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市老龄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在全市乡镇(街道)民政助理

时间:2019-05-13 19:3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促进我市老龄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在全市乡镇(街道)民政助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促进我市老龄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在全市乡镇(街道)民政助理》。

第一篇:促进我市老龄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在全市乡镇(街道)民政助理

认清形势 强化素质 促进我市老龄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在全市乡镇(街道)民政助理员培训班上的讲话

李定国 2010年9月28日

同志们:

举办这次全市乡镇(街道)民政助理员培训班是根据省民政厅要求,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民政基层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夯实基层民政工作平台,推动我市民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上午,董局长在会上作了动员讲话,单副书记给大家进行了培训。下面,我就基层老龄干部如何增强自身素质,积极应对我市人口老龄化发展挑战,扎实有效地抓好老龄工作的落实,谈几点意见。

一、我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

我市是全省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目前,我市人口老龄化呈显三个特点:首先是人口老龄化程度深,发展速度快。一方面,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全市人口出生率降至6‰以下。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全市人口的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人口死亡率也大幅度下降,这更加快了我市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据“十一五”期间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末,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5.38万人,占总人口的15.92%;到2009年末,全市60

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56万人,占总人口的18.05%。三年来,老年人口每年以约4.5%的速度递增,老年人口系数连续三年居全省前三位。其次是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2009年末,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24864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4.16%,比2004年末净增近9000人,平均每年净增1800人。再者是城乡纯老年人家庭人数比例不断提高。2009年末,城乡纯老年人家庭(指空巢老人家庭、独居老人家庭)人数占老年人总数的43.26%。根据上述数据和老年人口急剧上升及对未来20年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预测,当前我市正处于老年人口快速发展时期,即刻将进入快速增长的高峰期。

(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根据我市的人口年龄结构及人口发展趋势推算,在未来的20年里,我市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始终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根据我市50年代、60年代人口出生高峰期和相关数据预测,我市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高速增长期将出现在2010——2020年。在这10年内,我市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仍将以每年6000——7000人的速度递增。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逐年下降,全市总人口将出现下降趋势。至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数将突破25万人,占总人口的26%以上,这一数据将大大超过发达国家2020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五分之一的水平。其次,据预测,我市2020年以后,老年人口仍将每年增加5000人——5500人,直到2030年,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全市总人口的35%以上,同时,老年人高龄化现象也将日趋严重,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占老年人总数的20%以上。

二、基层民政、老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人员编制少、工作任务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民政工作领域不断拓显,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民政工作任务也随之增多。但与繁重的民政工作任务相对应的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编制却没有增加,部分乡镇、街道反而减少,而老龄工作甚至出现了没有人管的现象。

(二)工作职能过多、精力分散。

乡镇、街道是民政、老龄工作的第一线,是民政工作的重心和基础,也是反映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窗口和纽带。乡镇、街道民政办(社发办)承担了救灾救济、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双拥优抚安置、城乡医疗救助、城乡社区建设、民间组织管理、地名服务、殡葬管理、慈善和社会救助等多达20多项的工作职能,同时还不同程度地承担着老龄、残联、移民、老干部、统战等其他工作。民政工作职能相对多元化,使基层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全面了解民政对象的基本状况,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更没有时间和精力钻研业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街道民政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三)管理体制不顺、人员更换调整频繁。

由于各县(区)民政局对乡镇、街道民政工作属指导关系,基层民政干部的编制、人事权都在所属乡镇、街道。基层民政干部稳定性差、流动性大、更换调整频繁,而民政工作政策性和业务性都很强,如不通过大量的业务培训很难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频繁地人事变动,不仅影响了日常工作的延续性,也影响到基层民政、老龄工作的平衡创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民政工作政策的贯彻和落实。

(四)办公经费缺乏、工作条件艰苦。

自经费改革后,乡镇一级财政捉襟见肘,民政干部正常的工

作经费很难落实,有些乡镇办公设施缺乏、工作手段落后,如民政工作需要经常上门入户调查走访,但由于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以至难以深入边远地区民政对象中。艰苦的工作条件导致基层民政干部不能安心工作,甚至出现认为干民政没出息,出力不讨好的心态。

(三)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挑战

根据上述预测,在未来的20年内,我市将始终处于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面对上述民政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全市各级民政、老龄部门必须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政和老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积极的姿态、良好的素质和扎实的工作,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们民政和老龄部门和每一位从事民政、老龄工作的同志必须头脑清醒,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一)在思想认识上,要树立时不我待的观念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面临的重大社会和经济问题。它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区老龄问题解决得如何,将对这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各级老龄工作部门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精神,充分把握当前老龄社会的挑战和机遇,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把老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重点政务目标,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单列项目。在当前,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遵照“以人为本,服务大局,构建全面发展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和“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积极推进以“居家养

老”为基本模式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深化发展,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全面提升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质量,努力使社会养老保障和服务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步推进。作为从事基层老龄工作的同志,我们要树立责无旁贷,时不我待的观念。要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严峻性,树立老龄意识、老龄工作意识、老年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挑战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勇敢地承担起贯彻落实好人口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促进社会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逐步走向成熟和规范的历史重任。

(二)在自身素质上,要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因此老龄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十分重要。面对当前我市老龄工作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各级老龄部门及其老龄工作人员要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大职责,就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与锻炼,不断提升以下四种能力。

1、科学发展的谋划能力。天下万事皆在“谋”。作为基层老龄工作者,我们要为今天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质量而“谋”,要为明天老年人的协调、健康、有序的生存和发展而“谋”。当今老龄事业的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老服务”的核心理念,牢记“解决民生、保障民权、维护民利”的核心职责,在心里牢牢地把握“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核心任务,并结合实际,进行谋划。这就要求我们基层老龄工作者对自己所担负的工作、历史情况了如指掌,目前现状烂熟于心,发展趋势科学预测,并根据我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

展的实际,着眼于全局,科学地制定出长期、中期、短期的工作目标,做到年有计划,月有安排,各项老龄工作都能按照既定目标科学运行,力避随意性,使我们的老龄工作切实做到为政府分忧,为老年人解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破解难题的创新能力。老龄工作业务范围广,涉及到社会管理、社会救助、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老龄工作难免会遇到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如果我们还是运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是难以解决的,比如渔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及养老服务体系如何建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如何深化巩固、渔农村银龄互助活动如何开展等等,都迫切需要我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去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操作性强的方式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都能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找准工作难点,进行理论创新和工作创新,找到一条适合于舟山海岛特色的路子,只有具有了创新的能力才能使我们事业向前发展。

3、汇聚力量的协调能力。当前面对我市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和高龄老人日趋激增,如何去解决这一问题,将是一项全新的社会工作,它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老龄工作是政府工作的组成部分,无论是老年人的社会管理、社会救助、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工作推进,我们都要从大局去着眼,去谋划,去实施。如老年人社会养老保障就要与劳动社会保障部门齐抓共管;老年人的社会救助,就要与财政、民政、银行、社会团体及乡镇(街道)整体联动;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就要和卫生、民政等部门共同来抓。因此,我们老龄部门的同志首先要树立老龄工作大格局的观念,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努力培养自己具有着眼全局、协调各方、凝聚

合力的社会活动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老龄事业才能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4、组织宣传的语言表达能力。基层老龄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许多是通过宣传组织各种群众性活动来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老龄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政策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每一名老龄干部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才能去宣传政策,去动员群众参与其中,使党和政府的决策意图变为老百姓的自觉行动。如敬老助老活动,志愿者、义工为老服务等等。同时,随着情况的不断变化,各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都需要调查研究,内外沟通,分析总结,有时甚至还要面对新闻媒体。这就需要我们基层老龄干部必须具备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做到心中情况明、手中有典型,反映情况客观全面,分析问题切中利弊,对外沟通从容和谐,做到这些就要我们去认真学习,掌握老龄工作的政策和必备的基本素质,也只有做到了这些,我们基层老龄干部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一位新时期合格的社会工作者。

(三)在工作手段上,要树立齐抓共管的观念

通过这次培训,大家都已知道,老龄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而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急剧发展,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将越来越多,且涉及面广。要做好老龄工作,单靠一家老龄部门是根本不行的,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所以我们基层的老龄干部在工作手段上,必须树立齐抓共管的观念。当前,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尽快扭转各单位、各部门对“老龄工作与己无关”的思想,同时也要解决老龄工作部门“关门抓工作”的倾向。要积极营造老龄工作像抓计划生育工作一样的社会氛围,全民动员,社会合作,齐抓共管,真正构建起“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

怀”的大老龄格局。这几年的工作实践已经证明,“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是符合老龄工作实际的,问题是如何去落实。作为基层老龄干部除了在思想上要树立齐抓共管的观念,在行动上要积极与相关单位、部门联系沟通,要充分发挥各相关单位、部门在履行职责方面的优势。同时要加强检查督促和协调,使相关单位、部门做好各自的各项服务工作,从而真正形成分工合作,关系通畅,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真正把各项老龄工作落到实处。

同志们,新的历史时期,民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老龄工作的形式也十分严峻,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重视下,坚持不懈地贯彻科学发展观、锐利进取、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就一定能使民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老龄事业持续稳定发展,为建设文明舟山、平安舟山、和谐舟山做出我们民政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思考:(1)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由什么向什么转变,如何转变。

1、传统增长方式的弊端

传统增长方式的弊端:片面追求社会生产总量增长、突出产值增长速度;主要依靠增加物质生产要素投入;主要依靠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扩大技资规模(成本100亿,产出150亿;成本300亿,产出350亿。看结果增加很快,但没有看成本);注重产品数量增加;经济周期性波动增长(通胀与紧缩交替);

材料: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

(1)、中国国资源的利用率却相当低(附加值低)。

我国重要资源的产出效率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从资源投入与产出来看,2004年我国GDP按现行汇率计算为1.65万亿美元,占全世界GDP的4%略高一点,但消耗了50亿吨以上的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原油、原煤、电力、铁矿石、钢材、铜、水泥的消耗量分别达全世界消耗量的8%、31%、10%、30%、30%、20%和40%。我国用水总量与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1/8;消耗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从近年来部分地区频繁发生的“电荒”、“油荒”中,以严重缺水的黄河流域来说,农业灌溉还是大量采用传统的漫灌方式。上游宁蒙灌区亩均用水量都在1000立方米以上,比节水灌区高几倍到十几倍;即便是饱受黄河断流之苦的豫、鲁两省引黄灌区也是有水时大水漫灌,无水时望河兴叹。全国农业用水利用率很低,目前生产单位粮食用水是发达国家的2到2.5倍。农业用水如此,工业用水又如何呢?据统计,目前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75%的水平,单位GDP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15倍到100倍,一些重要产品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有人说,国外用高消耗的方式耗费中国资源,以遏制中国将来的强大。能源问题将来可以成为发达国家遏制中国的手段。中国已经感受到能源危机了。)

(2)、人为浪费严重。

一方面,大家已经清楚看到了油荒、电荒、煤荒所凸现的经济发展资源“瓶颈”,看到了局部在改善而整体在恶化生态环境的艰难态势,看到了现有发展模式的难以为继;(管电的用电不要钱、管气的用电不要钱,管水的用电不要钱)在炎热的夏季,在双周日之外,许多单位的朋友想必还额外“享受”了一些闲暇,因为单位轮流停电。总理也有点着急了,号召人们把空调温度最好控制在26度,若非特别需要,正装就不要穿了。看看外面的世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口号已经喊得震天响。7月23日,国家发改委宣布成品油出厂价每吨上涨250~300元,为这个口号加了一笔最新的注解。

一幕幕浪费惊人、严重不经济或者资源短缺的现象被列举出来,成为人们评头论足的对象: 北京市日前对全市 48 家市、区政府机构 2004年能源消费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政府机构的人均年用电量最高值达到9402 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居民的 19倍。与之相关的一个数据是,我国政府机构年电力消耗总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5%,能源费用超过 800亿元,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超过美国政府机关1999 年平均水平的 33%。最近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机关工作会议上提出:以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要给具体的办公经费、能源消耗做规定,超出部分有工作人员自己补偿。

(3)、环境污染严重。

在世界上,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居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居第二,尤其是后者的增长速度比较快。同时,水污染等问题在我国也日益严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且时空分布不均。目前600多个城市中已有400多个缺水,110个严重缺水。全国浅层地下水大约有50%的地区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约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地下水水质呈下降趋势。2003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680亿吨,约有

1/3的工业废水和2/3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水中。北方一些地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南方许多重要河流、湖泊污染严重。

中国十大污染城市排名:临汾、阳泉、大同、金昌、宜宾、株洲、重庆、焦作、长治、攀枝花。临汾也是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

2、转变的内容:

要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即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从片面追求社会生产总量增长、突出产值增长速度,转变到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生产要素投入,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主要依靠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扩大技资规模,转变到着重依靠利用现有基础,着重于更新、改造和挖潜;从注重产品数量增加,转变到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从经济周期性波动增长,转变到经济持续、快 速、健康地发展。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其内容和要求。

①科技含量高,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②经济效益好,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即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通过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资源消耗低,就是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实际,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向节约的转变,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④环境污染少,就是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从宏观管理入手,注重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避免走旧工业化过程中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⑤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从我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实际出发,制定推进工业化的具体政策,处理好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通过教育和培训加强劳动力资源的能力。

特别要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和提拔任用体制。干部政绩不能只看GDP(和绿色GDP)增速,更要看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包括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环保、生态保护、医疗卫生以及社会秩序、信用、法治环境的改善等。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济运行机制;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形成有利于集约化增长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

二、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地区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发展的关系和状况。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就是要求生产要素在各个地区之间合理配置,使各个地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相互补充,协调一致地发展。

1、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详细)

(1)、东南沿海的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主要是发展制造业(轻工业)和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东部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

(2)西部大开发。

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继“西部大开发”之后,“中部塌陷”和“新东北现象”成为另外两种越来越强劲的声音。

以前中部地区自嘲“不东不西、不是东西”,那是指既享受不到东部经济开发区的优惠政策,也享受不到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中部崛起能更好地承担起承东启西、承南接北的重任。“新东北现象”是相对于“东北现象”而言的。因不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老工业基地东北三省出现工业经济效益下滑、工业生产步履维艰的事实,在当时被记者称为“东北现象”,曾是我国重要粮仓的东北三省,近些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出现了传统优势农产品大量积压、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经济效益提高不大等较为尖锐的问题。新华社记者将这种现象称为“新东北现象”。

身居武汉的老一代经济学家张培刚则干脆提出:一国经济如要起飞,必须把力量用在中部。张老形象地称此为“牛肚子理论”。什么意思呢?牛陷到泥塘里后,老乡们一般是拿一根扁担从牛肚子底下穿过,两端用力,抬肚子,整个牛就从泥塘里爬上来了。

(3、再造东北。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仿照苏联模式发动了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第一轮工业革命。长春一汽、大庆油田、鞍山钢铁„„,东北成为“中国鲁尔”,是这一轮建设成就的主要标志。然而由于这一波浪潮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驱动,缺乏真实的市场消费基础,因此最终趋于衰竭。东北重工业基地也由于缺乏企业家精神和体制创新的支撑而陷入困境。主要是振兴重工业和机器制造工业。绿色生态成为东北再造过程中分量很重的一张牌。重点改造和提升机床、汽车、船舶、飞机等关键装备制造业,促进形成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

(4)中部崛起。

中部地区的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河北、山西七省共有5亿多人口,人均占有资源总量在全国却最少。中部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第一是中国商品粮基地。对中国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河南、安徽、湖南、湖北都是粮食大省。第二是优质人员提供的基地。河南、湖北、湖南、安徽都是人口大省,他们每年劳动力的输出到东部到其他地区去,占整个国家流动人口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说,其他地方尤其是东部的发展有中部的劳动力的重要贡献,这一点是不可低估的。第三有非常优良的区位优势。比如他的大交通、大网络,其实是在中国联通东部和西部、南部和北部不可少的。纵向的有京广线、京九线,都是通向中国省份的大动脉。横的有陇海铁路,有长江的黄金水道,几乎在每一个省会中部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交通枢纽 第四,它又是重要的原材料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尤其是像煤的供应,比较重型的制造业基地。第五是一个中国的经济腹地的构成者,如果东部本身的发展将来没有中部这样一个大的经济腹地的支持的话,东部本身的发展,它的竞争力就会受到影响。中部地区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问题

一、怎样看待中西部地区东部的贡献(略)

中西部地区东部对的支持:(1)、政策优势(中西部缺乏东部的竞争力、在中国,往往政策特殊的地方,很容易富起来,而特殊政策变化,会带来很大影响,今天的深圳与浦东就是典型——深圳今天已经逐渐失去经济优势。为了维持全国瞩目地位,深圳只好在政治体制改革上做文章,充当行政改革的先锋。政府投入(在增进一定的情况下,给东部多、西部就少了)、税收减免等(2)、矿产资源(中西部的许多资源被廉价卖到东部,甚至西部自己都不能享用。比如西部缺电——西电东送。陕北自己还用不上天然气,被输送到北京等地。(3)、人力资源(高级人才——东部发展的一大支柱。农民工——给东部提供廉价劳动力,维持产品低成本,这是东部外资云集的一大原因,另一原因是中国的市场和政府的税收等优惠政策。但同时也要看到东部给人才提供了发展的机会,解决了就业,农民工的收入也有利于西部的富裕)

(4)、环境资源。西部退耕还林,退木还草——保持东部的水资源以及防止风沙袭击东部—

—北京。西部作出牺牲,东部应该支持——当然,国家需要协调。青海湖游轮事件和青藏铁路事件——拉萨人说,我只知道铁路修好后啤酒将从10元降到5元,为什么东部人为了发展而先破坏了环境,今天却批评我们为了发展而破坏环境。

2、实施西部大开发

(1)西部的概况:

西部开发的区域,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含兵团)、内蒙古、广西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0年末人口为3.55亿人,占全国的28.1%。国内生产总值1.66万亿元,占全国的17.2%。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面积有60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1%,自然资源相当丰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水利资源、土地资源,但经济却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而且东西差距在不断拉大。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西部概念,并不是单纯的地域概念,更主要的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概念。也就是说,现在被称作西部地区的12个省区市(注意广西和内蒙),实际上就是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省区市。

昔日西部的辉煌:西部地区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94%,分别是东部东西部的差距是在1979年以后的改革开放中逐渐拉大的:“一五”时期东西部差距全面缩小,西部地区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94%,分别是东部和全国的1.31、1.49倍;“二五”及调整时期东西部差距有所扩大,此时西部平均增长率只有4.75%,分别相当于东部98.24%,全国87.32%;“三线建设”时期国家累计投入2000多亿元,建成10条总长8000多公里铁路干线,1000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形成了45个大型生产科研基地和批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奠定了西部工业化的基础。问题在于,1979—1995年(按可比价计算)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年均12.8%,西部地区为8.7%,近几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东部地区占65%以上,西部地区仅占15%,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东部地区超过平均数4成以上,西部地区只有平均数的一半。

(2)、西部大开发的原因。

第一,落实邓小平的“两个大局”的思想

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 局。”

第二、经济方面的原因扩大内需的需要。

为了推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需要扩大内需,增加社会总需求。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拉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国内市场出现了商品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导致了产品无市场、消费无热点、投资无项目的状况。我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需求不足和失业率上升的挑战。亚洲金融危机又造成了外需减少,国家不得不依靠扩大内需以保证经济持续增长条件下的供求平衡,避免社会总供给的减少以及带来的下岗人员增加等问题;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传统产业的发展趋于饱和,东部地区必须依靠结构调整,提高资本和技术含量,去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面对内需不足和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的压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国内投资需求需要开辟新的投资市场。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需要把中西部经济融入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体系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区域发展的重点是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扩大。如果不解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必将影响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第三、生态方面的原因

西部地区是保持我国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屏障。然而由于长期无序的开发,加上自然条件差,导致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和风尘暴等生态环境的污染。这一问题有不断恶化的趋势,并正在向东部地区扩展,直接威胁着我国生态环境的平衡。

第四、社会方面的原因解决沿海同内地的贫富差距问题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目的。改革使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但同时也使东西部地区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贫困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尚未实现温饱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地区。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和解决,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引发地区不安定因素的爆发,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3)、实施西部开发的主要内容

集中力量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三是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和资源条件,着力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四是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五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4)、西部开发的价值取向及其意义

在西部的大开发中,应当确立全面的效益观,即以生态效益为第一、以社会效益为第二、以经济效益为第三的综合效益观。西部自强、东部合作、中央支持 它的推进不仅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第三篇:村镇银行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

村镇银行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

【摘要】7月23日银监会出台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银监发72号),标志着银监会自开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试验,正式成为我国下一步农村金融改革的战略规划。经银监会核准,于12月26日挂牌成立的平罗村镇银行,不仅是石嘴山经济金融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区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的又一丰硕成果。村镇银行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等优势,出台金融服务举措,服务“三农”发展,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搭建农村金融供给新渠道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已经产生了积极影响。针对这些影响,结合村镇银行的发展纪实和参与筹建及信贷工作的经历,就村镇银行如何实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问题,提出以下粗浅见解。

【关键词】村镇银行农村金融科学发展制约因素对策

【引言】

面对改革中的农村金融市场,村镇银行即将进入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业务经营的稳健过渡期、行业发展的加速扩容期、攻坚克难的严峻考验期。平罗村镇银行作为新时期农村金融的生力军,针对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在进一步加强市场定位、深化机制改革、加快自我发展基础上,忠实履行好社会和时代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推动“三农”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正文】

村镇银行自成立以,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银监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在人民银行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区、市、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平罗县委、政府关于农村经济工作的整体部署,以其决策高效、定价机制灵活、控制机制新颖、市场定位明确的鲜明的支农特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延伸服务内涵,强有力地支持支柱产业的发展,积极支持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农村个体经济的发展,加大对城乡居民消费信贷的支持,信贷扶持城乡居民再创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有效激活了当地农村金融市场,改善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

一、村镇银行发展概况

(一)政策基础

村镇银行,即为“三农”设立的银行。12月20日,中国银监会出台了“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意见”,随后又于1月29日发布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6项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行政许可及监管细则(以下简称“新政”)。新政的出台既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的创新之举,又是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充分性的具体行动。这对于改善农村金融领域信贷资金外流、农村经济主体融资困难,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在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同时,新政也将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对农村金融市场主体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发展现状

村镇银行位于素有“塞上小江南”之美誉的西部百强县——平罗。平罗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西依贺兰山,东临黄河,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毗邻,总人口29.85万人,农业人口22.65万人,城区人口7.2万人,其中:回族人口9.55万人。现有耕地82.18万亩,未利用土地113.49万亩。

村镇银行现有员工32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57%。服务县辖7镇12乡、145个行政村,总人口29.85万人。境内土地肥沃,排灌自如,气候宜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盛产小麦、水稻、大豆、玉米、油料、水果、瓜菜等。

村镇银行于12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由宁夏泾源县农村信用社发起设立,注册资本金301万元,其中泾源农信社作为发起人出资211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0.09%;其余的三个股东为自然人发起人,分别出资30万元、共9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9.91%。开业以来该行按照《村镇银行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紧紧围绕“定目标、明责任、强宣传、树品牌、抓服务、提效率”的工作思路,突出“服务三农”主题,加大投放力度,有效推进了各项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村镇银行开业以来受到了平罗县广大农户的欢迎。截止10月末,我行资产总额5441.39万元,较年初增加5441.39万元;负债总额5352.38万元;各项存款余额4817.28万元,较年初增加4817.2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3577.05万元,较年初增加3577.05万元,存贷比例63.88%;其中:涉农贷款2829万元,占比79.09%;其他贷款748.05万元,

第四篇:促进我市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促进我市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学习十七大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把学前教育列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目标和内容,作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之一加以强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重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而且把学前教育作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通过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我深深地体会到,必须抓机遇,乘势而上,促进我市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一、梅州学前教育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学前教育摆上了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入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实绩考核内容。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各级政府进一步将幼儿教育作为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的基础工程,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二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我市学前教育整体状况是在深化改革中稳步向前发展,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基本形成了以示范幼儿园为龙头、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民办幼儿园快速发展的格局。最近调查统计的情况显示,我市有各类幼儿园446所,开设有学

前班的学校1371所,在园幼儿89209人,其中学前班38884人,共有幼儿教职工4654人,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班)率为73.06%,比2005年的64.27%,提升了8.79个百分点。全市共有省一级幼儿园5所,市一级幼儿园7所。三是学前教育管理得到加强,办园水平有所提高。各县(市、区)能深入贯彻国家、省、市有关幼儿教育管理文件,全市幼儿园实行登记注册制,管理开始走上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四是幼教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提高。针对我市学前教育师资相对薄弱,素质偏低的状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着力抓好了园长和教师两支队伍建设。到目前,全市专任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78.81%。

这几年,我市的学前教育虽然有较大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公办与民办、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规范化建设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与省要求计划到2010年全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全部达到规范化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二是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还有待进一步规范。近年来我市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幼儿园管理的文件,今年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通知》(梅市教基[2007]1号)和《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通知》(梅市教办基[2007]21号),民办幼儿园经过多次核查整改后,管理有所规范,但还存在部分小规模的民办园和家庭式幼儿园办园条件差、卫生条件差,保教不合规范,安全隐患较大,不具备基本办园条件仍继续招生的现象。三是幼儿教师福利待遇低,队伍不稳定。部分农村和民办幼儿园聘任教师连最基本的工资、医疗、养老保险都没有保障,造成优秀幼儿教师流失较大。四是幼儿园安全管理,存在较大隐患。有部分幼儿园安全防范意识不强,没有建立卫生保建、食品卫生、安全防护制度,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不完善。

二、今后工作思路

(一)明确目标,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

学前教育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必须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把学前教育工作作为造福人民、造福后代的“民心工程”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作为推进教育公平的手段,加强对各类幼儿园的管理,切实履行作为主管部门的责任。

我市今后一段时期学前教育发展总的思路是: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示范,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为学前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到2010年,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班)率达到80%,梅州城区和各县(市、区)城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全面提高学前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教育能力。

(二)理顺体制,规范各类幼儿园(班)管理

继续贯彻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3]13号)精神,理顺、规范学前教育的管理。我市幼儿教育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负起主管本地学前

教育的职责,不要存在“等”和“靠”的意识,要主动争取、主动协调、主动管理,要加大对示范园的投入。县(市、区)教育局在努力办好示范园的同时,督促各镇办好中心幼儿园,并要求镇大力发展村级幼儿园(班)。

我市幼儿园(班)实行登记注册和年检制度,坚持“谁审批、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全市民办幼儿园282所,在园幼儿31714人,其中符合办学条件已审批同意发证的幼儿园170所,占民办幼儿园的60.28%,暂不符合条件需整改未审批的民办幼儿园112所。各县(市、区)要加强对幼儿园、学前班的管理,严格按有关法规和文件要求做好幼儿园(学前班)的登记审批工作。对办学条件符合要求,经审批通过的,要发给登记注册证或办学许可证,并定期复核审验;对不具备基本办园(班)条件,卫生条件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且未经许可的学前教育机构,要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要坚决责令其停止招生,并积极争取政府相关执法部门的支持,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取缔非法举办的幼儿园。

当前,我市部分县(市、区)的城区小学附设了学前班,这里固然有客观原因,而且有较长的历史,但这种做法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是相违背的。今后,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逐步予以解决。

(三)突出重点,加快镇中心幼儿园建设

我市是山区市,学前教育发展的难点是农村,重点也是在农村。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方针,尤其是要突出重点,加快镇中心幼儿园

建设,走农村以镇中心幼儿园为示范,村办园(班)为骨干,多形式学前教育机构共同发展的道路。目前全市镇中心幼儿园80所,占乡镇数的76.92%,计划到2010年全市各镇均办起乡镇中心幼儿园,80%以上达到规范化要求。

要充分认识镇中心幼儿园规范化建设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镇中心幼儿园规范化建设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要求各中心小学积极主动与镇政府联系,把它作为镇精神文明建设、办好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关于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镇人民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负责举办镇中心幼儿园,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要合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校舍、房舍举办学前教育。要多渠道筹措办园经费,特别是发动广大华侨、社会各界、能人、贤人举办学前教育。这次会议参观的百侯镇中心幼儿园、百侯镇侯北村幼儿园,都得益于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

(四)抓住关键,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开拓创新的幼儿教师队伍是发展幼儿教育事业的关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抓好园长和教师的队伍建设,要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和教师资格评审制度,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保证幼儿教师享有与小学教师同等的待遇,切实解决好农村和民办幼儿园聘任教师职称评审、教师资格认定,养老、医疗保险等切身利益问题,要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要加强幼儿教师培训,幼儿园要建立自身的园本教研,园本培训制度,这样

才能使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到教学研究上来,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合作、支持、沟通,共同探讨和研究,从而提高自身教育理论修养和实际操作水平。

(五)建立制度,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

幼儿是自我保护能力最弱的群体,我们在思想上一定要高度重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切实提高防范意识,把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抓实抓好。幼儿园要努力做到就近招生,原则上不得组织车辆接送幼儿,如确需组织车辆接送幼儿的,需报当地公安交警部门审批同意,并严格按公安交警等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做到责任到人,管理到位。特别要完善卫生保健、食品卫生、安全防护制度。要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贯穿于幼儿园管理的全过程和工作的各个环节,并指定专人负责安全工作,要严格执行安全工作责任制、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第五篇:为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再立新功

为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再立新功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体现在国税部门就是要继续做大“蛋糕”,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财力基础。过去的五年,伴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市国税系统取得了显著成绩,累计组织国税收入36.26亿元,年均增幅保持在30%左右,2007年突破了12.3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全市国税系统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文明行业”称号,江苏省先进县(市)局领导班子、江苏省科普宣传先进集体等荣誉。

党的十七大为新时期税收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作为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解读报告精神,一是要坚持制度管理。在深化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中,要坚决维护税收管理制度的权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市场经济条件下,征纳双方都要严格执行税收管理制度,履行各自法定的权利与义务,这是税收工作顺利开展并发挥作用的基础;二是充分发挥税收的聚财和调控职能。税收的首要职能是组织财政收入,税务机关要积极参与政府制定收入计划,要通过开展深入细致的经济税源调查分析,为制订收入计划提供依据,遵循从经济到税收的思想,努力使税收收入的规模、速度、结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构建科学、稳定的收入保障机制;要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制止和防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工作原则,在认真执行收入计划过程中,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地建议修正收入计划;三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税收工作。要把税收工作的发展建立在职能的正确履行上、作用的充分发挥上;要以人为本,税收成果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共享,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税收利益,让税收造福于人民;税收工作的发展要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紧扣经济脉搏,发挥税收调节职能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税收工作的发展要遵循统筹兼顾的工作办法,在全力推进税收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要主动、自觉地将税收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筹划。

2008年是“十一五”发展承上启下的一年,是我市全面腾飞持续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区域经济综合效应凸现以及城市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的关键之年,是“学赶张家港、建设新如皋”的快速推进之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决战之年。因此,全市国税系统要准确把握新的形势和任务:一是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实现组织收入的新跨越。认真贯彻组织税收收入原则,有效遏制税收流失,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保持各税种收入与对应经济税源的协调增长,保证税收收入增长科学、规范,确保组织收入工作在高基数、高增幅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跨越,全面完成条块下达的收入任务;二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强化干部队伍素质教育,着力打造一支能征善战、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使国税干部队伍呈现新气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干部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国税文化建设,倡导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团队精神,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三是坚持服务宗旨,强化优质服务品牌的创建,树立依法行政、文明服务的国税新形象。大力开展“构建和谐国税”活动,统一规范服务形式,拓宽服务范围,优化完善税收服务体系,社会满意率明显提高,在全市人民满意机关、热点科室、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测评中的位次进一步前移。

一、坚持聚财为国,强化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促进国税收入的持续健康稳定增长

1.紧紧围绕经济税收发展重点开展税收分析,摸清税源分布。税收分析的重点进一步向更加注重较深层次的税收与经济关系分析转变,进一步揭示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客观反映税收征管状况和各项征管措施的成效,测算分析各项政策调整对税收收入的影响,提出加强管理、完善政策的建议,更好地为组织收入、加强征管、宏观调控服务;通过开展各税种管理状况和异常点、风险点的筛选分析,不断丰富分税种、分行业、分项目的分析预警模型,提高各税种管理水平。

2.健全收入目标考核体系,做到目标考核机制保障有力。一是科学分解收入任务。年初下达分局全年指导性税收计划,每季结合各分局的经济税源变化情况,以前两个月的完成实绩推算出季度能够完成的指标,给各分局下达季度指令性计划,让各分局组织收入更有针对性。参照镇(区)政府财政收入目标,尽可能使收入目标任务与其保持一致,便于各镇(区)对照目标进度进行督查;二是制定收入目标考核激励机制。设立税收收入任务单项考核奖,按季兑现;三是签订责任状。将收入计划分解到各分局、各股、各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

3.加强重点税源企业优质管理与服务。通过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企业的管理,全面提升我市工业和商业增值税综合税收负担率。同时,要做好重点税源企业、高风险企业的政策性服务调研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全市重大项目的跟踪管理与服务。

4.狠抓涉税高风险企业管理。对经营规模较大,享受着较多的民政福利、废旧物资、农副产品等税收优惠政策,对地方财力贡献不大、在管理上又容易出现漏洞的企业,要加强综合性、专项性分析和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发布风险预警信息,引导企业守法经营、按章纳税。对弄虚作假,采取不正当手段骗取税收优惠的,要坚决加大查处和打击力度,维护税法尊严。

5.加强税务责任区管理与评定。通过梳理明晰责任区各岗位税源管理职责,进一步强化分局长、股长、管理员的税源三级监控模式,基层分局领导要亲自管理重点税源企业和高危企业,带头创建示范责任区。针对责任区管理的工作重心和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经验交流会、场地培训、组织优秀案例评比等各种方式,加大对税收管理员的学习培训,进一步规范日常检查、巡查等管理性检查工作。以贯彻落实南通市局《税收责任区星级评定办法》为契机,统一考评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认真开展星级责任区评比活动,用可比数据来评价责任区的管理质量,通过加强对重点、薄弱点、风险点的监控,努力实现无重大偷骗税案件、无重大税收管理隐患等责任区管理目标。

6.深化征管改革,提升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通过在全市推行税收管理员集中到分局办公,实现对干部队伍的集约化管理,以计算机信息网络为支撑,实现税收管理员每人一台计算机,各责任人必须亲自进行属于各自工作职责范围内工作流程节点的操作,熟练运用公文处理系统、税收监控决策系统等,及时准确掌握税收政策的变化,加强信息采集的完整与准确,增强各类信息的共享度,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将税收执法责任落实到人。

7.创新纳税评估模式,提高评估工作实效。改进评估组织模式,以专业评估人员评估为主,逐步实现评估工作专业化。一是市局成立专门评估小组,指导全市国税的纳税评估工作,开展专业评估;二是具备条件的分局成立纳税评估股,不具备条件的分局要落实专门纳税评估人员,实现管评分离,促进评估出成效;三是学习借鉴兄弟先市局的行业评估模型,结合我市产业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一到两个有效的行业评估模型,用于指导面上行业评估;四是对纳税评估结果实行动态跟踪管理,防止出现“老问题”反弹;五是充分发挥纳税评估以评促查、以评促管的作用,通过纳税评估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拓展税收分析的视野,改进税收分析的方式方法;六是认真开展纳税评估案例点评交流活动,切实提高干部技能,促进纳税评估的深化。

8.强化稽查职能,营造良好税收执法环境。深入开展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充分发挥一级稽查的威慑力,继续保持严厉打击各类涉税违法活动的高压态势。重点查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可抵扣票(证),骗取国家出口退税,利用虚假账册等手段进行偷税的涉税违法犯罪活动。认真组织好上级局布置的税收专项检查,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

9.密切部门协作,依法推进社会综合治税。认真落实市政府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健全落实税源信息传递与共享制度,全面、有效地汇集各相关部门掌握的涉税信息,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投入、房地产施工、预售、工业用电量等涉税重要经济信息的监控。根据税收管理的新形势,密切与镇(区)、工商、地税和综合治税办公室等单位的协调配合,加强信息交流与数据比对,在涉税高风险企业、关联企业税收管理上实施齐抓共管。加强与公、检、法部门的合作,加大对涉税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二、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廉政建设,打造一支能征善战、廉洁高效的国税干部队伍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矛盾、新要求,实现国税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设一支特别能创新、特别能攻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国税干部队伍。

1.领导班子带头做好表率。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班子要想蠃得大家的信赖,树立起权威,不是靠手中的权力,而是靠领导过硬的作风形成的魅力。领导班子要坚持“三带头”,即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带头认真履行“一岗两责”岗位职责、带头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做到重要工作民主决策、主要精力抓大事和难事,处处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2.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对工作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敬业精神,为完成任务不惜加班加点、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为开拓创新不断争先创优的实干精神,为国税事业勇于奉献、务实协作的团队精神,从而形成一个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相互激励、你追我赶的国税先进集体。通过开展“学习十七大党章,重温入党誓词”主题教育,激发党员干部的斗志。要把国税的组织目标发展与干部个人价值实现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教育激励,培养干部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在推进税收工作发展的同时,帮助干部个人实现职业理想,体现人生价值。要增强团队活力,营造和谐的税收工作内部环境。在全系统多开展一些谈心和沟通活动,增进理解,团结协作,努力让每一个干部职工都能充满激情而又快乐地工作,凝心致力于国税事业的发展。

3.完善竞争激励机制,组织干部竞争上岗。通过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激发干部潜能,保持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精心组织全系统新一轮副科级分局长、中层干部、股长的竞争上岗工作,完善竞争机制,突出参加竞争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将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创新思维等作为综合评价因素,真正将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中层干部岗位。坚持以提升能力为重点,继续强化基层分局领导班子建设,促进基层团结型、实干型、廉政型领导班子建设的落实。实施干部换岗交流。在认真研究酝酿,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系统、完整、合理、规范的干部换岗交流制度,盘活人力资源。

4.完善绩效管理机制,优化干部人力资源管理。进一步探索符合国税实际的能级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激发内部潜能,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强化对税收管理员、办税服务厅人员、稽查人员的有效奖惩激励,把提高税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摆在突出位置,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考核办法,科学评价税务干部的工作水平和能力。重视干部培训工作。建立分级分类的干部教育培训、学习考试机制,本着急用先学的原则,广泛开展各类岗位练兵和业务比武活动,鼓励参加各类资格考试和专业等级考试。积极与相关高校联系,将相关岗位人员分批派出进行专门培训。

5.规范考核追究,落实好执法责任和追究机制。认真开展执法责任制日常考核,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和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操作应用,最大限度地规避执法风险;总结人工考核和系统操作经验,制定和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细化执法责任制考核评议工作;建立压力传递机制下的考核追究反馈制度,强化税收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执法风险的防范意识。

6.强化监督制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败战略方针,构建制度、教育、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要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的格局,将廉政学习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常敲“耳边鼓”。开展勤廉评比活动,培养身边的典型,树立勤政廉政的标杆,增强可学性。探索建立符合国税实际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强化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特别是抓住纳税人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切实纠正损害纳税人利益的不正之风。要广泛开展税收管理员述职述廉活动,让纳税人为国税干部的服务与廉政情况打分。要在全系统营造敢抓敢管、敢于负责的良好氛围,确立常抓不懈的意识,并注重防微杜渐。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从源头上加以治理。

7.以构建和谐国税为目标,营造良好国税文化氛围。通过对国税干部道德情操的正确引导,继续加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深入开展“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五珍惜(珍惜工作岗位、珍惜手中权力、珍惜集体荣誉、珍惜个人前程、珍惜家庭幸福)”主题教育,提升国税干部的情趣与品位,营造既有个性张扬,又有组织充盈,充满生机活力、团结进取的如皋国税文化氛围。要真诚地关心与爱护国税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做到“五个必”,即:遇到困难必帮,取得成绩必奖,生病必去看望,遇到疑难必解,思想波动必谈,使大家产生强烈的亲切感、依赖感和归属感。

三、坚持服务宗旨,强化优质服务品牌的创建,树立依法行政、文明服务的国税新形象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基层国税是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一线”部门,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就要广大国税干部转变思想认识,提升服务理念。一是构建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征纳关系。要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公正执法是最佳服务的理念、纳税人正当需求应予满足的理念,紧紧围绕落实十七大精神,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发挥国税职能放在首位,将文明创建和促进税源发展相结合,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优化服务措施。加强外部网站建设,实行办税公开,方便纳税人查询政策、网上咨询、下载办税软件,实施网上办税,建立征纳互动平台,提升外网服务社会,服务纳税人的能力。加强办税服务厅的环境建设,继续抓好“税收服务九项制度”和“十项服务承诺”的落实,实施长效管理;二是密切党政税收分析调研,为经济发展决策服务。把税收分析、税收政策调研以及专题涉税信息的成果,及时向党委、政府领导进行汇报,为发展经济当好参谋牷极参加政府党委召开的经济发展研究会议,提供税源、产业发展动态信息,为地方经济建设献计献策,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树立从经济到税源的意识,积极服务地方招商引资,以提供优质服务,打造招商“软环境”。

十七大报告指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犕晟浦圃己图喽交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基层国税部门作为执法一线,要文明执法,树立廉洁高效的形象。一是要依法行政,创建基层文明站所。营造依法行政理念,把推动执法规范化作为创建的重点,从实体和程序上规范执法行为,实施纠建并举、标本兼治,树立文明执法的国税形象;二是要廉洁从税,树立文明服务形象。建立群众监察员、行风监督员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认真贯彻落实南通市国税局制定的“三条铁纪”(1.禁止国税干部收受纳税人的礼金、礼品和有价证券;2.禁止国税干部参与涉税中介代理谋取利益;3.禁止国税干部在办税服务中刁难纳税人)。开展“党员示范岗”、“服务标兵岗”、“巾帼示范岗”创建,营造廉洁从税,为民服务的良好氛围,树立廉洁高效的服务形象;三是要勇于奉献,打造优质服务品牌。以如皋国税“服务e站”为载体,建立承诺服务、预约服务、政务公开,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一条龙”、“一户式”纳税服务,提高办税效率,减轻纳税人负担。四是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六城同创、文明社区共建等活动,继续开展拥军优属、扶贫助困、希望工程等各项社会公益活动,献爱心,送温暖,弘扬国税精神,展示国税形象,推动全市国税系统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下载促进我市老龄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在全市乡镇(街道)民政助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促进我市老龄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在全市乡镇(街道)民政助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情况成为许多人关心的话题。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成为人们观察中......

    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正是这些成就和变化,为我们走向“又好又快”发展......

    促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重视卫生民生,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认真落实县纪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卫生局结合系统实际, 全面贯彻落实县纪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以卫生民生工程为着眼点,加强干......

    推广典型经验,促进我市素质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推广典型经验,促进我市素质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日照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现场会隆重召开 为总结、推广一年来全市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果,日照市教育局于2008年12月16日,召开了全......

    如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全5篇)

    如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我思考这个问题之初,我首先回想的是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接下来我想到的是中国当前的经济现状,然后才是如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又想那么为什么要......

    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5篇材料)

    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

    加强党的建设,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党的建设,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企业改制后,企业的管理体制、内部组织形式、工作机制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原有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工作方式、工作内容都面临着挑战......

    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调查报告

    近年来,市工商局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四个统一”的要求,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充分发挥商标监管执法服务职能作用,为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