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推进全民守法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全民守法的几点思考
作者:刘卫平综合信息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15-7-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全民守法与立法、执法、司法一并作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突出强调,体现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体现了我们党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信心和决心。
张德江委员长所作的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充分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体现了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突出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重大任务,全民守法成为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深入,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法治观念不断提高,但社会上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违背法治精神的现象,究其原因还是守法意识不强,没有真正树立起法律信仰所致。
推进全民守法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持续开展好法治宣传教育,更需要立法机构强化法律实施,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同时要在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工作举措上下功夫,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积极引导全民自觉守法,真正让法治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入手,狠抓落实:
一、设置全民守法机构、强化组织领导。国家、省市、区县应当设置固定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自“一五普法”,国家一直未设置法制建设固定机构。全国就只有一个临时的“普法办”,由司法部部长兼任。各省市、区县也是一些五花八门的临时机构,如“普法办”、“依法治省(市区)办”、“法制建设办”,既不统一,又不规范,更没有权力去管理(组织、指挥、协调),结果就不利于抓这一项工作。建议各级将此纳入编制机构,实行“三定”,规范名称为“法制建设办公室”简称“法建办”,“法建领导小组”。省市、区县“法建领导小组”由党委“一把手”负责担任组长,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作副组长,政法各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一把手”作成员。并认真发挥领导机构的组织领导、重大事项决策的作用。区县“法建办”,作为处级和正科级人民团体单位对待,像“爱卫办”挂在卫生部门一样,“法建办”挂靠在省市、区县司法局,设正职领导1名,副职2名,正副职领导均可兼任,根据需要也可设为专职。设专职办事人员3-5人,由省市、区县编制部门明确“法建办”的具体职能职责,负责抓好包括全民守法在内的法制建设各项工作。这样才名正言顺、才有权抓组织、指挥、协调、考核、评估的具体工作,真正使之化为行动,落到实处。
二、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国家政权机关依照法律授权代为行使公共权力,而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在实施法律、行使公权力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部分领导干部守法意识薄弱,“权大于法”的人治思维仍有一定市场,作决策拍脑袋搞一言堂,抓工作只问结果不讲程序,处理问题认为摆平就是水平,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现象并不鲜见,严重破坏了社会公众对法治的信心。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决定行为。只有法治思维,才能自觉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重和权威。所谓法治思维,就是指党委执政、政府行政、司法施法时,要体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敬畏法律、崇尚法治、慎用权力,按法治需要、法治原则、法治规范分析、判断、解决、处理问题,使之合宪合法,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活动及行为过程。法治思维的结果,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公正司法、促进政治文明建设。法治的核心不是治民,而是治官治权,监督权力。法治思维的原则是:法律至上;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律未授权,则国家机关不可行使;法律未禁止,则个人可行使;司法独立;一视同仁等。领导干部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法、敬畏法律、信仰法治、坚定法治,办事情、想问题、作决策坚持以法治为主要标准、主要手段和基本方式,自觉摒弃人治思维和权力本位的错误观念,坚持依法执政。领导干部要主动学习法律,积极宣传法律,自觉守法,为全民守法率先垂范。“要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的关键。”进一步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坚持完善并严格落实政府常务会议、部门办公会议学法、法治培训、法治讲座等制度。探索试行年度述法工作,加强县乡基层干部法治教育,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三、执法和司法人员应秉公执法。执法司法是法律实施的关键环节。执法和司法者的守法意识决定着法律实施的效果是否正确有效,进而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全体社会成员对国家法治状态的切身体验和基本判断。十八大报告把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进行部署,指出要“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对广大执法人员自觉守法、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树立法治信仰提出了严格要求。行政执法人员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作出行政行为;谨慎、合理、合法行使自由裁量权,自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转变执法理念,将执法过程与向行政相对人受法制教育过程有机结合;自觉接受广泛的执法监督,不断提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司法人员要坚持公正司法,严格执行法律规定、全面把握法律原则、准确掌握法律适用,要将办案过程变为说服、引导群众相信和尊崇法律的过程,在化解各类矛盾的过程中体现法律价值和司法智慧,让公众真切感受到法治带来的实惠和便利,让依法表达诉求、维护合法权益成为公民的自觉选择,让依靠法律、信任法律、信仰法治成为全社会的情感归宿。
四、营造良好的全民守法氛围。民众守法意识既是立法的精神源泉,又是法律实施的社会保障。深化“法律八进”,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手段,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老百姓听得懂、能接受、愿参与,激发广大群众学法用法的热情,增进广大群众对法律知识的了解、掌握和认知。让实行法治、追求公平正义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一大共识。同时把法治文化与“四德”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之成为全体公民约束自身行为的共同准则,把守法意识作为现代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培育,使之依照法律维权、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转化为自觉行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要注重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理念。要进一步树立服务大局、以人为本、注重宣传实效的理念。要注重创新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重点任务以及重要时段和节点,适时集中开展各类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善于运用大众传媒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注重新媒体新技术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运用,加强普法网站和普法网络集群建设,更好地运用微信、微博、微电影、客户端开展普法活动。同时,要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进一步健全社会普法机制。首先,要健全法治教育工作领导体制,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职责,落实各部门一把手职责。其次,要建立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责任机制,制定出台“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的责任制。再者,要建立健全学法用法考核评估机制。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五、强化全民守法的工作考核,积极有效运用考核结果。考核是个指挥棒。市、区县、乡镇镇党委、政府要将全民守法工作与经济工作一样,列入重点目标考核范围。考核目标要明确,内同要具体,重点要突出,机制要完善。市委市政府对区县应当考核党委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对区县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保障、行政服务,对公、检、法司的公正司法情况大排查,如有无错捕、有无错判,有无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发回重审率、改判率、案件执行率情况,有无刑讯逼供、有无超限羁押、有无错误抓捕,法律援助率、人民调解率、学法考试率情况,平安建设、党务公开面、政务公开面、法治文化建设这些都应列入考核范围。市对区县、区县对乡镇都应明确由谁来考核、考核结果要如何运用。该奖的要奖励,该惩的要惩,做到赏罚分明。不能做好做孬一个样,做与不做一个样,要以考促守、变虚为实。省市对区县的考核不能只考核法建办,而关键应考核区县党委政府。并有效运用考核结果: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提拔干部的重要条件;作为单位集体和领导班子个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对不负责任、工作失职而造成影响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进行问责追责;对考核结果名列倒数三位的单位主要领导应当诫勉谈,并通报批评。
六、整合全民守法资源、完善财力保障机制。市对区县党委政府、区县对乡镇党委政府和部门的全民守法工作进行任务分解,明确职责,做到牵头落实、共同推进。党政重视、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社会齐动,横向发展、纵向延伸。完善保障机制,加大人、财、物、智投入,尤其要加大财力投入,把全民守法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用在法治建设刀口上。最后,要充分发挥各种监督机制作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效能机构、社会各界、新闻媒体监督,助推全民守法工作。
通过以上有力措施的全面发力,全民守法工作就能得到稳步推进,并为全面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打下坚实的基础。(建阳区人大)
法治建设亮点采撷
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大力宣传模范守法公民的先进事迹,提倡见义勇为和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奉献精神和公民护法意识,鼓励守法者,惩处违法者,教育宪法和法律意识薄弱者,通过丰富和有效的普法形式,让宪法和法律进课堂、进社区让人民群众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全民守法的法治事业中来。要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为公众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学法渠道,提高普法实效。
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坚持法治教育从青少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序列、列入中小学教学大纲,保证在校学生都能得到基本法律知识教育。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把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等情况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指标,纳入精神文明创建考核评价体系,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深入。
公正宣判,以案说法。这是培养全民守法意识的有效制度设计。让群众获得公平正义感并不难,比如把不涉及保密与隐私的庭审,全部进行网络直播或全程视频录播,既能满足群众知情权,又能有效减少冤假错案,尤其对一些涉及“权、钱、名”的案例,更要放大其效应。2013年8月,济南中院微博直播***案庭审,并召开数量创历史纪录的9次新闻发布会,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这是值得大书一笔的司法进步,彰显了法律的公平与公正,强化了公众法治信心。所以,要积极引导群众关心、关注和参与立法活动,使立法过程成为宣传法律的过程。
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加大执法、司法过程中的普法力度,使办案过程成为向群众宣传法律的过程。执法、司法机关要定期编辑、推出各类典型案例,开展以案说法、以案释法活动,发挥典型案例的教育警示作用。
建立公民守法信用档案体系。抓好“红黑榜”制度落实,完善违法行为惩戒机制。(黑名单和红名单)。要通过社区、学校、医院、银行、航空公司、交通部门、社保部门、保险机构等建立相互协调、信息共享的个人诚信记录体系,健全守法义务与守法责任相统一的公民守法体系。对自觉守法的公民赋予法律上更大的便利,比如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充分应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对诚实守信者实行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等“绿色通道”支持激励政策,在全社会形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对漠视宪法和法律权威、屡次三番违法者建立不良行为监控机制,实行失信发布制度,建立严重失信“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建立多部门、跨地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强对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税收征缴等重点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专项整治,形成惩恶扬善的制度机制和社会环境。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让受到侵害的权利都能得到有效保护和救济,使违法犯罪活动都受到应有制裁和惩罚,努力让人民群众从每一次执法活动中、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从而发自内心地敬畏法律法律。
第二篇:关于推进我县全民创业的几点思考
全民创业是省委、省政府根据江西实际,审时度势,围绕实现加快发展、江西崛起、富民兴赣这个宏伟目标而作出的重要决策。通过对全民创业思想的深入学习,本人深刻地认识到了加快推进全民创业的重要意义,更加吃透了全民创业的精神实质,更增强了加快推进全民创业的主动性与自觉性。综合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民创业,富民兴赣”的主题,笔者认为,加快推进**全民创业的步伐,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创业舆论宣传、创业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全力营造**浓郁的全民创业氛围
**是一个“三不靠”的山区农业县,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老百姓思想观念中普遍存在着等靠要和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缺乏变依赖为自强、变安贫为求富、变畏难为拼搏、变守摊为开拓、变过得去为过得硬、变小成为大业的创业精神。因此,加快推进**的全民创业,笔者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营造一种浓郁的尊重创业、尊重创造、实现自我价值、服务社会的创业氛围。一是加强创业的舆论宣传。充分运用各种形式的宣传手段,对**传统的等靠要思想、小成即止和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进行大剖析,全面解析这种思想存在的危害性,进而大力宣扬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同时大力宣传**县的创业典型。二是努力培育创业文化。**创业文化的底蕴不厚,发展的空间不广,氛围不浓,创业主体也相对较窄,因此,**在今后创业文化建设中要在培育广大人民群众的自主精神、劳动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大胆探索。要破除“等靠要”思想和小富即安的观念,牢固树立自强不息、敢创一流的思想;破除妒贤嫉能、求全责备的观念,牢固树立帮人一把、成就创业的思想;破除唯书唯上、本位主义的观念,牢固树立开拓创新、服务创业的思想;破除保守僵化的观念,牢固树立平等对待、放开创业的思想。
二、以开展创业教育和开展创业培训为着力点,打造一批高素质的创业队伍
一是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据不完全统计,**县每年外出务工人员有10万余人,但走上创业之路者屈指可数。为此,要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教育,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优秀人才进行自主创业,要通过不断完善创业培训机制——公民职业化工程和农民知识化工程建设,对外出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大学生等不同创业主体进行培训。二是培育创业队伍。坚持大开放主战略不动摇,同时要引进外地创业者与培训本土创业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创业队伍。坚持引资与引智并举,积极引进外地人才、外地老板来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矿产品深加工企业、旅游工艺品加工业等产业,通过这样带动本地创业者,进而推动**整个全民创业步伐。
三、以制定创业优惠政策,搭建好创业平台,降低创业成本为切入点,真正优化全民创业环境
一是从机制入手,建立创业机制。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政府要从管家婆的角色中转变过来,切实把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为创业主体服务和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上来,放手让创业主体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自主发展,形成政府鼓励、社会支持、市场调节的充满活力的创业机制;在创业者权益保障制度改革中,要切实保护创业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利用法律、经济、社会舆论等手段,保护各类创业主体合法投资所获得的有形和无形资产,让创业者能够真正享受到自己的创业成果。二是从搭建创业平台入手,推动全民创业深入开展。当前结合**的工作实际,笔者认为主要是搞好创业载体建设。一方面加快推进九龙工业园区建设,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还要加快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并加快吸纳各类资本参与市场建设,完善市场的配套功能,提升市场档次。三是从创业政策入手,推动全民创业。在推进全民创业的过程中,放活全民创业政策,这是推动全民创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在对待非公有制企业和国有集体企业上一视同仁。要让非公有制企业在税收、土地使用权证的办理、技改等方面与国有集体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要在税费问题上继续探索,鼓励个体创业者的发展。要在管理上给予宽松政策,坚决杜绝一些管理部门的“三乱”行为,不要动辄予以处罚,更严禁“以罚代管、以罚代教”。
四、以推进全民创业为契机,全面促进**内生型经济发展
当前,全省上下正掀起新一轮创业的发展高潮。各县(市)都你追我赶加快发展的步伐,抢占发展的先机,面对这一良好的发展态势,假如我们能够迎上这一发展大势,并主动融入到当中去,那么**的发展就能抢占制高点。因此,**要以此次全省上下掀起的全民创业高潮为发展契机,加快发展的步伐,全面促进内生型经济的发展。
一是鼓励百姓创家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大众特色的果业开发精神,现在我们就要发扬光大这一精神,要引导群众继续发扬这种创业精神,并且不断开拓创业的新领域,要发展现代农业,通过招商引资、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激活本地民资把果业的产业链拉长,在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中开辟农村创业新领域。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在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中开辟创业新领域,要引导通过种果和打工致富的农民进城投资经商,大力弘扬全民创业精神,打造全民创家业的良好发展局面。二是鼓励能人创企业。不但通过大力招商引资、招商引人、招商引智来创企业,而且我们要鼓励全社会有能力的人不断提升创业水平和规模,大张旗鼓地鼓励个体工商户创办私营企业,鼓励现有的私营企业主不断扩大再生产。三是鼓励干部创事业。各级干部是全民创业的引导者、组织者、服务者,是全民创业的关键之所在,各级干部要在做好创业服务上多做些工作,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把推动全民创业的重点放到提供良好的服务上,为全民创业的开展打造一流的政务环
境。
第三篇:关于推进全民创业实施方案
为充分激发调动全民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率先实现崛起,根据省、市推动全民创业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全民创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体及范围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实力新华、高效新华、和谐新华、生态新华”的战略目标,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以创业带就业、以创业促发展,通过完善政策扶持机制和健全服务体系等手段,培育创业主体、拓展创业空间,激发创业活力,努力推动全民创业,扩大就业规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二)奋斗目标:力争到2011年,全区个体工商户由现在的10736户增加到18000户以上;私营企业由现在的998家增加到1500家以上。
(三)主体及范围:凡具有合法身份证明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均可在我区依法申请从事各类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凡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
二、全民创业的产业方向
(四)围绕特色工业发展推进创业。依托循环经济工业园、民营经济创业园、电子电器工业园,引导各类创业企业入驻园区;依托平煤神马集团等大中型企业,鼓励发展与之相关联的产业;鼓励和支持干部群众采取多种方式引进、领办工业企业和参与工业项目建设,以工业项目的大发展推动就业岗位大开发,实现区域经济的新跨越。
(五)围绕特色农业发展推进创业。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积极合理地推进农用土地有序流转和林地产权依法转让,鼓励各类创业主体发展高效种植业、高效生态林业和现代养殖业;依托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支持返乡农民工、富余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入农业综合开发,在发展特色农业中创业致富;扶持和培育以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引导和扶持城乡群众创办经济实体,投资开展农产品种植、养殖、储运、营销等经营活动。
(六)围绕特色旅游业发展推进创业。完善相关配套设施,鼓励“应水渔歌”风景区餐饮业提档升级;围绕香山寺景区开发,建立小商品批发市场和特色小吃市场,安排返乡农民工入驻创业;提升焦店民族饮食文化城、黄涛民族生态园、冠军生态园等服务档次,挖掘民风民俗文化,开发特色民俗旅游项目,拓展创业空间,激发创业活力;积极吸引外来客商开发旅游项目、经营旅游产品、从事旅游服务,倡导全民参与旅游开发。
(七)围绕生态宜居区建设推进创业。按照建设生态宜居区的目标,运用好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等优惠政策,搞好市场运作,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投资和争取政策性项目资金,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人居环境。将城市建设管理与发展城市各项产业有机结合,加快“五区”建设(中兴路传统商贸区、凌云路现代服务区、程平路西段仓储贸易物流区、焦店新区、香山旅游区),鼓励各类创业主体在商贸流通、房地产开发、中介服务、家政服务、信息服务、交通运输、电子商务、代理专卖、物流配送等行业进行创业。大力发展清洁、餐饮、娱乐、卫生保健等城市社区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创业空间,增加就业岗位。
三、培育全民创业主体
(八)扶持下岗人员自主创业。对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从业人员在本区兴办的经济实体,除享受原定的优惠政策外,给予免交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优惠,经人事劳动部门和金融部门审核可给予一定数额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初次创业的城乡低保户,根据其创业后收入水平,将分别保留其最低生活保障待遇6—12个月。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除需要前置审批的事项外,实行12个月的试营业期,可办理临时营业证,试营业期内免收各种费用。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房屋中介、典当、桑拿、按摩、氧吧外)、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000元。
(九)倡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在本区从事初始型创业活动的大中专毕业生,3 年内免收属于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在本区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经审核后,可由区人事劳动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办理人事代理和档案托管;其参加社会保险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计算为工作年限,同时可评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
(十)支持复转退役军人自主创业。对自主创业的军队复员干部、转业士官、退役士兵在本区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对为安置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而新开办的企业,凡安置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占企业总人数60%(含60%)以上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对为安置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就业而新办的服务型企业,当年新安置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达到职工总数30%(含30%)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区民政部门认定、税务部门审核,3年内免征营业税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对为安置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就业而新办的商业零售企业,当年新安置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达到职工总数30%(含30%)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区民政部门认定、税务部门审核,3年内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十一)鼓励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对进城创业农民保留原有土地承包经营与转让权、村级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等相关权益,允许继续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在工商、税收、购房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在农村土地承包期限内和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鼓励农民以多种方式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凡申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无需验资,免收各种登记费用,免予年检。对在农村从事无需前置许可零售活动的流动商贩、农民在集贸市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的,免收各类管理费。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在登记注册、经营场地、员工招聘等方面积极提供服务,并给予为期3年的扶持,扶持期内参照就业再就业政策规定实行税费和小额担保贷款优惠。
(十二)鼓励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创业。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和不侵犯单位技术、经济权益的前提下,允许其以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参与经营和收益分配,允许其兼职兼业和从事第二职业;鼓励其创办教育培训、律师、咨询、会计、审计等中介组织或机构;扶持其创办科技型、中介型企业。民营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自然科学领域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十三)鼓励干部职工和机关单位带头创业。机关干部职工可辞职在区内领办、创办经济实体,对辞职人员发给辞职金,并给予一次性奖励。机关、事业单位在不影响单位业务工作正常开展的情况下,可以抽出专门领导,抽调部分人员有组织领办、创办经济实体。有组织参与领办、创办经济实体的干部职工可以脱离原工作岗位,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搞好经营。对领办、创办经济实体效果好、贡献大的进行表彰奖励。
四、降低全民创业准入门槛
(十四)放宽投资主体准入条件。凡依法符合出资条件的自然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法人、非公司制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村民委员会和具有投资能力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等,均允许投资设立企业。
(十五)放宽注册条件。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的需前置审批的事项外,其余事项不再作为企业登记注册的前置条件。对总公司已取得行政许可的,分公司可以免予办理许可,仅需在执照上标明“限分支机构经营”。对从事国家、省、市鼓励类经营项目的生产经营企业,需要一定期限筹建的,指导企业先行申办经营范围与其正式生产经营项目相关的营业执照(不需要前置审批的经营项目)。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实行“一人多照”。
(十六)放宽出资限制。降低企业法人最低注册资本限额,1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500万元。允许公司设立分公司以及办理增加注册资本、增加经营范围等变更登记。取消公司对外投资办企业的出资额限制,鼓励股权有序自由流动(国有股权转让时按相关规定办理)。允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2年内分期到位(1人有限公司除外),首期注入资本放宽到注册资本总额的20%。
(十七)放宽经营领域。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对各类资本平等对待,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垄断行业、市政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
(十八)放宽企业冠名条件。凡申请冠新华区名的企业,均可冠新华区级行政区划名称。凡注册资本达到3万元的企业法人,具有一定规模的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办理工商登记时,均可申请市级名称。允许注册资本(金)或规模在300万元以上的企业,在名称中使用“××实业”、“××发展”等不反映具体行业特点的字词。凡注册资本达到100万元的企业法人,具有一定规模的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办理工商登记时,均可申请省级名称。科技型、出口创汇型以及从事农业产业开发项目的公司,注册资本达到50万元即可申请省级名称。对主要从事网上交易活动的企业,其企业名称中可以使用“电子商务”字样。(十九)放宽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申请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申请人只需提交能够证明对其住所或经营场所享有使用权的有效证明材料或租约,可不要求提供权属证明文件。
(二十)实行试营业制度。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转业退役军人、残疾人、回乡创业农民工、被征地农民,除经营前置审批的事项外,可实行试营业制度,免费核发有效期为12个月的临时营业执照。在试营业期内,免收各种费用。
五、完善全民创业的扶持体系
(二十一)搞好财政专项资金和融资担保扶持。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创业,数额暂为50万元,今后根据财力状况适时增加,资金由区人劳社保局和区财政局根据相关规定掌握使用。区财政出资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和创业投资公司,为全民创业提供贷款担保。对纳入全国试点范围的非营利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从事担保业务的收入,落实国家规定的3年内免征营业税政策。在财政预算中逐步建立担保机构风险补偿金,支持担保机构扩大担保业务。争取国家、省投放小额担保贷款的部分资金落户新华区,简化小额贷款担保手续,加大发放力度,为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退转军人、残疾人、回乡创业农民工、失地农民提供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额度要比以往有一定增长。各类自主创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办理房产抵押手续时,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各种管理费、服务费和证照费一律免收。区内各类金融机构要发挥对农村经济的保障作用,将当年新增存款主要用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区内各金融机构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要给予资金扶持,促进企业创业和发展。
(二十二)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区人劳社保局牵头,辖区内各金融机构可会同区发改委、中小服务企业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法院等有关部门,建立覆盖各种所有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诚信评价体系和信用档案库。建立信用登记、信用评估、风险预警、风险管理等制度,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提高失信成本。加强信用信息的收集和记录,根据信息记录情况,定期开展创业主体诚信守法、信用等级的评定活动,结果及时公布。
(二十三)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对创业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及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所取得的收入,按规定免征营业税。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对专门从事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包括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的创业企业,按规定免征营业税。对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从企业当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在以后5个纳税结转抵免。对企业安置残疾人所负担的工资,可以按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六、搞好全民创业载体建设
(二十四)加强培训扶持和孵化园区建设。对持《再就业优惠证》、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以及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村劳动者,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职业培训和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的,按规定给予400—600元的职业培训补贴。企业用于员工培训的经费,可按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税前扣除。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利用城乡各类园区、规模较大的闲置厂房和场地、专业化市场等适合中小企业聚集创业的场所,建设具有滚动孵化功能的创业孵化园区,为初创企业提供经营场地,集中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培训、税费减免、咨询、项目推介、员工招聘等“一站式”服务。凡通过投资、环评许可的初创项目,均可申请1一3年的使用权。政府主办和享受政府资金扶持的创业辅导基地,对特别困难的创业者可免租金1-2年。
(二十五)实施创业培训工程。建立覆盖城乡的创业培训体系,逐步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人员纳入创业培训范围。大力实施“创办你的企业(syb)”培训项目,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职业培训机构面向各类创业主体开展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创业培训补贴。加强创业教育,在各类大中专院校开设创业培训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全区每年开展创业教育和培训500人。加强创业实践训练,培育认定一批创业实践训练基地,帮助创业者积累创业实践经验。
(二十六)强化技术服务和信息指导。大力培育区技术人力资源训练中心,加快完善区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区创业项目库、区创业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充实和加强区创业指导团、区街道创业者协会、社区创业者互助组等服务组织,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街道就业创业服务所、社区就业创业服务站要为创业者提供咨询、技术、管理、政务代理等培训服务。各有关部门要在“新华区创业网”开设创业政策和信息专栏,为各类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政策咨询、信息、市场行情、项目推介、技术进步、外经外贸和劳务供求等有关咨询服务。
七、优化全民创业环境
(二十七)规范执法行为。行政执法单位在行政执法中要坚持宣传教育在先、处罚在后的原则,严禁以罚代管、以收代管。坚决取消行政执法单位下达的罚没目标或将罚没指标完成情况与工作绩效挂钩的做法。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违法或不当行政的,对照《河南省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的规定严肃追究,单位负责人要向区委、区政府作出书面检查,属垂直管理部门的向其上级部门通报情况,并提出处理建议。
(二十八)实行缴费明白册制度。由区监察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对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全面彻底清理,印发《缴费明白册》。凡到企业收费的必须持“一证(收费许可证)、一书(进企业收费批准通知书)、一卡(企业交费登记卡)、一票(财政部门监制的正式收费票据)”。对拒不执行“一证一书一卡一票”制度的涉企收费行为和《缴费明白册》以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企业有权拒缴、投诉和举报。
(二十九)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全面推行“一个部门受理、抄告相关单位、受理部门代办、限定时间办结”的并联式审批方式,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凡在限定时间内未申明正当原因,逾期未能完成审批的一律视为“超时默认”。对重大创业项目,推进“全程审批代理”服务,由区全民创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专人专项为重大项目提供从审批到建设的全程代办服务。
八、切实加强对全民创业的领导
(三十)加强领导。成立区全民创业领导小组,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各镇、街道(管委会)、区直各部门都要成立相应组织,主要领导挂帅,对全民创业工作亲自抓、负总责,做到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扎实推动全民创业工作。
(三十一)营造氛围。区委宣传部、区外宣办、区政府信息中心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全民创业政策,对全民创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好的经验进行集中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全民创业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三十二)严格奖惩。区委、区政府将全民创业工作纳入责任目标予以考核,年底根据情况评选“优秀创业镇(街道、管委会)”和“优秀创业标兵”,对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真正形成全民创业的高潮。
(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若上级有关政策调整从其规定。本意见由区全民创业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四篇:《法治中国》第6集:《全民守法》解说词
《法治中国》第6集:《全民守法》解说词
【序】
【解说词】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这句警言,凝炼道出了“使法必行之法”在于人心这一道理。
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民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更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
在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如何做到人人尊法、守法,这是世界法治史上独一无二的课题。
【字幕】2014年10月23日 北京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同期】总书记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
【解说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精神融进民族精神血脉,法治文化注入国家文化内核,法治社会建设不断推进,法治力量深入人心,全民守法正在成为现实。
【推出片名:法治中国 第六集 全民守法】
【解说词】
河南内乡,中原腹地,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沿革的县城,至今完整地保存着一座古代县级官署衙门。从清晨到黄昏,这座始建于元代的肃穆衙邸,历经700多年开合闭启,留下一副副警醒世人的楹联。
【解说词】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副流传至今的对联,蕴含着官自民来、官为表率的朴素道理。
中国自古就有“身正为范”的传统。“其身正,不令而行”,官员对于社会风气的引领作用十分关键。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法律能不能得到遵守,法治能不能切实推进,广大人民群众首先把目光投向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
推进全民守法,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字幕】2015年2月2日 北京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
【同期】总书记
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解说词】
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始终对宪法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不要去行使依法不该由自己行使的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同期】十二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徐显明
习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要抓住“关键少数”,这个论断意义非常重大。尤其对法律的实施,实际上领导干部对法治的态度,影响和决定着社会大众对法治的态度。领导干部只有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才能带动社会尊法和守法。
【解说词】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尊法学法、立规矩守规矩方面率先垂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三次集体学习聚焦法治主题,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率先严格执行八项规定。
党中央的行动就是最好的榜样,就是最强的动员令,有力地推动了各级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解说词】
2016年年底,一份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重要文件,摆在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面前,让他们感觉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根据这份《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要求,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并将履职情况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的严格问责。
此前,中组部、中宣部、司法部、人社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对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作出具体规定。意见特别提出,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
【字幕】2015年2月2日 北京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
【同期】总书记
一个人纵然有天大的本事,如果没有很强的法治意识、不守规矩,也不能当领导干部,这个关首先要把住。
【解说词】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如果领导干部不尊法守法,怎么让群众信仰法律?领导干部在遵守法律面前不仅没有例外,而且标准更高,要求更严。
【解说词】
行政诉讼,老百姓称之为“民告官”,是帮助公民维护自身权益、督促政府及官员依法行政的制度设计,是一个国家法治进步的“晴雨表”。
2014年11月,已颁布25年的行政诉讼法迎来了一次重大修改,正式确立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就在去年,贵州省副省长陈鸣明坐在了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二庭的被告席上,这也是中国省级政府负责人首次在行政诉讼中出庭应诉。
如今,老百姓打“民告官”的官司,都可在法庭上直面政府机关负责人,一直以来行政诉讼“告官不见官”的尴尬局面渐成过去。
【同期】最高人民法院 副院长 江必新
第一它可以彰显政府的法治形象,可以告诉公众说我政府是守法的,是接受司法的公正裁判的,是严格执行法律的规定的。第二他可以为人民群众树立一个榜样。
【解说词】
雄壮的国歌、神圣的国徽、庄严的誓词„„隆重的宪法宣誓仪式,让每一位宣誓就职的领导干部终生难忘,激励着他们忠于宪法,忠于法治。
执政者践行法治,首先要增强宪法信仰,使宪法精神内化为执政者的施政准则,让依宪施政、依法施政,扎根于每一位执政者心中。
【解说词】
法律工作者是法治建设的中坚力量,对建设法治社会,推动全民守法起到主力军作用。
国家司法考试制度,以参考人数多、考试难度大、通过率低而被考生称为“天下第一考”,为国家法治建设选择和储备了一大批法律职业人才。
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2月印发《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按照意见,现行司法考试制度将调整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除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之外,扩大了需要参加考试的法律职业范围。统一命题,统一标准,严格的考试,必将促使法律专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解说词】
国家机关不仅要执法、守法,还要肩负起全民普法的重任。这是推动全民守法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
2017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国家机关首次被明确为法治宣传教育的责任主体。“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中国策”,体现了执政党的智慧。
【解说词】
一直以来让人们感到些许神秘的国家安全机关,也掀开面纱,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加大了普及国家安全法律知识的力度。越来越多的群众则通过这种宣传,增强了国家安全法律意识。
【同期】国家安全部 部长 陈文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加快了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国家安全机关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加强面向全社会的普法宣传,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筑牢反间防谍的“钢铁长城”。
【字幕】海南三亚
【解说词】
2015年夏天,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王某主动向三亚市国家安全局举报了一些情况。他怀疑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被人“策反”,很可能被人利用已经成了“间谍”。
【同期】王某
我看了大量的案例之后,发现我的行为可能已经危害到国家安全了。甚至已经做了违法的活动。当时了解了之后就很害怕、很恐惧。
【解说词】
王某说,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他通过互联网招聘工作,接触到了一个叫“芯姐”的网友,自称在某军事杂志做学术研究。对方在一个军港附近给他租住了房屋,还给他提供了一份“环境走访类”的兼职,要他观察记录附近军港的船只考勤。
【同期】王某
她会跟我提出一个叫做“黑货”,有没有看到黑的东西?反正也就算是潜艇,可是她没有说明,她会去掩饰地说。不会问我一些工程船、小船,她只会问这些大型船只,而且那都是军舰。
【解说词】
王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更认识到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责任,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主动说明情况。根据反间谍法规定,王某有自首表现,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罚。对法律的知晓,让王某悬崖勒马。
【同期】司法部 部长 张军
这样一个重要的普法责任制,让每一个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在法治实践中,完成了一个普法的职责。对当事人普法,对特定人普法,对社会关注的人群普法,同时自己也深化了对自己执行的法律和相关政策的理解。
【解说词】
全民守法,需要有遇事找法、办事循法的制度安排。
千百年来,不少中国人心中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青天情结”。也正是这种情结,让有些百姓信“访”不信“法”,遇事不是寻求法律的帮助,而是上访,找政府、找领导。
2013年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行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按照意见,实行了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把涉法涉诉信访从普通信访事项中分离出去,导入司法渠道,由司法机关按照法律程序处理。
【解说词】
法律,给了人们维护权利、解决问题、表达诉求的有效制度路径。统计表明,涉法涉诉类问题在党政信访部门接访总量中的比例明显下降,而司法机关的接访量明显上升。越来越多的信访群众选择司法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
由信“访”不信“法”,到遇事找法,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转变,是全民守法不断深入的社会信号。
【解说词】
全民守法,百姓还需要便捷的法律服务路径。
【解说词】
1992年,电影《秋菊打官司》轰动一时。那个为了“讨个说法”而挺着怀孕的大肚子一次次上告的农妇,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那个年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不完善,老百姓想寻求法律帮助并非易事。
【解说词】
现实中,我国法律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仍旧存在,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而广大基层群众则面临着找律师难、做公证难、做司法鉴定难等困境。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部署,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司法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就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建立遍布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作出安排。把公共法律服务定位为公共产品,这是对法律服务在认识上的一次提升。
消除无律师县,建立集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大厅;推广一村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实行公证处巡回办证、蹲点办证;完善“12348”免费法律咨询服务热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不足的短板正在逐渐补齐,普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所需要的法律帮助。
【解说词】
全民守法,离不开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字幕】安徽临泉
【解说词】
80后安徽临泉青年牛志伟,被人称为“信义哥”。还在读大学时,父亲遇车祸离世,给家人留下了40余万元巨债,事后牛志伟贴出认债告示,承诺一定还清父亲所欠债务。
今年春节前几天,他回到皖北老家,还掉了父亲生前欠下的最后一部分债务。
【同期】牛志伟
别人能借钱给我爸,是对我爸的信任,我不能辜负别人对我的信任。
【解说词】
“信义哥”遵守的不仅是履信践诺的中国道德约束,更是最基本的契约精神。一个个“信义哥”,象征的是普通中国百姓心中不断生长的法治精神。
【解说词】
“信义哥”的故事让人感佩。然而,社会成员不守诚信等违背法治精神的现象仍不鲜见。只有奖罚分明、形成机制,才能树好导向、形成约束,让诚实守信蔚然成风,让失信悖德寸步难行。
【解说词】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的任务。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为褒扬和激励诚信、约束和惩戒失信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企业连续三年无不良信用记录,工商部门为其办理行政许可开通“绿色通道”;市场主体依法纳税、守信还贷,银行给予信贷优惠和支持;电商诚信经营,互联网商业平台为其加注“诚信会员”标识。诚信守法的社会主体不仅收获赞誉,还能赢得实惠和便利。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和行业将那些有偷税漏税、违反合同、拖欠债务等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和个人纳入“黑名单”,在信用评级、企业投资、银行贷款、个人信用消费等方面出“黄牌”、亮“红灯”,人民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等,让当事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解说词】
全民守法,最终要靠激发全体人民的法治热情。
亚里士多德说过,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守,仍不能实现法治。
人民是法治建设的主体,是法治国家的主人。只有人人参与的法治,才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
【字幕】山西翼城
【解说词】
正在拍摄的这部普法栏目剧叫《选举**》,讲述了山西翼城一个村委会换届选举拉票贿选的故事,根据真实的案例改编,针对当前一些社会现象,以案释法,让群众知道怎么遵纪守法。
从2006年开播至今,翼城县普法栏目剧历经12年经久不衰,共制作500多期法治短剧,6200多名干部群众参演。
【同期】参演群众
给老百姓传授法律教育,让老百姓懂法守法不能乱来,不能违反社会治安。
【解说词】
如今的翼城县,各种刑事、治安、民事纠纷案发率大大下降。
翼城是中国普法的一个缩影。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不断创新形式,坚持不懈推进全民普法工作,是中国党和政府的伟大创举。从1986年至今,中国已经实施了六个全民普法五年规划。今年,已进入“七五”普法的第二个年头。
【字幕】江苏淮安
【解说词】
70多岁的潘恒球一年有200多天奔波在外。潘老年轻时靠着“淮书说唱”谋生,曾是淮扬一带响当当的说书先生。38岁那年,他在说书转场途中偶遇警察押送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深受震撼,从此矢志走上普法路。
【同期】潘恒球
老师教育我们要勇敢地和坏人坏事作斗争,老师又说我们力量小、力量薄,斗不过歹徒怎么办?那么我们急中生智想办法脱离现场逃跑,到派出所报告抓坏蛋!
【解说词】
30年来,潘恒球自编自演,进行了8000多场义务普法宣传,受教育学生达30万人次。
【同期】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 教师 贾丽芳
同学们,在我们上学或者放学,再或者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的时候,我们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同学:交通安全!
老师:今天这节课„„
【解说词】
坚持普法“从娃娃抓起”,是中国普法的另一大特色。自“三五”普法以来,全国大、中、小学全都开设了法治教育课程,联通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网络正在不断完善。
【解说词】
从学龄儿童,到耄耋老人;从“法律进寺庙”,到多地积极探索的农村普法新模式;从“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普法通知书”制度,到各地正在积极推广的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活动;从普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到网站、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等网络新渠道开展普法活动,一个全社会大普法的格局正在形成。
【同期】
学生A:小学生不能经常玩游戏,不满18岁不能进入网吧。
学生B:去外国旅游回中国,不能把外国水果带回中国。
学生C:过马路的时候要走人行横道线,看到红灯要停下来,看到绿灯才能过马路。
学生D:我知道未满12岁的孩子不能骑共享单车。
【解说词】
这是全民守法的生动特写,这是法治社会的美好画卷。当法律得到人民内心的认同、信任和尊崇,全民守法、遇事找法、办事循法的良好愿景就此变为现实。
中国的法治实践验证着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将法治观念植根于民心,人人尊法、知法、守法、用法,法治中国才会形神兼具,行稳致远。
【解说词】
法治建设的目标是为了人,法治建设必须靠人。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法治人才培养上不去,法治领域不能人才辈出,全面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做好。
【解说词】
初夏的中国政法大学,绿树成荫。这所大学是中国法治教育的摇篮。2017年5月3日,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来到师生们中间。
【解说词】
在与中国政法大学师生和首都法学专家、法治工作者代表、高校负责同志座谈时,总书记对青年学子的发言耐心倾听,频频点头。他向同学们投来的期许目光,让大家感到无比亲切。
【同期】中国政法大学 学生 潘辉
在那一刻,他所投向我的那种慈祥和肯定的目光,给了我很大的激励。这种激励是能够延续到我未来学习和生活当中的。
【解说词】
对于女生魏若竹来说,座谈会上的一个细节,让她感觉到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期】中国政法大学 学生 魏若竹
总书记走到我们这边的时候,他就说你们以后将来都是女法官、女律师,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感觉是非常振奋的,总书记亲口对我们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真的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
【字幕】2017年5月3日 北京 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
【同期】总书记
希望你们能够珍惜现在的学习时间,开足马力,好好地学习,我对你们,充满了期待!
【解说词】
而对于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青年也尔帕来说,他的人生轨迹则将因这场特殊的座谈而发生改变。也尔帕原打算要去沿海城市工作,总书记的几句话让他的想法发生了改变。
【同期】中国政法大学 学生 也尔帕
习总书记来了以后,鼓励年轻人去磨炼,这点让我特别高兴,因为我的行动和他说的基本上也一致了。
【解说词】
总书记对同学们殷殷寄语,毕业后为祖国和人民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尔帕受到极大的鼓舞,他决定回到家乡,用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为家乡的法治建设服务。
【字幕】2017年5月3日 北京 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
【同期】总书记
我国广大青年的精神风貌向世人表明,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民族是大有希望的!
【解说词】
这个夏天,中国的年轻人相信,法治中国的大厦将在他们这一代人手中变得更加坚固、辉煌。因为在当今中国,法律的精神已浸润神州大地,法治的信仰已铭刻亿万人民的心田。
【解说词】
人民信仰法律,是因为正义能够被伸张,善良能够被弘扬,百姓的生活能够在法律的保障下更加幸福安康。
【字幕】上海
【解说词】
法官王亚琴继续奔忙在司法一线为公平正义殚精竭虑;
【字幕】福建泉州
【解说词】
王伟骏的公司在法治的保障下逐步走上正轨;
【字幕】山东临沂
【解说词】
公正的判决让徐玉玉的家人坚定了对法治的信心;
【字幕】北京
【解说词】
孙雪梅夫妇享受着两个女儿带来的忙碌和快乐;
【字幕】湖北襄阳
【解说词】
法律保障让徐信和志愿者们守护千年古城更加有底气;
【字幕】江苏淮安
【解说词】
70多岁的潘恒球还在为宣传法律发挥光和热;
【字幕】新疆
【解说词】
政法大学的也尔帕也已经回到了家乡,为建设中国法治大厦贡献力量。
【解说词】
今天的中国,每一个公民都是法治中国的亲历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字幕】2017年7月26日 北京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
【解说词】
2017年7月26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5年。5年来,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解说词】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时光在日晷的刻度中,如流水般飞逝,不舍昼夜。掌舵中华民族航船的中国共产党,正在建设法治中国的道路上劈波斩浪。
沧海横流,首在掌舵;长风万里,破浪前行。世界东方,奋进中的法治中国,正不断汇聚起磅礴澎湃的伟力。这伟力,来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明辨大势的战略胸怀,来自中国共产党人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党把保证人民权利作为法治建设的不泯初心——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织就公民权利保障的严密法网;德法交融的法治信仰,打造安居乐业的社会风尚。“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理念融入法治建设的全程,“人民”二字,已深深铭刻在全面依法治国历史的丰碑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党把公平正义作为法治建设矢志不渝的方向——以良法促善治,为社会公平正义筑牢根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了阻碍公平正义的藩篱;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为实现公平正义培植了深厚的土壤。“公生明、廉生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广大人民真切感受到法治的暖人阳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党把权力装入法治的“笼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权力与市场的边界逐渐厘清,社会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建设法治政府,依靠法律利剑,维护百姓幸福安康。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良法善治,民之所向。法治,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艰辛探索;法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文明古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法治建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国家治理的深刻变革——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在当今中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法治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境界。
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都以法治为框架、由法治来贯彻、用法治作保障,有力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显著增强了我们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标志着我们党治国理政顶层设计达到新高度。
“法治”二字深深扎根在人民心中,全社会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日渐浓厚。法治权威成为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为法治中国提供最坚强支撑,为社会繁荣发展、国家长治久安开创了新局面。
我们党用实际行动向世人昭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决心,坚如磐石、不可动摇!
世界潮流,浩浩汤汤;古今兴替,治乱存亡。法治,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成果,是现代社会治理经验的结晶。
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是人类文明史上当之无愧的壮举。
法治中国建设,我们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土壤,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借鉴世界文明的智慧,具备兼容并蓄的胸怀;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出现代国家的治理思路;我们立足现实国情,开创引领时代发展的法治道路。法治中国建设,不但是中国历史进程中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必将为人类法治文明发展提供中国经验,贡献中国力量!
【字幕】北京
【同期】
法治中国!
【字幕】河南郑州
【同期】
法治中国!
【字幕】山东烟台
【同期】
法治中国!
【字幕】海南三沙
【同期】
法治中国!
【字幕】青海青海湖
【同期】
法治中国!
【字幕】黑龙江哈尔滨
【同期】
法治中国!
【字幕】贵州黄果树
【同期】
法治中国!
【字幕】内蒙古鄂尔多斯
【同期】
法治中国!
【解说词】
关山飞度,风雨兼程。我们党正在从事的事业,是定将彪炳史册的壮丽事业;我们党正在行进的征程,是必定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字幕】2014年10月23日 北京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同期】总书记
我们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厉行法治,一个重要意图就是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
【解说词】
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是一场深刻而重大的社会变革。这辉煌前景,这神圣使命,已经点燃了亿万人民的法治热情。
展望未来,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将不断谱写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崭新篇章。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的法治中国,将昂首走向胜利,走向未来!
第五篇:2015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全民守法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全民守法
政策背景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颁布的公报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公报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深度解析
[存在的问题]近30年的全民普法在向公众普及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常识层面成效斐然,但在“用法、守法、敬法”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整个社会需要通过全民普法的深入推进,把普及法律知识与培育法治信仰,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当前的普法模式仍旧偏向于单向的法律知识“灌输”,在普法实践中也普遍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做法。普法就是“发张卷子、做做样子”,一些地方每年组织一次普法考试,卷子下面就附着标准答案。这样的普法难以产生实效,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查看详细】
[案例分析] 案例一:乡村法治荒漠化
在广西性侵留守女童案中,玉林市一个村的13岁留守女童小雨(化名),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遭到村里多名中老年人性侵。愤怒的父亲发现真相并报警后,司法介入,最终数名犯罪嫌疑人分别因强奸罪、猥亵儿童罪获刑。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小雨和父亲却因此遭到了村民的敌视,有村妇称,是小雨主动卖淫,“把老人送进了牢里”。留守女童遭性侵,不但未获同情,反遭村民“敌视”,由此引发舆论对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法治精神沦陷的担忧。
【查看详细】
[原因分析] 首先,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依法治国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紧密联系,与人们的行为规范紧密联系。从其自身看,包含多个层面、多个领域、多个环节的工作,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努力、执法部门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推进,需要每一个公民法治意识的增强,“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守,仍不能实现法治”,亚里士多德的这句名言,再明白不过地说出了全民守法的重要性。大力推进全民守法,努力让守法成为全民自觉意识和真诚信仰,将大大提升各类守法主体学法知法遵法的自觉性,调动各类守法主体用法崇法护法的主动性,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义。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查看详细】
[参考对策] 第一,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查看详细】
文章素材
[标题示例] 1.全民守法的关键在普法
2.转变守法观念 落实全民守法
3.强化公民意识 培育守法习惯
[开头示例] 1.全民守法,是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环节,是高扬法治旗帜的基础工程。全民守法,就是要求我们每个公民必须无条件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能逾越法律的底线、不能触碰道德的红线,不能抛弃法律的义务、不能丢掉道德的责任。只有全社会真正学法、懂法、用法,做到全民守法,法治建设才有坚实根基,改革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才有坚强的法治保障。
[结尾示例] 1.总而言之,领导干部在带头遵守法律并着力提升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守法、依法办事的舆论氛围和正确导向。【查看详细】
申论范文
依法建设 全民守法
民者,万世之本也。一举一动是否合法,决定着能否建立起全面的法治社会。培育法治文化,让法律深入人民心里,真正实现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市的基础。全社会都要把法治作为行为准则,并转化为自己的信仰,做到真学、真用和真信。
法治中国建设的三个方面,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都直接与国家机关有关。大家听了,感觉好像法治中国建设只是国家机关的事,和老百姓、和自己关系不大。这完全是误解。不可否认,法治中国建设首先要求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组织带头守法、执法,但单靠或完全靠国家机关不能实现法治。法治中国建设需要每个人、每个组织共同的努力,全民守法是实现法治中国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像“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现象依然存在,法治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因此,让法治成为每个人的信仰,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由之路。【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