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
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来源:河北日报(2014年11月03日第5版)
阅读提示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增强全民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重大任务,并从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等四方面进行了细化部署。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解读者普遍认为,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深度推进的基石。只有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法律成为全民信仰,才能最终建成法治社会。
1、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领导带头是关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莫纪宏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只有把大力推动全民守法作为重要支撑,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才能形成守法光荣和守法有责的良好风尚。”
专家认为,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也是立法、执法、司法三者的末端,前三者的“营养”或者“毒素”,都在全民守法这个层面上堆积与滋生,盛开“鲜花”或者“恶之花”。只有通过制度设计,建立顺畅的纠错机制,才能筑牢法治社会之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循序渐进。“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领导带头学法至关重要,他们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对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有重要作用。”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傅士成认为,培育全社会的法治精神、法治信仰,需要从“大”处破题,才能形成全社会衡量是非对错的共同标准,“大”就是指领导干部。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认为,需要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训练。“树立法治意识,就是遇到问题首先从法律角度看一看,任何事情只要是违法的,不管做成什么效果,都是不可行的。”
对此,全会提出,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逐渐觉醒,法治理念有较大提高,但对法治的全民敬畏尚未形成。要让法治成为国人共识、建立起全民法治信仰,还有很长的路。
“当前,在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中,还存在一些纠结,公民权利意识觉醒与维权理性不足的矛盾即是其中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分析,一方面,群众渴望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却不适应法律程序上的各种限制;一方面对他人侵害自己权益的违法行为义愤填膺,另一方面自己却可能违法、钻法律漏洞;一方面将其要求诉诸法律,另一方面却容易以极端方式维权。大部分人仍有遇事找政府解决的惯性。与此同时,由于缺少对公权力机关必要的信任,对其服从、配合、支持的程度则日渐降低。
寻找解决之道,全会提出:“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观念。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2、实现全民守法,要先做到全民懂法
全会指出:“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解读者认为,进行普法宣传是全民守法必由之路。实现全民守法,就必须做到全民懂法,这些都要靠普法宣传。
自1986年至今,全民普法教育规划已走过近30年,今年已进入“六五”普法规划中期。近几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通过大力加强普法宣传教育,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但我国国情要求普法工作者仍需在普法模式再创新上下功夫。
有专家建议,首先,普法宣传要做到深入群众,与群众面对面,有的放矢;其次,普法宣传要密切联系实际,要引导群众从正面典型中感悟守法对己、与人、为国都是好事,从反面教材中看到违法对自己及家人、社会造成的危害;再次,普法宣传要做到形式新颖、多样。
对此,《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普法“路线图”——“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
“公正宣判,以案说法,是培养全民守法意识的有效制度设计。”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甘元春建议,让群众获得公平正义感并不难,例如把不涉及保密与隐私的庭审,全部进行网络直播或全程视频录播,既能满足群众知情权,又能有效减少冤假错案,尤其对一些涉及“权、钱、名”的案例,更要放大其效应。
此外,针对守法意识淡薄的问题,全会决定还要从小学开始,把法治课纳入到各阶段国民教育中。专家认为,抓“大”的同时,也要抓“小”。培育法治信仰,要从娃娃抓起,改变在小学教大道理、到大学教遵守规则的教育错位现状。
3、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全会对法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论述引人注目。“全会在许多民生问题上提出了极具操作性的目标,这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与三中全会决定中“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表述相比,四中全会强调“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对三中全会改革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可以看出中央让依法治国方略真正落到实处的决心。
人民权益靠法律保障,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法律资源分布不均而导致的“找律师难”、因法律服务渠道不完善而造成的“诉讼难”、因法律援助体系不到位而形成的“赔偿难”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竹立家指出,上述问题的存在削弱了群众对依靠法律维权的信心,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
对此,《决定》进行了细化部署:如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法律帮助;发展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统筹城乡、区域法律服务资源等。
2014年2月,司法部印发《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就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等问题作出部署。构建“半小时”法律服务圈、建设乡镇法庭、推行乡村法律顾问制度„„专家表示,四中全会为各地正在积极探索的法律公共服务实践树立了方向。
“全会提出了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两个关键点:一是要扩大覆盖面,二是要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公共法律服务覆盖范围从仅限于请不起律师的犯罪嫌疑人,扩展到如今需要法律服务的低收入人群。而随着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让法律服务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也成为法治中国的题中之义。
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不仅需要“量”的扩大,也需要“质”的提升。周汉华指出,因为服务的非盈利性质,部分法律援助机构提供的服务质量不高,援助效果较差,群众意见较大。因此需要通过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法律规范,让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能够切实发挥作用。
(新闻纵深稿件/记者王博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
第二篇: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 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范文]
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一.全会精神
(一)会议内容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阶段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紧紧围绕全会《决定》和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领会、深入宣传全会的重大意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浓厚氛围,非常重要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完善以宪法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全会提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全会提出,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全会提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业保障体系。全会提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依据
(一)四中全会公报的五大亮点
首先,是加强了宪法实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法律活动的基础。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凸现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地位,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现实中,立法质量不高,关门立法、基于部门利益立法并非鲜见。这既影响了法律应有的公平公正性,也不利于法治意识的普遍养成。强调宪法的最高地位,既为提高立法质量设定了标准,也为建立完备的法律规范体 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提供了基本依据。
其次,是进一步优化了依法行政的制度环境。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为此要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等等。对内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对外引入参与决策和参与监督的力量,其目标不仅是要将权力关进笼子,更是为打造法治政府提供了操作路径。由此,已经实施多年的行政体制改革不仅获得了新的改革动能,而且方向更加明确。
第三,划清了行政权与司法权的边界。过去在司法实践中,不乏权力过度干预司法的先例,“权大于法”还是“法大于权”的质问时常可闻。全会提出,要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对司法独立性的强调,为下一步司法体制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第四,对司法制度进行了结构性优化。全会提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司法机构,对于警权、检察权和审判权之间的平衡,解决现实当中存在的地方干预司法问题意义重大。其作用不仅在于保证司法的公平公正,也有利于构建统一的、跨区域的市场环境,从中可以获得司法制度优化带来的经济红利。
第五,提出了培养普遍的法治意识的具体方法。依法治国,不仅需要上层建筑的改进,还需要所有社会成员遵守法治的自觉意识为基本。全会提出,“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为此,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支持各类社会主体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法律不是高高在上,而须立足于民众当中,这对于缺乏法治传统的社会来说,确是培养法律意识的应有路径。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治政内涵的丰富和对法治社会的注解,凸现了法治在治政中的主导地位,这正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最需要跟进的一步。
(三)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意义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我给它归纳了四点,第一,这次全会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我们党法治优良传统,以党的全会形式,第一次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并做出 《决定》的重要盛会。有人认为我国只有人治传统,没有法治传统,我个人认为这是误解,从严格意义上讲,把法治与人治相对应不科学、不准确。法治对应的应该是理治、德治、宗教治、习俗制等治理的社会规范和原则标准;而人治相对应的应该是鬼治、神治等治理主题。一个是原则标准,一个是治理主题,其中各种“治”,包括法治,都是人治的不同表现形式。
第二是抓住国内外机遇,应对国内外挑战的重大举措。
第三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两句话,为了达到这个总目标,四中全会就提出了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所以说三中全会跟四中全会是紧密衔接的,那个是要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用的具体办法就是全面依法治国,所以说近平同志明确讲,四中全会与三中全会是上下
第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部署,“十八大”之后,近平同志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体量化为“两个一百年”,就是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新 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依法治国是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专门讨论依法治国问题的中央全会。为什么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这是中央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和我们党面临的各项重大任务的基础上提出的。
第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离不开依法治国。我国正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西方敌对势力从联络周边国家对我国实施战略包围,到企图把香港的“占中”活动扩展为新的颜色革命,他们西化、分化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习近平同志说,我们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要更好地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就必须紧密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夯实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法治基础。他特别引用韩非子的话“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就是说,一个国家没有永远强盛或永远衰弱的,坚持法治的国家就会强大,忽视法治的国家就会衰弱。在今天,法治更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三 中全会,制订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大框架已经基本搭建起来了。而各项改革措施的提出仅仅是第一步,要贯彻落实到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依靠法治来配合和保驾;各项重大的改革成果,也需要通过法治来巩固。包括要把一些成功的改革实践转变为国家的长期政策和法律,也包括要依法规范政府的放权、限权和确权,依法界定政府和市场、政府和企业的关系等。因此,改革开放越往深处发力,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就越显的重要和紧迫。
第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依法治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把依法治国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一道置于政治建设的首要地位加以强调。法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三个全面”是相互不可分割、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从立法领域看,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从执法和司法领域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 强烈。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违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妨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第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依法治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事实没有变。特别是随着三十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资源约束和环境脆弱的问题日益突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均资源相对最贫乏的国家,按照理论计算,中国的自然资源只能承载9.5亿人口,可现在已经是13.5亿之众,高度超载的中国,决定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市场经济可以增加经济活力,但不会自动地改善生态环境;可以创造更多财富,但不会自动地促进社会公平。因此,只有通过健全法治,规范市场主体和行为个体的活动,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例如,我国的面积和美国差不多,但目前我国水、日照、土壤等条件适合耕种的地区,不到国土面积1/8。美国最为移民国家,至今土地只开垦了300年,而我国已经向土地索取了3000年以上。美国至今还在轮种,种一块地,休耕两块地来轮作,而我国南方很多地方是一年两季甚至三季。尽管开垦率这样高,我们的人均耕 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中低产田占2/3以上,因此我国提出要死守两条红线:一条是18亿亩耕地的红线,另一条是95%粮食自给率的底线。可当前侵蚀农村耕地的现象非常严重。尽管有“占一补一”、占补平衡的要求。但占的都是城郊的好地、熟地、平地,补的却是偏远地区不宜耕种的生地、山地。现在我国每年占用耕地中的一半是水田,而补充的耕地中水田不到20%,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有的甚至把补偿的耕地造在石山上,不能耕种,还造成水土流失,明显是弄虚作假。这几年虽然国家粮食产量连续创造了增产奇迹,但到2012年已出现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首次全进口的状况。因此习近平说,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一旦遇到大饥荒,有钱也买不到粮食,13亿人的吃饭问题绝不能依赖别人。他非常形象地说,我们必须端自己的饭碗,碗里盛的还必须是自己生产的粮食。而在被占的耕地上,不仅矗立着5000万套空置房,还有7000万套从一开始就是违法建筑的小产权房,这还多是乡村基层组织盖的,没有计算个人私搭乱建的房子在内。还有其他一些法治观念淡薄的现象,也和改革开放初期,破的多立的少,法律和政策上出现很多灰色地带,有时执法者也无所适从,导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成为一种很不好的社会示范,使法律的权威性受到破坏分不开。显然,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意识的薄弱,严重损害了整个社会利益。作为一个有13 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只有加强法治,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也才能维护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因此,我们党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大方面作出工作部署,直面法治领域的各项突出问题,回应人民群众迫切期待,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是要抓好两个“建设”,第一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里说的法治体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个门类齐全的法律制度体系,而是包括了法治的属性界定、法律的制定、实施、监督、保障等各个环节在内的配套完整的法治运行体制和机制。它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部分,贯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理论。第二,它包括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第三,除了国家的法律法规体系外,它还包括要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第四,它的实施路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项十分庞大和复杂的综合性社会系统工程。重点是提高立法质量,关键是加强法律的实施,基础是推进全民守法。总目标的第二个建设,就是要建设的 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国家的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必须依照法律来行使,所有社会成员都必须敬畏、服从、遵守法律,法律面前没有例外。第二层含义是,我们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法治国家,必须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这个总目标,需要我们全党和全体人民的长期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因此,全会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项重大任务。报告的第二到第七部分,就想围绕这六项任务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建设法治社会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我国有13亿人口,每个人生存和活动方式千差万别,要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实现社会和谐;只有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维护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和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大家都要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法治意识淡薄 并不是个别现象。例如,尽管我国每个司机只有通过了交规考试才能上路,但争道抢行、超速、走应急车道,闯红灯,还有中国式过马路,都是世界有名的,交通死亡率更高居全球第一。而严格执法的效果也非常明显。最近有人民日报列举了一组数字,在醉酒驾车被认定为犯罪的2011年《刑法修正案》正式实施前,全国平均每年因酒后驾驶导致交通事故死亡2500余人;实施3年,这一数据同比下降了40%。也就是说三年少死了3000多人,而每个遇难者背后,都有一个家庭,这就避免上万人的悲剧。如果再考虑这三年间,机动车年均递增1500万辆、驾驶员年均递增2000万人、道路里程年均递增12万公里的因素,实际上挽救的生命和家庭就更多了。而这些数据变化的背后,是3年来公安机关严格执法,全国查处醉驾 20多万起,没有一例醉驾案件被法院判决无罪。只有形成全民族、全社会、乃至每个公民严格执法,全民守法,使法治变成生活方式,才能形成一个公正、有序、和谐的社会,才能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调动每个人追梦的积极性,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实际上,法治是和人民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人民网每年全国两会前夕进行的“两会调查”中可以看到,从2002年到2014年的13年间,“反腐倡廉”12次名列网民关注的“两会热点”前三名。而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司法公 正、食品安全等网民关注度较高的话题无不与法治密切相关。现在,随着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当然,法律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也需要人们接受法律约束。要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观念。因此,一系列履行法定义务的法律也在同时出台。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而对于每个公民来说,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行为规范,要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一个人最高境界的守法,是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最低限度的守法,是要做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法律规范不能破坏。
全会还要求,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古语说,“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在日新月异 的改革时代,人民更加期待公平正义,折射出社会和谐发展对法治的更高要求。只有让“法治”成为全体中国人的最大公约数,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增强全民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重大任务,并从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等四方面进行了细化部署。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解读者普遍认为,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深度推进的基石。只有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法律成为全民信仰,才能最终建成法治社会。
1、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领导带头是关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莫纪宏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只有把大力推动全民守法作为重要支撑,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 念和法治意识,才能形成守法光荣和守法有责的良好风尚。”
专家认为,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也是立法、执法、司法三者的末端,前三者的“营养”或者“毒素”,都在全民守法这个层面上堆积与滋生,盛开“鲜花”或者“恶之花”。只有通过制度设计,建立顺畅的纠错机制,才能筑牢法治社会之基。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循序渐进。“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领导带头学法至关重要,他们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对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有重要作用。”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傅士成认为,培育全社会的法治精神、法治信仰,需要从“大”处破题,才能形成全社会衡量是非对错的共同标准,“大”就是指领导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认为,需要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训练。“树立法治意识,就是遇到问题首先从法律角度看一看,任何事情只要是违法的,不管做成什么效果,都是不可行的。”
对此,全会提出,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逐渐觉醒,法治理念有较大提高,但对法治的全民敬畏尚未 形成。要让法治成为国人共识、建立起全民法治信仰,还有很长的路。
“当前,在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中,还存在一些纠结,公民权利意识觉醒与维权理性不足的矛盾即是其中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分析,一方面,群众渴望用渴望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却不适应法律程序上的各种限制;一方面对他人侵害自己权益的违法行为义愤填膺,另一方面自己却可能违法、钻法律漏洞;一方面将其要求诉诸法律,另一方面却容易以极端方式维权。大部分人仍有遇事找政府解决的惯性。与此同时,由于缺少对公权力机关必要的信任,对其服从、配合、支持的程度则日渐降低。寻找解决之道,全会提出:“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观念。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2、实现全民守法,要先做到全民懂法
全会指出:“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解读者认为,进行普法宣传是全民守法必由之路。实现全民守法,就必须做到全民懂法,这些都要靠普法宣传。
自1986年至今,全民普法教育规划已走过近30年,今 年已进入“六五”普法规划中期。近几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通过大力加强普法宣传教育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但我国国情要求普法工作者仍需在普法模式再创新上下功夫,有专家建议,首先,普法宣传要做到深入群众,与群众面对面,有的放矢;其次,普法宣传要密切联系实际,要引导群众从正面典型中感悟守法对己、与人、为国都是好事,从反面教材中看到违法对自己及家人、社会造成的危害;再次,普法宣传要做到形式新颖、多样。
对此,《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普法“路线图”——“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
“公正宣判,以案说法,是培养全民守法意识的有效制度设计。”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甘元春建议,让群众获得公平正义感并不难,例如把不涉及保密与隐私的庭审,全 部进行网络直播或全程视频录播,既能满足群众知情权,又能有效减少冤假错案,尤其对一些涉及“权、钱、名”的案例,更要放大其效应。
此外,针对守法意识淡薄的问题,全会决定还要从小学开始,把法治课纳入到各阶段国民教育中。专家认为,抓“大”的同时,也要抓“小”。培育法治信仰,要从娃娃抓起,改变在小学教大道理、到大学教遵守规则的教育错位现状。
3、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全会对法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论述引人注目。
“全会在许多民生问题上提出了极具操作性的目标,这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与三中全会决定中“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表述相比,四中全会强调“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对三中全会改革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可以看出中央让依法治国方略真正落到实处的决心。
人民权益靠法律保障,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法律资源分布不均而导致的“找律师难”、因法律服务渠道不完善而造成的“诉讼难”、因法律援助体系不到位而形成的“赔偿难”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竹立家指出,上述问题的存在削弱了群众对依靠法律 维权的信心,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
对此,《决定》进行了细化部署:如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法律帮助;发展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统筹城乡、区域法律服务资源等。
2014年2月,司法部印发《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就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等问题作出部署。构建“半小时”法律服务圈、建设乡镇法庭、推行乡村法律顾问制度„„专家表示,四中全会为各地正在积极探索的法律公共服务实践树立了方向。
“全会提出了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两个关键点:一是要扩大覆盖面,二是要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公共法律服务覆盖范围从仅限于请不起律师的犯罪嫌疑人,扩展到如今需要法律服务的低收入人群。而随着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让法律服务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也成为法治中国的题中之义。
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不仅需要“量”的扩大,也需要“质”的提升。周汉华指出,因为服务的非盈利性质,部分法律援助机构提供的服务质量不高,援助效果较差,群众意见较大。因此需要通过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法律规范,让公共法律服 务体系能够切实发挥作用。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第三篇: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推荐]
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1]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落实国防法的重要举措。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或者在有关课程中增加国防教育的内容。党的十七大也发出了“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的口号。在广大大学生中树立居安思危、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克服和平麻痹思想,就会在他们中间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对我国的国防事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普通高等院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流,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等不安全因素仍威胁着人类安全。[2]局部战争此起彼伏,能源争端日益尖锐。发达国家不断向世界各地施加影响。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西化的企图从未放弃。我国在国防安全上存在诸多不乐观的因素:其一陆地疆界和海岸线漫长。这些地方在战时都极有可能成为侵略者入侵的门户。其二邻国众多,安全环境复杂。陆上与14个国家接壤,在海上与八个国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某些邻国野心勃勃,大国沙文主义思想日益明显。其三边疆存在不稳定的因素。近年来东突势力日益猖獗,威胁我国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对我国领土的完整统一构成威胁。
2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任务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抓住世界总体趋于和平、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的大好时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埋头苦干,综合国力得到明显增强。但我们的国防意识相对淡漠了,国防教育放松了。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长在红旗下,远离炮火和硝烟,生活在幸福甜蜜之中。殊不知,能有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恰恰是我们祖国拥有强大的国防所致。近年来极少数人逃避兵役、不参加民兵训练、、不愿意报考军事院校等问题,都是国防观念淡化的具体表现。
二。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现状
1、国防教育机构与教师队伍
目前我国高校绝大多数都已成立了相应的教学组织——军事教研室(占85。3%),其余院校的任务暂时由武装部或其他部门代管。各校专职军事教师队伍现状除年龄结构比较年轻化(30-49岁的占61。4%)之外,学历结构中,大专学历占40。3%,特别令人不安的是有12。5%无学历,5。9%为高中毕业学历;从职称来看,问题更显突出,无职称者竟达46。5%。
2、教学模式与时间安排
国防教育课的教学宗旨是培养国防观念和素质,学习军事知识与技能,达到预备役军人应有的水平。为达到其教学目标,现在多选定在校训练方式(占49。0%),也有近1/4的学校将学生送到部队训练(占25。0%)。目前各校的国防教育几乎都分为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两步进行。
3、课的性质与考核
现在虽然不少学校已开设了国防教育课,但是其地位、内容、考核等重要教学活动尚有较大差异。例:绝大多数学校把国防教育列为必修课(占96。2%)。但是至今尚有13。8%的学校把国防教育考核成绩单独核算,不列为升留级总成绩之中。这样,国防教育在整体教学乃至学生的心目中自然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
4、经费投入与建设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下达经费的学校人均经费达到上级要求的只占16。7%,基本达到的占51。6%,经费缺口较大的占31。7%。由于经费紧缺,导致国防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条件的制约,影响其发展,其课程建设有较大难度。
三、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上未形成统一,致使组织机构设立和管理体制方面缺乏健全的功能。目前,由于对高校国防教育重要性思想认识有偏差、不统一,加之目标不明确,因而使得其综合教育功能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始终处于低层次阶段,之所以这样,归根结底因为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不健全。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开设课程不够规范,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一是编制不落实,全国157所试点高校中有教师编制的为109所,占试点高校总数的69。4%。二是教师的科研水平普遍不高,使国防教育工作难以向纵深发展。三是缺乏形象直观的电化教学器材,大都存在不配套问题。
3.教育内容不够统一规范。目前,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对象,尚未建立系统规范的国防教育体系,缺少针对各个层次和对象的规范化教材。没有注重教育效果和国防教育的方法手段。开展国防教育,仅仅满足于讲了几堂课,组织了几次活动,没有更多地注重教育效果。
4.经费保障不够有力。一些地方党委、政府把全部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对经济建设投入力度大,而安排用于国防教育的经费却十分有限;有些没有把国防教育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适当增加。
四.对策研究
从上述现状分析,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具有社会和现实意义,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也是必要的、可行的。所以探讨研究对策是当务之急。
1.强化三种国家意识,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指国家主权意识、国家利益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这是关系国家的全局性战略问题,也是人民利益的根本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高校国防教育正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国防观念。
2.国防教育法制化。高校国防教育要有所突破、有所发展,必须有法律作保障,要立法,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明文规定高校必须开设国防教育课程,并作为评估高校的一个体系,促进高校领导的重视。国防教育应逐渐成为一个学科,进行研究持续发展。争取各方面的投入和建设。
3.应指令性明确规定国防教育在高等院整体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地位。它是必修课程之一,纳入教学计划,并将其考试成绩计入升留级条件之中。
4.军事教师(指专职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结构,从长远发展来看,是关系到国防教育课程的深入发展、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今后要组建成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军事教师的70%应具有大学本科学历,30%具有硕士学位,军事教研室的职称构成应接近1∶2∶4∶3(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
5.为确保国防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应大力提倡结合实践开展国防教育的软课题研究工作;国家有关领导部门,应予以支持和关照,创造条件,招标研究课题,召开学术研讨会,使我国的国防教育沿着科学化管理的轨道不断发展。
总之高校国防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知识,具有思想性、指示性、实践性的特点。青年学生通过参加国防教育,有利于正确认识和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从而增强对国防的义务感、责任感和坚决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建设的紧迫感,加强组织纪律观念,增强体质,提高劳动技能和适应艰苦环境的能力。
以增强国防观念为主题的普通高等院校国防教育(1978~至今)
这期间的普通高等院校国防教育理念从军事技能训练为主转向以爱国主义精神培育为核心内容、以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为根本任务,普通高等院校国防教育逐步走向法制化、系统化、规范化。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防建设指导思想转移到了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普通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也逐步由战备性的民兵训练转向了以爱国主义精神培育为核心内容、以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为根本任务的国防教育。
随着国防教育的法制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加深,普通高等院校的国防教育逐渐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1991年3月28日,国家教委学校国防教育办公室下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军训工作检查标准(征求意见稿)的通知》,标志着以往只有教育制度没有评估机制的格局开始打破,教育与评估的良性循环开始建立。同年6月国家教委学校国防教育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对试点高等学校学生军训工作进行检查的通知》,指出“为推动高等学校学生军训工作,决定对全国141所军训试点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军训工作进行检查”,希望“通过检查总结交流经验,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军训工作,提高军事课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军训工作向制度化方向发展”。1996年国家教委下发了教防厅【1996】1号文件,指出“为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使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逐步规范化,国家教委决定成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于1997年4月正式成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
200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下发国办发【2001】48号文件,对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军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组织领导、工作机构设置、师资配备、派遣军官管理和训练保障等问题都做出了规定,成为开展普通高等院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文件中明确规定普通高等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时间为36学时,军事技能课训练时间为2~3周”。2002年6月,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程教学大纲》,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生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的基本依据,对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的主要内容做了规定。2004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意见》。根据《2003—2005年全国学生军训工作发展规划》,到2005年,全国所有普通高等院校,都要普遍开展学生军训。
至此,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国防教育逐步迈向了法制化、系统化、规范化。
第四篇: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础
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础
应该说爱国守法不难做到,别说教师,即便是一名普通公民也是轻而易举能够遵守的,可实际上,爱国守法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做好这一点也并非易事。作为一名教师,爱国守法更是一种教学所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我认为,首先教师要在岗位上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时刻听从组织的召唤,有所为,有所不为,率先垂范,严以律己。可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场变革中,教师的职业道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教师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修养,成为一项紧急而迫切的任务。
首先,教师应该懂得并遵守法律,会用法律来约束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时刻让警钟长鸣,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决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情,让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教育教学就是宣传和传授法律知识,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给学生树立一根标尺,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感染他们,从而使他们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不可侵犯。
另外,遵纪守法不仅是社会向人们提出的要求,也是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履行的义务。教师的法律观念如何,直接反映出自己的为人,也深刻的影响着祖国的下一代。只有自己遵纪守法,才会使自己的学生健康成长,这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教师应该热爱祖国。
热爱祖国,不仅体现了自己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同时还反映了个人和祖国的依存关系。虽说现在是世界和平,没有战争,不需要为国冲锋陷阵,不需要为国拼个你死我活,更不需要用这些来体现我们是否爱国。但现实情况是,国家之间仍存在利益纷争,仍有看不见的资源掠夺,仍隐藏着科技上的巨大竞争。另外,就国家内部来说,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重大事故,都会需要我们伸出援手,齐心协力,共度难关。这方方面面都会在关键时刻体现一个人是否爱国。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也更有责任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将这种爱国意识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将来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也算是我们爱国的一种体现吧。
总之,爱国守法不是口头上的空洞说词,它应该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特别是我们教师,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世风如何日下,环境如何影响,我们都要坚定不移的通过爱国守法,加强我们的师德修养,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坚定道德意志,使我们能经受社会上的种种道德考验,使自己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
第五篇:学法知法守法是会计工作的基础
全 国 财 政 系 统 公务员学法用法征文
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是会计工作的基础
农三师四十四团财务科:罗健
近几年来,随着中央关于加强兵团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政策的贯彻落实,兵团以探索特殊管理方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接轨为重点的各方面改革不断推进。在财务工作方面主要表现为确立了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财政管理理念;形成了纵向的兵师团三级总预算管理和横向的部门预算管理体系,形成了与国家公共财政目标相适应、又具有兵团特色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稳步推行团场公共预算管理和团场集中核算连队报账制,团场财务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发生根本性变革;在探索适合兵团特色的会计委派制形式的基础上,兵师普遍建立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推进了“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编制综合预算,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使各级预算不断细化;建立统一采购制度,强化管理监督,统一采购规模、范围不断扩大;稳步推进农牧团场税费改革工作,认真落实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促进了职工减负增收。总之,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财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兵团财务工作围绕各级党委的中心工作,财务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为推动兵团经济社会事业平稳加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中央 对兵团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和兵团自身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在今后一个时期,兵团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会更快,各种经济活动和利益分配将会更加复杂,这势必对兵团财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尤其是提高财务工作者的综合能力,才能适应兵团财务工作的现实需要。
本人长期在农牧团场从事会计工作,对团场会计工作的现状比较了解。下面,本人联系团场当前会计工作实际和本人会计工作经历和学法用法实践,针对团场财务人员存在的问题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对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提高财务工作水平、促进团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性谈一些粗浅看法,不全面和偏颇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是每一财务人员的必修课。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前进,科技在前进。会计工作是一门科学,规范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更是一门科学。随着会计实践的不断丰富,会计法律法规也随着会计工作的发展变化也在不断完善和补充。同时,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对规范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讲,会计工作是经济工作极其重要的一环。为此,每一个财务人员要坚持学习会计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律法规,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会计法规,只有学习才能知法,只有知法才能守法,只有守法才能用法。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是一个系 统工程相辅相成。但是,有不少财务工作这样认为,只要掌握了会计核算方法,只要知道会计业务如何处理,就能把会计工作干好。其实这是一个很错误的认识误区,这种认识不仅影响财务人员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积极性,满足现状,而且容易给工作带来错误和不必要的损失,甚至给一个单位经济活动带来灭顶之灾。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只有在不断学习会计理论和会计业务的同时,不忘学习会计法律法规,用理论业务学习提高处理业务的水平,用法律法规学习规范会计行为,只有这样,财务人员和会计工作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不断进步不断提高,会计工作职能才能发挥到最大化。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有不少财务人员由于不重视学习会计法律法规,在处理具体业务时给单位和个人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还有一些财务人员自认为自己会计业务很精通,利用工作上的便利,给自己和亲朋好友谋私利,结果给单位和自己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样的实例不乏有之。究其原因,不是这些财务人员业务不精通,或许这些财务人员是从事会计业务的行家里手,最主要根源是这些会计人员放弃对会计法律法规的学习,不学法势必不知法,不知法势必不守法,不守法势必不用法,把自己的会计行为放置在没有监督之中,没有监督的权利势必带来腐败和放纵。四十四团目前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参次不齐,尤其是不少少数民族财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较差。虽然近几年团场加大对财务人 员理论、业务、法律法规培训和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与会计工作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加强。
二、提高财务人员对学法知法守法用法重要性的认识 本人先后担任过团场基层连队会计,财务科主办会计和财务科长,由于工作需要和自身对会计法律发规重要性的认识,本人坚持学习会计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律法规,使自己的工作一直处于会计法律法规监督之下,同时,本人带头守法用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领财务人员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本人最大的体会是:作为一名会计人员,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树立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思想,深刻认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对干好会计工作的重要性,要让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伴随自己财务工作的始终,只有这样,自己从事的财务工作才能更好地为单位和职工服务,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得到体现。为此,每一个财务人员务必要清醒和深刻认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增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只有认识上到位才能实现行动上的到位。当前,团场经济活动更加丰富,监督机制更加完善,职工对财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在这种新形势下,财务人员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力争做到理论知识、业务水平、用法能力三提高。
三、为财务人员创造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环境。造 成财务人员理论知识、业务水平和用法能力不高不强的原因有很多,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四十四团财务人员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务人员本身文化和业务水平不高,日常业务繁忙忽视了学习,组织财务人员继续学习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单一,少数民族财务人员由于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影响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不强。以上种种都是提高财务人员理论知识、业务水平、用法能力的主要障碍。为此,要结合每一个财会人员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财务人员的学习,使学习成为财务人员一项不可或缺的任务和工作。要建立继续学习的长效机制,通过学习、检查、考核、奖罚等机制激发财务人员继续学习的积极性。要联系团场财务工作的特点,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等多种途径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总之,要通过建立一系列机制增强财务人员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用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提高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保护财务人员清正廉洁。
四、选拔财务人员要坚持德才兼备。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一个人无论能力多强,水平多高,但要缺乏德行,工作和事业肯定干不好,甚至给工作和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这种教训实在是太多了。不知有多少实例可以证明这样一个道理,无德有才,后患无穷,有德有才,事业发达。有不少这样的人,看似能力很强,办法很多,但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以权谋私,这种人最后带给单位和职工是经济和 社会的双重损失。对于这种人无论他能力多强,办法再多也不能用,更不能重用。财务工作对一个人的德有非常高的要求,业务不懂不会可以学习,但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问题,改造过来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此,我们在选拔财务人员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决不能让缺德有才的人混进财务岗位,要克服人情关、金钱关和利益关,按照选拔人才的严格程序把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选拔到财务岗位上来。有德的人会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他们工作的出发点是为单位和职工服务,他们会以法律法规为武器维护财务工作的尊严。
农牧团场是兵团的基础,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是财务工作的基础。依法治国是国家的基本方略,可以这样讲,在当今的社会,法律法规无处不在,法律法规作为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财务工作法律法规是每一个财务工作者必须学习掌握的基础知识要伴随财务工作的始终,只有这样,财务工作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财务工作者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和升华。
2009.8.2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