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案件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站推荐)
基层案件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王为君
2003年3月,根据市纪委关于开展案件质量检查工作的要求,区纪委监察局审理室对全区纪检监察延伸机构和乡镇纪委、监察室2001、2002年所办案件的质量,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并就基层案件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予以汇报,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基层案件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这次检查,总体来看各单位之间很不平衡,区直要好于乡镇,乡镇之间差别也很大,有的乡镇的案件质量可以和区纪委的一样,而有的单位连基本的程序和要求都办不到。工作较好的单位有永安办事处、官埠镇、桂花镇、教育局、地税局五个单位,通过这次 检查,结合平时的工作,我们认为当前全区基层案件质量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少数单位工作不够主动。
1、有的单位对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给予了刑事处罚、行政处罚、法律处分的人员,长期不闻不问,不作纪律处分,既不主动到司法机关了解情况和取证,又不向区纪委报告和移送案件,有的人被判刑了还在领工资,刑期已满还没有被给予应有的纪律处分。
2、对纪律处分的执行不主动。处分决定下达后,有关单位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处分决定所列事项要逐一落实,这是各级党政组织起码应该做到的,是党性和组织纪律性的一种体现。但有的单位对处分决定执行工作重视不够,简单地认为决定 一经作出,案件就算结案,重过程轻结果,不主动督促人事部门等部门落实。有的单位纪检监察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处分下达后该归档的材料不归档。有的单位对区纪委监察局处分的人员,非要等到区纪委三番五次地点名通知,才被动地办理交办的事情。对区纪委处分的人员的决定不宣布、不送达。对该降工资的不降,对该评定为不称职的评定为称职,等到区纪委来纠正。对区纪委下发的《处分决定执行情况报告表》不按规定时间上报,有的连表最后也找不到了。
3、对被处分人单位意见上报不主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四十条的规定,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必须经过支部大会的讨论,报党的基层委员会批准。有的单位在接到区纪委后,迟迟不报,严重影响区纪委的工作。
(二)、少数单位全局观念不够
1、少数单位对区纪委处分的党员干部,已经撤职的变相以副职主持工作或易地任职,在处分期内给予提拔任用。
2、少数单位对区纪委处分的人员,在上报单位意见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该给予重处分的却提议轻档次,问题轻的就提议免处或通报批评,给区纪委的工作造成很大的难度。
3、案件量纪不平衡。同一事实,区纪委处分与区直不样,区直与乡镇不一样,区直各单位之间不一样,乡镇与乡镇之间不一样。
(三)少数单位工作力度不够。
案件量纪偏轻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少数单位对经济类案件的量纪,有明确的量纪标准却不执行,明显偏轻;对没有明确量纪标准的其他案件,过于就低不就高,不根据当前的政策和形势来量纪。
(四)少数单位工作不够规范
1、审理程序不规范。少数单位在案件审理中,重实质性处理,不重视程序合法与否,有的错误事实不同被调查人见面;有的不按党章规定召开基层党组织进行讨论;有的不通知被调查人参加基层组织讨论会;有的处分决定不送达;有的处分作出后不同被处分人谈话。
2、案卷整理不规范。案件接交中有些材料没有及时移交。有些单位在案件的检查和审理中,按照程序做了工作,但没有做好材料的收集和归档。有的卷宗中没有组织研究案件的会议记录。
3、处分种类不规范。有的单位给予党员干部纪律处分时,不严格按照有关条规规定的五种党纪、六种政纪作出处分。有的单位在处分决定中将免职、调离等组织处理措施作为纪律处分下达。有的单位把通报批评等作为一种纪律处分。有的给予党务工作干部以政纪处分。有的给予降低职务工资一级的处分。有的给予国家工作人员开除留用处分。有的单位对处分的种类表述不准确。有的把公务员考核作为一种纪律处分,对有错误的党员干部给予不定等次或不称职,以此代替纪律处分。
4、处分依据不规范。有的单位处分决定没有引用明确的纪律处分条款,而是笼统地引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有的给予政纪处分却引用党纪规定。有的给予企业职工处分却引用公务员的纪律规定。
5、移交归档不规范。在这次检查的中,很多的案件是从抽屉中拿出来的几张材料纸,有的乡镇甚至连案卷都找不到了。没有专门的保管措施。有的单位纪检监察人员调整后,案卷没有及时移交。
6、有的单位越权处分,如司法局对何江波给予撤职处分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好人主义严重,有的单位的纪检监察人员,在区纪律三令五申后,将有关手续按要求办理,向被处分人讲是上级要处理三是有些领导干部姑息迁就违纪人员,尤其在对一些基层干部给予降级以上重处分时,认为基层干部工作辛辛苦苦,生活清苦,有时工资都不能按时或足额发放,降低待遇势必影响生活,因而执行时不坚决。四是有些单位领导好人主义思想严重,怕得罪人,正比致使一些人的处分迟迟不能宣布并执行。
2、人员素质乡镇区直单位由于人员调动频繁,特别是2003年初我区乡镇改革后,纪委书记调整面很大,派出机构的领导体制、机构设置、工作职责、工作关系、干部管
理、后勤管理六个方面的问题 工程,3、缺少案件质量的管理考核机制。案件质量的管理和考核应该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
4、思想上不够重视。主要是区纪委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导致下面一些认为这项工作是搭甩的工作,5、基层人员兼职,精力上,有的人确实想学但没有资料,有的人不懂又不学,有的人
6、大部分的乡镇都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更不谈案件审理的法规资料和案件
三、改进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1、建立对处分决定执行的责任追究制度。要明确各单位的纪检书记、监察室主任为处分决定执行的第一责任人,在处分决定的执行中,对拒不履行有关规定的有关责任人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出现处分不落实,追究其上级的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检查落实,使各级审理部门把处分决定执行的检查,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有效地防止处分决定执行不到位的现象。
2、建立对正确履行职责的纪检监察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凡是本单位人员受到司法机关的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刑事处分而不及时查处的追究相关人员的纪律责任。
3、案件处理后及时将处理决定抄送有关单位积极还必须关单位联系,督促处理决定的执行情况。,一是处分执行回执制度;这个制度现在区纪委已经实行。二是专人负责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这个在上面的责任追究制度中也讲了。三是定期检查制度。要狠抓监督检查,在落实上下功夫,一是采取统一部署与执行单位自查相结合,上级单位抽查与同级单位互查相结合,执纪检查与案件整体质量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使执纪检查做到经常性与定期性有机结合,防止出现漏检和死角。
(二)、加强案件质量管理。
一是建立案件质量评价考核标准。
二是建立案件质量定期检查制度。审理部门要每年要进行定期的案件质量检查工作,区纪委要把案件整体质量 作为单位纪检监察工作好坏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工作较差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好的单位进行表彰。
三是建立案件协审机制。在当前基层纪检监察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专业化程度不高,案件质量问题较多的情况下,创新案件审理工作体制,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加强区纪委对全区案件质量的管理,实行由区纪委审理室对各单位的案件定性、量纪、适用条规等进行全面的把关,各单位审理的案件在提交本单位党组织和行政机构决定前报区纪委审核。
(三)、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一是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
二是加强基层的软硬件建设。要求基层建立阵地,要有必要的办公场所,要有相应的审理工作法规资料。
三是加强对基层人员的培训。
审理室
2009年3月26日
第二篇:案件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案件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单位根据《关于报送案件审理疑难问题的通知》要求,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对案件审理工作疑难问题进行梳理,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案件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理部门人少事多,案件审理效率不高。
(二)案件办结后处分落实不到位,损害了纪律处分的严肃性。
(三)基层纪检人员配备薄弱,案件办理不规范。
(四)办案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案件质量不理想。
二、做好新形势下审理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一)不断提高案件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配齐配强审理干部。
(二)繁简分流,试行党纪政纪轻处分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办理。
(三)明确责任,出台关于纪律处分执行工作的实施办法。
(四)正确认识案件审理工作地位,积极开展案件质量检查,进一步提高案件质量。
第三篇:当前民商事案件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民商事案件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影响逐步显现,由此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在司法领域已经明显反映。民商事纠纷呈大幅增长的态势,案件数量急剧增加,案件的处理难度日益加大,人民法院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
一、当前民商事审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司法环境方面的问题。近年来,群众打官司由“讨说法”向“利益必争”型转化,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法院处在矛盾的交汇点上,法官的工作压力和风险越来越大,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威胁与侵害。尤其是涉诉信访案件压力大、责任大,导致个别法官不敢办案、不愿办案。这些都给法院独立审判,依照事实和法律进行公正裁决产生了很大干扰。
2.证据规则的适用问题。由于民事案件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目前社会中仍有不少当事人思想局限于传统的法律观念,缺乏民事诉讼证据意识,消极对待自己依法应当承担的举证责任,坐等法院裁判。当因当事人举证不能,法院依法判决其败诉时,不能理解其败诉的原因,而是采取多种手段对抗法院的生效裁判。
3.庭审程序欠规范问题。一是在庭审时合议庭成员未全部到庭参加庭审、中途离开,变更合议庭成员未及时通知、未重新开庭。二是少数审判人员开庭时拖拉,确定的开庭时间不能准时开庭,或随意迟延。三是有的审判人员不认真听取当事人的陈述,而埋头看案卷材料;有的审判人员不按规定使用法槌;有的对庭审中出现的情况应变迟缓,对当事人与本案无关的陈述没有及时制止,不能有效地控制庭审局面;有的归纳争议焦点滞后或不准确,或没有归纳争议焦点,致使整个庭审重点不突出。四是在审理案件过程中,随意将简易程序转化为普通程序。没有经过主管院长的审批,且在转换后没有按规定告知当事人合议庭组成人员名单及转换的理由。另外,对普通程序审理的一审民事案件,有时当事人均要求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然而却没有得到允许,从而延误了办案的最佳时期,激化了当事人的矛盾。这些程序问题严重影响法院裁判的公正性、权威性和公信力。
4.未合理行使释明权问题。合议庭对合同的效力及对当事人争议法律关系性质的认定与当事人诉请不一致的,或者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当事人遗漏了诉讼请求的,或者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与其主张的事实不一致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应当向当事人进行必要的释明,告知其可以变更诉讼请求,未经释明且当事人未变更诉讼请求即直接按法院查明的合同效力和法律关系的性质进行判决或者超过当事人诉讼请求予以判决。
5.法官队伍方面的问题。
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少数法官不能正确对待,服务大局的意识不够强,调解方式方法简单;少数案件存在司法自由裁量权运用不平衡现象;少数法官缺乏钻研业务的主动性,对审理新类型和较为复杂的案件显得束手无策;有的案件办理周期过长,少数裁判文书过于简单,说理不够充分,逻辑不够严密,影响审判的权威和效果。
二、应对民商事审判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面对当前民商事案件中各种因素互相交织、法律问题与社会问题互相交织、当事人个体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互相交织的复杂局面,人民法院要认清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务实创新,在民商事审判工作中力争实现“四多四少”,即调撤多、判决少,服判多、上诉少,维持多、发改少,息诉多、上访少的目标,努力提升商事审判工作水平
1.强化能动司法意识,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形势反映到司法层面的变化和发展态势,找准法院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对事关社会发展、事关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一些敏感、重大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纠纷等突出问题,要积极参与疏导协调,主动做好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对敏感、重大、群体性案件的审理,要及时汇报通报,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2.强化业务学习意识,努力提升办案能力。民商事案件牵涉的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各类规章、行业标准等数量众多,而且更新速度快,再加上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国家的法律制度变动不居,司法政策及社会法律观念的价值取向也因势而变。为了应对新的挑战,从事民商事审判的法官都应当加强业务学习,尤其是加强对公司法、保险法、破产法、物权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提升审理新型、疑难复杂案件的能力。
3.强化案结事了意识,深入推进调解工作。按照“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要求,树立起“调解结案是高质量审判”的司法理念,强化调解在解决商事纠纷,特别是群体性纠纷中的作用,积极探索调解方法,将庭内调解与庭外调解相结合、庭前调解与当庭调解相结合、法院调解与借助社会力量调解相结合,充分发挥诉讼代理人、人民陪审员以及当事人亲友的作用,不断提高调解结案率和实际履行率。
4.强化程序意识,深化审判方式改革。正确认识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相互关系,重视程序的独立价值。没有程序公正,当事人的诉权本身就得不到保障,也就谈不上实体公正的问题。深化审判方式改革,仍然要抓住公开审判这个重心,强化庭审功能。继续探索和总结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如实行庭前交换证据制度和限期举证制度,规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规范庭审质证和认证程序,要全面落实公开审判制度,使公开审判真正成为提高办案质量、保护诉讼当事人的权利、防止腐败的重要环节。
5.强化规范司法意识,不断提升案件质量。一是要进一步细化审判流程化管理规定,对立案、送达、诉前保全、诉前调解、审理、卷宗装订、案件质量评查、卷宗归档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二是进一步完善民商事案件庭审操作规范,明确庭审考评标准,对法官驾驭庭审能力及庭审作风提出要求。三是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庭职责的若干规定》,加重合议庭成员特别是审判长的权力和责任,明确承办人、合议庭成员对案件的事实负全部责任,核稿人员、合议庭成员对案件适用法律负责,从制度上促使审判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上进心,逐步形成符合民商事审判工作规律和特点的优胜劣汰的审判管理机制,使民商事案件审判质量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第四篇: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基层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之我见
郑小强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经过3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有效控制了人口自然增长过快势头,取得了举世数目的成效。但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实践, 如今计划生育进入了推行优质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提高人口素质阶段。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呈现出执法环境的深刻变革,干部群众思想的深刻变化,工作体制机制的深刻转变,基层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呈现明显弱化的趋势,急需进一步分析、研究,采取刚性措施予以解决和处理。现结合自己这几年来的工作谈谈自己的意见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1、各项惠农政策不断落实,群众思想变化多端,低生育水平反弹。一是由于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减少,农村育龄妇女家庭负担的减轻,这是导致低生育水平反弹的重要因素;二是是现在进入又一轮生育高峰期,上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人,现在正是生育期,他们想生二孩欲望性很强。三是群众受传宗接代思想影响,农村家庭对男孩的追求还是根深蒂固。四是违法超生成本对部分富裕阶层没有经济压力,不足轻重,此阶层成为政策外生育的重要力量。五是留守家庭的增多,使农村学生缺乏有效监管。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计划生育工作模式转型过快。大家知道,计划生育是国策,工作重点在农村。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工作,现在的计划生育工作已由过去的以强有力的、从下至上的行政管理为主的工作模式,走向了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村民自治、优质服务的管理模式,工作主体和工作对象均没有变,仍然是乡村干部和人民群众。但由于依法行政和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要求的提出和贯彻落实,乡村干部在计划生育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由于执法条件尚不完全具备、部分群众对抗情绪加剧,导致目前计划生育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基层干部普遍存在不敢大胆开展工作,过多注重软材料。特别是计划生育四严禁七不准的宣传、网络对现行计生政策的错误引导,基层干部对违法计生对象更是投鼠忌器,造成当前部分人认为计划生育政策放宽了,政府拿违法生育没有办法。
3、新时期农村计生工作,方式单一,计划生育工作手段弱化。当前的计划生育工作不再是过去的一律用强制手段控制生育数量,而是为对象提供优质服务,依法行政。乡镇对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只能一律采用柔性手段来实施,如政策解释、做思想工作等。面对部分逃避、抵制计划生育工作的对象,就束手无策。例如:有的对象利用家庭老、弱、病、残人来威协,利用社会渣子来干扰,引起不明真象群众聚会,在各地不胜枚举。这些人以一带十,从而造成整个计划生育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4、人员流动量大,流动人口管理体系不完善,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要稳定低生育水平,流动人口既是难点,又是重点。一是未婚青年管理难。近年来,打工经济热俏城乡,农村的成年青年便外出务工,在此期间,很可能组织了“家庭”,等他们回来时,已有一个甚至几个小孩了,加之这些流出人员流动性太强,居无定所,其户籍地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二是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处理难。由于流动人口活动区域广,调查取证和社会抚养费征收难度大。在本地找不到人,取不到证。到外地,又不知道其地址,办理案件必须二人以上,且成本太大,取证仍然难,往往是花了人力、物力、财力,可工作效果并不理想,三是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管理不严,流于形式。
5、社会抚养费征收难度大。按照计划生育法,县级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才有执法权。乡镇只是委托执法,而计划生育工作对象涉及千家万户,乡镇计生队伍薄弱,本系统人员过少,只能从乡镇调入,加之计生工作繁重,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无法应付庞大计生违法对象群体。由于现行政策对文明执法作出较具体明确的规定,部分百姓故意对抗征收行为,执法效率低下,特别是法院强制执行面太广而难以执行,无法征收到社会抚养费,直接影响了其他育龄群众执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甚至有更多百姓加入躲避、对抗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行列,造成计划生育整体工作软化。
二、几点对策的探讨
1、加大宣传力度,着力维护计划生育政策权威,尽力营造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良好氛围。搞好宣传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先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利于工作的推进。当前,除认真宣传贯彻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实施外,要加强典型突出成功查处案例的宣传力度,用身边人身边事触动群众的神经,树立百姓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国策的权威。强化计划生育刚性政策的宣传,保持计划生育高压政策态势。当前,宣传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过多宣传计生工作的负面报道和不切实际的执法程序要求。积极发挥学校教育阵地作用,加大对高初中的生育生殖知识教育力度,避免新生政策外生育的出现。
2、科学客观制定考核指标,力尽所能为基层干部减负。目前,计划生育考核指标十分具体,分类较细,每项专项工作指标项目繁多,逻辑关系复杂,连本科大学生都难以应付。季度查、半年查、年终查等多项专项检查,检查过多过滥。有的工作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加之业务多而杂,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真正从事重点工作的时间太少。所以,科学合理制定考核指标,特别实事求是符合基层实际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务必结合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考核指标、考核方式、考核次数等考核体系进行认真细致总结,进一步减少考核次数,删减不合理考核指标,真正提高考核实效,促进基层有更多时间投入到计划生育主体工作中去。
3、从严执法,违法必究,大力完善计划生育执法体系。维护刚性的计划生育国策是当前搞好农村计划生育的基础和保障。在依法行政中,更加注重逐步完善的过程,而不是不切实际的一步到位,不顾客观实际拿基层干部问责。司法系统务必切实维护计划生育国策的权威,对证据确凿的,立即立案,强制执行,从紧从快加大打击力度,而不是更多关注程序上的合法性,克服部门间的不协作性,从重对违法生育者严肃处理,做到以一儆百,减轻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压力。
4、坚持以人为本,村民自治。在广泛开展计生政策、新型婚育文化宣传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村民自治,发挥群众的参与意识,使群众对计生工作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由“治民”走向“民治”。
5、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当前计生队伍人员少、待遇低、思想不稳定的现状,切实加以解决。一是充实一批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年轻计生专干队伍;二是减轻计生专干工作压力。将计生专干兼职的其他工作尽量减少,使其有时间、有精力从事计生工作;三是切实解决乡镇计生办主任级别和待遇,以利调动其积极性;四是提高专干待遇。从事计生工作的干部相对其他同志来说,工作量大、责任重,在通常的待遇基础上增加一定的补贴,让其劳有所获,稳定人心;五是尽量减少政治压力,让其放心大胆工作,而不是提心吊胆工作。六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计生主管部门要深入基层指导工作,帮助化解矛盾,解决难题,不能形成遥控指挥。
6、多方协作,进出联动,从严管理,探索流动人口有效管理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流动人口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计生工作难度也随之增大,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严格执行属地管理原则,对流入人口的计生问题不能一赶了之,而是要就地解决,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以考核流入地为准;二是严格证件管理,对流动人口一律要求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流入地加大验证力度,对未办证的,实行限期办证,否则用人单位不得录用;三是对流入重点对象实行“季查”制度,不按要求参加的,应追究用人单位和个人责任。
7、多方筹资,重在落实,完善利益导向机制。为更好地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奖励扶助政策。比如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机制,独生子女保健费等,但由于全国人口众多,国家财力有限,目前还不可能全面覆盖落实。所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一些符合本地实际的优惠政策,让这些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更多的得到好处,从而影响和带动一部分家庭,使他们也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8、部门配合,齐抓共管,营造良好新格局。计划生育工作不是哪一人哪一个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努力。一是公安部门在小孩上户时,要求在出具医学出生证明的同时出具结婚证、生育证或计生部门出具的相关合法有效证明,再给予上户;二是加大对医疗机构的
检查,对擅自为育龄妇女实施解除节育措施手术的,坚决予以打击;三是医疗机构严格坚持凭证检查和凭证生育制度,并及时通报同级计生主管部门,否则,追究医疗机构及当事医生的责任。
第五篇:查办案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查办案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纪检监察二室
近年来,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查出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为临夏经济社会有好有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分析近两年的案件查办工作,办案工作形势比较严峻。2010年全州当年办案64件,2011年51件,数量下降幅度较大;今年元—3月案件全州新立案件10件,虽然与去年同期持平,但东乡、永靖、临夏县办案数为零,发展不平衡。如何进一步加强查办案件工作,我们认为,必须要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强化措施。
一、要进一步认清办案工作形势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贺国强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提出,继续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严肃查办发生在五个方面的案件。省委王三运书记在省纪委八次全会上指出,“清醒地看到反腐倡廉面临的环境条件复杂,始终保持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清醒地看到存在的消极腐败问题突出,始终保持打攻坚战的无畏精神;清醒地看到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利条件很多,始终保持打歼灭战的必胜信念。”马天民书记在州纪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上指出,“要把查办案件作为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措施,始终保持惩治腐
败行为的高压态势,对腐败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做到有案必查、违纪必究。”提出了“纪检监察机关要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案件;严肃查办利用人事权、司法权、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谋取私利的案件;严肃查办发生在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等领域的案件;严肃查办重大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事件涉及的失职渎职及背后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办乡村干部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五个方面的办案重点。今年,查办案件工作的目标明确,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反腐败斗争力度的加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违纪领域种类多样化,工作范围和具体内容的变化日趋广泛;二是查案外部环境复杂化,工作突破和案件深入的难度日趋增大;三是违规违纪对象高智商化,工作策略和工作条件的要求不断提高;四是作案手段隐蔽,办案方法和手段需要创新改进。
二、要进一步正视查办案件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全州查办违规违纪案件数量、质量情况看,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引起高度重
视。当前,全州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中,个别县(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对办案重视不够,思想认识存在误区。个别县(市)认为去年刚换届,县对上的情况不是很熟悉,急于查案会出问题,不谋办案;查办案件工作是待罪人的事,能不查的就不查,只求不出错,不求有成绩,不愿办案;喜欢上级转办,领导批办的被动案件,对辖区内的线索,主动向同级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支持不够,不积极办案。还有的认为,教育是目的,处理是手段,处理从轻是爱护违纪者。
二是办案数量质量不稳定,发展不平衡。个别县(市)虽然重视案件线索的调查,注重问题了结,一些应该立案处理的问题,作了一般问题处理,立案标准不高,执行纪律不严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查处失职渎职类案件比较多、查办有影响的经济类案件相对少,查处农村党员干部的案件多、查办“三机关一部门”案件少,查处一般性的案件较多、查办新领域的案件少的“三多三少”现象存在;县(市)人员变动相对比较频繁,办案人员缺乏,业务素质不高,责任性不强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
三是案件线索来源单一,深挖细追不够。普遍重视信访线索排查,忽视从其它工作项目、执法机关拓展线索;在执法监察、专项治理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只做问题上交,一般处理,没有从抓案件的角度,执纪的高度,进行立案处理;对一些司法机关已作出判决的党员或公务员,没有及时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四是办案制度坚持不够,案件质量不高的问题。从全州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案件看,部分案件存在的问题有:
1、依纪依法办案方面。实体与程序并重要求做的不够,有的不严格履行立案审批程序,调查完毕才补办立案手续,有的没有立案决定书,更没有通知违纪者所在单位和本人的记载;有的处分决定运用条规不准确,量纪标准存在畸轻畸重的现象;有的立案案件进行组织处理,重数量轻质量,立案不准;有的案件调查周期过长,甚至久拖不结,超过了办案时限。
2、程序手续关方面。个别案件无立案登记表、无立案决定
书,无告知被调查人单位的记载;特别是乡(镇)办案,无立案程序、无调查材料、无审理报告、无基层组织的处理意见;解除行政处分无考察程序。
3、保障违纪者权益方面。政纪处分决定中没有注明申诉时限;处分决定无送达回执或者送达回执无本人签字;处分决定监督落实不够;对受处分党员考核鉴定制度执行不够。
4、证据材料收集方面。调查阶段提取的书证,无提取人属名和时间,无原单位确认意见,确认手续不全;重视违纪者的陈述,忽视旁证材料的提取。
5、文本制作方面。案件《调查报告》无调查人签名;错误事实材料写进了不应该写的定性意见和认错态度;审理报告中定性和量纪依据不详细;处分决定中对违纪资金无定性和处理意见。
6、案件管理方面。普遍没有执行查处一案,形成案件调查、案件分析和案件总结的“一案三报告”制度,没有从警示教育,分析根源,规范行为的角度去分析研究,提出治本方面的措施办法,查办案件的责任意识不够强;县(市)纪委监察局普遍对基层办案管理指导不够。
7、归卷不规范。装订不整齐,材料不齐全,顺序不规范,卷面书写不整洁;备案案卷材料不全。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州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工作水平难以提高,质量无法保障,治本功能很难发挥,科学化办案很难实现。
三、要进一步强化抓办案工作的措施
面对当前新形势下办案工作的高要求,党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进一步加强案件查办工作,提高办案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案件查办工作的治本功能,今后要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1、要进一步提高对查办案件工作的认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把案件查办工作提高到坚决反对腐败的政治态度,维护党纪政纪的工作责任,体现工作能力的集中表现来认识,走出思想上的误区,认识上的盲区,树立有案不查是工作失职,有案办不了是工作不称职的思想。以查办案件的实际工作,服务中心,促进跨越发展;以查办案件的实际成
效,树立威信,发挥职能作用;以查办案件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维护党纪政纪。
2、要树立“三个观念”、处理好“三个关系”。案件查办是一项政策性、纪律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我们在办案前树立“三个观念”。一是树立大局观念。查办案件工作,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来开展,在战略决策上、在查办的时机和方式的把握上,紧贴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使查办案件起到维护和促进的作用。二是树立中心观念。查办案件要服从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把监督检查政策落实保证政令畅通作为查办案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树立群众观念。要始终站在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盯群众反应的热点难点开展案件检查工作,把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查案工作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准。在案件查办中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案件中,既要注重案件的数量,更要注重案件的质量;既要按照党纪政纪规定查处各种违纪案件,更要集中力量查处有影响的大案要案。二是处理好宽与严的关系。既要严肃打击少数腐败分子,又要对主动交待问题,有重大立功情节的,就要按规定从轻处理。三是处理好查与防的关系。坚持查办案件惩处腐败分子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和预防腐败问题。
3、要进一步加强对案件查办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案件查办工作的领导,重视和支持查案工作。重视查案工作,要真正做到三个倾斜。即:纪委书纪的主要精力向办案倾斜;纪检监察的工作部署向办案倾斜;对纪检工作的检查考核向办案倾斜。支持查案工作,要做到办案人员、办案经费、后勤服务三个保障。在案件查办中,要发挥好组织协调的作用,坚持与司法、审计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办案协作机制,联合办案,职能互补,提高办案效率。
4、要把握关键环节,拓展案件线索。要狠抓上级批转要结果信件、群众署名举报、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强农惠农
政策落实中干部与民争利等案件的查处力度,该立案的坚决立案;要建立案件线索评估制度,要组织力量对各种案件线索认真进行评估筛选,不能放过一件有价值的案件线索。要对决定初核的线索,认真进行调查核实,对事实不清的,一律不研究,不了结。经过初步核实,证实举报基本属实的,应当及时立案查处。在监督检查环节,要加强对各级纪委调查处理重大线索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初核了结案件的审查,防止发生大事化小,瞒案不报的问题。
5、要进一步加强办案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水平。新时期,党中央、中央纪委对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提出了“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明确要求。建设好办案队伍,就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要选配好案件检查工作人员。对责任性不强,工作能力欠缺,纪律要求不严,办案作风不实的人员,及时调整,及时换岗,保证有案就有人办。二要提高办案人员的政治素质。通过办短期集训班、安排脱产专业培训等形式,使办案人员系统学习法律、金融、经济以及办案业务知识,树立正确的执纪执法观。三要提高办案人员的业务技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优秀干部参与办案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提高做政治思想工作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调查取证能力、谈话询问能力、协调配合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成为查办案件的行家里手。
6、要严格办案程序,规范办案工作,提高案件质量。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纪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办案工作的意见》精神,严格程序,规范办案。严格办案程序,就要严把受理、核实、调查、审理、处理和执行六个程序,保证每个程序合法,有效。规范办案工作,就要落实好参加案件检查的不得参与案件审理,确保查审分离;参加案件初审的人员不能参加申诉案件复审,申诉案件,确定专人负责复审、复议、复查、复核,确保审查、审复职能分离;在领导分工上,县级以上纪检监察机关分管案件检查的领导不得同时分管案件审理,严格执行查审分离,审复分开制度,保证内部监督效果。坚持“一案三报告制度”,发挥好查办案
件的治本功能。要认真贯彻中纪发[2005]7号《关于纪检监察机关严格依纪依法办案的意见》精神,办案工作中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监察法》、《案件检查条例》《案件审理条例》等一系列党纪政纪法律条规,把办案活动置于法律和条规授权的范围内进行,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进一步树立依纪依法办案理念,坚持安全文明办案,树立好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敬、可信”的形象。提高办案质量,不仅要落实“二十四字”办案要求,把办案件办成铁案,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更要注重查办案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还要注重是否有利于促进转型跨越,是否有利于腐败的预防。
7、要审慎使用办案措施,确保安全文明办案。“两规”、“两指”办案措施,是《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特殊权利,是纪检监察机关突破重大案件的一种组织措施和办案手段。在使用两种措施时,要严格按照中纪委、监察部《关于纪检监察机关依法采用“两指”、“两规”措施若干问题的通知》、中纪委办公厅《关于纪检机关使用“两规”措施的办法(试行)》和中纪委监察部《关于正确使用“两规”、“两指”措施的几点要求》,坚持“一要坚决、二要慎重、三要搞准”的原则,严格审批,审慎使用,规范操作。做到审慎使用,就要做到四个“不用”:一是未经领导同意不用;二是不能突破的案件不用;三是不在最佳时机不用;四是不属“两规”“两指”对象的不用。
8、要进一步加强对乡(镇)纪委办案工作的管理和业务指导。去年县、乡换届,全州100多个乡(镇)健全了纪委
机构,配齐了工作人员,乡镇一级基本具备了查办案件的组织条件。针对在落实惠民政策中基层干部违纪案件增多的实际,要注意从乡镇纪委找案源,办案件,鼓励乡镇纪委办案,发挥基层纪检组织查办案件的作用。县(市)纪委要进一步加强对乡镇纪委办案工作的管理,乡一级纪委所办案件由县纪委统一把关审理,统一归档保管;要进一步加强业务指导和工作监督,乡办案件由县纪委监察局确定一名办案人员包案,抓规范,抓质量,确保乡(镇)纪委办案质量有明显提升。
2012
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