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与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
安全设施与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1.0目的
为加强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护员工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制订本制度,本制度适用公司各生产经营岗位或单位。2.0术语和定义
2.1建设项目――是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2.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物和其他技术措施的总称(以下统称安全设施)。
2.3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以下统称安全设施)。
2.4三同时――指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3.0管理职责
3.1公司主要负责人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全面负责。
3.2公司生产安全部是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建设项目“三同时”各项管理工作。
3.3公司应成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并明确各小组成员工作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到位。4.0一般规定
4.1建设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公司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安全评与职业卫生预评价。
4.2安全评与职业卫生预评价必须有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并编制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预评价报告。
4.3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时,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进行设计,并编制安全设施设计,并将设计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
4.4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或未审查同意的,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审查同意的在建设项目规模、生产工艺、原料、设备发生重大变更的、改变安全设施设计且可能降低安全性能、在施工期间重新设计的,应报原批准部门审查同意,否则不得开工建设。
4.5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领导小组应当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安全设施设计和相关施工技术标准、规范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4.6施工单位发现安全设施存在重大隐患时,应当停止施工并向公司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接到报告后公司应当立即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恢复施工。
4.7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应当委托具备监理资质的单位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进行监理,工程监理单位、监理人对安全设施工程质量承当监理责任。
4.8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建成后,公司应当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4.9根据规定建设醒目需要试运行(包括生产、和使用)的,应当在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进行试运行,试运行时间不应少于30日,最长不超过180日。
4.10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试运行结束后,公司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价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编制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评价报告。
4.11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使用前,公司应当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竣工验收,并形成书面报告备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4.12公司应当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定,建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文件资料档案,并妥善保存。
第二篇: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安全管理,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
经上级公司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本公司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建设,适用本制度。3.定义
“三同时”是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4.管理内容
4.1.对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4.2.应当分别对其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论证和安全预评价。4.3.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4.3.1.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4.3.2.建设项目与周边设施(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居民生活在安全方面的相互影响;
4.3.3.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 4.3.4.其他需要论证的内容。4.4.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4.5.对其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4.6.并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
4.7.除4.1条规定外的其他建设项目,4.8.应当对其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进行综合分析,4.9.形成书面报告,4.10.并按照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4.11.案。4.12.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时,4.13.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进行设计,4.14.编制安全专篇。
4.15.审查初步设计或方案时,4.16.应有安全、职业卫生、环保、消防部门参加评审工作,4.17.凡未经上述部门签署同4.18.意的,4.19.财务部门有权拒绝付款。
4.20.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4.21.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申请,4.22.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4.22.1.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4.22.2.案的文件; 4.22.3.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 4.22.4.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证明文件; 4.22.5.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及安全专篇; 4.22.6.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4.22.7.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4.23.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4.24.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应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4.25.案,4.26.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4.26.1.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4.26.2.案的文件; 4.26.3.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及安全专篇; 4.26.4.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4.27.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施工应当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4.28.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4.29.时施工。
4.30.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4.31.应有人负责安全、卫生、环保、消防设施的施工监督检查,4.32.及时纠正施工中的缺陷。4.33.建设项目竣工后由负责人召集安全、设备4.34.、生产、技术部门人员进行检查,4.35.根据规定建设项目需要试运行(包括生产、使用,4.36.下同4.37.)的,4.38.应当在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进行试运行。试运行时间应当不4.39.少于30日,4.40.最长不4.41.得超过180日,4.42.国家有关部门有规定或者特殊要求的行业除外。
4.43.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或者试运行完成后,4.44.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4.45.并编制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4.46.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部门参加竣工验收工作。凡安全、卫生、环保、消防设施没有与主体工程同4.47.时建成试车,4.48.或经考核达不4.49.到原设计要求的,4.50.项目均不4.51.能验收。
4.52.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4.53.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安全设施竣工验收,4.54.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4.54.1.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申请;
4.54.2.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意见书(复4.54.3.印件); 4.54.4.施工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复4.54.5.印件); 4.54.6.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及其存在问题的整改确认材料;
4.54.7.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或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4.54.8.情况;
4.54.9.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及资格情况; 4.54.10.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4.54.11.安全设施需要试运行(生产、使用)的,4.54.12.还应当提供自查报告。
4.55.未经”三同4.56.时”验收或验收不4.57.合格的建设项目不4.58.得投入使用。5.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
三十八 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强化我公司安全生产,使安全设施能够及时有效地投入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 安全设施“三同时”主管领导及管理部门 第三条 安全设施“三同时”由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负责。
第四条
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由工程项目部负责管理。
第三章 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职责
第五条
新,改,扩,技改,革新项目,在编制方案,设计,施工,验收时都必须保证安全生产和消除有害因素的设施,这些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第六条
凡引进先进的工艺装置和技术,必须同时引进先进的安全,工业卫生,环保,消防设施和技术或在国内配套相应水平的设施和技术。
第四章 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要求
第七条 在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革新等项目的设计,必须执行以下的规定:
(一)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设计规范和标准。
(二)设计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时,必须有鉴定报告。
第八条
新产品生产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采用成熟的工艺方法;
(二)工艺条件的送取应符合安全要求;
(三)具备可靠的安全措施;
(四)设备造型和建筑等,应符合防火,防爆,工业卫生等标准 和规定要求;
(五)设计文件要有安全可行性评价。
第九条
审查初步设计或方案时,应有安全,工业卫生,环保,消防部门及工会参加评审工作,凡未经上述部门签署2的,财务部门有权拒绝付款。
第十条
施工过程中,应有人负责安全,卫生,环保,消防设施的施工监督检查,及时纠正施工中缺陷。
第十一条
在竣工验收工作中,要有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部门,会同工会组织才叫,凡安全,卫生,环保,消防设施没有与主体工程同时检查试车或经考核达不到原设计要求时。均不能验收,直到达到要求。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第十三条 本制度由安全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管理制度
宗旨和定义:
为了加强对职业病防护设施与职业病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使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病卫生防护用品在使用时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要求,以控制或者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所称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以下称“防护设施”),是指以控制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目的,采用通风净化系统或者采用吸除、阻隔等设施以阻止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装置和设备。具体细则: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护设施责任制,对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有效防护措施。1(使用防护设施要求)
对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环境采取有效的防护设施,保障劳动者工作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溶度(强度)符合国家的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2(购置防护设施要求)
不得使用没有生产企业、没有产品名称、没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报告的防护设施产品。
3(防护设施效果检测)
自行或委托有关单位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设计和安装非定型的防护设施项目的,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应当经具备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评价和鉴定。
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防护设施,不得使用。4建立技术档案)
对防护设施应当建立防护设施技术档案管理:
4.1防护设施的技术文件(设计方案、技术图纸、各种技术参数等);
4.2防护设施检测、评价和鉴定资料;
4.3防护设施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4.4使用、检查和日常维修保养记录;
4.5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评价报告。
5(日常维护)
对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防护设施正常运转,每年应当对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综合性检测,评定防护设施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知识培训和指导)
对劳动者进行使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防护设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
7(擅自拆除或停用)
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护设施。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应当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并向劳动者配发防护用品,检修后及时恢复原状。经工艺改革已消除了职业病危害因素而需拆除防护设施的,应当经所在地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并在职业病防治档案中做好记录。
第五篇:安全设施三同时流程
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流程 材料:
●安全条件审查
1、安全条件审查申请书; 2.安全条件论证报告 ; 3.安全条件评估报告; 4.相关批复、规划文件; 5.营业执照或预核准。●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1.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书;
2、设计单位设计资质;
3、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试生产方案备案材料
1、试生产方案备案表;
2、试生产方案;
3、设计、施工、监理意见;
4、专家审查意见;
5、安全设施设计重大变更情况报告;
6、施工、监理资质证书;
7、质量监督手续;
8、人员培训证明;
9、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情况说明;
10、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清单;
11、设置安全机构、配备安全员文件;
12、资格证书、及特种人员名单;
13、检查、落实情况报告。
●竣工验收申请
1、竣工验收申请书;
2、施工、监理情况报告;
3、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4、试生产期间是否发生事故、采取措施、整包情况报告;
5、工伤保险缴纳证明;
6、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7、(重大危险源备案证明)。阶段:
● 可行性研究阶段→ 安全设施初步设计→安全设施详细设计→施工阶段→试生产阶段→运营阶段
单位及成果:
●可行性研究阶段→ 建设单位: 安全条件论证报告; 安评机构: 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设施初步设计→ 设计单位:安全设施设计(含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施工阶段和试生产阶段中间→ 建设单位:试生产方案;施工单位:安全设施施工情况报告。
●试生产阶段→安评机构: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程序:
●向安监局(A)申请安全条件审查←→取得安全条件审查意见书。●向A安监局申请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取得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意见书。●1.专家审查。2.到A安监局备案←→取得试生产备案意见书。●向A安监局申请竣工验收←→取得竣工验收意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