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公证机构执业管理规范
江苏省公证机构执业管理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省公证机构的执业活动,发挥公证机构的基础管理职能,加强对公证机构的执业监督与指导,根据有关公证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涵盖公证机构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业务管理、质量控制、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窗口建设等与公证执业活动紧密相关的有关方面,是我省公证机构执业和管理的基本要求,旨在推动公证机构建设成为“依法管理、运转有序、执业规范、形象良好”的一线实战单位,奠定公证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第三条 公证机构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健全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认真履行有关管理职责,自觉接受主管机关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 执业审批、核准与备案管理
第四条 公证机构应当依法办理相关行政或者事业法人批准、登记手续,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
第五条 下列执业事项,必须依法依规经主管机关或者行业协会审批:设立公证机构;公证机构跨执业区域开展执业活动;公证机构和公证员申请办理涉外公证业务。
第六条 下列执业事项,应当依法依规经主管机关或者行业协会核准:公证机构设立办证点或者协办点;公证机构负责人 的产生;公证机构重要事项变更;公证机构申请换发或者补发执业证书;公证员任职、免职;公证员变更执业机构;公证员申请换发或者补发执业证书;公证员助理任职。
第七条 下列执业事项,应当依法依规及时向主管机关或者行业协会备案:公证机构、公证机构负责人、公证员年度考核结果;撤销公证书;公证员申请办理涉台公证业务。
第八条 有关执业事项,需要履行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等多项手续的,公证机构应当依法依规予以办理。
第九条 设立公证机构的开办资金数额应当在30万元以上。
第十条 公证机构的负责人必须是执业满三年以上的公证员,并经公证机构内部公开、民主推选产生。
第三章 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一条 公证机构应当具有独立、专用的办公场所,总面积不低于400平方米,且满足公证员人均不低于30平方米。其中,接待当事人的服务窗口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并设立接待、咨询室、会议室、文印室、公证专用纸保管室、收费室、档案室。
第十二条 公证机构应当配备专用的固定电话、复印机、传真机、照相机、摄像机、打印机、扫描仪、身份证识别仪等硬件设备,为公证员和公证员助理每人配备一台电脑,并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登记、维护、使用和处置。有 条件的公证机构可以配备用于外出核实的车辆。
第十三条 公证机构应当具有独立、专用的当事人接待室或者谈话室,并配备相关录音录像设备,保障相关业务的开展,保护当事人的隐私。
第十四条 公证机构应当具有专用的档案室,配备必要的防火、防盗、防潮设备,符合有关公证档案室的硬件建设标准。
第十五条 公证机构应当接入全省统一的公证信息平台网络,配备必要的路由器、交换机、不间断电源等硬件设备。
第四章 服务窗口形象建设
第十六条 公证机构用于接待当事人的服务窗口,应当在沿街一楼或者适当位置设置,交通便利、位置醒目,并按照《江苏省公证机构形象导视识别系统》设计户外和室内导视系统,方便当事人办证。
在政府行政审批中心或者行政服务中心设置公证服务窗口的,应当具有相对独立的区域,在醒目位置设置机构标志和指示牌。
第十七条 公证服务窗口应当按照“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服务优质、工作高效”的总体要求,合理设置功能区域,实行接待区域和办公区域相对分离;标明接待时间;保持环境整洁、文明有序,为当事人配备必要的座椅、纸张、笔墨、饮用水设备等物品。
第十八条 公证机构应当在服务窗口的醒目位置公示公证 业务受理范围和条件、公证程序、公证服务收费标准、公证法律援助范围和条件、公证复查与投诉办法以及公证机构负责人、公证员名录等内容,并公布业务咨询和监督投诉电话,设立意见箱,注意收集并及时反馈当事人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九条 公证服务窗口应当陈列办证须知、服务指南等业务宣传资料,供当事人免费获取,便于当事人正确知悉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第二十条 公证人员接待过程中应当做到“三个统一”:统一穿着公证服装、统一佩戴公证徽章上岗、统一使用规范和文明用语。
第二十一条 公证服务窗口应当建立公证员值班制度,即每个工作日由公证机构指派至少一名公证员进行窗口接待,负责统筹协调、解答疑难问题、受理公证事项并审核把关。
第二十二条 公证机构应当依法积极开展公证法律援助工作,对符合公证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履行相关报备手续,减免公证服务收费。
第五章 规章制度建设
第二十三条 公证机构应当以维护和保证公证质量为目标,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内部规章与管理制度,确保公证人员履职尽责,调动公证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十四条 公证机构应当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度,明确公证处主任(副主任)、公证员、公证员助理以及行政辅助人员 等不同的岗位职责要求。对实行部门分工的公证机构,还应当明确不同部门的岗位职责要求。
第二十五条 公证机构应当建立公证接待、公证告知、证明材料审查核实 审批以及公证机构印章和公证员签名章管理、水印纸领用和管理、公证卷宗档案等业务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公证程序环节的执业要求。
第二十六条 公证机构应当建立业务请示汇报和研讨议事制度,加强业务沟通交流与反馈,注重对新型公证事项以及重大疑难复杂事项的集体研究与处置。
第二十七条 公证机构应当建立财务、资产和收费管理制度,实行独立核算,加强经费管理。公证机构的法人资产应当保持在30万元以上。
第二十八条 公证机构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绩效考核制度和公证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本着宏观控制、适度激励、分类管理、规范运行的基本原则,以公证质量评价为核心,注重规范管理、日常监督、综合评估,形成体现公证机构公益属性和服务职能的有效机制。严禁采取个人收入与业务收费进行单
一、直接挂钩的分配模式。
第二十九条 公证机构应当建立执业保证金、执业过错责任追究以及公证机构、公证人员执业档案制度。
第三十条 公证机构应当建立公证文书争议复查接待与处理制度。第三十一条 公证机构应当建立廉洁自律制度。
第六章 人员管理
第三十二条 公证机构应当开展经常性的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教育,切实增强公证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执业风险意识。每周的政治学习或者业务学习活动不得少于一次。
第三十三条 公证机构应当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凡有3名以上党员的公证处应当建立党支部,不足3名党员的,应当与其他部门建立联合党支部,实现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
第三十四条 公证机构应当按照公务员招录和人社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92号]等规定精神,遵循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全面落实公开招聘各项规定,切实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第三十五条 公证员年度人均办证量超过900件的公证机构,应当配备公证员助理。
第三十六条 公证机构的公证员数量不得少于3人。公证员助理与公证员的比例不得超过3:1。
第三十七条 公证机构应当依法与公证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为公证人员办理社会保险。
第三十八条 公证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公证员、公证员助理的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40周岁以下的公证员、公证员助理均应达到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第三十九条 公证机构应当积极支持公证人员参加各类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并在《公证员继续教育证书》和公证人员执业档案中予以实时记载。公证员每年参加职业培训不得少于40学时。
第四十条 公证员每年至少在设区的市以上刊物或者研讨会上发表专业论文一篇。
第七章 业务管理
第四十一条 公证机构只能刻制和使用唯一印章。严禁公证机构设立的办证点出具公证文书或者另行刻制使用公证机构的印章。
第四十二条 严禁非执业公证员或暂停执业的公证员借用执业公证员的签名章出具公证书;严禁未办理涉外公证员签名章备案的公证员借用他人的签名章出具涉外(包括涉港澳台)公证书。
第四十三条 公证机构有权根据公证员的业务素质、办证质量、年度考核结果和公证事项的难易程度等因素,对公证员予以不同的授权,有权停止公证员办理某类或全部公证事项。
公证机构可以将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继承公证等执业风险较大、或法律关系较为复杂的公证业务指定专人办理。
第四十四条 对复杂、疑难、重大、新型公证事项,公证机构应当组织集体讨论,并将讨论和议定情况记录存档。第四十五条 公证机构应当不断健全完善审批负责制。主办公证员试点工作一律予以取消。
第四十六条 公证机构承担公证顾问事务,与有关单位签订常年法律顾问协议的,应仅限于提供公证法律咨询、代写与公证事项有关的法律事务文书、代办有关法律手续等。公证顾问单位办理公证的,应当按照有关公证服务收费标准另行收取公证费,不得实行“打包”服务。
第四十七条 公证员应当亲自核实当事人或其代理人的身份;亲自监督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在询问笔录上签名(捺指印);亲自在公证书原本(签发稿)上签名。公证机构和公证员不得指派其他人员代理实施应当由公证员本人履行的职务行为。
第四十八条 除危重病人或因其他特殊原因不便亲自到公证机构提出公证申请者外,公证机构不宜派公证员上门受理赠与、遗嘱、放弃继承公证事项。
第四十九条 公证员在办理公证中,应当根据不同办证事项的需要,向当事人告知下列全部或者部分内容:
(一)当事人在申办公证中的权利(如申请回避的权利、在签字确认前要求修改笔录的权利、申请法律援助的权利、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申请救济的权利和程序等);
(二)当事人在申办公证中的义务(如提供真实、合法、充分证明材料的义务、支付公证费的义务等);
(三)当事人在公证的合同(协议)、遗嘱等文书中所享有 的主要权利和特殊权利;
(四)当事人在公证的合同(协议)、遗嘱等文书中所承担的主要义务和特殊义务;
(五)公证的法律意义和后果;
(六)对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履行中应当注意的法律问题(如告知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
(七)申办公证的法律文书中存在瑕疵将不受法律保护;
(八)办证规则规定的其他应当告知的内容。
公证员可以采用格式条款的告知书、询问笔录以及申请表、发送公证书回执中的格式条款进行告知。但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有重大影响的法律后果(如赠与合同公证后,赠与人将失去任意撤销权),应当采用口头告知,并将告知内容记入询问笔录。书面告知或者告知的书面记录应当记载告知的时间,并由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捺指印。
第五十条 下列证明材料,经公证员核实后可以采信:
(一)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事(保卫)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二)户籍等登记机关及档案管理机构出具的证明材料;
(三)有法定资质的专业的鉴定机构出具的证明材料;
(四)可通过政府部门网站查询的证明材料。
第五十一条 下列证明材料,公证员须辅助其他证明材料,相互之间能够互相印证且形成完整证据链条可以采信:
(一)居民委员会出具的证明材料;
(二)村民委员会及其他村集体组织出具的证明材料;
(三)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出具的证明材料;
(四)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以及当事人提供的书证、物证。
第五十二条 公证机构应当建立公证质量检验制度,明确质量检验职责要求。对公证员数量超过8名或者年办证总量超过2万件的公证机构,应当设立专职的公证质量检验员,履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职责。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公证机构,应当设立兼职的公证质量检验员。
第五十三条 公证机构应当实行自查、互查和检查相结合的公证卷宗评查工作机制。公证员每月至少自查一次,自查量为当月办证数的20%以上;公证机构每个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公证员之间的公证卷宗互查活动,互查量为季度办证总量的20%以上;公证机构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公证卷宗检查活动,检查量为办证总量的20%以上。上述自查、互查和检查情况,有关公证机构和公证员应当及时进行工作总结,并将有关情况载入公证机构、公证员执业档案。
第五十四条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向公证机构提出复查申请的,公证机构应当另行指派公证员进行复查,并按照规定期限答复申请人。
第五十五条 对违法违规违纪的公证人员,公证机构应当 依法依规依纪予以严肃处理,严格落实执业过错责任追究。
第八章 公证档案、公证专用纸管理
第五十六条 公证机构应当制定并严格落实公证档案的接收和整理、借调和查阅、统计和移交、保管和防护等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公证机构应当与档案管理人员签订保密协议。
第五十七条 公证员应当在出具公证书后三个月内完成卷宗的移交归档。公证机构可以自行规定缩短上述期限。
公证员移交的档案应当符合归档办法的要求,卷宗的移交应当有书面记录,并由交接双方签字确认。
第五十八条 将同一当事人申办的公证书或为同一事项出具的不连续编号的公证书合并装订为同一卷宗的,应当在档案登记簿中作出专门的记载。
对没有随卷保管的录音、录像等证据,卷宗内要载明保管的地点和编号。
对出具执行证书的证据材料,公证机构可以单独编号立卷,也可以立副卷与相应的强制执行公证卷宗合并归档。
第五十九条 对公证密卷档案,公证机构应当单独编制档案目录,单独存放,并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
公证人员一般不得借调和查阅密卷档案,特殊情况必须借调和查阅的,由公证机构报同级司法行政机关书面批准。其他单位和个人要求借调和查阅密卷档案的,还应当经公证当事人书面 同意。
第六十条 公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要求,统一使用国内和涉外、涉港澳台公证专用纸。
第六十一条 公证机构应当明确专人(可兼职)管理公证专用纸,并负责登记、保管等具体工作。公证专用纸应单独存放,保管场所应安装防盗门窗和报警器。报警器应与值班室相连,并确保值班室有人值班。
第六十二条 公证机构应当每月统计公证专用纸的库存、使用和作废情况。一旦发现公证专用纸被盗、丢失的,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在12小时内书面逐级上报。
第九章 财务、资产和收入分配管理
第六十三条 公证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财务政策规章,建立健全财务、资产管理制度,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公证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报经主管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同意后执行,自觉接受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六十四条 公证机构应当加强收入管理,实行统一核算。按照《公证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建立统一的收费、入帐制度。严禁扩大收费范围、擅自提高或者降低收费标准,严禁私设“小金库”。所有事业性、服务性收入均应开具法定票据,完善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和核销制度。第六十五条 公证机构的经费支出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执行,实行经费开支主任审批、重大支出请示、报备制度。严禁以奖励、返还、回扣及其变相方式招揽公证业务。
第六十六条 公证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规定,参加养老、医疗、失业社会保险,落实住房公积金等保障措施。
第六十七条 公证机构应当加强专用基金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按时、足额提取修购基金、福利基金、事业发展基金、公证赔偿基金等专项基金。事业发展基金按不低于公证业务总收入的10%提取,公证赔偿基金按公证业务总收入的2.5%提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或者挪用各项专用基金。
第六十八条 公证机构应当依法缴纳税费。各公证机构应当按照中国公证协会、省公证协会制定的章程和标准上缴行业协会会费。
第六十九条 公证人员收入分配应当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实行总量控制。设区的市公证机构全体人员的工资性支出总额一般控制在当年业务总收入的40%以内,县、不设区的市公证机构一般控制在业务总收入的50%以内。
第七十条 事业单位性质的公证机构,应当逐步实行并完善公证员、公证员助理、行政辅助人员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岗位绩效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组成。基本工资包括岗位工资和 薪级工资,其标准由当地人事部门核准或者由公证机构确定,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绩效工资应在全面、综合、科学地考核、评定从业人员的业务量或者工作量、公证质量或者工作质量、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等情况的基础上,按照核定的方法提取。
第七十一条 事业单位性质的公证机构,其公证员总收入的平均水平应控制在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最高不超过3倍的幅度内;合作制试点公证机构,应当根据司法部《关于设立合作制公证处的规范性意见(试行)》和省司法厅《江苏省合作制公证处试点方案》的要求,在其章程中明确有关合作人及其他公证员收入分配的具体办法,参照上述标准执行。
第七十二条 公证机构应当适度平衡各类人员的绩效工资收入比例,根据岗位特点、工作业绩、执业风险等因素合理拉开差距。公证员助理的绩效工资总额,一般不低于相搭配公证员的20%;行政辅助人员绩效工资的平均额度,一般应与公证员助理平均水平相当。
第七十三条 公证机构主任、副主任(含主任助理)的工资形式和标准可根据是否承办具体公证业务等情况,由公证机构集体研究提出意见报主管司法行政机关核定,其收入水平一般控制在本机构公证员平均工资的1.2至1.5倍之内。
第十章 信息化建设
第七十四条 公证机构应当统一应用“江苏省公证业务系统”进行办证和管理。对涉及执业审批、核准和备案事项以及其 他执业监督事项、公证业务数据统计分析等内容,应当统一应用省司法厅开发的“江苏省公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上传报送,并做到及时更新、安全运行,注重日常检测与维护。
第七十五条 公证机构应当根据《江苏省公证信息平台安全管理规定(试行)》、《江苏省公证信息平台管理员规则(试行)》等文件要求,制定并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和措施,全面、及时地维护硬件设备、专用网络和软件系统。
第七十六条 公证机构应当与所有信息平台使用人员签订安全保密协议,严格落实用户权限管理;实行公证专用网络“专网专用”,与互联网实现物理隔离;配备具有相应素质的人员进行设备维护和数据管理。严禁公证人员之间的登陆口令混用,杜绝泄密、失密情况发生。
第七十七条 公证机构设立的办证点符合安全、保密条件的,应当接入公证专用网进行统一管理。不符合安全、保密条件的,不得以任何形式接入、连通公证专用网。
第七十八条 公证机构应当加强公证人员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公证软件系统的培训工作,注重培养业务骨干,积极发挥业务骨干的传授、帮扶作用,全面提高公证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
第七十九条 公证机构应当注重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规范各项公证业务流程和内部事务,加强质量监管和执业管理。
第八十条 公证机构应当注重收集整理有关系统软件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上报。
第十一章 社会宣传
第八十一条 公证机构应当设立专项经费(每年不低于5000元),专门用于各类公证宣传活动。
第八十二条 公证机构应当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大型的主题宣传活动,在当地主流媒体上开展公证宣传不得少于5篇次。
第八十三条 公证机构应当注重宣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人物事迹,不断扩大公证工作的社会影响。
第八十四条 公证机构应当建立新闻宣传管理制度,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加强突发新闻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尽力减少、消除误解,防止产生社会负面影响。
第十二章 考核评价
第八十五条 公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和主管机关的要求,按时上报有关业务情况和其他工作情况,主动、及时上报有关公证重要信息和重大事项。
第八十六条 公证机构应当自觉接受主管机关和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如实说明情况、提供相关资料,不得谎报、隐匿、伪造、销毁相关证据材料。
第八十七条 公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要求,对所属公证员的执业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对公证员助理、行政辅助人员进行工作考核。年度考核和工作考核应当重点突出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执业情况和工作表现、工作业绩和服务形象等方面内容,注重日常监督和民主评议相结合,实行综合评价考核。公证机构的 负责人履行管理职责的情况,由所在地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考核。
第八十八条 公证机构应当对被投诉和举报、检查中发现突出问题、发生基本和常识性执业过错的公证人员,进行重点督促整改落实,责令改正,并与考核评价工作相挂钩。
第十三章 附则
第八十九条 本规范由省司法厅负责解释,并根据需要适时予以修订。
第九十条 本规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江苏省律师执业管理暂行规定(定稿)
江苏省律师执业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律师事务所人员管理,进一步规范律师执业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及司法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律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本省律师事务所及律师事务所分支机构执业的人员均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律师执业必须领取律师执业证,未领取律师执业证的人员一律不得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活动。
第四条 律师执业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接受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的监督与指导。
第五条 律师不得私自接案和收费。
第六条 律师不得同时为同一案件双方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
第七条 律师不得利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便利为自己谋取非法利益。
第八条 律师应当为客户保守秘密。
第九条 律师应当接受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培训。
第十条 律师每年应接受不少于四十课时的继续教育培训,申领律师执业证的律师应接受上岗培训。
第十一条 律师应承担法律援助的义务。
第十二条 律师应在一个律师事务所执业,不得同时在两个律师事务所或既在律师事务所又在其他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服务活动。除法律允许的情况外,在律师事务所执业的律师,不得以非律师身份接办法律事务。律师也不得从事其他任何经营性活动。
第十三条 律师执业不得超过七十周岁。
第十四条 曾担任法官、检察官的律师,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离任后两年内,不得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第二章 实习律师
第十五条 实习律师是指取得律师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者,没有律师执业经历,领取实习律师证后,在律师事务所实习的人员。
第十六条 取得律师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申请领取律师执业证的人员,应先领取实习律师执业证。实习人员应在一个律师事务所连续实习一年以上。
第十七条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九条规定情形的人员,律师事务所不得接受实习。第十八条 实习律师在实习期间不得变更实习场所,实习律师应保证实习时间。
第十九条 接受实习律师的律师事务所,应根据本《规定》第二十一条的要求,将申请人的有关材料逐级上报至省司法厅律师管理机构备案并代为领取实习律师执业证。
第二十条 实习律师执业证由省司法厅统一印发,市、县(区)司法行政机关及律师事务所不得自行印发。
第二十一条 申领实习律师执业证应提供下列材料:
(1)《实习律师执业证申请表》一式三份,并贴足近期正面半身免冠照片,附二寸照片一张(不得穿制服);
(2)律师资格证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复印件;
(3)律师事务所同意实习的意见(可在申请表中填写);
(4)申请人所在单位同意其实习的证明(可在申请表中填写)。无业人员应出具无业证明; 律师事务所应同专职实习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5)品行良好的证明。
第二十二条 律师事务所应指派具有三年以上执业经历、政治思想好、业务素质高的律师指导实习人员。指导律师名单应报主管司法行政机关备案。
第二十三条 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的人数一般不得超过专职律师的三分之一。
第二十四条 实习律师辅助律师办理业务,不得单独执业。
律师事务所不得规定实习律师的创收数额。
第二十五条 实习律师实习期未满,不得无故中止(终止)实习。无故中止(终止)者,两年内不得重新申领实习证。
第二十六条 实习期满,实习律师应写出书面总结,律师事务所及主管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对实习律师的思想道德、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做出鉴定。
第二十七条 实习期满,实习律师证由省辖市司法局收回,报省司法厅注销。
第二十八条 实习期限不得无故延长。
实习律师实习期满,在五年内未申领律师执业证的,如需申领律师执业证应重新实习。
第三章 专职律师
第二十九条 专职律师是指取得律师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者、在律师事务所实习一年后,领取专职律师执业证、专门从事律师工作的人员。
第三十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领专职律师执业证:
(一)具有律师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者;
(二)品行良好;
(三)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
(四)已辞去原职或离、退休后受聘到律师事务所专职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员;
(五)年龄未满六十五周岁,身体健康。
第三十一条 法律援助中心专职在编人员具有律师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可以申领专职律师执业证(加盖法律援助专用章),其执业机构是法律援助中心。
第三十二条 申报专职律师执业证须提供下列材料:
(一)《律师执业登记申请表》一式三份,贴足近期正面半身免冠照片,附二寸照片一张(不得穿制服);
(二)律师资格证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复印件;
(三)实习律师执业证原件;
(四)已无其他职业的证明及其人事档案存放合同。
法律援助中心人员申领专职律师执业证的,应提供其专职在编的相关证明。
(五)与拟加入的律师事务所签订的聘用合同;
(六)接受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对实习人员思想道德、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的鉴定意见(可在执业申请表中填写);
(七)年龄超过六十周岁者,须提交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表;
(八)品行良好的证明;
(九)申请人对提供材料的真实性的保证书。
第四章兼职律师
第三十三条 兼职律师是指法学院校(系)、法学研究单位(非比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从事法学教学、研究工作的人员取 得律师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和律师执业证,不脱离本职工作兼职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员。
第三十四条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担任兼职律师:
(一)法学院校(系)、法学研究单位从事法学教育、法学研究的人员;
(二)具有律师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者;
(三)品行良好;
(四)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
(五)所在单位允许兼职从事律师职业的证明。
第三十五条 申报兼职律师执业证须提供下列材料:
(一)《律师执业登记申请表》一式三份,并贴足近期正面半身免冠照片,另附二寸照片一张(不得穿制服);
(二)律师资格证书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复印件;
(三)曾接受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对实习人员的思想道德、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的鉴定意见(可填在登记表内);
(四)品行良好的有效说明;
(五)与拟加入的律师事务所签订的聘用合同;
(六)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申请人从事何种职业及同意其兼职从事律师职业的证明(可在登记表中填写);
(七)非法律院校的应提供省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置法律专业的证明材料。
(八)申请人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的保证书。
第五章 律师执业证的发放程序
第三十六条 律师执业证申领、发放程序:
(一)律师事务所收到申请材料逐级上报至省辖市司法局,该市局收到申请材料按下列要求提出审查意见并上报省司法厅。
1。省辖市司法局上报申领执业证材料应相对集中,每次上报材料除申请人提交材料外,还应将申请人名单登记造表一式二份一并上报(表格式样由省司法厅统一制发)。
2.对于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合格,省辖市司法局应及时通知申请人。
3.省辖市司法局在审查申请人提供的材料时,应将复印件与原件核对,并在复印件上加盖“复印件与原件核对无异”的条章(核对人并签名)。
(二)省司法厅收到律师执业申请材料后,认为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内颁发律师执业证书,不符合规定条件,不予颁发律师执业证。不予颁发律师执业证的决定应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内经由省辖市司法局书面通知申请人。
对于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合格的,省司法厅应及时通知省辖市司法局在二十日内补齐材料,省司法厅自收到补充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内做出是否颁发律师执业证的决定。
第三十七条 经省司法厅同意颁发的各类执业证(含转所、换证、遗失补发等)统一由省司法厅寄、交省辖市司法局律管科(处),由其登记并对领证人进行专门执业前培训后予以发放。申请人因急需执业证而直接到省司法厅办理的,须凭所在省辖市司法局律管科(处)出具的介绍信方可办理。省辖市司法局律管科(处)负责对新领执业证人员进行上岗培训。
第三十八条 专职律师申请转换兼职执业证的,除应提交第三十五条所规定的材料外,人还应提交
大专院校法律院系或法学研究单位聘用的有关文件。
第三十九条 兼职律师申请转换专职律师执业证,应按本办法第三十二条所规定提交申报材料。第四十条 申请转换律师执业证类别的,申请人应同时将原执业证上交省辖市司法局,由其报送省司法厅注销并申领新的执业证。
第四十一条 申领律师执业证的申请人品行良好的证明须由原工作单位出具,无业人员的有关证明由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
司法行政机关应认真审查申请人的品行,发现申请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八条第三项规定的条件:
(一)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律师执业证的;
(三)因严重违纪被政法机关辞退不满五年的;
(四)过失犯罪刑满释放不满五年或解除劳动教养不满五年的;
(五)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学籍等不满五年的;
(六)有确凿证据证明,申请人道德品质败坏,生活作风腐化的;
(七)未领取律师执业证即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受过行政处分的;
(八)提供虚假证明,骗取律师资格、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或律师执业证的;
(九)具有其他严重违法违纪、不适宜从事律师职业行为的。
第四十二条 执业律师有下列情况的,由律师事务所将律师执业证收回,并逐级上交省司法厅律管处:
(一)已被吊销律师执业证的;
(二)已不在本省律师事务所执业的;
(三)已出国(境)定居伪;
(四)持证人已死亡的;
(五)因其他特殊情况不继续执业的。
第六章 律师人员流动
第四十三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鼓励律师有序流动,除因律师违反执业纪律或财务及案件同律师事务所未交清等原因外,凡符合本规定第四十四条者,应允许转所。对律师的转所申请,司法行政机关应在二十日内答复申请人。无正当理由妨碍律师正常转所的,申请人可以直接向省司法厅申请办理转所手续。
第四十四条 执业律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转所:
(一)聘用合同期满的;
(二)因工作调动不在原户籍所在地的;
(三)依法发起成立新所的;
(四)原律师事务所解散或被注销的;
(五)律师事务所同律师协商一致,同意其转所的;
(六)其他确需转所的。
第四十五条 合伙人申请转所应先退出合伙,并办理登记手续后方可进行。
第四十六条 律师应在原律师事务所服务满一年以上方可申请转所。合伙所合伙人有过错退伙的两年内不得作为发起人申办律师事务所,也不得作为合伙人加入合伙律师事务所。
第四十七条 律师在省辖市范围流动的,由省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办理转所手续报省司法厅备案。第四十八条 律师申请跨省辖市区域转所、省直所申请到省辖市律师事务所执业的,均由省司法厅
办理转所手续。
第四十九条 律师申请转所到省直属律师事务所执业的,由省司法厅办理转所手续。
第五十条 律师申请转所须填写《执业律师转所申请表》(表格式样统一由省厅印发)一式三份,经转出和转入的律师事务所及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后,报审批机关办理转所手续。
第五十一年 转所执业的律师不得继续在原执业地常住受理律师业务。
第五十二条 律师转所执业,须同原律师事务所办妥财产、案件交接手续。
第五十三条 律师办理非户籍所在地执业证变更登记,除填写《执业律师转所申请表》外,须提供下列材料:
(一)拟转入律师事务所:的聘用合同;
(二)在非户籍所在地的租房协议;
(三)非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的暂住证;
(四)离开原执业机构的有效证明。
第五十四条 省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到非户籍所在地执业的,应发函该律师户籍所在地司法行政机关,请其监督该律师是否变相在原地设立非法分支机构或接待处。
第五十五条 外省(市)律师调入或受聘到我省律师事务所的,须先将其律师档案调入我省后方可申报律师执业证。
第五十六条 外省、市律师申请在我省律师事务所执业,办理调档手续的,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在我省律师事务所试用合格,有该律师事务所出具同意接收的证明;
(二)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技术职称;
(三)外省、市人员取得律师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后没有执业经历的,应在拟调入律师事务所实习期满后律师事务所同意接受的;
(四)品行良好的。
第五十七条 申请调档的先由申请人提交书面申请逐级上报至省司法厅,由省司法厅统一发函调档。
第五十八条 申请人在外省、市已有执业证(专职、兼职)的,其档案调到我省后,可不经实习程序,直接申领律师执业证,但应附原所在律师事务所及主管部门出具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良好的情况证明。
第五十九条 外省、市律师人员在本省专职从事律师业务的,必须提供专职从事律师业务、不得从事第二职业的保证书。
第六十条 凡经省律师协会或政府出资选送出国培训的,应在本省律师事务所服务一定限期,具体期限视出资额而定,最少不得低于五年。凡服务年限不满,申请离省执业的,应予赔偿。具体赔偿数额及办法按培训协议确定。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一条 申请各类律师执业证及变更登记的申请人,隐瞒真实情况,虚伪陈述,或伪造涂改有关证明材料的,发证机关或登记机关可依法作出不予颁发执业证或不予变更登记的决定,其申请人两年内不得申领律师执业证。
已领取律师执业证的,由发证机关收回律师执业证。情节严重的,司法行政机关可按有关规定对负有直接责任的申请人予以处罚。
第八章其他
第六十二条 律师辞去原职的文件指:
(一)原系国家机关公务员的,应提供机关辞职决定;
(二)原系事业、全额拨款单位及企业中具有干部身份的人员,应提供下列文件之一:
1.单位做出的辞职决定;
2.人才交流中心出具的辞职申请表;
3.人才交流中心的辞职证明书。
(三)原系企业、自收自支单位的,劳动合同已到期的,需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未到期的,应提供解除劳动合同协议;
(四)系应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应提供分配函、毕业就业协议书、就业报到证或毕业五联单;
(五)系往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及失业、下岗人员应提供就业登记证;
(六)申请人系农业户口的,应提供当地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
第六十三条 本规定所指长期居所地是指具有固定住址并办理了暂住证或临时户口等居住手续的住所地。
第六十四条 本规定所指律师执业证指专职律师执业证、兼职律师执业证及实习律师执业证。法律援助中心专职律师及公职律师的管理由省厅另行规定。
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实行聘用制,其他人员实行劳动合同制(合伙所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律师事务所聘用人员必须同被聘用人签订聘用合同,明确权利、义务。聘用协议中的服务期限应充分考虑律师事务所出资培训等因素。
第六十五条 律师事务所解聘人员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第六十六条 律师间执业纠纷应首先申请由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进行调处。纠纷当事人应当自觉和全面地履行调处协议规定的各项义务。
第六十七条 本规定由江苏省司法厅解释。
第六十八条 本规定自二OO二年一月一日起执行,以往本厅有关规定同本规定冲突的以本规定为准。国家及司法部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篇:江苏省公证条例
江苏省公证条例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
第89号
《江苏省公证条例》已由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1年9月23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1年9月23日
江苏省公证条例
(2011年9月23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证活动,保障公证机构和公证员依法履行职责,预防纠纷,保护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第三条 公证职能由公证机构依法行使,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从事公证业务、使用公证名称。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证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公证,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干涉。
第四条 公证机构办理公证,应当遵守法律,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 公证协会是公证业的自律性组织,依据章程开展活动,对协会会员的执业活动进行监督。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依法对公证机构、公证员和公证协会实施监督、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教育、公安、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税务、工商、物价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公证机构行使公证职能依法予以监督、支持和协助。
第二章 公证机构和人员
第七条 公证机构应当依法设立,自主开展公证业务,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八条 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公证业务需求等情况,制定本省公证机构设置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公证机构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第九条 公证机构的执业区域,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在办理该公证机构设立或者变更审批时予以核定。
因行政区划调整需要变更执业区域的,有关公证机构应当报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重新核定。
第十条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执业区域范围内的公证机构无法受理或者办理公证业务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可以明确由符合条件的其他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业务跨设区的市行政区域的,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予以明确。
第十一条 公证机构因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形或者设置方案调整被撤销的,其执业证书同时注销。公证机构不再具备设立条件的,应当中止执业活动;自中止之日起满一年仍不具备设立条件的,其执业证书应当予以注销。
第十二条 公证机构应当按照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核定的公证员配备方案科学设置岗位,合理配备公证员。
公证员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规定的任职条件,经过法定程序任免。
根据公证业务需要,公证机构可以聘用具备相关条件的人员担任公证员助理,协助公证员办理公证业务。公证员助理应当具有高等院校法律专科或者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具备相应的公证业务知识。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三条 公证员和公证员助理应当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依法审慎履行公证职责,保守执业秘密。
第三章 公证业务和程序
第十四条 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可以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公证事项和事务。
第十五条 公证机构可以对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上签名、捺指印或者盖章的行为,以及使用数据电文、电子签名的行为进行证明。文书的内容违法或者违反社会公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公证机构不予证明。
第十六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
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委托、声明、赠与、遗嘱的公证,可以适用前款规定。
申请办理公证的当事人应当向公证机构如实说明申请公证事项的有关情况,提供真实、合法、充分的证明材料。
第十七条
公证机构应当将申请办理公证所需提供的证明材料目录、申请表示范文本、公证服务收费标准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办理公证的当事人要求公证机构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公证机构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公证机构应当推进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方便当事人通过网络获取办理公证的相关信息。
第十八条 公证机构收到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公证申请后,应当当场决定是否受理;无法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决定不予受理的,公证机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公证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公证机构应当当场或者在三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第十九条 公证机构经审查,认为申请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真实、合法的,除因不可抗力、需要进一步补充证明材料或者核实有关情况的外,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
当事人确有困难不能亲自到公证机构办理公证的,公证机构根据情况可以指派公证员到其住所或者临时住处为其办理公证。
第二十条 公证机构对申请公证的事项以及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有疑义,按照办证规则需要核实有关情况的,应当在一个月内予以核实或者委托异地公证机构代为核实。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的,经公证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核实期限,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延长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个月。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证员应当回避:
(一)公证员或者其近亲属是公证事项的当事人;
(二)公证员或者其近亲属与公证事项有利害关系。当事人认为公证员有前款规定的情形,或者公证员与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办证的,可以要求公证员回避。
公证员的回避,由公证机构负责人决定;公证机构负责人担任公证员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决定。
第二十二条 公证机构收取公证费,应当执行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规定。
公证机构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减免公证费。
第四章 公证效力
第二十三条 公证证明具有法定的证明效力。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撤销、变更公证证明。
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第二十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未经公证的事项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依照其规定。
当事人约定未经公证的事项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依照其约定,但该约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五条 经公证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中约定的下列给付义务,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一)借款合同、还款协议(含具有还款内容的无名协议)以及债务人一方出具的还款承诺书中债务人所承担的还款义务;
(二)借用合同、赊欠货物的合同、还物协议中债务人返还或者给付标的物的义务;
(三)无财产担保的租赁合同中承租人到期返还租赁物、支付租金的义务;
(四)以给付金额确定的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学费、赔偿金、补偿金、劳动报酬为内容的协议中债务人所承担的相应给付义务;
(五)给付内容具体明确的其他债权文书中债务人所承担的相应给付义务。
前款第(一)、(二)项给付义务上设有抵押、质押或者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并经公证的,适用前款规定。
上述债权文书经公证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后,债权人、债务人或者担保人对该债权文书的内容有争议,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债权人、债务人或者担保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第二十六条 对经公证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债权人可以向公证机构申请签发执行证书;符合规定或者约定条件的,公证机构应当签发。
公证机构在签发执行证书前,应当对债务人、担保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债务的事实予以核实。
第二十七条 债权文书经公证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后,债权人依法转让该债权给第三人的,经通知债务人后,受让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申请;出具公证书的公证机构应当另行指派公证员进行复查,并自收到复查申请之日起一个月内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一)公证书的内容合法、正确,办理程序无误的,作出维持公证书的处理决定;
(二)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应当作出撤销公证书的处理决定;
(三)公证书的内容合法、正确,但表述、格式不当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予以更正。
公证机构处理复查事项需要补充证明材料、核实有关情况的,相关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但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公证机构应当将撤销公证书的处理决定告知当事人并予以公告。被撤销的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机构撤销公证书,应当自作出处理决定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报省公证协会备案。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机构作出的不予受理公证申请、维持或者撤销公证书等处理决定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或者知道处理决定之日起二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向公证协会投诉。公证协会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个月内提出处理意见,答复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
第五章 公证协会
第三十条 本省设立江苏省公证协会。设区的市根据需要可以设立公证协会。
公证协会应当按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
第三十一条 公证协会依据章程制定行业自律规范,提供业务咨询和培训,协助办理公证执业责任保险,组织办证质量检查和评定,处理投诉事项,实施行业奖惩,维护行业合法权益。
第三十二条 公证协会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公证质量专业评定委员会。公证质量专业评定委员会可以对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以及公证协会处理投诉事项涉及的公证书,进行专业评定。
对公证协会依据公证质量专业评定委员会评定结果作出的处理意见,有关公证机构应当执行。
第三十三条 江苏省公证协会应当依据公证法律、法规等规定,制定和完善办证规则,规范公证行为。
第三十四条 江苏省公证协会承担本省与台湾地区之间公证书查证和副本的寄送事项。
第六章 执业保障和监督
第三十五条 公证机构应当依法保障公证员的合法权益和执业权利,为公证员依法执业提供便利和条件。公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参加公证执业责任保险。
第三十六条 公证机构应当依法与公证员和公证员助理签订聘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为公证员和公证员助理办理社会保险。
第三十七条 公证机构应当为公证员和公证员助理参加职业培训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公证员和公证员助理每年参加职业培训不得少于四十学时。
第三十八条 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在办理继承、有无违法犯罪记录、婚姻状况、学历学位、职务职称等涉及证明当事人身份、确定财产关系等公证事项时,按照办证规则需要核实有关情况的,公安、民政、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和金融机构等组织应当依法予以协助。
因审理、办理案件或者其他工作需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其他有关国家机关或者组织要求查阅公证档案的,相关公证机构应当依法予以配合。
第三十九条 公证机构发现当事人以及其他个人或者组织虚构、隐瞒事实,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应当向有关部门和单位通报和举报,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向征信系统归集,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依法进行处理。
对经同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移送的案件,有关部门不予受理或者立案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保障公证机构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支持公证机构开展正常的业务活动。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指导公证机构加强内部管理,依法检查、调阅公证档案和相关材料,开展考核评价,根据职责权限查处违法行为。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健全公证诚信监督机制,建立公证机构和公证员执业档案,并依法全面、客观、及时向社会公开。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违反本条例,未按规定出具公证书,应当回避而未回避或者有其他违法执业行为的,按照公证法律、法规等规定给予处罚。
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违反规定收取公证费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给予处罚。
第四十四条 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由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证机构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公证员追偿。
因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的过错导致公证书被撤销的,公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退还公证费。
第四十五条 当事人以及其他个人或者组织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公证书,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前款规定情形中,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在审查、核实中有违反公证程序、办证规则等行为的,由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与当事人恶意串通,出具错误的公证书,给他人造成损失的,由公证机构与当事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当事人以及其他个人或者组织扰乱公证机构执业秩序,侵犯公证人员人身权利,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执业审核、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1994年12月30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江苏省公证条例(试行)》同时废止。
第四篇:江苏省公证条例
江苏省公证条例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证活动,保障公证机构和公证员依法履行职责,预防和减少纠纷,保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是公证机构的专属职能。
第三条 公证机构办理公证,应当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预。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依法对公证机构和公证员、公证协会实施监督、指导。
第五条 公证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是公证业自律性组织,依据章程开展活动。
第二章 公证机构
第六条 公证机构是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第七条 公证机构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设置,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公证业务需求等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公证机构设置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第八条 公证机构的执业区域,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在办理该公证机构设立或者变更审批时予以核定。
因行政区划调整涉及公证机构执业区域变化时,公证机构执业区域应当同时变更。
第九条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致使执业区域范围内的公证机构无法受理或者办理公证事项的,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可以明确由符合条件的其他公证机构办理。
第十条 公证机构因设置方案调整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被撤销的,应当予以注销。
公证机构不再具备设立条件的,应当中止执业活动;自中止之日起满一年仍不具备设立条件的,应当予以注销。
第十一条 公证机构应当按照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核定的配备方案配备公证员。
根据公证业务需要,公证机构可以聘任公证员助理。公证员助理协助公证员办理公证业务。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制定。
第三章 公证业务
第十二条 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可以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公证事项和事务。
第十三条 公证机构可以对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上签名、捺指印、盖章的行为进行证明。
文书的内容违法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公证机构不得办理。
第十四条 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对经过公证的合同,公证机构可以监督其履行,并调解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第十五条 公证机构应当按照公证程序、办证规则办理公证业务,并按照规定出具公证文书。
第十六条 公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收取公证费。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公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减免公证费。
第四章 公证效力
第十七条 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撤销、变更公证证明。
第十八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未经公证的事项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依照其规定。
当事人约定未经公证的事项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依照其约定,但该约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除外。
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经济社会管理活动需要提供公证证明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应当依法办理。
第十九条 对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担保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下列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一)借款合同(含性质为借贷合同的典当合同)、还款协议中债务人所承担的还款义务;
(二)借款合同和还款协议的担保合同中担保人所承担的担保义务;
(三)借用合同、赊欠货物的合同、还物协议中债务人返还标的物的义务;
(四)无财产担保的租赁合同中承租人到期返还租赁物的义务;
(五)以给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学费、赔(补)偿金为内容的协议中债务人所承担的相应给付义务;
(六)符合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条件的其他债权文书中债务人所承担的相应给付义务。
第二十条 债权人依法转让经公证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合同的债权给第三人的,受让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申请的,出具公证书的公证机构应当按照以下规定予以处理:
(一)公证书的内容合法、正确,办理程序无误的,作出不予撤销公证书的处理决定;
(二)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应当作出撤销公证书的处理决定;
(三)公证书的内容合法、正确,但表述、格式不当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予以更正。
公证机构撤销公证书应当予以公告,并报公证协会备案。被撤销的公证书自始无效。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机构作出的撤销或者不予撤销公证书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向公证协会投诉。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涉及的当事人之间或者当事人与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之间权利义务的内容有争议的,可以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五章 公证协会
第二十四条 省设立江苏省公证协会,设区的市根据需要可以设立公证协会。
第二十五条 本省公证机构和公证员是江苏省公证协会的会员。
第二十六条 公证协会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章程。公证协会章程由会员代表大会制定,报同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 公证协会依据章程,对公证机构、公证员的执业活动进行监督,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行业规范;
(二)处理公证复查争议投诉事项;
(三)组织开展公证质量专业评鉴活动;
(四)实施行业奖励和惩戒;
(五)开展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教育;
(六)组织公证业务交流和培训,向会员提供业务咨询;
(七)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举办会员福利事业;
(八)开展公证业务的对外交流和合作;
(九)章程规定的其他职责。
江苏省公证协会承担本省与台湾地区之间公证书查证和副本的寄送事项。
第二十八条 公证协会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公证质量专业评定委员会。公证质量专业评定委员会可以选取公证机构
出具的公证文书以及公证协会在处理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投诉事项过程中涉及的公证文书,进行专业评定。
对公证协会依据公证质量专业评定委员会评定结果作出的处理意见,有关公证机构应当执行。
第六章 保障与监督
第二十九条 公证机构应当依法保障公证员的民主权利和执业权利,为公证员依法执业提供便利和条件。
公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参加公证执业责任保险。第三十条 公证机构应当依法与公证员和公证员助理签订聘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为公证员和公证员助理办理社会保险。
第三十一条 公证机构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并为公证员和公证员助理参加职业培训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第三十二条 公证机构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和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
第三十三条 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向有关个人和组织核实相关事项时,有关个人或者组织应当予以配合和协助;公证当事人向有关组织申请开具证明材料的,有关组织在其管理范围内应当为其出具。
第三十四条 公证机构发现当事人以及其他个人或者组织虚构、隐瞒事实,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或者违法要求公
证机构出具公证证明的,应当向有关部门通报和举报,有关部门应当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保障公证机构独立行使公证职能,不得非法干涉公证机构的人事、财务,不得侵占、挪用公证机构的资产。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公证机构和公证员、公证协会的监督、指导,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开展考核评价,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由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证机构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公证员追偿。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本身有过错的,可以减轻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的责任。
第三十八条 公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有主观故意:
(一)明知公证事项、公证所需证明材料虚假而出具公证书的;
(二)明知公证事项内容严重违法而出具公证书的;
(三)篡改、毁损或者灭失公证档案的;
(四)严重违反公证程序办理公证的;
(五)未对有重大疑义的公证事项、公证所需证明材料予以核实,导致错误的。
公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有重大过失:
(一)因疏忽大意未发现公证事项、公证所需证明材料有明显且严重虚假而出具公证书的;
(二)因疏忽大意出具内容严重违法的公证书的;
(三)因疏忽大意造成公证档案严重毁损或者灭失的。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以及其他个人或者组织提供虚假材料、隐瞒真实情况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公证书,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全部民事责任;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在审查、核实中有过失的,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第四十条 当事人以及其他个人或者组织以暴力等威胁手段以及其他方式妨碍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依法执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1994年12月30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江苏省公证条例(试行)》同时废止。
第五篇:公证机构考核
东莞市常平公证处2010年工作总结报告
根据东莞市司法局公证管理科《关于认真做好公证员和公证机构2010年考核工作的通知》文件的要求,我处认真对全体公证员进行了考核,并根据《<公证机构考核办法>(试行)实施细则》的要求对我公证处进行了自评,现根据《<公证机构考核办法>(试行)实施细则》的要求,将我处2010年公证工作完成情况及不足总结如下:
一、执业活动情况
东莞市常平公证处及全体公证员在2010执业活动中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行业规范,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没有违法办证情况的存在。我处因公证业务突出,被东莞市司法局评为2010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单位。截至2010年12月31日,我处共办结公证件16854数件,较去年增长36.61%,其中国内公证件14394件,较去年增长48.94%,涉外公证件2460件,涉港澳台公证994件。共收取公证服务经费1200.68余万元,较去年增长44.41%。总的来说,办证数量和服务收费较2009年均有大幅度增加,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
我处在做好传统的民事、经济公证业务的基础上注重发展重点业务,做好土地尤其是大宗土地的转让公证业务。我处抓住机遇积极开拓房地产开发方面的公证业务,使得我处在房地产 公证业务领域特别是大宗房地产较2010年有很大的飞跃,房地产公证收入130余万元,较2010年增长86%。此外,我处积极拓展公证新业务,做好施工合同公证。我处于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九日召开临时会议,对今后办理上述公证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规范了办理上述公证的收费标准和办证程序,为拓展施工合同等相关公证作好准备。同时我处为申请办理施工合同公证的当事人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先办证后补资料、上门办证等服务,为施工合同公证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我处自觉接受司法行政机关和东莞市公证协会的监督,并在公证受理通知单、东莞市常平公证处网站、办证大厅的公告栏上设置了投诉电话,方便当事人进行投诉和举报,对查处和纠正执业中存在的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公证质量情况
我处坚持每月公证质量抽查制度,将公证质量与公证员的工资挂钩,有力的促进了公证质量的提高。每月的1号,公证员把每类别的公证抽取10个卷宗分别交叉检查,并将抽查结果形成书面的《质量月报》。为了保障公证的质量,我处坚持公证质量自我监督、控制、审查和纠错制度,安排专门人员对公证文书进行校对。我处建立了重大、复杂公证事项集体讨论制度,通过集体的智慧,提高了办证能力,解决了很多重大、复杂的公证事项。
三、组织建设情况
东莞市常平公证处党支部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积极参加东莞市司法局党总支的组织活动,将党性、党纪教育作为公证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公证员的奉献意识和服务意识。我处符合公证机构法定设立条件并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公证处的各项机制均较为完备。公证处负责人符合法定任职条件,并认真履行了公证处负责人的职责。我处配备了9名公证员,每年积极安排公证员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公证员的素质。我处现有7名公证辅助人员,并建立了严格的公证辅助人员管理制度。
四、公证员考核情况
我处严格组织实施了2010年公证员考核,全体公证员考核均为合格以上等次,其中二人为优秀。
五、公证档案管理情况
我处严格执行公证档案管理规定,配置了专门的档案室和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达到了国家档案局与司法部制定的档案管理标准。
六、公证收费和财务管理情况
我处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公证收费管理规定,根据东莞市物价局的文件进行收费,并足额出具发票给当事人。还建立了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了统一的财务收支制度。我处及时、足额缴纳了公证赔偿基金和公证协会会费。
七、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我处建立了政治业务学习、廉政、奖惩、财务管理、质量管理、档案管理等制度,形成了规范健全的管理机制,岗位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到个人,公证队伍的综合素质较好。
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处公证员和公证机构2010年考核工作严格按照考核办法来实施,得到全面落实,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工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我处办证员人员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公证信息资源不足。公证处的办公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不高,各公证处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不利于规范办证程序和公证机构之间的相互监督,也不利于提高办证效率和服务水平。三是正面宣传力度不够。我处公证工作的对外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全社会包括许多政府部门对公证职责和职能优势认识不足。对存在的问题,我处将认真研究,采取措施,全面加强公证队伍建设,推进我处公证工作的良性循环发展。
东莞市常平公证处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