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年度考核质量现状思考
提高年度考核质量现状思考
工作人员的考核就是通过对他们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的考察和了解,为判断工作人员是否称职及其员献和发挥的作用做出客观评价。为此,认真实行工作人员考核制度,努力提高考核工作质量,不仅有利于工作人员其他各项制度的实施,而且对于鼓励先进,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于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防止和纠正不正之风,对于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加强廉政勤政建设,提高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筹都具有意义,但是,在实行这项工作中,存在和暴露了一些不足影响了年度考核工作的质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
一、存在问题
(一)考核实施的内容标准量化不够
部门(单位)在实施年度考核工作中,在部分还是照搬照套《条例》的原则规定,而如何根据《条例》的精神,结合实际,研究本部门(单位)年度考核的具体标准和方法,使考核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方面工作做得不多。这样,在考核尺度把握上就显得比较宏观,很难对每个工作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完成工作任务以及工作实绩,贡献大小等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平时考核抓得不够平时考核是年度考核的基础,是为年度考核提出情况积累资料,它的主要目的是起“备忘录”的作用,以免到年终进行年度考核时,由于时间过长,对被考核者过去的思想工作情况回忆不起来,最后主现想象办事,影响年度考核结果
第1页 的客观准确,这样,与现实情况存在差距,也与考核宗旨不相符合,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结合有关制度不够
年度考核是对工作人员进行一年一度的综合性考察和了解,必须结合工作实际,结合有关职能部门如机关效能、党风廉政建设部门,执法、执纪等部门对部分工作人员的的处理情况,否则在考核实践工作中不便组织实施,无法准确掌握和衡量工作人员的全面情况。
(四)结果的使用力度和应有的效力不够 年度考核结果是工作人员职务晋升,级别晋升、工资调整、培训和奖惩工作的前提和依据,实际工作中,正确地应用考核结果,及时兑现奖惩,发现和选拔人才,工作力度不够大。确定为不称职的人员,真正受到处理的也不多。另外,考核的奖惩机制也还不够完善。这样;就失去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五)考核方法不适应 在年度考核工作中,就考核而考核的多。较重视考核的过程,如民主测评、评鉴意见,等次确定等。而联系自身实际,自我解部,大胆开展批评与监督,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方面工作花的力气不火,实际效果不尽理想。
二、主要体会
(一)宣传发动,统一认识是确保年度考核质量的前提年度度考核作为对工作人员管理的一项常规性制度,其根本目的,应在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上下功夫,要联系思想实际,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动员,大造 论声势,把思想教育放正首位贯穿始终,通过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为
第2页
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思想基础。
(二)领导重视,部门负责,单位协调配合是确保年度考核质量的保证
年度考核是出务员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管理体制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不是可搞可不搞,而且势在必行。必须搞好取得,因此,我们应建立年度考核领导责任制,党政一把手抓全面,主管领导抓战线,战线领导抓部门,部门领导抓干部,形成层层负责,齐抓共管,上下贯通的联动效应,进而增强干部的责任感和自觉行动,从而保证这项工作的质量。
(三)平时考核是确保年度考核质量的基础
量化考核情况是作为评价一个干部的民意情况和考核结果的基础,但绝不能简单地“以票取人”,忽视干部平时的一贯表现。而应把干部职工平时的一贯表现作为重点来考核。在平时工作中各单位应建立平时的考核制度,坚持每人每天如实填写工作日记,每日搞一次抽样检查,每季度检查评批一次。这是年度考核的第一手基本资料。在考核中,应结合平时考核,把被考核对象平时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情况,工作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本人的突出表现和作出的突出贡献以及好人好事、不良倾向、受到上级表扬、批评、奖励、惩罚等情况,认真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具体明确的评鉴意见,产生一个客观公正的考评结果。因此,通过平时考核制度,充分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并科学地运用好这些资料,对于客观准确地评价干部职工,提高年度考核工作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四)积极稳妥,科学运作是确保年度考核质量的关键
第3页
一是按照“实事求是、民主公开”的原则,把考核等次的标准公诸于众,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工作转点把考核等次标准加以具体量化,让大家根据标准进行衡量对照。
二是在方法上采用
1、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2、组织考核与民主测评、民主评议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同时还应抓好群众参与和监督工作,做到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组织考核与民主评议相结合,自我总结与听取考核对象的直接领导的意见相结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实事求是,民主公开的原则贯穿在考核工作的全过程,注重增强考核工作的公开性、民主性和透明度,力求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中,采取“三三四”百分制办法,即:群众民主测评占30%,所处科室评议占30%,主管领导的评议占40%,这种做法,既能充分地发扬民主,广泛走群众路线,同时也体现出首长负责制。在定量方面,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把考核的内容进行要素分解,具体可分为德才表现:包括政策水平、遵纪守法、工作态度、业务能力,领导干部应包括调研分析、识才用人、业务能力等方面内容。工作实绩:包括工作量、工作难易程度、效率与效果、本人作用等方面内容,根据分解的要素,逐项分不同层次进行评分,在定性方面,即对无法量化的任务,按完成任务的质量时限进行考核。
(五)兑现结果确保年度考核质量的保障
考核结果的使用是考核制度与其他人事管理的结合点,也是充分发挥考核功能的主要途径。只有较好地兑现考核结果,才能便考核工作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奖勤罚懒、择优劣汰的效应。做到一是与工作人员统计降相结合。根据中组部、人事部有关文件精神,“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优秀等
第4页
次或连续三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者,方可作为晋升初选对象”。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可否考虑提高“优秀”人员享受待遇。如推荐后备干部中,应先考虑,优秀等次者,从而激发广大干部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二是与工作人员的行政奖惩相结合。把考核结果有效地应用到干部的奖惩,任用评先当中去,对德才优秀的,工作实绩突出的或比较突出的人员,该奖的奖,该提的提;对表现一般工作实绩平平,多数群众不认可的,要进行帮助教育,限期改正和提高,决不姑息迁就,坚决按规则办事。三是与奖金等次相结合。把考核结果做为发放年终奖金的依据,不搞平均主义。可否奖奖金分为三等,优秀,称职拿一等,基本称职拿二等,不称职拿三等。通过考核结果的正确使用和兑现,真正的机关工作人员创造一个平等竞争,奋发向上的环境,充分开发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聪明才智,使振尖人才不断脱颖而出。
三、几点看法
(一)常抓不懈,保持连续性: 实践证明,搞好年度考核这项工作,对于进一步调动和发挥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时一步推进机关的自身建设,建设一支素质的干部队伍,起升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应进行跟踪管理,保持连续性,使这项制度能够真正起到应有的效果。
(二)部门配合,保持统一性 对于工作人员的管理,有许多方面与年度考核的要求相同或相近。如果完全放弃,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也不利于年度考核制度的推行。因此,在制度考核方案时,应坚持以《国
第5页
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及其有关制度,规定为原则和依据确保,年度考核的规范性,统一性,对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事事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督查保持实效性 年度考核进行分级分类考核,可以促进考核制度的全面实施,为使于考核,各部门各镇都建立了由党委、政府领导同志中的考核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对考核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监督,并按照管理权限和领导分工分级负责,划口分类,使考核覆盖了党政机关从领导到一般干部的所有人员,避免了考核的断原和空档,增强了考核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突出实绩,保持准确性 实行量化管理,把考核的内容和标准量化硬化。有利于避免考核的随意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特别是以工作人员的任务完成情况工作为衡量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提高了考核的硬度,保证了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使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正,科学合理。
第6页
第二篇: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的思考
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的思考
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的思考
审计报告作为审计结果的最终载体和全面反映,是审计质量的集中体现,也是审计干部辛勤汗水的全部凝聚,代表着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外在形象。新常态下,审计的职能定位不断提升,作用发挥越来越大,作为具有客观法律地位的审计报告,其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审计的成效和审计监督职责的发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此外,随着审计结果公开制度的广泛实践,社会公众对审计报告的关注度显著提高。因而,每名审计干部都应当本着客观公正、严谨求实、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撰写每一份审计报告,确保质量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笔者结合目前审计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的若干思考浅谈如下。
一、目前审计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1、问题表述偏重事实性陈述,难以引起重视。有的审计报告中无论是问题的小标题,还是在具体的问题表述中,都偏重对问题事实的陈述,通常都采用将问题写实的方法,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引发的后果或不良影响未能足够披露,这也是导致有的审计报告不能引起有关部门和领导足够重视的重要因素。
2、面上总体情况反映不足,报告立意不高、深度不够。有的审计报告对某些问题只是提了一种存在的现象或是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对这种现象面上的总体情况、严重程度或现象所涉及的问题金额未能有完整的披露,无法运用量化指标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变。问题刚浮出水面,却又“犹抱琵琶半遮面”,看过之后觉得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也难以令被审计单位心服口服。有的审计报告谈问题就事论事,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可能导致一些更隐蔽的体制上机制上的问题被忽略,其实这也是对审计干部付出艰辛劳动的一种敷衍。有的审计报告有了总体情况后,缺少典型例子,显得内容贫乏、不够丰富,难以引起共鸣,审计成效也就难以体现。
3、问题定性不够到位,针对性与整改可操作性不足。有的审计报告中对某些问题的定性不够到位,如将应定性为专项资金滞留的问题表述为“专项资金未及时下拨”;有的审计报告中审计意见含糊不具体,给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审计回访均带来了难度,也为一些不自觉的单位提供了不落实整改要求的借口;有的审计报告中审计建议未能兼顾宏观性与针对性,实际难以操作,不利于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4、审计评价内容抽象,个性化较弱。作为审计报告重要的组成部分,审计评价影响着报告阅读者对被审计对象的直观感受。但目前审计评价难是困扰审计人员的一大难题,主要表现为:有的是对未经核实的内容进行评价;有的评价内容可互相套用,缺少个性化;有的评价内容中积极的评价过于夸大,又缺少足够的证据支撑;有的评价涉及面太广,给审计人员带来了压力和风险;有的评价未能与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有机结合;还有的评价涉及面太过局限,未结合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职能进行评价,难以反映总体情况。
5、语言不够严谨简练,内容结构层次不够清晰。审计报告首先应当表述简练、用语严谨、通俗易懂。但目前有的审计报告用语修饰语过多,影响了公文的简要性;有的审计报告中经常出现“经对方反映、经了解、经提供”等用语,看似在规避风险,实际上增加了审计风险,因为只有经过审计核实的事实才能作为审计结果写入审计报告;有的审计报告中出现专业用语,特别是会计科目的名称等,影响了报告的通俗易懂。有的审计报告中“其他需要反映的情况”部分穿插了审计建议或在审计建议部分穿插了“其他需要反映的情况”,显得报告层次不清;有的审计报告最后部分的审计建议与“审计查出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中的具体建议存在简单的重复现象,使文章显得啰嗦拖沓,影响了报告的可读性。上述种种,均影响了报告的总体质量。
审计报告存在的质量问题一定程度上给审计机关的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也不利于维护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审计机关的权威性,甚至会引起外界对审计干部的消极评价。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审前调查不充分、审计方案编制不科学、审计实施过程中未能审深审透、报告审核把关不严等客观原因,也有审计人员自身政策理论水平、综合分析能力和提炼概况能力欠缺的主观原因。
二、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的对策建议
1、着力提高审计干部的综合能力。做好审计工作,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审计干部队伍,这也是审计职业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面对审计管理制度改革新要求,审计机关要把提高审计人员综合能力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坚持以人为本、以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重点,通过多种培训渠道,努力建设审计事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就撰写审计报告而言,审计干部除了牢固掌握专业技术和政策法规外,还应当努力提高文字的概括提炼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善于从体制机制上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帮助被审单位建章立制、强化管理。还要善于换位思考,站在报告阅读群体的角度思考问题,撰写审计报告。
2、进一步强化审计干部的风险意识。随着政务公开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全面推行,审计干部理应清醒认识到当前审计工作所处的新环境,自觉强化审计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工作中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发扬敬业精神,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确保最终审计报告的高质量,发挥审计为地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树立审计部门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良好外在形象。
3、始终坚持审深审透、一查到底的工作作风。要想切实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关键是把审计实施阶段的工作做细做透,坚持审深审透,一查到底。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揭露问题、敢于破解难题,不怕得罪人,坚决查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树立审计干部的一身正气。碰到问题要多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要以对人民和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放过、不含糊任何一个疑点。此外,审计人员要善于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工作中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确保事实准确无误,为提高审计报告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努力实现“评价什么,审计什么”的审计理念。审计评价的是审计报告的精髓,是审计建设性作用的集中体现。审计人员在项目实施之初,就应当树立“评价什么,审计什么”的指导思想,围绕评价的内容收集证据材料,把功夫放在审计实施阶段,不能到最后写报告的时候,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工作总结等材料作文字的简单堆积。审计评价一定要贴切且依据充分,不能超出审计范围进行评价,对未进行审计取证的内容坚决不作评价,否则会带来不必要的审计风险。
5、切实增强各级复核主体的责任意识。实行主审、审计组长、部门负责人、法制机构、分管局长等分级负责制,严格复核程序、复核责任,进行全面复核和检查。各级复核主体除了对照各自重点进行复核外,对上述审计报告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复核中也应重点加以关注,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出现。
第三篇:提高税收收入质量的思考
对进一步提高税收收入质量的思考
所谓税收收入质量是指税务机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组织各项税收收入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客观反映。合法性是指税务机关组织各项税收收入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严格遵守组织收入原则,它是税收收入质量的灵魂;真实性是指税务机关组织各项税收收入要遵从税收法定主义原则,课税要素必须明确,它是税收收入质量的基础;可靠性是指税务机关组织的各项税收收入能否直接成为稳定、可使用的政府财政收入,它是税收收入质量的核心。税务机关只有始终坚持把依法治税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严格按照“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才能为各级政府提供合法、真实、可靠的财政收入,建立一个公平、公正、有效的税收环境,促进社会公平竞争,有效地提高税收收入的质量。为此,本文从当前组织税收收入工作中存在的异常现象分析,客观研究产生异象的各种因素,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税收收入质量问题。
一、违反组织收入原则的异象
(一)人为调节收入进度。经济发展快、税源富裕的地区和单位,存在有税不收、延缓征收,甚至暗示纳税人零申报、少申报或迟申报,达到延迟税款入库,控制税收收入进
度的目的。而经济发展慢、税源贫乏的地区或单位,则往往存在提前征收、借款交税、违法预收现象,以达到多收税款、早入库,完成税收收入任务的目的。比如,为赶上收入序时进度,要求销售普通标准住宅的房地产公司预缴土地增值税。
(二)扰乱税收管理秩序。在税款征收过程中,引税、混库最有代表性,“引税”一般采取降低税率或免征附加税种,以及政府用财政资金给予纳税人一定比例的返还,吸引外地税源到当地纳税。“混库”则是将税收收入不按照国家规定的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及时缴入国库。比如,将应征收的省级营业税的金融利息收入按一般营业税入库,把省级财政收入转为县级财政收入。
(三)违反优惠政策规定。有些税务机关从完成税收收入任务出发或出于团体和个人私利考虑,对不符合享受优惠政策条件的纳税人给予税收优惠,或者对符合享受优惠政策条件的纳税人不办理或不按政策规定执行税收优惠政策,严重影响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实际效果,使政策调控落空。
(四)虚收空转。个别税务机关采用捏造虚假的经济业务或虚假的税收要素,多交税收,然后再通过财政返还的形式将所纳税款退还给纳税人,一交一退之间,纳税人没有损失,入库的税收金额却攀升上去了,形成财政收入的空增长。如,虚报房产原值、占地面积,多申报房产税、土地使用税;
虚开租赁发票、建筑发票、销售不动产发票;以投资、转让等形式,将大额资产和重点项目在纳税人(主要是国企或行政事业单位)之间反复交换等等,以实现虚增税收收入的目的。
二、违反组织收入原则的危害
违反组织收入原则的种种异象给法律尊严、政府形象、组织决策、民生改善和风险防范等多方面,都带来了直接和间接的危害。
(一)削弱税法严肃性。《征管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规定: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借口,无视国家法律法规,违反组织收入原则,是对国家税收法规的蔑视,直接影响并削弱了税法的严肃性。
(二)影响上级部门决策。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税务机关是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各项税收指标是上级部门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在组织税收收入上弄虚作假,反映给上级部门虚假的税收收入指标,直接会掩盖事实真相、混淆领导视线、影响领导决策部署,进而影响地方
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不利民生改善。税收收入质量不高导致财政收入“虚空”,可用财力没有增加,用于社会公益和民生改善的资金没有增加。在“漂亮”的业绩背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没有发展。另外,虚收的税款中有部分是与中央或省级财政共享的,虚收金额越大,流出去资金就越多,这无疑让本来就提肘见襟的地方财政雪上加霜。比如,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每一笔税款中,都有60%的份额划归中央。
(四)损害政府形象。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违反组织收入原则,不顾收入质量的做法明显地是违背了科学发展观。一个忽视了科学发展的“跨越发展”,怎能推进经济和社会的繁荣进步!法制、诚信是政府软环境建设的硬指标,是评价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依据。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擅长弄虚作假,这必然无诚实可言,法制缺失、诚信丧失怎能让投资者放心、老百姓安心。
(五)诱发执法风险。《刑法》和《征管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违反组织收入原则行为的法律责任。各级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违反组织收入原则的行为定会引发税收执法的风险,而且有税不收、延缓征收也为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极易引发廉政风险,最终必将受到行政处分或刑事追究。
三、影响税收收入质量的原因
违反组织收入原则的种种表现,无论从主观行为上分析,还是从客观制度和实践结果上研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五大方面:
(一)法制意识不强。近年来,我国立足加强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税收法治,但仍有一部分人的思维方式还是停留在权大于法和情优于制度的错误观点上。有些地方打着发展经济的口号,假借讲政治的名义,以权压法,强行要求税务机关不依法办事,甚至违背法律原则办事。税务机关及工作人员唯地方是从,按长官意志办事,不敢坚持原则,懂法不守法,执法不依法。纳税人抱着民不与官斗的古训,对违法事件不敢说不,对违法行为不敢斗,甚至还想趁机捞油水。
(二)政绩考核变味。政绩考核注重量的方面忽视质的方面,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在个别地方仍然存在。不正确的政绩观助长了收入“水分”形成。地方领导不顾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片面追求财税收入高指标、高增长,对税收收入指标层层加码,致使税收收入与经济税源严重背离,为了确保完成收入任务,“引税”、“借税”、“虚收”等方法层出不穷。个别税务机关内部考核也侧重收入数字轻收入质量,以收入论英雄,把完成任务作为考核最重要的指标。因此,任务宽松的时候,就想方设法藏税,控制收入进度;任务难以完成的时候,不顾组织收入原则,千方百计多收税。
(三)大局观念淡漠。有些地方领导及税务人员缺乏大局观念,只考虑地方利益,不考虑国家利益,只关心小团体利益,不关心集体利益,只注重个人利益,不注重单位利益,只计较眼前利益,看不到长远利益。只要有利于本地区、本单位或者本人的事,可以牺牲大局,甚至臵国家法律于不顾。
(四)财政体制漏洞。按照现行的财政政策,对贫困地区的地方税收入全部留在地方,不与中央及省财政分成,这本是有利于贫困地区早日脱贫的好政策,却被有些地方钻了空子。税务机关通过各种手段虚收税款,再由财政部门返还给纳税人,因为不与上级财政分成,所以一收一转之间,地方财政没有损失,纳税人没有损失,而财政收入数字却窜上去了。有的地方片面强调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在计划目标管理上,实行组织收入“一票否决制”,强调完成计划任务的刚性,导致一些税务机关将工作重心放在就收入抓收入上,淡化依法治税观念,致使影响税收质量问题的发生。
(五)督察内审不严。上级税务机关对下级税务机关的督察内审侧重于收入指标的完成,忽略对收入质量的督察,侧重于对收入滞后单位的督察,放松对收入增长快的单位的督察,导致“一俊遮百丑”的观念盛行,只要能完成任务,就是尽到税务干部天职了,至于采取何种手段并不重要,因为没有人来督察。
四、进一步提高税收收入质量的途径
进一步提高税收收入质量既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客观要求,更是依法治税的实践需要。为此,我们要从牢固确立法制意识的高度出发,突出组织收入原则的严格化,考核指标的科学化,财政体制的完善化,内部督察硬性化,走出一条税收收入质量全面提升的新路子。
(一)强化法律宣传。加强税收法律法规特别是法律责任的宣传,把依法治税的理念渗透到每个征税人、纳税人以及用税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全力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进一步强化税务干部税收执法风险意识,坚持依法行政,按照法定的权限、法定的程序和法定的课税要素征税,不得作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或者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行为。加强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宣传,提高纳税人权益保护意识,对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作出的违法行为要敢于说不,并且及时向上级税务机关或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二)科学修订政绩考核指标。当前应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切实改变“重发展轻法治”现象,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意识,为税务部门依法治税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政府官员的考核,不能光看GDP和财政收入数字,更要着重看财政收入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靠性。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税收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经济社会、历史检验的税收实绩。同时,要不断加强税源的预测和分析,提高税收计划的科学性,保证收入任务与税源状况不脱节。
(三)完善财政体制。现行的财政政策为虚收空转提供了便利。笔者认为,对采取虚收空转等手段虚增财政收入的,一经查出,取消地方税收入不与上级财政分成的优惠,加大虚收空转的成本。也可以在税款入库时,按比例与上级财政分成,然后再通过转移支付将上级财政收到的份额返还给贫困地区,前提条件是检查确认无虚收空转现象。另外,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地税机关的征收经费,不能让征收经费成为地方控制税务部门征税的工具。
(四)贯彻组织收入原则。要始终坚持组织收入原则,越是税源吃紧、任务繁重,越是要坚持依法征税。不得随意变通税收政策,不得混级混库入库税款,不得违规设立税款过渡账户,不得违规异地转引税款,不得违规减缓免税,不得虚假代征代扣税款,不得违规谋取不正当利益,严格防止税收执法风险。
(五)加强督察内审。督察内审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强。根据当前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需要,建议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督察内审专业团队,把政治可靠、业务熟练、作风扎实的人员充实到督察内审队伍中,通过督察内审工作查前培训、实践锻炼、学习交流、举办培训班等多种方式,加大对督察内
审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督察内审专业团队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把对税收收入质量的督察作为督察内审工作的主要工作之一,坚决查处违反组织收入原则的行为,切实保证税收收入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四篇: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统计数据的需求不断增加,统计数据质量却难以提高。如何适应时代发展,不断改进统计工作,提高数据质量,是摆在每一位统计工作者面前的历史性课题。
一、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问题分析
1、管理体制滞后,影响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管理层级过多,行政干扰过大,独立统计的地位难以实现,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腐败现象,对数据的真实性影响较大。
2、统计法制不健全,影响了统计数据的权威性。
现行统计法于1983年颁布,1996年修改,最后一次修改也距今有十来年的历史,在此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统计环境和统计对象都有了较大的改变,统计法在调整新时期的统计关系,规范统计行为等方面有明显滞后之处。一是处罚力度太小。统计法对统计违法行为的最高处罚额只有5万元,对有的单位来说,其违法成本小于守法成本,为逃避有关费用,他们宁愿支付罚款也不愿因守法而承担更多的费用支出。二是对违法主体的责任追究有失公平。统计法对企事业单位的违法主体有处罚权,对行政单位却没有处罚权,致使行政单位的统计违法行为因缺乏有力的惩处措施而无法有效遏制。三是对部分统计管理领域的规范不完善,如统计资料的公布、使用等没有规定相应的违法责任,对网络平台上的统计行为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条文等。这些法制上的不健全,使统计监管乏力,难以树立政府统计的权威。
3、基层基础薄弱,影响了源头数据的可靠性。
一是基层统计工作任务重,条件差,在客观因素上影响了源头数据的可靠性。现在,各项调查和普查接连不断,各专业统计报表也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严,都纷纷向基层加压,加上基层单位的工作条件有限,大部分基层统计人员都是超负荷工作,致使敷衍了事、闭门造车等现象层出不穷。二是基层统计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低,在主体因素上影响了源头数据的可靠性。正是因为基层统计工作的弱势性,很多同志不愿从事该工作,致使统计人员更换频繁,这既影响了基层数据的连贯性又不利于统计队伍业务水平的提高。三是部分基层领导对统计工作认识不足,在领导力量上影响了源头数据的可靠性。他们认为统计工作既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也不会给当地社会的稳定带来隐患,所以无关紧要,随便应付就行。笔者曾对基层基础工作作过调研,有一位乡镇党委书记对此直言不讳,他说,他在乡镇领导岗位上干了多年,也曾在多个地方工作,没有一个地方是把统计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的,都是当作一个“搭头”来对待。事实上,基层领导的作用举足轻重,领导的重视是统计工作开展的动力,否则就会成为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阻力。
4、报表报送渠道不畅,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及时性。
报表报送渠道不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调查对象不配合。当前,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主普遍存在怕露富、怕麻烦、不信任统计部门等思想,对待统计调查的态度十分消极,有的甚至有比较强的抵触情绪,使统计原始资料的取得越来越难。二是基层统计机构不得力。部份基层统计人员工作热情不高,不能及时主动地报送各种报表,往往要反复催收,使收集报表比处理报表更难。据一位从事工业统计的同志反映,迟报工业月报的企业多达80%,有的单位甚至故意推托,直到统计执法人员上门,他们才肯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统计信息的及时披露。
5、统计制度不完善,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首先是部门统计制度不完善,各部门的统计各自为政,指标口径不统一,数据发布秩序混乱,统计成果和资源不能充分共享,“数出多门,数数不同”的现象严重。其次是统计核算制度不完善,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如规模以下工业产值、农村固定资产投资、GDP核算中第三产业增加值等数据的统计没有建立完备的抽样调查制度,原始数据的来源不充分,这些数据大部分由专业人员凭主观推断,其随意性较大,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从思想认识上抓数据质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统计工作而言,只有提高公众对统计的认知度,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领导不重视、调查对象不配合等问题。首先,我们要积极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不断宣传统计工作,报道统计工作中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让人们了解统计,懂得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其次,是要结合工作实际,在开展各项调查和普查的过程中,抓住与群众接触的机会,积极地宣传统计工作,让人们理解统计,支持统计。第三是要创新宣传模式,以举办统计知识竞赛,开展统计服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宣传,让人们深入了解统计,认同统计。
2、改革统计体制,从体制机制上抓数据质量。
既然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已成了制约数据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那么改革统计管理体制就应该提上工作日程,我们应积极探索统计的垂直管理,将省、市、县三级统计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其人、财、物与地方政府脱钩。乡镇统计员实行委派制或聘任制,由县(区)统计局直接管理。只有这样才能避开不正当的行政干扰,实现独立统计,提高数据的真实性。
3、加强队伍建设,从人员力量上抓数据质量。
事在人为,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计队伍整体素质的好坏。我们应当从思想、组织、作风和业务素质等方面全面加强统计队伍建设。首先是要加强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通过政治学习、典型引导等方式,提高统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在统计系统内形成一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第二是要加强统计队伍的组织建设,从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配强领导班子,优化领导结构,提高队伍的整体合力。第三是要加强统计队伍的业务能力建设。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抽调基层骨干到上级统计部门跟班学习等形式,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通过组织统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以及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师资格考试等,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工作实际,促使统计人员岗位成才,在实践中提高其综合素质。
4、建立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从管理上抓数据质量。
在现有体制和条件下,加强监管,建立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是提高数据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对此,一是要从组织上加强监管,各级统计部门要成立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领导小组,做到有领导分管,有专人负责。二是要建立一整套严密的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制度,全程监控,严格把关,首先要把好数据“收集关”,任何指标的统计都要做到有据可查,杜绝“闭门造车”,对已收集的源头数据也要反复审核,全面评估,只有经过评估认证的原始数据才能进一步使用。其次,要把好数据“产出关”,对经过统计加工形成的数据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层层把关,坚持个人审核与组织联合审核相结合,手工审核与微机审核相结合,逻辑审核与对比审核相结合,堵住虚假、瑕疵数据的产生。最后,要把好数据的“公布关”,统一公布途径,并逐步实现政府统计、部门统计以及民间统计的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减少重复统计。三是要切实做好统计巡查工作,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文件精神,组织好对部门和基层的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规范基层基础工作,从源头上抓数据质量。
首先要制定一套规范基层基础工作的标准,为基层基础建设提供行动指南。其次是要在人员力量上为基层基础建设创造条件,可以通过委派制或聘任制对基层统计实行定编、定人的管理,稳定队伍,同时加大培训和指导的力度,全面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第三是要在物质和技术上为基层基础建设提供帮助,通过多方集资,为基层配备电脑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并逐步实现联网,提高基层统计的工作效率。此外,还可以通过培养典型,逐步推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方式,全面提高基层基础工作水平。
6、探索新方法,从工作方式上抓数据质量。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统计对象和统计工作环境,我们应当积极推动统计方式和方法的创新。针对统计调查对象急剧增加,全面统计因点多面广难以把握的情况,我们应当在周期性普查的基础上广泛运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等方法;针对调查对象利益多元化,情况复杂化的特点,我们应积极探索统计代理等新的方式和方法,借助民间统计机构和其他社会力量的优势破解统计调查中的难题。如工业统计,可以将各乡镇企业办定为统计代理机构,将他建成责、权、利明确,管理灵活的统计机构,充分发挥其既熟悉乡镇企业情况,又便于联络的特点,为基层统计服务。此外,还应积极利用现代发达的通讯和网络技术,大力推进基层报表的联网直报制度,改进报表传送方式,提高统计工作效率。
7、加强统计法制建设,从法纪层面上抓数据质量。
一是要积极推动统计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使统计法在调整统计关系,规范统计行为等方面更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的特点;二是要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统计违法行为,对典型案例要及时通报,扩大影响面。三是要坚持全面执法与全员执法相结合,拓宽执法检查的范围,壮大执法检查的队伍。积极组织各专业统计人员参与统计执法检查,在充实执法力量的同时增强专业统计人员依法治统的能力。三是要加大执法监督的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建立执法监督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让广大群众参与监督,增强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和廉洁性。
8、突出统计服务,从提升职能上抓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的实用性也是其质量高低的内涵之一,再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如果没有实用价值,不符合人们的统计需求,也谈不上高质量。因此,我们应当以社会的各种统计需求为导向,突出统计的服务职能,增强其实用性。对此,一是要围绕当地的时政热点,积极开展统计分析,为党政领导的决策作参考。二是要因地制宜,设计符合地方特点的统计指标和统计调查方案,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统计服务。如安化县统计局在组织统计年报时,曾围绕县委、县政府确立的茶业、矿产等六大支柱产业设立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基层报表,及时统计了县域内六大支柱产业的相关数据,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了针对性较强的信息。三是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已有的数据,充分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详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预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第五篇:关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关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统计数据能否取信于社会、能否得到社会的承认,关键取决于数据质量。从总体上看,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主要宏观统计数据能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但是,在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统计数据不实的现象也确实存在,有的甚至与实际情况还相差很远,导致社会各界包括国际上对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看法比较多。在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统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数据不准作为统计部门来说责无旁贷,但究其根本原因并不仅仅是统计方法制度技术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要彻底根治,必须从制度着手,从源头抓起。如何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确保统计数据准确、真实、可靠,是摆在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者面前的突出问题,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一、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
近年来,统计工作越来越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统计地位不断提高,统计方法技术日趋先进,统计工作条件不 断改善,各级统计机构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总体上来看,现有的统计数据,基本上能够客观地反映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再加上体制转化过程中经济秩序混乱,人为干扰增多,统计调查对象的法制观念淡泊,统计执法不严、部分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较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搞准统计数据的难度也就日益增大,统计数据失真的潜在危险性已逐渐暴露,并日渐严重。现行的统计制度、传统的统计方式与日益增长的统计信息需求已经成为统计工作的主要矛盾。在一些企业、部门、基层单位还存在虚报、瞒报,甚至伪造、篡改统计数据的违法行为,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处理,尽量减少和避免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净化统计环境,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信。
二、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其因素有:
1、统计法制意识淡薄。在一些地方,从主管部门到基层单位,从领导到群众,很大一部分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与其他触犯刑律的行为一样,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在当前这种统计法制意识淡薄的社会环境中,对不据实填报统计数据者不仅法律 的约束力太小,而且行政监管、纪律处分、社会舆论的压力都几乎没有。在统计执法缺乏应有的打击力度的情况下,《统计法》似乎是一部与其他法律不同的“虚法”,失去了其应有的震慑作用,由此导致社会对统计数据不实的容忍,使本已非常淡薄的统计法制意识更加淡薄,进一步助长了统计数据造假的不正之风。
2、政治经济利益驱动。一是有的地方、部门、单位领导党性原则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为了突出个人的政绩,直接或间接地干预统计数据,所谓“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不正之风也应运而生。有的为了获得上级更多的经济补助,虚报、瞒报统计数据,基层统计员尤其是乡镇街道统计员往往不是考虑怎样把统计数据搞准,而是首先考虑上报多少统计数据才能完成当地政府目标任务,让领导满意,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统计制度不能得到有效实施。这些已成了干部队伍中一种特殊的腐败现象,而且导致和助长了统计数字造假的不良风气,从而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影响了在此基础上所制定的一系列重要政策、决策的科学性。二是统计调查对象不愿提供真实的统计数据,其主要原因是调查对象有“怕缴税”、“怕露富”的思想,能瞒则瞒,所报送的涉及与自身利益有关的统计数据远低于实际情况。
3、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主要体现在:一是一些基层单位对统计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统计岗位形同虚设,统计人员专职的少、兼职的多。统计工作经费难以保证,办公条件差,统计手段落后,没有配备电脑等相应设备,甚至有的连资料柜都没有;二是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稳定性差。一些单位不仅安排未取得统计上岗证书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而且频繁更换,刚换上来的又没有参加过任何统计业务培训,工作没有交接好就匆忙上阵,做起统计工作来,不知从何着手。有的统计人员身兼多项工作,统计只能算是附带性的工作,使统计人员不能专心搞统计,造成部分统计人员虽然在统计岗位上工作多年,但仍是对统计业务一知半解,难于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三是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低,分析评估能力弱。目前基层统计人员,尤其是中小企业、乡镇村统计人员的文化水平偏低,对统计指标的理解出现偏差,业务处理能力低,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更谈不上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和评估了;四是统计台帐不健全。在日常的统计业务工作检查和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很多基层单位统计原始记录不全、没有健全的专业统计台帐。
4、社会道德诚信失衡。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和深刻变革,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无庸讳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社会的道德诚信水平出现了明显的滑波,不轻信别人,不对别人说实话已成为普遍现象。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被调查对象不如实提供资料,这种社会道德失衡、诚信失范的不 正常现象影响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5、统计工作本身因素。一是统计方法制度不适应客观形势变化,现行的统计报表表种太多、指标繁杂,有的指标设置不科学、不合理,有的专业报表时间太紧,没有与基层单位的财务核算时间衔接。二是统计技术性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由于统计指标、统计分组、调查方法、汇总方法设计不当等形成的设计误差;由于计量单位误差、计量方法误差、提问不当误差、申报误差、不回答误差、调查覆盖面误差、记录误差、抽样误差、代表性误差等形成的调查误差;由于手工汇总时记录、抄写、计算产生的误差和数据处理时编码、录入产生的误差等形成的汇总误差。三是统计质量意识不强。有的统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包括统计部门的一些领导,没有形成统计数据是产品的观念,对统计数据质量事后把关的多,建立事前预防、控制制度的少,一些统计数据存在质量问题。
三、建立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长效机制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要做到统计工作所提供的产品——统计数据能够准确、及时、全面、客观、适用,得到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者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1、树立新的统计质量理念。高质量的统计信息必须符合“快、精、准”的要求。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质量的观 念,由使用性能向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以及为取得统计数据所需的成本转变。作为生产统计数据的统计部门,准确性已不是惟一的标准。要转变质量观念,要从取得数据的成本、数据的及时性和数据提供者的条件、能力和使用者的需要等多种角度来衡量数据的质量,做到准确、及时、低成本、高效益。
2、改革干部考核制度,完善干部管理体制。干部考核制度和干部管理体制不完善,是导致和助长统计数字造假的一个重要原因。“数字出官,官出数字”这是一种具有重大危害的政治腐败,其影响范围之广,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风气损害之大,不逊于贪污行贿。因此,必须进一步改革干部考核制度,完善干部管理体制。对各级干部的考核、评价以及相应的升迁、任免要建立严格、科学、规范的业绩评估制度,不能仅从“数字”上看政绩,要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并赋予群众监督那些用于考核干部政绩的统计指标的权力。对该地区、部门、单位的各种考核评价指标的完成情况,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估。
3、强化统计法制建设,加强全民统计意识教育。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统计法》是统计工作者捍卫统计数据质量最强大、最有力的武器。要充分发挥统计法律、法规的作用,增强《统计法》的刚性与可操作性,维护《统计法》的严肃性。一是要严格执法。强有力的法律实施机制,使违法 成本极高,从而真正杜绝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等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在各级统计机关建立一支稳定的统计执法队伍,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把常年性检查与执法大检查结合起来,提高统计服务水平的同时,加强统计监督职能,树立统计部门的权威。要严厉打击、处理一批严重的统计违法案件,不开后门,不留情面。加大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对比较典型的统计违法案件进行曝光。二是要在全社会大张旗鼓地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开展统计意识教育,提高全社会对统计的认同意识,特别是提高政府、企业领导干部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全社会树立诚信统计理念,使得社会公众充分认识到统计数据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各级政府宏观决策的依据,作为被调查对象有义务向统计调查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统计数据,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调查对象自觉遵守统计法、自觉履行统计义务的良好氛围。
4、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各级政府和统计机构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落到实处,规范基层统计基础工作,扎实做好统计源头基础工作。加强统计队伍建设,业务培训和指导常抓不懈,不断提高基层统计干部队伍素质,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大力弘扬务实求真、忠于职守的统计精神。改善基层统计工作条件,提高基层统计人员待遇。
5、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统计调查方法制度。科学可行的统计调查方法制度是保证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统计指标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直接关系到能否获得高质量的原始数据。首先,要对现行各种统计报表和指标,按照调查目的、对象、范围、频率等方面进行全面清理,精简和整合现行各专业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适当增加反映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节能降耗、文化产业、新兴产业等相关的统计指标。其次,进一步完善统计方法制度。能利用现有资料进行科学推算的数据不再增加新的调查项目;能通过抽样调查或其他非全面调查方法搜集到的统计数据不进行全面调查;通过一次性调查取得的统计数据能基本满足需要的不进行周期性调查;能通过部门统计或行政记录搜集到资料的就不增加新的调查项目。第三,调查统计报表设计时必须同时兼顾被调查者自身管理的需要。第四,弱化敏感性问题,以达到降低其敏感度、争取被调查者合作的目的。
6、建立完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制度。统计数据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开展主要数据评估,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透明度,确保统计数据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统计人员特别是县级统计机关的统计人员要消除汇总出了报表就万事大吉的思想,一定要对重要的统计指标进行定期的评估论证。一般来说,各项普查和一些抽样调查对主要指标进行评估已形成了制度,而全面报表的主要指标评估较少。因此,要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全面报表主要指标评估论证制度,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