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改解读

时间:2019-05-13 19:00: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医改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医改解读》。

第一篇:福建医改解读

保基本 强基层 建机制 力破医改难题 ——访省发改委副主任、省医改办主任赖诗卿

自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我省在公立医院改革、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社会资本办医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涌现了三明市、厦门市、莆田市、石狮市、长汀县等一批医改典型。

今年1月,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决定将福建省纳入全国医改试点省。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福建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标志着国家医改综合试点省工作正式启动实施。结合这一方案出台,省发改委副主任、省医改办主任赖诗卿对我省深化医改综合试点有关政策进行了解读。福建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思路

一个总体要求

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

两大改革重点

一是突出“强基层”,以“强基层”促进“保基本”

二是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调动人的积极性

三个推进阶段

第一阶段,2015 年实现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

第二阶段,到2017 年,基本形成分级诊疗制度

第三阶段,到2020 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多元办医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

四项主要任务

以“强基层”为重点,推进医疗资源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

以“公益性”为主要目标,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以“保基本”为准则,统筹推进财政、医保、医药、卫生和价格等配套改革

以“多元化”为导向,加快推进社会资本办医

五条差别化政策

差别化的财政投入政策

差别化的医保支付政策

差别化的价格政策

差别化的人事政策

差别化的绩效考评 关键词 缓解“看病难”

医改主要是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如何解决看病难?赖诗卿认为,必须辩证地看待“看病难”:“现在的难与过去的难是不一样的,现在医疗服务供给总量仍然不足,但已不是问题的主要矛盾。现在看病难主要是难在结构上,也就是说难在省、市三级医院,这些医院人满为患、拥挤不堪。具体到老百姓,看病难在哪里?看普通医生也不难,但看知名医生就难。从全国范围看,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城市、过度集中在大医院,而且有„虹吸‟基层医疗机构的趋势,如果„虹吸现象‟进一步加剧,基层将进一步被削弱,看病难将更趋于严重。所以必须调整医疗资源布局,必须将资源引向基层,也就是中央强调的必须强基层,这是医改要解决的第一个核心问题。”

对此,《试点方案》提出了四项措施:一是加强规划引领。首先要调结构,即对医疗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结构上进行纵向和横向调整。纵向调整就是把人才、设备、硬件建设往基层下沉,强化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必须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新的卫生资源必须往新区、郊区布局;横向调整就是要加强薄弱学科的建设,包括儿科、产科、精神卫生、传染病等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其次控规模,即控制公立医院的规模。省里规定,到2015年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的设区市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床位的使用率低于80%的公立医院不再扩建,严禁举债建设和举债购置大型医用设备。其次调增量,即鼓励和扶持社会资本办医。要为社会资本办医留出足够空间,优先满足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需求。

二是健全基层服务网络。基层服务网络可分为农村和城市两个层面。对于农村,首先要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促进乡村医生逐步向职业化转化;其次激活乡镇卫生院,关键就是要调动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再次就是大力提升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对于城市,就是要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健康守门人的职责,在社区探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在总量上,调整优化医学院校布局结构,扩大本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其次在结构上,加快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2017年力争实现每万人口拥有3名全科医生,2020年力争实现每万人口拥有4名全科医生的目标。再次是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放大优质医疗资源效应。此外,还要继续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岗医师计划,充实基层卫生人才队伍。

四是实施五个差别化政策。实行差别化的财政投入政策,省市县逐级加大财政投入,向县级公立医院倾斜;实行差别化的医保支付政策,拉开不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间的报销比例,引导合理就医流向;实行差别化的价格政策,药品、耗材零差率补偿遵循越往基层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幅度越小、财政投入越大、医院分担越少的原则;实行差别化的人事政策,对县级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更加简捷有效的招聘政策和更加优惠的岗位设置政策,制定更加切合县域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标准;实行差别化的绩效考评,县级公立医院重在突出“公益性”和“保基本”,省、市公立医院重在突出发挥区域龙头带动作用和提升整体医疗技术水平。

通过强基层措施和实行五个差别化政策,达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杂症才到省市三级医院。目标是到2017年90%的病人留在县域内诊治,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形成。关键词 破解“看病贵”

解决看病贵,必须以公益性为主要目标,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赖诗卿认为,公立医院要回归公益性,根本之策必须改革医疗管理体制、药品流通体制和医保管理体制。当前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要先从“药”入手,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以药品耗材零差率、控制医药费用和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三个阶段分步推进。

一是实行药品、耗材零差率,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的逐利机制。实行药品、耗材零差率,实现医药分开。医药分开不是医院不办药房,而是医与药不存在利益关系。为弥补公立医院因零差率改革减少的合理收入,必须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主要通过价格调整及财政补偿。补偿不是简单的平移,而是要转换机制。价格补偿关键是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归根结底就是要达到四个平衡:(1)财政保障可持续。(2)医保基金可承受。(3)群众就医负担有所减轻。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如果改革增加了老百姓负担,跟医改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4)医院收入不能降低。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要让那些原来控费较好、药占比较低的医院受益。

二是抓好公立医院的控费工作。公立医院改革第二阶段,就是抓控费。控费必须三医联动,因为控费改革涉及医疗体制、药品流通体制和医保体制。这里要明确三个层面的责任,转换两个方面的机制。第一个层面的责任,是政府的责任,就是从源头上把药品价格降下来。要在药品的定价环节、招标环节、流通环节、价格谈判环节下功夫。第二个层面的责任,卫生、人社部门要加强对医院整个运行的监督,特别是对抗生素、辅助用药、营养性用药等药品及高值耗材、大检查的监管。第三个层面的责任,是公立医院内部要加强管理。规范医生诊疗和检查行为。要配强医院院长,院长要懂得管理。第一个机制,对医院医保费用实行总额控制。人社部门医保基金要对医院实行总额控制,按月预付。这是一个转机制的办法。这个机制能够使得医院产生加强内部管理、加强成本核算的内生动力。第二个机制,割断医生与药品、耗材、大检查收入的利益联系。也就是“三个严禁”,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严禁院长收入与医院经济收入直接挂钩,严禁医务人员奖金、工资等收入与药品、耗材和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

三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是深化医改的关键。因此,将公立医院编制、人事、薪酬、职称等制度改革作为改革第三阶段任务,核心是强化医院的独立法人地位,落实经营自主权,逐步建立现代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所谓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就是要实现政府和医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院要形成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分开。这是一个目标,现在要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实现形式。“管办分开”并不是成立医院管理局可以了,真正的“管办分开”核心是政府授权和专业管理。政府授权就是把编制、人事、经费、资产经营权真正授权给医院。省、市、县政府要成立由政府领导担任主任的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通过医院管理委员会将分散在政府各部门的医院管理权限集中在一起,行使决策权,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公立医院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了,医院管理委员会可以退出历史舞台,这时候形成理事会便可以行使决策权。

同时,要完善院长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编制、人事和职称制度,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试点方案》提出,各地可借鉴三明经验,试行公立医院院长目标年薪制,合理核定年薪水平,并由财政全额负担。建立体现公立医院医技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薪酬制度,适当放宽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额控制,逐步提高医技人员薪酬水平,医院医疗收入(不含药品、耗材、医学检查、化验)基本用于人员经费支出,医技人员薪酬明显高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此外,公立医院也要深化内部改革,从医院内部规章制度、服务流程、服务模式和结算支付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切实解决看病环节多、排长队、流程复杂、医患沟通不畅等问题,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关键词 三医联动 统筹推进

《试点方案》步骤明确、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如何确保落实到位,最终实现医改目标?赖诗卿解释,我省深化医改试点的四项主要任务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重中之重。下一步,将按照“纵向八个推进步骤”、“横向四个持续举措”的实施路径全面深化医改工作,加快形成医疗资源配置合理、医疗服务层次分明、医疗机构高效运行的医药卫生新格局。

一是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是深化医改的先决条件,在改革启动阶段,首先要求在组织保障上确保5要素落实到位。即调整充实深化医改领导小组。省级成立以尤权书记为组长,苏树林省长为第一副组长,常务副省长和分管副省长为副组长的福建省深化医改领导小组,一些设区市也开始参照省里模式健全领导机构。建立“三医联动”领导体制。将涉及医改主要工作的卫计、医保、药品流通等工作由一位政府领导统一分管,加强对医改工作的统筹协调。成立省市县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统筹决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大事项,推进改革顺利实施。统筹城乡基本医保制度。首先要实现城乡居民医保政策的统一,今年内必须实现城乡居民医保设区市统筹。明年争取实现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办管理的统一。加强医改工作机构。各级医改办设在发展改革部门,并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

二是必须三医联动配套改革。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要统一城乡基本医保管理和经办体制;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改革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实施疾病应急救助,鼓励发展商业健康补充保险。要大力推进医保付费方式改革,全面实施总额控制,大力推进按病种付费。推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流通领域改革。探索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积极探索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试点工作,改革药品配送模式。强化信息化的技术支撑作用。推进信息资源整合,逐步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管理系统等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三是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坚持整体推进。各设区市根据省里试点方案制定深化医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争取3月底前全部完成。省直有关部门及时出台实施各项具体政策措施。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对区域内医改负总责,形成省推市、市抓县的组织推动格局。

四是必须高度重视基础性和机制性改革。持续抓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卫生人才短缺是制约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试点方案提出6个方面措施,落实人才培养任务。持续落实差别化政策。五个差别化政策是贯彻“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医改要求的具体措施,是均衡医疗资源、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具体办法。持续推进社会资本办医。要充分发挥我省区域优势和有利条件,进一步制定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政策措施。持续抓医改绩效考核。

五是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各级政府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卫生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切实保障深化医改试点工作所需资金。加大省级财政对困难地区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

此外,我省还制定了深化医改试点工作实施路径、工作任务分工表、配套文件目录及分工表等配套文件,要求各地各部门通力协作、上下齐心推进,确保《试点方案》的顺利实施。

第二篇:解读新医改

解读新医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是新医改方案确定的近期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也是最为关注的热点、难点。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为公立医院改革标明了方向,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内容。

一、解读新医改

1.公益性为公立医院改革标定航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从有利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政府有效监管出发,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

同时明确,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深化运行机制改革。

公立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终端,集各种矛盾和问题于一身,因此成为医改绕不开的“堡垒”。

据《2007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计算,我国有公立医院1.6万个,占全国医院总数的82%,拥有床位占医院床位总数的87%多。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机构的主体,但面临着经费不足、自谋生路的压力。最近几十年来,因为“以药补医”机制,形成了扭曲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机制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内在驱动,导致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是目前解决老百姓就医难题的正道。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目标是我国政府基于保障公民基本健康权益而必须承担的职责,提供公益性的基本医疗服务是公立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价值所在。

2.完善补偿机制是实现公益性的有效保障

《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政策,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政府负责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

完善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是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的基本前提和有效保障,也是恢复医务人员尊严,缓解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从根本上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重要保证。

3.鼓励地方探索医师多点执业

《意见》指出,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

《方案》提出,鼓励地方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办法和形式。

目前我国对医疗人才一般采取封闭式管理,注册医师不能到另一个医院执业。事实上,近年来这一规定有所突破,许多专家都有到外地执业的经历。

在2009年卫生工作会议上,北京市率先提出了医师多点执业的制度框架,要求在保证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下,鼓励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专家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愿望,可以在业余时间到社区去坐堂行医或者开设个体诊所。

实施方案也提出了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要求。医师多点执业对于更好地统筹调配医疗卫生资源,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促进区域间、机构间人员和技术的交流,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技术水平,方便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看病就医,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

开展医师的多点执业工作,必须在全面深化医改和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大前提下,立足本地基本情况和医疗卫生工作的客观规律,有计划、有步骤、稳妥地实施。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师多点执业制度。

4.特需服务比例不得超过10%

《意见》指出,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

《方案》提出,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

近年来,一些公立医院过多设置一些VIP高级病房、特需门诊等特需医疗服务项目,引起社会争议。

业内人士指出,对公立医院设置过多的特需服务进行限制,是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一项举措,也有利于充分利用紧缺的公共医疗资源为老百姓提供服务。

5.部分公立医院将转制为民营

《意见》提出,国家制定公立医院改制的指导性意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

《方案》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民营医疗机构。制定公立医院转制政策措施,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职工合法权益。

医疗市场的需求,是多元化、多层次的,需要有符合普通老百姓的基本医疗需求,也要有符合高端人群的特殊需求,因此,现实中需要有医院为这部分高端人群提供服务。

实施方案要求,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积极稳妥地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民营医疗机构,同时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

按照要求,要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规范社会资本包括境外资本办医疗机构的准入条件,完善公平公正的行业管理政策。制定公立医院改制的指导性意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

实施方案要求,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区域卫生规划,明确辖区内公立医院的设置数量、布局、床位规模、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和主要功能。要积极稳妥地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民营医疗机构。制定公立医院转制政策措施,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职工合法权益。同时,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

6.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先行

《意见》指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方案》也指出,公立医院改革2009年开始试点,2011年逐步推开。

公立医院改革尚无具体做法和现成经验,因此需要通过试点进一步探索,以便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政策措施。

近期,卫生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方案,各地将按照方案要求,选择试点地区和单位,在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配合下,尽快启动试点工作。

二、北京公立医院改革框架初定

4月17日,北京市卫生局召开2009年医政工作会,部署北京公立医院改革规划,拟按照区域医疗共同体思路,重新整合全市医疗资源。

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框架”初定。二级以下医院将变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护理院、康复院,承担居民的防病保健、常见病诊疗、大病预约转诊及手术病愈后的康复、护理等职责,缓解就诊者全部拥挤在大医院,看病难、住院难的矛盾。

1.居住区组建区域医疗服务中心

在北京城每30万-50万人口的居住区,由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几家专科医院、护理院和康复院为主要元素,组建区域医疗服务中心。

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将不仅只有公立医院参与。在北京市卫生局选定的护理院、康复院试点中,不仅包括政府举办的北京市第二医院,还有原二七机车车辆厂医院改建的颐乐养老院和民营资本开设的英智康复院。

2.护理院、康复院可小成本改建

护理院和康复院与医院不同,不占用大型医疗设备,不需要专家,利用目前二级以下基层医院的现有医疗资源,即可小成本改建。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以及对大医院评价和收入机制改革的经济杠杆,有望引导在大医院拥挤、滞留“压床”的患者,及时转至周边小型医疗机构,获得细化的康复、护理服务,从而缓解大医院的床位使用率,进一步盘活有限的大医院专家资源,为更多大病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3.大医院负责与社区卫生网对接

根据北京市卫生局的规划,今年年内,北京市的大型综合医院均将设立全科医学科,负责与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对接,保障社区全科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标准与大医院一致,同时,还要确保经社区转诊的疑难重症患者,能够便捷获得专家诊疗服务。本文由:北京儿童医院挂号看病服务网

收集整理编辑http://http://

第三篇:解读新医改

浅谈对新医改的认识

摘要

今天的世界各国政府,为人民提供各种必须的服务、建立福利国家是基本方向。而中国的医疗状况十分堪忧的,但相反,中国政府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医疗援助开展得如火如荼。我国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间、区域间差距大。再加之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一向十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一个渐进的过程。此次新医改的出台,代表了国家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状况的关心,关乎社会价值体系的充实与构建。更给人民群众带来的了新的希望。

关键词:新医改、城乡居民、政府与医院、公益

一、新医改的基本框架

1、新医改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让百姓无病防病,有病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医疗卫生领域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医疗卫生关系到所有人的切身利益,决定了医改的长期性和渐进性。“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含义是我国关于医疗卫生的基本制度。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医药卫生4大体系的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即筹资体系或者保险体系,以及药品保障供应体系等,还要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机制,以及科技、人才,信息和法制建设等在内的医药卫生配套体系。新医改是一个综合、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

2、具体地说,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就是建立健全各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公共卫生对促进健康卓有成效。我们过去的医疗卫生发展,虽然一直强调防治结合,但是事实上主要体现在医院的发展,尤其是2003年SARS之前,我们都关注治疗疾病,努力找病来治病。但是,对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主要靠治病、靠吃药是解决不了健康问题的。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无病防病,治“未病”。所以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要,对我国人民的健康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这次医改非常强调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实现“平时少生病”,降低看病的支出。

3、医疗服务体系,就是在城市基层各级各类医院形成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防治结合、技术适宜、运转有序、覆盖城乡的格局。特别强调加强农村卫生体系的建设,这一点也是针对我们最薄弱的医疗环节。加快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使百姓有医可就,降低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医疗保障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加大推广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而且还要逐步把农民工的医疗保险问题解决,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降低个人承担的医疗支出。

4、药品保障供应体系,要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核心。同时规范药品生产流通规范药品生产流通,控制药品成本和流通费用,降低药品的支出。

5、配套体系就是要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系。建立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以及监管体制、人才保障机制、信息系统和法律制度。总之新医改着眼于: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公平地维护全民健康。

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一、公立医院改革既是医改最难的环节,也是整个医改的关键环节,所有其他体系的建立和配套政策的落实,都依赖于公立医院改革的成功。因为我们现在公立医院是提供医疗服务的主要力量,看病难、看病贵和老百姓的抱怨,最直接体现在医院这个层次,而且医院改革和其他各项医药卫生改革都有密切关系,绝大部分医药卫生改革的措施,最终都要通过医院这个平台来实现。对于医疗保障制度而言,提高覆盖面和覆盖水平,要靠制度的建设,但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要靠公立医院的改革。否则保险方和医院方不断在博弈,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最佳的利用,保障水平越高,资金浪费越多。对于基本药物制度的改革,研发、生产和供应要靠相关政策解决,但是最根本问题是,医院要有动力主动使用基本药物和控制药物费用,这也要靠医院改革来实现。如果便宜的、廉价的、可靠的药生产出来,医院不用,这个制度也形同虚设。而发展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涉及现有医疗资源的重新布局,公立医院职能的重新调整,尤其医院是发现传染病等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载体,也是基层医疗的后盾。

二、到底是政府提供服务,还是政府购买服务更合适呢? 有的学者认为购买服务可能比提供服务更有效。但正如我们前面讲的,从“医、患、保”三角博弈看,购买服务的成本是很高的,购买需要建立一个契约,买方和卖方的契约,而医疗恰恰是契约失灵的领域。我们目前这么尖锐的医患矛盾,其根本就来源于这个契约失灵。在很多其他领域,商品和服务都能实行“三包”,但是哪个医院能“三包”?现在一些患者在商品经济里熏陶了以后,认为到医院花了钱,就要包治好,没治好就是医生的责任。这是商品经济异化社会观念的结果,患者对医生普遍不信任。

最后,医疗服务还涉及质量的问题。医疗是信息高度不对称的领域,即使购买服务,也还要有非常强的政府监管,政府还是要有非常大的投入。这点上,医疗和金融领域很像。美国的金融业到最后为什么会引发如此大的风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监管太难了。谁来监管这些华尔街的弄潮儿?他们都是博士,得培养多少博士甚至博士后才有可能监管得了他们,这是什么样的成本?

市场放开,政府买单。其实完全市场运行,从患者口袋掏钱,老百姓能直接感受,会有一定的反馈机制;完全政府运行,是从政府口袋掏钱,便于控制成本;而政府买单的市场化,一只手从政府口袋掏钱,一只手从患者口袋掏钱,既控制不好成本,老百姓也不能直接感受到,最后的结果是有钱人得到了实惠,普通人在支付成本。在医疗领域我们要避免政府买单的市场化,医疗费用可以说是一个黑洞,如果采用政府买单的市场化,那多少钱也不够。

三、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是改革最棘手的和问题最集中的地方。服务收费之所以定得比较低,是为了让老百姓看得起病,但是却没有能够反映真正的医疗成本。而政府又没补贴够,所以只能从别的渠道筹集资金。最容易的一条途径就是药品。所以这一次政府痛下决心,要把药品的加成拿掉,要把补助机制转变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药品仅仅是药事费,简单来讲就是处方费。

但是能不能真正实行还是很大的问题。它第一取决于政府财政补偿能不能到位,第二取决于基本药物制度和药物保障制度能不能实行。作为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制度,以药补医最开始是1954年开始实行,将批发药价的基础上加15%作为补医的方式。当时的有效执行基于政府对医院总体财务的管理,也就是医院没有权力分配自己的收入。工资固定,所有财物受政府监管,多开药留下来的钱也没有分配权。所以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改革最终是公共财政改革,而并不是简单的把药分开。政府对医院的补偿到位,对医院财务监管到位才能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保障医务工作者的薪酬,对公立医院的成本严格监管,是各个国家保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经验,中国也应该顺着这条路走。这个过程中如何为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稳定的工作岗位和事业发展的良好平台,是可以抑制他的趋利行为的,这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四、如何让公立医院真正回归公益性? 公益性指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是指公立医院的性质,政府办医院的目的是要尽可能保障老百姓的健康。所以公立医院说到底是政府的派出机构。我们现在可能对医院的定义模糊。我们现在虽然将公立医院纳入非营利医院的范畴,但政府并没有执行相应的监管。而公立医院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政府的监管应当不仅仅遵循一般非营利医院的监管,还要更进一步。公立医院的职能要远远超过一般非营利医院的,它要在公平、可及、效率、政策性职能上完成政府保障老百姓健康的职能,完成社会收益最大化的职能。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实现不是医院的职责,而是政府的职责。所以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第一要政府给医院明确的定位和任务,以及与定位和任务相配套的财政支持、管理和考核。而医院要做的是内部管理,如何控制成本,改善效率。所以公立医院要回归公益性,最大的职责在于政府而不是在于公立医院自身。所以我们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弱化是整个目前的机制、大的环境造成的,不仅仅是医院医生的问题。从各个国家办公立医院的经验来看,政府建立统一、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制,在具体管理上层层授权问责,应该是公立医院成功的基本经验。但是我们目前在这些方面,对公立医院的监管严格缺失。比如我们缺乏政府层面对公立医院的定位的规章制度,人员培训的制度。同时,公立医院的考核和监管非常重要,而我们对医院的考核机制和企业一样,医院追求的都是利润最大化。

五、信息化是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目前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创造我们中国医疗模式最有效的手段。我们有制度优势,公立医院必须加入整体系统,制度也是统一整合的,所以我们使用信息系统可以极大有效的改善我们医院的管理和服务的模式。第二个我们有国情的优势,信息化的存在使得人口多不再是劣势而是优势,因为人口多就有规模效应。同时我们有后发优势,在正在建立的过程中可以建更好的,且没有转型成本。信息化这种全面整体的系统恰恰和我们中国文化全面、整体、系统的认知思维相匹配的。信息化的手段恰恰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整合的平台。因为中国文化是大一统的,但我们的缺点是缺乏精细化;西方过于精细化和专业化,大的宏观把握不足。所以医改并不只是医疗体系的改革,而是整个大改革的一个部分,信息化对中国的复兴,对中国文化的复兴,对医疗改革本身都是非常好的手段。我们可能未来要做的模式是要给老百姓提供生命全过程的健康管理。中国文化就是一个养生的文化,把养生的文化转化成现代医学就叫做健康管理,所以我们更多的资源应该投入到从没有出生到出生,直到成年、老年的终身的健康管理。信息化提供的是更多手段和方法,让个人也有选择权,政府进行监管,促使个人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家发改委 《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务院

《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等6部门

《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

第四篇:新医改方案全文解读

新医改方案全文解读

1.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在《意见稿》中,提出医改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而医疗卫生制度的整体框架又分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2.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意见稿》突出了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并首次提出城市卫生服务体系要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这些政策都是发达国家较为成功的做法,如配套措施得力,将分流部分大医院的就诊人群,缓解看病难现象,同时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我们认为尽管社区卫生服务近年来发展较快,但面临严重的“先天不足”,2007年社区卫生机构完成诊疗人次仅占当年全国诊疗人次的不到10%,因此在体系建设上的难度较大。

3.全民医保以扩面为主。在本轮医改方案的研讨过程中,全民医保一直都是各方的共识。我国医疗保障体系“重点保大病”的方向仍然未变,接下来政府的工作主要是扩大各项保障的人群覆盖面,特别是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至于目前偏低的报销水平,“将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重点保障基本的医药费用。

4.基本药物制度呼之欲出。我们认为基本药物制度是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核心环节,而且从《意见稿》出台的背景看,也是被卫生部门认为可以在短期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主要手段,因此基本药物制度被列为医改近期内的5项重点工作之一。总体上我们认为这一制度对基本药物的定点生产企业来说是利好消息,具体情况还有待观察配套政策的强制力度,毕竟基本药品和非基本药品之间有一定的替代性。

5.药品监管得以加强。至于对药品价格的监管,强调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具体有:合理调整政府定价范围,改进药品定价方法,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价格从低定价制度,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推行在药品外包装上标示价格制度。严格控制药品流通环节差价率。对医院销售药品开展差别加价、收取药事服务费等试点。健全医药价格监测体系,规范企业自主定价行为。

我们分析,对上述措施的解读概括起来有4点:一是医院药品顺价加成的利润率将下降;二是定价机制将进一步鼓励新药研发和抢先仿制;三是仿制药(非抢先仿制)将面临严峻的价格管制;四是基本药物的定价将比较宽松。此外我们预计今后还有一些推动我国医药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配套政策出台,鼓励研发创新,遏制低水平重复将是药品企业面对的主题。

6.加大投入兼顾供需。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使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我们认为随着政府投入的加大,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卫生总费用将平稳增长,个人负担比例将逐年下降。

对各个细分行业的影响

1.化学制药

化学制药是受到医改影响最大的板块,其中偏于利好的企业主要具备三类特征:一是以生产处方药为主,尤其是专科用药和刚性大、档次高的处方药,如生产神经系统用药的恩华药业、生产皮肤科用药的华邦制药、生产器官移植用药的华东医药等;二是业内地位和市场认同度高,同时获国家基本药物定点生产资格的大型企业,如双鹤药业、华北制药、西南药业等;三是公认研发能力国内领先、盈利能力突出的制药企业。

2.原料药

我们认为原料药板块和新医改方案关联较小,当然不排除部分二级市场认同度较高的个股借助医改东风呈现上涨行情。

3.中药

从今年中报的数据看,中药行业的表现中规中矩。重点企业主要有:一是受益于基本药物制度、具备定点生产资格的大型企业如ST中新,二是受益于市场扩容、产品用量庞大、品牌美誉度高的企业如天士力、云南白药、S三九等,三是受益于鼓励创新、在工艺和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现代中药企业如康缘药业等。

4.生物医药

(1)疫苗行业

从全世界的情况看,疫苗市场都是一个增长非常迅速的领域。我国的疫苗市场发展迅速,02年以来增速在15%左右,其中06年国内疫苗市场规模超过40亿元,国外疫苗行业巨头正纷纷进入这一庞大市场。医改强调对公共卫生的投入无疑是有利于疫苗企业的,但考虑到今年2月国家已经出台政策扩大免疫规划的疫苗范围,预计今后一段时间以各地执行新的免疫规划为主,Ⅰ类疫苗的市场容量将维持在“12苗防15病”的水平。我们预计中生所旗下的天坛生物还将受到市场热捧。

(2)诊断试剂

我们认为全民医保不仅带来了处方药市场的扩容,也将刺激实验室诊断试剂和设备行业。目前诊断试剂市场容量还偏小,当中的个别优势企业如科华生物等值得投资者关注。

(3)生物制药

生物制药属于朝阳产业,估值水平高于医药行业的平均水平,其成长动力关键在于新药研发,而不是产能或者市场营销。医改新政强调通过药品定价机制鼓励创新,拥有较强研发能力的双鹭药业将继续被市场看好。

5.医疗器材

《意见稿》突出了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完善政府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机制。”这些给市场对医疗器械企业的获利予以一定的想象空间。新华医疗产品覆盖医院内的各类器械设备,包括消毒灭菌、放射诊断、手术器械、各类低值耗材、环保设备等,将受益于医改带来的产品需求量增加。

6.医药商业

《意见稿》并未就“医药分开”或是“药房托管”等予以具体阐述,仅仅在指导思想部分原则性地提及。我们了解到尽管国内医药企业曾经积极呼吁医药分开,但卫生部门对医药分开的实施并不积极。接下来在各地的医改试点中,不排除地方会有这方面的探索,但现实问题是如果取消药品销售收入,仅靠目前的财政拨款和医疗服务收费难以维持医院运转。因此我们认为随着新医改方案实施,医生和药品企业之间的利益往来将受到削弱,而医院和药品生产流通企业之间的利益机制将得以维持,这对微利经营的医药商业企业而言是一个不利的结论。

7.其他

《意见稿》指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非公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适度降低公立医疗机构比重。”对于通策医疗这样的口腔医疗服务机构而言,无疑是重要利好。

此外,部分基本面向好的医药个股,股价走势已处于支撑位正面临反弹,或经长期整理后有待突破,将在医改的利好背景下出现投资机会,短线投资可适当关注。

第五篇:2015解读“十二五”医改规划实施方案

2015解读“十二五”医改规划实施方案

3月22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规划明确了2012-2015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目标、改革重点和主要任务,是未来四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规划中最大的亮点:到2015年,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将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并实现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做到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规划从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建立强有力的实施保障机制等方面,明确了未来四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和主要任务。医改“指挥棒”之下,改革的路径更加清晰,如何踏踏实实走好这条医改之路更加引人关注。

国务院医改办负责人谈医改“十二五”规划

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关于“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医改办公室有关负责人。

问:为什么要制定医改规划?医改规划与医改意见和三年实施方案怎样衔接?

答:医改关系到十几亿人民的健康福祉,也是事关经济社会全局的系统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医改必须分阶段、有步骤地持续深入推进。

医改启动实施前三年,也就是2009-2011年,是医改的起步阶段,着眼于保基本,从基层入手推进改革。尤其是在基层成效更加明显,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得到较大改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推动了民生保障和改善,也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但医改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改革的难点进一步聚焦,只有持续深入推进,才能不断扩大改革成效。因此,制定医改规划,对于巩固扩大前一阶段改革成果,实现2020年医改长远目标至关重要。只有明确了2012-2015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目标、改革重点和主要任务,才能进一步凝聚共识、找准突破口,推动医改持续有效深入。

问:为什么说“十二五”时期是深化医改的攻坚阶段,也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关键时期?

答:“十二五”时期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承前启后,这一阶段的改革能否取得成效,既关系到前期改革的成果能否巩固扩大,也直接决定着医改长远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来看,通过前三年五项重点改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的政策框架已经成形,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了城乡全体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初步建立起来,基层服务体系薄弱的现状明显改善。

从改革推进的角度看,医改采取了自下到上、由外到内逐步深入、持续攻坚的推进策略。前三年改革的重点在基层,到了“十二五”时期,改革的重心逐步从基层上移到公立医院,涉及体制机制改革的问题更多更复杂。

这是利益格局调整的深水区,医药卫生体制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在这一时期集中暴露,需要逐一破解。因此,“十二五”时期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关键时期。

问:公立医院改革的思路是怎样的?将采取什么步骤推进?

答:公立医院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通过近三年的改革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路径逐步清晰,“十二五”时期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按照“四个分开”的要求,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药品供应、价格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逐步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一是要采取调整医药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综合性手段和联动政策,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二是要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落实公立医院的经营自主权,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同时,要以病人为中心、服务为导向,大力开展便民惠民服务,方便群众就医。

“十二五”期间要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放在突出位置,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采购机制、价格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加强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2015年要实现县级公立医院阶段性改革目标。

问:“十二五”期间在鼓励和促进社会办医方面有什么目标?会采取哪些措施?

答:医改规划提出,到2015年,实现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分别达到医疗机构总数和服务总量的20%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将进一步加大鼓励和促进社会办医的力度。

一是放宽社会资本办医准入。要落实调整和新增医疗卫生资源社会资本优先的原则,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的,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以及境外投资者举办医疗机构。鼓励具有资质的人员(包括港、澳、台地区)依法开办私人诊所。

二是进一步改善执业环境。要全面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在税收、价格、医保定点、土地、重点学科建设、大型设备配置、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鼓励和优惠政策,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创造公平发展环境。

三是坚持扶优扶强。要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这契合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也是国际上通行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和发展具有一定规模、有特色的医疗机构,发展高水平、高技术含量的大型医疗集团。(半月谈网/记者 王茜 余晓洁 罗沙)

全民医保体系如何健全?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指出,要充分发挥全民基本医保的基础性作用,重点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在继续提高基本医保参保率基础上,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着力加强管理服务能力,切实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医疗费用保障问题。

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 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三个百分点。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工作。

规划要求,到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个人缴费水平相应提高。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达到75%左右,明显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之间的差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门诊统筹覆盖所有统筹地区,支付比例提高到50%以上。

同时,完善基本医保管理体制,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提高医保服务水平完善医保支付制度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和医疗救助即时结算,使患者看病只需支付自负部分费用,其余费用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2015年全面实现统筹区域内和省内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初步实现跨省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

规划提出,加大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力度,结合疾病临床路径实施,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增强医保对医疗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

“十二五”期间,医保支付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倾斜,鼓励使用中医药服务,引导群众小病到基层就诊,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将符合资质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纳入医保定点范围,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

完善医疗救助制度 探索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

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加大救助资金投入,筑牢医疗保障底线。资助低保家庭成员、五保户、重度残疾人以及城乡低收入家庭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提高封顶线,对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医疗费用救助比例提高到70%以上。

同时,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加大对重特大疾病的救助力度。无负担能力的病人发生急救医疗费用通过医疗救助基金、政府补助等渠道解决。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发展慈善医疗救助。鼓励工会等社会团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互助活动。

规划提出,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公益慈善的协同互补作用,切实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因病致贫问题。积极探索利用基本医保基金购买商业大病保险或建立补充保险等方式,有效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加强与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加大对低收入大病患者的救助力度。

此外,完善商业健康保险产业政策,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发展基本医保之外的健康保险产品,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公立医院改革如何推进?

在《“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中指出,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药品供应、价格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

落实政府责任 改革补偿机制

规划指出,坚持公立医院面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明确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目的和应履行的职责,扭转公立医院逐利行为。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含国有企业所办医院)数量和布局,严格控制建设标准、规模和设备配备。禁止公立医院举债建设。

规划表示,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

规划提出,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收费标准,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控制医疗费用增长

规划表示,医保经办机构和卫生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制止开大处方、重复检查、滥用药品等行为。

规划指出,强化医保对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采取总额预付、按人头、按病种付费等复合支付方式,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

规划指出,加强卫生部门对医疗费用的监管控制,及时查处为追求经济利益的不合理用药、用材和检查及重复检查等行为。加强对费用增长速度较快疾病诊疗行为的重点监控,控制公立医院提供非基本医疗服务。

建立现代管理制度 创新医院管理服务

规划提出,推进公立医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

同时,探索建立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理事会与院长职责。建立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提高医务人员待遇。严禁把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的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

规划指出,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简化挂号、就诊、检查、收费、取药等流程,方便群众就医。全面推行便民惠民措施,大力推广优质护理,优化服务模式和服务流程,开展“先诊疗、后结算”和志愿者服务。积极推进区域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建设,普遍实行预约诊疗,改善就医环境,明显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发展面向农村基层及边远地区的远程诊疗系统。

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

规划指出,县级公立医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十二五”期间要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2015年要实现县级公立医院阶段性改革目标。

同时,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加快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拓展深化试点内容。鼓励社会资本对部分公立医院进行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投入。

临沂金英杰2014助理、执业医师辅导计划

全程班:技能+笔试(赠送全套金英杰网课,2014年最新)

协议班:不过退费,或是过后付费。

金英杰十余年经验积累,实力课程保障,可以给学员许诺:考上之后再交学费。

临沂医学事业编首选,金英杰教育,同学朋友都说好!

临沂金英杰2014护理、临床具体课程安排

事业编协议班:参加学习零费用,考上之后再交费!

金英杰全程班:自报名期直至考试,五轮强化训练!

短期材料班 :随报随学(600元)

临沂金英杰2014年护士资格考试培训现已开始!

临沂金英杰2014护士、护师具体课程安排

金英杰周末班+系统精讲班 +冲刺点睛班

三个班次联报---全程班:1280元!

金英杰医学教育,始于2006年。

医学首选,金英杰教育。

临沂金英杰:大爱医考梦-公益活动

金英杰临沂分校---

下载福建医改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医改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解读“十二五”医改规划实施方案

    解读“十二五”医改规划实施方案 3月22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规划明确了2012-2015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目标、改革重点和......

    医改

    浅析新医改 摘要:自新医改制定实施以来,不觉已过三年。在这三年里,医患关系持续紧张,医疗费用继续水涨船高。然而,改革之事非一早一夕,不可否认我们的政府在医疗改革事业过程中也......

    医改范文合集

    未知的医疗界 医改相信大家都听过,据我所知并不是改不了,而是会触动很多官员们的口袋,高价医药费用这个黑锅医生已经背的够久了,是时候放下了! 就单说药,我国同一类消炎药单注射用......

    医改

    医改 基层卫生机构就应该转变观念,把公共卫生服务做好,把百姓的小病治好,这样也就缓解了大医院的就诊压力,让更多的好医生有更多的精力来医治大病。 10月6日,在北京市房山区韩村......

    医改

    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麻醉学系09级3班 徐梦姣 20092250130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 2006年10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

    医改

    http://chisc.net/doc/ http://www.xiexiebang.com/yiyuanguanli/guanlizixun/jixiaoguanli/2011-09-15/193.html http://www.xiexiebang.com/p-58118.html绩效考核 http://......

    医改

    我国重性精神病防治面临人才缺乏等挑战 重性精神病防治工作已被纳入平安医院建设总体规划,目前这项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当前我国重性精神病防治面临专业人才缺乏、患者医疗负......

    医改

    首提医疗纠纷 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医改关键词 发布时间:2015-03-06 09:43:30 来源:东方网作者:白宣娇责任编辑:朱苑桢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