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效能监察的定义
企业效能监察的定义
作者:樊光中
怎样来认识企业效能监察?目前,对企业效能监察的认识并不十分统一。
企业效能监察是以企业行政领导为主,由企业监察机构组织协调,业务部门密切配合,职工群众广泛参与,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的情况进行综合性监督检查。这是我们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认识。
许多企业的监察部门组织协调会计监督、经济核算、审计监督等力量,针对企业的投资、担保、工程款、备用金、不良债权债务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实施效能监察,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或者针对经济效益、企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组织效能监察等等。这是否表明企业效能监察主要就是针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已经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责任追查处理、警示的过程?但这只是揭示了效能监察本质的一个方面。
企业效能监察可以说是在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状态下不断改良企业内部监督和提高内部架子效果的探索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的综合性监督工作。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化工部的刘占书先生提出了企业效能监察,并且在化工系统内部开展实施。1989年,第二次全国监察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效能监察”,当时提出效能监察的目的是“一能三效”,但大家对企业效能监察含义理解并不统一,缺乏统一的认识。目前在各企业对效能监察的含义理解有多种,主要有以下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效能监察是监察部门对监察对象管理效能的监察,即对监察对象履行职责、监督管理的效率、效果、效益的监察,目的在于促使监察对象增强工作责任心,艰苦创业,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进一步发现和扩大案件线索,推进反腐败工作,认为“效能监察是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是高一层次的管理和监督”(见刘占书《效能监察讲课提纲》)。
第二种观点认为效能监察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为企业中心任务服务的,认为“没有企业,就没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也就没有效能监察”(见中国联通纪检组监察室《从物资管理效能监察实践看效能监察存在的问题及思考》一文)。
第三种观点认为从管理学角度来看效能监察是属于现代管理学中监督体系的范畴,是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从管理内容角度看效能监察不是监督职能的全部,只是监督工作的一个方面(见王志宗《企业效能监察的理论基础和工作原理研究》)。
第四种观点认为企业效能监察是对暴露出的经营管理问题的调查、核实与责任追究,甚至跟企业纪检监察的案件查办等同或紧密联系到一块。
第五种观点认为效能监察是指行政监察部门为达到“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的目的,对监察对象是否依法、合理履行职责,执行职能及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实际社会效应等情况进行的行政监察活动(见中国铝业公司中州铝厂纪委监察室《企业效能监察若干问题探讨》)。
第六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的效能监察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监控环节上具有综合监督性质的一项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依照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对监督对象的管理效能,包括其履行职责、照章办事的效率、效益和效果的监督检查(见中国石油天燃气集团公司纪检组监察部《关于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创新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以上都是从不同的方面来定义企业效能监察的。第一种观点从作用出发来认识效能监察的含义,第二种观点从重要性来认识效能监察,第三种观点从性质来认识效能监察,第四种观点从效能监察介入的时机与工作内容来认识效能监察,第五种观点引自行政效能监察的定义,从行政效能监察的理解来认识企业效能监察,第六种观点认为效能监察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监控环节上具有综合监督性质的一项工作,是管理环节中的一个监督环节。这些观点都从某一个侧面揭示了效能监察的内涵。在这些内涵基础上,企业效能监察的本质属性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管理与监督是效能监察本质属性同时具有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效能监察的本质属性既不单纯是监督性,也不单纯是管理性,而是管理与监督的有机结合。单纯讲管理,效能监察也就缺乏其应有的作用和特色;专门讲监督,效能监察也就被局限了发展的空间。对企业效能监察的本质含义没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将直接影响效能监察职能的定位和效能监察工作的开展。下面是本书对企业效能监察的定义。
企业效能监察的定义
企业效能监察是指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益、效果、效率及其过程能力等, 采用系统、规范、专业的方法,所进行的审查、建议与督促改进活动。
从这个定义,明确了企业效能监察是围绕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益、效果、效率及其过程能力等来开展。它是审查、建议与督促改进活动。在定义的基础上,下面各节将分别从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指导思想、主体、对象、步骤、内容、分类、作用与工作原则进行了探讨,并比较企业效能监察与企业的制度建设、内部审计、业务监督等其他监督形式的关系。
第二篇:效能监察定义
效能监察定义
一、企业效能监察(国资委版)是企业监察机构针对影响企业效能的有关事项,监督检查相关经营管理者和企业所辖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职能的情况,纠正行为偏差,发现管理缺陷,促进企业规范和完善管理,提高企业效能的综合性管理监控工作。
二、企业效能监察(通用版)
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增加企业效益或实现特定效果为目的,依托企业权力、财力和人力等可控资源,对组织的管理现状及要求、管理行为过程及结果、管理者勤政及能政进行监督考察和优化提高,运用监察手段,克服管理薄弱环节、实现管理目标,并获得适宜管理模式或先进管理经验的一种企业自我监察和提升管理效能的行政监察。
企业效能监察项目是指为解决企业面临的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克服管理薄弱环节、提高履职能力或为实现管理过程较复杂及动用企业资源较多的企业目标,符合企业效能监察定义,经企业行政主管授权批准成立,并由具体小组负责实施的专项管理项目。
行政监察工作意义上的效能监察内容,主要是监督检查监察对象是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否认真、正确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努力为人民服务。
三、具体三个层次
(1)看其是否依法行政
即在行政管理中是否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否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否按规定的程序办事,是否执行内部行政管理制度。在通常情况下,依法行政既是提高行政效能的原则,又是提高行政效能的保证,因此也是行政效能监察的极为重要的方面。
(2)看其是否完成计划
计划既是行政管理的指南,又是行政管理的目标。计划实际上就是国家和行政组织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平行部门和单位之间的一种定约形式。定约的执行情况就成为行政效能监察的一个重要标准。
(3)看其是否合理
即在行政管理中是否合理地、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条件,充分发挥现有潜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理想的行政管理效能。在合理程度上,可以纵向比,主要同本部门过去比;可以横向比,同性质、条件差不多的部门比。合理的行政管理会使行政管理决策更加科学,使行政管理中的问题等于恰当解决,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行政管理行为的合理性是行政效能监察的重要内容。
四、效能监察的区别性特点
效能监察是区别于廉政监察、职级考察和绩效考核等重要的主动管理手段,具有监察对象全面、对比指标系统、行为关系独立、行政权力充分和能效目标明确的特点。
(1)监察对象全面,是指围绕勤政、能政展开多方面的监察工作,与权利人利益相关的生产经营、安全环保、团队建设等等都可列入监察范畴,可以涵盖所有管理工作。
(2)对比指标系统,是指监察工作本身的特色,就是说效能监察讲究依据和逻辑,从理性管理角度,形成完善的指标体系,对比评价并分析改进管理工作。
(3)行为关系独立,是指效能监察工作是就事论事,以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来取舍,管理行为上并不局限于某个部门或者岗位的职责,可以在一般行政构架外统筹和分配具体的管理资源、调节管理任务和采取风险应对,以实现目标。
(4)行政权力充分,是指效能监察工作依托于行政权力的支持,在充分的行政权力支持下,充分调度和发挥人力、财力支持;另一层含义就是监察工作是对权利人负责,代表权利人履行监察职责,不受中层意见干扰。
(5)能效目标明确,是指效能监察工作的优劣和取舍是以三效和三力来判断的,效能监察工作必须有明确三效和三力来作为取舍或目标依据。(效率、效能、效果)
第三篇:企业效能监察主要术语与定义
企业效能监察主要术语与定义
作者:樊光中
效能监察学科的发展,目前已经逐步分为两个分支,一个分支是行政效能监察,着力于对政府组织、公共组织运行效能的监察与效能建设,从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和时限性四个方面进行监察;一个分支是企业效能监察,着力于对赢利组织运行效能的监察与效能建设,以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生产力(效能)为目的,以业务流程为监察对象,围绕流程的流程制度建设充分性、业务执行过程符合性、业务执行结果有效性和业务流程设计适宜性,即“四性测试与评价模型”进行检察;以下是企业效能监察的主要术语与定义研究成果总结。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指企业内部各管理体系所构成的制度建设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的集合。效能监察工作体系:是企业总的管理体系的一个部分,是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流程为监察单元,围绕企业制度建设与执行为监察内容,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效能监察工作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旨在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益、效果、效率及其过程能力。
企业效能监察:是指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益、效果、效率及其过程能力等, 采用系统、规范、专业的方法,所进行的审查、建议与督促改进活动。从监察“人”的角度,是廉洁从业、勤勉从业和优
质从业的综合监察活动,从管理学的角度,是以流程为单元和对象,对流程运行效能进行的审查、建议、督促改进的活动。流程运行效能即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益、效果、效率及其过程能力。
一能三效:是指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益、效果、效率及其过程能力
业务流程:组织为实现业务的某一特定目的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控制的步骤、活动与方法的集合。
效能监察对象:开展效能监察活动所要审查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一个或多个业务流程(循环)。
“四性测试与评价模型”中的围绕制度建设与执行的“四性”定义分别为:制度建设的充分性:企业现存业务制度体系覆盖业务流程运行的全过程、目标,满足制度建设预期要求的程度。业务过程的符合性:验证业务行为过程按照制度建设体系要求运行的符合程度。业务结果的有效性:经营管理行为过程的实际结果达到制度建设预期管理目标的程度。制度建设的适宜性:制度建设体系的运行成本与实现制度建设预期目标的经济合理性程度。
效能监察点:企业某一业务流程中对业务流程过程记录的真实性和管理目标实现造成潜在不确定性的关键过程或关键环节。效能监察测试点:制度建设体系中确保影响业务流程过程记录的真实性和管理目标实现的关键过程或关键环节(效能监察点)处于受控的业务控制点。
不合格:企业实际制度建设体系、过程与结果没有满足制度建设充分性、或符合性、或有效性、或适宜性的情形。
效能监察发现:将收集到的监察证据对照监察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内部规章制度、控制标准、预期目标进行评价的结果。效能监察建议:对已发现的尚未构成违纪违规违法的不符合事实提出的整改意见和预防措施要求。
作者在《赢在效能》、《流程修炼》两书中,均使用以上专用术语和定义。
第四篇:浅论企业效能监察的定义问题
浅论企业效能监察的定义
企业效能监察属于管理范畴,谈到管理,有个典故值得放在心头——话说北大出人才,门卫都有很高的管理造诣,面对造访北大的来客,他们总能完整问出几个问题:你是谁?从哪来?干什么?别小看这几个问题,之间的关系和反映的规律可谓无穷尽,顺着来可以互相成立印证,倒着来还可以互相印证成立。问答之后,怎么干?门卫们就了然于心了。做管理无非就是要得到怎么干才好的路子,企业效能监察要做好,首先就要把你是谁这个定义问题解决了,并在从哪来、干什么的问题里得到成立。
你是谁——企业效能监察是什么?
企业效能监察的定义从来不缺乏,有写实的、有写意的、有写领导意思的……太多了,恰恰说明研究不成熟,规范管理就谈不上一条绳子扯平了。企业效能监察常见的定义从融合大众智慧的百度词条来看,突出的有两个:
企业效能监察(国资委版)是企业监察机构针对影响企业效能的有关事项,监督检查相关经营管理者和企业所辖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职能的情况,纠正行为偏差,发现管理缺陷,促进企业规范和完善管理,提高企业效能的综合性管理监控工作。
企业效能监察(通用版)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增加企业效益或实现特定效果为目的,依托企业权力、财力和人力等可控资源,对组织的管理现状及要求、管理行为过程及结果、管理者勤政及能政进行监督考察和优化提高,运用监察手段,克服管理薄弱环节、实现管理目标,并获得适宜管理模式或先进管理经验的一种企业自我监察和提升管理效能的行政监察。
国资委版最古典,当年考核央企效监工作有个打分项就是查处案件多少个,暴露了这个定义的不足——局限于解决管理缺陷和纠错论英雄,导向错了。有个典故说的就是这问题:河东村堤防年年投入,落实运维机制,大洪水来了依然固若金汤,完了洪灾之年这个村没得一分应急拨款也没有抢险表彰会;河西村疏于堤防,洪水来临涌现抢险英雄若干,上级哗啦一下子拨款若干。这是在鼓励管理缺陷呀,这个导向下,年年员工意识不到位、年年制度不健全,年年都在做这些浮于表面的文章,对于机制层面的改善不错个千百回就表现不出来,大有做了猪才知道猪走路的气概。
通用版最全面,我们把里面的“企业”二字替换一下,什么组织都可以用了,太通用的结果就是与企业组织契合较差,没有解决好企业效能监察的管理定位问题。话没说错,文字上罗嗦了,不利于应用。化学水是什么?H2O,接下来什么酸碱性、分子量……一系列都有了基础,该干啥明明白白。企业效能监察是什么?就该是到哪座山唱哪座山的歌。
既然有问题,咱们就来改改。
先谈谈企业效能监察定义的导向性问题——怎样定义才不是鼓励管理缺陷?
企业组织管理效能面临内环境与外环境匹配的问题,内环境可以用条条框框来判断对错,外环境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渠道、技术、产品等市场地位,以及安全、环保、诚信等社会地位,这些不要效能吗?企业的本位是为社会提供产品、为业主创造利润,企业效能监察就应该立足企业本位,解决内外环境改善的机制性问题,而不要仅仅着眼于纠错,要鼓励不犯错,要用机制的进步减少犯错,更要用机制来保障企业本位的实现,这样才能更高层次上促进企业组织的管理效能。
企业效能监察就是对企业适应内外环境的各项工作进行问题查找与机制改进,至于纠错,是这个导向下的结果之一,对吧?
再谈谈企业组织契合的管理定位问题。怎样定位企业效能监察,才恰当呢?
我们结合企业特征,看看“效能监察”的百度词条定义(群众智慧必须尊重)。
效能监察是权利人充分授权下对各级管理者及其领导组织的勤政和能政情况进行考察和整改的行政监察。包含了对管理过程的严谨性、科学性、民主性的管理学及理论应用的行为监察,包含了服务于权利人的对管理效力及利益实现情况的目标监察,是以取得经济、社会、技术、管理进步为目标的能效监察。
这个定义很经典,简炼。
企业权利人是谁?董事会。国企不都是纪委在抓这个事吗?是的,是党组织在企业发挥作用的重要抓手,是在干部管理之外,企业对党组织纪检监察岗位的职责追加——这项工作的最终结果是服从服务于企业利益。有人说国企效能监察工作就是纪委书记主抓,向董事会汇报,这个说法完全正确。
什么是充分授权?那就是尚方宝剑,董事会以下,拿谁都可以,只要法律没说不(民事关系不得拿法律开玩笑)。另一个含义是这个权授给谁都必须是充分的,民企可以不等到成立纪委再搞效能监察,有了这个授权,要做这个事就做吧,记得向董事会或各级企业代表人汇报——效能监察工作在企业系统里全面展开就要把效能管理责任落实给各级企业代表人。
“各级管理者及其领导组织”显然是工作对象的意思,再好的设备和工艺放在那里,没有人或组织去运作它,就不会有效能差异,企业效能监察就是对人和组织的监察,客观上找问题,主观上找责任,落脚点就是要用责任解决主观问题、克服客观问题,这也是效能监察的基本方法。客观上向好了也要找主观责任,岂止是思想有问题,简直是一种夸张的境界,企业效能监察的境界之一就是:没有最好的效能只有更好的效能,企业效能监察就要把这些工作对象抓进来,给他们责任,让他们永远在效能进步的跑道上规矩地奔跑。
“勤政和能政”的难点在于能政,就是专业效能监督,在企业里面融合了各种专业工作,复杂程度令任何一位全才不敢表明身份,这对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提出了一个专业兼容与能效管理的问题。一些企业出现了专业问题来回忽悠监察人员的情况,看在年年都有项目的面子上,监察人员也就忍了被忽悠的直觉。怎么办呢?不建立专业效能责任体系、不建立系统的专业效能评价机制,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就等着各路专业大师的忽悠吧——谁管得了谁呢?不乏为了博眼球将一系列专业词语用得东倒西歪,甚至于创造新的词义和用法,语不惊人誓不休;也不乏为了让外行打出高分而把效监工作汇报搞成若干艺术作品的组合。在专业管理面前一败涂地的结果就是效监变成了八股文,变成了肥皂剧,没有本质效能的效能监察就是变了味的效能监察。
“考察和整改”就不细说了,任何管理定义都得有个动作,我们企业效能监察动作也可以有考察、惩戒与改进,差不多的意思,来个导向性的组合就是“消除弊端、改进机制”,里面包含的动作还能更多些。
“行政监察”对于企业来说,有些人不适应——不是政府机关搞什么行政监察啊?好在人保部给我们撑腰了——在企业没有行政还搞什么政工师啊?企业的行政管理体系,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企业开展的行政监察就是对企业各专项、分支工作的监督、预防、调节和反馈。
效能监察的定义结合企业理解完了,管理定位也基本明确了: 1.对董事会或各级企业代表人负责,权力地位必须很高。2.依靠各级组织和管理人员,监督各级组织和管理人员。3.依靠专业体系监督专业工作。4.全面监督。
这个定位也与效能监察的管理特点相吻合:
1.监察对象全面。是指围绕勤政、能政展开多方面的监察工作,与权利人利益相关的生产经营、安全环保、团队建设等等都可列入监察范畴,可以涵盖所有管理工作。
2.对比指标系统。是指监察工作本身的特色,就是说效能监察讲究依据和逻辑,从理性管理角度,形成完善的指标体系,对比评价并分析改进管理工作。
3.行为关系独立。是指效能监察工作是就事论事,以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来取舍,管理行为上并不局限于某个部门或者岗位的职责,可以在一般行政构架外统筹和分配具体的管理资源、调节管理任务和采取风险应对,以实现目标。
4.行政权力充分。是指效能监察工作依托于行政权力的支持,在充分的行政权力支持下,充分调度和发挥人力、财力支持;另一层含义就是监察工作是对权利人负责,代表权利人履行监察职责,不受中层意见干扰。
5.能效目标明确。是指效能监察工作的优劣和取舍是以三效和三力来判断的,效能监察工作必须有明确三效和三力来作为取舍或目标依据。
综上所述,进一步解决好导向问题和定位问题的企业效能监察的定义是:
企业效能监察就是在企业董事会或各级企业代表人授权下,系统建立效能责任及考评体系,对各级组织和岗位履职效能开展监督检查,消除弊端,改进机制,不断改善企业组织效能的行政监察工作。你是谁?从哪来?干什么?这九个字信息量太大,就先研究到这里吧。做好企业效能监察定义,就是将效能监察真正融入企业肌体,不再是负担,开创“事事求效能、人人是监察”的企业全面效能新局面!欢迎大家添砖加瓦。
第五篇:企业效能监察
企业效能监察----对北京市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执法监察室
根据中纪委、监察部的统一部署,经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由我室负责企业效能监察工作。为此,由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周玉珍同志带队,我室有关人员参加,对我市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先后到工业纪工委、城建纪工委、首钢集团、建材集团、市电子办、北京焦化厂、兆维集团、南郊农场等单位了解企业效能监察开展情况。以期在全面了解企业效能监察整体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指导性意见,推动我市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
一、当前我市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状况
效能监察这个概念是在1989年我国行政监察体制恢复确立以后,监察部领导在研究借鉴当时苏联和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监察工作的经验,结合我国行政监察的实际提出的。1989年12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监察工作会议上,尉健行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围绕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加强执法监察。执法监察是行政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能和主要手段,既包括效能监察,也包括廉政监察。”这是在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效能监察的概念。1990年8月29日,尉健行同志在“监察部企业监察干部培训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中,突出地阐述了效能监察问题。他说:“从长远发展来看,在企业开展执法监察,尤其是执法监察中的效能监察将是主要的,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但这种转变企业可能要比政府快一点,早一点。”1991年5月,监察部驻化工部监察局发出《关于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通知》,最早开始企业效能监察的实践。北京市化工系统按照《通知》的要求,率先开展了企业效能监察工作。
据我们最近的调研统计,目前,我市工业、城建、农业、商贸等系统共有503个单位已开展效能监察。其中,工业工委共有462个企业开展效能监察,占企业总数的89.2%;城建纪工委从1997年起开展效能监察试点,1998年在城建系统普遍推开;农业纪工委从1998年开始企业效能监察试点工作,今年在系统内全面开展;商贸纪工委从1995年3月开始进行效能监察工作试点,目前所属15个企业中有12个开展了效能监察工作。
近年来,北京市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紧密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结合完善企业管理,针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来开展,在开展企业效能监察过程中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取得明显成效。工业工委系统1997至1999年共节约费用、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8亿元;1998至1999年城建系统共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1.062亿元,节约费用7533.68万元。商贸系统1999年共节约费用102万元,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646.23万元。1999年工业系统提出改进管理建议1066条,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1160项;城建系统1999年新建规章制度743项,完善规章制度765项;商贸系统1999年提出改进管理建议572条,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279项。1998至1999年工业系统通过效能监察发现案件线索69个,立案47件,处理人员53人。实践证明,通过开展效能监察,直接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改善了企业管理,同时促进了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
二、进一步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开展企业效能监察的依据问题
目前,多数企业集中反映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认为开展企业效能监察缺乏法律依据。1997年《行政监察法》颁布后,原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条例》中关于企业可以参照执行这一条被取消了。对此,大家感受很深,感到无法可依了。我们认为:《行政监察法》是针对政府机关和公务员而制定的,当然不可能涉及到企业。现在,中央有要求,文件有规定,领导有指示,这就是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充分依据。
尉建行同志在今年中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企业效能监察,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效益、效率、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主动发现、揭露和处理挥霍浪费、营私舞弊、侵吞国有资产等行为,堵塞管理漏洞”。监察部部长何勇同志去年底在深圳召开的中国监察学会效能监察理论暨工作经验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积极开展效能监察,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要围绕企业每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把效能监察纳入企业工作的整体部署之中,统一部署,统一考核,统一落实,大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服务。”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程世峨同志在今年北京市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效能监察。针对效益、效率、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及时堵塞管理漏洞,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提高经济效益统一起来。”中纪委监察部、市纪委监察局都对开展企业效能监察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因此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已经成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首钢、建材、焦化厂等单位的工作实践也证明,在目前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同样大有作为。
(二)关于争取领导重视的问题
争取领导重视,首先面临的是领导体制问题。企业效能监察的领导体制目前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归企业党委领导;一种是归企业行政领导;一种是归企业党委、行政双重领导。从企业效能监察的性质和职能来说,应归企业行政领导。但根据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现状,我们认为:企业效能监察由企业党委和行政双重领导、以企业行政领导为主更符合实际,更有利于开展工作。
企业行政领导重视是开展企业效能监察的关键。凡是企业效能监察搞得好的企业,企业行政领导尤其是厂长、经理等都非常重视效能监察。这也是首钢等单位共同的一条重要经验。首钢总公司党政领导对效能监察工作非常重视,每年在纪检监察工作会上都亲自对此项工作做出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并亲自主持会议对优秀效能监察成果的评审报送进行审查把关;建材集团公司经理办公会定期听取效能监察工作汇报,并且在全系统大量减员的情况下,给纪检监察部门增加人员;焦化厂的厂长提出:纪检监察部门不定编,根据工作需要而定,只能不断加强而不能削弱。
但目前我市有不少企业的行政领导对企业效能监察工作重视不够,这是制约企业效能监察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不少企业的行政领导对企业效能监察的性质和作用认识不足,没有把企业效能监察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环节;二是组织上重视不够,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缺乏必要的保障,普遍存在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
要改变这种状况,取得企业行政领导重视,不能寄希望于上级机关发一个文件,也不能被动等待领导重视,最重要的是要靠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以实际成效赢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这也是以有为求得有位的过程。
(三)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问题
企业效能监察缺乏规范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使企业的效能监察工作深入发展,也需要对企业效能监察的主体、对象、内容、方法和程序等做一些基本规范。当然,这里谈的规范,只是一种参考,是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我们认为,企业效能监察是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重要职责和重要职能,其监察对象是企业内设机构、二级公司及其管理人员,或有业务处置权的人员。开展企业效能监察主要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效益、效率、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主动发现、揭露和处理挥霍浪费、营私舞弊、侵吞国有资产等行为,堵塞管理漏洞。具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是检查监察对象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中的问题;二是检查企业做出的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决策和重大工程项目实施中的问题;三是抓住企业管理中的重点、难点、薄弱环节和群众关心,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四是检查安全生产中的问题,查处特大、重大责任事故等等。
企业效能监察主要是采取立项检查的方法。其基本程序是:
(一)对需要检查的事项予以立项,包括确定需要检查的事项,填写立项审批表,明确项目负责人等;
(二)制定检查方案并组织实施,包括组成检查组,研究制定方案,实施检查等;
(三)向企业党委和行政领导或上级纪检监察部门提出检查情况报告;
(四)根据检查结果及领导批示,提出监察建议或作出监察决定。在检查中,发现有个人违纪问题,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要按调查的方法和程序处理,立案进行调查。
为进一步规范和把握企业效能监察,应正确理解和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企业效能监察与企业管理的关系。企业效能监察不能脱离企业管理,但也不能取代企业管理,而是对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如对采购部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立项检查,主要是发现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改进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健全制度,并督促落实,堵塞漏洞,而不是直接参与采购。二是纪检监察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在效能监察中,纪检监察部门应是监察主体,其他职能部门是被监察对象,在效能监察立项中,项目的承办部门一般是纪检监察部门。因此,纪检监察部门在开展效能监察工作中要注意找准自己的位置,既不能越俎代庖,代替业务部门完成工作任务,也不能把业务部门正常履行职责的工作当作企业效能监察。要分清监察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不同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与业务部门密切配合。
(四)关于企业效能监察的奖惩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把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结合起来...建立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和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凡是由于违法违规等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并不得继续担任或易地担任领导职务。”深入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就必须建立健全奖惩制度。我市不少企业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如近两年来,工业纪工委发出《关于表彰效能监察优秀成果的决定》,评出10个“十佳”项目和50个优秀成果,在总结大会上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效能监察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焦化厂制定了《效能监察奖惩办法》,对效能监察的每个项目、数据进行考核、评估、审定,对优秀成果给予奖励;建材集团三年来对24个优秀项目和430多人次给予奖励,同时对工作失误或长期无政绩的136人次进行了处罚。
但总的来说,在企业效能监察奖惩方面还缺乏制度性、规范性的东西,有的只励不奖,有的是有奖无励,同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如成果评定的标准问题,数据的客观准确性问题,奖励的标准及效果问题等,这都需要我们加强这项工作。在这方面,不少兄弟省市的做法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应结合北京市实际,结合工作实际,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
三、进一步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设想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效能监察的协调指导作用,全面推进我市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深入开展。近期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研究制定文件。为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的监督作用,全面开展企业效能监察,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稳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市纪委监察局将起草关于进一步开展企业效能监察的工作意见及一些相关文件。
第二,加强培训和交流。应广大企业纪检监察干部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市纪委监察局将在适当时候举办以纪检监察业务为重点的培训班,今后要把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同时要加强经验交流和信息交流,及时了解新情况和新经验。
第三,加强宣传和理论研究。加强对企业效能监察的宣传,是获得领导重视和群众支持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对先进单位和先进典型进行总结表彰。此外,以研讨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企业效能监察的理论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