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创新教学答案(定稿)

时间:2019-05-13 18:2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大创新教学答案(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大创新教学答案(定稿)》。

第一篇:电大创新教学答案(定稿)

第一次作业(第1-2章)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 于1912年在他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答案:熊彼特]

2、创新作为一种能力,它的特性包括:、、原则性。[答案:敏锐性、变通性]

3、对创新一词的解释,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 的创新,;二是个人价值的创新。[答案:社会价值]

4、从创新的规模以及创新对组织的影响程度来考察,可分为 和整体创新。[答案:局部创新]

5、影响创新的各种因素,概括起来包括内在因素和 两大方面。[答案:外部因素]

6、早在1938年,美国著名创造学家 就提出了“头脑风暴法”。[答案:奥斯本]

7、戴维斯AUTA模式由、理解、技法和四个环节组成,取每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合起来缩写为AUTA。[答案:意识、实现]

8、教育自身固有的根本属性就是。[答案:育人]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创新的动态性表明了哪些含义?

[答案: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世界和社会的变化刺激我们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由于组织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我们就应相应地调整影响创新的各种因素。随着其它组织和个体对该组织创新的模仿、学习,必然使该组织的创新成果不断扩散,使得自身初始的创新优势逐步消失,组织要谋求长期的竞争优势,就势必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因此,创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创新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改变、调整影响创新的内外部因素,组织的创新才能有日新月异的发展。]

2、组织结构对创新具有哪些显著的影响作用?

[答案:(1)灵活的有机式组织结构对创新有着正面的影响,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应变能力和跨职能工作能力,从而更易于发动和实施组织创新;(2)富足的组织资源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基础。(3)多向的组织沟通有利于克服创新的潜在障碍。]

3、吉尔福特模式的中心及其步骤是什么?

[答案:这一模式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有五个步骤:第一,以记忆储存为基础;第二,进行发散思维,酝酿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未经过发散思维而集中思维解决问题;第四,在这一过程之中,如果在某个方面产生了反对观点,就必须运用评价和鉴别。;第五,在进行发散思维的情况下,有些取出的资料拒绝批判,也就是说,避开了评价和鉴别的作用。这一模式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经过各种创造性思维活动,解决存在的问题。]

4、创新教育自主性原则的含义及实质是什么?

[答案:自主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地学习;真正理解和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而不是生吞活剥、死记硬背。

自主性原则的实质就是把每个教师、学生作为独立个体来尊重、对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把唤醒、激发师生的自主性,作为一项根本原则。要让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能从自己的教育行为和学习行为中,发现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形成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

5、什么是创新教学?其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案:创新教学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其要素包括创新教学的实施者(创新型教师)、创新教学的承受者(创新型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及创新型教学环境。]

1、陶行知在20年代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1943年他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 创新与创造是完全可以等同吗?为什么?试分析之。

[答案:两者不能等同。创新和创造的区别包括以下几点:(1)主体上的差异:创造的主体是多重的,它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自然界,如自然创造了沟壑山川、奇峰异谷等美景;创新的主体专指人类,它是人的社会特质。(2)开端上的差异:创造起始于无,它开端于一片空白,是无中生有;而创新起始于创造的成果,开端于已有的积累,是有中生无,具体地说,就是在人类已有的成果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和新的事物。(3)过程上的差异:创新与创造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但创造更为侧重创造性产品,即创造的结果;而创新更强调的是过程及其效果。]

2、“在欧洲中世纪,受宗教统治的影响非常大,创新被视为异端邪说加以禁止和封杀,这一时期,提出太阳中心说的哥白尼受到教皇的迫害,宣扬太阳中心说的布鲁诺被活活烧死,创新之路异常艰难,整个社会不支持创新,对创新形成阻碍,大多都是由历史消极、落后的文化氛围束缚造成的。要铲除创新障碍,就要从认识和营造先进的社会文化氛围入手,重视社会先进文化氛围的营建,在社会上形成开放包容、倡导创新的大气候。”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问题?请具体分析。

[答案:这段话说明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对创新非常重要。社会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以创新为荣,那么创新就会百花齐放。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因素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外部因素。人的创新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和知识层次的不断提高,使人们的理念与文化价值观不断更新,而人们的理念与文化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因素变化的制约,直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创新行为。]

3、开放性原则就是一切开放而无限制。这句话是否正确?试分析之。

[答案:开放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向广大师生开放,向现代社会开放,要敢于面对国内外一切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成功的教育经验。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虽然始终强调开放性,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限制。我们要借鉴和吸收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同时也要注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此,强调开放性要注意学会“扬弃”。]

4、试分析下列观点:“教学就是传授知识” “教学就是教书”。

[答案:第一,“教学就是传授知识”。这种观点有一定偏差。教学是包括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传授知识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但仅仅是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一边”,因此,传授知识但绝不是教学的惟一任务。

第二,“教学就是教书”。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从教学目的来看,教学不是“教书”,而是通过“教书”达到“育人”目的的教育活动。]

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结合职业实践,谈谈一个人的意志力对创新活动具有怎样的作用?

[答案:创新就是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创新本身就是对“旧”的否定,就是要挑战旧说、建立新论,因此必然要面对困难和荆棘,这就要求创新者必须具有较强的意志力。意志力强的人能够激发自身的各种潜力,在创新的曲折进程中,不回避、不逃避问题和困难,而是迎难而上。缺乏意志力,创新将半途而废。一个人的意志力往往体现出他是否具有胆识和勇气。一个人虽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但如果没有冲破世俗观念的勇气,那么他潜在的创新能力就难以形成现实的创新能力。缺乏胆识、魅力的根源就是缺乏自信心,缺乏自信心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比如,害怕与人比较,害怕自己显现愚蠢,怕犯错误,怕失败。实践证明,大部分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人都很自信,具有很强的意志力。]

2、试述创新教育与创新教学的关系。

[答案:(1)创新教育与创新教学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在于:创新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总的来说,创新教育与创新教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毫无疑问,教学包括在教育之内,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条基本途径。学校除了教学活动之外,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进行教育活动。除了主要在学校实施教育之外,还可以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进行教育活动。(2)从功能的角度来说,创新教学是具体的学校教育活动,其功能可以表述如下:创新教学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的创新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3)从形式的角度来说,由于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社会现象,教育的各种要素的具体表现和组织结构不同,因此,创新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其中在学校教育中,创新教学是其主要的手段。(4)从目的的角度来说,创新教育与创新教学的目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创新教学是为了促进创新型学生的个体发展而存在的,其教学目标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通过创新教学活动达到塑造学生的预期结果。而创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育创新型的社会,这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支撑。因此,创新教学的目标是创新教育目标的具体化。(5)从对象的角度来说,创新教育与创新教学所指对象的范畴不同。教学活动的对象主要指学校人员,包括创新型教师、创新型学生等。创新教育活动的对象的范畴要广泛得多,包括所有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既包括学校人员,也包括各方面的社会成员。(6)从方法的角度来说,创新教育的方法和创新教学的方法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创新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而创新的教育方法是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采用的手段与方式,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桥梁。]

第二次作业(第3-4章)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提出的第一层次的要求。[答案:参与学习]

2、“教育即生活”,是以 为代表的教育家提出的重要观点。[答案:杜威]

3、心理科学研究表明,学习的基本因素是由两大系统构成的,一个是系统,主要体现在智力因素的运作上;一个是系统,主要体现在非智力因素的运作上。[答案:认知、情意]

4、发展性学习能力的目标主要在于能以积极态度探索性地获取,形成技能。[答案:知识]

5、创新教学要研究教师、、教材、四大要素。[答案:学生、环境]

6、、间接性和 是思维的基本的也是重要的特征。[答案:概括性]

7、发现法是美国认知派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其“ ”的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答案:发现学习]

8、实践证明,一个人短时记忆的容量最大为 个组块。[答案:9]

二、简答题(每空6分,共30分)

1、什么是创新教学的社会性价值?它包含哪几个方面?

[答案:所谓创新教学的社会性价值,是指创新教学对一定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呈现出的意义。创新教学表现出很高的社会学价值,主要有两点。

(1)创新教学可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

(2)创新教学可以促进国家、民族的富强]

2、什么是再定义性?请举一例。

[答案:即擅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例如,类人猿为了得到一串用前肢够不着的香蕉,在种种尝试失败之后,而用以前当作玩具的东西做工具得到了香蕉,这就是“再定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来的“玩具”被转换成了“工具”。可见,再定义也可以说是一种重新发现、认识某种事物的特性和功能的能力。]

3、头脑风暴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首先使头脑兴奋起来,要使与会人员进入“角色”,需先热身,制造出激励活跃的气氛,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此阶段只需要几分钟即可,具体做法提出一个与会上所要解决的问题毫无关联的简单的问题,促使与会者积极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其次应遵守四个原则:严禁批评;畅所欲言;追求数量;相互启发。]

4、培养直觉思维的方式有哪些?

[答案:(1)鼓励大胆猜测(2)鼓励快速回答(3)允许跳跃思考(4)引导学生整体观察]

5、简述发现法的一般步骤

第二篇:电大创新教学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第1-2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 于1912年在他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

2、创新作为一种能力,它的特性包括:、原则性。

3、对创新一词的解释,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 的创新,;二是个人价值的创新。

4、从创新的规模以及创新对组织的影响程度来考察,可分为 和整体创新。[

5、影响创新的各种因素,概括起来包括内在因素和 两大方面。

6、早在1938年,美国著名创造学家 就提出了“头脑风暴法”。

7、戴维斯AUTA模式由、理解、技法和四个环节组成,取每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合起来缩写为AUTA。

8、教育自身固有的根本属性就是。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创新的动态性表明了哪些含义?

2、组织结构对创新具有哪些显著的影响作用?

3、吉尔福特模式的中心及其步骤是什么?

4、创新教育自主性原则的含义及实质是什么?

5、什么是创新教学?其构成要素有哪些?

三、分析题(每题8分,共32分)

1、陶行知在20年代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1943年他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 创新与创造是完全可以等同吗?为什么?试分析之。

2、“在欧洲中世纪,受宗教统治的影响非常大,创新被视为异端邪说加以禁止和封杀,这一时期,提出太阳中心说的

哥白尼受到教皇的迫害,宣扬太阳中心说的布鲁诺被活活烧死,创新之路异常艰难,整个社会不支持创新,对创新形成阻碍,大多都是由历史消极、落后的文化氛围束缚造成的。要铲除创新障碍,就要从认识和营造先进的社会文化氛围入手,重视社会先进文化氛围的营建,在社会上形成开放包容、倡导创新的大气候。”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问题?请具体分析。

3、开放性原则就是一切开放而无限制。这句话是否正确?试分析之。

4、试分析下列观点:“教学就是传授知识” “教学就是教书”。

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结合职业实践,谈谈一个人的意志力对创新活动具有怎样的作用?

2、试述创新教育与创新教学的关系。

第二次作业(第3-4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提出的第一层次的要求。

2、“教育即生活”,是以 为代表的教育家提出的重要观点。

3、心理科学研究表明,学习的基本因素是由两大系统构成的,一个是 系统,主要体现在智力因素的运作上;一个是 系统,主要体现在非智力因素的运作上。

4、发展性学习能力的目标主要在于能以积极态度探索性地获取,形成技能。

5、创新教学要研究教师、、教材、四大要素。

6、、间接性和 是思维的基本的也是重要的特征。

7、发现法是美国认知派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其“ ”的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

8、实践证明,一个人短时记忆的容量最大为 个组块。

二、简答题(每空6分,共30分)

1、什么是创新教学的社会性价值?它包含哪几个方面?

2、什么是再定义性?请举一例。

3、头脑风暴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培养直觉思维的方式有哪些?

5、简述发现法的一般步骤。

三、分析题(每题8分,共32分)

1、开发人脑的潜能依靠教学中的不断创新。这里所说的全面开发人脑,它的含义有哪几层?试分析之。

2、教师主控课堂之内,学生参与课堂之外。因为教师在课堂内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并得以保障,所以学生是客体;课堂之外,教师以家庭作业的形式交给学生一定的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性的探究、解决问题,所以学生又是主体。以上这段话的分析是否有道理?为什么?试分析。

3、有位教师在小学二年级教“纸张”一词时,他要求学生列举“纸张”的用途。一开始,学生争先恐后,迅速说出了“印书”、“写信”、“包东西”等最普遍的用途。接着,举手的人就少了。忽然一位学生说:“我能用纸叠飞机”。全班又活跃起来,纷纷补充说纸可以“叠灯笼、叠小船、叠青蛙”等等。然后,气氛又不热烈了。另一个学生提出纸可以“糊火柴盒”,不少学生又补充说:“纸箱”、“信封”、“香烟盒”也是纸做的。这时,全班似乎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突然,一个学生又举起了手,说:“我姐姐说,纸还能做衣服穿,做茶杯和碗碟。”上面这一教学案例创新思维的哪些特征?具体分析。

4、一些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对学生说:“不要急于回答,多想想,想好了再说。”有的甚至规定“想两分钟”。“想好了再说”这个要求并不错,在某些场合,对于某些学生可能也有一定用处,但是,你怎么知道举手抢答的学生都是没想好的呢?更有甚者,把积极抢答问题看成是一种不良行为,说那样的学生是“出风头”、“爱表现”、“骄傲自大”、“个人英雄主义”,是“不虚心的表现”,“容易脱离群众”等等。试分析这一些教师的做法是否合理?

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试述创新教学的教育性价值。

2、结合实际,谈谈发现法与传授法的区别。

第三次作业(第5-6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创新教学方法包括创新教法和 两个方面。

2、创新教学方法的设计,是围绕基于 为出发点的设计。

3、主体性是人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所具有的本质规定性,即、选择性、和创造性。

4、人们通过语言、行为或其他方法去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能力即。

5、创新型教师的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人格。

6、在西方教育史上,通常把以德国教育家 为代表的教育思想看作传统教育派。

7、罗杰斯还提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三个要素,这就是、和理解。

二、简答题(每空6分,共30分)

1、什么是创新教学方法?如何正确认识创新教学方法?

2、在创新教学实践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3、教师的创新人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4、创新型学生的学习特点是什么?

5、怎样理解师生多向合作观

三、分析题(每题8分,共32分)

1、试分析创新教学方法是对教学方法的整合与优化。

2、英国大学者肖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试用主体性教学方法分析这段话。

3、随着课程改革,教师教的控制力在不断弱化。试分析这句话的科学内涵。

4、创新型学生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立性”的学习特点,如何理解这一特点?试分析之。

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综述教师创新能力的体现。、2、试述杜威在师生关系上的主要观点。

第四次作业(第7-9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是创新教学的基本环境。

2、具有创新意识的 是创新学校环境的主体。

3、家庭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一个非物质环境,是一个。

4、教学评价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有系统地对教学活动所作的 判断。

5、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有 功能和 功能。

6、创新教学评价的量化方法包括、统计分析的方法和评定的方法。

7、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征有、自主化、、差异化。

8、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在问题解决上有以下两种策略,一是手段目的分析,二是。

二、简答题(每空6分,共30分)

1、政府的创新教育观念对创新教学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诊断性评价的功能有哪些?

3、创新教学评价的理论依据及创新教学评价原则有哪些

4、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念是什么?

5、学科创新性教学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三、分析题(每题8分,共32分)

1、“家长的职业或文化程度问题等是家庭环境的一部分,但与创新教学没有正相关”,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试分析之。

2、下列哪些属于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并作简要分析。

3、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一种“缺损性评价”,即缺少对人本身的关注,而只关注分数,以“分数论英雄”。发展性教学评价着力于人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着力于促进人的完美和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评价。试分析以上这段话,概括这段话主要说明了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哪一特征?

4、例如,别人在“指桑骂槐”,有人就听不出来;有人在说话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甚至到口吐白沫也说不到点子上;有人在阅读中部分段,找不出段落大意,归纳不出中心思想;有人有着丰富的生活内容,就是写不出主体鲜明的文章来。试分析以上这段话中这种人所缺失了哪些能力?

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结合实际,论述良好校风班风对创新教学的作用。

2、试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案

。24

第三篇:最全电大创新教学作业答案

创新教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1.预设性课程

是教师在对教材文本进行解读的基础上,为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计划与方案。2.课程资源

1.课程资源就是与课程相关的一切资源。具体的说是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教学活动资源。

2.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性质: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在教学计划、内容、方法和教学评价上与中学的其他课程有许多相似或相近之处,但作为主要承担德育任务的课程来说,其设置和功能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程,它是中学德育的专门课程。3.宏观课程设计

是在你学完一门课程之后,需要做一个比较大的项目,这个项目包含了你所学的这门课程的所有内容与知识,是一种综合水平的考察。

二、填空

1.一般来说,课程文本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材、教师用书以及练习册等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

2.课程和教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心模式、循环模式等不同的模式。一元模式、连接模式

3.宏观课程在设计时要考虑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共同经验、个别经验

4.学校课程目标的制定步骤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研究、行动

5.在对课程文本的解读中,“理解”所包含的内涵是:“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意义构建。感受过程、对话形式

6.学校课程结构的设计应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平衡性的原则 多样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7.学校发展规划和课程目标的制订常需遵循方向性和针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开放性和封闭性相结合的原则。发扬优势项目、克服薄弱环节

8.制订课程目标实施的措施应重点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调控系统三个方面的问题

支持系统、反馈系统

9.学校课程设计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课程创造。课程选择、课程改编

10.课程文本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者意图的原始性三个基本特征。权威性、理智的至上性、设计者意图的原始性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师开发生成性课程的基本策略

(1)备课不仅要被教材同时也要备学生和教法(2)要善于把握课堂的反馈信息(3)利用课堂突发事件来生成课程(4)以批判性思维对待生成性课程

2.在学校课程实施中,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1.课程资源是突破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的关键因素 2.课程资源开发括展课程实施的新视野 3.课程资源开发促进课程真正走向多元化 4.课程资源开发直接支持了新课程形态

5.课程资源开发促进学校走向基于资源的教学导向 3.简述学校课程计划评价的主要内容 1.学校课程计划内涵的适切性 2.学校教育目标的适切性、具体性 3.学校分析的适切性

4.各年级个学习领域或学科学习主体或学校特色活动的适切性 5.学科连贯统整,与主题活动配合与联系的适切

4.学校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主要有哪些内容?

1.学校课程设计起步于学校分析,即充分考虑学校的条件和特点、社区资源、家长的期望、学生的需要、教师的能力等因素,字词基础上根据国家的课程标准,设计本校的课程目标。2.明确于学校教育目标相匹配的学生能力发展指标

3.详细规划学校课程的内容、框架哦、教学进度,其中包括学校所有年级学科课程的设计,一个年级一学期的课程设计等,同时制定落实学校课程目标的各项管理措施,保障学校课程目标的顺利实施

4.设计教学主体与教学活动,适当增补教材,强化教师合作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团队合作与专业自主精神

5.实施学校课程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评价、不断提升学校课程的品质

四、论述题

1.何谓单元设计?何谓分层设计?两者有何异同点?

单元设计就是将某个学科、某些相关学科的内容、某种活动或某些行管活动的内容,按主体重新组合成彼此连贯或相对独立的一个个模块,每个模块构成一个单元。

分层设计是将国家规定的必修学科按照ADF等几个不同的层次重新设计和组合。其关键是对国家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分解,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相同点:都是对学科课程进行改组,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

不同点:单元设计在于为学生提供多个层次的课程选择的机会,为个体提供获得多元发展得机会;分层设计在教学目标、学习方式方法的要求上都有鲜明的递进特征,其目的重在保证不同学业基础的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统一规定的学业水准。

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档案袋评价

是根据某一目的、以档案袋唯一决然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的、综合的评价,也称为成长记录袋评价。它具有内容的丰富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及评价据俄国的形成性等特点。2.课程领导

是指教师需哟参与考虑学校不同课程类型的整体均衡协调、优先顺序安排、循序改进方案;参与决定哪些课程应该保持、改善、重开、停止;参与完善基于内在动机的课程教学评估机制,也包括教师在动态的课程与教学过程中说明个人对课程的理解,共同构建教学课程的意义,形成教师敢于行使权力、承担责任、不断合作改进的组织文化。3.任务表现评价

就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任务,然后根据学生的各种表现以及完成任务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发展,表现可以是文字表现、口头陈述表现、实际操作表现、认知活动表现、社会活动的表现等。4.学习过程评价

通过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学生进行的多次评价而测查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潜能。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是一种历时性的评价,在这种评价中,测验情景转变为学生的学习经验。

三、简答题

1.简述校长的课程领导职责

1.学校发展远景规划和学校课程的管理与设置 2.醋精学校课程权利的分化和转换 3.鼓励教师主导的专业发展 4.简历任务型课程组织 5.提供任务型课程组织

6.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7.冲建学校组织文化

2.简述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意义 1.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师的课程领导

2.学校领导文化的成功在于教师的课程领导 3.新课程实施需要教师的课程领导

3.使用观察评价学生的表现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1.观察所有的学生

2.经常性地、有规律地观察 3.以书面形式记录观察报告

4.记录典型及非典型的行为,常规的观察报告同非常规的观察报告同样有价值 5.搜集多种观察资料来提高观察报告的可靠性 6.综合不同的情景下的证据增加观察报告的效度

4.学习过程评价有什么特点?

1、价值取向上的人文性

2、功能上的过程性

3、形式上的多样性

4、手段上的数字化

5、方式上的开放性。

5.要想设计好一个表现任务,必须遵循哪些步骤?试举例说明

1.确定焦点。确定评估那些行为和课程内容:确定反映学生成就的证据。2.创造意境。选择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创造一个背景性的“剧情”。

3.写出指导。以清晰的语言描述希望学生指导什么和做到什么;描述出让学生做的产品和应有的表现。

4.确定受众。尽可能确定真是的受众。5.设计出评分规则

6.再回顾一下前面的设计的任务,进行修改。

二、填空

1.课程领导具有______________、决策过程民主化、______________、重引导而非控制四大特征。

领导主体多元化 沟通模式网络化

2.结果评价中使用最多的评价方式是标准化测验,标准化测验通常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大类。常模参照测验 标准参照测验

3.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的经典模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后测三部分的内容。

前侧 中介训练

4.教师参与课程领导所承担的角色包括课程意识的主动生成者、______________的引领者、______________的指导者、学校教师之间的互助者和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者。新课程实施 学生课堂学习

5.教师的课程领导重在______________,教师采取预防和_______的管理方式来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课程领导 激励

6.档案袋评价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评价结果的形成性等特征 内容的丰富性 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7.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评价和交流评价

任务表现评价 档案袋评价

8.学校课程领导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科组长的课程领导、年级组长的课程领导和班级的课程领导五个不同层次 校长的课程领导 教务主任的课程领导

9.概念图是一种测量学生个体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方法,用于表征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结构 知识结构 组织

10.纸笔测验是学习评价方式的一种常见形式,它的基本假设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分解 去情景化

作业三

1.简述以“双基”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教师而不重学生,教师常常处于主动角色,学生被要求无条件的执行教师的指令,学生个性得不到尊重师生关系不平等。

2.重管教而不重自觉,教师往往认为对学生管的愈严愈好,不注重引导学生自我要求、自我教育和管理,致使学生缺乏独立判断、自我调控、自主自立自律的品质和能力。

3.注重统一而不重多样,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强求一律,忽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4.重传授而不重探索,资教学过程中一味包办代替致使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习惯于循规蹈矩,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简述以“双基”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目的和主要任务。1.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体力

2.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其中,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中心任务

2.简述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

1.动力作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能够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向性、积极性产生重要影响,对学习活动具有激活、振动作用

2.选择作用:在学习生活中,学生寻什么不选什么,为什么选此而不选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选择的价值取向,而他们的需要、兴趣、情感、信念等非智力因素恰恰是衡量这种价值观和价值标准的内在尺度 3.诱导作用: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情绪可以诱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推动学习活动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7.简述尊重差异的教学策略

尊重差异的教学策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承认学生的发展存在的差异性,不搞平均发展和“填平补齐”,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二是承认学生发展得独特性。尽可能发展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或潜在的创造力火花,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鲜明的个性

8.简述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及其基本特征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性活动为主题,以小组学习目标的达成为标准,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惩依据的教学组织形式。

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任务分割,结果整合;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公平竞赛,合理比较,分配角色,分享领导。

3.简述当代教学改革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本特征

1.在学习动机上,表现为学生有内在学习动力的支持,有丰富情感的投入

2.在学习方法上,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努力摆脱对教师或他人的依赖,主动学习3.在学习时间上,表现为学生能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学习计划。

4.在学习结果上,表现为学生能够及时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判断,并进行改正。

5.简述掌握知识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的关系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2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是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五、填空

1.有意义接受式学习可分为表征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学习四个层次。

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2.自主性学习的开展一般分为五个步骤进行,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自学、师生探讨、练习迁移 创设情景、出示目标

3.档案袋评价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评价结果的形成性等特征 内容的丰富性 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4.在对课程文本的解读中,“理解”所包含的内涵是:“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意义构建

感受过程、对话形式

6.是校本教学研究开展的重要基石,是指同校教师之间针对某些教学问题进行相互切磋,合作研讨,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共同成长。(2.00分)

同伴互助、专研人员引领

7.纸笔测验是学习评价方式的一种常见形式,它的基本假设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分解、去情景化

9.校本教学研究有专业引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基本形式 自我反思‘同行合作

10.一般来说,课程文本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材、教师用书以及练习册等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

第四篇:电大创新教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影响创新的各种因素。随着其它组织和个体对该组织创新的模仿、学习,必然使该组织的创新成果不断扩散,1、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 于1912年在他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答案:熊彼特]

使得自身初始的创新优势逐步消失,组织要谋求长期的竞争优势,就势必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因此,创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创新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改变、调整影响创新的内外部因素,组织的创新才能有

2、创新作为一种能力,它的特性包括:、、原则性。[答案:敏锐性、变通性]

3、对创新一词的解释,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 的创新,;二是个人价值的创新。[答案:社会价值]

4、从创新的规模以及创新对组织的影响程度来考察,可分为 和整体创新。[答案:局部创新]

5、影响创新的各种因素,概括起来包括内在因素和 两大方面。[答案:外部因素]

6、早在1938年,美国著名创造学家 就提出了“头脑风暴法”。[答案:奥斯本]

7、戴维斯AUTA模式由、理解、技法和四个环节组成,取每个英文单词的

日新月异的发展。]

2、组织结构对创新具有哪些显著的影响作用? [答案:(1)灵活的有机式组织结构对创新有着正面的影响,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应变能力和跨职能工作能力,从而更易于发动和实施组织创新;(2)富足的组织资源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基础。(3)多向的组织沟通有利

于克服创新的潜在障碍。]

3、吉尔福特模式的中心及其步骤是什么?

[答案:这一模式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有五个步骤:

白,是无中生有;而创新起始于创造的成果,开端于已有的积累,是有中生无,具体地说,就是在人类已有的成果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和新的事物。(3)过程上的差异:创新与创造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但创造更为侧重创造性产品,即创造的结果;而创新更强调的是过程及其效果。]

2、“在欧洲中世纪,受宗教统治的影响非常大,创新被视为异端邪说加以禁止和封杀,这一时期,提出太阳中心说的哥白尼受到教皇的迫害,宣扬太阳中心说的布鲁诺被活活烧死,创新之路异常艰难,整个社会不支持

创新,对创新形成阻碍,大多都是由历史消极、落后的文化氛围束缚造成的。要铲除创新障碍,就要从认识和营造先进的社会文化氛围入手,重视社会先进文化氛围的营建,在社会上形成开放包容、倡导创新的大气候。”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问题?请具体分析。

[答案:这段话说明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对创新非常重要。社会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以创新为荣,那么创新就会百花齐放。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因素是推动创新的重要

外部因素。人的创新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和知识层次的不断提高,使人们的理念与文化价值观不断更新,而人们的理念与文化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因素变化的制约,直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创新行为。]

3、开放性原则就是一切开放而无限制。这句话是否正确?试分析之。

[答案:开放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向广大师生开放,向现代社会开放,要敢于面对国内外一切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成功的教育经验。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虽然始终强调开放性,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限制。我们要借鉴和吸收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同时也要注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此,强调开放性要注意学会“扬弃”。]

4、试分析下列观点:“教学就是传授知识” “教学就是教书”。

[答案:

念的勇气,那么他潜在的创新能力就难以形成现实的创新能力。缺乏胆识、魅力的根源就是缺乏自信心,缺乏自信心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比如,害怕与人比较,害怕自己显现愚蠢,怕犯错误,怕失败。实践证明,大部分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人都很自信,具有很强的意志力。]

2、试述创新教育与创新教学的关系。

[答案:(1)创新教育与创新教学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在于:创新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总的来说,创新

教育与创新教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毫无疑问,教学包括在教育之内,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条基本途径。学校除了教学活动之外,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进行教育活动。除了主要在学校实施教育之外,还可以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进行教育活动。(2)

从功能的角度来说,创新教学是具体的学校教育活动,其功能可以表述如下:创新教学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的创新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3)从形式的角度来说,由于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社会现象,教育的各种要素的具体表现和组织结构不

同,因此,创新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其中在学校教育中,创新教学是其主要的手段。(4)从目的的角度来说,创新教育与创新教学的目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创新教学是为了促进创新型学生的个体发展而存在的,其教学目标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通过创新教学活动达到塑造学生的预期结果。而创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育创新型的社会,这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支撑。因此,创新教学的目标是创新教育目标的具体化。(5)从对象的角度来说,创新教育与创新教学所指对象的范畴不同。教学活动的对象主要指学校人员,包括创新型教师、创新型学生等。

7、发现法是美国认知派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其“ ”的理创新教育活动的对象的范畴要广泛得多,包括所有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既包括学校人员,也包括各方面的社会成员。(6)从方法的角度来说,创新教育的方法和创新教学的方法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创新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而创新的教育方法是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采用的手段与方式,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桥梁。]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提出的

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答案:发现学习]

8、实践证明,一个人短时记忆的容量最大为 个组块。[答案:9]

二、简答题(每空6分,共30分)

1、什么是创新教学的社会性价值?它包含哪几个方面?

[答案:所谓创新教学的社会性价值,是指创新教学对一定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呈现出的意义。创新教学表现出很高的社会学价值,主要有两点。

(1)创新教学可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

(2)创新教学可以促进国家、民族的富强]

2、什么是再定义性?请举一例。

[答案:即擅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例如,类人猿为了得到一串用前肢够不着的香蕉,在种种尝试失败之后,而用以前当作玩具的东西做工具得到了香蕉,这就是“再定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来的“玩具”被转换成了“工具”。可见,再定义也可以说是一种重新

发现、认识某种事物的特性和功能的能力。]

3、头脑风暴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首先使头脑兴奋起来,要使与会人员进入“角色”,需先热身,制造出激励活跃的气氛,这是非常关键的一

步。此阶段只需要几分钟即可,具体做法提出一个与会上所要解决的问题毫无关联的简单的问题,促使与会者积极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其次应遵守四个原则:严禁批评;畅所欲言;追求数量;相互启发。]

4、培养直觉思维的方式有哪些?

[答案:(1)鼓励大胆猜测(2)鼓励快速回答(3)允许跳跃思考(4)引导学生整体观察]

5、简述发现法的一般步骤。

[答案:

层次水平的全面开发,这里的“反思”不仅是人脑功能的核心,也是全身心开发的核心,是一种自觉的自我调控过程,是人类高级智能活动的核心。]

2、教师主控课堂之内,学生参与课堂之外。因为教师

在课堂内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并得以保障,所以学生是客体;课堂之外,教师以家庭作业的形式交给学生一定的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性的探究、解决问题,所以学生又是主体。以上这段话的分析是否有道理?为什

么?试分析。

[答案:这段话的分析存在偏颇。创新教学从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将关注的热点始终放在学生身上。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张切实把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工作上来。应该认识到,“学生是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人”,学生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所以不仅在课外而且在课堂之中,学生都应是教学的主体。创新教学要从根本上扭转将学生作为学习客体的做法,将教学中的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什

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为思路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尽量做到以下几点:(1)让学生参与学习;(2)让学生主动学习;(3)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3、有位教师在小学二年级教“纸张”一词时,他要求学生列举“纸张”的用途。一开始,学生争先恐后,迅速说出了“印书”、“写信”、“包东西”等最普遍的用途。接着,举手的人就少了。忽然一位学生说:“我能用纸叠飞机”。

全班又活跃起来,纷纷补充说纸可以“叠灯笼、叠小船、速的特点,它与思维的敏捷性和主动性关系密切,在课叠青蛙”等等。然后,气氛又不热烈了。另一个学生提出纸可以“糊火柴盒”,不少学生又补充说:“纸箱”、“信封”、“香烟盒”也是纸做的。这时,全班似乎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突然,一个学生又举起了手,说:“我姐姐说,纸还能做衣服穿,做茶杯和碗碟。”上面这一教学案例创新思维的哪些特征?具体分析。

[答案:体现了创新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等特征。

一开始,学生争先恐后,迅速说出了“印书”、“写信”、“包东西”等最普遍的用途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接着,举手的人就少了。忽然一位学生说:“我能用纸叠飞机”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另一个学生提出纸可以“糊火柴盒” 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突然,一个学生又举起了手,说:“我姐姐说,纸还能做衣服穿,做茶杯和碗碟” 体现了思维的独创性。]

4、一些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对学生说:“不要急于回答,多想想,想好了再说。”有的甚至规定“想两分钟”。“想好了再说”这个要求并不错,在某些场合,对于某些学生可能也有一定用处,但是,你怎么知道举手抢答的学生都是没想好的呢?更有甚者,把积极抢答问题看成是一种不良行为,说那样的学生是“出风头”、“爱表现”、“骄傲自大”、“个人英雄主义”,是“不虚心的表现”,“容易脱离群众”等等。试分析这一些教师的做法是否合理?

[答案:这些评价是不公正的,它往往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扑灭了学生直觉思维的火焰。直觉思维具有快

堂上学生的急性作答,正顺应了培养直觉思维的需要。学生一听到教师提出问题,便迫不及待地争先抢答,这正是他们学习积极性的表现,也是思维敏捷性的表现,对于培养任何形式的思维能力都是有利无害的。所以应鼓励快速回答。]

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试述创新教学的教育性价值。

[答案:创新教学作为一种处于时代前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对于我国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教育都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1)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2)促进教育环境的改善(3)促进课程改革的进程

(4)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5)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创新教学的教育性价值还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创新教学必然带来教育目标的创新、教育体制的创新、教育体系结构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和教育管理与评价等多方面的创新。这些方面的创新,既是实施创新教学的途径,又是创新教学教育性价值的体现。]

2、结合实际,谈谈发现法与传授法的区别。

[答案:发现法与一般传授法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传授法重视教师的传授,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往往是把知识“嚼碎”之后喂学生;发现法强调学生自己发现,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总是着重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探索未知,独立地解决问题。传授法着重学习和获得知识的结果,把成绩分数看得特别重;发现法着重学习的过程和获得知识的方法,强调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教师不把现成的科学原理直接讲给学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创新教学方法包括创新教法和 两个方面。[答案:创新学法]

2、创新教学方法的设计,是围绕基于 为出发点的设计。[答案:人]

3、主体性是人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所具有的本质规定性,即、选择性、和创造性。[答案:自主性、能动性]

4、人们通过语言、行为或其他方法去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能力即。[答案:参与主体性]

5、创新型教师的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人格。[答案: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6、在西方教育史上,通常把以德国教育家 为代表的教育思想看作传统教育派。[答案:赫尔巴特]

7、罗杰斯还提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三个要素,这就是、和理解。[答案:真诚、接受]

二、简答题(每空6分,共30分)

1、什么是创新教学方法?如何正确认识创新教学方法?

[答案:创新教学方法,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素质培养为目的,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1)创新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与改革

(2)创新教学方法是对教学方法的整合与优化]

2、在创新教学实践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答案:(1)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2)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3)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3、教师的创新人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教师创新人格建塑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教师创新教学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需要。(1)强烈奉献精神(2)良好的合作意识(3)顽强的意志]

4、创新型学生的学习特点是什么?

[答案:(1)善于发现别人忽视的东西(2)善于质疑(3)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立性(4)顽强拼搏的坚韧性(5)有自信心]

5、怎样理解师生多向合作观

[答案:现代教学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方式,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的多边互动,这就特别需要教师有现代教学的理念,树立师生多向合作观。教师不仅要从“独奏者”向“合奏者”或者“伴奏者”的角色

转变,而且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只有形成多向交流互动的立体网络,才能合理配置、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极大地提高师生的参与度,最大程度地发挥交互作用的潜能,形成相互依存、共同激励、相互促进的格局,以增强教学效果。]

思维同步、情感共鸣的境界,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的实践活动,它的产生有特定的背景。交互性是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是一种双向交流,教学过程中体现在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资源、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交互主体性是指“人们通过语言、身体动作或其

三、分析题(每题8分,共32分)

1、试分析创新教学方法是对教学方法的整合与优化。[答案:(1)创新教学的方法必然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是与以往不同就属于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应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法,能够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最佳环境。这就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整合与优化,剔除不利于创新教学的方法。(2)整合与优化应来自于创新教学的内在要求,它不是大杂烩,创新教学方法是众多方法的结合应用,它的表现是在创新教学过程各环节上对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3)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的单一化,造成固定与僵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学缺乏生气,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往往还会抑制创新,因为创新教学方法本来就是要求多样的,不是唯一的。]

2、英国大学者肖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试用主体性教学方法分析这段话。

[答案:主体性教学方法包括参与、交互、探究与合作等。参与性教学是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积极地交往和互动,达到认知共振、他方法去了解对方思想的一种能力。”探究主体性是指

人们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手段及方法,去探讨和研究多方各自的思想,以形成对问题解决的能力。合作主体性是指人们通过行动去交流各自思想,并表达解决问题的意图,形成合力,共同取得和实现一致目标的能力。]

3、随着课程改革,教师教的控制力在不断弱化。试分析这句话的科学内涵。

[答案:创新教学方法则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始终都处于积极的、主动的状态,因此,对课程的控制及其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控制,需要发生一定的改变。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控制者,学生对教学活动缺乏自主性,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控制力相对较大;创新教学方法认为教师对教学的控制力需要弱化,转向支持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才能提高。]

4、创新型学生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立性”的学习特点,如何理解这一特点?试分析之。

[答案:创新型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大多数学生相比,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他们总喜欢独立思考、独立学习,不盲目模仿他人。在学习上,创新型学生善于独立地提出问

题和解决问题,不受习俗的限制和约束,不拘泥于课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以已有的知识为线索,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能够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

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综述教师创新能力的体现。

[答案:所谓创新能力就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或是想出新办法,发现或创造新事物,建立新理论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形象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多种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1)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型教师应具有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

师生关系的看法上,杜威反对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观点,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他提出了“儿童中心论”,主张把教育的中心由教师转到儿童。他主张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依照儿童的兴趣

组织各种活动。杜威反对教师忽视儿童的实际,把自己的要求强加给儿童。]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是创新教学的基本环境。[答案:创新型学校]

2、具有创新意识的 是创新学校环境的主体。[答案:教

育管理者]

3、家庭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一个非物质环境,是一个。[答案:软环境]

4、教学评价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有系统地对教学活动所作的 判断。[答案:价值]

5、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有 功能和 功能。[答案:强化、反馈]

6、创新教学评价的量化方法包括、统计分析的方法和评定的方法。[答案:测量的方法]

7、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征有、自主化、、差异化。[答案:人性化、过程化]

8、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在问题解决上有以下两种策略,一是手段——目的分析,二是。[答案:逆向工作]

二、简答题(每空6分,共30分)

1、政府的创新教育观念对创新教学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教育行政部门对创新教育的影响,包括政府对人才的要求,政府对推进学校改革的支持。(2)政府的资金投入对创新教学的影响(3)政府的舆论手段及政策手段对创新教学的影响]

2、诊断性评价的功能有哪些?

[答案:确定学生入学或升学的准备程度;确定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的适当安置;找出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3、创新教学评价的理论依据及创新教学评价原则有哪些?

[答案:(1)现代教育科学理论。这包括教育社会学、集体教育和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科学理论。(2)评价方法理论。这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理论等。

创新教学评价原则包括多元化开放性评价原则和创新化激励性评价原则。]

4、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念是什么?

[答案:发展性教学评价是指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的,重过程、重评价对象主体性的教学评价。(1)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前提,不是重于甄别和选拔,而在于改进,重于人格的尊重。(2)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3)发展性教学评价的贡献,是帮助教学过程的主体做得更好。]

5、学科创新性教学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案:首先,学科教学目标的改革,要把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再现型教育,转变为发现型教育,即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重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其次,学科教学内容的改革,不仅重视基础知识学习,还要重视教学内容的更新。

教学评价。试分析以上这段话,概括这段话主要说明了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哪一特征?

[答案:这段话将传统的教学评价和发展性教学评价

在功能上做了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两者在对“人“的关注度存在差异,发展性教学评价更加深入到人的内心,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段话主要说明了发展性教学评

价的“人性化”特征。]

4、例如,别人在“指桑骂槐”,有人就听不出来;有人

在说话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甚至到口吐白沫也说不到点子上;有人在阅读中部分段,找不出段落大意,归纳不出中心思想;有人有着丰富的生活内容,就是写不出主体鲜明的文章来。试分析以上这段话中这种人所缺失了哪些能力? [答案:别人在“指桑骂槐”,有人就听不出来,只能说其“听”的概括能力不强;有人在说话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甚至到口吐白沫也说不到点子上,只能说其“说”的概括能力太差;有人在阅读中部分段,找不出段落大意,归纳不出中心思想,只能说其“读”的概括能力不行;有人有着丰富的生活内容,就是写不出主体鲜明的文章来,主要还是说明其“写”的概括能力尚待提高。语文学科包括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语文上的概括能力。所以学好语文,离不开概括能力的培养。]

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结合实际,论述良好校风班风对创新教学的作用。[答案:(1)同化作用。在良好的班风和校风形成的推崇创新、勇于创新的氛围中,能够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教育导向,在耳濡目染中,好比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感化,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2)促进作用。一所学校如果有着推崇创新的学习风气,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的学习氛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能够带着宽松愉悦、不畏艰难的心情,接受教学中的任何创新。(3)约束作用。一所学校,如果有创新氛围,往往能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可以改变教师和学生拘泥保守的不良习惯,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2、试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案。[答案:略] 创新教学平时作业

(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预设性课程(见教材

关组织和人员作出高层次的课程决策和自我管理,以达到提高教育内容的品质,增进学生学习成效为最终目的,并具有领导主体多元化、决策过程民主化、沟通模式网络化和重“引导”而非“控制”等特征。

二、简答题

1、预设性课程与生成性课程的关系如何?(教材7页)

预设性课程与生成性课程是相互联系的课程概念。预设性课程是生成性课程的基础,生成性课程是预设性课程的深化和升华,是一种多多益善的“意外收获”,应该是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与境界,但并不是每节课教学追求的根本。生成性

课程既可以是预设性课程的补充、修正、完善和提高,也可以是学科知识的拓展;既可以是预想范围之内的不确定性问题,也可以是偶发事件艺术处理,既可以是教师无意发现,也可以是学生引起质疑。

2、学校课程结构的设计应坚持什么原则?(教材39页)

(1)多样性原则。多样化的课程类型是优化课程结构的一个前提。

(2)整体性原则。任何学校的课程设计都要将学校的课程看做一个整体。

(3)平衡性原则。各门课程的课时分配、科目学习在时间顺序上要平衡。

3、过程评价的意义和特点(教材63页)意义:(1)评价不仅要了解过去学习的效果,同时也要预测未来学习的潜力。(2)评价与教学不

再是相互对立的,而应与教学统一在一起,可以使教师有目的地观察学生认知结构与能力的变化。(3)过程评价是个别化指导,必须因材施教。案

一、名词解释

(4)过程评价与表现评价结合起来,在完成表现任务时,对学生认知活动进行中介干预,取得的效果可能更好。特点:

(1)评价的情境与学习的情境类似,评价成为自然的学习环境的一部分,而不是学习后外加的部分。

(2)评价的过程与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类似,所需要的评价工具,评价资料隐含于学习情境之中。

(3)评价可以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轻松进行,学生不需要明确意识到正在评估。

(4)评价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不需要为评价而教。

4、谈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的区别与联系 教材

1、预设性课程:是教师在对教材文本进行解读的基础上,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计划与方案。

2、生成性课程:是预设性课程展开过程中与具体的教学情境相结合时产生的课程资源。08qb1

3、课程设计:是为了产生一定的教育影响而对整体的学校活动进行的一种安排。08qc1

4、结果评价:在学生经过一段学习时间后进行一次评价,以这次评价的结果来反映学生在接受评价之前的学习成效。

5、过程评价:通过在不同时间点对学生进行多次评价而测查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的潜能,在这种评定中,测验情境转变为儿童的学习经验。

6、任务表现评价: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任务,然后依据学生的各种表现进行评价。

7、教学理念:指人们根据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要求,对于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目的和作用等问题的认识。

8、教学反思:对教师而言,进行教学反思主要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这也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监控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9、接受式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传授者提供的讲授内容、呈现材料而掌握现成知识,把前人创造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

10、创新性学习设计: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统筹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得出创新性学习的整体方案。

11、校本教学研究:是指中小学教师在校长领导下,教研人员的指导下立足本职、本岗、本校开展旨在提高师德修养、专业化水平的现代教学研究范式。

12、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积极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

二、简答

1、试述课程文本解读中“理解”的内涵。1

1)理解是一种感悟过程 2)理解是一种对话形式 3)理解是一种意义建构

2、简述学校课程设计的层次。2 课程设计分为两个层次:宏观课程设计,包括对所有学校经验的基础设计,包括年级间和年级内的学科安排、学校的任务特征和学校的课外经验。

8、简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5

1)动力作用 2)选择作用 3)诱导作用

9、简述知识与智力、能力间的关系。5

掌握知识是培养智力、发展能力的基础,培养智力、发展能力是提高掌握知识质量的重要条件,两者相互促进;

另一方面,教学活动应以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为主,掌握知识不应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更不是唯一目的,教学工作者应将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作为教学活动的首要目的,而把传授知识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

10、简述当代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6

1)以学生发展为本

2)构建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 3)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品质

11、简述主动参与的教学策略。6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其实质是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具体包括主动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主动参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主动参与教学效果的评价等。

12、简述创新性学习设计的原则。7 1)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

2)创新性学习与学习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13、简述创新性学习设计的步骤。7

1)分析学习目标、内容和学习者,创设问题情境 2)确立问题 3)划分学习小组 4)自主探索设计 5)技术支持设计 6)评价设计

14、简述教学研究中同行合作的保障条件。7

a)建立集体备课与听课制度 b)建立排课制度 c)建立分组制度 d)建立评价奖惩制度 e)建立坐班制度

f)建立定期理论学习制度

15、简述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策略。7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2)激发学生内部动机

3)建立和揩、平等的课堂气氛和民主型师生关系 4)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

三、论述题

1、如何开发和设计生成性课程?

1)备课不仅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和教法 2)要善于把握课堂的反馈信息 3)利用课堂突发事件来生成课程 4)以批判性思维对待生成性课程

2、试述学校课程设计和实施的步骤。

1)学校分析

2)明确与学校教育目标相匹配的学生能力发展指标

3)详细规划学校课程的内容、框架、教学进度,其中包括学校所有年级学科课程的设计、年级学期课程的实施,同时制定各项管理措施保障各项目标的落实

4)设计教学主题与教学活动,适当增补教材,强化教师合作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5)实施学校课程计划,在实施中评价,不断提升学校课程品质。

3、试述学校课程计划的评价内容2 1)学校课程计划内涵的适切性 2)学校分析的适切性

3)学校教育目标的适切性、具体性

4)各年级学习领域或学科学习班主题或学校特色活动的适切性

5)学科连续性、与主题活动配合与联系的适切性等

4、试述过程评价的特点c1 1)评价是学习环境的一部分

2)评价的过程与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类似,所需要的评价工具评价资料隐于学习情境中 3)评价可以在学习情境中轻松进行

4)评价是每时每刻进行的,不需要为评价而教

5、简述设计表现任务的注意点。

1)哪些基本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或有价值的评价是被传统测验所忽视的?

2)所有学生应该达到或希望他们达到的核心能力或表现是什么?

3)用所设计的表现性任务进行评价,其信度如

何?能否用相似的任务来检测评价任务的稳定性?

4)评价任务在深度和广度上能够覆盖所有学生的情况吗?

5)怎样处理和报告评价结果才能改进教学?

6、试述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的区别。

i.领导主体多元化 ii.决策过程民主化 iii.沟通模式网络化 iv.重引导而非控制

7、试述教师作为课程领导者角色内容。4 1)课程意识的主动生成者 2)新课程实施的引领者 3)学生课程学习的指导者 4)学校教师之间的互助者 5)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者

8、试述教师课堂领导的主要策略。4 1)为学生指明清晰的教学目标 2)由惩罚控制转向预防激励 3)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9、试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基本内涵。6 1)学生的发展首先是为了他们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并进而成为美好社会的建设者; 2)教学活动的要求是基于学生的需要,高于学生

已有水平并且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3)教学活动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发与

提升,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4)教学活动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

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5)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

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

6)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0、结合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述当代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6

在当代教学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充分和自由的发展。具体而言,基本策略包括主动参与的教学策略、联系生活的教

学策略、尊重差异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和鼓励创新的教学策略

11、试述鼓励创新的教学策略。6 教学活动在本质上是一个以知识和材料为基础的教学主体间共同建构和创造新的意义的动态生成过程。

2、横向思维:是把事物放到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去考察事物运动的特点和它的本质的一种思维特性。

3、创新性学习指导: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侧重对

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培养学生灵活运鼓励创新教学策略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代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二是教学活动是一个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发现和努力创新的过程。

12、试述校本教学研究中教师自我反思的方式。7 1)自觉进行反思性的行动研究 2)通过案例分析促进校本教学研究 3)反思日记与反思随笔 4)建立教师个人的研究档案

13、试述校本教学研究的定位。7

1)以学校为依托,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家为依托 2)立足课堂问题

3)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旨归 4)以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而不是研究基本理论 5)科学研究但不反对经验

四、材料题

根据材料,指出对创造力的理解(美国基础教育的可行之处)。

分析我国传统教育的缺陷: 提出改革策略:(可有自己的见解,也可参见教材相关内容如下)

在当代教学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充分和自由的发展。具体而言,基本策略包括主动参与的教学策略、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尊重差异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和鼓励创新的教学策略。

《创新教学》试卷(B卷)答案

卷号6004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以下每题空3行)

1、教学创新: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过程。

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创新性的学习方法,养成创新性学习习惯。

4、直接式学习法:就是根据创新的需要而选修知

识,不搞烦琐的知识准备,与创新有用的就学,没有用的就不学,直接进入创新之门。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

2、A

3、B

4、C

5、B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BD

2、ABC

3、ABCD

4、ABCD

5、ABC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中小学教学创新与素质教育的关系。(1)教学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2)教学创新是素质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深入和细

化;

(3)教学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2、简述指导—自学教学的优缺点。

优点: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缺点:课堂操作的难度稍大,不易控制教学进程。

3、简述教师创优质课的措施。(1)强化“精品”课意识;(2)发挥教师的期望作用;(3)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五、论述题(每题16分,共16分)(以下每题空14行)

1、试从理论上和实际上,阐述教育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和发展人的个性上的认识。

(1)教育在于发现人的价值。教育的真正意义,就

是要教导人们发现人类的价值和发现教育对象的个人价值,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教学的基本功能和价值,基于人的发展,促进活生生的、具体的人的发展,是教育教学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结合实际进一步展开)

(2)教育在于挖掘人的潜能。从人的发展来说,潜能是人得以发展的内因,但也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只是人的发展的一种内部依据,两个教学案例说明一个问题:教师在教学创新中都注意到了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评估标准要因人而异,两位教师在教学评估中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实行个体性原则,因人而异的评估标准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没有过重的心理压力,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更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并不是现实的东西。为了使人的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就必须兴教育人。(结合实际进一步展开)

(3)教育在于发展人的个性。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不是自发的,而是经过受教育及主观努力,在社会初中活动中,逐渐培养,日益完善的。正基于此,很多思想家和教育家都把发展人的个性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十分重视学生优良个性的培养,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需结合实际进一步展开)以上各点如未能结合实际进一步展开,最多只得12分。

六、教学设计或案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如两题都做,以

一、判断题(本题共10道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在正确题后的括号中划”√”,在错误题后的括号中划“×”)

1.从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论,足见阅读对提高写作能力的帮助。(对)2.自主写作包含自由选材、自由立意、自由拟题、自由布局、自由表达和自由修改等方面的内容。(对)

3.口语交际就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对)4.实施语文德育,应该把握语文德育时间的特点,即相机性。

(对)

5.探测式预习就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并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试着解决。(错)

6.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教学目的和教学原理,运用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或局部进行全面考查和价值判断。

(对)

7.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指的是评价对小学语文教学所发挥的作用和效能。

(对)8.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是指评价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和调节作用。(对)

9.一节课的好坏主要看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效果,这是评价语文课堂教学的底线。(对

10.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针对过去是接受式学习的一统天下,特别倡导自主、D 发展性原则

5.课堂生成的有效调控包括:(ABCD)A 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B 将课堂生成作为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意味着要拒绝接受式学习。(错)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计5道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中。)

1.说明文的教学方法(ABC)

A 要把学习知识和学习语言有机结合起来 B 要弄清说明的层次,了解文章的结构 C 要和写作训练结合起来 D 要加强朗读

2.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包括:(ABCD)A 培养学生作文自改的兴趣

B 传授方法,树立学生作文自改的信心 C 循序渐进,锤炼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D 持之以恒,养成学生作文自改的习惯 3.新课程课堂教学预设的基本要求有:(ABCD)A 预设要有规律意识; B 预设要有宏观视野 C 预设要有坦然心态 D 预设要有留白艺术

4.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A 方向性原则 B 全面性原则 C 科学性原则

C 要学会回归文本去解决问题 D 面对棘手问题,要亮明观点

三、简答题(本题共计7道小题,每题5分,共计35分。)

1.小学生在听话和说话方面的共同特点都有哪些?

听话比较粗略,分辨理解能力不强; 说话带有明显的随意性,语言不够完整; 不会利用自己的听觉反馈来调节口语表达的内容。

2.口语交际教学目标都体现了哪些新理念? 重视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的培养; 重视情感态度的培养; 重视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

3.简答如何才能保证口语交际双向互动的落实?

做好互动前的准备;加强互动中的调控;重视互动后的反馈;

4.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当纠正哪五种倾向? 重独立,轻联系;重单纯教学,轻教学情境;重少数,轻多数;重课堂,轻生活;重仿说,轻自我表达。5.诗歌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A 根据诗歌的不同类型理解诗的艺术形象 B 要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 C 要加强朗读吟诵

D 要注意古诗词教学的特殊性 6.童话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A 按童话本身的故事来讲读; B 要注意人物的理解和评论

C学习语言,注重朗读

7.为了引导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同时也便于交际,在选择话题的时候,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A 话题的形象性;

B 话题的简易性; C 话题的情节性 D 话题的多样性

四、论述题(共计2题,每题15分)

1.论述如何合理选择语文学习方式? 答题要点:

学习方式的选择要从学生出发; 方式的选择要有整合意识;

语文教学中三种基本的学习方式:文本研讨;问题探讨;活动体验

2.联系实际阐述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A 提倡积极评价,防止消极评价

B 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更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C 发挥多种评价主体的作用,让学生、家长参与评价

D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

创新教学期末综合练习参考答

一、名词解释

1、预设性课程:是教师在对教材文本进行解读的基础上,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计划与方案。

2、生成性课程:是预设性课程展开过程中与具体的教学情境相结合时产生的课程资源。08qb1

3、课程设计:是为了产生一定的教育影响而对整体的学校活动进行的一种安排。08qc1

4、结果评价:在学生经过一段学习时间后进行一次评价,以这次评价的结果来反映学生在接受评价之前的学习成效。

5、过程评价:通过在不同时间点对学生进行多次评价而测查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的潜能,在这种评定中,测验情境转变为儿童的学习经验。

6、任务表现评价: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任务,然后依据学生的各种表现进行评价。

7、教学理念:指人们根据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要求,对于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目的和作用等问题的认识。

8、教学反思:对教师而言,进行教学反思主要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这也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监控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9、接受式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传授者提供的讲授内容、呈现材料而掌握现成知识,把前人创造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

10、创新性学习设计: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统筹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得出创新性学习的整体方案。

11、校本教学研究:是指中小学教师在校长领导下,教研人员的指导下立足本职、本岗、本校开展旨在提高师德修养、专业化水平的现代教学研究范式。

12、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积极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

二、简答

5、试述课程文本解读中“理解”的内涵。1

1)理解是一种感悟过程 2)理解是一种对话形式 3)理解是一种意义建构

6、简述学校课程设计的层次。2 课程设计分为两个层次:宏观课程设计,包括对所有学校经验的基础设计,包括年级间和年级内的学科安排、学校的任务特征和学校的课外经验。

学目标的特征及其弊端。5 特征:

i.明确提出了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 ii.初步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学

理论体系

iii.确立了较为科学的教学过程本质观 iv.规范了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和阶段 弊端:

重教师不重学生 重管教而不重自觉 重统一而不重多样 重传授而不重探索

8、简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5

4)动力作用 5)选择作用 6)诱导作用

9、简述知识与智力、能力间的关系。5

掌握知识是培养智力、发展能力的基础,培养智力、发展能力是提高掌握知识质量的重要条件,两者相互促进;

另一方面,教学活动应以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为主,掌握知识不应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更不是唯一目的,教学工作者应将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作为教学活动的首要目的,而把传授知识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

10、简述当代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6

4)以学生发展为本

5)构建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 6)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品质

11、简述主动参与的教学策略。6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其实质是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具体包括主动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主动参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主动参与教学效果的评价等。

12、简述创新性学习设计的原则。7 5)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

6)创新性学习与学习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7)可行性原则

8)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13、简述创新性学习设计的步骤。7

7)分析学习目标、内容和学习者,创设问题情境 8)确立问题 9)划分学习小组 10)自主探索设计 11)技术支持设计 12)评价设计

14、简述教学研究中同行合作的保障条件。7

g)建立集体备课与听课制度 h)建立排课制度 i)建立分组制度 j)建立评价奖惩制度 k)建立坐班制度

l)建立定期理论学习制度

15、简述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策略。7 5)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6)激发学生内部动机

7)建立和揩、平等的课堂气氛和民主型师生关系 8)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

三、论述题

7、如何开发和设计生成性课程?

1)备课不仅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和教法 2)要善于把握课堂的反馈信息 3)利用课堂突发事件来生成课程 4)以批判性思维对待生成性课程

8、试述学校课程设计和实施的步骤。

6)学校分析

7)明确与学校教育目标相匹配的学生能力发展指标

8)详细规划学校课程的内容、框架、教学进度,其中包括学校所有年级学科课程的设计、年级学期课程的实施,同时制定各项管理措施保障各项目标的落实

9)设计教学主题与教学活动,适当增补教材,强化教师合作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0)实施学校课程计划,在实施中评价,不断提升学校课程品质。

9、试述学校课程计划的评价内容2 1)学校课程计划内涵的适切性 2)学校分析的适切性

3)学校教育目标的适切性、具体性

4)各年级学习领域或学科学习班主题或学校特色活动的适切性

5)学科连续性、与主题活动配合与联系的适切性

10、试述过程评价的特点c1

1)评价是学习环境的一部分

2)评价的过程与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类似,所需

要的评价工具评价资料隐于学习情境中 3)评价可以在学习情境中轻松进行

4)评价是每时每刻进行的,不需要为评价而教

11、简述设计表现任务的注意点。

1)哪些基本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或有价值的评

价是被传统测验所忽视的?

2)所有学生应该达到或希望他们达到的核心能

力或表现是什么?

3)用所设计的表现性任务进行评价,其信度如

何?能否用相似的任务来检测评价任务的稳定性?

4)评价任务在深度和广度上能够覆盖所有学生的情况吗?

5)怎样处理和报告评价结果才能改进教学?

12、试述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的区别。

i.领导主体多元化 ii.决策过程民主化 iii.沟通模式网络化 iv.重引导而非控制

7、试述教师作为课程领导者角色内容。4 6)课程意识的主动生成者 7)新课程实施的引领者 8)学生课程学习的指导者 9)学校教师之间的互助者 10)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者

8、试述教师课堂领导的主要策略。4 1)为学生指明清晰的教学目标 2)由惩罚控制转向预防激励 3)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9、试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基本内涵。6 1)学生的发展首先是为了他们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并进而成为美好社会的建设者; 2)教学活动的要求是基于学生的需要,高于学生

已有水平并且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3)教学活动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发与

提升,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4)教学活动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

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5)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

6)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

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0、结合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述当代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6 在当代教学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力,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充分和自由的发展。具体而言,基本策略包括主动参与的教学策略、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尊重差异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和鼓励创新的教学策略。

创新教学综合练

2007年03月21日能力,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充分和自由的发展。具体而言,基本策略包括主动参与的教学策略、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尊重差异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和鼓励创新的教学策略

11、试述鼓励创新的教学策略。6 教学活动在本质上是一个以知识和材料为基础的教学主体间共同建构和创造新的意义的动态生成过程。鼓励创新教学策略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代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二是教学活动是一个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发现和努力创新的过程。

12、试述校本教学研究中教师自我反思的方式。7 5)自觉进行反思性的行动研究 6)通过案例分析促进校本教学研究 7)反思日记与反思随笔 8)建立教师个人的研究档案

13、试述校本教学研究的定位。7

6)以学校为依托,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家为依托 7)立足课堂问题

8)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旨归 9)以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而不是研究基本理论 10)科学研究但不反对经验

四、材料题

根据材料,指出对创造力的理解(美国基础教育的可行之处)。

分析我国传统教育的缺陷: 提出改革策略:(可有自己的见解,也可参见教材相关内容如下)

在当代教学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

一、填空题

1.教育的意义和真谛就在于———————、—————————、——————————。

2.——————————、—————————、——————————是创新过程中的动力系统。

3.教师实施期望策略的基础是—————————、—————————、———————————。

4.创新性阅读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5.未来学习化社会的主要特征是————————————————————。

6.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

7.校长的职责是—————————————————————。

8.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有—————————、——————————、————————————。9.创新一词,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二是—————————————。

10.——————————————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名词解释

1.知识经济 2.形象思维 3.原创想象

4.横向思维

5.联想

三、选择题

1.创新教育是以()为中心。

A.老师

B.学生

C.老师+学生

D.能力

2.创新来源于平凡的()

A.工作

B.生活

C.学习

D.想象 3.决定国力竟争,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是()

A.经济实力

B.创新型领导

C.创新能力

D.创新型人才

4.创造者与非创造者的最大差别在于他们的()

A.创造意识

B.创造情感

C.创造品格

D.创造欲望

5.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内核是()

A.创造性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

D.逻辑思维

6.发现教学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智慧潜能理论提出

者是()

A.梅奥

B.布鲁纳

C.弗莱明

D.弗洛里

7.民族进步的灵魂是()

A.发展

B.科技

C.人才

D.创新

8.学习活动不能顺利开展的智力因素障碍不包括

()

A.知识障碍

B.意识障碍

C.方法障碍

D.思维障碍

9.学习助推器是()

A.引导

B.指导

C.兴趣

D.思维

10.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起点是()

A.创新品格

B.创新情感

C.创新意识

D.创新欲望

11.不属于素质教育的特点是()

A.全民性

B.差异性

C.个体性

D.主体性

12.在继承和吸收前人知识的基础上,努力创造出自己新东西来是创新性学习方法中()

5.创新型学生有何个性和学习特点?

A.直接学习法

B.模仿学习法

C.探源索隐学习法

D.创新性阅读方法

五、分析论述题

1.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对待后进生的问题?

13.不属于教学创新的基本原则是()

A.全面性原则

B.个体性原则

C.主体性原则

D.动态性原则

14.()是教学创新的基本环境。

A.创新型教师

B.创新型人才

C.创新型领导

D.创新型学校

15.科学发现的起点是()

A.创新

B.学习知识

C.提出问题D.好奇心

四、简答题

1.教学创新与素质教育有什么关系?

2.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质疑——发现教学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4.在应试教育及创新教育中各自的师生观是怎样的?

2.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型学习能力?

创新教学综合练习题2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发现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2.创造欲、责任心、求探索的良好品质

3.教师创造自身条件、改善与学生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氛围

4.善于联想、善于质疑

5.学习将由人生的学校学习阶段扩展到终生

6.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7.发现、支持和鼓励创新

8.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

9.社会价值的创新、个人价值的创新

10.创新教学

二、名词解释

1.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也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2.形象思维:是以形象为主要思维手段的思维活动。

3.原创想象:就是不已现成的描述为依据,是一种在头脑中独立的塑造出全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

4.横向思维:是把事物放到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去考察事物运动的特点和它本质的一种思维特性。

5.联想:是从一事物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

三、选择题

1.B 2.B 3.D 4.C 5.A 6.B 7.D 8.B

9.A

10.C 11.C

12.B

13.C 14.D 15.C

四、简答题

1.答:

(1)教学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2)教学创新是素质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深化和细化

(3)教学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2.答:

(1)发散思维的流畅性(2)发散思维的变通性

(3)发散思维的独特性

3.答:

优点:

(1)能够更充份的利用和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2)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

(3)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学习的自学能力(4)有助于学生更加长久的保持和记忆教学知识点。

缺点:教学速度较慢,耗时太多,使用范围受到局限,课堂教学进程驾驭难度较大。

4.答:

(1)应试教育的师生观是师道尊严,树立教师权威,学生听从教师。

(2)创新教育师生观是:和谐、民主、平等。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关爱为本,友情至上,共同发展。

5.答:创新型学生个性(1)善于发现别人忽视的东西(2)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立性(3)顽强拼搏的坚韧性。

创新型学生的学习特点(1)善于质疑(2)有自信心(3)勤于思考(4)勇于创新

五、分析论述题

1.答:联系个人实际,应首先从多给后进生“一点爱”入手

(1)多一点理解和尊重(2)多一点信任和支持(3)多一点表扬和鼓励

(4)多一点温暖和体贴。其次,后进生也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考,差就差在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低下,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会学习等。因此,他们更需要教学创新。

2.答:结合实际

(1)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学习能力的源泉,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明确的创造目标,二是要有使命感、责任心。

(2)学会提出问题。学习新知识不能完全依靠教师,也不能盲目迷信书本,应勇于质疑问难,勇于提出问题,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求知精神,也是创造的萌芽。青少年应当学会不耻下问,要学会提出问题,还必需具有独立钻研的能力。

(3)养成学习习惯。首先要教育中小学生懂得学习重要性,本途径。

3、教学创新使教育由维持型转到发展型,由继承型转到创新型。

五、论述题

(一)教学创新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1、价值性原则:确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的教学目的观。学生要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教师既要重视知识的工具功能,又要重视知识的“精神功能”。

2、自主学习原则:确立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

3、对象性原则:对象性是人类活动的本质特征。教学活动同样具有对象性。学生的学习活动从内容上可划分为两类:一是以实物存在的客观事物和客观环境为内容,一是以心理映象或符号存在的心理表象、观念、情感、知识体系、学科结构等为内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把握好这一原则。

4、参与性原则:学生要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包括全员参与和全面参与两层意思。

5、综合优化原则:视教学为复杂的开放系统,以系统科学为指导,充分发挥发掘教学体系中诸因素的资源优势,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统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传媒和教学条件的综合运作,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

6、实施以能力为主的评价原则:一改长期以来以考核知识记忆为主的评价原则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知识和能力相结合的评价原则。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应确立的创新性教学原则。

(1)、价值性原则:确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的教学目的观。学生要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教师既要重视知识的工具功能,又要重视知识的“精神功能”。(2)、自主学习原则:确立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

(3)、对象性原则:对象性是人类活动的本质特征。教学活动同样具有对象性。学生的学习活动从内容上可划分为两类:一是以实物存在的客观事物和客观环境为内容,一是以心理映象

或符号存在的心理表象、观念、情感、知识体系、学科结构等为内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把握好这一原则。

(4)、参与性原则:学生要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包括全员参与和全面参与两层意思。

(5)、综合优化原则:视教学为复杂的开放系统,以系统科学为指导,充分发挥发掘教学体系中诸因素的资源优势,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统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传媒和教学条件的综合运作,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

(6)、实施以能力为主的评价原则:一改长期以来以考核知识记忆为主的评价原则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知识和能力相结合的评价原则。

(此题要求联系实际回答。答案不求一致,若有创新观点,并能自圆其说者,可酌情给予高分。)

第五篇:电大教学设计答案

教学设计答案

1、简述学校教学工作的任务。

教学任务是学校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从学校教育的意义上说,教学系统的普遍性的主要任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为学生奠定科学的道德观、价值观基础,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第三,培养个性,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简述教学设计的意义及其要素。

意义: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为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可以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能够得意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预先实现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的整体把握,良好的教学设计同时也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提供科学合理的行动纲领,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引导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素:第一,学习者及其需要的分析。第二,教学内容的分析。第三,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阐述。第四,教学策略的制定与教学方法的选择。第五,教学每体的选择和运用。提溜,教学评价的设计。

3、简述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程序教学理论对教学设计的重要影响,就是它对教学设计中教学组织形式的思考,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系列有序的刺激项目(学习项目),学习者从他所知道的东西开始,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步骤学习,从而获得教学目标所要求他们学习的知识。

认知学习理论主要受认知心理学发展的影响,它对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形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一是学习中存在着不同水平的认知过程;二是学习的积累及其合理恰当与否,取决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三是学习是知识在人们头脑中不断组织和表征的过程,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一种积极的建构过程;四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根据认知的过程对学习的任务和行为进行分析。

4、简述教学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的问题,是以教学的普遍规律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的。比较具体地来说,教学理论研究的范围包括了教学任务(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等。在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中,教学理论是教学设计者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5、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和一般任务。

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指导性、整体性、操作性、创造性。

教学设计的一般任务:一,确定教学目标;二,研究和分析教学内容;三,研究学生的特点与需要;四,教学过程相关措施的研究与分析。第二章

1、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的四个阶段:

(1)在第一阶段,把教学设计视为应用科学,这个时期的教学设计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在第一阶段中,从事教学设计的往往是心理学、教学论等方面的专家,而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则往往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执行专家所作的教学设计,即主要起着具体操作的作用。(2),教学设计者们侧重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强调用美学效果来吸引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重视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专家的工作,而且也成为每个教学工作者的工作。(3),在第三阶段,教学设计着重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4),在教学设计中起指导作用的学习理论最重要的是建构主义,第四阶段的教学设计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进一步强调教师成为教学设计的主题,而不知识教学设计的执行者。

2、教学设计的“史密斯-雷根模式”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将教学活动分为教学分析、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三大环节。第二将教学分析明确地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学习环境分析;二是学习者特征;三是学习任务分析(包括教学目标的分析和教学内容的分析)。第三,有三类教学策略:一是教学组织策略;二是教学内容传递策略;三是教学资源管理策略。

3、巴纳赛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第一,两个阶段四个环节。第一阶段是教学设计的形成阶段,该阶段又包括以下两个环节:一是中心定义环节;二是特性。第二阶段是教学设计的创造阶段,这个阶段又包括以下两个环节:一是作用模式;二是可行系统。着两个阶段和四个环节体现了系统的反馈与控制过程。第二,五个领域。这是教学设计过程在空间上展开而形成的。第一领域是创设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一是探索社会的特点和意义;二是创设未来系统的图景;三是准备设计。这个领域侧重于背景的创设,它是教学设计的准备阶段。第二个领域是知识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一是对知识系统进行探索,包括探索其社会特征和意义;二是构建中心价值和图景;三是探讨如何进行设计和对社会系统进行描述。第三个领域是形成设计和解决问题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一是形成设计的中心定义和系统的特点;二是设计系统的作用,设计可行的系统。第四个领域是探索空间,这个领域的任务主要在于评价和选择。第五个领域是描述未来模式的空间。这五个领域在空间上性户关联,从而形成一个教学设计系统。

4、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以下九个阶段:

一是鉴别教学目标;二是进行教学分析;三是鉴别起点行为和学生的特征;四是陈述作业目标;五是开发标准参照测验题;六是开发教学策略;七是开发与选择教学媒体;八是设计与开展形成性评价;九是设计与开展总结性评价。

5、梅里尔的“部分呈现”教学设计模式包括:

第一,对学习结果进行分类,这又包括内容和业绩两个方面。梅里尔把内容分为四类,即事实、概念、过程、原理。学习内容的业绩包括记忆、应用和发现。第二,呈现形式,这又包括讲解和探究。第三,呈现要素,这又包括一般性的要素和举例。其中一般性的要素包括定义、程序和原理。梅里尔的部分呈现理论教学设计模式使用于任何学科和任何教学情境,不过,它基本上是定位于集体教学。第三章

1、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2、学习需要分析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计划。这个步骤包括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选择参与学习需要分析的人员等工作。第二步是收集数据;第三步是整理和分析数据;第四步是撰写分析报告。

3、学习方式设计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学习方式设计需要达到以下一般要求:一是多样性、完整性。二是有序性;三是适度的强化;四是学习活动总量的合理确定和分配。

4、什么是内部参照分析法 所谓内部参照分析法,是指由学习者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将学习者的现状与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即期望状态)进行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鉴别出学习需要的一种方法。

5、所谓外部参照分析法,是将学习者的学习状态与教育机构之外即外界社会的要求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6.学者伯顿和梅里尔把与教育有关的需要分为哪6类内容

(1)标准的需要,即个体或集体在某方面的现状与既定的标准之间的差距。

(2)感到的需要,这是个人认为的需要,是个体必须改进自己的行为或某个对象行为的需要和渴望,它表达了一种现在行为或技能水平与所渴望的行为或技能水平之间的差距。

(3)表达的需要,这是个人或集体认识到有需要,为满足这种需要而表达出来的要求。

(4)比较的需要,即同类个体或或通过相互比较而显示出来的差距。

(5)预期的需要,这是指将来的可能的需要。

第四章

1、教学目标的功能有哪些?

教学目标的功能有三个方面: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标准功能。导向功能,即把教学活动导向一定的方向的功能。激励功能,即激励教学活动的功能。标准功能,即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的功能。

2、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有哪些?

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有四种:普遍性取向、行为目标取向、形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

3、教学目标的来源有哪几个方面?

教学目标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其中主要有三个方面: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的发展。

4、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划分为哪几类?

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各门学科的新的课程标准(有些学科还包括高中的课程标准)的实验稿,以取代原先的教学大纲。在多数学科的新的课程标准中,采取三类教学目标分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5、确定教学目标的步骤有哪些?

第一个步骤是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第二个步骤是根据教学目标的三个基本来源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的发展,提出尝试性的、一般性的教学目标;第三个步骤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形式(称为教学目标的取向)。

6、行为目标的表述包括哪几个要素? 一般要包含四个要素:(1)行为主体,行为目标表述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因此行为主体是学生;(2)行为动词,行为目标要表述的是学生能够做出某种行为,要用恰当的行为动词来表述;(3)行为条件,行为目标需要在表述中指明行为的条件,即影响行为表现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4)行为表现程度。如:“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10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描述出它的写作风格,正确率达到85%”。在这个例子中,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动词是“描述”,行为条件是“10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行为表现程度是“正确率达到85%”。

7、教学内容的选择取向主要有哪些?

从历史上和当前的教育实践来分析,教学内容的选择取向主要7种:道德主义取向;百科全书取向;文化复演取向;形式训练取向;唯科学取向;经验取向;社会取向等。第五章

1、简述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

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教学过程具有教学功能,发展功能和教育功能等三种功能。教学过程要经过一定的教学环节阶段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最优化是教学过程设计追求的目标。

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 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教师与教学内容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教师,他们原有的知识未必能持续适应现代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师还面临着如何使教学内容转变成学生可接受的知识,并成为他们自己的知识财富的问题。

(二)教师与学生的矛盾。我们关注的焦点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体现,教学过程如何做到师生的“教学相长”。

(三)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教学的客观要求与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矛盾。

3、简述教学方法的分类意义 教学方法的分类意义,就是建立教学方法的内在联系和系统。主要目的是使人们在教学活动的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认识、理解这些方法,能够掌握各个具体方法的特点、功能和作用,明确它们的应用的主要范围和适用的基本条件,从而使这些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它们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有效的作用。

4简述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重要步骤

基本步骤

教师主要职责

学生的主体性活动

1.创设问题的情境

问题与情境的创设者;

创设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处于困惑、怀疑的问题情境之中。在问题情境之中接受任务;唤起和调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在问题与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冲突中激发探究兴趣,形成学习的自主责任意识。

2.选择与确定问题

确定选择问题的主要标准,在教学中帮助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选择和确定问题的方法,指导他们选择和确定一个急需探究和解决的问题。

能够在问题的情境中,学会选择问题的基本方法,掌握确定主题性问题的基本要领;明确所选择和确定的问题的意义;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

3.讨论与提出假设

有效探究活动的组织者,随机检查和引导活动的进程;

提供与问题相关的材料和参考资料,参与和诱导学生对问题的假设和解决方案的形成。通过对材料和资料的分析,运用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分析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解决方案;

进行猜测、分析与探究性的思维活动,形成比较合理的假设和解决的方案、解决的办法。

4.实践引导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引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合理地进与寻求结果 导学生合理的进行归纳、整理、表述。行实践探究活动;正确地收集有关的探究资料,在合理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清晰地总结提出对问题解决的结果。

5.验证与得出结论 问题最终科学结论的把关者与责任人;帮助学生将所得出的结论修改、完善,形成正确的问题结论。在教师指导下,检查和验证自己所得出的结论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最终形成准确的问题结论;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5简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功能。

⑴再现功能。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情景实现多种转化,重现事物、现象、过程的真实面貌;可以自由地遨游于太空和海底、远古和现代、自然和社会、异国和本土,使学生获得逼真的替代经验。

⑵集成功能。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可以把音频的、视频的、多维教学信息材料融合集成在一起,向学生提供多重刺激,使学生获得来自多种感觉通道的信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⑶交互功能。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等教学媒体,可以真正实现人——机、人——机——人(同伴和老师)、人——机——教学资源之间的沟通与交互作用,在教学资源充分扩充和丰富的背景下,实现交互学习、开放式学习。

⑷虚拟功能。运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传统教学技术所难以做到的许多问题,可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使得学生不仅能感知而且能够操作虚拟世界中的现象或过程。第六章

1、简述对教学情境的认识。

教学情境代表一种特殊的环境,是教学的具体情景的认知逻辑、情感、行为、社会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背景的综合体,具有文化属性。

2、简述设计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保证教学情境能充分地发挥其功能,在设计教学情境时,需要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1)、情境作用的全面性;2)、情境作用的全程性;3)、情境作用的发展性;4)、情境的真实性;5)、情境的可接受性。

3、教学情境设计有哪些方式?

教学情境的4种设计方式:故事化情境、活动化情境、生活化情境和问题化情境的设计。

4、情境性学习方式有哪些特点?

第一,学习的任务情境应与真实情境相类似,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由于具体问题往往都同时与多个概念理论相关,所以,研究者主张弱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交叉。

第二,教学的过程与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所需要的工具、资料往往隐含于情境当中,教师并不是将提前已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范式,并指导学生的探索。

第三,情境性学习进行与学习过程相一致的情境化的评价,或者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的测验的完整性测验,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反映学习的效果。

5、在教学设计中选择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时有哪些要求?

(1)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的教学情境。

(2)要依据学科教学目标的整体要求,依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依据学生实际已有的和可能的发展水平,选择和确定探究发现的问题(课题)与过程。

(3)有序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发现活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探究发现学习不是一种自发的、随心所欲的放任活动,也不是一种全新的发明与创造活动,而应该是一种“再探究、再发现”的活动过程。因此,合理有序的组织,教师的积极有效的引导是保证探究发现学习效果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4)教师要帮助学生独立能动地跨越探究发现过程中的障碍,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的联想、分析、研究,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化。第七章

1、教学媒体有哪些性质和功能?

教学媒体的性质:固定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性、工具性、从属性和能动性。教学媒体的基本功能:教学媒体一般是灵活可以替换的;每一种教学媒体都有其优于其它教学媒体的地方和善于表现的内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尽管不存在对任何教学目标都最适用的“超级媒体”,但是对某一个特定的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说,存在使用某一种媒体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媒体情况,既不同的媒体有各自的长处与短处;运用媒体的方式、方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教与学的效果,因为使用媒体不会“自动”促进学习

2、使用教学媒体有哪些原则?

使用教学媒体的原则:教学性原则;标准性原则;技术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实时性原则。

3、选择教学媒体有哪些经验方法/ 选择媒体的5种经验方法。选择教学媒体的经验方法主要有:问题表、矩阵选择表、流程图、经验之塔模型和算法型5种。

4、多媒体教学设计过程有哪些步骤?

运用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可以分为5个步骤: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模式,确定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设计常常采用的教学模式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通达教学等);选择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选择评价方式、设计测量工具;整合、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第八章

1、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包括哪些步骤?

①向被试者说明须知。开始试用前,应向被试师生说明试用设计成果的有关情况,像试用目的、试用活动程序和试用所需时间,被试者将参与的活动类型及其注意事项,收集哪些资料以供分析用,应该以什么态度和方式做出反应等。

②试用。试用活动一般采用一对

一、小组和班级三种教学组织形式,这样通过评价就可能获得推广的价值。为保证教学过程能重复展开,必须确使这一过程是有一定的方案可遵循的,同时,教师应该保持“教态一致”、教学活动的环境也应尽量避免过分的人为设置,以免造成为试用而试用的气氛。

③观察教学。组织评价人员在适当的地方观察教学过程,并对有关情况做好记录。尤其注意教学有没有背离设计规定的内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性质和问题间的相关性;教师如何处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课内完成的练习、作业;在教学各阶段中学生的注意力、情绪反应、主动参与性、思维活跃程度等。

④后置测验和问卷调查。前者主要收集学生的学习成绩资料;后者主要收集有关人员对教学过程的意见。测验题和问卷表可以分别印制,也可以都印在一起。这项活动通常紧接着教学设计方案试行后马上进行。如果要了解试用后对知识的保持情况,收集成绩资料的测验可适当推延一段时间进行。

⑤归纳和分析资料。根据需要将资料制成图表,以便于分析。制成图表后,评价者应对资料作一次初步分析:用各类数据与评价标准作比较,考察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经过分析,可能会发现一些重要问题,随即应对它们尝试解释,并通过恰当的途径证实自己的解释。这种趋势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悖时,将予以特别关注做出说明。如果有困难,可以用这些问题咨询有专家(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学科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或与被试师生进行个别面谈或集体座谈。这些访谈的目的是让各方人士对初步分析结果和改进意见加以证实。当受到激烈批评时,应耐心冷静,使所有被访者都能毫无保留地谈出意见。最后,可将访谈结果与初步分析结果综合起来,对评价资料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如果有必要,在此基础上酝酿修改教学设计方案。

⑥报告评价结果。把试用和评价的有关情况和结论形成书面报告,报告以简明扼要为宜,具体资料如各种数据、访谈记录、分析说明等可以作为附件。评价报告的内容包括:设计成果的名称和宗旨、使用的范围和对象、试用的要求和过程、评价的项目和结果、修改的建议和措施、参评者的名单和职务,以及评价的时间等。

2、学习结果的评价内容有哪些?

结果评价主要是针对学习目标的评价。它被用于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拔划分等级、检验学习活动和教学方案、说明教学效果与价值等的评价。结果评价包括技能测试、书面测试、成绩认定等方面的内容。

3、多元智能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多元智能评价的主要内容:第一条,评价应是长期的。学习档案是一种可以对学生作品长期观察的有效工具,可以鼓励学生对学习作持续的反省。第二条,评价是多维方式的。可包括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和教师评价;除等级或分数之外,应使用描述性的评语,兼顾认知、情意和技能的评价。第三条,评价为教学提供信息,让学生、家长和教师了解被评价者哪些方面表现很好,哪些方面需再加强。第四条,重视非正式评价。教师可利用简易的检验表记录学生平日的生活表现,也可举行讨论会让学生评论作品的好坏。第五条,学生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

4、学习过程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业绩等做出评价。评价方法是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涉及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反思、学习方法、学生个性化发展等。第九章

1、简述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点?

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包括:形象性、情感性、独创性、个性化、实践性。教学艺术的个性特点包括:综合性与复杂性、规定性与灵活性、高精度与高难度、教学艺术的示范性和影响的直接性。教师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经历四个阶段包括:模仿性教学阶段、独立性教学阶段、创造性教学阶段和形成教学艺术风格阶段。

2、简述制约教师教学艺术发展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答:制约教学艺术发展的内在因素有:

(1)师德修养。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所遵循的行为规范的必备的品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对于教学艺术境界的开拓与加深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也是教师对教学艺术追求与创新的直接内在的最根本性的动力。

(2)认知水平。认知水平包括认知结构、体悟与表达、教学技能等多个方面。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广博系统的知识领域、娴熟的教学技能,是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艺术的基础。(3)思维品质。教学艺术学科教师的思维品质具有独立性、广阔性、敏捷性、流畅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与创造性的特点。

(4)个性与人格特征。教师的个性特征表现在个人的兴趣与爱好、情感与气质,自主性和独立意识等等。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学艺术中最宝贵的内在力量。

3、简述教师教学艺术及其风格形成与发展所经历的主要阶段。

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图象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把教学艺术看成是某种高超的教学技巧、某种创造性教学设计、某种教师的动人表演都是不全面的。教学艺术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属于教学实践活动的范畴。

教学艺术风格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艺术实践活动中,经过不断的积累提炼,逐渐升华所形成的一种卓有成效的、具有较强稳定性和个性化的教学观点、教学技艺、教学作风,是教师教学艺术个性化的成熟标志。

瑞奇总结归纳教学设计模式的6个要素分别是什么?(1)确定学习者的需要;(2)确定各个层次的目标;(3)建构评价过程;

(4)设计和选择教学传递的方式和方法;(5)试用所设计的教学系统;(6)安装和维持系统 第四章

1.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包括哪几方面?

(1)导向功能,即把教学活动导向一定的方向的功能。

(2)激励功能,即激励教学活动的功能。

(3)标准功能,即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的功能

4、简述问题探究教学方法的重要步骤。

第一步,创设问题的情境;第二步,选择与确定问题;第三步,讨论与提出假设;第四步,实践与寻求结果;第五步,验证与得出结论。

5、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功能。

⑴再现功能。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情景实现多种转化,重现事物、现象、过程的真实面貌;可以自由地遨游于太空和海底、远古和现代、自然和社会、异国和本土,使学生获得逼真的替代经验。

⑵集成功能。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可以把音频的、视频的、多维教学信息材料融合集成在一起,向学生提供多重刺激,使学生获得来自多种感觉通道的信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⑶交互功能。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等教学媒体,可以真正实现人机、人机人(同伴和老师)、人机教学资源之间的沟通与交互作用,在教学资源充分扩充和丰富的背景下,实现交互学习、开放式学习。

⑷虚拟功能。运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传统教学技术所难以做到的许多问题,可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使得学生不仅能感知而且能够操作虚拟世界中的现象或过程。

下载电大创新教学答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大创新教学答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大创新教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精选五篇)

    创新教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填空题(2小题)1、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2。 二、单项选择题(13小题)1、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A) A、提高国民素质......

    《创新教学》作业答案(本站推荐)

    《创新教学》作业答案 一、填空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人的个性 3.创新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5.创新意识6.教会学生“会学”、“会创造” 7.想象 8.创新思维 9.非智力因素 10.能力11.感......

    电大教学辅导答案大全

    试题类型(一) - :单项选择题(2分×10=20分) 举例: 1 、屋顶的坡度形成中材料找坡是指( )来形成。 A、利用预制板的搁置 B、利用结构层 C、利用由毡的厚度 D、选用轻质材料找坡 本题程度:容......

    电大教育学答案

    教育学 作业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

    最新电大考试题及答案

    一、在几年前,发生过一起典型的出纳员贪污、挪用公款案。这是一个国有小企业,财会部门设置有财务经理、会计、出纳三个岗位。其中出纳员是一个刚从职业高中毕业的18岁小女孩。......

    电大期末答案

    职业生涯发展的成败,密切关系到个人的自我认识评价、尊严和满意感。3M公司很明白这点,公司所建立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针对员工的各种需要,如建立职位信息系统、制定个人职业生涯......

    电大企业文化答案

    一、填空 1、1980年,( )在《哈佛商务评论》上发表了《在经济衰退中进行管理》一文,初步奠定了企业文化理论的基础。 2、沃特曼于1987年在《创新经营》一书中提出了以人的能力......

    电大教育学答案

    教育学 作业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