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达到了神而明之的境界,自然可
作者:xuelai 于 2011-04-26 10:49:59 发表 只看该作者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达到了神而明之的境界,自然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沉默不言却可以成就它,不必说什么而人民都信他!所以,古人说:天何言哉?天无言,而四时行,万物成!天什么都不说,只是默默的成就着一切。四时准时而来,春夏秋冬,循环往复而不易不止,这就是信。你真正的做到了,永远坚持这样的道路,当然无须你再多说什么,人民怎会不信你呢?但是,只有那些圣人能够做到这样啊!“不言而信”,你也不需要搞宣传,只要你真正的做了,身体力行,真正做得到,人家自然就相信你了,所谓言教不如身教,你亲自做一遍,比你讲千万遍更有效,行其身教、不言之教,才能够达到所谓万民服从的境界,天下人都归心了。那要怎么样才做得到呢?要靠什么来实现它呢?“存乎德行”,而以上这一切,都在于德行,要靠德行来实现。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德包含二层含义:品德与德行,品德是体,德行是用,品德是根本,德行是枝叶花果。但是,要有德行,先要有品德,没有好的品德,你就不可能有好的德行。德行:高尚、崇高、美好、公平、正义、合时、合宜、利国、利民的行为、事业、功业、业绩。你要默而成之,成就什么?德行!不言而信,靠什么?身教、行教。行什么?德行。所以说,一切的善果、功业、功德,都要靠德行来实现。一切的成就最终都是道德的行为、道德的结果,而不是靠耍花样、玩弄手段能够达到的。手段没有用,用手段最后还是要吃亏的,玩弄手段的人,往往都是得了小便宜而吃大亏、获得小成就而遭受大失败。历史上,现实中,这样的事使实在是举不胜举的。比如,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可谓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秦国自用商鞅变法之后,废井田、开阡陌,将土地公有变为私有,甚至后来还允许土地买卖;大力奖励军功;废除世袭爵世禄制度;并实行许多严厉的法律。因为这些不仁道的政策,秦国象一只恶虎一样,一超独大起来了,并逐渐鲸吞其它诸候国而兼并天下。这是秦国的成就,大家看,秦国兼并了中原各国,统一广阔大地。秦始皇自以为从此一统江山,可以永传万世。殊不知二世而亡,为什么?就是其所行非德,没有行德政,所做所为非德行!秦国的暴政积恶太多,积怨太重了,民怨如滔天大水,一发而不可止,所以,陈胜、吴广以一介匹夫,可以一呼而百应,秦始皇的万世基业遂土崩而瓦解。汉朝统一天下后,实行宽松的仁政,与民休息,用了近百年地时间才化解了秦国暴政的流毒。所以说,要想真正成功,成就长久伟业,非德行不可。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历史上,时间最长久的一个朝代就是周朝,虽然历经兴衰,多经波折,但是,却能够传承近800年,为什么周朝可以立得这么久远?史学家们历来认为,与周国一脉相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之道德、多行仁政、以德立国有着直接关系。所以说,“存乎德行”才是根本,“存乎德行”这就是《系辞》上传的结论,是孔子对《易》经的结论,也是其对人道的结论。孔子对《诗》经的结论是:“思无邪!”,而对《易》经的纵论是:“存乎德行!”两相对照,足见圣人之智。
关闭窗口
第二篇:十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十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激情演讲,场面热烈
【习作要求】
1.掌握演讲稿的基本写法。
2.了解写演讲稿要注意的事项。
3.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4.怎样让演讲更具吸引力。
【教学目标】
1.教给学生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
2.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3.演讲稿内容具体,有说服力。
4.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做到条理清晰。
【教学重难点】
掌握演讲稿的写作方法,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课前准备】
让学生课下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演讲稿
演讲比赛的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孩子们,你观看过演讲比赛吗?那鼓动人心的措辞,激情昂扬的声音,是否让你经久不忘?请看一段录像。(多媒体课件播放录像)
2.一场成功的演讲,就是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一杆神奇的枪,一把锋利的箭。今天让我们也试着写一篇慷慨陈词的演讲稿。
(板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二、了解演讲稿的基本写法。
怎样写演讲稿呢?
1.了解结构。
(开场白、正文、结尾)
2.教师让学生读书67页,进行讲解。
怎样让演讲有吸引力呢?
1.演讲稿要口语化。
(板书:口语化)
欣赏书上的例子。(见67页)
2.要适合听者的口味。
(板书:适合听众)
3.言辞恳切,有鼓动性。
(板书:有鼓动性)
欣赏书上的例子。(见68页)
让我们欣赏一篇小短文。
二、读短文,回答问题,指导学生习作。
1.读短文《祖国啊,母亲》。
2.做69页练习,进一步了解演讲稿的写作方法。
3.欣赏演讲稿,完成练习。(见70页)
三、设置情境,拓展思路。
1.同学们,收集身边的信息,了解不同人所关心的不同问题,确定一个演讲主题。
2.填写表格。(见书上71页表格)
3.确定主题,列出提纲。
4.想好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5.指名上讲台上,谈谈自己演讲稿。
6.教师指导,说清楚,说具体。
四、自主习作。
1.引发需要。
古代有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不用一兵一卒,便能连下数城;也有人单枪匹马,面对众多敌人,慷慨陈词,结果化敌为友;还有人言辞恳切,自我推荐,终于成为重用之才。成功的演讲,能圆你的梦,能教育人,能鼓舞人心……孩子们,拿起你们手中的笔,自拟题目,练习写一篇演讲稿吧!
2.自拟题目,下面题目可供参考。
《感恩老师》《为家乡喝彩》《讲文明、重礼仪,从我做起》
2.请同学们整理思路,把你的演讲稿写下来。
3.自主写作(鼓励学生下笔不停,下笔不语)
五、欣赏评价,修改作文
1.师生共同评赏两篇习作。
同学们,请停下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智慧吧!愿意和
大家分享习作的同学请举手!好,这个同学,掌声欢迎!学生读自己习作。
他的题目是(),这个题目(),读内容,一步一步进行评价。
他的文章什么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哪些地方还要再进行修改?
2.学生自改,互相修改。
刚才我们欣赏了两位同学的习作,找到了优点,发现了不足,请同学们现在就开始自己读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改完后,和同桌前后桌进行互评互改,相信修改后你的习作会更棒!
【板书设计】
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口语化
适合听众
有鼓动性
第三篇:弟子规之近朱者赤,德行日进
弟子规之近朱者赤,德行日进
【原典】: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释义】: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是无限美好的事情;这会使我们的德行与日俱增,过错天天减少。
多与优秀的同事接近
多跟优秀的人接近,多向他们学习,那么,自己就会一天天地获得进步,并且过失也会越来越少。这就是“近朱者赤”的道理。
早在战国的时候,孟子的母亲就深深地明白这个道理,因此才有了孟母择邻的故事。
孟子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承担了教育孟子的职责。为了让孟子能够成才,她曾经搬了好几次家。原因很简单,他家住在一片坟地附近的时候,由于经常有扫墓的人来,孟子就受到影响,没事儿就学人家的样子做跪拜祭祀之类的事情,读书的事儿则抛在脑后。搬家之后,因为是住在集市旁边,孟子倒是不学人家上坟了,但是孟母一点也不省心,因为孟子照样不想读书,而是开始有事没事学小贩在那里吆喝。孟母一看这哪行?再次搬家。他们住到了一个靠近学堂的地方。这回孟母总算是放心了。因为孟子被学堂里的先生和学生所影响,逐渐地学着念起书来。
由此可见,身边是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容易成为什么样的人。正因为这个原因,作为一名员工,我们要在工作过程中,多亲近“仁者”,多向优秀的同事学习。
有道是碌碌无为者有着各种各样的恶习和缺陷,成功的人则总是有很多相似的优点,而这些优点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他人是本书,优秀是财富。有这样一个故事:
正值赶考时节,有一位秀才欲赴京城,偏偏妻子这时候挺着个大肚子,随时可能临产。放弃本次考试照顾妻子吧,他有些不甘心;留马上临盆的妻子一个人在家中,自己又不放心。最后,他决定带着妻子同行。
一路旅途劳顿,妻子竟在半途肚子痛了起来,眼看就要分娩了。
沿途住家稀少,他们勉强前行了一段路,才找到一处人家。秀才急忙上前敲门。这户人家以打铁为业,刚巧铁匠的老婆也正要分娩。算来也是秀才的运气好,有现成的接生婆正好顺便帮妻子接生。
过不多时,秀才的妻子和铁匠的老婆都安然产下一子,皆母子平安,让人不得不感慨的是,天下这么巧的事情今天竟然出了好几件:秀才妻子需要接生婆的时候,正好行路至铁匠的门口;铁匠的妻子也正好要生;两个孩子的接生婆是同一个人;而且关键是,孩子几乎是同时出生的。
16年后,秀才的儿子长大了,也考上了秀才。老秀才大喜之余,想起铁匠的儿子与自己儿子的生辰八字相同,迷信的他想来此时对方也必定已经是个秀才了。
回想起当年之恩,秀才随即准备了礼物,专程赶往铁匠家中,目的是先道谢,并顺便给铁匠儿子中了秀才道喜。可是,等老秀才到了铁匠家中,展现在眼前的却是另一番情景:只见老铁匠坐在门口吸着旱烟,屋内一个年轻后生,赤着上身正忙着打铁,唯独不见铁匠的儿子。秀才说明道谢之意,将礼物呈上,并问老铁匠:“令公子哪里去了?” 老铁匠随手指了指门内,说道:“相公啊,我儿子在打铁啊,他还能到哪里去!”
秀才诧异道:“这不对啊!按命理说来,你我的儿子生辰八字完全相同,命也应该一样啊。我儿子已经中了秀才,令公子此际理应也该如此才对啊。”
铁匠哈哈大笑:“这小子从小跟着我打铁,斗大的字不识得几个,拿什么去考秀才啊!”
老秀才至此方才大悟,生辰命理作不得准,处于不同环境,际遇自然也大不相同。
这一则故事,提供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思考方向:决定我们一生成就的重要因素,不是所谓的命运,而是每个人所处的环境。
命运的形成多半由于习惯的积累,而习惯是持续的同一行为所养成的,行为则是思想衍生的结果。所以,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此刻所面临的命运结局,是过去的思维模式造成的。若想将来有更好的命运归宿,可以从现在起调整思维模式,使之往好的方向发展。有好的思想,就能有好的行为表现;有了好的行为,便能养成好的习惯,好的习惯自然导致良好的结果,达到改变命运的目的。
我们所处的环境,以个人的力量是难以改变的,正如故事中秀才与铁匠儿子的际遇大不相同一样。我们知道,一个资质优秀的人,若身处难以成功的环境中,其成就亦是有限的;而一个平庸驽钝的平常人,若置身于成功者之间,机会无穷,就算他自己想不成功都很难。
和优秀的人相处对于一个人的影响至深至远,我们切勿等闲视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美国有一位明教阿瑟•华卡的著名银行家,他的成功,得益于他少年时的一次经历。
一天,华卡在杂志上督导大实业家威廉•亚斯达的故事后非常崇敬他,希望能见到他,并希望能成为他那样的人,终于有一天,华卡见到了亚斯达。当华卡问其赚钱的秘诀时,亚斯达对华卡说:“只要多结交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就有成功的那一天。”这句话如醍醐灌顶。此后,华卡一直不忘这句话,并时时处处付诸实践,不到5年的实践,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银行家。后来,有年轻人向华卡讨教经验,华卡说:“我希望你常向比你优秀的人学习,这对做学文或做人都是有益的。”
华卡的做法值得我们在工作中借鉴。把优秀的人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这是华卡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优秀者,出类拔萃也。结交优秀的人,学习其优秀的经验,就像读到一本优秀的书籍一样,不仅能成为我们的益友,而且很可能成为指引我们走向成功的良师。向优秀者学习,会从优秀者哪里得到许多鼓励和帮助,获得更多意想不到的启示,有利于学会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从而做到扬长避短,完善自我,创新发展。
善于并虚心向优秀者学习,就要敢做小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地去超越自我。三人行,必有吾师。在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与做法,从中得到启示,找到差距,从而实现工作赶超一流的目标。
第四篇:家风之根在德行
家风之根在德行
重庆〃铜梁邹童
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表达出中国人慎终追远的观念。古时中国人聚族而居,人口众多,重视家风世泽,能够团结人心,形成良好的家族风气。人们一方面强调继承,向前辈高贤大德学习,保持德行不坠;另一方面,努力做好自己,成为新一代的典范。风,取的是‚上以风化下、下以风讽上‛意义,即人们以高尚的德行影响教化别人,他人也以此严格自律。
家风不可泛泛而论,因为首先有‚家‛才有‚风‛,家风是融在血脉中的骄傲,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除去家族、姓氏的荣誉来讨论家风,必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足以感动人心,教育后人。
东汉杨宝在鹰嘴里救了一只黄雀,梦见黄衣童子回来报恩,以四枚白环相赠,说:‚将使您的子孙如同玉环般高洁清白,做官至三公的高位。‛杨宝不求声名,精心治学,享有令名。儿子、孙子位居三公,其中杨震品德操守十分坚贞,曾有人晚上送十斤黄金给他,并说:‚此时深夜,无人知晓。‛杨震断然拒绝,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送礼的人羞愧而退。杨氏后人为了纪念先辈的德行,撰有‚四知传家永,三公世泽长‛的对联教训子孙。
北宋范仲淹在僧寺读书十年,家里寄来的书信,凡是写有‚平安‛二字的,都抛进山谷;学有所成,出仕做官,推行‚庆历新政‛,想富国强兵;写下《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儒家君子情怀,激励无数仁人志士之心;出镇边塞,西夏人闻风而退,传言‚范老夫子胸中有百万甲兵‛;设置义庄义田,周济宗族中困难之人。儿子范纯仁在各地任上均有惠政,曾说:‚我平生所学,得‘忠、恕’二字,一生用之不尽。‛范氏后人为了纪念先辈的德行,撰有‚生平惟存忠恕、胸怀广具甲兵‛的对联教训子孙。
西汉朝刘向受皇帝任命,在皇家图书馆‚天禄阁‛整理图书,编成当时国家藏书总目《别录》,是后世目录学之祖。儿子刘歆继承父亲的事业,总校群书,提倡古文经学,《周礼》、《左传》、《毛诗》等典籍等以发扬光大,传习不辍。唐朝刘晏天资聪颖,七岁时就被封为‚正字‛之官,主管校对典籍,改正文章。刘氏后人为了纪念先辈的德行,撰有‚唐朝正字,汉室传经‛的对联教训子孙。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受到尊敬,在于道德行为,不在官位爵禄。后人在讲述先人德行故事之时,心中必然充满着对祖上的敬佩之情,他们知道先辈的德行成就,是通过不断进取而获得的,不是侥幸而成,而自己要维护好祖先美好的名声,不能毁在自己的手中。加深对自己姓氏、家族的了解,加强对自己的文化修养,就是在传递‚家风‛。正因为推崇道德,‚家风‛有一种普适的力量,不独一家一姓,更可以大而化之。颜之推写下《颜民家训》,原本目的是教育颜氏子孙,然而后人从中汲取了许多教训,前人评论说:‚余观《颜氏家训》……,其谊正,其意备,其为言也,近而不俚,切而不激。……足令顽秀并遵,贤愚共晓‛,意即该书义理醇正,语言浅近不俚俗、切要不激烈,足以令大家知晓遵守。
当今,提倡家风,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希望从事者能正本清源,说明家风的来龙去脉,维护好自己的家风,借鉴别人他姓的家风,发掘好传统文化的精髓。
第五篇:《上古史》之序言 - 中国上古史 - 知乎专栏
《上古史》之序言知乎专栏
序——从《春秋》谈开去《族天下》不是我第一本出版的书,却是我用力最勤的一本。中国史书,是以纪传为主的,重人而不重事,往往记录一件事情,只关注当事人之言论功绩品行,所谓立言立功立德是也,至于事情的过程如何,却不是很放在心上。这点上,和西洋人之史学传统可谓是大异其趣了。看西洋的古史,你可能很难了解一个人,但是对于他所处理的事,则可谓是事无巨细,像描述亚历山大远征,每一场战役之准备动员地点行军路线,莫不详备。写《族天下》的最大难题也在于这里了。中国先秦文献本来就少,涉及到上古时代,更是零散。我的努力呢,便是将各种零散文献中,寻找出事件的逻辑,形成一连贯的“行动”。比如禅让之谜,我便认为这并不是尧之品德有多么高尚,而是出于天灾(大洪水)人祸(内战)之下,不得不寻找一个人当替罪羊的结果。帝尧的下台,和帝舜的上台,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和现代民选政府有一点点接近。但真的是公天下吗?未必。写这本书,简直是破案,比如共工氏之怒触不周山是怎么一回事,又比如围绕鲧氏之死,整个黄帝王朝内部各大派系的政治恶斗。要说清楚这些,由在四千年之后的我来说明,由于文献之匮乏,几乎成了不可能之任务。目前中国上古史的研究有一个困境,就是各大学者,都有各自的门厅院落,至为封闭。这诚然有小径通幽之美,然而门外汉往往很难系统的把握中国之上古史。我的目的是希望这本书,能够将这些封闭的门厅院落,统统开放,形成一个巍巍的大建筑群。这本书勉强提出了很多骇人听闻的新说,希望出版的时候,读者不要太在意,因为这些,不过是本人的一家之言,并非定论。本人也并非专家学者,只是努力的想让中国上古时代之历史不再被笼罩在神话的巨大阴影之下。然,本书所涉及到的领域太多,政治、经济、军事、风俗等等,每个课题一深入下去,都是无边的资料海洋。个人之精力有限,说实在话,这本书至少应该由十几个专家共同执笔才能完美,只是他们不乐意干这些无趣的苦力活罢了。谈完了这本书的内容,也顺便说一说本书的写法。这其实是至为无关的话题,然而我知道读者们在看完这本书之后,必然会对作者本人多所非难,因此提前的写下了这些求饶的文字。中国人很喜欢谈论上古三皇五帝时代,谈论尧舜禹之禅让,认为那个时代是道德最美好的时代,是中国人最淳朴的童年。在这点上,先秦诸子基本不论是儒法道墨,各家都共同认可的。即便是严苛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也认为——上古时代的人民淳朴又厚道,现在的老百姓啊,非常狡猾而且虚伪。[1]这种印象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反而是大大的加强了西晋时代的隐士陶渊明就说——悠远的上古时代多么美好,那时候人民刚刚出现在大地上,他们傲然自足,性情最淳朴,最本真了。[2]唐代的唐玄宗甚至将上古风俗道德之美上升到这样的高度。上古时代的民风是那么淳朴,所以根本就没有道德这一说。因为大家凭着自己淳朴之心、本真之情行事,也就无所谓道德不道德了。[3]事实果真如此吗?我想看完《族天下》这本书的读者,大体会认同一点,古代人和现代人也没啥两样,有理想有梦想,也有欲望也有野心。那时道德观念还没有稳定成型,所以老百姓一野蛮起来,是完全可以人食人的。基本上高层的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实现自己的野心,打击其对手,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完全不受后世政治伦理之束缚。而国家之最高领袖,为了拓展势力范围、争夺生存空间,更是恶战连绵,至为残酷。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后世之中国人、包括当代之中国人往往认为我们的祖先非常善良淳朴,那时代的国家领导人尧舜禹都是美德的典范?道理很简单,从上古时代到西周王朝时代,历史都有官方专职之史官记载,这些史官秉承的传统就是曲笔。何谓曲笔,要谈论这个问题,就得提到一本书,这本书也是曲笔传统之终结者。它就是《春秋》。相传《春秋》一书为孔子所撰写,他认为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改动一字一句。弟子们听受《春秋》时,孔子说:“后代了解我的凭这部《春秋》,而怪罪我的也凭这部《春秋》。”[4]孔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他自己也是心中有鬼啊。因为他撰写《春秋》,虽然没有现身说法,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但却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孔子的这一发明,有个专业名词,叫做春秋笔法,简称曲笔。在谈这个话题之前,这里,我们先得确定一点——孔子到底知道不知道真相。《春秋公羊传》认为,孔子的肚子肯定有一本明白账的。这从孔子写作春秋为什么选择从鲁隐公开始,到鲁哀公时代结束,便是了然了——《春秋》为什么从鲁隐公时代开始记载呢?因为在此之前,祖先的事情都是传闻,所见到的是不同的说法,所听到是不同的说法,所传所闻也是不同的说法。春秋又为什么会在鲁哀公十四年结束呢?至此就已经很详细完整了。[5]按照现代人的观点,《春秋》简直就是大毒草了。孔子明明知道历史真相,还以这么恶搞的态度撰写史书,让后世研究历史的人很头疼的。大家为了知道《春秋》到底是写什么的,在那个时代,到底都发生的那些事情。又先后出了不少注解的书。最终,又衍生出了三个权威的版本,那就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照理,有了这三家的共同努力,春秋时代的历史真相应该是明明白白了吧。结果又如何,三家各有各的说法,彼此打架,这架一打就是几千年啊,到现在学者专家还为春秋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争执不休。照理,孔子这么个搞法,这么的恶搞历史,加大了历史研究者的工作难度,而且最终使得有些历史真相永远再无揭晓之日,是注定要站到被唾弃的位置上。然而奇怪的是,恰恰相反,注解春秋之三家都对孔子给予深切的同情之理解。《春秋左氏传》的作者左丘明就认为——《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如果不是真正的贤者,谁能够编写?[6]《春秋公羊传》的作者公羊高则认为——澄清纷纷扰扰之乱世,让所有在乱世被颠覆的传统价值观念都得到保存和还原,啊,世界上没有一本书比《春秋》之撰写更接近这一伟大的原则了。[7]《春秋谷梁传》的作者谷梁子则认为(《春秋》这本书啊,撰写的指导原则)——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8]他说的言简意赅,解释起来却很麻烦,这里就只解释一下“为尊者讳耻”这一句,以见大概。何为尊者,就是最高的国家领导人。何为讳耻,就是最高的国家领导人在执政过程中,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这里的目的,自然指的是维护国家的稳定、政权的稳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往往要超越政治之善恶伦理观念。有时候简直伤天害理、坏事做绝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春秋》的作者即便明知真相,也要对尊者予以深切的同情之理解,讳而不书了。是名“讳耻”。任何时代的史学者都比普通民众更了解一点——尊者也是人,也有人的种种弱点和隐私,是不是一定要把弱点和隐私宣扬出去,告诉民众呢?哦,让大家都知道自己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是个大坏蛋,这对国家有什么好处。即便是现代社会民权张扬,这种为尊者讳的做法,在各国也是屡见不鲜的。以民主人权自豪的美国人也不例外,艾森豪威尔总统任内多病,以病夫之躯治国,为了保持国家稳定,这一消息一直被严密控制,仅仅只有少数人知道。而在中国之上古中古时代,以君主一人而驭万民,精力有限。而偏偏中国人之拓展生存空间的能力又很强,从上古到西周,已经将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纳入了势力范围。要统治的疆土是如此之辽阔,更显然非一人所能全知明察。是以要保持国家之稳定,君主不惟要在人民心中仅仅是为尊者,而且还须是至尊。尊到近乎神明的地步,这样才能享有近乎神灵之超级威信,让民众不敢起任何挑战之心,目的自然是为了震慑国民,稳固威权体制。要而言之,曲笔的最终目的就是建立一个稳固的意识形态,告诉本国之民众——本国之历史伦理,乃是一部向善的伦理。本国之开国君主,都是集人间一切美德于一身,至为完美,不容怀疑。事实上,这是中国人独有的问题么,也不是。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谈起自己的祖先,谈起遥远的上古时代,笔触口吻都是一样的。曲笔,从这个角度而言,并不是坏事。上古时代曲笔之史官,论起本意,乃是为现世之政治服务,因此为尊者讳实为理所必然。然而,原其本心,则上古时代曲笔之史官之理想,乃是为后世规划一套向善之政治伦理。这套政治伦理一旦被捏造出来,遂成为后世之规矩准绳,使得后继治国之君主不得不时时警惕。是以,中国之政治才可以从最初级的原始野蛮状态向高级的理想文明社会演进。上面这段话太学术了。可能多数的读者很难接受,也很难理解。这里就用日常生活的一个小例子作为类比——多数有孩子的父母,教育起自己刚刚长大的孩子,总是要告诉孩子,世界很美好,人和人之间都是善良的。所以,千万千万不要说谎。这些父母不知道人世间的险恶,不知道成年人的世界,不依赖谎言无法维持吗?当然都是知道。那么他们这样做,不等于害自己的孩子吗?非也非也。千万不要说谎,这句话,在一代人和一代人之间传递下来了。是的,现实世界并不美好,甚至对于某些人来说,险恶、黑暗、不公平,困难重重。如果在那样的条件下去坚持真,那等于是选择了自杀。然而,一代人又一代人也坚信,未来的生活会更美好,人与人会更真诚,所以他们要将这真的种子、在自己的孩子上面发芽,让后世子孙最终能生活在善的世界里头。对于孩子来说,长大之后,吃了苦头了,吃了千万不能说谎的苦头,便明白父母之所为,诚然是最大的谎言。轮到孩子为人父母了,他们是不是就去告诉孩子这世界的真相?显然也不是。就这样,一代又一代,一直到今天。人心要向善,善是人类最高最终极的价值,为了这善,不妨暂时先委屈了真。《春秋》时代,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然而,乐观如孔子,并不绝望。他还是坚信,在政治领域里头,善的伦理是有价值,有着最高的价值,这价值甚至超越了真。所以他所撰写的《春秋》必然是一部善的历史,而非真的历史。他并非不知道真对于历史的重要性,但是,期望善的种子在后世之中国发芽的意念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最终《春秋》成了一本观念的历史,一本纯粹的意识形态之书。孔子作的是无用功吗?当然不是,他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中国的任何一部官方正史都离不开他的影响力的笼罩之下——多么神奇啊。一本曲笔的历史书,一本难以辨明真相的历史书,却让后世的任何一个中国史学家必须取法。以直笔著称于世的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就宣称《春秋》的意义重大,是任何有志于撰写信史的史学家的指针——平定乱世,使之复归正道,没有什么著作比《春秋》更切近有效。《春秋》不过数万字,而其要旨就有数千条。万物的离散聚合都在《春秋》之中。在《春秋》一书中,记载弑君事件三十六起[9],被灭亡的国家五十二个,诸侯出奔逃亡不能保其国家的数不胜数。考察其变乱败亡的原因,都是丢掉了作为立国立身根本的春秋大义。所以《易》中讲‘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说‘臣弑君,子弑父,并非一朝一夕的缘故,其发展渐进已是很久了’。因此,做国君的不可以不知《春秋》,否则就是谗佞之徒站在面前也看不见,奸贼之臣紧跟在后面也不会发觉。做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否则就只会株守常规之事却不懂得因事制宜,遇到突发事件则不知如何灵活对待。做人君、人父若不通晓《春秋》的要义,必定会蒙受首恶之名。做人臣、人子如不通晓《春秋》要义,必定会陷于篡位杀上而被诛伐的境地,并蒙死罪之名。其实他们都认为是好事而去做,只因为不懂得《春秋》大义,而蒙受史家口诛笔伐的不实之言却不敢推卸罪名。如不明了礼义的要旨,就会弄到君不象君,臣不象臣,父不象父,子不象子的地步。君不象君,就会被臣下干犯,臣不象臣就会被诛杀,父不象父就会昏聩无道,子不象子就会忤逆不孝。这四种恶行,是天下最大的罪过。把天下最大的罪过加在他身上,也只得接受而不敢推卸。所以《春秋》这部经典是礼义根本之所在。礼是禁绝坏事于发生之前,法规施行于坏事发生之后;法施行的作用显而易见,而礼禁绝的作用却隐而难知。”[10]如何理解这一事实呢?很多人可能要说了,历史一定要真实,就是要给出真相。其实便是在今天,历史之真相从来也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虽然我深深地了解——现代人大多喜欢历史,阅读历史的时候,喜欢求真,他们就像动漫的柯南一样,在阅读历史类的书籍的时候,心中往往有个很小的声音在呐喊:真相只有一个。相比于中国历史的曲笔传统,另一传统“直笔”同样也历史悠久的。这一种传统是现代人比较认同的——历史就是为了记载真相,史官就应该秉笔直书。这里还要强调一下,现代人比较认同的,并不一定就是对。因为我们是现代人,永远无法替古人生活,替古人应对他们所遇到的种种困难。我们并不能以我们现代的观念强加在古人的头上。并进而认为,中国传统史学的最高价值标准就是直笔。事实上,追随《春秋》而出世的《春秋左氏传》就是直书的代表作品,举凡春秋不忍言不能言的历史,在这本书里头几乎一无所隐了——它撰写的目的,就是尽可能揭示《春秋》一书中所有隐藏的谜题。这两本书如此的互为表里,以至于很早就有人断言——《春秋》和《春秋左氏传》的关系,就是一件衣服的里面和外面,彼此互相辅助得以取得成功。如果只看了《春秋》,却没有读到《春秋左氏传》,就算是一个再牛逼的人,关起门来研究再长的时间,也不会知道《春秋》到底都说了一些什么。[11]《春秋左氏传》的真,是真到了让后人震撼的地步,以至于几千年之后的毛泽东读这本书,都要说他是一部相砍书。就是这本直笔无隐的相砍书,把《春秋》曲笔所隐藏的残酷无情冷血的宫廷阴谋、弑君惨案一桩桩一件件的展示出来了。这样一部真的历史会告诉读者什么——权力的斗争总是丑陋,是要流血的。不仅是流别人的血,也流自己的血。不仅仅是流有罪的人的血,而且更多的无辜的人在流血。看完这本书的人,特别是有志于从政的人,恐怕得出的结论往往也无非是——世界上最肮脏的地方是政治了。阅读历史的目的,是为了得出这样的结论么?难道为了真,就置善于死地么?这个问题,请原谅作者本人作为一个刚刚开始研究历史的业余学者,无力回答。只是,研究这一段蒙蒙昧昧的上古史,所根据又是曲笔传统所余留下来的上古文献资料,我在这里想告诉大家,只有一个——历史有善的历史,有真的历史。我对自己,对读者的期许也是双重——在找到真的同时,也找到善。最后,还有一个问题,这本书的读者会是谁。照理,最有资格,最能用的上这本书的,是胡锦涛、温家宝之流的人物。毕竟这套书说白了,写的都是帝王将相。写他们如何把国治好了,写他们又如何亡了国。只有身处于最高位的国家领导人,才能从这本书中,领会到比较出他们目前的处境,并力图找到一条让国家稳定、老百姓喜乐的道路。这,当然也是中国史书的一个传统,那就是资治通鉴。然而,不一样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五千年来中国最美好的时代——民权时代。在今天这个民权时代,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结合各种各样的机遇,坐上最高领导人的位置。胡锦涛早年也不过是一个水电部第四工程局八一三分局技术员、秘书、机关党总支副书记而已。温家宝早年也不过是一个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队党委常委、副队长而已。我对我的读者有所期望,期望有一天,我能写一本,善即是真,真即是善的历史。或者即便不是今天,即便不是我,我的下一代再下一代的作者能做到这一点。这当然是一个再迂腐不过的观念,只是这观念毕竟我们已经前仆后继的传承了五千年了。坚信他吧。司马迁曾经这样坚信过。王威现在也坚信。[1] “古之民朴而厚,今之民巧以伪。”——《商君书·开塞》 [2]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陶渊明集·劝农》
[3]上古淳朴,德用不彰,无德可称,故云不德。——《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
[4]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史记·孔子世家》
[5] 《春秋》何以始乎隱?祖之所逮聞也。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何以終乎哀十四年?曰:備矣!——《春秋公羊传》
[6] 《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左传》
[7]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春秋》。——《春秋公羊传》 [8]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春秋谷梁传》
[9] 根据今人统计,整个春秋时代,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共二百五十五年间的记录进行整理,共发现四十一起弑君事件,外加《左传》追记的两起,共四十三起弑君事件。至于亡国五十二这一数据也不靠谱,春秋时期,见诸经传的大小诸侯国凡一百二十八个(亦有说一百七十余个),到了战国时代,基本上被战国七雄吞并殆尽,因此肯定亡国的不止五十二个。[10]拨乱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豪釐,差以千里’。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於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於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史记·太史公自序》
[11] 《左氏》经之与传,犹衣之表里,相待而成。经而无传,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知也。”——桓谭《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