工作开展的动力,否则就会成为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阻力。

2、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认识不到位,部分单位统计人员熟悉会计法、税法、劳动法,重视财务、工商等工作,而对统计工作则抱着“随便报个数了事”的态度,有的缺乏责 任心,认为统计数据关系不大,填报报表时存在应付现象,“闭门造车”现象层出不穷。

3、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人员流动性大,不能适应统计工作的要求,统计人员多为兼职,有时统计只是附带性的工作,造成部分统计人员虽然在统计岗位上多年,但仍是对统计业务一知半解,不能熟练掌握好统计所必须的知识,难以按要求完成统计工作。

4、基层单位基础管理薄弱,统计原始记录不全,直接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很多基层单位原始记录不全,又未建立统计台帐和统计制度,统计数据的来源性差,甚至没有来源依据。

5、报表报送渠道不畅,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及时性。一是调查对象不配合。当前,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普遍存在怕露富、怕麻烦,不信任统计部门的思想,对待统计调查的态度消极,部分还有抵触情绪,使原始资料的取得越来越难;二是基层统计机构不得力,部分基层统计人员热情不高,往往要反复催收,使收集报表比处理报表更难。

6、利益驱动也是数据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调查对象不愿意提供真实的统计数据,其主要原因是其利润的最大化和依法纳税间存在着突出矛盾。尽管《统计法》明确规定不会公布个体调查对象的具体信息,统计数据也不作为征税和处罚的依据,但因利益冲突,导致数据失真。一方面调查对象有“不愿露富”或是“怕缴税”的思想,能瞒则瞒,所报送的涉及与自身利益有关的统计数据远低于实际现象。如有的私营企业所报送产值明显低于库房中的产成品价值;行政事业单位怕缴个人所得税和劳动保障部门交有关税费而瞒报劳动工作额和临时工人数等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部分单位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或考核指标而虚报统计数据,甚至按目标任务直接按月或季度分解任务,故意伪造或篡改统计数据。

二是统计制度因素对统计数据的影响。

1、现行统计体制缺陷导致统计数据失真。目前的统计体制是从下到上层层上报汇总数据,而各层统计人员的人事权在企业或当地政府,统计员待遇不高,监管体制又不健全,上级统计机构不能实行有效的管理,干好干坏一个样,因此基层统计员往往不是考虑怎样把统计数据搞准,而是首先考虑上报多少统计数据才能完成当地政府的目标任务,让领导满意。因此,在基层工作中,统计制度不能得到有效实施。

2、现行统计调查制度不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有的指标的设臵不科学、不合理,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不相符合,甚至没有意义;有的专业报表时间太紧,没有与基层单位的财务核算时间衔接,造成统计与会计核算脱节,使一些企业疲于应付,估数上报,造成统计数据与会计核算实际数据不 一致;抽样调查的代表性也有问题,在实际抽样调查中往往是哪个单位数据采集相对容易就抽那个,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分层加快,如此抽样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往往不相符。

3、行业统计、专业统计和地方统计交叉,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指标口径不统一,数据发布秩序混乱,管理不协调,统计核算制度不完善,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如规模以下工业产值、农村固定资产投资、GDP核算中第三产业增加值等数据的统计没有建立完备的抽样调查制度,原始数据的来源不充分,这些数据部分由专业人员主观推断,随意性较大,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基层单位应重视统计工作。

1、加强宣传力度,从思想上抓数据质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统计而言,只有提高对统计的认知度,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领导不重视、统计人员认识不到位、调查对象不配合等问题。首先,我们要积极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不断宣传统计工作,报道统计工作中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让人们理解统计,懂得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其次,是要结合工作实际,在开展各项调查和普查的过程中,抓住与群众接触的机会,积极地宣传统计工作,让人们理解统计,支持统计;第三是要创新宣传模式,以举办统计知识竞赛,开 展统计服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宣传,让人们深入了解统计,认同统计。

2、完善统计基础工作,从源头上抓数据质量。首先要制定一套规范基层工作的标准,为基层建设提供行动指南,各级政府和统计机构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资格,有制度,有台帐”的五有要求规范基层基础工作;其次是在人员力量上为基层基础建设创造条件,可以委派制或聘任制对基层统计实行定编、定人的管理,稳定队伍,同时加大培训和指导的力度,全面提高基层人员的业务水平;第三是要在物质和技术上为基层建设提供帮助,通过多方集资为基层配备电脑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并逐步实现联网,提高基层统计工作的效率。

3、加强队伍建设,从人员力量上抓数据质量。事在人为,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计队伍整体素质的好坏,所以应当从思想、组织、作风和业务素质等方面全面加强统计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统计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通过学习,提高统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在统计系统内形成一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第二是加强统计队伍的组织建设,从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配强领导班子,优化领导结构,提高队伍的整体合力;第三是加强统计队伍的业务能力建设,加强对统计人员统计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在统计数据源头上防止 失真。

二是改革统计体制,从体制制度上抓数据质量。

1、改革统计管理体制,实行垂直管理。为了统计机构独立行使依法统计的职能,必须改变统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实行中央、省(市)、县统计机构垂直管理体制,乡镇统计员由县级统计机构委派。实行统计垂直管理体制必须充分保障基层机构的经费,若经费无保证,仍然要依赖地方政府,就谈不上垂直管理,统计数据质量就难以保证。只有这样才能避开不正当的行政干扰,实现独立统计,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2、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统计调查方法制度。科学可行的统计方法制度是保证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首先是要对现行的各种统计报表和指标,按照调查目的、对象、范围、频率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清理,精简和整合现行各专业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适当增加能反映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新兴产业等相关的统计指标。其次进一步完善统计方法制度。总的原则是:能利用现有资料进行科学推算的数据不再增加新的调查项目;能通过部门统计或行政记录搜集到的资料的就不增加新的调查项目等。

3、改革干部考核制度,完善干部管理体制。干部考核制度和干部管理体制不完善,是导致和助长统计数字造假的 重要源头,因此必须进一步改革干部考核制度,完善干部的考核、评价及相应的升迁、任免要建立严格、科学、规范的业绩评估制度,不能仅从“数字”上看政绩,要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并赋予群众监督那些用于考核干部政绩的统计指标的权利。

4、建立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从管理上抓数据质量。在现行的体制和条件下,加强监督,建立数据质量评估体系是提高数据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对此,一是要从组织上加强监管,各级统计部门要成立数据质量监控的评估领导小组,做到领导分管,专人负责;二要在统计设计中对登记误差有补救措施,建立所谓“测谎”系统。源头数据质量问题统计部门往往把责任推给被调查者,有无能为力之感。如农业普查采取逐户登记的办法进行,农户有时不敢如实申报,而我们在实际普查过程中,事后质量抽查,这一环节重视不够,敷衍了事,不敢揭露问题,往往得出误差很小的结论,得到的结果可想而知;最后,要把好数据的“公布关”,统一公布途径,并逐步实现政府统计、部门统计及民间统计的资源共享,减少重复统计。

5、加大统计执法力度,维护《统计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性。对弄虚作假的单位要坚决严肃查处,在立法上罚款数额应加大,以威慑统计违法者,并加大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对典型统计违法案件进行 曝光,逐步建立全社会的统计诚信体系。

以上就是我对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一点肤浅的认识,旨在唤起统计部门和广大统计工作者更加重视统计数据的质量,抵制统计上弄虚作假的行为,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水平,使我们统计工作能更好地为现代经济社会服务。

下载关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提高电力施工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范文模版]

    关于提高电力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摘要:文章结合现阶段电力企业统计数据质量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有效的归结了其病症,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求促进电力企业统计......

    浅谈如何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共5篇)

    浅谈提高基层基础统计数据质量【摘要】基层基础工作是统计调查立足之本,是统计系统根基所在,是统计事业兴旺之源;统计数据质量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

    统计数据质量自查报告

    统计数据质量自查报告 统计数据质量自查报告1 市统计局:今年以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农村统计调查基层基础工作,严格按照市统计局的要求,认真规范农村统计数据质量,圆满完成各项工......

    浅谈统计数据质量控制.

    浅谈统计数据质量控制 论文关键词:统计统计数据统计资料统计人员质量控制 前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失实的现象日渐严重,统计工作者应当本着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的精......

    统计数据质量自查报告

    统计数据质量自查报告1 针对局下发的《关于开展20xx年教育事业主要统计数据质量核查的通知》(杏教发函〔20xx〕12号),我校积极组织开展工作,对我校学生数、教师数的电子数据和......

    完善统计管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探讨

    完善统计管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探讨 [摘 要]本文从货车统计的基本任务出发,阐述了现行统计工作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对存在数据不准确,传输不及时的原因具体分析,提出加强统计法......

    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工作总结

    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工作总结为贯彻落实市局《关于开展关于开展统计联网直报平台数据与税务增值税纳税平台数据比对工作的通知》文件有关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县局多......

    统计数据质量自查报告(含五篇)

    统计数据质量自查报告(精选5篇)时间一溜烟儿的走了,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收获了许多,也知道了不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自查报告了。我们该怎么去写自查报告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