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全民社保,提高人民生活保障
推进全民社保,提高人民生活保障
【摘 要】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在各地人力社保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初步建成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但目前部分城乡居民仍未依法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参保资源底数不清,重复参保和中断缴费的现象并存等问题。如何推进全民社保,提高人民生活保障是当前工作的重点。本文分析了推进全民社保的重要性与现状,并探讨了推进全民社保,提高人民生活保障的措施。
【关键词】全民社保;全民参保登记;制度
一、推进全民社保的重要性
据调查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84231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34210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50020万人)、65273万人、16918万人、20467万人、17380万人。我们已经初步建构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险体系,成就巨大,来之不易。但是我国离社会保险全覆盖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目前仍有近2亿人尚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资源底数不清,重复参保和中断参保缴费现象并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不畅致使部分参保群众持续性权益受到一定损害等。这说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在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有必要继续推进全民社保,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加快实现社会保险全民覆盖和精确管理。
二、推进全民社保现状
目前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已经具备了较好条件:一是中央明确提出全覆盖目标;二是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三年多,配套法规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不断完善;三是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具体如下:(1)社会保障覆盖面小。我国虽然相继建立了针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但是不少保障制度刚刚起步,覆盖范围小,覆盖率不高。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保障的人口大概在3亿人左右,目前参保人数为1.18亿,参保率只有39.3%。此外在养老保障方面,还有农民、农民工和城乡无保障老人三个群体,无法纳入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范围还未覆盖全民。(2)社会保障水平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6%左右,与发达国家20%以上的水平相距甚远。由此造成群众享受到的保障待遇偏低,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只有30%左右,城乡低保标准总体偏低等。(3)虽然出台了城乡居民和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但现在机关和事业单位也有了养老保险办法,他们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之间如何衔接,目前国家还没有政策,这也必然给这两种体制的人员流动带来不便。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现在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人均2000多元,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均只有100多元,二者差距悬殊,如何缩小这些差距,也是应该研究的。(4)异地就医问题。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困难重重,只有极个别的省市之间可以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三、推进全民社保,提高人民生活保障
(一)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逐步建立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并针对国民保障需求的多元化,建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目前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化,主要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不平衡发展。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对于提高各层次人民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二)加大投入力度,畅通筹资渠道
为了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以提升财政保障,另一方面要畅通融资渠道,实行多样化的筹资模式,把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与储备积累制的个人账户结合起来,并通过捐赠、发行彩票等多种形式来筹集社保金。
(三)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制度保障
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个人帐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均放入个人收户。同时实行帐户对单制度,每年按一定频度由社保经办机构向参保人直接寄送个人帐户对帐单,使参保人清晰了解和监督个人帐户的基金积累、缴交或欠费情况。以满足参保人的知情权,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并对社保经办机构的管理形成社会化监督。
(四)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社保的法治保障
完善的法律可以促进社会保障的规范运行,使社会保障法制化,并提高效率,只有以法律为依据,才能使社会保障真正谋利于民,促进社会公平、高效、健康地发展。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应是国家需要采取的紧迫之策,也是长远之策。
(五)做好全民参保信息收集与登记工作
全民参保登记是中央在民生领域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惠及民生的大事、好事和实事。是指通过信息比对、入户调查、数据集中管理和动态更新等措施,对各类群体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进行记录、核查和规范管理。实施全民参保登记,有利于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更好地传达给百姓,有利于为实现全民参保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接下来,社保部门将协助各镇街继续做好业务指导和培训服务,确保按时完成进村入户调查登记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
各个省市全民参保调查登记工作涵盖了区域广,涉及人数多。相关部门应当成立全民参保和就业状态登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统筹协调、信息技术、全民参保和就业状态调查四个专业小组,各镇(街道)、村(社区)相应建立调查工作机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社保就业经办机构和信息部门分工负责、市镇村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监督与工作考核,人社局适时组织开展指导与督查,通报各地推进情况。
2.注重宣传引导
通过召开相关会议、开展专题宣传、印发宣传手册、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标语横幅、电台广播告知、深入基层宣讲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公众宣传,正确引导社会预期和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参保和就业状态登记的政策要点、与群众利益的密切关系,凝聚社会共识,营造良好氛围,有效提升百姓认同感,增强其参与调查的积极性、配合度。
3.规范入户登记
为了更好地完成该项工作,可以采用“县-乡镇(街道)-村”三级联动、合作银行共同参与的模式。即,县社保卡中心负责社保卡申领单打印、发放、收集、扫描、海量编辑、照片制作;各乡镇(街道)人力社保中心负责申领单分发到村及最后回收、社保卡应用宣传;村级负责本辖区申领人员信息采集(采集内容包括手机、固定电话、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分发申领单到户同时指导完成申领单上身份证复印件和照片粘贴,社保卡合作银行选择及最后社会保障卡的发放到人;各合作银行协助做好宣传及社保卡金融功能有关的服务和解释工作。
4.督促企业参保,注重因地制宜
参保空白点集中在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有的企业确实是缴费负担过重,而有的企业则以高费率为借口逃脱参保责任不少地方多管齐下,督促企业依法参保。湖北省襄阳市利用企业在税务部门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信息资料,组织开展社会保险扩面稽核工作成效显著,这种扩面稽核方式,针对性强,用时短,易于操作,立竿见影。山东省莱芜市实施“服务一对一”模式,各经办机构与所包区域内企业结成参保服务对子,从提供政策、业务咨询,到协助企业办理各项参保缴费业务,提供无缝隙服务。广西自治区崇左市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率先实现五险合一征缴,不允许选择性参保,对拒不参保的企业及相关负责人采取相应的行政处罚手段。这些形式我们都可以借鉴。
参考文献:
[1]杨锡全.推进全民社保让生活充满阳光[J].四川劳动保障,2014年5期.[2]蒋春红,罗五金,马敬东.全民健康覆盖的内涵及我国推进全民健康覆盖的策略选择[J].中国卫生经济,2014年8期.
第二篇:完善社会保障,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完善社会保障,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在深化,目前我国已经构筑了一个以养老、失业、医疗三大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为骨架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雏形。但从目前实施情况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建立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并针对国民保障需求的多元化,建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目前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化,主要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不平衡发展。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对于提高各层次人民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第二,加大投入力度,畅通筹资渠道。为了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以提升财政保障,另一方面要畅通融资渠道,实行多样化的筹资模式,把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与储备积累制的个人账户结合起来,并通过捐赠、发行彩票等多种形式来筹集社保金。
第三,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制度保障。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个人帐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均放入个人收户。同时实行帐户对单制度,每年按一定频度由社保经办机构向参保人直接寄送个人帐户对帐单,使参保人清晰了解和监督个人帐户的基金积累、缴交或欠费情况。以满足参保人的知情权,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并对社保经办机构的管理形成社会化监督。
第四,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社保的法治保障。完善的法律可以促进社会保障的规范运行,使社会保障法制化,并提高效率,只有以法律为依据,才能使社会保障真正谋利于民,促进社会公平、高效、健康地发展。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应是国家需要采取的紧迫之策,也是长远之策。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应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使全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
第三篇:提高金融环境推进全民创业(定稿)
文章标题:提高金融环境推进全民创业
县委、县政府响应省委、省政府“推进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赣”的战略决策,深度激活市场经济主体创业积极性,掀起新一轮发展高潮。我县农村信用社,坚决和县委、县政府保持一致,紧紧抓住新一轮经济发展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在有效防范风险前提下,加大信贷投入力度,为支持**经济发展
及“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提供更优的金融环境和更好的金融服务。
一、做大做优小额农贷,支持广大农民创业。一是拓展贷款对象。将小额农贷服务对象,由家庭传统耕作和养殖户拓展到从事专业种养、规模经营的产业经营户。二是拓宽贷款用途。从传统的种养业拓展到加工、运输、经商及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生产和流通领域。三是提高授信额度。对农户资信和信用额度实行动态管理,并根据农村信用社资金供应状况,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授信额度由原来最高1万元,逐步提高到3—5万元,对“文明信用农户”的最高授信额度提高到10万元。四是合理确定期限。小额农贷期限根据农户的贷款用途、生产经营活动周期和综合还款能力合理确定,贷款允许跨使用,林果业贷款最长期限可达3年。五是实行优惠利率。小额农贷在人行规定基准利率以内利率给予上浮。六是提高办贷效率。简化贷款手续,对符合条件的农户核贷发证,推行农户客户经理制,努力提高小额农贷办贷效率,使农民享受到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
二、创新信贷服务品牌,支持各类专业户创业。对农村的专业户、致富能手兴办企业的大额贷款需求,我们将认真进行贷前调查,评估贷款风险,针对不同专业户的经营特点,积极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有效担保机制,制订大额农贷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积极稳妥开办大额农贷业务。一是按有效担保原则,探索各种有效贷款保证办法。对专业户持有的最低保护粮棉油销售合同,依法获得的服务产业收费权,无争议、有价值、可流转变现的山林产权和水面经营权等,在论证其具有贷款补偿或保证能力的情况下,可以作为贷款保证方式。二是对产业化经营的专业户,引入联保机制,只要有5户以上就可组成联保小组,签订联保和信用共同体协议,设立担保专用基金,严格按照贷款操作程序,解决专业户贷款需求量大而有效抵押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支持农村专业户和致富能手创业。三是对进城创业的农民,搞好跟踪服务,主动了解和掌握其生产技术能力、生产经营场所、联系方式、经营状况等情况,对具有偿债能力的,可按照小额农贷管理办法提供资金支持,确保“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四是对回乡投资创业者提出贷款需求的,要认真进行贷前调查,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在信用社开立基本存款帐户,还款来源有保证的,在其自有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一定比例后,发放配套流动资金贷款。
三、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支持个体私营户创业。一是对个体私营户,农村信用社要根据其道德品质、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履约能力、发展前景,进行分析评估,确定信用等级,建立个体私营户授信机制,实行“一次授信,余额控制、周转使用、随用随贷”。二是对管理规范、经营效益好、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可采取灵活有效的抵、质押方式,按照《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企业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办法》的规定,评定企业信用等级,适应扩大授信额度。三是放宽扶持范围和额度。四是对投资兴办当地政府重点支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有资金达到60以上、第一还款来源有保证、符合担保抵押贷款条件的可以享受贷款利率优惠、期限延长、额度放宽等优惠措施。五是对“公司 农户”的企业,鼓励农户凭订单并附公司销售合同到信用社办理小额农贷,大力扶持“公司 农户”企业快速发展。
四、开办再就业小额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帮助下岗工人和大学生就业、创业。一是将下岗再就业贷款扶持范围扩大到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和再就业基地,扩大到对大、中专毕业生,帮助他们创业就业。二是对利用小额担保贷款创业成功者,扩大规模,实现支持再就业到支持创大业的提升。三是继续办理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帮助我县贫困家庭子女继续圆就大学梦。
五、发挥配置资金功能,为干部创事业提供金融服务。一是力争取得党政事业单位的代发工资业务,为其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二是由信用社代发工资的干部如为创业人员提供担保,农村信用社积极提供金融服务。三是对结对扶助贫困农户的公职人员,在符合贷款条件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可为公职人员提供信贷支持和相应的金融服务。四是对各类公职人员离职创业的,可以按自然人贷款条件给予
《提高金融环境推进全民创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提高金融环境推进全民创业。
第四篇:完善社保体系 发挥保障职能
完善社保体系 发挥保障职能 为建设和谐衡山保驾护航 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要点
2005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八件实事”和各项目标管理考核任务,一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的具体指导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全面实施社会保险,扩大劳动就业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为重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工作绩效,经过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局集体先后被市、县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机关活动先进集体”、“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目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保先教育活动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促进劳动保障工作的全面发展与建设和谐衡山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二OO五年工作回顾
(一)行政业务工作齐头并进
1、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年企业养老保险新增3507人,累计参保企业26家,参保职工14130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新增参保932人,累计参保单位182个,参保职工10950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1231人,累计参保职工9940人。医疗保险,现有参保单位265家,参保职工16511人;参加大病互助的单位170户11679人。工伤、生育保险自10月份启动至今,分别有2350人、2080人参保。与此同时,为切实解决矿山企业和二轻系统集体企业职工老有所养的后顾之忧,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矿山企业参保工作从2006年元月1日起实施,预计明年可扩面新增1000人;二轻集体企业按市企业改制有关文件精神,将对15家尚未参保的集体企业中的2426名职工的养老保险实行托管。
2、基金征缴力度日益增强。企业养老保险费年应征收 1168万元,实征收1322万元,清理追缴企业往年欠费271万元;应发放养老金 2196万元,实发放219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年应征收1710万元,实征收1810万元;应发放养老金2190万元,实发放2190万元。失业保险基金年应征收200万元,实收缴206.9万元;共计发放失业保险金169.8万元。医疗保险基金年征缴860.57万元(统筹基金440.11万元,个人帐户基金420.46万元),支付基金836.83万元(其中支付统筹基金410.67万元,支付个人帐户基金426.16万元);征缴大病互助金93.43万元;共计慰问重症特困病人738人次,为应参保的企业伤残军人及时办理了入保手续。目前,各项社保基金基本上实现了收支平衡。
3、社会化服务水平普遍提高。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均实行微机管理。一是全县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全部实行了社会化发放,养老金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达到两个100%。25家定点医院、8家定点零售药店与医保中心进行了网络联接,参保职工可凭IC卡自由选择实惠、方便、就近的医院、药店购药,初步实现了社会保险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较好地提高了全县社会保险基金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二是按省市劳动保障部门的文件要求,成立了网络信息和基础统计数据会审领导小组,明确分工,专人负责。三是建立了综合信息网络系统,社保局、社保所、就业局、医保中心网络己与省市成功联接。四是加强了劳动保障综合材料汇报及统计信息汇总工作,材料上报与数据统计确保了及时、准确、完整。
4、社保基金管理运作规范。为真正达到社保基金应保尽保的目的,我们加强了基金管理与监督工作。一是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了基金监督委员会成员,进一步完善基金管理制度,每季度开展一次内部审计检查。二是为确保社保基金使用途径,进一步严格退休审批程序,按规定正常退休、特殊工种及病退人员均呈报市局再呈报省厅审批,全年共计办理退休228人,工残鉴定56人。三是充分发挥社会化管理服务网络的优势,通过建立养老金防冒领机制和采集离退休人员基本情况信息表等多种办法,共计查处冒领养老金人员6名,及时停发2例死亡人员退休金,追回冒领养老金近万余元,有效地杜绝了个别死亡冒领养老金现象。四是通过加强对“两定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的监管,共核减不合理医疗费用14.2万元。由于管理举措到位,各项社保基金无挤占、挪用等违规现象,在今年的行业审计、常规审计、财政检查及省、市基金清查中,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5、积极向上争资确保稳定。为及时弥补社保资金支付缺口,切实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企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在县财政和社会筹集资金无法按政策配套到位的情况下,我们积极向上争取社保缺口资金473万元,保证了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共计争取国、省、市下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370万元,全部用于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解困金和代交社保费、再就业培训及劳务中介等工作。同时,为确保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我们通过加强与税务、工商等有关部门的配合,累计为53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了《再就业优惠证》和明白卡,为340户近1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费等400多万元。今年,全县参保的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和住院病人没有出现一次集体上访现象,减少和避免了诸多矛盾,较好地促进了安定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
6、广开渠道增加就业机率。自年初开始,我们就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积极实施“就业与再就业工程”。一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社区就业和灵活就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广开就业渠道。据统计,今年共计新办就业实体6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226个,新增城镇就业3240人,帮助253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大龄就业困难对象300名),目前,全县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登记率达100%,原国有企业大龄就业困难对象的困难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到位率100%。二是全力打造新型劳务职介模式,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广泛收集用工信息,与50多家厂矿企业建立了长期劳务合作关系。全年共计帮助5620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新增劳务收入近5000多万元,人均年纯收入达9000余元,输出人员稳定率达95%以上。三是按照省、市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了7个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让全县各社区和乡镇的劳动保障工作都纳入到了劳动保障站范围,覆盖率达100%。
7、培训职能鉴定同步推进。为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增加劳动者择业机会,我们把就业培训、职能鉴定与职业介绍有机结合起来。全年共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3期,共培训学员5450人,其中为1341名下岗职工免费进行了再就业培训,为28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免费进行了职业指导,劳动预备制培训1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300人,企业在职职工培训2000人,创业培训252人,均100%完成目标任务。经培训后,劳动力综合素质普遍提高,极大地增加了就业机率,培训后就业率达90%以上。为满足培训需求,进一步改善了培训条件,在去年争取省、市、县专项资金支持,购买原物资局作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又添置了30台电脑和课桌椅等培训必备的教学设施。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行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了《职业资格证书》办理工作,到12月止,共计培训技能鉴定人员826人,办理《职业资格证书》705人/次,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全县持证上岗的工作进度。
8、劳动监察仲裁有序进行。劳动保障监察与劳动仲裁是落实社会保障各项职能的坚强后盾,是劳动关系管理的一面旗帜,是依法办实事的重要途径。为切实履行好职责,我们通过强化监察、开展劳动保障执法专项检查和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规等行之有效的活动,较好地维护了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一是根据省厅的统一安排,在全县开展了“劳动保障监察宣传月”活动,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宣传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悬挂横幅230余幅,张贴标语2000余张,制作墙报、板报20多版,印发《劳动者维权手册》2000余份,并在局办公楼和开云劳动保障站前设立了劳动者维权咨询台,接待咨询500多人次,并通过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和信箱,畅通了举报投诉渠道。二是对全县职业培训机构、职业介绍机构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对个别未经许可从事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单位进行了取缔。三是重点开展了以劳动合同、社会保险费缴纳、职能鉴定为主要内容的专项监察。对150家用工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了定期书面审查,共补签劳动合同8000余份,补办职业资格证书130多个,为劳动者追回工资4万余元,追缴社会保险费5.5万元。四是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执法检查的通知》要求,精心组织人员开展了劳动法执法情况自查。7月12日,接受衡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劳动法》综合执法检查,受到了检查组成员的一致好评。五是为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力量,通过考试考核,今年在局内聘请60多名兼职监察人员充实了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六是全年共立案查处案件11件,己结案11件。七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调解为主、基层为主”的方针,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1起,其中立案14起,调解处理9起,仲裁裁决5起,结案率100%,其他方式处理15起。全年共计处理群众来访500多次,接待来访人员800余人次,切实维护了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化解了劳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9、上级交办的各项综合工作任务如数完成。一是按照县委和市局指示,认真做好了衡山县职工活动中心的建设工作。二是及时做好了涉军群体的稳定工作,挤出资金为他们解决了医保,并提供了失业帮助。三是认真做好了事业与企业单位改制工作,派专人直接参与企业改制,及时办理改制企业的职工续保手续,保障离退休人员及时足额领到了养老金。四是悉心听取人大代表对我局工作的建议和意见,积极办理县人大代表提案1件,代表对提案回复较为满意。五是“两会“清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管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招商引资等中心工作及工会、妇联、共青团等工作任务,均按质按量认真抓好了落实,受到各相关部门的好评。
(二)党务工作开展有声有色
1、认真开展保先教育活动。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局从2月8日开始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活动期间,全体党员读了一本好书、走访和慰问了10户困难户、30多户特困下岗职工、10户特困病人家庭,并结成了帮扶对子。活动中,我们结合本局党员的思想实际,按照“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要求,引导大家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摆正位置、自觉投入,让党员先进性在劳动保障业务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分体现,全局工作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由于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全局党员的积极参与,我局保先教育活动三个阶段的验收均一次性通过,在县委庆祝“七一”和“保先”教育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我局荣获县“保先”教育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2、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加强。一年来,我们始终注重在建立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上下工夫。一是将2005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到了党组班子成员。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党政“一把手”为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人的规定,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状,实现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评比、同奖惩。三是建立了副股级以上干部廉政档案,对干部进行了动态管理。四是认真做好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妥善处理好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五是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教育,组织全局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了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和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自觉性。六是组织开展了以“两个条例”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七是认真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学习了先进人物事迹,观看了示范、警示教育录像片。
3、支部建设工作卓有成效。一年来,各党支部按照县委组织部和县直机关工委“抓党建、带队伍、促工作、争一流”的工作思路,结合“保先教育”活动,不断改进支部工作方式方法,先后制定了《组织生活会制度》、《党员联系非党员群众制度》、《党员发展制度》等12项制度,并大力开展了“党员示范岗”和“创先争优”活动,确保了制度规范化,活动经常化。各支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和规章制度齐全,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定期召开,党费收缴及时,党员发展认真,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保垒作用。三)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1、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为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我们精心组织了一系列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活动。一是组织干部职工、退休老同志分期分批赴革命老区进行了参观学习,让大家时刻牢记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热情。二是重大节假日,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如演讲、卡拉OK、乒乓球、篮球、拔河等比赛,较好地陶冶了干部职工情操。三是积极参与县委、县政府、县工会和市局组织的各项有益活动,先后参加了卡拉OK、拔河、文艺汇演等比赛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名次,进一步锤炼了团队精神,增强了干部的集体荣誉感。
2、内部管理制度得到完善。为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我们在原有内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形成了一整套竞争、约束、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全面实施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财务管理制度》等大大小小20多项规章制度,从局领导到股室负责人均实施了分级负责制,实现了项项工作有章可循。
3、职工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自年初开始,我们就一直把班子团结、队伍精干、作风过硬、战斗力强作为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的主要目标,通过举办业务知识讲座,集中学习、检查执法程序等办法,不断促进干部职工执法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高。通过设立意见箱等方式,广泛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坚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进一步提高了整体服务水平。通过制定局系统《干部考察方案》,进一步激活了用人机制,加强了对干部队伍的管理与监督。
4、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显著。在县文明办、绿化办的正确领导与具体指导下,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文明单位、园林单位创建工作,以开展“党员示范岗”、“文明窗口”、“文明家庭”和“文明楼院”等创建活动为载体,结合劳动保障部门自身特色,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机关建设和美化、绿化的创建思路,切实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并以出色的工作成绩顺利通过市级文明单位、园林单位验收。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思想统一,领导重视。
一是年初多次召开局党政联席会议,对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进一步统一了思想;二是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先后召开了全县劳动保障工作大会和县长专题办公会,提高了应参保单位的参保意识,让他们明确了各自的参保任务;三是积极争取省、市劳动保障部门的重视,增拨资金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开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方案科学,责任分明。
根据省政府“八件实事”和各项目标考核工作任务,我们结合本局实际,一是成立了目标管理考核领导小组,局长、书记负总责,要求各二级机构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及时督促落实;二是精心制定了《社会保险扩面工作考核方案》,考核以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量化指标,奖优罚劣为原则,对各责任单位主要工作和重点工作及考核办法、计分标准作了详细规定;三是由局长、书记与各二级机构法人代表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对各项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制定完成进度,通过局办公会、联席会、专题会等多种形式听取汇报,协调工作,做到周有安排、月有检查、季有小结,从而确保了目标考核任务的完成。
(三)征缴灵活,管理规范。
为确保社保基金征缴到位,我们结合全县实际,采取了强制征缴与灵活征缴相结合的办法:一是对垫付单位,实行全额结算的征缴方式,要求按时足额;二是对增收单位一时经济困难,难以一次缴纳到位的单位,我们与之签订协议,允许分期、分批缴纳;三是加强与各战线主管局的联系,争取其支持配合,增强他们的参保意识。同时,为堵塞社保漏洞,落实保障职能,我们采取派人深入厂矿企业调查和发放宣传资料的办法,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确保社保基金高效、规范运作。
(四)部门配合,齐抓共管
我局与交通、教育等部门联合,在从事技术工种(岗位)的企业人员中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与工商、税务、城建、公安、卫生等部门配合,落实了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通过建立健全协商机制,预防和减少了劳动争议案的发生。
(五)转变作风,优化服务
当前,劳动保障工作任务重,责任大,特别是在诸多矛盾和困难交织的情况下,要圆满完成目标管理考核任务,必须坚持“三个文明”建设一把抓。为此,我们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在抓好劳动保障业务工作的同时,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苦练内功,固本强基。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如就业服务局经过“考察、考试、考核”,选拔了一批高素质的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人员;二是坚持政务公开,强化便民措施;三是优化工作作风,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大多数服务对象反映,来我局办事程序少、速度快、效果好。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年来,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工作中尚存在社会保险费收不抵支矛盾突出,基金支撑能力弱;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再就业工作压力大;社保缺口资金不断增大和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按“三三制”难以筹集到位;社保经办机构工作经费不足;就业服务机构未能按省委文件列入工资统发等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需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工作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同时,请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继续给予大力支持。
四、二00六年工作要点
以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省、市、县提出的目标考核任务及要求,力争超额完成目标考核任务,并重点做好“五坚持、五着力”:一是坚持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着力探索就业长效机制;二是坚持抓好职能培训教育,着力实施智力扶贫工程;三是坚持抓好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四是坚持抓好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着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五是坚持抓好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我局2005各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的具体指导下,通过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巩固和发扬成绩,我们决心在新的一年里,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的行动,为建设和谐衡山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创造宽松环境 推进全民创业
创造宽松环境 推进全民创业
本文作者:邹盛瑜
创造宽松环境 推进全民创业
英山地处大别山鄂东南,全县人口万,是一个集老区、山区、库区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特别是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批外出务工人员失业返乡,给英山就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针对英山实情,英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创业促就业工作,通过推出创业培训、搭建平台和社会帮扶等系列措施,集成推动全民创业的强大合力,初步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创业氛围和“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的全民创业局面,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市场经济主体,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我们的主要作法是落实四个强
化,创造宽松环境,助推全民创业。
一、强化组织领导,营造创业氛围
为了加大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重视力度,2007年我县就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明确了分管领导,将创业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工作内容。要求县直各主要职能部门要采取积极的举措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政策给予优惠,资金给予扶持,举全县之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有序开展。县政府在电视台开辟《创业在英山》专栏,及时宣传鼓励全民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定期介绍成功创业人士的创业事迹。县劳动保障局在劳动保障网上把为回乡创业人员提供的优惠政策和服务及时公布,定期组织编印《英山劳动保障报》,将最新政策向全县各乡镇、村广泛宣传。通过驻外劳务机构工作人员,在务工人员中广泛介绍英山经济建设现状和鼓励务工人员回归创业的优惠政策。并召开由社会各界参
与的“全县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座谈会”。与此同时对全县外出务工回归人员及有创业愿望的人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逐一建立台帐。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典型引导,在全县上下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敢闯善创的拼搏精神,营造了政府重视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政策扶持,搭建创业平台
为加大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扶持力度。我县对创业人员参加创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一律免收培训费、资料费、住宿费,特困人员在培训期间给予生活补贴。设立创业奖励基金,对创业成功者凭营业执照可享受200-1000元的创业成功奖,到目前为止已发放万元。鼓励创业人员新办企业吸纳“4050”等就业困难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及时为其招用的就业人员办理社会保险补贴。通过专场招聘会、人力资源市场、乡镇信息员等信息服务平台为创业缺工企业免费招收员工,缓解缺工企业招工难问
题,今年正月初十我们举办“春风行动暨返乡农民工现场招聘会”,开展送岗位、送信息、送资金、送信心活动,为新创业企业解决用工670多人。特别是针对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最突出的资金困难问题,我县及时出台了《英山县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具体明确了贷款对象、申报条件、资格审查、信誉担保、贷款发放等业务流程和责任单位。劳动、财政、信用联社三家密切配合,并达成一致意见,由财政划拔200万元担保基金到县信用联社;信用联社按1:3比例发放;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对贷款对象审核把关。到目前为止,累计为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24笔911万元,如期收回到期贷款278笔309万元,有效保证小额担保贷款高效运行,切实帮助了242名创业人员创业和2家劳动密集型创业企业解决资金运转困难,扶持了180名有创业愿望人员实现创业,带动了1208人就业,为我县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搭建了扎实的平台。
三、强化素质培训,提升创业能力
为提升创业者素质,我县积极争取上级领导重视支持,2007年在中国就业促进会的帮助下,争取到美国惠普公司援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培训项目落户英山。我们先后选派两名大学生到劳动保障部、省厅参加培训后担任专职教师。培训内容既有将SYB创业指导课程与惠普先进科技推动业务增长课程结合,还有劳动保障、工商、税务相关政策解答、创业项目推介和创业项目评估。到目前为止,共开办创业培训班十五期,培训有创业愿望的人员650人,有424人通过培训后,实现了创业,在全县带动了2600多人实现就业。鉴于我县创业培训的工作实效,美国惠普公司第二期援助项目今年五月又再次定在我县。为了解决乡镇参训人员因交通不便、时间不能保证的矛盾,劳动保障局派创业培训教师,携带培训教材、设备深入到创业人员集中的乡镇就地开办创业培训班,深受乡镇创业学员欢迎。同时我们进一步
做大做强职业技能培训事业,去年投资400多万元,将原城区第三中学全面改造装修,与县卫东中专联合办学,建成黄冈市一流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目前在校学生达500多人。一批劳动者通过创业培训成为“小老板”。
四、强化典型作用,激发创业热情
为让更多的劳动者把创业想法转化为创业行动,让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我们发挥创业12全文查看