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实施办法

时间:2019-05-13 19:4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用社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实施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用社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实施办法》。

第一篇:信用社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动全省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工作,健全和完善案件防控长效机制,有效遏制违法违规案件的发生,根据《山东银监局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和省联社有关制度规定,结合全省农村信用社实际,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案件,是指由内部纪检监察部门或司法机关立案的“经济违法案件”(包括贪污、侵占、挪用、受贿等案件)、“违规经营案件”(包括违反金融法规、破坏金融秩序、违反财经纪律等案件)和“刑事案件”(包括诈骗、抢劫、盗窃等案件)。

第二条 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工作目标:建立制度健全、执行有力、内控严密、持续有效的案件防控体系,全面建立起“查、防、堵、惩、教”相结合的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实现全省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安全、有序运营。

第三条 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坚持分类治理、预防为主、查纠结合、严格问责的原则。第二章 健全案件防控组织体系

第四条 全省农村信用社应当充分认识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各级各单位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和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案件防控工作领导机构,负责辖内农村信用社的案件防控与治理工作,逐步形成由主要领导总牵头,业务管理、合规、风险控制、科技、人力资源、内部审计、监察保卫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长效机制建设组织架构,进一步提高案件防控组织领导能力。要建立案件防控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究、部署、检查、总结案件防控工作。

第五条 强化案件防控和治理责任意识,建立案件防控责任制。各级各单位要明确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的案件防控责任和目标,主要领导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分工分片负责制,制定和落实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的各项措施。

第六条 加强与监管机构和地方纪检监察、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指导和支持,创新案件防控工作机制,优化案件防控工作环境。第三章 完善法人治理机制

第七条 严格建立社员(股东)代表大会、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实现决策职能、执行职能和监督职能的相互分离,做到各司其职,防止权力滥用和监督缺位。

第八条 认真制定并严格落实社员(股东)代表大会、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议事规则以及社员(股东)代表、理(董)事、监事的产生和选举等实施细则,明确权利责任。对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各项决策,要有详细的会议记录,同时载明各参与决策人员的表决意见,落实责任。第九条 理(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管理层应当在法律、法规、规章及章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理(董)事会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中关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机制要求,实行理事长、主任分任制,明确理事长、主任职责,严格按章程规定行使权力,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使监事会成为名符其实的监督机构,对理(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督,理(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不得阻挠、妨碍监事会依职权进行的监督活动。理(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管理层相互制约,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权责失衡。

第四章 落实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工作措施

第十条 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全员的合规经营意识和自觉性。加强对员工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制度、法纪和案例警示教育,积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员工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增强遵章守纪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岗位制约监督作用,切实防范道德风险。进一步加强对员工的合规教育,督促全员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熟悉业务操作规程,提高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按照建设学习型企业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按专业积极组织各类教育培训,制定学习教育培训计划,建立考勤、考核制度,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对各类学习培训内容进行考试,保证学习、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第十一条 建立制度定期评价机制,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提升制度执行力,切实防范操作风险。定期评价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认真梳理规章制度的合规性和时效性,对无章可循或规章制度不能适应当前业务发展和管理实际的,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大力推行信用工程建设,严格坚持贷款“三查”制度,坚决杜绝顶冒名、超权限、逆程序、化整为零等违规贷款。坚持以自有资金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杜绝贷款转存保证金等违规行为,严格审查贴现票据的真实性,切实防范资金风险。

加强柜员业务权限管理,执行持卡作业制度,落实柜员卡管理规定,严格按照操作流程作业,防止逆程序操作。严格落实会计主管坐班制度,强化会计主管履行内控管理职责,加强事中监控和事后监督,杜绝违规授权。会计核算要达到“六无”、“六相符”。办理支付结算业务,坚持恪守信用、履约付款、谁的钱入谁的账并由谁支配、银行不垫款的原则。联行业务坚持换人复核和印、押、证分管分用制度,重要票据双人审核,大额资金汇划实行授权制度。现金业务坚持“双先”和“四双”制度,库房钥匙实行平行交接,落实柜员尾箱限额管理和日间、日终换人核库制度,认真执行查库制度。加强存款账户预留印鉴管理,落实各项账户管理规定,实行按季换人对账制度。加强重要空白凭证管理,按要求进行二次销号,出售凭证认真核对预留印鉴。

完善考核、评价、责任追究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机制,确保不良贷款下降的真实性。切实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严格程序,严密操作,公开透明,把市场化处置措施落到实处。加强抵债资产的接收、保管和处置工作,强化对抵债资产管理的检查监督,落实管理责任,防范资产“二次流失”。规范现有资产租赁管理,保证租赁费用足额到账。加大呆账核销力度,确保核销工作合法合规。强化责任追究落实,确保不良资产全方位尽职处置。

严格执行银行卡管理制度规定,做到采集、录入持卡人信息全面、准确。强化银行卡管理,定期对无效卡进行清理,加强自助银行日常维护及安全管理,积极宣传银行卡案件防范知识,杜绝卡类案件发生。对中间业务实行分类专人管理,严格执行手续费收入比例的相关规定,各类手续费收入及时准确入账核算,严禁弄虚作假,定期开展中间业务风险检查工作。严格执行外汇业务的制度规定,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信用社外汇管理制度,外汇贷款、信用证业务等纳入客户授信范围实行统一管理,严格执行外汇业务账户管理、收支申报、资金划转、大额及可疑交易资金报告等制度,切实防范外汇业务风险。

强化资金清算内控管理,严格准入条件,建立风险抵押金制度,提高清算系统安全运行水平。增强资金管理意识,提高资金调控能力,加强对借入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监控,保证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建立市场业务考核评价机制和货币市场业务代理操作机制,做好市场分析,加强投资类业务的督查指导,优化资产结构,防范投资风险和市场风险。严格操作流程,规范操作行为,防范操作风险。

健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完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有效识别、测量、控制和化解操作风险,防范系统开发、变更管理和运行维护风险,杜绝科技犯罪和事故发生,确保业务的正常操作和数据、系统的完整性、机密性和稳定性。

强化员工管理,严格落实强制休假、亲属回避、干部任职交流、重要岗位轮岗轮换等基本制度,完善考核机制。

严格安全管理,加强安防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安全检查力度,严格枪支弹药管理,强化安全保卫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切实防范安全保卫案件和事故的发生。第十二条 突出工作重点,加强监督检查。研究建立业务主管部门自身即时监督和内部审计监督有机配合的监督体系,创新完善监督检查手段和方式,推行随机代位监督检查等有效方式,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监督投诉电话、举报箱等在监督检查中的作用,有效发挥事后监督的作用,增加检查频率和检查工作的深度、广度,提高监督检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业务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工作重点,定期不定期对基层单位进行工作检查指导。检查方式要灵活多样,尽可能多的进行突击检查,做到不存在未检查的环节、不存在检查不到的风险点、不存在检查不到的单位,确保检查不走过场。

强化事后监督在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中的作用,加强对会计、出纳、联行、贷款、支付结算等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切实加强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力度,提出防范风险指导意见。事后监督要注意保持对业务监督的连续性、及时性、全面性,重点突出。进一步明确事后监督的岗位职责,并对其监督质量进行考核。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实行内审工作理(董)事会负责制。认真落实“上挂一级、下查一级”的要求,切实提高内审工作的相对独立性。按照“统一设置、突出重点、下管一级、分级实施”的原则,严格审计项目管理。建立对重点业务、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和薄弱环节的持续跟踪审计制度,加强对基层单位和一线员工的监督检查。

推行代位监督检查制度。由办事处、市联社或县级联社、农村合作银行经常性地随机组织对基层信用社和各业务岗位人员进行代位,组织对基层信用社主任和县级联社、农村合作银行部门负责人进行代位,全面检查、考核被代位单位和人员的工作情况。对代位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责任人员及时作出处理。结合强制休假制度,制定代位监督检查的年度计划和责任制考核办法,确定被代位单位和人员的数量,严格落实工作责任,确保代位监督检查取得实际效果。

建立单位负责人带队检查制度。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分工情况,每月至少到基层单位带队检查一次,了解基层工作实际,检查风险隐患并督促整改。

充分利用视频监控在监督检查中的作用。安排专职人员定期不定期的通过联网视频监控回放检查,及时发现业务操作流程、员工行为、文明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防范操作风险、道德风险,提高服务质量。有效发挥投诉电话和举报箱的作用。投诉电话的张贴和举报箱的设立要在每个营业网点的显著位置,电话要24小时专人值守,信箱钥匙要有专人掌管。建立记录、分析、报告和调查处理等一系列工作流程,确保监督的有效性。

鼓励诚信举报。凡诚信举报内容涉及重大违规问题,经查实并及时挽回损失的,视挽回损失情况及责任情况给予诚信举报人一定奖励。对诚信举报人要进行保护,对打击报复诚信举报人的要严肃处理。注重检查质量,对重点问题重点检查。检查人员要对检查结果负责,凡对风险或违规问题应查而未查、应发现而未发现、发现而未报告的,要严肃追究有关检查人员的责任。

第十三条 认真排查员工行为,建立和完善员工行为规范监察制度。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员工行为切实做好案件防控工作的通知》(鲁农信联办〔2008〕108号)精神,结合“十不准”规定,做好“九种人”和员工不良行为的排查工作,着重排查员工经商办企业、顶冒名贷款和赌博、吸毒、买彩票或大量资金炒股行为。建立重点人员监控档案,对有不良行为及不良行为倾向的人员及时约见谈话,并对其行为包括“8小时”以外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督,从严要求、从严教育、从严处理。对思想不稳定、家庭有矛盾、情绪较激动等异常员工,及时疏导,重点监控。严格执行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的请销假制度,随时掌握员工去向。继续推行员工个人案防承诺制度和员工亲属监督制度,提高员工及其亲属的案件防范意识和监督责任。

第五章 信息报告与风险预警

第十四条 严格遵守案件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凡发生侵占、挪用、贿赂、抢劫、盗窃、诈骗等各类案件(包括成功防范的案件),重大交通和员工非正常死亡等事故,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方面的紧急重大情况以及员工受到开除处分、解除劳动合同等,应立即逐级向上级报告。需要向当地公安、政府、监管等部门报告的,应立即报告。发生重大案件的单位要按规定到省联社作专案汇报。

出现挤提苗头或发生挤提事件要立即报告,重大突发事项要在接到报告2小时内、事发4小时内向省联社报告,其他重大事项应在接到报告4小时、事发24小时内向省联社报告。需要向外部有关部门和单位报告的,要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准确报告。

加强全省农村信用社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按照行业管理及监管部门的有关制度规定,切实做好突发事件及灾难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防范重要信息系统风险。

第十五条 加强重大灾害预防工作。要加强对暴雨、台风等气象信息、火灾预警信息及地质灾害信息等的关注,提前做好应对重大灾害的防范措施。要加强对地处海边、湖区、矿区、山区、林区及地势低洼地区的营业网点的检查,一旦发现有发生重大灾害的苗头,要立即按照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度的有关规定,正确妥善处理,做好预防工作,并及时报告。各级各单位每季度至少应组织一次对辖内员工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使员工在遇到重大灾害时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伤亡和减少损失。

第十六条 建立案件风险预警机制。各县级联社、农村合作银行要定期监督并报告案件风险状况,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切实有效地防范资金风险和损失。

第十七条 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和突发事件报告责任制。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重大事项和突发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报告工作负全责。要指定专人负责,防止迟报、漏报、误报等现象的发生。第六章 科学考核与责任追究

第十八条 对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定期进行检查并自我评价,认真查找案件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第十九条 实行领导办案负责制和案件查办责任制。发生案件和重大违规问题,主要领导负总责,指定一名领导人员具体负责案件的查办工作。通过定领导、定人员、定责任、定期限的“四定”措施,保证案件查处工作顺利进行。

严格落实重大案件督办制度。加大对重大案件督办力度,特别要加强对百万元以上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大案件和重大违规问题查处通报力度,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切实发挥案件查办的警示作用。

第二十条 依据案件及违规问题的数量、金额、风险、损失等数据,结合整改力度、问责情况等,加强对辖内各单位的考核力度,将案件防控工作与各单位的经营管理综合考评、高管人员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对发案机构和涉及的高管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一切评先评优资格。

第二十一条 实行决策失误问责制。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各单位决策机构和决策人的职责权限,重点防止将个人责任转化为集体责任。加强对决策权力的制约和控制,完善责任追究的程序,健全惩处制度。集体决策出现严重失误,酿成或诱发违法违规案件的,不但要追究决策机构的责任,而且要追究领导班子成员决策失误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 实行引咎辞职制度。县级联社主要领导人员任期内辖内机构发生涉案金额超过500万元或风险金额超过100万元或一年内连续发生两起案件的,要先行引咎辞职,再视案件查处结果做进一步处理。第二十三条 严格责任追究。严格实行“一案四问责”和“双线问责”制,严肃追究案件当事人、制约人、检查人和相关领导人的责任,按照业务管理、监督检查两条线严格问责。对发生大案要案的,要严格落实“上追两级”的问责制度。继续加大案件和违规责任追究力度。发生大要案及案件频发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应坚决予以撤换,不得采取异地同级任职方式进行交流。凡同一类问题在同一个县级联社、农村合作银行连续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要加重对相应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力度。对涉案金额大、资金损失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只要触犯刑律,无论是谁,一律移送司法机关查办。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各级应遵照本办法,并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制定、解释和修改。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实施方案

xx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实施方案

一、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概述

长效机制是指工作系统中各子系统、各项工作之间长期有效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规范性。组织当中各项工作及工作之间的衔接与关联是按照一定程序、规定规范运行的。二是稳定性。组织的各子系统工作框架及各项工作运行是相对固定的。三是长期性。指长期有效的运用。

中小金融机构案件防控治理长效机制,是指以现代商业银行内控目标为标杆,以加强合规文化建设为基础,通过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和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科学的信息技术和完善的安全设施,构建合规文化和风险管理框架,在中小金融机构内部建立起“治理完善、制度健全、内控严密、执行有力、持续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面建立起“查、防、堵、惩、教”相结合的案件防控工作机制,有效提升内控和风险管理水平,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小金融机构健康有序运营。

二、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的内容

(一)公司治理机制方面

1、规范公司治理机制。根据中小金融机构特点,按照“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的要求,建立“结构简捷、形式灵活、运行科学、治理有效”的公司治理模式,明确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营班子的职责,完善各类议事规则、决策程序,落实监事会对决策、经营管理的监督权,特别是落实对董事长、高管人员决策的科学性、合规性的监督,完善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2.完善风险管理构架。根据现代银行管理原则,结合中小金融机构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监督、评估和控制经营管理中的各类风险,构筑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和科学、有效、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并对管理层、执行层的职责、权限与报告制度作出明确的规定。有条件的可设立独立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牵头负责风险管理,实现对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以保证全辖风险管理系统顺畅、高效运转。

3.强化业务流程管理。中小金融机构应加快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整合,推进业务流程再造和机构扁平化改革,解决管理链条过长、管理层次偏多的问题,构建有利于案件防范和风险管控的经营管理体制。

4.推进合规文化建设。积极培育适应市场化、商业化取向,以合规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综合考虑合规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其他风险的关联性,将审慎、稳健的经营理念贯彻落实到各项经营管理中,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一致性,确保依法合规经营,提升中小金融机构的社会形象。

(二)内部控制机制方面

1、完善内控制度建设。按照“内控优先、制度先行”和“开办一项业务、出台一项制度、建立一项流程”的原则,对现有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的科学性、严密性、完整性进行评价,制定和完善覆盖所有机构、全部业务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确保使每一个环节和流程均“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2、强化岗位流程制约。通过制定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明确岗位权利、义务和责任,建立岗位自我约束防线;坚持柜台业务前台、中台、后台分离,重要凭证、印鉴、密押管用分离,严格贷款“三查”,规范各岗位间的工作衔接程序,明确同一流程 2

前后手岗位监督职责,建立严密的业务流程制约防线。

3、加强重点环节控制。中小金融机构应明确防控重点,建立对要害部门、重点业务和重要人员的风险排查制度,加强对印押证、票据审验、授权卡等案件易发部位及业务环节的风险防控,建立案件定期排查制度,及时堵塞漏洞,严防操作风险。

4.持续内控制度评价。中小金融机构要建立内控制度的评价制度,每年由合规部门牵头组织相关业务管理部门根据业务发展变化和管理制度执行的实际效果,做好相关制度、流程的后评价工作,从充分性、合规性、有效性和适宜性四个方面对内控制度进行梳理、评估、测试,深入解剖现行的每一项制度、每一个操作环节可能引发案件的风险,及时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增强规制的适用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三)内部监督机制方面

1.实施会计委派。法人机构要逐步探索建立向基层分支机构派驻会计主管(坐班主任)制度,委派会计的组织、人事、薪酬关系上挂管理,负责对受派机构业务活动及负责人进行监督制约。委派会计对受派机构会计核算业务的真实性负责,对贷款发放进行有效监督,对受派机构不正当经营及异常交易行为不予以授权处理,对于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可直接向委派机构报告。对委派会计的考核以委派机构考核为主,受派机构考核为辅,突出合规指标的考核,兼顾绩效指标的考核。

2、完善稽核体系。中小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当独立于经营管理,独立于内部控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内部审计部门应对董事会负责,在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作。同时,要不断完善“垂直管理、上挂下查”的稽查组织体系,按制度要求配足稽核人员,加强对内审稽核队伍的培训,从组织、人事、制度等方面保证内部稽核审计部门的权威性、独立性。建 3

立健全银行内部审计的问责和免责制度,增强内审人员责任意识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3.加大检查整改。内部审计部门及各业务条线必须协同配合、上下联动,加大内控检查力度,定期开展各类检查,科学确定检查的内容和方式,形成暴露问题机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整改力度,对各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落实整改部门和整改责任人,限期整改;建立整改台账,抓好后续跟踪督促,确保整改实效。

(四)用人管理机制方面

1.完善劳动用工制度。中小金融机构应健全完善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制定适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员工准人和退出制度,科学定编、定岗、定员,实现员工能进能出的正常流动,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应根据需要,科学、公平、透明地做好人才引进,逐步优化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结构,建立科学的高管人员选拔任用和考核机制,防止用人失察。

2、提升全员素质。中小金融机构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制订全员培训的中长期规划,建立培训质量标准,以岗位需要为导向,分级管理、分类指导。针对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不同特点,开展差别化培训,形成包括全员培训(各层面员工)、全程培训(前台、中台、后台)、全方位培训(知识、技能、素质、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的多层次培训体系,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同时,要注重加强员工理想信念、职业操守、正反案例、经济金融法规和反腐倡廉的教育,提高员工自我防范能力。

3.加大人员管控力度。通过建立健全授权管理、前后台职能分离等岗位分离与制衡制度,落实干部交流、岗位轮换、强制休假、近亲属回避等“四项制度”。同时,制定员工行为监察制度,掌握员工投资炒股、经商办企业、社会交友、与收入不相符 4 的高消费等情况,定期对员工“黄”、“赌”、“毒”等不良行为进行摸底排查,随时把握情况,建立高危人员档案,实施必要岗位调整和限制。

4.科学制定薪酬分配制度。中小金融机构应建立以绩效为核心的薪酬分配制度,将内控建设、合规管理和案件风险纳入绩效考核的范围,与员工的职级调整、绩效工资分配挂钩,按照经营成果、风险控制、岗位责任、业务水平、工作效率和质量合理确定员工薪酬,注重适当向基层员工倾斜,充分调动一线员工积极性。加快建立和完善员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解除员工后顾之忧。

(五)技防安全设施方面

1.加快电子化建设。加快金融电子化网络和系统的建设,对信息科技系统风险防控功能作出评估,及时开发、优化、升级信贷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稽核、事后监督等业务管理子系统,将所有风险业务纳入信息科技系统管理,增加信息科技系统对重要业务、风险环节的监测预警功能,充分发挥信息科技在业务流程改造、案件风险防范中的作用,提高信息科技系统支持业务运行和风险控制的能力。

2、加大安全设施投入。按照《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评估办法》相关标准,加强营业机构安全保卫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柜面业务监控系统覆盖面,监控业务操作,有效防范盗窃、抢劫等外部人员针对银行业机构的刑事案件。

(六)责任追究制度方面

1、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建立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制度,定期开展规制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对有章不循、违规操作行为严格处罚,加大违法违规成本。涉及违法犯罪的要坚决移送司法机关。

2、严格案件责任追究。中小金融机构要制定详细的案件责 5

任追究办法,明确作案人、制约人、负有领导责任人员、业务管理及风险、合规、稽核等部门相关责任人的经济、纪律处罚标准和程序,从制度上规范案件问责。按照“自查从宽、他查从严,尽职免责、失职重罚”的原则,严格案件责任追究。

(七)应急处臵机制方面

中小金融机构应建立应急处臵机制,提高案件查处效率。对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危及业务经营的各类案件或突发事件,按照预防、预警、发生和善后四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明确应急响应级别、处臵方式、工作流程、报告路径、工作措施、责任划分及其他有关要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处理程序,实施全程管理。对各类案件,一经发现要及时立案,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查处人员迅速到位,作案人得到有效控制,部门间联络畅通、协调有序,彻查包括作案时间、作案人、涉案金额、资金流向等案件详情,保全资产,挽回损失,把握舆情,并深入分析案件成因特点,举一反三,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八)信息披露机制方面

中小金融机构应按照《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规定要求,逐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相应的工作机制,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逐步完善和规范信息披露的要素和内容,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强化社会监督。同时,要建立和完善行务公开机制,凡涉及职工利益、福利、薪酬、奖惩等方面的重要制度办法要经职代会(股东大会)通过后实施,以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九)协调联动机制方面

中小金融机构应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下,提请当地人民政府协调公安、纪检、检察、审计等部门,共同建立案件查处联席会议制度,把案件内部防控同争取外部支持统一起来,形成案件防控 6 的内外合力,切实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有效减少案件损失。此外,中小金融机构应自觉接受外部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和监管引导,有效落实涉及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方面的市场准入、监管评级、高管任职等监管政策和要求。

三、案件责任追究

(一)案件责任追究原则

中小金融机构案件责任追究必须坚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责任明确、处理适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权责对等、逐级追究的原则。根据案件性质、涉案金额、风险损失、社会影响程度等情况,在核实相关人员责任基础上予以追究。

根据以上原则,案件责任追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教育惩罚相结合。在案件责任追究中,应通过惩处案件责任人,使本人受到教育,也使其他员工引以为戒。

2、依据要充分。评价案件责任人的过错和应承担的责任,要以规章制度为依据。具体来说,就是哪些行为属于违反规章制度行为,哪些行为应当承担何种责任,应受哪种方式的处罚,都要有规范文件或条文明确规定。

3、处理要公平。对案件责任行为,不管涉及谁,都应毫无例外地追究其责任。一是集体失职的共同责任行为,不能搞法不责众。要分清当事人的责任大小,分别作出相应的处罚。二是不允许存在担任职务、行使职权的人员不承担责任的现象。三是不允许出了问题推卸责任或强加责任、包揽责任或代负责任。

4、处理轻重要适度。案件责任追究既要与案件责任性质相符,又要与案件责任情节相符,合理运用从轻、减轻、免除处罚和加重处罚等规定,公正地进行责任追究,即根据案件责任过错大小和情节性质决定惩处的轻重。

(二)案件责任追究政策

1、案件责任追究政策概述

为增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风险责任意识,规范案件责任追究工作,有效遏制各类案件发生,中国银监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实际,于2009年4月印发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责任追究指导意见》,明确了案件责任追究的指导政策,对中小金融机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1)纳入案件责任追究的案件范围。包括中小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实施或因未正确履行岗位职责所引发的,以金融机构或其客户的资金、财产、权益为侵犯对象的侵占、挪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以及诈骗、盗窃、抢劫等,应移送司法机关或经公安、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

(2)纳入案件责任追究的责任人员。指对案件的发生负有责任的中小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包括直接责任人、间接责任人。

直接责任人,指中小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独立实施或共同实施,或与外部人员合伙实施侵犯本机构或本机构客户资金、财产、权益行为的涉嫌违法犯罪人;因故意或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形成案件风险、引发不良后果起直接作用的违纪违规人员。

间接责任人,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未能有效制约或防范案件的发生,对案件造成的风险或者不良后果负间接责任的中小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具体可划分为机构案件防控第一责任人、机构经营管理责任人、其他问接责任人。

一是机构案件防控第一责任人。指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对案件防控治理承担首要责任的理事长或董事长。

二是机构经营管理责任人。指中小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相关负责人。主要负责人指 8

中小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中的主要人员,一般为主任、行长、总经理。分管负责人指在中小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工作分工中,对发生案件风险的岗位、环节、领域或业务直接分工管理的高管人员,一般为副主任、副行长或副总经理。相关负责人指在中小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工作分工中,分管与直接发生案件岗位、环节、领域或业务等相关联、相制约工作,对造成案件风险或不良后果负连带管理责任的高管人员,一般为副主任、副行长或副总经理,以及承担检查监督职责的监事长等。

三是其他间接责任人。在其职责范围内,因故意、过失或不尽职,对应制约、管理或监督的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或者知情不报,未能有效防范案件发生,对造成案件风险或者不良后果负间接责任的其他工作人员,一般为中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

2、案件责任追究方式

中小金融机构案件责任追究方式包括纪律处分、经济处理和其他处罚三种:纪律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经济处理包括扣减绩效收入、赔偿经济损失等;其他处罚包括批评教育、组织处理和变更劳动关系(批评教育包括责令限期改正、责令书面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组织处理包括调离、停职、免职、贡令辞职等,变更劳动关系即与案件责任人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以上方式可以并用。

3、案件责任追究的有关要求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责任追究指导意见》规定,对因故意、过失或不尽职而导致发生重大案件的直接责任人员,在核清违法违规事实后,按规定程序,一律解除劳动合同。涉嫌违法犯罪的,无论涉案金额大小,一律开除。对流程制约岗位和业务管理、监督等条线未尽职尽责,或管理不力、知情不报的间接责任 9

人员,由本级或上级机构依据有关规定一并追究责任。

(1)一案四问责。即问案件当事人的责任、问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相关人员责任、问相关知情人责任、问发案单位上级领导人责任。

(2)双线问责。即对经营管理条线问责的同时,还要对稽核监督条线问责。

(3)上追两级。即重大案件责任追究到案发机构的上两级领导。

4、案件责任追究的特别规定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责任追究指导意见》对案件责任追究中的一些特别情形作了明确规定。即按照“自查从宽、他查从严,尽职免责、失职重罚”的原则,实行鼓励自查、尽职冤贾前责任碹究政策。

(1)从轻、减轻追究相关人员责任酌情况:

一是通过加大案件治理、完善流程操作、改进业务管理、加强稽核检查及采取得当措施自查发现、主动揭露和暴露案件的。

二是案发前发现内控中存在问题并及时提示风险、提出整改要求,或曾主动反映、举报案件线索的。

三是案发后及时主动追缴资金和积极赔偿损失的,根据挽回损失程度相应减轻有关人员责任。

四是在暴力胁迫情况下行为失当,事后积极补救的。五是有重大立功表现和其他可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2)从重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情况: 一是机构屡屡发生同质同类案件。

二是对发现的案件苗头、违法违规事实或重大线索不及时报告、制止、整改、纠正、处理,或故意包庇隐瞒的。

三是决策、指使、授意、教唆或胁迫他人实施违法违规行为 10 的。

四是发生案件后,不采取积极措施挽回影响和损失,或隐瞒事实真相,隐匿、伪造、篡改、毁灭证据和妨碍、干扰、阻挠、抗拒调查和处理的。

五是案件引发支付风险或群体性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的。

六是由于提名、举荐不当,人事管理部门考核失实,用人失察、失误,造成“带病”提拔形成严重后果,或把不良行为人安排到重要岗位等,引发案件风险的。

需要注意的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责任追究指导意见》属宏观指引性文件,中小金融机构不能直接将其作为案件责任追究的依据,而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意见要求,根据机构内部的规章制度,制定具体的违规处理细则,并据以实施。

四、突发事件和案件的应急处臵(一)突发事件的概念和范围

1、突发事件的概念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寄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臵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2、突发事件的范围

根据中国银监会2605年印发的《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规定的报送标准,银行业重大突发事件应包含以下事项:

(1)金融挤兑事件。

(2)聚众到银监会系统或银行业金融机构上访、请愿、静坐、示威,甚至冲击、围攻的事件。

(3)抢劫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运钞车、盗窃银行业金融机构 11

现金30万元以上的案件,诈骗银行业金融机构或其他涉案金额1000万元以上的案件。

(4)银监会系统人员、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1人以上(含1人)、银行业金融机构3人以上(含3人)被绑架或被限制人身自由,叛逃、失踪或非正常死亡的事件。

(5)造成银监会系统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自然灾害。

(6)造成银监会系统及银行业金融机构重要数据、账册、重要空白凭证严重损毁、丢失,造成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结算系统在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中断3小时以上,在涉及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中断6小时以上,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开展的事件。

(7)盗窃、出卖、泄露或丢失涉密资料,可能影响金融稳定,造成经济秩序混乱的事件。

(8)其他可能引发辖内、系统内系统性银行业风险或严重影响金融和社会稳定以及银监会认为事关重大,要求银监局、银监会直接监管的银行业余融机构总部及时报送的事件。

(二)突发事件的特征

1、突发性

突发事件的突发性是指对于突发事件是否发生,于什么时间、地点、以什么样方式爆发,以及爆发的程度等情况,都始料未及,难以准确地把握。

2、公共性

首先,突发事件的公共性体现在突发事件涉及公共利益,即对公共财产或福利、公共安全、公共秩序产生影响。其次,突发事件的公共性还体产或福利、公共安全、公共秩序产生影响。其次,突发事件的公共性还体现在调动和整合社会的人力、物力、12

信息等公共资源和力量上。最后,突发事件的公共性还体现在社会权力部门介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上。如中小金融机构发生重大案件时就需要公、检、法等部门的介入。

3、危害的延展性

突发事件的危害性不仅体现在人员的伤亡、财产的损失和环境的破坏上,而且还体现在突发事件对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所造成的破坏性冲击,进而影响到社会公众对中小金融机构的信任度,使其安全运营受到冲击。

4、变化发展的不确定性

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态的变化、发展趋势以及事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能事先描述和确定,是难以预测的。有时,突发事件还会演变出次生事件,导致另外的突发事件发生。如中小金融机构发生特大案件,若处臵不当就有可能次生出金融挤兑事件。

5、处臵的紧迫性

紧迫性是指突发事件所反映的问题极端重要,关系到社会、组织或个人的安危,需紧急采取特别措施及时有效地处理。随着突发事件的发展、演变,它所造成的损失可能会越来越大。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越快,反应决策越准确,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就会越小。

(三)突发事件处臵的基本原则

预防和处臵突发事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依法规范、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系统联动、资源整合,快速反应、合力应对”的原则。

1、以人为本、全员参与

把维护银行内部稳定,保障银行员工人身安全和资金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处臵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依靠广大员工,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机制,提高科学指挥的能力和水平,13

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

2、依法规范、预防为主

严格依法制订、修订应急处臵预案,与银行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牢固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制订与各专业相配套的具体措施和专项分预案,提高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全过程的综合预测、分析和应急处臵能力。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省级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全省突发事件应急处臵工作的统一领导;市级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协调、调度、指挥、监督辖区内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臵和善后工作;县级银行负责辖区内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臵和善后工作。

4、系统联动、资源整合

以属地管理为主,建立健全由牵头部门承办,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其他部门积极参与、配合的突发事件应急处臵体系,做到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涉及关系全局、跨地区、跨部门或多领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臵,事发地银行要主动协调各方,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处臵效率,降低处臵成本。

5、快速反应、合理应对

一是处臵突发事件应结合银行实际和特点,坚持依法、快速、高效、稳妥、科学应对;二是严格保守机密,对于涉及机密事项应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不得泄露。

(四)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中小金融机构保障安全经营和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合法利益,促进安全运营和全 14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原则性、制式化方案,提供突发事件处臵的基本规则,是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操作指南。应急预案包括总体预案和分专业预案,分专业预案按照部门管理职责和业务管理条线制定。

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1)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分级分类、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应急预案体系等。

(2)组织体系。包括:领导机构、办事机构、指挥机构等。(3)突发事件报告。包括: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报告程序,时限要求等。

(4)运行机制。包括:预防预警制度,预警系统建设,预警信息处臵,应急响应及启动(分级响应及启动应急程序),指挥协调,应急终止,后期处臵(善后处臵、评估与总结)等。

(5)应急保障。包括:人力资源保障,安全保障,通信保障,技术保障,]孤虿粟孤通保障等。

(6)监督管理。包括:预案演练,宣传与培训,责任追究,表彰与奖励等。

(7)附则。包括:预案管理、发布实施等。

(五)突发事件和案件应急处臵

1、预警信息

配备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员,建立信息网络,加强信息汇总分析,发现异常苗头密切关注、跟踪、研究,有效预防突发事件发生。

2、先期处臵

突发事件(案件)发生后,事发机构启动本级内部处臵预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控制、排查、自救工作。

3、信息报告

事发机构在开展自救基础上,同时报告上级机构和当地银监部门。在征得上级同意后,事发机构将突发事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及公安部门、人民银行、银监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上级机构在核实情况后,启动本级应急预案,开展处臵工作。

突发事件报告坚持及时性、准确性、规范性和保密原则。报告内容要素齐全,说明事件的起因、时间、地点、当前的情况、已采取的措施、事态发展预测、造成的影响等情况。有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应特别说明伤亡人数和损失金额。金融挤兑事件应特别说明参加挤兑的人数、被挤兑机构存取款变化、资产负债、头寸情况及风险蔓延情况。聚众上访、围攻事件应特别说明参与的人数、持续的时间、现场秩序情况和造成的影响。重要凭证、保密资料丢失或毁损及系统故障等事件,应特别说明可能引发的后果和拟采取的措施。

发生突发事件后,事件发生的机构应以最快的方式向上级报告,并在规定时间内报送书面报告,同时进入紧急应对状态。突发事件书面报告的报送由各级中小金融机构负责人签发。突发事件应坚持逐级报送原则,无特殊情况不得越级报送。

4、应急响应

突发事件发生后,由相应级别应急管理办公室对接报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与判定,报应急处臵领导小组审核批准,作出启动预案或不响应的决定。应急预案启动后,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由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组织成立现场指挥部,开展应急处臵工作。对内,加强对账户、资金和人员等的控制,加大资金追缴和事态控制力度;对外,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公安机关、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取得各部门的配合支持,有效处臵突发事件。

(1)事态控制。突发事件(案件)发生后,案发机构在向上 16

级报告的同时,迅速掌握案件基本情况,及时冻结涉案相关账户,控制涉案人员。做好资金头寸等调剂和保护好设施、场所,确保不发生衍生事件。

(2)处臵准备。根据突发事件(案件)实际情况,成立不同层次的调查专案组。调查前,专案组要制订调查方案,明确调查目的、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及人员组成等。

(3)案件调查。专案组直接进驻事发机构进行调查,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专案组在不影响事发机构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按照调查方案,采取一切必要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如果被调查机构或人员不配合调查,专案组有权建议其上级机构立即停止有关人员工作。

现场调查主要查清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突发事件(案件)事实。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成因和条件,发展过程及情节,实施手段,涉及的人和事以及有关问题的现状,造成的后果。

二是当事人及相关责任人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年龄、籍贯、文化程度、入党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工作经历、现在工作单位及职务等。

三是要注意搜集证据材料,做好总结分析工作。

(4)事中追查。在事件(案件)调查和控制的基础上,事发机构和上级部门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公安部门、人民银行、银监部门等,取得支持,有效处臵突发事件(案件)。

一是诈骗、经济案件:协调配合公安部门,加大追逃力度,尽早将作案人抓捕归案。严格控制案件涉及账户,查清涉案资金流向,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追缴力度,为成功侦破案件奠定基础。

二是金融挤兑事件:积极协调人民银行,密切关注参与挤兑 17

人数、资产负债、资金头寸等变化。

三是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积极协调当地政府,争取政策支持,积极稳妥处臵。

鉴于同质同类问题在其他机构存在的可能性,上级机构和事发机构在辖属范围内开展同类风险隐患排查,发现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堵塞风险漏洞。

(5)事后追究。上级机构督导事发机构在核清事实的基础上,逐一落实责任,按照责任追究原则和有关处理办法,严格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对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5、应急终止

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或现场指挥部确认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危害已经消除后,应向应急处臵领导小组提出终止应急的报告,待批准后终止应急。

待接到应急处臵领导小组终止应急指令后,由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宣布终止现场应急处臵工作,解散现场指挥部,风险预后工作由有关单位、部门继续完成。

(六)风险预后

1、影响补救

突发事件工作结束后,各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单位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帮助银行恢复正常营业秩序,协调新闻单位做好正面宣传报道工作,把握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给银行及受波及地区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上级机构和事发机构重新评估有关制度流程的有效性,有针对性地修改完善制度及流程。

2、教训总结

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对突发事件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对业务处 18

理具体情况进行评估、汇总,提出科学、合理、有效的补救及改进措施。要形成书面调查报告逐级上报,必要时向社会公布处臵结果。

3、堵漏整改

对暴露出的问题及存在的漏洞,及时整理并分解到有关部门,由相关部门从归口专业角度认真分析发案原因,防止同质同类案件的发生。银行要在评估与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整改,整改工作应包括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堵塞风险漏洞等,并及时向上级提交整改工作报告,包括问题整改情况及意见建议等。

4、完善预案

对应急处臵工作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对应急处臵预案进行相应补充完善,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篇:信用社案件防控工作总结

信用社案件防控工作总结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联社以履职考核、稽核检查、违规积分、案防评价为主抓手,从人员、制度、机制等方面入手,通过分析案防形势,总结案防工作,切实加大合规检查和突击检查力度,加大违规积分管理力度,加大经济处罚和问责力度,使全辖的违规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一)加强全员合规教育,筑牢风险防范防线。有效防范风险必须从教育入手,切实解决好广大员工思想、道德、观念问题。为此,该联社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风险意识教育、法制教育、警示教育等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切实解决了员工的事业心、责任感问题,培养了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强化了员工的风险意识和法律法规意识,增强员工遵纪守法、合规经营的观念,使广大员工自觉对农信社事业负责、对入股社员负责、对广大储户负责,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为做好风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健全风险防范体系。首先,对照上级联社制定出台《案件防控三十二条禁令》、《违规人员处罚办法》、《员工违规积分管理办法》、《安全保卫工作奖惩办法》,结合业务发展和形势变化,进一步细化业务操作规范和管理行为规范,研究制定各项业务和管理行为的具体操作流程,明确和细化每个岗位、每个操作环节的权力和责任,使各项业务、各个岗位和各个工作环节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相互制约、互相监督,真正形成责权明确、控制严密、约束严格、奖惩严明的内部控制体系。其次,组织员工认真学习、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员工制度意识,加强对制度落实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从严惩处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违规行为,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真正让制度管人、约束人,靠科学完善的制度规范员工的经营行为,有效防范和规避各种经营风险。

(三)加强信贷管理工作,有效控制信贷风险。从目前情况看,农信社最大的风险依然是信贷风险,必须把严格控制信贷风险作为案件防控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首先,继续完善信贷管理制度,细化信贷操作程序,规范信贷操作和决策行为,确保贷款发放工作的“阳光操作”。其次,严格授权授信管理,认真执行“三法一指引”、贷款“三查”制度和审贷分离制度,落实好贷款调查、发放、管理责任制,真正使每笔贷款、每个操作环节都有人负责。第三,强化贷款监督检查,严格信贷责任追究,对违规发放贷款、到期不能收回贷款的相关责任人,一定要严厉追责,决不搞下不为例。最后,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研判,准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优化信贷投向,从严控制对限控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投放,提高新增贷款质量。

(四)加大突击检查力度,确保经营依法合规。首先,把稽核检查重点放在以柜面操作为主的风险管理上,重点检查监督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及业务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业务经营的合规性、风险控制的有效性、财务收支的合理、合规性。特别是对7月末违规积分在10分以上的分支机构,继续增加稽核深度、广度和频率,提高稽核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以提炼、分析、整合为手段,对各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问题是否能及时整改、整改的难易程度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通过数据证明、情况分析、对策

建议和成果报告,建立检查成果资料库,确保整改工作做深做细,不留死角,切实提高检查结果运用的质量和效果。

(五)加大违规查处力度,解决屡查屡犯问题。首先,根据违规人员及五人联保体成员同质同类问题发生的频次,实行违规风险保证金个人缴纳部分的递进制度,即违规率越高,个人缴纳部分的比例越高。其次,按照稽核部门建立的整改台账,对一些常规操作中存在的小问题,全县范围内第一次发生,按照违规积分管理办法进行积分处罚;第二次发生,进行双倍积分、双倍处罚;第三次发生,建议联社党委对其进行问责,建议联社纪检、合规、人事部门给予记过以上的纪律处分,责令其停薪、停职,并酌情扣除当的效益工资。第三,对违规覆盖面(被积分人/员工人数)较高的信用社主任进行警示教育、诫勉谈话,并处以5000元以上的经济处罚;对连续三个月违规覆盖面逐月增加的,建议联社党委免去信用社主要责任人职务,真正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切实解决屡查屡犯、此查彼犯、边查边犯的问题,切实提高合规操作和基础管理水平。(联社)

第四篇:信用社案件防控工作措施

**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在案件防控工作中,坚持以提高本行业竞争力和监管有效性为主线,以督导强化农村信用社内控和风控管理为重点,不断创新案件防控手段,大力强化案件防控职能建设,使案件防控工作逐步步入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确保了本行业零案率优异成绩。本文拟从**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近年的案件防控工作中,探索改进案件防控职能的有效途径,推进案件防控职能建设,促进案件防控工作上新台阶。

一、主要做法

(一)抓组织机构建设,明确工作目标。**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按照上级监管部门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把案件防控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各级农村信用社成立了案件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了案件防控办公室职责,落实了工作任务,并指定了承办部室;为了把案件防控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全市农村信用社层层签订了《案件防控责任书》。通过这些工作措施,有效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案件防控工作体系。同时结合上级监管要求,制定了《案防信息专项报送制度》、《案防协调联系制度》、《案件防控评价试行办法》等制度,深化了与各级农村信用社、各相关职能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实现系统内案防资源互联、信息互享、执行互动,充分发挥领导管理机关的“牵引机”功能。在实际工作中,**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以“五抓”(抓分类治理、抓高发部位、抓跟踪整改、抓内部控制、抓案件问责)、“五结合”(整治与教育相结合、案件查纠与防范相结合、制度完善与制度执行相结合、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内部控制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为工作方法,开展“两项检查”突出“八个领域”,全面实现“三个目标”(继续降低案件发生率,提高案件成功赌截率,严惩犯罪分子、重处违规行为”)。

(二)抓活动开展,积极开展“案防成效巩固年”。为巩固案防成效,确保实现“无新发大要案件”目标,案件防控工作已成为促进本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延续了案件防控的高压态势,继2007年成功开展“制度执行年”活动后,2008年又被确定为“案防成效巩固年”。**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认真按照监管部门下发的方案并结合本行实际,扎实有效的开展各项活动。主要开展了内控制度“大学习”,操作风险“大讨论”,三德“大教育”,典型案例“大警示”,科技信息系统风险、重点机构风险、重岗人员风险、金库管理和现金守押风险等四个大排查。

(三)抓协调联动,形成案防合力。**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一是完善了案件防控会商机制,搭建好案件防控会商平台,实现案件防控办公室与各职能部室的有效沟通,形成案件防控的信息互通、举措互联。案件防控办公室除在现场检查中向农村信用社发出检查意见书外,还向对口部室发出了意见反馈书,力求形成监管督导合力。二是完善案件防控经验交流机制,按季(月)召开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形势分析会议,分析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防控措施建议,及时进行风险警示。三是完善与公安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做好保额系统安全评与检查工作。

(四)抓重点领域检查,明确风险管控。**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

案件防控部门采取随机随时检查的方式,会同安保、稽核(内审)部门,对金库值守、账户管理、对账、大额支付、人员排查轮岗强制休假、风险提示、票据业务、sc6000操作系统等内控关键领域进行调查,实地查看各营业网点案防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二、取得的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州市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态势得以持续优化。

(一)促进各级农村信用社高管案防意识进一步提高。通过外部监管部门对各级农村信用社的巡查督导和内部案件防控责任的进一步明确,将发现问题与高管人员的任职考核挂钩,各级管理人员案防意识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得以持续改进就是有力的佐证。

(二)促进各级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强对各项业务的风险管控。通过对账户管理、对账、大额支付、人员排查轮岗强制休假、风险提示、票据业务、sc6000操作系统等反复检查,各级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梳理了业务流程,加强了易发风险业务的管控。

(三)促进各级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针对存在的问题,各级农村信用社除不断改进流程,修复风险漏洞外,还进一步加大了制度回检力度,努力做到业务全覆盖,风险全覆盖。

(四)促进各级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强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全市农村信用社以开展“案件成效巩固年”为契机,强化职工行为排查,加强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大力构建“合规”文化,坚持合规经营、合规操作,同时大力增强职工归属感,努力形成稳定的“大后方”。

三、存在的不足

案件防控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农村信用社持续改进自身风险管控能力,其职能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较为充分的发挥。但存在以下不足:

(一)稳定性不足。案件防控的人力资源体系对案件防控工作的高效开展形成一定的制约。一是案件防控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监管规制掌握不一。二是案件防控工作人员的监管业务技能的熟练程度不够。案件防控人员往往只能以会代学和从实际操作中学,业务技能不系统。三是对案件防控工作人员没有进行系统的监管业务技能培训,存在一定的“瞎子摸象”现象。四是案件防控工作人员身兼多职,这种案件防控职能由部室兼业的做法容易造成案件防控工作开展不细以致深度不够。

(二)案件防控工作内容不系统。一是由于营业网点点多面宽与案件防控工作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难以解决,以致案件防控检查内容不全面,可能存在风险隐患遗漏的情况。二是时效性和有效性不相容,由于检查网点时间短,以致对检查内容的风险发现不足。三是案件防控检查内容与其他专项检查、稽核内审和安全检查内容存在一定的重复。

(三)案件防控机制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案件防控独立性不充分,相关监管法规和行业规章没有明确对案件防控工作的独立性作出明确的规定,其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法规支撑。二是案件防控职

能与业务监管的某些职能形成了模糊交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监管成本,形成监管资源浪费。三是由于案件防控检查内容覆盖的全面性,案件防控机构有形成监管机构外的监管机构的趋势。

(四)案件防控效果需进一步加强。一是对案件防控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力度不够,以致有些案件防控检查发现问题屡查屡犯。二是被检查机构对巡查发现问题整改力度不够。

四、改进途径

(一)强化组织机构建设,正名分。一是应将案防办作为一重要的内部监管机构,有人有编制,杜绝“以工代工”现象。二是加强案件防控人员教育,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建立有效“谁检查,谁负责”的机制,对工作不负责的要充分履行退出机制;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案件防控业务技能培训,不止只要学习监管法规,还要学习和了解新业务,掌握新技能,熟悉各项业务的风险要点和流程,努力确保案件防控检查的有效性。

(二)强化部门职能建设,明职责。一是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一方面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案件防控检查内容,按照“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原则,结合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薄弱领域和风险隐患状况,选准检查重点机构、重点人员、重点环节、重点业务,持续开展易发风险检查;另一方面进一步明确案件防控职能,突出随机性;第三将纵深风险隐患排查职能分离,交予职能部室或稽核内审部门进行,将重点放在易发风险业务和环节,努力避免监管资源的浪费。二是加强案件防控独立性建设,相关内部规章应明确案件防控检查与相关检查的同等地位,重视案件防控部门的作用。三是加强案件防控制度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办公案件防控检查、考核、督办工作、工作人员问责、案件防控日报等规章制度,注重长效机制建设。

(三)强化考核机制建设,明效果。一是要加强自身案件防控工作考核,第一要强化案件防控人员考核,以德、能、勤、绩、廉为主要内容,强化纪律性,提升案件防控人员战斗力;第二强化案件防控工作的考核,其一要考核其案件防控工作的规范性,强调案件防控检查的程序性,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做到以己为范,其二要加大案件防控检查内容的考核,坚持“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努力做到全机构、全业务、全风险覆盖。二是强化案件防控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考核,杜绝重检查轻整改的现象,切实扭转屡查屡犯的不利局面。三是要加强各级农村信用社的考核,重点放在发现问题的整改效果上和规章制度的执行上,强化各级农村信用社和个职能部门要自查自纠,自我暴露和自我整改,要求各级农村信用社整改台账反映的风险隐患要有整改落实、责任人处理、后续审计整改措施,在对整改不力或出现新问题,加大对管理部门的考核力度,按照银监会“三挂钩”原则对高管问责,对整改不力负有领导和管理责任的人员进行从严问责。

第五篇:信用社案件防控心得

案件防控的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增强员工防范操作风险的意识,促进员工掌握风险防控要点,扎实推进案件防控治理工作,提高案件防控水平,根据《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培训方案》,武安联社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并制定了学习内容和计划,分别学习了《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从严执纪十条禁令和作风建设十个不准》、《会计基础工作35条禁令》和省联社管理制度汇编上、中、下有关管理办法,通过5月11日至5月30日四次集中学习本人对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具体体会如下:

近几年来,各种金融案件频频发生,发案率仍然高居不下,应对案件事件形势严峻。纵观金融案件的发生,尽管形式各异,但追究原因归结为一点,主要是由于各项内控制度未履行落实到位造成的,主要反映在以下问题:

一、防患意识不到位,疏忽管理

近年来,大部分信用社注重了业务开展,忽视了案件防范,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得不到彻底改观,尤其在基层信用社,任务至上,片面追究几项主要业务指标的考核,不重视内部管理、安全教育和责任意识,甚至欺上瞒下或走过场形式学习。

二、员工法纪意识单薄,疏忽教育

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线长,绝大多数员工身处最基层,长期以来,规范化、制度化的思想教育开展不够,员工重视实际,视思想教育为形式、为空谈,认为在各自网点内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思想教育无意义,久而久之,员工思想道德水准、法律法规观念得不到净化和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防腐拒变能力差,大多凭个人的良知做工作,谈不上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经过学习与思考,本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提高案件防控的实效性。

一、树立“以人为本”,提高思想教育水平。信用社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林林总总,不可谓不全,处罚不可谓不严厉,但是好多制度在许多职工看来只是墙上的制度,并没有很好的予以落实,规范自已的行为。究其原因,是大家的思想意识在作怪,是农村信用社长期的员工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岗位安排僵化,老好人意识严重的结果。

案件防控工作教育活动,首要解决的就是一个人的意识问题,应该使大家认识到,制度并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指导实际工作的。特别是案件专项治理的典型案例,对每一位员工应该是有很强的震憾,模范地遵守内控制度,不仅仅是对自身的爱护,也是对他人的负责。在这个方面,农村信用社应该将本项工作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做好人的思想工作,真正使每一位员工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自觉。

二、严肃工作纪律,提高违章违纪的代价。

长期以来,信用社内有章不循现象严重,不能将制定各项内控制度的良好初衷落到实处,是导致各项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了良好的制度,更要有一批模范执行制度的人予以落实,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要加强各项内控制度落实情况的后续跟踪和监督工作,对于严重违反内控制度的要严厉予以处理,要让每一位违章违纪的员工付出沉重的代价,让其有切身之痛,严重的更应清理出信用社队伍。

三、完善工作机制,防范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各项案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一件有内部员工参与的案件背后,无不有作案人长期处心积虑的身影,他们正是利用了工作机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精心准备,伺机作案。我们要通过工作机制的转变,来防范道德风险转化为实际风险。比如,在工作机制方面,可以以制度化的形式进行岗位轮换,以制度化的形式做好稽核监察工作,以制度化的形式作好员工的培训工作等等。

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把风险防范贯穿于具体工作的始终,牢固树立“违规无小事”、“安全就是效益”、“风险控制优先”的意识,自觉的把行业管理和自身的自律有机结合起来,明确岗位职责,增强自我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增强自我思想道德和业务理论水平,构建牢固的思想防线,做一名优秀的实实在在的武安农信人。

下载信用社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实施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用社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实施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用社案件防控工作质量考核评价实施办法

    xx 信用社(银行)案件防控工作质量考核评价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建立案件防控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案件防控工作质量和水平,有效推动和促进我区农村信用社......

    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建设

    科左后旗农村信用社开展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年活动 实施方案 为强化我社全体人员案件防范意识,完善我社案件防控机制,推进案件防空建设具体内容的实施,依据《内蒙古银监局办公......

    信用社案件风险防控心得

    风险防控自查报告 根据上级下发有关《滦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开展合规管理和风险防控年活动的实施方案》”文件的要求,本人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制度要求,充分认识开展......

    信用社案件风险防控心得(★)

    风险防控自查报告根据上级下发有关《滦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开展合规管理和风险防控年活动的实施方案》”文件的要求,本人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制度要求,充分认识开展“......

    信用社(银行)今年案件防控工作总结

    信用社(银行)今年案件防控工作总结 今年,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案件防控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上级工作任务与目标,上下联动,统一部署,结合今年开展的“合规执行年”......

    信用社案件防控保平安经验材料(精选五篇)

    信用社案件防控保平安经验材料抓好案件防控工作,没有捷径可走,惟有以实为本,真抓实干,近年来,xx办事处结合行业特点,以务实的作风,抓实辖内案防工作,确保了一方平安。一、落实好四......

    关于加强信用社控险防案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

    关于加强信用社 控险防案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 各社、各部(室):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内部改革不断深化,服务功能日趋完善,营运能力持续增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支持......

    案件防控

    农村信用社“案件风险防控实务”考试题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 (总分 20 分,每题 1 分。选少、选多、不选均不得分) 1、属于风险的基本构成要素的有(A B D) A、风险因素 B、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