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信委推进5个100工程情况汇报(修改完善)大全
市工信委推进省“100个园区成长工程”的
情况汇报
为贯彻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省委经济工作会提出要建设“5个100工程”,其中包含了“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经省经信委多次调研、分析、评估,已将我市十大工业园区全部纳入省“100个园区成长工程”培育计划,有关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省经信委制定的《贵州省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工作方案》,我市的1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为:1个千亿级园区,小河—孟关装备制造生态工业园;4个百亿级园区: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白云铝工业基地、息烽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1个民营经济园区:南明龙洞堡食品工业园;4个地方特色产业园区:清镇铝煤化工基地、修文扎佐医药工业园、乌当医药食品工业园、贵阳金石石材产业园。目前10个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为337.1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建设50余平方公里,入园区企业528家,提供13.5万人就业,累计建设标准厂房160万平方米。2012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02.4亿元,产业项目投资417.6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040亿元。各园区基本情况详见附表1。
二、发展目标
(一)近期目标。2013年,预计我市1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 程固定资产投资780亿元,实现年工业总产值1400亿元;到2015年,预计固定资产投资1820亿元,实现年工业总产值3896亿元。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主要染污物排放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远期目标。到2020年,预计预计我市1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30亿元,实现年工业总产值7130亿元。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主要染污物排放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各产业园区成长工程具体培育目标计划情况详见附表2。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园区体制机制建设。一是建立由市人民政府领导牵头,市发改委、生态委、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委、督办督查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商务局、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和各区(市、县)组成的全市工业园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业园区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二是调整充实全市加快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交通、水、电、通信等相关职能部门纳入领导小组范畴,以加快园区基础配套建设组织协调能力。
(二)狠抓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按照一类园区实现“九通一平”、二类园区实现“七通一平”的目标,加快推进十大园区的道路、电力、供排水、燃气、通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基础配套能力。大力推进十大工业园区117个基础 项目建设,力争2013年修建道路73条,完成道路128.7公里,供排水管网304.6公里,燃气管道61.3公里,架设电力线路180.4公里,通讯线路135.1公里,平场10.9平方公里。到2013年底,小河—孟关装备制造生态工业园、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等要达到“九通一平”(即:供水、排水、供电、道路、供气、供热、通讯、宽带网络、有线电视和土地平整)水平,南明龙洞堡食品工业园、白云铝工业基地、修文扎佐医药工业园、息烽磷化工基地、开阳磷煤化工基地、清镇铝煤化工基地、乌当医药食品工业园、贵阳金石产业园等省级工业园区达到“七通一平”(即:供水、排水、供电、道路、供气、供热、通讯和土地平整)水平。
(三)狠抓入园区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园区内126个产业项目建设,使入园企业尽快落地、投产、达产。一是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立足各工业园区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推动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向工业园区集中,着力推进大企业、大项目向园区集聚发展,推进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企业在园区内形成产业集群,提升壮大产业集群吸附效应,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主、产业链完备、集群式发展的格局。二是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加快推进煤电钢、煤电磷、煤电铝、煤电化“四个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贵钢新特材料循环经济基地项目、奇瑞客车项目、中铝贵州分公司、开阳化工公司、开磷集团等重大企业项目带动效应,大力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幅,发展精深加工、精细化工、总装集成等,着力推进我市园区发展配套升级,工 业经济转型提升。三是做好项目落地建设的协调服务。尽快协调办理项目建设前期手续,协助企业落实项目建设资金,重点解决在建项目建设中的征地拆迁、阻工挡工、要素保障等问题。
(四)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工业园区建设初期培育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市、区两级安排一定资金扶持工业园区建设。2013年,从市技改资金中安排4000万元,十大园区所在地区(市、县)每年安排不低于2000万元,支持全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重点加大对园区建成标准厂房的支持,建设楼层为一层的,每平方米补助40元;建设楼层为二、三层的,每平方米补助60元;建设楼层为四层以上的,每平方米补助200元。市发改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对园区内企业和项目,在审批管理、资金支持和要素保障方面要优先考虑和重点倾斜。
(五)狠抓标准厂房建设。到2015年,确保全市工业园区完成工业生产性标准厂房200万平米。一是创新建设模式。以BT、BOT、农民入股等模式,推进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政府做好引导服务和帮助推介,促进标准厂房建设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积极争取省级财政资金对我市标准厂房扶持力度,2013年,市级财政资金对全市工业园区工业生产性标准厂房补助4000万元以上,以后每年加在扶持力度。三是抓好工业生产性标准厂房建设。重点抓好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标准厂房一期、小河—孟关装备制造工业园要标准厂房三期、南明龙洞堡食品工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器、白云铝工业基地农民创业园、乌当医药食品工业园西南工业总部基地、贵阳金石石材产业园羊艾东欧缘标准厂房及清镇、修文、开阳工业园区的自建标准厂房建设。
(六)狠抓园区融资工作。一是加强园区融资统筹力度。市金融办负责协调和服务全市工业园区投融资工作,开展对全市工业园区投融资情况的调研、梳理和分析,建立工业园区项目资金信息数据库。加强项目融资前期工作。注重项目包装、集合融资,提高融资成功率。适时组织召开了政银企融资工作会议、保政企融资工作会议、证政企融资工作会议、工业企业项目推介会。二是完善市级及各园区融资平台建设。通过银行贷款、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及规模,大力支持园区及项目建设。
(七)狠抓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启动智慧园区建设工作,建立贵阳市工业园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园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集聚、人才引进等方面智能化管理。选取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小河—孟关装备制造工业园、白云铝及铝加工基地为试点,在前期试点建设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并在全市十大工业园区全面推广应用。
附:1.《贵阳市十大工业园区建设基本情况一览表》 2.《贵阳市1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培育计划表》
第二篇:工信委深化改革汇报总结
工信委深化改革汇报总结
今年以来,我委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X年工作要点和市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工作计划,精心谋划,狠抓落实,努力推进我委承担的各项改革工作,圆满完成各项改革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改革工作完成情况。
(一)关于“贯彻落实X省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意见”。该项任务已完成。今年以来,我委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六字”工作方针,大力实施“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年初,市工信委牵头组织拟稿并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X市推进工业升级三年行动计划(X-X年)》和从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举措和组织实施等方面,提出了今年一段时期全市工业发展升级的具体要求,形成了工业强市的总纲领。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重点发展“两产一水”的定位,分别组织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相配套的的若干政策,为“两产”发展明确了方向目标,提供了政策措施。X月份,按照市委主要领导指示,为加快X经济赶超发展,我委拟稿并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四年翻一番决战工业八千亿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和总任务。
(二)关于“重点加大钢铁、煤炭行业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业的力度”。
我市钢铁去产能工作已于X年完成,今年主要工作是杜绝新增钢铁产能,我委协同各方强化督查,防止已淘汰的钢铁产能死灰复燃。同时,在全市开展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和严厉打击制售“地条钢”违法行为整治行动,建立了全市制售“地条钢”违法行为月度报告制度,由各县(市、区)政府和市属“三区”管委会每月底对本辖区内制售“地条钢”违法行为进行一次排查,由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进行上报。今年以来,我市没有发现制售“地条钢”违法行为。(三)关于“制定出台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
任务已完成。X月份省里起草了《X促进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实施意见》(初稿),X月我委参照草拟了《X市促进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实施意见》初稿并征求了相关单位的意见建议。鉴于《X促进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实施意见》尚未正式出台,我委于X月X日以市工信委文件下发了《X市促进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实施意见》,待省文件正式出台后再提请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四)关于“积极配合省做好售电侧试点工作”。
该项任务已完成。我委积极向省能源局申报,先后将X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和福斯特等X户用电大户列为X年电力直接交易试点;将X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等X个园区和赣锋锂业等X户企业列入X年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用户平台建设;从X年X月X日开始,大工业用电在现行价格基础上每度电电价降低X.X分钱。预计全年售电侧改革可为我市工业企业减轻电费成本约X.X亿元。(五)关于“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培育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引导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制造模式”。
该项任务已完成。今年以来,我委大力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先后向省工信委推荐了X个工信部X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申报了X个X省X年两化深入融合示范企业,推荐樟树工业园区申报X省X年两化深入融合示范区项目,申报了X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等。截止X月底,我市X户企业获全省X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专项项目资金支持,项目数列全省第一位;新增X户省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数量列全省第二;飞达电气、卓尔集团、水晶百合列入中小企业提升信息化能力项目;指导金虎集团、合力照明等X户启企业启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X众品鑫包装有限公司入选工信部X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二、主要做法。
(一)突出工作重点。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X年工作要点》要求,为抓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X年工作计划》中我委所承担改革任务的落实,我委梳理牵头落实的改革任务共X项。为更好地与省里改革要求进行对接,经请求市委深改办同意,“制定出台工业园区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意见”牵头单位由市工信委调整为市发改委,所以我委牵头改革变为X项。(二)明确责任落实。
对X项改革任务,逐一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原则上按照委领导分工,各负其责抓落实,对应的科室为责任主体,做到了有路线图、有时间表、有硬措施,牢牢掌握了改革工作主动权。(三)强化协调指导。
我委牵头X项改革任务因省文件尚未正式出台,出现了工作无进展、工作进度滞后的情况。为此我委多次与省工信委进行联系沟通,密切关注省里的最新动态,同时积极与市委深改办进行解释说明,经过多方沟通协调,最终按时完成了两项任务。(四)实施台帐管理。
我委所有改革任务纳入台账管理,划定时间节点,定期对账盘点。每月委主任例会跟踪督办,传导压力,督促进度。(五)注重宣传引导。
通过工信委网站和报纸杂志等渠道,对我委抓好改革工作的举措和工作成效进行广泛宣传引导。X年X月X日,X日报头版刊登了《我市售电侧改革试点释放政策红利》的报道。第三篇:工信委服务中小企业汇报材料范文
中牟县服务中小企业工作汇报
2017年,在市中小企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牟县中小微企业服务工作以提升企业创新、升级能力为目标,以帮助企业转型、积极组织培训为抓手,理清思路、明确重点、狠抓落实,确保中小企业服务工作取得优秀成绩。截止目前,我县中小微企业已达2193家,中小微企业从业人员46835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174亿元,同比增长12%,占地方经济GDP65%以上。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广泛开展宣传,形成多渠道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动力
2017年4月,联合国第74次全体会议决定,每年6月27日为“中小微企业日”。今年6月27日是第一个“中小微企业日”,我委以此为契机组织全县“中小微企业”参加培训活动,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市等各级政府关于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讲解中小微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政策解读,指导和提振中小微企业信心,让中小微企业了解政策、享受政策,同时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到实处。本次活动采取现场发放资料、专题展板、悬挂条幅、企业政策服务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向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展示我县企业的发展成果,并就中小微企业的权益保护和企业用工、贷款指导等各类政策对企业和民众进行宣传,吸引了大量的群众前来了解和咨询,为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二)加强企业服务,积极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今年以来,中小微企业服务工作上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辅导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豫西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计量站成功申报2017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2.推荐豫西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计量站、郑州中农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两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入河南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库;
3.推荐郑州华英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新交通汽车板簧有限公司、郑州凯雪冷链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宝达实业有限公司5家企业加入河南省优质中小企业库;
4.推荐郑州凯雪冷链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容大食品有限公司、河南欧帕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郑州宝达实业有限公司、郑州比克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郑州华英包装 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市欧普士科技有限公司7家企业申报郑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5.组织郑州华英包装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新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郑州中农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郑州凯雪冷链股份有限公司、豫西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计量站5家企业参加第四届全省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
6.分别对郑州凯雪冷链股份有限公司、豫西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计量站、郑州中农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河南赵庆利律师事务所4家企业省、市两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工作建设运营情况及服务中小企业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平台企业在建设运营和服务上更加完善。
(三)加强融资服务工作,推进银企合作
为缓解我县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帮助中小微企业以优惠利率进行贷款融资。今年共推荐六家企业参加郑州市第七批中小微企业财政补贴贷款的申报工作,与华夏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合作,申请贷款2860万元。
(四)强化企业培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我县企业学习氛围浓厚,几乎每次省、市开展培训,都得到了我县众多企业的积级响应,企业对参加学习培训热情高涨。培训内容从当前经济形势分析到企业转型升级,由宏观到微观,很多企业相关负责人纷纷表示在“互 联网+”快速迭代背景下,企业面临转型的困境,政府部门这种“把专家请进企业”的贴心服务能为企业真正排忧解难。
今年,我们分别组织郑州华英包装股份有限公司、豫西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计量站等200余家企业参加了河南省中原企业家大讲堂民营企业与自贸区建设培训会、郑州市中小企业股权投融资专家辅导交流会、郑州市中小企业新三板交流培训会、欧美同学会第六届年会暨海归创新创业郑州峰会人才强省战略主题论坛、第四届中原企业家大讲
(五)落实惠民政策,支持企业竞相发展
1.贯彻落实《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帮助中小微企业创新营销理念和方法,提升自身素质,特组织企业参加了“2017助推中小企业成长翔计划”活动;
2.为帮助有潜力的中小微企业在融资、科技创新、市场发展、招投标等各个方面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完成中小微企业认定23家。
二、2018年工作谋划
1.进一步加强中小微服务体系建设,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根据中牟县中小微企业现状,紧紧抓住国家强力推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机遇,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同步推进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堂、河南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会议。使企业做大做强。
2.继续探索,寻求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的新思路、新措施,认真研究《中小企业促进法》融资促进措施。建议政府和金融机构出台一系列中小微企业融资政策文件,支持企业融资。以企业应收账款、知识产权、存货、机器设备等产业、产权、产品为担保品的担保融资新形式,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依照国家、省、市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着力培育、打造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平台、特色集聚群。明年计划组织申报中小企业创业基地1家,中小企业服务平台3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家。
4.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采取办学习班、组织去省、市及外地学习先进企业管理理念等方式加强对全县各乡镇(街道)企业办主任、企业董事长、经理和职工的培训。
5.2018年全年实施送法进企业活动。通过走进企业、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帮助企业等方式,全面了解和熟悉新《中小企业促进法》,做到以干促学,形成学法、懂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6.在全县做好中小微企业认定工作。
7.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其他经济部门的协调,强化与全县中小微企业之间联系,真正使政府与企业、银行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无缝对接,信息交流畅通,做到全方位为企业服务。
2018年1月9日 6
第四篇:工信委信息化推进股工作总结
工信委信息化推进股工作总结
今年我委信息化推进股坚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作,抓住信息化应用这个重点环节,在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大力拓展信息化的应用,在企业“两化融合”、信息化服务平台应用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我县的信息化应用向纵深推进,现就今年我委信息化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健全工作网络,为信息化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委党委把信息化工作纳入重要工作内容,从人力及物力上给予相应保障。成立了委信息化工作机构,并根据工作实际不断进行调整与充实。
二、突出工作重点,为信息化工作落实任务措施。
为了大力推进全县信息化工作,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会议和树典型等措施,在全县争取更广泛的支持力量,鼓励更多的企业走上“两化融合”道路,促使企业加大资金投资力度,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目前,我县机关部门基本使用用友、浪潮等知名专业软件,更多的企业逐渐使用上了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am辅助制造、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等信息化生产和管理系统,提高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推进信息化应用,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注入活力。
1、着力完善行业协作平台。我们高度重视企业在物联网和电子商务方面的投入和建设,加大宣传力度,使企业从思想上认识,行动上落实。推进了企业精细化管理、科学决策和商务贸易,提升了企业生产、运行和销售效率,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保障了公共安全,提升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重点选择了我县具有较强优势的合力泰、新界机电、明泰发电、南方水泥、大北农饲料和半边天药业等重点企业进行电子商务试点;组织推荐了我县合力泰、南方水泥、爽利源和新界机电等企业申报今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的项目申报工作。
2、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建设。
契合上级工作任务,我们组织人员对移动、电信、联通等三大电信运营商和企业进行了全面的“两化融合”情况调研,同时邀请部分企业代表召开了“两化融合”调研座谈会。
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企业信息化案例讲解展示,以及其他交流学习、媒体宣传等方式,使企业老板对企业信息化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企业热衷加大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在企业信息化上我县合力泰公司投入900万元、南方水泥投入25万元、联合饲料投入5万元等,企业信息化发展呈良好态势。
3、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管理。
我们注重企业信息化发展优势,因势利导,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不断高新化、智能化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优势产业不断扩档提量,做大做强。我县合力泰公司,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1-10月该公司销售收入达到21.47亿元,上交税收5790万元,实现利润16.301亿元,同时取得了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的好业绩。
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为政府工作打造“透明”。
今年我们把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为抓手,做到一个不漏,一点不放,管理组织网络化、监督系统化、运行阳光化,打造“透明”政府的有力手段,1-11月,我委发布各类信息共157条,全县发布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共39951条。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民生热线的办理机制,让每一件民生诉求都能得到第一时间办理,办理满意度得到群众的认可。
第五篇:工信委2011工作总结
工信委2011工作总结
2011 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工信委的大力支持下,西双版纳州工业战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建设,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有效克服了后金融危机、历史罕见特大干旱双重影响,全州工业经济继续承接去年以来企稳向好的态势,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全面实现了 2011 及“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工业发展目标。
一、2011 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效明显 ――工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提高。2011 年,全州工业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增大,运行质量逐步改善,工业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工业对经济发展、地方财政的贡献不断提高。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 32 亿元,同比增长 10%,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0%,比“十五” 期末提高了10 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为69%,比“十五”期末提高了 25 个百分点,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工业发展目标;上缴税金6.5 亿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57.5%,比“十五”期末提高了20.3 个百分点。――工业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长。2011 年,在红塔水泥、华冠酒精等重点技改项目建设的拉动下,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主的工业投资持续增长,预计全州非电力工业完成投资7.33 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 9万吨湿法窑水泥生产线,完成了2011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信息化推进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州电子政务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建设第二阶段工作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建成了州级电子公文交换系统中心处理平台,第一阶段试点开通 34 家州直部门的公文交换网取得圆满成功,目前正在组织实施第二阶段项目扩建工作,项目扩建后电子公文交换接入单位将达到150 家左右,预计12 月底前完成投入试运行。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回顾上述成绩,我们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是:
(一)着力抓好经济运行监测。进一步强化制度机制建设,继续实行工业经济责任目标管理制度,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密切跟踪季度目标任务完成进度,及时协调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对纳入统计的 62 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继续实行月报动态监测制度,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新增企业“四个重点”,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及时进行调度分析;针对金融危机和特大干旱天气的特殊背景,及时建立了全州工业企业停产半停产月报和干旱对工业经济影响旬报“两个制度”,以加强监测预警,全面把握全州工业经济运行态势,掌握组织工业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加强经济运行基础性工作的调查研究,围绕目标任务考核、培育达规企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制茶产业发展现状、“桥头堡”建设等专题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获取准确、翔实的运行监测基础资料,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分析建议,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着力抓好工业行业监管。一是确保电力运行安全有序。严格按照统筹兼顾、确保重点、“五保四压”的计划用电原则,通过采取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和负荷预测;积极协调增加省下网电量,做好电网计划用电指标分配及下达工作;科学调度,合理安排,确保电网安全运行;严格执行计划用电纪律,实行动态跟踪检查,确保计划用电期间供电安全;组织开展全州水电站和供电设施汛期安全大检查,确保汛期电力生产和电力供应安全;强化行政执法职能,依法协调处理电力设施违法违规行为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克服了百年一遇的大旱带来的电力供需矛盾,确保了全州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全社会有序用电。二是积极推进散装水泥及墙改工作。以“两费” 征收为手段,积极推进散装水泥及墙改工作,推动了全州“禁实限粘”、推广应用新墙材及禁止现场搅拌、推广应用散装水泥工作进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进一步加强煤炭安全生产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及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以“一通三防”和“雨季三防”为重点,严格执行季度检查制度,积极做好节日及“两会”期间、煤矿建设项目等安全生产大检查,督促企业整改安全隐患,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和防灾计划,严防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四)是盐务管理常抓不懈。一与卫汰落后产能的监管,有效保证了全州节能指标持续下降。二是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截至 2011 年 11 月 30 日,全州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 70 户(强制性清洁生产 15 户),完成省定“十二五”目标68 户的103%,其中,51 户(强制性清洁生产15 户)企业通过省、州审核验收。三是大力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已获得《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企业的动态跟踪管理、年检及续报工作,扎实抓好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全州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70%达以上;木材综合利用率由 50%左右提高到 80%以上;黄金、木材、铁合金加工业重复用水率达100%,建材、铁矿精选业重复用水率达70%以上,30%橡胶加工企业重复用水率达70%左右;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132 万块标砖,散装水泥2.8 万吨。
(五)着力抓好工业投资项目。加强工业投资项目库建设,分解落实工业投资目标及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督查和跟踪检查工作力度,实行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和项目建设监测调度服务制度,定期对列入省“212” 项目建设计划的 10 个重点工业项目、州确定的 2 个重点工业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主动与项目业主进行沟通,共同分析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搞好服务,促进项目早日建成达效。汰落后产能的监管,有效保证了全州节能指标持续下降。
(六)着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制定并组织实施《西双版纳2011 年工业园区工作指导意见》,督促指导园区加快建设;积极协调,组织园区上报项目,争取省级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开展2005 年至2010 年省级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检查,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充分发挥政府专项资金导向作用。各工业园区一是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优势,加大服务力度,积极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制定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相继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实力强,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入园开发建设;二是继续完善基础设施,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基本实现园区道路畅通、通讯便捷、供电、供水保障的目标,为项目入园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良好基础条件;三是产业聚集步伐加快,特色优势日渐明显,初步形成了主导产业突出、特色优势明显的发展格局。四是机构人员、管理权限和职能配置得到充实和加强,综合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环境、政务环境、法制环境进一步优化,形成了主动为企业服务的良好氛围。
(七)着力抓好非公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组织开展对国家、省、州扶持发展非公经济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调研,认真贯彻落实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精神,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以企业非税负担专项调查、企业治乱减负专项清理整顿活动为着力点,积极配合监察部门开展非公企业挂牌调查摸底工作,加强环境协议,切实推进协管共管工作。截止2011 年 11 月,已兑现符合申领社会保险补助的 256 人;累计到各级就业中心登记失业国企改革下岗离岗人员 1823 人,已实现再就业1586 人,再就业率达到87%;解决国企改革下岗离岗失业人员廉租房1512 套(新建1355 套、收储157 套),预计总投资 11187.5 万元,累计完成投资 9631 万元,占计划的86.1%;全州各级各部门均与社区签订了协管共管协议,下岗离岗失业人员移交率达99%以上。
(八)着力抓好信息化推进工作。完成了全州电子政务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第二阶段建设工作;建成了州级电子公文交换系统中心处理平台;组织主办了 2011 年第十三届边交会信息产业展区参展工作;为全州公务员考试和高考提供无线电监测技术保障,两次保障工作均圆满完成了任务;组织编制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通信保障应急预案》;组织实施了全州96128 政务服务专线的品牌化建设工作,开展了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的整改工作;完成了全省无线电监测网扩建项目之西双版纳州3 个小型无线电自动监测站的选址工作和澜沧江—湄公河水上移动无线电监测站建设的前期工作;完成了州人民政府超短波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选址调查和设备选型测试的前期工作;启动了信息化、电子政务、无线电事业“十二五”专项规划的前期调研工作。
三、2012 年工作安排意见 2012 年西双版纳州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生物产业这一重点,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两个支撑,打造景洪工业园区、磨憨进出口贸易加工园区、勐海工业园区三大平台,制定并组织实施“十二五”工业发展“倍增” 计划,努力实现西双版纳工业经济总量持续扩张、质量明显提升、结构不断优化、特色逐步鲜明四大发展目标。2012 年主要工作预期目标初步确定为:
(一)工业经济发展(原统计口径)目标: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的新情况、新动向,及时预警预报,防止生产大起大落。继续实行工业经济发展目标责任制,制定并组织实施“十二五”工业发展“倍增”计划,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抓工业投资,夯实工业发展后劲。严格实行目标责任管理,立足于把扩大投资作为扩大工业总量、优化工业结构的重要抓手,千方百计缓解工业投资项目中土地、环评、资金等瓶颈问题。着力推进列入省“212”计划的工业项目、节能示范项目及州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密切跟踪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了解掌握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加强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环评办理、融资需求等的调研,全面掌握需求情况,加强与土地、环保、金融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快前期工作步伐,加快项目落地开工和建设投产。进一步完善工业投资运行检测,继续加强与统计部门合作,做好全州重大工业项目分析检测,准确及时反映投资情况。切实做好国家、省下达的专项资金使用和工程建设过程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确保资金安全。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做好投资项目管理,及时整理、更新和充实项目库。着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工作,改善工业投资环境,缓解中小企业用地难、融资难等瓶颈。
(三)抓节能降耗,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强化节能目标责任制的落实,按照省下达的单位GDP 能耗目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节能指标监测分析体系,制定节能预警调控方案,明确预警指标、调控对象、调控措施和调控力度,继续实行定期动态跟踪监测制度,切实做好节能降耗形势分析和预警预测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能耗审核、评估制度,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国家和省有关节能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从源头上严控高耗能项目的建设。对铁合金、水泥等高耗能行业中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淘汰类范围的,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大力推进节能技术改造,积极在铁合金、制胶企业中大力推广余热余压利用,水泥企业中推广纯低温余热发电,重点高耗能企业中推广高压变频节电技术和工业锅炉改造等,鼓励企业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升级工艺装备等重点,不断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继续加强建筑、交通、商业、农村、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等。
(四)抓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加紧《西双版纳州“十二五”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规划引导,进一步加快中前省委、省政府正在加快推进“央企入滇”工作的机遇,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力争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央企的视线,并到我州投资。二是以生物产业精深加工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与云南白药、上海光明等企业的合作,强力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在提升胶、糖、茶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推动石斛、木薯、竹等生物资源产业的农业产业化和精深加工,进一步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优势产业强劲增长,经济总量快速扩张。三是随着“桥头堡”战略的实施,我州与东南亚国家毗邻的优势凸显,要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积极引进一批企业到跨境经济合作区投资建厂,做好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工作,借助外力推动发展。
(五)抓园区建设,努力打造工业集聚发展平台。加强园区规划对产业集聚发展的引导作用,进一步科学规划布局,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立足现有资源优势、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形成区域特色突出、功能定位明确的产业聚集区,进一步提高行业和企业的集中度,优化全州工业区域布局。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健全管理机制,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园林化环境、物业化管理”的路子,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健全设施,强化招商,吸引更多项目落户工业园区,使园区成为全州经济增长的新板块、招商引资的大舞台。
(七)抓人才工程,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智力支撑。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和《云南省工业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 年)》,组织实施好党政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开发工程、工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工业人才引进集聚工程等五大工业人才建设工程,抓紧组织制定我州《决定》的贯彻意见、规划的实施意见和五大工程的具体实施意见,细化人才培养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着力引进一批满足我州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技术带头人,大力引进创新和科研团队,加快培育学科带头人、高级管理人才、企业家群和重点产业领军人才。
(六)抓“十二五”规划编制,创新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并谋划好“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对于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环境,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促进全州工业结构全面调整和优化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立足转方式、调结构,坚持与西部大开发结合、与桥头堡建设结合、与提升工业对外开放水平结合,体现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信息化融合、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低碳产业引领绿色制造,围绕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战略性产业培育、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业园区和工业强县建设、企业技术创新、低碳产业与节能环保、人才队伍建设等全局性的问题,编制“十二五”新型工业化发展应急通信指挥中心和澜沧江—湄公河水上移动无线电监测站。六是推进本委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完成本部门网站改版升级,实施本单位办公自动化建设,研究探讨全州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方案。
(七)抓创先争优,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是中央和省委作出的重要部署。要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五个好”、“五带头”的要求,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相结合,与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相结合,与开创新型工业化事业新局面相结合,深入开展学习型机关、服务型队伍、效能型科室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比学习,创一流素质;比团结,创一流团队;比服务,创一流作风;比效能,创一流业绩;比奉献,创一流形象”的“五比五创”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党性教育、读书学习、业务培训、服务群众、对口帮扶等活动。要切实加强对科室、单位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和指导,落实领导责任,加强活动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努力破解难题,推动中心工作。要从学习贯彻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和党风廉政教育入手,牢固反腐倡廉工作基础;加强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反腐倡廉措施;强化监督检查,狠抓源头治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确保反腐倡廉工作落到实处,全面加强我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