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节水型企业(单位)考核办法(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19:4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市节水型企业(单位)考核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市节水型企业(单位)考核办法》。

第一篇:北京市节水型企业(单位)考核办法

附件1:

北京市节水型企业(单位)考核办法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口、资源和环境工作会议精神,广泛动员全市各行各业和社会各界参与节水事业,加大节水型企业(单位)的创建力度,尽早把北京建设成为节水型社会,特制定本办法。

一、市节水办负责组织全市节水型单位的创建活动(以下简称节水型创建活动)。市节水管理中心负责指导区县节水管理部门进行节水型单位验收工作;市、区县节水管理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管理范围内的节水型单位创建活动和创建初审、验收工作

二、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单位)均应按照本市节水型创建活动的要求和考核标准开展节水型创建活动(凡开展节水型创建活动的单位均简称为创建单位)。

月平均用水量在2000立方米以上(含2000立方米)的企业(单位),应按照市级节水型考核标准开展创建活动。

在上述规定标准以下的单位可按照区(县)节水型单位考核标准开展节水型创建活动。

三、节水型单位创建活动实行自查考核制度。创建单位应对照节水型考核标准进行自查,对未达到标准要求或用水中存在问题的,要做好记录并及时进行整改。

四、节水型单位验收申请。按照市或区县考核标准自查达到90分以上的创建企业(单位),均可填报节水型单位考评报告书,并向节水管理部门申请参加市或区县组织的节水型创建验收活动。凡申请参加区县级节水型单位验收的,应将考评报告书直接送到所在区县节水管理部门,所在区县节水管理部门应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市节水办。

凡申请参加市级节水型单位验收的,应将考评报告书报送到所属节水管理部门,所属节水管理部门应组织初审,并将初审结果报市节水办,由市节水办安排市级验收小组验收。

五、节水型单位考评报告书由市水务局统一印制。

六、市级节水型单位的验收工作由验收小组负责。验收小组组长和成员由市节水办从各级节水管理部门和各局、总公司节水管理人员中指定。验收组成员必须参加市水务局组织的培训,并经测验取得合格证书。

区(县)级节水型单位的验收工作由本区(县)节约用水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并应在每年年底前将创建结果报市节水办备案。

七、节水型单位的验收将由验收小组进行现场考核,程序如下:

1、听取申报单位关于开展创建活动的汇报;

2、查阅申报材料的原始资料;

3、现场抽查创建单位的用水设备、设施及节水措施;

4、组织评审,现场评分,提出评审结果。

八、市级节水型单位创建验收合格的,经市水务局审定合格后命名为节水型单位(企业)。

九、凡在当年用水中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申报节水型单位。(1)二级水表计量率小于90%;(2)未按规定开采地下水;(3)未按规定缴纳水资源费和水费;

(4)一年中发生超计划用水累计达到4次以上(含4次);(5)未按管理要求及时上报用水量资料;

(6)新、改、扩建项目未按要求进行节水设施三同时验收的;(7)生活用水实行包费制;(8)供汽锅炉冷凝水不进行回收;(9)间接冷却水存在直接排放;(10)未按规定开展水平衡测试;(11)擅自停止使用节水设施;(12)仍使用淘汰用水器具的;

(13)由于管理不当造成严重浪费用水(包括检查用水器具漏失率超过10%的);

(14)两年内受过节水处罚的。

十.已获得命名的节水型企业(单位),要继续按照节水型考核标准做好节水工作。市水务局每年将对已获得命名的单位按一定比例进行复查。经复查不合格的将取消命名。

第二篇: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办法(本站推荐)

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加强对节水型城市建设工作的指导,规范国家节水型城市的申报与考核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修订了《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节水型城市的申报、考核、复查及管理。

二、申报范围

全国设市城市。

三、申报条件

申报国家节水型城市,须获得省级节水型城市称号满一年(含)以上。被撤销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的城市,三年内不得重新申报。

四、申报时间和考核年限

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考核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接受申报为双数年;复查自命名之日起每四年进行一次。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组织考核和复查评审当年的6月30日前受理申报与复查材料。

五、申报程序

(一)申报城市按照《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要求进行自审,达标后分别报所在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与发展改革委(经信委、工信厅)进行初审。

(二)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与发展改革委(经信委、工信厅)按照《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进行审核,提出初审意见,对初审总分达90 分以上的城市,可联合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

直辖市自审达标后,申报材料报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

六、申报材料

书面申报材料一式三份,并附电子版光盘两份。材料要全面、简洁,每套材料按申报书、基本条件、基础管理考核指标、技术考核指标分4 册装订。各项指标支撑材料的种类、出处及统计口径要明确、统一,有关资料和表格填写要规范。

申报材料主要包括:

(一)城市人民政府或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书;

(二)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和发展改革(经信、工信)主管部门的初审意见;

(三)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组织与实施方案;

(四)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总结;

(五)《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各项指标汇总材料及说明、自评结果及有关依据资料;

(六)城市节水工作考核范围示意地图; 5

(七)城市概况,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城市水环境概况、产业结构特点、主要用水行业及单位等;

(八)考核的《城市统计年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等有关内容复印件;

(九)省级节水型城市、节水型企业(单位)、节水型居民小区称号的命名批复文件。

(十)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影像资料(15分钟内);

(十一)其他能够体现城市节水工作成效和特色的资料。

七、考核评审组织管理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组建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专家委员会,其成员由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

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专家委员会负责对申报城市进行创建工作技术指导、申报材料预审、现场考核及综合评审等具体工作。

参与申报城市所在省、自治区组织的省内初审工作,或为申报城市提供技术指导的专家,原则上不能参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对该申报城市的现场考核。

申报城市要实事求是准备申报材料,数据资料要真实可靠,不得弄虚作假;若发现造假行为,取消当年申报资格。申报城市要严格按照有关廉政规定协助完成考核工作。

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和复查的日常工作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建司负责。

八、考核评审程序

考核工作程序为:

申报材料预审.现场考核.综合评审.公示.通报命名。

(一)申报材料预审

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专家委员会负责完成材料预审,形成预审意见,并提出现场考核城市的建议名单,报两部委审核。

(二)现场考核

对通过预审的城市,两部委将组织现场考核组进行现场考核。申报城市至少应在考核组抵达前两天,在当地不少于两个主要媒体上向社会公布考核组工作时间、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便于考核组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场考核主要程序如下:

1、听取申报城市的创建工作汇报;

2、查阅申报材料及有关的原始资料;

3、现场随机抽查节水型企业及一般企业、单位和居民小区的节水措施落实情况,以及节水器具推广应用情况(抽查企业、单位、居民小区各不少于5个);

4、考核组专家成员在独立提出考核意见和评分结果的基础上,经专家组集体讨论,形成专家组考核意见;

5、就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进行现场反馈;

6、现场考核组将书面考核意见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

(三)综合评审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组织综合评审,根据现场考核情况,审定通过考核的城市名单。

(四)公示及通报命名

综合评审审定通过的城市名单及其创建工作基本情况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0天。公示无异议的,由两部委正式通报命名。

九、动态管理及复查工作

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的城市,在非复查年份,需按要求每年向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上报上一城市节水工作统计数据,每两年上报工作报告。材料上报截止日期为当年的6月30日。

在复查年份,需按规定上报被命名为国家节水型城市(或上一复查年)以后的节水工作总结,以及表明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有关要求的各项汇总材料和逐项说明材料,并附有计算依据的自查评分结果。复查程序如下:

(1)复查年的6月30日前,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发展改革委(经信委、工信厅)组织对本省的国家节水型城市进行复查,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委派1-2名专家委员会成员专家参加省内复查工作。各省于同年7月15日前将复查报告(附电子版)报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

(2)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根据省级复查情况进行抽查,也可视情况直接组织对城市进行复查。

(3)直辖市于6月30日前将自查材料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由两部委组织复查。

(4)对经复查不合格的城市,两部委将给予警告,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撤销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对不按期申报复查、连续两次不上报节水统计数据或工作报8

告的城市,撤消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

十、县城节水工作考核由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会同发展改革(经信、工信)部门参照本办法执行。

十一、本办法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三篇:江苏省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

山西省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

为建设节约型城市,推进我省节水型城市的创建工作,根据《山西省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办法。省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和省经委联合成立“山西省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省级节水型城市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考核验收和复查工作,同时负责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创建活动的初审、推荐以及复查过程中的具体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建设厅城市建设管理处,负责创建活动的日常组织和管理工作。

各地要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创建工作的日常管理。节水型城市实行申报制,全省设市城市、县城(以下称城市)均可申报山西省节水型城市。

一、申报条件

申报山西省节水型城市的,须按照山西省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的有关要求进行自查,自查达标后,由省水协节水工作部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方可进行申报。

二、申报和验收时间

各地按照山西省节水型城市的标准自查合格后,于每年 1

5月底前向省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申报。省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于每年9月组织进行考核验收和复查评审工作。

三、申报程序

各地按照山西省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进行自查,自查总分值达85分以上的城市,将申报材料和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申报文件(一式三份),报省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申报国家节水型城市的,需获得省级节水型城市称号,并按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和考核办法》和《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执行。

四、申报材料

申报省节水型城市的材料应规范、真实、准确,并将下列材料一式三份(附电子版)按规定要求及时报送:

(一)城市人民政府或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的节水型城市申报文件。

(二)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机构和实施方案。

(三)证明达到节水型城市有关要求的各项指标汇总材料和逐项说明材料。

(四)附有计算依据的自查评分结果。

(五)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总结。

(六)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影像资料(15分钟内)。

五、考核评审程序

省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省节水型城市的考核工作。接受检查考核的城市要实事求是准备考核资料,不得弄虚作假,经查实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取消其申报资格,两年内不得再行申报,要严格按照有关廉政规定接待考核组。具体考核程序为:

(一)审查申报材料,在基本达到考核标准后,再到现场进行实地考核。

(二)现场听取申报城市的创建工作汇报。

(三)查阅申报材料及有关的原始资料。

(四)现场随机抽查节水型企业、单位和生活小区的节水措施落实情况,以及节水器具的安装使用情况(抽查企业、单位、生活小区各不少于3个)。

(五)考核组成员提出独立的考核意见和评分结果。

(六)考核组汇总意见和评分结果,经集体讨论,形成考核意见。

(七)向申报城市通报考核意见。

(八)考核情况报省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六、考核管理

节水型城市考核验收和复查的日常工作由省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考核评议总分达到85分以上,通过省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考核验收的城市,由省

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和省经委联合命名为“山西省节水型城市”,颁发证书和奖牌,并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荐申报国家级节水型城市,获得省级节水型城市的城市优先申报省级宜居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

七、复查管理

已经获得山西省节水型城市称号的城市,每两年进行一次复查。凡达到复查年限的城市,需按规定上报被命名为山西省节水型城市以后的节水工作总结,以及表明达到节水型城市有关要求的各项汇总材料和逐项说明材料,附有计算依据的自查评分结果。具体复查程序如下:

(一)节水型城市进行自查,提出复查意见,并连同节水型城市自查资料上报省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审查。

(二)省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于复查不符合节水型城市条件的城市,给予警告,并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撤消“山西省节水型城市”称号。

(三)对不按期申报复查的城市,撤消“山西省节水型城市”称号。

本申报考核办法由省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和省经委负责解释。

第四篇: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和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

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和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

建城[2006]14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设厅(建委)、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海南省、北京市、上海市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以及《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节水型城市建设工作的指导,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改善水环境,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修订了《创建节水型城市考核工作程序和要求》以及《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现将修订后的《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和《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对照新的《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组织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申报城市要按照《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要求,认真准备有关材料,做好申报工作。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和发展改革经贸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的检查和指导,切实做好本地区节水型城市的初审、上报和复查工作。附件:

一、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

二、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六年六月十三日

附件一: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 为加强对节水型城市建设工作的指导,规范节水型城市的申报与考核管理,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和《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要求,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对《创建节水型城市考核工作程序和要求》进行修订,形成了《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节水型城市的申报、考核和复查。

二、申报范围

全国设市城市均可申报节水型城市,节水型城市实行申报制。

三、申报条件

申报节水型城市的,须按照《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的有关要求进行自审,达标后方可进行申报。

四、申报时间

节水型城市考核验收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接受申报为双数年;复查每四年进行一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组织考核验收和复查评审的当年6月30日前受理申报材料。

五、申报程序

(一)节水型城市的申报材料分别报所在省、自治区建设厅(城市节水主管部门)与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贸委、经委)节水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发展改革委节水主管部门”)。

(二)省、自治区建设厅(城市节水主管部门)与发展改革委节水主管部门按照《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进行初审,评定初审分数,提出初审意见,并对初审总分达90分以上的城市,联合上报建设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直辖市的申报材料直接报建设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六、申报材料

申报节水型城市通过书面和网上两种方式同时上报。书面材料一式五份,附电子版。申报材料包括:

(一)城市人民政府或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的节水型城市申报书;

(二)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组织方案和实施方案;

(三)表明达到节水型城市有关要求的各项指标汇总材料和逐项说明材料;

(四)附有计算依据的自查评分结果;

(五)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总结;

(六)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影像资料(15分钟内);

(七)省级建设和发展改革主管部门的初审意见。

七、考核评审程序

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组织节水型城市的考核工作。考核工作由专家考核组具体完成,考核工作程序为:

(一)审查申报材料,在基本达到考核标准后,到现场进行考核;

(二)现场听取申报城市的创建工作汇报;

(三)查阅申报材料及有关的原始资料;

(四)现场随机抽查节水型企业、单位和生活小区的节水措施落实情况,以及节水器具的安装使用情况(抽查企业、单位、生活小区各不少于5个);

(五)考核组成员提出独立的考核意见和评分结果;

(六)考核组汇总意见和评分结果,经集体讨论,形成考核意见;

(七)向申报城市通报考核意见;

(八)考核情况报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接受检查考核的城市要实事求是准备考核资料,不得弄虚作假,严格按照有关廉政规定接待考核组。

八、考核管理

节水型城市考核验收和复查的日常工作由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负责。

建设部对通过考核验收的城市予以公示15天。公示结束后,建设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申报城市进行审定,对审定通过的城市进行命名,并表彰授牌。

九、复查管理

已经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的城市,需按规定上报被命名为节水型城市以后的创建工作总结,以及表明达到节水型城市有关要求的各项汇总材料和逐项说明材料,附有计算依据的自查评分结果。复查程序如下:

(一)节水型城市所在省、自治区建设厅(城市节水主管部门)与发展改革委节水主管部门共同组织复查,提出复查意见,并连同节水型城市自查资料上报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直辖市的复查材料直接报建设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可以直接进行复查。

(二)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于复查不符合节水型城市条件的城市,给予警告,并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撤消节水型城市称号。

(三)对不按期申报复查的城市,撤消节水型城市称号。

十、本办法和考核标准由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附件二: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

一、基本条件

基本条件共六条,是节水型城市所应具备的必备条件。如有任何一条不符合要求,不得申报节水型城市。考核范围为市区。

(一)法规制度健全 具有本级人大或政府颁发的有关供水、节水、地下水管理方面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具有健全的节水管理制度和节水奖惩制度。

(二)城市节水管理机构健全 有根据市编委文件专门设立的节水管理机构且职责明确;依法对用水单位进行全面的节水检查、指导和管理;有效组织节水科学研究、节水技术推广。

(三)重视节水投入 建有节水专项财政投入制度。

(四)建立节水统计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节水指标体系;实行规范的节水统计制度;定期报告本市节水统计报表。

(五)广泛开展节水宣传 利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世界环境日等开展定期及日常节水宣传活动。

(六)全面开展创建活动 开展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单位等有关创建活动。

二、基础管理指标

(七)城市节水规划 有经政府或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城市节水中长期规划,其中包括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内容。

(八)地下水管理 地下水必须实行有计划地开采;公共供水服务范围内凡能满足用水需要的,不得新增自备井供水;有逐步关闭公共供水范围内自备井的计划。

(九)节水“三同时”管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必须配套建设节水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十)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 在建立科学合理用水定额的基础上,对非居民用水单位实行定额计划用水管理,超定额计划累进加价。

(十一)价格管理 取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应征收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足以补偿运行成本,并达到保本微利;有政府关于再生水价格的指导意见或再生水价格标准,并且已在实施。

三、技术考核指标

(十二)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取水量(GDP)(单位:立方米/万元)低于全国平均值50%或年降低率≥5%。

统计范围为市区。采用最近两年的数据。

(十三)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单位:立方米/万元)低于全国平均值50%或年降低率≥5%。

统计范围为市区工业企业。采用最近两年的数据。

(十四)工业取水量指标 达到国家颁布的GB/T18916定额系列标准。即:GB/T18916.1-2002、GB/T18916.2-2002、GB/T18916.3-2002、GB/T18916.4-2002、GB/T18916.5-2002、GB/T18916.6-2004、GB/T18916.7-2004等。统计范围为市区。

(十五)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75%(不含电厂)。统计范围为市区工业企业。

(十六)节水型企业(单位)覆盖率 ≥15%。统计范围为市区。

(十七)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 低于CJJ92-2002《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规定的修正值指标。考核范围为城市公共供水。

(十八)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单位:升/人.日)不高于GB/T50331-2002《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的指标。

(十九)节水器具普及率 100%。考核范围为城市建成区。

(二十)城市再生水利用率 ≥20%。

(二十一)城市污水处理率 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80%、地级市≥70%、县级市≥50%。

(二十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100%。考核范围为市区。

四、鼓励性指标(二十三)居民用水实行阶梯水价 居民阶梯水价指居民用水在一定标准基础上,按不同梯次制定的不同用水价格。

(二十四)非常规水资源替代率 ≥5%。

(二十五)节水专项资金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1‰。

五、名词解释

1.市区 是指设市城市本级行政管辖的地域,不包括市辖县和市辖市。

2.城市建成区 是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

3.城市人口 以《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中的人口统计口径为准。

4、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取水量(GDP)是指年取水量与年地区生产总值取水量(GDP)的比值。

5、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 是指年工业取水量与年工业增加值的比值。

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是指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重复利用水量与总用水量的比值。

7、节水型企业(单位)覆盖率是指省级及以上节水型企业(单位)年取水量之和与非居民取水量的比值。

8、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是指城市供水总量和有效供水总量之差与供水总量的比值,9.城市供水 指城市供水企业以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单位和居民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筑提供用水。

10.有效供水量 指水厂将水供出厂外后,各类用户实际使用到的水量。包括售水量和免费供水量。售水量指收费供应的水量。免费供水量指无偿供应的水量。

11.节水器具普及率 指在用用水器具中节水型器具数量与在用用水器具的比率。公共场所用水必须使用节水型用水器具,居民家庭应当使用采取节水措施的用水器具。

12、城市再生水利用率 是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量与污水排放量的比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量包括达到相应水质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和建筑中水,包括用于农业灌溉、绿地浇灌、工业冷却、景观环境和城市杂用(洗涤、冲渣和生活冲厕、洗车等)等方面的水量。不包括工业企业内部的回用水。

13、城市污水处理率 是指达到规定排放标准的城市污水处理量与城市污水排放总量的比率。污水处理量包括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和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的污水量之和。污水排放总量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总量,包括从排水管道和排水沟(渠)排出的污水总量。

1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是指工业废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的水量与工业废水总量的比率。

15、非常规水资源替代率 是指雨水、海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不含再生水)与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和城市总取水量之和的比率。用于直流冷却的海水利用量,按其用水量的10%纳入非传统水资源利用量。

16、节水专项资金投入 包括节水宣传、节水奖励、节水科研、节水技术改造和节水技术推广、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和公共节水设施建设(不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等的投入。附表: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评分表

什么是节水型城市?

节水型城市指一个城市通过对用水和节水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调整用水结构,加强用水管理,合理配置、开发、利用水资源,形成科学的用水体系,使其社会、经济活动.所需用的水量控制在本地区自然界提供的或者当代科学技术水平能达到或可得到的水资源的量的范围内,并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创建节水型城市有助于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城市水资源,提高科学用水,合理用水水平,使有限的水资源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保障城市经济和建设可持续发展。

创建节水型城市的基础和重点是创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机关、节水型校园、节水型小区等节水型单位。

第五篇:节水型)专题

节水型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是指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节水型社会建设应构建四大支撑体系:即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防污工程与技术体系;与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体系以及与水资源价值相匹配的社会意识和文化体.其本质在于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建立自律式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退化等水问题的根本途径 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工程,具有迫切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面临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的挑战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亩均水资源”掩盖了严重的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水资源与土地、矿产资源分布和工农业用水结构不相适应,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无法用总量平衡来衡量,季节性缺水也无法用总量平衡来衡量。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来水减少、污染加剧、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已达极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部分地区出现生态危机、全国水质恶化、河床淤积、湖泊萎缩的情况下,要进一步扩大工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在水资源不足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且国民经济发展程度尚不高时,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贯彻节约保护资源基本国策的战略措施,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建设节水型社会所面临的任务和挑战,从技术的广度或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场以制度建设为主要特征的深刻社会变革,也是一场以高效、节水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复杂。尽管“节水型社会”一词在公众层面上出现时间不是太长,但由于它是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深刻反思之下提出的,不仅很快成为水利界学者的研究热点,也已经受到经济学界、管理学界、生态学界、环境学界、法学界、社会学界等各个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如果说关于节水型社会的定义、内涵、框架以及如何建设、着眼点、切入点等还存在不同的理解与解释,那么,对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目的的认识是一致的,即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节水不是简单地减少用水量或限制用水,而是要更科学地用水,在时间、空间上合理地分配与使用水资源,用最少的水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不仅包含“节流”,也包含“开源”;既包含“节水”,更包含“增效”。“节水型社会”是相对的概念,不同的水源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节水的要求不同;不同国家、不同地

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阶段性目的与主要任务不同。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而“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节水型社会建设理应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紧迫问题。

二.节水型社会的内涵和概念

1.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把握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中不可替的自然资源。要把握节水型社会,就应该把它放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加,生态与环境得到改善。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关键。节水型社会不是为节水而节水,而是为了提高用水效率和水资源承载能力,以满足经济、社会、环境与生态对水资源的需求,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从社会结构变革的高度理解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是社会生产方 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这一变革不是简单地以节水为目标,而是通过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各个层面的改革,以达到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因此,必须从社会结构变革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来把握节水型社会建设。首先,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的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水资源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其质量(水质)、数量(水量)及布局(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配置)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水资源丰富和质量优良的地区,其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而缺水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则受到了极大地制约,这一状况还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一方面通过社会利益的调整,促使水资源配置向社会经济效益较高的部门和产业转移,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广泛地推广节和效益,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发展。无论哪一方面,节水型社会建设都是以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为终极目标。其次,节水型社会建设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其基本的核心。水资源作为社会生产的基础性资源,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对水资源的使用、分配和占有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水资源结构性矛盾以及水污染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资源的所有与使用关系的不协调。节水型社会建设从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改革人手,调整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一套完善的水资源生产、交换、分配和使用的新型关系,以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改革原有的水资源效率低的生产关系,而建立起资源配置合理,人们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生产关系,是生产 关系的变革。最后,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基础上的社会上层建筑的变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上层建筑包括以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为核心的政治上层建筑和以政治、法律、思想、哲学、艺术、宗教、德为核心的思想上层建筑。节水型社会建设首先要确定用水户的水权,以此为依据合理分配水资源,保证社会公平,因而水权制度的建立是节水型社会制度的重中之重。同时在《水法》的基础上,制定与之相配套的节水管理制度、水价制度、水权交易制度、水信息发布制度及用水协调制度等,形成节水型社会制度体系。这一系列制

度是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制度,是规范社会用水行为的准则,因而也是水文明和水制度的重要的、新型内容,是对社会政治制度和上层建筑认识的丰富和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也是一场社会道德观念、意识形态的教育运动。人类从把水作为生活的基本条件到把水作为社会资源的基础性条件的认识发展,是水观念发展的一大进步,现在又把水作为战略经济性资源,进而提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实现水资源、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的思想,无疑是现代水观念、水意识的又一发展。节水型社会建设以现代水观念为准则,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准绳,提倡在公众参与的前提下人人享有公平的水权,是现代民主意识和民主思想的体现,是人类文明进步观念形态的新发展。无论是就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建设,还是就社会思想上层建筑的发展而言,节水型社会建设必将带来社会上层建筑的深刻变化。

二.近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

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有利于促进全社会用水观念的更新和水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提高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能力,解决我国干旱缺水对经济社会发展中许多方面的制约,包括工业发展、城镇建设、服务业发展、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城乡生态与环境以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等方面。

(1)解决城乡居民饮水安全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事关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同样受到全世界的深切关注,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符合“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刚刚完成了低水平的农村饮水解困,随着人口自然增长、水源条件变化、工程老化,还会出现一批饮水困

下载北京市节水型企业(单位)考核办法(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市节水型企业(单位)考核办法(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苏省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和《江苏省考核标准》

    江苏省建设厅、江苏省经贸委、江苏省环保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和《江苏省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的通知 发文单位:江苏省建设厅 江苏省经贸委 江苏省......

    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建城[2006]140号)

    【发布单位】建设部 【发布文号】建城[2006]140号 【发布日期】2006-06-13 【生效日期】2006-06-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建设部 节水型城市申......

    北京市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考核办法

    北京市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考核办法 一、市级政府部门的考核(一)基本原则 以《北京市市级国家行政机关从严治政实施工作目标督察考核暂行办法》为依据,将安全管理工作情况作......

    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督察考核办法

    附件1: 密云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考核办法 为了加强对密云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各级普查机构的责任意识,高质量完成本次人口普查任务,根据《密云县人民......

    节水型社会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深入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建设部联合发布《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

    节水型医院

    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节水型医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上午好! 很高兴也很荣幸在这里作交流发言。近年来,在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泰医附院站在科......

    节水型社会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深入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建设部联合发布《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

    企业单位工作总结

    企业单位工作总结 基础资料的齐全与否反映了一个单位开展普法工作的扎实程度。五年的普法工作,时间跨度较长,如何保持基础资料的完整性,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以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